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财经法规实训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3-02-28 15:45:2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财经法规实训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财经法规实训总结

篇(1)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047(2016)01-0045-04 DOI:10.3969/j.issn.1672-1047.2016.01.11

笔者在常州某职业学院从事会计从业资格的教学与培训工作,但是近几年的考证情况并不理想,尤其是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为提升教学效果,本文将从课程定位、教材分析、教法探索、学法建议、课程展望5个方面来探索该课程的教学策略。

一、课程定位与教材分析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常州某职业学院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会计法律意识,提高会计道德素养,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学习这门课程之前,学生已经对会计基本技能教育与训练、出纳实训、企业环境与会计认知、基础会计等专业课程进行了系统学习。后续还将深入学习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实务、成本会计实务、税法实务等课程。江苏省从2008年开始试行会计从业资格的无纸化考试,第一批试点城市包括常州、扬州、镇江。从无纸化考试以来,考试题型、题量、时长不断变化,考试要求不断在改革。从2014年起,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时间由每年1次变为每年两次。因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题库(新版)正处于对接和测试阶段,故2015年上半年仍延用旧版的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题库,2015年下半年开始使用新版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题库。在教材上,我们使用的是根据最新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编写的,于2015年4月出版的教材。这本教材并不适合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作为考试用书过于理论和书面化,没有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运用能力,这是课程团队需要改进的地方,后续会征订适合五年制高职的教材,并配备考试习题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主要有两大知识体系:一部分为财经法规,包括会计法律制度、结算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财政法律制度,培养学生的会计法律意识。另一部分为会计职业道德,从道德层面规范会计行为。教学过程中,我们强化每个知识点的训练。除此,学生利用手机也可以进行学习,关注的有关会计类的微信平台,让他们时刻能了解财会动态,也能进行习题的训练。2014级会计专业五年制高职班的学生正备战明年上半年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授课过程中也给学生推荐了几本习题集,可以在本学期课程结束后的寒假期间作为考前的强化训练。但是,不断变化的考试,对学生的应变能力要求比较高。往往教材上新增和变化的内容,还没有配套更新的习题资源。所以课程团队也在自编相关的习题资源,供学生练习。

二、教法探索

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结合多媒体设备(如笔记本电脑、ipad)、实物教具、微课视频等教学工具开展教学。在教学方法中,课程团队主要运用案例法、任务驱动法、翻转课堂、提问答疑等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几种方法也可以相互结合。(一)案例分析法例如讲授税收法律制度中的税款优先原则时,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自学后,自行找出案例的结论并总结成表格,如表1所示。(二)任务驱动法在任务驱动方法下,课程团队主要通过“讲解演示、现场实操、检查指导、案例练习、展示点评、学生评价”等过程展开教学,还可以辅助微课等工具,也可与翻转课堂结合在一起运用。(三)翻转课堂在授课过程中,课程团队还会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比如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设有组长。由课代表建立“财经法规讨论群”,每个组长都是群里的成员。老师在上课前提前布置下节课的任务,学生在课后准备,组长将组员成果拍摄成图片或视频,在课堂上通过QQ汇报本组成员完成情况,展示学习成果,反馈出任务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由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点评,进行教与学的互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严格控制手机QQ的使用,只有组长才有使用的权利,汇报结束后必须和其他同学一样,将手机放入黑板旁边的手机袋。以银行承兑汇票为例,该项票据是商业往来中一项重要的结算工具,通过支票内容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对票据的填制有了基本的了解,如何举一反三,运用于银行承兑汇票,是课程的主要任务。课程团队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实施教学:1.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预习教材银行承兑汇票的相关内容;(2)模拟银行承兑汇票使用过程中的人员角色,将班级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确定一位组长,组内设立5个角色:银行承兑汇票的出票企业A,承兑银行B、收款企业C和被背书人D及其开户银行E。过程中由出票企业A填写,并交B银行承兑后交由收款人C,C又转让给被背书人D,D最终向自己的基本存款开户银行E提示付款。(3)印制任务材料(案例、空白票样、各类章)2.课中实施(1)提出任务。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通过银行承兑汇票最常见的使用流程,提出本节课的总任务——学会银行承兑汇票的填制与使用,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学习任务进入学习情境。(2)实施任务。利用“翻转课堂”模式,引导学生自行填制银行承兑汇票。学习小组内分角色相互讨论、分析,尝试根据任务材料互助完成填制和流转银行承兑汇票,教师巡视各学习小组练习情况。(3)反馈任务。在翻转课堂任务驱动教学中,通过组长汇报本组成员完成情况,组长通过QQ把每组填制的银行承兑汇票上传至QQ讨论组,反馈出任务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由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点评,进行教与学的互动。3.课后反思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比较理想,个别小组在填制过程中会出现日期没有按照规定的方式填写、金额错误、选错章、印章模糊不清、背书不连续的情况。而部分小组在填制过程中发现自己填制错误后,使用修正液、胶带纸等不正确的修改方式,这是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时刻强化和提醒学生注意的。(四)提问答疑最后一个方法也很重要。“提问”其实就是阶段性的考核,比如(1)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舞弊,2年内不得再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2)被依法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自被吊销之日起5年内(含5年)不得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3)因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做假账,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贪污、挪用公款,职务侵占等与会计职务有关的违法行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终身不得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4)对于伪造学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资历证明,或者在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期间有违纪行为的,由会计考试管理机构吊销会计专业技术资格,2年内不得参加考试。把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内容中所有不能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内容归纳在一起,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提问,起到复习和强化的效果。“答疑”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主要解答学生在阶段学习中的疑惑,根据他们反馈的学习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三、学法建议

纵观以往考证失败的原因,没有合理安排时间,准备时间不足是主要原因。建议学生增强信心,课程的难度并不是让人高不可攀的,既然决定了考,就做好吃苦的准备;重视学习资料,教材、习题册、光盘;关注错误,重视弱点,温故而知新;重视学习方法,会看书,带着思考学习,善于归纳总结,利用口诀法和联想法科学记忆。(一)善于归纳总结培养学生善于归纳总结的能力,把重难点的知识归纳成表格进行记忆,如表2所示。(二)口诀法在掌握会计法律制度中13种违法行为相关责任主体应承担的罚款金额时,可以将其归纳成三大类,第一大类10种,单位三、五(即三千到五万),个人二、二(二千到二万);第二大类2种,单位五、十(即五千到十万),个人三、五(三千到五万);第三大类比第二大类多了五、五(即五千到五万)。通过口诀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联想法在掌握会计人员回避制度的内容时,即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任用会计人员应当实行回避制度,单位负责人的直系亲属(夫妻、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近姻亲关系)不得担任本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直系亲属不得在本单位会计机构担任出纳工作。可以引导学生联想自己的直系亲属进行理解和记忆。出纳不能从事的工作以及记账人员不能兼任的工作也可以用相同的记忆方法。

篇(2)

工程管理是工程技术、管理、经济、法律、信息技术、系统工程等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和应用型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较广的专业覆盖范围,但在工程管理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综合性和应用型之间矛盾较为突出,已成为专业发展的瓶颈。财经类院校由于受到资源限制,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仍是薄弱环节,较为突出的问题包括:实践性教学内容偏少,实训课依附于理论课程,工程技术学科和实验室建设基础薄弱,实习基地建设相对滞后,实践教学中的案例很多来自书本或者有关的参考书,大多已过时或与实际脱节。

1. 财经类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特色分析

我校是一所以经、管、法学为主,跨文学、理学、工学、史学、艺术学学科门类的多科性高等财经院校。工程管理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下设专业,结合我校的财经特色和我院的工科背景,学科基础课设置包括: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会计学,统计学,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与财务报告分析,运筹学,管理信息系统,经济法,工程制图等;专业必修课设置包括:房地产经济学、房地产金融学、房地产政策与法规、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工程概预算、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估价、物业管理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一般安排30周。

实践性教学环节要突出工程管理的特色而不是工程特色,财经类院校具备培养较强的政策敏感性和经营意识的学生。纵观国外工程领域的情况,工程管理公司提供的是一种全方位、全过程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服务,而对工程管理人员并不要求太强的专业资历,但要其有过硬的管理知识和计算机辅助项目管理水平。我校工程管理专业凭借较强的经管类学科和师资优势,初期设置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方向,随着就业环境的需求变化,教学计划修改后改为工程造价和工程项目管理两个方向,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方向也在筹备中。

以工程项目管理为例,课程设置层层递进,由简入难,围绕项目管理的九大知识体系设置专业课,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任选课,具有财经院校特色的人文素质、艺美体卫、专门史、职业发展与创业教育、信息技术等模块。结合工程实际教学,扎实打好经济类和管理类知识的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工程造价方向,则充分利用我校丰富的财经类资源,开设一系列基础课和专业课,另外,我院拥有的信息技术等实验室,可以提供相关软件的教学。总的来说,我校在理论教学方面颇有特色,但实践教学环节还很薄弱,有待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2. 就业市场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分析

据建筑英才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二季度的招聘职位数较2011年同期增长了27%,企业招聘需求呈现出平稳增长的态势,五大热门招聘职位分别是项目经理、室内设计师、测量员、建筑师/建筑设计师和结构工程师。其中,项目经理需要熟知项目管理之道,熟悉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熟练运用项目内外各种资源,实现工程项目目标。招聘需求岗位增长较快的以土木工程、道路桥梁、工程监理、工程造价等基建专业为主。从区域看,二三线城市的招聘职位数还是要低于一线城市,但在招聘需求的涨幅上明显胜过一线城市,其中长三角地区的建筑业人才需求增长明显加快。随着各地基础建设的推进,市政工程、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建设,引致对高素质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一方面,工程管理专业要求学生能够综合系统地运用管理、建筑、经济、法律等基本知识,侧重于工程建筑、施工管理以及房地产经营开发,并熟悉中国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进行企业工程开发建设项目的经营和管理。然而,企业普遍反映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不如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好用,实践操作能力比较差,因此,专业培养要面向实际市场和企业的实际需求。

