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大全11篇

时间:2023-02-28 15:47:35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篇(1)

“工程”与“科学”“技术”不同,它强调的是系统、集成、整体安全、经济,还要与环境和社会相协调。未来的工程师不仅要掌握必要的工程基础知识以及本专业的基本知识,还要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要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和有关职业、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的法律、法规,熟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要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①工程教育的生存离不开社会对工程教育的支持,也离不开通过知识拓展、方法创新、工程实践等实现工程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而工程人才培养离不开校企的产、学、研合作以及工业、企业的合作环境。

工业设计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指导思想

实施高校工业设计专业校企合作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扩大高技术专门人才培养规模,扩展多层次人才培养的辐射面,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人才保障。该模式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工业设计基本理论知识与应用、创新能力,具备应用设计原理和法则进行各种产品的造型与色彩、结构与功能、材料与工艺、产品开发与创新以及广告的设计,具有处理人、产品与环境友好关系的综合能力,能在制造业、IT产业、设计公司等单位从事工业产品设计、人机交互设计等方面工作的工程师后备人才。

实施举措

1.建立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委员会合作委员会的成员由学校的领导和教学骨干、企业领导和技术骨干组成。委员会应结合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统筹协调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工作,对校企合作作出全面的规划,并制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篇(2)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6.238

0 引言

职业教育的产生源于产业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大量需求,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以满足企业岗位需求为目标,突出行业属性,强调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及职业素养的综合培养,因此,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也是提升办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一种重要途径。在职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求校企双方协同创新,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目前,大多数的校企合作还是停留在浅层次上,企业深入人才培养的热情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校企合作的政策还不完善。尽管国家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制定了相应的指导方针及原则,但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政策法规和实施规则,对校企双方在实施校企合作中的责、权、利没有明确的表达,使得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法规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缺乏约束力和驱动力。

二是校企深度合作的有效模式尚未形成。校企合作还没有变成来自学校和企业自身内在发展的一种动力需要,因此,大多数的校企合作是短期的、不规范的、靠感情和人脉关系来维系的低层次的合作,尚未形成统一协调的、自愿的整体行动。校企合作缺乏有效的合作模式和机制,无法协调好企业、受教育者和院校之间的关系,使得在此基础上的合作只存在于表面。

三是职业院校目前的人才培养水平达不到企业的用人要求。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发展,职业教育虽然已经脱离了传统的封闭办学模式,广泛进行企业岗位工作内容及用人需求的调研,但由于无法深入企业的人才开发体系,因此,不能完全掌握企业的人才标准,无法实现培养目标与岗位需求的对接,不能完成课程体系与企业人才职业标准的融合,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自然不能满足企业的严格要求。

2015年7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B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其中明确指出“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原则,企业要发挥重要的办学主体地位,参与人才培养得全过程。在当前大背景下,我校根据自身的办学基础及长期形成的办学优势,创新校企合作的有效模式,构建产学研一体化服务校企合作新模式,把双方的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

1 合作模式

整合校企双方有效资源,服务学校人才培养及企业技能人才标准开发、现场技术攻关及企业人才培养平台搭建,实现合作共赢。

创新的校企合作模式本质上还是以“人才培养”为中心,通过一种新的合作路径,最终形成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双赢机制。

2 合作内容

(1)基于企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校企成立研发团队,共同开发企业技能人才评价标准,并开发相应测评试题库;

(2)对企业技能人才进行测评并依据测评结果开发相应培训模块,开展人员培训工作;

(3)基于企业人力资源规划,采用现代学徒制模式联合进行职业人才培养;

(4)校企双方开放各自的优质实训资源,实现共用共享,并在此基础上共建实训基地,为企业技能人才培训及学校职业人才培养提供硬件保障;

(5)通过培训及认证,校企双方实现讲师的互聘互用,为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撑;

(6)校企双方共同组建研发团队,依托学校实验实训资源,针对企业现场难题进行联合攻关。

3 合作开展

(1)组织保障。为深入有效推进校企合作整体工作,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校企双方共同建立三个团队,一是由学校培训管理部与企业人力资源部共同构建的组织协调团队,主要职责是实现校企合作的对接及相关资源的协调与配置工作,采取定期例会方式;二是由学校各教学院部优秀教师与企业现场专家组建的项目执行团队,主要职责是根据企业的实际述求确立具体的研究项目,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详细的任务分解及明确的工作标准和提交成果,完成预期目标;三是由学校的教学督导室、实习管理科及企业专家组成的项目评估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对实施的项目进行阶段性评估、结果评估和总体评价,保证项目实施效果。

(2)项目研发。项目研发是校企深入合作的桥梁和纽带,因此,项目研发中必须充分保障双方的利益并使双方利益最大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清楚双方的利益点。企业的根本目的是赢取经济利益,一切出发点必然围绕这一根本目的,而这一根本目的的实现需要两大要素:一是人员尤其是一线技能人员的能力素质,二是应用的技术及工艺。基于此,我们为企业提供服务也必须牢牢抓住这两点:一是加强企业技能人才素质的提升,二是解决企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学校的利益诉求点是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充分利用企业的优质资源,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校企持续深入合作的根本是学校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充分体现学校的价值度,使企业充分认识到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篇(3)

高职院校以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离不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走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发展道路”为专业办学的指导思想,按照行业标准和要求,加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就如何开展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实现“工学结合、学做合一”进行积极探索与实践,不仅探索出富有成效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而且取得一定的成效。学院培养出的学生具有生产操作方面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能胜任企业生产操作、工艺运行、技术管理等职业岗位。

一、学院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学院坚持贯彻教高[2006]16号文精神,结合职业教育特点,创新开展多种模式的校企合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坚持工厂化办学理念,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建设一流高职院校。目前,学院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面主要探索出以下几种方式。

(一)准就业的“2+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依托校内、校外实训基地,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如石油化工专业群、餐饮酒店管理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共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第一、二学年,学生除学习必修的公共课和专业平台课程外,还要在校内实习实训基地进行单项技能训练,掌握基础技能,使其对专业有感性认识。在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接受统一的教学和实训,通过任务驱动训练掌握基础技能。

