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高二语文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7 15:01:56

高二语文总结

高二语文总结篇(1)

一、落实教学计划,灵活机动地安排教学内容。

按照教学计划完成了必修(五)等教学任务。在按时完成既定教学任务的同时,能根据所教学班的实际情况,灵活地扩展、延伸教学内容,使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乐。

二、教学相长,加强师生相互间的合作交流,有效利用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与交流探究。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新老教师互相学习,互相探讨,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三、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课文中的很多作品皆为传统文化精粹篇章,其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学习材料和内容,因此,我在教学中渗透与加强了传统文化教育。四、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在我的引导鼓励下,很多同学养成了勤练笔的习惯。写作教学中,将课堂教学和课下练笔相结合。通过多练笔,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涌现了不少有思想、有感情、有文采的文章,更为可喜的是相当部分的学生养成了不写就难受的好习惯。

五、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获得人文浸润。

一方面,我根据“教学大纲”有关课外阅读的要求,组织引导学生课外读经典,课内进行交流。阅读体验的交流,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思想与思想的碰撞。为此,不少同学对读名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另一面,师生互荐短小的文章在班上朗读。有些文章文小义丰,一个小故事能引发不少思考,一粒沙能反映一个世界,能引起深深的共鸣。《读者》《青年文摘》《小品文》等成为学生爱不释手的必读刊物。

六、尝试“先学后教”的方法,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可享用一生的学习习惯。

我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有些作品,采取“先学后教”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学发现问题,相互讨论,深入探究问题,老师只是给予适时的点拨和讲解。课内,以小组为单位,围绕问题,展开讨论,进行评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七、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扩大课容量,丰富活跃了语文课堂。

利用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上网查找和自己制作语文教学的音像资料和课件,使无声的语言变得生动形象,具体可感,提高了课堂效率,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对有些课文的学习,通过配乐朗诵等手段,使学生受到一定的熏陶和感染,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技巧和 阅读水平。另外,学生通过自己制作的课件在课内交流,也为课堂引入清新的空气。

八、开展多种多样的语文学习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缺少语文活动的课堂是死水一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通过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如开展背诵比赛,诗歌散文朗诵比赛,模仿央视《幸运52》《幸福快车》《开心词典》等栏目的形式开展语文知识竞赛等。学生极积参与,热情高涨,寓学于乐。

总之,通过我的努力,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较大的变化,成绩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教学工作中仍有不少需要改进之处,如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不高、学习效率有待提高等,我将在新的学期中不懈努力,促使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高二语文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2】这一学期我担任高二(三、四)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回顾一个学期来的语文教学工作实践,我本着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力、提高实践水平的思想,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现将教学方面的体会和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听课,认真备课,善于反思

听课,不仅开阔了思路,也为备课过程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各种鲜活生动的事例,各种教学方法、模式的展示,微小细节之处的精彩处理,使我在丰富课堂教学的同时,也改变了学生对学习感到枯燥、单调、脱离实际的成见。为了能及时发现和改正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我有意识的进行阶段性的工作反思,小到一节课,大到一个学期;近到上一节课说错的一句话,远到一种教学思想的深层次思考。虽然它们都还很肤浅,但我相信“九尺之台,起于垒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二、紧抓作业批改、注重后进生辅导

作业的检查和批改,是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途径。开学以来,我一直坚持作业的认真批改,这不仅有利于对学生知识落实的情况的更好掌握,更使我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从而能够更好的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对于班里的后进生,我一直坚持个别知识辅导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在给学生谈理想、谈目标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功夫不负有心人,赵诣、王一凡、王洁成、王通等几名学生的语文成绩有所进步。

三、深入扎实的上好每一节课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它不同于数学,语文教学要求语言文字教学和情节、内容教学相结合,相辅相成。而低年级的语言文字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四个基本环节,我认为,语文教学中“说”和“读”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所以,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说”和“读”的训练。高一年语文教科书上“口际交际”是一项很重要的教学内容。自古以来,能说会道,体现一个人的睿智,思维敏捷。现代语文教学,“多说多练”势在必行。整个学期,我注重课堂上的合作探究,让每个小组讨论并展示结果,学生之间互听互评,共同积累,共同提高。通过一个学期的训练,我发现同学们的表达能力有较大的进步,逻辑思维能力也增强了。并且,通过评奖活动,选出了口才最好的学生,如郭奕江、申梦雪的、董阳等。

