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计算机课讲稿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0 14:52:29

计算机课讲稿

计算机课讲稿篇(1)

一、问题的提出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高等院校金融学类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授课教师不断掌握更新、更丰富的经济学理论、方法和知识,及时了解新的学术动态,不断更新知识;另一方面又提出了教学手段改革的要求。金融学类课程具有信息量大、理论性强、政策性强、经济学方法应用多、图表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密切等特点。因此,利用传统的黑板书写方式进行课程教学,必然存在着无法进行图式、报表及大型案例的课堂演示教学,极大地影响着授课速度,同时也存在着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交流少、教学效果差等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改革金融学类课程的教学方式,以提高教学效果,便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网络技术辅助教学的主要应用方式

1.无纸化备课网上传输讲稿

从长远趋势来看,无纸化计算机投影教学将是高等院校金融学类教学的发展方向,利用office工具的powerpoint、excel和word软件制作的讲稿,不仅具有版面美观、信息量大、易播放、教学直观等优点,而且还容易保存、修改和网上传输。wWW.lw881.com在采用计算机投影教学的情况下,使计算机通过局域网与internet连接,只要任课教师把事先制作好的电子讲稿存放在internet网络各网站的文件夹或e-mail信箱中,便可空手走进教室,方便地从教室的网络计算机上取到自己的讲稿,轻松自如地进行计算机投影教学,并可在任何有计算机网络的地方取到该讲稿及其他事先存放的文件,也可将自己的讲稿和其他资料在网上,使任何有计算机网络的地方都能接收到网上的信息。

2.网络查询资料丰富教师备课内容

我国目前正处于政治体制改革起步和经济体制改革深化阶段,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意结合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内容以及市场经济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授课,注重培养学生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任课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上各网站提供的查询功能,根据限定条件迅速查询到备课所需要的内容,既方便、快捷,又全面、系统。而且利用网络查询备课资料可以避免任课教师在以往讲课举例中的“假如”、“如果”等虚假的例子,网络中能为任课教师提供最新的讨论课题、丰富教学案例,使任课教师的授课内容更丰富、更生动,理论性更高,实践性更强,必然会提高任课教师的备课水平和教学质量。

3.扩大案例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现代金融教学以案例为主,传统黑板书写式教学效率极差,利用计算机投影教学,任课教师只要把教学案例和较大的图表利用扫描仪扫入计算机,存入计算机硬盘的文件夹或软盘,便可利用计算机在较短的时间内播放教学案例和图表。学生也可做到专心听讲,只需对教师讲解的重点问题或扩展性问题进行纪录,不必去抄案例和图表,既节约时间,又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4.增加动画内容,提高ppt电子讲稿质量。

多媒体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ppt讲稿的制作质量,利用动画技术、切换技术等制作高质量的ppt电子讲稿,提高教学用电子讲稿的“美”感,是多媒体教学的一种必然趋势。为促进电子讲稿质量的提高,学校在制定多媒体教学电子讲稿审查、评价、考核、奖励制度的同时,应加大培训的力度,并定期地进行多媒体教学大赛,促进多媒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5.利用校园网双向交流促进教学相长

任课教师可在校园网的个人主页、聊天室或e-mail信箱中开设教学问题讨论专栏,定期或不定期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对讲课中的难点、重点问题进行详细辅导或给出提示要点、答案等,对布置难度较大的作业给以提示和指导。学生也可对任课教师授课内容的不同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任课教师的讲课内容、方式等提出要求,对任课教师讲课的不足或不良行为提出意见。通过这种双向的师生交流,可以起到促进教学相长的目的。

6.利用留言板或电子信箱监督考核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

利用留言板或电子信箱学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状况提出意见,监督教师的教学情况,管理人员也可以通过查阅留言板了解教学中学生的意见,从而避免过去那种由教师和领导代替学生评价任课教师教学效果的现象,实现对任课教师的公正评价。当然,这种自由发表意见的方式,存在一定缺陷,应加强引导与管理才能有比较好的效果。

三、基本结论

以上根据个人的教学实践,谈了六个方面的教学体会,对现代化教学手段在金融学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网络技术及其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在促进教学相长,大幅度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也增加了任课教师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难度,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任课教师要最大限度增加信息量、合理组织和选择授课内容,扩展自身知识面及其技能以增加授课的知识性、趣味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也要求任课教师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水平、网络技术水平以及制作ppt电子讲稿的技能,以达到更好地发挥各种教学手段的作用。在高等学校的金融学类教学中,利用网络技术辅助教学是一种必然趋势,各任课老师应将网络技术的应用与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改进教学,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金融学类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唐卫清.信息网络技术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计算机课讲稿篇(2)

一、问题的提出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高等院校金融学类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授课教师不断掌握更新、更丰富的经济学理论、方法和知识,及时了解新的学术动态,不断更新知识;另一方面又提出了教学手段改革的要求。金融学类课程具有信息量大、理论性强、政策性强、经济学方法应用多、图表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密切等特点。因此,利用传统的黑板书写方式进行课程教学,必然存在着无法进行图式、报表及大型案例的课堂演示教学,极大地影响着授课速度,同时也存在着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交流少、教学效果差等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改革金融学类课程的教学方式,以提高教学效果,便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网络技术辅助教学的主要应用方式

1.无纸化备课网上传输讲稿

从长远趋势来看,无纸化计算机投影教学将是高等院校金融学类教学的发展方向,利用office工具的PowerPoint、Excel和Word软件制作的讲稿,不仅具有版面美观、信息量大、易播放、教学直观等优点,而且还容易保存、修改和网上传输。在采用计算机投影教学的情况下,使计算机通过局域网与Internet连接,只要任课教师把事先制作好的电子讲稿存放在Internet网络各网站的文件夹或E-mail信箱中,便可空手走进教室,方便地从教室的网络计算机上取到自己的讲稿,轻松自如地进行计算机投影教学,并可在任何有计算机网络的地方取到该讲稿及其他事先存放的文件,也可将自己的讲稿和其他资料在网上,使任何有计算机网络的地方都能接收到网上的信息。

