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教师论坛发言稿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1 16:28:12

教师论坛发言稿

教师论坛发言稿篇(1)

一、特优生特点

1、一难——难于影响

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其一,特优生一般都比较有思想,对事物有自己的独特认识和看法,而如果你的理解和认识不能得到他的认可,就很难影响他;

其二,特优生成长的背后,往往有一些优秀的家长和曾经培养教育过他们的优秀的教育同行,如果你要想影响他们,而你又和他们的心中喜爱的老师相去甚远,他往往不信服;

其三,特优生,特别是重点中学的特优生,都是被小学、初中到高中一直宠上来的好学生,他们身上的缺点,都一直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包容甚至是支持的,无法轻易改变。

所以,作为高中教师,教给特优生知识不难,但改变他们在成长中待人、处事等的方法态度却不容易。

2、两好——学习好、纪律好

(1)学习好

在这里,特优生之所以被称为特优生,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品行如何优秀,可以毫不客气地说,理由是他们成绩拔尖。所以很多老师都是比较喜欢教实验班,因为实验班的学生往往一学就会、一点就透。按照华师大李政涛教授的话说这叫没有成效,他们“本来就好”,我们的教学应让他们“好上加好”。如果师生的这个观念不改,这就是蕴含在特优生培养背后的突出问题。

(2)纪律好

特优生除了学习好外,还有一个突出的优点,那就是纪律好。按照我的理解这主要得益于特优生自身对环境的要求——在高效的学习中,他们相对一般学生更喜欢较安静的环境。

二、认识上存在的误区

1、无为论——特优生是天生的宝物,可望不可求,不是后天的努力所能培养的;

2、无用论——特优生很聪明,根本用不着老师去培养,或者说,培养起不了多大作用;

3、有害论——老师培养不出特优生,如果去培养的话反而会影响特优生的健康成长。

以上这些错误认识,严重影响了老师培养特优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确立正确的观念,我们才可能坚定不移地做好特优生的培养工作。

三、培养方法

1、选苗

我认为,特优生不仅要学习好,更要素质高。这一点听起来像是唱高调,实际上并非这样。老师们想想,从重点中学实验班走出来的学生,以后做的肯定是不平凡的工作,如果思想不过关,贪汅受贿,当官不能造福一方百姓,说不定若干年后,我们反会受这些“高智商”的伤害。如果真是那样“养虎为患”,我们反而成了罪人。

我就听说过这样一个事:一位学生毕业后分到了交警队工作,有一次他的高中老师开车出了事故,正好是他出的现场,他老远地看到是高中老师就溜号了,没去现场。这样的学生,我认为就是素质低下的表现,你不帮老师可以,但你不能亵渎了你的工作——说不定你晚到现场就会有更大的事故,更不用说不出现场了。

另外,特优生的“选苗”工作不能仅仅把“宝”押在几个人身上。要让特优生形成群体。

2、管理

(1)因人而异

不客气地说从小学到高中,大部分特优生是在“温室”里渡过的。但是我认为要想让特优生更优,决不能放纵特优生,也不能把他们管的太死。我们不能硬把每一个特优生都塞到同一个班级管理的模式中来,应该针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管理要求。所以我带的班内没有明确的班规,只有相对的纪律。

(2)发挥“特长“

任何一个特优生都有他的“过人”之处,我们必须将他的长处发挥出来,才能带动他个人的全面发展。我对特优生培养的一个原则就是“用其所长”。我带的班内,每科都是两个科代表,一个是单科成绩最好的特优生,另一个是管理能力较强的。

(3)要鼓励,更要激励

“赏识教育”提了很多年,但要真正做到由衷地赞美学生,我发现还是很难的,因为中国人习惯于追求完美,习惯于恨铁不成钢。但在高三我们必须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这是融洽师生关系,增强学生自信心的一种手段。但对于特优生有时候这样的表扬显得苍白无力。俗话说“劝将不如激将”,针对个别学生,我有时就有故意贬低他们,抓住把柄把他们贬得一无是处,利用他们不服输的心理,激发求胜的斗志。只要火候掌握得当,效果还特别明显。比如去年的一个学生叫马延友,在一模考试结束后,成绩不理想,精神颓废。我就叫他到办公室,狠批一通,对他放下狠话:你就这水平,你也不用自责,你也与张同会不是同一个档次,你也比不过人家……。这话听起来像挖苦,但从后来的结果来看,我的这番话确实起到了激励的作用,马延友去年高考以总分647分位居全班第三名。今年寒假同学聚会时他还提到这事,从他的言谈中我能感到他对我的感激。他说要不是我当时那一番话他可能还会颓废下去。

教师论坛发言稿篇(2)

吉首大学校报四开八个版面,包括综合新闻(占两个版面)、“本土文化”、“书海泛舟”、“校园生活”、“文学艺术”和“教科・管理”。为了及时宣传介绍教学科研的最新动向和成果,加强师生的爱校之情、增强内部凝聚力、扩大社会影响,“教科・管理”版设有“院讯快递”、“教改之窗”、“教科动态”、“实践教学”、“新闻集锦”等。

“院讯快递”及时报道各院系教学、科研、管理方面的最新消息,如各院系新出台的政策措施、目前工作动向等。“教科动态”则对获国家、部、省、市级科研成果奖,科研课题获国家、省级立项及结题情况,专家学者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教师赴国外进行学术交流情况等,进行及时报道。另有“新书架”专栏,对学校教师新近出版的学术专著进行介绍。“教改之窗”则宣传学校关于教学、科研、管理方面的改革思路及经验,比如《素质教育改革新尝试》一文便是商学院对职业经理人综合素质养成计划的一项新措施的介绍,这无疑给了其他院系一些启发和思考。

