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7 15:03:49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篇(1)

反思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学习中的反思如同生物体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一样,是别人无法代替的,这就要求教师要研究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1.高中新课程实施的需要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要求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新课程所倡导的核心教育理念之一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即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反思性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对象是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过程,因此,反思性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

2.高一年级是高中学习生活的特殊阶段

根据心理学研究,高中生(15~18岁)的理性思维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思维相当活跃。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很少注意到自己的思维过程,缺乏反思性学习的意识和反思性学习的能力。

高一年级是高中的起始阶段,学生应该尽快地转入并逐步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从实践来看,初中生进入高中后应在学习方式上学会过渡。所以高一化学教学活动的开展要以获取基本知识为主,逐步过渡到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而反思性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反思使学生能够真正地主动学习,学会学习,从而更好地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

二、培养高一学生化学反思性学习能力的策略与方法

当代建构主义学说认为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不是简单地复制与同化,它要求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建构,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活动过程不断地进行反省、概括和抽象,也就是学生要具有反思能力,在高一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呢?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具有反思的动力

中学生的学习行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主体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作用的认识过程,其中智力因素直接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而非智力因素则积极有效地影响着学生智力因素的发挥,对学习行为起着动力和调节的作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笔者认为兴趣最为重要,在高一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化学科学的实用性、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只有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提高了,才有利于学生化学反思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实施后高一教学中九门学科百花齐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因为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等原因而忽视实验的重要性,其实哪怕是一个很简单的实验如钠与水的反应、镁带的燃烧等学生都会带着浓厚的兴趣去观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如果学校条件允许的话,在课堂应多做实验,多开设学生实验,尽量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有了反思的动力。

2.运用多种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新课程实施后,高一年级相对于初中而言,课程多,综合性强,课程较深,教学进度较快,作业量增多等许多因素使学生在学习中习惯于被动的“跟学”,作业大多以完成为目的,缺乏自身体验、反思、感悟的过程。为改变这种学习的状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运用多种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促进学生的反思。

(1)充分发挥典型例题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教学中我们常有这样的困惑:一道题目不仅是讲了,而且是讲了多遍,可是学生还是会错!也常听见学生这样埋怨:平时上课都能懂,一到自己做就难以下手,但是只要老师一点拨就又豁然开朗……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很多。习题是知识由产生到应用的关键一步,很多时候我们只是一道例题接一道例题地讲,解题后并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使学生的学习停留在例题表层。新课程实施以来高一学生课程多,学习化学的时间有限,而化学习题类型繁多,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教师必须进行筛选、精选习题并做适当的变式训练给学生使用。如化学2乙烯的性质,选了如下例题(部分):

【例题】有人设计下列实验以确证上述混合气体中含有乙烯和二氧化硫。

①如图所示,Ⅰ、Ⅱ、Ⅲ、Ⅳ装置可盛放的试剂是:

I______,Ⅱ______,Ⅲ______,Ⅳ______。

A.品红溶液 B.NaOH溶液

C.浓H2SO4 D.酸性KMnO4溶液

【变式】(部分)乙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除去乙烯中含有少量还原性的杂质气体。

①I、II、III、IV装置可盛放的试剂是

I______,Ⅱ______,Ⅲ______,Ⅳ______。

A.品红溶液 B.NaOH溶液

C.H2SO4 D.酸性KMnO4溶液

笔者发现很多同学并没有仔细审题就照搬例题的思路迅速写好了答案,于是利用这个情况,让学生反思“为什么会错?”――例题的要求是“确证上述混合气体中含有乙烯和二氧化硫”,而变式中是“除去乙烯中含有少量还原性的杂质气体”“应该怎么做?”――使学生明白解题的关键在于审题清晰,抓住解题关键,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在教学过程别是复习时精选一些典型习题,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和举一反三的训练,打破学生在解题上的思维定式,激发学生反思,促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发生迁移。

(2)创设合作探究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探究性是反思性学习的基本特征之一,这与新课程提倡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不谋而合。因此在高一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并做出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探究、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做出解释或得出结论、进行反思与评价。如化学1“SO2的性质”教学中,笔者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让学生从物质分类和元素化合价这两个角度进行分组讨论,然后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得出结论:(1)SO2属于酸性氧化物,与CO2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2)SO2中+4价硫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3)特性:漂白性。最后引导学生反思,在学习无机化合物性质时可以从物质的类别、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特性等方面展开。

3.采用激励性评价,增强学生反思的自信心

自信心可理解为对自己和自己的能力所持有的充分信赖之心。高一学生处于过渡时期,自信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今后的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对于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问题或有一定难度的题目,老师在提问时,有些同学的想法、思路非常合理,可总是担心说错了,所以不敢大胆发言,这时教师就应该鼓励他们勇敢地发言,让他们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对于一些一题多解的题目,有些学生一下子就能说出几种解法,并且讲得有根有据,这时教师就应该对他们的表现表示赞许,使他们信心倍增……总之,在教学中采用激励性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学到了知识,表现了自我,获得了成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自然而然地喜欢学习,乐于反思。

4.教师要垂身示范,帮助学生学会反思

美国心理学学家波斯纳(G.J.Posner)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更是反思性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必须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积极创造反思条件,引导学生自觉反思,并且教给学生反思性学习的方法,如学习档案反思法――让学生给自己建立学习档案,是养成良好反思习惯的途径;日记反思法――学生可以在一节课、一个单元或者一个专题学习结束后把自己学习的情况记录在日记中。

总之,反思性学习的形成要靠教师正确地引导和培养,才能够让学生逐步形成一种反思的意识和习惯,并在学习中自觉地、积极地进行反思。通过反思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习效率,真正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玉香.反思性学习理论与实践探索.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

[2][美]Scott G.Paris,Linda R.Ayres.培养反思力.袁坤,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3]周海川.反思性学习能力在数学教学中的培养途径.学科教学,33-34.

[4]陆红.浅谈初中数学教学反思性学习的必要性与策略.科教文汇,2008(4).

[5]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篇(2)

文章编号:1005-6629(2010)10-0018-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而要成为研究型教师,首先必须要做一个反思型教师。教师只有不断反思、不断思考,才能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才能使自己成为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新课程标准认为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学反思既是学校校本教研中“反思、互助、引领”三大核心要素的基础,又是教师专业发展中“专业、实践”两大知识支点的桥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步深入,教学反思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化学教师的教学反思对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和提升专业化水平等方面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它能够使教师的教学经验理论化,使教师不断改进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使教师逐渐养成对教学对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只有教学反思才能产生教学变革,只有教学变革才能带动教学的快速发展。

1化学教学反思的现状

当前化学教师的教学反思,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敷衍应付:一些化学教师把写教学反思(课后记、教学随笔等)当作教学任务来完成,为应付常规检查而写反思。而这样的“反思”仅仅是一种形式而已,其内容要么与课堂教学风马牛不相及;要么词不达意,东拉西扯;要么摘抄文稿,权当“反思”。

(2)隔靴搔痒。部分化学教师的教学反思表层化,反思不深刻,只注意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而忽视了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作深层次反思。例如“这堂课的教学效果很好,除少数同学外,一般掌握得还可以”,“本节课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除个别环节外,其余都实现了教学目标”,如此等等。这类“反思”不痛不痒,它只停留在发现问题(“少数学生”“个别环节”存在缺憾)这一层面上,而对产生这一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未作理性化的思考。