第二阶段――职业综合能力实训。第三学年,学生以准员工身份到企业顶岗生产,并与企业(公司)签订生产合同,掌握预就业岗位综合技能,实现与就业岗位职业技能的对接。

适当压缩公共课和专业平台课程的教学时数,合理安排专业课,将“必需、够用”的专业内容安排在第一、二学年进行,使学生顶岗实习前掌握最基本的岗位理论知识和技能。第三学年开设的其他专业课程,则依托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在任课教师指导下学习,按时回校参加学业考试。部分“独立实践环节”课和“专业综合实训”课主要在顶岗实习中由指导教师结合实习岗位的实际情况完成。三年级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后,学生按企业与学校协商的方案全部被派到技术性较强的一线岗位顶岗实习,企业与学生在自愿的原则下签署就业协议,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学院经常派出教师到企业巡回进行现场教学和实习管理,师生利用互联网交流信息,实施“一对一”的学业指导,以保证准就业下的学生按时完成本专业的课业任务。

(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2011年4月,我院在广州市政府在上海举行的“新广州新机商推介会”上与瑞典斯堪尼亚(SCANIA)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成立“斯堪尼亚合作学校”。“斯堪尼亚合作学校”以广东省商用汽车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学院“有教养、有本领”的育人目标为指引,以“双师”素质教师为保证,以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要教学目标,校企结合建设根据学生实训、企业员工培训、社会人员培训、教师实践锻炼及企业需求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实现校企之间、院校之间资源共享;实现校企经济利益互惠、技术互惠、“教、学、做、养”一体化,具有示范性、辐射性、有职业氛围的“商用汽车服务技术教学基地”。校企双方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教师师傅合一、学生学徒合一,学生始终保持双重身份。在“斯堪尼亚合作学校”中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前往瑞典总部学习,定期到斯堪尼亚上海培训中心参加相关培训,斯堪尼亚也会专门邀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瑞典技术培训高级顾问到中国向学生讲解国际最先进的商用车技术,该人才培养模式使得该专业的毕业生实现与工作岗位的零对接。

(三)“订单+冠名办班”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采用“订单+冠名办班”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深入市场调研找出与企业利益的共同点,达成学生培养与就业的“订单”式协议,如物流管理专业与苏宁电器公司、机电一体化与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等实施“冠名办班”的人才培养模式,餐饮管理专业与中国大酒店实施“工学交替”、“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物流管理、商务英语、商务翻译、国际贸易等专业与广州市赛时多式国际货运有限公司合作组建“虚拟订单班”,虚拟订单班学生在校内不形成实体班级,在校期间,各专业学生在原班级分散学习,按学院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专业培养和教学管理;在集训期间,企业进行招聘选拔,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签订就业协议,组建“赛时班”,企业将派专家到学校围绕企业愿景、企业文化、外语口语能力、外贸跟单能力、国际货代业务能力等内容对“赛时班”学生进行授课。“虚拟订单班”学生完成顶岗实习后,由企业与学生进行双向选择,决定是否成为企业的员工。

(四)开展校政企合作,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围绕“校、政、企”合力助推人才培养,以提高职业教育服务区域发展和改善民生的能力为根本要求,我院着力推进以政府为主导的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不断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院外语与商贸系与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合作共建爱心公益电子商务平台,推进校政企深度合作,创新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建设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作为校企合作的中介,高度重视技能型人才培养,将其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充分发挥其在企业和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中的统筹、引导、规范、沟通和服务的作用,建立配套项目,整合校企双方的优势。

二、学院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取得的主要成效

学院部分专业通过与大型企业、外资企业合作,构建“校企共育”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具有生产操作方面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胜任企业生产操作、工艺运行、技术管理等职业岗位。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方面取得一些成效。

(一)初步形成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学院不少专业与企业在长期合作中已经初步形成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尤其是石油化工专业群各专业非常重视校企之间的合作办学,在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三次集中校外实习,采取“三段分层递进”模式。这些企业给予学生带津贴参加顶岗实习的条件,顶岗实习与就业有机结合,形成校企双赢的合作机制。珠海宝塔石化有限公司“人才定点培养基地”挂牌我院,有力地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向纵深方向发展。教师可以随时到广州石化生产一线参加生产实践,也可以适时带领学生集中进厂实习,实践教学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做到企业育人环境三年不断线。已初步构建广东石化行业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特色专业建设的长效机制。

(二)以企业冠名合作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取得初步成效。

用人单位与学院签订用人协议,按企业用工标准,本着学生自愿的原则,考选若干学生组成一个班级冠以企业名称。对于冠名班的教学与管理,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利用双方的有效资源,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实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最后由用人单位按照协议约定安排学生就业。我院主动与一些紧密型合作企业协商,在顶岗实习的基础上,大力倡导企业冠名班办学。我院与广州苏宁电器有限公司合作,举办“苏宁电器”班;与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合作,举办“数控班”;与广州市赛时多式国际货运有限公司签订合作组建“虚拟订单班”,举办“赛时班”;我院机电类专业与日立电梯合作,举办“日立电梯”班。这些专业,企业能根据双方合作要求为学校提供兼职教师、合作开发课程和教材,在学生顶岗实习、毕业就业方面能按协议约定满足学生的实习就业需求。

(三)对外合作办学有了新的突破。

与瑞典斯堪尼亚(SCANIA)公司合作育人是学院在对外合作办学方面新的突破,双方探索学徒制人才培养,采用国际化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实训形式,将具有国际通用的生产标准、产品标准、服务标准等引进专业教学内容,培养高等级、高端重卡维护服务人才。双方共建“校厂”,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斯堪尼亚公司派出高级教育顾问、技术培训经理及广东雄辉汽车公司服务经理到我校讨论人才培养方案,目的是希望利用其国际先进的商用车技术理论及大量实际操作课程的安排,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商用汽车的理论知识及维修技术。除此之外,斯堪尼亚公司还负责培训学院教师,不仅让学院教师到瑞典学习,还派教师到学院使用其在我校的设备和工具,培训所有汽车专业老师。

三、结语

目前,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逐步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各高校面临越来越大的学生成才和就业压力。学校只有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培养的人才才能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面,各高职院校都积累了诸多模式,但并不是每一种模式都可以复制,甚至是万能的,只有适合自身发展情况的模式才是最好的。我院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过程中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校企合作过程中要进一步突出“合作”的实质,而不仅仅停留在形式,使得校企合作深度加大,使教育制度与劳动制度深度融合,为各技术前线岗位输送充分符合工作条件的、技术水平过硬并有创新潜能的大批优秀人才,全面改善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堪忧的困难局面,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绍敏.高职高专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7,(5).

