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区域经理工作汇报大全11篇

时间:2022-05-14 19:56:53

区域经理工作汇报

区域经理工作汇报篇(1)

海关总署,总局制定了《保税监管区域外汇管理办法》(见附件,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整合

了现行适用于不同保税监管区域的多项外汇管理政策,在继续保持部分优惠政策的同时,调整了购汇、

结汇等保税监管区域内外不尽一致的政策内容,并进一步简化了对外支付审核程序。现将《办法》印发

你们,请贯彻执行,并就出口加工区企业外汇账户问题明确如下:

一、已开立外汇账户的出口加工区企业,应当在《办法》生效前,经国家外汇管理局分支局(以下

简称外汇局)批准,按《办法》规定调整账户性质和个数。原外汇账户内资金按企业申报性质,经外汇

局审核后分别划至新开立的对应外汇账户。

外汇局在审核企业申报的资金性质时,要结合企业资本金、外债、境内外汇贷款等结汇情况,准确把握

企业资金性质,避免混淆。

二、各分局、外汇管理部接到《办法》后,要及时转发辖内支局和各类保税监管区域管理机构以及

银行、企业等。执行中如遇问题,请及时向国家外汇管理局综合司反馈。

联系人

联系电话:

附件:1.保税监管区域外汇管理办法



附件1:

保税监管区域外汇管理办法



第一条为了完善保税监管区域外汇管理,促进保税监管区域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

管理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保税监管区域(以下简称区内)包括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

港区以及综合保税区、跨境工业区等海关实行封闭监管的特定区域。

第三条国家外汇管理局及其分支机构(以下简称外汇局)依法对区内机构外汇账户、外汇收支、购

汇及结汇等实施监督和管理。

区内机构包括区内行政管理、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经济组织等。

第四条区内企业领取工商营业执照后,应当按规定到所在地外汇局统一办理外汇登记手续。

区内企业办理外汇收支业务,应当出示外汇登记证明,凭规定的有效凭证及商业单据办理。

第五条区内与境外之间的经济往来,除另有规定外,应当以外币计价结算。

区内与境内保税监管区域外(以下简称境内区外)之间货物贸易项下交易,可以以人民币计价结算

,也可以以外币计价结算;货物贸易项下从属费用计价结算币种按商业惯例办理;服务贸易项下交易应

当以人民币计价结算。

区内机构之间的交易,可以以人民币计价结算,也可以以外币计价结算;区内行政管理机构的各项

规费应当以人民币计价结算。

第六条区内与境外之间的资金收付,区内机构均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区内与境内

区外之间的资金收付,区内、境内区外机构无需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

第七条区内企业按照境内区外外汇管理规定开立、使用和关闭外汇账户。

区内企业外汇账户统一纳入外汇账户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管理。

第八条区内企业货物贸易外汇收支,根据货物保税状态对应的海关监管方式,实施不同外汇管理政

策。

在商务主管部门办理对外贸易经营权备案登记后从事货物贸易经营活动的区内企业,应当按境内区

外相关规定到所在地外汇局办理“对外付汇进口单位名录”和出口收汇核销备案登记手续。

第九条区内企业向境外或者境内区外支付货款,有下列形式之一的,应当持证明交易合法、真实的

有效凭证和商业单据到银行办理。

(一)直接从境外进口,或者从区内或者境内区外购买境外企业的货物,可以从外汇账户或购汇对

境外支付。

(二)与境外签订出口合同,货物由境内区外企业报关出境,境外货款可以由区内企业收汇后原币

向境内区外企业划转。

(三)从境内区外企业购买货物,可以直接向其支付,银行按照规定为境内区外企业办理结汇或入

账手续。

(四)其他向境外或者境内区外的支付。

“对外付汇进口单位名录”上的区内企业异地支付货款,应当按规定办理进口付汇备案手续。

第十条区内企业对境外支付货款,除本办法另有规定外,无须办理进口付汇核销。

区内企业凭进口货物报关单向境外支付或者凭进境备案清单购汇向境外支付的,付汇银行应当按规

定办理电子底账核注、结案等手续。

区内企业采取货到付款以外方式购汇对境外支付货款的,应在规定时间内向付汇银行提供进口货物

报关单或者进境备案清单正本,银行按前款规定办理相应手续。未在规定时间内提供的,付汇银行应于

每季度结束之日3个工作日内将区内企业名单上报所在地外汇局,由所在地外汇局逐笔审核外汇收支真实

性。

第十一条区内企业向境外出口货物,在海关办理保税货物出境备案的,收汇后无需办理出口收汇核

销;在海关办理非保税货物出口报关的,区内企业应当按照境内区外相关规定到外汇局办理出口收汇核

销。

第十二条区内企业之间的交易,应当持合同或协议、发票等证明交易合法、真实的有效凭证和商业

单据,以人民币或者从其银行外汇账户中支付。

第十三条境内区外企业购买区内货物,凭有效凭证和商业单据可以向区内企业支付,可以直接向境

外支付,也可以向其他境内区外货权企业支付。境内区外货权企业收到前述境内区外企业的外汇后,按

规定凭入账通知或者结汇水单等凭证办理核销手续。

第十四条区内企业经常项目外汇收入结汇和服务贸易项下购付汇,按照境内区外相关规定办理。

第十五条区内机构资本项目项下外汇交易,按照境内区外相关外汇管理规定办理。

外方投资者因区内机构清算所得资产,经外汇局核准后可以汇出境外或者境内再投资;中方投资者

所得资产,应当及时调回境内区外按相关规定办理。

第十六条银行为区内企业办理购汇或者结汇手续后,应当在外汇登记证明相应栏目中签注并按规定

留存有关凭证和商业单据备查。

第十七条外汇局定期或者不定期对银行和其他区内机构的外汇收支和外汇经营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对违反本办法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及其他外汇管理规定进行处罚;《中华人民共

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及其他外汇管理规定没有规定或者处罚形式、标准规定不明确的,给予警告、通报

批评、3万元人民币以下罚款的处罚;对未按本办法规定办理结汇或购汇业务的,还可以暂停或取消其直

接到银行办理结汇或购汇的权利。

区域经理工作汇报篇(2)

第一条为加强对地质资料的管理,保护地质资料汇交人权益,充分发挥地质资料对资源保护、开发与经济建设的作用,根据国务院《地质资料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以及本省管辖的海域内开展地质工作形成的地质资料的汇交、保管和利用,适用本办法。

依照《条例》规定应当向国家汇交的地质资料,其汇交、保管和利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地质资料,是指在地质工作中形成的文字、图表、声像、电磁介质等形式的原始地质资料、成果地质资料和岩矿芯、各类标本、光薄片、样品等实物地质资料。

本办法所称工程建设项目地质资料,是指为满足工程建设项目需要,开展地质工作所形成的各类成果地质资料,包括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压覆矿产资源调查与评价、工程地质勘查(察)、水文地质勘查、工程物探等形成的地质资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领导,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将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第五条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省地质资料汇交、保管和利用的监督管理。

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地质资料档案机构(以下简称省地质资料档案机构)承担地质资料的保管和提供利用工作,受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委托承担地质资料的接收和验收工作。

发展改革、经贸、建设、交通、水利等部门应当协同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做好地质资料管理工作。

第二章 地质资料的汇交

第六条在本省行政区域以及本省管辖的海域内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探矿权人或者采矿权人,为地质资料汇交人。

政府出资的前款规定以外的地质工作项目,承担有关地质工作的单位为地质资料汇交人。

前二款规定以外的地质工作项目,出资人为地质资料汇交人。汇交人可以委托承担地质工作的单位直接汇交。有多个出资人的,各出资人共同承担地质资料汇交义务。

第七条 地质资料汇交范围依照本办法附件所确定的范围执行。

除成果地质资料(包括文字报告及附图、附表、附件等)、国家规定需要汇交的原始地质资料和实物地质资料外,其他原始地质资料和实物地质资料由汇交义务承担人汇交地质资料目录。

原始地质资料已在成果地质资料中反映的,可以免交原始地质资料复印件。

依照《条例》第九条规定,应当向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汇交的地质资料,汇交人应当将其地质资料目录同时抄送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

第八条工程建设项目地质资料汇交人应当依照《条例》第十条第(四)项规定的期限汇交地质资料。

工程建设项目地质工作已先行通过验收或者分阶段验收的,自验收之日起180日内汇交地质资料。

第九条汇交人应当汇交两份纸质资料以及相应的电子文档,纸质资料内容与相应的电子文档资料内容应当一致。

探矿权人、采矿权人汇交地质资料时,应当随附勘查许可证或者采矿许可证的复印件。

汇交经过评审、鉴定、验收的地质资料,应当随附评审、鉴定、验收的正式文件或者复印件。

第十条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汇交的地质资料之日起15日内完成验收,对验收合格的,出具地质资料汇交凭证;对验收不合格的,退回汇交人补充、更正后,在60日内重新汇交。

第三章 地质资料的保管和利用

第十一条汇交的地质资料由省地质资料档案机构集中保管。

其他不需汇交的地质资料由承担地质工作的单位自行归档保管,其目录应当于每年3月底前报送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二条省地质资料档案机构应当建立地质资料的整理、保管、保密、利用制度,配置保存、防护、安全等必要设施,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保障地质资料的完整和安全。省地质资料档案机构的馆舍建造以及设施配置参照国家有关档案馆设计规范执行。

地质资料档案工作人员应当忠于职守,维护史实,遵纪守法,具备相应的地质资料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省地质资料档案机构应当建立相应的工作人员管理制度,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和考核。

第十三条探矿权人、采矿权人汇交的地质资料,自汇交之日起至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止对资料内容予以保护;有效期届满之日起30日内将其资料内容予以公开。

前款规定以外的地质资料,自汇交之日起90日内予以公开。对资料内容需要保护的,汇交人应当在汇交时办理保护登记手续,保护期自办理保护登记之日起计算,最长不得超过5年;需要延续保护的,汇交人应当在保护期届满前30日内,到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延期保护登记手续,延长期限不得超过5年,未办理延期保护登记手续的,不再予以保护。

第十四条政府出资开展地质工作形成的具有公益性质的地质资料,自汇交之日起90日内向社会公开,无偿提供全社会利用,不得办理保护登记手续。

前款所称具有公益性质的地质资料的范围按照国家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关于公益性地质资料范围的公告》执行。

依照本办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补交的地质资料,汇交人补交时未提出保护申请的,不再办理保护登记手续。

第十五条保护期内的地质资料只公开资料目录。但是汇交人书面同意提前公开其汇交的地质资料的,自收到书面同意函件之日起,由省地质资料档案机构予以公开。

第十六条保护期内的地质资料可以有偿利用,有偿利用的具体事项由利用人与地质资料汇交人协商确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因救灾需要,查阅保护期内地质资料的,查阅人应当持同级人民政府或者省级有关部门出具的介绍信、查阅人工作证,由省地质资料档案机构无偿提供查阅。省地质资料档案机构也可以根据相关应急预案的规定,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主动提供查询服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因规划、决策、行政管理需要查阅保护期内地质资料的,经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由省地质资料档案机构无偿提供查阅。

第十七条已经公开的地质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持单位证明或者本人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可以查阅、摘录、复制。复制地质资料的,省地质资料档案机构可以收取复制工本费。工本费的具体标准由省价格行政主管部门核定。

省地质资料档案机构应当建立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网络系统,公布地质资料目录,提供查询服务。

第十八条涉及国家秘密或者著作权的地质资料的保护、公开和利用,按照保守国家秘密法、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十九条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已有法律责任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条违反本办法第七条第四款和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的,由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一条汇交的地质资料经验收不合格,汇交人逾期拒不补充、更正的,视为不汇交地质资料,由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条例》第二十条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

第二十二条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省地质资料档案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有权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法给予行政处分;造成损失的,依法予以赔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法披露、提供利用保护期内地质资料的;

(二)限制他人查阅、摘录、复制已经公开的地质资料的;

