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网课学习经验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3-03-07 15:05:30

网课学习经验总结

网课学习经验总结篇(1)

样本来自昆山市某职业院校,分布于一、二、三年级中三个专业共计7个班级,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共计发放问卷213份,经数据质量检查,剔除无效问卷及数据缺失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03份,有效率为95.3%,其中男生94人(46.3%),女生109人(53.7%),男女生人数比为0.86∶1。

(二)研究方法

调查时让学生匿名作答,答卷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当场发放、当场回收,保证了问卷的回收率和信息搜集成效。所有问卷信息经过审查与核实后输入电脑,保证问卷分析质量。因此,此次调查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现实情况。分析采用EXCEL和SPSS13.0。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课余时间活动内容对比

203份问卷中,学生课余时间能自己学习文化知识的33人,占调查总数的16.3%;课余时间主要用来上网或看电视看小说的170人,占调查总数的83.7%。

1.中专学生、高职学生课余时间活动内容对比。

高职学生113人,课余时间能自己学习文化知识的24人,课余时间主要是上网或看电视看小说的89人。中专学生90人,课余时间能自己学习文化知识的9人,课余时间主要是上网或看电视看小说的81人。经卡方检验,高职学生课余时间能自主学习的学生数比率显著高于中专学生(X2检验:X2=3.859,P=0.049<0.05,见表1)。

2.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学生课余时间活动内容对比。

一年级学生85人,课余时间能自己学习文化知识的20人,课余时间主要用来上网或看电视看小说的65人。二年级学生85人,课余时间能自己学习文化知识的12人,课余时间主要是上网或看电视看小说的73人。三年级学生33人,课余时间能自己学习文化知识的只有1人,课余时间主要是上网或看电视看小说的32人。经卡方检验,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具有显著的差异性(X2检验:X2=7.829,P=0.020<0.05),越是低年级学生课余时间越是能坚持自己学习,越是高年级学生课余时间越是更多地花费在上网或看电视看小说等方面(见表2)。

3.男生、女生课余时间活动内容对比。

男生94人,课余时间能自己学习文化知识的13人,课余时间主要花费在上网或看电视看小说方面的81人。女生109人,课余时间能自己学习文化知识的20人,课余时间主要是上网或看电视看小说的89人。经卡方检验,男、女学生课余时间安排差异性不显著(X2检验:X2=0.462,P=0.497>0.05)。可以认为,学生课余能否自主学习文化知识受学生的性别影响不大(见表3)。

(二)学生每天课余自主学习时间对比

针对每天课余自主学习时间,四个调查选项分别是0小时、1小时、2小时、3小时。调查的203份问卷中,每天自主学习0小时的37人,占调查总数的18.2%,每天自主学习1小时的114人,占调查总数的56.2%,每天自主学习2小时的39人,占调查总数的19.2%,每天自主学习3小时的13人,占调查总数的6.4%。结论是,每人每天课余平均自主学习时间是1.14小时。

1.中专学生、高职学生每天课余自主学习时间对比。

高职学生113人,每人每天平均学习时间是1.26小时。中专学生90人,每人每天平均学习时间是0.99小时。t检验后,高职学生课余自主学习时间显著高于中专学生(t检验:t=-2.447,P=0.015<0.05,见表4)。

2.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学生每天课余自主学习时间对比。

一年级学生85人,每人每天平均学习时间是1.07小时。二年级学生85人,每人每天平均学习时间是1.12小时。三年级学生33人,每人每天平均学习时间是1.36小时。通过方差分析,不同年级学生课余自主学习时间不具有显著的差异性(F检验:F=1.722,P=0.181>0.05)。可以认为,学生课余自主学习时间受学生所在年级影响不大(见表5)。

3.男生、女生每天课余自主学习时间对比。

男生94人,每人每天平均学习时间是1.06小时。女生109人,每人每天平均学习时间是1.20小时。通过t检验,男生、女生课余自主学习时间不具有显著的差异性(t检验:t=-1.252,P=0.212>0.05)。可以认为,学生课余自主学习时间受学生的性别影响不大(见表6)。

(三)学生每天课余上网时间对比

针对学生每天课余上网时间,四个调查选项分别是0小时、2小时、4小时、6小时。调查的203份问卷中,每天课余上网时间0小时的32人,占调查总数的15.8%;每天课余上网时间2小时的67人,占调查总数的33.0%;每天课余上网时间4小时的74人,占调查总数的36.5%;每天课余上网时间6小时的30人,占调查总数的14.8%。最后计算结果,每人每天课余平均上网时间约为3.01小时。

1.中专学生和高职学生每天课余上网时间对比。

高职学生113人,每人每天平均上网时间是2.78小时。中专学生90人,每人每天平均上网时间是3.29小时。通过t检验,高职学生每天课余上网时间显著低于中专学生(t检验:t=2.002,P=0.047<0.05,见表7)。

2.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学生每天课余上网时间对比。

一年级学生85人,每人每天平均上网时间是2.87小时。二年级学生85人,每人每天平均上网时间是3.13小时。三年级学生33人,每人每天平均上网时间是3.03小时。通过方差分析,不同年级学生课余上网时间不具有显著的差异性(F检验:F=0.413,P=0.662>0.05)。可以认为,学生课余上网时间差异受学生所在年级影响不大(见表8)。

3.男生、女生每天课余上网时间对比。

男生94人,每人每天平均上网时间是3.26小时。女生109人,每人每天平均上网时间是2.79小时。通过t检验,男生、女生每天课余上网时间不具有显著差异性(t检验:t=1.815,P=0.071>0.05)。可以认为,学生课余上网时间差异受学生性别影响不大(见表9)。

(四)学生晚自修时间活动内容对比

203人中,住校学生63人,晚自修时间能认真学习的10人,占住校学生总数的15.9%;趴在课桌上睡觉的23人,占住校学生总数的36.5%;同学之间聊天的5人,占住校学生总数的7.9%;看小说杂志的25人,占住校学生总数的39.7%。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梳理高职院校学生课余时间分配调查结果可知:(1)职校学生目前厌学心理普遍严重。课余时间能自己学习文化知识的人数比率很低,大部分学生课余时间主要是上网或者看电视看小 说等。相比较,中专学生比高职学生厌学情绪高,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厌学情绪高。(2)职校学生每天课余自主学习时间很短。职校学生每人每天课余平均自主学习时间只有1.14小时。高职学生每天课余自主学习时间要明显比中专学生多。(3)职校学生每天课余上网时间较多。每人每天平均上网时间为3.01小时。中专学生每天课余上网时间要明显比高职学生多。(4)只有少部分住校学生晚自修时间能认真学习。大部分同学晚自修时间是在睡觉、聊天或看小说杂志等。

(二)建议

1.注重培养校园职业情境,营造职业教育学习氛围,加强引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本次调查发现,7.9%的学生最喜欢的课程是专业理论课,56.2%的学生最喜欢的课程是专业实践操作课,11.3%的学生最喜欢的课程是语数外等公共文化课,24.6%的学生则对任何课程都不感兴趣。所以,要营造校园职业教育学习氛围,强化技能训练,开展各种技能竞赛等,这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专业实践训练。对于学习热情不太高的中专学生和高年级学生,更要调动其专业技能学习积极性,提高其动手操作能力,为其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其次,专业教师要有企业实践经历,因为只有进入企业实践并经历真正的企业岗位锻炼,才能掌握贴近企业实际的专业技能,才能在教学中真正给学生传授有用的动手操作技能。唯此,才能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职业教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减少其上网频率,缩短其沉溺网络时间。[1]与普高学生相比,职校生没有升学压力,机动时间较多。因此,学校可组织学生多开展文体娱乐活动。本次调查发现,81.3%的学生希望学校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体育活动,18.7%的学生则对此持无所谓态度。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客观上也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减少学生课余上网的时间和次数。如笔者所在学校每周三开展的“广场周周演”活动,还有“女子管乐团”学生社团活动,学生参与度都极高,节目质量也很高,深受学生喜欢。

3.建立多元评价机制,突出专业技能训练,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第一,积极开展各专业学生技能竞赛。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又能使学生有事可做,技能训练取得的成就感能够冲淡部分学生文化基础课成绩不理想的心理压力。[2]第二,实行“替代学分”、“过程学分”相结合的评价机制。“替代学分”是指用技能成绩来替论课考试不及格的成绩。如数学考试不及格,可用电工、数控等专业技能学分来弥补。“过程学分”是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能拿到学分。[3]如在实训课上加工出了一件合格的机械零件产品,就能拿到相应的学分。只要总学分能达到学校规定的要求,就能按时毕业。“替代学分”、“过程学分”相结合,能促进学生真正学到一技之长。这些对于考试没信心而对待动手技能操作却积极性很高的学生来说,真正是因材施教的可取路径。

另外,增强住校生晚自修管理,配备适当的值班教师,既能解答学生的学习问题,也能维持良好的晚自修纪律。

网课学习经验总结篇(2)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0-0107-03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从横向规模发展转变为纵向深度应用发展,社会对各种类型的网络技术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的需求也不断递增。在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驱动下,为应对网络技术更新的日新月异以及网络高级应用型人才需求的不断扩大,高校网络工程类课程的各项改革势在必行[1]。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目前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ate),它是以现代工业产品从构思、研发、制造、运行全生产过程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方式学习工程。它是以能够领导现代工业产品过程或系统开发的现代工程师所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为目标,以现代工程实际为背景环境,采用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并让学生在现代学习和实践环境中取得丰富的设计制作和主动学习的经验,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一体化成长[2,3]。CDIO教育模式符合网络工程类人才培养特性,对网络工程类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路由与交换》是我校网络工程方向一门重要专业必修课,在网络工程课程体系中拥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它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深入学习数据通信网络路由与交换技术中的重要原理、协议及应用方法,旨在培养学生具有中型企业网的规划设计与实施技能,是一门与实际应用联系非常紧密的典型的网络工程课程。因此,针对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将对网络工程类其他课程的改革起到很好的示范效应。

一、课程现状与问题

1.课程现状。目前,本课程针对通信工程专业通信网络方向大三的学生,总课时48学时,其中理论课时36节,实验课时12节,每周一次课,每次3节。授课形式为:理论课在多媒体教室,老师讲解理论并配合操作演示;实验课在通信网络实验室,学生分组完成一个小型实验项目。

通过理论学习和综合实验的训练,帮助学生理解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步骤、熟悉网络故障的排除方法,使其具有规划、设计、实施中型企业网的能力。

2.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前几届学生的实际教学效果,本课程在课堂教学方面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理论与实践被割离。本课程实践性较强,理论和实践粘合较紧,现在“理论36课时+实验12课时”的授课方式,弱化了实践的作用,其次将理论和实验分开教学,使学生在学完网络协议原理后不能马上在实验环境中验证协议的工作过程,影响学习效果。

(2)单项技术与整体项目无法衔接。学生在做实验的时候,对于单项技术的应用能轻松完成,但是对于有一定综合性的实验,往往无从下手,说明“从单项技术到综合项目”的方式导致知识点的离散性,使学生没有理清各种技术之前的相互关系,对于多种技术同时应用的情况缺乏整体认识。问题的关键在于为了教学的方便,原本属于同一个项目的多项技术被人为分割成一个个小的知识点,便于学生逐个掌握,但是学生缺乏整合各项技术的能力[4]。

(3)学生参与度不高。在理论学习阶段,教师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很难将抽象的协议讲得生动,学生对枯燥的协议、烦琐的工作流程不感兴趣;实验阶段,学生各自为政,认真的学生多做,偷懒的学生少做甚至不做,缺乏团队意识[5,6]。

