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朗读教学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2-27 11:15:25

朗读教学论文

朗读教学论文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探索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朗读,是把无声的语言文字转化为有声的情感环境,它是语文学习的中心轴,是阅读感悟的催化剂,是情感体验的磁性石。“朗读是品语文之味的最好方法”。而在基本形成以“读为主线”的共识之下,课堂教学中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泛泛而读的现象经常出现。要使朗读真正馥郁留香,沁人心脾,体现艺术指导的智慧,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师用心灵阅读文本,用智慧捕捉生成,用艺术指导朗读,由此走向智慧教学的境界。

一、简单与深刻

简单是指方式单纯,不要花哨,杜绝浮华,一切环节的设计都紧紧围绕学生的有效发展,充分感受语文的情趣和魅力,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和充实,这是朗读教学所要追求的原则。多一些简约,少一些繁琐,多一些朴实,少一些华丽,朗读教学应在简单的理念指导下让学生发出原生态的声音。光有简单没有深刻是肤浅的朗读教学,简单是朗读教学的外在形式,而深刻却是它的实质所在。教师用本真的方法,发挥自身的资源,或用语言渲染气氛,或用语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一遍遍地读、一遍遍地想,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深入,感悟更深刻。

二、朗读与感悟

对文本的解读离不开朗读教学,只有在朗读中才能感受到文本的语言美,领略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只有在朗读中才能加深对重点句段的理解,体会作者的写作匠心。在《槐乡五月》的教学中——(屏幕出示):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的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师:读了这句,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1:槐花形态很美,抱在一起像圆球,挂在枝头的像小辫儿。

(练习朗读)

生2:槐花开的很多,从“抱”、“一条条”、“挂满”看出。

(再次指导朗读)

师:这美丽的槐花还像什么呢?(出示画面,想象说话)

生3:有的槐花一串一串的,像鞭炮。

生4:有的槐花一朵一朵的,像云朵。

生5:有的槐花飘荡在空中,像风铃。

生6:有的槐花绽放枝头,像蝴蝶。

师:让我们用朗读再现这千姿百态的槐花之美。

(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读出槐花的多、白、美、香)

教学中,教师紧扣“抱”、“玉雕的圆球”、“一条一条”、“满”等词,鼓励学生想象表达,用自己的方式读出槐花的多、白、美、香,在读中悟,悟中读,使学生的朗读激情四溢,读出了感受,读出了情味,读出了智慧。

三、想象与创新

语文教学重积累,重运用。《新课标》理念倡导要学会“用教材教”,阅读教学应把积累语言、学会读写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荷花》第二自然段中具体描写了三种不同形态的荷花,课文中用“有的……有的……有的……”这一关联词将几种不同形态的荷花展现出来。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指导朗读的基础上,还要合理地运用教材,善于发掘教材潜在的资源。

教学中我们可以这样进行想象与创新的训练: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现课文中姿态各异的荷花图片,感受荷花的美,并结合课文相关词句反复朗读,从这些优美的语句,恰当的修辞手法中体会每幅图中荷花的色彩美、姿态美,再模仿课文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将几种不同姿态的荷花连起来说一段话,并用“荷花真是千姿百态”这句话作为中心句,使段落更加完整。在这一环节的训练中,学生的朗读、感悟和想象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展现,语言的表达甚至比文本中的更加精彩。如有的学生这样描绘:荷花真是千姿百态啊!有的全部盛开了,雪白的花瓣舒展开,层层叠叠,炫耀着自己的美丽;有的荷花被碧绿的荷叶环绕着,宛如在碧波中翩翩起舞;有的像亲密的姐妹,挨挨挤挤地靠在一起;还有的花儿含苞待放,像个害羞的小姑娘,在绿叶丛中若隐若现学生在看图想象说话和创造性地表达中,既学会了运用“挂语言文字,展现荷花多姿多彩的美,又学会了作者独具匠心的表情达意的语言技巧,达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体现了朗读教学的智慧和真谛。

四、共性与个性

学生是不同的个体,他们有着独特的思想方式、情感世界和生活经历,对文本、现实、社会的理解有着多元认识和主观感受。朗读教学要关注学生对文本的个性体验和主观表达,使课堂呈现出多彩和智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朗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从人文关怀出发,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阅读环境。其次,要给学生提供表达自我观点的机会,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思辨的时间和朗读的体验,在关注共性的同时,要体现个性的魅力。第三,对于学生独特的体验,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和赞赏。学生的阅读不应全是呼声一片的“大合唱”,有时也可以是张扬学生个性的“多重奏”。

在《荷花》的教学中——课文中有这样一句:“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其中“冒”字用得特别传神。教学中要抓住这一关键词语仔细揣摩,体会“冒出来”一词的妙处,先引导学生感悟出因为荷叶长得“挨挨挤挤”,大而圆的荷叶间没有丝毫缝隙,所以荷花必须使劲长,才能冒出来。在反复朗读中,再次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还能用什么词来替换“冒”字,并说说你的理由。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用“跳”,因为“跳”字采用拟人化手法,能表现出荷花的活泼可爱;有的说用“挤字”,更能表现荷叶的茂盛和荷花出来的不容易;有的说用“钻”字……学生的答案真是有理有据,丰富多彩。最后,教师让学生把自己斟酌后选用的那个词再带到句中去仔细朗读体会……教学中,教师没有以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及自己的情感体验作为衡量学生是否感情朗读的尺度,而是尊重学生们的独特感受和独特见解,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文字中的内涵和情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

朗读,作为语文教学的永恒主题,有着非凡的魅力。愿“课标”引领下的充满“情感”的朗读教学走出平庸,摆脱技巧,向着智慧的艺术之路前行,在学生、老师和作者的心灵之间架起一座缤纷的彩虹。

朗读教学论文篇(2)

关键词 朗读法;初中语文;教学;运用

朗读,并不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相反,早在几千年前它就已经出现在课堂上。翻阅老祖宗留下的至理名言和教学主张便可知道朗读是多么的重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强调的就是一个“读”字。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到来,初中语文教学方法在不断地进行尝试和改变,其中包括朗读式阅读教学方法。在教育部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大纲中对朗读有着明显的强调,它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求中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说明朗读在现代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朗读教学方法的概念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是认识教材内容的直观感受,正如心理学所强调的“直观教学”一样,语文的直观就体现在语言上,教师对课文的范读,学生自己的朗读,师生共同的分析都构成了语文朗读式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所谓朗读,就是指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有感情地读,是将无声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一个过程,其中包含学生在对作品主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在创作的成分。65而朗读式教学方法也恰恰是建立在朗读的基础上。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往往会采用让学生先进行朗读,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然后进行讲解,挑字段进行分析,最后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次进行分组或者单独式的朗读的教学模式。这种朗读训练可以调动学生身体多种器官,在朗读中找到与作者思想感情的契合点,从而体验作品的审美意境,深层次地把握课本内容。