[2]耿洁.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实施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篇(4)

2校企合作,创新教学管理

在经过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后,职校学生不仅具备大学生的理论修养,同时还掌握相应的实践技能。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学生表现良好,那在后期工作中的表现也会非常优秀。针对职校教学的特殊性,在校企合作模式实施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2.1展开企业化管理模式

在学生课程教学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说企业文化是学生必须接受的一项内容。在教育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企业文化渗入到日常的教学管理中,这样就可以在学生的思维观念内形成标准化的企业文化概念,这对后期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企业文化的渗透,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如今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情况下,企业文化应当是企业赢得市场的一种名片。首先,统一进行着装。在学生接受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后,企业就应当为学生提供与企业相配套的职业装。与此同时,学校还应当使用班费为学生购置与专业相符的服装。只要是学生在校学习,就需要在上课时间或者是学校的公共场所统一着装。在企业与学校开展办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根据活动内容需要进行不同着装。通过对在校学生的着装要求,可以促使学生在校就能感受到学校的严格化管理,促使学生能够时刻提醒自己后期的发展与所应当具备的职业素养。最后,定期开展各种技能比赛[3]。为落实工作效果,学校应当制定好每学期的安排工作,由专人进行负责管理。在此过程中,学校还应当有转校经费,对表现优异的学生和教师进行奖励。高职学院通过比赛,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掌握各种酒店专业的服务技能。

2.2进行半军事化管理

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过程中,要想获得理想的培养人才效果,学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就需要展开半军事化的管理模式[4]。在管理的过程中,引入军队管理模式,按照军队制度展开管理。这样就可以促使学生在后期的工作岗位中获得有效的管理。同时更有利于企业对学生的管理。在职校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半军事化管理可以促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内容。

3顶岗实习,校企合作的关键

对于职校教学教育人才培养而言,顶岗实习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也是检验人才培养的关键,同时也是校企合作模式人才培养的最后环节。学生在接受系统的在校学习后,能否顺利地进入到工作岗位中,顶岗实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顶岗实习对于即将参加工作的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针对这部分在校企合作模式实施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几方面的问题。首先,顶岗实习企业的选择。学生选择顶岗实习对其后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学生选择优秀的企业,就会将自己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巧联系起来,真正的学习是到岗位中才能够获得的知识,与此同时学生还会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在此种情况下,学生在选择企业实习的时候应当选择规模比较大、信誉良好、企业文化精神向上的企业。在这种企业内实习,学生会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为其后期工作做好充足的准备。其次,学校收取管理的费用问题。职校在办校的过程中,不应当收取管理费用。相较于正式员工,学生在心理方面会产生极为严重的不平衡感,进而学生在思想上就会表现出波动的情况[5]。这种现象的出现就会直接导致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消极怠工。学生的消极怠工行为对企业的发展极为不利,同时对学生自我成长并无益处,学生的这种表现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相背离,同时影响整个人才培养效果的取得和企业长期的合作性。其实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学校不应当收取相关的管理费。最后,顶岗实习轮换岗位实习的问题。很多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的过程中都会希望在顶岗实习期间能够学习较多的东西,期待在顶岗实习期间能够接触不同的岗位进行实习。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学生的这种期待非常有必要。但是,企业在面对这个问题时,通常都是不情愿的。因而,学校在与企业合作办学的过程中,应当针对此问题进行商量。实践表明,顶岗实习期间表现较为优异的学生,在实习时间结束后都会获得留在企业工作的机会,从这点就可以充分看出,顶岗实习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也是企业在长期发展中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篇(5)

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和有效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也是保证中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需要。

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工学结合,就是以就业为导向,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机会进行生产一线和具体工作任务的实际操练,把所学知识用于生产实践,又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再学习寻找解答得以提高,即“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

二、我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面临的问题

近几年,国家对技能人才培养高度重视,校企合作这种成功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愈加充满生机和活力。然而这种模式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合作双方无力解决又不可回避的问题。

1.不对等性

目前,一部分企业对于技能人才重招用、轻培养,认为在校企合作中的收益不大,即使不通过校企合作也可以获得技能人才,有

相当一部分企业将参与职业学校合作视为直接的损失。

2.风险性

一方面,由于缺乏制度的约束和保障,任何一方都可以在不需要付出太大代价的情况下随意退出合作,给对方造成严重损失。

在现有体制和制度的框架下,合作的风险性贯穿于合作的全过程;另一方面,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增大了企业安全生产的工作难度,增加了安全隐患,易发生工伤事故和纠纷。

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思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谈到如何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时强调:“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结合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鼓励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规划制订和专业课程设置

企业应主动向合作学校提供专业需求和人才培养方向,按照产业标准和要求,及时向合作学校提供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工艺流程、操作规划、成功案例等内容;合作学校既要服务于当前企业发展与企业人才需求,又要着眼于专业的长远建设,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注重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发展的长期性、前瞻性,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

2.制定和完善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制度

根据管理流程、作业文件、结合企业生产与安全管理要求,建立由专业导师、生活导师(辅导员)、企业导师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全程指导的“三导师”制。

3.完善职业学校和企业“双向挂职”机制

要建立和完善职业学校教师定期到企业挂职顶岗,企业专家到职业学校兼教的“双向挂职”制度。企业要主动接纳职业学校老师参加岗位实践,并派遣技术专家、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到合作企业兼教和指导学生实习实训。

4.积极开展技能和技术培训

职业学校与企业要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合作建立技术应用中心、建立教师社会服务的制度与政策,引导教师向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建立在职员工长期培训合作关系,不断提高现有员工的技能素质,以适应和促进产品更新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综上所述,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培养新时期创新型、实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它有利于提高企业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推动人力资源、科技资源和创新资源向产业集聚,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促进技术成果转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引导职业学校面向产业、企业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促进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促进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

参考文献:

[1]陈解放.“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6(11).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篇(6)

1 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中采用校企合作机制的必然性

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价值链中原本由自身提供的具有基础性的、共性的、非核心的IT业务和基于IT的业务流程剥离出来后,外包给企业外部专业服务提供商来完成的经济活动。因此,服务外包应该是基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其服务性工作(包括业务和业务流程)通过计算机操作完成,并采用现代通信手段进行交付,使企业通过重组价值链、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了成本并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中国作为服务外包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2013年共签订承接服务外包合同167424份,合同金额954.9亿美元,同比增长55.8%;执行金额638.5亿美元,同比增长37.1%。2014年共签订服务外包合同20.4万份,合同金额和执行金额分别为1072.1亿美元和813.4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2.2%和27.4%,服务外包合同金额突破千亿美元。

