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2 15:00:52

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

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篇(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建立与农村改革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需要相适应的、覆盖“三农”工作全局的农村档案工作体系。

二、工作目标

全镇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得到全面加强和规范。村(社区)全部建立符合规范要求的档案保管场所和服务窗口。将档案工作全面融入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域,对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文件材料收集齐全,归档及时,管理规范,并提供有效服务。机关档案综合管理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综合档案室全部利用计算机管理,普遍开展现行文件查询、政务公开信息和“三农”信息查询服务。村(社区)全部建档并实现集中统一管理,力争所有的村(社区)达到市、市级档案工作规范化建设标准,并利用计算机管理档案,为村(居)民提供档案和农村综合信息查阅利用服务。在全镇范围内建立起以档案综合管理为基础,以规范管理制度为保障,以档案保管利用场所为平台,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以档案信息服务为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档案管理和服务新体系。

三、建设标准

(一)镇机关档案工作

1、全面收集、整理归档新农村建设各领域形成的文件材料。

2、进一步提高镇综合档案管理水平,巩固提高镇机关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达标成果。

3、拓展全镇档案工作领域。探索建立集档案、已公开现行文件、图书资料、农业信息为一体的档案信息管理模式。

4、进一步完善档案和已公开现行文件查阅利用场所,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为农民群众提供信息服务。

5、督促、指导全镇所辖村(社区)建立健全档案工作各项制度,逐步实现规范管理。

(二)村(社区)档案工作

1、村(社区)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每一个村(社区)应建立综合档案室,达到基本的验收标准,即做到“五有”:有档案、有档案管理人员、有档案工作制度、有档案室、有档案柜;“一送”:送涉农信息进村入户。其中要求50%的村达到市行政村档案工作规范化认定标准,30%的村达到市行政村档案工作规范化示范建设标准,全部社区达到省级档案工作合格社区标准(其中设施按照市示范标准建设)。(标准具体见附件)。

2、全面收集各门类和载体的档案资料,积极建立地方特色档案、民生档案,并规范整理,科学保管和利用。

3、开展各种形式的涉农信息服务。村(社区)级档案室能接收到市档案局和涉农部门通过网络、光盘、印刷品、专栏、业务咨询反馈等方式送来的各种相关资料,让农户足不出村就能查阅信息。

四、实施步骤

(一)试点示范阶段(2014年5月—2014年12月)。镇选择2-3个村和一个社区作为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点先行试点,于2014年12月底前完成示范试点任务,力争30%以上村(社区)档案工作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

(二)全面推广阶段(2015年1月—2015年12月)。全面推广试点单位经验,确保所有的村(社区)档案工作100%达到规范化建设申报认定标准。

(三)自查提高阶段(2016年1月—10月)。镇、村(社区)对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开展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长效机制。村(社区)档案工作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合格率力争达到100%。迎接市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市)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的检查验收。

五、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成立镇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同志担任组长,党委委员、副镇长同志担任副组长,各村(居)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创建活动指导和组织工作。各相关单位也要相应成立工作专班,负责本单位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各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广泛宣传发动,确保该项工作顺利推进。

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篇(2)

二、工作目标

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把我县建成“平安农机示范县”。同时建成5个“平安农机”示范乡(镇)、50个“平安农机”示范村和500个“平安农机”示范户。通过“三个五”示范典型的建设,在广大农村营造浓厚的创建“平安农机”氛围。并要达到以下目标:安全生产责任明确,责任倒查追究制得到落实;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机经营使用者和农民群众的安全意识明显提高;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登记、牌证核发、安全检验及驾驶人培训、考试、发证工作进一步规范,源头管理得到加强;农机安全生产措施逐步完善,事故隐患明显减少;农机安全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依法行政水平得到提高。逐步构建农机安全生产和源头管理、执法监控、宣传教育“三大防线”,实现农机安全生产的全程监督管理。

三、“平安农机”示范县、乡、村、户标准

(一)“平安农机”示范县标准。

1、县政府重视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将农机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纳入政府安全考核范围,加强对创建“平安农机”活动的组织领导,建立“政府负责、农机主抓、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

2、农机管理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将创建“平安农机”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农机安全监督体系健全、制度完善、工作规范,重特大农机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完备。开展“平安农机”示范乡(镇)、村、户活动成效显著,“平安农机”示范乡(镇)达到30%以上。

3、农机安全生产措施到位,“三大防线”扎实牢固。农机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广大农机手、农民群众和农村学生的农机安全意识增强。农机牌证管理进一步规范化,农机维修管理、教育培训等管理服务措施得力。农机安全生产检查工作经常化,农机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成效显著,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登记入户率、检验率、驾驶人持证率均达到85%以上。

4、农机事故得到有效控制。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事故万台死亡人数控制在3人以下,杜绝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特大农机事故。

(二)“平安农机”示范乡(镇)标准。

1、乡(镇)政府重视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成立农机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与村民委员会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开展创建“平安农机”示范村、户活动成效显著,“平安农机”示范村达到30%以上。

2、乡(镇)设有负责农机安全管理的工作机构和人员。各村均聘有专(兼)职农机安全管理员,职责明确,责任落实。

3、农机安全生产措施到位。农业机械及其驾驶人台账、农机事故、安全宣传教育等记录完整。农机安全生产制度健全。能根据农业生产季节特点,在辖区内组织开展日常检查和专项整治活动。

4、积极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每年组织农机驾驶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学习不少于2次。有农机安全宣传专栏、宣传材料、固定标语、警示牌等。

5、乡(镇)内90%以上的农机维修点取得技术合格证,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入户率、年检率、驾驶人持证率均达到90%以上,不发生重大、特大农机事故。

(三)“平安农机”示范村标准。

1、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重视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积极协助乡(镇)政府和农机管理部门做好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设有村级农机安全员,与农机户签订农机安全责任书,开展创建“平安农机”示范户活动成绩显著,“平安农机”示范户达到40%以上。

2、农机安全生产措施到位。农业机械及其驾驶人台账、农机事故记录、安全学习记录完整。安全生产制度健全。积极协助县乡有关部门做好农机安全检查和整顿工作。

3、积极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村内设有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学习活动室、农机安全宣传栏、农机安全宣传标语。每年组织农机驾驶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学习不少于2次,经常开展农机安全生产经验交流和学刊用报活动。农机驾驶操作人员掌握安全生产法规知识和操作技能。

4、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入户率、年检率、驾驶人持证率均达到95%以上,不发生农机死亡事故。

(四)“平安农机”示范户标准。

1、能模范遵守农业机械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严格按照农机安全操作规程驾驶操作,不违法载人上路,不超速行驶,不酒后驾驶,无违章纪录,无农机责任事故。

2、农业机械牌证齐全,机具技术状态良好,按时参加年度检验。

3、积极带头参加乡(镇)、村和农机管理部门组织的农机安全教育等活动,认真学习、宣传农机安全生产知识,家庭成员农机安全意识高。

4、具有熟练驾驶操作和维护农业机械的技能,农机作业质量好,服务态度好,经济效益好,在群众中美誉度高。

四、具体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创建“平安农机”活动,是农业部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为强化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促进平安乡村建设的一项具体行动,对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安全生产,保障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二)制定方案,明确任务。要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明确阶段性目标和任务。要把创建“平安农机”活动与做好“三农”工作结合起来,与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作结合起来,与创建平安畅通乡村工作结合起来。要把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基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出成效。

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篇(3)

从*县的实际出发,县委、县政府决定选择自然条件和区域位置有比较优势、经济社会发展有一定基础、基层干部群众积极性高的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争取用2—3年的时间,有所突破,取得切实的效果,积累经验。经村、乡申请,报县审批,确定野韭池、松树坪等12个村为*年启动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柏腊树、猫儿坪、火龙、白云、太和街、花椒园、大堰塘、涂坪、蟠龙、小西湖、孙家坪、战场等12个村为*年新启动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二、思路和目标

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以县委、政府“产业*、文化*、活力*、和谐*”的战略定位统筹推进新农村示范村的建设。

(一)指导思想上做到“六坚持”

1、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全县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关系,坚持城乡发展统筹,城乡一体化。

2、处理好新农村建设目标与客观实际的关系,坚持从村情出发,解决实际问题。

3、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自然条件、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坚持扬长避短,突出民族特色,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4、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发展与保护并举,弘扬魅力,彰显个性特色。

5、处理试点示范、率先突破与量力而行,稳步推进的关系,坚持因村制宜,循序渐进,不急于求成,不急躁冒进,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

6、处理好政府主导与群众主力之间的关系,坚持政府集中捆绑投入,解决关键性、基础性、一家一户解决不了的问题,充分发挥群众主力军的作用,充分调动群众和全社会的积极性。

(二)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达到“六新”

1、选准确立新的经济发展路子。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要求,建立起具有区域性优势和地方特色的支柱产业,使之成为农民增收的长期的主要来源。

2、建设基础设施配套的新环境。坚持规划为先导,在对每个村进行科学规划的基础上,以村庄集中整治为切入点,实行山、水、林、田、路、居家(庭院)综合治理,建成生态小区。切实改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基础条件,提高村一级建设现代农业的支撑力和承载力。

3、培育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为重点,强化引导、培训和教育工作,每户有1名科技致富明白人,使之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4、形成文明向上的新风尚。彻底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整治脏乱差,破除封建迷信,弘扬美德,树立邻里和睦、互帮互助、竞争向上的新风气。

5、建立村级民主管理的新机制。配强村支两委班子和队伍,健全党的组织,建立完善村账站管、村务公开、民主理财等管理制度,村有活动阵地,有积极向上、与时俱进的村规民约,有基础设施建后管理办法。积极引导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管理,使村一级真正成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村民自治组织。

