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幼儿教育学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7 15:05:09

幼儿教育学

幼儿教育学篇(1)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9-288-01

有些教师认为现在崇尚创新,因此,无论什么样的体育活动,都要求幼儿创新。“单脚跳”要创造性地跳,因而幼儿在练习时手舞足蹈,动足脑筋“取悦”教师,而把单脚跳的基本要求丢在一边。也有的教师在引导幼儿探索时,只是一遍遍地重复要求,让幼儿自由探索,缺乏层次性的指导策略,使幼儿的探索流于机械。

一、幼儿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重花样形式的翻新,轻活动目标的落实。这个问题在公开教学、活动评优中尤为突出。有的教师单纯追求表面的新颖、热闹,重视形式上的翻新,器械运用上的独特。有些教师在一段时间内统统采用一物多玩的方式,你玩“鞋盒”,我就玩“纸板”、玩“轮胎”、玩“滑板”,不管这“一物”是否适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是否对“增强幼儿体质”有益,因而往往出现内容拼凑,器械“中看不中用”的尴尬。

2、重教师的课前设计,轻幼儿的主动参与。一些教师往往在课前准备中一个人冥思苦想,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来设计活动的形式,把准备工作做得很“细致”。如做大量的头饰,绘制大幅的图案,布置大型的场景等等,却很少让幼儿关注整个教学过程。幼儿无法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无法体验到参与准备工作的乐趣,无法对自己的活动体验作出主动的决定,削弱了幼儿主动性的发挥,使活动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3、运动量太少,难度太低,练习密度不足。幼儿园教师基于自身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等影响,往往选择一些安静、轻松、安全且偏重于技巧练习的活动内容。在活动组织上,讲解密度、示范密度过长,练习密度不足。教师往往不敢运用一些强度大、险度高的内容,从而使幼儿失去“跳一跳、够得着”的乐趣,失去迎接挑战和困难的锻炼机会。特别是男孩子,在活动过程中精力不能得到足够的“宣泄”,不需要付出太多的努力就能轻松“达标”,既影响了锻炼身体的效果,也对幼儿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不利。

二、如何改进幼儿体育教学

1、加强学习,树立正确的大体育观念。幼儿教师应不断加强学习,树立正确的大体育的观念。我们要把幼儿运动作为体育教学的出发点,把培养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作为体育教学的基础目标和实质目标。体育教学活动,不仅是一种技能的训练,增强体质的手段,而且还要通过体育教学活动使幼儿形成保护身体健康的责任意识,习得巧妙地运用自己身体的能力,满足模仿、运动、娱乐、交往、竞争、表现、审美等多种需要,促进智力、个性、品德、审美情趣、交往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

2、构建体系,重视幼儿身体素质的培养。《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体育要“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因此,有必要构建以发展幼儿身体素质为根本目标的体育教学体系,让教师正确理解基本动作练习与身体素质培养的关系,把技能练习视为一种途径和方式。例如,我们让幼儿练习走跑交替300米,目的是培养幼儿下肢的力量素质和坚持到底的耐力素质以及平衡、协调等的调整素质。我们让幼儿学习跳绳的技能,是为了培养幼儿上下肢躯干的力量素质和耐力素质,同时也是培养幼儿协调性、控制速度的有效方式。

幼儿教育学篇(2)

1.体育教学的导入环节被忽略

在小班幼儿的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容易忽略导入这个环节。部分教师在上课时,开门见山,直接让小伙伴们做游戏或者自行玩耍。笔者认为,这种教学的方法对于刚上小班的幼儿来说,并不是十分科学的。因为幼儿此时的年龄尚小,很多东西我们应当循序渐进地去引导,让他们慢慢地对体育运动有一个初步的认知,而不是让他们误以为体育课就是游戏课。

2.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不恰当

幼儿的体育训练要掌握好“度”,这是由幼儿的身体条件决定的。同样,体育教学活动也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来组织和计划。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幼儿教师的体育教学活动组织不恰当,导致幼儿既达不到训练体能的目的,又不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比如,有的幼儿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和进度,不考虑幼儿接受能力和身体承受能力,一味地只知道让幼儿不停地反复练习,中途也不注意让幼儿适时进行休息或保留恢复体力的间隙,频率和次数让幼儿根本无法接受,更有甚者,站在成人角度来组织开展相关体育活动,其强度远远超出幼儿身体所能承受范围。如此这般,只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二、幼儿园小班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教师,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组织策略的好坏决定了一堂课的质量和效率。在幼儿园小班体育教学中,如果能够紧密结合幼儿的身心特征,适时地设置教学各个环节,巧妙地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就能够收获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1.创设情境,导入教学活动