此外,“教科・管理”版的“实践教学”专栏及时报道各院系实践教学的成功范例;“新闻集锦”从信息广度入手,博采国内外高校教育教学新闻大事,以开阔读者视野,启发读者思维,扩大报道范围,同时还对兄弟院校的信息时事等进行简略报道,力求扩大校报的信息量;“吉大讲坛”介绍新近专家学者讲座及有关学术交流方面的信息,等等。

加大对教学科研的宣传

每期组稿时,校报采编人员都深入各院系及教务处、科研处等职能部门,充分调动各单位通讯员的积极性,博采信息,力争在稿件编发前不漏掉有价值的新闻,不错报新闻,并积极主动地深入到教学一线,加大宣传报道的力度,努力提高舆论引导的质量和水平。对教务处组织的教学检查、听课评课、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精品课程评选、硕士点申报等大型的活动,校报总是派采编人员全程跟踪并进行深度报道。

校报对学校部级课题龙山里耶秦简研究、沈从文研究等都曾做过连续性跟踪报道,并对沈从文研究20年来的成果进行了总结性回顾,组织作者撰写《沈从文研究二十年》。

充分发挥桥梁作用

在“教科・管理”版上有两个富有特色、颇受师生喜爱的栏目,这就是“教学月坛”和“学生评课”。“教学月坛”安排在每月的上旬,“学生评课”安排在每月的下旬。这两个栏目均为千字小文,却都构思新奇、笔法灵活、角度新颖,娓娓道来,严肃而不拘谨,活泼而不失度,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教学月坛”得到教师们的充分肯定,一些教师说,有时候教学偶有心得,想说话,却没地方说,这样一个栏目出来,正好可以促使自己动动笔,将心得体会写出来,一则自己做了总结,得到提商二则同行们看了也可以得到些启发。撰文者大部分都是教学骨干或是学校管理层的精英,如《教学、科研、学习相得益彰》写自己的教学、科研、进修深造的一段生活历程、《二句箴言》谈自己对如何做学问如何做人的感慨,等等。除了一线教师踊跃投稿外,该栏目还邀请了一些退休老教师撰稿,因为他们的教学及教学管理经验丰富,而且热情高,很乐意为校报撰稿。

“学生评课”则同时引起了学生和老师的关注,校报成为师生间的桥梁。有的学生写好稿件后,任课老师还对稿件进行指导和修改,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稿件的质量,又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个评课栏目学习其他老师的一些做法,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紧跟学校发展步伐

教科版还根据学校各阶段的工作重心临时开辟新栏目,以紧跟学校教育教学发展步伐,为教学科研服务。

教师论坛发言稿篇(3)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6-0116-02

一、论坛建设背景及理论

教育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就大学英语教学而言,如何提升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含本、硕、博和留学生)以英语为工具进行专业学习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如何培养一批有创新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应国际化教育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已然成为新的形势下学界所要解决的问题。大学生英语科技论坛为这一新命题的解答提供了新的视角。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重要分支认知灵活性理论被广泛地用于指导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实践。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在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同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实现的。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可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元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近年来,校际大学生英语论坛在各重点院校蓬勃发展。上海第二军医大学连续四年成功举办“医学人文英语论坛”,在学界引起了轰动,有力地推动了学术英语改革实践的进程。

二、论坛介绍

大学生英语科技论坛是一个以英语为工作语言,完全由学生组织、管理和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发表学科前沿趋势、表达专业思想、交流不同学科信息、展示自我、发展语言能力、接触、了解社会和学习统筹管理能力的实践平台。通过让学生自主承办、参与国际科技论坛,邀请留学生和校外学生就共同关注的前沿科技进行交流与探讨,学生可获得语言实践和能力展示的机会,也搭建起一个培养创新型国际技术人才的窗口平台。大学生英语科技论坛是基于“以应用为目的、以学生为中心、以教材为依托、以演练为手段”的一门实践课程。作为论坛建立的第一步,我们为2011级多学科背景口译班开设《国际学术交流英语与国际会议实务》,教授包括英文摘要写作、英语论文撰写、学术英语口头陈述(Academic Oral Presentation)等的国际学术交流英语和包括国际会议组织流程、国际会务交流、国际会务信函写作、国际会务致辞与演讲等的国际会务英语。学生在修读完这门课程之后,利用所学的国际会务知识及语言技能,按照标准国际会议流程,自主打造一台“卓越大学生英语论坛”,并在论坛结束之后进行反思写作(Reflective Writing)。论坛的建设与组织完全由学生承担,教师对学生组织及参与论坛事务的整个过程作观察和评判,并在论坛组织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作介入式的监控。针对论坛事务组织、参与和会后总结的同学间互评(Peer Evaluation)及教师评语作为对此课程的最终评价。

三、论坛特点

大学生英语科技论坛是集学术性和社会性为一体的实践课程。它的创新之处体现在:

1.实习式的课程教学模式――学习即实践;实践即学习。论坛给学生提供了真实的语言学习情景和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学生应用在课堂上所学的国际学术交流及会务英语,向全校学生(含本、硕、博及留学生)发步论坛事务公告;制作论坛手册和宣传影视、文本资料;征集及筛选稿件;公布与会嘉宾和宣讲人名单;撰写主持人发言稿和大会发言人背景介绍;制作论文海报;编写与新闻稿以及参与大会发言、问答环节等。真实、海量的会务交流激发了学生学习语言的动力,也为学生提供了操练语言的场景和展示才华的机会。学生也通过真实、具体的会务操办深刻理解课程内容。

2.探究式的社会实践――实践了解社会;实践指导学习。“大学生英语科技论坛”建设的始终都会涉及到不同层面的社会性工作:联系与会专家、领导;联系赞助方;联系各高校学联辅助宣传;制做工作证、签名墙、条幅及采购茶歇物资等。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社会现状、洞察社会需求,通过社会实践发现自身不足,从而明确今后学习方向及目标。