二、教学改革内容与措施

CDIO模式下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师提出明确的任务目标,学生对目标进行分析研究,并设计实施方案,将方案转化为产品或系统,并经过不断的调试修改形成一个产品或系统,形成一体化教学体系[7]。

本文参考CDIO教育模式的教学过程以及课程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对教学内容重新规划与整合,引入顶层项目和次级项目的概念;其次,为了提高学生实践机会,为了给体验式学习营造真实项目环境,对授课方式进行改革;然后,在每次授课过程中实施基于角色扮演的项目体验式教学法;最后,将学生在课堂体验式学习表现以及课外自主学习中的成绩作为综合考核学生的依据。

1.融合理论与实践,整合教学内容。根据本课程应用性的特点及体验式教学的需要,以“总―分―总”式结构整合教学内容。所谓“总―分―总”,即从一个大型工程实例(顶层项目)出发,归纳出完成该工程的所有单项技术,针对这些单项技术设计相应的次级项目,然后根据各项技术之间服务与被服务的递进关系,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地开展各项技能的培训,当所有次级项目完成后,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也实施完毕。这种“总―分―总”式的组织方式便于学生在初期就能掌握网络的全貌,并理解各项技术在实际工程中作用。

“总―分―总”式组织法实施方案如图1所示,教学内容被以下几个时期串联成一个整体:项目设计准备期、整体项目认知期、递进式学习期和综合应用期。在准备期着重学习网络工程基础,包括常见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管理、IP地址规划等;在整体认知期通过两个大型项目实例(园区网是典型的交换型网络,企业网是典型的路由型网络)来分析客户需求,学习典型交换型和路由型网络的拓扑结构,此时并不涉及各种需求的解决方案,仅从整体上认知网络结构,了解各项技术的应用场合及能解决的实际问题(总);在递进式学习期,所有技术通过两个实例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而不是孤立的个体,将从简单到复杂、局部到整体、低级应用到高级应用的顺序逐步学习网络工程基本技能,学习各项技术的配置方法,解决实例中遇到的问题,逐项满足客户需求(分);在综合应用期,将再设计两个工程实例,提出需求,指导学生应用课程所学技术完成工程的设计、配置、测试等任务,检验学习效果(总)。

2.依托虚拟实验平台,改变授课方式。授课方式的改革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将授课地点从教室搬到实验室,将实验室虚拟网络平台软件融入理论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做到“边理论边实践”;第二,改变单一专业教师授课的方式,聘请“校企合作”企业工程师参与综合实验的设计和现场指导,提高综合实验的工程时效性。

从在教室上理论课、实验室上实践课转变为所有教学内容都在实验室完成,看似仅仅就是教学场地发生改变,实质是授课方式的转变。实验室拥有网络虚拟软件平台(GNS3、Cisco Packet Tracer,业内工程师认可的主流软件),借助于这些软件平台,协议的工作流程不再抽象,当堂学习的配置技术也能及时巩固;并且在实验室能近距离接触真实网络设备,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6]。

同时,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将业师引入课堂,改变单一讲师授课的形式。将业师引入课堂是弥补讲师实际工程经验不足的重要手段,一方面依托学校的“千人业师”计划,由业师在课堂开展讲座,介绍行业背景、就业前景;另一方面,业师可将实际工作中的真实案例引入实验教学,使综合实验更具有现实意义。

3.营造项目实施情景,开展教学改革。企业网络工程师在实施工程时并不是直接操作真实设备,这样容易给客户造成难以预计的不良后果,他们遵循“构思模拟实施”的步骤,依据这样真实的项目实施规律,本文加以改进提出适合于课堂操作的项目体验式学习法,并运用到《路由与交换》课程的单次(3课时)授课过程中。

如图2所示,首先,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引出真实案例,提出设计需求,并讲解所涉及技术的理论知识(案例讲解,1课时);然后指导每位学生在网络虚拟平台(Cisco Packet Tracer或GNS3)提出设计方案,搭建工程拓扑图,完成所有设备的配置以及测试任务(模拟器演练,1课时);最后,学生将以小组为单位成立项目组,并进行角色扮演(如项目经理、网络工程师、实施与测试人员等),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将虚拟平台测试无误的方案移植到实验室的真实设备上,完成真实设备的配置并测试(角色扮演,1课时)。

在教学的第一阶段主要以教师的讲解为主;进入第二阶段,教师只负责指导,以学生的模拟操作为主;第三阶段,学生将选举本小组项目经理,并在项目经理的指挥下完成整个工程的实际操作。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指挥,师生互动为主要手段,实现知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应用的全面掌握。

4.结合课堂与课外,改变考核方式。学生本课程的总评成绩将由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比40%,将采用过程考核的方式,记录学生每次项目的完成情况,并根据其在小组中扮演的角色打分(通常扮演小组项目负责人的学生会有更高的成绩);期末考试占比60%,将采用“项目+报告”的方式,布置一道大型的网络实例,提出设计需求,让学生在课外借助各种网络资源完成项目设计,要求能在网络虚拟软件平台测试通过,并撰写项目报告。为了防止学生之间相互抄袭,要求报告不得雷同。

三、结语

本文首先分析了《路由与交换》这门应用型课程在网络工程类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对人才培养的作用;然后阐述了课程在教学与实践环节的现状,深入剖析了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依据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教学内容、授课方式、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四个方面提出了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经过一个学期的试验,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具体表现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自主学习的能力被激发,对网络工程这个方向更加认同。

参考文献:

[1]徐远超,关永.“网络工程”实践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7,(11):5-8.

[2]康岚兰,胡健,彭洁.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中的探索与实践[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2,33(2):94-97.

[3]曹琼,张光建,黄贤英.CDIO思想指导下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3,(38):78-80.

[4]郭广军,羊四清,戴经国,龚德良.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19):134-139.

网课学习经验总结篇(3)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主体教育思想的深入与普及、素质教育的广泛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正在复兴。“以学生为中心”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发现、探索、创造的空间,充分挖掘学生潜能,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学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创造性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性、独立性,体验性、问题性的现代特征。

课程是贯彻教育理念的核心基础,在实施“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改革的过程中,有三点尤为重要:第一,要转变教师教学方式、课程学习资源的组织方式,即教师在课程设计、教学组织、课堂控制、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等方面进行改革;第二,学生在课堂中较好地转变学习方式,在课堂外主动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即学生学习策略、学习能力发展方面有改进;第三,以课程为核心基础进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改革,必须以网络教学平台为辅助。网络教学平台不仅能够为学生创建一个基于网络的学习环境,建立起以学为主的教学平台,还能通过教师的教学过程设计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改革,提高教学的交互性,实现因材施教、个别学习,开展个性化教育。

“国际经济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是大多数经济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它以西方经济学为基础,对当前世界发生的重大贸易和金融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并提供一定的应对策略。由于“国际经济学”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在实施“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改革时,需要解决几个问题:第一,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二,以能力培养为导向,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第三,重视对学生的引导、指导与合作;第四,将网络教学平台融入教学设计。

因此,本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如下: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将网络教学平台融入教学设计,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组织教学内容,加强对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和使用,尤其注重将信息技术手段融入教学过程,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增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自主性和协作性。具体来说,即遵循从主体建设到平台建设、再反思总结的思路。其中:主体建设主要包括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建设;平台建设主要包括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与应用;反思总结主要是总结经验的阶段,最终目的在于检验改革效果并完善教学。

二、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一)教学改革内容

第一,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建设。主要包括:进一步完善教学大纲和进度计划表,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引入学科前沿、关注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设置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规范相关要求,按要求_展实践教学环节,提供与本课程相关的(政府部门、高校、知名论坛与博客等)网址链接,完善与教材配套的题库。

第二,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与应用。一是按照网络教学平台的不同栏目(模块),公布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公告、教学基本文件(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等)、教学文本或视频材料(PPT、电子教案、实践要求及组织安排)、题库、案例库、与课程相关的网址链接等。二是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教学互动,包括在线或留言答疑、论坛主题讨论等。三是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教学管理,包括建设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并经常更新;通过提供链接或转载等方式,引入学科前沿和国际经济形势、热点问题;布置在线或离线作业(离线为主)并及时批改;制定和公布调查问卷、开展教学调查,为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第三,总结经验。重点总结将信息技术手段(网络教学平台)引入“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改革以来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的经验,改进实施中的不足,强化改革效果。

(二)具体实践过程

第一,教学团队分工及执行。按教学改革的内容进行任务分解,教师以团队形式共建课程。并就网络课程建设和使用定期进行研讨,提高网络教学水平。

第二,建立课程网站,提供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基本信息包括课程导学(“课程导学”栏目)和教师信息(“教师队伍”模块)。其中“课程导学”模块包括课程简介(明确课程性质、地位),教学大纲(明确课程目标、学习目标、主要教学内容),主要内容及要求、重点、难点,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学习指导(引导学生基于网络平台进行自主性、交互性、共享性、协作性学习)。

第三,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学基本文件(“课程导学”栏目),公布教学改革后的大纲、教学进度表。二是教学内容,具体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设计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学时及教学形式,并提供科学完整的理论教学电子课件(“教学内容”栏目)、制定实验指南(“课程实验”栏目)。三是建设完善教学材料(“课外资料”栏目),主要是三类材料――视频资料、网址链接、案例。其中视频资料部分包括与章节内容相关的视频,例如《贸易战》、《货币》、《大国崛起》等,能辅助学生扩展课外学习、了解国际经济领域重要热点问题。网址链接部分则提供与学科前沿发展及国际经济热点问题相关的国际经济组织、各国商务部和统计局、官方网络链接,与专业相关的学习网址(如人大经济论坛等),以及我国各种经济、贸易发展报告。案例部分则是为实践教学环节提供课程案例(“课程案例”栏目),可以供课堂教学、学生案例分析实践教学环节使用。四是题库部分,提供了课程每章节的完整习题(“自我测试”栏目)。五是实验教学部分,公布课程的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指南(“课程实验”栏目)。

第四,网络教学平台应用。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与课程相关的通知公告(“课程通知”模块);二是开展教学互动,包括“课程答疑”、“课程交流”、“课程留言”三个层次的互动――通过“课程答疑”栏目、QQ群进行在线讨论、在线答疑;通过“课程交流”栏目,就国际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主题讨论,或者就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自由讨论;通过“课程留言”,与学生就学习过程中的一些疑问进行交流;三是进行教学管理,包括三个方面的管理,即教师团队及时地维护课程网站、更新内容、通知,布置离线作业和自我测试、及时批改作业,设计问卷并利用“教学调查”模块和问卷调查等在线平台进行开展教学调查。

第五,总结评价。在学校的学生评教系统评价的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总结。

三、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特色与创新

(一)主要特色

第一,在教学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综合运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科研训练和团队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

第二,重视对学生五种能力(即质疑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及学习能力)的培养。课程目问奔苹、内容编排、课后实践等诸方面都关注学生上述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指导与合作,即在课堂讲授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在实验教学中创造实践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提供教学资源,重视提供时间空间,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第三,在教学评价方面,秉承多元评价理念,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即总评成绩=平时成绩(过程评价)+实验成绩(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期末成绩(结果评价)。其中平时成绩占25%,具体包括:出勤(20%)+平时作业(40%)+随堂报告及课程交流(40%)等情况的考核。实验成绩占25%,根据团队学习及小组实验报告进行评定。期末考试占50%,主要考查学生对国际经济学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