“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的,这是教学活动组织中的第一步,也是相当关键的一步,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这里的导入就是体育活动的开头,笔者认为,以下三种方法还是较适合小班幼儿的:

(1)游戏导入法

小班幼儿的体育课堂很大部分是游戏组成的,这使得体育课堂的游戏导入更具优势。教师可先在课前组织幼儿玩一个简单的游戏,让幼儿首先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情境。这样既能引导他们上好整堂体育课,又能提升他们对体育的兴趣。

(1)问题导入法

问题导入法,就是以幼儿教师所提出的具有引导意义的问题为中心,以使幼儿产生疑虑并积极思考为目的的课堂导入方法。这种方法在小班体育教学中同样适用。比如在开展《小白兔拔萝卜》体育活动中,教师可以提问:“小白兔去拔萝卜时要经过小河,还要经过什么地方呢?”通过这样简单的提问,从而激发幼儿想像,又引出体育活动的下一个环节,使幼儿对体育活动更加有兴趣。

(3)表演导入法

事实上,小班幼儿的体育教学中也含有一定的表演成分,如果能够通过直观性强、富有表现力的表演方式来导入课堂的话,就可以刺激幼儿的神经,使幼儿的注意力得到高度的集中,还能增加教师与幼儿的参与度。如《小鸡捉虫》体育活动,教师与幼儿一起模仿表演小鸡怎样从蛋壳中钻出来,吸引幼儿兴趣,然后通过出壳的小鸡捉虫此本领进行体育活动,大大提高了幼儿的活动兴趣,幼儿在这样有兴趣的活动中,就更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活动当中。

2.有的放矢地指导教学活动

在小班幼儿体育课堂上,教师应当做到有的放矢。一是当幼儿在自由练习时,教师可以多鼓励一些做得好的,借助榜样的力量,激发幼儿之间互相学习的欲望。比如,在幼儿学习双脚行进跳的时候,随时提醒幼儿观察同伴的动作是否正确?如有错误的,就及时指出,互相纠正。二是教师要注重对幼儿细节的观察和引导。在观察幼儿动作的过程中,还不能忽视了对所有幼儿的全面观察,不然会造成良莠不齐的效果。三是要特别注意训练的密度和强度的分配,避免幼儿肢体疲劳,影响身体发育。例如,在教幼儿学习蛙跳动作时,教师就应当及时地考虑幼儿的身体状况,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和总体强度。

3.及时开展课后的评价工作

教学活动的组织除了课前和课中,还包括课后。课后的评价工作是收获效果反馈信息的关键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不容忽视。一堂体育课下来,幼儿教师应当主动地与幼儿倾心交谈,问幼儿在活动中你学会了什么,玩得开不开心,等等,当幼儿作出回答后,教师应当及时回应,同时,教师还要多鼓励幼儿,让幼儿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及不足的地方,教师的语言要温婉,以表扬激励为主,如此才能激发他们下次上体育课的浓厚兴趣。

幼儿教育学篇(3)

关于幼儿教育的内容,教育部2001 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规定:“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显然,在这五个领域中,艺术乃人类社会之美的高度集中与凝练,属于美育的范畴,而且是美育最主要的内容。不仅如此,《纲要》关于艺术领域的“目标”要求让幼儿“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在“内容与要求”上规定,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在“指导要点”上更是明确提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可见,作为幼儿教育五大领域之一的艺术教育实际上已远远超越了艺术形式的范畴,它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融为一体,包容了美育的全部内容。由此,我们不难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美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美育是幼儿教育的最佳形式

关于幼儿教育的形式,《纲要》指出,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一点早已在每一位幼儿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之间达成共识。“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不仅意味着游戏是幼儿教育的主要活动形式,更意味着幼儿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都应该充满着一种游戏的品格。而游戏的品格,就是审美的品格;游戏活动从本质属性而言正是一种审美活动。德国美学家席勒认为,人的艺术活动是一种以审美外观为对象的游戏冲动。一般来说,人有三种冲动:感性冲动、形式冲动和游戏冲动。如果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在人的身上同时起作用,或者说两者达到了统一时,便出现了一种新的冲动———游戏冲动。席勒进一步解释说,游戏冲动亦即审美冲动,以自由为其精髓。

