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信息教育技术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2-28 15:46:22

信息教育技术论文

信息教育技术论文篇(1)

二、对我国信息技术教育提出的对策

1、打破传统教学观念,提高学校对信息教育的重视程度

当代科学发展迅猛,科技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已经是必不可少的生存技能,学校领导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放远视野,不要将目光局限在升学率的狭小范围,而应该为学生的未来着想,重视对学生有用的课程。只有学校重视了,信息技术教学才能有效的进行。学校应该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规定,安排计算机课程,同时,不能吝惜购买设备的资金,这是为保证教学质量必须付出的投入,没有什么好吝啬的。只有提高了重视度,完善了相应的教学设备,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促进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2.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良好的教师资源

学校想要提高信息技术教育水平,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优秀的计算机教师。学校应该为学生配备足够数量的高素质的计算机教师,让学生享受到良好的教师资源。同时,学校还可以设立奖励机制,鼓励计算机教师的工作,提高教师对课程的积极性。常开公开课,检测并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鼓励创新性教学,鼓励教师的新型教育方法,不断尝试和改进。一定要根据计算机课程的需要,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不能重理论轻实际,也不能重实际而轻理论,应该把握好两者的关系,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另一个需要强调的问题是,学校不应该把设备管理和维修之类的工作塞给计算机老师,而应该有专门的技术维修人员,老师的工作是教授学生知识,许多学校将这类维修杂活交给老师,不仅仅是对计算机老师的不公平待遇,更给他们许多压力,这会严重打击他们的教学积极性。

信息教育技术论文篇(2)

一、学生的分层

在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级中,实施了分层教学.在进行这种教学模式之前,我曾经思索过,分层教学应该照顾到所有学生的认知过程,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根据学生对计算机机本操作的把握程度将全班学生相对分为三个层次,既熟练、相对熟练、不熟练三个组。熟练组为优生,即对计算机有很强的操作能力,能达到熟练操作的水平,分一小组。相对熟练组为中等生,对计算机只有简单操作水平,不能熟练操作,分一大组。不熟练组为差生,对计算机很不了解,不能进行任何基础操作,分一小组。因为信息技术课是在计算机机房进行上课的,排位置时首先让不熟练组坐在中间位置,方便老师经常对这些同学进行指导。相对熟练组同学挨着不熟练组同学,坐在靠中间的位置。熟练组同学坐在两边的位置。分组后有利于教师上课组织教学,有利于教师上课辅导,有利于学生信息的反馈,充分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把握知识的同时,智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教学目标的分层

信息技术教学的分层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把握处理信息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每个学生把握的基本技能以及能力培养的程度都不径相同,所以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必须制定不同程度的目标。

1.对于信息技术操作熟练的学生,除了通过教学巩固他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外,更拓展教学思路,从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出发,利用网络等现实有效的手段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培养并提高他们的知识综合能力、应用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引入护士工作站管理系统的应用、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的相关内容。

2.大多数的学生对信息技术操作处于相对熟练的状态,针对这部分学生,在确保可以通过全国计算机一级B等级考试的同时,必须在使把握课标规定得知识和技能以外,还需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喜好,适当增加教学内容、习题练习等环节的深度,从而最大程度的促使其向上一层次迈进。

3.教学中处于底层的学生人群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基础薄弱,甚至有的学生在整个中学阶段都没有接触过信息技术(主要是计算机),另一种是学习态度和习惯存在一定新问题。对于前一类学生,再按照教材教法、进度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对于讲解、实践等环节需要再加工,适当降低难度,增加趣味性,一则培养喜好,二则增强信心。对于后一类学生,就要求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过程,加强思想教育、心理教育,严格要求,热情关怀,转变他们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使他们把握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质量。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多种手段和设施,如各种媒体、网络等。

三、课堂教学的分层

课堂教学的分层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有差异的教学活动。实施课堂教学分层的基本要求是摘要:教学要做到分合有序、动静结合,让学生全员参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每一节课都能有所得。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分层教学的目标,预备难易程度不同的课堂练习。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不同,实行全班教学、分层教学和个别教学相结合的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对优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学生自学;对中等生和后进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带领学生学习。这样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不相同的“最近发展区”前进,后进生必须基本上达到大纲的要求,优生尽其所能拔尖提高。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喜好,调动全体学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积极功能。如摘要:在“创建图表”这一课中,在讲解完柱形图的创建后,对不熟练类的学生要求能模拟完成柱形图的创建;相对熟练的学生要求能完成饼图的创建;操作熟练类学生要求充分发挥所学。制作的图表能更精确具体的反应表格数据,更符合美学。又如在文件属性的教学中,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只要求理解只读和隐藏的含义。而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则要求探索将隐藏的文件找出来的方法和要修改只读文件的做法,触类旁通,探索逆向操作。总之,通过练习让各层次学生都能心得到成功的快乐。

四、作业的分层

信息技术课程的作业一般是学习了每一模块或某几个模块后,让学生综合所学知识进行的综合性练习或作品制作。可以给出不同层次的作业供学生选做。比如,在学完Word后,可以针对不同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以下三种类型的作业摘要:

操作技能不熟练的组摘要:提供一个图文混排的样张及样张中所需的素材,让学生模拟着做出样张的内容。

操作技能一般的组摘要:提供一个内容丰富的素材库,再提供几个样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喜好选择合适的素材,参考教师提供的样张,完成自己的作品。

操作技能熟练组摘要:给学生提供或让学生自己确定一个具体的任务,如出一份班级学习园地的彩报,并提出格式上的技术要求,如要有分栏、艺术字、插图、三种及以上的字形、字体等,并让学生根据任务独立收集素材,编辑出版一份属于自己的报纸。

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在把握基础操作的基础上尽量完成高一层次的作业,从而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

五、教学评价的分层

信息教育技术论文篇(3)

二、学前教育专业信息技术课程两点定位

为满足社会对幼儿师资的需求,培养新形势下适应国家要求的专业人才,学校需改革学前教育专业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因为课程设置是专业设置的核心),要提高认识、改变教育理念、并在课程设置方面进行新的定位。

1.信息技术课程内在价值的定位。在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必须注重课程的内在价值,而内在价值的实现分两个层次的目标:一是计算思维能力目标。2011年第三届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ICECT2011)基于计算思维的特征,制定了一个可操作的定义,为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指明方向。该定义认为:“计算思维是解决问题的一种过程”。专家认为,发展学生“数据抽象、模型建设、自动化实现”的计算思维、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当今信息技术课程的一种重要内在价值。我们在制定课程计划时力争不偏离这一定位,使信息技术课程内在价值落到实处。二是现代教育技术目标。包括信息技术的photoshop图片处理能力、flash课件制作能力、基本的网页能力。通过这些课程的设置,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掌握基本的图形图像处理、课件制作和网页制作能力。

2.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定位。在对学前教育专业信息技术课程定位的同时,还要考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工作所面临的对象———幼儿,这一特殊群体。我们不能不考虑孩子各年龄段的真正需求,更不能站在成人的人生观角度去对孩子的儿童观指手划脚。因为,我们不能完全代表他们,从他们是独立的个体角度来说不合适,从我们的年龄和他们的年龄特征角度来说也不合适,从科学的幼儿教育角度来说更不合适。因此,我们在进行专业定位时,既要考虑时代的要求,还要考虑孩子的需求。当前形势下,使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进行幼儿园活动教学已经是大势所趋,信息技术技术能力已成为现代人必备的能力。我们要培养的应该是综合素质较高的、能适应社会发展和新形势下幼教改革计划与发展需求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高素质幼儿教师。

三、学前教育专业信息技术的课程实施

随着人类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型,信息技术课程涵盖的内容不断扩充,美国的信息技术课程形态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信息素养课程、计算机科学课程、教育技术课程以及行业组织课程。初等教育学院在学前教育专业改革信息技术技术课程时,可以参照美国标准,我们不妨把它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信息素养目标。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提出信息素养的目标,主要包括文化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三个方面。美国学校图书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制定了九大信息素养标准:能够有效地和高效地获取信息;能够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能够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能探求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能欣赏作品和其他对信息进行创造性表达的内容;能探求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能欣赏作品与其他对信息进行创造性表达的内容;能在信息查询和知识创新汇总做得最好;能认识信息对民主化社会的重要性;能履行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能积极参与活动来探求和创建信息。新形势下,为了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信息素养,要求我们在开设信息技术课同时,注重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帮助学生自主探索,主动使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问题。

2.信息技术课程中现代教育技术目标。学前教育专业总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有系统的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具有钢琴、舞蹈、声乐等过硬的专业技能,具有科研、管理、教育能力的专科以上层次的幼儿教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调查发现,高达86%的学习目标定位为通过等级考试,而调查显示“会使用计算机开发制作教学课件”的只有30%。这显然偏离了信息技术教学的初衷。所以我们在多样化课程设置的同时要给学生说明,让学生把目标定位于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和为将来的工作学习做准备上。学前教育专业的信息技术课程除了教授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如windows基本操作、word、excel、power-point等)和基本的信息素养外,还应该在课程中设置适合幼儿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如儿歌动画制作、使用图形处理软件进行幼儿园主题墙饰设计。由于受课时安排的限制,部分教学内容采用选修方式进行。培养学生教学管理能力、多媒体课件开发能力、简单的图形图像处理能力以及引导幼儿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四、学前教育专业信息技术的课程评价