二、朗读式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上的运用方法

朗读式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法宝,也是老师的艰巨任务。在这一方法运用中,它的技巧是多样的,形式是多变的,因此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特殊矛盾特殊分析。首先,在朗读教学法的运用中,教师要注意培养班级朗读的良好习惯和风气,有了大环境的铺垫,学生才能更愿意地去进行朗读和体验。其次,在施教过程中,老师主要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而不是说教者。朗读时,老师通常会根据课文的特点,题材来选择相应的朗读语调,朗读节奏,使学生掌握朗读要领,及时发现问题并改正。在朗读时可以采用对比导读,理解导读,模仿跟读等等多种方法,旨在学生能够通过朗读把握文章的真正内涵,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和总结能力。最后,朗读的形式是多变的,有集体合读,个人朗读,配乐朗读和分角色朗读。对待感情细腻婉转的诗词,教师多采用配乐的方法,或者是吟唱,例如李清照的《一剪梅》。对待一些戏剧文字的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例如老舍的《茶馆》,曹禺的《雷雨》。总之在一系列的训练方式中,学生总能体验出语文的独特滋味。

三、朗读式阅读教学方法的重要影响

朗读式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身心结合的锻炼方式,而且朗读方法多样,技巧颇多,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学习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在朗读教学中,不是盲目乏味地让学生“死读”,而是由老师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情感去诵读。在朗读过程中,学生的多种感官在不同程度地参加着活动。例如眼睛在看,耳朵在听,嘴巴在读,脑中在思考,这一环节中学生的注意力被高度地集中着,多方面,多角度地感知课文,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朗读同时也是学生感性认识的初级阶段,只有多读,才能加深自己的感性认识最终发展到理性认识。因此说朗读式学习对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初中学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具有莫大的帮助。

四、朗读式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语感,提高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学习兴趣

语感,就是指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受,理解和表达能力。它只有通过长期的艰苦训练才能获得,如何训练?那就是朗读。朗读是培养语感的首要方法,是把握文章感情的基础。语感便是在学生坚持不懈的朗读下形成的,语感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在对我国古老的诗歌认识上,朗读和语感便起到很好的作用。例如《诗经》中的美丽诗词,也正是通过朗读的方式才将那温婉或者是凄凉的所感之情完整地体现出来。无论是“蒹葭苍苍,在水一方”的美好描写,还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低低呻吟,通过朗读,总能品出别的一番滋味。抑扬顿挫的语调,铿锵有力的节奏逐渐生成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快乐自由地学习,无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向健康的心态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五、朗读式教学可以提高初中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初中语文的学习中,最难的部分就要数古诗词的鉴赏了,而古诗词的鉴赏也正是考验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体现。纵观初中教育的这一环节,学生们往往“谈诗色变”,诗歌真的很可怕吗?答案是否定的。诗歌作为我国古代优秀文化产物之一,它的节奏和韵律,它的意境和思想都被古今之人乐此不疲地探讨着,研究着。诗歌最初是靠音乐流传下来的,它被当成唱词,吟唱在大街小巷。所以,现代教育依然不能忽视诗歌的朗读的力量。引导学生通过朗诵把握诗歌的主题意境是老师的重大任务。例如李白的《将进酒》,一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流露出作者对时间逝去的无限惋惜之情;一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道出诗人心里怀才不遇的悲愤和凄凉。诸如此类的感情抒发,学生在朗读时自然有自己的深刻见解,无形之中提高了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同时在朗诵时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这对中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具有极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蒋雅云.比较朗读教学法初探[J].语文学刊.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3).

朗读教学论文篇(3)

朗读,并不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相反,早在几千年前它就已经出现在课堂上。翻阅老祖宗留下的至理名言和教学主张便可知道朗读是多么的重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强调的就是一个“读”字。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到来,初中语文教学方法在不断地进行尝试和改变,其中包括朗读式阅读教学方法。在教育部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大纲中对朗读有着明显的强调,它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求中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说明朗读在现代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朗读教学方法的概念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是认识教材内容的直观感受,正如心理学所强调的“直观教学”一样,语文的直观就体现在语言上,教师对课文的范读,学生自己的朗读,师生共同的分析都构成了语文朗读式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所谓朗读,就是指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有感情地读,是将无声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一个过程,其中包含学生在对作品主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在创作的成分。65而朗读式教学方法也恰恰是建立在朗读的基础上。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往往会采用让学生先进行朗读,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然后进行讲解,挑字段进行分析,最后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次进行分组或者单独式的朗读的教学模式。这种朗读训练可以调动学生身体多种器官,在朗读中找到与作者思想感情的契合点,从而体验作品的审美意境,深层次地把握课本内容。

二、朗读式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上的运用方法

朗读式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法宝,也是老师的艰巨任务。在这一方法运用中,它的技巧是多样的,形式是多变的,因此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特殊矛盾特殊分析。首先,在朗读教学法的运用中,教师要注意培养班级朗读的良好习惯和风气,有了大环境的铺垫,学生才能更愿意地去进行朗读和体验。其次,在施教过程中,老师主要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而不是说教者。朗读时,老师通常会根据课文的特点,题材来选择相应的朗读语调,朗读节奏,使学生掌握朗读要领,及时发现问题并改正。在朗读时可以采用对比导读,理解导读,模仿跟读等等多种方法,旨在学生能够通过朗读把握文章的真正内涵,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和总结能力。最后,朗读的形式是多变的,有集体合读,个人朗读,配乐朗读和分角色朗读。对待感情细腻婉转的诗词,教师多采用配乐的方法,或者是吟唱,例如李清照的《一剪梅》。对待一些戏剧文字的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例如老舍的《茶馆》,曹禺的《雷雨》。总之在一系列的训练方式中,学生总能体验出语文的独特滋味。

三、朗读式阅读教学方法的重要影响

朗读式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身心结合的锻炼方式,而且朗读方法多样,技巧颇多,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学习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在朗读教学中,不是盲目乏味地让学生“死读”,而是由老师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情感去诵读。在朗读过程中,学生的多种感官在不同程度地参加着活动。例如眼睛在看,耳朵在听,嘴巴在读,脑中在思考,这一环节中学生的注意力被高度地集中着,多方面,多角度地感知课文,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朗读同时也是学生感性认识的初级阶段,只有多读,才能加深自己的感性认识最终发展到理性认识。因此说朗读式学习对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初中学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具有莫大的帮助。