6、提供教育、卫生健康的新保障。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加强村学校、卫生室建设,切实解决农村上学难、就医难。

(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达到“六通”

1、通路。村级主干道要实现硬化(水泥路)或黑色化(沥青路),组组通四级砂石路,并形成循环畅通。

2、通水。100%的农户达到安全饮水标准。村集镇必须建有适度规模的集中供水设施,解决未来工业商业用水。

3、通电。100%的农户通电,村集镇要建有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适度规模的供电设施。

4、通广播电视。电视入户率达到90%,农户集中的地方通有线电视。

5、通电话。移动通信覆盖率达到100%,村集镇固定电话覆盖率达到100%、宽带网络覆盖率达到100%。

6、通客运班车。村级客运招呼站覆盖率达到90%。

(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达到“六有”

1、有中长期的发展规划。按城乡一体的原则,对新农村示范村进行整体规划和布局,并突出特色、完善功能,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中长期的村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2、有支柱产业和稳定的收入来源。结合村的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确定具有该村特色的支柱产业,并形成相对规模优势,使之成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年户平商品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加300元以上。

3、有完善配套的庭院和整洁、舒适的住房。农户“一池三改”(建池、改厨、改厕、改圈)入户率达到80%,沼气池使用率100%,院坝硬化率达到80%。杂物农具堆放有序,垃圾集中处理,内墙、外墙清洁亮化,居室内设备齐全,功能城市化。

4、有标准的卫生室。新农村示范村必须具有标准化卫生室,开展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达到90%以上。

5、有战斗力强的村“两委”班子。选拔懂经营、善管理、群众公认、年富力强的优秀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增强“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强化对“两委”班子的培训,增强其对党的政策的理解力、对经济发展的把握力、对人民群众的亲和力、对各种诱惑的抵抗力。

6、有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年村级集体经济要起步,达到5000元,2008年达到10000元。

(五)以创建“和谐*”为目标达到“六无”。

无适龄儿童辍学,无计划外生育,无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无治安刑事案件,无封建迷信活动,无重大安全事故。

三、工作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建立起县、乡、村“三级联创”的工作机制,实行“联责、联评、联考”。做到领导落实、人员落实、规划落实、项目安排落实、检查督办落实。联责,即围绕同一目标层层明确责任。县委、县政府牵头抓点;乡镇负责全面规划,上下协调,组织实施,进村督办落实,质量把关;村“两委”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抓好落实;县直各单位负责提供技术服务、项目资金安排和物资支持。建立县“四大家”领导联乡包村责任制,即每个县级领导带一个以上的部门联系一个乡镇,负责一个村的新农村建设指导工作。从县直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成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指导组,进村驻点,一定几年不变。联评,即每年组织示范村群众对乡镇党委政府、县直部门支持帮扶情况开展一次评议,作为县委、县政府评价乡镇和部门工作的重要依据。联考,即把新农村建设目标纳入基层党建目标管理责任制。县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要制订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百分制考评细则,作为对各乡镇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量化考评的依据。

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篇(4)

(一)以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为重点,全面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物质文明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丰富,任务繁重,妇联组织要以项目化的运作方式,把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作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引领广大农村妇女全面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以提高农村妇女素质为着力点,积极开展科技示范培训。一是加强对农村女能人的示范培训,引导女能人创办民间科技服务组织、龙头企业和示范基地,发挥她们的“二传手”作用,辐射更多的农村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二是加强对普通女农民的普及培训,积极开展对农村妇女的文化教育和实用技术等普及型培训,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效率,促进科学种田,使妇女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增强她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领,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女农民。

2、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着力点,引导广大农村妇女积极参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紧紧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增收致富的目标,引导、组织广大农村妇女以__村的养殖、果蔬为主导产业为中心,发展体现区域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创建1个示范作用强、带动效果好的示范基地,发展1个具有地方特色、妇女特点的“妇字号”生产经营项目,培养树立一批依靠科技致富的女带头人。

3、以城乡统筹为着力点,全力推进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工作。大力开展订单培训,提高劳动力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增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竞争力。把扶贫帮困与劳务输出工作结合起来,开展对该村贫困户实行免费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增加收入能力和创业能力。同时,通过举办科技培训班、送文化下乡等多种形式,开展农民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自觉遵守各种文明公约和村规民约,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现代新型农民。努力用服务搭建转移平台,用品牌打造输出强势,用协调整合社会资源,用维权促进公正公平,着力培训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带头人和劳务经纪人两支队伍,搞好岗前培训、职业介绍和权益维护三项服务,畅通就地转移、就近转移、跨省跨地区转移等渠道,探索建立上下互动、城乡互动、内外互动妇女劳务协作新机制,有效调动和保护农村妇女参与“打工经济”的热情,五年内力争使80的农村富余妇女劳动力外出就业,形成转移就业的规模优势和群体效应。

(二)以“美德在农家”为载体,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充分发挥家庭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作用,在__村深入开展“美德在农家”活动,引领广大妇女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文明风尚,营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1、抓好家庭美德建设主题活动,拓展文明家庭创建领域。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一核心内容,广泛开展“学习型家庭”、“绿色家庭”、“科技家庭”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每组着力培植1个文化中心户,组织全村妇女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吸引家庭成员广泛参与,引导家庭成员增强学习意识、环保意识、节约意识、道德意识、人口意识,让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科学致富、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深入人心,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抓好“零家暴”示范村创建活动,共同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在该村建立“零家庭暴力”示范村创建工作协调小组,完善工作机制,成立专门的反家庭暴力队伍,及时介入调解有倾向性的家庭暴力事件,努力为妇女创造一个和平安宁、没有暴力的世界。

三、推进措施

(一)加强领导,科学考核。县妇联成立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规划,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推进措施,将工作任务日程化,实行目标管理、目标考核,确保妇联组织参与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健康有序进行。

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篇(5)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市委十届七次全会及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战略任务,牢牢把握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根本要求,继续围绕强基础、重民生、促增收,从建设世界城市的高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村发展基础,努力推动农民就业增收,农村环境改善,为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做出新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到20__年底,全市所有村庄规划基本实现全覆盖,村庄“五项基础设施”基本完善,未硬化的街坊路实现硬化,已破损的路面得到修复;村内因地制宜进行绿化美化;10年以上老化供水管网得到改造,基本实现一户一表;处于全市重要地表水源地规划内的村庄和市级民俗旅游村庄生活污水实现无害化处理;农户垃圾实行源头分类;村内建设卫生公厕,没有达到无害化要求的户厕得到改造;基础设施长效运行管护机制进一步完善。

(三)20__年度建设任务

1.总体任务。根据《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0__年)》的总体任务,结合任务完成情况,确定20__年任务。20__年,计划新编900余个村庄规划,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完成剩余1400余个村庄“五项基础设施”建设,其中硬化街坊路2813万平方米,街坊路两侧绿化1050万平方米,改造老化供水管网4868公里,安装水表26万个,在160个村庄实施污水处理工程,为89个乡镇农户配齐垃圾源头分类桶(袋),为71个乡镇配置垃圾分类收集运输车,在66个平原乡镇建设垃圾资源再利用处理设施,在24个边远山区乡镇建设小型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改造户厕19.3万座,建设农村公厕3157座。

2.分区县任务。具体任务见附表。根据《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0__年)》的总体任务以及四年任务两年完成的要求,结合区县村庄数量、农业人口规模确定了各区县-20__年的建设任务,减去各区县工程建设完成部分,计算得出20__年的工程建设任务。由于个别区县实施的工程建设任务超过当年下达的任务,经与区县沟通,结合区县农村实际需求,确定了20__年建设任务。

二、村庄规划编制和工程建设标准

村庄规划编制要依据《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农村村庄规划编制组织管理的通知》(京新农办函〔〕8号)附件中“北京市重点村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方法和成果要求”、“北京市一般村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方法和成果要求”的规定进行编制,并经过区县政府审批。

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要依据相关标准和管理办法组织施工,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施工安全。其中街坊路硬化、污水处理、户厕改造、公厕建设等工程建设依据《北京市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0__年)》中“五项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参照标准(试行)进行建设;新农村街坊路绿化依据《北京市新农村建设街坊路绿化工程管理办法(试行)》(首绿办字〔〕7号)进行组织安排;老化供水管网改造和一户一表依据《关于统筹做好新农村供排水工程建设的通知》(京水务农〔〕97号)进行组织建设;垃圾源头分类依据《北京市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工作指导意见》进行组织实施。

三、资金安排

(一)总投资

根据20__年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及相关投资标准进行测算,20__年计划投入规划编制费、工程建设费、工程监理费、管理和不可预见费67亿元。其中规划编制费1.1亿元,工程建设费61亿元,工程组织及监理费1.8亿元(根据相关标准,工程监理费按工程建设费用的3%计提),管理和不可预见费3.1亿元(根据相关标准,管理费按工程建设费用的0.1%计提,不可预见费按工程建设费用的5%计提)。

(二)投资来源

20__年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仍通过市政府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区县配套资金和贷款融资等途径解决。其中市政府转移支付资金21.9亿元,即规划编制费用1.55亿元、街坊路硬化7.883亿元、老化供水管网改造和一户一表4.867亿元、污水处理2.745亿元、垃圾处理1.18亿元、户厕改造0.95亿元、公厕建设1.896亿元,绿化0.83亿元;区县根据工程建设费用的1/3进行配套,工程监理费、管理和不可预见费等由区县财政统筹安排,区县财政需安排资金25.2亿元;在市政府转移支付、区县财政安排部分建设资金后,仍有19.9亿元的资金缺口,区县可按照的方式通过向银行贷款进行解决,贷款本息可在以后年度的转移支付资金中进行安排。