(三)未按规定保管地质资料,造成地质资料损毁、散失或者保密地质资料泄密的;

(四)超过核定的标准收取复制工本费的;

(五)其他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行为。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工程建设项目地质资料的原始档案,由各级城市建设档案机构按照《浙江省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接收和管理,汇交人应当将其复制件汇交至省地质资料档案机构。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实施前,汇交人依法应当汇交而没有汇交的地质资料,由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清查后,按照《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补充汇交;其他由各承担地质工作单位自行归档保管的地质资料的目录,于本办法实施后180日内报送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自20xx年9月1日起施行。

浙江省成果地质资料汇交细目一、区域地质调查资料

各种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及其地质图、矿产图。

二、矿产地质资料

(一)矿产勘查地质资料:各类矿产勘查地质报告、矿产资源储量报告。

(二)矿产开发地质资料:各类矿山生产的勘探报告、资源储量报告、闭坑地质报告。

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资料

(一)国土整治、国土规划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报告和地下水资源评价、地下水动态监测报告。

(二)供水能力3万方/日的地下水供水水源地的地质勘察报告。

(三)单独编写的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报告,地下热水、矿泉水等专门性水文地质报告以及岩溶地质报告。

四、环境地质、灾害地质资料

(一)地下水污染区域、地下水人工补给、地下水环境背景值、地方病流行区的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二)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面开裂及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调查报告。

(三)建设工程引起地质环境变化专题调查报告,部级重点工程和国家、省级开发区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报告。

(四)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报告。

(五)一、二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五、地震地质工作资料

地震地质调查、考察、研究报告。

六、物探、化探地质资料

区域物探、区域化探调查报告;物探、化探普查、详查报告;遥感地质报告;部级重点工程和国家、省级开发区以及大中城市的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工作有关的物探、化探报告。

区域经理工作汇报篇(3)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以及本省管辖的海域内开展地质工作形成的地质资料的汇交、保管和利用,适用本办法。

依照《条例》规定应当向国家汇交的地质资料,其汇交、保管和利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地质资料,是指在地质工作中形成的文字、图表、声像、电磁介质等形式的原始地质资料、成果地质资料和岩矿芯、各类标本、光薄片、样品等实物地质资料。

本办法所称工程建设项目地质资料,是指为满足工程建设项目需要,开展地质工作所形成的各类成果地质资料,包括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压覆矿产资源调查与评价、工程地质勘查(察)、水文地质勘查、工程物探等形成的地质资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领导,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将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第五条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省地质资料汇交、保管和利用的监督管理。

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地质资料档案机构(以下简称省地质资料档案机构)承担地质资料的保管和提供利用工作,受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委托承担地质资料的接收和验收工作。

发展改革、经贸、建设、交通、水利等部门应当协同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做好地质资料管理工作。

第二章地质资料的汇交

第六条在本省行政区域以及本省管辖的海域内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探矿权人或者采矿权人,为地质资料汇交人。

政府出资的前款规定以外的地质工作项目,承担有关地质工作的单位为地质资料汇交人。

前二款规定以外的地质工作项目,出资人为地质资料汇交人。汇交人可以委托承担地质工作的单位直接汇交。有多个出资人的,各出资人共同承担地质资料汇交义务。

第七条地质资料汇交范围依照本办法附件所确定的范围执行。

除成果地质资料(包括文字报告及附图、附表、附件等)、国家规定需要汇交的原始地质资料和实物地质资料外,其他原始地质资料和实物地质资料由汇交义务承担人汇交地质资料目录。

原始地质资料已在成果地质资料中反映的,可以免交原始地质资料复印件。

依照《条例》第九条规定,应当向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汇交的地质资料,汇交人应当将其地质资料目录同时抄送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

第八条工程建设项目地质资料汇交人应当依照《条例》第十条第(四)项规定的期限汇交地质资料。

工程建设项目地质工作已先行通过验收或者分阶段验收的,自验收之日起180日内汇交地质资料。

第九条汇交人应当汇交两份纸质资料以及相应的电子文档,纸质资料内容与相应的电子文档资料内容应当一致。

探矿权人、采矿权人汇交地质资料时,应当随附勘查许可证或者采矿许可证的复印件。

汇交经过评审、鉴定、验收的地质资料,应当随附评审、鉴定、验收的正式文件或者复印件。

第十条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汇交的地质资料之日起15日内完成验收,对验收合格的,出具地质资料汇交凭证;对验收不合格的,退回汇交人补充、更正后,在60日内重新汇交。

第三章地质资料的保管和利用

第十一条汇交的地质资料由省地质资料档案机构集中保管。

其他不需汇交的地质资料由承担地质工作的单位自行归档保管,其目录应当于每年3月底前报送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二条省地质资料档案机构应当建立地质资料的整理、保管、保密、利用制度,配置保存、防护、安全等必要设施,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保障地质资料的完整和安全。省地质资料档案机构的馆舍建造以及设施配置参照国家有关档案馆设计规范执行。

地质资料档案工作人员应当忠于职守,维护史实,遵纪守法,具备相应的地质资料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省地质资料档案机构应当建立相应的工作人员管理制度,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和考核。

第十三条探矿权人、采矿权人汇交的地质资料,自汇交之日起至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止对资料内容予以保护;有效期届满之日起30日内将其资料内容予以公开。

前款规定以外的地质资料,自汇交之日起90日内予以公开。对资料内容需要保护的,汇交人应当在汇交时办理保护登记手续,保护期自办理保护登记之日起计算,最长不得超过5年;需要延续保护的,汇交人应当在保护期届满前30日内,到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延期保护登记手续,延长期限不得超过5年,未办理延期保护登记手续的,不再予以保护。

第十四条政府出资开展地质工作形成的具有公益性质的地质资料,自汇交之日起90日内向社会公开,无偿提供全社会利用,不得办理保护登记手续。

前款所称具有公益性质的地质资料的范围按照国家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关于公益性地质资料范围的公告》执行。

依照本办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补交的地质资料,汇交人补交时未提出保护申请的,不再办理保护登记手续。

第十五条保护期内的地质资料只公开资料目录。但是汇交人书面同意提前公开其汇交的地质资料的,自收到书面同意函件之日起,由省地质资料档案机构予以公开。

第十六条保护期内的地质资料可以有偿利用,有偿利用的具体事项由利用人与地质资料汇交人协商确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因救灾需要,查阅保护期内地质资料的,查阅人应当持同级人民政府或者省级有关部门出具的介绍信、查阅人工作证,由省地质资料档案机构无偿提供查阅。省地质资料档案机构也可以根据相关应急预案的规定,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主动提供查询服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因规划、决策、行政管理需要查阅保护期内地质资料的,经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由省地质资料档案机构无偿提供查阅。

第十七条已经公开的地质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持单位证明或者本人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可以查阅、摘录、复制。复制地质资料的,省地质资料档案机构可以收取复制工本费。工本费的具体标准由省价格行政主管部门核定。

省地质资料档案机构应当建立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网络系统,公布地质资料目录,提供查询服务。

第十八条涉及国家秘密或者著作权的地质资料的保护、公开和利用,按照保守国家秘密法、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十九条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已有法律责任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条违反本办法第七条第四款和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的,由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一条汇交的地质资料经验收不合格,汇交人逾期拒不补充、更正的,视为不汇交地质资料,由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条例》第二十条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

第二十二条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省地质资料档案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有权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法给予行政处分;造成损失的,依法予以赔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法披露、提供利用保护期内地质资料的;

(二)限制他人查阅、摘录、复制已经公开的地质资料的;

(三)未按规定保管地质资料,造成地质资料损毁、散失或者保密地质资料泄密的;

(四)超过核定的标准收取复制工本费的;

(五)其他、、的行为。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三条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工程建设项目地质资料的原始档案,由各级城市建设档案机构按照《*省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接收和管理,汇交人应当将其复制件汇交至省地质资料档案机构。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实施前,汇交人依法应当汇交而没有汇交的地质资料,由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清查后,按照《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补充汇交;其他由各承担地质工作单位自行归档保管的地质资料的目录,于本办法实施后180日内报送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自2008年9月1日起施行。

附件:1.*省成果地质资料汇交细目

2.*省工程建设项目地质资料汇交细目

3.*省原始地质资料汇交细目附件1

*省成果地质资料汇交细目

一、区域地质调查资料

各种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及其地质图、矿产图。

二、矿产地质资料

(一)矿产勘查地质资料:各类矿产勘查地质报告、矿产资源储量报告。

(二)矿产开发地质资料:各类矿山生产的勘探报告、资源储量报告、闭坑地质报告。

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资料

(一)国土整治、国土规划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报告和地下水资源评价、地下水动态监测报告。

(二)供水能力≥3万方/日的地下水供水水源地的地质勘察报告。

(三)单独编写的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报告,地下热水、矿泉水等专门性水文地质报告以及岩溶地质报告。

四、环境地质、灾害地质资料

(一)地下水污染区域、地下水人工补给、地下水环境背景值、地方病流行区的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二)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面开裂及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调查报告。

(三)建设工程引起地质环境变化专题调查报告,部级重点工程和国家、省级开发区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报告。

(四)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报告。

(五)一、二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五、地震地质工作资料

地震地质调查、考察、研究报告。

六、物探、化探地质资料

区域物探、区域化探调查报告;物探、化探普查、详查报告;遥感地质报告;部级重点工程和国家、省级开发区以及大中城市的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工作有关的物探、化探报告。

七、地质、矿产科学研究及综合分析资料

(一)经国家和省一级科技成果登记的各类地质、矿产科研成果报告以及各种区域性图件。

(二)矿产产地资料汇编、矿产储量表、成矿远景区划、矿产资源总量预测、矿产资源分析以及地质志、矿产志等综合资料。

八、其他地质资料

旅游地质、农业地质、深部地质、火山地质、第四纪地质、新构造运动以及土壤、沼泽调查等地质报告。附件2

*省工程建设项目地质资料汇交细目

资料分类资料汇交细目〖3〗指标单位汇交范围备注水利与渔业水利工程(水库)库容量亿立方米≥0.1灌溉工程受益面积万亩≥5标准海塘、江堤保护耕地万亩≥100水产冷库储藏能力吨≥5000渔业港口大中型交通铁路铁路干线铁路隧道长度米≥1000铁路桥梁长度米≥1000火车站等级级三级以上公路等级级一级以上港口、码头大中型独立公路大桥长度米≥1000独立公路立交桥型式互通式公路隧道长度米≥1000飞机场飞行区指标4C及以上内河通航建筑通航吨级吨≥300通信电信枢纽、通信调度中心县(市、区)级以上通信工程电缆长度公里≥500电力核电站所有抽水蓄能电站所有水电站装机容量万千瓦≥5火电站单机容量万千瓦≥5输变电工程电压万伏≥22工业钢铁厂年产量万吨≥100石油化工厂年加工原油万吨≥50水泥厂年产量万吨≥100氟化工厂年产单体万吨≥4其他工业企业占地面积亩≥200非城区50亩以上输油、气管线长度公里≥120沉井、沉箱、过江管线、顶管工程及架空索道大中型教科文卫(独立)学校在校人数人≥3000高教园区占地面积亩≥200体育场(馆)座位座≥2000影剧院座位座≥1200会展中心大型医院、疗养院床位张≥500城市建设

基础设施城市道路长度公里≥3隧道长度米≥250桥梁(含立交、高架)长度米≥100地下铁道所有城市防洪工程保护人口万人≥20城市引、供水工程日供水万吨≥5水厂日供水万方≥5燃气厂日供气万方≥30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万方≥5住宅区、商业区和城市改造工程占地面积亩≥200城市垃圾处理场容积万方≥500人防掘开式工程底层面积平方米≥3000坑地道工程长度米≥1500其它粮食中转库及储库库容亿斤≥1.5油库库容万方≥5冷库储藏能力万吨≥1火药库建筑面积万平方米≥2其他重点工程地下储库、洞(硐)室省级以上一般建筑楼层数层≥20高耸构筑物高度米≥100高边坡工程高度米≥100矿山(甲类)年产矿石万吨≥10乙类矿山≥100旅游区、地质公园等建设项目省级以上项目新建村庄人口人≥1000附件3

