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合作模式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6 16:02:00

合作模式

合作模式篇(1)

一、从大学生就业现状谈建立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就业乃民生之本”体现了党和国家将大学生就业问题提到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高度,体现了全社会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普遍关注。我国继201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700万之后,2015年毕业生人数由2014年的727万持续增长到749万。毕业生人数的年年递增,就业之难似乎成了常态。因此高校加强校企合作,组织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习实践活动,对增强高校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校企合作,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实践教学活动是大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重要形式,学生不仅可以获得实践知识、增强劳动观念,同时可以培养良好的社会沟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实践证明,大学生通过参加校企合作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广泛地接触社会,经历似职场般的快乐与失意,同时有助于丰富大学生实践阅历,增强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提升就业质量并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加强校企合作,可以为毕业生搭建更为广阔的就业平台

校企合作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可以使企业对学校和学生有更深入的了解,吸纳大批可以利用的人才。高校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在强化育人环节上,通过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可以促进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同时,加强校企合作还可以稳定相关专业领域就业资源,增强学生在行业中的就业地位,提高学校在相关行业中的知名度。

(三)加强校企合作,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当前,国家大力支持大学生到基层、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并建立了完善的困难毕业生援助制度。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加强校企合作不仅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个人能力,提升个人素养,克服期望过高和盲目求职的消极心态,而且有助于大学生在企业中不断积累经验,学到真本事,让大学生认识到自身优势,及时调整自己的职业期望。更重要的是,通过校企合作能帮助大学生端正就业心态,明确职业目标,设置合理的职业规划,形成更为理性的求职态度。

(四)加强校企合作,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岗位适应性

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我们发现,那些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的毕业生相对于缺乏工作经验的其他大学生而言,更受企业的青睐。校企合作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企业文化,认知企业的用人要求,提高大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更重要的是,不少学生通过在企业中亲身实践,充分锻炼了自己,有的学生甚至抓住实习机遇,毕业后直接留在实习单位就业。这部分学生适应工作环境速度快,胜任工作岗位能力强,可为企业节省一定的人才培养成本。

二、以校企合作促进就业应重视的一些问题

(一)大学生实习权益保障机制还不健全,政府要加大力度完善大学生就业法律保障体系

随着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的上升,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的失衡,导致各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甚至有的学生在实习期间与用人单位没有讨论薪酬的余地,大学生在实习期间的权益得不到维护。针对这种现象政府要对大学生就业实习问题专门立法,明确规定保证大学生实习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大学生在实习期间,应将其作为准劳动者进行特别保护,建立大学生实习安全保障机制,确保大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为维护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提供保障。

(二)高校作为实习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有待加强大学生实习活动的过程管理

高校要高度重视学生实习过程的教育指导工作,指导教师队伍要业务精,责任心强,对学生的实习指导不能流于形式,要在业务上给予学生强有力的指导,确保学生实习质量。同时,高校还要建立严格的实习考评机制,不少高校都以学生在企业中实习后的文字总结材料为考核内容,这不仅不利于调动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同时不利于高校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升。此外,学校在与企业合作时还要不断拓宽渠道,丰富大学生实习内容,寻求校企合作新机会,推动双方共同发展。

(三)学校、企业和学生之间一定要签订保障三方利益的实习协议,明确三方之间的责权划分

为加大政府监管力度,引导大学生在实习单位正确履行义务,保障大学生的实习权益,增进三方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学校、企业与学生之间要签订三方实习保障协议作为强制性制度,一旦在实习期间引发一些问题要依据协议执行,这不仅可以有效维护学校和学生的利益,也能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避免引发一些不必要的纠纷。

(四)从企业对大学生就业力方面的分析看,大学生就业态度存在着很大问题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产生焦虑心理在所难免,但要顺利就业,大学生只有正视就业现状,端正就业态度,才有可能抓住就业机会。事实证明,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很难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尤其是缺乏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难以受到企业的青睐。他们既有为祖国、为人民做贡献的愿望,又有不愿意到待遇低、条件差的地方就业的矛盾心理,他们缺乏从最基层、最平凡的岗位做起的心理准备,缺乏艰苦创业的精神,这就容易产生“高不成,低不就”现象,从而与一些良好的就业机会失之交臂。

三、校企合作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路径分析

(一)在培养模式上,构建学校与企业一体化合作模式,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校企合作要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采用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学环境的优势互补,让学生边学习理论知识边参与社会实践,置身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提前适应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实现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用工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

(二)在队伍建设上,打造一支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学校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这一桥梁纽带,让高校教师通过在企业学习培训或深入到企业第一线,来系统地掌握企业技术流程和实践技能,并把这些知识带入到课堂中或者可以聘请一些来自校外实习基地的优秀人才,充分发挥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教学服务,负责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这些方法都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

高校应定期进行人才需求的市场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对人才培养方案适时做出调整,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教育运行机制,同时要摒弃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建立培养学生能力目标的课程体系,注重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设置,使课程设置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不仅符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切实可以提高学生适应经济社会环境的能力。

(五)在制度建设上,不断完善校企合作法律保障体系

合作模式篇(2)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9月25日

一、银行保险基本理论

(一)西方国家银行保险的主要发展模式。银行保险的发展模式,也可以称为组织模式,在合作过程中双方要规定权利义务和利益的分配方式,所以也可以称作银保合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组织模式涉及到产权关系的界定,可以左右银行保险业的发展。从银行保险的发展历程看,依据有无资本纽带关系及合作深度划分,先后出现了四种发展模式:协议模式、战略联盟模式、资本合作模式和金融集团模式。其中,前两种模式是没有资本联系的、相对较为浅层次的合作,后两种模式是有资本纽带联系、相对较为深层次的合作。

(二)契约理论在银行保险中的运用。银行保险的发展是契约逐渐完全化的过程。在银保形成和发展初期,银行和保险公司的业务往来主要限于销售,或者形成战略联盟,不管哪种形式,二者都要明确权利义务,规范交易行为,从而形成契约关系,但这种契约相对比较松散,存在很大的不完全性。随着外部环境和双方需求的变化,银行和保险公司之间的交易进一步深入,出现了合资公司甚至金融集团,形成了新的交易形式,从而形成了新的契约关系。从本质上看,银行保险的发展过程,就是契约关系调整的过程,每一种新模式的出现,都要改变合作方式,对银保双方的权利义务进行重新规定,同时对利益的分配方式重新规划。契约调整的结果是,银保模式的演变越来越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契约关系越来越紧密,最终出现金融集团,由一个契约替代一系列契约。

二、我国银行保险合作模式

我国银保合作起步较晚,由于早期我国金融行业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制度,使保险公司与银行的合作停留在银行模式之下。随着银保渠道逐渐拓展,银保合作带来的行业规模效应引起银行保险公司的高度关注,开始出现一定意义上的战略联盟。经济的不断发展使银行和保险公司都意识到深度股权合作才是集团化银保合作的重要途径。资产管理集团的出现更进一步的推动了银保合作的进程。下面选取几家具有代表性的银保企业,阐述我国银保合作的现状和主要模式。