评价即评判课程实施的价值。孟子说过: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课程评价的目标在于创建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为课程设置提供信息。一般的课程评价包括两个方面,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和对课程本身的评价两个部分。我们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的评价。

1.学生评价。学生评价是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对象的评价活动,它主要存在于教学活动过程中或教学活动结束后。学生评价主要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在授课过程中可以使用小组测评、学生档案袋、作品评比等方式。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机制为学生提升自己、发展能力搭建自己的知识平台,为以后的工作需求做准备。

2.教师评价。教师评价即对教师的工作及其绩效进行评价的活动。教师评价可以通过教学、社会服务、教学科研等三方面进行评价。学校可以放弃以往的闭卷考试方式,引进先进的计算机考试系统,通过先进的考试系统更客观、公平公正地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此同时,还要纠正“等级考试与毕业证挂钩”的举措,在教学中兼顾两者,找到平衡点,让学生既符合等级考试的要求,又注重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

信息教育技术论文篇(4)

中职学校在教学管理方面与普通高中有很大不同。大多数普通高中过分看重学生的成绩,管理过于程式化,而中职学校,即便是以升学为目的的中职学校,实践操作也是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中职学校教学管理软件的开发,要充分依据中职学校的教学特点,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适应中职学校快速发展的教学管理新模式,将基础知识教学、实验实习操作教学、社会实践、学生操行评定等内容融入其中,使教学管理软件呈现出开放性、灵活性、可扩充性。

2.教学应用软件

目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用来制作课件的系统软件十分有限,只有PowerPoint、Authorware等。大多数教师都使用的是PowerPoint,很少教师会使用Authorware,而且教师们利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出来的课件,大多数变成了“电子教科书”,这是在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来维护旧的教学观念和模式,而没有以一种创新的思维去组织课件的开发。教师们缺少实用且易操作的课件制作软件、课堂活动软件、测试考试软件等。另外,学生自主学习所使用的网络平台和学习型软件也很缺乏。

3.教育资源共享软件

教育资源包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所必需的教学课件、教案、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及试题库等。很多网站中都有教师们急需的、丰富的教育资源。很多教学经验丰富、对计算机操作较为熟练的教师制作出了一些颇有水平的课件,然而这些教育资源不能通过有效的途径实现共享,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教育资源共享软件的开发就是为了帮助教师积极参与信息化教育,共同享用丰富的教育资源、教学成果,使广大教师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快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据调查,一名对计算机操作较为熟练的教师编写一个学时的课件,至少需要5个小时的时间,而大多数不熟悉计算机的教师则要花费8~10个小时的时间,而且大多数教师编写的课件质量并不高,缺乏创新。因此,有计划地组织有经验的教师进行课件制作并将其课件资源共享,既可以节约教师们的时间,又能提高课件的质量。

二、更新教学手段,充分利用信息资源

1.利用信息技术虚拟实践操作,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很多中职学校,除开设有文科类专业外,还开设有理工科专业。这些学校由于缺少实习基地,教学、实践操作都在教室里进行,实践操作过程全凭教师描述。到头来,学生学到的只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对实践操作却一无所知。针对职业教育专业的特点,整合各种信息资源,实现虚拟实践操作,将信息技术中的虚拟仿真技术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是信息技术应用在职业教育中的特色体现,也将实现传统教学方法无法实现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在实验设施不足的情况下,虚拟实践操作能够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在前期实验课操作的需求,使学生能在有一定的理性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到实训基地进行实际操作,这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2.多媒体教学与远程教育更新了教学方法,丰富了教育资源。

多媒体教学及远程教育介入教学,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让教师从繁重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教师充分利用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和远程教育资源,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突破了教学重点、难点,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从而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3.信息化办公平台提高学校教育教学与管理效率。

网络信息化办公平台,是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与管理中的具体体现。办公平台把教职工管理、教务管理、学生管理、招生就业管理(包括招生信息、毕业生信息、社会就业信息、工学交替信息等)、后勤管理、教师备课、学生学业测试、学生评价等工作程序化、数据化,大大地提高了学校教育教学与管理的效率。如“学生学业测试系统”解决了教师拟题、打印试卷、批改试卷等问题。该系统中储存有各学科的试题,题量大、题型齐全。需要测试时,教师可根据授课进度选择不同单元的试题,还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试题的难易程度。打开电脑,学生就可以随时上机测试,试题随机生成,不会生成一模一样的试卷。答题完毕,将试卷提交,成绩立即出现在屏幕上。再如“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不仅大大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为教师提供详尽的学生学习情况,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地改进教育教学工作,而且还有利于学校对教师教学进行纵向与横向比较分析,确保教育教学质量,从而有效地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

4.建设网站,提高学校知名度和就业率。

学校可以通过自己的网站,把自己的办学优势、教育成果向社会宣传,这不仅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学校,吸引更多的学生来校就读,而且能吸引更多的企业来校招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5.创建网络学习平台,教会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方法。

通过接受信息技术的教育,学生掌握了应用信息技术的技能,能充分利用网络学习平台,查阅资料、预习新课、复习巩固已学过的知识等。另外,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外面的世界,拓展视野,提高阅读和自学能力。在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中,除了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教学,还要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强调动手实践。很多学生学会了网页制作、收发电子邮件、网络视频制作、建立个人网站等。

三、信息技术应用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虽然信息技术在中职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在实际应用中还应注意一些问题。

1.要提高教师的信息处理能力

信息技术应用的主要对象是教师,教师应具备最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力,包括计算机的使用能力、网络的使用能力、网络环境下资源的检索、下载与上传、技术和信息资源与课程的整合能力、Power-Point课件制作能力等。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力培养的效果,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要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质

所谓信息技术素质,是指收集、获取、分析、处理和呈现信息的能力。信息技术在中职教育中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使他们能主动获取信息,并根据自己的学习目的去查询信息、收集整理信息,学会应用多媒体;能够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成果,并传递给他人;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工具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研究。

3.建立一套有利于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评估体系

中职学校应系统地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并且建立一套相匹配且较完备的督导机制,有意识、有目的地把信息技术贯穿并融入各学科的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自觉运用信息意识和信息技术去处理各种问题,逐步提高学生的信息应用素质。

信息教育技术论文篇(5)

二、结合学科整合,开拓学生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有效整合,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又能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培养营造理想环境,通过巧妙的课程整合,学生不仅学到很多课本外的知识和信息方面等的技巧,特别是信息素养的能力的提高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信息技术课和其他课程的整合中,信息的由单一化转变为多元化,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自由选择、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样可能会使部分学生在信息的“海洋”中迷失方向,而且,高中学生思维敏锐、热情,但容易偏激、冲动。他们往往在行为举止上对社会、他人和自我之间的关系上,容易出现困惑、苦闷和焦虑。对家长、教师表现出较普通的逆反心理与行为。也可能导致使课堂无法调控,完不成教学任务,导致学生成绩两极分化。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拓学生的信息素养,让他们具有更高的学习自觉性,更强的自我控制能力,更强的自我学习能力,更强的协作交流能力等。

三、重视学生学习和再学习能力的培养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实质上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和再学习的能力,学会高效率地学习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而不是“灌输”知识,即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不能简单地把答案传递给学生,应该去培养学生探究的精神,让学生们自始至终处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的地位,利用所学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把技能要点传授给学生,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信息。教师手把手的教导,最终会导致学生的依赖性增强,而这样的学生将来会被信息社会淘汰。信息技术课程的一个重要功能是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鼓励学生把计算机运用到实际学科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把计算机作为一种辅助工具或信息开发工具来帮助学习,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来改善自己的学习方式,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信息教育技术论文篇(6)

笔者以为,信息技术课堂中的人文教育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

一、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习惯

信息习惯强调人们在信息活动中的自律行为。孔子说:“君子慎其独也”,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体的现代信息技术创设了一个具有高度开放性和虚拟性的虚拟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信息行为主体有很强的隐匿性,因此虚拟世界中更多的需要依靠信息行为主体的自律来实现健康有序地发展,也即要求个人具有“慎独”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行为习惯,促成“知行合一”。

在浏览网络信息时,一些良好的习惯可以使得计算机和个人的信息安全得到保障。如不随意下载来路不明或不正规网站上的可疑文件,运行下载的文件之前,应先用杀毒软件扫描过,充分使用杀毒软件(包括及时更新杀毒库、定期对系统进行全面的杀毒、及时制作杀毒启动盘、开机启用杀毒软件的防火墙功能),加强密码和账号管理,保护系统和数据安全(包括设置复杂密码、巧设本地消息口令、不登录非法网站、不点击网上陌生人发过来的链接)等。