*省原始地质资料汇交细目

一、区域地质调查资料

各种原始测试数据、鉴定结果、测量结果数据汇总表(含数据库),实际材料图,主干剖面实测和修测剖面图,物化探、重砂成果图。

二、矿产地质资料

(一)矿产勘查地质资料:工程布置图、钻孔柱状图,重要槽探、坑探、井探图,各种岩矿测试、分析数据汇总表(或数据库),各类测量结果数据汇总表,有关物探、化探原始地质资料。

(二)矿产开发地质资料:各中段采空区平面图、剖面图,探采对比资料,各类测量结果数据汇总表。

三、水文地质资料

各类工程布置平面图,所有钻孔柱状图,各类试验、测试、监测原始数据、测量结果汇总表,有关物探、化探原始资料。

四、工程地质资料

软土地区钻进基岩钻孔柱状图、不良地质工点控制性钻孔柱状图、深度超过30米的钻孔柱状图、实际材料图,各类工程布置图。

五、环境地质、灾害地质资料

各类工程布置图、实际材料图、钻孔综合成果图,各种调查、测试、监测原始数据及测量结果数据汇总表。

六、物探、化探地质资料

区域经理工作汇报篇(4)

第三条汇交地质资料的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四条全国地质资料机构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质资料机构是地质资料汇交的管理机关,负责地质资料的收集、保管和提供使用,并对地方、基层单位的地质资料汇交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

第五条地质资料汇交范围按本办法附件规定办理。

第六条地质资料从审查批准或者验收合格之日起,按照下列规定的期限汇交:

一、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报告,区域物、化探和航空遥感地质报告以及大中型矿区的勘探报告,二年以内汇交。

二、除前款规定外的其他地质资料一年以内汇交。

第七条地质资料的汇交份数规定如下:

一、小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资料一式二份。

二、除前款规定外的其他地质资料一式四份。

第八条汇交地质资料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质资料管理机关提交资料。汇交一式四份的地质资料,其中二份由地方地质资料管理机关转送全国地质资料管理机关。

第九条汇交的地质资料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附有矿产储量委员会或者上级主管机关对地质资料审查批准的正式文件,或者委托单位对地质资料正式验收的凭据。

二、完整、齐全。经行政、技术负责人和编写人签名盖章,并盖有汇交单位的印章。

三、资料正文及其附件的规格为:长27厘米,宽19厘米(标准16开本)。附图按同样规格进行折叠,图签折在外面。

四、文字报告编有页码,并印有章节、附图、附表及附件目录。附图、附表、附件编有顺序号。附图顺序号依序一张一号。

五、使用胶板纸或者其他利于长期保存的纸张印刷。

六、正文、附表、附件不得用易锈蚀的金属物装订。

第十条汇交的地质资料应当按下列规定印制:

一、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报告和区域物、化探报告等,文字、表格应当铅印或者胶印,图件应当胶印。

二、矿区详查、勘探报告以及石油地质、海洋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热地质、环境地质、地震地质、遥感地质和物、化探普查、科研等成果的文字报告,应当铅印或者胶印;图件表格应当胶印或用其他利于长期保存的方法印制。

三、其他地质资料,包括计划外承包项目等地质资料,也要印制清晰,着墨牢固。

第十一条汇交的地质资料不符合本办法第九条、第十条规定的,汇交资料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照资料管理机关的要求在限期内补充、修正、完善后重新办理汇交手续。

第十二条借阅、使用下列各项地质资料,资料管理机关应当提供资料目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有偿服务:

一、部门、地方政府、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用于国家预算外项目所需的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海洋地质等可获得经济收益或者避免经济损失的普查、详查、勘探资料。

二、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会同计划部门规定的其他有偿使用的地质资料。

第十三条第十二条规定以外的地质资料,由资料管理机关无偿提供借阅使用。

第十四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名义擅自将馆藏的资料,或者借阅复制的资料用于转让或者营利活动。

第十五条地质资料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本办法,秉公办事,对各汇交单位和个人一视同仁,做好地质资料的接收、借阅和咨询等服务工作。

第十六条各有关主管部门不得对地质资料汇交、借阅工作施加任何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政干预。

第十七条对地质资料的汇交、借阅工作产生争议的,由资料管理机关会同有关单位或者部门协商解决,协商无效的,由国务院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计划主管部门裁决。

第十八条违反本办法第六条规定不按期汇交资料的,由资料管理机关提出警告、通报,并限期补交;无正当理由不按期补交的,可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停止其借阅地质资料,直至补交为止。

第十九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第十六条规定的,应当给予有关领导和责任人员行政处分。

第二十条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的,资料管理机关可停止其借阅资料1至3年,没收违法所得,处以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资料管理机关的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的,应当由其上级主管部门或者监察部门予以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

第二十一条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使资料汇交单位或者个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该单位或者个人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

第二十二条第十八条和第二十条规定的行政罚款收入一律上缴国库。当事人对行政罚款处罚不服的,可以向处罚机关的上一级主管部门提出申诉;对上一级部门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理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期满不又不履行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三条国务院核工业主管部门负责管理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的汇交工作,并接受全国地质资料管理机关的业务指导。

区域经理工作汇报篇(5)

查清全县范围内行政区域、非行政区域、群众自治组织、居民点、单位、交通运输设施、水利电力设施、纪念地旅游胜地、建筑物、海域、水系、陆地地形等12大类、117小类地名的类别名称、标准名称、别名、简称、地名发音、罗马字母拼写、少数民族语书写、使用时间、地理位置、地名含义、来历、历史沿革、地理实体概况、语种、密级、多媒体信息等基本信息和相关属性信息。建立地名信息数据库,全面准确掌握全县地名基础信息资料,对不规范地名进行标准化处理,完成对重要地理实体地名标志的设置,做好普查成果验收上报,为履行各项行政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提供重要依据。

二、普查范围

第二次地名普查共分为12大类、117个子类。

(一)行政区域名称,包括省、设区市、县、乡(镇)、街道办事处、区公所。

(二)非行政区域名称,包括矿区、农、林、牧、渔区、工业区、开发区、贸易区、口岸、地片、区片、其它(如盐场)。

(三)群众自治组织名称,包括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

(四)居民点名称,包括城镇型居民住宅区、农村型居民的自然聚落(自然村、片村、若干小自然村的总称)、政企合一型(工矿区中的居民点、农场中的居民点);

(五)单位名称,包括党政机关、民间组织、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军事单位、其它。

(六)交通运输设施名称,包括铁路、公路、街巷、车站、水运港口、渡口、隧道。

(七)水利、电力、通信设施名称,包括井、池塘、水库、蓄(泻)洪区、水渠、堤堰、发电站、其它。

(八)纪念地、旅游胜地名称,包括纪念地、遗址、公园、风景区、自然保护区、其它。

(九)建筑物名称,包括房屋(8层以上有名称的高楼大厦、有名称的大型建筑或建筑群、有特殊意义的房屋),亭、台、碑、塔、广场、体育场、其它。

(十)海域名称,包括海湾、岛屿、群岛、滩涂、海岸、半岛、岬角、其它。

(十一)水系名称,包括包括河流、湖泊、三角洲、河岛、湖岛、瀑布、泉、峡谷、其它。

(十二)陆地地形名称,包括平原、盆地、高原、山、山脉、丘陵、山峰、山口、关隘、沼泽、草原、森林、沙漠、戈壁、绿洲、洞穴、其它。

三、方法步骤

我县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自年4月开始,至年12月底结束,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年4月15日——年4月31日)。成立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召开动员会,组织县内普查工作人员培训。

(二)普查登记阶段(年5月1日——年6月15日)。以各场镇、相关单位为主,进行地名基础信息和属性信息的全面普查登记工作。

1、收集资料。包括第一次地名普查档案资料;地名补调、历年地名命名更名资料;海岛资源调查资料;县志、史志等地方各行业、单位志书等历史资料;统计年鉴及各有关单位统计资料;政府机关、专业部门下发的有关地名方面的文件、通告、简报等资料;各种专题图、行政区划图、地形图、交通图、规划图、水利图、水系图、旅游图等图纸资料;家谱、族谱、碑刻、文物考古、遗址等资料。

2、编写地名普查目录。以工作图图载地名信息为基础,结合收集到的、相关地图、资料,编写地名普查目录,标注信息的来源和出处,并登记造册。

3、填写地名登记表。根据地名普查目录,整理、查阅和考证相关资料,填写地名登记表。

4、组织地名调查。各场镇对本地域范围内的地名数据资料进行调查登记,填报普查成果表。并对填报的地名普查资料进行审核,分类汇总,上报县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地名信息有争议的,通过组织召开座谈会,走访知情人、现场勘查对照核实等方法,采集地名基本信息和属性信息,力求完整准确。县直相关职能部门对本部门职能范围内的地名数据进行核实和确认工作。县民政局负责全县陆地地名数据资料的校对汇总工作。分组开展地名数据调查和1:5万矢量地形图校对标注工作。

5、进行地名标准化处理。将历史资料、现实资料与外业调查成果相结合,进行核对、分析、论证,依照地名管理有关法规和规定,对有地无名、一地多名的重要地理实体进行命名更名;对带有区域性或有特殊文化含义的地方用字和地方读音的地名进行审音定字。

6、完善地名标志体系建设。根据《地名标志》国家标准,对无标志的地名补设地名标志,对不规范的地名标志改设标准地名标志,对已损坏或者破旧的地名标志予以更新。

(三)考证录入阶段(年6月16日——年10月31日)。

1、采集信息处理。根据实地核实情况和搜集的资料,对地名登记表进行整理、修改和完善;对实地采集的记录、照片、录像、录音进行检查、整理、编撰,进行标准化处理。根据实地标注工作草图、新增和变化地物的测量结果,标绘整饰地名普查工作图,并标绘到矢量地形图上。

2、建立地名数据库。依据地名普查登记表等资料,将地名信息分类汇总,录入国家地名数据库管理系统。将场镇级、县级行政区域界线标绘到国家数据库1:5万矢量地形图上。将地名在图上的位置、名称、注记和有变化的重要地物在国家地名数据库图形数据模块进行标绘、修改。对地名普查数据进行图形匹配,建立连接关系。将普查工作形成的有关文件、资料进行数据处理,形成扫描数据,导入数据库。将地名标志照片、普查中产生的音像等导入数据库。

(四)验收上报阶段(年11月1日——年12月31日)。在完成地名普查成果汇总的基础上,对普查成果进行自检,并写出自检报告,县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检查验收。全面完成地名普查工作总结和普查成果应用工作,将普查成果报送省、市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职责分工

县第二次地名普查领导小组职责:认真落实国务院的文件精神,研究制定地名普查工作的重大事项,统一领导全县地名普查工作,协调解决地名普查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县第二次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民政局)职责:向领导小组提出地名普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协调、督促、检查各场镇、各部门地名普查任务的落实情况;负责地名普查工作会议的组织;负责地名普查工作中重大问题的调研和论证;组织地名普查的业务培训;掌握地名普查工作的进展;负责地名普查工作的汇总;完成地名领导小组临时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编制部门职责:负责提供行政、事业单位名称的相关资料。

县志部门职责:负责提供有关史志资料。

民政部门职责:负责对行政区域、烈士纪念地、社团和民办非企业名称进行调查登记;负责全县地名普查成果的统计、复核、审查、汇总;负责将地名成果导入国家地名数据库;负责将地名成果拷贝后逐级上报;负责地名普查成果的开发应用。