3.前瞻性的学术交流和多方位的才华展示。具有校园文化品牌意义的“大学生英语科技论坛”以年会的形式长期举办,每届论坛将以中国和东盟各国共同关注的科技领域为主题。论坛鼓励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的学生对热点科技前沿和趋势进行广泛的交流和探讨,鼓励学生创新性地表达专业思想。除了学术层面的思想碰撞之外,制作论坛开场视频、宣传海报以及设计会标等创造性事务也给学生提出了新的挑战,为学生展示设计才华和创造能力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本创新性英语实践课程采用行动研究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分四步实施方案:第一,开设《国际学术交流英语与国际会议实务》课程及专题讲座,教授国际会议组织流程,培养学生以英语为工具进行专业学习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第二,协助、监控学生组织、承办论坛,落实论坛每个阶段的监管工作。第三,举办论坛。第四,反思论坛举办的得失,总结此实践课程的教学成果及社会效益。

总而言之,大学生英语科技论坛能成为一个语言交流的平台、思想碰撞的园地、才华展现的舞台和能力提高的集训地。论坛创新性地促进了不同区域、不同高校之间的学生的学术交流,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也锻炼了学生的学术英语能力和其他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Hutchinson.T.& A.Water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Jordan R.R.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3]蔡基刚.后大学英语教改依据与对策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0,a(3):3-12.

教师论坛发言稿篇(4)

参与本次活动的海内外专家就目前亟待解决的数字技术手段、媒体设备研发、文献著录标准、典藏流程管控等议题进行研讨。以务实开展手稿、历史音频数字化典藏工作坊为核心,适当配合相应专题讲座、研讨会,同期举办手稿图片展、手稿研究论文会等其他活动,使之形成一整套典藏、手稿学术研究的业务流程,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符合上音馆藏现状的业务操作标准,使之成为上音图书馆特种音乐文献建设及后续研发的基础保障,更好地为专业音乐教学、创作、科研、艺术实践,以及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服务。为期六天的“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图书馆国际论坛暨工作坊”,共举办了4场专题讲座、5项工作坊计划、2场论文会以及数字图书馆国际论坛。同时还举办了丁善德百年诞辰纪念展和首期“走进音乐”系列讲座等。

二、过 程

11月21日,“2011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图书馆国际论坛暨工作坊”在上音教学楼贵宾室隆重开幕。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杨燕迪教授,美国国会图书馆研究员叶娜博士,台湾师范大学民族音乐研究所所长、音乐数位典藏中心主任黄均人博士,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办公室朱立平主任,国际交流处陈晓翌处长,协办单位音乐学系主任韩锺恩教授,音乐工程系主任陈强斌教授,以及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社长洛秦教授,管弦系主任李继武教授,音乐教育系主任余丹红教授,作曲系副主任温德青教授,《上海音乐学院志》编委会办公室林熠常务副主任,艺术管理系副主任王勇博士,以及承办单位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馆长钱仁平教授、石震明副馆长、馆长助理韩斌等出席开幕式。杨燕迪首先致词,他认为通过本次国际论坛与工作坊,对萧友梅、丁善德、谭抒真、李翠贞等学院老前辈的手稿、历史音频进行科学、妥善的典藏与数字化保存,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特种音乐文献整理工作的国际标准与切实可行的学术程序,从而有力推动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特种音乐文献典藏与研究的相关工作,更好地为学院教学、创作、科研、艺术实践,以及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服务。他还代表学院向美国国会图书馆与台湾师范大学图书馆赠送了上海音乐学院师生理论研究、音乐创作、表演艺术等方面的学术成果。叶娜与黄均人先后致词,并分别代表美国国会图书馆和台湾师范大学,向上海音乐学院赠送学术文献与作曲家手稿典藏设备。下午,叶娜与黄均人分别作了《美国音乐民俗中心典藏流程》与《数字典藏概念与流程》专题讲座。就国际标准下的数字化典藏概念、业务流程,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就上音图书馆客观存在的现状条件以及技术难点上给出了良好的建议。

11月22日,手稿工作坊在图书馆音像视听部正式开坊。钱仁平向来宾介绍了上音图书馆的历史、现状条件、发展规划,对本馆收藏的华人作曲家手稿进行了简单介绍。随后,由上海音乐学院、台湾师范大学、美国国会图书馆组成的联合工作团队,在叶娜和黄均人的指导下,按照获取(Acquisitions)、登录(Accessioning)、处理(Processing)、保存(Preservation)、命名(Numbering)、以及制作索引指南(Finding Aid)六个典藏步骤开始对李四光《行路难》手稿(2页)、萧友梅手稿(蓝色封面乐谱草稿本,24页)进行典藏。当天下午,吴旭在上音图书馆视听部大厅先后作了《历史音频典藏与数字化保存》以及《斯坦福大学音乐图书馆的设计理念与管理》的学术报告。

11月23日,手稿工作坊团队继续执行“丁善德手稿计划”,对《新中国交响组曲》手稿进行了典藏。至中午,基本完成预定的“萧友梅手稿”、“李四光手稿”、“丁善德手稿”三个既定计划。手稿工作坊结束后,钱仁平表示:“我们以国际标准,高规格地完成了‘李四光手稿计划’——这是第一份中国人的音乐手稿,以及萧友梅和丁善德的手稿典藏。此次工作坊的意义不仅是典藏了这些珍贵手稿,更为重要的是它为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今后的手稿典藏、作为特色文献建设的华人作曲家手稿数据库建设、网络数字图书馆建设等各项工作,开启了大门,提供了标准及流程化参照。”