四、朗读式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语感,提高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学习兴趣

语感,就是指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受,理解和表达能力。它只有通过长期的艰苦训练才能获得,如何训练?那就是朗读。朗读是培养语感的首要方法,是把握文章感情的基础。语感便是在学生坚持不懈的朗读下形成的,语感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在对我国古老的诗歌认识上,朗读和语感便起到很好的作用。例如《诗经》中的美丽诗词,也正是通过朗读的方式才将那温婉或者是凄凉的所感之情完整地体现出来。无论是“蒹葭苍苍,在水一方”的美好描写,还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低低,通过朗读,总能品出别的一番滋味。抑扬顿挫的语调,铿锵有力的节奏逐渐生成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快乐自由地学习,无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向健康的心态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五、朗读式教学可以提高初中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初中语文的学习中,最难的部分就要数古诗词的鉴赏了,而古诗词的鉴赏也正是考验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体现。纵观初中教育的这一环节,学生们往往“谈诗色变”,诗歌真的很可怕吗?答案是否定的。诗歌作为我国古代优秀文化产物之一,它的节奏和韵律,它的意境和思想都被古今之人乐此不疲地探讨着,研究着。诗歌最初是靠音乐流传下来的,它被当成唱词,吟唱在大街小巷。所以,现代教育依然不能忽视诗歌的朗读的力量。引导学生通过朗诵把握诗歌的主题意境是老师的重大任务。例如李白的《将进酒》,一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流露出作者对时间逝去的无限惋惜之情;一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道出诗人心里怀才不遇的悲愤和凄凉。诸如此类的感情抒发,学生在朗读时自然有自己的深刻见解,无形之中提高了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同时在朗诵时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这对中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具有极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蒋雅云.比较朗读教学法初探[J].语文学刊.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3).

朗读教学论文篇(4)

一、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存在这样的几方面问题:首先,由于课时的限定,导致在课堂上留给学生进行阅读的时间往往不足五分钟,因为教师无法将时间进行合理的分配,将原本的朗读训练时间变成走马观花过目十行式的阅读。其次,朗读训练缺乏目的性,自由选择朗读的方式,齐读、分组或个人朗读并没有特殊的要求,学生为了朗读而朗读,既不用心也不用力。第三,朗读范围过窄,为了完成所谓的朗读训练的任务,教师安排学生进行课文朗读,进行个人朗读的时候也就固定的几个人,其他学生只是听众,既没有参与积极性也没有参与可能性。以上三个方面是当前的教学过程中最为普遍的,也是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从实际出发,寻找更有效的教学途径

1.示范朗读,激发朗读兴趣

教师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引导者,肩负着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习、喜欢阅读训练的责任,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对阅读有兴趣,就要进行全员参与式的教学,而不是再将目光固定在几个人身上。因此,在进行朗读训练的过程中,首先可以进行由教师示范朗读的形式,进行教学导语设置,结合实际教学的情况选择适合的导入方式,积极引导学生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

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在开篇时,教师采取迂回式引导法,让学生从自己过年的经历谈起,分享各自的过年经验是收压岁钱还是出去旅游。这时候引入小女孩在大年夜是如何度过的。教师将导读内容进行朗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进入到整个故事中去,让学生带着对小女孩的新年好奇或疑惑进入课文的学习,紧接着提倡学生多读多听,以教师自身的示范效果,引导学生进行朗读,激发学生对于朗读的兴趣,多看几遍,多读几遍,从而能够做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在学生进行朗读的时候,可以采取多样化的形式,默读、小组读、朗读多种形式相结合,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更适合的阅读方式。

教师规范的朗读示范,可以帮助学生做到正音的效果,通过教师的示范培养起学生对于朗读的兴趣,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通过自身优美富有感情表现力的语言,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和朗读的魅力。其次,由于小学生有着极强的模仿力,因此教师进行朗读示范可以说是朗读训练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是教师在进行示范的过程中要注意拿捏朗读的手法和情绪,既不能过于做作,又不能拿腔拿调,要以情动人,以情感人。

2.借景入情,烘托阅读气氛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情景设置作为一项常见的教学手段,在朗读训练中同样是必不可少的。以情景作为朗读的背景,烘托整个教学环境,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例如在《草原》的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客观情况,可能许多学生没有见过真正的大草原,但是可以通过递进式的教学手段,首先将辽阔草原的形象以图片或视频的情况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让其产生一种视觉上的认同感。其次借助文章中一碧千里等描绘性的词汇,将草原的青葱碧绿表现出来,加深学生对于草原的认识。随着文章内容的不断深入,情感氛围也要不断深入,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烘托出情感氛围,激发学生对草原的想象。随后让学生进行文章的朗读,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会将刚才脑海中、视野中对草原的认识带入到朗读的过程中去,无形中加强了整个情感的渲染。又如在《一夜的工作》中,对学生来说,周总理似乎是十分遥远的存在了,那么如何唤起他们对于周总理的崇拜与尊敬呢?可以借助周总理的相关事迹或纪录片,将周总理废寝忘食,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与发展所付出的不懈努力展现出来,使之从情感上对文章产生共鸣,激发学生隐藏的内心情感,再以恰到好处的阅读指导,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3.技巧解读,提高阅读能力

在进行朗读训练的过程中,除了要针对朗读情感和氛围烘托进行培养外,还要从语文的根本上进行训练,换句话说就是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实现教育教学中朗读的教育目标。在进行朗读训练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从停顿、音节轻重、节奏快慢、语调升降四个方面进行。首先是停顿:一般而言,在朗读的过程中以文章的标点符号为停顿提示,但是古诗词的朗诵单句的停顿该如何把握呢?例如:草长?莺飞?二月?天,要根据词语进行停顿。还有一种情况是情感的停顿,例如:我们愿――愿把这牢底坐穿,两个愿之间并没有什么停顿,但是由于情感的浓重区别也要进行停顿。其次,音节轻重,和节奏快慢,这两个部分可以合二为一,根据词语的组成和句式的区别进行音节轻重的训练。而节奏快慢是把握整个朗读的关键因素,要根据人物情绪或心理动态进行表现。最后是语调升降,也就是感情的表达手法,以语调的升降来体现人物的情感,例如《东郭先生与狼》中,“先生,求求你快一点儿!猎人一到,我就完了”要以较快的语速进行,是为了表现出狼的虚伪和狡猾。当然,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既要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又要注意教学效率,借助朗读技巧和情感认同,让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提高。