财政部门职责:负责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的经费保障,确保所需经费足额到位。

人武部门职责:协助对社会公开的军事区《地名普查表》的填报工作。

公安部门职责:负责提供全县农村门牌信息资料。

国土部门(海洋)职责:负责海域地名普查及相关资料的提供。

工商部门职责:负责提供国营企业单位、大型民营企业单位名称的相关资料。

住建部门职责:负责提供全县城区街、路、巷信息资料;提供8层以上建筑物、广场、体育场、公园以及其它相关地名资料。

交通运输部门职责:负责对交通运输设施地名资料逐一普查、登记、汇总、审核、上报。

农林畜牧水产部门职责:负责对全县农场、林场、养殖场名称进行调查登记,并对其它相关设施地名资料的逐一普查、登记、汇总、审核、上报。

水务、电力部门职责:负责对水务、电力设施和陆地水系以及其它相关设施地名资料逐一普查、登记、汇总、审核、上报。

文体部门职责:负责提供文物、古迹、遗址、纪念地、文化部门、文化团体、有一定规模的私营文化场所及其相关设施地名资料逐一普查、登记、汇总、审核、上报。

旅游部门职责:负责对旅游风景区及其它相关设施地名资料逐一普查、登记、汇总、审核、上报。

教育部门职责:负责对全县各类学校地名资料逐一普查、登记、汇总、审核、上报。包括电大、进校、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以及各类民办学校。

卫生部门职责:负责对全县各类医院、防疫单位、卫生院、卫生所、私营医院、私营诊所以及相关单位地名资料逐一普查、登记、汇总、审核、上报。

工信部门职责:负责提供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名称的相关资料。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职责:负责对基本单位名称、编码的审核,为地名普查提供相关资料。

统计部门职责:负责提供全县基本单位调查的信息资料,配合民政部门做好资料的统计汇总工作。

档案部门职责:负责提供全县相关地名档案资料,配合民政部门完成地名普查成果资料归档工作。

冀东油田:负责对辖区内机关事业单位、居民点、企业、以及相关地名等逐一普查、登记、汇总、审核、上报。

各场镇:负责对本辖区内行政区域名称、群众自治组织、居民点、生产经营单位以及相关地名的普查、登记、汇总、审核、上报。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加强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县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县政府副县长周顺增同志任组长,县政府农办主任孙星宇、县民政局局长王义民、县国土资源局(海洋局)局长蔺进清同志担任副组长,各场镇、县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详见附件),统一组织领导全县地名普查工作。各场镇、各部门要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精心安排部署,落实目标责任,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分工协调,强力推进工作落实,确保地名普查工作取得实效。

区域经理工作汇报篇(6)

中图分类号:TD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6-0384-01

一、理念先行,树立“弄虚作假,就是谋财害命”

各级领导班了要深刻体会到 “越是困难越要抓好安全,抓不好安全就更困难”,真正摆正安全和生产、安全和效益、安全和发展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先后制定、出台了安全管理“三十条”红线、瓦斯治理“十条”红线、区域瓦斯治理效果检验流程、钻孔验收规定及瓦斯超限分级追查等文件规定,强制监督、考核,杜绝安全工作虚假行为,全面树立“弄虚作假,就是谋财害命”的理念。

二、做实瓦斯抽采达标效果评判

实施第三方区域瓦斯治理抽采达标评判制度,区域瓦斯治理抽采达标评判现场取样校检工作,由第三方现场实施,现场实施必须严格执行“十不校检”的规定:

(1)评价单元范围内区域防突钻孔设计未经批准的、未按设计施工的、存在空白带的。

(2)钻孔布置间距大于该矿井实测瓦斯抽放半径的2倍的。

(3)评价单元范围内地质构造及煤层赋存情况不清楚或存在地质构造但无针对性防突措施的。

(4)区域防突措施施工还未结束的。

(5)区域防突措施钻孔见岩石段没有重新补打钻孔导致预抽区域内出现空白带的。

(6)区域措防突施钻孔施工完毕后没有及时封孔连抽的。

(7)用于区域校检的仪器有损坏、不完好的。

(8)施工校检钻孔期间发生喷孔、顶钻、卡钻及其它明显突出预兆的。

(9)施工校检钻孔时,钻孔倾角、方位角与设计偏差过大(偏差超过1°)或钻孔布置与设计不相符的。

(10)拒不提供区域防突措施钻孔设计、原始验收单据、成果图及钻孔施工台账等资料的。

三、提高区域瓦斯治理和工作面效果检验标准

1、区域执行 “双七”标准:残余瓦斯含量为W

2、煤巷条带区域措施无论是采取了解放层开采还是抽放巷穿层钻孔预抽的,在煤巷掘进区域措施效果检验前,仍需采取本煤层条带预抽。

3、煤巷效果检验孔必须按W型、S型布置覆盖检验区域,当钻孔控制前方60m时,取样点必须按照“S”型布置;当钻孔控制前方80m时,取样点必须按照“W”型布置。

四、强化防突设计及抽采效果达标评判报告编制、审批

1、规范了采面设计及防突设计编制及审批流程,所有采掘巷道在设计的同时必须编制专项防突设计,采面设计编制完成后必须报上级司审批,从设计方面即杜绝采掘工作面出现锐角通风、折返通风、揭煤共用回风等现象;不经上级公司审批不得开口施工。

2、抽采达标评判报告由矿井总工程师组织编制,形成瓦斯抽采达标评判报告和消突评价报告,矿长按规定召开防突专题会,对防突及瓦斯抽采过程管控,数据采集真实性进行研究评判,确保数据准确无误后签字报上级公司审批。

五、强化瓦斯治理钻孔验收

1、明确钻孔验收人员由当班瓦斯员、安检员及打钻人员共同验收,主要验收钻孔施工参数与设计是否相符(钻孔角度、方位角、深度及开孔位置),验收结束后所有验收人员在同一地点用调度电话向监控中心值班室汇报。

2、实行矿领导带班现场验收钻孔制度,即每一个班带班领导必须参加抽查或验收一个钻孔。

3、强制推行井下所有打钻地点安装打钻视频监控系统,对施钻及检验环节实行监控。

六、强化瓦斯超限立即撤人、严格事故责任追究

1、瓦斯超限立即撤人,井下采掘工作面及回风流瓦斯浓度超过1%、采煤工作面回风隅角瓦斯浓度超过1.5%或打钻地点喷孔造成瓦斯浓度超1.5%时,跟班队长、班长及现场瓦检员、安检员必须带领导所有人员立即撤离作业地点,到达安全地点后向矿调度室进行汇报;井下作业地点瓦斯浓度超过1%后,调度室值班调度员立即下达撤人指令,同时向值班矿长、矿长和总工程师汇报,值班矿长、矿长或矿总工程师接到通知后不立即下达“停止作业、立即撤离人”指令的,值班矿长、矿长和总工程师一律免职。

2、瓦斯超限分级管理,瓦斯浓度达到预警值但小于1%的,由矿通防部组织追查;瓦斯超限浓度大于等于1%而小于1.5%的,由矿井总工程师、安全矿长组织值班领导进行追查分析;瓦斯浓度大于等于1.5%而小于3.0%的,由上级公司通防部进行追查分析;瓦斯浓度大于等于3.0%时,由上级公司总工程师、安全副总经理组织追查分析,追查必须有记录、有处理结果、有防范措施。

七、做实区域瓦斯治理、严格抽采管控

1、瓦斯抽放钻孔施工前,由地测部测量人员用经伟仪(全站仪)放出钻孔基准线,并认真填写放线记录。施工人员在施钻过程中,要如实记录钻孔的编号、倾角、方位角、钻杆数及钻进过程中见煤岩、顶钻、卡钻、喷孔等情况,现场填写记录并签字,通防部门认真清理核查当日施钻记录,对未按设计施工的,进行分析追责。

2、钻孔验收合格后,要及时封孔连抽,验收人员要对封孔连抽质量进行验收,并将验收情况记录在单孔管理台账上,通防部要及时审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必须及时调整补充钻孔。

3、瓦斯抽采钻孔连接管路必须留设观测孔,在泵站主管、采区干管、抽采巷主管上均安设有孔板和自动计量装置,定期用自动计量数据与人工检测数据进行对比,对比误差超过5%时,立即进行调校。

4、通防部必须根据当日钻孔验收小票,每天上图分析,发现钻孔与设计不符,立即向总工程师汇报,对设计重新进行修改。

八、强化瓦斯治理基础分析、提高标准要求

1、强化各级管理人员检查行为规范,规定上级公司生产技术部、安监部、机电部、通防部管理人员每月对所有矿井瓦斯监控系统、瓦斯抽采系统、通风系统进行检查不少于1次,对照分工检查隐患督促整改,每月5日前将检查整改情况报上级公司总工程师审阅。

2、防突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研发应用,必须经上级公司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充分论证批复后方可执行。

3、防突风门距工作面回风巷不得小于10m,至少设置不少于三道反向风门。

区域经理工作汇报篇(7)

典型现象:有些区域经理经常左右为难:“过于听话”,如果没有业绩,仍然要“挨训”,“不听话”,即使有业绩,可能还会“挨骂”。有些区域经理则左右逢源:“不听话”时,领导说他有创造力,“听话”时,领导说他有执行力。

诊断:多数区域经理眼里只有销量,似乎完成销量就是业绩,这是许多区域经理“业绩”很好却不受领导赏识的原因。

高层领导赏识什么样的区域经理?首先是喜爱“懂领导心思”,“执行领导战略意图”的区域经理,其次才是完成销量业绩的区域经理。

无论是高层管理者还是区域经理,完成销量业绩只是“工作的底线”,通常只能保住自己“帽子”(职务)。要受到上司赏识,就必须理解并领会公司的“战略意图”。“战略意图”就是公司当前“最关心”和“最闹心”的问题。

营销高层要靠销量业绩站稳脚跟,靠独特的做法赢得地位。区域经理靠销量业绩保住职务,靠执行领导的战略意图获得赏识。

需要说明的是,公司高层的战略意图通常不是写在公司的“战略规划”中,不是写在“营销策略”中,不是写在“年度计划”中,公司高层最关注的不是这些已经形成共识的战略,而是还没有想明白的战略,是希望通过区域经理们的尝试得到验证的想法。因此,公司高层的战略意图通常要靠区域经理去揣摩。

以笔者的经验,区域经理可以从一些蛛丝马迹了解高层最关心的话题:第一,领导大会小会都反复强调的话题,第二,汇报工作时被领导打断的话题;第三,领导问得最多的话题,第四,即使没有销量业绩,也能得到领导表扬的话题。

如果高层老总目前“最闹心”的是利润,那么,销量业绩好已经不能引起高层的重视,谁能创造新的盈利模式,谁就能引起高层关注,得到高层赏识。

如果高层老总目前最关心的是营销创新,那么,那些“不那么听话”的创新者可能会得到赞赏。

如果高层老总目前最关心的是营销变革,那么,创造新营销模式的区域经理要比那些销量业绩好的区域经理更受赏识。

案例:一家食品企业在一项新业务创立之初,老板最关心的事是“首战必胜”、“创立样板”――不计代价取得成功。因此,那些“大手大脚”敢花钱的区域经理们得到了表扬,而那些“缩手缩脚”不敢花钱的区域经理总是挨批评。经过一年时间的摸索,新营销模式得以确立,老板的注意力转向如何确保新业务盈利,此时,那些“大手大脚”敢花钱的区域经理们总是被批评的对象,而那些“缩手缩脚”不敢花钱的区域经理们开始成为新的标杆。

销量业绩与工作业绩

现象:区域经理上任,要取得明显的销量业绩大约需要3~6个月时间,而上司的忍耐期却不超过3个月。如何在没有销量业绩的情况下获得上司的信任,是区域经理的难题。

案例:一个食品企业的区域经理上任后,采取稳扎稳打的做法开拓市场,打算先花一段时间做好基础工作,然后冲销量。结果,基础工作虽然做得很好,但由于没有销量支撑,领导对他失去信心,最终将其免职。新任区域经理上任,当月销量就快速上升。公司召开月度例会时,领导对比两任区域经理的销量,表扬新任经理时说:“你看新经理多有办法,上任就出销量。”前任区域经理懊悔不已。其实,有了前任经理的基础工作,谁上任都能出销量。