(3)等同于教学总结。有些化学教师的教学反思与教学总结别无两样,把教学反思完全写成了教学总结,呈现出的内容是对某一个教学阶段(一个教学单元或一周)的教学情况进行回顾与总结,肯定这一阶段的教学成绩,寻找不足。这类“反思”的主体成分是检讨阶段性教学的得与失,是对化学教学工作的自我评价。

2化学教学反思的内涵特征

反思一词本身含有“反省”之义,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批判性思维,即通过对当前认识的审视、分析来洞察其本质,这是“反思”与“思考”的主要区别。换句话说,反思也就是从新角度、多层次对教学问题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和思考,从而深化对问题的理解,揭示问题的本质探索规律,获得新的发现。

2.1化学教学反思的内涵

教学反思是化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化学教学活动的始终,它能够通过提高教师觉察水平来促进教师监控能力的发展,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它既是对过去教学经验的反思,同时又是做出新计划和行动的依据。化学教学反思并不单纯是化学教学经验的总结,它是伴随整个化学教学过程的思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主要包括对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状态等方面的反思。因此,其实质是是教学主体不断探究与解决化学教学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化学教学合理性,不断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过程。

2.2化学教学反思的特征

化学教学反思具有创造性、发展性、批判性、互动性、自主性等特征。创造性,即创造性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反思自己的化学教学,寻找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理论的支持与指导下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与观点,以此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形成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其次,化学教学反思具有发展性,即能使教师得到发展。反思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促使化学教师寻找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其中得到提升与发展。教学反思的真谛应该是教师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善于挑自己的刺,敢于正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反思突破自我、突破自我封闭,不断地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高境界迈进。三是化学教学反思具有批判性,即能用批判的眼光去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当某一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在一定的理念指导下,能用“不满”的心态,对教学进行冷静的思考、分析,去发现和研究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者对有效的经验进行理性的总结与提升。当教学反思具有很强的批判性时,我们的反思才深刻。四是具有互动性,即教与学两方面相辅相成,仅仅有教的反思或学的反思是远远不够的,教与学的反思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化学教师的反思应建立在学生学习化学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来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等。学生在反思的过程中,通过与教师和同学的合作、互动,能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教师需要反思的不仅仅是完成化学教学任务,而是如何“更好地”完成化学教学任务。反思不是白费力气,而是明确指向于化学教学问题的解决,能够想出一个问题的多种解决之道,并尝试不同解决方式的结果。五是具有自主性,即用自主、自觉的态度去反思。教学反思对教师而言,是一种高度自觉和自主的自我研修行为,是一种积极的精神活动,是一种高层次的工作方式。教学反思是教师职业的内需,而不仅是外来任务。教学反思所具有的内在品质,决定着化学教师的教学反思必须自觉地、自主地进行才有收获,靠外力作用、被动的“反思”是达不到反思目的的。

3化学教学反思的内容

化学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状态等。

3.1反思教学理念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强调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保持好奇心与求知欲,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关注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勤于思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针对学生的兴趣、发展潜能,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教师需要明晰自己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并且尝试描述自身的教学行为。教师自身的教育理念与行为往往是教师反思的一个盲点,在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的时候,教师往往更多地从客观环境的角度,从外在于自身的角度进行反思,而很少对隐藏在自身内部的、支配自己教学实践的理念进行反思,进而也很少对理念指导下的实践进行反思。

3.2反思教学目标

许多化学知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遗忘,只要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就可以通过许多渠道获取知识。所以,情感、态度、价值观必须有机地融入到化学教学内容中,并有意识地贯穿于化学教学过程,使其成为化学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反思教学目标,看其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反思自己之所以如此设定目标的原因,以及如此设定目标是否合适,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其次是反思如何达成教学目标,为达到设定的目标需要进行怎样的教学设计,需要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如何进行教学。再则需要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也就是反思实施教学后的效果问题。

3.3反思教学过程

化学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反思主要应考虑以下一些问题:一是要反思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内容方面,应反思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法使教师、教材和学生成为和谐的统一体。在教学方法上,要反思如何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利用化学现象、生活常识、实验现象等为学生创造合作、探究创新的机会,并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学生认知方面,应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反思如何设计问题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何才能使学生达到跳一跳、能摘到的理想状态。二是反思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犹如建设高楼大厦的图纸,是精品工程的第一步。反思教学设计就是要反思如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扫除满堂灌、独角戏、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等现象,三是反思教学现象。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产生一些教师未曾想到和意识到的突发事件,教师往往会因为这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种灵感要比自己事先的设计宝贵得多。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发而至,若不及时通过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后悔莫及。此外,反思突发事件还能使教师及时主动地调整教学方案、教学策略,从而使教学达到高效和高质。

3.4反思教学状态

反思教学状态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反思教学中的互动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应是“人与物”的关系,而是“人与人”的关系;二是反思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课堂上主体地位是否确立,学生是否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是否都参与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三是反思教学是否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必须反思如何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秉性优点,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让性格各异的学生争奇斗艳,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施展才能的天地和机会。

4提升化学教学的反思能力

化学教学进行深入反思,做到以研促思、以思促教,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反思能力,使自身向研究型教师的方向发展,以促进化学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4.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反思能力

只有将化学教学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剖析,然后再回到化学教学实践中去探索,才能使教学能力与反思能力逐步得到提高。加强理论学习是化学教师提高反思能力的基础,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产生了很多的困惑和迷茫,主要也是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不够深刻所至。教师反思能力的提高,其实质就是教师对自己实践中的问题进行探究,历经发现问题、明确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习,即教师能够提出更多的问题并通过对问题的研究,使教师学会独立思考、提高教学反思能力。

4.2针对教学实践,把握反思策略

化学教学反思要“思”之有据。这里暂不谈对教学中成功之处的反思,主要谈对教学中存在不足之处或困惑的反思。化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产生的困惑,有些是个别的现象,有些则属共性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采取“四个策略”找根源。

策略之一:对教材质疑。出于稳妥,有时的教学是“照葫芦画瓢”:铺垫是教材的“复习题”,新授内容是教材的“原例题”,反馈是教材的“练习题”,巩固是复习材料的“检测题”……这在事理上本无可非议,可教学下来总感觉心里不是滋味。我们不妨对教材质一下疑:复习的知识是否有利于新知的展开?例题的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反馈的练习是否具有反馈的功能?巩固的检测题是否灵活有趣?如果“没有”,就应当跳出教材用教材,将学生生活中最熟悉、最感兴趣的内容融入例题与习题之中,体现教学的生活化,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展现教学的价值观。

策略之二:与学生换位。出于责任心,有时的教学已尽了全力:该讲的讲了,该问的问了,该做的做了,该练的练了……这在常规上无可挑剔,可教学下来总感觉效果不很明显。我们不妨与学生换下位:如果我是学生会怎样?如果学生是这样,我该怎么样?是不是不该讲的也讲了,不该问的也问了,不该做的也做了,不该练的也练了?如果“是”,就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审视这一切,让教学的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