在“说”的过程中,有一个与之相促进的过程不容忽视,那就是“读”。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读的形式多样,可以采用个别读、齐读、小组读、分角色朗读等。再次,用“读”帮助记忆,培养语感,陶冶情操。最后,让学生进行摘记,并对学生的手抄本进行定期检查,并对写得好的学生加以表扬。

语文教学中,除了“说”和“读”很重要外,还要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即学完一个单元,学会自己归纳,学懂了一些什么,还存在哪些问题。孔子云:温故而知新。经常温习功课,以后的学习才会觉得较轻松。

课程改革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攻坚战,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必然要和旧有的一切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发生激烈的碰撞和摩擦。通过近两年的实验与探索,我们饱尝了其中的艰辛与甘甜。甘甜的是我们看到了课程改革实验给我们的教育注入了勃勃生机与活力,感受到了我们与学生在课程改革中的共同提高、共同发展;艰辛的是我们对课程改革曾经有那么多的茫然与困惑,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来探索课程改革之路的,在课程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许多困惑和难题。

(一)对课标的困惑

我们需要不用解读的课程标准。现在的课程标准有那么多解读的书本、文章多如牛毛。我想原因无非有二,要么是课程标准太难,太深奥,课程标准的制定者也知道一般老师是读不懂的;要么是对一线教师的不相信,课程标准制定者害怕一线教师读不懂;

我认为课程标准应该通俗、详细,一看就懂,如此教师才能用好;应该把解读融入课程标准之中,这样才能做到专家研究与一线教师的实践紧密结合。

(二)对课堂的困惑

我们需要不是表演的课。现在有的课放得很开,但收不拢,学生天马行空,谈天说地,离题越来越远;有的课,学生活动的样式很多,唯独读书不多,课堂上嘻嘻笑笑,气氛十分活跃。可仔细一想学生真正学到的语文知识可能很少。有的研究课,教学的着力点主要是对课文内容的深究,或是知识内容的任意拓展,或是思想内容的无限拔高。学生海阔天空,说短道长,甚至离开了书本去大谈从网上看到的新闻。不同的是,过去是教师主讲,学生旁听;现在是学生主讲(主要是尖子学生),教师插话补充。仿佛教学的重心已由教师转移给了学生,仿佛这是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可是,读书的时间不多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很少了,对课文中语言文字的理解、品味、运用的时间也被挤掉了。这样的课听多了,我们的老师都说我们现在不知道语文课怎样上了。

(三)对教材的困惑

1、对必修内容的困惑。

高二语文总结篇(2)

二、加强相互间的交流交流,有效利用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与交流探究。

新老教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三、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课文中的很多作品皆为传统文化精粹篇章,其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学习材料和内容,因此,我在教学中渗透与加强了传统文化教育。

四、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在我的引导鼓励下,很多同学都有练笔的习惯。写作教学中,将课堂教学和课下练笔相结合。通过多练笔,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涌现了不少有思想、有感情、有文采的文章,更为可喜的是学生养成了不写就难受的好习惯。

五、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获得人文浸润。

一方面,我根据“教学大纲”有关课外阅读的要求,组织引导学生课外读经典,课内进行交流。阅读体验的交流,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思想与思想的碰撞。为此,不少同学对读名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另一面,师生互荐短小的文章在班上朗读。有些文章文小义丰,一个小故事能引发不少思考,一粒沙能反映一个世界,能引起深深的共鸣。《读者》《青年文摘》《小品文》等成为学生爱不释手的必读刊物。

六、尝试“先学后教”的方法,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可享用一生的学习习惯。

我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有些作品,采取“先学后教”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学发现问题,相互讨论,深入探究问题,老师只是给予适时的点拨和讲解。课内,以小组为单位,围绕问题,展开讨论,进行评比,极大的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七、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扩大课容量,丰富活跃了语文课堂。

我校拥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因而,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上网查找和自己制作语文教学的音像资料和课件,使无声的语言变得生动形象,具体可感,提高了课堂效率,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许多课文的学习,老师都播放配乐朗诵,给学生一定的熏陶和感染,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技巧。另外,学生通过自己制作的课件在课内交流,也为课堂引入清新的空气。

高二语文总结篇(3)

一、备课

开学初,在备课组长的指导下进行集体备课,研讨教材和一轮复习讲义,领会精神实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学参考、一轮复习讲义,学习课程标准,虚心向同年组老师学习、请教,做到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