(一)中国工商银行的银保合作模式。自2008年初国务院原则性同意银行投资入股保险公司开始,两年来银保联姻进展加速。工商银行的银保合作模式不仅包括保险业务,同时也包括股权合作模式。工商银行通过股权投资模式先后拥有中国太平3.1%股权,太平洋财险12.45%股权,同时还拥有友邦保险等国外其他一些金融保险公司的股权,截至2012年,与工商银行合作的保险公司达52家,就国内银保合作来说,工商银行算是最为典型的例子。

工商银行是国内最早开展银行保险合作业务的商业银行,在早期我国法律实行分业监管,大多银保合作还只停留在初级的协议阶段之时,工商银行便通过工银亚洲这个金融控股平台与保险公司形成了股权关系,从而渗透到保险行业,走向混合经营之路。工商银行通过与中国保险、中保国际签订协议的方式,转让重组和股份转让等策略,使得工银亚洲持有太保24.9%股份,成为太平洋保险的第三大股东。同时,工商银行还间接持有太平人寿4.95%股份。2010年10月,工商银行与五矿集团、法国安盛签订股权交易协议,正是收购60%的金盛人寿股权,金盛人寿正式更名为“工行安盛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从工商银行的银保合作模式来看,由早期的银行保险模式,战略合作模式开始逐步向股权合作模式过渡。从工行安盛的成立也可以看出,目前工商银行银保合作模式的主要发展方向为股权合作。

(二)中国建设银行的银保合作模式。建设银行保险业务主要受益于内外部各种有利因素。截至2010年底,建行保险业务四行占比27.57%,居四大行第三位。除了银行协议模式的合作,建行也开始试水股权合作模式的银保合作模式。2011年6月中国保监会正式批复建信人寿保险公司成立,建信人寿的成立标志着我国银保混业经营通过了国家的许可。

建信人寿充分利用建设银行现有的遍布全国的网络系统和技术、人才优势,以建设银行为依托,开发适合建行客户的保险产品,利用建设银行现有的网络、客户资源以及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专项的与银行贴近的保险产品。建信人寿把银行保险产品作为主要经营品种,在营销渠道的建设、网络的铺设方面与国内传统的保险公司相比,将大大节约筹备成本,同时在经营过程中,将节省大量人力资源成本,利用银行的渠道资源优势和客户资源优势,发挥保险产品的竞争优势,提升建行集团的综合经营优势,实现了双方协同发展。

(三)中国农业银行的银保合作模式。自2008年初国务院原则性同意银行投资入股保险公司开始,之后的两年银保联姻进展加速。农行进入保险行业所选择的收购对象为嘉禾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从农行和嘉禾人寿所签署的并购协议看,农行通过25.9亿元认购了嘉禾人寿的51%股份,成为其控股股东。农行与嘉禾人寿的并购是目前为止国内最大的银行并购保险公司案例。与其他银行选择的并购对象不同,农行选择的收购对象是中资的寿险公司,利用其更具本土化和对国内保险市场的熟悉程度,获取一定的竞争优势。

目前,银保合作已成为商业银行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各大行都在加紧对非银行金融业务的投入。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诸银行选择的参股目标和路径各有不同,但基本都是大银行+小保险的模式。相比大型保险公司股权结构之复杂、资产评估程序之繁琐,中小型保险公司股权结构相对简单,中小型保险公司的资产和业务规模也相对较少,银行参股进来相对比较容易。

(四)平安的银保合作模式。平安集团是由保险业务开始慢慢发展成知名的金融控股公司的,早在2003年,平安集团就开始策划向金融控股集团方向转型。2004年,平安银行的成立开创了银保合作的先河。2010年,平安集团通过114.5亿元自有资金对深发展银行进行收购,促使平安集团成为一家真正的金融控股公司,也为其银保业务作出巨大推动。

平安集团利用深发展的高质量资产和渠道网点(300多家分支机构以及与境外600多家公司拥有的合作关系),真正实现了银保的多渠道整合,既有简单的银行模式,也有深度的股权合作模式,从收购至今的经营状况来看,该合作获得了很好的协同效应。

三、问题与建议

从我国银保合作的发展历程来看,我国银保合作的模式已经逐渐走向成熟,从最初的协议模式逐步向股权合作模式过渡,可喜的是最近几年开始出现高度股权合作的金融控股集团。但是,正和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的结构不均衡一样,银保合作在我国也存在着多种问题:(1)银保合作竞争激烈导致手续费哄抬、贿赂银行高管的行为时有发生,某种程度上能够导致保险公司利润下降,对保险公司的形象也造成不利影响;(2)银保合作中的保险产品由保险公司设计,产品单一,无法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3)监管力度不够使得监管套利的现象时有发生。

对于银保合作产生的一些问题提出几点建议:(1)科学进行组织架构建设,这是银保合作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2)加强产品创新,根据银行客户需求开发多元化产品;(3)加强金融监管,提升保险行业自律水平。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我国才能进一步向银保合作成熟模式的国家迈进。

主要参考文献:

合作模式篇(3)

一、中外合作办学现状

中外合作办学的外方既有大、中学校和各类职业教育机构、培训机构,也有企业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甚至还有个人。每一个合作项目,既有不同合作模式的特点,又受不同办学模式的制约。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实际上是其办学任务,培养目标,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是中外合作办学与其他办学的最根本区别。中外合作办学所有内容的独特性就在于其办学模式的与众不同,因此,研究中外合作办学问题实际上就是研究中外合作办学模式问题。

二、合作办学模式

(1)合作模式

中外双方共同投资,形成合作学校,具有独立、自由的法人财产,具备法定的办学条件,获得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批准,并依照协议享受相应的权利并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从而组成了六种相对应的合作模式:1. 一对一合作与一对多合作2.校校合作与校企合作3.机构与非独立机构4.投资与双方投资5.合作与整体合作6.西方教师为主与中方教师为主。在独立机构中主要以二级学院制为主,即在一级学院领导下,由一级学院与外方合作者共同创办的不具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在此模式中,双方共同投入的项目则有其明显的优势,由于双方都有资金投入,都参与办学的全程管理,双方对各自开设课程的评估、互认学分及对方院校颁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有利于我国学校弥补自身专业课程的不足,利益和责任都以协议方式明确规定出来,而且经过政府部门的批准,这种合作和交流就更加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有助于办学全过程的全面合作和交流。此模式灵活性大,也就是众所周知的2+2,3+1模式,但是国内目前的中外合作办学大多数是以这种形式存在的。

(2)办学模式

从办学的具体形式上研究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如有研究者指出,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可以从办学基本属性、办学机构主体、学生接受教育方式、文凭发放、生源属性等几个方面做出如下归类:1.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2.单校园与双校园3.全日制与非全日制4.引进合作与非引进合作5.单文凭与双文凭6.计划内招生与计划外招生。生源是中外合作办学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生源的不同意味着不同的合作办学模式,也决定着不同的办学前景。现如今,大多数中外合作办学学校以高等学历教育居多,因为学历教育对办学条件、课程设置等有较多规范性要求,合作双方会认真对待。因此,双校园模式一般会伴随设置全日制学历教育,这种合作模式对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如果具备较强的实力条件,还可以获取双文凭,,发展前景比较广阔。宁波诺丁汉大学为在中国实施全英模式的教育提供了实验性样板,引进国外著名院校设立分校区,实现了莘莘学子不出国就可留学的梦想,让大家既能享受国外优质资源,又能节省大笔费用。