那么,如何才能让幼儿教育活动不只是一种日常生活中的本能游戏活动,而成为一种充满自由与创造品性的审美愉悦活动呢?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当我们的幼儿教育借助于艺术这种最高的审美活动形式来实施的时候,它不仅会深受幼儿的喜爱,而且必然会最大限度地实现幼儿教育的既定目标。如蓝猫儿童文化心理研究中心研制开发的“心能美育”幼儿教育系统就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了上述幼儿教育的基本理念与思路。动漫艺术是一种融绘画、音乐、表演、影视等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符合幼儿的审美特点和需要,是当下幼儿最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心能美育”幼儿教育系统所谓的“心能”包括“爱、快乐、自信、梦想、创新”等五大能量,与其说是指幼儿的“心理潜能”,不如说是幼儿的“心灵潜能”,它是一个融教育学、心理学、脑科学、美学、伦理学、系统工程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而产生的新概念。美育本是一种心灵教育或灵魂教育。“心能美育”即是一种通过美育来开发幼儿心灵潜能的教学策略。它力图通过艺术审美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培育幼儿的美好心灵,从而不仅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而且必将为儿童未来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美育是幼儿教育的理想境界

美育既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幼儿教育的最佳形式,由此让幼儿教育自身立美,让幼儿教育成为美育,培养出美好的人,应是幼儿教育追求的理想境界。在最高境界的美育中,不仅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是美的,而且其教育的过程和结果都是美的。整个教育的过程要富有美感,要充满自由与创造的品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收获美的结果或产品,培养出美好的人。而要使幼儿教育成为美育,我们必须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

幼儿教育学篇(4)

一、“新课改”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一)“新课改”的提出

“新课改”全称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上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课改”在以下六个方面做调整: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在教育原则方面遵循基础性、开放性、民主性与个性化等原则。

(二)“新课改”对幼儿教育的影响

学前阶段对于幼儿来说,是其人生的重要阶段,幼儿在学前阶段形成的各方面心理素质对其今后的学习和发展都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依据“新课改”的要求,幼儿教育不应仅重视知识的掌握,还应该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不应仅重视知识的储备,更应该为其心理发展做准备;不应仅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还应该以活动与游戏为主要任务;不应以学校教育为重点,还应该有家庭教育为支撑。

二、我国学前教育教学现状分析

(一)过度注重专业学科教学

面对各幼儿教育机构的巨大竞争,部分幼儿教育机构为了迎合家长的口味,在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倾向于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对幼儿的教育集中于拼音、汉字、数学加减法甚至是英语单词的教学,使幼儿过早接触小学教育的内容,这与幼儿的身心发展并不匹配。

(二)为了“游戏”而游戏

部分幼儿教育机构为了凸显本校教学特色,站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对立面,使幼儿教育机构成为儿童的“游乐场”,虽然帮助家长解决了子女不愿上幼儿园的难题,但浪费了幼儿阶段孩子成长发育的最佳时期———没有在该阶段得到身心与知识技能方面的充分发展,以至于在进入小学初期,此类儿童无法快速适应小学教育的节奏,出现学习能力差、兴趣不足等问题。

(三)幼儿培养缺乏计划性

由于没有恰当的教材做引导,部分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教学时还存在培养缺乏计划性的问题,即教学内容过于随机,想到什么讲什么,看到什么教什么,违背了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教学理念。部分教学内容由于只讲授了一次,没有给予充分的复习与反复教学,使得儿童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对知识进行充分掌握,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

三、“新课改”背景下幼儿学前教育教学策略分析

通过对部分幼儿教育机构在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我们认为有明确的教育目标进行必要的指导、有科学的教材进行辅助教学对幼儿教育教学极其必要。因此我们以“新课改”为背景,以新人教版学前教材为对象对现阶段我国幼儿学前教育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一)寓教于乐,开发幼儿大脑潜能。在学前阶段,幼儿教师在对儿童进行教学内容选取时,不仅要涉及《语言》、《数学》,更应该加强对《科学和生活》、《美术》、《思考和训练》等方面内容的教学,通过游戏、绘画、唱歌、表演等形式,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使每一个游戏或活动的环节都富有特定的活动意义与教学任务。以游戏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智力和能力的开发,不仅能够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同时它是与幼儿身心发展相适应的教学手段。例如,我们在对儿童进行数字教学时,如果仅仅将数字写在黑板上,进行领读、齐读等认知训练的效果就远远不如在游戏中使幼儿带着数字帽子进行游戏所带来的效果。

幼儿教育学篇(5)

3、新颖的艺术启蒙;

4、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教育学篇(6)