伴随着国内服务外包产业的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对服务外包人才的巨大需求。近年来,各类职校服务外包专业如雨后春笋般涌出,但是数年后,学校培养教育出的所谓“专业人才”与服务外包企业所需要的“实用性人才”之间相去甚远。这种“型号不匹配”的问题一旦产生,要么学生“回炉”,要么企业“二次培训”。不仅浪费了学校的教育资源,而且大大增加了企业的人员成本。为了能够尽快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服务外包人才,校企合作作为最有效的手段,进入了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环节中。

2 校企合作的模式分析

2.1 订单培养模式――轻度合作

订单培养模式也被称作“订单班”或者“委培班”。一般形式是学校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根据企业的需求开设该企业的冠名或者订单班级。在招生时,企业与学校就与学生签订三方协议,学生在毕业后,优先选择该进入企业工作,实现了学习、就业一体化。

这种模式的教学会采用2+1或者3.5+1.5的形式进行,即:在学校进行2年或者3.5年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然后进入企业进行实习和培训。其优点在于,针对性比较强。企业能够得到学校定向培养的专业人才,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就业保障。但是缺点也比较明显,由于仅仅是在用人方面达成初步协议,而教学简单的被分成了两个阶段,整个合作实际停留在表面。学生经过两年的理论、技能学习后在企业进行实习,由于首次接触到实际工作,极有可能,依然不满足服务外包企业的用人要求。这种表面的合作关系,只是把原来企业的二次培训,纳入学生学校学习的最后一年。之后,因为职业技能的强化训练和素养的培训全部是最后在服务外包企业完成,这样使得学生的专业方向被限制在了某一个特定类型的企业,毕业后的就职选择受到较大的限制。

2.2 实训基地模式――中度合作

实训基地合作模式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校内实训基地。主要是企业利用学校的场地和师生资源,在学校投入一定的资金或者赠送一定的设备,双方共同出资建设实训基地,该基地主要由学校负责管理,主要提供企业人员进入学校对在校生进行模块化的专业培训;另一种是校外实训基地。是学校投入资金或购置设备,在企业建立实训基地,该基地主要由企业负责管理,提供学生的集中实习、教师的企业进修以及学生岗前培训使用。

在这种模式中,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已经有了深一步的进展。企业人员进入学校的实训基地对企业的“准员工”进行培训,同时能够了解学校的培养方针、目标和具体执行情况,也可以观察学生的日常学习状态,加强“准员工”的企业技能和素质的培养。另外,教师可以进入学校在企业中的校外实训基地,陪同学生参与企业服务外包项目的完成。同时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和人员需求,学习企业中的先进的职业技能,从而对之后的教学进行相应的调整。该模式是被目前大部分职校所采用的培养模式,它利用了校企双方各自的资源优势,实现了利益互补的双赢。

但是,由于该模式需要一定量的资金投入,对于资金限制比较严格的企业或者学校,校内、校外的实训基地往往只能存在一种,并没有将双向的优势尽可能的发挥出来。同时,由于企业人员在校的技能传授与教师的企业进修主要是以特定职业技能为主。双方的教学合作,更多的是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一模块,而前期的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内容的制定,这些方向性、指引性的部分,并不能做到完全的融合,企业与学校的步调依然存在很大的差异。企业录取的只能是较为优秀的毕业生,往往录取规模较小。

2.3 校企联姻模式――深度合作

校企联姻式合作模式是校企双方通过全程订单班或者共建外包专业进行人才培养。在这种合作模式下,企业以主体地位直接参与办学过程,从学校招生到学生培养,再到学生就业的全程,都有企业与学校合作进行。比如,企业会与学校一起进行招生的宣传工作,合作制定招生录取条件。在培养学生时,校企双方共同修订学生培养方案,企业员工与教师一起进行课程开发、教材建设的工作,师资双向兼职,实施教育与职业双重考核、安排对口就业。通过上述种种,实现学校与企业的真正深度合作,双方是利益的共同体,是教育的协作者。

这种模式的优势明显,弊端较少,但是需要学校打破固有的教育模式,而企业则进行较大的教育管理付出,双方都要为了目标向前跨出一大步,这恰恰是比较难以做到的。其中,比较成功的案例是,烟台职业学院以这种合作模式先后开办了软件技术、嵌入式技术与应用、 软件测试技术、 移动通信运营与服务、 移动通讯工程与管理等10余个专业或专业方向,取得了巨大成效。实践证明,校企联姻是职业院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最行之有效的模式。

3 树立正确的校企合作办学观念

想要与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培养符合市场经济需要,企业需求和高等教育要求的合格毕业生,职业学校必须打破长期形成的落后的、封闭的办学观念,走出去,引进来,树立正确的、与时俱进的新理念。

3.1 专业开设、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必须推陈出新

这里所谓的“新”,是要在满足基础教育、素质教育与技能教育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和当下企业的要求相融合,做到适时更新、实时更新。

3.2 成才、成人两手抓

学生的知识、技能培养固然重要,素质培养更加关键。服务外包企业需要的人才,不仅仅是专业的人才,同时注重人才的道德意识、职业素养和心态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

3.3 校企合作培养的不仅仅是学生,更重要的是教师和企业的员工

学校送入企业顶岗实习的教师,可以在企业中了解到当前最新的行业情况,学习当前流行的职业技能,配合企业带领学生完成各种服务外包的项目,成为真正的实战型教师。而企业进入学校学习的员工,可以熟悉学校的教学模式、流程和方法,贴近师生,学习如何正确有效地教导学生,将其用于之后的新员工培训中。这些都是学校和企业今后发展的极为重要的资源。

3.4 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首先,教师深入企业学习和带领学生进行企业实训,需要付出很多额外的劳动,进行艰难的角色转化。因此,必须要在职称晋升、工作量核算、考核评定等方面,给予这些教师合理的保障与激励。这样才能让教师安心,尽心尽力为学校培养优秀毕业生。

其次,企业也要为进入学校的员工建立合理的保障制度,不能完全沿用企业标准来评判他的工作,要给予员工合理的利益,激励他为企业培养合格的“准员工”。

最后,对于实训中的学生,由于他们的学习和工作强度远大于普通教育中的传统学习活动,需要学校和企业多多关心,同时以“奖金”或者“奖励工酬”的形式对优秀的学生进行褒奖,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4 结论

职业院校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要求我们建立良好、有序的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双方只有坚持合作,并将这种合作,从表面化、浅层化,向有质量、有内涵有效益的深层次发展,才能实现双方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篇(7)