二、上课

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做到知识迁移、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在教学时,补充相关文史知识,重视文言字词知识的学习,并通过相关的检测,提高学生文言鉴赏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及语文阅读鉴赏能力。

三、辅导

注意分层教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不明白的耐心讲解,及时查缺补漏。总之,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既关注成绩,也关注学习能力。

四、作业

作业经过挑选,有针对性,有层次性,适当地留一些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业,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高二语文总结篇(4)

开学初,我认真地研读新课标与教材,力求准确把握重点难点,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以此为据我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的过程中我既考虑到教材又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力求充分备好符合学生水平的课。

二.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传统教学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教学过程,但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以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们始终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并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三.重视文言文教学。

重视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把学习重点放在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章内容,增强学生文化功底之上。增强学生文化底蕴。指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庄子》的学习,帮助提升传统文化素养并强调对古诗文名篇的记诵,补充有关文言知识,巩固文言文阅读的知识基础,并能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四.及时布置作业,认真批改作业。

作业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每篇课文教学结束后我都根据班上大部分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布置作业。作业有字词抄写、课后拓展、高考热身、小作文等形式。对作业的批改我一直坚持。全批全改才能对学生知识落实情况有更好掌握,并且可以据此随时调整教学。

五.利用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爱好。

本学期,我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活动,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质。只要有征文比赛我就让全班学生都写,再挑选出优秀的作文进行评比。推荐学生阅读《名著导读》和课外阅读书籍,扩大学生阅读量,帮助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及审美。课外阅读活动有计划、有措施、有效果,不搞形式,不走过场,不断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积累和素质,极大地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积极参与教研组、备课组活动。

每周,我准时参加语文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在研讨实践中提高自身素质。坚持听课、评课本学期平均每周听课一至二节,并注意学习组里老师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

七.教学反思。

回首这一学期,我收获的相当多。但是,我的教学工作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时仍摆脱不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不够等。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工作,在以下这些方面多加改进。

1.在课堂上还要要更加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多想多说多练。

2.进一步将课堂教学与课后练习结合起来,督促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高二语文总结篇(5)

从参加新教材培训到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启发思维,训练方法为主的自读课文阅读方法、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为主线的重点篇目学习法、以合作――探究――创造――创新为核心的语文活动课等,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应试教学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储存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体验,但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经验,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们始终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课堂上体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三、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率。

高二语文总结篇(6)

基本情况:我班情况比较特殊,不仅学生底子薄,而且学生思想比较活。全班共有48人,刚开始有27名男生。在刚开始接受这个班级时我就发现就有六七人无心向学,纪律散漫,在高一时曾有过打架和顶撞老师的行为,甚至还有的已经是记过等严重处分。这些被班级同学称为“几大金刚”的同学心理素质和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这些都给管理好这个班级带来了较大的阻力。经过一学期的教育整顿,班风学风有一定程度的好转,

二、进一步完善班级管理建设。

高二年级是学生的世界观发展、变化的重要阶段,同时,面临着过渡转型等问题,随着课时和知识复杂程度的加重,容易产生两极分化,有的学生甚至会感到迷惘,对前途失去信心。因此,思想工作显得更加复杂和重要。在这个学期里,一方面,我主要加大了对学生自治自我约束能力培养的力度,通过各种方式,既注意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让学生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产生进取心,逐渐形成良好的思想行为品质;又注意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能力,放手让他们自我设计、自我组织各种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把教育和娱乐融入一体。还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服务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规划、料理、调控自己,使自己在集体中成为班集体的建设者,而不是“包袱”。另一方面,我有效地利用好每周一的班会课开展一些专题性的活动,例如,学习经验交流会,意志教育,如何做时间的主人,习惯养成教育等,这些活动大大地促进良好的学风、班风的形成。再一方面,我自己也以身作则,努力做学生的榜样,跟班勤,管理方法得力,班风正、学风浓。我班在学校的各项管理评比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本学期的期中考取得较好成绩,各项管理也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又进一步鼓舞了士气,使班级管理工作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抓典型,以点带面以点补面。

本班学生特点是两极分化:成绩两极化,思想也两极化,特别是双差生较多。所以要管理好这个班,首要的工作就是如何发挥好生的榜样作用和教化差生,即抓好典型。对学生因材施教,分批集中进行指导教育,主要分为四种类型:双优生(成绩思想都好的)、中等生、成绩差的、双差生。对双优生还需多关心和鼓励,对双差生实行及时鼓励和严格要求、奖罚分明相结合。