诊断:区域经理上任,通常有两种选择:第一种选择是快速做出销量。在基础工作没有明显改善的情况下,快速上销量的主要做法是“促销”、“压货”、“降价”、“开新户”,这些做法固然见效快,但都脱不了“饮鸩止渴”的嫌疑,而且前期的销量业绩越好,后续销量跟进的难度越大,因为快速出销量的做法通常都是透支未来销量的结果。

第二种选择就是扎扎实实做基础工作,稳步提升销量。由于需要3~6个月的基础工作,销量才有明显提升,因此,这样做的结果可能是在销量业绩还没出来之前就被“干掉”了,最后让继任区域经理“捡了便宜”。

我们不能怪领导短视,只看销量不看工作。销量业绩,领导能够从统计报表上看到,工作业绩,如果区域经理没有传递给上司,或者没有获得上司的认同,上司就会视同你没做,既没有工作业绩,又没有销量业绩,上司就可能做出对区域经理不利的决定。

有没有在获得销量业绩之前就获得领导信任的办法?当然有。“短期看工作,长期看销量。”这就是领导的思维方式。区域经理对应的选择应该是:在没有出销量业绩之前,必须经常向上司报告“工作业绩”,用“工作业绩”打动领导,获得信任,为自己出销量业绩赢得一个“信任期”。

只要没有销量,上司心里总是“不踏实”。区域经理的做法应该有针对性:第一,每隔一段时间,当上司心里“不踏实”时,就及时向上司汇报一次“工作业绩”,并邀请上司亲自视察。邀请上司亲自视察,上司多半不会来,但却是让上司心里“踏实”的有效办法。第二,不要笼统汇报“在做基础工作”,而应该汇报让上司激动或者感兴趣的基础工作,比如,做饲料的区域经理汇报“搞定一个养殖协会”,做白酒的区域经理汇报“已经进了XX个A级酒店”,做药品的区域经理汇报“已经进了XX家三甲医院”。即使没有销量,这样的工作业绩也足以打动上司。

把销量目标变成工作目标

典型现象:当区域经理接到公司下达的年度、季度和月度销售计划时,通常的做法是分解计划,然后下达给自己的部下。区域经理给业务员打电话,第一句话通常是:“销量完成了多少?”第二句话通常是:“干得不错,继续努力!”或者是:“加把劲,小心收拾你!”

诊断:如果说区域经理只会分解计划,那就很难成为一个好经理。区域经理应该是个目标转换器,正确做法应该是:把销售目标分解为工作目标,然后把工作目标下达给业务员。业务员按照工作目标工作,而不是按照销量目标工作。

销量目标是综合目标,综合目标无法执行。工作目标是可以执行的目标,如新品推广。新市场开发、二级经销商和终端客户的开发、终端推广等。如果下达给业务员的任务是“完成销量100吨”,业务员可能不知道如何做。如果下达给业务员的目标是“帮助经销商开发10个二级商”、“帮助经销商开发30个终端商”,业务员就会明白具体的工作内容。

工作目标是过程目标,可以在执行过程中检查。销量目标是结果目标,只能在计划期结束时考核。工作目标完成得不好,可以采取措施弥补,销量目标完成得不好,连“亡

羊补牢”的机会都没有。

不把销量目标直接下达给业务员,还可以避免业务员因为过于看重销量而过度使用促销、降价、压货等消极手段。

像上司那样工作

典型现象:多数区域经理是优秀的业务员出身,他们的晋升不是由于有优秀的管理能力,而是因为有杰出的销售业绩。晋升为区域经理,他们初期表现更像一个“大业务员”。几年后,部分区域经理会走人另一个极端,即过于脱离一线,表现得更像一个高层经理。

诊断:在营销管理层级上,区域经理是“兵头将尾”,就像部队的班长、排长,或者生产部门的车间主任一样。“兵头将尾”的工作非常难做,具体表现是:

第一,区域经理既不能像普通业务员那样只管干活,领导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也不能像高管那样只管制订大框框,他必须把高管制订的大框框变为业务员的具体工作。因此,要求区域经理既能理解公司的总体目标、大政方针、管理思想,又能把它变成一线业务员的具体行动。

第二,作为这一层面的管理者,既要“像上司那样工作”,又不能太把自己当回事。不能把自己当作普通业务员,不能过分强调与一线业务员打成一片,讲“哥们”义气,这样会丧失上层管理人员的信任。普通业务员虽然喜欢这样的区域经理,却并不尊重这样的经理。区域经理也不能脱离一线,还要经常下一线操作,或者指导业务员们操作。

第三,高层管理人员通常靠道理说服部下,基层区域经理通常靠行动“征服”部下。当区域经理对业务员们“指手画脚”时,有时业务员会报以挑衅:“要不,你来试试!”此时,讲道理是没用的。如果区域经理能够挽起袖子,当场示范,威信往往就建立了。

第四,以建设性的心态工作。在多数本土企业,高层只知道“要销量”,对区域营销工作的指导、关心,重视都不够,业务员们牢骚满腹是常事.区域经理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在业务员发牢骚的基础上火上浇油只会影响士气,向上司抱怨通常也无助于问题的解决。以建设性的心态工作,就是不怨天不怨地,自己为自己创造解决问题的条件。

在中国企业做营销管理工作绝不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而是“万事不备,也没东风”,区域经理既要学会“备万事”,也要学会“借东风”。

区域经理如何“两头讨好”

典型现象:区域经理经常“两头不讨好”:高层管理者认为区域经理“屁股坐在业务员和经销商的位置上”,一线业务员和经销商则认为区域经理“忘本”,因为多数区域经理曾经也是业务员。

诊断:从管理组织结构上看,区域经理承受着来自高层和一线业务员的两股对抗力量的压力。高层对区域经理的期望和要求主要表现在工作方面,如执行公司政策和制度,监督检查一线业务员的工作,对业务员不要太宽容。一线业务员对区域经理的期望大多表现在感情、感受方面,即关心人的需要和心理满足方面。一线业务员们希望区域经理是个“和蔼可亲的头”,少给他们找麻烦,能向上级管理部门反映他们的苦恼和愿望,做他们的贴心人,特别是对他们的不轨行为进行掩饰。

简言之,高层和一线业务员对区域经理的要求和期望往往是矛盾的,在很多方面甚至是对抗的。一个从关心工作出发,一个从关心人出发,这一矛盾使得区域经理就像“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

区域经理工作汇报篇(8)

中图分类号:TV122;P33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1683(2017)01-0072-07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flood forecasting in basins with dramatic changes in the base course,this paper proposes a coupled hydrological-hydrodynamic flood forecasting model which couples the traditional hydrological model with the one-dimensional hydrodynamic model.First,the flow process of a section was obtained by the hydrological model and was used as the boundary condition of the one-dimensional hydrodynamic model.Then the one-dimensional hydrodynamic model was applied to simulate the flood routing in the river channel.The proposed method was tested on the Waijia River basin in Yantai City,China.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upled model can simulate runoff yield with a high qualification rate,and generate flow processes that tally with the measured values.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is coupled hydrological-hydrodynamic model may mak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flood forecasting in basins with complex hydrologic and hydraulic conditions thanks to its ability to model water movement in the basin.

Key words:DHF model;one-dimensional hydrodynamic model;coupled hydrological-hydrodynamic model;flood forecasting

流域洪水A报作为洪水调度的基础,是防洪减灾的一项重要的非工程措施。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制了适用于本国流域特点的洪水预报模型[1]。通常,在模型中将流域径流过程分为产流和汇流两部分。相对产流而言,汇流过程不仅受产流过程的影响而且还受流域地形、河网、河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规律多变不易描述。传统的集总式流域水文模型通常采用马斯京根法或其它水文学方法进行演进计算。但是,由于仅能根据水量平衡方程和槽蓄方程进行流量计算,模拟结果往往不甚理想。尤其是在丘陵、平原混合区域,河道内水流运动受地形条件、上游来水、回水顶托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洪水预报模型中河网汇流部分无法描述这些影响因素而导致流域出口断面的洪水预报精度降低[2-7]。

国内外学者针对该问题进行了一些尝试和研究[8-9],在水文学方法的实际应用中加入河道水流运动物理机制的描述,以求尽可能地反映流域汇流真实情况,通常借助计算机等工具求解圣维南方程组,得到河道内不同断面的流量和水位,进而补充传统洪水预报无法得到的信息,提高预报精度。然而,我国幅员辽阔、流域各有特点,洪水预报模型在实际应用上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在充分考虑流域产流、汇流特点,研制适合流域实际情况的水文水动力学耦合的洪水预报模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烟台市外夹河流域为研究背景,在传统洪水预报的汇流部分加入计算水力学的求解方法,采用一维水动力学方法进行模拟,结合水文学模型构建水文水动力学耦合模型以弥补水文学模型不能考虑河道内复杂水流运动的不足。

1 耦合洪水预报模型的构建

1.1 水文模型

降雨径流是流域洪水的重要成因,水文模型是模拟流域上游区域以及中下游区间产、汇流过程的重要工具,在我国应用较广泛的主要是基于蓄满产流的新安江流域水文模型和基于超渗产流的大伙房流域模型[10](DHF)。其中,DHF模型于1973年由辽宁省大伙房水库管理局提出,由产流和汇流两部分模型组成,是一种集总式概念性水文模型。其中,产流模型采用超渗产流机理进行计算,以抛物线描述流域表层蓄水容量的空间分配曲线,以霍尔登下渗曲线为基础亦采用抛物线描述双层下渗率分配曲线;汇流模型采用据多年预报经验总结得到的变强度、变汇流速度的经验单位线进行计算。DHF模型共16个产汇流参数,需优选确定的只有6个参数。整个模型结构合理,数学方程简单,便于计算运用,模型的模拟精度和检验精度较高,已在东北的桓仁、碧流河、石佛寺等10多个流域的洪水预报中得到良好的应用[11-13]。

根据研究流域的特点,选择适用于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DHF作为本文耦合模型中的水文模型部分来计算研究流域上游断面的出流,将其结果作为水动力学模型的输入条件。

1.2 水动力学模型

一维水动力学模型根据离散方式的不同有多种求解方法,包括特征线法、有线差分法、有限体积法等。其中有限差分法的Preissmann四点偏心隐格式在江河的洪水演进计算中应用最为广泛,且其计算精度、计算效率、稳定性完全满足本文模型需求。因此,采用Preissmann四点偏心隐格式对描述天然河道一维水流运动的圣维南方程组离散,使用追赶法对离散后方程组进行求解。根据不同的边界条件,可设不同递推关系,依次求得河道内各断面的水位、流量值[14-16]。

水动力学模型的对象往往是一个大型、复杂的非恒定水流系统,为了尽可能真实地模拟实际河道中的水流运动状态,在应用时需要对天然河道的水力学参数及模型的边界条件、初始条件、参数条件进行明确。

(1)天然河道地形复杂,断面形状不规则,给水力学参数的计算带来困难,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将其进行概化,使其在基本符合断面形状变化的基础上又能降低模型复杂度提高计算效率。

(2)上游边界条件是非恒定流发生过程中,首断面应满足的水力条件。它常以流量过程线或水位过程线来表示,而下边界条件通常以水位过程线或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来表示。

(3)除特殊条件的处理外,模型要想稳定计算,必须给予能反映河道初始状态的水位、流量值,可以是恒定状态的,也可以是非恒定状态的。

(4)模型中的待定参数主要有反映固体边界作用的糙率系数,差分格式的权系数θ,时间步长和空间步长。河道的糙率因影响因素众多,很难准确求得,模型可在河道实际情况基础上给出糙率初值,然后根据计算结果进行优化;权系数直接影响模型稳定性和计算精度,一般选取大于等于0.6的强稳定状态;时间步长根据计算需求及稳定性要求可取30 s、60 s等;空间步长取两断面间距,为不等距步长,大约为100~500 m,其中在河道嗝嫘巫幢浠较剧烈和弯道河段,距离步长较小,顺直河道距离步长较大,对断面间距较大者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插值。