2.网络查询资料丰富教师备课内容

我国目前正处于政治体制改革起步和经济体制改革深化阶段,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意结合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内容以及市场经济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授课,注重培养学生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任课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上各网站提供的查询功能,根据限定条件迅速查询到备课所需要的内容,既方便、快捷,又全面、系统。而且利用网络查询备课资料可以避免任课教师在以往讲课举例中的“假如”、“如果”等虚假的例子,网络中能为任课教师提供最新的讨论课题、丰富教学案例,使任课教师的授课内容更丰富、更生动,理论性更高,实践性更强,必然会提高任课教师的备课水平和教学质量。

3.扩大案例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现代金融教学以案例为主,传统黑板书写式教学效率极差,利用计算机投影教学,任课教师只要把教学案例和较大的图表利用扫描仪扫入计算机,存入计算机硬盘的文件夹或软盘,便可利用计算机在较短的时间内播放教学案例和图表。学生也可做到专心听讲,只需对教师讲解的重点问题或扩展性问题进行纪录,不必去抄案例和图表,既节约时间,又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4.增加动画内容,提高PPT电子讲稿质量。

多媒体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PPT讲稿的制作质量,利用动画技术、切换技术等制作高质量的PPT电子讲稿,提高教学用电子讲稿的“美”感,是多媒体教学的一种必然趋势。为促进电子讲稿质量的提高,学校在制定多媒体教学电子讲稿审查、评价、考核、奖励制度的同时,应加大培训的力度,并定期地进行多媒体教学大赛,促进多媒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5.利用校园网双向交流促进教学相长

任课教师可在校园网的个人主页、聊天室或E-mail信箱中开设教学问题讨论专栏,定期或不定期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对讲课中的难点、重点问题进行详细辅导或给出提示要点、答案等,对布置难度较大的作业给以提示和指导。学生也可对任课教师授课内容的不同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任课教师的讲课内容、方式等提出要求,对任课教师讲课的不足或不良行为提出意见。通过这种双向的师生交流,可以起到促进教学相长的目的。

6.利用留言板或电子信箱监督考核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

利用留言板或电子信箱学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状况提出意见,监督教师的教学情况,管理人员也可以通过查阅留言板了解教学中学生的意见,从而避免过去那种由教师和领导代替学生评价任课教师教学效果的现象,实现对任课教师的公正评价。当然,这种自由发表意见的方式,存在一定缺陷,应加强引导与管理才能有比较好的效果。

三、基本结论

以上根据个人的教学实践,谈了六个方面的教学体会,对现代化教学手段在金融学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

[1] [2] 

讨。网络技术及其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在促进教学相长,大幅度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也增加了任课教师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难度,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任课教师要最大限度增加信息量、合理组织和选择授课内容,扩展自身知识面及其技能以增加授课的知识性、趣味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也要求任课教师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水平、网络技术水平以及制作PPT电子讲稿的技能,以达到更好地发挥各种教学手段的作用。在高等学校的金融学类教学中,利用网络技术辅助教学是一种必然趋势,各任课老师应将网络技术的应用与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改进教学,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金融学类课程的教学质量。

唐卫清.信息网络技术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马时来.计算机网络使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计算机课讲稿篇(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作为一种基本的工具,计算机的应用显得特别重要。目前,《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几乎是所有高等院校所有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那么做为高职院校,应该怎样来讲授这门课程才能体现出培养目标呢?

笔者讲授这门课程已有多年,曾采取过“板书+讲解”的传统教学方式和“演示+操作+讲解”的多媒体教学方式进行讲授,但是这门课程是以图标、窗口界面、鼠标操作为主,用第一种方式讲授,教师在台上画着费劲,学生在台下听得不知所云,真可谓是纸上谈兵,教学效果非常差。用第二种方式讲授,则要求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教师用计算机操作演示,通过投影机将操作过程投放在大屏幕上,学生就能比较清晰地看到演示过程,这样就非常直观、形象,而且学生易于接受,教学效果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这种方式还是存有以下两个弊端,一是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实践是相分离的,也就是说这次课教师在多媒体教室讲授新知识,但下次课才能安排学生上机练习,中间至少隔了1~3天的时间,虽说时间不长,但由于没有及时动手操作,大部分学生差不多把80%左右的知识还给了老师;二是教师讲授一部分知识,然后就针对这部分知识出些相应的训练题目让学生做,训练内容不连贯,导致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差,不能将所学零散知识整合起来,难以完全一个复杂的项目。

针对以上问题,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这门课程全部是在计算机机房讲授,每次课均以项目为课程能力训练载体,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进行教学。下面介绍以项目为课程训练载体,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

一、设计课程综合项目

《计算机文化基础》主要由Windows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PowerPoint演示文稿、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等五大部分组成。在讲授新知识前,针对这五大部分,我们先选择、设计五个贯穿整个课程的大型综合项目,作为训练学生职业岗位综合能力的主要载体,也就是采用以项目为课程能力训练载体的原则。教师在传授知识时,不要按照教科书上的章节顺序,分别讲解菜单的使用、工具的使用等等,那样会让学生感觉知识很零散,不连贯,这个菜单项的意思我明白了,那个工具我会用了,可是要把他们结合在一起,完成一个漂亮的作品,还是不太会用。我们的做法是,教师直接讲授这个项目的制作过程,在制作过程中传授新的知识。

以讲授PowerPoint章节为例,在讲授新知识前,笔者先制作了一个精美的演示文稿作品,这个作品几乎包含了本章节学生应该掌握的所有知识点:如幻灯片模版设计、母板设计、超级链接、动作按钮、动画设置、幻灯片切换、背景音乐、排练计时、循环放映,甚至加上了旁白。在第一次课时,先把演示文稿放映给学生看,这样做有两大好处:一是学习PowerPoint演示文稿有什么用呢?学生一目了然,不用过多的言语就能说明白学习PowerPoint的意义{二是有部分学生因为家有电脑,或经常上网,或多或少也掌握了不少计算机操作方面的知识,对于大学还开设这门课程,根本就不屑一顾,但是看过这个作品后,即便是有点基础、但是要想制作出这么精美、漂亮的作品,也会感到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这样一来,能立即吸引住他们的注意力。至于对于另一部分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同学而言,看过演示后,那种想学习制作的冲动也是不言而喻的。这时候可以很明确地告诉大家,我们现在就开始学习制作这个作品,这样能很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设计课程单项项目

课程单项项目应尽可能是大型项目的子项目,尽量避免类似习题的许多相互无关的并行小练习,因为这些小练习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没有任何的帮助。

