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医院检验人员工作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7 15:05:26

医院检验人员工作总结

医院检验人员工作总结篇(1)

一、基本情况

1、人员方面:检验科目前共有16名专业技术人员(其中病理科3名)。正式职工13名,其中一名于今年11月轮转结束,正式定入我科;临时聘用人员3名。

2、科室行政组成:现含病理科、输血科、检验科;

检验科设有临检室、生化室、免疫室、微生物室、HIV快速检测点。在人员少、检验室多、工作压力大的情况下,除完成日常门诊、住院患者的常规检验工作外,并负责完成高考学生体检7000余人次、应征青年入伍体检约800人次以及社会团体体检约2000人次。

二、医德医风和医疗质量方面

全科人员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情的对待每一个前来检查的病人,做到“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为保证工作质量,我科各室人员努力完成日常检验工作及各类检验仪器的每日标准、质控等工作,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在工作中对不符合检验要求的标本,耐心地向病人解释,和病人说明原因,取得病人的认可,重新留取标本。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时刻与各科室保持联系。我科员工严格遵守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串岗、不旷工,无医疗差错。在工作上,大家注重各种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三、科室建设:

去年我科建立了微生物实验室和实验室信息化系统(LIS)。为加强我科微生物室的专业技术的提高,我科去年派了一人进修学习,今年继续派出一人前往省级医院进行微生物检验的规范化培训,并都已返回科室正常上班,从而为我科微生物检验有了一定的人才保障;随着我科实验室信息化系统的使用,逐渐积累经验,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也为防范医疗差错事件的发生提供了可靠保障。

四、工作完成情况

1、2015年,我科在每天按质按量完成各种常规检验工作外,并积极参与医院的全国中医药示范单位的评审及医院中医药干预IGT科研项目的筛检工作,顺利完成高考体检及征兵体检以及社会团体的体检工作。

2、截止11月底,全科业务收入达到8626479元(不包含体检),较去年同期增长31.487%,共检测样本120941人次,较去年增长16.801%,人均9303人次,同比人均增长6.894%。随着工作量不断攀升,科室成员提前到岗、推迟下班,认真检测,保证每天结果按时发出,对病人服务态度明显改善;检验科的工作量大,环节多,工作上稍有疏忽便会造成极大的工作隐患,并会常常导致临床医生的误诊误治,因此工作中我科工作人员都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包括病人的信息、抽血注意事项等,严把分析前、中、后的质量控制关。

3、作好各实验仪器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对出现各类故障,认真研究,积极应对,及时自行或在工程师远程指导下解决问题,保证我科各类仪器的正常运行,从而保证检验结果发出的及时性。

4、注重检验质量,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规范了临床检验室内质量控制,同时积极参加省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在免疫、生化、血液、尿液等六个项目评价中均取得了良好成绩,充分显示了我科实验项目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在各实验室间的可比性。

5、加强与临床沟通。为更好服务于患者及临床,我科室人员积极主动与相关科室进行沟通,工作中发现问题,主动联系相关科室的医护人员,积极协调处理各种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积极与外部单位如曲靖市中心血站、昆明金域检验中心协调,处理好相关问题。

6、科室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一切工作以检验质量为核心,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坚持要求我科各医务人员具有高度的服务意识,全力搞好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工作。针对群众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科室实际情况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赢得了病人的信赖。

7、为了满足临床对检验项目的需求,坚持每年都有新项目的开展,今年我科新增的检验项目是胱抑素C,为临床了提供更加灵敏的肾功能监测;并且为了满足临床需求,检验科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加强与第三方实验室的合作,将我院目前无条件完成的检验项目进行委托检验。

二、存在的问题

1、实验室房屋设施不合理,只能等医院的改扩建工程完成后才能进行合理化的设计;

2、科室人员结构不尽合理,科学分工难以实现;部分检验专业成员进修学习等机会较少,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3、个别专业设备落后,严重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4、科室工作人员的工作及学习积极性有待提升,须不断增强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意识。

2016年工作计划:

1、我们将继续按照等级医院评审的要求认真完成各种工作,包括各种仪器使用记录等,工作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各种检验,按照建立的各种流程进行各项工作。

2、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

医院检验人员工作总结篇(2)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也不断的进步,医疗技术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得到了发展的机会,从而不断的革新各项技术。临床医学当中的检验技术也是不断完善的技术之一,而医疗设备以及技术的革新为临床医学创造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如今,临床医学当中,患者经过诊断和检验,医生已经不需要手动撰写检验报告,而是通过仪器直接获得检验报告单。检验结果将成为医生诊断疾病的主要依据,因此,临床医学中的检验技术非常重要,医院也需要重视检验技术的质量管理。

1准备工作

笔者从过去医院所接收的临床医学检验中选出共500例的患者,并查询其检验结果。经过比对,在500例患者当中,其检验结果存在细微的误差,当中有50例患者的检验报告都存在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情况,这种误差的几率占据了总数的10%。这些患者的年龄不一、性别也不同。其中男性患者有23例不符,而女性患者则有27例不符合检验结果。患者的年龄差距也比较大,最小的患者年龄只有16岁,而最大的患者年龄也已经66岁。根据统计学来讲,患者的性别以及年龄资料并不会对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可以作为研究资料来进行分析[1]。

2临床医学中检验技术方面的质量管理问题

2.1检验设备不足

当今社会经常会出现该种现象,患者比较多,而医院的床位稀缺。一些患者为了能够第一时间看病,甚至愿意在医院的走廊加床。在医院患者多而设备少的情况下,患者不能及时得到救治,导致了患者家属的情绪波动较大。临床医学的减压设备并不会购置太多,患者需要排队等待检验。在检验数量庞大,但设备却迟迟得不到更新的情况下,患者的检验报告就会出现误差。

2.2医疗人员缺乏沟通

医院的制度导致医疗人员之间的沟通较少,尤其是检验人员与医师之间几乎不会有时间交流[2]。检验科室中的检验人员按照分工的不同,其所负责的工作也不同。部分检验人员负责完成患者的检验工作,而另一部分检验人员需要调试检验设备以及参与患者检验结果的分析。在分析患者的血液等信息时,检验人员不能凭借自己的感觉完成鉴定,而是应该与负责患者的医师沟通交流。但检验科室中检验人员的思想往往比医师更加创新一些,检验人员愿意尝试一些比较先进的医疗检验方法,但医师并不赞同该种方法。这种情况在长时间的积累中导致了检验人员与医师之间的沟通不慎,二者的合作关系也不亲密。