(3)管理模式

中外合作办学管理模式分为三类:国家对中外合作办学的监督、中外合作办学监督模式的构建及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监管模式。中外合作办学要有目的地通过引进国外新的专业和成熟学科,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教育教学改革,应注重对原有专业和学科的改造。中外合作办学要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在学科内涵、课程设置、资源共享等方面形成良好的工作格局,在兼收并蓄中循序渐进。同时以学生受益为原则,尽可能将先进的教学条件和知识成果辐射到其他专业的学习之中。中外合作办学的监督限定于那些由行政机构执行的、施加于市场的直接干预市场或间接改变企业和消费者的供需决定的一般法规和特殊行为。对中外合作办学的监管,通过国外教育资源引入建立良性的体制与运行机制,促进国内准公共产品性质和私人产品性质的教育发展,保证关系到国家上层建筑与民族文化延续、意识形态的统一和社会道德的建设。

三、总结

事实上,无论什么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都要遵循教育的基本原理,而且都具有中外合作办学的基本特征,其办学模式有相通之处。因此,对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究,不必拘泥于普通本科教育或者高职高专教育,过于强调其办学层次的不同。中外合作办学所涉及的内容较多,至少可以从人才培养、学生教管、国际合作、综合管理、良性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在原有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深入解析,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外合作办学的实践,总结经验,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举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都要对合作模式和办学模式进行选择,进而组成一个完整的项目。综上所述,由于条件的限制,对各种模式的利弊分析,以及对其存在和发展态势的走向,目前只能做初略的探讨,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有待今后的努力。

参考文献:

合作模式篇(4)

高职坚持“以就业为指导,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方针,不断寻找和探索有效的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就目前实践情况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主要有“订单+联合”型、“借船行海”型、“校企合一”型三种模式。

一、“订单+联合”型校企合作模式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办有“订单”班,并且订单班由最初的“纯就业型”,慢慢发展到“订单+联合”型。

纯就业型订单班是指用人单位提前到学校挑选学生,与学校签订订单培养协议,组成以企业名称冠名的订单班,到学校规定的学生离校顶岗实习时间,该班学生就直接到企业进行上岗培训和就业。在这种模式下,企业并不介入学校的教学,也不参与培养方案制定。随着校企合作的发展,订单企业与学校进入更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合作模式也就变成了“订单+联合”型。双方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互授人才培养基地和实习就业基地牌。合作成果是一般实行了校企“四联合”:一是校企联合,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甚至将订单培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二是校企联合,共同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解构原学科式课程体系,重构与岗位能力、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相融合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三是校企联合,共同实施顶岗实习,就业与顶岗联动,订单学生在预分配岗位上顶岗实习,毕业生直接在该岗位方向上就业,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接受学校和企业双重管理与指导,根据校企双方考核结果,共同确定顶岗实习成绩和发放企业上岗证书;四是校企联合,搭建人才共享、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校企员工互聘互兼,除顶岗实习外,企业还在学校专业认识实习、课程实习实训方面提供便利,共同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重要的合作企业还加入学院董事会、理事会,参与学院发展和专业建设。

二、“借船行海”型校企合作模式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强调的是学生技能培养,所以实习实训是课程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虽然可以“仿真”,但毕竟无法比拟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所以在尽量完善校内实训基地的同时寻求校外实习实训场所。“借船行海”,借企业生产车间为专业课程实训场所和专业技能比赛训练场地,借企业技术人员为课程实习主讲教师和专业技能比赛指导教师。直接将相关课程的实习实训、技能比赛的学生赛前训练放在企业进行,借企业先进的实训设施和业务熟练的工作人员,提高实习实训质量。“借船行海”型校企合作模式的合作成果具体体现在专业建设上。一是课程教学进企业,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一起,共同开发专业精品课程,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对工作岗位进行工作任务分析,确定职业岗位所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二是建立生产性实训平台,直接将专业实训课程放在企业进行,将校内“仿真”生产性实训和校外“全真”生产实训相结合。三是搭建技能竞赛训练平台,将学生实习中的工作任务竞赛与校内专业技能比赛、省赛国赛内容接轨,推动校内专业技能竞赛改革,切实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三、“校企合一”型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一”型校企合作模式,实质指学校与企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就是企业在学校设立分公司,或在学校设培训学院,将本企业职工入职、晋升培训放在学校进行。在该模式下,校企实现“四合一”:一是企业为学生提供全真职业氛围,实现“教室”与“生产车间”合一。企业可自办培训学校,对去顶岗实习的学生先进行入职培训,践行“企中校”,并在学校开设分公司,学生实训即为生产,实现“校中企”,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里,以真实的身份,完成真实的生产任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得到全面培养。二是专业和企业共同为学生提供“脚手架”,实现“教、学、做”合一。企业和学校共同编写岗前培训教材,专业教师将其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将入职考核融入到课程技能考核中。三是在“校企合一”条件下,最容易实施“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合一。四是学生就是员工,实现“学生”与“企业员工”合一,学生实训课程即为上岗工作,有完成课程学习的任务,也需按企业工作安排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接受学校与企业的双重管理。

“校企合一”型校企合作模式,由于企业直接设在学校,建立“校中厂”、“校中校”、“厂中校”,企业在办公场所、员工聘用上受益,学校在实训设备、实训指导、教师下企业锻炼上受益,真正达到“校企互利共赢”的效果,企业从招生到就业、从课程教学到管理模式全方位参与专业建设与管理。是目前高职院校积极推崇的深层次校企合作模式,也是校企合作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合作模式篇(5)

1.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培养国家事业继承人的过程,因此教育培养的人才就必须适合社会之需,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传统教育模式大多数是重理论而轻实践甚至无实践,培养的人才的很难适应当前社会的高速发展。

2.职业教育在发达国家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无论是北美的“CBE”模式,还是德国的 “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都通过不同形式的校企合作构建职业教育体系,奠定国民教育基础。

二.校企合作运行模式

1.校企股份合作模式

重新核定职业院校与企业的资产,以股份合作的形式把双方的利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根据校企双方投入资产的比例,以企业或学校为主体成立董事会,共同管理、经营学校与企业,建立校企股份合作一体化发展模式。这种模式能使学校的人才培养和企业的生产经营紧密结合,车间就是教室、师傅就是老师、实训就是生产,彻底解决职业教育脱离生产实际的问题。

2.企业引进学校模式

将学校引进企业后,就是依托企业、园区建立院校与企业共用的生产性实训基地,由企业或园区提供实训场地、管理人员和实训条件,实训设备项目列入职业教育建设项目规划中,校企共同投入,按照符合企业生产要求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将校内实训室建在企业.使单纯的实训室转变成生产车间。基地以企业为管理主体,将其纳入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计划当中,由企业和学校共同设计学生的实训课程,学生集中到生产性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实训和生产.教师到企业、园区实践,企业师傅到校任教,实现学生的专业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职业能力相对接、实习实训环境与企业生产环境相一致。