1.3 耦合模型构建方法

集总式水文模型专注于降雨、径流的产生过程和规律,将整个水文系统看作一个整体而进行研究,不考虑系统内部的不均匀性和河道水流运动规律。在流域下垫面均一、形状规则、区域内河网较简单、汇流规律较单一的情况下,单独使用集总式水文模型进行洪水预报不仅可以降低模型复杂程度而且也能取得较为理想的结果。但是,大多数流域的下垫面不会一成不变,所以忽略水流运动规律的集总式水文模型无法满足工程需要,其预报精度会受地形、河网等影响。水动力学模型着重于河道水流运动规律的详实描述,可以反映河道内细微差别。因此,两者耦合使用正好可以弥补传统集总式水文模型的不足。

耦合模型的建立重点在其耦合方法上,本文选择连接的方式进行耦合,见图1。采用大伙房流域水文模型进行河道上边界断面和各支流控制流域出口断面的流量过程的预测;将其计算结果作为上边界条件和内边界条件直接输入到一维水动力学模型中;一维水力学模型的数据不反馈输入到水文学模型,二者是单向输入的。

2 耦合模型的应用

2.1 研究流域

烟台市外夹河流域(图2)面积1 072 km2,平均长度60 km,宽度15.5 km,形状系数0.26,上游宽、下游窄,呈“梨”型;河道干流全长64 km,干流平均比降1.32‰。流域为典型的丘陵、平原混合区域,其上游谭家庄水文站以上区域和各支流上游区域主要为山地、丘陵区;而谭家庄站与福山站之间以及主干河道两侧则多以平原、洼地为主,因此不同下垫面条件导致区域内汇流时间有很大差异。同时,福山水文站距离入海口仅有8 km,河道水流受海潮顶托回水现象严重,导致出口断面――福山水文站的洪水预报精度降低;另外,外夹河河道弯曲度大、河床多有突起,极易壅水漫滩威胁两岸安全。

本文选取外夹河福山站以上流域建立大伙房流域模型和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用于验证水文水动力学耦合模型的合理性和对洪水预报精度的改善。研究区域内有福山站、谭家庄站、古现村站、桃村站、清泉埠站、铁口站6个雨量站,均有长系列实测降雨资料;应用大伙房流域模型和水文移置法进行研究区域的降雨径流模拟计算,得到谭家庄水文站的流量过程和区域中谭家庄水文站与福山水文站间间的各支流流量过程,作为水动力学模型的上边界条件和内边界条件。水动力学模型计算河段选择外夹河谭家庄水文站至福山水文站河段,河段划分121个断面,5个特殊结点,全长约27.9 km。谭家庄站、福山站是外夹河上比较大的水文站,有实测水位、流量资料,本文利用福山站来检验耦合模型的可靠性。

2.2 模型条件处理

水文水动力学耦合模型中其产汇流特性及水流特征不光遵循特定理论,还有一定的经验性,单纯地注重数学模型的处理不足以保证模型模拟得到良好的效果,还必须对研究区域及河段的特征信息进行补充并加以经验性的处理,即需对实际工程情况进行特殊处理。

(1)区间入流的处理。

研究区域中谭家庄水文站与福山水文站之间河段还有沐浴河、友谊河、东风河、芹河、横河5条支流入流,但各支流流域控制面积较小,河流短,汛期洪量小,并且缺少各支流实测断面资料及水文资料。为降低耦合模型中一维水动力学模型的复杂程度,将其简化处理不做河网计算,而是作为主干河道旁侧入流。因此,需要对各支流流域进行降雨径流模拟,出流直接耦合于水动力学模型。但是,由于外夹河各支流缺乏实测水文资料,并且各支流流量较小,其入流对主干河道水量、峰现时间等影响不大,因此不采用水文模型对各支流控制区域进行流量模拟,而是采用水文移置的方法进行处理:直接根据各支流控制面积和谭家庄以上区域的面积比,移用谭家庄水文站以上区域大伙房流域模型计算结果。其中,东风河与芹河入流点距离较近,为了降低模型复杂程度将其简化为一条支流来考虑。各支流控制流域面积与谭家庄以上区域面积比见表1。

(2)河道断面处理。

本研究河段上游属于天然状态河槽,断面窄而深,基本无滩地、河心淤积带的存在,而下游处于城镇地带,人工修筑堤防并进行过大规模的河道治理,断面形状变化不剧烈。在本模型中,将上游断面的尖锐突起部分修整为规则的梯形或复式断面;而下游断面较为规则,将其概化为矩形、梯形或复式断面。由于研究河段的流量集中在主槽内,滩地的行洪流量较小,所以在本文计算中暂不考虑复式断面的水流差异。

(3)模型边界条件处理。

福山水文站是研究河段外夹河与邻近清洋河汇合之前的一个控制站,同时也是水动力学模型的下边界,距入海口8 km。由于清洋河上游为门楼水库,汛期受水库泄洪及潮水顶托影响,存在死水及回水情况,增加了福山断面边界条件处理的复杂性。研究比较下列方案:A方案给定福山站水位流量关系;B方案给定福山水位过程;C方案给定福山流量过程。试算结果表明,福山边界条件的给定与模型计算的准确性及稳定性密切相关。若要强制给定福山水位过程或流量过程将致使水位与流量不协调,从而使计算失稳。考虑到本模型侧重于干流福山站流量、水位的精确预报,通过多种方案的比较最后选定的方案A。

(4)模型初始条件处理。

模型中的水动力学部分采用恒定初始状态,即以任一初始水位,推算出各计算断面在足够长时间恒定流量(采用场次洪水初始时刻实测流量值)输入的情况下到达稳定状态下的河道内各断面处水位和流量,并以此值作为模型计算的初始值,进行非恒定流的计算。

(5)模型参数条件处理。

水动力学模型的空间步长采用相邻断面间距长度,为保证模型计算的稳定性及空间步长的合理性,对断面间距较大的按500 m的距离利用相邻断面进行插值。时间步长根据计算需求及稳定性要求取60 s,权重θ取0.8,既保证模型精度又计算稳定。根据研究河段现有资料情况以及精度、计算速度等的要求,研究河段上游基本处于天然河道状态,糙率取0.05;下游处于城镇地带,河床、岸壁的粗糙度小,糙率取0.028。

2.3 模型结果c分析

(1)耦合模型模拟结果。

选用流域出口断面――福山水文站1976年-1990年期间资料完整性较好、有代表性的16场洪水进行模拟计算,从而验证所采用的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能否有效地描述流域产汇流特性、能否真实反映河道的水流情况,模型参数及地形、断面的概化是否合理,以及对洪水预报精度是否有所改善。模拟结果如表2所示。

从耦合模型的产流模拟结果可知:a.其产流模拟仅有750813场次不合格,其余场次洪水径流深预报相对误差均在20%以内,合格率达94%;b.760629、790731、850726三个场次洪水总径流量预报偏大,原因为流域内塘坝、洼地等的截流作用未纳入水文模型中,导致在极度干旱情况下的产流量偏大;c.大部分场次洪水产流模拟值偏小,因为谭家庄上游区域内植被情况较好,下游区域为城镇,不透水面积大,而模型构建时对上、下游区域进行均一处理未考虑其下垫面的变化。

从耦合模型的汇流模拟结果可知:a.有15场洪水的洪峰流量和峰现时间的预报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合格率为94%;b.确定性系数有10场在0.7以上,只有730821场次洪水在0.5以下,流量过程拟合较好;c.从图3所示的4场典型洪水过程模拟结果看,耦合模型对于洪水流量过程整体上拟合良好,所确定的参数基本能反映流域产汇流特性以及河道水流特性;但是,对于峰前、峰后小洪水以及复峰型洪水反映不灵敏,如760818场次洪水的大洪峰前的小峰起峰不明显,850818场次洪水的退水拟合不好,分析原因是主干各支流入流进行了概化处理,未考虑其产汇流差异性。

综上所述,耦合模型产、汇流模拟合格率均为94%,且福山水文站模拟流量过程与实测值拟合良好,说明所建立的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流域的降雨-径流响应过程。

(2)与大伙房模型结果对比分析。

单独使用大伙房模型对福山水文站以上流域进行场次洪水模拟,其结果如表3所示。与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可知:a.大伙房模型模拟的产流结果合格率为81%,低于耦合模型的94%;汇流模拟结果合格率只有56%,远低于耦合模型的94%;b.大伙房模型模拟的洪水过程确定性系数只有7场在0.7以上,最高只有0.85,低于耦合模型的0.97;另有820825场次和900724场次洪水确定性系数过小,说明大伙房模型对洪水过程的模拟偏差较大,不能很好地反映流域汇流特性;c.大伙房模型模拟的峰现时间大部分都有1个时段的差值,其中730831场次洪水峰现时间差为4个时段,预报不合格。d.从图3所示的4场典型洪水过程模拟结果可以看出,大伙房模型模拟的洪水流量过程与实际洪水拟合效果不是很好,退水较快。

综上所述,单纯地使用大伙房流域水文模型进行流域洪水模拟往往会影响汇流的准确性,而水动力学模型的加入使得汇流更加贴合流域实际情况。

(3)1990年以后洪水模拟。

烟台市外夹夹河自1990年起修建了大量的橡胶坝、拦河闸以及跨河大桥等工程,致使流域的产、汇流条件有较大的改变。但是,由于缺乏闸坝参数及运行资料,耦合模型建立过程中并未考虑河道中的人工建筑物。本文利用建立的耦合模型对1990年以后的9场洪水进行模拟计算,分析其是否对流域产汇流有影响,从而验证本文所建耦合模型的适用性。

分析表4的模拟结果可知:a.1990年以后洪水的产、汇流模拟结果的合格率分别为66.7%、88.9%,较1990年前洪水的模拟合格率有所降低;b.大部分场次洪水产流模拟值较实际值偏大,而1990年以前洪水模拟值大部分偏小。虽然在实际工程运用中,当汛期遇大洪水时各橡胶坝均将其坝顶高程降到最低,但其对洪水依然有拦蓄作用,对产流产生一定影响;c.不合格场次洪水的产流量、洪峰流量值均较小,说明橡胶坝、拦河闸、跨河大桥等工程的修建会会大大降低小洪水模拟的精确性,而对大洪水影响作用不明显。综上所述,虽然河道人工建筑物的修建改变了流域的产汇流条件使得耦合模型无法很好地反映小洪水的产汇流特性,但其对大洪水依然适用。

3 结论

本文建立了复杂下垫面条件的水文预报和天然河道复杂地形和水流条件的水动力学计算的耦合洪水预报模型,并利用烟台市外夹河流域的实测水文资料进行模型的应用验证,结果如下。

(1)本文所建的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模拟的洪水流量过程与实测过程拟合良好,模型计算稳定、快速,可用于实际洪水的预报。

(2)通过与大伙房模型的模拟结果对比发现,耦合模型能够更好地解决单纯使用集总式水文模型而不能反映河道水流运动的弊端,大大提高了流域洪水预报模拟精度,更具有通用性。

(3)限于数据资料的缺乏,模型实际应用过程中采取了一些概化的方法,同时未考虑流域内小水库、小型塘坝和洼地等的调蓄作用和橡胶坝、拦河闸、跨河大桥等建筑物对河道水流运动的影响。因此,对于小洪水受以上因素影响较大,导致本文所建模型的模拟与实测值有所偏差,而其更适用于大洪水的模拟。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徐宗学.水文模型:回顾与展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6(3):278-289.(XU Zong-xue.Hydrological models:past,present and future[J].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2010,46(3):278-289.(in Chinese))