还以讲授PowerPoint章节为例,向学生展示了用PowerPoint制作的演示文稿后,接下来的授课内容就围绕这个作品展开。首先将这个作品(即项目)划分成多个小的模块(即子项目),每次课完成一个子项目的制作。PowerPoint部分我们划分了四个子项目:(1)演示文稿的建立与保存、插入新幻灯片、各种对象的插入、添加应用设计模版、更改幻灯片版式设置;(2)各对象动画效果的设置、动作按钮的设置、幻灯片切换设置、超级链接设置;(3)背景设置、配色方案设置、改变母版;(4)设置排练计时、录制旁白、设置放映方式。教师在演示制作过程中,对于所牵涉到的新知识要边讲解、边演示、边制作,然后学生模仿教师的制作方法,制作自己的作品。第1次课完成作品的雏型,第2次课让它有血有肉,生动起来,第3次课对其外型加以修饰、点缀,第4次课后让它变得有声有色,活灵活现。最后,当这个作品制作完成后,我们本章节的内容也讲授完毕,这时学生看着自己的作品会有很大的成就感。

现在学生还只是模仿老师的作品来制作,接下来可以为学生布置一项课外作业,即任选一个内容,制作一个演示文稿上交。这样做可以给学生一个自主发挥的空间,希望他们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加上自己的创新,制作出更好的作品。结果表明,学生通过上网搜索资料和素材,结合自己的创意,做出的作品都很漂亮,可见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教学值得注意的地方

1 课程综合项目的设计必须要有实用性、典型性、覆盖性、综合性、趣味性、挑战性、可行性。项目设计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课程的教学成败,这也是我们教师在备课时最需要花费心思的地方。

计算机课讲稿篇(4)

现如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超乎想象,而计算机作为现代办公不可缺少的重要装备,已经逐渐融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所以,只有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才能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我国各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教学效果一直不太理想,为了提升教学质量,笔者对目前计算机基础课教学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首先,生源质量不均衡,由于生源地的经济条件和师资力量的差异性,导致学生计算机基础操作能力参差不齐;其次,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依赖性强,这些问题都给教学工作带来很大压力。如今,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已经成为现代计算机课程教学的重要问题,我们必须重视。笔者从事基层教育多年,一直在探索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最佳方法,经过数年教学实践,在计算机教学中大胆尝试了问题教学法。

一、问题教学法及教学模式

所谓问题教学模式,就是指通过解决问题进行教学的学习模式。传统教学在一般意义上来讲,学生主要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获取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具有很大隐患,第一,在课堂上教师始终处于主要位置,学生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学习质量低下;第二,长期处于这种学习状态容易使学生形成被动的学习意识。在问题教学法中就解决了这些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把教学放置于复杂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和团结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逐渐发展成一种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模式。

问题教学法主要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必须使问题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因此,关于问题的设计才是问题教学法的核心。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以问题为主线,师生齐心协力共同解决问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放手,改变以前的主导地位,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角,一切从学生主体出发,改变学生以往的学习习惯,成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导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问题教学模式的运作分为五个环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结果展示、学习评价。

二、根据问题教学模式对本课程设计的一则教学案例

根据我校采用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笔者以其中章节的《制作个人简历》为例,主要针对高职学生设计如下教学方案:

1.教学模式。

对于powerpoint2003第一节制作个人简历的教学,我采取的是,设置问题,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过程中自学,教师穿插介绍知识重点和难点,归纳结论、评价成果。即学生通过做一个小组简历,在学中练,在练中学。教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指导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综合能力的发挥。在做之前,先把学生分成6组,每组6人左右,分组时要保证每个小组都有成绩好的和不太好的男同学、女同学,尽量使各小组成员知识水平平衡。

“小组简历”问题设置:每组学生都要做一个小组整体简历,要求:简历中要包含小组成员中每一个学生的介绍;演示文稿张数不少于10张;PPT中要有图片、文字、艺术字、音乐、表格等,使演示文稿的内容图文并茂、丰富多彩;演示文稿要美观、大方。

2.教学过程设计。

①教学导入。教师:同学们,我们在上课的时候经常看到老师使用演示文稿进行教学,大家是不是觉得非常新奇呢,而且每个老师制作出的文稿外观风格迥异,大家是不是觉得非常漂亮呢?大家一定也想自己制作出这样的演示文稿,那么这些漂亮的文稿是如何制作的呢?其实这些东西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复杂,只要大家认真学习,相信每个人都能够学会。(学生受到鼓舞,自信心大增)

教师演示:在powerpoint2003制作一个我自己的个人简历,其中穿插了如何插入新幻灯片、图片、文字、艺术字、音乐、表格等及演示文稿的样式的设计,然后提出问题:如果换成我们同学自己制作,你们会怎样来做。在学生的大脑中有了一些模糊的认识和兴趣,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新课的探究。

②教与学的过程。每个小组成员聚在一起讨论,并分配好任务。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始终起到监督和指导作用,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情况,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引导,以指导员的身份对学生指导和交流。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也要加强合作,互相学习,互帮互助,如果教师发现学生普遍遇到的困难,可以再讲台上进行广播式指导。

③教学成果评价。在规定的时间内,每个小组完成了任务。每一个演示文稿无不体现了各小组成员辛勤劳作。作品展示时,可以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讲述制作过程,并且着重介绍本节重点的学习方法,现场接受教师和学生的提问并做出回答,如果解说不全同组同学可以补充。从学生的介绍和回答中,我了解了各组已掌握这一节知识点,基本已熟练运用PPT制作的基本操作了,最后选出做得比较美观的演示文稿作为参考样板,提供给学生作为对自己作品的参考。

④教师总结。任务完成后,首先要赞扬同学们,并且对取得的成绩予以可定,然后指出本次任务中的不足之处,强调在下次任务中要避免再次发生,最后,不要忘了对整个任务工程进行总结。

三、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更新的速度日新月异,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来说早已不在适用,教师应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经常参加进修,不断为自己充电,切实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不断完善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在教学角色上逐渐过渡到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中获取知识。

参考文献:

[1]邓远杰.浅析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J].数育时空,2009(7).