2.3缺乏检验技术考核

检验技术的考核是临床医学检验当中存在的基本问题。一般来说,医院应该多设置考核,以此来监督检验人员的工作,不仅能督促其更加认真负责,还能有效地改正检验结果中的事物。但医院方面只是重视了检验技术的发展,反而忽略了检验技术的相关考核。检验人员的意识中认为只要完成检验工作就算是完成了工作,而很少有人愿意比对检验结果中是否会存在误差。临床医学考核制度的不完善,使检验人员的工作态度不端正,无法改善检验技术的质量管理现状。

3临床医学中检验技术方面的质量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3.1完善设备管理

医院方面为了避免由于设备问题而产生的检验技术误差,需要改善检验技术的环境。医院方面不仅需要针对医院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设备,还应该定期关注国外比较先进的检验设备,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及时更换检验设备。检验人员也应该受到严格的管理,按照设备的操作标准操作设备。在患者检验结果建档的过程中,医院人员认真做好自己所负责的工作,确保工作的质量,各个员工之间都相互配合,检验设备的管理将产生效果,检验结果的准确度也将大幅度提高。

3.2建立医疗人员共同平台

医院要想改善医疗人员之间的沟通关系,可以建立起医疗人员的共同交流平台。尽管医疗人员都有其自身的工作任务,部分人员由于工作限制无法离开自己的科室,沟通平台也可以为其提供交流的机会。检验人员应该意识到自身与临床科室之间的关联以及沟通的重要性,自主自发的与医师进行沟通,研究讨论检验结果,不仅增加了自己的检验经验,还能够使检验报告的判断更加准确。

3.3定期考核检验技术

医院方面应该建立完善的检验技术考核制度,在该种制度下,检验人员的检验技术质量将与其奖金以及升职机会挂钩,有效地改善了检验人员的工作态度,还能够提升检验技术的水平。检验制度考核能够对检验人员进行束缚,督促其在完成检验工作时认真调试检验设备,并认真完成检验报告。无论是检验过程中的哪个环节,检验人员都将自主做出调整,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无误。

4结论

总而言之,我国正在改革医疗体制,医院需要迎合国家的改革政策,严格的遵守医疗系统中的管理规定,对临床医学中的检验技术严格管理。医院方面不仅需要注意制定检查制度,还需要提升医疗人员的整体素质。相信只要医院能够定期的对检验质量工作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在出现问题时及时给出解决方案,就能够有效地减少检验中出现的误差,避免由于检验失误而为患者带来的麻烦。

参考文献

医院检验人员工作总结篇(3)

[中图分类号] R197.3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2)-02-190-01

医学检验在临床医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科学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们对疾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入。由于疾病的发生与细胞和分子水平有关,医学检验也越来越复杂。为了准确诊断疾病,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检验工作者必须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出更准确、更经济实用的检验方法,从而更有效地协助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贡献。

医学检验范围十分广泛,其中有临床生化检验,临床微生物及免疫检验、寄生虫检验学、形态学、临床检验等。人体致病因子中,既有外来的微生物因子,也有体内代谢和免疫系统过程产生的各种因子。医学检验的目的,就是研究人体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中的致病因子,通过这些因子及些活性物质的量和活性的变化而推断疾病的发生发展,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辅助临床医师准确判断疾病,这是医生的主观经验和各种物理检查方法都无法查明的诊断依据。之所以因,医学检验项目的结果是支持诊断、鉴别诊断,甚至是确诊的主要依据,学习检验的相关知识已经成为临床医生诊断治疗疾病和判断预后的有效途径。

医学检验在临床如此重要,因此卫校检验学科的全体教师开展了这次县乡医院检验科走访调研的工作。调研对象主要有:伊宁县人民医院;伊宁县中医医院;愉群翁乡医院;察布查尔县人民医院;察布查尔县妇幼保健站等五家医疗机构,主要检验设备、检验项目及对毕业生、实习生的反馈调查如下:

1 仪器设备的情况 仪器方面较为先进,检验项目很广,开展的检验项目生化、临检、免疫较多。在微生物检验技术方面各家医院均开展常见病毒、细菌感染检测的免疫学试验,痰检。县级医院主要开展医院感染的监测。常用的仪器,见表1-5。

表1 伊宁县人民医院的主要检验设备调查 专职检验人员:7人

表2 伊宁县中医医院的主要检验设备调查 专职检验人数:7-8人

表3 伊宁县愉群翁乡医院的主要检验设备调查 专职检验人数:6人

表4 察布查尔县人民医院的主要检验设备调查 专职检验人数:9人

表5 察布查尔县妇幼保健站的主要检验设备调查 专职检验人数:7人

2 开展的检验项目 主要开展生化检验、微生物及免疫检验、临床检验等项目。一般生化组的检验项目35项,在微生物检验技术方面各家医院均开展常见病毒、细菌感染检测的免疫学试验等操作全自动或半自动分析仪来进行操作。痰检、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表面e抗原、乙肝表面核心抗体、尿检、医院感染等项目主要手工操作。县级医院主要开展医院感染的监测。今后的目标是普遍都要计划要开展细菌培养鉴定及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试验。

医院检验人员工作总结篇(4)

中图分类号:K8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检验医学的飞速发展,检验项目种类越来越多,在临床诊断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检验科已从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检验科不再像人们传统常说的辅助科室,它与临床联系更加密切,凭借全新的检验理念,现代化的检验技术及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定格为临床医学的专业科室。

检验科的主要工作就是利用娴熟的技术和先进的医疗设备,对各种标本进行仔细和正确的检验分析,为临床提供准确无误的实验依据。为此检验科与临床科室之间经常存在误解和矛盾,由于检验人员的临床知识较薄弱,临床科室对检验科的工作又知之甚少,双方在工作中相互配合不理想,从申请单的填写到标本的收送,从检验报告的发出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以及检验结果的参考范围等,双方常常意见不同。还有尽管检验质量控制工作主要在检验科,但是分析前质量控制涉及到患者受检前的准备、标本的采集、检测时间的控制及标本的保存运送等,这些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都待于与临床沟通。因此,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检验科与临床科室经常保持沟通和联系是必不可少,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

我院检验科与临床科室进行“相互沟通”有两年多时间了,刚开始面临许多困难,难以得到临床的理解,但随着沟通时间次数的加大,现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且矛盾越来越少,现将我科与临床沟通情况作如下介绍:

1、检验科工作人员应加强临床医学知识的培训和学习。

临床医学知识的培训和学习,是强调检验科工作必须与临床医疗工作相结合的检验医学发展建设的重要理念。检验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基础医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要学习临床医学知识,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临床理论知识,要多走出实验室,与医护人员工作,参加临床病例讨论及查房,共同探讨疾病的病因学特点发展规律,病情变化与实验指标的关系,增加检验人员的临床实践经验,提高检验医学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地位。