另一方面,要求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思路有所更新与发展,更应面向工程实际,使学生在实践能力上,更适应工程市场的变化。随着我国执业资格认证制度的不断完善,工程技术人员不但需要精通专业知识和技术,还需要取得必要的执业资格证书,如全国注册建造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等。建筑行业人才的特点是门槛高、起步低、成长慢、流动大、人才培养的周期长,用人单位需要招聘一部分储备人力资源来维持公司的长期发展,但储备饱和后就会停止相应岗位的招聘。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除了要求工作经验外,还需要应聘者有相关的资质证书,提高了进入门槛。

3. 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方案

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内实验、认识(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工程实践教学环节。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就业市场的需求变化,要求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和专业知识,还要有从事本专业的岗位操作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我校现行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需要进一步优化。

3.1 完善实践教学的制度化

建立多维度的实践教学管理体制,使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要做到有据可依。首先,优化专业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环节,强调实践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加大实践环节的比重;其次,建立双导师制。校内导师旨在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认知能力。校外导师旨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生可参与校外导师的实际工作;最后,建立实践教学质量考核、评估和反馈制度。一方面,对于每一门实践课程建立科学的质量标准和考核指标体系,使学生做到有的放矢。考核标准应明确、具体,考核方法应量化、可行。另一方面,建立教师激励机制,鼓励具有专业实践经验的教师积极参与,对创新性实践的指导进行奖励。

3.2 实践教学内容要面向工程实际

面向工程实际,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适应工程市场的变化。如《房地产政策与法规》的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书本的理论知识之外,还应补充一些宏观政策的解读,让学生了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做些适当的调整。或者组织学生到项目部实地调研,当实际情况与法规政策发生冲突时,应该如何解决。又如《工程招投标》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一些招标大会,让学生了解在招投标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而不是单一的招投标方法、过程等理论介绍。

3.3 开设模拟实践课程

例如可将《工程合同管理》、《工程监理》、《工程造价》等课程的知识体系进行整合,增设《工程项目沙盘模拟实训课程》。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模拟教学突出直接参与及体验式的教学特色,以工程项目管理沙盘为载体,构建一个工程项目管理的仿真环境,将施工项目“搬到”学校课堂中,赋予学生不同的角色,通过模拟业务流程和现场情况,自行决策,让学生在学习阶段就能体验真实的施工项目管理全过程。另外,可以增设《工程招投标模拟实训课程》,使学生亲身体验招投标全过程的主要工作及其职责,掌握实战中的一些策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面向就业市场开展工程实践教学

目前,与工程类有关的执业资格证有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注册房地产评估师等。在实践教学安排上可以围绕职业资格考试的要求,使学生能够尽早的了解相关的备考信息,使学生毕业后不仅具备专业知识,还能通过考试很快拥有执业资格证,从而做到持证上岗。对于有工作经验的专业教师,也可以考取相关的资格证,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考试内容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好的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

3.5 构建校内外实训平台

一方面,建立校内的工程管理专业实验室,根据课程特点灵活设计实验项目。如在《工程造价》实验课中,以综合性实验项目为主,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编制实际工程预算,培养和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加大实验教学软件的投入,购买成熟的教学软件,如《房地产估价》课程的实验软件,并组织教师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大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与企事业单位共建实训平台。目前,我院正在与蚌埠市荣盛股份有限公司洽谈,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有望实现“3+1”的模式,即学生在学校学习三年后,就可以去校外实践基地实习,一年后达到考核要求即可留在用人单位。

3.6 毕业设计改革

毕业设计是对学生四年学习的总结,也是对工作岗位所需知识结构的模拟训练与检验。而现在大多的毕业设计都流于形式,改革势在必行。毕业设计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去完成。一是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课题中,选取其中一个模块作为毕业设计的选题,由校内指导老师全权负责;二是由校外指导老师定题目,在实训的过程中完成毕业设计,由校内指导老师审核。毕业设计的时间安排也要做出调整,在大学四年期间都可以进行,毕业前完成即可。

总而言之,财经类院校工程管理专业以经济和管理知识和综合素质见长。这个优势也是特色,是土木工程专业所没有的。特别是房地产开发方向和工程造价方向,更应该保持这个优势,在加强工程实践的同时,也要加强对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实践。

参考文献

[1] 建筑英才网.http:///

篇(3)

二、改革的意义

1. 会计专业建设与企业紧密联系的需要

高职教育的特点之一是要求工学结合。会计是一个专业知识丰富、实践水平比较高的一项技能和经济管理活动,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建设会计专业的时候,就一定要考虑到企业的实际岗位设置与需要。目前众多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只是根据自身条件设置人才培养方案,而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劣将决定高职高专本专业的成败。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都要与企业实际岗位需要紧密联系起来,根据这些紧缺岗位的需求,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培养企业用得上、留得住的应用型人才。但是目前高职教学与实际岗位需求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使得教学工作的开展显得力不从心,不能成为实训课程知识的有效支撑。课程体系不能完全跟上企业需要的步伐,课程内容不能有效执行,也会给会计专业建设与企业需要的紧密联系带来一定的困难,从而使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难上加难。

2. 专业相关课程理论和实训有效开展的需要

会计专业课程一般包括了基础会计与实务、财经技能、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税法、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纳税实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税务筹划、经济法、审计学原理与实务、综合仿真实训等主干课程。很多课程的实训量大,会计专业学生人数也多,对实训设备的要求也高;同时很多课程的学习、实训与相关会计岗位密切关联。鉴于A学院会计专业实训条件和实训设备不足的实际情况,很多课程的实训项目开展流于形式,不能完全做到一体化教学,更无法模拟实际的企业工作环境。教学效果不理想,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理论与实践不能有效、紧密、及时结合,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就得不到有效提高,无法体现高职教育的优势。

3. 提高学生考证通过率,进而提高学生就业率的需要

2014年度,随着相关财政主管部门加强对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的监管,考证的难度相应加大,全国的考证通过率也降低了很多。为了及时应对这种变化,必须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整合课程资源,合理安排考证课程的时间,提高师资力量配备,发挥老教师的指导经验优势来提高考证通过率。

4. 较高的考证通过率反而会促进学生实训能力的增强

学生通过考证,丰富了理论知识,打好了专业基础,增强了学习本专业的自信心,从而为开展实训实习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这样,实训、见习和实习起来就会游刃有余,少走弯路,提高效率,取得比较好的实习效果。

三、改革的举措与实践

1. 基于工作岗位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下,构建了专业课程设置创新体系

根据基于工作岗位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汇聚行业企业的专家组成的专家建设委员会,凝聚专家们的经验和智慧,结合人才市场对会计相关人才质量的最新需求,讨论确定将相关职业岗位能力与课程设置有机结合,同时兼顾考证的需要。

2. 整合课程资源,服务于考证和实训

在创新课程设置体系的基础上,考虑到本专业现有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只有通过整合课程、精简课时,才能避免教师教学重复和学生学习的内耗,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现有的课程资源条件。而目标则是有利于学生考证和动手实训,使得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建设服务于学生考证和实训的人才培养方案。具体措施是调整了A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2013级、2014级和2015级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考证的通过率。具体包括:首先,将考证的核心课程之一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进行整合,将原来开设在第一学期每周2学时的财经法规和开设在第二学期每周2学时的税法整合成一门课,开设在第一学期,每周6学时;其次,将原来开设每周4学时的会计电算化增加到每周6学时,加强上机实践的时间;再次,主动联系中华会计网校,利用互联网信息化平台,要求学生利用网络学习加强考题训练;最后,连续三年组织学生开展为期3个月的助理会计师培训工作,提高初级职称的考证通过率。同时,调整旨在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实训课程。例如,一方面通过购买相关实训软件和硬件设备,利用此实训平台,增加了出纳实训纳税申报实训审计学原理与实务综合仿真实训等实训课程。另一方面通过增加基础会计与实务财务会计与实务成本会计实务和税务会计等课程的课时量,从而加大实训的力度。

3. 改变传统教学方法

通过分岗位实训室和财务服务公司的建设,打破了传统教师教、学生听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专业财务软件操作,以学生训练为主、教师督导为辅,对接会计专业工作岗位,以项目为导向、任务为驱动模拟企业工作环境,使学生多去参与动手实践。甚至可以将项目分成若干岗位,形成小组,进行团队协作,推动学生该项目的实训,尤其是体验式的实训和实习。实训结束,指导教师认真检查实训项目完成的效果,要求学生认真填写实训体会和报告,目的是使学生快速上手操作专业技能。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专业技能,也增强了他们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组织协调能力。

4. 建立从教、学、做到技能竞赛一体化的校内校外实训基地

教师教好是为了学生学好,学生学好是为了将来工作中能熟练做好,而这个过程能够有效展示的最好平台就是技能竞赛。因此,通过建设从系到院到省的一套完整的技能竞赛系统,应是切实可行的思路。通过改革,首先有针对性地开设财经技能出纳实训和U 8操作应用等课程,为在院系层面开展比赛创造条件。其次,在院系比赛项目内容设计上逐步与省赛衔接。再次,在训练平台上网络化,利用服务器信息共享,让学生走出课室,能够在学院任何一个地方进行训练,从而实现大众化训练,达到以赛带练、以赛促学的目的。最后,建立了几家和本专业亲密合作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分岗位的实习机会,并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督导,要求学生每天认真写好实习和见习日志,实习指导教师认真批阅,检查和处理每个学生实习中发现的问题。