第四,充分运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课程教学,加强将信息技术手段融入教学过程、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增强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自主性和协作性。

(二)创新

本课程教学模式,在与没有使用网络教学平台之前相比,具有以下创新性:

第一,基于网络教学平台教学目标的创新。改变以往单一的“传授知识”教学目标,本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课程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国际经济学”基本理论,还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

第二,基于网络教学平台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除了对课程主要理论和知识点进行讲解外,注重引入学科前沿和国际经济形势、热点问题等教学内容。

第三,基于网络教学平台课程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由以往的教师课堂讲解+课后习题为主,转变为课堂讲解+课堂实践+课外实践+课外讨论+课外自主学习的方式。

第四,学生学习的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自主性和协作性得以实现。

四、课程取得的效果及评价

(一)学生评价

1.基于学校教学评价系统的评价

学生对本课程的教学评价为92.66分,尤其对以下几个方面评价较好:第一,教学态度和为人师表方面满意度为93.53%;第二,布置课外思考题(或实践练习),并提供阅读文献或参考书目(或通过课程网站提供学习资料),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这方面满意度为93.00%;第三,因材施教,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方面满意度为92.47%。

2.基于教学调查的评价

对教学方式的评价:第一,绝大多数同学对使用网络教学平台或QQ群进行辅助学习持有赞成的态度(87.50%),仅少数同学认为使用与否无所谓(12.50%),其中教学资料、案例和主题讨论、自由讨论受到多数学生的喜欢;第二,绝大多数同学赞同教师的教学组织形式和评价考核方式(87.50%),其中有两个环节受到学生较多肯定,即安排学生进行随堂报告(75.00%)和教师课堂讲解(56.25%)。

学习效果方面:第一,多数学生关注和使用网络教学平台,对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56.25%),并且平台对学习效果有帮助(62.50%);第二,多数学生认为自己的课程学习效果一般(62.50%),部分同学认为不好(37.50%),原因主要是自己没有用功(100%),其他部分原因是不喜欢学(12.50%)、教师没讲明白(12.50%)、教材不合适(12.50%);第三,学得好的同学之所以能学好,主要原因是勤学好问(81.25%)、自学能力好(81.25%);第四,通过本课程学习,同学们获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收获:国际经济学方面的知识(68.75%)、学科领域的眼界得到扩展(50.00%)、沟通表达能力有所提高(50.00%)、应用所学知识分析经济状况与经济重要事件的能力(56.25%)、团队学习与合作的能力(43.75%)、学习能力得到提高(37.50%)。

(二)自我总结

第一,经验。在教学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重视对学生五种能力,即质疑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及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评价秉承多元评价理念(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充分运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课程教学。

第二,不足。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互动、学生自主学习任务的设计等方面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例如主题讨论多样化,在教学评价方面加强学生使用平台的权重,提高题库使用率等。结合教学调查得到的结果,将在以后的教学中将着重上述三个方面的改进。

(三)整体效果评价

本课程教学改革实现改革目标,课程教学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推广性。具体体现为:第一,教学大纲规定的学习目标方面得以实现,学生学习的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自主性和协作性有所提高;第二,教师运用网络教学的水平得到提高;第三,建设完成较为完备的教学资源(课程基本信息、基本文件、电子课件、题库、案例库、作业、实践规范及要求、网络链接等),并及时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第四,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管理和互动较好。

参考文献:

网课学习经验总结篇(4)

项目教学法简介

项目教学法的前提是“项目”,是一个人人参与的集学习、创作于一体的过程。

项目教学法就是在教学中,组织学生真实地参加项目设计、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项目教学法的开始阶段,主要采用独立作业的方式。项目教学法更多采用小组工作的方式,共同制定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一般而言,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可以分五个阶段:

确定项目任务通常由教师提出一个或几个项目的任务设想,与学生一起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

制定计划由学生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得到教师的认可后实施。

实施计划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的合作形式,然后按照已确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开展工作。

评价考核通过项目的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查,包括教师评价、学习小组评价和自评三部分。可分三个级别进行考核:第一级,由教师对各小组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定,如能否共同协作,是否实现预期功能,是否具有创新意识等;第二级,由各小组成员根据每个组员对本小组的贡献情况及参与意识进行互评;第三级,由学生本人进行自评,如自己是否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是否已经掌握本课程的知识点并熟练应用。最后,综合三级评定情况确定每名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有企业参与的项目,必要时可由企业做出最终评价。

归档或结果应用项目应尽可能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应尽可能将项目的完成结果应用到企业和学校的生产教学实践中。

《网页制作技术》课引入项目教学法

《网页制作技术》是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等专业的主干课程,具有实用性强,应用面广,操作性强、与岗位联系密切等特点。为了更好地讲授《网页制作技术》课,我们进行了大胆的教学改革,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实际项目引入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核形式,较好地实现了课程教学目标。

《网页制作技术》的课程目标《网页制作技术》的课程目标是结合职业岗位的需要,培养出能够从事网页平面设计或网站构建的人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和综合能力。

将项目教学法引入《网页制作技术》课本课程的传统教学方式是先由教师在多媒体教室授课,然后安排学生在实验室上机验证教师所讲内容。这种方式忽略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学到的知识比较零碎,很难开发实际项目。随着课程内容的深入,很多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丧失了主动参与的意识,以致课程结束时,几乎没有学生能够设计出具有一定水平的网站。为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中心。我们分析了该课程的特点,并结合任课教师为企业开发网站的经验,让教师将所承担的网站建设项目引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共同开发项目,让学生既能学到知识,又能积累项目开发经验,从而体现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

项目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将项目教学法引入《网页制作技术》后,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引导协助作用。学生在项目的驱动下自主学习,边学边做。有些能力突出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与外界联系,承接小型网站建设项目。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他们主动与其他同学和教师进行交流,讨论问题,促进了项目教学法的发展。项目完成后所带来的成功的愉悦和满足感,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网页制作技术》课实施项目教学法的过程

笔者在担任《网页制作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特点以及环境,将教学过程划分成以下五个阶段。

(一)网站项目的确定

确立实用、优秀的项目是项目教学法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因此,在实施项目教学法时,首先,应选择切实可行的项目。在教学正式开始之前,可先对学生进行分组,尽量使每一组学生的能力都比较均衡。同时,结合相应的岗位能力要求,将选用的项目分为两种:一种是选用已通过验收的项目,另一种是选用正在进行中的项目。其次,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项目的难易程度。对于首次接触这门课程的学生,由教师负责选取项目,讲解知识点。所选取的项目必须简单、典型,并且最好选择已经完成的项目,以便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对于具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选定具有较高难度的项目,并且最好选择正在进行中的项目,让学生身临其境,参与创造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实践的艰辛与乐趣。另外,应注意根据学生具体的培养方向,确立最适合的项目。

(二)网站项目计划

网站项目的计划应按照项目开发的需求加以实施。确定项目以后,让每一组学生针对该项目进行需求分析,启发学生主动发现身边的素材。对于已通过验收的项目,可由教师充当企业的角色,由学生向教师汇报自己所进行的关于项目需求的分析及收集到的资料;对于正在进行中的项目,可由学生直接面对企业,与企业沟通,做出需求分析。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起到指导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对已验收的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事先对该项目内容进行定位,分析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完成的任务,确保学生进行需求分析时,不会定位过高。

完成项目需求分析后,教师应根据学生所作的需求分析确定项目的能力模块,并将每个能力模块细分为一系列小项目,学生根据课程的时间安排,结合项目内容编写项目开发计划书。例如,根据我校《网页制作技术》课的实际情况,将首次接触这门课程的学生的能力模块划分如下(见下图)。

(三)网站项目实施

项目教学法中最重要的环节是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在该过程中,教师应及时恰当地对学生进行引导,督促学生根据项目计划书,按时按量完成相应的功能模块,保证项目顺利进行,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对于首次接触网页制作的学生来说,没有一定的网页制作软件操作基础,就无法进行项目建设。因此,应在《网页制作技术》课程项目实施过程的第一阶段讲授学生网页制作软件的使用方法,为第二阶段奠定基础,第三阶段的主要任务则是撰写网站开发总结报告,锻炼学生撰写文章的能力。

第一阶段实施过程对应上图中的能力模块划分情况,在第一阶段的实施过程中主要教授学生网页制作软件的使用方法,使其形成相应的具体能力。具体做法是:教师首先通过简单的例子讲解实际操作方法,然后,让学生练习新知识、新操作,完成相应的实验项目。通过这种双教一体的教学模式、讲练结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

第二阶段实施过程结合第一阶段学生具体能力的锻炼情况,根据所要建设的项目,按照项目计划书进行开发并完成设计。该阶段是项目教学法实施的核心环节。在此阶段,教师要根据各开发小组的具体情况、具体要求及时恰当地进行指导,解决学生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督促学生按时按量完成项目计划书中的各个开发环节,保证学生顺利完成项目的开发,实现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做好指导监督工作。如定期召开各项目组长会议,了解各项目组的开发进程;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进行技术引导和指导,收集各组遇到的难题,组织各组进行总结和经验交流,从中探讨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阶段实施过程该阶段的任务是在学生完成网站建设后,撰写开发总结报告,总结本次学习、开发的收获和经验,为下一次开发做准备。阶段性总结评价也是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和学生在每个阶段的学习结束后,都要对该阶段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评价、总结,及时改进不足之处,巩固成果,为后续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网站项目展示与评价

项目完成后,应对网站项目的建设效果进行展示,并加以讲解。在讲解展示网站的过程中,学生和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并结合相应的网站项目评分表,形成学生和教师对该项目各自的评价。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还应结合其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参与程度、服务程度以及所起作用等各方面的表现情况。在对承接的企业的开发项目进行评价时,除上述评价角度外,还应结合企业的需求,即除了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外,还要有企业评价,并以企业的评价作为最终的评判标准。

(五)网站项目的总结和应用

项目完成后应进行总结,并将其成果应用到相关领域,体现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我校在《网页制作技术》课中实施项目教学法以来,完成了多个项目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如我院的网站、各系各部门的网站、思明网站等。项目完成后应总结思路、技巧并进行经验交流。思路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明晰项目完成的最佳思考方法,找到自己的不足;技巧总结着重总结解决开发环节中遇到的难题的方法,把握并吸收整个项目开发的精髓;经验交流主要是对学习方法、知识应用进行交流。最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项目进行拓展和延伸。

项目教学法的成果

《网页制作技术》课在实施项目教学法后,从本质上改变了课程的教学目的。这种改变使学生不再觉得学习该门课程只是为了获取学分,而是真正掌握一门技术,具备一定的开发能力,能够承担相应的工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撰写报告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培养和提高。

实践表明,《网页制作技术》课从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枷锁中挣脱出来,实施项目教学法,体现了以学生为本,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掌握了一门技巧,对教师也是一种锻炼和提高。

参考文献

网课学习经验总结篇(5)

【关键词】 外在知识;写作内容;远程学习者

【中图分类号】 G4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3)03—0082—06

一、引言

英语写作能力是英语综合能力的体现,写作的实质就是努力“把题材从潜意识中提取出来,让清醒的头脑能够审视它们并对其进行加工处理”( Neman 1995: 57) 的过程。“好文章必须有实质内容”(Oster,1984),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中国学生英语写作最突出的问题是写作内容贫乏(张在新,1995(3):47),经常会遇到“没啥好写”和“写不出来”(刘锡庆,1995(7):36)的窘况。造成以上状况的原因或影响写作水平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王文宇、文秋芳(2002(10):19)认为:学生对主题知识的丰富程度是影响写作水平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二、理论基础及前人研究概述