3.学校引进企业模式

将企业引进学校后,也就是将企业的一部分生产线建在校园内,企业按生产要求提供建设生产车间的标准、加工产品的原材料和产品的销售,学校提供符合企业生产要求的环境、场地和设备,建立生产型实训基地,实训基地享受校办产业税收优惠政策。企业选派人员管理基地生产经营,指导师生的生产、实践和实习实训.帮助学校建立实训课程体系;学校按照生产要求,将实训课程纳入整个教学体系当中,就可以在校内实行的"理论学习"和"顶岗实训"相结合的办学模式。这种模式既可以解决企业场地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学校实习实训设备不足的问题,真正做到企业与学校资源共享。

4.校企互动模式

校企双方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共同签订联合培养人才协议,企业依据自身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人员情况,提出人才需求规格、专业设置的要求,由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将企业文化、生产工艺、生产操作等引入教学课程内容.学校负责学生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学生的实践教学和技能操作到企业,企业全程参加人才培养过程,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教育教学内容贯穿到每一个教学环节当中,通过整合校企资源联合培养人才,使学生毕业后就能直接上岗.成为熟练的技术人才。

5.产学研用一体模式

利用有条件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和学生研究开发的人力资源优势和先进的实验实训设备,与企业共同创立集科研、生产、应用和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经济实体,利用经济杠杆把双方的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建立产学研用长效合作机制。师生共同参加合作企业的生产、设计、改造、研发等环节,既为企业提供人才和技术服务,又提高了师生的实践能力,建立校企合作的产学研用一体模式。

6.劳动和教学相结合、工学交替模式

实施方式大致采取了如下两种:A、工读轮换制――把同专业同年级的学生分为两半,一半在学校上课,一半去企业劳动或接受实际培训,按学期或学季轮换;B、全日劳动、工余上课制--学生在企业被全日雇佣,顶班劳动,利用工余进行学习,通过讲课、讨论等方式把学习和劳动的内容联系起来,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系统的课程,到企业去是技能提升训练。西方有些国家,如德国有的职业技术院校就是这种模式,我国一些院校也需要探索这种模式。

三、推进校企合作运行模式由经济管理部门给予政策引导,同时由行业部门协调组织

校企合作如何运行需要政府统筹协调。政府应统筹经费、统筹资源、统筹信息;协调全局和局部利益、企业和学校双方利益;规划合作方向,搭建合作平台,监督合作落实,评价合作成效;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政府、企业、学校的责、权、利;适当政策倾斜,如减免合作企业的税收、学生带薪实习、政府出资支持教师到企业实践,对校企共建基地进行补偿,创设良好的环境。

许多教育界人士表示,应建立校企合作的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行业企业主动参与职业教育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引导行业企业举办职业学校,在职业学校培养目标制定、专业设置、课程改革、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教师培养等方面发挥作用。

《教育规划纲要》在谈到如何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时强调:“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中国职业技术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张天保表示,关心和支持职业教育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在有关法律法规的框架内,探索校企结合互利双赢的切入点,建立校企结合的长效机制和强大动力,是非常必要的。

合作模式篇(6)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0-0243-02我国目前已形成的校企合作大都是学校为求生存、求发展和适应当前经济的要求而促成的,很少有企业主动向学校寻求教育合作伙伴,以提升企业自身的价值,达到校企优势结合、合作双赢的目的。特别是在企业一方,多数企业忽视学校在企业发展中起到的作用,而将学校视为企业的一个大“包袱”,对校企合作缺乏信心和经验,在校企合作中处于应付与放任状态,使校企合作只是停留在企业对学校的“协议支持”或表面的合作上,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化或是简单化。校企合作需要相应的学校与企业联合出台政策规范执行,并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然而,目前现状是政策法规不健全,资金投入没保障,政府不重视,造成资金制度缺位。由于市场经济瞬息万变,我国的行业和企业仍处于改制和转型之中,要想在市场经济初级阶段寻求一个长期的、稳定的、能全面满足教学需要的企业,难而又难,几乎是不可能的。

一、校企合作存在的矛盾

1.追求目标不一致。企业追求的是丰厚的利润,学校追求的是培养人才的质量。如何避免急功近利的人才培养观,保证学校的教育质量,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企业合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和矛盾。

2.合作宗旨不一致。应用型本科院校一般都能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把调整专业结构作为一项战略选择来抓,属于长周期性的教育产品,需要学校具有一定的预见性;而企业的宗旨是希望集中力量在短时间内开设经济建设急需的专业,希望实现短周期性的低投入、大产出。因此,把短周期性的市场和长远性的教育及人才培养有效地结合起来,在职能部门的指导下,使校企合作既可以满足企业目前的需求,也可以满足企业未来发展的空间,有效解决毕业生的社会实践及就业问题,是满足社会人才供求变化的不容忽略的环节。

二、校企合作的模式选择

学校为求生存、求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主动向企业、行业寻求合作伙伴;而企业能够主动要求与学校合作办学的几乎没有,企业在学校的要求下,能够为学校提高实习的场所、短期实习时技术人员的支持。这种合作,只能是企业单方面的付出,学校输入学生,校企合作还是停留在学校依赖企业提供岗位的层面上。真正的校企合作应是双方自愿、利益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从这个层次上看,现在我们的校企合作离真正的校企合作目标——实现资源共享、人员共享、互惠互利的阶段还是很遥远的。如何达到真正的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合作模式的选择。

1.校办企业模式。学校利用校办产业实现校企合作,兴办企业,实施科技和经营理论成果转化。旅游专业办酒店、旅游公司,服装专业办服装厂、时装店,幼帅专业办幼儿园,汽车维修专业办汽修中心,模具专业办模具加工车间,农业专业办种植场、养殖场、食品加工厂等,这些都是根据有关专业的培养目标而兴办的、与开设专业密切相关的校办企业,建立开放性的、企业化管理的、集教学生产科研为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

2.行业办学模式。政府将原有学校划归行业管理,事实上过去的中等职业学校,大都是这种模式。如,酒店委托旅游学校培养酒店管理人员,畜牧场委托农业学校培养畜牧兽医工作者等。由行业主导学校设置专业,确定培养目标,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解决实训和就业问题。企业本身即是实习基地,学生在岗位上进行学习,对于科学技术含量不高,行业针对性比较强的学校是最理想的合作模式。

3.合作办学模式。合作办学又分为学校主导和企业主导两种情况。企业主动寻求学校,以学校为主导,学校提供场地、科技生产技术,由专门的企业负责生产的人员管理,学生进入相应的生产岗位实习。教师既是技术人员也是实习实训教师,学生既是学生也是生产岗位工作人员,这种情况比较适合对技术含量要求高、生产量较小的行业。