2、加强与临床日常工作中的沟通

积极主动到临床科室征求意见和建议,更好地满足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需要,什么样的疾病需要检测什么样的项目,检验人员要与临床沟通,一个病人需要做什么检验项目,往往由负责的临床医生根据病人的病情来决定,但有时临床医生对某些检测项目的评价指标还不十分熟悉,从而影响对检验项目的正确选择,有时往往把有相同临床意义的项目都做检验,造成了时间、人、财、物的浪费。工作中如果发现特别异常的结果和检验目的以外的阳性结果必须及时电话或当面通知临床医生,耐心细致地回答临床医生和病人提出的疑问。

3、对临床医护工作人员进行检验相关知识的演讲

请医院医教科组织全体临床医护和检验人员座谈会,检验科负责演讲,演讲的内容有:

3.1 标本的采集因临床疾病种类繁多,表现复杂,标本采集和送检形式多样,因此,如何按要求留取标本极为重要,否则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真实性。

3.2 新仪器、新项目的推广应用

检验科在引进新设备、新项目前,应认真听取临床科室意见,充分论证项目的可行性,待项目引进后,首先要求本科人员学好用好仪器,然后举办专题讲座,请上级医院专家或本科室业务能力强的同志给临床医师讲课,在项目运用过程中再征求临床医生意见,使每一个检验项目都发挥其最大优势。

3.3 开展质量控制情况

就检验工作人员而言,不能仪器做出什么结果,就机械地报告什么结果,应根据质量控制情况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排除影响结果的各种因素后,给临床提供可靠的数据。介绍日常工作的全程质量控制,包括实验前、中、后每一个环节,参加省室间质评,公布临床检验中心每年对我科质控考核成绩,并在全省、全市的成绩排位。

3.4 创办《检验与临床》期刊

介绍检验医学在临床诊疗中的实用及其前景,所开展的实验项目的技术要求、参考值、影响因素、临床意义等。

4、听取医护人员意见,请专科医生讲课

检验科对临床上提出的各种疑问,要进行总结和改进,当临床对检验质量提出疑问时,应立即对这方面工作和有关职责进行审核,及时制定纠正措施,以最快的速度改进,即使不是检验科的问题,也不可将其有关问题暴露在病人面前,防止矛盾的激化。请专科医生给检验人员讲课,丰富检验人员的临床理论知识,培养检验人员把所检测的结果指导性的应用于临床诊疗的能力,尤其对检测中出现的异常结果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5、处理好工作中的抱怨

遇到病人对化验结果提出疑问时,不要紧张,也不要匆忙下结论,切不可说“不可能错”,“了一辈子,不会做个化验?”“让大夫看吧,我做的就这样”等等,这种情况可以先安慰一下病人,可以说“您先别着急,让我看看。”“您稍等,我帮您找原因”等,要求我们检验工作人员要转变服务理念,一旦发现是检验工作失误造成结果不准确,应该马上诚恳地道歉,必要时重新做一次检验。虽然这类检验没有对病人造成实质性的损害,但是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干扰了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检验科工作人员受到患者抱怨时应做到语言文明、热情大方、不厌其烦、耐心细致为患者解决问题。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真心关心病人,从检验标本的采集到取结果的耐心解释等方面热情为病人服务,让你的微笑成为沟通医患关系的纽带。

6、对临床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与整改

总结与整改对检验科内部建设、工作改进、质量提高均有较大利益,发扬自身成绩,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

医院检验人员工作总结篇(5)

高的质量——他热爱检验工作,以“以病人为中心”严守规章制度 ,严格操作规程,认真对待每一份标本、每一项结果,始终把质量作为生命线,积极开展室内室间质量控制,在扬州市室间质量评议中连续多年受到扬州市检验中心的表彰。业余时间加强学习,苦练内功,相互协作,拓宽服务视野,把学到的新理论、新技术运用到检验工作中,先后开展新项目,引进新技术50多个,完全满足基层临床的诊断需求,检验实现全中文格式化报告,使检验科内在质量年年提升。他总是主动与临床交流,征询意见,改进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同时开展温馨服务活动,要求自己对患者尽量多一点微笑,少一点冷漠,多一点解释,少一点抱怨,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急躁,按时把检验单送到医生手中;遇急诊病人他总是争着做,抢着干,分工合作,立求准确快速服务临床,对异常结果及时复核,减少差错的发生。

医院检验人员工作总结篇(6)

临床生化检验技术是综合了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电子信息技术和临床医学等多种学科的高等医学检验技术。主要特点是兼收并蓄,理论相对系统,操作性较强等。它通过检测人体器官、组织和体液的生化成分和生化过程来为临床治疗、监控、预防和护理等提供信息。伴随我国医疗医学事业、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对医院临床生化检验技术的质量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许多医院的检验科室也在这方面做过努力,比如开展质检评估活动、建立起检查科质量管理条规等[1,2]。本文通过分析总结本地甲乙两家医院临床生化检验技术的状况和成果,为检查科室生化检验的临床实践提供几点经验。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检测实践从2013年1月~12月,历时一年时间。准备的资料主要包括生化检验技术设备、试剂、血液样本。在选择的甲乙两家医院的1000份血液样本中,500份由甲医院提供,500份由乙医院提供。两家医院的检验科均配置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配套加样系统、加样枪和离心机等基本检验设备和辅助检验的设施。在对两家医院的血液样本进行检验时为了控制变量,为了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合理,要使用同一家药业公司生产的试剂。检验时所需的质量控制血清产自卫生部检验中心。两家医院的检验科是经国家认证的准Ⅱ级检验科,科室内实验室温湿度控制设备一应俱全,其他基础设施基本一样。两家医院检验科在硬件配备、检验医师的操作水准、检验时间等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检验过程总共有8个环节,分别是标本接受、采用离心机离心、对血液样本加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平行试验、进板时间控制、得出结果和标本处理。一系列过程要遵照卫生部颁布的有关规范条例严格执行,在进行检验之前建立起一套完整细致的操作流程和实验事故应急措施。加强人员对检验过程的监控,操作人员提高责任心,保障检验结果的真实性。

1.2.2检验室室内的质量控制 血液样本检验时使用第三代夹心法酶免试剂,有效保证样本检测质量。血液样本检测时注意换用多种检测方式提高精准度,并且反复多次进行检测,以多数结果为准确定各项指标的最终检测结果。检验时务必使用质量控制血清,并保证不出现漏检现象。定期抽取一定量的生化检验表格,对相应的血液样本进行复查,每次检测的结果由质量控制图进行检测,排除检验结果不合格的血液样本[3]。