23日下午以及24日上午,“音频计划工作坊”在图书馆第二视听室开展。工作团队在黄均人的带领下分别对两张33转LP老唱片进行了数字化典藏。其中一张是由谭抒真(小提琴)、李翠贞(钢琴)合奏舒曼《d小调奏鸣曲(作品121号)》,另一张是丁善德先生演奏贺绿汀《牧童短笛》(中国唱片厂出品)。典藏过程一方面对唱片原件进行清洗、保存,并按照国际标准进行档案命名。同时,对唱片进行数字化转档,制作多种格式进行保存和命名。

11月25日,“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图书馆国际论坛”图书馆音像视听部大厅举行。参与论坛的专家有,活动组委会副主任、上海音乐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孟东教授,美国国会图书馆研究员叶娜,台湾师范大学音乐研究所所长、音乐数位典藏中心主任黄均人,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图书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长、作曲系副主任贾国平教授,《人民音乐》顾问、中国音协音乐评论学会副会长张弦编审,国家图书馆学术委员会委员、外文采编部主任顾犇博士,台湾音乐中心主任、台湾豫剧团团长苏桂枝博士、天津音乐学院图书馆馆长王建欣教授、武汉音乐学院图书馆馆长孙晓辉教授、中国音乐学院图书馆馆长杨红教授、杭州师范大学音乐艺术学院副院长杨九华教授、长江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董焰教授、上海音乐学院科研处处长萧梅教授、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馆长钱仁平教授、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馆长助理韩斌等。论坛首先由徐孟东致词,他充分肯定了此次活动以及图书馆长期以来所做的工作——特别是特色文献建设,对学院教学、科研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并且,寄望图书馆以此为契机,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取得成果。随后,叶娜与黄均人分别以《初探数字时代下的中国音乐遗产保存》和《“余音绕梁,永传于世”:谈珍贵音乐文献典藏的观念与实践》为题,进行了主题发言。

在论坛自由讨论阶段,贾国平介绍了“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图书馆专业委员会”成立源流,随后,他就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文献建设及相关项目情况进行了介绍。叶娜介绍了美国国会图书馆的相关情况,指出典藏和研究成果应该最终都上网,为公众提供权威、准确的文献服务。张弦以她参观挪威卑尔根公立图书馆中馆藏格里格手稿的经历和体会,发表了《国际视野 本土耕耘——贺“2011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图书馆国际论坛暨工作坊”》的书面讲话,她讲到“上海音乐学院不仅高瞻远瞩,不断挖掘中国音乐史中的宝贵资料,还主动积极地联系作曲家,收藏他们的手稿,使馆藏逐渐丰厚。这种对于作曲家的尊敬和细致入微的操作,赢得了作曲家的心,纷纷把自己多年的心血,放心地交给上海音乐学院,说明了作曲家对上海音乐学院和上音图书馆工作的信任。”苏桂芝介绍了台湾的“中文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合作会议理事会”和“虚拟华人音乐文献典藏目录”的相关情况,呼吁强调音乐影像档案的保存,界定华人音乐文献典藏的范围,规范档案原件与数字化对象保存方式与处理流程。萧梅则介绍了她作为项目负责人年承担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项目《濒危音响档案数字化抢救试验计划》的研究成果及思考。王建欣、孙晓辉分别介绍其各自馆藏特色文献数据库建设情况。

25日下午,“手稿研究与音乐分析论文会I”、“历史音频与表演艺术论文会”同时在上海音乐学院教学北楼415教室和上海市声乐艺术重点实验室隆重举行。

“手稿研究与音乐分析论文会I”由上海音乐学院杨立青教授主持。本场会首先由香港中文大学张惠玲教授主讲,题为《节奏的重生:梅西安与布列兹对〈春之祭〉的分析》,比较了梅西安和布列兹各自对《春之祭》音乐分析,试图探求这两位作曲家如何通过不同的视角来深度诠释这个划时代的作品。她提到,梅西安对《春之祭》精辟的分析长久以来只闻其名而未见其实,分析的要点只是在其学生之间流传。相反,布列兹作为梅氏弟子在1953年发表了相关的文章《Stravinsky Remains》,成为《春之祭》研究中不可或缺的文献。尽管布列兹本人未提及这一点,其文章中沿用了梅西安的观点的事实显而易见的。

随后美国罗格斯大学音乐系饶韵华教授作了题为《从〈木管五重奏〉手稿看卢炎的音高构思》的宣讲。她提到,作曲家手稿不仅只是一种值得保存的崇高纪念文物,更是能对了解音乐风格、作曲美学有所帮助的相关珍贵文献。作曲手稿,因其五花八门,解读上更具挑战性。学者必须采合适的理论概念才能对手稿做适当的解读诠释,但同时手稿也正是乐曲分析之理论根据的来源,因此在研究20世纪作曲手稿时,理论与手稿实际上是相辅相成。

“历史音频与表演艺术论文会”由陈强斌主持。首先由东华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系宋晖副教授进行了《基于wxWidgets音频修复系统的研究》的论文宣讲。其文研究与探索了目前音频的噪音类型和各种降噪方法,在基于wxWidgets的音频修复工具Memo-ryAudio中综合应用这些方法,提供各类降噪专家模板,取得了较好的降噪效果。此系统还为今后降噪算法的不断扩展提供标准接口。随后由韩斌《LP暗码的识别在文献编目中的意义》的论文演讲。他提出在LP唱片时代辨识、版本研究和编目过程中,编号与暗码问题一直是唱片收藏家与音乐图书馆专家们的研究课题,获得这方面的知识对于鉴别版本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DECCA、EMI、RCA-Victor、Mercury等四家唱片公司以及中国唱片总公司的编号、暗码系统进行必要的梳理,并讨论其在文献编目中德特殊意义。