学校主动寻求企业,以企业为主导,分为紧密与非紧密两种。紧密合作关系是指学校根据现阶段行业发展的需求,制订适应企业生产的教学计划,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培养,企业按照学校制订的教学计划在一定的时间接收学生到企业中在固定岗位上进行实习实训,并且由学校派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安排时间联合为学生进行理论学习,即企业在学校的培养方案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即有培训学生上岗及传授知识的义务。同时企业也负有及时向学校提供现阶段科技发展及行业生产一线的新信息,学校有义务为企业生产提供新科技、新信息,为企业科研提供理论支持。企业在招聘岗位时要优先考虑接受在企业实习实训的学生,使学生毕业即上岗,达到校企合作互惠互利。这是较好的一种校企合作模式。另一种非紧密的合作关系是指学校与几家企业只有框架合约,企业仅仅是为学校提供实习岗位,安排有限的学生上岗实习,学校不支付或是少量支付实习费用,并不主动承担或是参与企业科学技术研发的工作;企业本身不提供技术人员承担教学任务,完全由学校教师独立完成,学生毕业后重新寻找工作岗位。这种合作方式对企业生产影响较少,在企业生产量大的时候又可以解决企业用工难题,因此企业乐意合作。但是对于学校而言,不能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计划及培养方案,但是学生上岗的灵活性较大,因此也是现在较为通用的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应用性技术人才、满足学生就业需求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明显加大,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改变了传统教育中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相脱节的问题,为学生就业拓展了空间。目前国内会展产业急需人才,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为企业解决了人才急缺的问题,也为会展产业注入了新的管理理念,带来了最新技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校会展专业的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我国传统学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同时,校企合作教育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校企双方共同努力,探讨更加健全合理的合作模式。

参考文献:

[1]赵浩兴,周文龙,冯海明,李伟民.关于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战略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04)

[2]向大顺.张留铭,李鸿明,刘文丽.新形势下高校校企合作模式运作探讨[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热科学版),2008,(04).

[3]廖莉芝.田文华,温丽华,赵留福.校企深层次合作办学刍仪[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5) .

[4]崔芳芳,刘明明,费天丽,杨光斌.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Z].2006.

合作模式篇(7)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0-0223-02

一、引言

自从18世纪雷文霍克用自制显微镜看到细菌,使微生物病原学得以成立,医学检验(微生物检验方面)这门新兴学科就开始萌芽。但我国医学检验起步晚,解放前虽有北京协和、湖南湘雅、山东齐鲁、广州中山等医学院校开展相关专业建设,但组织形式松散,多附设在院校的各个教研室内,全国仅有两三所医学院校能培养出少数检验医学技术人员。近年来随着医疗行业的飞速发展,医技型人才缺口进一步扩大,职院校担负着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但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结构、规模、质量、效益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在发展方式、办学模式、培养模式、评价模式等关键环节存在着诸多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基于从重庆市医药卫生学校医学检验技术院校合作模式入手,分析当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发展的难点,并通过院校合作模式的成果找出发展的新途径。

二、中职医学检验专业发展的困境

1.校内实训场室和经费有限。学生技能训练离不开与教学相配套的实验实训操作室。但学校的实验实训室只能提供基础性的实践训练,跟行业的实际情况往往脱节。其次,实践操作需要标本,某些稀有标本(如脑脊液、骨髓等)学校无法获得,多数试验仪器设备昂贵,但使用率不高,有的甚至一年只用一次(医学类仪器专业性强,有些仪器只专用于特定检查项目,因此只有在讲解特定章节的时候才会使用)。

2.严重缺乏专业课老师。该学校的医学检验专业从间断招生到现在每年级4个班,学生人数猛增。但中职学校学生基础较差,办学条件差,缺乏跟得上时展步伐的先进设备。大部分老师没有外出参观学习的机会,接触新事物、新技术、新理念少,天天忙于备课改作业,办学理念陈旧,教学模式僵化,培养的学生大多缺乏创造创新意识。

3.解决思路。通过到国内先进的示范校学习、听取专家建议、学生调查问卷等方法集思广益,尝试新的教师引进模式――聘请行业专家、临床一线高技能工作人员为学生讲授专业课,同时将部分实验实训与临床结合,直接将实验室放入临床检验科相应科室。

三、中职医学检验专业院校合作方法

该校结合实际,通过征求专家、学生的意见,设置2个实验班,共计80名学生,并将专业建设与能力提升联系起来,通过聘请行业专家采用“会课”、“串讲”的方式,开展最能符合临床要求的理论教学;将一些实验项目放在医院专业实验室进行。参与教学的行业专家共计12人,累计授课600学时;开展的校外实验项目65个,每个学生至少参与380个学时的实验教学,整个院校模式历时1年。

1.行业专家授课模式。针对现有中等医药卫生职业医学检验专业的课程体系与标准还在进一步规划和改革中,为了更好地做出探索性的尝试,该学校聘请了当地三甲医院临床检验一线专家开展授课,其中授课内容按照与临床一线实践实际联系紧密的理论讲解,并且将内外科等其他专业知识穿插起来,用整体、系统的观点深入讲授。值得一提的是,《免疫学检验》与《微生物检验》使用的是串讲模式,将两种教材、两门学科中的知识点贯穿起来,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累计授课1992学时。

2.实验项目临床化。实验实训的项目同样是按照《临床检验》、《生物化学检验》等4门核心课程组织教学。内容包括了血细胞分析仪的应用、粪便形态检查、尿沉渣检查\半自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使用、血清葡萄糖测定\免疫比浊测定法(C3定量测定)、间接凝集试验(类风湿因子检测、甲胎蛋白检测)、葡萄球菌属和微球菌属的检验、链球菌属的检验、肠球菌属的检验等。实验实训的方法采用“一对一”、“一点多面”的方式进行。“一对一”是针对难点、重点,尤其是需要高度重视的实验项目,导师统筹安排学生单独指导,在时间上实现了轮换调度,既保证了教学的质量,同时节省实验时间。“一点多面”指的是实验导师通过示范操作讲解实验的基本点和重难点,要求学生自行按照学过的理论和操作说明展开练习,主要将这种教学方法应用在比较简单、容易掌握的训练课程上,一方面巩固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

四、中职医学检验专业院校合作模式的成效

这种“一引进”、“一走出”方式,充分挖掘有效教学资源,实现通过院校深入合作提高师资水平、学生专业技能水平这一建设目标。首先解决该校医学检验专业专业课老师缺乏的燃眉之急,保障了应有的教学质量,且在这种行业专家授课的模式下,总结了宝贵的经验财富,进一步为改革中等职业类专业建设提供了完善的理论、技术资料。其次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院校合作实验班的毕业生本年度就业率达到了95%,且均在二级甲等以上医院,通过后期的追踪回访,90%以上的医院表示这种院校合作模式下培养的毕业生基本达到了现阶段临床实践的要求,病患家属以及社会反映均为良好。从学生个人的角度阐述院校合作模式的优缺点,第一巩固了已有的理论知识,第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带来学习的成就感,第三保障了自身的就业竞争力,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各方面的需求。

五、前景与不足

纵观本次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院校合作模式开展的前前后后,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专业老师缺乏且培养慢、教学设备滞后且更新快的障碍,通过校院之间的深度合作,让学生技能在做中学,学中做。它可以更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相结合,具有一定的拓展性和前瞻性,可以尝试将这种模式运用到更为广泛的医学教育中,如现阶段的护理专业、药剂专业、助产专业等,都需要用行业需求的角度去挖掘更好的教育教学模式。当然,这种院校合作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局限性,如对环境的要求高,对学生的基本素质有一定的要求,更有专业方面的限制,如护理专业在实践过程中,如何避免可能发生的医患矛盾就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深思。

值得肯定的是,该学校现已在国家第二批中职示范校建设的项目中,将院校模式扩大到护理、药剂等专业的建设中,并已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有理由相信,一个完善、系统、工教结合的卫生职业教育将向我们徐徐走来。

参考文献:

[1]黄达人.关于职业教育的几个观点[J].职业技术教育,2013,(18):22-22.