四、工作保障措施

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涉及农村道路、绿化、供排水、垃圾处理、厕所改造等多项具体工程,包括从地下到地上,从规划到建设的全过程,具有工程量大、覆盖面广、涉及部门多、受益人口众的特点。而且,今年的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市级重点投资项目和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这就要求市、区各级部门要千方百计、全力以赴的组织安排好此项工程,创新体制机制,确保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各项建设任务,确保农民在工程建设中就业增收,确保政府投资发挥最大效益。

(一)创新和完善组织管理体系

,各区县经过调整、完善,都建立了领导组织领导机构,形成了部门联动、政策集成、资金聚焦、资源整合的工作体制和分工明确、运转高效的组织推进机制。20__年,各区县、各部门要从建设世界城市、夯实农村基础、推进农村城镇化、促进科学发展的高度,深化对新农村“五项基础

设施”建设的认识,把握发展机遇,进一步完善组织机构,切实加强领导。要充分发挥各部门、各乡镇的作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五项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二)创新和完善责任机制

市新农办会同市各相关部门,负责制定“五项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准、检查评估办法,确定工程建设总体任务并下达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负责对工程建设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与考核评估;郊区各区县政府为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的组织实施主体,负责“五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批,工程的组织实施、检查验收、资金拨付和质量安全监管。按照市级重点工程管理要求,各区县“五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单位(区县相关部门)要及时与市建委签定阳光工程责任书,明确主体责任,加强工程施工组织管理。

(三)创新和完善项目审批和农民参与机制

各区县要将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列为本区县重点投资建设项目,纳入政府审批绿色通道,加快项目审批。要进一步创新和完善“五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招投标制度,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拓宽农民参与机制。要把农民参与建设作为一项硬任务、硬指标,凡是当地农民能干的,应当让农民去干,把当地农民的参与程度作为项目审批的重要标准,并列为考核的内容,切实增加农民劳务性收入。

(四)创新和完善监督考核机制

一是创新和完善台帐备案制度。各区县新农办要按照市新农办下达的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会同区县各相关部门制定本区县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的组织实施方案和任务台账,明确本年度拟实施的村庄名单、具体工程建设任务、各项工程的组织实施主体、工程进度安排和投资计划。并于20__年3月15日前,将本区县20__年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实施方案及任务台账报市新农办备案,作为市各相关部门检查评估各区县工作的依据。

二是创新和完善月报告和月通报制度。为掌握各区县“五项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进度,及时进行调度和协调解决工程推进中出现的问题,请各区县新农办指定专人从20__年3月份开始,每月25日向市新农办上报本区县《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进展情况统计表》,同时,将项目组织实施中总结的经验及出现的问题一并上报。市新农办从20__年3月底开始根据区县进度每月以《新农村简报(特刊)》的形式进行通报。

三是创新和完善检查评估制度。市新农办会同市各相关部门根据区县工程任务完成情况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随机抽查与重点督查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加强对“五项基础设施”建设的检查力度。对措施有力,工程又好又快的区县予以表彰鼓励;对工程组织推进过程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推广示范;对措施不力,工程进度缓慢的单位要督促整改。计划于20__年7月和10月份别组织一次“五项基础设施”建设检查评估活动,并将检查情况作为年终奖励的重要依据。

(五)创新和完善资金保障机制

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资金属于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各区县要切实加强资金的使用,不得挤占、挪用和截留。同时,各区县要按比例将配套资金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并根据财力情况对缺口资金进行贷款融资,并根据项目进度及时、足额拨付到位。财政、审计等部门要依法加强对“五项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和审计。

(六)创新和完善长效运行机制

,郊区1700个村庄完成了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20__年,还将有1400余个村庄实施“五项”工程,到20__年底,全市郊区农村街坊路、供排水、垃圾、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将全面完成。然而,完成工程建设只是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的一部分,管好用好已建的设施才是关键。因此,各区县要加快研究、制定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长效运行机制,保证设施有人管、运行有制度、资金有保障。市相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指导并协助区县搞好专业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护水平。

20__年北京市新农村“三起来”工程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夯实北京农村发展基础,推进农村新能源、新环境和新生活建设,20__年继续在北京郊区实施“让农村亮起来、让农民暖起来、让农业资源循环起来”(以下简称“三起来”)工程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战略,以及科学有序地安排新农村“三起来”年度工程建设的要求,确保“三起来”工程顺利实施并取得实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市委十届七次全会及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战略任务,按照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根本要求,以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新农村为目标,从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加快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扎实推进新农村、新能源、新环境和新生活建设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管理和服务,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质量,为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做出新的贡献。

二、建设原则

(一)规划先行,稳步推进。发挥规划的引导作用,按规划安排建设项目。在工程推进中,根据技术成熟程度、资源禀赋和农民需求以及村庄的自身特点,因地制宜,有计划、按标准分类推进,实现集约、节约、环保、安全建设。

(二)两级统筹,鼓励创新。“三起来”工程建设实行市区(县)两级统筹:市新农办协调相关部门全面统筹各项工作;区县政府是本区县实施工程建设的主体,在确保完成市规划的基础上,可自主选择符合建设方向且本地农民欢迎的建设项目。对区县创新且具有推广意义的项目、技术与模式市级给予奖励,并根据郊区农民需求将其充实进“三起来”工程。

(三)调动主体,惠及农民。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培养农民责任意识,各项工程的实施要制定相应惠农政策,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务工机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

(四)建管并举,完善机制。“三起来”工程建设要突出实效,建管同步,着眼于长效机制建设。在工程建成后,及时进行产权移交,明确管理主体,确立管护责任,健全管护制度,促进政府投资效益的最大化,促进“三起来”工程可持续发展。

三、建设目标

20__年“三起来”工程建设,主要以太阳能、生物质能利用为重点,加强农村沼气、生物质气化技术创新、管理维护和配套服务,年底前将现有“两气”工程存在的问题逐一解决,使已建成的“两气”工程全部实现安全、稳定、高效运转;以农宅改造和建设、公共浴室建设为重点,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新材料在农村的应用,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以治理养殖场环境、建设雨洪利用工程为重点,大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模式,不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的宜居指数;以加强运行管理,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率为重点,大力推进

管护机制创新,不断推进可持续发展。基本实现农村“生态环境靓化、生活能源清洁化、人居环境舒适化”。四、建设内容

(一)“亮起来”工程

更换户用节能灯765.5万只;更换村内公共场所节能灯11680只;更换村内节能路灯45411盏;安装太阳能灯9700盏,重点解决偏远地区、农业产业园区以及未安装路灯的村庄,已有普通照明路灯的村庄原则上不再安装太阳能灯,主要以改造更换节能路灯为主。

(二)“暖起来”工程

建设太阳能公共浴室133处(未含市发改委待批项目200处);对16900户农民既有住房进行墙体保温改造,对4160户农民新建住房进行示范建设,开展多种节能技术综合利用;建设800户地热采暖示范工程。

(三)“循环起来”工程

科学利用成熟技术,以“一站多村、联村供气”的方式发展大中型沼气站8处,大型生物质气化站8处,对以前建设的“两气”工程进行技术攻关改造,解决焦油污染问题,完善服务体制,提高设备完好率和供气效率;新建生物质燃料成型加工厂3个;示范推广自动跟踪聚光太阳灶100台;推广户用沼气500户;建设雨洪利用工程150处;开展粪污治理工程和有机肥厂建设140处。

五、建设标准

新农村“三起来”工程建设依据《北京市新农村“三起来”工程建设规划(-20__年)》中的《北京市新农村“亮起来、暖起来、循环起来”工程建设参照标准(试行)》、《关于北京农村“两气”工程建设指导意见》进行建设,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六、保障措施

为确保“三起来”工程的顺利实施,各级政府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统一部署,采取有效措施,狠抓落实,不断创新,使郊区“三起来”工程建设取得实效。

(一)完善机构,加强领导

按照“部门联动、政策集成、资金聚焦、资源整合”工作机制,市级成立“三起来”工程建设推进领导小组,全面统筹“三起来”工程建设工作。区县政府也要完善相应组织机构,履行相应职责。

市新农办负责全市“三起来”工程建设规划实施的总体协调,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建委、市科委、市市政管委、市农委、市水务局、市园林绿化局、市环保局、市农业局等市相关部门要相互配合,进一步完善信息沟通、资源共享、联合检查等工作制度,按照部门职责分工,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在规划统筹、标准制定、评估考核等方面做好衔接,形成工作合力。

区县新农办负责对本区县工程建设的综合协调、督促检查工作,要以工程规划为依据,结合农民实际需求,就年度计划任务、实施地点、建设内容、推进措施、实施进度、完成任务时间及相应配套政策进行科学规划、统筹安排。

(二)编制计划,明确任务

各区县新农办要按本实施方案要求,编制本区县20__年“三起来”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和任务台账,明确本年度拟实施名单、具体工程建设任务、各项工程的组织实施主体、工程进度安排和投资计划。各区县在确保完成市政府规划任务的基础上,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自主建设内容,并于3月15日前将本区县实施方案及任务台账上报到市新农办备案,作为市各相关部门检查评估本年度“三起来”工作的依据。

(三)简化程序,农民参与

20__年“三起来”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批全部下放到区县政府,特殊审批要求的除外。各区县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完善审批程序,建立绿色通道,减化审批步骤,缩短审批时间,建立健全农民参与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凡是当地农民能干的,应当让农民去干,要把当地农民的参与程度作为项目审批的重要标准,并列入市对区县考核的重要内容,切实增加农民劳务性收入。

(四)落实资金,专款专用

按照市区财政体制改革方案,20__年“三起来”资金继续从三个渠道保障:一是市级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今年继续安排48581万元,其中: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市农委)44581万元,雨洪利用工程资金(市水务局)4000万元,这部分资金专款专用。二是市相关部门安排年度专项资金,各区县根据市相关部门的要求进行申报。三是“三起来”工程维护运转费用以及各区县自主安排的项目,由区县财政自行统筹。各区县要设立专门账户管理,确保资金落实到位。