当前,国内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已经由生产导向型向市场客户型转变,盈利模式以成本控制转向资源的有效整合转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多变的市场需求,众多企业纷纷认识到必须提高自身的经营实力,而提高自身的经营实力必须提高企业营销管理能力,这就对企业营销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是企业的基石,营销类人才需求一直高居人才需求榜榜首,而这类人才中,中高级营销人才更是炙手可热。高素质的营销人员可以给企业创造高的价值,提升企业形象,让企业充满魅力。

从业务能力来看,高素质的营销人员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关键因素:

1.良好的职业职业道德操守。职业道德是高素质营销人员培养过程不容忽视的问题。良好的品德和职业操守是做个合格、高素质营销人员的保证。拥有良好职业道德的营销人员能够保持对企业的忠诚度,敬业爱岗,销售工作当中能充分顾及到企业和顾客的利益。

2.丰富的营销知识。过专业的营销人员要善于学习营销专业的经济学、管理学和市场营销基础理论,掌握各种营销的方法和手段。同时具备语言文字能力是营销人员特别是中高层次营销人员的重要的专业能力。不论是与客户谈判、和上下级沟通、撰写营销策划方案和营销计划的组织表述等都离不开良好地组织语言文字。

3.营销实战经验。营销人员要有丰富的经验,能够认清市场环境的状态和市场的发展趋势,把握住产品的目标市场,能分析市场需求动态,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能够对市场行情有敏锐的嗅觉,有收集和分析各种情报的能力,能及时发现并把握商机。丰富的实战经验能为营销活动提供正确的方向指引。

4.全面的综合素质。营销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一方面,市场营销学本身是一门多元知识结构的学科,它融行为科学、法学、经济学、心理学、管理科学等相关学科为一体,是多种知识的综合应用和实践;另一方面,市场营销工作需要与人沟通,对象和环境等都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市场营销人员如果具有广博的知识、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就可以针对不同顾客、不同人员,能够投其所好。这就要求营销人员要博览群书,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于一般企业而言高素质营销人才的输入无非是通过两种模式:引进和培养。

引进人才见效快,能够立竿见影,很快地见到成果。但是引进的人才往往是通过较高的成本“挖”过来的,而且这些高成本“挖”来的人才引进企业后,也未必能适应企业的文化,经常会闹出不少不愉快的事情。面对良莠不齐的人才市场,更有甚者,引进的人才在处理一些棘手业务的时候,不一定会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来办事,往往会用自己的方法来处理事情,从而给企业带来经营的风险。因不知底细,还有可能引进的销售人员职业道德低下,走单、带走客户甚至卷款走路的事件也是经常发生。

企业把人招进来,对他们进行适合岗位与自身潜力的不断培养,从而达到企业要求。但是企业往往缺乏必要的营销人才培养系统,不去对员工进行培养,员工很难成为企业期望的营销人才,进而升级为人才,这好比一块上好的天然玉石,不去对它雕琢,很难完成由玉石向宝石的升级。因此,构建符合企业需求的营销人才培养系统,就成为众多企业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通过这套系统,企业能持续不断地培养出营销人才,从而使企业不断进步,不断向优秀迈进。这一营销人才培养系统恰恰是企业的核心所在,是企业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使得员工倍感满意,使得企业变得优秀。作为企业,构建这一系统确实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会耗费企业不少的资源。对于企业来说,系统的知识体系、高水平的师资、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繁杂的教学管理工作等等,都是制约企业构建完善人才培养系统的绊脚石。大部分企业均很难对上述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其实在企业构建营销人员培养系统时,不妨将人才输入的源头――高校,纳入系统范畴,或许可以解决上述难题。

企业和学校的良好沟通配合,能够开拓一条为企业培养优秀人才的新途径。校企合作之所以能发生,就在于校企双方的需求存在对应性。学校的诉求在于提升自我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效能,同时希望借助企业的科研经费、实验条件、现场测试环境等特殊资源,来提升学科发展和科研水平。而对于企业而言,它推进校企合作的目的首先是选拔人才,其次是借助高校的智力资源,来发现并开拓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如先进技术、前沿科技产品等)。

企业依托学校培养营销人才可以建立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发挥学校系统教学的优势,培养企业营销人员知识的系统性。成熟的学校开办的成熟专业,往往专业知识的系统性较强,教师也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水平,借助学校的资源可以巩固企业营销人员知识的系统性。职业培训是企业提高员工知识、技能和素质的重要手段。高校和企业共同开展职业培训,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借助于高校规范的办学方式、系统的理论学习、优良的理论师资,再加上企业确定的教学内容、丰富的实践师资、真实的实训场所,就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和企业的实践场所,把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从而提高职业培训的效果。。

2.深入的企校合作,将企业文化植入学校的课堂教学。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一方面提高对企业的认同度,提高企业对于优秀学生的吸引力;另一方面,通过企业文化的渲染,学生成为企业员工后,个人的价值观会更加趋同于企业,能更好地融入企业,对企业更具有“忠诚度”。相对于社会招聘,从学校招收的毕业生更多的会像一张白纸,能更好地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规范。

3.学校有丰富的文化课资源。学校的文化课可以涉及到经济、法律、心里、语言、逻辑、沟通等等诸多方面。有效地将学校开设的各种优质的文化课引入企业,可以提高在职员工的文化修养,提高在职员工的知识面。

4.企业可以为优秀在校生提供实战机会。深度的企校合作为在校的学生提供了“实战”机会,这些机会正是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老师和学生梦寐以求的宝贵资源。企业提供这些机会,为还未出校门的在校学生提供了强化实践经验的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可以让众多在校学生在毕业时能具有一定的实战经验,这些经验将帮助学生们更加迅速快捷地融入社会,进入工作角色。作为企校合作的条件,企业可以优先将优秀的毕业生纳入企业,为构建优质的营销团队作好补充。

目前,许多发达国家的跨国大公司大部分均建设有强大的规范化、制度化的继续教育体系。对于我国来说,许多企业并不具备开展完善的继续教育的能力和资源,而企校合作可以使企业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科研、设施优势,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为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继续教育。另一方面,通过深度的企校合作,将学校建设成为企业的“人才储备基地”,能更好地让企业从人力资源的角度规划和整合资源,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总之,校企合作应建立在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基础上。高校与企业应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积极合作,共同发展,使校企合作实现共赢。

参考文献: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篇(8)