[2] 常露,刘开磊,姚成,等.复杂河道洪水预报系统研究-以淮河王家坝至小柳巷区间流域为例[J].湖泊科学,2013,25(3):422-427.(CHANG Lu,LIU Kai-lei,YAO Cheng,et al.Real-time flood forecasting system for complicated river channels:a case study from Wangjiaba to Xiaoliuxiang section in the Huaihe River basin[J].Lake Science,2013,25(3):422-427.(in Chinese))

[3] 徐兴亚,方红卫,张岳峰,等.基于粒子滤波同化的河道洪水实时概率预报模型与应用[J].水科学进展,2015,3.(XU Xing-ya,FANG Hong-wei,ZHANG Yue-feng,et al.A real-time probabilistic channel flood forecasting model and application based on particle filters[J].Advances in Water Science,2015,3.(in Chinese))

[4] 薛天柱.洪水演算方法在白龙江河段洪水预报中的应用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2.(XUE Tian-zhu.Method in Bailong River Flood Forecasting[D].Lanzhou:Lanzhou University,2012.(in Chinese))

[5] 赵人俊.流域水文模型[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3.(ZHAO Ren-jun.Hydrologic models of watersheds[M].Beijing:Water Conservancy and Electric Power Press,1983.(in Chinese))

[6] 程亮,王宗志,胡四一,等.强烈下渗条件下天然河道洪水演进模拟方法[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5,45(2):207-215.(CHENG Liang,WANG Zong-zhi,HU Si-yi,et al.Flood routing model incorporating intensive streambed infiltration[J].Scientia Sinica Terrae,2015,45(2):207-215.(in Chinese))

[7] 包红军,李致家,王莉莉.具有行蓄洪区的复杂水系实时洪水预报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09(4):5-12.(BAO Hong-jun,LI Zhi-jia,WANG Li-li.Real-time flood forecasting for complex watershed with flood diversion and flood retarding areas[J].Journal of Hydroelectric Engineering,2009(4):5-12.(in Chinese))

[8] 王船海,李光.实用河网水流计算[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7.(WANG Chuan-hai,LI Guang-zhi.Practical guide on river network flow calculation[M].Nanjing:Hohai University Press,1997.(in Chinese))

[9] 杨国录.河流数学模型[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YANG Guo-lu.Mathematical model of river[M].Beijing:China Ocean Press,1993.(in Chinese))

[10] 大连理工大学,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水库防洪预报调度方法及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6:43-52.(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he Office of Flood Control and Drought Relief Headquarters.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reservoir flood forecasting operation[M].Beijing:China Water & Power Press,1996.(in Chinese))

[11] 王猛,彭勇,梁国华.大伙房模型在石佛寺流域洪水预报方案中的应用[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2,10(2):93-97.(WANG Meng,PENG Yong,LIANG Guo-hua.Application of DHF model in flood forecasting for Shifosi Basin[J].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s and Water Science & Technology,2012,10(2):93-97.(in Chinese))

[12] 马玉军.碧流河水库流域洪水预报方案及设计洪水过程修匀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3.(MA Yu-jun.Study on flood forecasting scheme and graduation of design flood hydrograph of Biliuhe Reservoir[D].Dalian: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13.(in Chinese))

[13] 李娜.基于知识的桓仁水库实时洪水预报方法应用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大学,2008.(LI Na.Study and application on real time flood forecast method of Huanren Reservoir based on knowledge[D].Dalian: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8.(in Chinese))

区域经理工作汇报篇(9)

目标:查清全区河流湖泊基本情况,掌握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现状,摸清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了解水利行业能力建设状况,为研究确定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各项经济社会政策提供可靠的基础信息支撑和保障。

任务:一是河流湖泊基本情况,包括数量、分布、自然和水文特征等;二是水利工程基本情况,包括数量、分布、工程特性和效益等;三是经济社会用水情况,包括分流域人口、耕地、灌溉面积以及城乡居民生活和各行业用水量、水费等;四是河流湖泊治理和保护情况,包括治理达标状况、水源地和取水口监管、入河湖排污口及废污水排放量等;五是水土保持情况,包括水土流失、治理情况及其动态变化等;六是水利行业能力建设情况,包括各类水利机构的性质、从业人员、资产、财务和信息化状况等;七是灌区专项普查,包括灌区的数量、分布、灌溉面积、灌排工程等;八是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普查,包括地下水取水井的数量、分布及取水量情况,地下水水源地情况等。

二、普查时间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11年12月31日24时,时期资料为2011年度。

三、普查内容

普查主要内容如下:

1、河湖基本情况普查:流域面积为50km2及以上河流的名称、位置、流域面积和河长,常年水面面积在1km2及以上湖泊的名称、位置、咸淡水属性、常年水面面积;流域面积为100km2及以上河流的流域水系自然特征、水文特征和常年水面面积在10km2及以上湖泊的形态特征(水深、容积等)。同时对重要区间流域(河段)及一些特殊湖泊如著名干湖(罗布泊)等进行普查。

2、水利工程基本情况普查:以独立发挥作用的各类水利工程为普查对象,普查各类水利工程的数量、分布等基础信息,重点普查一定规模以上的各类水利工程的基本情况、工程特征、作用与效益及管理情况等,对规模以下的工程仅了解其数量及其规模情况。

(1)水库工程:重点调查总库容为10万m3及以上的水库工程,10万m3以下的水库工程归为塘坝工程调查。

(2)水电站工程:规模标准为装机容量500kW,重点调查规模以上水电站,规模以下水电站仅查清数量及装机容量。

(3)水闸工程:规模标准为过闸流量5m3/s,重点调查规模以上水闸工程,规模以下(过闸流量1m3/s至5m3/s)水闸仅查清数量及过闸流量;过闸流量1m3/s以下的水闸工程不进行调查。

(4)泵站工程:规模标准为装机流量1m3/s或装机功率50kW,重点调查规模以上泵站工程,规模以下泵站仅查清数量及装机规模。

(5)引调水工程:跨独立水系的引调水工程,不包括应急供水和临时生态补水的引调水工程。

(6)堤防工程:重点调查堤防级别5级及以上的堤防工程,5级以下堤防工程仅查清其数量及长度。

(7)农村供水工程:重点调查供水规模200m3/d及以上的集中式供水工程;供水规模200m3/d以下的集中式供水工程和分散式供水工程以村为单元调查其数量及供水规模。

(8)塘坝工程:调查容积500m3及以上、10万m3以下的塘坝,以村为单元调查其数量、容积及供水人口等。

(9)窖(池)工程:调查容积10m3及以上、500m3以下的窖(池)工程,以村为单元调查其数量、容积及供水人口等。

3、经济社会用水调查:通过各类经济社会用水户调查,统计分析流域和区域经济社会主要指标,摸清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状况、以及生产和生态用水状况。采取规模以上用水户逐个调查与规模以下用水户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规模以上用水户(用水大户)的标准

①灌区:灌溉面积在万亩以上的灌区

②公共供水企业:所有城镇的自来水供水企业;供水规模在日供水量1000m3或供水人口1万人以上的农村供水企业。

③其他用水大户:年取用水量在15万m3以上的企事业单位。

当各行业用水大户用水量低于全县(区、旗)该行业总用水量的60%时,适当降低行业用水大户的标准,直至满足60%权重为止,但建筑业和第三产业用水大户的年取用水量标准不变。

(2)规模以下行业典型用水户

规模以下各行业的典型用水户由县级普查机构根据用水户规模、用水类型、用水工艺、用水代表性等在清查阶段选定,典型用水户主要分类为居民生活、农业、工业、建筑业及第三产业。

4、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情况普查:普查河流与湖泊的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的总体情况,重点普查河湖水系取水量、地表水水源地及取水口情况、河流湖泊治理情况、入河湖排污口情况及入河湖废污水排放量等。

(1)河湖取水口:普查范围为河流湖泊(水库)上的所有取水口,规模标准为取水流量0.05m3/s或年取水量15万m3。重点调查规模以上取水口,规模以下取水口仅查清数量及取水量。

(2)地表水水源地:普查范围为向城镇集中供水的水源地,以及向乡村集中供水且供水人口1万人及以上或日供水量1000m3及以上的水源地。

(3)河湖治理防护工程:普查范围为流域面积100km2及以上河流和常年水面面积10km2及以上湖泊的治理保护情况

(4)入河湖排污口:普查范围为河湖(水库)上的所有入河湖排污口,规模标准为入河湖废污水排放量300m3/日或10万m3/年。重点调查规模以上排污口,规模以下排污口仅查清数量及废污水排放量。

5、水土保持情况普查

(1)水土流失普查:包括水蚀、风蚀及冻融侵蚀三种类型,主要内容包括调查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包括降水、土壤、地形、植被、土地利用等)的基本状况,评价水土流失的分布、面积与强度,分析水土流失的动态变化和发展趋势。

(2)侵蚀沟道普查:主要调查侵蚀沟道的位置,面积、长度、沟道纵比等几何特征,活动状态以及危害等。

(3)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普查:主要内容包括调查各类治理措施面积以及淤地坝、坡面水系、小型蓄水保土工程等的现状,汇总分析各种治理措施的分布、数量。

6、行业能力建设情况普查:从事水利活动的机关、事业、企业、社会团体法人单位和乡镇水利站的基本情况、单位类型、数量及分布;机构、人员情况;资产、财务状况;资质情况;信息化情况。

7、灌区专项普查:

有效灌溉面积2000亩及以上灌区:灌区整体情况,包括灌区概况、灌溉面积、管理等情况;灌排渠系状况,流量1m3/s及以上灌溉渠道、流量3m3/s及以上排水沟道(以灌区为单元进行逐条调查)及相应建筑物;流量1m3/s以下渠道、流量3m3/s以下排水沟道(以灌区为单元按照流量分级填报其数量、长度)及相应建筑物等。有效灌溉面积2000亩及以下灌区数量及灌溉面积等情况。

8、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普查

(1)机电供水井、民用井、矿泉水井和地热水井的数量、分布、取水状况和管理情况。逐井详细调查机电供水井、矿泉水井、地热水井的数量取水情况;以村为单元调查,民用井的数量及取水情况。

(2)日取水1万m3及以上的地下水集中式供水水源地数量、分布、取水状况和管理情况。

四、普查技术路线与流程

(一)总体技术路线

本次普查任务中,除河湖基本情况普查与水土保持情况普查这两项由省级普查承担单位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交互合作完成外,其他六项均按“在地原则”,由区级行政区为基本工作单元,根据不同任务要求,采取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和重点调查等多种调查形式展开。

普查数据的收集采用清查登记、档案查询、现场查勘、DEM和DLG数据融合提取技术、遥感分析、估算推算等多种调查技术。整个普查遵循内外业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已有的基础资料,积极开展部门之间的协作与交流。

普查数据的填报以区为单元进行。首先,分析整理基层的普查数据,并对填报数据进行审核、检查、订正;然后,完成数据录入转换,逐级上报审核、逐级汇总分析。形成自下到上的信息获取、审核、传输、存储、分析为一体的普查数据处理规范;建立普查数据库体系,构筑“国家—流域—省—地—区”五级水利普查信息管理系统。

(二)主要普查流程

本次普查分前期准备、清查登记、填表上报、成果四个阶段进行。

1、前期准备阶段

主要包括成立普查机构、落实工作经费、编制普查实施方案和相关细则、开展普查培训及宣传动员等环节。

2、清查登记阶段

主要包括普查对象清查登记和全面调查两个环节。

普查对象清查登记:根据档案查阅、遥感影像提取,利用已有统计资料和其它相关普查成果,提出普查对象初步名录,按照“在地原则”,对普查对象进行清查登记,摸清普查对象数量及分布,编制普查对象及代码,确定普查对象调查方式和普查表填报单位,落实普查登记责任,确保普查表发放对象不重不漏。

普查对象全面调查:根据各项普查内容和指标的要求,分别采取全面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等方式进行普查数据采集,对各类指标进行计算分析与统计核对;对动态数据建立台帐,确保普查数据来源可靠;全面获取普查数据。