1. 内容图式

主题知识有时也被称为内容知识或话题知识,其学术名称是内容图式。不同的研究人员对内容图式有不同的解读。李明远(1998:70)认为内容图式指人脑中已掌握的与主题内容相关的语言及文化背景知识。周遂(2005:22)认为内容图式指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背景知识。段志聪(2010:127)认为内容图式是一种背景知识,是与语篇主题相关的图式,具有文化因素,因此广义上可以理解为背景或主题图式;它是一种内容结构,相当于脚本、框架或场景。朱曼华、郭奕奕(2011:155)认为内容图式指的是文本内容方面的背景知识。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内容图式不是狭义的人脑中已掌握的相关知识,而是广义的与主题相关的背景知识,不管该知识是否已被大脑掌握,换言之,广义的内容图式既包含与自身经历、感受和观察相关或来自长期记忆的信息——内在知识,又包含长期记忆之外与话题相关的论著、论文、视觉材料和网站等知识资源——外在知识(秦晓晴、毕劲,2011(1):24)。内在知识和外在知识哪一个对写作的贡献更大呢? 秦晓晴(2011(1):27)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获得内容知识运用模型,并计算组成模型的各项目之间的相关性系数,研究发现:内在知识和外在知识均与写作内容显著相关,但后者的相关系数高于前者,说明内容图式中的外在知识对写作内容的贡献更大,内在知识的不足可以通过获取外在知识而得到有效补充。

2. 已有研究

迄今为止,有关 “写作内容”的专题研究较为鲜见,“写作内容”基本被并入到写作教学法研究的写前环节。个别研究提到与写作内容相关的主题知识时,由于写作被狭义地定义为课堂限时写作,所以研究的着眼点常局限于大脑已存储或已掌握的内在知识(张国荣,2004(9):37-39;邓鹂鸣,2004(11):70)。实际调查研究也发现:学习者在实际二语写作中所使用的主题知识主要来自大脑长期储存的内在知识和个人经历(Wang & Wen,2002(11);秦晓晴、毕劲,2012:34)。相对内在知识而言,对外在知识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只在个别论文中被零星提到,如:杨俊光(2011(2):114)建议教师在授课时利用互联网资源向学生传递各种信息(外在知识)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何培芬(2007(3):143)、徐秋波(2011(1):118)建议学生写作前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索相关信息(外在知识)进行构思并列出写作提纲。由此可见,以往的写作教学法研究中严重缺乏对“利用外在知识丰富写作内容”的专题研究。为了帮助学习者丰富写作内容,提高写作水平,教师有必要在实际教学中加强对学习者如何获取和使用外在知识的引导。

如何才能获取相关外在知识呢?杜甫的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生动地说明写作内容的丰富可以通过大量阅读获得。随着社会进步,人们不但可以阅读书籍、报纸、杂志,还可以“阅读”电视、手机和互联网(郭士香,2011:45)。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互联网成为知识集大成者,各种文字、图画、声音、影像资源应有尽有,基本上所需资料都能在互联网上找到(徐秋波,2011(1):118);网络搜索技术快捷方便,其内容呈现形式多姿多彩、灵活多样,“看惯互联网的人可能很难再去读一本厚厚的书了”(Nicholas Carr,2011(6):7),所以带着问题去互联网搜集相关资料符合现代人的学习习惯。同时,“课堂会话是知识共享的中介”(Mercer,1994),通过口头话题讨论可以在极短时间内与他人共享大量信息,避免重复劳动,是一种适合信息化社会的团队式学习方式。通过课堂话题讨论,该话题相关信息得到共享,保证了学生对写作主题的正确把握以及所表述话题的丰富性,但学生在交谈话题时,有可能抓不住重点,这时教师可向学生作某些暗示,帮助学生理出头绪、抓住要领(戴炜华、龚俭青,1997(3):35)。

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写作前使用互联网搜集、整理与主题相关外在知识,并以课堂会话形式与他人共享的做法,来研究利用外在知识补充内在知识以充实写作内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实际效果。

三、实证研究

1. 研究假设

(1)写前阶段进行充分的课堂会话、分享话题外在知识能有效促进中、低水平学习者对写作主题把握的准确性和习作内容的充实性。

(2)写前阶段进行充分的课堂会话、分享话题外在知识能有效促进中、低水平学习者提高总体写作水平。

2.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是某省级开放大学2012秋季学期入学的英语本科58名大一新生。开放大学的大部分学生是有工作、有家庭的成人学习者,其典型特征是年龄大、离开校园时间长、工作压力大、学习时间有限、学习基础相对普通高校学生而言较为薄弱,属中、低水平学习者。本研究对象共分两组:控制组和实验组,其中,控制组28人,实验组30人,但控制组和实验组分别有2名和4名学生未参加后测,全部完成前后测的学生共52人,所以控制组有效数据为26人、实验组有效数据为26人,以上研究对象来自同一任课教师执教的4个平行班。

3. 测量手段

本研究使用数据分析与统计软件SPSS 17.0中文版,对前后测作文的两位评分人进行相关分析,检验其评阅标准的一致性;对实验组和控制组两组之间的前测和后测总分、前测和后测内容分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两组间的前测总分和内容分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后测总分和内容分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对实验组组内和控制组组内的前后测总分和内容分分别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检验实验组组内的前后测总分和内容分是否有显著性差异,控制组组内的前后测总分和内容分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学期结束后,对实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网络辅助写作形式和写作能力提升之间关系的看法。

4. 参加实验的课程信息

实验课程是一门类似综合英语或精读的本科课程,该课程使用培生教育集团开发的“Success”系列Intermediate层次的课本作为教材,该教材共14个单元,其中8个单元重点介绍了6种不同体裁、8个不同主题的作文写作结构,这8个单元的主题作文将作为实验的培训素材。

5. 实验设计

实验从学期初(第一周)开始,到学期末(第14周)结束。控制组学生课堂上接受常规性教学,课后完成作文练习。实验组学生除课堂上接受常规性教学外,还接受专门的实验培训。培训阶段,实验组学生需课前完成有关作文话题知识的搜集,课堂上与同学共享,课后完成习作,具体设计如下。

实验组和控制组学生在学期第一周课堂上和任课教师互相交换电子邮件地址,作为学期内上交、反馈日常习作的主要方式,其模式为教师在每次课结束时,布置习作题目,学生在课下完成并提交给教师,教师在下一次上课之前以电子邮件形式给学生反馈。同时任课教师以组为单位分别建立实验组QQ群和控制组QQ群,要求学生必须在第二周上课前申请入群,并按要求设置好群名片,方便师生就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随时交流。学生在学期第二周接受前测,第二周周末提交前测作文,学期末(第十四周)接受后测,第十四周周末提交后测作文。

教师在学期第三周的课堂上专门给学生讲授并示范如何使用搜索引擎,如何析出关键词并利用关键词去搜索、获取自己想要的话题资源,同时提示学生网络资源浩瀚如海,要学会剔除糟粕、取其精华。在学期中(第四周到第十三周,去除两周假期)的8周时间内,实验组学生将所学技巧应用于实践。实验的培训素材,即8个写作题目,已在学期初第一周课上以纸质打印版的形式发放给实验组成员,每个写作题目旁边都标有按教学进度推算的上课周次、话题负责人的姓名及交流日期。在学习到这8个单元时,负责该单元话题讨论的实验组成员需课前查找好相关资料,然后按指定时间在课上进行口头作文交流,教师会在课上留出足够时间供学生口头介绍该话题相关内容,听众(教师和学生)也会设计一些与主题内容相关的问题提问演讲者,演讲者对听众提问给出合理回答,听众对演讲者演讲过程中表述有误的地方进行批评指正,充分共享8个话题知识。在话题知识的分享过程中,若演讲学生出现严重走题,任课教师就会详细举例说明如何围绕题目和要点进行写作。充分交流后,成员们被要求在课后按时完成写作任务,并以电子邮件形式发到教师邮箱,任课教师对收到的有关8个写作练习的学生习作分别从内容、结构、语法和词汇(包括单词用法、单词拼写、标点符号、大小写)四个方面给予详细评阅,并将反馈稿以电子邮件形式及时回复给实验组成员。

前、后测作文题目均来自相当于大学英语3级水平的大学英语(B)网考作文题库。前测题目为“Difficulties in studying English”,后测题目为“Health and eating habits”。学生需围绕主题和列出的要点写作120字左右的短文。为避免学生过于关注前后两次测试,保证前后测成绩和实验结果的真实性,前后测题目只被作为普通的课后写作练习编入整学期教学计划。前后测作文收齐后,课题组成员在每一份作文试卷上编号, 卷面上不暴露考生的班级、姓名等任何与作文无关的信息,以保证阅卷结果的公正性。前后测试卷的评阅由课题组两位青年教师完成,评分标准在参考国家开放大学英语专业本科课程期末考试作文评分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本研究的研究重点,分别从内容、结构、语法、词汇(包括单词用法、单词拼写、标点符号、大小写)四个方面对作文进行评阅,每方面满分5分,总计20分。作文评分把充实的内容放在第一位,若作文内容与主题毫不相关,则直接判零分。两位教师所给分数的平均分就是研究对象的最终得分。但若两位教师给出的分数差别超过4分,则由课题组第三位教师重新评阅,然后取最接近的两个分数的平均分作为该研究对象的最终成绩。为验证其评阅标准的一致性,研究者对两位评分人所给出的成绩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下:两位评分人给出的习作总分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768,习作内容分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645,均达到显著相关水平,说明两位评分人在评分时标准统一,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为具体弄清楚哪个层次的学生在写作内容和写作总体水平上提高最快,本研究结合学生基础(中、低水平)和实验组学生前测成绩(最高分15分,最低分5.5分),初步划定10分[]中分组[]15分,0分[]低分组

四、实验结果

1.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通过对实验组和控制组两组之间进行前测作文总分、前测作文内容分、后测作文总分、后测作文内容分的独立样本T检验,得到如表1所示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和控制组之间的前测总分相差0.827分,前测内容分相差0.134分,对两组的前测数据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证明: P前测总分=0.149,P前测内容分=0.452,均大于0.05,说明两组在前测总分和内容分上存在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前测总分和前测内容分上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学生写作水平相当,对写作主题的把握及主题知识的运用水平相当。

而实验组的后测总分高出控制组2.19分,后测内容分高出控制组0.61分,独立样本T检验后,其对应的P值分别为:P后测总分=0.001,P后测内容分=0.014,均小于0.05,说明两组之间的后测总分和后测内容分的成绩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实验组的后测总分和后测内容分均高于控制组,说明利用外在知识扩充内容图式并口头分享的做法很有效果,对实验组学生正确把握主题起到了关键作用,促使实验组学生在后测时较控制组有了大幅提高。

2. 配对样本T检验

由表1可知,前测时水平相当的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实验组接受实验指导后,实验组在后测时就有了质的飞跃,较控制组有了大幅提高。但是控制组后测成绩也高于控制组前测成绩,是否说明控制组在常规教学中也得到了质的提高呢?为回答该问题,研究者分别对控制组组内的前测总分和后测总分、前测内容分和后测内容分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对实验组组内的前测总分和后测总分、前测内容分和后测内容分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得到如表2所示结果。

从表2可以看到:控制组的后测总分比前测总分高出0.387分,但由于sig(双侧),即P值=0.492>0.05,所以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控制组的写作总体水平未得到明显提升。同样,由于P=0.327>0.05,所以控制组在前后测内容分上的差异也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控制组学生对写作主题的把握仍然有失偏颇。而实验组对应的两个P值(0.000、0.001)均小于0.05,说明实验组学生的写作总分和内容分均较前测时有了明显进步和提高,实验假设成立。即:

(1)写前阶段进行充分的课堂会话、分享话题外在知识能有效促进中、低水平学习者对写作主题把握的准确性和习作内容的充实性。

(2)写前阶段进行充分的课堂会话、分享话题外在知识能有效促进中、低水平学习者提高总体写作水平。

那么,利用外在知识丰富写作内容的做法,对中分组学生提高最大呢?还是对最低分组学生效果最好?