四、改革实践的预期成效

1. 考证情况分析

经过两年的改革实践证明,在会计证考证难度加大的背景下,2013级、2014级学生(两届学生人数基本持平)会计证和助理会计师考证平均通过率相比2012级明显提高,远远超过预期成绩。而考证通过率的提高,增强了学生学习本专业的信心和勇气,为进行专业技能实训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 A校技能大赛获得历史突破

从教、学、做到技能竞赛一体化校内实训基地的建立和学生考证通过率的提高,学生自信心的增强,使得学生学习、实训的热情相比往年明显高涨,课上、课下都能看到学生点钞、传票、模拟报税、账务处理实训的身影,连续两年学院的会计技能大赛专业组和非专业组报名人数大幅度增加,优秀的技能人才越来越多。通过选拔最优秀的学生参加广东省的会计技能大赛,连续两次分别获得三等奖和二等奖的好成绩,取得了本校本专业在广东省同类院校比赛的历史性突破。

3. 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满意度分析

通过走访调研A税务师事务所和B会计事务所的管理人员分析来看,这两家事务所两年共安排了本专业约60名学生实习和部分学生实习结束就地工作,样本有一定的代表性。用人单位对连续两届学生给予的评分具体如下:

篇(4)

“双证制“是高职高专教育的特色,学生通过专业知识的学取得学校的“学历证书”之外,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职业资格证书”才能毕业。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程涉及5种不同法律法规,内容多,考点分散,理解难度大,同时受课程教材以及其他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影响,该课程的教学效率较低,却影响会计从业资格证取得的重要因素,所以在高职院校实行“双证制”又让学生望而生畏,进而影响招生和学生就业。因此提高《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效率,提高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取能力,满足学生以后岗位需求,已成为职业院校教学关注的重点内容。

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一)会计专业生源情况分析。高职院校的学生现状是文化基础知识较差,自主学习能力、自控能力不足,本身还具有很多不好的学习习惯,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中包含非常专业的法学知识,较为枯燥,学习难度较大,所以对该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是必然的。目前,会计专业的学生女生占据绝大部分,她们本身对枯燥的国家政策和法律条文缺乏兴趣。上述因素都给《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难题,也对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现状分析。虽然2017年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暂停,但是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在整个会计专业的作用来讲,它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对于增强会计专业学生法制观念和提高职业道德水平,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知识系统化角度讲:它是步入会计行业的基础知识,是衔接初级会计技术资格考试的《经济法基础》基础课程的垫脚石,这也使得该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带有了“应试教育的色彩”。目前《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主要有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是,课程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在该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还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中,师生之间缺少交流,课堂氛围较为的压抑。再有就是教师的教学内容设计的也十分不合理,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度注重法律法规的学习,以教师为主,没有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二是,应试教育色彩突出,忽视了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得该课程教学目标存在很大的偏差,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是以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取为标准,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死记硬背,忽视了对其内容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考试结束后,没有被理解的知识很容易忘记,无法解决以后会计岗位中的问题,学生的实际就业能力没有真正的提高。

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方法分析

(一)利用任务驱动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任务驱动法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它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有机的结合,在教学设计时,以“任务”为线索,以“子任务”为模块,根据教学目标,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授新课前先让学生自己根据历年考试题在课本中找到题眼,进行归纳总结做到心中有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在实行项目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参与其中,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例如:在讲授支付结算制度中票据填写内容时,让学生自己将自己填写的票据拿上,相互查看填写是否正确,老师再将长容易出现错误的票据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和自己的票就的填写进行对比,可以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二)实行情境教学法,提高其实际应用性。情境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案例,通过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使教学内容情景表象,老师要当好“领导”、做好“指导”、有效“疏通”和注重“引导”这四个环节,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设置各个任务,为实现任务,采取模拟实景教学与现场教学为基本模式,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强化学生感知教学内容的亲切感,进而将枯燥、抽象的理念转换成比较通俗易懂的专业知识,再结合课堂讨论交流与实训形成一定的职业技能。例如:税务登记和纳税程序,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报税和实操纳税程序的演练,实现税务登记和纳税程序等相关知识的理解,老师结合学生的实操存在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进行讨论交流,从而实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法。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模拟现实情境来满足教与学的需求,让学生亲身体验现实生活中的经济活动。(三)引入启发式教学法,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启发式教学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采用启发诱导的办法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简单地说就是要寓教于乐,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例如:在讲增值税纳税链条时,将纳税链条过程做成动态图,让学生感知增值税是在商品流通过程征税,是在商品流通的每一个环节征税的。“启发”的着眼点是教师如何教,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创造“有思有答”的教授式教学方法。例如:票据的权利,用动态图先演示票据做成过程,会产生哪些基本当事人,最后持票人拥有票据的目的是什么,得出持票人的权利。随着动态图的延伸又引出非基本当事人,最终持票人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行使票据的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这用学生自己动手积极参与思考,老师结合学生的实操存在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进行讨论交流,这种启发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思考能力,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教学效果比较好。(四)教学手段的改革,积极学生学习效率。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有力的手段,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全程使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信息量大,能图、文、音等相结合,讲、学、练一体、案例分析、专题视频、图表展示等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际教学效果非常好。《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具有较高的专业性的同时也具有学历性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对《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采用现代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学生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王艳 单位: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篇(5)

一、引言

国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上世纪30年代开始的采用幻灯、投影、视听设备等传统教学媒体的“常规模式”;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基于PC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基于Interuet的“网络模式”和目前应用于少数尖端科技领域的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的“虚拟现实模式”。研究的内容也很广泛,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等方面的理论研究,相关技术的研究以及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等,研究热点的变化受技术进步的影响较大。通过统计美国对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研究的变化趋势可以发现,有关“Web Based Instruction”、“Electronic Learn-ing”的研究呈上升趋势,而“Multimedia Instruction”则呈下降趋势,这种变化便是网络技术普及应用的影响。相比于国外,我国信息技术发展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均起步较晚,其应用的范围和种类显得少且单一,因而目前在应用研究方面频受关注的以及在课堂上普遍使用的仍是投影仪、电子白板、有线网络等为主的传统多媒体教学方式,而将移动APP、在线课程资源、无纸化评测系统、大数据分析、云平台实训、无线wifi等信息技术综合运用于会计专业主干课程日常教学的在国内目前寥寥无几,系统性的研究非常匮乏。郑州财经学院与纽交所上市公司正保集团共同创立全国首个“正保会计学院”,实行专业共建,利用正保集团及其旗下中华会计网校的优质资源和雄厚技术力量,引入了大量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并综合运用于会计专业的教学管理,对信息技术在会计专业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有力的探索和尝试。

二、信息技术手段对会计专业教学模式的影响

(一)移动APP+专用wifi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将人们的需求划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而对于90后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需求还包括两个层次,那就是手机和wifi。手机对传统课堂教学的负面影响引起了各学校的高度重视,纷纷推行“无手机课堂”的活动,但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可以实现手机与教学的有效结合,在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兼顾了90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

1.移动APP“掌上高校”

移动APP支持IOS、安卓、Windows等主流移动操作系统,功能包括:校企共建课程的网络高清视频播放、随堂测试推送、课后作业推送、考勤管理、课表查询、上课提醒、阶段测试、过程考核、错题统计、答疑板等。

2.专用wifi

在两座教学楼共42个教室,搭建了专用无线网络,并在学校中心机房设立专用流媒体服务器,与教学楼交换机通过光缆进行连接,双绞线接人教室无线AP。师生在无线覆盖的区域里,可以通过移动APP或通过电脑登录共建平台,免流量费进行听课、学习视频下载、做题以及其他相应的功能。

3.随堂测及课后作业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通过课堂提问来与学生进行互动,来掌握了解学生对所讲授内容的学习情况;课后如果布置作业,由于所带学生人数较多,往往不能亲自批改。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提问被随堂测所取代,老师可以在讲完一个知识点后,马上通过共建平台向学生推送几道相关的习题,学生通过移动APP接收推送的习题并现场作答,参与答题的情况、答题正确率、选择最多的选项等统计数据会即时展现给任课教师。课后作业的布置也是通过网络进行推送,由系统自动批改,并提供学生答题的相应统计数据,免去了传统模式下老师批改作业、收发作业的麻烦。

4.考勤管理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考勤管理一般是采用课堂上点名的方式,这种方式一是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尤其是上合班大课的情况下),二是无法完全避免学生迟到早退或代为答到的情况。利用移动APP和专用wifi,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其机制是:学生进入教室范围,手机会自动连接专用wifi,学生打开移动APP点击对应的签到功能,系统自动记录学生签到的时间,签到完成。但为防止学生签到后离开,系统会连续记录学生在教室的时长。如学生课间离开教室,再次进入教室后系统会重新进行记录。如果学生将手机放在教室后离开,通过随堂测等教学互动环节,可以轻易地发现这种情况。

(二)微课、录播课程和直播课程

1.微课

利用微课,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关键的知识点,其碎片化的学习方式非常适合辅助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课前预习基础性的知识或背景知识,以节约宝贵的课堂时间;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在课后自主地复习所学内容,解决学生课堂上没听瞳或当时听懂课后又遗忘的状况。