2、实践教学模式的分类应用

2.1活动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

通俗的表述就是相关的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在一个具体的时间段里,按照所要求的目标进行学习,完成事先要求完成的学习任务,而在此过程中,对这个阶段的学习方法是开放的,不局限于某种形式和要求,在具体开放的实践环境中进行学习和思考。具体可以用一个事例进行说明:在预先进行学习如何体会母爱的伟大的一课的时候,要求学生去如何正真体会到母爱的伟大,对幼儿来说是一个十分抽象飘渺的问题。因此如何真正让学生领悟到母爱的伟大,除了在课堂上进行理论的说明以外,需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也就是让孩子回家,通过某个具体的小的事情,这个事情必须是可以体会到当妈妈的不容易的事情,例如可以洗碗、烧饭等等(相对应幼儿学生而言)。这对学生来说,通过这样一个开放式的实践教学活动,不仅仅让学生理解了课本上的知识,更让学生从身体和认知上懂得了母爱的伟大,这对促进学生的身心素质的发展是及其重要的。这也让我们充分地看到实践教学模式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和创新点。

2.2主题式实践教学模式

所谓的主题式实践教学模式,即是事先确定一个主题,然后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活动展开和实施,进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其主题式实践教学模式,其实就是对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升华,它是在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和发展的。例如通过具体的主题实践教学活动:“小鸟学飞翔”这个活动主题,这个活动的实践主题充分抓住了处于幼儿时期的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也极大地触动了孩子的好奇心,这个活动主题的主要目的就是更好地去启发学生去学习知识技能以及实现情感的发展。在活动中,首先需要向孩子们讲解小鸟是如何勤奋地学习飞翔的本领的,然后告诉学生,我们也应该主动地去学习、锻炼,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做一个合格的学生。因此可以具体进行比如学生学习叠袜子、洗衣服等等小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基本的生活小能力,进而充分完善自己、锻炼自己。这样就通过了一个具体的活动主题的展开,进而以各种形式的活动去锻炼学生、启发学生。最终让孩子成长,为其以后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当然,在这个主题式实践活动中,有一个大的闪光点,那就是整个的活动可以丰富多彩,同时,整个学习氛围也比较轻松,这样符合了社会发展教育提倡的要求,即在轻松中学习。

2.3自主式实践教学模式

这个实践教学模式的主要优势在于,其实践活动范围的扩大与团队合作能力的加强。简单地表述为,在教师进行相关的教学目标以后,让学生成立一个个学习小组,让学生通过这个学习小组,共同学习、合作,让学生在整个的实践活动中充分掌握主动权,不仅仅使学生很好地培养了自己与其他同学的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同时也为自己主动表述、讲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充分的提升和发展,这一点对整个学生的发展是十分关键的。这个过程中,平时比较死板、形式单一的课堂就变成了学生自己活动的大舞台,这个舞台上,真正的主角就是学生自己,进而充分锻炼自己、增长自己的才干。所以,自主实践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培养学生的实践研究和合作能力。

3、实践教学模式取得的成效分析

3.1学生学习成绩的整体提高

通过以上的具体分析和探究,以及在具体的实践过程当中,通过学生的成绩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通过实践教学模式的在幼儿教育学的应用,学生的平均成绩得到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在分析问题以及自主探究题上,得分都比较高,这充分可以看出,实践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提高。

3.2学生能力的提高

通过实践教育模式的培养,学生能力的提高是毋庸置疑的,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自己的潜力被充分挖掘,而且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等等都得以很好的提升,另一方面,学生在与老师和同学的沟通和交流方面也取得很大的发展。使学生不仅仅会清楚地表述问题,而且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这对学生的发展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可以说,实践教学模式的应用,是让学生学会了如何学习,使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充分提高。

3.3毕业生就业率的提高

就业是所有毕业生关心的一个问题,实践教学模式的展开,不仅仅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也使教师的授课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和段落。这就为老师更好地推销自己拿到了一块很好的敲门砖,使得教师的就业率得到很大的提高,这不仅对教师自己,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来说,也是极其重要的。

幼儿教育学篇(7)

通过幼儿文学课程培养学生职业口语技能,主要是由文学样式的表达这一单元来完成。如幼儿诗歌、儿歌诵读,童话、儿童故事的讲述、赏析,首先通过网络媒介,让学生搜集、模仿诵读与讲述技巧,其次录制音频资料,让其他同学、老师听并提出建议,最后通过一次集体的“儿歌与故事诵读会”将学习的成果展示出来。教学实践模拟。幼儿文学课程的学习本是为学前语言教育奠定一定的基础。因此无论是儿歌、故事,还是图画书,都需要学生在学会讲读诵之后,将其通过教学完整地展现出来。为此,笔者在幼儿文学课程教学中,特别增设了教学实践模拟这一单元。通过理论讲述、实践探索、实际操作等环节,力求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教学技能技巧。理论讲述主要从文学样式的教学目标定位、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传递、教学评价指导等方面入手,详细具体地讲述某一文学样式的教学要求。实践探索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学生在小组内的试讲,一是通过网络、光盘等媒介,学习幼儿园优秀教师的教学录像。实际操作时,每一文学样式完成之后,给学生两次课的时间,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教学。