[2]翟悦.东西部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办学的需求与基础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3,(30):9-11.

[3]黄达人.关于职业教育的几个观点[J].职业技术教育,2013,(18):22-22.

[4]常冰梅.校院合作培养技能型医学检验人才[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3):28-29.

合作模式篇(8)

1.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相同的属性。承担着培养人的一般任务。通过对被教育者实 施充分、公平的教育,承担着促进人的发展,进而促进全社会和谐发展的责任。

2.职业教育又有着与其他类型教育不同的特殊属性。承担着直接为经济服务的责任。在 我国,职业教育为促进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为各行各业的发展,为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 移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成为整个教育体系中与经济、与市场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

3.职业教育在发达国家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无论是北美的“CBE”模式,还是德国的 “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都通过不同形式的校企合作构建职业教育体系,奠定 国民教育基础。

二、校企合作模式的类型

1.“订单式”培养模式。是由用人单位确定人才标准,提出订单,由学校按照用人单位提出 的规格、数量进行培养。教学计划由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根据岗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 质要求确定培养方案,构建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企业通过校企合作会议参与学校的培养方 案的制订,通过讲课等形式把企业的用人要求传达给学生。

2.“校企联合式”培养模式。是由学校与用人单位共同办班的一种办学形式。 在这种培养模式下,企业与学校成了办学的伙伴,双方共同出资、共同建设 。学校得到了企业办学经费及师资支持的同时,企业则得到了符合自身人才规格需求的未来 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校企双方成为了利益共同体。

3.“工学交替式”培养模式。是校企双方在长期合作过程中优势互补、扬长避短逐步形 成 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由于学校的每一个专业不可能都建立良好的校内学生实践基地,而企 业又迫切需要这方面的人才,校企双方就牵手订立协议,把企业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学生在 校接受理论知识与初步的技能培养,更高一些的技能培养由企业来承担。

4.“产学合作式”培养模式。是由企业直接进驻学校,通过企业的生产让学生在学校零距离 接触生产过程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什么样的企业可以进入学校,企业怎么进入学校,企业进 入学校后应履行什么样的义务,都有严格的规定。通过“产学合作式”培养模式,学校获得企 业资助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师生可以通过观摩和师傅的指导,学到了企业生产最前沿的知识与 技能。对于专业技术优秀的学生企业可以出一部分费用,资助其继续深造。从而最大限度地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校企互动式”培养模式。是企业主动为学校培训教师,参与企业技术革新,参与企业的 项目实际。这种形式解决了“学院派”教学的局限性,与市场需求紧密接轨,教师通过企业 培训,了解了市场前沿技术,再回到学校教学显得得心应手。

三、推进校企合作模式的有效手段

1.树立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

第一,深刻认识校企合作的意义。职业学校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及自身生存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校企合作在培养 高技能人才中的重要作用,要认识到校企合作是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职 业自身生存发展的内在需求。企业深层次参与教学过程是保证职业教育特色和质量的不可缺 少的要素之一,要把企业的兴衰看作自己的事情予以关心和重视,要善于引导企业从社会进步 和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校企合作的长期效益,找准校企双方的利益趋同点。

第二,大力拓展校企合作的工作思路。校企合作的内容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拓展的,职业学校要在明确自身办学定位的基础 上拓展思路,以就业为导向,以生产、教学、研发为依托,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办学实力和办学 层次,扩大校企互利互惠的接合点。

第三,不断完善校企合作的合作功能。职业学校要放下架子,努力寻找合作伙伴。要建立为用户服务的理念和强烈的使命感,在 自身功能定位上为企业发展,担负起应尽责任,保证教育行为与企业的需求不错位,主动融入 企业发展的产业价值链。

2.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配套

第一,紧贴区域经济需求,校企共建专业。邀请企业管理者和技术顾问,共同商议专业设置,让行业企业共同参与制订专业发展规划、 人才培养方案等。在校企合作中努力探索多样化实现形式。一些有条件、有特色的专业可以 和行业企业共建,企业从学生一进校就全程介入教学过程。

合作模式篇(9)

1.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相同的属性。承担着培养人的一般任务。通过对被教育者实 施充分、公平的教育,承担着促进人的发展,进而促进全社会和谐发展的责任。

2.职业教育又有着与其他类型教育不同的特殊属性。承担着直接为经济服务的责任。在 我国,职业教育为促进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为各行各业的发展,为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 移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成为整个教育体系中与经济、与市场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

3.职业教育在发达国家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无论是北美的“cbe”模式,还是德国的 “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都通过不同形式的校企合作构建职业教育体系,奠定 国民教育基础。

二、校企合作模式的类型

1.“订单式”培养模式。是由用人单位确定人才标准,提出订单,由学校按照用人单位提出 的规格、数量进行培养。教学计划由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根据岗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 质要求确定培养方案,构建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企业通过校企合作会议参与学校的培养方 案的制订,通过讲课等形式把企业的用人要求传达给学生。

2.“校企联合式”培养模式。是由学校与用人单位共同办班的一种办学形式。 在这种培养模式下,企业与学校成了办学的伙伴,双方共同出资、共同建设 。学校得到了企业办学经费及师资支持的同时,企业则得到了符合自身人才规格需求的未来 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校企双方成为了利益共同体。

3.“工学交替式”培养模式。是校企双方在长期合作过程中优势互补、扬长避短逐步形 成 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由于学校的每一个专业不可能都建立良好的校内学生实践基地,而企 业又迫切需要这方面的人才,校企双方就牵手订立协议,把企业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学生在 校接受理论知识与初步的技能培养,更高一些的技能培养由企业来承担。

4.“产学合作式”培养模式。是由企业直接进驻学校,通过企业的生产让学生在学校零距离 接触生产过程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什么样的企业可以进入学校,企业怎么进入学校,企业进 入学校后应履行什么样的义务,都有严格的规定。通过“产学合作式”培养模式,学校获得企 业资助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师生可以通过观摩和师傅的指导,学到了企业生产最前沿的知识与 技能。对于专业技术优秀的学生企业可以出一部分费用,资助其继续深造。从而最大限度地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校企互动式”培养模式。是企业主动为学校培训教师,参与企业技术革新,参与企业的 项目实际。这种形式解决了“学院派”教学的局限性,与市场需求紧密接轨,教师通过企业 培训,了解了市场前沿技术,再回到学校教学显得得心应手。