11月26日,“手稿研究与音乐分析论文会II”在图书馆音像视听部大厅举行。会由贾国平主持。首先由王勇作题为《留学莱比锡——萧友梅相关几件档案的研究》的论文宣讲。他通过上海图书馆所藏几件萧友梅的档案,对于他在莱比锡音乐学院主修钢琴专业;在莱比锡大学哲学院学习情况,师承关系等情况作了研究解读。随后,由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副主任刘涓涓副教授做题为《思维的印记——罗忠镕〈第四弦乐四重奏〉手稿研究》论文宣讲。她以中国当代作曲家罗忠镕2007年完成的《第四弦乐四重奏》手稿为研究对象,文章以了解曲式结构、音高材料、音响组织与“引用”手法这四个方面的技术特征为基础,着重观测作曲家在此过程中的创作思维变化。本场会最后,由就读于台湾逢甲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班的查太元同学做题为《〈黄河大合唱〉交响合唱版手稿校订研究》论文演讲,探讨了《黄河大合唱》交响合唱版手稿校订之过程及其相关发现,并检视作品原貌在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的意义。

在本次国际论坛暨工作坊活动中,为纪念丁善德先生百年诞辰,并配合学院系列纪念活动,图书馆承办了《丁善德百年诞辰纪念展》,展览了丁先生部分作品的手稿片段以及珍贵历史照片。

此外,11月26日上午在上音附中演奏厅举办了面向普通爱乐者,丰富城市音乐生活的首期“走进音乐”上音图书馆系列讲座。本期讲座邀请了上海音乐学院赵晓生教授,以《巴赫〈创意曲〉1723年手稿赏析》为题向广大音乐爱好者讲解了隐藏巴赫手稿背后的奥秘。

三、结 语

“2011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图书馆国际论坛暨工作坊”已取得圆满成功。其中,取得的成果有三:首先,她使上音图书馆特色文献建设迈出了跨越性的一步。通过手稿、历史音频工作坊的开展,使我们学习到了国际标准下的档案原件典藏、数字典藏流程。在档案命名上,一方面借鉴国际常规,一方面依照馆藏特情,制定出上海音乐学院特种文献典藏号以及命名规则②。其次,通过流程化的培训,馆员业务水平得到提升。在与美国国会图书馆、台湾师大音乐数位典藏中心等兄弟单位相互协作、交流中,学习了先进的工作理念和技术,增强了团队凝聚力。从活动期间各种讲座、论文会上,了解国内外文献建设、研究等方面的最新动态,开拓了视野,促进了馆员自身的业务思考。再次,图书馆研究功能进一步拓展,学术影响力逐步增强。

当然,通过此次工作坊,也让我们意识到前进中的困难。如何将复杂琐碎的特种文献典藏工作常态化,使之有机地融入日常工作之中?如何有效地完善、管理特色文献数据库,并形成多媒体的成果开发,多途径的展示方式,从而实现这些珍贵历史文献价值最大化?如何在数字化、网络化、云概念等各种科技手段迅速更新的历史背景中,应对各种技术上、观念上的挑战……

特种音乐文献典藏与数字化文献建设仍然是“上音”图书馆“十二五”期间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寄望今天在历史中的探究,能使之照进更遥远的未来。

①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度重大项目。

教师论坛发言稿篇(5)

1.前言

19世纪以来,通过相互交流、借鉴与模式移植,在国际研究生培养舞台上各种培养模式共生互补,形成了研究生的多元化培养模式。随着我国研究生培养体制的改革,越来越倡导学生博采众长,重视能力的多元化化培养。文献[1]在剖析目前研究生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效果的基础上,指出目前所普遍存在的研究生一专一能现象的根源和弊端所在,并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及研究,对解决这一问题的研究生多元教育模式进行了探讨。文献[2]指出当前我国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单一滞后、保障性资源匮乏、缺乏系统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导致培养的工科研究生与我国创新性国家建设所需要的高层次人员要求相差甚远。文献[3]通过探寻实践教学内在的规律性,提出应采取多元化培养方式,包括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并辅之有效措施。文献[4]针对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面临研究生扩招和因国家经济发展、支柱产业发生变化带来的人才需求变化等新形势,提出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应采用多元化的培养模式。

本文介绍了由学生组织机构负责筹备的能源学院第十一届《21世纪的热能动力》学生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哈尔滨工业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论坛》的整个过程所做的一些周密部署工作,突出学生在科研学术和综合能力方面的全方位锻炼,不仅展现了学术的魅力、活跃了校园的文化,还实现研究生的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多元化模式在实践中的探索与应用,对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来说是一个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案例。

2.我院学生学术研讨会的组织概况

《21世纪的热能动力》学生学术研讨会创办于2001年,研讨会以促进交流,推进创新,弘扬学术,培养人才为宗旨,从最初仅限于能源学院学生参与的学术活动,现已发展成最具影响力的全校性品牌学生学术活动之一。第十一届《21世纪的热能动力》学生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哈尔滨工业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论坛》收到来自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京工业大学等10余所国内外知名高校的315篇学术论文,其士生论文12篇、硕士生论文263篇、本科生论文40篇。论文内容涉及航空、航天、热能、动力机械等多个领域。因此,不仅培养了学生组织大型学术活动能力,锻炼了团队协调精神,而且营造了我校良好的学术氛围,提高了同学们的科研创新能力,加强各个大学相关专业和相关方向同学的交流与沟通。

3.本届研讨会的筹备与组织实践过程

能源学院研究生会科技部执行这次大会的筹备与组织工作。科技部共有22人,其中由一名正部长,三名副部长,18名部员组成。这次大会从持续三个月的征稿到最终会议的举行,科技部做了周密的部署与卓有成效的工作。