1.3统计学方法 利用SAS 9.0数学统计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数值比较采用t检验,建立多重线性回归模型选择逐步拟合法,P

2结果

2.1检测结果分析 对检测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甲乙两家医院检测结果的总符合率相当,均有90.0%以上的样本符合率高过95%,见表1。

2.2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 通过临床观察,影响临床生化检验的因素有多种。主要有检验科温度、检验科湿度、操作规程的标准程度、洗液更换情况和试剂平衡时间,见表2。

3讨论

观察统计结果可以得知本地区医院临床生化检验技术效果均比较好,这说明检验科的工作人员在检测血液样本的各个程序中很好地把握住了检验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从影响临床生化检验技术检验结果的诸种因素入手,确保了理想的检验效果。

笔者在参与本次临床检验的过程中,通过思考整个生化检验的前后流程,得出质量监控工作应分三个时间段的结论。这三个时间段分别是检验前、检验时和检验后。在三个时间段中分别做好质量监控工作,就基本能确保生化检验结果的精准度[4]。

在检验前,采集血液样本之前应务必保障患者晨起空腹,如果不是在早晨采集血样也应该让患者在12~24h内禁食。在抽样检查和治疗前患者要保持安静平和的状态,不要做强烈的大幅度的运动,保证检测样本的合格,使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存放样本时要注意保持水分,合理控制保存温度,采取措施防止血液浓缩。在运送方面要有严格的对接登记制度。

在检验时,应选择正确的检测和评价方法,要求检验人员理论水平和操作水平过硬,各类仪器、试剂、硬件设施要完整齐备,有灵活的实验室温度湿度调节机制,并定期对实验室各项设备进行维护和维修。在检验时应建立统一的操作程序,统一的操作程序才能保障检验结果的可比性,检验人员提高协作能力,不断提高实验室检验效率。质控血清在实验室内一般进购6个月~1年的使用量,严格检测其质量。建立检验科事故责任制度,加强检验科内器械的存放管理和使用中的实名登记制度,一旦出现丢失毁坏现象直接追究负责人。检验科要定期开班学习班和经验交流活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检验科整体服务水平。

在检验后,应注意对检验结果进行复查复核,认真填写检测结果报告[5],检验人员要多与治疗医师和护理人员沟通,为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邓顺天,邓涵.临床生化检验技术质量管理的经验总结[J].内蒙古中医药,2013,7(21):129-130.

[2]潘国刚,滕元姬,黎作茶,等.适应临床检验技术的发展做好临床生化检验实习教学工作[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2,2(1):86-88.

医院检验人员工作总结篇(7)

2.医院或所在单位提供继续医学教育的情况根据医院提供或单位提供的继续医学教育的部门不同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由院方医务科或科教科根据各专业统筹安排提供的如传染病防治、药物耐药性情况、检验报告解读等方面的学习。另一种是由各实验室进行定期内部培训。根据《上海市临床实验室管理基本要求和内容》5.4培训与评估条款中,要求临床实验室负责人应组织实验室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和培训,有相应的学习培训制度、计划和记录,并定期(每12个月至少1次)对学习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培训效果评估可以形式多样,如考卷形式、口头问答和实际操作等,但必须有记录。根据2013年底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对本市142家医疗机构的年终检查结果显示,因培训记录缺失、培训效果评价记录不清、没有培训制度和计划等问题导致扣分的共有29家,占检查总数的20.42%。根据培训内容不同可以分为3种类型,岗前轮转培训(分为应届毕业生和非应届毕业生)和新进设备操作前培训。在应届毕业生的岗前培训方面,2002年起在上海的三级医院和部分二级医院中对大专学历以上的应届毕业生开设检验技师的培养。该培养项目共3年时间,主要涉及内容为要求各检验技师在其科室的亚学科间进行轮转,通过轮转培训基本掌握各科室的操作技能。该项工作随着2010年新出台的《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试行)》而逐步淡化,但该政策中未涉及检验技师方面的培养和培训政策,补充政策尚无。根据对规范化培训的调研,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三级综合性医院考生参加轮转培训率为100.00%,三级专科医院为90.20%,二级医院为29.70%[3]。非应届毕业生岗前培训的目的是了解科室各亚专业情况,对于部分仪器的操作方法进行培训。新进设备操作前培训是指在科室新添设备时对操作该仪器的所有人员进行仪器操作培训,确保仪器操作准确性和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根据培训的对象不同可以分为3种类型,分别是室主任培训、各专业人员培训和上岗证培训。检验科室主任培训其培训对象多为新晋升的检验科主任,培训主要内容包括实验室管理、相关实验室管理要求的解读、各专业的管理重点等。根据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2012年的3月对新晋升检验科主任的调查结果显示,参加过科室主任培训的占室主任总数的27.23%。随着2012年后各地区室主任培训班的增多,这个统计数据应明显增多。各专业人员培训多指中级职称以上,需要定期进行继续教育培训的人员的学习。上岗证培训在上海地区主要是基因扩增检验技术操作人员培训、生物安全培训项目和细胞形态学检测。基因扩增检验技术操作人员培训主要针对从事基因扩增检验技术操作人员中的新手,在开展检测该项目前进行的岗前培训。

二、医学检验专业继续医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对医学检验专业继续医学教育不够重视不够重视的原因来自3个方面,分别是卫生行政机构、医疗机构方和检验人员本身。卫生行政机构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2002年开展住院医师相关培训试点中,将检验技师的培训作为子项目推进,但作为该项目的参与人员,包括检验科的主任和技术人员对该项目的理解仅为在取得主管技师(中级职称)前的一个培训内容。2010年新出台的《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试行)》未涉及检验技师方面的培养和培训政策[3]。2013年后检验技师的技能考核陆续减少,原有对检验技师的培训规定是否执行没有定论,出现了政策的脱节问题,需要尽快出台行之有效的检验技师培训制度。医疗机构方对检验人员培训重视不够,觉得培训不出经济效益,不愿花钱;考虑检验人员少,外出培训耽误工作。因此,当下部分医院检验人员培训需要检验人员自己出资,而美国医学检验人员就业期间的继续教育费用多由所工作的实验室支付[4]。当然也正因为如此,部分基层医院的检验技术人员技术水平差,检验结果不准确。同时对Ⅱ类学分给予的方式方法和取得途径,部分医院解释不够清晰,检验人员获得途径较少,内容单一,多为内、外科专业的内容,专业不对口。检验人员本身也有部分认为,进行继续教育指不过是“赚学分”,迟到早退不在少数,在思想上不够重视,没有认识到继续医学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培训班多、质量良莠不齐近5年来,每年开设的部级检验专业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均达到100项以上。2013年开设的部级检验专业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达到251项,国家缺乏对这些继续教育项目统一的评价机制,每年继续教育内容和继续教育名单会以电子版方式上传到网上,但是该项目是否开设、原申报项目的讲课内容是否调整、原申报项目的天数是否按计划执行、原申报项目的内容是否如实履行都是待考核的内容。各省市卫生行政部门对这些项目缺乏良好的评审和监督机制。