电子邮件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信息交流技术之一,然而通过调查发现,E-mail使用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包括:①主题命名不恰当②附件文件名随意③信文内容缺失等。由于主题、附件命名、正文等这些技术不会直接影响邮件发送,因此往往被使用者忽略。但是这些内容的正确使用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信息习惯和信息素养。良好习惯的养成,将能促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提高。在电子邮件的应用中,良好的信息习惯包括:

①“主题”恰当,信息准确。“主题”是反映E-mail内容的“标题”,也是收信人判断邮件大致内容的主要依据。发信人应该养成仔细推敲、恰当拟写“主题”的良好习惯,因为“主题”的恰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所表达“信息”的准确性,甚至还会影响到信息传递的有效性。

②“附件”规范,名称合理。“附件”的规范是指除了文件制作上要符合信息技术的标准范式,还要无毒、文件名含义明确、扩展名准确无误等,以便收信人一眼就能看出附件的属性和大致内容,判断其有否携带病毒以及选择打开附件的工具等。

③“信文”清晰、内容完整。E-mail的“信文”应该和日常的书信一样,包括前段、中段和后段三个主要部分。前段是指信的起始部分,这部分必须有称谓语、问候语;中段即正文是信的核心部分和主要内容;后段包括结束语、祝福语和落款(包括签名及日期)等。

E-mail的使用所反映出来的信息素养包括:

①信息意识:E-mail使用中突出的问题是信息的加工与,即如何充分利用这一工具的特性,将自己所要表达的信息有效地加工并传送。具体反映在主题名称的构思意识、附件名称及技术(压缩技术等)处理意识、信文的语言表达意识、使用E-mail的礼仪意识等。

②信息的表达:有效的信息表达应该是准确、全面且规范的。准确是指经加工了的信息应与信息传送者想表达的含义一致;全面是指加工后的信息应完整地包含着信息传送者想表达的全部内容;规范指信息的加工和传送方式应符合大众信息技术规范或某专业规范。表现在E-mail中主要指主题名称准确、信文内容完整和附件命名规范。

③信息礼仪:对于电子邮件的使用而言,信息礼仪主要表现在信文栏里。E-mail的信文内容不仅要全面、准确,其起始部分和结尾部分,也可以反映出写信人的礼仪修养。

二、培养学生具有积极健康信息情感

信息情感包含积极的信息态度、敏锐的信息意识和健康的信息情感。

积极的信息情感表现在敢用和想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的意识、能够运用各种信息技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能够健康、守法地使用信息技术,要有信息的财富意识和信息的可使用意识。

另外,信息情感还包括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文化重塑、情感传递的功能。科技以人为本,人类的文化积淀对于信息的加工和处理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信息技术的成果能够反映创造者本身的文化素养和思想情感。在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并创造信息的过程中,学习者要能够理解并使用各种不同的符号(如语言、文字、图像、符号、声音等)来体现它们所要表达的知识、态度和情感,表现自己高尚的情感,以达到交流的目的。

互联网作为信息表达与传播的新境域,其中的各种视觉艺术语言符号,无论具体还是抽象,都旨在创造一种能够迅速传达的信息的印象,其形态的范式要具有普遍的美感、高度文化品格,是一种积淀了丰富内容与高度符号化的图形语言,它所表达的形态不仅具有普遍感,更有来自民族、文化、历史、宗教各方面因素的沉淀的内容和丰富的符号意味。例如:著名的搜索引擎Google的系列Logo创意,标识中把各种传统的具有丰富指示意谓的民族符号:如中国飘逸、威力无比的飞龙、喜气洋洋的年画、画家凡高的印象主义油画等等与文字相融合,使得这些Logo不仅简洁生动,具有强烈的符号性,而且行意结合,充分表达了对象功能的强大,个性独特,具有人情味的特点。

三、培养学生符合信息伦理道德的要求

信息伦理道德包含了信息伦理和信息道德两个方面。信息伦理是从社会的角度而言的,而信息道德偏重于对个人的要求。

信息伦理,是指涉及信息开发、信息传播、信息的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伦理要求、伦理准则、伦理规约,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新型的伦理关系。主要包括侵犯个人隐私权、侵犯知识产权、非法存取信息、信息责任归属、信息技术的非法使用、信息的授权等。

“信息道德”包括传统文化道德的保持与传播;信息产品的所有权;信息世界免费资源的无损使用、无损分享和公平使用;科学的批判的信息评价态度……具体表现为在信息传递上,要真实、准确、及时,勿传虚假信息;在信息交流上,要以诚相待,尽量做到信息互补和共享;在信息生产上,要多出好产品,以利于提高社会生产力和人们生活质量,但要“坚决制止坏产品的生产、进口和流传”;在信息咨询上,要认真负责,防止信息失实,绝对不能以虚假信息哄骗人;在信息消费上,要尽量满足人们求知、求新、求真、求快的心理需要;在信息沟通上,要平等待人,反对自私动机和恩赐观点;在信息开发上,要合法合理,力求实现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的最佳统一;在信息利用上,要发扬民主作风,反对信息垄断、封锁和独占;在信息广告中,要真实,不得蒙骗、误导、伤害广大受众;在信息发送中,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根据第20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在全体网民中有1/3网民是青少年,而在青少年学生网民中,高中以下学历的占了70%,同时,青少年学生对互联网的应用也存在娱乐化应用偏高,作为学习工具的比例相对较低的失衡状态;并且部分青少年学生存在网络沉迷现象,影响了学习和身体健康。因此,信息伦理道德教育尤其需要加强。目前在青少年中存在网上说谎、使用粗言秽语、阅读不良信息,发放病毒,甚至各种各样的信息犯罪不断出现并呈上升趋势等令人担忧的现象。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一个人具有很高的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但没有良好的信息道德,其危害更大。所以一个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具有较好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的人。具体体现在:爱护公共设备,不随意偷换鼠标和键盘;负责任地使用设备和信息;不随意地删除系统软件,篡改计算机的设置,或故意删除、修改他人保存在计算机上的文件,甚至给计算机加设密码等;同时不制造不传播黄色的、反动的信息等;主动抵制黄、赌、毒、反动等不良信息的入侵;不非法复制软件和购买盗版软件;不制造和传播病毒;加强对网络安全问题的认识,预防网络犯罪,不做黑客等;合作学习中表出来的注重集体利益。敬业精神和高尚情操;了解并遵守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法律法规,做到网上文明聊天、负责任地使用信息等。

四、教育学生遵守有关信息的法律法规

信息教育技术论文篇(7)

各级教育部门组织了许多教育信息技术培训,教师可以通过培训,及时更新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教学管理办法和知识,提高教育信息技术能力,提高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1.2参加教育机构对教师进行培训

教师短期内要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最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参加教育机构组织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如计算机基础、办公软件的应用、课件开发平台的使用等一系列课程的培训。

1.3通过自学掌握教育信息技术促进教师师德修养

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培训机会毕竟是有限的,而学习与掌握的信息知识又是无限的和迫切的。要想在教学技能、教学水平、教学成果能有突破性的发展,就必须自觉学习,就必须树立终身的学习观念。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经济的出现,科技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学会学习、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是现代社会教师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

2实践运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促进教师师德修养

2.1积极参与多媒体教学

教师们对于多媒体应该多接触、多练习、多使用,熟能生巧,教育信息技术水平一定能够不断提高。

2.2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写作

利用网上丰富的多媒体资源来帮助写作已经成为教师必备的基本功。教师通过研究、利用、管理和评价数字化教学资源,能够帮助教师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有助于教师提高信息技术素养,并能更数字化教学资源这条有效途径实现有意义的研修、反思。2.3与学科紧密结合进行学习与研究信息素养的最高层次是信息应用。就是应用信息去解决学习生活、工作中的问题。教师根据所教学科自己的特点,在学科教学中通过开展研究性的学习,如汇报课、研究课、课题的研究等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训练学生的信息技能,实现学与教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2.4积极参与各类教育教学评比活动

教师应把每一次活动作为提升自我素质、展示自我、学习经验的一次重要机会,积极参与活动研讨和反思,撰写活动总结和相关文稿,既是对教师教育教学素养的提高,更是提高教师师德素养的良好途径。

3教师博客的开通,提供交流平台,促进教师素质提高,带动教师的师德修养

教师博客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终身学习的平台,通过教育博客,能够及时学到新时期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改革的趋势、教育理论的变化、师德素养的要求等等知识,将对教师素养的提高,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信息教育技术论文篇(8)

1.2提供资源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学习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除了教材外,其他的课外参考资源十分有限。进入21世纪以来,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学习资源越来越丰富,海量的信息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服务。师生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共享学习资源。职业教育的学生可以和普通教育的学生一样方便快捷的获取学习资源,同样可以了解国内关于发展的最新消息等。

1.3交流互动从古至今,交流互动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职业教育教学中自然也需要信息技术为促进师生交流更好的服务。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交流方式多样化,交流更加快捷有效。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大都局限于课堂中的面对面交流,课后的交流互动基本为零。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学中除了课堂中师生面对面的交流互动外,师生还可以在课后通过QQ聊天工具,电子邮箱等工具进行交流,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己掌握学习的进度、自己选择媒体和资源、自己进行评价。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和博客等工具与自己喜欢的同学、教师交流,通过论坛积极讨论等。职业教育学生虽然文化基础课相对薄弱,但是学生机灵好动,喜欢交流也是职业教育学生的特点,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交流互动,鼓励学生在课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学生积极互动与交流,为今后融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信息技术的熟练掌握对学生的发展也有积极作用。