探究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2]探究教学模式主要有五种,分别为萨其曼探究教学模式、有结构的探究(Struc-turedInquiry)、指导型探究(GuidedInquiry)、自由探究(FreeInquiry)和学习环(TheLearningCycle),有结构的探究是指,研究时给学生提供要调查研究的问题、解决问题所要使用的方法和材料,但不提供预期结果。指导型探究是指,探究活动时只给学生提供要调查研究的问题,有时也提供材料,学生必须自己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概括,弄清楚如何回答探究问题。自由探究是指,在探究活动时学生必须自己独立完成所有的探究任务,当然也包括形成要调查研究的问题。[3]大学生身心发展已趋成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明显的独立意识,能进行独立或协作的探究活动。为此笔者在幼儿文学课程教学中,实施有结构的探究、指导型探究、自由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

在幼儿文学样式教学中,针对不同的研究问题,将学生分成小组,教师列出研究问题或小组、个人提出研究问题,开展小组合作研究。同时与幼儿园开展合作,将大学教学与幼儿园实际教学联系起来,鼓励学生将研究问题与幼儿园实际教学紧紧相连,使得学生的研究更有针对性。如在儿歌教学中,笔者首先列举了几方面问题供学生探究:(1)儿歌节拍;(2)教材中的儿歌;(3)儿歌搜集整理;(4)名家作品赏析;(5)幼儿园儿歌教学;(6)儿歌出版。其次,让每一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以上几方面进行研究或自拟研究问题,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搜集资料,教师适时进行指导。再次,学生开展调查研究。最后,写成研究报告,作为课程考核的一部分。

19世纪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课堂应该是一个快乐的场所,是能调动学生的认知兴趣、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4]儿童文学是快乐的文学,单纯的情节,新奇的想象,风趣幽默的语言,纯真的童趣,皆能唤起学生的快乐因子,为此笔者尝试发掘这些快乐因子,并让学生充分感受快乐文学的魅力。“回到童年的快乐”。童年是每个人一生中最快乐的时期,它意味着我们已逝的童心、童真、童趣依然在记忆中令人怦然心动。幼儿文学承载了儿童的天真与快乐,与我们的童年紧紧相连,或许刹那间的一首童谣或故事,能让我们回到往昔。因此,在幼儿文学教学中,笔者鼓励学生“回到童年”,把自己当做幼儿,“从儿童的角度出发,以儿童的耳朵去听,以儿童的眼睛去看,特别是以儿童的心灵去体会”[5]。尤其表现在幼儿文学作品“讲演诵”中。

幼儿教育学篇(8)

目前,我国幼儿园的整体教学水平低下,其主要原因是幼儿园办园不规范。所谓幼儿园办园不规范,就是现在的许多幼儿园由私人成立,幼儿园的选址也是私人住宅,而非正规的学区建筑。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正规的公办幼儿园只存在于市级、县级,且数量较少,不能满足社会幼儿数量的需求。因此,不规范的私立幼儿园逐渐增多。而家长将幼儿送学的主要目的仅仅是在家长工作时间有个负责任的单位能够照顾孩子,就将幼儿送往就近的幼儿园。

2.教学方式落后

幼儿教学中,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是教学方式落后。其主要是现在以教师为主进行教学活动,而非以幼儿为教学主体。幼儿是汲取知识的新个体,幼儿课本知识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创造力均需全面提高。在幼儿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让幼儿能够一边学习一边思考;教学过程形式化,教学内容也相对陈旧。教学方式落后等一系列问题,阻碍了幼儿智力的发育和创造力的培养。

3.幼儿教育机构中部分幼儿教师自身素质不高

幼儿教学过程中,因幼儿年纪过小,没有是非对错的观念,所表现的行为举止皆为自己的主观意识。他们充分表现自己的本性,吵吵闹闹,与同伴玩耍。面对如此小的孩子,教师很少主动配合幼儿的天性成为孩子中的一员与孩子打成一片,而是以教师严肃地警告、禁止孩子的行为举止。教师的这种教学态度,不仅不能让学生主动去学习,还让学生对上学产生厌倦。而幼儿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极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产生职业倦怠感的教师,不仅对幼儿教育工作失去了热情,且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开始迷茫,对自己存在的价值与事业发展的方向产生疑惑。其次,不规范的幼儿园,教师的能力培养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节奏。不规范的幼儿园没有正规的对教师的考核标准,教师的教学能力与自身素质提不上去,导致教师的整体素质低下。