策略之三:与他人比较。有些化学教师的教学像“赶鸭子上架”:直观谈话、操作、演示、验证、归纳等多种手段并用。这在经验上无可厚非,可教学下来总感觉没有起色。我们不妨和他人比较一下:在学校里听一听同行的课,在刊物上看一看他人的设计,在录像中观一观名家的课例。然后反思他人的教学好在哪里?自己的教学弱在何处?在比较中鉴别,在鉴别中改进,在改进中提高。

策略之四:请名师指点。为了创新,有些化学教师追求“前沿”:创设生活的实际,营造平等交流的氛围,安排充足时间的实践,组织双向互动的合作……这种精神无可指责,可教学下来总感觉特色不够明显。我们不妨请名师指点一下,或邀同行听一听自己的教学,评一评得失,在“听”与“评”中“把脉”,还可请名师改一改自己的典型教案,做一做公开课展示,在“改”与“做”中“会诊”,从而使自己由“当事者迷”向“当局者清”的目标迈进。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篇(3)

反思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国自古就较早提到了人要学会反思。荀子在《劝学篇》里面曾经说道:“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提倡通过每日自省吾身,也即反思自己,来达到“则知明而无过矣”。英国教育家洛克也认为”反思是获得观念的心灵的反观自照,在这些理智向着知识的推进即是反思”。20世纪90年代,反思性教学在我国掀起了热潮。

一、反思与反思性教学

所谓反思,是指立足于自我之外去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动及情境的一种能力。在化学教学中,实行反思性教学可以把曾经的理论联系起来分析自己的教学,并且有针对性地评价自己教学的有效性。反思性学习是相对于反思性教学而言,是从学生的角度,关注学生学习的质量与效果,为培养学生的素养发展很有帮助。

反思教学的特点是自主性、合理性和情境性。现代社会尤其强调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高中化学教学中,同样需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中有自主性。反思性教学特点的合理性指的是教师和学生在反思中一定要尊重当时的时间、地点、情境及当时的心理状态做出相应理性的科学合理的分析,而不是脱离实际的想当然。因为,只有科学合理的分析,才能让我们的反思起到真正的效果,才能让所经历过的事情变成有用的经验,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有效的帮助。反思性教学的情境性强调的是,不论什么事情发生的什么结果都和当时情境和提供的条件有关。我们在反思一件事情的时候,尤其要考虑到当时所存在的环境。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严格按照书上的程序做实验,结果实验的结果跟书上例题实验有差异。对应这种情况的反思,我们就要严格考察当时做实验的每个环境,哪怕是当时空气的湿度也是应该考虑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反思教学的情境性就严格强调了这点。反思需要考虑到事件发生的当时的情境。

二、反思教学的三种形式

1、诊断性反思。诊断性反思指的是在学生学习化学知识之前,教师通过提问、练习题、实验等方式,诊断一下学生的化学知识储备、化学学习习惯、化学知识结构的构成。通过对学生学习的诊断,教师可以对准下药,有的放矢,帮助学生纠正不良的化学学习思维和习惯,扩充化学知识储备。

2、形成性反思。形成性反思是指学校学习过程中,教师为了改进自己的化学教学而进行的反思。形成性反思,强调教师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和改进,强调教师要对课堂信息的及时监控和调整。监控和调整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对知识把握程度,包括学生做实验时的实践能力程度。

3、总结性反思。总结性反思强调每次教学完毕后,教师要对整个教学的准备、教学设计、教学施展、教学的结果进行一次全方位的反思,并且根据教学后教学任务完成的好坏有针对性地总结一些经验。这些经验包括促进教学效果良好的原因和导致教学效果很差的原因。总结性反思可以是对一堂化学课堂的总结,也可以是对一段时间的化学教学的总结。

三、高中化学反思性教学实践

我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比较注重运用三种反思教学形式。对所任教的高中化学课程进行反思。

1、课前诊断性反思中注重教学目标的设定。课前诊断性反思教学除了通过提问,练习题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还应该针对所了解的情况,对应课堂教学目标有准确地设定。根据学生的现有学习状态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例如,教学目标如何才能把学生的能力和兴趣的培养揉合在一起。对于学习兴趣不浓厚的班级,尤其在教学目标中多加一些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实验,让学生对学习化学产生兴趣。对于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都很好的班级,我会在教学目标中增强能力目标的分量,让学生能获得更多能力的提升。例如:在《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课,我为了提高学生们的教学兴趣,我就通过人类社会中,各种金属对社会的促进所产生的作用为出发点,让学生对各种金属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教师的一一讲解,学生们不仅仅了解了各种金属,还在金属资料收集活动中,学会了勇于探索,积极合作等精神。

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思维的关注。高中化学教学中,对学生思维的连贯性有较高的要求,稍微不注意,学生就跟不上课堂教学进度。作为一个优秀得化学教师,必须懂得要在课堂教学中把握住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的思维紧紧围绕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学实践中如何做到呢?例如在讲《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在让学生比较钠、铝、铁金属活动性时,首先回忆初中学过的金属活动顺序表,这样就能使学生很快理解这些金属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条件及生成物。所以,在高中知识的传授时,我们要注意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发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又例如,初中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得氧失氧的反应,而在高中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不再是局限于得氧失氧的反应,而是从得氧失氧的反应中找出更深刻的规律,应中氧元素和另一参加反应的元素化合价变化情况,而在高中化学的课程中虽然没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但是只要参加反应的元素化合价有变化,就是氧化还原反应"并局限于初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只有得氧失氧才是"高中课程中的概念更全面具有普遍性。所以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更应该注重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维状态的反思和把握。

3、在实验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反思学习能力。教学反思和学生学习的反思是反思教学中的两个方面。教师的反思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会反思的能力。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实验来对学生进行反思教学尤为有效。例如:2001年7月7日,广州市珠江河段上惊现神秘水雷,6个装满金属钠的铁皮桶漂浮在水面上,其中3个发生剧烈爆炸,己漏气的铁桶漂在水面上,并不停地冒着气泡"十时多突然从铁桶内蹿出亮黄色的火苗,紧接着一声巨响,蘑菇状的水柱冲天而起。没想到水里的东西也能着火爆炸"?不仅是市民们会有这个奇怪的想法,学生们也有。当我把这个案例引入课堂的时候,同学们都非常好奇,非常想知道答案。这为我接下来讲《金属钠的性质》做好了很好的铺垫。随即,我与同学们一起做了一个钠在水中燃烧的实验,同学们恍然大悟。

化学反思性学习实践表明:化学教师的反思应该成为一个习惯,教师更应该考虑到反思性教学的成效,教师的反思要注意与学生的反思同步进行,甚至要求着力解决的是学生要学会改变以往的学习思维模式:在反思中学会学习,在反思中提升自己的学习理念,从而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反思生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7,45,3,47-49.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篇(4)

引言

教学反思是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所出现的一种新形势,教师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地创新和发展自我思想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地学习多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不断地反思自我缺点,敢于在自我批评的过程中承认自己的不足,进而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构建起新的教学体系。高中化学是高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及时开展相关的教学反思工作,能够切实提高教师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能力,培养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