(五)健全制度,加强监管

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篇(6)

要开好二个会,即村民动员大会和试点村庄村民代表会议,充分利用宣传栏、黑板报、宣传单等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中央、省、市、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宣传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家喻户晓,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

各试点村要在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下,实行民主选举,成立由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老工人、老教师和农村能人组成的新农村建设村民理事会,理事会一般由5—7人组成,其成员在村庄要有威信、有奉献精神,愿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使村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形成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庄根据党员数量,成立党支部或党小组,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骨干带头作用。

二、组织实施

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做到“三清六改五普及”。

1、突出抓好“三清”工作(四月底以前完成)。要把“三清”(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作为集中整治的突破口。清垃圾,做到村庄内乱堆乱倒的生活垃圾、绿化林带的杂草垃圾集中处理,房前屋后的堆放物品整齐清洁;清污泥,做到村庄内渠道、池塘水清洁净;清路障,做到村庄道路、巷道旁没有乱堆乱放的杂物。要合理设置垃圾池(桶),使农民垃圾有投放之处。成立新农村建设志愿保洁队伍,签订农户门前卫生保洁责任状,定期组织群众开展卫生评比,使农民群众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积极抓好“六改五普及”工作(六月底以前基本完成)。要把“六改”作为改善农民生活环境的一件大事来抓。改水,做到逐步饮用上卫生安全的自来水;改厕,提倡使用水冲厕;改路,做到道路硬化;改房,做到房屋整洁;改栏,做到人畜分禽;改环境,做到林果成荫,环境优美。同时做好“五普及”(普及太阳能、沼气、有线电视、电话、庭院经济)工作,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并且推进“六个一建设”(路灯、文体活动场、卫生室、志愿者服务站、标准农家店、清洁服务队)。

3、形成主导产业。做好产业发展规划,突出“一村一品”,要围绕服务产业发展,鼓励和引导农民创建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组织,形成产业支撑,使农民致富有项目、有目标。

三、经费保障

镇、村对每个试点村将给予不低于8000元的配套补助,并对产业发展好、带动力大的试点村年终给予资金奖励。

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篇(7)

1、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市第二次党代会精神,以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为目标,以“亲民为民富民”活动为总抓手,以村镇规划建设、“三清三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厕、改路)和文明村镇创建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突破口和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新的载体,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依靠群众,整体推进,逐步把我区广大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协调、治安良好、社会稳定、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2、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是:

——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加强领导,转变职能,切实履行农村公共/,!/事务管理和服务职能,组织和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调动群众积极性,以农民自愿、村民自治为主,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大包大揽。

——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从实际出发,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制定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时,既要按照新农村的标准严格要求,又要切合实际,切实可行,不增加农民负担,不搞强行摊派,不搞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要深入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因组制宜。在村镇规划上,要根据当地客观条件,区别不同情况,科学编制规划;在新农村建设模式上,力求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格调新颖,形式多样;在方式方法上,先易后难,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不搞齐步走、一刀切。

——循序渐进,务求实效。要尊重客观规律,因势利导,抓好典型引路,抓好示范带动,做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扎实推进,务求实效;不急功近利,不搞形式主义,切忌违背群众意愿和客观条件强行硬推。

二、目标任务和实施步骤

1、目标任务

从今年开始,用5年时间在全区广大农村开展以村镇规划建设、“三清三改”和文明村镇创建为主要内容的“五新一好”(新村镇、新产业、新农民、新经济组织、新风貌和好班子)新农村建设活动。总体目标是:一年突破,三年见效,五年变样,充分调动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各方面的力量,扬优成势,力争在全市率先实现村村通水泥路、部分村组通自来水的基础上,再实现“三个率先”,即率先在所有村镇全面完成规划编制,与市中心城区整体发展规划接轨;率先在全部城镇、中心村完成“三清三改”;率先在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的现代化上取得明显成效。经过5年的努力,全区80以上的村镇基本达到“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安康,环境整洁优美,思想道德良好,公共服务配套,人与自然和谐,治安秩序良好”的文明村镇标准。同时达到农业主导产业做大做优做强,农民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高,农村面貌大改观,基层组织战斗力明显增强的目标。具体目标要求是:

——建设新村镇。全面开展村镇规划设计工作,三年内完成各镇和全部村庄的总体规划编制;引导农民在规划区内拆旧建新,以旧换新、改造民房;规划区内新建的民房,要求设计美观,格调鲜明,特别要设计一些反映客家文化底蕴的客家民室,不搞简单的整齐划一、千房一面;建立和完善村镇社区服务体系,调整教育、商贸网点,完善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以及供电、电视、电信等配套设施,所有村镇达到“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目标。

——发展新产业。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精准农业、生态农业、品牌农业、创汇农业和观光农业;实施优势发展战略,各镇要根据当地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区位特点和市场需求,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标准化 生产、科学化管理”的要求,着力培育做强2-3个农业支柱产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将产业发展与改水改厕结合起来,大力推广“猪-沼-果(菜、瓜、鱼)”等生态农业模式,发展绿色食品生产,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培育新农民。推进“农民知识化”工程,加快培育新型务工农民和产业农民,实现全区18岁以上、45岁以下年龄段的农村劳动力基本掌握1-2门实用农业技术或务工职业技能;大力开展以遵纪守法、移风易俗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着力提升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逐步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我市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道德体系,造就一批既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又有一定专业技能、文明守法、移风易俗的新型农民。

——组建新经济组织。按照“先运行、多扶持、后规划”和“民办、民管、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发育、壮大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为农民提前、产中、产后服务;推广各种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经联社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形式,建立起覆盖农业产业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群体,做到主导产业有协会或专业合作社,合作经济组织覆盖农户达到60以上,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围绕“新品种、新技术、新组织”的要求建立健全良种繁育、农资供应、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和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体系,培育专业化的经济服务组织。

——塑造新风貌。以“三清三改”为突破口,以创建文明村镇为动力,整体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从今年起在全区村镇全面开展群众性“三清”活动,今年内所有圩镇、中心村和村部所在地做到辖区无成片暴露垃圾、污泥和路障,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明年底力争90以上的村镇达到“三清”要求;各镇要按照“科学规划、完善机制、分类指导、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要求,扎实有效开展“三改”工作,要选择一批重点村开展“三改”试点工作,今年内重点村全面完成“三改”任务,今后每年完成三分之一村落的“三改”任务,5年内力争90的村镇基本达到道路硬化、庭院净化、街道亮化、村庄绿化的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组织农民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反对封建迷信和宗族宗派势力,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困难农民救助体系;村镇公共设施配套,农民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正常开展,农民就医、就学方便,病残孤寡农民生产生活有保障。

——创建好班子。将新农村建设列为“三项创建”活动的主要内容,继续创新和深化“三民”活动和“三培两带”活动。把“三清三改”、村镇规划建设、文明村镇创建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成果作为衡量、检验好班子、好干部的重要标准;要以新农村建设工作为切入点,转变职能,改进作风,加强为政能力和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建设,着力提高区镇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组织协调、管理服务和帮助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和水平;把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新农村建设工作结合起来,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农村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2、实施步骤

按照“规划先行、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的思路和“一个突破、三年见效、五年变样”的目标,我区新农村建设具体分三个阶段有序推进。

㈠启动阶段(20__年)。开展新农村建设宣传工作,营造氛围,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扎实开展15个重点村的规划建设、“三清三改”和文明村创建示范工作,做到因地制宜、一村一策、科学指导、重点突破;继续大力推进农村水、电、路、通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区66个村全面开展“三清”工作;组织开展全区村镇规划编制工作,力争全区6个镇、15个重点村、60以上中心村、30以上的自然村落完成规划编制。

㈡实施阶段(20__年-20__年)。大力推进中心村建设,建成一批“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中心村;全面完成所有中心村的“三清三改”;全面完成圩镇和中心村配套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成立一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做到主导产业均成立产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社;实现80以上的农村适龄劳动力基本掌握1-2门实用农业技术或职业技能,培育一批新型务工农民和产业农民。

㈢提高发展阶段(20__年)。统筹推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90以上的村庄完成“三清三改”,基本达到“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要求,90以上的农村适龄劳动力掌握1-2门实用农业技术和务工职业技能,90以上的农业主导产业成立了合作经济组织,90以上的村镇有若干农业主导产业,主导产业市场优势突出,创建一批全面达标的文明村镇,实现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工作安排和具体要求

新农村建设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市第二次党代会精神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是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农村小康建设步伐的一个新举措,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大胆探索和实践,更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惠民、富民、民心工程。全区上下务必深刻认识活动意义,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明确职责,分工合作,统筹协调,全面投入到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中来。具体工作安排为:

1、区四套班子领导。区四套班子领导分别联系一个镇、挂点一个村、包扶一个村民小组,指导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挂点安排另发)。具体工作职责是:①指导所联系村镇开展新农村建设调查研究工作,结合实际,确定重点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思路;②指导所联系村镇制定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工作步骤,督查工作进展情况,确保工作任务如期完成;③牵头协调有关职能部门、挂点单位和镇、村、组关系,指导督促其发挥作用,支持服务新农村建设。

2、驻区、区直包村单位。将挂点村新农村建设成效作为单位包村工作的考核重要内容,各驻区、区直包村单位做到挂点一个村、包扶一个村民小组,协助挂点区领导和所在镇、村开展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具体工作职责是:①协助挂点村开展新农村建设宣传发动、调查摸底工作,积极动员群众参与,指导帮助挂点村成立以“五老”为主的村民理事会;②联系协调有关职能部门,指导帮助挂点村做好村庄建设规划,提出并推动落实有关建设项目;③包村工作组要集中精力,帮助挂点村制定新农村建设“五新一好”实施方案,搜集整理有关基本情况,形成有当地特色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思路;④筹集包村工作所要求投入的资金,集中用于挂点村新农村建设“三清三改”、中心村建设等各项工作,资金的使用要相对集中在具体建设项目或某个重点村小组上,力争取得成效。