实验初期,通过前测成绩已经析出中分组17人、低分组9人。通过比对这两组的前后测总分和前后测内容分,得到表3,从中可以看到对该问题的清楚回答。

表3说明:中分组和低分组的组内前后测总分、前后测内容分都有显著性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对比它们各自的提高幅度看,4.163>2.998,0.722>0.667,低分组的后测内容分和后测总分的提高幅度均大于中分组,所以该做法对低分组学生的效果最好。

3. 问卷调查

后测结束后,研究者通过QQ平台对实验对象进行了网上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如表4所示:

答案选项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依次为:很不同意、不同意、不知道、同意、非常同意。对第1题,80%的学生选择“同意”或“非常同意”,75%的学生不同意题3的说法。说明通过搜集外在知识丰富写作主题的做法得到了学生的支持和认可,大部分学生通过一个学期以来任课教师给出的有关写作内容的反馈,已经意识到自己在日常写作中经常会犯跑题或不按主题要点写作的毛病。50%的学生选择“同意”或“非常同意”题2的说法,说明一半学生没有采用正确的态度对待主角——写作、配角——网络,而是颠倒了主次,把网络当成了主要工具,写作当成了次要产品,这一做法的直接后果就是50%的学生对题4选择“不知道”,因为他们认为:习作成绩虽然提高了,但他们所搜集的网络作品凝结的是别人的智慧,自己只是借用,所以不知道作文成绩的提高是否代表着自己写作水平的提高;只有20%的学生选择“同意”或“非常同意”,说明这些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按照研究者的指导,以自己构思为主,网络素材为辅,大量练习后,最终能正确把握写作题目的主题思想,写作水平有了质的升华。

五、小结与讨论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利用外在知识补充内在知识以充实写作内容进而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实际效果,此处的“写作水平的提高”主要指准确把握写作主题和丰富写作内容。

1. 外在知识对准确把握写作主题的作用

在开放教育领域从教多年后,研究者发现:该群体英文写作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是离题、自说自话。这次实证研究中学生的习作状况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8次习作中,多数学生都曾出现过对主题理解有偏差或理解完全错误的现象,前测作文也不例外,实验组和控制组前测分别有19.23%、11.54%的学生出现习作偏题现象。课间与学生聊天找寻原因时,学生反映原因之一是写作习惯问题,从小到大养成的写作习惯就是只看题目,不看要求;原因之二是英语水平有限,对课本(全英文版)写作练习中给出的英文要求理解有误,造成离题或偏题。

本次实验的设计初衷之一是通过引导学生在正式动笔写作前上网查询相关主题作文、学生提交习作后教师进行反馈的做法,帮助学生更精确地理解和呈现主题。本研究中的教师反馈是有层次、有顺序的——先内容反馈,再结构反馈和语言反馈。如果有学生习作中出现内容偏题、走题等文不符题现象,教师会在反馈时给学生重新罗列写作要点,提示学生要围绕这些要点进行写作,而不再继续做结构和语言的反馈。这一做法有效引起了学生对写作内容是否切题的注意,实验组后测内容分数据证明了这一点。实验结果表明:这一举措取得了良好效果,实验组后测中无人出现内容分≤2分的现象,即无人偏题;但未参加培训的控制组学生在后测时仍有15.38%的学生出现偏题,即内容分≤2分的现象。由此可见,8周的实训和任课教师对8次习作的反馈引起了实验组学生对主题和写作要求的关注,写作时逐步摒弃了坏习惯,有效遏制了文章偏离主题现象的发生。

2. 外在知识对丰富写作内容的作用

国外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习利用图书馆查资料完成写作任务,写作质量的衡量标准是内容的丰富性和作者的思辨力;而中国教育基本围绕教科书展开,写作的教学和评价围绕形式展开,强调固定体裁文章用固定写作结构,注重语言的流利性和准确性(孙有中等,2011(7):604-607),这在客观上造成了中国学生自身内在知识面狭窄,而又不愿寻求外在知识帮助的现状。内在知识面狭窄,写作内容就会贫瘠,写作时为了凑字数只好不断用不同句型重复同一内容。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外在知识资源库,培养学生使用互联网来源的外在知识丰富写作内容的习惯,是解决写作言之无物的好方法。本研究中实验组学生经过8周的培训和强化练习,已经灵活掌握了筛选关键词进行网络搜索的技能,在网络素材的帮助下,其写作内容越来越丰富,实验组前后测的内容分可以证明:前测时,只有57.69%的学生的内容分≥3分;而后测时所有学生的内容分都≥3分,其中19.23%的学生内容分达到5分,34.62%的学生内容分达到4分,剩下46.15%的学生内容分也都达到了3分。

本实验达到了预期效果,但研究者对实验过程操作仍有些许思考:

网课学习经验总结篇(6)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课程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及Internet的广泛应用,网络技术及应用已经成为现代社会高级人才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本科毕业生应该具备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以及掌握基本的网络知识,具备相应的网络应用能力,本课程作为非IT类计算机基础教育典型核心课程之一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教学状况

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主要在非IT理工、人文及医学类大一或大二开设,虽然现在学生接触网络的时间都比较早,但对计算机网络的基础概念都不太了解,掌握的程度很浅。对于非IT类的学生,网络课程学习前所学习的计算机课程是《大学计算机基础》和《程序设计》,对大多数学生来讲,并不具备很好的计算机知识背景,而且这些学生专业后期课程与计算机网络衔接不大,而长期以来,计算机网络课程都是将重点置于基本理论的讲解上,一般来讲教材也比较适合IT类专业学生的学习,因此这门课程常常使得非IT类的学生学起来感到很枯燥,实用性较差。因此在网络课程教学中提出创新的适用非IT类学生学习网络课程的教学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三、根据各类学生的专业特点及培养方向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教学内容的确定要以培养学生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创新能力、网络应用能力为导向。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迅速,教学内容的选取要与时俱进,删除过时落后的部分,同时根据非IT各类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网络课程的需求,制定多元化的教学目标。采用多层次、多类别的分类教学模式,做到因材施教。采用“兴趣、理解、实践、应用”的递进方式,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将网络课程内容按照1+X+Y的模块构建,1是核心内容包括网络的基本知识、网络的基本应用和TCP/IP基础,是各个专业学生学习网络课程必须掌握的内容,X是限选,理工类学生需要掌握网络设备的基本操作、计算机局域网的组建与配置及TCP/IP协议的较深入的理解,网络安全知识的掌握。对人文类专业的学生在上述基础上,略去一些难度较大的内容,重点应放在互联网的应用于维护及网络安全与管理上,相应实验教学也应按学生的类别有不同的要求。Y是任选部分,根据学生的个人需求、专业需求进行选择。

具体方法是将课程的学习分为两个层面:基础篇、应用篇。

基础篇是各个专业的学生学习网络课程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体系结构与TCP/IP协议基本要点、基本的数据通信的概念、局域网的基本知识、主要组网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太网组网技术、无线局域网技术、交换与虚拟局域网、网络互联的基本概念、IP地址以及网络安全与管理的基本概念与技术。并加强网络新技术介绍。

基础篇课程学习的总目标

应用篇由基础应用与专业应用两部分组成分,人文、医科类基础应用学习的内容包括WWW、FTP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多媒体技术在网络中的应用,网页设计及。理工类基础应用学习的内容包括WWW、FTP、邮件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网络设备在组网中的应用(静态、动态路由的配置与实现)。NAT、VPN技术的实现,

人文、医科类基础应用学习的总目标

理工类基础应用学习的总目标

专业应用学习的内容均包括网络信息搜索、分析与整理及网络在各个不同领域的典型应用。

专业应用学习的总目标

人文、医科专业领域的应用选题:

1)医院HIS系统简介;

2)Internet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及发展

3)计算机人工神经网络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4)Internet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5)电子商务技术如EDI、计算机网络及电子商务平台等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应用

理工专业领域的应用选题:

1)人工神经网络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2)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

3)数学模型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

四、课程教学模式的改进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课堂组织是否科学合理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质量。立足兴趣与能力的培养,应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改变过去讲细、讲透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基础篇的教学使用多媒体的高质量课件,把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有机整合,突出重点难点,对比较难理解的概念使用案例入手,并配以相应的动画。通过“设疑-自学-提问-释疑-总结-练习”的模式,加强师生互动。

应用篇的教学结合网络实验的分组采用合作学习法的教学方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分组人数4人,即通过小组内学生之间的沟通、讨论、评价等一系列合作互动过程,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一起实现学习目标,从而共享探索成就、体验合作的快乐。

应用篇侧重于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对于应用性较强的内容,避免理论课课堂枯燥,以问题入手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随着知识点的深入,问题由易到难,引导学生在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扩充。课堂教学根据教学内容,课前布置讨论的题目,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问题讲评,演示案例的解决过程,并总结归纳。例如多层交换技术、防火墙技术、路由器技术等几个热门方向,可在教师的综合指导下,以分组提交论文的方式进行学习。这种方法可以促使学生在认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互联网丰富的资源进行归纳总结式的自学,使其自学能力、信息检索能力及对专业新动向的敏感度都会有较大的提高。

五、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其实验是该课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学习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校建立了较完善网络实验室,为实验开展奠定了基础。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内容经过几年的逐步改进,学生的满意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实验内容的组织上,将实验划分为验证、综合、设计三个层次,同时根据专业不同,理工和人文医科设置不同的实验内容,验证试验主要以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主;综合实验主要强化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设计实验主要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设计实验目的和实验方法,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

通过实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了课堂所学的知识,学生做实验时获得一定的成就感,也就进一步提高了学习该课程的热情。

六、评价体系的改革

创新教育要求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将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放在重要地位,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在总评成绩中的比例,学生会更注意网络应用能力提高,主动学习的兴趣增大,同时加强对理论教学过程(如内容预习、课内互动、课后讨论、课程论文等)及实践教学过程(如实验方案制定、相关知识预习、实验操作情况、学习态度、结果报告等)进行多元综合考核。并加强阶段性的考评,

考评的具体方式:

七、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课程授课的学生每年有两千以上,覆盖理工、人文、医科等各大专业,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对网络认识的提高,使学生对网络课程的学习需求也在不断的改变。这些都要求我们在课程教学中以社会、学生的需求为主导,不断创新和探索。教学改革涉及到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是一个逐步深化的长期过程,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李益才等.多模式智能教学系统教学规划与模式调度研究.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5,26(4)

网课学习经验总结篇(7)

传统意义上的文本教学资源即为教科书和教案,教师往往按照教材和教案预设的教学步骤按部就班地开展教学活动,在客观上忽略了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反应和感受,也没能根据实时课堂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并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激情。