一.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反思中面临的问题

1.1正向价值观的缺失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高中化学老师在教学反思中往往将反思的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上而忽略了学生在学习化学这门课程时的心理诉求。长此以往,教学反思也就只是一个教师用以完成教学任务、追求考试分数的工具而已,既会阻碍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发展,同时还容易造成思维僵化,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1.2自觉意识的缺失

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反思过程中,往往缺乏突破创新的勇气,自觉意识不够强烈,习惯性地以传统的评判标准和检验方法来审阅自己的教学活动。这就非但不能对教学过程有一个客观清醒的认识,反而还很容易让老师一味地沉沦在这种虚幻的自我评价满足之中,在不断地固步自封之中彻底让自己的自觉意识和自我评判精神萎缩。

1.3实践创新的缺失

目前大多数高中化学教师将教学反思活动简单地理解为只是在意识方面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忽略了透过现象见证本质,忽略了对教学反思过程与方法的实践创新。由于在教学反思过程中教师没有深入思考教学反思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应该怎样开展,没有将反思的结果与教学实践有机地结合并且创新发展,这就直接导致教学反思只是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层面上,不能真正地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

二.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师开展教学反思的具体对策措施

2.1主观性对策措施

(1)更新教育理念。教师要提高教学反思的有效性,首要在于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从而激发自身教学反思欲望。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更新教育理念就要求教师及时摒弃传统的陈旧教育理念,在充分支持与理解新课程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彻底吃透新教材的内容,深入体会新教材的核心内涵和本质追求,真正做到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内化到具体的实践教学活动中[1]。苏教版的高中化学教材与传统的人教版教材各有测量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师活动中必须完全掌握苏教版教材的内容和特点,体现出其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教材编写主旨。

(2)善于发现问题和自我批判。当前多数化学教师在教学反思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自觉意识,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的问题意识比较淡薄。因而,要切实提高自身的教学反思能力,教师应当培养善于发现问题和自我批判的意识,主动学习多种有效的反思方法,养成日常生活活动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自我批判的良好习惯,并将其运用到教学反思活动中,从多个不同角度对教学过程进行多层次、全方面的剖析,以便于及时发现自己在各方面的问题和不足。例如,教师在苏教版必修二“元素周期表”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及时发现并改正自己在元素周期表的理解性记忆上的问题,与学生实时探讨出一套有效的记忆法则,帮助学生迅速记忆。

(3)强化教学实践。由于当前部分教师在教学反思活动中存在着反思活动只停留在意识层面而缺乏实践检验的问题,这就要求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反思活动中应当重视教学实践在教学反思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将自己在反思活动中的经验和教训运用于教学实践,以检验自己教学反思的成果和效率[2]。以苏教版化学选修四“水的电离”这一知识点为例,教师通过总结自己在上一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下一次的实验室教学活动中将自己的操作失误与学生分享,叮嘱学生不要犯下与自己相同的措施,在强化学生科学操作意识的同时,帮助同学深刻理解“水的电离”的实验操作原理和过程。

2.2客观性对策措施

提高教学反思的效用,不仅要从主观方面着手,同时还应当充分发挥有利的客观条件,这就要求相关学校和部门应当切实为教学活动提供有利的教学反思环境,建构教学研究评价体系。提供有利的教学反思环境就要求学校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管理职能,采用多种多样发组织形式,为教师和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反思环境,进一步拓展教学反思发生作用的领域和范围。构建教学研究评价体系则要求学校方面应当对教学反思的地位和作用有一个客观情况的认识,着力构建教学研究评价体系,倡导全员参与评价活动,通过多种评价标准判定教师的教学能力,加大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力度。

结语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反思是当前中学教学活动中一种有效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手段,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学校和教师只有从主观教学反思和客观教学反思两方面同时着力,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把学生培养成身心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篇(5)

二、高校教师的教学方法反思

高校教师的教学方法反思必须与教学研究紧密结合,搭建起师生共同建构知识的快速通道。教学方法的反思,必须要以课堂教学为核心,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来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理论认识。教学与反思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反应,在反思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课堂反应、接受效果中来反思自己教学方法的得失。目前在校的大学生是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大变革而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中国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的大众文化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大众文化多元化取向,培养了学生个性化的审美需求;大众文化的娱乐性特征,培养了他们习惯借助于形象化媒介感知世界;大众文化的功利性引导培养了学生以功利主义眼光判断知识价值。如此诸多的变化,要求高校教师必须通过教学方法不断反思,搭起现代师生共同建构知识的桥梁,而这个桥梁的搭建必须与高校教师的教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但我们同样遗憾地发现,这个结合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研论文选题并不是来自教师自己的教学反思,而是一般意义上就理论谈理论,或者生搬硬套教育新理念,或者翻版成功经验。了,只是雨过地皮湿,根本解决不了自身教学反思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第二,教研课题多由上级主管部门统一命题,教师自己命题往往很难通过。统一命题的结果是教师搞教研课题实际上等于在做命题作文,只要按题作答,做好启承转合就算完成任务。至于教师在教学方法反思中遇到的个性化问题,要么搁置,要么自行解决。第三,教学方法反思限于肤浅化、琐碎化,而教学研究往往不能及时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使教学方法反思陷于一事一议的窘境。解决以上问题的对策有如下几方面:第一,教学方法研究选题必须来自教师的教学方法反思,解决教师教学中遇到的个性化问题,并且在用于教学实践时,具有实效性。第二,抓住“两头”,改变教研课题主管部门的工作。一方面取消教研课题主管部门的具体命题,只划定范围,把具体命题权回归一线教师;另一方面转变目前官僚式单一纸制材料案头课题验收方式,辅以抽样实地考察验收。第三,鼓励教师将教学方法反思上升到理论高度,使教学方法反思问题的解决步入科学化、理论化、规范化的轨道。