3.1学生组织机构的指导思想

一言以蔽之,怎样尊重科技部部员个性化,怎样调动每个部员的积极性,是整个科技部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在学期起始的科技部全体会议上,科技部主要负责人,就给大家强调了三点指导思想:①科技部不认为把院里交给部门的任务圆满完成就是成功的,而最大的成功是:是大家在这个部门的交流平台中体验到了快乐,工作任务的完成其实就是一个研究生活动的交流平台;②科技部中强手如云,如王真容的观点总是很犀利,阎佳佳的软件水平很高,金光日的韩语比较流畅等。因此,需要负责人细致掌握大家的各自特点,做到充分发挥大家的优点;③全体部员在一起,都以朋友之心真诚相待,互相体谅,共同协作完成所有工作。这就是对整个科技部指导思想的定位,一言以蔽之:以朋友之心待之,以朋友之心处之,相互体谅,协作完成工作。

3.2早期预作的良好安排

早期本届研分会科技部负责人就仔细请教上一届大会组织负责人关于上一届的会议的成功与失败之处,例如上一届会议组织之中总是部长在忙,而部员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评审稿件的老师总是很忙,需要专门同学来催促,论文集的制作耗力不少等等。针对上一届的论坛的运作过程,本届研分会科技部负责人与三个科技部副部长仔细制定执行计划,依据各人的性格特点及学习计划确定的任务分派是:一位副部长负责征稿审稿事宜,一位副部长负责主会场的事宜,一位副部长作为部里的秘书,参与论文集的制作;每个所有专人负责征稿事宜,每个所有专人负责对应老师的审稿;参与征稿审稿的同学,不再分派有关会场购买东西及主会场分会场的任务;分派大四的同学主要承担主会场与分会场的条幅、水果以及海报制作等较繁琐任务,作为下学期参评部长的依据。本届研分会科技部负责人将部门执行任务的具体过程与注意事项及时通报给全体部员,公平公正的布置对应人员的任务,倾听部员对组织工作的意见,然后做到制度与任务要明确,做到不到万不得已不可更改。

3.3筹备过程的全权委托制

教师论坛发言稿篇(6)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为部级刊物,为各界有识之士提供各类评级、提干投稿平台。本刊欢迎您踊跃投稿,为您提供快捷渠道。2009年5月份,引入“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曾用刊名:国外科技动态 

主 管: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主管 

主 办: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国内统一刊号:cn11-5599/n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9795 

邮发代号 80-616 

国外邮发代号:m4078 

创刊年:1972 

周 期:旬刊 

杂志级别:部级 

出版地:北京市

办刊宗旨

办刊宗旨深入研究、预测、报道科教创新发展现状以及改革热点、焦点;广泛探讨、交流科教工作中的优点;多方位、多层次介绍科教创新的前沿性内容;有效传播我国科教工作中的新理论、新方法;合理构建我国科研教育学术交流平台,推动和促进我国科教创新事业的发展。 

主要栏目

教师论坛发言稿篇(7)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5-0076-01

一 网络电子备课,构建多主体教研

在网络电子备课中,教师作为教研主体参与教研。首先由网络研究小组首席确定备课主题,并进行备课分工,制订好备课计划,然后进行主题学习。每位老师在主题自我内化的基础上,和小组成员交流探讨,探究内涵,为研究教材和备课作准备。然后开始各主体的网络备课,紧接着请大家提交平台,探讨互促,进行交流,并共同丰富主题内容的资料,形成教师课堂设计的共识要点。再由教师代表表述设计意图,交流统一意见,修改形成定稿,存储备用。基于学生和情境的不同,教师可以在共享的备课稿的基础上,针对班情和学生情况再作润色,使它更符合自己班级的需要。

联合备课的整个过程是基于网络进行的,而学校对于教师联合备课的管理也是通过网络化实现的。网络使得结合点最大化,过程深层次介入,成果最大限度地网状共享,讨论与研究最大限度地高频率。教学过程的管理随时处在“展开”“透明”的状态下,为促进学校教学管理质量的不断深入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打破了教师的个体备课方式,使教师的备课行为不再是单一的、个体的,而是集体的、共同的。实现了全员参与的制度化管理。

二 主题论坛交流,搭建跨时空教研

老师们在主题贴吧上根据教学实况,以教学感悟和教学疑点的形式在网上发帖、跟帖交流。以“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课堂教学究竟该教些什么?学些什么?怎么教?怎么学?”为论坛主题。语文学科诸如“如何让学生有兴趣地积累”“学生该怎样培养语感”,数学学科中的“走进数学课堂的对话教学”,信息技术的“如何应对千奇百怪的网络语言对传统文化的冲击?”等问题引起大家的思考,而在线专家——区市各教研员的纷纷加盟让讨论更有了专家的引领,活动气氛热烈。在自由民主的平台上,让老师们找回了话语权,就教学工作中真实的、感兴趣的、需要解决的、有能力研究的问题,进行了真正意义上的讨论和交流,而这种交流不受校际空间的阻隔,不受时间的牵绊,这种合作研究和平等对话,使得学科观点得到了碰撞、整理和升华。其次,教师还可以将说课、评课、磨课置于论坛中,让网络教研激活课堂纵深。具体做法为:

第一,确定研究主题,通过如导入、过渡与小结的教学艺术,教学情境的创设,重点、难点的把握等。然后在校园网上公布消息,并把教学设计上传到论坛中。

第二,围绕主题进行听评课。评课时不是交流各自的听课笔记,而是由听课的老师在论坛帖子间写自己的听课体会,进行“病理”诊断与分析和上课的对话、切磋。

第三,对本次主题听课评课活动进行小结,提出整改意见。现场听课,网络论坛说课、评课、磨课,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面对权威的拘谨和水平差异过大的压抑,减少了面对面的窘迫,彼此就教学中的问题畅所欲言、针锋相对。有效地激发了教师参与学习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地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提高了教师的主体能力,促使授课教师在研究自身教学方式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专业水平。从而在网络参与的潜移默化下,重新认识教学,重新认识课堂,教学的认识在讨论中更澄清了,教学的思想在碰撞中更明晰了。