四、营造好的学风,力争学习成绩有较大提高

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主要帮助学生采取如下一些对策:

1、改善学习行为习惯

A、科学调整各科学习时间。

B、改进学习方法,难题怪题少做或不做,要重视基础性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及时巩固和多次重复训练重点知识。

C、要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调节紧张的学习情绪,使自己过得既轻松又充实。

D、引导学生培养间接兴趣,对无兴趣的科目要采取“强化学习”的方法,有一种强迫自己成功的意识。

2、发挥自我暗示的积极作用。

3、讲究“战略和战术”。

战略:以竞争的精神去拼搏,抛开保守思想的束缚。

战术:强科争优势,弱科保底线。

高二语文总结篇(7)

1.集体备课的定期开展

集体备课活动在高一语文组的开展一直井然有序,有条不紊;备课组保证每周三进行备课活动,同时集体备课内容丰富多样。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对于学期教师教学工作计划、备课组学期工作计划、课文教学设计的实施、专题能力的培养实施方案、学进度、关于作文序列的思考和探讨等等,我们都按部就班的加以研讨和规划。半学期下来,14位备课组成员的集体智慧都展示在集体备课记录的字里行间中。这些文字见证了高一语文备课组从建立到成长的每一个脚步。

2.为青年教师搭建展示舞台

本学期以来,备课组十分重视新教和年轻教师的锻炼与培养。我们让王老师参加学校举办的“高效课堂汇报月”中充分展示,让乔老师认真准备上了两次汇报课。

3.教学常规工作的落实

备课组成员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并贯彻每一专题的教学重点。落实常规教学,抓好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后辅导测试等五个环节。本学期,高一语文组教师开设了不同类型的公开课。自开学以来,本备课组共开展相互听课14节次,组员认真备课,保证有专题、有特点、有研讨、有整改、有提高。

针对高一年级学生的特点,高一备课组老师在教学中着力培养高一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加文学积淀,提高文学素养。阅读课做到有计划、上规矩,让学生在书的海洋里享受体验艺术的快乐。

针对学校给语文科训练时间不足的问题,备课组加强研讨寻找对策,确立了课堂教学问题设计规范化、试题化,学生回答标准化、多元化的思想。同时,由专人负责专题训练试卷命题、作文训练拟题工作,尽最大努力弥补训练不足的缺憾。

二、特色措施

1.作文教学方式的探索

作文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①结合高一学生特点(学生文学积累少,还谈不上作文材料的多样、新颖),进行作文序列设计,建立了一条由规范训练到自由写作的路。具体方式:选好范文,分析讨论范文的结构,严格按照范文仿写。仿写一遍不够,再写第二遍,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②马惠、陈茵、王立新等老师试点“师生同舞台”教学方法,如:师生限时同题作文、师生写作同题读后感、师生共悟诗歌创作等,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

2.古诗文积累的增加

本学期共要求学生背诵古代诗歌和课文名句,从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文学素养,也开拓了学生的眼界。

三、期中考试中突出的问题

1.卷面情况:大多学生能做到字迹工整,按指定要求答题。但是还有相当数量学生书写潦草,卷面不够整洁,主观表达题涂改现象严重。

2.答题内容:①错别字、病句较多;②常规答题步骤掌握不牢靠;③表述语言口语化现象较严重;④很少运用术语;⑤放之四海皆准的答案较多,表述不到位。

3.作文:记叙文,大多学生能从学习、生活的中发现一些东西,但缺乏开阔的眼界和细腻的内心情感,很少有学生写到灵魂的深处的发现,因而大多学生写的是发现亲情和友情的题材。少数学生文体不清,抒情大于叙事,甚至没有叙事。还有部分学生写的内容层次较浅,如发现父母老了等。最为突出的问题是缺少必要的细节描写和环境烘托。

四、我们的思考:

1.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

语文课上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教会学生读书的方法,克服那种浮光掠影,泛泛读上两三遍的做法。

①学前读。初读课文,读准确,读通顺;再读课文,划生词,说说文章的大致内容;三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②学中读。学习课文离不开一个“读”字,但“读”时也不能毫无目的、方法,一味“让我们读一遍”、“让我们再读一遍”,这样只能变成“老和尚念经”。如何让学生读出滋味,读出情趣来,应注意方法的指导。③学后读。欧阳修讲述作文之道时曾说:“无他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课文学完,应强调对精彩片断的熟读成诵,并及时写作读后感,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2.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