三、高校教师的教学反思

高校教师的教学反思必须与内化教育新理念相结合,以便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要坚持终身学习。在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教师的专业成长,必须在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追求至善的大文化背景下得到实现。所以有人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大约需要一生的时间,是言之有理的。教育新理念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推进器,因为教育新理念是渗透于教师观念形态的思想意识,它一旦在教师的心灵中扎下根,就会直接制约教师的教学动机、教学方法、教学风格、教学行为等等,也会对教师职业化道德人格产生直接影响。所以,高校教师的教学反思必须与内化教育新理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高校教师的教学反思必须与内化教育新理念相结合,才能不在纷繁多样的教学改革中迷失自我。目前指导和影响基础教育进行的新课改的“三大理论”支柱是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和有效教学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认识不是被动地通过感官接受的,而是通过大脑根据自己的经验加工建构的;知识不是对本体论意义上的客观世界的发现,而是人经验世界的一种建构,一种创造,是人创造的产物,知识是生成性的;认识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的;认识不能准确无误地表征客观世界,没有绝对正确的认识,知识的功能是适应世界,并为建构经验世界服务的。它为我们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新的知识建构,提供了理论支撑。而多元智能理论则为我们全面评价学生,发现学生自身所具有的个性智能,并加以准确的肯定、鼓励和引导,认定学生个个是人才,个个能成才,给予了原则性指导。有效教学论则给我们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了方法论的支持。这“三大理论”支柱所形成的教育新理念,同样适用于高校教学改革。教学反思隶属有效教学论理论范畴,但是必须有“三大理论”的融会贯通才能使教学反思获得理论支撑,才能使教学反思的问题解决,具有理论纵深。以“三大理论”构成的教育新理念延伸为教育改革的一系列探索:问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情境式教学、开发非智力因素教学、加强师生互动式教学、学生自主体验式教学、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教学评价主体由教师走向多维,评价形式由单一转向多元等等,纷至沓来。教师在教学反思中,如果没有在宏观上、深度上内化教育新理念,极容易迷失在一个个具体琐细的问题之中。高校教师的教学反思必须与内化教育新理念相结合,才能涵养出具有个性化的教育观与方法论。教学反思根据不同需要可以划分不同类型,上文是以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划分教学反思类型。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反思划分为单元反思、单项反思、创新反思等等。单元反思是在进行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教学内容后的教学反思,这种反思的目的是对单元教学中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完成情况、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风格等多方面教学实践进行综合性反思,从中总结提炼出成功的经验,找出不足,为下一单元教学提供良好的思想准备。单项反思,是教学反思实践中运用较普遍的一种反思方式,即教学中的某一单项内容进行反思,便于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贯彻情况,问题式教学实践情况、师生课堂互动情况等经验与不足的反思。创新反思,是一种以素质教育为目的深化教学改革的教学反思,这种反思没有成例,需要教师逐步探索,积累经验,所以更加弥足珍贵。不管哪一种类型的教学反思,都离不开教育新理念的指导,都必须在教育新理念的关照之下进行。否则教学反思必然陷于肤浅化、碎片化。因为就人的认识规律来说,教师掌握了教育新理念,只能说完成了对教育新理念的初步认识,这个新理念是否管用,是否能达到素质教育目的,还必须到教育实践中检验。每个教师在实践检验中,由于原有的学识水平、情趣爱好、表达习惯、教学风格的不同,必然使教育新理念的落实打上个性化的标签。这种标签是独一无二的,是不可复制的。西方有句名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得正是这个道理。这就需要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反思中,从肩负的历史使命出发,从承担的社会责任出发,从自身专业化成长出发,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升华到理论高度。充满激情地主动内化教育新理念,使之成为自己个性化的教育观、方法论组成部分。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教师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职业生涯的不断完善,生命价值的不断提升。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篇(6)

1.教学反思

所谓教学反思,指的是教师针对自身实际教学行为而进行各方面问题的总结和分析,主要包括教学目的、教学效果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教师在此期间为了实现教学有效性,将自身教学与学生学习有机统一,真正做到教有所用,与此同时,提高自身教学实践的科学性。细化后的教学反思,主要表现为:教师及时针对教学行动进行细致总结和分析,对于实际教学中产生的问题持续回想,并以相关教学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例如,当教师进行课前教学设计和计划时,要确保已有的计划和设计具有合理性,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学目标的实际效果与预设效果可能存在一定出入,然而这时正是教学反思的最佳时期,通过反思重新解读教材,重新制订教学计划,重新深入了解班级学生,以此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这不仅能够提升教师的反思意识,而且还能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2.专业化

所谓专业化,即指职业的专业地位、专业现状以及专业性质等均达到相应的专业标准和范畴。教师专业化,指的是教师在职业发展中,经过系统化培训之后提升的专业水平、专业精神以及综合素质,该过程也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过程。

二、教师专业化中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1.有利于提高反思意识和能力

农村教师为了实现自身的全面、持续发展,需要不断地积累学科知识以及教学反思,教师发展主要通过教学行为来体现,然而教学行为又通过教育理念来彰显。从中能够看出,教师贯彻实行反思性教学,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还能提高个人反思能力和意识,因此,教师要提高对教学反思的重视程度,注重教学反思的总结和积累。教学反思产生于教学实践,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能够及时发现自身在教学中的不足,对于教学不足,教师能够持客观态度,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创新教学方法,新型教学方法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还要再次进行教学反思,直至达到预期良好的教学效果。只有反思教学进入良性发展状态,教师才能准确、全面地进行教学整合,才能促进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的真正提高。

2.有利于及时解决教学问题

反思教学能够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手段。教师针对疑难问题进行课堂探究时,这时教师首先要对以往的教学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同时,及时意识到自身的教学缺点,以清晰的解题思路和规范的解题方法重新审视教学内容,以此缩短问题的解决时间,优化教学质量。教师在开展反思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明确教学结果,还要针对已明确的教学结果进行二次反思,从而全面解决学生的学习疑惑,以此促进教学问题的顺利解决。除此之外,教师的反思性教学,能够提高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并且反思阶段即教师发现新问题的关键阶段,它能极大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自信心和责任心,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高度。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篇(7)

【中图分类号】G633.8

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反思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就笔者调查了解到的情况而言,当前高中化学教师教学反思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此笔者不揣浅陋,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一、高中化学教师教学反思存在的问题

(一)价值导向偏离

化学新课程基本理念强调:"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在实际教学中,一些中学化学老师虽然有教学反思,但是他们的反思初衷并不是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能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21世纪公民,而是为了达成"知识与技能",为了分数的提高;忽略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维目标的达成。开展反思性教学不应只注重对课堂教学的形式与效果的反思。因为反思作为一种思维形式,它并不能保证反思内容的正确性,而反思内容的正确性依赖于教师所持有的价值观念。当下高中化学教师受功利目的的驱使和影响,在片面追求分数的价值理念的影响下,可能会过度地追求教学反思的工具理性作用。在这种情形下,反思的成效要被打上一个问号。

(二)自觉意识缺失

叶一澜教授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在教学中遇到教学中的困境并愿意解决问题走出困境时,就倾向于进行教学反思。但人的惰性又通常使教师不自觉地用过去的习惯、经验和方法来进行教学,容易落入窠臼。而人一旦满足自己的狭隘经验或对自身的问题缺乏反思的行动时,反思性思维就容易沉沦、消失或者遗忘。虽然很多教师意识到教学反思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难迈出这一步,认为教学反思、做科研等是一种负担,不乐意去进行教学反思,而更愿意关注学生成绩等显性现象,忽略教学反思这些隐性因素对自身提高的重要作用,对教学反思缺乏自觉意识。在访谈中笔者了解到当地高中化学教师时间普遍有限,并且很多教师不习惯笔头书写,导致一些反思的想法"稍纵即逝"。久而久之,教学反思的自觉意识越来越淡薄。

(三)实践创新缺失

没有实践的反思是空洞的,教学反思只有基于实践才能对教学产生积极的作用。美国学者舍恩提出了"反思性实践"的概念假设,认为反思性实践既要"反思"又要"行动"。而当前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虽有不同程度的教学反思,但有很多教师都将"反思"理解为"意识流"式的思考方式,并未对反思过程进行深度"加工",没有思考下一步应该如何行动,缺少探究、批判的成分,没有将反思的结果应用到后面的教学实践中,导致反思过程不了了之。久而久之,反思的习惯也慢慢消退。对于新教师而言,及时反思之后的实践创新对后续教学的改进是很有帮助的,平时在理论学习或者培训过程中也要将新的教学方式等应用到日常教学中来。