4.幼儿的小学化教育严重

因幼儿教育是与小学教育接轨的,现行许多幼儿教育机构,已开始偏向于将幼儿教育小学化,让幼儿能够顺利升入小学,并能够在小学崭露头角,能够提升幼儿教育机构的升学率与社会口碑。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主要表现在: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以对小学生的态度来对待幼儿,以对小学生的要求要来求幼儿。侧重于规定课程的教学,要求幼儿能够规范课堂规矩,上课时要安安静静、坐姿必须端正,课下布置一定的家庭作业,要求幼儿对当日学习内容进行回顾以及对次日教学内容进行预习。幼儿园为自身业务发展,还开设许多特色班与兴趣班,对小学教学内容进行补习。

幼儿教育学篇(9)

二、男幼儿教师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优势

近年来,男幼儿教师作为一种新鲜血液注入学前教育工作者队伍,成为幼儿园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男幼儿教师以其性别、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在幼儿教育工作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一)男幼儿教师基于生理因素所形成的教育优势

从生理因素上来讲,男幼儿教师和女幼儿教师的差异不单是器官上的差异,还有组织、细胞、分子的差异,遗传与基因、解剖与生理机能、运动机能及其身体形态的差异。正是这种先天的差异性,使得男幼儿教师的体育教学在速度、密度、力度、险度等方面均展现出强烈的“阳刚”风采。男幼儿教师所选择的活动内容普遍刺激、惊险和富有挑战性,因为爆发力、体力及反应速度等方面的优势,男幼儿教师在一些细节上也会如鱼得水。例如,在一次体育课上,幼儿在玩“小小跳水员”的游戏(幼儿要从凳子上面跳下来)。由于幼儿的准备动作不当,在起跳的时候失去了平衡。几乎所有的围观女性教师都发现了这一情况,其中几位身体本能地冲过去,这个时候身旁的男幼儿教师还在组织其他幼儿排队。可是就在幼儿要摔倒在地的一刹那,身旁的男幼儿教师一个跨步,伸出双臂抱住了幼儿,使其稳稳地站在了地上。其反应速度之快,力量之大,让女教师感慨不已[6]。

(二)男幼儿教师具有阳刚之气和果敢的性格特点

男幼儿教师阳光、勇敢、坚强的性格特点能促进幼儿更好地成长。他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促进幼儿园教育中幼儿身心的健全发展。男幼儿教师具有其独特的教育优势。男性具有独立、自主、坚强、自信等优秀品质,具有阳刚之气,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发展。孩子在与男幼儿教师的接触中,通过游戏潜移默化地感受着男性品质,在自然中便学习了他们的举止。所以在幼儿园,男幼儿教师能帮助幼儿模仿、学习男子的气概,从而形成良好的角色心理认同。

(三)男幼儿教师组织的体育活动内容丰富、活动量大,能够满足幼儿的需要

男幼儿教师身体素质好、体育技巧高、精力旺盛、办法活、点子多、保护能力强,更适合带领幼儿进行体育活动。男幼儿教师组织的体育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既可以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又可以激发幼儿积极参加游戏的兴趣。男幼儿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以哥哥的身份介入,在与幼儿玩耍的过程中会深受幼儿的喜爱。男幼儿教师会给孩子更多的游戏时间,让他们尽情地玩耍。特别是让那些精力旺盛、喜欢运动、大一些的幼儿得到满足,同时也减少了他们的攻击的发生。另外男幼儿教师善于抓住体育活动中的关键点,在给幼儿传授体育活动知识技能的同时,完善幼儿的人格和个性,为幼儿的终身健康打下基础,让幼儿在大量的活动中得到满足,心情愉悦,身体健康[7]。

三、提高男幼儿教师体育教学活动水平的建议

(一)男幼儿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体育知识与技能

教师专业知识与能力是教师素养的核心部分,直接影响着他们对教学的认识和理解。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是教师获得专业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的教师,应该拥有过硬的体育专业知识与技能。体育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化的基础,特别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教师面临着科学技术的综合化,教育的社会化和教育科研一体化的趋势,要具有综合的知识结构。随着全球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和我国对教师专业化的关注与实施,幼儿体育教师作为教师成员中的一个群体,在倡导幼儿体育的思潮中不可忽视。