三 开放教育博客,实现大众化教研

为了给教师有更为广阔的研究平台,可以充分运用校园网,把网络作为教师获取信息、提炼信息、交流信息、升华信息、内化信息的工具。教师可以根据学习所得在“好课大家谈”中转载、上传专家或自己对各种课例的评课意见;也可以围绕一个教学问题或研究主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使网络成为实现互帮互助的有效途径。近几年,部分教师利用博客个性表达、更新简单、链接便捷的特点,认真记录教学日记,拓展教研的时空界限。通过整合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者的力量,形成了研究合力,使教师专业化发展利用网络伸展了新的触角。它为不同层次的教师提供了帮助与支持,使网络成为从“精英研究”走向“大众研究”的重要载体。

教师论坛发言稿篇(8)

一、征稿对象:

全国各阶层人士,欢迎海外朋友参赛。

二、征稿内容:

(一)硬笔书法作品。须用硬笔工具书写,字体及创作形式不限,最大作品

长度不超过1米。内容健康,提倡自作诗文,注重艺术功底,倡导艺术创新。

(二)硬笔书法文稿。文章体裁不限,未公开发表。理论研讨、创作感言、书坛评议、与书法有关的散文随笔诗歌均可。

(三)硬笔书法用小印。适合硬笔书法作品使用,篆刻内容健康,姓名章、

肖形印、闲章等均可。

三、投稿注意事项:

(一)作品请署真实姓名,多次投稿或多件作品的署名必须一致。

(二)请在作品背面右下角用铅笔正楷写清作者姓名、性别、年龄、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并在信封上注明“大赛”字样。

(三)硬笔用小印至少六方以上,可附边款,制成印屏投寄。

(四)篆书、草书、篆刻作品请附释文。

(五)限于人力,所投稿件一般不予退还。需退稿者请注明并附挂号邮资6元(和参赛通联费一起邮寄,获奖作品恕不退还)。

四、大赛评选与设奖:

(一)评委:由书法报社资深编辑和上届大赛部分特等奖书家(评委库成员)组成。

(二)分组:分成人组和少儿组评选。

(三)设奖:硬笔书法成人组(含小印)设最高奖“甲骨奖”20名,精英奖

50名,精品奖100名,优秀奖500名。少儿组设特等奖5名,一等奖10名,二等奖30名,三等奖200名,优秀奖500名。文稿评出优秀文稿20篇。大赛同时评出优秀组织奖和“硬坛名师”各10名。

五、获奖待遇:

1.“甲骨奖”得主将进入报・中国硬笔书法大赛评委库,参与今后书法

报・中国硬笔书法大赛的评审工作。编辑出版 “甲骨奖”得主作品专集,收入“甲骨奖”得主作品,赠送专集和书法报・第二届中国硬笔书法大赛作品集,颁发证书和聘书,并在《书法报・硬笔书法》“硬坛名家”专版推介。

2.精英奖获得者将聘为《书报・硬笔书法》研究员,作品入编大赛作品集并赠送作品集,颁发证书和聘书,在本报“硬坛撷英”专版推介。

3.精品奖获得者将聘为《书报・硬笔书法》创作员,作品入编大赛作品集,颁发证书和聘书,在本报“新秀上榜”专版推介。

4.少儿特、一、二等奖获得者将聘为《书法报・硬笔书法》创作员,作品入编大赛作品集并赠送作品集,颁发证书和聘书,在本报硬坛新苗专版推介。

5.少儿三等奖获得者将聘为《书法报・硬笔书法》创作员,作品入编大赛作品集,颁发证书和聘书。

6.所有优秀奖获得者将颁发证书,部分优秀作品入编大赛作品集。

7.文稿获奖者将聘为《书法报・硬笔书法》特约编辑,颁发证书和聘书,获奖文稿在本报发表,稿酬从优。

8.优秀组织奖和硬坛名师颁发证书,赠送大赛作品集。

六、其他

(一)在《书法报》和《书法报・硬笔书法》等媒体上公布获奖名单,陆续

刊发获奖作品,本次大赛结果和部分获奖作品将刊登在2007年2月1日的《书法报・硬笔书法》上。

(二)上届大赛优秀奖以上获得者直接进入终评(请注明以便核对)。

七、凡本报读者剪下《书法报・硬笔书法》、《书法报》所制本次大赛参赛表格,填写相关信息即可免费参赛,其他作者参赛每件作品收取通联费10元。

八、截稿日期:2007年 1月 10 日(以当地邮戳为准)。2007年1月底评选。

九、凡投稿者视为认可以上各项条款。

教师论坛发言稿篇(9)

会谈中,两位部长就进一步发展两国教育合作与交流达成了一系列共识,并确定了包括高校开设联合学位课程、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促进语言教学、在各自学校举办语言和文化友好周等多个新的合作与交流项目。

会谈后,两位部长分别代表各自政府签署了关于承认高等教育学位的协议。除上述协议外,两位部长还签署了关于教育合作的联合公报以及关于实施相关项目的备忘录等三个文件。双方还出席了国家汉办与罗马大学关于合作建设孔子学院框架协议的签字仪式。

(供稿/国家汉办 摄影/高海涛)

国家留学基金委与以巴基斯坦高等教育委员会共同签署谅解备忘录

前不久,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张秀琴秘书长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与巴基斯坦高等教育委员会拉赫曼主席共同签署了C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与巴基斯坦高等教育委员会关于巴基斯坦政府奖学金来华研究生项目谅解备忘录入据此,巴基斯坦高等教育委员会将在未来五年中(2005~2009),选拔派遣1000名大学青年教师和科研人员来华攻读博士学位。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负责该项目学生的招生录取和在华事务管理。

此次签署的《备忘录》,作为中巴两国教育交流合作协议框架下一具体合作成果,已由教育部周济部长与巴基斯坦教育部长正式交换文本。

(供稿/国家留学基金委)