计算机课讲稿篇(5)

各位评委、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本节课我将在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简单地阐述:

一、教材分析及处理

1.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我说课的题目是:《演示文稿的动画效果和动作设置》。本课选自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文化基础――Windows XP及Office 2003》这本书的第五章。该书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山东省高校统编教材。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以及利用计算机的相关知识拓宽、发展自身专业的能力。本课针对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对演示文稿添加动画效果,学生通过对PowerPoint的操作,知道在使用幻灯片时如何设置动作,以增强演示文稿的互动性与可观性。演示文稿可应用于学术交流、产品展示、工作汇报等多个方面,所以掌握PowerPoint的使用,对培养实用型高职人才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我本着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知识水平、实际操作能力为宗旨。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这节课的学习要让同学们掌握幻灯片的切换及动画效果的设置,理解超级链接和动作设置。

(2)能力目标:

掌握幻灯片放映过程中动画效果的多重设置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总结归纳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积极主动学习的思想。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幻灯片切换效果的设置。

确定依据:根据学生现有的接受能力,以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是对设置幻灯片动画产生感性认识,能够根据编排的幻灯片制作出富于变化的演示文稿来。

难点:

(1)区分幻灯片动画与幻灯片切换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2)幻灯片动画设置可以使用“动画方案”“自定义动画”,这两种方法各具特色,但“自定义动画”方法设置更灵活,功能实现也更丰富。

(3)如何用“超级链接”与“动作设置”使幻灯片的放映更具交互性。

二、教法阐述

使用教学微机和投影仪,将学习内容以教师边讲解边演示的方式传授于学生,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本节课内容讲述的特点,主要采取“谈话法”“讲授法”“演示法”“自学指导法”“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变被动听讲为主动接受,力促课堂教学在生动有趣,愉悦的气氛中展开。

在这里,简要介绍“任务驱动”法。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借助现代化教育提供的良好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采用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形成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为其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技能和素质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我的首要教学目标。课前进行教学目标分析,主要来分析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水平,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给学生布置任务。设计一些操作性强,有针对性的实验,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任务”设计时,注意引导学生从各个方向去解决问题,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防止思维的绝对化和僵硬化。注意个别学习与协作学习的统一。《计算机文化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展性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在该课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任务”处理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三、学法指导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操作性比较强,而且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我们的教学目的不是仅仅教会学生某一具体的操作,或几种软件的使用,而是要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社会。本课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协作交流等方式,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

硬件环境:教学用计算机、投影仪

软件环境: Windows XP操作系统,办公自动化软件Office 2003,自制导课课件,相关实验素材。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要想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在幻灯片放映时,演讲者与幻灯片演示所展现的良好交互性,靠教师简单枯燥的讲述,学生是不能深刻体会的,所以我使用教程附带的实验素材,结合所讲内容,引出本课的知识点。通过对幻灯片是否启用动画方案实验的前后对比,让学生对动画的使用产生兴趣。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目的是创设美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对学习对象迅速产生亲近感,使得课堂教学在愉悦的气氛中展开。

(二)教师引导,探究新知:

通过讲解动画方案的设置,使学生对动画产生兴趣。下一步引导学生通过“自定义动画”可以针对幻灯片中的每一个对象添加上动画效果。在此预留三个小任务:

任务一:将插入的剪贴画启用一个“强调”效果。

任务二:对幻灯片设置不同切换效果。

任务三:对选择的对象设置超链接。

以上三个任务都要在幻灯片放映视图状态下,观看动画效果。

(三)小结

教师对本节课内容及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总结。

(四)作业

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素材提供的幻灯片,设置幻灯片动画效果,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加以巩固。

参考文献:

1.鲁燃主编.山东省教育厅组编.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程.[M].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七版

2.张勇.任务驱动教学法及其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S1

计算机课讲稿篇(6)

一、高职计算机教育中多媒体教学的必要性

高职教育重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强调的是动手能力。针对计算机专业来说,对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必需、够用”为度,更注重的是,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熟练程度,在充分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自己动手的实践操作能力,由此满足社会人才需求,为学生更好的就业做准备。而对于操作性、实践性极强的高职计算机教育,任务驱动法、项目导向法、演示教学法等成为了教学的主要方法,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优势。由此可见,多媒体教学是高职计算机教育的必然趋势。

二、多媒体教学在高职计算机教育中的优势

(一)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传统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整个过程,即处于被灌输的状态。单纯的老师在前面讲解,学生不能动手参与,渐渐的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而多媒体教学则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的单一、呆板的表现形式,能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并且使一些在普通条件下难以实现、观察到的过程形象化地显示出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例如,powerpoint中的制作演示文稿的任务中,演示文稿的主题为“香港旅游景点介绍”,并且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香港旅游景点的概况、图片、视频等等,学生都能寓学于乐,积极主动的利用所学知识制作了内容丰富而生动的演示文稿。

(二)多媒体教学能增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要将所要讲述的重点及大纲一一的书写在黑板上,书写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处在等待状态,浪费了一部分的课堂时间,而且黑板上的内容如果擦去就不能再重新获得,给学生的复习带来很大的不便。运用多媒体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将教学大纲及教学的重点难点提前做好演示文稿,课堂上可以直接播放给学生观看,这样不仅节省课堂时间,教师也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沟通交流,从而引导学生思维方式。而演示文稿可以发给学生,长久保存,随时调出来方便学生的复习,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多媒体教学能有效地解决高职计算机教育的重点难点

在高职计算机教育时常常碰到一些知识点比较抽象难懂,单纯的凭教师讲解授课学生不会那么容易理解。而利用多媒体教学把重点难点知识表现出来,比如制作成具体形象的图片、视频,或者对某种应用软件的操作流程演示一遍等,学生就可以很快理解的这些知识点。例如讲解软件测试工具的使用,如果只利用书本上简单的文字和图片介绍,学生印象不会那么深,没有具体的演示没有实际的动手操作也比较不容易接受。利用多媒体教学则可以将具体的测试工具使用方法演示给学生看,并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以此有效地解决重点难点。

三、多媒体教学的弊端及对策

(一)多媒体教学的弊端

1、学生过分依赖于多媒体,产生惰性。

多媒体可以在短时间内呈现出大量的信息,比如课件和一些文档,使用方便。也正是因为这种取用的方便性,促使学生忽略了笔记,完全依赖于课程文件的回放;使学生越来越依赖于多媒体,产生“惰性”。

(2)多媒体课件包含的内容过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影响学习效果。

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课件教学,忽略了高职计算机课程的特点,那么高职计算机中的多媒体教学会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屏幕转换速度过快,而忽略了老师的课堂引导,这样会影响学生的听课,从而降低教学的效果。