3、各镇领导班子。各镇领导班子成员必须联系一个片、挂点若干个村、在所挂点村中包扶一个村民小组,抓好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具体工作职责是:①10月中旬前各镇必须相应成立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确定新农村建设工作重点村和班子成员联系点,明确责任;②制定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围绕全区总体目标,提出本镇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和实施步骤,确保如期完成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任务;③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发动工作,形成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④全面开展村镇规划工作,聘请有资质的规划设计人员,根据区域特色和人文环境进行规划设计,今年内完成圩镇、重点村、60以上的中心村、30以上的自然村落的规划编制,明年内完成所有中心村和自然村落的规划编制;⑤全面开展“三清三改”工作,今年内圩镇、重点村、中心村实现无成片暴露垃圾、污泥和路障,明年底力争90的村庄达到“三清”要求,重点村今年内还要全面完成“三改”任务;⑥各镇要集中 力量抓好重点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主要领导要安排挂重点村,镇财政在筹集安排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时,要相对集中到重点村的建设项目上,帮助重点村完善公共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今年内下列各村要作为一类重点村至少有一个自然村落基本完成规划建设、“三清三改”等“五新一好”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初步达到村镇规划建设基本标准、“三清三改”标准、文明村镇标准的要求(见附件),形成特色,突现亮点,体现成效,即水东镇水东村、七里村,水南镇腊长村、南桥村,湖边镇湖边村、龙岭村,沙河镇五龙村、黄龙村、坳下村,水西镇赤珠村,沙石镇埠上村、吉埠村。

4、区有关职能部门。一是要主动靠前服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驻区、区直有关单位参与支持“三民”活动的若干意见》的要求,找准位置,明确责任,发挥优势,搞好服务(具体职责另发)。区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在选择一个重点村,集中单位力量对口援助、服务的同时,带头履行职能,出台支持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优惠政策。具体要求为:①区、镇两级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一定比例的专项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并积极向上争取扶持资金。②将新农村建设项目打包向上争取资金,并捆绑农业以及果业、水利、能源专项资金用于“三清三改”、文明村镇建设。③实行或向上争取规费减免政策,规划建设部门为小城镇、中心村编制或审核规划时,只收规划设计成本费,且每年必须完成指定的设计任务,所需规划设计费用由区、镇财政统筹安排;交通部门要协助各镇搞好农村公路规划,并督促有关设计部门对勘察设计费用只收取成本费,且每年必须完成指定的勘察设计任务;国土、房产部门办理有关手续时本级规费减半收取;其它有关部门办理有关手续只收取工本费,房屋建设审批收费标准要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要加大对乱批土地、乱收费的查处力度,对违反规定乱批土地和在农民建房中乱收费的,发现一起依法查处一起。④落实扶持鼓励政策,对路宽3.5米、4.5米、6米及以上的水泥路补助标准按赣市发[20__]11号文件规定执行;争取了国债项目新建沼气池的,按项目管理标准进行补助。

二是要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把规划建设纳入规范化制度轨道。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到位”的原则,凡是已经有建设规划的村镇,国土部门要严格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要求审批农民宅基地,不得在规划区外批宅基地;未作出规划的村镇,必须按要求完成规划编制,未完成规划编制前,暂缓宅基地和建房审批。要引导鼓励建新拆旧,纠正一户多宅现象。凡到规划区内建新房的农户,必须拆除老宅基地上的旧房,其老宅基地由集体统一收回或流转;凡不愿拆除旧房的不得批准其在新宅基地建房。严格执行新村镇“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的制度。各镇均要设立规划建设管理所,负责村镇规划建设的具体管理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及时、周到的服务,确保村镇规划的落实;鼓励制定村规民约,把政府管理与村民自治有效结合起来,建立科学、高效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体系。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条件编制不同的规划建设标准,条件好的要高起点规划建设,其它地方的规划也要适度超前。规划建设模式力求形式多样,既可生态庄园式,也可农村社区式;既可分散村落式,也可城郊集中式。要提高房屋设计水平,务求新颖别致,美观大方;要提供各种房型供农民选用,避免过多的下店上宅火柴盒式的、车厢式的低水平建筑,尽量挖掘建设有客家民居风格的客家民宅。

5、村级基层组织。各村要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商议村庄规划建设、“三清三改”等新农村建设事项,成立以“五老”为主的村民理事会,牵头动员群众,具体组织实施村庄规划、拆旧建新、“三清三改”等工作,强化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把阶段性集中整治与日常性管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建立健全门前“三包”责任制以及全体村民共同保护环境、爱护卫生的责任机制和约束机制,建立巡察制度,加强督促检查,经常性地开展“卫生庭院”、“星级文明户”、“文明村庄”、“信用村”、“信用户”等群众性评比活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新农村建设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农村党组织要对党员带头参与支持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考核,结合党员设岗定责、保持先进性教育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组织领导和督查考核

1、组织领导。成立区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肖文群为组长、区委副书记黄建平任常务副组长,区委副书记孙黎明、区委副书记潘克森、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洪立琴、副区长付培文为副组长,区委办、区政府办、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农办、区财政局、区综治办、区发展和改革委、区民政局、区交通局、区建设局、市环保局章贡分局、市国土局直属二分局、区水利局、区农业局、区林业局、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就业局、区教育局、区文化局、区卫生局、区计生委、区 广电局、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区水保局、区供销社、团区委、区妇联、区科协、区文明办、区农信联社、赣州城郊供电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区委组织部,洪立琴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具体指导协调和督促工作。

2、建立科学的目标考核体系。区委、区政府将这项工作列入对乡镇和区直单位年度目标责任考评。由区委组织部负责、区农办参与制定目标考评方案,征求各方意见后予以实施。加强督促检查,坚持做到每季度一调度,半年一督查,一年一考评,定期通报各镇工作进展情况。区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不定期地对各镇开展工作情况、包村单位结对帮建情况、职能部门履行工作职责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工作抓得紧,成效明显的,给予通报表扬;对工作不到位,进展慢,成效不明显的,责令限期整改,并给予通报批评。

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篇(8)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中纪委七次全会和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玉林市第三次党代会、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转变干部作风、服务基层群众这个主题,通过选派干部驻村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直接服务农村、服务群众、锻炼培养干部,推动作风转变,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二、选派办法

坚持市、镇“两级联动”,统筹协调选派干部驻村担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以下简称“指导员”),确保全市278个行政村每个村都有1名市(县)以上机关单位干部和1名镇干部驻村工作,实现全覆盖。

(一)选派条件。从镇以上机关和直属单位的干部中,按照四条标准选派指导员。一是思想素质好;二是有实干、奉献精神;三是年龄不超过55周岁;四是身体健康。各级后备干部,以及近几年来进入机关工作、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符合条件的年轻干部,要优先选派。

(二)选派方式。各部门各单位按照市委分配的推荐名额,采取个人自愿报名、组织推荐的方式确定人选后,报市委组织部审定派出。

(三)加强管理。市委派出的指导员日常工作,由市委组织部、基层办、工作队共同管理,在所驻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为了便于管理,市委派驻各镇的指导员每个镇成立一个工作组,设组长1名、副组长1—2名,组长挂任镇党委副书记或副镇长;党员驻村指导员挂任村党组织副书记,非党员驻村指导员挂任村委会主任助理。

三、职责任务

指导员要认真把握新时期新阶段加强“三农”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积极配合所驻村党组织开展工作,努力当好方针政策的宣传员、经济发展的服务员、社情民意的调研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和基层组织建设的督导员。经过扎实工作,努力使所驻村经济发展明显加快,农民收入明显增长,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各项事业明显进步,基层组织明显加强。

(一)宣传方针政策。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深入宣传中央、自治区、玉林市委和*市委关于解决“三农”问题、扶持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方针政策,特别要深入宣传中央关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大部署,深入宣传市委、市政府关于扎实建设新农村的政策措施,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服务经济发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帮助所驻村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规划发展项目,积极争取支农资金,加快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大力培育优势主导产品,逐步形成“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指导农民依托龙头企业和优势产业,建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组织化程度,共同抗御市场风险。帮助农民千方百计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拓宽劳务输出渠道,多途径促进农民增收。组织开展培训,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增强农民创业增收能力,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

(三)办好事办实事。要经常深入村组慰问走访困难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听取意见建议,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入手,每年办几件好事实事,努力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要帮助做好村组建设规划,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搞好道路、水利、能源、教育、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要积极推动“城乡清洁工程”向村组延伸,组织农民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引导农民改水、改厕、改厨,创造整洁优美的村容村貌。

(四)化解矛盾纠纷。协助抓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拓宽农村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做好群众思想疏导工作,妥善解决农村社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消除农村不稳定因素,确保农村社会稳定。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办法,在农村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引导农民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协助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文明向上的村风民俗。

(五)推动组织建设。巩固和发展农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深化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推动农村“八桂先锋行”活动的深入开展。加强村“两委”领导班子建设,努力提高村“两委”班子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创新组织设置方式,改进党员教育管理,推进“四个培养”,全面提高农村党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带头致富、带领农村群众致富的能力,积极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推进村级民主管理,规范农村基层组织党务公开和村务公开。抓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规范对村干部的管理和监督。

(六)抓好计划生育工作。按照各镇、村年初制定的计划生育目标要求,加强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动员育龄夫妇做好节育措施,确保计划生育各项指标在控制范围之内。