1.4评价工具在传统教学中,职业教育教师大多采用总结性评价对学生进行评价,往往通过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重形成性评价在教学中的应用,信息技术为形成性评价的实施提供了方便。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电子档案袋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形成性评价,将学生的平时表现及作业,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设计的电子板报、课件作品等可以为学生存档,使学生能够对自己的表现清晰认识,进而改正不足,发扬优点。教师也可以根据信息技术的记录对学生清楚地评价,不再仅仅依靠考试成绩。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促进教师客观公正地对待学生,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2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有待提高不仅是职业教育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偏低,综观我国普通教育以及重点教育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都有待提高。我国开展信息技术学科起步较晚,对于教师特别是老教师来说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确实较难。有些老教师接受新技术的速度较慢,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另外一些教师思想和观念还比较落后,他们认为中国教育离开信息技术一样可以进行,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不仅包括理论基础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要求教师能够熟练掌握相应的技术,如课件制作,开发网络课程等,这些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于教师来说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所以广大教师一定要秉承“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尽快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这样才能够教出优秀的学生。

2.2学生信息素养低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对于职业教育的学生来说是件快乐的事情,因为职业教育的学生可以在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情境中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但是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偏低,学生的自制能力不够强,很容易在学习的过程中迷失学习方向。职业教育学生的基础薄弱,在搜集资料,查找信息等方面的能力仍有待提高。如教师让学生搜集相关事物的发展历程时,学生容易被网络中各种信息淹没,很难准确找到自己想要查找的资料,并且也容易迷失方向,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搜集资料和信息。另外,学生的自制力和辨别是非能力较弱,容易被不良信息误导,信息技术在为我们提供海量信息的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不利于青少年发展的不良信息,如色情、暴力等信息,职业教育中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并没有完全形成,所以需要教师、家长及学生共同努力,让学生能够在健康环境下成长。

2.3硬件设备与软件建设不匹配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建设数字化校园,各个学校包括中小学、高校等纷纷响应国家号召,加大力度建设数字化校园。数字化校园建设是学校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是学校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水平是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学校形象和地位的重要标志。职业教育也参与其中,在数字化校园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数字化校园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建设完成后还要有相应的工作人员对其维护,然而数字化校园建设收到的效果却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硬件设备和软件建设不匹配,也就是说数字化校园的躯干已经成型,却没有血肉,没有灵魂。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时相应的设备比较齐全,如职业教育各个学校都备有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等,条件好的学校已经有虚拟实验室了,但是这些硬件设施却没有与之匹配的软件。各个班级都有大屏幕投影仪,但是优秀的职业教育教学课件却很少;网络技术很发达,但是教师开发的关于职业教育网络资源公开资源却很少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尽快解决。

3解决问题的策略

3.1教师定期培训职业教育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除了需要教师秉承终生学习的精神外,也离不开定期培训的支持。定期对职业教育的教师进行培训可以使教师认识到自己身上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不足。在培训时教师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帮助,促进教师之间的感情交流,使教师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在进行信息技术定期培训时可以根据教师对信息技术掌握水平的高低来分层次培训。

3.2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也就是说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信息素养的高低。职业教育的学生信息素养提高需要学生持之以恒,注意平时学习过程中信息素养的养成与积累。职业教育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如鼠标、键盘等这写最基本的操作技能及掌握一些处理文本、图像等软件的能力。这些基本的操作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信息加工和创造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教师要重视学生在搜集信息,加工信息以及输出信息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如教师在上课时通常会要求学生要先搜集一些相关资料,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快速找到有用的资料,向学生介绍一些搜索引擎工具。搜集到信息后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对搜集的信息加工,辨别冗余信息,找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最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职业教育教学的最终落脚点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信息技术有利于个性化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及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有极大的帮助。

3.3软硬件建设双管齐下信息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硬件支持,同样离不开软件建设。现在职业教育学校中硬件设备齐全,软件建设却相对落后,所以教师及教育工作者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将软件建设的进度提上去。除了教师制作课件,开发教学资源外,也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开发中。因为学生最了解自己想学到什么知识,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开发教学资源能够贴近生活,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热爱学习。一言以蔽之,就是强调教育信息化软、硬件基础设施在数量上的快速发展。

信息教育技术论文篇(9)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也不断地发展与深入,教育教学也不例外,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笔者也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教育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机遇,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具有了突破时空限制的张力,但同时也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也成了一个待解决的问题。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它与传统的教学理念之间还存在一个缓冲过程,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还有不少误区。针对现在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谈谈笔者的观点,以供大家探讨。

一、运用信息技术不是把教学变成“电子黑板”,而是为了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有些人认为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就是将文字教材电子化,就是把教材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用多媒体展示,这种观点忽视了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的目的,除了辅导教学外,更重要的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忽视了信息技术是作为手段应用于教学,而不是形式或模式。

在一节语文课上,某教师先由课件范读课文,然后由课件展示生字、生词,最后由课件展示需要解决的问题。像这样与其说是在运用信息技术,还不如说是在追求一种形式。教材以及与教材有关的音、像、图等只是教学的主要资源,把它们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只是信息技术在教学资源上的应用,还远不是运用信息技术的全部。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不仅要提供给学生足够的学习资源,还要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创造学生合作探究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动手制作的机会。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利用信息技术辅导学生学习,还要让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做自己学习的工具和手段。也就是说,教师应摆脱“师傅带徒弟”的模式,摆脱那种教师怎么做学生跟着怎么做的“依瓢画葫芦”的教学方式,要让学生参与从接受特定的任务和目标开始,经过明确的需求,信息收集处理,直至方案形成并优化的整个技术过程。所以,我们在教学中无论是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手段还是教学目标,都不能把它割裂开来,不应该重应用轻过程,而应利用其优势合理地与教学结合起来,使我们真正向“素质教育”的方向迈进。

二、运用信息技术不等同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范畴更广阔

对信息技术运用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关系,有许多专家学者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实际上信息技术不再仅仅是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本质。”所以,基于整合理念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模式的观点,普遍地认为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的应用上有两个层面:一是基于“辅助”的理念,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帮助解决教师的教学或学生的学习问题;二是基于“整合”的理念,信息技术作为构建自主探究学习环境的重要因素来支持学习。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运用信息技术除了辅助教学外,还要构建自主探究的学习环境,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育本质,与此同时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学中我们可以在课堂上提出任务与目标,比如让学生设计一个能体现当代中学生精神面貌的招贴广告等,接下来不要急于用计算机去制作方案,而应让学生自主去发现隐藏在这个目标背后的问题,以及解决此问题所需的机会与需求。因为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所得出的结论也不同,因而更能在设计过程中发挥其个性,调动其积极性。比如有的学生认为:当代中学生思维更活跃与前卫,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更强;而有的认为:当代中学生期望能更多地参与社会活动等等。在此过程中,教师不应该过多地约束学生的思维,不要把条条框框定死,而应充分地理解他们的想法,并尽力使他们可能有些朦胧的、并不完全清晰的思路更加完整和明确,加以引导和鼓励,使其更有兴趣和信心,在这个目标和需求的基础上开展下一阶段的设计工作。学生小组讨论是一个较好的方法,因为他们的思维方法较接近,很容易沟通,而且在相互交流中取长补短,又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总而言之,我们的教学应从生产、生活的实际出发,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过程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并让他们在参与过程中充分展示、发展其个性,而且培养安全、效益、合作等意识。

三、运用信息技术不是教师置身事外,而是在解放教师繁重的、重复的课堂讲授基础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有一种观点认为,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由任课教师设计做出多媒体课件,然后学生通过网络学习系统进行学习就没教师什么事了。在一节网络教学课上,教师制作了精美的、涉及到教材各知识点的网络课件,课堂上教师简单交代几句后,由学生展开网络学习,教师如一个旁观者仅仅只是在监督课堂纪律。这种观点就是片面理解了“自主学习”。

我们提倡的“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学习”,而不是指放任的“自主学习”。在运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不要直接控制教学过程,但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教学干预;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指导学生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组织开展小组合作探究,督导和评价学生的主动学习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但没有把教师置身事外,而且还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运用信息技术的技能,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反馈的信息把握教学干预的时机和力度,适时、适度地实施教学调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四、运用信息技术不是要将学生变成“计算机的奴隶”,而是让学生将信息技术作为自主学习的手段,在实施学科学习的同时提高自身信息素养

运用信息技术不能赋予信息技术载体在教学中绝对的权威性,也不能每个环节、每个知识点都给出唯一的、准确的结论,那样就会真正将学生变成“计算机的奴隶”,抹灭了学生创造的意识,局限了学生的发展空间。在运用信息技术时,最重要的不是知识在信息载体的体现,而是信息在载体及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及各种能力、意识的培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在设计和实施教学程序时要本着开放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则,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各种优势提供给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空间,使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做信息技术的主人。