笔者认为,丰富文本资源是开发多种教学资源首当其冲的一步。笔者建议,教师要通过编写教师教学手册来辅助教学。教师手册不同于教案,它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开发课程,不仅是教师对教材的自我感悟,还是教师对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特点的总结,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个性化理解,并给教案的编写提供依据和建议,能够有效帮助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自主编写学生学习手册。学生学习手册并不是要求学生上课简单地记笔记,而是鼓励学生记下学习感受、总结学习方法,更要记下每次实验的心得体会,长此以往,学生便会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系统学习方法。这些方法是学生总结而来,符合每个人的个性特点,比任何经验都更加宝贵。

二、补充多媒体资源

相对于文本资源而言,多媒体资源具有形象、生动、直观的优点,而且更具趣味性,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是文本资源的有益补充。不仅如此,多媒体资源在展示化学现象方面还独具优势。高中化学教材中,有些实验具有危险性,或者实验成本过于昂贵,教师无法带领学生动手实验,而多媒体却能够真实地展示整个化学实验过程,呈现实验结果,同样可以给学生带来真实的实验感受。

在开发多媒体资源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多媒体资源既要服从于文本教学资源,以辅助教学为目标,又要突破文本资源的限制,努力从不同的角度诠释教学内容,给课堂增加一些活泼的色彩,做到与文本资源相得益彰。例如,在学习“化学键”的内容时,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区分离子键和化学键,笔者采用一个小动画分别展示了NaCl和HCl的形成过程,并分别从不同原子的角度对配对过程进行配音,这种活泼的方式给学生清楚地展示了原子结构特点、不同的结合方式和原因分析,学生看得轻松,也看得明白,就像观看了一段有趣的动画片一样,轻松地理解了离子键和共价键。

三、利用网络资源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学习平台,其信息量大、资源全,是任何其他的资源都无法媲美的,利用网路资源拓展高中化学教学渠道已是大势所趋。认识到网络资源的优势的同时,教师还要清醒地认识到互联网的弊端,即网络资源过于繁杂,很少有针对性的化学学习网站,学习资源散落地分布在互联网中,要实现统一的、系统的检索和资料下载实属不易。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教师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第一,交给学生检索技巧,帮助减少检索时间,过滤无用信息,迅速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第二,师生共同努力,创建属于自己的化学学习网站。教师要根据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学习需要来确定网站的内容,旨在给学生提供一个专业的化学学习平台。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经常给学生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来解答。不仅如此,经过长时间努力,笔者和学生共同创建的化学学习网站也越来越完善,并在学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可以从网站上找到笔者上传的教案、教学建议和笔者精心收集的化学学习实例,笔者还将有用的课外学习资料一并上传到网站与学生共享。每个学生都有一个ID,他们不仅可以自由下载网站资源,还可以上传自己收集的资源,并可以通过网站的讨论版与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互动。这个网站给学生课外学习提供了便利,很多学生在课后发现了问题都能够通过利用网站上的资源顺利解决。

网课学习经验总结篇(8)

中图分类号: G40-0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14-0017-03

一、引言

混合教学是指多个教学目标、教学环境、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的混合。目前的混合教学模式,主要是指把传统教学方式和 E- Learning (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 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1]。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教学的过程是以教师的引导、启发、监控为主导,而网络化学习方式的优势则是在空间以及时间上给予学习者更大的自由,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主导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创新性的学习过程。

考核是教学过程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引导着学习者的学习方向,有效的考核方式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对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钱宇华[2]提出一种根据课程目标,结合混合式学习方式,确定从效果、能力和情感三个维度进行多元评价的学习评价体系,没有明确指出考核形式;曹卫锋[3]采用了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且按 6: 4 的比例计算出总评成绩,但是没有介绍在线自测练习是如何评判的,从而使得过程考核的可操作性难以把握;梁九义[4] 肯定了混合教学的形成性考核的重要性,但是没有给出相对具体的考核方式。本文采取的基于网络教学平台支持的混合教学模式,精心设计考核模式,既注重形成性考核,又注重结果性考核,并且提出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完成形成考核的具体操作,对于在网络教学支持下进行的混合教学有一定的参考。

二、考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混合教学模式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与网络学习平台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但是还是有很多的课程采用的是期末闭卷的方式进行考核,这就会带来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忽视课前内容考核,不能更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目前很多课程的课堂教学时数少、教学内容多,教师希望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让学生将教师预先放到教学平台上的内容提前自主预习,然后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教师的本意是希望学生们通过预习,对学习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学生们再带着问题听课,更具有针对性,从而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但是教师在考核时,如果不考核学生预习的内容,多数学生很难保证主动自学,时间长了,理论课堂又将变成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

2.忽视学生能力考核,不能更好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每门课程都会涉及到许多的知识点,但是学习课程的目的不是只为了掌握这些知识点,而是要通过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考核除了知识之外还需要考核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只是考核学生个体,不能更好锻炼学生团队精神

在以课堂+网络的混合教学过程中,课堂上会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下也会有教师设计的需要学生讨论的问题,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沟通、交流,然后共同完成。如果只是最后以用一张试卷的考核来给出学生对某门课程的掌握情况,则不利于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综上所述,网络教学平台支持下的混合教学模式的考核应该是一种多模态的考核。

三、网络教学平台支持下的混合教学多模态考核方式

本文以《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为例,介绍了本文提出的网络教学平台支持下的混合教学多模态考核方式,通^平时作业、实验课、讨论课、三级项目和期末考核五种考核模态,在课堂和网络两个维度,从知识与能力、沟通与交流、个人与团队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考核。在网络教学平台支持下的混合教学模式多模态考核方式的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模态一:平时作业

本门课理论课时为64学时,每周4学时,教学周16周。从第一周开始,在网络教学平台上每周布置一次平时作业,内容涉及到课程的预习和复习共15次作业,而且开放时间安排在周六早上8点到周一早上8点之间,系统到时间自动开放和关闭,要求学生必须独立完成,没有按时提交作业或作业有抄袭或者雷同现象的本次作业成绩按0分处理。平时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10%。网络平台的作业,有一部分是系统自动评分,一部分是教师批阅并给予反馈。平时作业主要考核学生个人对本周知识的掌握以及应用情况,更加看重平时知识的学习和积累。

模态二:实验课

本门课实验课时为24学时,每周2学时,教学周12周。从第六周开始,在实验室每周做一次实验,每次的实验内容提前一周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公布,要求学生提前做准备,最好将实验的源代码写出来,要求学生必须独立完成,下一周实验课前将源代码提交到网络教学平台。所有实验内容结束后,按照老师要求选择其中的四次实验,写出实验报告并提交到网络教学平台,未按时提交实验报告或实验报告有抄袭现象的,本次实验成绩按零分计。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15%。实验课主要考核学生个人对实验所涉及的知识理解,以及知识的应用情况,也是注重平时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模态三:讨论课

本门课程设有1次讨论课:

讨论课前,要求学生按照讨论题目分组查阅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报告,制作汇报用PPT。为了提高讨论课的效果,加强同学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交流,建议每组成员由3~4名同学组成,尽量来自于不同班级、不同性别。此外还要求每组在课下讨论时录制10分钟的讨论视频。

讨论课中,由现场抽签决定汇报小组的顺序及汇报人,这样尽量保证每名同学都能好好做准备。汇报人必须按规定的时间完成讲解,汇报时间不足及超时1分钟以上者,均要减分。因此要求同学在课前要做好练习以控制时间。每个小组汇报完毕后,将进行10分钟的讨论,其他小组的同学应在讨论时间内进行提问交流。提问交流时,汇报组所有同学均可参加,最后由老师进行点评。

讨论课后,学生按组提交讨论课的PPT和讨论课的视频文件。

讨论课占总成绩的5%。主要考核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沟通与交流、个人与团队几个方面。

模态四:三级项目

本门课程设有一个三级项目。要求学生按照三级项目题目分组查阅资料,完成问题描述、数据结构的选择、算法的设计、效率的分析等,撰写项目研究报告并制作汇报用PPT。项目采用答辩的形式进行考核。项目成绩占总成绩的20%。三级项目的分组延续讨论课的分组,将讨论课的内容进行具体的实现,要求每位同学独立完成,这样可以促进学生个体的学习。完成后按照时间要求提交项目报告到教学平台中,教师根据学生的项目演示和项目报告给出最终的成绩。

模态五:期末考核

期末考核采用闭卷的形式,考核学生对课程的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期末考核占总成绩的50%。

以上网络教学平台支持下的混合教学多模态考核方式,经过三个学期的实施和不断改进,获得了学生的肯定,大多数学生也取得了不错的学习效果,下面对学习效果进行一个分析。

四、网络教学平台支持下的混合教学多模态方式应用效果分析

为了全面了解网络教学平台支持下的混合教W多模态方式的应用效果,笔者通过分析学生在网络教学平台过程学习情况以及课程结束后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对网络教学平台支持下的混合教学多模态方式的学习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

网络教学平台支持下的混合教学多模态方式中的应用调查问卷分析情况如下:

本研究主要从学生对课程考核方式的满意度、学习方式、教学设计的满意度等级几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本问卷调查也是在网络教学平台上以电子的形式给出。参与调查问卷学生一共有225人,有效率为100%。

从表2可以看出,88%的同学对混合教学多模态考核方式非常满意,9.33%的同学满意。由此可见:学生对混合教学的多模态考核方式还是满意的。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笔者经常和学生进行交流,学生们也反馈如果将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提前放到网络教学平台中,他们可以提前预习,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且将自己的学习疑问带到课堂中,可以大大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

从表3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认为混合教学多模态考核方式给自己的学习方式也带来了变化,24.89%的同学认为自己的学习方式有了显著的变化,64.44%的同学的学习方式有变化。由此可以看出混合教学模式为学生带来了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多模态考核方式使得学生不仅重视知识点的学习,也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不仅强调学习的结果,也注重学习的过程;混合教学也影响着学生们的学习方式。

从表4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能够接受“课堂讲授+平时作业+实验课+讨论课+三级项目”的教学设计,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能够学习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方法。

五、结论和探讨

本文采用的网络教学平台支持下的混合教学多模态考核方式,分别从课堂和网络两个维度,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沟通与交流、个人与团队三个方面进行,体现出通过考核促进学生的发展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看到自己学习上的优势与不足,明确以后努力的方向。

该考核模式与教学模式对应,尤其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平时作业安排在周末,可以使得学生有更好的沉淀时间,每周一次的作业和学生的循序渐进的学习相适应;实验课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讨论课使得学生能够有充分交流和沟通的机会,教师让学生将讨论视频提交到教学平台网站,学生们提前做准备在讨论,既重视个体的学习,又重视沟通和交流;三级项目使得学生对于整个课程的框架很好掌握,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的重要性,最终的期末考核让学生对于基础知识掌握的更加牢靠。

总之,这种考核方式经过三个学期的实践,不断补充和完善,也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学生们也越来越喜欢这种尊重个体的学习。但是本文提出的考核方式也有一些不足之处: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不能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目前的解决方法是让学生录制一段讨论视频,但是也不可能让学生将自己的讨论结果在课堂上完全展示。如何在考核体系中对每一部分的权值设置的更加合理,都有待于今后继续的研究,使得对学生的考核更加合理。本文提出的多模态考核方式可为其它课程的考核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何克抗. 从 Blending Learning 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9):37-48.