四、实施步骤

根据自治区和玉林市的要求,我市选派干部到农村担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一定五年,从20*年3月至2011年12月,指导员每年年底可轮换一次,但换人不换点。具体实施步骤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成立领导机构及工作机构,落实人员及经费,明确职责。

2、制定下发有关文件,包括选派干部驻村担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实施方案、指导员管理暂行办法、指导员工作考评细则。

3、落实好市、镇两级驻村指导员,并进行业务培训。

4、召开市、镇两级选派干部驻村担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动员大会,对选派干部驻村担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工作进行具体部署。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组织引导驻村指导员落实职责,高标准高质量完成驻村工作任务。

第三阶段:总结考评阶段

每年年底,总结驻村工作经验,组织检查验收评比,对驻村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奖励,把驻村工作引向深入。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选派干部担任指导员这项工作,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迅速行动。市委组织部分管领导和专职人员要配合工作队队长搞好指导员的管理服务。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的领导每季度带头到联系点指导工作1次以上。要把选派指导员工作与推进干部队伍“两个源头”建设,农村科技特派员、领导干部联系点、扶贫联系点工作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各种帮扶活动,把转变干部作风的要求落实到帮助基层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的行动中,以实际效果取信于民。同时,要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对活动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提供必要条件。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从实际出发,尽可能为指导员开展工作提供便利。各派出单位要从人力、物力等方面为指导员开展工作给予大力支持。

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篇(9)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现代农业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标,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保证,以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整治、民主法制为建设内容,在巩固完善第一批新农村建设试点的前提下,继续创新工作思路,狠抓工作落实,整体推进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向纵深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的原则。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建设现代农业,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壮大村镇经济实力,奠定生产发展基础。

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

3、坚持科学规划,因村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

4、坚持试点先行的原则。以点带面,先易后难,分层实施的模式,实现协调发展。

5、坚持政府扶持,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共同参与新农村建设。

三、主要任务

1、生产发展方面:继续抓好黄牛、优特粮、中药材、食用菌、林蛙等五大主导产业,在扩大规模,发展总量上做文章,重点建设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围绕五大主导产业,着力建设规模大、效益好的晓峰食品,金牛饲料等32个农业产业化项目,计划总投资3.574亿元。其中:粮食加工项目17个,计划投资2.25亿元;黄牛产业项目11个,计划投资5130万元;中药材产业加工项目2个,计划投资3000万元;食用菌产业1个,计划投资110万元;林蛙产业1个,计划投资50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力争达到4100元,比上年增长5.4%。

2、社会发展方面: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农民参合率达到95%以上,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补助、农村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体系,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财政补助标准。贫困人口比上年降低2.1%。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省级试点村镇达到有线电视入户率和电话普及率达到100%,有100平方米以上的文化活动室,有文化娱乐广场,有农民职业技能学校,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广泛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村组、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

3、人口素质方面:试点村镇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100%,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98%,强化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以培训新型农民为目标,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万人转移就业工程”,充分发挥市农广校、农机校、市就业培训中心、市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市新春美容美发五个培训基地的作用,开展媒体、培训、教师“三进村”活动,对农民进行职业化、技能化、专业化、标准化培训,培训率达到农村劳动力总数85%。加快农村劳动力从一产向二三产、向域外经济发达城市转移,年内实现转移2万人,人均实现劳务收入8000元。建立健全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壮大经纪人队伍,加强黑土地网络建设和12316新农村热线推广工作,提高农民闯市场的能力。

4、村屯整治方面:首先要进一步加大省、市试点村镇的投入,扩大建设成果。试点省级试点镇要达到范围和成果。2007年省级试点乡镇增加到2个,省级试点村增加到4个,地级试点村增加到2个。根据经济实力,对不同试点村镇、不同经济条件、不同规划的村镇,实行旧村(镇)整治、新村建设。同时,利用半年时间对省市沿线35个村62个屯,以“四清”、“五改”、“五建”(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清柴垛,改水、改路、改厨、改厕、改圈,建沼气池、建青黄贮窖、建无公害示范基地、建现代文明家庭、建生态村屯)为整治内容,进行高标准设计、高标准施工,使试点村镇和省市沿线村分别屯达到水泥道路巷巷通,自来水改造户户通,沼气池、青黄贮窖、畜禽圈舍家家建,“四旁”(宅旁、村旁、水旁、路旁)达到绿化美化,环境卫生整治达到净化,率先在全省达到新农村建设标准。

5、民主法制方面:强化基层“两委”班子建设,挑选政治思想过硬,遵纪守法,思维超前,群众基础好、威信高,敢于挑战,有一技之长能够带领农民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的带头人,通过民主测评、选举进入村级“两委”班子。认真开展村务公开,对农民关心的集体积累、财务支出、计划生育指标、土地使用、扶贫救济等焦点问题及时公开,增加透明度,对公益事业建设的专项资金使用、农民投工投劳、建设的内容做到一事一议。通过开展“五五”普法提高农民遵法守法自觉性,净化了社会风气,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四、时间步骤

新农村建设工作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3月1日——4月30日)。各乡镇组织广大农村干部和农民群众认真学习领会新农村建设的有关文件,明确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标准,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营造浓厚创建氛围。同时,各乡镇要确定2007年建设试点村屯,科学编制各项建设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量化指标,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确保新农村建设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第二阶段:推进实施阶段(5月1日——9月30日)。各部门、乡镇按照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全面组织开展各项建设工作。

第三阶段:检查验收阶段(10月1日——11月30日)。各乡镇按照建设标准,对村屯建设进行自检、自评,市委、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对试点村屯建设情况总结验收。

五、保障措施

1、完善机构,落实责任。各乡镇、各部门要把新农村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进一步完善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机构,明确职责,成立驻村指导组,做好各项指导和服务工作。

2、广泛宣传,营造声势。一是市、镇两级分别召开新农村建设工作动员大会;二是市乡有线电视、广播、《××通讯》、《××市新农村建设简报》等媒体开辟新农村建设专栏,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内容、重大意义、成功经验和典型事例。三是各乡镇(街道)及时上报本乡镇新农村建设工作动态,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关心、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3、调查摸底,掌握实情。各乡镇(街道)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要对本辖区内现有农村劳动力资源和就业流向情况、农村道路、产业结构、环境卫生等村情村貌进行调查摸底,对照新农村建设工作基本要求,提出试点村(镇)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

4、因地制宜,创新发展。各乡镇围绕五大主导产业,明确本乡镇、本村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加强产业基地和园区建设,在总量和质量上有所突破,围绕主导产业上项目。要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市里在原有“阳光工程”五大培训基地的基础上将培训点延伸至乡(镇)、村,扩大劳动力转移就业容量,拓宽劳动力转移渠道,为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条件。

5、建立包保体系。采取市级领导包乡镇、市直部门和后备干部包村屯的方式,包保力度,在规划、资金、物质、技术、信息等方面为村屯提供扶持,配合村屯抓好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各乡镇(街道)财政要设立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建立财政投一点、涉农资金捆绑使用倾斜一点、帮扶单位助一点、受益群众出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的投入机制;市直各部门要集中精力、物力、财力全面组织实施新农村建设工作。

6、做好督查指导

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篇(10)

二、建设目标和主要工作

按照省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到**年末,力争使全县一半以上的行政村实现新农村建设初步目标,到**年末,全县所有行政村实现新农村建设初步目标。2009年突出做好4个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一是形成我县农村产业发展模式。立足全县经济发展大局,强化乡村主导产业建设,重点发展以下产业发展模式:以玉米高产创建合作社为牵动的土地集约规模经营发展模式、高产高效的设施农业发展模式、工厂化畜牧小区规模养殖发展模式、以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利用为主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全民创业的家庭手工业发展模式、有较高组织化程度的劳务经济发展模式、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等。各乡镇、村要结合实际选择适合本地发展的模式,单业或兼业发展,加快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种养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专业乡镇、村。试点村要在两年内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态势。二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加强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实施胜利水库消险、解放水库消险、流域治理和抗旱水源建设工程,新打水源井80眼,维修加固塘坝20座,新建塘坝3座;加强农机化建设,提高农机装备水平,更新大型农机具55台(套),全县大型农机具保有量达到1076台(套);加大棚室化设施建设力度,全县计划新增棚室1000栋;加大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力度,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到65万亩,集中连片经营100亩以上的超过40%;积极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全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800个。三是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深入实施百万亩玉米高产创建工程,全县玉米移栽和地膜覆盖面积达到30万亩,“一增四改”栽培面积达到70万亩,带动全县粮食总产达到22.4亿斤。大力发展畜牧业规模养殖,奶牛、生猪、白鹅、肉牛四大主导品种养殖量分别达到4万头、110万头、120万只和15万头,规划建设畜牧养殖小区50个,新增规模场户73个。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转移农村劳动力8.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65亿元。

(二)加强基础建设,形成村屯建设模式。结合我县实际,确定道路建设、排水沟建设、绿化带建设、栅栏建设、柴草垛清理、垃圾清理、粪肥清理、庭院建设、屯内废弃地利用和环境管理10项基础建设标准,通过统一规范的建设和管理,形成具有我县特色的新农村村屯建设模式。一是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强化农村道路总体规划,实现乡镇、村、屯道路网络化,消灭断头路,计划建设农村公路总里程350公里。二是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提高农村自来水入户水平,结合抗旱水源井建设,计划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15处,解决54个村115个屯43233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三是加快农村新型清洁能源建设。以实施小型沼气、秸秆固化和气化集中供气等项目为重点,新建小型沼气工程6个,辐射农户300户;新建联户沼气池8个,辐射农户80户;新建户用沼气池100个。四是加快泥草房改造建设。改造泥草房4150户,推进住宅新区和泥草房集中改造工程建设。五是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结合生态型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道路建设,科学制定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全县建设生态园林精品屯157个。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清除屯内柴草、垃圾、粪肥等影响环境的杂物。在重新界定住户使用面积的前提下,对主街、辅街、巷路、排水沟、绿化带进行统一规划,对规划范围内的农户违章建筑物要坚决予以清除和拆扒。规范农户的庭院、甬道、厕所、牲畜圈舍等。加强村屯内环境卫生管理,制定环境卫生管护长效机制,村要有专业卫生清洁人员,保持村屯干净整洁。