1.学校、学生和用人单位三方之间仍存在脱节。

1.1学校与学生之间。

学生已经显示出对学校方提供的培养目标、模式、内容、方式等方面的诸多不满,集中表现在对学校整个培养体系的系统性、实践性和全面素质培养方面存在不满,并对培养方式的陈旧、单调和不够科学提出了批评。相反,学生对知识教育表示认可,并对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满意度较高。

1.2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

矛盾集中在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发展能力、自我认知和由此形成的就业期望,与用人单位在聘用、使用人才方式之间的冲突。大部分毕业生希望进入企业后直接从事管理工作,但企业大都要求学生从基层操作岗位做起,在实际工作中显示出一定的能力后,择优安置到管理岗位。从客观分析,首先是学校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缺少个性和专业特色,同时也无法给予企业正确的甄别信号;其次是教学内容与企业管理需要有差距,企业希望学校能够更进一步强化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2.现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亟待改革。

沿袭本科甚至是研究生的管理教育理论和教育模式。傍本科味浓,学科化教学仍然严重,认真学习本科先进的理论和成功经验本身是应该大力提倡的,但是,我们目前采用的工商企业管理教材有相当部分是本科的,从理论教学到案例分析都是学科化的,实践性不足,缺乏高职特色。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结合不紧,缺乏实用性。一是课程设计与市场需求脱节,培养目标不明确,工商管理课程与普通管理类课程的差别不大。二是涉及面广但不精不专,学的多反而变得肤浅,使学生无法融会贯通,无法灵活运用。三是教材滞后。在案例教学中,科学、翔实地反映中国企业经营成败的案例太少,大部分专业教材及管理案例来自国外,许多案例教学变成了被动的案例讨论与分析,难以解释我国特有的经济现象。案例中看不中用,模拟现实的机会不多,无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四是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专业特色的核心课程,因此有工商企业管理无专业课的说法。专业实习难以有效开展。由于工商企业管理涉及到企业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如供应、生产、销售、财务、质量检验、战略规划等,要想安排学生将企业的管理工作全部实习一遍是非常困难的。培养方案中虽有暑期社会实践、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但时间短、资源少,难免流于形式,毕业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差,在人才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出现了就业难的局面。

二、加强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建设的若干对策

1.适应区域形势发展,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当前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一般定位为: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重构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确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对本地区经济建设和各行业发展现状,可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熟悉国家经济法律、法规及企业的基本运作过程,了解工商管理前沿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从事企业管理活动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树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具备企业管理的基本技能,能够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经营决策和有效管理,善于沟通与协作,勇于探索与创新,并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和健康身心,能在工商企业一线从事执行及基层管理工作,包括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运作、市场营销、项目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对接职业岗位需求,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2.1改革课程体系。

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和实践来看,其课程体系需要进行较大幅度的改革,具体是:一是核心课程要精练,不追求广而全,要与其它工商管理的二级学科区别开来,突出企业组织、公司运作、公司治理、战略管理等课程的核心地位。二是加强人文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增设管理沟通、商业伦理、职业礼仪、艺术赏鉴等课程。三是增大选修课比重,给学生更多的课程选择空间,营造更加开放的学术氛围。

2.2调整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改革的一个总体原则,就是教学内容必须反映该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反映时代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未来企业间的竞争是全球性竞争。由此社会急需大批了解国际经济运行规则,懂得国际经济法律、法规的管理人才。为此,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应从易到难,从低到高,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实现国际化。

2.3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一是应切实重视和强化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必须坚持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强调学生学习自立性的原则,应要求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自主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而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得到强化和提高。三是应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深入开展专业实践,积极组织和开展各种有利于培养学生管理能力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3.突出专业技能训练,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

第一,必须改进教育模式,增加实践环节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改进实践教育模式,增加实践教学,在实践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实际技能,具体就是要让学生掌握管理的实用性技能,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能力,以增强学生的岗位的适应能力。第二,要走出校园,加强校企合作。一方面,可建立由校内专家和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者组成的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会成员参与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课程内容的确定等工作,保证人才培养规格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另一方面,学校必须与各类企业展开合作,将企业作为校外教学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学习期间有机会到企业顶岗实习。第三,重视模拟实验室建设,为管理情景模拟、会计报表阅读分析、市场调研等实践环节的教学提供良好的环境。

4.强化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升教师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

4.1拓宽教师队伍的专业结构。

一方面在引进教师时,要注意与现有教师的专业互补性;另一方面,要加强现有教师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教师进修,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可以通过派出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班和学术研讨会,通过学习交流和参观、培训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相应的专业技能。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篇(9)

重庆是中国重要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近年来相关产业发展非常迅速,形成了很好的产业积聚效应。涌现出了长安、红岩、力帆、隆鑫等多个企业,这些企业正日益成为重庆市汽摩产业增长的强力引擎。

在取得显著发展的同时,现阶段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突出体现在国内车企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导致国产自主车企有被合资企业挤压边缘化的趋势。而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储备是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研发能力的最根本途径。因此,迫切需要高校培养输送具有自主创新能力与意识的创新性技术人才。

本文以提高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为出发点,探讨我校与长安汽车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大学生的培养模式。目的在于通过校企联合培养,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出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自主创新人才。

一、校企合作联合培养自主创新人才

近年来重庆交通大学根据企业实际人才需求,为了能培养出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创造性的将“校企合作培养”、“订单式培养”“双导师制”等培养方式引入我校自主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中。联合我市汽车制造龙头企业长安汽车,探索出一套“校企联合,协同创新”的自主创新人才“3+1联合培养模式”,实现学生、企业、学校多方资源共享和共赢的模式,为我市汽摩行业培养出一批复合型自主创新人才。

1.校企合作自主创新人才3+1联合培养模式

学校与长安汽车探讨共同制定“学校长安3+1联合培养”特色方案,依据“通识认知教育专业认知教育实践训练企业联合培养”的顺序,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掌握专业知识理论,近而熟悉专业技能,理解汽车产品模块化、专业化研发流程,感受企业发展文化与管理体制。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企业培养锻炼,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强化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

学校长安3+1联合培养方案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第一至第四学期的通识认知教学阶段,在该阶段学生完成公共课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并引导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和各类开放性课程实验,提高学生实践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组织学生通过参加企业开放日的方式了解企业与行业,与企业共同完成联合培养学生选拔。

第二阶段为第五到第六学期,在该阶段学生完成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电子技术等专业课教育。在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的同时,组织引导学生参加课程设计、综合设计、汽车拆装生产实习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实践与动手能力。