三、推进校企合作模式的有效手段

1.树立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

第一,深刻认识校企合作的意义。职业学校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及自身生存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校企合作在培养 高技能人才中的重要作用,要认识到校企合作是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职 业自身生存发展的内在需求。企业深层次参与教学过程是保证职业教育特色和质量的不可缺 少的要素之一,要把企业的兴衰看作自己的事情予以关心和重视,要善于引导企业从社会进步 和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校企合作的长期效益,找准校企双方的利益趋同点。

第二,大力拓展校企合作的工作思路。校企合作的内容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拓展的,职业学校要在明确自身办学定位的基础 上拓展思路,以就业为导向,以生产、教学、研发为依托,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办学实力和办学 层次,扩大校企互利互惠的接合点。

第三,不断完善校企合作的合作功能。职业学校要放下架子,努力寻找合作伙伴。要建立为用户服务的理念和强烈的使命感,在 自身功能定位上为企业发展,担负起应尽责任,保证教育行为与企业的需求不错位,主动融入 企业发展的产业价值链。

2.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配套

第一,紧贴区域经济需求,校企共建专业。邀请企业管理者和技术顾问,共同商议专业设置,让行业企业共同参与制订专业发展规划、 人才培养方案等。在校企合作中努力探索多样化实现形式。一些有条件、有特色的专业可以 和行业企业共建,企业从学生一进校就全程介入教学过程。

合作模式篇(10)

一、项目教学流水合作教学模式的含义和特点

所谓的项目教学流水合作教学模式,是指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教学内容,分成几个模块,在不同模块,由不同任课教师轮流主讲,实现教学过程通力合作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具有四个特性,即电化性,同步性、灵活性。电教性,以多媒体课件为媒介,将高科技手段广泛应用于课堂;同步性,指同年级同一教学内容,由同一位教师统一授课;灵活性,不同的教师采用不同的教法,让学生从多位教师灵活的饿教法中得到启示,学到知识;分合有序,灵活自由。

二、项目教学流水合作教学如久旱甘霖,给广大师生带来的新的活力,优势显著

(一)对学生而言,不局限课本,灵活的教法成为学生的企盼

1、兴趣浓厚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了许多教师苦苦探索的目标,项目教学流水合作模式做到了这一点。因为它每堂课都以新活生动的画面,展示不同教师的不同风采,不同学生的不同表现。加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老师精心剪裁、播放制作内容相关的课件增加了授课的直观性。学生在课堂上既是观众,有时又是亲自登台的演员,从而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基础知识的兴趣,也完全改变了他们由于底子差、基础薄而混到毕业的糊涂观念。新的教法犹如一种兴奋剂,使学生耳目一新。当轮到展示自己项目成果时,学生为了在大家面前突出本组的亮点,积极性很高,准备充分,精力高度集中,学习效率相应提高了很多。这一点很好地体现了心理学理论,那就是“良好的、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防止过早出现疲劳,从而提高效率”。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有了显著提高,学习效果也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改进。

2、素质提高了。教育心理学表明,作为社会个体的人,无论是幼年还是成年,在公众面前大多有一种强烈的表现欲。多次的成功表现会增强人的自信心,从而在学习工作中充满愉悦,提高效率。项目教学流水合作模式,给所有的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的机会。实验成果的展示,让学生信心大增,学习劲头更足。

3、营养丰富了。传统的由一位教师包班授课的方式,使学生整门课从师一人,教师的性格、气质、教法等各个方面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造成他们在某一方面“营养”过剩,其他方面则相对匮乏,不利于学生独特个性的形成。新的教学方式打破了这种界限,使学生有机会领略到其他教师的风采,从不同教师那里吸取营养,课堂表现极为活跃。项目教学流水合作模式,不仅使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自学能力加强,教师也能有充分准备自己所担任的模块,相互协作,体现团队精神。

(二)对教师而言,合作教学获得了比个体能量和大得多的效果

首先,独立模块的内容,为教师备课提供了时间保证。大家分工合作,对某一疑难或某一知识点进行探讨和研究,以保证传授知识的准确性。其次,各取所长,优势互补。应该说,每位教师阅历不同,知识层次也各不相同,共同协作过程中,大家各抒已见,纳优去劣,使知识锦囊越来越丰富,教给学生的知识方法也就越广博,越精彩,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就提高得越快。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大批青年教师在短时间内迅速地成为教学骨干。

强化竞争,精彩纷呈。项目教学流水合作模式,在加强教师之间的大力合作的同时,不仅没有将竞争机制淘汰,反而得到了更大程度上的强化。因为这样的竞争不只是教学成绩的竞争,还有学生支持率的竞争。职高学生虽然综合素质不高,但在某些方面个别学生,对个别知识点,如网络操作的了解可能并不逊色于老师。因此,当一位教师面向几个班的学生共同上课时,如果教师自身素质较差,那可真要露“丑”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授课过程别注意自己在各方面的表现,无形之中不断鼓励自己,挖掘自己,力求展示给学生的都是自己最优秀的。同时由于轮流主讲,使每位教师有了充足的时间精心准备自己要讲授的知识,他们广泛听取其他老师的意见,并尽可能多地搜集掌握材料,充实自己。这样,将每个模块都作为优质课精品课去讲,从而有始有终地使课堂效率达到最高。因此,该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并在竞争中使他们的心理素质和业务能力得到不断提高,从而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调查结果表明,多数学生不喜欢由一位教师包班上课,而喜欢多位老师轮流授课,这恰恰又是课堂质量提高的有力证明。

合作模式篇(11)

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高级阶段,而金融全球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统一的货币体系,这就决定了在当前加强区域货币合作的必要性。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货币一体化就开始成为国际金融界的研究热点,并已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得到实践,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一、最优货币区理论及其发展

1.传统的最优货币区理论

早期的最优货币区理论(TheTheoryofOptimumCurrencyArea,简称OCA)起源于二战后国际经济学界对于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优劣的争论,该理论主要研究用什么标准判断货币区的最优性,满足何种条件可以加入货币区,以及加入货币联盟、实现货币一体化的利与弊。最后货币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蒙代尔(1961)、麦金农(1963)、英格拉姆(1962)、凯南(1969)等。

蒙代尔(1961)最早明确提出“最优货币区”理论,主张以生产要素的高度流动性作为确定最优货币区的标准。他在当时的背景中提出了大胆的设想:一些国家可以放弃自己的货币,在本地区范围内实现共同货币。这一设想的优点是降低了贸易中的交易成本及汇率风险,缺点是容易造成实际工资下降,影响就业,因此他强调劳动力流动的重要性,认为地区内高度的生产要素流动性是最优货币区的标准。

麦金农(1963)提出以经济的高度开放性作为确定最优货币区的标准。经济开放程度是指一国生产消费中的贸易商品对非贸易商品的比率。在一个高度开放的经济区域中,如果为了解决国际收支赤字问题,采用本币贬值政策势必引起进口商品价格上升,以至于带来国内物价的上涨,但为了控制物价,又会引发国内需求下降和失业人口增加。同时由于“货币幻觉”的作用,还可能造成工资成本的上升,从而抵消货币贬值的效果。因此,高度开放的经济区域应该组成相对封闭的货币区,这将有利于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