(三)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一是推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和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分别在中和镇、连丰乡、永丰镇、德胜乡、迎春乡和兴华镇实施农村中小学校改造项目。二是推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实施德胜乡、建设乡、XX镇和连丰乡卫生院建设项目4个。进一步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运行工作,参合率要达到94.3%。建设标准化计生服务室12个。三是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加大农村文化活动推广力度,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7个、农村健身工程4个。试点村和示范村都要有农民文体活动组织,并开展经常性文体活动。同时,每个乡镇至少树立1个农村文体活动典型村。四是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完善农村低保制度,逐步提高农村低保水平,及时为25021名农村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启动实施第四批扶贫开发村30个村整村推进项目,争取项目资金991.6万元。五是推进农村社会服务业发展。新建改造30个农家连锁店,全县标准化“万村千乡”农家连锁店达到180个。

(四)大力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切实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市场意识和科技素质,增强致富能力,健全完善乡村班子考核奖惩和民主监督机制,乡镇要制定村级考核办法和考核标准。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工作,定期向群众公开资产变化情况。健全乡镇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村民会议和代表会议、“村规民约”、“一事一议”、民主理财、民主评议干部等民主制度。增强村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意识,每个村要通过“一事一议”议成并实施一个新农村建设筹资筹劳项目。继续开展农民文明教育活动,增强农民环境文明意识,组织开展文明村镇和“十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

三、推进措施

(一)坚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思路,统筹全县新农村建设。要统筹考虑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把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等方面差距,作为我县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统筹解决。各部门要增强服务“三农”的责任意识,把工作职能向乡村延伸,工作目标、项目投放、建设标准、推进措施、完成时限等要城乡同步,共同发展。要按照普惠制的原则,强化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建设,不断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标准,逐步实现城乡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共享发展建设成果。

(二)加快试点村建设,示范带动面上工作整体推进。我县已通过省级验收的第一批试点村要全部转为县级示范村,继续完善提高,按照省级示范村的标准进行统一管理建设。依据行政村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发展优势,2009年,我县新增省级试点村5个,确定省级示范村4个,要高标准建设,整体推进。按照“渠道不改、用途不变、集中投入、各记其功”的原则,进一步整合支农资金和项目,重点向试点村倾斜,加快“路、水、电、房、医、教、能、保”等农村民生建设。确保两年内每个试点村投入建设资金100万元以上,示范村投入建设资金150万元以上。

(三)加强小城镇建设,辐射广大农村加快发展。按照“建设新农村,首先建设新城镇”的理念,把做大做强乡镇经济、加快小城镇建设作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其连接城乡、融汇工农的凝聚作用。发挥市房开发的牵动作用,带动小城镇建设,两到三年内完成沿路开发的建设目标,完成7万平方米的小城镇市房开发任务。同时要强化小城镇的综合服务功能,在加大开发的同时,跟进硬化、绿化、亮化、排水等配套工程建设,避免重复建设,提高小城镇的硬件承载能力,进而扩大小城镇的规模。要把小城镇的综合治理同小城镇的经济发展、区域布局、城镇功能、城镇品位在内的综合性建设规划有机结合,聚集农村人口,延伸产业链条,辐射周边村屯,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推进,保障新农村建设工程顺利实施。一是建立县领导新农村建设联系点制度。在13个省级试点村、示范村(其中:第二批试点村5个,示范村4个,国有农牧渔场1个,**、**年确定的继续参与第二批的试点村3个)和6个县级试点村中都有1名县处级领导联系,切实加强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指导。二是建立下派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制度。从县党政机关中选派一批优秀中青年领导干部,到试点村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宣传方针政策、指导规划建设、反馈村情民意、化解农村矛盾、监督民主制度实施,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三是建立县直部门包扶帮建新农村建设制度。县委、县政府为每个试点村确定4—5个县直部门进行重点包扶帮建,包扶帮建单位要重点围绕我县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基础建设模式,帮助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快发展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民主政治、文化教育、社会道德等方面建设。明确包扶帮建投入标准,牵头单位每年投入物资和资金不少于3万元,成员单位不少于1万元。四是各乡镇要把新农村建设工程摆上重要日程。通过调查研究、工作部署、现场推进、经验交流等多种有效形式,不断把新农村建设工作引向深入。

附件: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2009年工作任务

附件:

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

成员单位2009年工作任务

一、组织部

(一)进一步修订完善《XX县村级党组织书记激励约束办法》,对村党组织书记全面实施结构化岗位补贴制度、一次性重奖制度、离任补贴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和定期体检制度,为工作6年以上的村党组织书记办理社会养老保险。

(二)深入开展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选聘19名高校毕业生到村担任村党总支副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助理。

(三)进一步抓好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工作,对**年换届当选的村党组织书记全部培训一遍。

(四)进一步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年年底前,彻底解决无村级活动场所问题。

二、宣传部

(一)继续加大新农村建设宣传报道力度,把集中宣传与经常性宣传结合起来,营造有利于农村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建设活动,“十好”文明乡镇、“十化”文明村分别达到镇、村总数的30%和20%。

(三)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规范创评标准。参评面达到35%左右。

三、财政局

(一)认真清理核实农村义务教育债务,按照省财政厅的统一要求做到上报及时、数字准确、内容完整。

(二)及时和省财政厅沟通信息,全面掌握支农资金的投放政策,确保财政支农资金及时到位。

(三)对涉农资金要及时拨付,同时按照财政法规要求加强资金监督,发挥资金的最大经济效益。

(四)对农村公益事业投入一事一议资金,要全面掌握,认真核实,及时上报,争取得到国家更多的资金支持。

四、教育局

(一)实施阳光操作,落实“两免一补”政策。

(二)采取治本措施,狠抓学生辍学工作。

(三)实施支教制度,促进城乡均衡发展。

五、交通局

(一)全县农村公路建设完成350公里,其中,试点村公路建设完成23.81公里。试点村和示范村通村公路、屯内主街路全部硬化。

(二)稳步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待上级出台相关政策后,参照实施。

六、农机总站

(一)抓好农机安全生产工作,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二)抓好农机具更新工作,提升我县农机装备水平。

(三)抓好秋整地工作,建立土壤耕作制度。

七、畜牧局

(一)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72%,试点村畜禽品种优化率达到91%以上。

(二)畜牧业组织化程度达到32%以上,畜牧业产值达到8.03亿元,同比增长10%,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5.7%。

(三)畜禽养殖小区(场)粪便收集与利用率达到85%,其中试点村达到91%。

(四)试点村奶牛生产实现舍饲、全混日粮饲喂、分阶段饲养、机械榨奶。

八、环保局

(一)建立农村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对乡镇领导班子和主管领导进行定量考核。

(二)创建市级生态乡镇2个,生态文明村2个。

(三)加强农村乡镇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工作,做好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工作。

九、农技中心

(一)在全县建立县级高产创建核心科技园区6处、乡(镇)级示范园区9处、村级示范园区60处。

(二)在全县实施农业科技推广项目10项,推广面积30万亩,涉及农户2万户,粮食增产3000万公斤。

(三)集中培训农民12场(次),培训农民5万人,县、乡、村干部1000人次,科技示范户1000户;科技入户指导1000户,举办电视讲座12次,发放科技资料2万份。

十、林业局

(一)在原有护村林建设基础上,更新改造原有残次护村林面积2000亩,林带宽度达到17米以上。

(二)更新扩建街道林336亩,新建绿篱5500延长米。

(三)在村屯内利用废弃地零星植树50万株,折合面积为4200亩。

(四)共建庭院果园190个,栽植果树3280株,折合面积为90亩。

(五)试点村和示范村全部建成高标准生态园林村。

一、发改局

(一)对上争取资金,建设民政乡至公平村通村公路1.2公里和劳动乡至新丰村通村公路1.6公里。

(二)对上争取资金170万元,安排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10处,其中试点村永安村2眼。

(三)对上争取资金400万元,安排优质粮产业工程标准粮田2万亩。

(四)对上争取资金640.9万元,安排建设通村公路37.7公里,其中试点村拟对上争取资金100万元,安排新能源项目(祯祥镇永胜村秸秆固化示范项目)1个。

二、水务局

(一)新建115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4.3万人安全饮水问题。

(二)新增旱田节水灌溉面积3万亩,新增水田节水灌溉面积0.2万亩。

(三)试点村和示范村实现自来水入户整村推进。

三、广电局

(一)全县农村微波数字电视入户超过3万户,入户率达到45%,其中试点村入户率达到60%。

(二)加大投入和维护力度,保证中央一套、省一套广播节目覆盖全县。

(三)加大对新农村建设宣传报道力度,此项工作排名要进入全省前30名行列。

四、文体局

(一)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7个。

(二)全县165个行政村均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

(三)建设农村健身工程4个。

(四)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10次。

(五)试点村和示范村要建设一处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休闲广场。

五、扶贫办

(一)继续帮扶新农村建设,确保投入各类资金达到200万元以上,被帮扶村人均收入达到2200元以上。

(二)被帮扶村主要道路全部硬化,4个屯300户用上自来水,全村数字电视入户率达到80%以上。

六、工商联

发挥乡镇商会和行业商会作用,参与吸纳和转移农村劳动力工作,多渠道吸纳农民工就业,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民营企业吸纳试点村劳动力50-100人。培训农村劳动力200人。