2.录播课程

微课的碎片化学习方式是其最大的优点同时也是其最大的缺点,单一依靠微课会使得知识与思想的传授失去连贯性、逻辑性和深刻性,因而需要在微课之外,制作完整课程的录播课程。录播课程由正保旗下中华会计网校的全国名师讲授,为保证知识的及时更新,全部课程每年都需重新录制新。

3.直播课程

微课和录播课程的结合能够帮助学生高效地搭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但是它们的共同缺点是没有办法为众多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辅导,无法根据课堂学生的现场反应来进行互动及对授课进行调整。为解决以上问题,在一些共建项目上,推出了直播课程。对于专业课程和实训课程的学习,可以采取整班进行直播的方式,对于“云会计”平台的真账实训、就业推荐等项目的一些环节,比如不同学生所做的不同行业、企业的真账,以及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的指导等,可以采用一对一直播的方式。

(三)大数据分析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老师想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往往只能依靠主观判断,依据课堂提问、与学生交流、批改作业等获取的信息并不全面且有较大误差。在大数据环境下,这些信息的获取及统计更加便捷和直观,其在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第一,可以通过收集学生的听课完成情况、做题的数量及正确率(随堂测、课后作业)、测试成绩(阶段测试、考前测试、无纸化模考)以及答疑板的高频提问知识点进行汇总和大数据分析处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明确学生学习的难点(这些难点的真实所在往往与老师的主观判断不一致);第二,老师可以根据以上统计,有针对性地对教学进行调整,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学生也可根据以上统计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学习。

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还可以将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所形成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生成每个学生的个人能力肖像,让学生明确自己在课程学习、真账实训或是就业推荐等各个环节中的学习能力,明确自己的优势及就业方向。

(四)云会计平台

云会计平台是通过互联网、云平台、大数据、移动APP等技术,使用移动设备和计算机,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企业财会业务外包服务,由线上会计服务和线下会计服务两部分组成。线上会计服务包括建立账套、票据处理、编制记账凭证、记账和期末结账、编制财务报表、税费申报与扣缴、工商年报、增值业务等项目;线下会计服务包括办理证照、刻制公章、银行开户、税务报到、上传票据、上门申报与缴款、凭证复核与装订等项目。通过云会计平台的外包服务,一方面可以满足中小企业记账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为郑州财经学院会计专业学生提供了真账实训的机会,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会计专业学生实习难的问题。

(五)无纸化在线评测系统

1.无纸化阶段测试

测试,就是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及时了解学生在学期中学习存在的问题,并调整教学和督促学生,理应在每个学期组织多次阶段测试。但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大多数院校的课程教学中没有设置阶段测试,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组织起来太复杂,需要协调教务,印制纸质试卷,安排考场及监考老师、批改试卷等。利用无纸化在线评测系统,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阶段测试。比如在学完一个重要的学习项目后,老师可以在共建平台中将这个学习项目的试题进行组卷,推送给学生,学生可以在课堂上,甚至课下,利用移动APP或电脑登录共建平台进行测试,使老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情况。

2.无纸化期末测试

无纸化期末测试的组卷方式包括固定组卷和随机组卷。固定组卷是指所有学生考试的是同样的试题,随机组卷是指由系统随机在题库中抽取题目,学生考试的题目不同。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和初级会计职称考试采取的随机组卷的方式,但从校内考试来说,为公平起见,一般采用固定组卷。无纸化期末测试一般是安排在机房,考生彼此距离较近,在考试的时候为防止学生互相抄袭,可以在组卷的时候将每个学生进入考试后看到考题的顺序进行随机排列,并调整选项的顺序。对于会计专业的主观题即会计分录,也可以使用无纸化考试进行考核。考试时间结束后,系统会自动进行提交并阅卷。考试系统会每隔半分钟(以后会缩短到10秒左右)对每名考生的答题进行临时保存,避免学生提交试卷环节出现意外而导致没有成绩的现象。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构建

结合引入的先进信息技术手段,郑州财经学院从教学方式、课程体系、课程资源、实训体系、评价方式等方面人手,重构了会计专业的教学模式。

(一)教学方式

在教学方式方面,最显著的特征便是将移动APP引入我院会计专业主干课程的日常教学中。结合丰富的在线课程资源和专用wifi,改变了传统的授课模式。

课前,老师通过网络向学生预习任务,学生通过共建平台上的微课及录播课程事先学习基础知识和背景知识。

课中,与别的院校让学生收起手机不同,我院老师在上课后第一句话往往是:同学们,请大家拿出手机,我们开始上课了。首先是利用移动APP进行签到;然后对于课前布置的预习任务,通过随堂测来检验大家的掌握情况,如整体掌握的不错,就不再讲授这些内容。根据课程内容,有些识点可让学生事先预习,上课时采用翻转课堂的方式,由学生来进行讲解,调动学习氛围。授课过程中,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也会随时采取随堂测的方式来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临近下课时,向学生推送课后作业。

课后,学生可以利用移动APP随时随地的学习、做题,在线课程资源可用来复习、巩固当天所学内容。学习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可在答疑板进行提问,由其他学生或校内老师以及正保集团配备的助教进行解答,并保证在24小时内能够提供满意的答案和解析。

(二)课程体系

由于引入了正保集团的先进信息技术手段,郑州财经学院对学历教育的传统课程体系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以便更好地利用正保集团旗下中华会计网校的优质线上资源。在专科层次的课程体系中,融入会计从业资格与初级会计职称的内容,并计划在本科层次的课程体系中除会计从业资格以外,再融入CMA(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等内容。

具体来说,将对应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和对应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的《财务会计》、《经济法》五门课程进行课程共建,一方面调整《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和《经济法》两门课程的授课学期并增加课时,另一方面教学内容也以证书考试为主同时兼顾与其他课程的连贯性,结合丰富的线上课程资源和试题库,为学生顺利通过考试提供保障。通过以上调整,使学生在大一阶段能够完成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三门课程的学习,并在第二季度统一组织报考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通过考试的学生能够在第三季度报考下年第二季度的初级会计职称考试。

(三)课程资源

1.线下课程资源

二维码等信息技术已经开始在传统的纸质教材中普及。共建课程教材的选用上,郑州财经学院采用了针对会计从业资格及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的教材,该系列教材由中华会计网校名师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每科一套为3本,包括教材、应试指南和全真模拟试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后即可看到相应的资源,比如对某个关键知识点的详细解释、案例、背景知识、有关政策法规、历年真题等,老师也可以利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平台对二维码资源进行更新和修改。

2.线上课程资源

线上课程资源包括专业导论课程、五门共建课程的微课程及完整的录播课程、部分共建项目的在线直播课程、网上实习和真账实训项目的实训指导课程等,课程视频数量总计1100多个,时长400小时,可供学生在线或下载后学习。

3.线上习题库资源

中华会计网校拥有国内在线会计培训70%的市场份额,早已建立起了庞大、高质量的题库资源。在五门共建课程中,嵌入的习题总数约11000道,并都配有详细答题解析。这些习题被用作随堂测、课后作业、阶段测试、考前模拟测试和无纸化模考等,免去了老师出题、改题的麻烦。

(四)实训体系

校企专业共建的实训体系由专业课程实训、专项技能实训和虚拟仿真综合实训构成。课程实训是在一些专业主干理论课程中穿插的小实训,如《基础会计及实训》、《财务会计及实训》、《审计》等。专项实训是针对一些财务专项技能所展开的实训,比如《出纳实务》、《会计电算化》、《纳税申报》等。综合实训是学生毕业前的大实训,以往是采取手工模拟业务的方式,现在是通过正保的云会计平台,采用真账实训的方式,对学生财会业务的综合处理能力进行训练。真账直接采用企业的真账,一般取2~3个月的业务作为实训内容,因为直接用的是真账,业务真实,能体现实务逻辑,是最佳的实训方式。但真账往往业务量小或重复,训练不够全面,因此一个实训过程会采用不同行业或针对不同侧重点的多套真账,并结合专题来完成。实训之前,会开设专门的实训录播课程,对典型行业真账会开通实训直播课程,学生所作的账务处理由校内外专家进行审验和指导,以保证质量。

(五)评价方式

共建课程对学生的评价分为两个部分,期末的无纸化机试占60%,平时的过程考核占40%。《基础会计及实训》、《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三门课程的期末无纸化机试采用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相同的模考系统,试题从全真模拟题库中抽题,题量、考试时间和会计从业资格保持一致,使学生提前适应机考。《财务会计》、《经济法》两门课程的期末无纸化机试采用和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相同的模考系统,题量、考试时间及难度也和初级会计职称考试保持一致,试题难度适当低于职称考试。

过程考核由三部分组成,通过移动APP签到功能记录的考勤占20%,学生线上听课学习的进度占40%,知识点得分占40%。其中知识点得分包括课后作业与阶段测试、考前模拟测试等的做题数量与做题正确率按一定比例构成。

篇(6)

[关键词]