五、正确运用信息技术使其在现代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现在有种观点认为,计算机技术就是信息技术,那两者等同起来,笔者认为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后只是前者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从前者中分离出来的,专门研究利用计算机等先进设备进行信息的处理和利用。纯粹的计算机在不确定因素较少、环境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对大规模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并制定方案的效率较高,也就是说在条件稳定的情况下,它们对信息处理中的实施阶段参与度较高,有较大帮助。换句话说,它的优势是“计算、操作”,而非“分析、思考”。而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科学,它不仅是一门可操作的技术,正如前面讲到的,它更是一种在逻辑上科学的、严密的思想方法,是符合社会实践活动一般规律的,不是只研究环节或阶段的技术,是一门完整的过程技术。它除了要有先进的设备,更要有合理的方法、正确的制度、优秀的人员协调发展。这种范例在我们教育部门还是很多的,现在绝大多数的学校配备了计算机、多媒体投影仪等先进设备,可由于管理制度的欠缺、使用的紊乱以及没有合适的人员操作,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充其量作为“打字机”和收发通知的工具。因此,我们应正确认识信息技术的内在规律,扬长避短,使其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管理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超级秘书网:

信息教育技术论文篇(10)

一、信息技术的定义、分类与特征

1、信息技术的定义

人们对信息技术的定义,因其使用的目的、范围、层次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述:

1)、信息技术就是“获取、存贮、传递、处理分析以及使信息标准化的技术”。[1]

2)、信息技术“包含通信、计算机与计算机语言、计算机游戏、电子技术、光纤技术等”。[2]

3)、现代信息技术“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3]

4)、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以及声音信息,包括提供设备和提供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4]

5)、信息技术是人类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以及使信息标准化的经验、知识、技能和体现这些经验、知识、技能的劳动资料有目的的结合过程。[5]

6)、信息技术是管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有关方法、手段与操作程序的总称。[6]

7)、信息技术是指能够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一类技术的总称。[7]

8)、信息技术指“应用在信息加工和处理中的科学,技术与工程的训练方法和管理技巧;上述方法和技巧的应用;计算机及其与人、机的相互作用,与人相应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诸种事物。”[8]

9)、信息技术包括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技术。[9]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信息技术”,可以从广义、中义、狭义三个层面来定义。

广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能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工具与技能的总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从哲学上阐述信息技术与人的本质关系。

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加工、表达的各种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人们对信息技术功能与过程的一般理解。

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文图声像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信息技术的现代化与高科技含量。

2、信息技术的分类

1)、按表现形态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硬技术(物化技术)与软技术(非物化技术)。前者指各种信息设备及其功能,如显微镜、电话机、通信卫星、多媒体电脑。后者指有关信息获取与处理的各种知识、方法与技能,如语言文字技术、数据统计分析技术、规划决策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等。

2)、按工作流程中基本环节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信息获取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存储技术、信息加工技术及信息标准化技术。信息获取技术包括信息的搜索、感知、接收、过滤等。如显微镜、望远镜、气象卫星、温度计、钟表、Internet搜索器中的技术等。信息传递技术指跨越空间共享信息的技术,又可分为不同类型。如单向传递与双向传递技术,单通道传递、多通道传递与广播传递技术。信息存储技术指跨越时间保存信息的技术,如印刷术、照相术、录音术、录像术、缩微术、磁盘术、光盘术等。信息加工技术是对信息进行描述、分类、排序、转换、浓缩、扩充、创新等的技术。信息加工技术的发展已有两次突破:从人脑信息加工到使用机械设备(如算盘,标尺等)进行信息加工,再发展为使用电子计算机与网络进行信息加工。信息标准化技术是指使信息的获取、传递、存储,加工各环节有机衔接,与提高信息交换共享能力的技术。如信息管理标准、字符编码标准、语言文字的规范化等。

3)、日常用法中,有人按使用的信息设备不同,把信息技术分为电话技术、电报技术、广播技术、电视技术、复印技术、缩微技术、卫星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也有人从信息的传播模式分,将信息技术分为传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通道技术、受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抗干扰技术等。

4)、按技术的功能层次不同,可将信息技术体系分为基础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支撑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机械技术、电子技术、激光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等),主体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应用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文化教育、商业贸易、工农业生产、社会管理中用以提高效率和效益的各种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应用软件与设备)。

3、信息技术的特征

有人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特征——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当作信息技术的特征。我们认为,信息技术的特征应从如下两方面来理解:

1)、信息技术具有技术的一般特征——技术性。具体表现为:方法的科学性,工具设备的先进性,技能的熟练性,经验的丰富性,作用过程的快捷性,功能的高效性等。

2)、信息技术具有区别于其它技术的特征——信息性。具体表现为:信息技术的服务主体是信息,核心功能是提高信息处理与利用的效率、效益。由信息的秉性决定信息技术还具有普遍性、客观性、相对性、动态性、共享性、可变换性等特性。

二、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义与目标体系

1、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义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育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指学习与掌握信息技术的教育。二是指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活动。前者从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方面来理解信息技术教育,后者则从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来理解信息技术教育。由此,可对“信息技术教育”作如下定义:

信息技术教育是指学习、运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实现学与教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该定义的理解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信息技术教育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领域。理论领域指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科学,是现代教育学研究的一个新分支,又具有课程教学论的一些特征,具体包括概念体系、理论框架、原理、命题、模式、方法论等研究内容。实践领域指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种教学活动,一种工作实践,一项教育现代化事业,具体包括信息技术的软硬件资源建设、课程教材的设计开发、师资培训、教学中各种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学习指导、评价与管理等。

2)、信息技术教育的本质是利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这里,“利用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手段和工具,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以适应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标准的要求。

信息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信息进行识别、加工、利用、创新、管理的知识、能力与情操(意)等各方面基本品质的总和,是人的一种基本生存素质。为此,我们应明确信息技术教育的指导思想:不只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而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而是通过信息技术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换句话说,信息技术教育不等于软硬件知识学习。而是要使学生通过掌握包括计算机、网络在内的各种信息工具的综合运用方法,来培养信息意识、情感、伦理道德,提高信息获取、处理、创新的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工作、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3)、信息技术教育的范畴包括学习信息技术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两个方面。这里明确指出了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两种教学形式(专门课程式与学科渗透式)。我们不但要开设专门的《信息技术》课程,重点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与网络等现代信息工具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要在所有课程的教学中,运用各种传统的与现代的信息工具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要渗透信息技术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对各种学科信息的综合处理与创新能力。

4)、信息技术教育的途径与模式有多种。除采用学校课堂教学模式外,还可采用课外活动模式、家庭教育模式、远程协作学习模式。其中,基于项目活动的教学模式能较好解决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学习竞争与协作的结合问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模式,值得推广。

2、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体系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的涵义有二:一是作为总揽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活动全局的一种指导思想而存在的、概括性的总体要求,又称为总目标或目的。二是指对达到信息技术教育目的的各个方面进行精确、详细的说明,是学生在完成一个教学单元的学习后应达到什么要求(具有哪些效果)的具体明确的表述。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体系是指将信息技术的总目标与分目标,课程目标与知识点目标,认知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与情感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情意目标等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领域的教育目标整合与系统化。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具有三重功能:一是定向功能,它是编写教学大纲、设计课程教材、控制教学过程的行动指南。二是激励功能,它能激发教与学的紧迫感与内驱力。三是评价功能,它提供了教学效果的评价尺度和教学设计的参考标准。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的编写,应满足五个基本要求:一是时代性(先进性)。要紧扣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脉搏,满足信息社会对人才信息素质培养的基本需要。二是科学性。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知识起点、不同的接受能力。因此,教学目标要有针对性,注重因材施教。同时,目标编写中应注意运用教育心理研究的新成果,将外显行为目标与内部心理发展目标结合起来;要注重学生的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综合培养。三是具体性。表述中尽量避免含混和不切实际的语词,应明确、详细,可以观察和测量。四是递进性(层次性)。如,总目标、课程目标、章节(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知识点目标的关系,是一种学习内容方面的递进关系;认知领域中的识记、理解、简单运用、综合运用、创见,是一种学习结果方面的递进关系。五是系统性。应列出全部知识点的教学目标,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教学目标搭配合理,能起到相互促进、总体优化的作用。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的基本分类模式,有四种。

(1)、从年龄阶段来看,全人生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梳状目标体系,见图1。

图1、全人生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模式

(2)、从内容层次来看,全学科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树状目标体系,见图2。

图2、全学科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模式

图2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总目标,同图1,它以一系列课程目标的实现为基础。课程目标是指对一定教育阶段的学生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所期望达到的具体目标。课程目标又由一系列的章节(单元)目标组成,章节(单元)以各课时目标的实现为基础,知识点的教学目标是课时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课时目标与知识点目标的编写中,要求包含四个基本要素:教育对象、行为(通过学习后,学习者能做什么)、条件(什么条件下产生上述行为)、标准(上述行为是否合格的最低衡量依据)。