(二)男幼儿教师应该具备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身体素质

健康的身体是搞好幼儿体育工作的重要保障。男幼儿教师要教育和照看一群天真活泼的幼儿,需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身体健康的教师,精力充沛,工作效率高,与幼儿一起活动,给幼儿带来自信和欢乐;如果教师体质差,精神状态欠佳,则班级的气氛压抑、沉闷,影响幼儿的心理。男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影响幼儿的个性品质形成。具有优秀心理素质的教师其工作方式倾向于民主型,心胸开朗,处事机智灵活,所任教班级幼儿大多守纪律、有礼貌与人亲近,能友好相处。男幼儿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在幼儿面前,展现出自身的人格魅力,以获得幼儿的信赖和喜爱。

幼儿教育学篇(10)

幼儿园是孩子们的启蒙之地,是身心发展的沃土。在新形势下,幼儿园的一些幼教策略已满足不了教学需要。通过分析现今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幼教改革势在必行,且应当从情感策略、互动策略和生本策略这三个方面实施。

一、情感策略

情感策略是幼儿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广大教师更应该努力提高情感教学水平,做到在情感教学的同时能够注意到幼儿的情感变化,并根据反馈积极调整教学方法。

1.教师情感教学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采取情感教学是很有必要的。教师需要结合教材进行分析,设置情感教育的环节,运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加强环境渲染与情感表达。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遇到过幼儿对书本中的一些内容难以理解的现象,对此,教师以一个积极热情的姿态投入到教学之中,借助充满感情地描述和讲解,得到了很好的效果,也带动了幼儿继续学习的兴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更应注重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发挥自身的“传情”作用,使情感教育得到有效的实施。

2.教师关注幼儿的情感反馈

在情感教学的同时,教师还应当注意到幼儿的情感变化。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关注幼儿的语言和表情,来了解幼儿的情感反馈。然后教师根据反馈结果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包括调整教学节奏和转换教学方法等,从而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针对一些幼儿性格内向、胆怯的情况,我们密切关注他们的情感反馈,单独为他们制订教学策略,为幼儿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幼儿能够向外界表达出自己的感情。

二、互动策略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有助于幼儿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于幼儿认知水平以及师幼关系的发展都大有裨益。

1.构建有效的互动策略

当前幼儿教育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就是在互动策略的贯彻落实中,幼儿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保证,许多教师都以自我为中心开展互动,以致课堂效果大打折扣。对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加强幼儿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此来构建有效的互动策略。在课堂互动中,教师的角色应当完成由师长向幼儿朋友的角色转换。在这样平等、尊重的课堂氛围中,幼儿便获得表达自己的欲望和表现能力的机会。这样还能使教学适应不同水平的幼儿。广大教师只有具备了积极的互动策略,培养幼儿的探索兴趣与能力,才能打造有效的互动课堂,并使教学成果惠及所有幼儿。

2.创造良好的互动环境

良好的互动环境也是幼儿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课堂中的提问环节就是一个可以充分利用的互动环境,教师把握好提问的内容和时机就显得极为重要。教师有效地提问和追问能为幼儿提供探索的支架,在这样的互动环境中,幼儿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都被激发出来,课堂也变得妙趣横生。此外,幼儿园的园区和教室布置也是能够创造良好互动环境的。在园区开辟互动活动区、手工坊等,在教室让幼儿自己布置墙饰,这些举措都是能够增加师幼互动的,还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

三、生本策略

近年来,生本教育理念的试验开展在幼儿教育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与传统教育管理思路不同的是,生本教育明确提出“真正以学生为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理念。生本策略是一种崭新的幼儿教育教学策略,能够使受教者在自己活动与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到快乐。

1.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学习

在生本策略中,教师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发挥桥梁作用,积极正确地引导幼儿。生本教育是为儿童好学而设计的教育,而教师更要把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转变为知识的线索,借助课堂活动,引导幼儿在活动中习得知识,并体会自然及社会的美好。这样就达到了生本策略的目的,课堂教学也由此成为朴素而无形的德育过程。

2.引导幼儿自主学习

在幼儿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当实现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使幼儿居于主体地位。积极贯彻实施生本策略,将幼儿引入自主学习的道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做到“隐身”,把课堂空间交给幼儿,促进自主学习。教师作为引导者,还需要提供充足的时间,以展现出幼儿的主体性,使幼儿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在这样的教学策略下,幼儿愉悦性、体验性和技能学习都是在自己操作中获得的,实现了幼儿主动、积极的发展。