高职;会计核算;现状;对策

1内蒙古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调查

笔者通过不断学习,反复研究《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照教育部要求,将我院会计核算专业定位为“为中小企业、事业单位及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培养会计统计基本理论与方法,熟悉国家财经法规和现代会计准则,能胜任财务会计核算与管理、统计数据整理与分析工作,并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围绕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目的、业务素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调查问卷。以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13级三年制会计核算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351份,收回339份,其中有效问卷334份,有效率为98.5%。调查结果:对专业学习是否有兴趣:17%兴趣浓厚;46%兴趣一般,31%有一点兴趣,6%没有兴趣。是否了解会计核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9%完全了解,37%大致了解,44%不怎么了解,10%不了解。可以看出,尽管许多学生选择进入会计核算专业学习,却对会计专业缺乏学习兴趣。换句话说,不少学生之所以选择就读会计核算专业,并不是出于对其的喜爱,而是由于社会市场需求、舒适的就职环境、相对优渥的待遇、家人的期许等。学生入学后并不了解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任务,专业学习较为盲目、被动,缺少积极性、主动性。在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以及协作能力的问卷调查中,笔者发现67%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不强。52%的学生认为自己缺少创新精神,只有18%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协作能力上有所不足。可见,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高职会计核算专业学生亟待提升的能力。有关于会计核算专业学生业务素养情况调查,会计教学重点包括:A基础会计核算,B财务分析、财务管理等财会专业知识,C管理决策能力,D职业道德素养,E计算机等现代化工具及其他辅助工具,F财经类法律法规(A-100%,B-98%,C-76%,D-92%,E-65%,F-58%)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种需求不仅仅是人才数量上的增多,还包括对会计人才智力的更高要求。就调查问卷中关于会计人才业务素养的调查情况来看,学生多数认为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会计人员,应具备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管理决策能力,并熟练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化工具(所有以上选项内容),但也有为数不多的学生认为单纯掌握会计专业基础知识就可以了,上述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注重基础会计知识多,其他能力少”的现实,这样培养出来的会计毕业生难以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另外,财经类法律法规同样是会计专业人才必不可少的知识武器,在现实工作中经常用到。而上述调查中显示,选择F选项的学生只占58%。因此,会计专业毕业生对财经类法律法规等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方面有待提高。

2对策探讨

(1)多媒体与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运用。当前,理论教学受到高职院校的普遍重视,但很多学校存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的现象。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理论讲解,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比较系统,但实际动手操作较少。实际上,会计核算专业的许多课程在教学计划中都是有实践训练的要求的,但实施时却打了折扣,没能达到如期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选择将传统的案例讲解法与模拟演练法相结合,将理论学习与实际演练相结合,应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以提高会计专业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

篇(7)

二、基于应试教育和职业素养培养的课程设置建议

(一)建立课外学习社团,完善应试与职业素养的培养目标。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课程内容繁杂,包含会计法律制度、支付结算制度、税收法律制度、财政法律制度和会计职业道德五个方面,尤其是支付结算、税收法律和财政法律制度三个章节知识点零碎而抽象,仅仅依靠课堂的理论讲解对于考证是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对于职业素养目标却难以实现。因此,为了加强考证知识点的掌握和巩固,以及实现职业素养的目标,课外学习社团的开展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1)对于财务会计专业类学生我们可以进行学习研究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课堂教学研究,为其职业素养的能力培养打下基础。(2)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企业实践和社会调查,提升学习兴趣,通过企业实践使学生真正体验如何将课程知识点落实到会计工作中去。(二)开拓有效的教学方法。(1)优化教学手段。在现阶段教学中较为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案例教学法、分层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等。案例教学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还能与从业资格考试中的案例分析题相结合。分层教学法可以使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尽快通过考试,稍差一点的学生逐步进步。合作学习法能够较好的解决该课程知识点多,法条多,会计程序复杂的难题。(2)以赛促学。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教学方法的改进似乎还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上我们可以通过在授课或是课余时间进行知识问答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更好地掌握知识点。(3)有效利用网络课程。目前,多数学校都在进行网络资源库的建设,让学生在课下的学习时有效的进行知识点巩固,同时开展自主学习。(三)加强课程之间的衔接,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这是一项较大的工程,需要专业在教学时实现课程的相互沟通,进行一体化教材编制,加强一体化实训,从教学模式、教材、教学环境等方面的转变。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可以避免上课重理论,改善学生学习枯燥的状况,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会计的实际工作流程。

篇(8)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教学中,以应用为宗旨和特征来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标、以必须够用为度,专业教学强调针对性和适用性。作为实践性很强的高职会计专业,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会计国际化,面对新的会计环境, 必须打破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创建以能力为本位的模块化教学模式,边教边学边做,使每一个学生都掌握一个或多个职业、若干工作岗位所需的本领,从而更贴近市场和岗位的需求,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笔者就高职会计专业如何实施模块化教学提出以下构想:

一、高职会计专业实施模块化教学应以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作为理论支撑,并以此确立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

1.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素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面向基层企业事业单位一线从事会计核算和会计事务管理工作的中等技能型人才。

2.会计职业岗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

(1)知识结构。高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应定位于生产服务一线技能型会计人才的培养,处于会计教育系列的初级层次,主要培养适应新时期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面向基层企业单位从事会计核算与会计事务管理工作的技能人才。专业知识主要包括会计基础、财务会计、商业会计、计算机应用、点钞、会计实务、会计电算化、财经法规等,使学生既掌握基本的会计理论与实务,又掌握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的操作技能,并且通过参加全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2)能力结构。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职业能力。一般能力主要表现在:政策和法律意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交往合作能力、身体健康等方面。职业能力,要求学生具有爱岗敬业、遵纪守法、谨慎诚信的职业道德,具有组织和管理能力,合作与协调能力,具有不断探索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具有效益、市场、竞争、风险等观念。具体能力要求有:

①点钞和小键盘数字录入。能识别钞票真假,并快速准确点钞,能快速准确的通过小键盘进行数字录入。

②记账、算账、报账、理财。能熟练运用会计知识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能为有关各方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能为客户提供理财服务。

③计算机操作。能熟练运用计算机收集和处理信息,进行出纳、电算会计处理,开展电子商务、电子结算等工作。

④交往合作能力。善于协调关系,协同他人工作,富有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具有社会活动、处理交际事务以及运用语言文字等方面的能力。

此外,还应有把握政策的能力,能够及时学习理解和掌握国家有关的财经法规和财税金融政策,并能运用于工作中,还应具有一定的外语听力和口语水平,能在外资银行从事相关工作。

二、高职会计专业模块化教学的实施方案

所谓模块化教学模式就是按照专业培养目标,依据职业岗位群,将所需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分解为各项技能,依此建立若干个教学分模块或子模块,从而使每个模块对应有目标能力、课程设置和技能训练,将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来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它打破了学科的理论和知识体系,将必须掌握的理论融入各技能模块中,而将学生暂时用不到的理论知识暂时搁置一边,从而实现理论为实践服务、知识为技能服务。笔者根据本专业人培养目标和本专业课程特点,将高职会计专业整个课程划分为以下几大模块,通过各模块的设置真正达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要什么给什么。

1.公共基础模块

在这一模块中我们将进行语文、高等数学、英语、政治、德育、体育等公共必修课的课程教学,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修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构建一个宽的基础平台。在这一模块中将由基础课的专业教师们对每门课进行针对性的课程设计,而不再进行小模块化的划分。

2.专业基础模块

这一模块是学习专业模块的基础,主要设置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基础会计,使学生了解会计的主要工作职责与工作内容,会计机构与岗位设置,会计部门的职能,并掌握会计要素、记账方法、会计科目的运用、凭证的填制、账薄的登记、财产清查的方法以及报表的编制方法,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3.专业技能模块

在专业基本技能模块,设置会计基本技能、计算机应用基础两个子模块。会计基本技能模块下设置珠算、点钞、POS收银三个项目,要求学生掌握珠算加减乘除基本运算、点钞技术与假钞识别技术、小键盘数字输入技术。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中设置windows、word、excle、计算机网络四个项目,要求学生掌握这四个项目的操作方法。具体内容见表1。

4.会计岗位应用模块

这是培养学生会计实务操作技能的课程模块,是直接为学生就业服务的,是本专业的重点。根据会计岗位,本模块可分为出纳员岗位、资本资金核算岗位、存货核算岗位、往来业务核算岗位、工资会计核算岗位、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岗位、成本费用会计核算岗位、财务成果会计核算岗位、记账员岗位、财务报告会计岗位十个子模块。各个子模块又分成若干个项目,具体内容见表2所示。本模块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手工核算,而且要掌握电算化处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会有多名专业教师对某一项目进行讲解。例如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岗位,这一模块要求学生掌握固定资产增加、减少、折旧的手工核算,并掌握其电算化处理。这样就涉及到财务会计与会计电算化老师。在授课时,每位涉及到的专业教师都必须了解这个模块中自己要讲授的内容。

学院应该对现行的课程设置模式进行改革,按岗位设置课程(如出纳员岗位课程、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岗位课程),并按岗位编制相应的教材(如出纳员岗位教材、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岗位教材等等),尤其是这部分课程要注重实践,课时分配上加大实训课比例,理论够用就行。同时编制每一门岗位课程时要把电算化的内容加进去。

5.专业实习模块

在专业实习模块,可划分为校内综合实习模块、校外实习模块。

(1)校内综合实习模块。这是在学习完相关模块后组织的一种集中性的校内模拟实习,要求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完成岗位基本技能的训练。可采用以下不同的形式:

①会计分岗实训:将学生分成若干实训小组,每一小组模拟大中型企业组织将会计分为若干岗位,采用一岗一人或一岗多人形式, 按内控制度和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把它分为财务负责人(兼财务管理)、制单会计、记账会计、出纳、审计等岗位,定期轮换。会计工作就形成一个团队,既分工、又协作。为了达到实训目的,每组按成绩和能力均分,选好第一任财务负责人,进行岗前培训,充分发挥其组织、领导、协调作用。