3.技能操作少,实际应用不多检验技术是以操作为主,但继续教育中开展实验操作的内容不多。以2013年为例,以新技术挂名的检验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就有27个,其中大多以边缘学科和高新技术为多,在实际工作涉及较少。而具备实验操作的继续教育项目仅8项。实际技能操作无法成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实验操作场地和设备的缺乏。

4.远程教育少,开设内容简单2013年开设的远程继续教育项目有33项。2006年开设的8项远程继续教育项目中,“POCT相关技术培训”、“临床检验进展及质量控制”到2013年尚在开设,内容几乎没有调整。在课程设置下,愿意参加远程教育的人员选择面较少,学习流于形式。

三、进一步加强医学检验专业继续医学教育发展的对策

1.增强政策支持力度推出一定的制度和政策支持,如开展检验技师的执业能力考核,颁发执业证书,对一些新型项目开设上岗证等内容的要求,鼓励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同时在政策上给予一定支持。虽然2012~2013年和谐医院的评价指标中有一条“能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研讨或学习交流;有职工继续教育条例;毕业后教育职工覆盖率100%,合格率100%”的要求,但这个仅涉及参与市文明单位评选的大医院。对于基层医院,政策上应提出要求,要求医院方在检验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方面给予一定的经费和时间。

2.开设个性化课程检验专业继续医学教育的对象层次多,类型各不相同。同时对于一些问题较多的检验科人员可以开设相应的课程,进行个性化的教育,因材施教,提升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于初级人员开设以操作和基本技能为主的继续教育项目;针对检验科主任开设如新晋科主任类型的培训项目;对于从事多年室主任的人员开设交流学习相关的培训项目,以开拓视野,增加交流;对于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应开设讨论交流形式的培训项目,共同探讨问题,更新知识。增加对检验专业的二类学分开设内容,面向基层医院,面向基本检测技术教育。总之,让不同对象均有学习内容,杜绝“买学分”的想法。

3.开放远程课程设置鼓励各种医学机构开设远程医学教育项目,通过不同课程设置,来提升远程继续教育的课程内容和数量,进一步加强远程医学教育项目的评估工作,通过学员评估结果及时更新远程医学教育的内容,确保远程医学教育项目内容的新颖和时效性。同时远程教育的内容也应适当根据专业特点,选择实用操作的课程,例如一些仪器的基础操作培训内容,通过视频教育完成操作培训内容,通过计算机来完成上机工作的参数选取,进而分析数据,汇报结果,达到培训的目标。

医院检验人员工作总结篇(8)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认识的不断提高,对健康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健康普查作为防患于未然的主动预防措施在人们思想中已有很深的认识。目前大多数医院都成立了专门的体检科,工作量越来越大,但是管理方式仍然很落后。 我院在2003年成立体检中心,年体检量40 000人次,当时在检前申请单的准备及检后资料汇总方面均用手工操作,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编号重复,漏号,检查结果收集不全、不及时等。为了提高体检管理水平及工作效率,我医院体检中心于2006 年1月开始应用适合我医院体检中心特点的医院体检信息管理系统(information managerment system,IMS),它是利用计算机对体检工作流程、结果收集、结论汇总、报表统计及资料保存进行运作与管理的系统化方法[1],通过1 年的探索与实践,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系统的运作方法及功能

1.1  运作方法

IMS共设20个站点,网络体检登记处—医师工作平台—检验、放射等功能检查传出导入系统。先在指定系统中录入受检单位或个人的基本资料,选择检查项目,打印体检指引单和条形码。受检人持指引单到各科室进行体检,各科医技人员检查后将体检结果录入电脑。待全部检查结果输入到位,电脑自动生成体检报告和智能化总检并提出指导性建议。总检医师浏览修改确认后,护理人员打印体检报告交给受检单位或个人。

1.2  系统功能

1.2.1  单位信息管理

包括对单位代码、名称、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银行账号及体检时间等信息的录入,并可进行增加、修改和查询。登记人员将体检单位资料输入系统,并由系统自动分配一个6位数代码,即可在查询系统中查询单位基本信息,以便沟通和联系。

1.2.2  人员信息管理

主要是对受检人员原始资料的管理,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所属部门、既往病史、检查项目等信息的录入、增删、修改和查询。 系统自动分配的个人代码则保证唯一性,可避免手工编号出现的漏号、重号。

1.2.3  医师工作平台

医师工作平台为三种界面(医师检查界面、功能检验界面及总检界面)。医师对各科室各项目的检查情况,系统已进行概括并以关键词的形式列出,供其选用。操作基本可以不需逐字输入,鼠标点击即可。检验项目,由护士采集血标本于贴有条形码的试管内并扫描录入电脑,受检人信息即传出至检验科,次日导入检验结果。

1.2.4  信息查询系统

包括单位资料查询、预定历史查询、体检状态查询、完成情况查询及体检报告查询。通过选择查询可得知每个人的受检时间,当日受检结果录入有无遗漏,各项结果是否及时导入,总检时间,打印报告日期等。还可查询已预定的体检单位、项目及人数,以便安排充足工作人员,进行宏观调控,做到有备无患、有条不紊、有错即纠。

1.2.5  统计报表工作

统计报表包括医生工作量、科室工作量、体检收入、单位体检小结、计划生育查环查孕、单位结算等。为各项工作报表和年终总结提供数据,也为常见病多发病资料收集提供依据。

2  效果评估

2.1  方便医护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手工作业过程非常繁琐,重复性强,工作量大,消耗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且易出错。申请单准备方面:需在7~8张申请单上编号、填姓名、性别、年龄等并盖项目章,准备1000人申请单需要2~3人一个工作日才能完成, 现系统1人操作直接导入名单,1h即可完成。资料汇总方面:过去需将各科体检报告一一取回,对照预定项目进行汇总装订,现体检人员只需在系统上导入查收即可自动汇总。总检报告方面:过去将汇总好的报告本交医师手工书写总检和建议,体检量大时,医师常需加班来完成,现系统智能化完全替代,医生只负责查对,点击确认即完成。