①使学生敢于提问。要努力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打消学生怕问错、怕嘲笑的心理疑虑。②使学生善于提问。“敢问”是基础。当学生头脑中充满一个个小问号时,随之而来的便是如何让学生问得有价值,有水平。平时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文的重点词句处、理解的疑难处、内容的关键处、与实际生活的反常处提出问题。

3.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

高二语文总结篇(8)

3、the article gives the view that teachers should let students correct their mistakes by themselves. students are able to correct their own mistakes and teachers’ frequent correction will make children unable to judge their own work.

高二语文总结篇(9)

【示例一】

①From the picture (graph, chart, table , pie, bar), we know that ________(图表内容总概括). ②On the one hand, the left/first picture tells us that ________(情况一,图一/表一的内容). ③On the other hand, (the right/second)picture informs us that ________( 情况二,图二/表二的内容).④It can easily be seen that ________(揭示图画/表寓意).

【示例二】

①As is vividly shown/described/depicted in the cartoon/picture, ________(图表内容总概括).②In the first picture, ________(描述图/表一内容,如果是一个表,则可左或上半部分).③As is shown in the second drawing/picture, ________(描述图/表二内容,如果是一个表,则右或下半部分).④It is safe to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________(提示寓意,或主题句,回应主题但不是主题句的重复).

高考英语作文模板——意义阐述段

【示例一】

①Judging from the pictures, we can clearly infer that the drawer’s intention is ________(主题句).② ________(扩展句).③For one thing/First of all/Firstly, ________(第一个层面). ④For another/Besides/Moreover/In addition/Secondly, ________(第二个层面). ⑤Thus/As a result/Therefore/Finally, ________(总结句).

【示例二】

①To begin with, the purpose of the drawings is to show us that ________(主题句),yet the symbolic meanings subtly conveyed should be taken more seriously. ② ________(扩展句)is na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o be specific ________(第一个层面). ③Besides/Moreover/In addition, ________(第二个层面)。④As a result/Therefore, ________(总结句).

高考英语作文模板——原因阐释段

【示例一】

①There are many reasons responsible for this phenomenon/case/instance and the following are the typical ones. ②The first reason is that ________(理由一). ③The second reason is that ________(理由二). ④The third reason is that/A case in point is that/The typical example is that ________(理由三).

【示例二】

①There are many reasons to explain/explaining the effect/phenomenon/case/instance. ②The most contributing one is/the main reason is no other than ________(理由一). ③What is more, ________(理由二). ④ ________(理由三)also play a role in this case.

高考英语作文模板——建议措施段

【示例一】

①Considering all these reasons/this situation/Confronted with such a problem, I think we need to take some positive measures. ②On the one hand, ________ (方法/建议一). ③On the other hand,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________(方法/建议二). ④Thus/Only in this way, can ________(总结自己的观点/建议/态度).

【示例二】

①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To sum up the above argument/Confronted with such an issue/problem, we should find several solutions to it/need to take some positive measures. ②On the one hand/For one thing, we should ________ (方法/建议一). ③On the other hand/For another, ________(方法/建议二). ④Therefore/Thus/Only in this way, can ________ (段落总结句).

高考英语作文模板——趋势预测段

【示例一】

① Accordingly, it is vital for us to derive positive implications from these though-provoking drawings. ②On the one hand, we can frequently use them to enlighten that (主题). ③On the other hand, we should be sensible enough to ________(观点/态度). ④Only by ________(段落总结句), and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have a brilliant future.

【示例二】

①The effects of which has produced on can be boiled down to two major ones. ②First, ________(影响一). ③More importantly, ________(影响二). ④Hence, I believe that we will see a ________(提出展望)./ Nevertheless, I do not think we will see a ________(或反面展望).

高考英语作文模板——举例说明段

【示例一】

①There are many cases/examples to explain ________(主题句). ②Take ________ as a typical example./The first example is that ________ (阐述例子), ________(可进一步阐述). ③The second example is that/In addition/Here is a counter example./Opposite case in point is that/On the contrary ________(第二个例子的内容或举一个反面例子). ④Therefore,/Only ________can ________(总结主题句/段落总结句).