②会计综合实训:它是会计分岗实训在核算程序上的巩固、内容上的更新。它基于小型组织将若干会计岗集位于一人,即多岗一人,每名同学独立完成一套实训资料。第一阶段,我们选用商品流通业的典型业务,以相邻的两个月来设计资料,除掌握分岗实训的基本技能外,还突出期末和期初的核算与结转工作。学生以手工方式用三周时间完成两个月的商品流通业的会计核算。第二阶段,将上述资料带到会计电算化实训室进行对比实训,用一周的时间,运用财务软件进行会计电算化实训。掌握系统管理的设置,总账系统的初始化处理及试算平衡,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修改,记账,对账,结账、期末自动转账。熟悉账证表的查询、打印。掌握会计报表的设计与编制。熟悉会计流程,为今后从事会计和会计电算化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对比实训中感悟手工账与电算化账的优劣与差别,以达到对会计技能的巩固与提高的目的。

(2)校外实习模块。校外实习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可通过到校外实训基地实习或自行联系单位进行顶岗实行的方式来完成这一模块的学习。同时通过毕业论文的方式来进行,是对实践教学的总结和提高。

6.专业拓展模块

所谓拓展,就是要增加专业课程的知识量,扩大与专业有关的知识外延,加大课程的信息量,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专业拓展模块是对专业基础模块和会计岗位应用模块的补充,这一模块可采用选修课的形式,内容包括统计基础知识、财政与金融、企业管理、经济法、市场营销、银行会计等。它的建立有利于毕业生适应更宽广的职业岗位以及在一定岗位上适应高层次的技术、管理的要求,也有利于他们在职业岗位上发挥潜在的创造能力。

此外,除了以上的六个模块,学院还应通过强化训练组织学生参加相关考证,如会计从业资格、ERP财务应用师等。

参考文献:

篇(9)

会计工作总结模板参考1在弹指一挥间日子就毫无声息地流逝了!在需要回头总结的时候,才猛然间意识到岁月是那么的匆匆。

回顾20--年的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更找到了工作中的许多不足和缺憾。主要存在于对各项会计制度的把握及执行的可行性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尤其是历年审计都暴漏出来的那些陈腐问题,每次总在敷衍了事中得过且过。不过,这也激励我进一步学习研判相关专业知识,将其运用到新时期现实业务的处理上去,攻坚克难、获取更大的成绩。

现将过去一年来的思想、学习和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业务工作方面

过去的一年,我谨记自己的职责。严格要求,坚持原则,秉公办事,顾全大局。以新《会计法》为依据,认真履行总预算岗位职责。一丝不苟,忠于职守,圆满完成了20--年的预算编制和20--年的预算执行;合理调配资金,按时足额上缴了我办承担的非税收入;加强市容专户的收支管理,确保保洁员工资全部按卡转账发放;认真做好会计基础工作,仔细审核原始凭证,会计资料手续齐备、装订整洁、帐目清晰。

另外,除按时完成本职工作,我还积极参与了--村回迁、辖区突发性事件、重点人员监控、假日维稳等街办临时性中心工作。

二、思想学习方面

我深知作为会计工作人员,肩负责任的重大。要更好的履行职责,就必须不断的学习!学习业务知识和目前新形势下的方针政策。坚持把学习和积累作为提升自身素质,提高工作能力的基本途径;坚持把参加各种学习活动与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

一年来,自己无论是在政治思想上还是业务水平方面,均有了较大的提高。

三、年度预算的编制、执行方面

年度预算编制是一项比较复杂和繁重的工作任务,主要是根据《国家预算法》、上级单位预算编制原则和本年度的各项改革重点等,编制出本单位下一年度的收支预算。这不仅是反映我单位会计情况、人员情况和资产状况的书面文件,更是便于领导了解情况、掌握政策后制定我单位下一年度会计收支的重要决策依据。

由于前期准备充分,这项工作已于十一月圆满完成。

四、生活方面

作为一名来自农村的青年,父母的教养和从小所经历的艰苦环境使我一直都信奉节俭、反对铺张!生活中从不与人攀比。平时,我性格开朗、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善于和普通百姓沟通,乐于帮助困难群众。今年,党的“八项规定”出台后,我认真学习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相关内容。虽然言辞不华,但规定中的每一句、每一个字都烙印在我心间!是对我们政府工作人员的具体要求和警醒。

这年,自己所取得的一点成绩都是和领导支持,同事们的帮助分不开的。在此,表示感谢!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面对新的一年,我将会更加努力!发扬优势、改正不足、勤奋务实、谨慎创新、廉洁奉献!为我们曲江办事处的后续发展贡献出自己应尽的力量。

会计工作总结模板参考2一年一度的会计决算工作就要到了,为了使各分公司会计人员真正搞好决算的结账工作与新建账的衔接与过度,特提出如下注意事项和要求:

1、善于发现问题。

会计其实就是掌管一大堆的乱麻,通俗说就是保管单位的“针线笸箩”,该往出取的货币等费用,应按照财经纪律及有关支出规定行事,对于不合理、不合法的会计业务,就要运用法律及相关的会计知识予以鉴别,以便及时地发现解决问题,堵塞漏洞,减少损失。

2、监控齐动手。

年终对辅材、原材彻底盘点。“铁路--,各管一段”。每人经管的这一小环节抓好了,企业通盘的大环节才有保障和依靠。“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作为会计工作警示语妙极了。会计人员对于原始凭证的取得应与业务人员多联系和沟通,首先保证你取得的第一手票据真实合法,单位名称、税号等重要元素务必填写正确。年终对账,对银行帐、现金账、辅材账、原材料账都要核对清楚;对于未达账项,应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调节平衡。

3、对年终决算工作高度重视。

结合企业年度方针目标及本部门的生产工作实际,该酝酿的酝酿,该倒算的倒算,对应上交总公司的占用应缴款项逐项核查清楚,按应计提上交的比例计算清楚,于年终足额清缴完毕。该算的收益算够,不愧对下面职工,不该计算的费用支出,也不要牵强,毕竟会计人员的账是要经得住反复多次地稽查的,让时间去验证,让历史去评说。各位,我们会计人员要清清白白做人,不要一查一个问题,都是经过我们一手操办的,这样对人对己,对企业及影响都不好。

4、重申职业道德与工作。

会计人员是企业的经济卫士,自身要作风过硬,恪守会计职业道德,维护企业职工利益,说话办事要注意自身形象和方寸,哪些话该说,哪些事不该办,心里要自有一杆秤,前提条件和衡量的标准就是国家的财经纪律、财税法规和本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市场浩渺无边、变化莫测,作为会计人员对工作既要重视,又要不失自己的一言一行,“成本不公开,家丑不外扬”,从一点一滴做起。

5、仔细、细心、认真是对会计人员的最起码要求。

从原始凭证的审核,记账凭证的编制,到账簿记录,报表的及时报送,都要做到数字书写规范,摘要简明扼要,一目了然,无刮擦涂改痕迹,让人有一种舒服感,一看就知道出自你内行的手笔,此之谓你这人上了会计这门道儿。

6、重视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会计人员尤其要树立继续不断学习的思想,会计理论知识、会计业务技能我自己掌握运用得怎样?国家的政治经济政策我了解了多少?是否能适应生产工作的需要?差距还有哪些?

最后,让我们规范达标,夯实基础,向会计工作的现代化更高层次迈进。

会计工作总结模板参考3即将过去的20--年,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以及会计人员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各项会计工作任务,确保工作有序、较好地履行了工作职能,自觉服从组织和领导的安排,努力做好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由于财会工作繁锁事,因此结合具体情况,全将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成的主要工作

1、协助会计及时准确的完成各月记帐、结帐和账务处理工作,完成往来银行间的业务和各种日常费用的缴纳。

2、以认真的态度积贯彻执行各项会计制度,认真学习会计政策法规,提高业务素质和能力。

3.根据会计制度规定,办理现金收付和银行结算业务,设置现金银行日记账。

做好日清月结,帐款相符,准确无误,超限额的现金及时送存银行,掌握银行存款余额,不签发空头支票。

4.严格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审核凭证如发现问题及时与会计沟通,根据收付款凭证登记好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5.按照公司相关规定,妥善保管现金,支付凭证,有价单证,印章,保险柜钥匙等。

6.对各类会计档案,进行了分类、装订、归档,协助办公室处理日常工作。

7.协助会计算账,支付项目部工程款款。

二、加强学习,注重提升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

1、认真学习财经方面的各项规定,自觉按照国家的财经政策和程序办事

2、积极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各种业务技能的培训,始终把增强服务意识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础;

始终把工作放在严谨、细致、扎实、求实上,脚踏实地工作。

三、存在的不足

尽管我圆满完成了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1、今后我会努力学习新的业务知识和会计法规的系统学习。

2、只干工作,不善于总结,所以有些工作费力气大,但与收效不成比例,事倍功半的现象时有发生,今后要逐步学习用科学的方法,善总结、勤思考,逐步达到事半功倍的的效果。

四、严格履行会计岗位职责,扎实做好本职工作

1、不断学习、更新知识、转变观念、完善自我。

2、善于总结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依据,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建立健全良好的工作机制。

感谢领导给我们一个发展的空间,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我持于最大的信心乐观态度,对工作中的不足我虚心接受批评,总结工作中的不足,加强技术和沟通能力的培养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公司进一份微薄的力量。