4.引导联想,增强阅读效果

朗读教学论文篇(5)

初中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朗读缺失的现象,对学生朗读能力培养轻视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据一份对百名学生朗读情况进行的调查显示,朗读流利程度不够的(包括重复、停顿不当、一字一顿朗读不连贯等情况)占到25%,有添字漏字颠倒、读音错误的占到69%,此外,感情朗读的情况也让人担忧,主要表现在:集体朗读时有严重唱读的现象,没有抑扬顿挫的感觉,语速不当;个别朗读时要么声音显得含糊不清,没有断句,标点的停顿没有区别,要么朗读时每个词、句都平均用力,突不出重点部分,要么朗读节奏始终如一,语速均衡。能够达到有感情朗读要求的仅占到9%。

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要求随着新《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越来越高,对于朗读也做出了技术指导和要求。然而初中语文教学中这种朗读的现状却与课标的要求背道而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教师教学任务比较重,以强调“课外自己阅读”的方式取代了课堂上的阅读,而实际情况却是学生在家很难有适合阅读的氛围,加之其自学能力较差,朗读能力自然就很难令人满意。另一方面,虽然目前我们一直在强调素质教学,而实际情况仍然是应试教育占据着绝对优势,这种为了中考的语文教学必然会造成课堂教学中注重解读文本知识而轻视学生对语言的真正掌控,这种无奈的现状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起着很大的负面作用。因此,课文朗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起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诵习惯,培养语感,提高水平。

二、朗读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课文的作者创作课文或意在抒感,或阐述故事,或表明观点,而在其创作的过程中,各种感情和语调即已形成,并在此中体现着作者创作的风格。课文朗读对初中语文教学最大的帮助在于学生通过朗读,首先便可以扫除文字方面的障碍,对文章的大意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和熟悉,在此基础上便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初步体会字、词、句的具体含义和确切用法,对各种艺术手法的效果也会在完整地课文朗读中有所感受,这样便对作品有了全方位性的感知。这种全方位的感知正是硬性分析人物、结构、主题的课文肢解式教学和边讲边读的夹生饭式教学所缺少的。

新课标对朗读做出的要求是:“强化语文诵读功能,让学生在诵读中培养情感。”古人也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朗读是人们学习、驾驭和运用语言的重要的有效的方法,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有老师引导下的反复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和语言感受能力,学生的自信心和注意力在朗读的过程中也会得到很好的培养,朗读所营造出的文意诗境也更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当然,用整堂课的时间来朗读课文是不现实的,因此需要采取一些方法和策略来获得朗读效果的最优化。

三、 初中语文教学中课文朗读教学的策略

3.1老师范读引导,学生自读体会

例如,初一语文中《白兔与月亮》一课,课堂上,老师可以对同学们说:“今天我来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动物的故事,请大家静下心来,放松地听我讲。”然后开始声情并茂地将课文完整地朗读一遍。因为这个时候学生的心态是放松地,没有了课文学习的负担,便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老师所讲的故事中去,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也在这个过程中为同学们所自然而然地接受。此外,对于一些感情投入的同学来说,老师的范读提供很好的帮助,因为在接下来的同学们自己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他们会非常迫切地想要自己尝试着去像老师那样朗读,看看自己是否可以朗读出课文的感人和深刻。如此一来,学生在这样的文本氛围里自我陶冶,自我培养,自我塑造,完成了心理和行为上的自我超越,其主体地位也自然而然地得到凸显。

3.2掌握字词,正确朗读

朗读教学顺利进行的关键是字词的读音,一方面是要做好生字词的学习工作,另一方面是消除普通话不标准的现象,因为无论哪个方面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文章读出来变了味道。因此,为了朗读教学顺利进行,老师的责任是在黑板或课件上清晰地标出,指出正确读音,并让学生大声朗读以加强记忆。我们不可忽略的另一点便是字词不仅要读得正确,还要读出感情。例如初一课文《行道树》《理想》,如果对这类有着具体生动情节的文章既做到了正确朗读,也能够读出感情和气势,那么后来对文章的分析和领悟便是水到渠成。

朗读教学论文篇(6)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古人朱熹曾经指出:“凡读书……只要是多读几遍自然上口,永定不忘。”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走进我们的语文课堂,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我们会发现语文老师的确重视朗读这一环节了,也在想方设法用各种朗读方式去提高教学效果,一时间课堂上书声琅琅。可当我们静下心来仔细品味朗读有效性的时候,发现琅琅的书声背后仍存在着一些令人困惑的问题,影响了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朗读现状分析:1.朗读目标缺失。新课程强调要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张学生自主探究,张扬学生的个性。所以在朗读这一环节上,教师大多改变了过去学生集体朗读的方式,采取的方式是: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感受文章中蕴含的感情。表面上学生的朗读形式多样,体现了新课程解放学生个性的要求,但天马行空、漫无目的的朗读并不能使学生感受到文本内所含的意韵。

2.朗读对象单一。在我们的课堂上,朗读课文的对象似乎永远只是课代表、班长或朗诵能力强的同学,我们也经常能听到:同学们,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感情丰富,下面请我们班上的朗诵专家为大家朗诵,大家仔细体会;或者是老师范读。公开课、优质课上这样的情形更是比比皆是。为了达到所谓的教学效果,老师往往只是将目标关注在几个有朗读特长的同学身上,朗读成为了学习好的同学的展示才能的舞台,老师们完成教学任务的环节。

3.朗读缺乏情境。学生的情感是丰富的,但他的情感流露不是随时涌现出的,而是需要慢慢地酝酿,再通过一个个触发点才能激发出学生的深情和真情。在语文教学中光靠纯粹的朗读技巧是无法读出感情的。只有给学生设置恰如其分的情境,才能让学生入情入境,读懂文章,读懂作者,读出感情。在不作情感激发的铺垫下,一味地要求学生如何深情地有感情地读课文,那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如何上好“朗读”这一教学环节,让朗读这种传统的方法重焕青春,让学生因朗读而“灵秀”起来,让课堂因有效的朗读而“灵动”起来呢?