(二)多媒体教学的对策

采用多媒体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各取所长。传统的教学手段,通过教师边写边讲的过程来带动学生的思考,所起的引导作用不是其他媒体可以替代的。教师在制作课件的同时注意突出重点,将内容的梗概做成幻灯片,而课程内容则要在课堂上,教师亲自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的同时能将重点记在笔记上。多媒体教学则可以将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无法进行的抽象知识形象的演示给学生。两种教学方式都具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和优势,谁都无法取代。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只有将传统的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各取所长,相辅相成,才能优质的完成教学任务。

计算机课讲稿篇(7)

计算机基础课,大都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是很多学生并不能有效利用计算机、网络,自制力比较差,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求新、求快、求刺激,而不求甚解的倾向。很多学生只是简单地模仿,缺乏创新精神,不能做到举一反三,或者就是处于一种应付状态,只限于完成练习,不去思考为什么这样做?怎样做得更好?有的则盲目浏览网页信息、玩游戏,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反而浪费大量宝贵时间,甚至会产生不良影响。

教无定法,要教好计算机基础学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愉快地学习,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教师要积极运用多媒体,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利用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现、主动探索,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该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教师一方面需要对教学进行有效的设计,另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技能,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机房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针对个体学习过程中的差异性而提供适合个体特征的学习支持系统,在学习过程中,个体具有能力、背景、学习风格、学习目标等各种各样的差异性,即使是个体本身,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状态也在不断变化着。机房教学,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单独作为一个个体存在,同时又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存在,将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实践操作是巩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俗话说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只要多练习,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从中品尝到收获的乐趣,获得成就感和荣誉感。它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在各个关键环节,教师参与指导,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的一种教学模式。这个模式的基本环节是: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确定目标;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并且与协作学习相结合;解决问题,最后还需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在这种模式里,教师先让学生了解教学目标,明确教学任务;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展开自学活动;教师在必要时还要参与讨论;并且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的启发和答疑贯彻始终。学生通过解决置于有意义情景中的问题,来掌握知识和技能。

我以在教学中实现“演示文稿的动画效果和动作设置”为例谈谈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方法。

PowerPoint是计算机文化基础的重要教学内容,用它可以制作各种优秀的演示文稿,它可以为学生进行各类学习活动特别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制作电子作品提供平台。所以学好PowerPoint至关重要。而本课内容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它可以增强演示文稿的放映效果,是对演示文稿初步制作之后的艺术加工,是最能够培养和体现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内容,也是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通过该内容的学习,学生会产生非常大的学习动力,切身体会到劳动后的成就感,进而提高基本技能。

本次教学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观察、探索、讨论、研究进行自主性学习,学会对已经做好的演示文稿的设置,包括:设置幻灯片动画效果、幻灯片切换效果、超级链接和动作设置,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增强演示文稿的放映效果。

一、首先确定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让学生掌握设置幻灯片动画效果和幻灯片切换效果的方法,熟悉超级链接的功能,能利用超级链接和动作设置制作具有交互功能的演示文稿。

(二)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操作能力、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探索的能力,激发学生求知欲。

二、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超级链接和动作设置。

(二)难点。

幻灯片动画效果和幻灯片切换效果是不同的。

三、教学安排

(一)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二)教学方式。

在机房,教师利用苏亚星教学软件进行讲解、演示,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自主性研究学习。

四、教学设想或教学策略

在先前的上课过程中,一直使用PPT课件教学,学生对此比较熟悉,因此首先想到的是采用“比较法”引入新课,先打开一个没有任何动画效果、没有切换效果的演示文稿,以强烈鲜明的对比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是采用“任务驱动法”推动学生探索知识的意向并转化为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思维积极性。

因为这节课的实际操作性较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讲解、演示和学生实际操作有机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授课,以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加强学生的主体参与度。

设置动画效果、切换效果等操作是比较机械的操作,可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实施教学,如教师讲解、学生演示等方式,学生容易接受,也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超级链接在前面Word中已经讲过,因此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在前面知识的基础上再进行自主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动作设置和超级链接也起着异曲同工的作用,让学生把自己以第三章内容为主做的演示文稿链接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切换到某一张幻灯片。

五、教学准备

(一)教师的准备工作。

教案、课件。

(二)上课资料。

一个演示文稿,没有任何特殊效果,只是几张幻灯片的简单拼凑,用来和课件作比较。

(三)学生的准备工作。

上节课做好以第三章内容为主的演示文稿。

六、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提问:控制演示文稿外观的方法有哪几种?

当学生们回答问题后,让学生们思考上节课自己完成的作业和平常上课所采用的课件有什么不同?打开准备好的一个无任何设置的演示文稿和课件,让学生清楚地知道究竟什么地方不同?从而导出今天的内容。

第二阶段:讲授,围绕目标,整体感知。

提问:今天即将要学的内容是有关对文字格式进行设置,想一想,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在哪个菜单中进行?[幻灯片放映]菜单栏。

提示“先选后做”的原则,打开课前准备的无任何设置的演示文稿,为其添加动画效果并设置幻灯片切换效果。在[幻灯片放映]菜单栏中选择相应设置。

对于超级链接和动作设置,采用“引而不发”的方法,让学生回顾前面在Word中学习的超级链接,从而理解并掌握演示文稿中的超级链接和动作设置。

第三阶段:实践,课堂巧练,迁移运用。

让学生打开自己上节课完成的作业,一个以第三章内容为主的演示文稿,试着为其添加动画效果、幻灯片切换效果、超级链接和动作设置。

第四阶段:归纳,教师小结,帮助理解。

通过菜单栏[幻灯片放映]设置幻灯片动画效果、幻灯片切换效果、动作设置,通过菜单栏[插入]完成超级链接的创建。那么在实际操作中就仅此一种方法吗?还有[动画效果]工具条,或者采用右键单击后弹出的菜单;从而让学生理解操作方法的多样性并且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第五阶段:练习、作业部分。

让学生打开自己上节课完成的作业,一个以第三章内容为主的演示文稿,完善演示文稿的动画效果、幻灯片切换效果、超级链接和动作的设置。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七、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上下来,我觉得比较成功,学生真正“动”起来,思维“活”起来。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在“悟”中明方法,在“操作”中自主探究。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而且大部分学生都完成幻灯片动画效果、幻灯片切换效果、超级链接和动作的设置。