会计工作总结模板参考4在这一年中、在局长的领导下、在各股室、以及财务人员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各项财务工作任务,除严格按照财政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办理好各项财务收支、账务处理等日常事务性工作外,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以认真的态度积极参加全国笫三次会计知识竞赛考试以及我省财政厅举办的会计法律法规考试并取得了好成绩。

2、积极参加本单位组织的各项政治、业务学习并认真做好学习笔记。

3、及时准确地编报了20--年度会计决算报表、统计年报和其他报表,并对20--年度财务收支状况进行了认真分析和思考。

4、及时准确地编报市、县各类月度、季度、年终财务报表、统计报告。

定期以报表或口头方式向局领导汇报财务收支及管理情况,并对财务状况认真分析和调查研究,提出合理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

5、规范票据管理,严格票据领用和缴销制度,从源头上抓好各项收入和暂存款项的收缴工作。

认真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防止了坐收坐支现象的发生。

6、加强货币资产的管理。

严格遵守财政部关于货币资金管理和控制的规定,随时掌握资金收付的动态和库存余额,认真核对银行存款账户余额,及时盘查库存现金余额,保证账实相符和资金安全。

7、严格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要求做好每一项会计基础工作。

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健全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和软硬件管理制度。

8、严格按照财政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办理各项财务收支业务。

厉行节约,杜绝浪费,注重资金使用效益,严把财务关。严格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结算规定办理有关的现金和银行支付业务。不符合现金支付范围的款项,一律按规定通过银行转账支付,杜绝超范围支付现金和借用银行账户等违规现象的发生。

9、及时核对、清理、回收往来款项,积极协调联糸有关部门做好县下岗职工养老保险的有关工作。

10、为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11、其它日常事务性工作。

会计工作总结模板参考5一年的实习期很快就要过去了,作为从学生逐渐转变成社会一员的过渡,对我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也算是经历的一次严格的考验。在原有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的过程,对会计工作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从专业知识方面:

在学校是教我们如何才是正确的,而实际工作中难免会发生错误,如何发现错误,并在发现问题的同时怎样有效地解决问题,便是实习过程中给我的最大的收获。

作为会计工作者,光掌握会计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对税法细则,经济法规及内部控制制度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做到精通会计业务。

从专业素养方面:

会计人员一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定要百倍用心,细心检查,切忌粗心大意。一点小小的错误都会导致最后的财务数据的误差。虽然在学校也做过相应的实训过程,但录入凭证的原始凭证是已经给定好的;而实际工作中,你得自己判断,那些事应该入账,那些又是应该留存的。同时,在实训时,一个科目最多分三级,而在实习过程中,一个科目可以分到五级,且大量的科目都有相应的辅助项,这样设置能更加详明的反应企业的各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篇(10)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各高职院校“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构建体现高职教育特色和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强化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检验高职教育建设成效的一个重要方面。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以服务社会特定需要为价值取向,在一定教育理论和有关哲学、心理学等理论的指导下,形成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相应的教育教学保障设施、监控评价方式的实践操作体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主要解决高职教育“培养什么样人”和“怎样培养人”这样两个根本性的问题。它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等构成要素,并规定教学内容选择、整合的方向,同时也制约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用。

高职财经类专业涵盖了商贸、管理、金融、财会等各类专业, 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其独特的要求和规律,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教学管理等方面应具有鲜明的财经特色。

一、高职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虽然各高职院校基于自身情况构建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作为同一类型的高等职业教育,也有其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特征。徐挺在分析部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总结出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即基于职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开发、基于“素能本位”的工作与学习过程相结合机制、基于校企合作的工学结合、基于“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基于能力培养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基于数据采集平台的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和基于“总分式”框架的多种模式探索。

区别于其它高职专业、尤其是工科类专业,高职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岗位指向性特点。高职财经类专业面向现代服务业,主要是生产和市场服务业。作为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能应用型人才,通过专业服务与各种类型的消费者打交道,除了要求日常事务处理和基本管理能力外, 更要求具有服务行业所必须的良好情感与态度、沟通与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承受挫折能力和应变能力。

职业智能性特点。高职财经类专业培养的是以管理和专业服务为特征的高等技能应用型人才。其工作对象的多变性和工作要求的综合性,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行为特征是知识与技能的应用活动不是机械地模仿和简单的劳动,而是在“应知”基础上“应会”的智能行为。

实践社会性特点。高职财经类专业不仅与其它高职专业一样具有实践性特点,而且更具有实践社会性特点。这是由于“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的知识与技能体系是关于人际关系和基于这种关系而建立的各种社会机制架构的,而基于人际关系而建立的社会机制是无法人为复制的。因此,要培养能‘零距离’就业的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直接进入管理、服务一线工作岗位进行现场实习是必由之路”。基于财经类专业的社会性特征,高职财经类专业的实践教学除了校内实践教学,更必须包括深入社会、深入企业的社会实践教学。

二、高职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定位

1.人格本位的目标体系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高职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体系必须是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坚持能力为重,强化能力培养;坚持全面发展,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能力本位的目标体系

高职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确立能力本位的目标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包括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职业特定能力是每一种职业自身特有的能力,它只适用于这个职业的工作岗位;行业通用能力是以社会各大类行业为基础,从一般职业活动中抽象出来可通用的基本能力,财经大类的行业通用能力包括财经基本理论、经济法规的应用能力、会计信息的解读能力、市场调研能力和企业管理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是从所有职业活动中抽象出来的一种最基本的能力,具有普适性的特点,是承载其他能力的基础。职业核心能力适用于各种职业,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又可分为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两大类:方法能力是指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技能、处理信息的能力;社会能力是指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把职业核心能力分为8项,包括: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

3.就业导向的目标体系

高职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需要,强化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使学生具备较强的适应产业发展和岗位迁移的基本能力。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基础,积极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互融通的双证书制度,使之成为高职教育满足企业用人要求的制度性保障。

三、高职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

1.基于专业群的“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体现。高职财经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可以是基于专业群的“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所谓专业群,“就是由一个或多个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按专业群划分进行财经类专业的设置与布局,并着力打造各专业核心竞争力,不仅有利于各专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也有利于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财经类专业群的“平台”课程既包括对高技能型人才所必备的共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设置的课程,也包括针对财经类专业群的共性发展和专业特征要求而设置的专业大类课程。前者应使学生尽可能在人文素质、职业素质、思想道德、数理基础、外语交流及信息处理能力、学习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后者(包括经济学基础、经济法基础、管理学基础、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基础等课程)则为学生构筑一个财经基础理论较为扎实、行业通用能力要求明确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与迁移提供必要的准备。

财经类专业群的“模块”课程是根据不同的专业(或专业方向)而设置的专业方向课程,是具有明确职业价值取向,以能力本位和就业导向为目标的教育教学内容。模块课程可以分为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和专业拓展课程模块,模块课程应该是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体系。就是要在课程建设中以财经类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明确专业定位,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提炼出岗位工作对应的行动领域,进而整合转化为学习领域,并进行具体的学习情境设计。根据高职财经类专业的特点,采用理论内容实务化、实务内容实践化、综合实训整合化的专业课程开发原则,以业务流程为主线、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以案例、实务、问题、流程等为主选取和序化课程内容。

2.以实践教学为主线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高职财经类专业要改变传统的以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实施以学生为主体、实践教学为主线、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同时构建企业岗位认知、专项技能训练、专业综合实训和企业项岗实习“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教学方式,专项技能训练涵盖在相关课程之中,专业综合实训则通过专门的综合实训课程来完成。要实行课堂内与课堂外、校内与校外、显性课程与隐形课程相结合,把校园文化活动、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之中。

四、高职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体系

1.仿真实训与生产性实训相结合的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是实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条件。要改变财经类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相对薄弱的状况,根据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切实加强仿真实训与生产性实训相结合的实训基地建设。由于财经类专业学生到实际业务部门实训和实习存在诸多限制,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校内实训基地要满足专项技能训练和专业综合实训的需要,以仿真实训为主,努力营造仿真环境,模拟真实的业务流程,开发基于企业业务过程的训练项目,建立业务管理信息系统,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与此同时,提倡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在校内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而把实践教学提高到新的层次,使工学结合落到实处。

财经类专业还要切实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以满足学生社会实践的需要。要以现代产业体系为依托,坚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原则,建立校企合作共同体,充分发挥企业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2.基于“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建设

作为实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关键,加强基于“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建设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师资队伍建设首要的是师德建设。要切实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建立健全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双师型”教师评价、聘用制度,促进职业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完善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制度,针对现有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普遍缺乏企业实践经历的实际状况,要采取切实措施鼓励专业教师深入到企业中去,落实专业教师每年不少于两个月到企业参加实践的制度,努力改变专业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要深化学校人员聘用制改革,全面推行教职员聘用制,形成以聘用制和岗位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新型用人机制。建立完善教师转岗、退出机制。探索建立以能力为基础、以绩效为核心、以贡献为目标的科学合理、分类量化的学校人才评价指标体系。

要采取实际步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如在专业教师中开展“5个1”活动,即每个教师都要建设一门课程,开发一个教学项目,指导一个学生团体,联系一家企业,开展一项社会服务。要做到主讲课程要建成精品,开发教学项目要推进教学资源建设,指导学生团体要有实践成果,联系企业要成为校企合作资源,开展社会服务要取得实效。