一、朗读要有明确的目的

朗读不是没有目的的乱读、傻读,朗读是为了感悟和解读文本,但有的老师只是把朗读当作课堂教学环节中的一环,或者把朗读作为教学过渡的一种形式,所以,我们经常发现这样的情形;当学生在朗读时,老师忙于写板书,或者思考下一个教学步骤,根本不注意学生读的怎么样,有的老师甚至连学生读错了也没有发觉,更不用说学生的朗读有没有读出情感了。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未雨绸缪,全盘考虑,从最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方面来精心设计朗读,让学生的朗读有明确的目的。朗读是为了读准字音,还是为了体会感情?是对课文大致的了解,还是对某句关键句子细细品味?对有的课文适合集体朗读,有的课文适合个别朗读,有的课文需要分角色朗读,有的课文集体朗读更富气势,做到心中有数;对课堂上分几个层次朗读,做到统筹兼顾。我教艾青的《假如我是一只鸟》时,既有教师范读,又有学生配音朗读;既有刚上课时的整体感知朗读,也有诗歌分析过程中的情感品味朗读;既有整首诗歌的朗读,也有其中一句史诗的朗读,在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朗读中,激荡着学生的感情,使朗读真正成为有效教学的一部分。

二、赋予学生读的权利

叶圣陶曾告诫我们:语文老师不是给学生讲书的,而是引导学生读书的。可见读是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拥有的权力,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学生是课堂主人的地位,也只有这样的课堂是有生命力的。

1.激发兴趣,全面参与

朗读不应该是少数人的舞台,课堂上老师更要关注朗读的参与面。不可否认,在班级中,有的学生性格内向,平时说话都很低声低气,不爱表现;有的学生因其学习基础差缺乏朗读信心,也不敢在众人面前朗读,久而久之,这部分同学就沉默下去了,试试亲身体会文章内容的机会,因此老师要给他们时间和机会,给他们以鼓励、安慰和指导,引导其他同学用欣赏、鼓励的方式,增强他们的朗读自信心,从而营造课堂上人人都能参与朗读的和谐氛围,因为我们相信,只有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2.提高朗读地位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课目的之一,是使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能够自主了解,了解不了才给学生帮助一下,困惑得解,事半功倍。”然而在新课程下理念的指引下,师生互动代替了教师的讲解,成为课堂上的主旋律,使得朗读始终成为教学舞台上的配角。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根据课文实际,给足学生朗读的时间,在现代语文课堂上理直气壮的读起来,引导学生一点一点把课文读懂读深,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朗读中得到提高。

三、创设情境

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就要为学生创设课文内容所需要的情境,只有在合适的情境中,才能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全部的想象和联想,当他们进入情境、进入角色,便容易“情动辞发”的读出感情,达到朗读的效果。

1.老师的情感渲染

学生的情感是丰富的,但情感的流露需要一个触发点,而教师就要善于做一个情感的触发点。譬如,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戴望舒的《我用我残缺的手掌》,两文中无不饱含着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和强烈的愤慨之情,但90后的学生并不熟悉那一段历史,不清楚祖国所受的苦难,自然很难捕捉到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所以,朗读起来很难达到教学效果。这时,教师要及时点发这个情感触发点。在课堂上,我用低沉的语调讲述作品的背景,讲述祖国在那个时代所遭受的屈辱,教室里早已静了下来,我发现很多同学的眼神中流露出愤怒之情,我知道学生原本平静的心湖已经波澜起伏,大有不吐不快之感,果然在接下来的学生朗读中,激情澎湃,与其说学生在读课文,还不如说他们在呐喊。那对课文主题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

朗读教学论文篇(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力。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如何实现这些目标,朗读的作用不可忽视。朗读,就是用清晰响亮的标准语音有感情地读出文章,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活动,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朗读,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特性,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

一、朗读可以使学生领悟到语言之美

著名教育家吉姆・特利里斯讲过一个极好的诱导学生情感、丰富学生语言的方法,那就是――给学生读书并指导学生朗读。他认为这样做不仅可以延长学生注意力持续的时间,扩大他们的词汇量,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促进他们的情感发展,而且可以使他们领悟到语言之美。在课堂上我经常给学生示范,有时还尝试配乐朗诵。在朗诵中,学生领略了朱自清《春》的艺术魅力,感受了《海燕》的震撼力量,体会了《岳阳楼记》的人文传统。书声琅琅的课堂使教师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都得到了心灵的净化和情感的升华。

二、朗读有利于传递情感

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学过程是一种情感活动过程,它一刻也离不开情感的参与。这种情感,包括作者的写作情感、教师的教学情感、学生的学习情感,三者融会贯通,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仅要求教师教学时要有充沛的感情,更重要的是要把这种感情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并调动起学生的情感参与,正确体会教材所蕴含的情感。有些文章,与其多讲不如多读,通过教师的指导,使学生在反复地阅读中理解作品,并把教材情感传递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情感。如朱自清的《背影》,写出了父子间的挚爱。老师用平和的语调读出作者心底蕴藏的奔涌的感情,让学生边听边想象那幅画面,随后点拨其中重要的动词,再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品味。在这平实质朴的文字中,学生感受到了父爱的温暖与伟大,似乎看到了一位慈父伟大的背影。有的学生联想到自己的爸爸妈妈,还不禁流下了眼泪。可以说,好的朗读可以使读者、听者、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化为一种难以言传的情感力量,拨动人的心弦,撼动人的灵魂。

三、朗读有利于传递知识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有些语文知识,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易于学生理解掌握。一般来说,在各种文体中,记叙文注重一个情字,文章往往叙事与抒情相结合,因此,朗读时感情、语调较丰富;说明文注重一个知字,课文强调科学性、知识性,不受感性认识的支配,故朗读时宜采用平实的语调;议论文突出一个理字,强调行文的雄辩、有力,所以朗读时要注重气势,语调严谨。朗读可帮助我们传递各种文体知识。

四、朗读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感

我们不难发现,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往往语文水平也较高,因为朗读水平最终归结于对课文分析理解的水平。反复朗读能使许多优秀篇章储存在大脑里,无形中也增强了语感,这反应在写作中就能表现为语句的连贯、流畅与词汇语言的丰富;反映在口头表达上,就表现为语言的自然、清晰、达意、得体。没有积累,自然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就不可能有良好的语文素养。勤于积累,方能厚积而薄发。但积累的过程极其漫长,然而又是不可或缺的。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在读中品、读中背,不断“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这是积累语言的过程,更是培养语感的过程。

五、朗读有助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出声的读,方能读准字音,大声朗读,方能有抑扬顿挫。学生读出语感,体会词语的妙用,悟出篇章结构的章法与技巧,锻炼当众发言的胆量,都会在朗读中得以解决,而且还会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在不经意中提高了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写文章都会受益匪浅。这方面的益处,很多教师和学生都会有切身的体会。在《春》一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自己范读,并引导学生反复朗读。通过训练,学生的朗读有气势、有感情,可谓声情并茂,极具感染力。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到了语言的魅力,领会了文章的写作意图和艺术特色,而且能够将自己的看法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述出来,课堂效果非常好。

六、朗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朗读教学论文篇(8)