本节课内容比较多,时间的掌握要有度,讲的时间要少,但要把知识点讲清楚,让学生明白幻灯片动画效果、幻灯片切换效果、超级链接和动作设置具体指什么。然后通过比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寓学于练,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点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

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浓了,课堂教学的形式多了、新了,师生间的氛围和谐轻松,学生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教学效果必然明显增强。

参考文献:

计算机课讲稿篇(8)

这里所谓的高效,既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时具有高效率,也指学生课堂学习的高效益。一、利用电子白板,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电子白板是一种新型高科技电子教学产品。它把传统教学与计算机、网络、软件等结合起来,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电化教学。

电子白板具有和多种软件资源相整合的优势。提供了实现“师生、生生、人机互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环境。教学调控的灵活性、教学资源的整合性、教学活动的互动性,使电子白板为我们构建高效课堂提供了途径。

(一)教学调控的灵活性

以前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要在计算机操作台前演示课件,教师在讲台上的走动和时间的延迟,很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关注和理解。利用电子白板,教师就不必到计算机操作台前操作,直接在白板上操控,就可控制演示材料,避免了分散学生注意力的问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在有些学科教学中还经常会遇到一些生成性的问题。上课前教师预设得很好,但学生往往不是按照预设的进行回答,这时就会遭遇尴尬。用电子白板,通过调控学习材料就能解决这些生成性问题,保证了教学的流畅性。

(二)教学资源的整合性

电子白板能够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因为它具有丰富的资源库功能。它有软件自带的公用资源库,如视频库、图片库、文字库等。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可以对库中的所有资源进行重组、调用、改编和添加。如果公用资源库的资源还不够用,教师还可以自建个人资源库,添加自己教学所需的素材,还可将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而形成的教学资源添加进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按需随时调用电子白板资源库中的资源,使课堂教学具有高效性。

(三)教学活动的互动性

新课程要求,要让教育成为师生互动的教育,使师生共同发展。电子白板为课堂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供了技术可能,为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奠定了技术基础。

在使用电子白板的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大部分活动都能够借助白板完成。使用电子白板,教师不用再去操作电脑键盘,能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与学生的对话与交流中去,这样可以及时了解课堂状况、及时调整教学思路,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背景下,学校的教研活动由研究“教师的教”转向研究“指导学生的学”。这已成为教师提高业务素质的内在需求和提升课堂品质的必然趋势。应该看到,随着课改理念的深入,课堂教学总体状况已有明显的改观。但我们也要看到,当前的课堂教学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课堂上学生参与不够、课后巩固随意性强、做大量习题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教师重复“备课”(写备课笔记)、教学资源不能共享等。这势必导致传统课堂教学“低效”。

利用讲学稿教学,改革传统教研活动的备课模式、课堂教学模式、课外辅导模式,实行“学教合一”,是一种值得借鉴和推广的课堂教学模式,为构建高效课堂提供了途径。

(一)改变课堂主体

利用讲学稿教学,师生角色发生了转变。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师不再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把重点转向对学生学习中遇到或生成的疑难问题进行点拨,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教师讲得少了,把课堂上的“话语权”真正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在讲学稿的引领下自己去探索、去求证、去交流。学生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学习效益大大提高。

(二)减轻学生负担

实施讲学稿教学,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讲学稿上的内容学生在课堂上已全部完成。教师不留课外作业,学生学习变得轻松,课堂上,由于学生已经事先预习好了讲学稿,对新课的重难点已经做到心中有数,对在预习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已经做上了记号。在课堂上,学生们有针对性地提问,大家共同讨论,教师进行点拨,问题就解决了。这样,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这样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负担减轻。

(三)减轻教师负担

在讲学稿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必像以往那样“课节节必备,作业次次必改”了,教师从学生的作业堆中解放了出来,有效工作的时间增加了。实行集体备课,教师备课不再“单打独斗”,每个人只重点研究教材中的某一小节,这样就有了更多的时间进行研讨、交流,有更多的时间去辅导学生,就讲学稿作业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的学习效益大大提高。

在传统课堂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相分离的。在上课之前,学生不了解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师也很难了解学情。有了讲学稿,就有了“学教合一”的载体。因为学生在上课前已经拿到了讲学稿,教师的教学思路一目了然,学生在上课前已经了解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师也可以通过检查学生讲学稿“预习·导学”部分的习题,提前了解学情。电子白板让这一渠道变得更加便捷,真正实现了师生互动。在电子白板中,可以将讲学稿上的内容很清晰地呈现给学生。通过电子白板,课堂反馈也变得更加及时。

计算机课讲稿篇(9)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2-0142-02

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发展,学校课堂教学的形式也有了很多的变化,在一位老师加一支粉笔加一块黑板的模式中添加了声音、添加了图画、添加了动画还可以添加一段影片剪辑,这些生动有趣的效果就是利用多媒体教学带来的,利用计算机技术的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越来越常见的一种课堂教学活动形式。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作为世界教育技术发展的趋势,已被教育界广泛接受与应用,目前我国教育系统普遍使用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类型繁多,常见的有:演示性课件制作软件PowerPoint;全能型课件制作软件Authorware;动画型课件制作软件Flash; PowerPoint的教学课件的制作。由于美国微软公司开发的办公自动化软件(Office)的普及与深入,而且PowerPoint作为Office的一部分,只要熟悉Microsoft Word的用户,只要稍加学习就能自如地使用PowerPoint制作教学课件,而且PowerPoint以其功能强大、学习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得到了众多教师的青睐,许多高校和教育机构每年举办形式各样的课件设计大赛,课件教学的观念正逐渐深入教师的心。

一、PowerPoint的教学功能

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制作出文本、图形、声音、视频动画相结合的演示文稿,通过渲染课堂气氛,创设情境,来提高学生的兴趣,抓住学生的眼球,使多媒体教学生动活泼,激发学生求知欲,从而表达出教师本人的教学信息,实现教学目标,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

作为教学制作课件较理性的工具,PowerPoint具有以下功能:

1.强大的制作和管理功能,为用户提供各种模板,每一种模板均有不同的背景图案和信息格式,同时可以对原有的模板进行个性化修改或创建自己喜欢的模板,此外它还提供了一系列的绘图工具,用户可以轻松地绘制各种图形并对其进行线条、纹理、颜色、阴影、三维等样式的修饰,用户还可以插入剪贴画。