【示例二】

① ________ (观点句). It can be best/well illustrated in/explained by(例子). ② ________(阐述例子). ③________(进一步阐述例子). ④Therefore, ________(段落总结句:进一步总结观点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高考英语作文模板——观点阐释段

【示例一】

①Nowadays, a heated debate about ________(主题)is under way in China. ②A close inspection of this argument would reveal how flimsy (groundless)it is. ③As a matter of fact, ________(进一步说明).

【示例二】

①While the rhythm/pace/tempo of people’s living is speeding up, one of the topics many city residents are discussing is ________(主题). ②As part of domestic modernization, ________ needs to be developed urgently in china, for ________(进一步说明).

高考英语作文模板——现象/现状说明段

【示例一】

①With the rapid advances of ________ in recent years, ________has ________(引出现象). ②However, ________has ________, as ________(提出问题). ③As a result, ________(指出影响),which has aroused close social attention from all walks of life.

【示例二】

①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lectronic industry/higher education), more and more people come to realize that ________(引出现象). ②It is estimated, over the past decade, that ________(用具体数据说明现象).

高考英语作文模板——利弊说明段

【示例一】

①Recently the issue of whether or not ________(讨论话题)has been in the limelight and has aroused wide concern in the public. ②There are two major arguments that can be made for. ③For one thing, ________can bring ________to________(优点一). ④For another, it is widely hold that people usually ________when ________(优点二). ⑤But we must not lose sight of the fact that there are also drawbacks to ________ , among which are ________(列举缺点). ⑥For instance, it can be ________to ________(举例说明). ⑦In addition, many people find it ________(形容词)to ________(第二个缺点).

【示例二】

①Some people are in favor of the idea of doing ________(主题). ②They point out the fact that ________(支持的第一个原因). ③They also argue that ________(支持的另一个原因).④There might be some element of truth in these people’s belief. ⑤However, other people stand on a different ground. ⑥They consider it harmful to do ________. ⑦They firmly point out that ________(反对的理由).

高考英语作文模板——归纳结论段

【示例一】

①Judging from these figures, we can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________(得出结论). ②The reason for this,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is that ________(给出原因).③It is high time that we ________(发出倡议).

高二语文总结篇(10)

今年,我市中招各批次录取时间暂定为:

普通高中第一批:7月3日-7日(5天),8日公布中考成绩及普通高中一批录取结果(注:7月8日考生可到所在初中学校领取分数条)招录学校为十堰市一中、郧阳中学、东风高级中学。

高二语文总结篇(11)

1.引言

简单地说,分裂句(cleft sentence)即以it为引导词的强调句型。其结构形式为:it+be+中心成分+that-/who-分句。如:It is a new car that Mary is driving.这种句型之所以被称为“分裂”,是因为一个句子被分割成两个部分,其中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主语和谓语。历年来国内学界对英语分裂句的研究大都是关于分裂句本身的语法形式、语法功能的探讨(张素英,2003;王易仓,2002),或是进行英汉对比(张和友,2005),或是从语篇语言学的角度考察英语分裂句(乔丽娟,2007)。基于语料库的分裂句研究甚少,高晓微(2000)的硕士论文利用计算机软件SNOBOL4和SPSS对航海英语数据库NEC与其他五个相关数据库中的it分裂句总的出现频率、强调成分、引导词和时态等方面进行了量化分析和比较。那么中国学生对it分裂句的习得情况如何呢?王立非、文秋芳在《“中国学生英语口笔语语料库”的建设与研究评述》一文中有所提及,他们认为中国学生在分裂句使用的总量上远远低于英语本族者,并倾向于大量使用that作为嵌入句的引导词,分裂句的强调成分主要为名词短语和限定分句。王、文(2007)所得出的关于中国学生分裂句习得情况的结论是基于对SWECCL语料库的研究,本文尝试借助CLEC和FLOB两个语料库中的子库,通过对比数据进行小型研究,旨在证明王、文(2007)所得结论的正确性,并运用二语习得中的迁移理论简要分析数据结果。