一、现象举例

在语言训练中强调朗读感悟。由于认知的惯性,引导的失当,往往会使课堂出现不和谐的节奏,甚至会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现在笔者以课文《荷塘月色》为例加以佐证。《荷》文中有一段脍炙人口的描写:“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现象1:淡化朗读目标游离

师:请一位同学朗读这一段文字,其他同学划出生词。

生:读,划。

师:好,请某生说说所划生词。

生:田田、亭亭、袅娜、羞涩、渺茫、宛然、风致

师:好,大家齐读三遍这些生词,力求默写出来。

生:齐读并努力地记忆。

师:这些词语反映出月下荷塘什么特点。

生:(参看注解)荷叶相连,柔美,深含感情,有美的姿态。

师:好,看来同学们对语言的感悟能力还是很强的。

以上是笔者在一堂公开课上亲见的一幕,应该说该教师还是善于启发引导的,并能鼓励学生发挥积极性。在不是公开的场合中,以上教法在阅读教学课堂上可能更为直接地引向“概括景物特征”这一目标。事实上这个名段的语言有着整体的朦胧优美,决不是几个词语就能涵盖的。上述教学片断,语言训练只停留在原始的朗读和搜寻词语上,游离于朗读背诵感悟的阅读目标之外。因此可以这样认为,此种所谓的朗读教学只停留在形式上,忽视了如何表达、如何抒发、为何采用这种语言形式等实质的问津,更忽略了学生“联系”、“想象”、“理解”、“运用”等过程的创设。这样人为地淡化朗读,语言训练目标与朗读感悟目标的游离也就在所难免了。

现象2:侧重分析忽视感悟

师:请大家默读,研究一下该段的修辞手法。

生:(默读思考回答)比喻、拟人。

师:对,但不全面。还有通感。(板书:通感)

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通感吗?

师:详细地分析通感的概念、特点及功能。

师:(透彻分析后,作辛苦状)同学们都记下来了吧,下面把通感句齐读一遍,注意体会感悟。

这所谓的感悟在学生齐读之后便戛然而止。这里,语言训练只侧重在通感这一修辞上,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了学生的感悟评价,学生成了事实上的“记录员”。学生对语句的理解势必停留在识记的浅层次目标上,朗读形同虚设。无任何联系思维,无丝毫触类诠释,至于紧扣语境、情意熏陶更无从谈起。由于词句的理解生吞活咽,一闪即逝,故朗读如高空楼阁,缺乏根基;感悟如雾里观花,虚无缥缈。根本达不到新课标语言训练的实际要求。

现象3:忽视能力华而不实

新课标重视培养语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感只有在积累、感悟、体验的基础上才能切实得到培养。无数的教学实践证明通过朗读来培养语感是一个事半功倍的好方法。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教师对朗读的单方面强调而忽视了语言的品味,那么即使是使尽各种朗读手段,那种朗读感悟也是华而不实的。

师:通过刚才的朗读感悟和分析,同学们能否概括月下荷塘的特点。

生:朦胧淡雅,静谧清幽。

师:不错。看得出同学们的概括能力较强。好,下面我们一起把这一段优美的文字再齐读一遍。

生:起劲地朗读。

师:同学们读得太响了,这样读好不好?

生:不好。

师:确实不好,朗读时应轻一些,符合景物特征和作者的心情。好,我们再读一遍。

生:经过教师指导,确实读得轻柔优美了一些。

这样的场面也许大家都不陌生。从表面上看,教师非常注重朗读,甚至可以说指导也是得法的,但是笔者不禁要问,学生的朗读能力真的加强了吗?在形式的掩盖之下,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又剩几许呢?有人说,把文字读熟了,感情自然而然也就感受到了。其实未必。叶圣陶先生曾讲:“认为一味地读具有魔法似的作用,未见得妥当。”可见,这样的朗读是华而不实的,根本上忽视了能力的培养。

现象4:滥用媒体喧宾夺主

否定了一支粉笔一张嘴,现代的课堂似乎已是多媒体的天下。通过收集声音、图像、信息,以强大的视听效果冲击学生的灵智。如洪水般泛滥的这种冲击力似乎足以完成任何艰难的教学目标。

就这样,欣赏动感十足的画面取代了感悟语言,聆听优美动听的录音取代了朗读实践。如此喧宾夺主,其效果可想而知。在那些迷恋此道的教师眼里,“辅助教学”的目标早已视若无睹。当笔者看到明亮多彩的荷花及翠绿欲滴的荷叶,不禁想问,这还是朱先生笔下画图难足的月下荷塘吗?当月光曲这熟悉的旋律响起,学生们难道会联想到作者的哀愁吗?当优美华丽的录音穿过我们的耳膜,难道我们还会想到语言训练的目标吗?这也许是反传统的一个极端和误区吧。

二、理性思考

以上现象罗列仅是冰山一角,但已令人触目惊心。因此很有必要进行理性思考。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高考指挥棒的客观存在。应该这样认为,由于高考根本不设朗读题,朗读水平之高低无关紧要。除了默写名句跟背诵发生关系外,其他就要算阅读题了。默写只需硬背即可,而阅读最重要的突破不是朗读,更不是感悟,而是理解分析。因此,朗读感悟理所当然地被淡化,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而把重点放在理解分析上。另外,高考指挥棒也指挥了教学评估,对考分的疯狂追逐取代了对学生“读”书素质的培养,导致朗读感悟的目标始终得不到落实。

(二)认知上的主观误区。一种是传统误区,认为朗读感悟无非是加强了阅读训练题的分量,根本不须要大张旗鼓地宣扬“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练出好分数来考试不就行了嘛;另一种是反传统误区,认为多媒体教学完全涵盖朗读感悟,有了声光色,还用得着那么出力不讨好地提倡平淡无味的朗读吗?只要形式上热热闹闹不就能获好评吗?以上认知虽说势不两立,但实有殊途同归的嫌疑。即都忽视朗读感悟,都抛弃传统精华,都漠视素质培养,都无视教学大纲。

基于以上原因,在新课标条件下给“朗读感悟”一个新的定位并拿出对策显得尤为必要。

三、对策研究

(一)新定位,新认知。首先,立足新课标,走出惯性认知,在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要求下真正落实朗读感悟,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功能,让学生用自己的声调、思想、表情,心灵甚至肢体动作确切感悟文中优美的语言内涵及其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促成认知领域、技能领域、情意领域的总体提升。其次,结合高考,在高考能力层级目标要求下正确定位,高考的能力层级目标包括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应用、写作等,无不与朗读感悟有着密切关系,可以这样说,朗读感悟正是实现这些目标的桥梁。最后,应该认真仔细地研究新课标,在语文教学中不折不扣地落实朗读感悟。因为朗读是培养语感的必由之路,感悟是提高素质的必经之途。