(3)、从心理变化来看,全过程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三维辐射式目标体系,见图3。

图3、全过程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模式

该图吸收了布卢姆(B.S.Bloom)的教学目标分类学、克拉斯伍(D.R.Krathwohl)的情感目标分类体系和我国教育科研的有关成果。图中,沿认知维、操作维、情感维各轴箭头方向,学习目标的难度越来越高,体现了不同难度目标的梯级渐进过程。

(4)、从教育发展来看,全素质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三维立体目标体系,见图4。

图4、全素质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模式

该图吸收了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和素质教育研究的新成果。“信息素质”总目标是“知识”维、“能力”维、“情意”维分目标之积。图中,将信息技术知识分为计算机技术知识、网络技术知识、其它信息技术知识三大板块。阅读书刊、访问、讨论、参观、实验、电话交谈、看电影电视等“其它信息技术”,也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将基本信息能力概括为四种:获取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应用信息的能力、创新信息的能力。“情意”维包括信息情感、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三个层次。

三、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

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00年1月9日制订的《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中,已就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要求、内容、教材等方面的定位问题进行了阐述:“在全国中小学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促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教学的改革,是贯彻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指示精神,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是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面向21世纪国际竞争,提高综合国力和全民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的需要。”“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是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措施。”“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应作为必修课单独开设。”“中小学信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教育内容的选取应考虑信息社会对公民的基本求,既要符合中、小学教育规律,又要体现时代特征。”

下面,我们从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关系方面,多视角地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问题作具体分析。

1、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

1)、教育信息化

“信息化”一词最早是与“信息产业”、“信息化社会”联系在一起的,其提出源于日本。1963年,梅棹忠夫在《信息产业论》一书中首先向世人描述了“信息革命”、“信息化社会”的诱人前景。此后,“信息化”一词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使用。人们从技术、知识、生产、经济、社会、国家等多角度对“信息化”的定义与内涵进行了阐释。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领域的信息化的简称。关于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有的学者认为其本质是要创设“一种充满信息,而且方便教育者和学习者获取信息的环境。”[10]也有人说: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过程的全面革新,使学校能够适应信息化对教育的新要求。我们认为,教育信息化应包括如下九个方面的内容:

(1)、教育思想的“信息化”。要从工业化社会的班级批量化、“一刀切”教育思想转向信息化社会的个性化、人本化教育思想。

(2)、教育资源的“信息化”。要创建分布式的、超链接的、非线性的、多媒体化的、开放的、智能生成式的多种教育信息资源库,使学校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电子化、网络化;要建立教育资源信息系统,使人、财、物、时间、空间等各种资源要素的调控与管理最优化。

(3)、课程教材的“信息化”。要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深化课程教材改革;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努力提高各科教材的技术含量,注意培养学习者的信息能力。

(4)、教学模式的“信息化”。要注重建构主义、人本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理论的综合运用,构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要将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创新等环节的组配作为教学模式构建的基础。

(5)、教学技术的“信息化”。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技术的核心,提高各种软件、硬件、潜件中的技术含量与信息质量。

(6)、教育环境的“信息化”。创设丰富、多样、美好的教育信息环境,使师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获得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校园环境的熏陶。

(7)、教学评估的“信息化”。注重计算机与网络在评估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结果分析中的应用,使评估经常化、自动化、智能化。特别要注重信息导航与实时评估,使教学过程能自动朝教学目标演进。

(8)、教育管理的“信息化”。以绩效为价值取向改革教育管理模式;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常规管理、人事管理、工资管理、档案管理、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9)、教师素质的“信息化”。要注重培养教师的信息素质,提高其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

2)、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的关系

信息技术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途径,能加快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技术教育实施的重要基础,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一句话,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二者的区别:信息技术教育强调的是一新型的教育活动,而教育信息化强调的是教育事业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与努力方向,二者关注的重点不同。同时,教育信息化的实现,除了要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外,还要求教育的管理、评估、环境、模式、思想等各个方面都向“信息化”过渡。因此,可以说,教育信息化强调的是整个教育的现代化,而信息技术教育只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2、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

有人说,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都要学计算机和用计算机学习,是一回事。我们认为,这种观点存在片面性。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有如下九个方面的主要区别。见表1。

表1、信息技术教育、计算机教育与科技教育之比较

信息技术教育

计算机教育

科技教育

在中小学

的定位

是中小学的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应作为必修课单独开设。在中小学列入毕业考试科目。

逐步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

英国将科技课与英语、数学并列为三大核心课程。我国在中小学已列入毕业考试科目。

教育目标

以培养信息素质和计算机与网络应用能力为核心。

以培养计算机知识与使用技能为核心。

以培养科技素质为核心。

教育内容

信息工具的认识;信息采集、加工、传输、表达的基本方法;运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开展各种专题项目的信息实践活动。

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程序设计;用计算机打字、画图、制表等方面的知识与技巧。

百科基础知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科学知识的应用技巧。

教学媒体

包括计算机、网络、印刷品、音像媒体在内的各种教学媒体,在学校、家庭、社会均可进行。

计算机、网络为主,多在专用计算机教室进行。

除计算机网络、音像媒体外,还可采用大自然中的实物与实验器材。

教学模式

项目活动式──以项目主题为中心,融合各类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演示式──讲解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流程。

自主建构式──采用“支架式”、“抛锚式”、“随机进入式”等模式,自主完成意义与技能建构。

讲授式──讲授知识。

操练式──形成技能。

编程式──学会编程。

探究式──形成科研能力。

讲授式──掌握科学知识。

实验式──掌握科学方法,形成操作技能。

课程教材

课程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材分小学、初中、高中阶段,按城市、县(市)、农村不同地区,实行多纲多本与模块化课程结构。小学、初中、高中的课(学)时数一般为:不少于68、不少于68、70~148。上机时间不少于总学时的70%。

课程以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操作技术为主。教材分阶段按地区实行一纲多本与模块化课程结构,容许初高中内容交叉重复。小学、初中、高中的课(学)时数一般为:60以内、60、60以上。建议在小学四、五年级,初中一、二年级,高中一、二年级开设。

英国将物理、化学、生物、地球科学、天文学、信息技术、微电子学、环境科学、卫生教育等内容综合成“科学调查”、“生命”、“材料”、“物理”4个方面的教学目标。每个目标又分为10级。其中,5~7岁学1~3级(第一阶段),7~11岁学2~5级(第二阶段),11~14岁学3~7级(第三阶段),14~16岁学4~10级(第四阶段)。我国则采取分科教学的形式。

教学条件

有多媒体计算机,并与校园网或Internet相连,要求通过培训使教师适应新的课程教学要求。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

有低、中档的微机即可满足基本要求。强调因地制宜、讲究实效的原则。要求通过岗前、岗中培训,使专任教师达到相应的学历标准。

有基本的实验器材和科学基地,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的科学知识。

教学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理论知识、电子作品与平时表现。考试工具多采用计算机。电子作品制作考试时可以相互交流,但必须独立完成,且不应与他人雷同。可采用五级记分制。

主要对认知领域和操作领域进行评价。书面考试与上机考试相结合。考试时不准讨论。可采用五级记分制。

科学知识、原理、研究方法、实验技能的学习评价多以书面方式进行。要求独立作答,常采用百分记分制。

与其它学

科教育的

关系

在语文、数学、外语等其它学科的教学中,也要充分利用信息工具,渗透信息意识,注重信息技能的培养。这将成为未来信息技术教育的主流。

计算机在其它学科的教学中多起辅助作用,应用的广度与深度尚不够。

可渗透于所有学科的教学中。但常以理科课程形式,对科技知识与技能进行专门培养。

结论:(1)、20世纪50年代以来,计算机教育的发展经历了编程语言学习、应用程序学习、课件辅助学习等阶段,随着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价格的降低、应用的日益普及,和网络的全球风靡,在中小学再单纯强调计算机知识学习而轻视计算机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应用的各种能力的培养,已落后于信息时代的要求,必须向信息技术教育转化。(2)、科技教育始终是整个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点,信息技术教育与科技教育不是对立关系,不能因为强调信息技术教育而忽视其它方面的科技教育,而应该将二者结合,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渗透包括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在内的各种教育内容。看得更远些,未来的信息技术教育将更多地整合到各科教学中,单独开设信息技术教育专门课程的必要性会越来越少。就象现在的中小学没有必要专门开设收录机、电视机的操作使用课程一样。

3、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1)、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一词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教改运动,现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下述两个方面:

(1)、二者的根本目标一致,但出发点不同。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培养人的整体素质,要求各级各类教育都要渗透素质教育思想。信息技术教育强调的是增加信息技术这一教育内容,加强对每个公民信息素质的培养,以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

(2)、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可以推进素质教育。同时,推行素质教育,要求加强信息技术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将“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在高中阶段的学校和有条件的初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实践表明,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能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能推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结合,能实现个性教育、终身教育,全面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与社会素质。

2)、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教育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关系。创新教育强调的是教育的目标与教育思想的改革,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如下几方面的创新素质:

·创新意识、精神与品德──具有自觉的创新取向与动机,喜欢立异图新、与众不同;敢于改革一切保守、落后的东西,向传统向权威挑战;具有坚韧不拔、乐观自信的品质;尊重他人,善于合作,乐于奉献,有良好的道德素养。

·创新思维与技能──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变通性、新异性、发散性、直觉性、敏捷性、流畅性等方面);能熟练运用一般的创新方法与专门的创新技巧独立发现与解决问题;能通过实践不断提高创新的智力技能与运动技能。

·创新个性与美感──具有好奇、好思、好学、好做、自励、自控、自立、自强等方面的个性心理品质;具有良好的创新审美感受(主要指创新过程中的快乐感、专注感、永不满足感,与欣赏创新成果的愉悦感、诱动感等高级情感品质)。[11]

信息教育技术论文篇(11)

一、信息技术的定义、分类与特征

1、信息技术的定义

人们对信息技术的定义,因其使用的目的、范围、层次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述:

1)、信息技术就是“获取、存贮、传递、处理分析以及使信息标准化的技术”。[1]

2)、信息技术“包含通信、计算机与计算机语言、计算机游戏、电子技术、光纤技术等”。[2]

3)、现代信息技术“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3]

4)、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以及声音信息,包括提供设备和提供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4]

5)、信息技术是人类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以及使信息标准化的经验、知识、技能和体现这些经验、知识、技能的劳动资料有目的的结合过程。[5]

6)、信息技术是管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有关方法、手段与操作程序的总称。[6]

7)、信息技术是指能够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一类技术的总称。[7]

8)、信息技术指“应用在信息加工和处理中的科学,技术与工程的训练方法和管理技巧;上述方法和技巧的应用;计算机及其与人、机的相互作用,与人相应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诸种事物。”[8]

9)、信息技术包括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技术。[9]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信息技术”,可以从广义、中义、狭义三个层面来定义。

广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能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工具与技能的总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从哲学上阐述信息技术与人的本质关系。

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加工、表达的各种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人们对信息技术功能与过程的一般理解。

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文图声像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信息技术的现代化与高科技含量。

2、信息技术的分类

1)、按表现形态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硬技术(物化技术)与软技术(非物化技术)。前者指各种信息设备及其功能,如显微镜、电话机、通信卫星、多媒体电脑。后者指有关信息获取与处理的各种知识、方法与技能,如语言文字技术、数据统计分析技术、规划决策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等。

2)、按工作流程中基本环节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信息获取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存储技术、信息加工技术及信息标准化技术。信息获取技术包括信息的搜索、感知、接收、过滤等。如显微镜、望远镜、气象卫星、温度计、钟表、Internet搜索器中的技术等。信息传递技术指跨越空间共享信息的技术,又可分为不同类型。如单向传递与双向传递技术,单通道传递、多通道传递与广播传递技术。信息存储技术指跨越时间保存信息的技术,如印刷术、照相术、录音术、录像术、缩微术、磁盘术、光盘术等。信息加工技术是对信息进行描述、分类、排序、转换、浓缩、扩充、创新等的技术。信息加工技术的发展已有两次突破:从人脑信息加工到使用机械设备(如算盘,标尺等)进行信息加工,再发展为使用电子计算机与网络进行信息加工。信息标准化技术是指使信息的获取、传递、存储,加工各环节有机衔接,与提高信息交换共享能力的技术。如信息管理标准、字符编码标准、语言文字的规范化等。

3)、日常用法中,有人按使用的信息设备不同,把信息技术分为电话技术、电报技术、广播技术、电视技术、复印技术、缩微技术、卫星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也有人从信息的传播模式分,将信息技术分为传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通道技术、受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抗干扰技术等。

4)、按技术的功能层次不同,可将信息技术体系分为基础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支撑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机械技术、电子技术、激光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等),主体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应用层次的信息技术(如文化教育、商业贸易、工农业生产、社会管理中用以提高效率和效益的各种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应用软件与设备)。

3、信息技术的特征

有人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特征——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当作信息技术的特征。我们认为,信息技术的特征应从如下两方面来理解:

1)、信息技术具有技术的一般特征——技术性。具体表现为:方法的科学性,工具设备的先进性,技能的熟练性,经验的丰富性,作用过程的快捷性,功能的高效性等。

2)、信息技术具有区别于其它技术的特征——信息性。具体表现为:信息技术的服务主体是信息,核心功能是提高信息处理与利用的效率、效益。由信息的秉性决定信息技术还具有普遍性、客观性、相对性、动态性、共享性、可变换性等特性。

二、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义与目标体系

1、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义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育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指学习与掌握信息技术的教育。二是指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活动。前者从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方面来理解信息技术教育,后者则从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来理解信息技术教育。由此,可对“信息技术教育”作如下定义:

信息技术教育是指学习、运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实现学与教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该定义的理解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信息技术教育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领域。理论领域指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科学,是现代教育学研究的一个新分支,又具有课程教学论的一些特征,具体包括概念体系、理论框架、原理、命题、模式、方法论等研究内容。实践领域指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种教学活动,一种工作实践,一项教育现代化事业,具体包括信息技术的软硬件资源建设、课程教材的设计开发、师资培训、教学中各种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学习指导、评价与管理等。

2)、信息技术教育的本质是利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这里,“利用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手段和工具,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以适应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标准的要求。

信息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信息进行识别、加工、利用、创新、管理的知识、能力与情操(意)等各方面基本品质的总和,是人的一种基本生存素质。为此,我们应明确信息技术教育的指导思想:不只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而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而是通过信息技术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换句话说,信息技术教育不等于软硬件知识学习。而是要使学生通过掌握包括计算机、网络在内的各种信息工具的综合运用方法,来培养信息意识、情感、伦理道德,提高信息获取、处理、创新的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工作、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3)、信息技术教育的范畴包括学习信息技术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两个方面。这里明确指出了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两种教学形式(专门课程式与学科渗透式)。我们不但要开设专门的《信息技术》课程,重点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与网络等现代信息工具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要在所有课程的教学中,运用各种传统的与现代的信息工具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要渗透信息技术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对各种学科信息的综合处理与创新能力。

4)、信息技术教育的途径与模式有多种。除采用学校课堂教学模式外,还可采用课外活动模式、家庭教育模式、远程协作学习模式。其中,基于项目活动的教学模式能较好解决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学习竞争与协作的结合问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模式,值得推广。

2、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体系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的涵义有二:一是作为总揽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活动全局的一种指导思想而存在的、概括性的总体要求,又称为总目标或目的。二是指对达到信息技术教育目的的各个方面进行精确、详细的说明,是学生在完成一个教学单元的学习后应达到什么要求(具有哪些效果)的具体明确的表述。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体系是指将信息技术的总目标与分目标,课程目标与知识点目标,认知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与情感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情意目标等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领域的教育目标整合与系统化。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具有三重功能:一是定向功能,它是编写教学大纲、设计课程教材、控制教学过程的行动指南。二是激励功能,它能激发教与学的紧迫感与内驱力。三是评价功能,它提供了教学效果的评价尺度和教学设计的参考标准。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的编写,应满足五个基本要求:一是时代性(先进性)。要紧扣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脉搏,满足信息社会对人才信息素质培养的基本需要。二是科学性。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知识起点、不同的接受能力。因此,教学目标要有针对性,注重因材施教。同时,目标编写中应注意运用教育心理研究的新成果,将外显行为目标与内部心理发展目标结合起来;要注重学生的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综合培养。三是具体性。表述中尽量避免含混和不切实际的语词,应明确、详细,可以观察和测量。四是递进性(层次性)。如,总目标、课程目标、章节(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知识点目标的关系,是一种学习内容方面的递进关系;认知领域中的识记、理解、简单运用、综合运用、创见,是一种学习结果方面的递进关系。五是系统性。应列出全部知识点的教学目标,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教学目标搭配合理,能起到相互促进、总体优化的作用。

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的基本分类模式,有四种。

(1)、从年龄阶段来看,全人生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梳状目标体系,见图1。

图1、全人生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模式

(2)、从内容层次来看,全学科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树状目标体系,见图2。

图2、全学科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模式

图2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总目标,同图1,它以一系列课程目标的实现为基础。课程目标是指对一定教育阶段的学生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所期望达到的具体目标。课程目标又由一系列的章节(单元)目标组成,章节(单元)以各课时目标的实现为基础,知识点的教学目标是课时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课时目标与知识点目标的编写中,要求包含四个基本要素:教育对象、行为(通过学习后,学习者能做什么)、条件(什么条件下产生上述行为)、标准(上述行为是否合格的最低衡量依据)。

(3)、从心理变化来看,全过程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三维辐射式目标体系,见图3。

图3、全过程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模式

该图吸收了布卢姆(B.S.Bloom)的教学目标分类学、克拉斯伍(D.R.Krathwohl)的情感目标分类体系和我国教育科研的有关成果。图中,沿认知维、操作维、情感维各轴箭头方向,学习目标的难度越来越高,体现了不同难度目标的梯级渐进过程。

(4)、从教育发展来看,全素质的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如下三维立体目标体系,见图4。