此外,其他一些经济学家也各自提出了自己关于最优货币区选择的参照标准,如:凯南(1969)以低程度产品多样化、英格拉姆(1969)以国际金融一体化程度、G·哈伯勒(1970)和弗莱明(1971)通货膨胀率的相似程度、爱德华·托尔和托马斯·威莱特(1970)以政策一体化程度等作为确定最优货币区的标准。

2.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发展

最优货币区理论的研究在19世纪80年代几乎处于停滞状态。80年代末,这一理论又重新复活起来,经济学家开始研究有关最优货币区的成本与收益。90年代以来,欧洲经货联盟(EMU)的发展使得经济学家加强了对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模型分析和实证检验。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有:德瓦拉詹和罗迪斯(1991)、巴尤米(1992)、里斯(1997)、德弗罗和恩格尔(1998)等用一般均衡理论模型对早期的OCA理论建立模型分析,并运用大量历史数据对最优货币区理论进行评估和实证分析,主要包括测定地区间实物冲击、经济周期、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OCA标准的内生性分析、货币联盟与政治联盟的关系、汇率工具的效应、货币联盟中最优币种数目以及其他相关的货币调节机制,主要包括财政转移、信贷及资本市场在最优货币区的作用等问题。90年代克鲁格曼在深入研究蒙代尔和麦金农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最佳货币区理论,建立了GG-LL模型,用以解释加入固定汇率区各国的经济结构应比较接近并且经济联系紧密,这样发生汇率波动的可能性就比较小,货币区经济发展趋于稳定。

最优货币区理论自19世纪60年代初产生以来,对国际货币一体化实践产生了巨大的指导作用。这一理论的开创者蒙代尔由此获得了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80年代以来,最优货币区理论又得到了极大拓展,克鲁格曼(1993)甚至认为“最优货币区问题应当成为国际货币经济学的中心”。

二、区域货币合作的三种模式

1.单一货币联盟模式

单一货币联盟模式是指区域内成员国承诺放弃本国货币发行权,在区域内创立和使用全新的统一货币模式。目前最为成功的典型实例即欧元区统一货币模式。从欧洲货币联盟内部来看,由于使用共同货币,形成统一大市场,欧元区各国之间能真正实现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的自由转移,使各国资源能够更好地优化配置、合理利用。同时,按照《马约》的四个趋同标准,加入欧元的国家应自觉维护财政纪律,加强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以维护统一货币的稳定,促成成员国经济的协调发展。

欧元启动后削弱了美元的霸主地位,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欧元的结算量已经上升到24%,从中期来看,世界金融资产的30%~40%将以欧元计价,欧元在世界外汇储备中的比重也将增加,这有利于稳定国际金融局势和国际货币体系。

2.多重货币联盟模式

多重货币联盟模式是指先通过地区内次区域货币合作,然后再过渡到单一货币联盟的合作形式。多重货币联盟模式是东亚货币合作的现实选择。它决定了东亚货币合作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动态过程。东亚货币合作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近期,建立危机救助机制;中期,建立区域汇率稳定机制;远期,建立东亚单一货币区。

3.主导货币区域化模式

主导货币区域化模式是指使用一种别国货币,如美元,在政府法定或私人部门的事实选择下,最终直接取代本国乃至本地区的货币,发挥区域货币的职能或作用。这种货币一体化方式又被称为美元化路径。二战后,国际社会逐步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许多国家目前仍选择显性或隐性的钉住美元汇率制度,将美元作为本国货币的“名义锚”。同时,货币替代成为拉丁美洲国家的普遍现象,许多拉美国家实行“双轨货币制”,即本币和美元都是国内的法定通货,有的拉美国家甚至取消本国货币直接使用美元作为其本位货币。在东亚,主导货币区域化模式是不现实的,但这并不影响在东亚次区域采取主导货币区域化模式,只要各国愿意接受这种货币,就可以在该区域采用它作为次区域的共同货币。

三、东亚货币合作的模式及路径选择

1.东亚货币合作的模式

如前所述,多重货币联盟模式是东亚货币合作的现实选择。它决定了东亚货币合作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动态过程,东亚货币合作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原因是“亚洲传统”决定了东亚货币合作的渐进性。这种独特的“亚洲传统”是指东亚合作的灵活性、渐进性、协商性和非政治性。灵活性是指东亚各国在贸易自由化、统一市场进程、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建立统一货币体系等方面不强求一致;渐进性是指东亚各国经济差异较大,可以分批加入货币一体化组织;协商性是指目前东亚经济合作尚处于对话机制阶段,远未完成制度化建设的进程;非政治性是指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存在领土争议和国家统一等问题,目前东亚经济一体化应多讲互惠互利的经贸合作,不讲或少讲政治,不谋求共同的外交和防务政策。以上这些“亚洲传统”极大地影响着东亚区域经济货币合作,使这一进程变得十分缓慢和渐进,充满艰辛,这也是东亚一体化和欧洲一体化的主要区别。

2.东亚货币合作的路径

笔者认为,东亚货币合作可选择如下路径,并分为三个阶段循序渐进地进行:

(1)初级阶段——建立危机救助机制

东亚货币合作的直接目的就是就是防范、化解可能出现的新的金融危机,在东亚建立某种区域性危机防范、救援机制是近期东亚货币合作的中心工作。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14个亚太地区经济体的财政部与央行主要官员在马尼拉亚太地区高级财政金融会议上提出了一个加强地区金融合作新机制的设想,又称“马尼拉框架协议”,在APEC范围内建立了“马尼拉框架”集团,与亚洲开发银行(ADB)、世界银行及IMF协作进行经济信息交流与经济形势监控,并确定每半年举行一次会议。此外,东盟(ASEAN)10国强化彼此的监督机制,10国财长每年聚会两次,进行政策协调。这一监督机制后被扩展到“10+3”监督进程,在2001年5月的檀香山财长会议上提出了设立“10+3”早期预警系统。2000年5月6日在泰国清迈召开的亚洲开发银行年会上,东盟10国和中日韩3国签署了“货币互换协定”,又称“清迈协定”。其主要内容是建立一笔备用贷款基金,估计将达到200亿至300亿美元,各国出资额将按照其外汇储备额比例分摊,只要东亚外汇储备中的10%至20%被用来作为地区基金,参加的国家就能够很容易地克服任何清偿危机,而不需要来自发达国家的任何帮助。一旦亚洲地区发生短期资本急剧流动等情况将相互提供干预资金,以应付紧急之需,同时还将交换经济和外汇方面的信息,建立起一个预防新的货币危机的监督机构。迄今为止,日本已经同韩国、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缔结了货币互换协定。2002年3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和日本银行总裁速水优在东京签订了必要时向对方提供最高约合3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安排协议,显示旨在稳定亚洲地区货币的合作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

(2)中级阶段——建立区域汇率稳定机制

区域性危机防范、救援机制能在短期内解决外部冲击与金融危机问题,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东亚地区的金融不稳定,也难以保证东亚经济在长期内的稳定增长,因此建立一整套区域汇率稳定机制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