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探讨

时间:2022-03-19 03:31:35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探讨

信息技术方面的创新能力,指的是学生经过长时间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一种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能力。在现代教育中,信息技术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关注以下几点:教育教学理念转变、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教学方式方法优化以及教学空间资源整合。

一、教育教学理念转变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学想要取得实质上的突破,离不开教师授课理念的与时俱进。教师只有先从思想上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有可能在日常的授课活动中有所行动。因此,笔者建议信息技术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思维,不断借助教材以及学科教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提升学生信息技术方面的综合素养奠定基础。具体而言:一方面,信息技术教师要积极为自己的课堂增加新鲜元素,如采用探究式、启迪式等新兴授课方式。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教师还要确保自己充分吃透教材,随时掌握每一个可以锻炼学生创新能力的机会。例如,笔者在教授学生“如何发送E-mail”这一节时,会先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尝试,看看谁将发邮件的任务完成得又快又好。在学生主动探索、积极研究的过程中,他们的思维会一直保持活跃的状态。同时,在实战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会对电子邮件有一个大致的认识,也对接下来的教学开展大有好处。由此可见,这种课前转变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先做再学的教学方式,对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大有益处。

二、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载体

笔者一直坚信,任何一门课程的开展都要立足课本、适当拓展,切忌脱离教材或是过分依赖教材。众所周知,每一个学生个体在学习能力与生活境遇上都有所区别,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内容能够与时俱进。教师要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层次划分,并不断对教材知识进行拓展,以便由浅入深、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例如,笔者在教授学生有关“文字的页面排版”这一节时,会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文章进行版面修饰。刚开始,学生一定会处于想动手但又无从下手的状态。此时,笔者再适时地引入有关页面字体修饰、段落调整等方面的知识,教会学生操作方法。此外,笔者还会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引入文字艺术处理等更加高级的知识点。这种立足教材又适时地进行创新拓展的教学方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轻松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同时,学生在自己动手设计版面的过程中,会对Word工具栏的使用更加熟悉,进而更加灵活地对其进行运用。同时,学生会适时在作品中融入自己的灵感创造,这种极力追求完美的心理,会不断促使学生开拓创新,最终达到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

三、教学方式方法优化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抓手

小学是学生好奇心最强烈的阶段,因此,信息技术这门新鲜有趣的课程对于他们来说十分具有吸引力。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把握住学生这方面的特点,对自身的授课方式进行调整修饰,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教师要摆脱单方面灌输知识的教学陋习,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并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鼓励学生多表达自己对学习的看法,多进行电脑软件的实践操作等。例如,笔者每次教授完一个知识点并示范给学生之后,便会随机邀请部分学生到前面进行操作演示。在这种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学生既得到了展现自我的机会,又对课堂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在这个演示的过程中,如果演示者没有出现错误,教师便可以借助这场演示加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记忆与理解;如果演示者出现了错误,教师刚好借机组织学生进行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开拓创新、积极思考,研究错误的原因以及改正方法。

四、教学空间资源整合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保障

除了以上几点,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师想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还需要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着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既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进行知识点的讲述与解惑,又要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开拓延伸。只有在更为广阔的教学空间中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例如,笔者曾在班级里建立了一个“天气预报小三角”,要求学生每天轮流上网查询并展示当天的天气情况。在教授与“电子邮箱”相关的知识点时,笔者会让学生都注册一个电子邮箱,然后建立起班级联系的通讯录,并鼓励学生多通过电子邮件进行学习问题的交流以及学习资料的共享等。这种充分整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的授课方式,能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一定的保障。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视野才能得到有效扩展,进而提升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教师的课堂授课效率也会得到极大提高。

参考文献:

[1]朱天见.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7(05).

[2]王薇.浅谈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24).

作者:张莉 单位:江苏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