3.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教学管理体系

建立和完善高职教学管理体系有利于推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高职教学管理体系包括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当前应重点加强课程管理、实践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管理。在课程管理方面要重视课程体系的构建和课程标准的制定,重视体现职业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课程(包括综合实训课程)开发,重视精品课程的建设。在实践教学管理方面要重视实践性教学过程的控制和管理,制定实践教学的评价标准和管理办法,加强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制度建设,鼓励教师勇于实践,开拓创新。在教学质量管理方面要完善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改革考核和评价方法,努力实现评价成绩过程化、评价方式多样化和评价主体多元化,以期达到提高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2]闵建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内涵分析[J].武汉职业技术院学报,2005(6):17-20

篇(11)

笔者选择河北省地方高校中有会计本科毕业生的高校,通过联系这些高校会计专业的辅导员及毕业生,了解历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了解其初次就业单位及目标单位;调查这些毕业生对自己工作的理解,对用人单位需求的表述,整理分析出用人单位的需求变化。对此,选取了邢台学院2011、2012年部分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50份,收回问卷136份,有效问卷129份,有效率为94.85%。

(一)毕业生状况统计:中小企业成就业主体 收回的129份问卷中,有11.63%毕业生未填写明确就业单位,有的准备继续考研,有的刚辞掉工作准备再换单位,有的毕业生自己创业;114人填写了正在工作的单位,占88.37%。其中已工作的毕业生中,从事与会计相关工作的占86.84%,认为从事工作与会计不相关的占13.16%。认为目前工作单位是自己目标工作单位(一般不会再更换单位)的有32人,占已工作毕业生114人的28.07%;认为目前工作单位只是自己的第一就职单位,以后会换单位的82人,占71.93%。其中,在目标单位工作的毕业生32人中,金融业(包括中国银行支行、中国建设银行支行、中国农业银行支行、中国工商银行支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有23人(与2012年中国储蓄银行新开立大量招收新员工有关),占32人中的71.88%,且是通过各金融机构校园招聘应聘成功的;其余9人分别在行政事业单位(通过公务员考试)、其他上市公司(通过校园招聘的笔试面试)、国有大中型企业工作。而认为目前工作单位只是自己第一就职单位的有82人,全部是在中小企业,其中,有75人在中小型工商业工作,占91.46%,另7人分别在职业培训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中小服务业工作。数据分布见表1。

从表1数据可看出,会计本科毕业生满意的工作主要是上市公司(包括金融业)、国有大中型企业,这与毕业生的就业心态有关。通过与毕业生交流,了解到这些工作单位主要通过校园招聘招收新员工,并且进行员工培训。毕业生在大四时就开始准备这些单位的校园招聘,一般通过简历筛选、笔试、面试一、面试二。而更多的毕业生是在中小企业工作,这说明,中小企业成为会计毕业生初次就业的主体。

(二)用人单位看重的能力:运用专业的能力 将通过校园招聘应聘的毕业生归为一类,简称校园招聘类(约占28%),将通过其他途径应聘的毕业生归为一类,简称其他类(约占72%)。将两类问卷中关于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前五种能力统计如下:校园招聘类用人单位主要有上市公司(包括金融业)、大中型企业、行政事业单位,这类用人单位最看重的能力为:较强的团队精神,良好的沟通、协调和逻辑思维能力,良好的应变能力;运用专业能力(熟悉会计、审计、税务、财务管理、会计信息化、相关法律法规),较强的财务分析能力,熟悉各种财务分析指标;较强的学习能力;熟练掌握高级财务管理软件和办公软件;良好的职业道德;英语阅读、书写能力。由于是校园招聘,会对录用的新员工进行培训,因此对毕业生的工作经验一般无特殊要求,会一般的操作即可,更看重的是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团队精神、学习能力。其他类的用人单位多为中小企业,大部分是通过网络或平面媒体招聘,这些用人单位最看重的能力为:会计相关工作经验(2-3年),能够熟练进行会计实务操作;要求有相关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初级会计师证、注册会计师考试通过一到两门等);熟练掌握会计软件和办公软件;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和素质,较强的团队协作意识;了解国家财经政策和会计、税务法规,熟悉银行结算业务等。其他类中以中小企业和小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为主,没有培训员工的能力,因此更看重应聘者的实务操作能力、工作经验、证书,而对应聘者的长远发展能力无法顾及。综合上述两种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的要求可知,用人单位都对毕业生运用专业的能力、职业道德有所要求,即都看重毕业生运用会计专业知识的能力。

(三)毕业生认为最重要的课程:专业实训课程 在问卷中设计了“你认为最重要的课程”问题,列有40多个选项,罗列了各高校会计专业开设课程,要求被调查者选填五项。其中,罗列的40多个选项可分为五类:第一类是专业实训课程,包括会计综合实训、基础会计实训、成本会计实训、纳税实训、会计信息化等;第二类是专业理论课,包括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税法、会计制度设计、审计、会计报表分析、金融企业会计、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专业外语、资产评估、投资学;第三类是经济管理基础理论课,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货币银行学、国际结算、经济法、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学、财政学、管理学原理、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第四类是其他综合性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财经应用文写作、原理、中国近代史纲要、信息技术基础、大学生职业指导等;第五类为选修课,如美学、大学语文、哲学、心理学、营养学等。毕业生认为最重要课程为:会计综合实训(115人选择,89.15%),中级财务会计(106人选择,82.17%),会计信息化(97人选择,75.19%),纳税实训(95人选择,73.64%),大学生职业指导(93人选择,72.09%)。这五项课程中专业实训课占到三项,即大多数毕业生认为专业实训课程很重要。

二、地方高校会计本科人才培养建议

基于上述调查分析可发现,中小企业成当前会计毕业生就业主体,尤其是初次就业岗位的主体,用人单位最看重的能力是毕业生运用专业的能力,毕业生认为最重要的课程是专业实训课程。结合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对地方高校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提出以下建议:

(一)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 由于用人单位最看重毕业生运用专业的能力,而毕业生认为最重要的课程是专业实训课程,因此,地方高校应本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强化实践教学。《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中明确指出,高校应“制定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办法,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验、实习实训、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1)增加实践课时的比重——数量保证。会计专业实践性强,要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首先要增加实践课时,一般院校已开设会计综合实训、会计信息化等实训课程,效果很好,还可以在理论课基础上将一部分理论课时改为实践课时。如基础会计,拿出一部分课时作实训课时,学生通过对原始凭证的分析来判断经济业务,编制记账凭证,更好地理解经济业务与会计分录的关系;通过对原始凭证联次、签字的关注,理解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再如成本会计中结合实训,通过对领料单上使用部门及领料用途的关注、假退料单的使用,学生能更好地体会到原始凭证对成本核算准确性的影响;制造费用分配方法的实训,可以结合作业成本法实训,学生会深刻体会到作业成本法在成本管理上的优势等。

(2)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质量保证。如果教师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再多的实践课时也难以达到好的实践效果。教高[2012]4号指出,“鼓励高校聘用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支持教师获得校外工作或研究经历。”可以“请进来,走出去”。将有实践经验的企业财务主管、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等专家请进校园,为学生举办讲座,也可以鼓励任课教师利用假期(或通过有计划的实习)走进企业、事务所开展专业实践,鼓励教师取得除高校教师资格以外的专业资格,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为鼓励双师型教师,学校可以在职称评聘、绩效考核上有所倾斜。

(3)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环境保证。实验室建设与实习基地建设是实践教学的环境保证。地方高校一般经费紧张,可以采取多渠道多措施开展实验室建设与实习基地建设。会计专业的实验室一般有会计核算实验室、会计信息化实验室、网上报税实验室,需要一些教学软件;实习基地可以与企业联合,也可与会计师事务所联合建设,有计划地让大三、大四学生参与事务所的简单审计工作,使学生得到专业锻炼,与事务所达到双赢。

(二)拓展专业新发展:培养有学习能力的人才 地方高校旨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但并不同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会计本科学生开设理论课实践课的同时还要根据专业形势变化及时向学生传递专业的最新发展。如,可在大四开设专题讲座,开设《小企业会计准则实务指南》、《企业涉税会计实务操作》;根据财政部的《积极推进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应用的暂行规定》,可开设《可扩展商业语言(XBRL)与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专题等,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同时提供给学生参考资料、学习网站,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从对地方高校毕业生的调查分析来看,毕业生更希望到上市公司、大中型企业工作,这些单位一般通过校园招聘方式招录新员工,涉及到学生的综合能力考核,包括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上述能力是一个合格本科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我国目前的大学生绝大多是独生子女,协调与合作能力需要着重培养。因此高校应合理设置能培养上述综合能力的课程,如开设《演讲与口才》、《心理学》等课程;除开设经管基础课程外,还应开设关注最新经济热点问题的讨论课程(或讲座专题形式);组织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以培养大学生服务社会的综合素质。高校应探索将专业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要改革考试方法,注重学习过程考查和学生能力评价。

(四)完善毕业生反馈机制 随着高校扩招以及高考人数的下降,各高校招生压力已经显现,地方高校更是首当其冲。高校必须改革自身的专业设置、重视教学质量、重视用人单位对输出人才的评价,建立毕业生反馈机制。教高[2012]4号指出,高校应“完善并落实就业状况对高等教育的反馈机制。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加强就业状况统计、分析和监测预警,把就业状况作为招生计划制定、质量评估、经费投入、专业设置、培养方案调整、班子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继续开展就业总结宣传工作,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地方高校可以组织毕业生在离校前将自己求职中体会到的信息总结出来,说明用人单位有哪些需求,自己在哪些方面不足,希望高校开展哪些教学工作,哪些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等,让毕业生开展教育效果评价,提出教学改革建议。地方高校通过完善并落实毕业生反馈机制,建立数据库,以指导下一步的人才培养工作。只有建立长效机制,才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人才培养,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优秀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