2.2  避免未检、漏检,及时纠正错误

手工操作时,检查单多、散,易丢失,未检、漏检项目也不易被发现。现体检结果自动汇总,资料管理员负责每日在电脑中检查(未检项目有明显标志),发现未检项目则及时查找。如属漏查、漏录的,与有关人员联系,进行补检、补录。及时纠正了错误,提高了满意度。 2.3  字迹清楚易辨,减少查询投诉

 

手工填写的检查申请单和检查结果,字迹不易辨认,现体检项目不但打印在指引单上且有提示,简单明了地起到了导检作用。体检报告单及总检意见同样清楚易辨,减少了病人对医生书写方面的投诉和询问。

2.4  资料永久保存,健康有效管理

过去,体检资料全部交给病人,结果无法保存,且无法对每个单位的体检情况进行小结汇总。现系统不但可以永久保存体检资料,而且可对每个单位的体检情况进行总结!使体检单位对员工的健康状况有了全面宏观的了解,有利于复查和追踪,真正做到有效的健康管理。

2.5  动态掌握运作,提供优质服务

通过运用各项查询功能,动态掌握科内工作运行情况,及时处理存在问题,真正为受检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2.6  强化科学管理,提高人员素质

医院检验人员工作总结篇(9)

1.1对临床医学检验人员进行多途径培训

在临床医学检验工作中,检验人员的素质与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方式对临床医学检验人员进行多途径的培训,提髙临床医学检验人员的多种素质和能力。首先,医院应该鼓励临床医学检验人员加强自身的学习,尤其是需要利用平时的时间多涉猎有关临床医学检验方面的书籍。其次,医院应该定期组织对临床医学检验人员进行培训,其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检验中的注意事项,相关的检验知识以及检验操作步骤等等,临床医学检验人员通过系统的学习相关的检验知识和技能,能够显著的提高临床医学检验的水平,实现自身的良好发展。再次,医院还应该定期召开座谈会,通过临床医学检验人员的相互探讨和交流,及时的发现检验过程中存在着的质量问题,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能够避免在临床医学检验中出现失误,确保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和水平

1.2对实验室进行有效的管理

临床医学检验工作主要是在实验室中进行,因此,需要对实验室进行有效的管理,具体应该做如下几个方面的努力。一,建立相关的质量控制制度,要求临床医学检验人员按照相关的制度执行临床检验的整个过程.避免由于检验人员没有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检验而出现质量问题。二,对实验室的临床检验器械以及相关的药品的存放及使用进行有效的管理,临床检验器械方面,需要检验人员按照规范的流程使用检验器械,并且需要对检验器械进行消毒,使用结束后做好存放工作。

1.3正确进行室间质量评价

在临床医学检验工作中,需要正确进行室间质量评价。及时分析总结质量评价结果,每次室间质量评价都是对实验工作的一次综合考核,它是实验室精确度的具体反映,对于室间质量评价回报表要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学习,总结分析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制定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为下一次参加质量评价积累经验,促进检验质量不断提高,实现医院临床医学检验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提髙。另外,在进行室间质量评价的过程中,需要临床医学检验人员对室间质量评价的过程及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了解,确保室间质量评价的质量和水平。

1.4熟练掌握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内容

在进行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过程中,需要熟练的掌握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内容,并且需要保证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工作的具体和全而,具体应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检验人员。对检验人员的业务能力、专业素质、仪器操作能力等进行质量控制。二,对检验的过程进行控制,应该成立专门的质量控制小组,对检验人员的临床检验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及时的指导临床检验人员的检验操作,减少临床检验的失误,最大程度的保证临床检验的质量。三,对检验环境进行质量控制,由于检验工作是需要在一个较为封闭的环境下进行的,并且对环境的质量要求很高,因此,需要对环境进行控制。

2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首先,科学的把握标本量。由于标本量与投入量是成正比的,如果标本量过大,可能会造成医院过大的经济开支,影响到医院的经济效益。因此,需要对标本量进行科学的把握,一方面,需要顺利的完成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工作,另外一方面也需要避免造成经济上的浪费。其次,需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医院检验人员工作总结篇(10)

飞行人员健康鉴定权限曾几度变迁。20世纪80年代之前由空、海军专职体检机构施行飞行人员年度定期体检和健康鉴定,由空、海军医院兼职体检机构施行飞行人员不定期体检和健康鉴定。1984年飞行人员定期体检和健康鉴定工作转由疗养院进行;当时规定现役飞行人员的各类体检和结论都可以由疗养院作出;1991年有关规定对疗养院的体检和鉴定权作出限定;2002年有关规定对疗养院的体检和鉴定权作出进一步限制[1]。

现行有关规定明确:疗养院应当成立飞行人员健康鉴定委员会,对飞行人员体检作出健康鉴定结论,评定健康等级。并明确规定了疗养院进行飞行人员大体检和健康鉴定权限,当疗养院难以作出结论或超越疗养院体检和鉴定权限时,应当按照医疗体系转由海军、空军总医院和航空医学研究所进行体检和医学鉴定。换言之,部分规定种类的飞行人员体检和医学鉴定疗养院无权进行。调查中发现有的疗养院不能准确把握疗养院飞行人员体检和健康鉴定的权限,存在越权体检结论的问题。

建议疗养院严格按照规定权限实施飞行人员健康鉴定,对于现行规定中未明确权限的体检种类,疗养院可以根据军兵种军级以上单位的要求予以安排,并由符合资质的体检医师实施,由疗养院健康鉴定委员会集体慎重结论。