网课学习经验总结篇(9)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思维;初中地理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2-0186-02

有人把互联网思维的精髓总结为:①用户思维;②简约思维;③极致思维;④迭代思维;⑤流量思维;⑥社会化思维;⑦大数据思维;⑧平台思维;⑨跨界思维。其实这些思维都不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和实质。互联网思维的实质应是随着信息处理方式的改变,而导致的人们思维方式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借助互联网非平面、立体化、无中心、无边缘的网状结构,人们收集、存储、传输、处理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正是借助互联网对信息处理速度的加快,诞生了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商业民主化和用户至上等思维方式。这些思维方式与传统产业模式结合就会带来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质量提升,最终获得新的发展活力。这就是在“大众创业、万众新”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互联网+”的思维理念。这一理念对我们的教育行业和传统课堂教学会带来怎样的改变?我们将围绕这一理念对初中地理课程教学产生的新变化进行总结。

一、地理课程教学理念需要借助互联网思维的理念进行创新

我国2013版新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地理课程在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中,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这说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有巨大的作用。这种作用不仅体现在技术上尽可能支持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更体现在传统课堂教学理念需要借助互联网思维的理念进行创新。根据企鹅智库2015年5月5日发表的《互联网+红利时代――九大传统行业在线经济转型报告》的调查显示(图1)超过一半的人对传统教育服务的满意度为一般,城市不满意的比例总体大于40%,而且城市满意度比农村满意度低。那么传统教育的痛点主要是什么呢?根据同样的调查显示(图2)传统教育行业排在第二位的痛点是课程枯燥、互动少,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的比例都超过了30%。这反映了传统教育的弊端是无法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尤其是不能根据每位学生不同的学习路径,为他们打造个性化的学习体验。这也表明传统课堂教学还是老师一味地讲,学生被动地听,所以缺少互动。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也就根本不存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打造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体念。我们不妨借助互联网“用户至上”的理念进行思考。教师如果能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知识储备状况,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设计出让学生“尖叫”的课堂学习情景。这样不仅激发了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唤起学生互动的热情,产生个性化的学习体念。所以借助互联网用户至上的理念,像厂商通过为用户提供个性化需求的产品、能牢牢抓住消费者那样,课堂上教师如能做到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学生愉悦的学习体验为重点,这样的课堂或课程就能深深地吸引住每位学生。

二、“互联网+”推动地理课程内容的开放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借助互联网非平面、立体化、,无中心、无边缘的网状结构,人们收集、存储、传输、处理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借助互联网信息处理速度变化的核心思维,可以更有效地构建开放式初中地理课堂。比如在对人教社2013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自然灾害”一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一起盘点2013年中国的自然灾害,通过图片、视听等多媒体资料带领学生回顾梳理他们所了解或亲身经历的各种灾害,最终整理出如图所示的2013中国自然灾害盘点图。借助盘点图,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我国自然灾害的基本特点和时空分布特征时就可取得水到渠成的效果。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教师借助互联网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突破课本教学素材的局限性,充分利用来源于“生活世界”和学生自身经历及学习活动本身的丰富素材,实现了课程内容的开放性。同时将不同时空的灾害整理成盘点图,有效地帮助学生体验和感知空间位置,发展学生的空间能力。我们知道:“地理课程要充分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从而拓宽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所以借助互联网信息处理速度变化的核心思维,可有效地实现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模式等教学形态的开放性,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三、“互联网+”助力地理课程教学时空的拓展延伸

教学时空的开放性是地理课程开放性表现之一。教学时空的开放性就是要求地理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与校内的时间,学习空间也应得到进一步拓宽、延伸。互联网技术条件下,信息的传播突破了空间的限制,所以将互联网技术跟教育结合就能实现教学时空的拓展延伸。比如在学习2013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时,因学生没有亲身的经历和体验,加之普遍存在的空间概念(包括空间位置、空间距离、空间关系)的感悟能力差、“心里图像”与实际图像差异较大的问题,学生会难于理解我国地理区域差异大这一特点,也就影响了他们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学习和掌握。如何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呢?此时,利用互联网即时交互的技术条件,发挥它通过QQ、微信、微博、论坛等聊天工具能将全国乃至世界的人迅速汇聚的媒介功能。首先由教师或学校层面组建有关“比较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差异”的群组(包括QQ、微信、微博、论坛等),并由教师或学校组织学生参与。然后来自不同区域的同学通过聊天交流、晒照片、写微博等方式介绍本区域自然景观、饮食文化、气候变化、农牧特产等与学习有关的内容,方便其他区域的同学获得更直观深刻的体验,减少“心理图像”与实际图像差异。最后由学生通过比较归纳、总结整理得出我国不同区域特征差异大的基本特点,进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界线和范围大小、自然环境特征等知识点,从而为学生进行区域地理的学习开好头。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教师不仅能利用大数据提供的地理数据培养学生处理、分析地理信息资料的能力,而且能借助在线教育为每位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授课,甚至未来借助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的IT技术的变革,加上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的改变,学校和教育机构有望推出智能化学习系统。总之,互联网技术+地理课程教育将使地理教学的时空无限拓展延伸。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传统产业的发展模式正不断创造传统产业发展的新活力。同样,将互联网的思维理念、技术优势与初中地理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相结合,必然会带来初中地理教学的许多新变化。以上几点就是笔者根据一线教学感受做出的总结,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

网课学习经验总结篇(10)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整个社会不断地向学习型社会发展。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到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进一步促进高校教学质量提高,是目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而且也成为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一门公共基础课,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科学素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后续实验课程的基础,但受教学场地、教学条件、教学设备的限制,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混合学习(Blendedlearning)是科学合理地提高高校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教师人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混合学习(Blendinglearning)被认为是在线学习和面授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它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可以发挥教师的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发挥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将混合学习模式应用于大学物理实验中,作为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资源的拓展,使两者优势互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物理实验教学中混合学习模式的应用意义

1.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目前已经进入“云”时代,信息量以几何速度增加,知识更新周期变得更短。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优质且最新的学习资源,并且把相关的知识进行整合,学生通过在线自主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料,弥补了物理实验教材更新缓慢、实验仪器陈旧,难以满足当今学生对最新知识的需求的问题,提高了学生对教学资源的利用率。2.有助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大学物理实验是一门公共必修课,学生来自不同的院系,物理实验的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接受能力、兴趣度等都不相同,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显然很难实现因材施教的目的。如果实施混合学习,则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学生通过网络化学习,学生首先在课前预习上课内容,在课上针对自己预习中的疑难问题,有重点地进行提问,及时解决自己的困惑,获得更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逐渐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样有利于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混合学习模式在大学物理实验中的可行性分析

混合学习模式在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中顺利实施,必须解决两个问题:(1)内部条件:教师和学生必须具备开展混合学习模式所需要的基本素质与要求;(2)外部条件:学校具备开展混合学习模式所需要的基础设施设备。而这些条件,不管是教师、学习者还是学校都达到了可以开展混合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1.师生的可行性分析。在教师方面,目前教授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师大多毕业于理工科学校的物理专业,并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大学物理的基本知识,受到专业系统的训练。作为一名物理实验教师,除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外都具有较高的实践操作能力,对每一个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器材、操作步骤、实验结果的分析等都非常熟悉,配合目前开发的多媒体教学平台使用。就学生而言,目前上课的学生都是大一或大二的,已经学习了基本的物理理论、实验及操作知识,具有独立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其作为“90后”的学生,多配有计算机和智能手机,乐于接受新潮事物,对网络的依赖性强,熟悉网络操作流程,因此,改变传统单一的面授模式,实施面授+网络的教学方式,在学生中是很容易开展的,也符合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方式选择的期待。2.配套设施的可行性分析。就我校而言,经过几年的建设,校园网早已经覆盖全校并开通了无线网络,教师和学生拥有独立的账号可以连接到校园网,很好地解决了师生上网的流量问题。多媒体教学平台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学生可通过电脑或手机登入到多媒体的教学平台,例如BlackBoard平台、尔雅网络教学平台、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等,这些教学资源的建设,将极大地丰富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学校配备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中心,专门用来提供技术支持,保证多媒体设施的正常使用。因此目前多媒体教室、良好的网络环境和开发的教学平台等已经能够满足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开展混合学习的条件。

三、大学物理实验中混合学习模式的模型的构建

混合学习是将跨时空的网络学习方式和传统面授学习方式相结合,并以在线课程和纸质教材两种资源载体支持的学习活动。学生在进入物理实验室之前、之中和之后都将进行在线学习,内容主要是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以及与课程相关的网络资源,课堂将主要讲解重点难点问题和开展师生互动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如图1所示。1.面授前在线学习。以教学大纲为依据,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在线预习、虚拟操作、网上答疑等自主学习环节。课前学习主要是通过扫描二维码观看物理实验的教学视频,并在大学物理教学管理系统中完成预习测试并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完成预习后,学生通过教学系统将预习中遇到的难点和疑问反馈给教师。教师在面授中讲解重要的知识点和难点,同时对不同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通过课前的在线学习将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师生的互动,从而极大限度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面对面教学。面对面教学主要由教师对重难点解析,实验阶段,答疑解惑,归纳总结4部分构成。重难点解析仍然以教师讲解为主;实验阶段要求学生根据课前预习自行独立完成实验内容,对于实验中遇到的难点,学生还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或登录相关的网站进行自主学习;答疑解惑是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开展互动的过程,就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或者与实验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可以进行现场解答或课后解答,也可以留给学生进行课下思考。另一面学生也可以就面授结束前,教师在实验中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通过面授教学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面授后在线学习。面授后在线学习由学生自行完成,教师并不强制要求。根据前阶段的学习,学生可在课余时间自行登录教学网站进行学习,或者就感兴趣的实验内容进行补充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四、混合教学法在物理实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应用研究

在物理学史上,迈克尔逊用自己命名的干涉仪器进行实验,精确地测量微小长度,否定了“以太”的存在,这个著名的实验为近代物理学的诞生和兴起开辟了道路,1907年获诺贝尔奖。迈克尔逊干涉仪原理简明,构思巧妙,堪称精密光学仪器的典范。《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及使用》实验不仅要求学生了解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结构和干涉花样的形成原理,而且要有较好的动手操作能力才可以调节出清晰干涉图样,同时在实验时要有足够的耐心,否则容易产生较大的实验误差,这是能考验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实验,因此本研究选取《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及使用》实验作为研究课程。本课程的时间是从2015年10月12号至12月28号,总共是11周,30次课,每次课为135分钟,总共是20个班。为了比较教学效果,随机选择了10个班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混合教学模式,另外10个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混合学习教学模式中,我们主要是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进,利用学校的教学条件,把《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及使用》实验课程的视频材料上传至教学网,让学生选择时间自行登录教学网站学习课程的相关内容并完成预习测试。在课堂上,老师重点讲解迈克尔逊干涉调节中的注意事项和仪器调整的关键环节,不再演示整个实验。学生可以自己研究实验书上的实验步骤或者观看教学视频完成整个实验,学生可以就实验中遇到的或者与实验相关的问题和老师讨论。学生需要自主完成实验数据的测试,同时老师在课堂结束前15分钟对实验进行随机的提问,并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课程结束后,利用教学网站向学生推荐一些与实验课程内容关系密切的网络资源,例如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空气和液体的折射率以及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钠灯的波长等,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行搜索并学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实验。通过比较发现,实验组学生不但能够较好地掌握迈克尔逊干涉的物理原理,而且会利用资源扩展知识进行深入的学习,能够运用知识顺利地解决问题,例如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杨氏模量。改变了学生过于依赖教师的习惯,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对实验满意度明显提高。总结:目前,混合教学模式已经在我校的大学物理实验中得到了推广,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现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效率。笔者相信随着进一步的探索,混合教学模式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效果的提高上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网课学习经验总结篇(11)

关键字:地方高师院校;高师生;网络化学习;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23-0051-03