2.强大的多媒体处理能力

PowerPoint可以方便地制作出包含声音、影像的幻灯片,例如PowerPoint 2003可以在全屏演示文稿中查看和播放影片,当安装了微软的Media Player 8或更高版本时,PowerPoint 2003中对媒体播放的改进可支持ASX、WMX、M3U、WVX、WAX 和 WMA等媒体格式;PowerPoint 2003支持将演示文稿打包成CD,并从CD自动运行演示文稿,包括其中的链接文件。

3.自如的播放方式

PowerPoint中幻灯片的切换方式有如下三种:全手动方式、半自动方式和全自动方式。在幻灯片的播放过程中,可以控制动画的播放速度、动画的播放顺序、播放时间,中间实施一些控制措施,比如:幻灯片中通过某些文字与实例之间的连接、幻灯片之间的跳转、暂停或继续播放、画图等,同时可伴有掌声、激光、照相机或者音乐等声音。

4.其他功能

在播放演示文稿时使用墨迹在幻灯片上进行标记,您不仅可在播放演示文稿时保存所使用的墨迹,也可在将墨迹标记保存在演示文稿中之后打开或关闭幻灯片放映标记。

二、PowerPoint教学课件的制作

PowerPoint的教学课件的制作即利用PowerPoint将教学内容编制成PowerPoint文件,制作的步骤一般是:课件结构(框架)设计、素材收集整理、用PowerPoint制作各幻灯片、预演修改。

课件结构的设计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和要求精心设计,要有课件的主线,要注意重点突出,素材的收集是根据课件结构要求来进行的,素材主要包括图片、图像、动画、声音及视频剪辑等。这些素材有的可以从录像带、VCD等中获得,有的需要自己制作,如利用播放器软件可以获得视频剪辑或图片文件,也可以获得剪辑文件。利用扫描仪可以获得图片文件,利用Internet可以从互联网上获得图片等。利用3DMAX、Flash、Authorware等动画制作软件可以制作动画,PowerPoint本身所带的剪贴画、图片和声音文件。因此在制作课件时首先必须熟悉所授课程的教学内容,然后将教案中准备讲解的内容用精炼的文字表现在PPT中,在总结出知识点的基础上通过收集的图像动画等素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其中可以适当使用一些链接体现教师讲课的逻辑思维,最后将完成的课件进行反复播放测试课件的播放过程是否符合教学思路,是否有错误的链接及错别字等,这样才能完成检查无误的PPT课件。

三、利用PowerPoint 制作一堂课件

计算机基础是一门文化课程,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的最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使用技能,学会使用典型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最终能够适应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文字处理软件Word是这门课程必修的一部分,这个软件被广泛应用于公司、企业、政府机关等各种办公领域。

下面以Word的文字修饰作为教学案例来进行介绍。

1.导入新课,通过链接展示三个Word文稿,一个为修饰的,两个修饰过的让学生进行对比,在导入新课时可插入一个Flash制作的情景故事作为引子。

2.讲授新课,介绍Word格式菜单下的字体菜单选项,这部分可以用截图的方式展示。例:

3.针对具体例题的讲解,这中间可以用PPT的绘图工具Windows本身的抓图工具来实现制作步骤的讲解。

4.其中对制作过程加入图片按钮,进行更改播放顺序的链接。

5.完成文本修饰的最后可插入用Flash制作的过程演示。

6.在PowerPoint的播放过程中可以利用PowerPoint自带的指针选项进行必要的圈圈画画。

四、PowerPoint 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利用PowerPoint课件教学对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有了巨大的变化,也对相关的教学因素,如教学设备、教室素质、备课、教学、学生学习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首先,传统的教学对设备的要求低,甚至可以简单到黑板加粉笔。但利用PowerPoint课件教学要求要高得多,要求配置较高的电脑及视频投影仪,甚至要求建立多媒体教室。

其次,传统的教学对教师素质的要求相对要低一些,一般只要求有良好的本专业知识和合格的师范技能。但后者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本专业知识和合格的师范技能,还要求具备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能力,以及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综合能力。

再有,传统教学的备课主要是以书写教案的方式完成的,而后者主要是在计算机上以编制“程序”加讲解的方式完成的,较少板书。

从另一方面看,利用PowerPoint课件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外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备课,而在课堂上则要轻松些。

五、结束语

通过两年多利用PowerPoint课件教学的实践,我们感到它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式,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前面提到的例子,老师的实验演示通过视频投影仪展示在全体同学的眼前,使同学们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利于知识的理解。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多媒体设备的推广普及,应用多媒体进行各门课程的教学已经全面铺开,如何提高应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的效果是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

参考文献

计算机课讲稿篇(10)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学历教育本科专业的一门公共工具类必修课程,主要围绕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常用软件的使用及计算机网络应用等内容展开教学,对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于大学计算机基础的课程设计,突出计算机基础知识、常用软件的操作及计算机网络应用等核心内容,将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及时融入教学内容之中,以计算机应用能力为主线,采取模块化设置;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将基础理论和操作应用融为一体,讲解、示范与上机操作穿行。根据课程特点,将教学内容分为了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Powerpoint演示文稿、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六个模块。

为了充分了解学生对各个教学模块的了解情况,课前对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基本上都使用过计算机,但个体差异较大大,大部分学生知道和使用过Windows操作系统,但没有系统学习和掌握过;部分学生使用过Office软件中的Word和Powerpoint等软件,但并不熟练;学生基本都会使用浏览器上网,但是对网络协议、IP地址等网络基础知识并不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注意学生特点,根据学生情况恰当选择教学内容,同时设置不同层次的实训内容,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根据各个教学模块的内容与特点,设置了不同种类的实训任务。如在Powerpoint 2010演示文稿制作模块中,根据六个学时的教学时间,将教学内容分为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包括对于演示文稿和幻灯片的了解和基本操作,幻灯片的版式、节的概念,以及向幻灯片中添加文本框、图形、图片等内容,并对添加的对象进行设置;第二部分主要包括幻灯片的主题与背景设计,幻灯片的母版设计,以及向幻灯片中添加音频、视频等内容,并对音频和视频进行编辑;第三部分主要包括动画设计,演示文稿的打包与打印。根据内容的划分,设计了一个完整的演示文稿,要求学生根据三个部分的学习内容完成不同的实训任务:第一个实训任务主要完成演示文稿的创建、保存、幻灯片的插入、版式选择与分节,幻灯片内容的输入与图形、图片、艺术字等对象的插入;第二次实训任务主要完成幻灯片的主题与背景设计,设计时借助母版设计,为幻灯片添加背景音乐和视频文件并编辑;第三次实训任务主要为添加的对象和幻灯片的切换设置动画效果,并将制作的演示文稿进行打包和。通过三次实训任务,最终完成整个演示文稿的制作。