2.相关理论及相关语料库简介

在具体运用语料库进行研究之前,有必要首先对研究中将要涉及的二语习得理论的内容及相关语料库的信息加以简介。

2.1二语习得相关理论简述

Odlin(1989)认为语言迁移是一种“跨语言影响”,包括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和母语向第二语言的借用。二语习得中的语言迁移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先后经历了“早期的行为主义母语习惯迁移论(L1 habit transfer)和对比分析假说(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中期的心灵主义的迁移可忽略论(minimalist position)及近期的认知学的迁移制约论”(许菊,2004)。根据Odlin对语言迁移的研究,母语迁移主要表现为:正向迁移、负向迁移和习得时间不等。其中,负向迁移即母语干扰,是二语习得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主要是由于母语和目的语的某些形式和规则系统不同而被(学习者)误以为相同所致”(唐承贤,1997)。Odlin将负向迁移的结果概括为“过少使用”、“过度使用”、“运用错误”和“误解”。其中“过少使用”是由于目的语的某些结构与母语相应结构差异大,因而二语学习者很少或不使用这些目的语结构;“过度使用”是指二语学习者有意回避某些难的目的语结构而过度使用一些简单结构代替。本文关于it分裂句的习得研究仅涉及母语负迁移中的过少使用和过度使用问题。

20世纪70、80年代起,母语迁移研究发现不同母语特征的迁移取决于其标记程度。Ellis(1985:206)将标记理论与母语迁移的关系概括为:母语无标记,目的语无标记,中介语无标记;母语无标记,目的语有标记,中介语无标记;母语有标记,目的语无标记,中介语无标记;母语有标记,目的语有标记,中介语无标记。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因没有理解中英文在标记性方面的差异而出现汉语到英语的迁移现象。这样的迁移不但会体现在中介语的语音、形态和语义层面,而且会体现在句法层面。“强调语法标记性的英语更重视各种固定句型的使用,并且有很多英语句型在汉语中的对应句型差异巨大”(王蕾、陈俊,2007)。例如“it”可以被使用构成分裂句,而汉语句子多使用小句构成复合句来表达。王、陈(2007)认为,忽视这种差异的中国学生在写作中要么多用简单句,要么在复合句的使用上容易出现语法错误。

2.2相关语料库简介

本文关于it分裂句的小型实证性研究是基于FLOB和CLEC两个语料库,并借助计算机索引软件Antconc完成的。下面分别简要介绍一下这两个语料库的情况。FLOB是上世纪90年代按照LOB语料库的抽取方案而建成的英国英语书面语语料库,收录500篇书面文本,总词数100万。CLEC语料库(谭键,2005)是于2003年在我国著名应用语言学家桂诗春与杨惠中两位教授的主持下建设完成的,全称是《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该语料库中的子库包含了中国高中学生、大学英语四级、大学英语六级、英语专业四级和英语专业八级学生的书面英语文本,总词数约为100多万。该语料库对分析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习得情况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同时也在语言教学方面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为教材编写与语言测试提供了丰富翔实的资料。

3.研究方法及步骤

由于笔者所做研究是基于语料库的小型研究,故而仅选取FLOB和CLEC语料库中的个别相关子库作为索引对象。具体为,Frown中的子库J(以下简称子库J)及CLEC中的ST3子库(以下简称子库ST3)。子库J是关于学术及科技方面的英国英语书面文本,ST3是代表中国大学非英语专业四级水平的书面文本。另外,需要应用的计算机索引软件为Antconc软件。

首先,通过检索考察中国二语学习者与英语本族者在写作中使用it分裂句的总量和比例情况。根据it分裂句的结构形式为:it+be+中心成分+that-/who-分句,利用Antconc软件中的concordance功能分别对it is和it was在子库J和ST3中出现的次数进行索引,在所得词条基础上再逐条筛选,挑选出符合it分裂句的词条项,从而得出it分裂句在两个子库中的总数,并计算出在各库中的比例。具体数据见表一:

其次,考察使用that作为嵌入句引导词的情况。通过对之前的两个语料库筛选出的it分裂句分别进行标注,得到由that作为引导词的词条数。

具体数据见表二:

最后,考察it分裂句的强调成分,根据前文中王、文(2007)认为的中国英语学习者所使用的分裂句中的强调成分主要为名词短语和限定分句,我们重点对所筛选出的两个语料库中强调名词短语和限定分句的it分裂句进行标注,并分别计算其出现频率以示对比。

具体数据见表三:

4.数据分析与讨论

在文章这一部分中我们将对以上三个表格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揭示这些数据所呈现出的关于二语学习者习得it分裂句的特点是否与王、文(2007)中得出的结论相符,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