2正确认识飞行人员健康鉴定的依据

《中国人民空军飞行人员体格检查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飞行人员健康鉴定的基本依据。在对疗养院作飞行人员健康鉴定工作调研中发现,对于《标准》的理解、掌握存在不准确、不全面、不统一等问题。笔者认为,对于《标准》应当有正确的认识。一是必须严格执行。公布于1912年的世界上第一个飞行人员体格检查规定,其内容只有视力、听力和平衡感觉。此后,各国随之设立飞行人员体格检查中心,相继成立航空医学研究机构,并将飞行人员体格条件列为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我军的第一个飞行人员体格检查标准颁发于1951年,经多次修订,日臻完善,形成现行《标准》。《标准》即法规,其中的每一条规定都是由严谨的科学实验研究、大量的经验数据和血的教训凝聚而成,都直接关系飞行安全、飞行人员的飞行能力和飞行人员的健康,它是飞行人员在疗养院大体检、疾病诊治或康复疗养后,进行健康鉴定结论的根本依据。因此必须严格执行,不能随意变通,更不能违反,这是基本原则。二是必须全面理解。《标准》中对有些疾病及其相关情况的规定非常明确,例如对合格和不合格的规定都比较明确肯定的;而对另一些疾病及相关情况的规定则较模糊,例如“个别评定”所列举的情况,这就要求医学鉴定人员按照飞行相关因素把握鉴定尺度,这些相关因素包括:受检者的飞行机种、职务、职业经验、器官和系统功能状态、疾病所处阶段和疾病本身的转归等等,从这个意义上可以理解到,飞行人员的健康鉴定不同于其他人员的健康鉴定,确定其健康鉴定结论,既要考虑飞行人员的身体情况,又要结合思想、技术、飞行机种、职务、甚至飞行信心等情况进行分析,全面衡量,综合评定,慎重结论。三是必须看到《标准》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首先是伴随临床航空医学经验积累和医学技术进步而来,其次是伴随航空武器进步而来,再次是伴随新的传染病、心理疾病、生活方式病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等社会和自然环境变化而来。例如,新一代航空器的发展,在某些方面、某种程度减轻飞行人员体力负荷的同时,增加了飞行人员的认知负荷、注意力分配负荷,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病情况在现役飞行人员中显现逐年增加的趋势,而现行《标准》中对心理标准的规定并不明确,相关心理评价标准尚未列入现役飞行人员体格条件。这些不断的、飞快的变化与进步,使已有的标准制度总是相对滞后。随着医学进步和航海航空医学的发展,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以及健康鉴定的理论和技术不断进步,对飞行人员体检标准的认识已经步入不断更新的活跃时期。已沿用10余年的飞行人员体格检查标准也应当和必须不断地丰富、完善。

3严格执行飞行人员健康鉴定程序

有关规定要求飞行人员疗养时间满25 d后,疗养院召开由健康鉴定委员会成员、带队领导和随队军医参加的体检结论讨论会,作出健康鉴定结论,并按照规定划分健康等级,健康鉴定委员会主任逐一签署健康鉴定结论[2]。在近年疗养院工作调研中发现,对这一规定的执行不够严肃。一是疗养未满25 d即结论,致使一些新发现疾病和慢性疾病得不到有效治疗。二是不召开鉴定会议,有的疗养院不按照规定召开健康鉴定委员会成员、带队领导和随队军医参加的体检结论讨论会,而是由个别人直接签署结论,影响医学鉴定的稳妥性和准确性。三是健康鉴定结论和健康等级划定不准确,调查中的主要原因是参加鉴定的人员缺乏航空医学专业知识,不了解空中生活对飞行人员的影响。

建议疗养院飞行人员健康鉴定工作应当包括下列程序和内容。

3.1体检科室鉴定结论讨论会议程疗养飞行人员完成体检、诊断、治疗后,对飞行人员进行健康鉴定结论前应当完成下列工作:①体检科室做专科健康鉴定结论,专科结论必须集体讨论决定,个人无权更改集体讨论的健康鉴定结论。②经治医生报告病历,提出结论意见,上级医生补充说明。③科内其他医生,尤其是与讨论飞行人员所患疾病的相关专业医生发表意见。④科主任汇总各位医生意见,提出健康鉴定结论, 征得一致同意后成为科室的鉴定结论。主任委员听取相关科室的汇报,掌握重点人员的情况,必要时事前与当事人、部队航医和领导沟通。⑤参加院(区)飞行人员健康鉴定会的成员由院(区)健康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和/或副主任委员,从事内科、外科、神经科、耳鼻喉科、眼科专业的鉴定委员会委员,业务机关主管人员,经治医生等组成。根据情况需增加人员时,由机关通知相关人员参加。

3.2院(区)飞行人员健康鉴定会(体检结论会)议程①由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主持,委员会秘书记录。②指定人员逐一报告体检情况或由经治医生报告病历,科室主任补充说明。③各科体检医生报告各科体检情况。④各位委员发表意见。⑤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汇总各位委员意见,提出健康鉴定意向, 征得一致同意后成为院飞行人员健康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

4正确进行“个别评定”

所谓“个别评定”,指对各系统疾病中病情较轻、功能影响较小、治疗效果良好的一些情况,没有明确作出合格与否的具体规定,而是准许医学鉴定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治疗效果、病情稳定性、对机体功能的影响程度,以及患者的飞行信心、所飞行的机种、所承担的飞行职责和所具备的飞行经验等,依据医学鉴定的基本原则,作出飞行合格或暂时飞行不合格的结论。《标准》中各科的“个别评定”总共20余条款,如何掌握是每个医学鉴定人员必须面对的问题。调查中发现,疗养院飞行人员健康鉴定中不能正确把握的问题常常是个别评定,对《标准》中未作明确规定的情况,各疗养院鉴定结论不一。建议在个别评定时具体可从以下6个方面进行分析:①疾病的性质、程度、有无发展的可能性、治疗效果、预后情况、有无并发症、后遗症等。②疾病对飞行人员工作能力的影响程度,是否会影响飞行任务的完成,是否会影响飞行安全。③飞行对疾病有无影响,是否会加重病情,影响飞行人员的健康。④飞行工作的特点及其对身体的要求,如飞行环境与应激的影响、不同机种的飞行特点及对身体的要求、不同飞行职务对身体的要求等。⑤工效学的要求,飞行人员的身体条件要与飞机的设计特点相一致。⑥其他还要参考患者的飞行经验和飞行技术等。对《标准》中列举的个别评定项目,要有比较一致的认识和处置。鉴于目前各个疗养院健康鉴定队伍的不同情况,建议疗养院组织专家,按照循证医学原则和临床经验,对各科常见的“个别评定”项目的评定程序、内容进行规范。

5严肃签署飞行人员健康鉴定结论

调查中发现有的疗养院对飞行人员健康鉴定结论签署中存在总结论错误、健康等级划定错误、结论签署形式不规范等问题,甚至因此导致结论无法执行,例如对单座机种飞行员结论为限双座,全训应急部队飞行员结论为限制飞夜航,未明确诊断的疑似诊断结论为合格。建议结论签署者应重视下列问题:尽可能参加临床实践,追踪重点案例,重视新发现的阳性体征和检查结果,重视既往资料,上年总结论为暂时飞行不合格的翌年应有交待。在结论时,诊断应当明确、分清主次,影响结论的疾病诊断列于首位,诊断与结论相呼应(疑似诊断不能合格、标准明确规定不合格的不能相抵触);总结论应当规范、准确、便于执行;提出相关建议,如在队治疗、转体系医院、继续观察、定(择)期复查、择期治疗等;签名必须由健康鉴定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签署全名。