二、问题对策

(一)更新教育理念

叶澜教授曾说:"今日教学改革所要改变的不只是传统的教学理论,还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如果一名高中化学教师仅仅满足于传授知识和帮助学生考试得分,不愿意进行教学反思,最后导致在教学日益模式化的同时也沦为教书匠。所以转变教育观念、激发教师的教学反思欲望尤为重要。

教育理念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态度与教学行为,新课程改革是一场从教育思想到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深刻变革,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如果不能转变过去陈旧的教育理念,则课程改革难以顺利进行。笔者在实习过程中和对教师的访谈中得知,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很多教师仍然沉浸在旧的课程理念中,旧瓶装新药,甚至有的教师对新教材非常抵制,使用得不顺手,干脆还是用老教材。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在新课程不断提出的挑战前,要乐于将新课程理念内化到教学并创造性地实施教学,不要让新课程理念"流于形式"。

(二)培养问题意识

教学反思的前提是发现问题,之所以很多化学教师缺乏教学反思的自觉意识,原因之一是问题意识淡薄。因此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是提高教学反思能力的前提。我们时常要求学生要有问题意识,对于教师自身的发展而言,同样要培养一种问题意识,《化学教学》《化学教育》《中学化学教学参考》这3种中学化学教师熟知的化学教育期刊中优秀教师的论文和经验告诉我们,只有那些在教学实践中善于发现问题、捕捉反思点、勤于在文献阅读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理论修养,并通过不断的学习、反思和实践,最终把理论学习和实践创新统一起来的教师才能真正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因此,培养问题意识,对于提高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提高教研能力

教研能力也称教学研究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和教学反思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教学反思是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和教学研究的基本方式,是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体现,也是教师进行教研的前提和基础。传统的教师只是教书匠,而现在的教师则同时要成为教学和学习的研究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处处都在做研究:我该怎样导入新课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怎样在吸引学生兴趣的同时有效完成教学目标;怎样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这节课的重点如何突出,难点如何突破等等问题。这些教学中的决策判断就是研究的过程,教师要成为一个科学研究者,拓宽理论基础,以理论和实践为指导,用研究者的身份去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障碍和问题,在教学中进行教研,以教研促进和改进教学。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篇(8)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4)02-0073-04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反思性教学”的广泛开展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实现教师教学实践智慧“内生性”的增长作用已经得到普遍公认。但是,反观高等教育领域,由于多重因素的影响,无论是学校场域还是教师个体,对于教学反思理论和实践的重视还远远不够。

一、教学反思的意涵

从哲学的视界来看,反思是一种哲学的思维方式。英国哲学家洛克较早地探讨了反思问题,他认为反思是获得观念的反观自照,在这种反观自照中,心灵对自身观念活动做出反身觉察。斯宾诺莎则认为反思是主体对于自身反思性的自知,是观念的观念。黑格尔将反思提到了一个较高的位置,赋予反思相对独立的意义。马克思将实践提高到“本体论”的高度,以实践为基础,对反思方式进行扬弃、综合和超越,使反思获得了其相应的地位而成为实践的必要环节。

最早将反思概念引入教学领域的是美国教育哲学家杜威,他提出了反思性思维的概念,并将教师看作反思性实践者。他认为,反思作为一种专门的思维形式,起源于直接经验情境中所产生的怀疑和困惑,反思会引起有目的的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行动,具有主动性、持续性、周密性等特点。上世纪80年代,美国教授肖恩在批判技术理性的基础上对反思性实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反思性教学这一术语。但是,肖恩的研究仅仅关注了教师个体的教学行为过程而忽视了社会条件及其对教学实践的影响。自此以后,反思性实践思维成为教师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迄今为止,关于教学反思的概念界定仍然说法不一,如维拉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教师借助发展逻辑推理的技能和仔细推敲的判断以及支持反思的态度进行的批判分析的过程”。伯莱克试图从哲学层面阐释反思内涵进而说明教学反思,他认为“反思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动及情境的能力,这种反思的指向包括:将理论、基于认识的经验和实践联系起来;分析教学及教学改革的学校情景,并对教学情境进行多角度审视;理解教学的广泛的社会和道德基础”。

认真比较上述观点,我们认为教学反思应该具有如下特征:(1)怀疑和困惑是教学反思发生的原初动机。当教学过程遭遇到阻遏的时候,教师就会认真思考问题的所在,对自己已经做出的决策、计划及其结果进行解构,然后以新的形式进行重构。(2)教学反思是系统性地批判、省思过程。教师以开放性的心态,在质疑的基础上,对自身教学活动中的理念、行为、情感、意识等进行严肃、执着地回顾、沉思、梳理,以达到统整的目的。(3)教学反思是教师一种主动的思维过程。强烈的主体自觉和责任感促使教师不断地学习先进的理论或与同行、学生进行沟通,及时体察、修正自己的教学理念和实践,实现自我在教学上的完善。总结而言,教学反思是教师在复杂的教学情境中,借助于行动研究,持续地对教学实践及其支撑理论进行批判性地省思、检视,及时觉察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并积极寻求改善方案,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并逐步使主体自身得到完善,成为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教师的过程。

二、高校教师教学反思的主要障碍

1.大学传统观念的阻遏

自洪堡以来形成的大学传统观念认为,追求高深学问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教师的精神寄托。高深的思想和渊博的专业知识奠定大学学者的地位,支撑学者的身份认同。而在当今科学主义盛行的大环境下,许多教师认为学者必良师,教学非学术,这种窄化的学术观念严重制约了教师从事教学研究和实践的动力,阻遏了教师研究教学理论和进行教学实践的欲望。虽然美国教育家博耶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将教学纳入学术的范畴,提出“教学学术”观念,试图调和长期以来人们关于科研和教学关系的争论,但在实践中,这种“教学学术”理念并没有在我国高校中形成普遍的价值认同和价值选择。大学教师往往会选择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能够使自己获得地位和荣誉的专业研究领域,而非教学方面。无论是观念层面还是实践层面,教学已经被普遍的矮化和边缘化了。

2.高校学术评价制度的偏离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学术评价和奖励机制存在着严重的强调科研、轻视教学的倾向。教师的职业认同和身份肯定主要来自于其学术(不包括教学学术)水平,而学术水平的评定主要是以其发表的论文(主要是专业领域方面的论文)及所拿到的项目的数量和级别来进行认定的。一些学校还制订了严苛的年终科研考评制度,根据教师职称的不同,规定其在一年内所必须完成的论文数量和级别及所应提交的科研进款额度。对于达不到要求的教师,就列为考评不合格。相较于严苛的科研评价,对教学的评价只体现在完成一定课时量和基本教学任务的粗略要求。在笔者曾做过的一个关于“大学教师教学反思状况”的小型调研中,来自全国44所不同类型高校的47位大学教师中,有45位教师认为自己花在科研方面的时间远远大于花在教学方面的时间,给出的理由很具有共性,即科研压力较大,教学压力相对较小,教学反思属于个人行为,学校缺乏相关的政策和制度。由是,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制度必然导引教师对科研工作趋之若骛,急功近利地写论文、拿项目,教学就被忽略掉了,更别提进行持续、系统的教学反思了。