在教学与实训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演示文稿设计的主要思路和结果,幻灯片制作的必要资源,包括文本内容、图片、音乐文件、视频文件等。学生完成演示文稿的制作后,教师做出总结与点评,帮助学生总结知识、修正错误,并且掌握一些快速、规范制作演示文稿的方法,如设计和制作演示文稿时,要首先设计好演示文稿的脚本,并根据脚本准备和搜集相应的材料,然后设计好要应用的母版,选择或设计主题、背景等,保证整个演示文稿风格的统一。设计完成后在开始制作演示文稿,而不是一开始就直接打开PowerPoint软件开始制作,这样可以减少制作过程中对演示文稿和幻灯片的反复修饰,大大缩短演示文稿的制作时间。

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采用模块化的教学模式和任务驱动教学反复能够提高教学效果,拓宽学生的思路,提高创新意识,同时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教学规律。

计算机课讲稿篇(11)

关键词:云计算;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7012801

1 云计算

云计算是一个新兴的术语,很多技术还处在起步阶段,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定义,它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云计算的程序和数据不再运行和存放在个人台式计算机上,可以托管到“云”中,利用个人电脑或便携设备,经由互联网连接到“云”中,能够让你从世界上的任何地方访问你所有的应用程序和信息服务,不再受到桌面的限制,这是一个由云计算启动的全新的协同计算的世界。

2 大学计算机基础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能力已经成为人们胜任本职工作以及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必须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高等学校必开的公共基础课,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几乎所有的学科和专业,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仅应该掌握计算机的操作使用,而且还要了解计算机信息处理的知识、原理与方法,才能更好地促进自己的专业学习与工作。

目前,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分三个层次教学:第一层学习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侧重于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养;第二层是计算机技术基础,包括程序设计、网络应用等,侧重于利用计算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第三层是计算机应用,结合自己的专业进一步深化学习。本文探讨的是针对第一层教学,以培养计算机操作使用能力为主要目标,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

3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设计

大学计算机基础整个授课过程主要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内容,其中理论教学又分为三部分,包括计算机硬件的教学内容、计算机软件的教学内容和互联网络技术的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主要是指让学生在上机过程中掌握教学大纲中要求掌握的软件操作。

3.1 理论教学

计算机硬件是计算机系统中所有实物装置的总称。从硬件体系结构来看,计算机硬件系统采用的基本上还是经典的冯・诺依曼结构,即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5大部分组成。计算机软件主要包括Windows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OFFICE的使用。互联网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硬件、计算机网络软件以及信息安全。

利用百会维基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了解教学大纲以及各种与课程相关的信息。有了云计算技术,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各种上网设备登陆百会网利用百会维基查看需要了解的相关信息。随着信息技术地不断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了主流。利用智能手机便可方便地查看自己需要的信息,使用起来很方便。

利用百会文档免费在线建立、撰写、存储和分享文档。运用百会文档的这个功能可以实现网上提交作业,打破了传统的作业上交模式,而且还节约了纸张,为节约国家资源贡献了一份力量。与此同时,教师批改作业的模式也发生相应的转变,不再是拿着红笔进行批改,转变为网上批改,批改完后能够及时通过百会文档反馈给学生,提高了工作效率。

百会聊聊可以实现师生间的及时交流互动。学生在学学计算机基础的过程中碰到问题的话,可以通过百度或谷歌等网站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在整个过程中缺少互动或者互动所需要的时间太长。利用百会聊聊,就能在学生之间或者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及时对话,从而缩短了解决问题的时间。

3.2 实践教学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由原来的要求掌握Windows XP和Office 2003转变为Windows 7和Office 2010。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Windows 7操作系统平台,重点是文件系统管理以及控制面板中硬件、软件的管理。学习Office2010的强大功能,熟练掌握字处理软件Word2010、电子表格处理Excel 2010和演示文稿Powerpoint 2010的使用方法。Word2010要求掌握文稿编辑和图文混排,Excel 2010要求掌握数据输入与编辑和数据管理与图表化,Powerpoint 2010要求掌握编辑演示文稿和演示文稿的美化与放映。如果单纯的按照教科书上的操作步骤进行讲解,难免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枯燥无味的感觉,从而降低了学习兴趣。在实践教学中,应该采用案例教学,打破传统的就知识讲知识的教学方式,将各知识点与操作技能恰当地融入到各任务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Word2010的操作讲解与每个毕业生要写的毕业论文的撰写相结合,让学生既掌握了Word2010的操作又与实际的应用联系起来,当然会让学生觉得有用。Excel 2010的讲解可以与单位的工资表的统计以及相关操作相结合,让学生切实感受到Excel 2010的用途。Powerpoint 2010的讲解可以以设计一个寝室PPT大赛为案例进行相关操作的讲解,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掌握Powerpoint 2010的主要操作。

把Windows 7和Office 2010的实践教学和云计算相结合,能让学生的学习变的更为得心应手。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应有的计算机基础操作外,还要求学生参加大学计算机等级考试。可以利用百会维基给学生提供相关的大学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以及教学大纲等。利用百会文档分享教师上课所用的演示文稿,便于课堂上未来得及掌握的学生在课外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学习。学生上交大学计算机基础的作业也是通过百会文档进行。很多大的作业无法在课堂上及时完成,需要学生利用课外的时间进行,一旦完成便利用百会文档进行提交,操作方便。利用百会聊聊能够实现学生之间或者师生之间的及时交流。利用百会论坛可以将每个学生觉得有用的知识上去,便于大家共同提高。

4 结束语

将大学计算机基础和云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中,是信息化时代下科技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教学中运用云计算技术能够有效地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是对教学方法的创新。不久的将来,云计算技术将被广泛地应用到教育领域当中,在未来的几年将迎来更大的高峰,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宁,柴利萍.“云计算"形势下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2,19(9):153154.

[2]林瑜华.云计算环境下高校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8):271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