6建立正确的飞行人员医学鉴定思维模式

飞行人员健康鉴定的直接目的是通过定期医学鉴定维护飞行人员的健康、飞行能力和飞行安全。“体检―诊断―治疗―疗效判定―结论”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系统的过程,由此决定了所有从事这项工作的人,都应当建立一种思维模式,即确定疾病与飞行职业需求之间的互相影响关系,从而采取适当的对策并做出医学鉴定。对于疗养院的飞行人员医学鉴定人员,这种模式完整地体现在以下几个思维过程:①飞行人员所患某种疾病与其所处的职业暴露环境之间是否存在某种病因学联系?②这种疾病对患者飞行能力的影响如何?③从保留和延长飞行职业资格出发,应当采取哪些防治措施?④疾病治疗效果对患者飞行能力的影响如何?⑤医学鉴定结论如何?包括飞行合格、暂时飞行不合格。⑥是否需地面观察、送医院治疗或者放飞并严密随访等等。这一思维模式有助于使飞行人员健康鉴定过程严谨、程序完整、结论稳妥。

参考文献

医院检验人员工作总结篇(11)

中医是我国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创造的传统医学,历史源远流长,有着自成一体的医学理论体系,同时经受了时间的考验,承载着我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与理论知识,是我国独有的科学文化之一。中药质量直接关乎中医治疗的效果,唯有合格的、优质的中药才能发挥应有的药效,进而为患者缓解痛苦,医治疾病。近些年,通过对传统中医应用于现代医院进行了适应性的改变,同时由于中医副作用低、疗效好且用药经过了历史的考验,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接受中医治疗,因此,现代医院做好中药管理工作是势在必行。本文就现代医院中药管理新模式进行了探索,希望对亟待转变中药管理模式的医院起到帮助作用。

1现代医院中药管理的特点

药品,重在治病救人,与一般性的商品的意义绝不相同,容不得半点马虎与欺骗,唯有符合质量要求的药品才能起到应有的治疗效果。因此,对中药材的质量要求必须要严格,要确保中药材能够有效、安全、稳定的发挥药效,从而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现代医院的中药管理特点在于监督机制与质量管理机制相结合,又兼顾质量保证与经济发展并行,同时贯彻法制化与科学化的高度统一思想。

目前现代医院对中药的质量检验与监督的总体目标为保证中药的质量。医院的药检室注重在每日的工作中进行现场随机监督,并即时对有疑问的中药材进行抽验,从而加强质量管理人员对药材质量的把P。同时负责采购与保管的中药管理的科室具有与中药经营企业质检机构相同的责任。因此,对于现代医院的药检科室中药管理的特点可以大致总结为:涉及较广的工作范围,既需要负责制剂生产、加工炮制,又需要对中药的采购进行把关、对中药的保管与养护进行监督与检验;需要对保管现场进行监督并随机抽验有疑问的药材,同时又需要对药材进行实验检验。

2现代医院中药管理中尚存的问题

虽然经过近些年的快速发展,现代医院的中药管理已趋于成熟,但仍有一些问题尚存,对于保证医院中药良好的质量有着潜在的隐患,需要有针对性的加强。

2.1完善中药的质量检验与监督机制 加强对中药材的质量管理,建立健全现代的药品检验与监督制度,从而确保临床用的安全有效,这些是我国医院的药事管理部门当前工作的重点内容。对医院中药购入进行严把关,对自配制剂与炮制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与监督,这些是医院施行全面的质量管理的中药主城部分。医院必须为中药质量管理这项工作建立相关机构或是完善现有机构的质量检验与监督机制,从而使得这项工作能够顺利、有序、高标准的进行,负责这项工作的机构为药检室。

药检室的具体规模要根据医院的类型、大小以及经营情况等进行综合制定。药检室要严格按照有关药品管理法规进行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相应的质量监督网络,认真做好对医院用药的质量检验监督工作。对于日常工作中检出的不合格药材,要及时的追本溯源,找到出现问题的环节并及时予以解决。同时,医院要给予药检室足够的权限,使其能够禁止购入、使用不合格的药品,禁止在自配制剂与炮制品中使用不合格的原料、辅料、中间体以及包装材料等。禁止使用未经检验的药材进行自配制剂与炮制品;同时药检室应当能够自行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自配制剂的有效期,根据实际检验结果决定药品、自配制剂以及炮制品等储存条件与质量失效期。如此才能保证药检室可以完成中药的质量检验与监督工作。

2.2提升质检与监管人员的素养 质检与监管人员担负着保证中药质量的重要职责,他们以其专业的知识与技能进行着药品检验、筛查、配置以及监管工作,因而拥有较强责任感与良好素养的工作人员是这项工作的重要保障之一。

选择合格质检与监管人员主要对其两个方面进行考量:思想道德素质与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引入该项工作的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1],有较强的责任感与正义感,能够保持工作原则,对不正之风坚决抵制,始终牢记"质量第一"的工作原则。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能够保证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严格按照药品质量检验与监管标准进行工作,同时坚持原则,在工作中不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谋私,不徇私情、不受贿赂,始终保持着一颗公正之心。其次,该项工作对从业人员有着较高的专业要求,需要从业人员掌握大量药品的检验方法[2],熟记药品的生产、保养以及使用的基本知识,对药品检验的理论知识能够熟练掌握并应用,能够正确使用相关的药品检验设备,具有足够强的独立操作能力,同时还需要掌握一些必备的统计学处理方式,如此才能满足这相工作的要求。满足以上两个方面要求的人员还应当考虑其他一些要求,如身体健康、没有传染病、没有色盲色弱情况等,如此才能引入医院的药检室,从而保障药品质量过关,使得临床用药能够放心,临床治疗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3加强入库药品的把关与储存 根据有关的药品监管法规,医院购进药品,必须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因此,医院每次购进药品时,首先便需要对药品的包装、合格证以及标识进行检查[3],只要有一项与标准不符的都不能予以购入与使用。药品的检查与验收工作是医院药品质量管理的基础,严格按照相应的法规做好这项工作,不仅是履行了法定义务,更是对前来医院就诊的患者的负责,是对患者合法权益的坚决维护。采用三级验收制度可很好的保障药品检查与验收工作的严格把关[4],首先便是由保管员、质检人员以及采购员进行第一级的验收,对于存在疑问的要送往上级药师处进行检验,若再有问题,便直接送往药检室进行检验,从而确保药品经过严格检验后再入库。

3结论

随着我国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今年来中医药事业的迅速发展,现代医院的中药管理模式也处于不断的进步之中。当前,医院要严格遵守国家对于药品监管的法规制度、强化医院中药从业人员的整体素养、加强对药品管理环节的监管以及增强药品储存与保养水平,如此才可提升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进而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王云川.冠心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09(7):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