七、工业经济委员会

积极组织指导承担省级试点村帮建任务的出资企业开展帮建工作,检查验收帮建效果,总结推广企业帮建先进典型,提升企业形象,推进帮建工作整体上水平。

八、计生局

(一)完善农村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达到省级标准计划生育服务室12个。试点村和示范村有省级标准计生服务室。

(二)加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落实好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

(三)积极推进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80%的乡级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达到国家规定的甲级标准。

九、县社

(一)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新建改造标准农家连锁店30个,力争所有试点村和示范村各建1处连锁店。

(二)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80个,农民经纪人200个。

(三)推进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发展,实现农资商品连锁经营,以龙头企业带动加盟店达到118个。

十、卫生局

(一)加大乡村名医培训力度,聘请中医专家对试点村的80名村医进行系统培训,培训面达到100%。

(二)加强对口支援工作,实施县乡联合办院,支援单位每年要无偿对受援单位2名以上卫生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每月向受援单位派驻3名卫生技术骨干,坐诊一周。

(三)试点村和示范村要有1处达到省级标准的卫生所。

二十

一、团县委

(一)培训新型青年农民100人,实现农村青年转移就业100人。

(二)开展“保护母亲河——绿色家园建设”行动,在全县13个新农村建设第二批省级试点村和示范村的宜林地、可造林地、村屯四周、农田四周实施绿化。

(三)创建共青团示范街(路)15条,建设青年图书室1个。

二十

二、公安局

(一)倾力打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深入开展警民共建活动,积极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

二十

三、信用联社

(一)发放农业贷款54740万元,其中种植业贷款54344万元,养殖业贷款396万元。

(二)普及推广“一证通”业务,覆盖全县165个行政村。

(三)积极开展“四帮一送”、“阳光信贷工程”和“让阳光更温暖”活动。

二十

四、农发行

(一)稳定增加信贷投放,发放粮食收购款8000万元,其中:黑龙江龙凤玉米开发有限公司6000万元,XX县赛美葵花制品有限公司2000万元。

(二)继续支持中小企业贷款投放,为黑龙宾老窖酒业有限公司发放贷款400万元。

二十

五、物价局

继续清理涉农收费;完善产品价格政策。

二十

六、妇联

(一)创建妇女培训学校,争取省妇联支持,武装省级妇女培训学校1所,县级妇女培训学校15所。

(二)办好农家女大讲堂。

(三)做好农村贫困妇女解困工作,帮助1200名贫困妇女结成帮扶对子,加快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解困步伐。

(四)开展零家庭暴力村屯创建,在村屯开通妇女维权热线和家庭暴力热线,每个乡镇创建1个零家庭暴力典型村。

二十

七、商务局

(一)继续加大“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力度,新建改造标准农家连锁店30个。

(二)进一步强化“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配送中心建设,投资650万元,新建1000平方米商品展示大厅和购置15台配送车,提高配送中心服务功能。

(三)积极实施“家电下乡”工程。“家电下乡”销售额达到200万元以上,农民享受补贴26万元以上。

二十

八、农业开发办

(一)实施建设乡奶牛养殖基地项目,总投资90万元。

(二)实施劳动乡自力村农机合作社项目,总投资2800万元。

(三)实施民政乡公平村玉米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组装示范项目,总投资76万元。

二十

九、科信局

申报玉米大面积高产栽培技术集成示范及产业化开发富民强县项目,申报项目资金15万元。

十、农行

(一)稳定增加信贷投放,保证粮食购销渠道顺畅。

(二)拓宽信贷支农领域,支持农、林、牧、副、渔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

(三)稳定发展化肥、种子、农业科技等专项贷款。

(四)积极支持农村道路、电网、信息化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

三十

一、民政局

(一)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制度,积极对上争取低保指标。

(二)切实加强农村“五保”供养工作。

(三)建立健全农村社会救助体系。

(四)提高集中供养五保对象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投资750万元建设1处集休闲、娱乐、医疗为一体的大型中心敬老院,可入住院民200人左右。

(五)加强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衔接,扩大医疗救助覆盖面。

三十

二、建设局

(一)计划改造建设农房4150户,总投资约2.8亿元。

(二)继续推进村屯环境整治,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环境整治达标村40个。

(三)做好小城镇总体规划、建设规划和村屯规划编制工作。

三十

三、质监局

(一)加快建立农村公正计量服务站。

(二)加强农业标准化宣传咨询服务站建设。

(三)完善农业标准化示范网络建设。

(四)进一步加强农业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加大对农产品和农用物资的监管力度。

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篇(11)

紧紧围绕市委政府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以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为核心,以积极支持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中心,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坚持依法依规管理,集约节约用地,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用地保障。

二、具体措施

(一)科学规划,积极引导,优化结构,保障用地。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意见》中提出的三大任务(培树200个示范村、建成1000个达标村、搬迁1000个自然庄),为中快“构建六大体系”、“实施六大工程”步伐,要积极优化乡村用地结构布局,集约节约用地,为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增收提供用地保障。

1、修编和完善乡(镇)、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引导乡村建设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鼓励农民进镇购房或按规划集中建房,节约的宅基地指标可用做城镇发展的建设用地指标。

2、坚持建新拆旧,积极推进废弃地和宅基地复垦整理。村庄复垦整节省出来的土地,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宜耕则耕、宜建则建,优先用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3、采取土地置换的方式,解决旧村整理改造和移民并庄用地,使农村居住环境不断改善,确保农民安居。

4、省国土资源厅下达我市城镇村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中由市级政府审批的乡村用地计划指标,优先保证移民搬迁使用。

5、引导乡村工业向园区集中,减少基础设施投入,发挥规模效益,促进节约集约用地,保障农民增收。

6、积极组织土地整理,整理土地增加的耕地按60%折抵乡村建设占用耕地指标,缓减建设用地紧张状况。

(二)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为全面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1、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全面实行按建设用地项目考核耕地占补平衡。补充耕地的质量达不到规定要求的,按等级折算增强补充耕地面积。

2、鼓励被占用耕地表土剥离利用。新开的耕地要充分利用剥离的耕作层土壤,所需费用可列入建设项目投资预算。

3、坚决防止以新农村建设等名义盲目圈占、违法批占土地特别是农用地。在新农村建设中,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必须符合规划和计划,必须依法报批。各类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或农用地转用审批时,凡涉级占用基本农田的,项目性质必须符合法律的有关规定,对占用基本农田的要进行充分论证,在预审时应说明不能避刘的理由;在农用地转用报批时,应提交补划到位质量数量的有关情况。

4、每个县(市、区)抓好一个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以示范区建设带动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全面加强。

5、切实加强土地执法巡查。坚决查处违反规划侵占基本农田的违法用地行为;坚决制止用“以租以”等形式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三)加大投入,大力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改造低产田,提高耕地产出率,促进农业增产。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发整理复垦土地和改造中低产田,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和改造中低产田项目。

1、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部分和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安排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向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土地整理重大项目工程倾斜,主要用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并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对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给予重点安排。

2、依照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推进田、水、路、村综合整治,努力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地面积、增强耕地排灌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3、切实加强对土地整理项目的指导和监督检查,不断规范和完善整理制度,确保资金专款专用、项目工程保质保量如期完成。

4、对批准立项的土地开发项目每亩补助600—3000元,土地整理项目每亩补助1000—2000元,土地复垦项目每亩补助800—2000元,改造中低产田项目每亩补助500—1000元。

(四)严格征地管理,积极探索、加快征地补偿制度改革步伐,切实维护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要确保补偿安置方案合法合理,补偿费及时足额到位,积极探索,采取多种方式,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安置,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1、在农用地分等定级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耕地亩产调查核定,制定各县(市、区)征地的统一年产什标准和区片综合地价,经批准后公布实施,实现同地同价。

2、保障征收土地补偿安置费及时足额到位。在上报征收土地审批手续前,似用地单位必须将征收土地补偿安置费,足额存入国土资源部门指定的银行专户,否则不予上报征收土地审批手续。全面推行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裁决制度。

3、进一步规定征地程序,维护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申述权。认真执行征地告知、确认、听证、公告、登记等规定程(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序。征地补偿标准、宅基地审批程序等,要向村民公开。涉及到农村集体土地使用管理的有关问题应当充分听取农村村民的意见,发挥村民代表会议的作用,接受群众监督。

4、从市区规划控制区出让土地纯收益中提取10%,设立安置补助基金,列入预算外资金管理,财政专户储存,专款用于市区规划控制区被征地村劳力安置补助。

5、市区规划区内征收土地时,预留给被征地村(居委)一定数量的生产经营性用地。

(五)加强农村地质灾害防治,保护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努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的地质服务和安全的地质条件。健全完善地质灾害群防体系。在地质灾害易发多发的农村,在科学调查、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及时提出地质灾害防灾避让的意见和建议。为村镇建设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技术服务。

1、开展地质灾害普查,查清全市地质灾害分布情况。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加强对地质灾害重点地区的监测和防范,设立明显的危险区警示标志,制定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2、建立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制度,把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发放“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和气象主管构联合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警工作,将预警结果及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并通过媒体向社会。

3、加大地质灾害治理力度,把灾害发生控制在萌芽状态。按照“谁破坏,谁恢复;谁诱发,谁治理”的原则,指导和监督矿山企业建立和明确治理责任。尽快建立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投入机制,依法建立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加强农村地区矿山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

4、加快小矿的整顿和整合,引导依法办矿、科学采矿、保护环境、文明生产。

(六)完善体制、强化素质,进一步提高支持新农村建设能力和水平

1、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重要精神,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把支持新农村建设提上生要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