3.学校场域中教学反思文化的缺失

教学反思是一种社会性的实践活动,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是个人建构和社会建构合力作用的结果。许多研究发现,组织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对变革的投入,学校文化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学校管理层的价值取向和价值选择、学校的管理制度及其文化表达、学校所营造的交往文化、学校的开放和宽容程度等等都是作用于教师教学反思的重要因素。同于高等教育领域科研导向的评价机制,在管理者的心目中,科研的权重比总是远远地高于教学,因此无论是在资源的投入、制度的建构还是文化养育方面,教学总是会被忽略的一隅。在我国行政化氛围较浓厚的大学校同里,管理层的价值选择无疑会极大地影响教师群体,进而形成整个学校的文化选择,这是高校普遍缺乏反思文化的深层原因。此外,长期以来在大学中普遍认为教学是教师高度个人化的活动,是极具个性化的文化表达,“独自面对”常常是教师日常的工作状态,许多学校尚未形成鼓励合作、分享的文化氛围,因此,教学反思也缺乏相应的交流平台。

4.教师习性的制约

教师的习性表现为教师作为教师的角色意识、教师掌握教育理论的水平、教师的反思能力、思维中的批判意识等。此外,教师是否有足够的思考时间也是影响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最现实因素。即使教师有足够的责任心和角色意识,但是,受科研导向的宰制,大学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及时学习和更新教育理论,教育理论素养的缺失制约着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增长。此外,大学教师所教授的课程常常被同定下来,相同的教学内容、相似的教学情境容易使教师产生习惯性思维,习惯性思维一旦产生就很容易被固化下来,当教师在处理教学中的问题时常常会依赖于以往的经验,本能地做出决策和采取行动,因循守旧、视野狭窄、观念僵滞、抱残守缺严重压抑了教师的批判反思意识,影响了教师对于新知识的吸取和新思维的建构,也常常会使教师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无所适从。

三、克服反思障碍的有效途径

1.适度改革高校学术评价制度,提升教学的学术地位

高校的学术评价制度有指挥棒的作用,高教管理部门和高校应该达成共识,从实际出发,适当改革高校现有的科研导向的评价制度,形成合力共同完善对大学的评价和评估机制,平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者的关系,使之趋向合理。首先,从宏观层面来看,决策层要转变观念,认同教学学术观,在制定评价指标时,教学学术的内涵应该在评价指标体系内有详细的体现,要适当增加教学的权重比,并且对教学的评价应该多元化,如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教师自评和他评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等。其次,微观操作时,可以根据学校的特点和优势对学校进行不同类型的划分,还可以根据教师的特长将教师分成不同的类型,如科研型、教学型、科研教学型、教学科研型等,对于不同类型的学校和教师设定不同的评价标准,评价指标要细化、人性化和可操作性,如科研型的学校和教师依然是以科研为主,适度增加对于教学的考核。最后,国家和学校要为教学研究和实践提供制度支撑和足够的财力保障,引导教师从事教学学术活动,奖励教学反思。

2.培育学校场域中的反思文化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篇(9)

高中化学概念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概念是提高学生化学素养和化学能力的基础。在高中化学概念中,学生的认识和掌握要顺应概念的深化和发展。比如离子反应的教学,有的学生往往会局限于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只是“有沉淀、水或者是气体的产生”。老师在对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进行反思,将离子反应在初中教学过程中的复分解反应条件进行深化,作为化学反应原理中盐类水解的基础,引导学生将固有的复分解条件“水的产生”转化成“弱电解质的生成”。有的学生认为H+和CH3COOH-不能反应,那么可以通过在两支试管同时取少量稀盐酸并用玻璃棒沾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而后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CH3COONH4固体和氯化铵固体并以同样的方式滴在PH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通过反思法教学方法,以实验结果打破学生固有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真理、对知识的求知欲,达到更好理解化学概念的基础目标。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篇(10)

【Key words】 teacher reflection, reflective teach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1. 引言

反思性实践这一理论,最早是在20世纪由美国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提出的,又叫reflective practice,教师首次被看作是反思性的实践者。在现有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连续、周密和主动的思考,通过反思任何想法和假设,使得反思有助于教师的教学研究,是“人们有意识地去关注某一问题并给予认认真真的思考”(Dewey,1933),是一种特殊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反思性教学(reflective teaching)正是以此为基础提出的一种促进教师发展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方式。教师通过对对教学活动的反思,可以改变教学中墨守成规、盲目的教学行为。“教师对教学现状的不满正是以反思性教学和反思性训练为方向的制度改革的先兆”(Donald Schon,1987)。反思性教学的三个步骤是实践后反思、实践中反思和为实践反(J.W.Brubacher),在职业特点方面,英语教师作为语言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有着显著的区别,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反思性教学不仅是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更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2. 反思对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意义

反思性教学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以“两个学会”为目标,即“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以增强教师的“道德感”为突破口,对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在专业信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的不断更新、成熟和完善是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具体体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现今,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备受关注,在很大程度上,教学方式和教师素质的改善与提高都直接影响着教学改革的效果。

反思性教学已经逐渐成为当代英语教师提高自身发展的主流,通过对教学实践的反思,检查、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发现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修正教学思想,完善自己的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在动态的教学环境中达到合理有效的教学效果。

同时,反思性教学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继续教育的机会。教师的作用和角色随着终身教育的提出已发生了变化。教师不仅“传道,授业”,其自身的知识和观念也要与时俱进,通过比较系统的自我反思,达到专业上的自我提高。许多教师在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对出国进修、脱产学习抱很大希望,但青年教师队伍的庞大以及英语教师繁重的教学工作量使得这一希望不太现实,在职教育就变得极为重要。反思本身就是一种在职教育,反思型教学为继续教育提供了机会,应该贯穿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始终。

3.教师反思能力发展的现状

外语教学的过程应该是教师通过不断的自我反思、自我体会、自我完善并最终实现自我提高的过程。然而,现实的教师反思能力的状况却不尽如人意。反思的内容不够全面、反思的意识比较淡薄、反思的途径单一、反思的水平偏低、反思的视角狭窄等现状严重地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师的自我发展及专业能力的提高。

3.1反思内容不全面

教师反思的内容目前大多局限于课堂教学,只是对教学过程中教学计划的实施、教学内容的组织、课堂的管理、师生的互动、学生的态度和反应、教学的效果等方面进行反思, 也就是只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和回顾,很少去反思教育的价值、教育信念、自身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讲, 教师的反思仅针对自己的教学, 没有把自我专业化发展作为反思对象。教学实践是动态的, 只有全面反思教学中的各要素, 才能逐步提高理论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3.2反思意识淡薄

现阶段教师的反思依然停留在被动反思阶段, 即为了完成某特定任务进行反思。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和限制,很少有教师会认真反思教学活动,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改正、完善,不能把动态的教学实践当作一种乐趣,反思多是在科研或者教学压力的基础上进行,因为消极被动的实践多是缺少动力的实践,只有有着较强的反思意识,才会给教学提供更多的动力源泉。