为了促进高师生转变传统落后的学习观念,引发学习方式、学习模式的变革,培养较强的网络化学习能力,进而提升未来教师专业发展能力,项目组以网络时代的学习理论、学习理念、学习技术、典型个案,网络化学习环境、学习平台建设的新思路与新经验,网络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高师生网络化学习能力培养的新模式为主要研究内容,开展相关理论研究与教学改革实践,取得显著成效。2012年3月,该项目被列为校级教学成果重点培育项目。同年7月,项目被评为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一、研究背景

1.新形势要求高师生具有较强的网络化学习能力

网络化学习能力、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能力已成为高师生未来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网络化学习能力对于高师生而言尤为重要,是高师生毕业后“带得走的能力”,是关乎其终生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能力。[1]

2.高师生网络化学习能力现状堪忧

项目组经过多年的观察和调研,发现相当比例的高师生缺乏网络化学习能力,具体表现为:第一,没有树立网络化学习的新理念,即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习的意识淡薄。第二,或者没有掌握支持网络化学习的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技能,或者不能很好地利用所学的ICT技能支持网络化学习,即转化为学习力。第三,只注重自主学习,没有很好地利用Web2.0技术融入学习共同体。[2]因此,系统培养和提高高师生的网络化学习能力,不仅十分重要,而且非常迫切。

3.网络化学习方兴未艾,相关学习理论、理念和技术亟待系统梳理

项目组在多年的课题研究、教研教改和自身学习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学习理念与感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网络化学习技巧、经验和典型个案,亟待进行系统梳理和提升。

二、研究现状

目前,地方高师院校在培养高师生网络化学习能力方面普遍存在以下问题或弊端:

(1)对高师生网络化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到位,未能厘清网络时代的学习理论、学习理念和学习技术,开设的《学习论》、《学习心理学》、《学习科学与技术》等课程未能与时俱进,许多学校甚至没有开设《学习科学与技术》这类旨在培养大学生信息时代学习能力的课程。

(2)教学实践中,没有从系统论和课程群视角出发,将《学习科学与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和《计算机文化基础》等课程打造成系统化培养高师生网络化学习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信息化教学能力、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的课程群,力量分散,形不成合力。

(3)课程教学和能力培养缺乏新理论、新理念、新技术、高水平学习平台和优质学习资源的强有力支撑和保障。

三、研究思路、内容与成果

基于以上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分析,项目组确立了“理论分析—理念确立—课程改革—教学创新—实践总结—经验推广”的研究思路,在理论探讨、教改实践、学习平台与环境建设、学习资源开发、能力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1.理论探讨

(1)厘清了网络时代的学习理论和教师新角色,建构了独特的网络化学习理念,总结了行之有效的网络化学习技术、路径与策略,积累了丰富的网络化学习的经验技巧和典型个案。

发表相关论文9篇,其中《高效网络化学习:理念、路径与策略》从三个层面建构了高效网络化学习的新理念,提出了高效网络化学习的十大路径和七大策略,总结了相关经验技巧。《高师学生网络化学习研究——基于门户网站教育博客的角度》从时代需要和学习现状两个方面分析了高师学生网络化学习的必要性,提出一种新的颇具发展潜力的学习方式——基于门户网站教育博客的网络化学习。在大量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博客在网络化学习中的作用,分析了博客学习的优势、缺陷和常见误区,提出了“四个融合、四个结合”的博客学习新理念。并提出学习者应从理念、技术、经验与技巧等层面加强修炼,显著提升博客学习的质量,并建立博客学习交流的长效机制。[3]

《网络时代的学习理念:联结过去、现在与未来》梳理了21世纪国内外新涌现的学习理念,包括“学习是连通即网络形成与优化”(连通主义)、“学习就是建构、建构蕴含创新”(新建构主义)、“搜索就是学习”、“学习是自我意识与自我超越”、“我们—所有人—学习”(混合学习与泛在学习)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学习理念与感悟,包括“学习的终极目标是止于至善”、“高效学习的六重境界”、“学习是幸福因子”、“向大师学习、与大师对话”、“四个融合、四个结合”、“学习是联结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等。论文提出,信息超载和知识碎片化加剧了知识惰性化,而与大师连通和对话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和洞察力是网络时代学习者解决信息超载、知识碎片化和知识惰性化的“四大法宝”。[4]

《网络时代的“学习三境界”》以禅学视角提出了网络时代学习的三重境界:第一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静止和显性化的学习;第二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流动和隐性化的学习;第三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生活化的学习。论文结合学习的三重境界讨论了容器学习观、连通学习观、显性知识的学习观、隐性知识的学习观和泛在学习理念,以增进人们对网络时代学习的多角度理解。[5]《基于“平民技术”的高效网络化学习》讨论了支持高效网络化学习的三大“平民技术”:教育博客、网络公开课和微课程(数字故事),并总结了它们为网络化学习带来的成效:教育博客能够以低门槛构建“知识网”,以低成本编织“人际网”和以低消耗进行“知识推送”。网络公开课则能实现零投资的高质回报和零移动的全球定位。而微课程则实现了微内容与大视野的结合、微时间与大智慧的结合。[6]

《浅谈网络学习的利器——博客》讨论了博客作为网络学习利器的作用,总结了基于博客的知识管理技巧。[7]《基于社会性软件的青少年四结合教育博客圈学习共同体的建构与实践》提出了四结合教育博客圈学习共同体的新概念,讨论了其理论基础、意义、运行机制,并且给出了一个四结合教育博客圈学习共同体的案例。[8]《论教学中主体隐喻的嬗变及其认知诠释》梳理了七大主体隐喻及其学习观,并且指出知识的建构性、社会性、情境性、复杂性和默会性正逐浙成为学习理论研究的共同基础。[9]《数字桥梁:数字时代教师的新角色》从四个方面揭示了教师作为数字化学习时代“数字桥梁”的必然性和角色内涵,将丰富和深化人们对新时期教师角色和专业发展内涵的认识。[10]

(2)建构了高师生网络化学习能力培养的新模式,总结了相关课程教学改革的新经验。《学习方式转变与高师生网络化学习能力培养》提出了“以学习理念重塑和学习方式转变为先导,以课程群教学为基础,专题讲座、学习竞赛、实践社团为辅助,开放学习环境和优质学习资源为依托,教师引领、榜样激励、同伴互助、研究性学习为手段”的高师生网络化学习能力培养新模式。[11]《高师生“现代教育技术能手”培养初探》界定了高师生“现代教育技术能手”的新概念,并且提出了六条培养对策和培养新模式: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培育精品课程;准确定位课程,建设课程群;加强教学示范性,打造实践教学链;改革考核方式,加强能力培养;形成“三阶段、多渠道、系统化、全程式”的培养模式;以核心能力培养带动其它能力,以实验教学和学科竞赛为抓手。[12]

(3)厘清了高师教师教育网络学习平台建设的思路,总结了学校未来教师空间站、ET网络学习平台建设的创新经验。

(4)厘清了网络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建构了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提出了相关途径、对策、方法。

2.教学改革

(1)分层课程体系打下能力培养基础。项目负责人2008年、2009年在南京大学访学期间,全面考察了部级精品课程《学习科学与技术》的成功经验,整理、汇集了相关教学资源。之后,项目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系统梳理了该课程的教学方案、教学经验、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等相关成果,面向非教育技术学专业高师生开设了《学习科学与技术》公选课,并且改革《学习科学与技术》专业课(提升为主干课程)及《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和《计算机文化基础》等公共课,将学习科学的理论研究成果特别是网络化学习的新理念、新路径和新策略融入课程教学,提升了课程群的教学效果。

(2)“以赛代练”促进学生能力发展。项目组组织了四类大学生学习竞赛,即广西高校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大赛校内选拔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校内选拔赛、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校内选拔赛、广西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计信学院选拔赛。

(3)“专题讲座”引领发展方向。项目组开办了一系列面向大学生的专题讲座,例如基于博客的网络化学习、网络时代的学习理论、亚洲数字化学习国际研讨会参会汇报等。

(4)“教师引领、榜样激励、同伴互助”发展学习指导中心。项目组创建多个教学博客和博客圈,以实际行动倡导并引领高师生开展基于博客的网络化学习。项目组指导了学校计算机协会、教育技术协会、网络信息安全协会等大学生学习与实践社团,并且评选和表彰了教育技术系年度“学习之星”,为大学生树立多样化、多层次的学习榜样,形成了良好的网络化学习氛围,取得显著成效。

3.学习环境建设

(1)开发优质网络学习资源。《学习科学与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及应用》、《计算机文化基础》、《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Flas制作》、《网页制作》等网络课程和系列示范性课件先后获得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6项。

(2)搭建高效数字化学习平台与虚拟学习社区。利用开放网络资源,打造了《学习科学与技术》、《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计算机文化基础》三个博客学习平台和《学习科学与技术》、《IT与教师专业发展》两个博客圈,建成了教育技术学专业网络学习平台,这些学习平台已投入使用3-6年,受到高师生的广泛欢迎和好评。

(3)深度参与学校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项目组参与学校未来教师空间站、教师教育综合训练中心和自治区示范性教师教育基地的设计与建设,将项目组的网络化学习新理念和相关成果融入平台建设,为项目的教改实践提供了先进的信息化教学与网络化学习环境。

四、研究创新点

第一,围绕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建构相关课程群,使高师生网络化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现实的平台与载体。项目从系统论和课程群的视角出发,将《学习科学与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和《计算机文化基础》等教师教育课程打造成系统化培养高师生网络化学习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个人知识管理能力、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课程群,从而使先进的教学理念在实践中得到真正的生成与发展。

第二,将学习科学的研究成果与高师生的实际相结合,开展了在真实教学情境中研究网络化学习的创新探索。项目在学习理论建构、学习理念重塑、学习方式转变、学习技术总结、学习资源开发、学习环境创设、学习平台打造、课程群建设、实践教学改革和能力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理论创新方面,从三个层面建构了高效网络化学习的新理念,并且提出了基于平民技术的网络化学习十大路径和七大策略。实践创新方面,建构了“以学习理念重塑和学习方式转变为先导,以课程群教学为基础,专题讲座、学习竞赛、实践社团为辅助,开放学习环境和优质学习资源为依托,教师引领、榜样激励、同伴互助、研究性学习为手段”的高师生网络化学习能力培养新模式。

第三,项目研究关注学习主体与学习环境的双向建构,将学习环境的建构由教师预设的理念转变成学习共同体的互动与共生,进而使学习者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强化,学习动力得到了激发和维持。

五、项目研究的人才培养效益

项目研究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效益:通过项目组主持的课程教学、学科竞赛、专题讲座和社团活动等,直接受益学生人数超过6000人。获得国家奖学金、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和计算机二三级考试的学生人数呈现稳步上升趋势。

参考文献:

[1][2][3]郑小军.高师学生网络化学习研究——基于门户网站教育博客的角度[J].教育评论,2011(6):36-38.

[4]郑小军.网络时代的学习理念:联结过去、现在与未来[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5):22-25.

[5]张霞,郑小军.网络时代的“学习三境界[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6):93-95.

[6]张霞,郑小军.基于“平民技术”的高效网络化学习[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7):163-165.

[7]黄彧,郑小军,杜英俊,陈凤.浅谈网络学习的利器——博客[J].中小学电教,2010(9)下:3-4.

[8]郑小军.基于社会性软件的青少年四结合教育博客圈学习共同体的建构与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08(8):54-57.

[9]杨满福.论教学中主体隐喻的嬗变及其认知诠释[J].全球教育展望,2010(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