图4、全素质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体系模式

该图吸收了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和素质教育研究的新成果。“信息素质”总目标是“知识”维、“能力”维、“情意”维分目标之积。图中,将信息技术知识分为计算机技术知识、网络技术知识、其它信息技术知识三大板块。阅读书刊、访问、讨论、参观、实验、电话交谈、看电影电视等“其它信息技术”,也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将基本信息能力概括为四种:获取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应用信息的能力、创新信息的能力。“情意”维包括信息情感、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三个层次。

三、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

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00年1月9日制订的《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中,已就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要求、内容、教材等方面的定位问题进行了阐述:“在全国中小学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促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教学的改革,是贯彻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指示精神,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是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面向21世纪国际竞争,提高综合国力和全民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的需要。”“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是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措施。”“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应作为必修课单独开设。”“中小学信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教育内容的选取应考虑信息社会对公民的基本求,既要符合中、小学教育规律,又要体现时代特征。”

下面,我们从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关系方面,多视角地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问题作具体分析。

1、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

1)、教育信息化

“信息化”一词最早是与“信息产业”、“信息化社会”联系在一起的,其提出源于日本。1963年,梅棹忠夫在《信息产业论》一书中首先向世人描述了“信息革命”、“信息化社会”的诱人前景。此后,“信息化”一词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使用。人们从技术、知识、生产、经济、社会、国家等多角度对“信息化”的定义与内涵进行了阐释。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领域的信息化的简称。关于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有的学者认为其本质是要创设“一种充满信息,而且方便教育者和学习者获取信息的环境。”[10]也有人说: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过程的全面革新,使学校能够适应信息化对教育的新要求。我们认为,教育信息化应包括如下九个方面的内容:

(1)、教育思想的“信息化”。要从工业化社会的班级批量化、“一刀切”教育思想转向信息化社会的个性化、人本化教育思想。

(2)、教育资源的“信息化”。要创建分布式的、超链接的、非线性的、多媒体化的、开放的、智能生成式的多种教育信息资源库,使学校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电子化、网络化;要建立教育资源信息系统,使人、财、物、时间、空间等各种资源要素的调控与管理最优化。

(3)、课程教材的“信息化”。要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深化课程教材改革;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努力提高各科教材的技术含量,注意培养学习者的信息能力。

(4)、教学模式的“信息化”。要注重建构主义、人本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理论的综合运用,构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要将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创新等环节的组配作为教学模式构建的基础。

(5)、教学技术的“信息化”。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技术的核心,提高各种软件、硬件、潜件中的技术含量与信息质量。

(6)、教育环境的“信息化”。创设丰富、多样、美好的教育信息环境,使师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获得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校园环境的熏陶。

(7)、教学评估的“信息化”。注重计算机与网络在评估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结果分析中的应用,使评估经常化、自动化、智能化。特别要注重信息导航与实时评估,使教学过程能自动朝教学目标演进。

(8)、教育管理的“信息化”。以绩效为价值取向改革教育管理模式;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常规管理、人事管理、工资管理、档案管理、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9)、教师素质的“信息化”。要注重培养教师的信息素质,提高其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

2)、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的关系

信息技术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途径,能加快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技术教育实施的重要基础,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一句话,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二者的区别:信息技术教育强调的是一新型的教育活动,而教育信息化强调的是教育事业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与努力方向,二者关注的重点不同。同时,教育信息化的实现,除了要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外,还要求教育的管理、评估、环境、模式、思想等各个方面都向“信息化”过渡。因此,可以说,教育信息化强调的是整个教育的现代化,而信息技术教育只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2、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

有人说,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都要学计算机和用计算机学习,是一回事。我们认为,这种观点存在片面性。信息技术教育与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有如下九个方面的主要区别。见表1。

表1、信息技术教育、计算机教育与科技教育之比较

信息技术教育

计算机教育

科技教育

在中小学

的定位

是中小学的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应作为必修课单独开设。在中小学列入毕业考试科目。

逐步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

英国将科技课与英语、数学并列为三大核心课程。我国在中小学已列入毕业考试科目。

教育目标

以培养信息素质和计算机与网络应用能力为核心。

以培养计算机知识与使用技能为核心。

以培养科技素质为核心。

教育内容

信息工具的认识;信息采集、加工、传输、表达的基本方法;运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开展各种专题项目的信息实践活动。

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程序设计;用计算机打字、画图、制表等方面的知识与技巧。

百科基础知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科学知识的应用技巧。

教学媒体

包括计算机、网络、印刷品、音像媒体在内的各种教学媒体,在学校、家庭、社会均可进行。

计算机、网络为主,多在专用计算机教室进行。

除计算机网络、音像媒体外,还可采用大自然中的实物与实验器材。

教学模式

项目活动式──以项目主题为中心,融合各类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演示式──讲解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流程。

自主建构式──采用“支架式”、“抛锚式”、“随机进入式”等模式,自主完成意义与技能建构。

讲授式──讲授知识。

操练式──形成技能。

编程式──学会编程。

探究式──形成科研能力。

讲授式──掌握科学知识。

实验式──掌握科学方法,形成操作技能。

课程教材

课程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材分小学、初中、高中阶段,按城市、县(市)、农村不同地区,实行多纲多本与模块化课程结构。小学、初中、高中的课(学)时数一般为:不少于68、不少于68、70~148。上机时间不少于总学时的70%。

课程以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操作技术为主。教材分阶段按地区实行一纲多本与模块化课程结构,容许初高中内容交叉重复。小学、初中、高中的课(学)时数一般为:60以内、60、60以上。建议在小学四、五年级,初中一、二年级,高中一、二年级开设。

英国将物理、化学、生物、地球科学、天文学、信息技术、微电子学、环境科学、卫生教育等内容综合成“科学调查”、“生命”、“材料”、“物理”4个方面的教学目标。每个目标又分为10级。其中,5~7岁学1~3级(第一阶段),7~11岁学2~5级(第二阶段),11~14岁学3~7级(第三阶段),14~16岁学4~10级(第四阶段)。我国则采取分科教学的形式。

教学条件

有多媒体计算机,并与校园网或Internet相连,要求通过培训使教师适应新的课程教学要求。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

有低、中档的微机即可满足基本要求。强调因地制宜、讲究实效的原则。要求通过岗前、岗中培训,使专任教师达到相应的学历标准。

有基本的实验器材和科学基地,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的科学知识。

教学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理论知识、电子作品与平时表现。考试工具多采用计算机。电子作品制作考试时可以相互交流,但必须独立完成,且不应与他人雷同。可采用五级记分制。

主要对认知领域和操作领域进行评价。书面考试与上机考试相结合。考试时不准讨论。可采用五级记分制。

科学知识、原理、研究方法、实验技能的学习评价多以书面方式进行。要求独立作答,常采用百分记分制。

与其它学

科教育的

关系

在语文、数学、外语等其它学科的教学中,也要充分利用信息工具,渗透信息意识,注重信息技能的培养。这将成为未来信息技术教育的主流。

计算机在其它学科的教学中多起辅助作用,应用的广度与深度尚不够。

可渗透于所有学科的教学中。但常以理科课程形式,对科技知识与技能进行专门培养。

结论:(1)、20世纪50年代以来,计算机教育的发展经历了编程语言学习、应用程序学习、课件辅助学习等阶段,随着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价格的降低、应用的日益普及,和网络的全球风靡,在中小学再单纯强调计算机知识学习而轻视计算机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应用的各种能力的培养,已落后于信息时代的要求,必须向信息技术教育转化。(2)、科技教育始终是整个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点,信息技术教育与科技教育不是对立关系,不能因为强调信息技术教育而忽视其它方面的科技教育,而应该将二者结合,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渗透包括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在内的各种教育内容。看得更远些,未来的信息技术教育将更多地整合到各科教学中,单独开设信息技术教育专门课程的必要性会越来越少。就象现在的中小学没有必要专门开设收录机、电视机的操作使用课程一样。

3、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1)、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一词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教改运动,现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下述两个方面:

(1)、二者的根本目标一致,但出发点不同。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培养人的整体素质,要求各级各类教育都要渗透素质教育思想。信息技术教育强调的是增加信息技术这一教育内容,加强对每个公民信息素质的培养,以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

(2)、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可以推进素质教育。同时,推行素质教育,要求加强信息技术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将“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在高中阶段的学校和有条件的初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实践表明,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能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能推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结合,能实现个性教育、终身教育,全面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与社会素质。

2)、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教育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关系。创新教育强调的是教育的目标与教育思想的改革,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如下几方面的创新素质:

·创新意识、精神与品德──具有自觉的创新取向与动机,喜欢立异图新、与众不同;敢于改革一切保守、落后的东西,向传统向权威挑战;具有坚韧不拔、乐观自信的品质;尊重他人,善于合作,乐于奉献,有良好的道德素养。

·创新思维与技能──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变通性、新异性、发散性、直觉性、敏捷性、流畅性等方面);能熟练运用一般的创新方法与专门的创新技巧独立发现与解决问题;能通过实践不断提高创新的智力技能与运动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