日本第一家孔子学院设立协议举行签字仪式

6月28日,日本第一家孔子学院――“立命馆孔子学院”设立协议的签字仪式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举行。驻日大使和日本学校法人立命馆理事长川本八郎、立命馆大学校校长田丰臣出席了签字仪式并致词。驻日使馆公使衔教育参赞李东翔受国家汉办的委托和川本八郎理事长分别在协议上签字。

大使在致词中表示了热烈的祝贺。他期待着“立命馆孔子学院”的建成能够成为中日两国语言和文化交流的新起点,希望中日双方共同努力,把“立命馆孔子学院”这一共同事业办好,并能有更多的孔子学院在日本成立。

川本八郎理事长和长田丰臣校长在致词中对中国教育部、国家汉办和中国驻日使馆对学校法人立命馆的信任和支持表示感谢。他们谈到,中国是日本的邻居、好朋友,为了加深对中国的理解有必要学习汉语。并表示,愿意通过开展孔子学院的各项事业,使其发挥好中日友好桥梁的作用。“立命馆孔子学院”计划今年7月正式挂牌成立,10月份开始招生授课。

(供稿/驻日使馆教育处)

中美大学校长论坛在西雅图举行

教师论坛发言稿篇(10)

有人将中关村比喻为“中国的硅谷”。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硅谷,将产学研结合在一起,从20世纪60年代的半导体、70年代的计算机到90年代的互联网再到21世纪的创新服务,诞生了一系列新的产业形态,引导美国社会从工业时代过渡到信息时代,开了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先河。

中关村能否真正成为中国的硅谷,当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排头兵,这是一个神圣而又艰巨的历史使命。

上地信息产业基地是中关村的龙头,这里培养了联想、方正、用友等科技巨人。本期封面故事《中国硅谷“新地标”》向读者描绘了中关村标志性的建筑――“上地核心商务区硅谷亮城”。如何让“中国的硅谷”花繁叶茂,这不是一件小事情。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本期《中关村论坛》的主题是《依靠自主创新,实现强国之梦》。有志于在中关村丰沃的土地上播种耕耘的人们,也许可从“论坛”中寻觅到“种子资金”和“天使投资”。

《财富故事》是本刊比较吸引读者眼球的栏目。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我们在张扬企业家创业成功喜上眉梢的同时,连续刊发了创业者“走麦城”的文字。读者为时代骄子黄光裕、段永平等“大腕”把脉,“爱之越深,思之越切”矣。《商是论剑:成也英雄,败也英雄》,是我们的旨意。

《中国的崛起:威胁还是机遇?》这是国际大视野“自由论坛”的话题。著名学者本刊主笔胡鞍钢教授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中国崛起将使世界受益。”洋洋近万言,读来不觉其长;资料翔实,考量实事求是,让人心悦诚服。

教师论坛发言稿篇(11)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2.155

主题式的教研论坛是立足学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研究和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为重点,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的一种教育教学研究活动。

1 思想上实现三个“促进”、三个“转移”

主题教研活动的实施,必须从思想意识上入手。所谓“三个‘促进’”即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实现个人价值为本;以促进学校科研发展和解决教学问题为本;以促进学校教学质量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为本。而“三个‘转移’”即实现“角色转移”――学校管理人员要转变角色,深入课改一线,成为新课程实验的参与者、组织者、服务者,成为教学研究的帮助者、实践者;实现“重点转移”――把学校工作重点真正转移到课堂教学实施与研究上;实现“目标转移”――把教学研究目标转移到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用科学方法研究新课程实验最需解决的问题,验证新课程标准,推进课程改革实验。

2 目标上要实现三个“统一”、三个“加强”

通过主题论坛活动,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克服慵懒习性,师互帮互学思想;努力将教师思想统一到教育教学工作上来;统一到学校科学发展的建设行动上来。

通过主题论坛活动,加强教师理论学习和业务技能学习的能力;加强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加强学校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

3 行动上要实现三个“确定”

首先要确定研究主题。可配合学校所申报的课题研究为总提纲,结合课堂教学及教育现象研究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梳理,提炼后确立每个阶段的小主题。其次是确定角色分配。每次活动均要设主持人、值学人、个案提供人、中心发言人、记要人各一位。围绕同一主题,做到职责分明,工作各有所侧重。最后还要确定事务分工。角色不同,其分工也不一样:每一次主题式校本教研活动的主持人由分管领导或教导、科组长担任,在论坛活动中起活动衔接及活动总结的作用。主持人负责提炼教研主题,分配好其余角色。而值学人负责提供与教研主题相关的学习材料并收集整理活动的全部资料装订成册。学习材料要有一定专业水准,内容新颖,对教研主题有指导意义。活动资料包括活动备课表、学习材料、教研个案。个案提供人负责个案的来源与呈现,可以是公开课、录像课例、文字材料等。所提供的个案必须切题。中心发言人要有发言稿或发言提纲,围绕主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展开陈述,提出解决问题策略。每次活动一般可以安排2至3人,每人发言时间约在5至8分钟。记要人负责会议记录,其他过程性活动材料的入档工作。

4 过程上要实现三个“充分”

主题论坛活动,注重过程性的科学、合理的安排。而充分的活动准备,是确保活动效果的前提。由主持人提前一到两周分配好角色,并通知本组教师做好活动准备。充分的活动流程,体现活动的流畅性常规性。主题论坛教研遵循“值学带动学习、说课解释意图、个案展示观摩、课后反思得失、主讲切入主题、评课促进交流”的流程进行。而充分的活动展示,则是活动必须的具体内容。这里面还包含了值学组织主题学习,即由值学人有所侧重,简明扼要地组织主题学习;个案呈现及反思;中心发言和主题讨论,与会成员在中心发言后进行自由式主题谈论,也可以进行对话式中心发言;主题总结,即由主持人对活动情况、预期成果达成等进行总结。

5 效果上要实现三个“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