首先观察表一的数据,由于两个语料库子库的基数不同,我们只能通过计算it分裂句在两个库中所占比例来进行比较,结果发现it分裂句在子库ST3中的出现比例为3.31%,在子库J中的出现比例为7.95%,使用比例上中国非英语专业学习者比英语本族语使用者低一半多,从而验证“中国学生在分裂句使用的总量上远远低于英语本族者”这一结论成立。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其次观察引导词的情况,根据表二的数据显示,由that作引导词的it分裂句在子库ST3中有22条,比例高达84.62%,比子库J的比例高出33.1%。这一数字可以说明并证实这样的结论,即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习得it分裂句时倾向于大量使用that作为嵌入句的引导词。

最后看表三关于it分裂句中强调成分的情况。我们要验证的是中国英语学习者所使用的分裂句中的强调成分主要为名词短语和限定分句,这一点同样在表三的数据中得到了证实。可以明显看到在子库ST3中筛选出的26个it分裂句中,名词短语作为强调成分的出现次数就有22次之多,比例高达84.62%;剩下的4条it分裂句中,强调成分为限定分句的出现次数也有3次,也就是说在这26条it分裂句中有25条的强调成分是名词短语和限定分句。而相比之下子库J中的数据则要少得多,这两种情况出现的比例加起来还不到50%,可见英语本族语使用者在运用it分裂句时所强调成分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

那么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习得it分裂句过程中呈现出以上这些特点的原因何在呢?接下来将作进一步讨论。从上文对表一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中国英语学习者对it分裂句明显存在“过少使用”的情况,而表二和表三的数据显示出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的it分裂句又存在“过度使用”that作引导词和强调成分为名词短语和限定分句的情况。我们认为这样的“过少使用”和“过度使用”应当缘于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迁移的负迁移结果。如前文所述,“过少使用”是由于目的语的某些结构与母语相应结构差异大,因而二语学习者很少或不使用这些目的语结构;“过度使用”是指二语学习者有意回避某些难的目的语结构而过度使用一些简单结构代替。则我们有必要考察一下英语中的it分裂句在汉语中是否有对应结构,它们之间的差别有多大。张和友(2005)曾对英语it分裂句的来源从发生机制上作了解释,认为分裂句就是运用具有焦点算子性质的分裂构式对叙事句某一成分“聚焦”操作形成的一种句式,并比较了英汉分裂句的差异。他认为分裂句形式上的不同在于:英语为“it is X that”,汉语为“(是)……的”。从标记缺省上看,汉语中的“是”可省略,“的”字一般不省略,而英语中可省略的是that。另外,汉语是话题型语言,“是”不是句法上的必要成分;英语是主语型语言,“it”必不可少。由于英汉在句型结构上的差异,因而使得中国英语学习者过少使用英语it分裂句这一强调句型。而过度使用that作引导词和强调成分为名词短语和限定分句的分裂句说明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偏好使用简单常见的分裂句结构而有意回避其他一些复杂结构。

5.结语

本文分别从CLEC和FLOB两个语料库中的子库ST3和子库J中筛选抽取出it分裂句,通过三个方面数据(it分裂句的使用总数、由that作引导词和强调成分为名词短语和限定分句)的对比分析,得出的结果恰好验证了王、文(2007)的结论,即中国学生在分裂句使用的总量上远远低于英语本族者,并倾向于大量使用that作为嵌入句的引导词,分裂句的强调成分主要为名词短语和限定分句。最后,试用二语习得中的迁移理论对这一习得情况进行分析。由于不同母语特征的迁移取决于其标记程度,而英汉两种语言在分裂句的句式标记方面具有明显差别,所以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习得英语it分裂句这一特定句型时会出现诸上几种因母语迁移而产生的过少使用和过度使用的情况。

参考文献:

[1]高晓微.IT-分裂句在航海英语中的量化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00.

[2]乔丽娟.英语分裂句的语篇分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7,(4):151-153.

[3]谭键.语料库及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与应用[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5,(1):61-63.

[4]唐承贤.差错分析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2):46-50.

[5]王蕾,陈俊.二语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研究[J].西安外事学院学报,2007,(4):73-78.

[6]王立非,文秋芳.“中国学生英语口笔语语料库”的建设与研究评述[J].外语界,2007,(1):22-28.

[7]王易仓.分裂句的演变[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6):454-457.

[8]许菊.标记性与母语迁移[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47-52.

[9]张和友.英语分裂句的来源――兼论英汉分裂句差别之因由[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2):140-146.

[10]张素英.分裂句浅析[J].邢台学院学报,2003,(3):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