(二)重能力,重方法。走出重形式轻能力的误区,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朗读感悟能力作为语言训练乃至整个阅读教学的重点,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因此必须非常讲究方法的选择。笔者拟从品鉴字词、品味语句及感知整体三个层面并结合教学实际作简要论证。仍以教学《荷塘月色》片段为例,笔者曾作以下设计,取得了较好的反馈:

《荷塘月色》片段朗读感悟学案设计

阶段 内容 方法 启发 感悟

词 曲曲折折

田田、层层

亭亭、星星

缕缕、脉脉

弥望、点缀

袅娜、羞涩

渺茫、颤动 自由读

轻重音读

比较读

分类读 分类依据

轻重音量

比较所得 叠词、

轻音为主

以动衬静

音乐美

用词恰当

句 比喻句

通感句

拟人句 范读

品读

精读 修辞妙用

感觉互通

花如其人

语句传神 形象再现

花人合一

感觉开放

音乐美感

体 整段/联系全文

整体/感情基调

氛围/情景交融 多媒体

小组读

精读

鉴赏读 声情并茂

语境意识

恰当评价 淡淡哀愁

环境清幽

画面静谧

景语情语

以上学案贯彻新课标的要求,体现了朗读感悟的目标重点,在设计上,注重了方法的多样性,特别是真正地把多媒体放到了辅助的位置。在这个基础上,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在能力培养上则形成了识记、理解、分析、鉴赏的层级开发。

回想课堂教学中的我们,往往把很多时间花在内容的分析上,把精当的语言讲解得支离破碎,破坏了课文的意境,而把朗读训练冷落一边。如我们能在教学中建立以朗读为主线的课堂教学结构,将朗读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那么,在反复的诵读中,文章深刻的思想、高尚的情操必会转变为感化的力量;在声情并茂的吟诵中,丰富的内容、深厚的情感必会陶冶幼稚的心灵;在抑扬顿挫的吟咏中,精湛的语言、优美的文字必然可以潜移默化为学生的语言素质。

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朗读这一教学手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熟练地加以掌握和运用,只有让朗读回归语文课堂,才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加多姿多彩。只有充分运用朗读这一日积月累的手段,才能使语文教学获得深厚的底蕴,促进学生素质的不断提高。现代汉语教材中题材广泛、内容生动丰富,朗读这些材料,使学生渐渐领悟到怎样正确地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形成潜在的能力,并迁移于阅读与写作之中。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靳玉乐.探究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朗读教学论文篇(9)

一、语文教学中朗读的意义所在

朗读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有声活动,更是一种富有审美意识、极具情感表达的行为。形象生动、热情充沛、有声有色的朗读行为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文字情境当中,也会产生感染周围的力量,甚至能让周围的其他学生也感受到阅读的力量,感受到文章当中所折射出的情感。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展开朗读时,一定要对文章的内容提要、情感要素等部分进行有效的强调和指导。朗读在帮助学生理解文字、增加语感等方面所能起到的作用,是其他任何教育教学方式所不能替代的。朗读也是师生之间进行无形交流和对话的重要渠道,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朗读情况对学生的学习和知识掌握情况有所了解,也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初步的把握。

二、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艺术”策略生成

越是优秀的文章,其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越明晰,而要想充分领略这文字当中所折射出的内涵,依靠教师口语的表述或者他人“转载”式的表达是无法将文章进行内化的。因此,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阅读产生主观性的情感判断,感受文字的艺术熏陶。

(1)情感阅读。在进行课文朗读时,随着课文人物形象渲染力度的不断加深,学生内心深处必然也会随着文字情节的变迁,掀起情感上的波澜。倘若作者在进行文章创作时,将一定的感情色彩植入文字当中,必然会引发学生在阅读时陷入“喜作者之所爱,怨作者之所恨”的情境当中,这是一种情感共鸣的体现。这种情感意识就犹如观赏一部电影能走入到主人公的喜怒哀乐之中;犹如聆听一部乐曲、能感受到词曲作者或演唱者寄托在旋律和词藻当中的五味陈杂。严格意义上来说,能够引发人们情感和思想共鸣的大多是生动形象和直观的表达,而不是隔离在无数重视觉影像之后、毫无情感色彩的概念。所以,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在培养学生生成“朗读艺术”的道路上,一定要注重对其语感的训练,要努力培养其寻找思想的共鸣点和触发点。比如在学习具有童话色彩和寓言性趣味的课文时,课文当中会拥有大量的对话内容,每一句对话都是一个角色情感的宣泄与表达,而且还有可能对整个故事的情节走向产生明显的推动作用。在进行此类课文的朗读时,教师要主动带领学生进入角色,去揣摩不同语言风格所彰显的人物特征。为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往往会限定一句对白,让学生尝试着模仿课文中对白所传递出的情感,或欣喜若狂、或焦头烂额,这样学生还能在跃跃欲试的兴奋之中,感受到朗读的魅力和乐趣。

朗读教学论文篇(10)

      《课程标准》在小学低段语文阅读目标中明确指出: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文字的美。低段的孩子活泼好动,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与纯真的情感,更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然而由于认知和识字量的局限,使得他们在朗读课文时“唱读”多,感情朗读少,背诵快,情感体验少。作为一名低段语文教师,我一直在探索如何抓住低段孩子的这些特点培养学生朗读的能力,如何调动学生朗读的主动性,变“要我读”为“我要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美,用朗朗书声表达童真,童趣。以下就是我的一些看法:

一、激发兴趣,体验情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他们便会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朗读的海洋中,使他们在朗读中乐而忘返,教育者都愿我们的孩子能插上理想的翅膀,遨游在回旋着琅琅书声的艺术天堂

1.利用课文情境图。低段课文一般都有与课文内容结合的情境图,教学课文前让学生先看图,尽量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活泼的氛围,让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学习课文。例如在教学课文《雨后的森林》时,我先引导孩子们认真观察课文情景图,激发学生对雨后森林的喜爱,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当读到“蘑菇撑开小伞,木耳爬满老树,红果枕着绿叶,葡萄滴着水珠”时,我让学生边看书上的情境图,边表演“撑开”“爬满”“枕着”“滴着”这几个动词。一方面学生在读中感悟了课文内容,读中体验了思想感情,在课文学习中感受美、享受美,另一方面,在读中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爱读情感。