第三阶段为第七到第八学期,也是联合培养阶段,完成一到两门专业实践课程,学生进入企业实际参与企业生产实习,建立“双导师”制度,由企业选定一位资深工程师作为学生在企业生产实践的指导导师。并同学校指导导师协商,以企业的研发课题为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在“双导师”协同指导下学生完成论文,通过答辩。

2.一年企业联合培养实践

校企联合培养采用“订单式”,根据企业需求,依据学生的理论成绩、实践能力和个人意愿选拔联合培养的学生和培养方向。

联合培养的学生在基本完成理论学习后,最后一年被安排进入企业参加生产实践。为了保证联合培养学生的质量,由企业、学校、双方导师共同制定实践计划。企业首先安排学生进入研发中心、生产部、质量部等多种工作岗位,以使学生了解生产过程、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内容,对企业生产流程与文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此后学生被安排进入拟培养岗位,由企业指导导师指导学生生产实践,期间企业为学生开展汽车知识、企业文化、汽车模块化生产的专题讲座。为了保证培养效果,要求学生撰写工作日志,实践阶段性报告,由企业学校双方导师共同审阅。

通过学校、企业、学生、导师协商,由企业为学生安排毕业论文课题,企业学校双方导师共同指导,共同量化学生的实践表现。学校导师到企业参加论文开题、中期检查,把握进度,审核论文质量,共同组织学生答辩。

二、校企联合培养的促进作用

在学校与长安合作搭建的培养平台上,学生获得了更好的实践平台与高层次工作机会。通过为期一年的联合培养,学生巩固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对汽车企业和整个产业有一较为全面的认识。联合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突出于同届毕业生,特别是学生的责任意识与自主创新意识明显高于其它学生。通过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的反复结合,激发了学生学以致用的热情,促使学生自发的思考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联合培养的学生不仅能够在培养期间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而且许多联合培养的学生一毕业后便能独立承担工作,并展现出成为业务骨干的潜力。联合培养实现了学生从大学生到工程师身份转换上的“无缝对接”,联合培养模式正获得更多企业的认可。

三、校企联合培养的不足与建议

1.学生对联合培养企业的认识和自身定位有待加强

部分学生对联合培养方案不够了解,同时对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对联合培养企业也缺乏了解的热情与渠道。使得部分学生“恐惧”去企业,认为去企业不仅辛苦,而且企业理论水平不高,学不到真知识,导致许多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丧失了宝贵的学习机会。

针对这一问题,从新生入校开始,学校要加大联合培养的宣传力度,并且要求学生的学业导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积极指导学生尽早确定职业规划。同时要更多的邀请企业的管理者和高级工程师来校开展讲座交流,并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强化他们对联合培养模式的认识,激发学习的热情,以使更多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进合培养模式中。

2.校企联合培养与知识产权之间的矛盾问题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篇(10)

关键词 :校企合作 联合培养 自主创新人才

重庆是中国重要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近年来相关产业发展非常迅速,形成了很好的产业积聚效应。涌现出了长安、红岩、力帆、隆鑫等多个企业,这些企业正日益成为重庆市汽摩产业增长的强力引擎。

在取得显著发展的同时,现阶段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突出体现在国内车企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导致国产自主车企有被合资企业挤压边缘化的趋势。而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储备是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研发能力的最根本途径。因此,迫切需要高校培养输送具有自主创新能力与意识的创新性技术人才。

本文以提高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为出发点,探讨我校与长安汽车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大学生的培养模式。目的在于通过校企联合培养,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出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自主创新人才。

一、校企合作联合培养自主创新人才

近年来重庆交通大学根据企业实际人才需求,为了能培养出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创造性的将“校企合作培养”、“订单式培养”“双导师制”等培养方式引入我校自主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中。联合我市汽车制造龙头企业长安汽车,探索出一套“校企联合,协同创新”的自主创新人才“3+1联合培养模式”,实现学生、企业、学校多方资源共享和共赢的模式,为我市汽摩行业培养出一批复合型自主创新人才。

1.校企合作自主创新人才3+1联合培养模式

学校与长安汽车探讨共同制定“学校-长安3+1联合培养”特色方案,依据“通识认知教育-专业认知教育-实践训练-企业联合培养”的顺序,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掌握专业知识理论,近而熟悉专业技能,理解汽车产品模块化、专业化研发流程,感受企业发展文化与管理体制。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企业培养锻炼,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强化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

学校-长安3+1联合培养方案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第一至第四学期的通识认知教学阶段,在该阶段学生完成公共课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并引导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和各类开放性课程实验,提高学生实践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组织学生通过参加企业开放日的方式了解企业与行业,与企业共同完成联合培养学生选拔。

第二阶段为第五到第六学期,在该阶段学生完成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电子技术等专业课教育。在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的同时,组织引导学生参加课程设计、综合设计、汽车拆装生产实习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实践与动手能力。

第三阶段为第七到第八学期,也是联合培养阶段,完成一到两门专业实践课程,学生进入企业实际参与企业生产实习,建立“双导师”制度,由企业选定一位资深工程师作为学生在企业生产实践的指导导师。并同学校指导导师协商,以企业的研发课题为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在“双导师”协同指导下学生完成论文,通过答辩。

2.一年企业联合培养实践

校企联合培养采用“订单式”,根据企业需求,依据学生的理论成绩、实践能力和个人意愿选拔联合培养的学生和培养方向。

联合培养的学生在基本完成理论学习后,最后一年被安排进入企业参加生产实践。为了保证联合培养学生的质量,由企业、学校、双方导师共同制定实践计划。企业首先安排学生进入研发中心、生产部、质量部等多种工作岗位,以使学生了解生产过程、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内容,对企业生产流程与文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此后学生被安排进入拟培养岗位,由企业指导导师指导学生生产实践,期间企业为学生开展汽车知识、企业文化、汽车模块化生产的专题讲座。为了保证培养效果,要求学生撰写工作日志,实践阶段性报告,由企业-学校双方导师共同审阅。

通过学校、企业、学生、导师协商,由企业为学生安排毕业论文课题,企业学校双方导师共同指导,共同量化学生的实践表现。学校导师到企业参加论文开题、中期检查,把握进度,审核论文质量,共同组织学生答辩。