3.3反思途径单一

讲授专业课程是目前大多高校教师授课的重心,缺少像中小学那样,教师与学生有更多的接触与交流,课堂上对学生的了解基本上是与学生沟通的全部。缺少课下的沟通互动,就不可能完整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而往往更真实的学生都是在课下才会出现,因此对于教学各要素的反思缺少整体性,仅靠课上交流, 反思的视角也主要来源于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掌握、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情感体验等方面。

3.4反思水平偏低

教师的反思往往是盲目进行的,主要是由于缺少相对系统的反思相关理论的指导,同时,由于英语学科的限制,英语教师反思的结论在某种程度上也受到限制,很难内化为自己的分析和改进教学实践, 学生缺少学习动力,缺少配合,就使得反思的结果在实践中不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不能够形成良性循环,总体反思水平也受到影响,反思的最终结果会变得无所适从。

3.5.反思视角狭窄

鉴于目前大学英语的教学现状,教师的反思大多是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的反思, 很少能从教师自身、同事、专家、学生家长、理论的角度进行反思。事实上,教学活动不是孤立的,教师应该结合教学活动中的各个相关要素进行反思,反思应该在各个方面进行,因为每一个矛盾的要素都会影响着教学实践的效果,而不仅仅局限在学生身上,高校教师更应该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与时俱进,科学全面多视角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这样才能更好地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高校教师的反思能力亟需加强,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正确的教学反思,较好的反思不但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也是教师自身专业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这样才能更好的指导教学,促进“教”“学”良性循环的必要条件。与此同时,学校同时也应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外出进修或者理论学习的机会,让教师可以扩展视野,更新教学理念、教学策略, 在反思中进步,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反思能力,更敏锐地发现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将理论与教学实践有机地结合,促进教师的成长。

4.高校英语教师反思与自我专业发展的关系

反思性教学不是简单的反思教学情况,它研究的不仅是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学习”,更应该是改变教学方式,让教师如何“学会教学”,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和实践的合理性。通过自我反思,以下几个方面会发生变化:

首先,教学理念的变化。“21世纪的大学,从教育体制到教育内容必将更开放,更加国际化,更具有前瞻性。”(路甫祥)不同大学间的交流与合作也将更加频繁,尤其是高校的英语教师,会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世界一流大学的机会,学科特点也决定着高校英语教师更应该在此形势下提高自己的反思能力,结合民族传统和文化背景进行创造,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而不是在国际化中迷失自己。

教学理念的形成虽然与教师授课经验有关,但不可否认,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的反思更为重要。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反思是一种很好的自我认知,实践与反思相结合,才会得出更好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的变化,无疑又会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而不是照搬照抄他人的模式,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教学在适合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才会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学生也会真正受益。

其次,思维方式的变化。现在的教育教学改革,教师已不再是课堂的主导,师生之间是平等的,课堂教学的重心应转移到学生方面,尤其是英语课堂,语言的学习更需要学生的参与。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教师的反思就变得至关重要。通过对教学进行反思,逐渐总结经验与教训,探讨与发现问题,自然会带思维方式的转变,在这种反思思维方式的指导下,培养出的大学生也会变得更加善于独立思考,敢于发现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

最后,师生关系的变化。学生是教学实践的直接参与者,他们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最有发言权,同时,学生也是英语教学的直接受益者,他们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有着自己看法,学生可以从自己的实际需要、兴趣和爱好等出发,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方法,课堂组织形式以及课程安排进行客观具体的评价。这样,教师就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上的不足,同时也能进一步的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感受和需要,师生关系也会变得更加融洽,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高校英语教师的反思教学会带来如上变化,这些变化无疑在教师的自我发展中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反思,教师在实践中能够端正对专业能力的认识,通过反思,也更能发现课堂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够及时解决,从而提高专业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反思性教学为教师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教师经过不断循环的反思,教学水平会得到极大提高,教学理念会得到更好的完善,这都会从不同的方面提高教师的能力。

5. 培养大学英语教师反思性能力的有效途径

反思能力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不断的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并最终获得提高的过程,以下是一些可以有效提高大学英语教师反思能力的途径:

5.1 撰写课堂记录或教学日志

教师可以记录每次课堂上的学生学习状况,教学实际以及课后感受。然后对教学记录进行分析整理,并记录自己的心得体会。同时,把课上不满意学生反应不佳的教学环节进行分析总结,也可以与同事进行切磋,或与学生进行交流,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通过长期的记录分析,逐步完善教学方法。

5.2 回放课堂录像或录音

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记录教学过程,课后反复观看或回放,反思当时采取那种教学方法的原因,分析不妥之处,下次改进。这种反思较为积极,能够更好的发现优势和不足。同时,课堂录像或录音能更准确详细地记录课上不容易察觉的细节。通过观察与反思,更好地审视教学中的优势和不足,并逐步改正以提高教学效果。

5.3 教师之间进行教学观摩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篇(11)

在我国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进行对教学的反思行为就是要以对化学教学其实践的合理性为主要的追求目的,同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对问题进行思考与总结,并且对教学的行为与活动进行一定的批判与分析的过程。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一定要做教学的反思者,同时还要善于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研讨与反思。

一、对化学教学理论进行反思

教学的行为需要教学的理念来支撑,在我国当前标准课程改革下,高中化学教师一定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同时还要对自己的教学观念进行及时的更新与转变。在对化学教学进行反思的过程中,充实的化学理论知识对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高中化学教师一定要多阅读一些与化学相关的著作,这样才能使化学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有所提升。

二、对化学教学方式进行反思

教师要将化学教学中出现的事件利用案例的形式展现出来,同时还要对其进行一定分析与讨论。教师还要将化学教学中的思考与感受进行准确而及时的记录,方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重新审视。教师还要开展化学课程中的听评课教学活动,利用教师间相互的观察与交流来促进化学教学水平的提升。

三、对化学教学过程进行反思

1.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

化学教师在进行教学前一定要对教学内容与重点、难点进行掌握,在课后教师也一定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这样才能够有效地避免出现一些失误。

2.对师生间的互动进行反思

化学教学一定要采用对话的形式来进行,这也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交往活动的重要过程。教师一定要在与学生的互动中进行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能否真正投入其角色当中;教师与学生在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中是否和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身心愉悦,这些都是教师要反思的内容。教师通过对这些进行反思,积极地鼓励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

3.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化学教师对其教学方法进行反思是最重要的内容。其中包括课堂的教学氛围能否使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所提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能否对学生起到一定程度的指导作用;如何才能够为学生创设一种舒适的学习环境等。通过对以上这些情况进行反思,才能够使化学的整体教学水平有所提升。

4.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对化学进行反思

学生对化学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对化学过程的感受来体现的,高中化学教师一定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实践活动,教师要在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的时候,注重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

使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对化学知识的思考,同时还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化学实践的过程。

在我国新课程标准的改革之下,要求学生一定要全面发展,

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做好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反思工作,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化学教学进行改进,从而能够创造出新型的教学模式,进而使我国高中化学教学的整体教学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

提升。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所进行的反思是所有化学教师一定要做的一项工作,这不但能够对化学这门学科的综合知识体系进行完善,同时还能够使化学的整体教学水平得以提升,从而使学生学习化学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升,

进而能够为我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化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