许多幼儿园因受传统教学思想的限制,仍然只注重于照本宣科式地给幼儿授课,造成了教学策略上的缺失。对此,广大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对幼儿发展意义重大。我们是幼儿的启蒙老师,应该结合幼儿的心理和兴趣,精心设计安排课程,综合运用情感策略、互动策略和生本策略,做到“一切为了幼儿,为了一切幼儿,为了幼儿一切”。使得幼儿园以教学为中心,教学以幼儿为中心,真正实现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幼儿教育学篇(11)

幼儿时期注重孩子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学习语言,形成好的表达能力。处于幼儿时期的孩子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孩子喜欢模仿,喜欢与人交往,因此,在这个阶段特别注意对孩子语言方面的培养和锻炼,尤其是对普通话的学习培养。而且学说普通话不但有利于识字和阅读,形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也有利于孩子上小学后理解数学和语文的学习打下好的基础。幼儿期的口语训练会让他们掌握一批词汇,对字的音、形、意形成统一联系认识,促进辨音能力形成,有利于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幼儿时期注重孩子的成长主要教会孩子怎么做人。对于幼儿园教育来说,不仅教幼儿一些基础的知识,还应注重孩子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使孩子能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注重孩子能力培养非常重要,但对孩子来讲,在幼儿教育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教幼儿怎么去做人。我们的教育最终的目的是要培育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是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而且这样的人才能被社会接受,不被社会淘汰。因此,对于幼儿时期孩子的教育问题,如何学会做人是一个起步,也是个核心问题。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幼儿有一个良好的品德。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起到一个好的表率和引导作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言谈举止方面做到彬彬有礼,因为你时刻在影响着孩子,在教育着孩子。在集体活动中注重培养孩子们活泼、积极向上、喜欢与人交往和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的品质。在生活中培养孩子们自立、自信、自强的坚强品格。对孩子一定要以自己最大的耐心去关心和爱护他们,对每一个孩子做到平等的对待,使孩子们在温馨和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

2.让兴趣做老师

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幼儿期是人生学习的最初阶段,兴趣是幼儿学习的推助器,也是孩子学习的强大动力,兴趣愈浓、注意力就愈集中。兴趣是孩子认知的需要,孩子有了兴趣,才可能做到坚持不懈地去探索某一件事。因而作为教育者应当注意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正确对待幼儿的提问和因好奇而导致的破坏行为等,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激励孩子去进行观察、思考和记忆等多种方式探讨未知的事物。兴趣班的主要功能是培养兴趣,而不是学习的结果。例如,在水彩笔画"大狮子烫发"的开始部分,创设美发师小猴接到大狮子的电话邀请,帮大狮子烫发去参加选美大赛。教师尽可能地运用形象性的语言概括出事物的主要特征,帮助幼儿掌握绘画要领,使其大胆地作画。教师在幼儿园的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添加兴趣附属物的方式的确激发了幼儿的兴趣。

3.幼儿教育应当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在学校教育方面,要为孩子营造一个快乐中学习和生活的环境。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很多问题和状况,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这个时候作为孩子家长不要过于紧张和害怕,那样也会给孩子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一定要正确地对待这些问题。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氛围和环境,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这样也有助于孩子在学习中得到快乐,能够形成一种积极、乐观和向上的态度。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这样可以让孩子终生受益。作为家长及老师,必须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同时,作为学校和教师,也要极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快乐的环境,让孩子愿意来上学,愿意来学校学习和生活,这些对孩子以后走向学校和走向社会,以积极健康的心态迎接各种挑战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在家庭教育方面,现在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的教育问题越来越难。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衣食无忧,要什么有什么,要不到就哭。许多事做对了夸奖,做错了也夸奖。在满足和赞扬中,孩子们已经迷失了方向,根本认不清自己。因此,对于孩子的教育必须做到学校和家长相配合,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对于家长而言,首先必须明确教育方法,然后再去对孩子进行教育。这是对孩子的负责,更是对孩子的尊重。在教育孩子之前,应该先问问自己做到了吗?然后再去教育孩子。如果家长都没做到就去教育孩子,孩子不可能服你。在孩子做错事时,要以尊重孩子为前提,多听听孩子的心声,以和蔼的态度使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并逐步改正。在生活中,对孩子不要太过娇惯,孩子提出的要求要有所选择,该买的买,不该买的就不能买。其次,让孩子多和其他的孩子交往。家里有客时,鼓励孩子大胆地表演自己擅长的节目,从小培养孩子敢说话敢表达的能力。在学习方面,作为父母也应多了解孩子的喜好,对什么感兴趣,让孩子学会多问,家长要做到能耐心地给孩子讲解来龙去脉和答案,自己不懂的,一定要认真找相关资料,不要骗孩子。还要注意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感受美,体会童年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