二、校企联合培养的促进作用

在学校与长安合作搭建的培养平台上,学生获得了更好的实践平台与高层次工作机会。通过为期一年的联合培养,学生巩固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对汽车企业和整个产业有一较为全面的认识。联合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突出于同届毕业生,特别是学生的责任意识与自主创新意识明显高于其它学生。通过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的反复结合,激发了学生学以致用的热情,促使学生自发的思考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联合培养的学生不仅能够在培养期间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而且许多联合培养的学生一毕业后便能独立承担工作,并展现出成为业务骨干的潜力。联合培养实现了学生从大学生到工程师身份转换上的“无缝对接”,联合培养模式正获得更多企业的认可。

三、校企联合培养的不足与建议

1.学生对联合培养企业的认识和自身定位有待加强

部分学生对联合培养方案不够了解,同时对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对联合培养企业也缺乏了解的热情与渠道。使得部分学生“恐惧”去企业,认为去企业不仅辛苦,而且企业理论水平不高,学不到真知识,导致许多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丧失了宝贵的学习机会。

针对这一问题,从新生入校开始,学校要加大联合培养的宣传力度,并且要求学生的学业导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积极指导学生尽早确定职业规划。同时要更多的邀请企业的管理者和高级工程师来校开展讲座交流,并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强化他们对联合培养模式的认识,激发学习的热情,以使更多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进入联合培养模式中。

2.校企联合培养与知识产权之间的矛盾问题

在校企合作办学的实践过程中,发现企业往往有担心核心技术泄露以及知识产权纠纷的顾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对联合培养的积极性。有时企业在权衡风险和得失的基础上,不愿承担联合培养学生的工作。对此,在签订企业、学校、学生三方联合培养协议时,要明确学生对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职责。学生在进入企业时,还要与企业签订保密协议。以此打消企业的顾虑,调动企业对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的积极性。

四、结论

我校与长安汽车开展校企合作,“3+1联合培养模式”的实践表明,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在使学生掌握牢固的专业理论知识前提下,激发了学生学以致用的热情,促使学生自发的思考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校企联合培养为企业培养了更多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简介

唐刚志,(1980-),男,四川人,博士,重庆交通大学讲师,从事车辆工程专业教育

参考文献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篇(11)

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关键,是培养新时代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根本之路,也是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只有与用人单位紧密合作,合作办学、合作教学建设、合作人才培养、合作就业、合作研发、合作服务,共同制订教学计划,提供实习、实训设备,才能得到符合自身发展的合格人才。

一、目前校企合作的现状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是国际职教界公认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但当前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许多院校没能正确把握校企合作之本,只追求校企合作之名,且不务校企合作之实,严重影响了校企合作育人质量。

目前校企合作主要以“订单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等开展校企合作,培养新型高技能人才。但是忽视了人才技能培养与人的整体素质提升的统一性,所以培养的可能是某种“专才”可能会出现方向性问题。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人才,高职教育是要培养社会所需的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学校主动积极与企业联系,安排学生去企业进行实训、实习。只要学生在企业顶岗了,在企业实习了,就自认为是校企深度合作育人。只要仔细反思一下:学生实习专业是否对口?实习内容是否符合人才培养的要求?实习时间安排是否恰当科学?实习组织是否严密有序?实习是否有利于“全人”的培养?若要深究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发现当前许多的校企合作只能说是学校为企业及时提供了所需的短期劳动力,而不能说是校企合作育人。许多的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追求“校企合作”本身,未真正落实坚持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原则,忽略了校企合作的根本目的是“育人”。

二、明确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念,重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高技能人才首先是“人”,其次是“才”。“人”与“才”的结合点是素质。如果没有完整的人格和素质,人才极有可能出现严重的问题。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就技能而技能”,而应当让学生明确自己掌握技能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解决某个现实难题,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服务社会和国家的需要。人才培养如果背离了这个目的是没有现实意义的。

明确育人是校企合作的宗旨。高职教育为什么要与企业合作,这是高职教育职业性、实践性、社会性特点所决定的,这也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育人为学校之本,合作中,高职院校要坚持以育人为合作的根本宗旨。离开这一宗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就失去了必要性。

创新人才培养就是要在既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基础上,侧重对人才培养的途径和过程,培养方式方法进行革新,着力解决好“怎样育人”的问题。[1]

三、校企合作中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

校企要紧密合作,合作企业要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把人才培养作为企业工作的一部分。在校企合作内容实施上,高职院校可在如下几方面与企业开展合作。

(一)合作办学。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共同投入,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机制。学校和企业从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到培养具体方式都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探讨制定,共同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主要特征为教师参与企业实践与技术研发,企业参与学校教育,学生参加定量的生产实践。这样既能保证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又能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合作教学建设。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开展专业建设,共同研究专业设置、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在国家宏观指导下,与职教课程专家一起共同开发建设课程,编制教材;采用建立“校中厂”或“厂中校”方式与企业共同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同时企业也可以共享学校的实训资源;学校教师与企业人员互兼互聘,共同建设专兼结合的“双

”型教师队伍。

(三)合作人才培养。学校企业双主体共同育人,将职业资格标准和企业生产的技术标准及工作过程引入并转化为教学内容,学校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执教,企业提供实习岗位,在学校学习和到企业实践交替或结合进行,企业参与学生学业成绩评价。

(四)合作就业。通过订单培养或建立就业基地等方式,共同促进学生就业。“公司制”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以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人才使用为利益平衡点,以引企入校建立校内分公司为主要途径,为学校培养人才提供真实企业的教学环境,能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符合高职经贸类专业教学特点和规律,同时,也能为企业在使用人才、研发经营等方面带来效益,从而实现双赢局面。[2]

(五)合作研发:学校教师参与企业技术研发与革新,与企业共同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促进共同发展。加强科技信息、市场信息、人才信息的交流。

(六)是合作服务。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企业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有条件的还可合作面向社会开展社会人员培训和技术服务推广工作。

四、结语

通过校企紧密合作培养人才的过程,也是学校了解社会行业企业对高职教育人才需求状况的过程。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与相关行业的职业岗位需求要相一致,要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科学合理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做到依托行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行业,学校与企业良性互动,共同发展。同时把技能培养和素质培养有效的结合起来,使学生意识到素质对技能提升的重要性,使企业更重视人的素质培养。

总之,校企合作作为学生成为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更加可靠坚实的平台,二者合作是一种“双赢”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崔海军,刘荣红,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分析,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19-22

[2]沈时仁,校企合作高职商贸类“公司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职教通讯[j]2011(12):72-75

作者简介:曾繁敏,女,(1965-),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