2.多种形式朗读相结合。低段孩子活泼好动,表现欲强,但注力不容易集中,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自由读、同桌互读、小组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喜爱,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如对对子识字,“云对雾,雪对霜,鸟语对花香,山清对水秀”,老师可以带领孩子或击掌或叩桌,一组接一组,男生连女生,反反复复,来来回回地念,当轻而脆的击掌声,柔而温的叩击声和着甜津津的童音送出古老而清新的韵句时,孩子们早己把朗读当成了乐趣。叶圣陶先生说过:“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良好的阅读习惯都是小时候养成的,越早受益越大。随着孩子们周围生活日益扩展,情感世界也得到了丰富,朗读感悟的水平得到了提升,在更高层次的品味赏析朗读中,我佑更应该让意趣多些,以保护他们朗读的兴趣。

3.师生共读。我一直有这么一个执着的做法,那就是师生“美文共欣赏”,平时向孩子诵读优美的散文、诗歌、有趣的童话等,也确实享受到美妙的效果。班上订阅的《学语文之友》,《少年百科知识报》,当我看到好文章时,我会绘声绘色地读给孩子们听,有好听的故事,我会讲给他们听,孩子们总会如痴如醉地沉浸在美好的意境中或热情地鼓起掌来,我就趁机告诉学生好文章、好故事是读不完、讲不尽的,你们想知道得更多,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看、自己读,你们会读得比老师更棒,从而激起他们看书的欲望,读书的劲头一个比一个足,朗读的样子一个比一个入情入境。孩子还相互推荐好书,把自己最喜爱读的书赠给班级,设立读书角。一段时间后,孩子们只要手上拿到文章,就能找到感觉,语感就在这美读诵读中不知不觉地形成了。

二、咬文嚼字,有效朗读。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有效地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因为有时抓住一两个关键的词语,往往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低年级学生认知能力、对课文的理解能力有限,教师在教学中更要引导学生“咬文嚼字”,抓住重点的词语进行朗读训练。

1.咬文嚼字与学生实际相结合。

由于自身素质、家庭条件、生活经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感悟的角度不同,对朗读的处理也各有千秋。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感受。我在上《春雨的色彩》一文,对小鸟们的“争论”中麻雀说的话怎么读,孩子们各有看法,一位自小生活在农村的孩子认为,“争论”读时语速应又快又急,他见过麻雀与燕子争论时,不该像吵架,要有礼貌,读得缓一些,和和气气的。可这一位又遭到了第三位孩子的反驳,认为有理能说清楚,读得不可太急,但也不能太软,显得没有说服力,语气一定要自信、坚定,理由是,他见过电视中小学生的辩论会就是这样的。学生的每一种朗读处理都是不同的个性气质与生活经验的体现。

2.咬文嚼字与说说写写相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在阅读教学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例如在教学《学校是我家》时,引导学生从“爱”字入手,体会对学校对老师的感情,让学生用“爱”字说话,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很快说出了“我爱爸爸妈妈。我爱我的家人。”等很多的句子,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又引导了学生的朗读。通过让学生转述、复述、谈体会等方式带动学生进一步研读课文,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同时培养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这就是以说带读。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儿童善于表现自己的特点,来用扮一扮课文中的人物,演一演有关的情节的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娱乐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如:教学《树叶》一课,为了帮助学生了解树叶的作用,可以让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向大家作“我是谁.我拿树叶做什么”的介绍。这样学生自然会抓住文中的重点动词,自然地复述课文,达到预期的阅读教学目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在教学中只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滋发学生读的积极性。只有突出多读,让学生充分“感受阅读的乐趣”,才能让学生“喜欢阅读”,只有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才能形成良好的语感,才能形成富有成效的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

朗读教学论文篇(11)

一、朗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

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如雁掠过,且又“雁过无痕”。如预习性的朗读,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但实际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教师就“啪―啪―”鼓掌示意学生停下,马上转入下一程序,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而已。

2.朗读的目的性不够明确

甲生读了乙生读,男同学读了女同学读,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价反馈,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而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这样的朗读事倍功半,而且容易导致学生做事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

3.朗读的面窄

不管是检查性的朗读还是讲析、答问之余的所谓感情朗读,教师往往盯住几个尖子,读来读去,就是那四五个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是规规矩矩坐着当听众,这种多数学生得不到朗读练习的现状,怎能提高朗读教学的质量又怎能落实语文教育中最基本的一分子―会读

4.朗读指导机械匮乏

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常见教师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把xxx语气读出来”,诸如此类隔靴搔痒的引导,导致朗读不能溶“导”、“练”于一炉,不能揉理解、感悟于一体。有的教师即使有指导却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层的技巧,不重语言的内蕴。常听教师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把某一个字(词)读得重(或轻)些,把某几个句子读得快些(慢些),而忽略了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所以许多学生一遇到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就认为该读重音,而不知道有时重音轻读,表达的效果更强烈。有时,学生朗读时轻重、缓急把握对了,但分寸感很差,一重特重,一轻特轻,极不和谐,让听众的心一紧一紧活受罪。另外,读长句,读排比句时该怎样换气,怎样停顿,在我观察的课例中,指导几乎等于零。学生读长句时读得上气不接下气,还读成了破句。学生会说话,却不会读对话,读对话时呆板、别扭,并不代表“角色说话”,却刻意模拟角色的声音,不但搞得怪腔怪调,也削弱了语言本身的表现力。

5.只求形式不求实效

据观察,一般一节课朗读安排了三―四次(相对环节而言,非指读的人次),但有安排却未到位,有形式却无多大实效,往往是朗朗书声骤然响起,不到1分钟,又在教师的示意下戛然而止,朗读成了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

二、优化朗读教学的对策

1.保证读书时间

教师可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自我监控达成度。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时间哪儿挤?精心设计问题,让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读。让花俏形式的,没有实效的小组讨论让位给读。

2.扩大朗读训练面

朗续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特别是低段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如学生朗读时放些相应的背景音乐,有时请学生配配画外音,也可把学生的朗读现场录音进行比赛等等。有时候,几句话激活了学生的读书欲望,连平时不爱读书的学生也有滋有味地朗读起来。

每个班的学生都不是整齐划一的,其水平、能力都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朗读教学中也应体现层次性。复杂程度不同的语段要因“材”而读,对不同要求的朗读练习也应量“材”录用,对朗读的评价也要因人而评,让学生多一些成功的喜悦。同时,多为“丑小鸭”创造“登台亮相”的机会,要知道美丽的白天鹅也有“丑小鸭”的经历。

3.理解与朗读相互依存

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它们相辅相成的,必须有机结合。

4.精选练点,锤锤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