3、填表上报阶段

主要包括填表上报和汇总协调两个环节。

填表上报:对普查数据进行核对检查与抽查,不符合要求的重新进行调查;按照统一的报表要求,利用统一的数据处理系统逐级进行数据录入、报表填报,审核上报。

汇总协调:对调查和上报数据进行全面校验、分析协调、反馈完善,平衡衔接跨区普查数据,逐级进行汇总平衡,形成分区域、分流域汇总数据。

4、成果阶段

主要包括普查数据汇总协调平衡、普查成果逐级抽查验收、普查资料分析整理汇编、普查数据管理和空间数据库建设、普查成果验收和宣传等环节。

五、职责分工

1、成立普查机构,落实工作人员;编制普查经费预算,落实本级普查经费。

2、制定本区普查实施计划,组织实施普查工作。

3、负责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的选聘工作,落实普查人员。

4、开展普查宣传工作,组织人员参加省级培训,负责本区基层普查人员的培训工作。

5、负责各种物资设备的准备工作。

6、组织普查对象的清理、登记、复核,明确普查对象填报单位,对于本级不能组织填报的,上报上级普查机构;编制清查名录。

7、组织建立普查动态指标台账,获取动态指标数据。

8、通过档案查阅、野外调查、现场查勘等方法收集、复核普查数据,组织填报、审核普查表。

9、负责基层普查工作的检查、指导,普查数据质量的抽查、验收工作。

10、协调省级普查机构核对区域内河湖名录及其特征指标,复核河湖流域边界等。

11、组织水土流失野外调查单元的外业调查工作。

12、负责本辖区普查数据的录入、审核、汇总、上报工作。

13、协调上级普查机构进行检查、抽查、验收工作。

14、负责本辖区普查资料的整理、保管及分析工作。

15、负责普查其它相关工作。

六、进度计划

普查工作按前期准备、清查登记、填表上报和成果四个阶段进行。各阶段实施进度计划如下: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年7月~年12月)

年10月~11月,成立区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完成普查办人员职责分工及本级普查经费预算;配合市级完成河湖初步名录的复核,形成河湖名录及编码,收集相关资料,编制普查对象基础名录。

年12月,组织区级普查人员参加省级第一、第二阶段培训;完成经济社会用水和河湖取水口台帐建设工作,自2011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台帐记录普查工作。

2011年1月,召开全区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动员部署会议,全面启动普查工作;完成普查指导员和普查人员的选聘工作,登记造册和上报,并完成区级普查员培训;制定普查宣传方案,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普查宣传工作;配合省级完成水土流失及侵蚀沟道情况遥感影像资料内业提取工作;完成区级普查专用设备采购和配置等普查前期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清查登记阶段(2011年1月~2011年12月)

2011年1月,开展第一阶段区级普查工作。

2011年2月~3月下旬,开展普查对象清查,并进行区级审核、抽查。

2011年4月~4月下旬,录入、审核清查表,并逐级汇总、上报;界定普查对象的调查方式,确定普查表基层填报单位和组织填报机构,进行普查对象编码,形成普查对象清查名录。

2011年5月~7月下旬,抽查、验收清查名录。

2011年8月~11月下旬,组织本区普查人员参加省级第三阶段培训;区级完成第二阶段本级培训(普查培训);完成清查对象增补工作,编制完善普查对象名录。

2011年上半年,协助省级普查机构核对区域内河湖名录及其特征指标,复核河湖流域边界等;完成河湖基本情况普查的河流及湖泊特征、水位站及水文站、最大洪水情况清查以及水土流失和侵蚀沟道的野外调查工作;完成水利工程的数量、分布、地理位置、工程特性及效益等的清查工作;完成经济社会用水的流域人口、耕地、灌溉面积以及城乡居民生活和各行业用水量、水费等清查工作;完成河流湖泊治理保护情况的治理达标状况、水源地和取水口监管、入河湖排污口及废污水排放量等清查工作;完成水利行业能力建设情况的各类水利机构的性质、从业人员、资产、财务信息状况等清查工作;完成灌区专项普查的灌区数量、分布、灌溉面积、排灌工程等清查工作;完成地下取水井专项普查的取水井数量、分布及取水情况、地下水水源地情况等清查工作。下半年完成河流湖泊普查表填报及汇总、水土流失及侵蚀沟道计算分析汇总、水利工程数量汇总、经济社会用水情况汇总、河流湖泊治理和保护情况汇总、水利行业能力建设情况汇总、灌区专项普查情况汇总、地下取水井专项普查情况汇总等工作,基本完成河湖基本情况普查和水土流失普查、侵蚀沟道、水利工程基本情况、经济社会用水情况、河流湖泊治理和保护情况、水利行业能力建设情况、灌区专项普查情况、地下取水井专项普查情况等普查工作。

2011年,组织建立普查对象动态指标台账;通过档案查阅、内业分析、外业调查等方式获取普查数据;开展普查数据中间抽查工作;完成填表上报前的各项基础数据准备工作。

第三阶段填表上报阶段(2012年1月~2012年6月)

2012年1月~2月下旬,完成普查表填报、录入、审核等工作。

2012年3月下旬,完成普查数据汇总、抽查、上报。

第四阶段成果阶段(2012年7月~2012年12月)

2012年7月~9月,完成普查成果抽查验收;进行普查资料分析、整理、汇编。

2012年10月~12月,建立全国水利普查数据管理系统;完成普查资料分析、整理、汇编等;水利普查公报;召开总结会、全区总结表彰大会等。

七、普查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由国家统一领导、统一计划、统筹安排。区成立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负责普查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协调解决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普查工作的日常组织、技术指导和督促检查。各乡镇、办事处成立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定专人负责水利普查资料收集、上报等各项工作。

区、乡镇或办事处两级水利普查机构应协调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为水利普查提供经费、基础资料、统计分析等保障工作。

(二)制度保障

区、乡镇或办事处两级水利普查机构应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保障制度,包括健全普查机构各项规章制度、质量控制及成果抽查验收制度、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安全保密管理制度等,依法依规开展普查工作。

(三)技术保障

区水利普查办公室将组建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技术咨询专家组,对普查中遇到的重大技术问题进行研究解决。

(四)安全保障

区域经理工作汇报篇(10)

中图分类号:S-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09-1745-03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7.09.036

Development of Batch Generation System for “Variety Review” Content in the National Crop Regional Trial Summary Reports

TAN Yong-qiang, JIANG Li-hong, MEI Han-cheng, LUO JING-dong

(Xiangy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Science, Xiangyang 441057, Hubei,China)

Abstract:Applying the mailmerge function of Microsoft Word to build a system forbatch creation in order to resolve the condition that “variety review” in the national crop regional trial is programmed inefficiently and easily to make mistakes. This writing introduces the process of the method by taking the data of National rape Regional Trials in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for example. We can use this method to summary the data in regional trial faster and lower error rate.

Key words:Microsoft Word;mailmerge;summary the data in regional trial;variety review;batch creation

品种区域试验是将各育种单位新选育和新引进的优良品种(系)有计划地送到有代表性的不同地区,采用统一的田间试验设计,鉴定品种(系)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综合表现及与对照品种的差异,客观评价品种特性与生产利用价值,为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1,2]。准确、可靠而高效地完成区域试验汇总报告对发挥新品种的科技优势、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意义重大。这就要求区试汇总单位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汇总报告,而部级及省级区域试验规模大、试验组别多、品种数量大,汇总任务繁重,其中“品种综述”又是汇总报告中最耗时、最易出错的部分。Microsoft Word软件具有易学、易懂、易用的特点,适于农业科研工作者应用。

邮件合并是Word中的一项高级功能,利用它可以将Excel、Access等数据表中的信息批量合并到统一格式的Word模板文档中,从而完成快速生成批量相近文件的工作[3]。区域试验汇总报告中“品种综述”部分具有格式相对统一、数据字段类型相同、内容因品种而异的特点。利用邮件合并功能进行处理,能够快速、准确、高效地完成这部分内容的编写。本研究介绍了采用Word软件结合Excel软件,利用邮件合并功能构建农作物区试汇总“品种综述”批量生成系统,该方法简便易用,能大幅提高区试汇总效率和准确度。

1 创建数据源

以2013~2014年度国家冬油菜品种区试汇总报告(长江上游A组)为例,将区试汇总数据录入Excel文档中,以Microsoft Excel 2010为例,结果如图1所示。

将汇总数据分为固定项和变量两部分,标题行为固定项,即序号、品种名称、选育单位、试验编号、植株、苗期生长势、成熟一致性、分枝性、试点数、增产点、减产点、平均每667 m2产量、产量比对照、增产比例、显著性、排名、平均产油量、产油量比对照、产油增产比例、产油量增产点、产油量减产点、株高、有效分枝部位、有效分枝数、生育期、生育期比对照的天数、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不育株率、菌核病发病率、菌核病病情指数、病毒病发病率、病毒病病情指数、菌核病鉴定结果、冻害率、冻害指数、耐旱耐渍性、抗倒性、芥酸含量、硫甙含量、含油量。标题行下为变量,即不同品种对应的性状参数。

以2013~2014年度国家冬油菜品种区试汇总报告(长江上游A组)为例,规范的品种综述内容为“1.杂1256,成都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试验编号SQ101。该品种植株较高,苗期生长势中等,成熟一致性较好,分枝性强。11个试点中10个点增产,1个点减产,平均每667 m2产量199.22 kg,比对照增产8.84%,达到极显著水平,居试验第1位。平均产油量82.04 kg/667 m2,比对照增产9.03%,11个试点中有10点增产,1个点减产。株高201.45 cm,有效分枝部位87.45 cm,有效分枝数7.93,生育期平均211.2 d,比对照早熟0.5 d。单株有效角果数为362.03个,每角粒数16.52粒,千粒重3.6 g,不育株率0.42%。菌核病发病率7.90%,病情指数5.03,病毒病发病率0.62%,病情指数0.62,菌核病鉴定结果为低感。冻害率11.23%,冻害指数4.13,耐旱耐渍性中等,抗倒性中等。芥酸含量0.1%,硫甙含量22.87 μmol/g(饼),含油量41.18%。”

将上述内容录入到Word软件中(以Microsoft Word 2010为例),可通过复制粘贴以提高工作效率。变量部分空出,即“ . , 选育,试验编号 。该品种植株 ,苗期生长势 ,成熟一致性 ,分枝性 。 个试点中 个点增产, 个点减产点,平均每667 m2产量 kg,比对照 %, 水平,居试验第 位。平均产油量 kg/667 m2,比对照 %, 个试点中有 个点增产, 个点减产。株高 cm,有效分枝部位 cm,有效分枝数 ,生育期平均 d,比对照 d。单株有效角果数为 个,每角粒数 粒,千粒重 g,不育株率 %。菌核病发病率 %,病情指数 ,病毒病发病率 %,病情指数 ,菌核病鉴定结果为 。冻害率 %,冻害指数 ,耐旱耐渍性 ,抗倒性 。芥酸含量 %,硫甙含量 μmol/g(饼),含油量 %。”主文档编辑完成。

3 合并文档

在上述主文档中进行以下操作:

1)插入源数据。点击菜单“邮件”“选择收件人”“使用现有列表”,将第一步创建的Excel源数据插入到主文档中,如图2所示。

2)插入合并域。点击菜单“邮件”“插入合并域”,在主文档的变量部分逐项插入对应的固定项名称,如图3、图4所示。

3)完成主文档的合并。点击菜单“邮件”“完成并合并”“编辑单个文档”,“合并到新文档”“合并记录”选择“全部”,点击确定,完成主文档的合并,如图5所示。

至此,2013~2014年度国家冬油菜品种区试汇总报告(长江上游A组)中“品种综述”内容已经生成完毕。数据源与主文档合并后,由于每条记录后都有一个“分页符”,使得合并后每个页面只显示一条记录[4],在本研究中即每一个品种的综述内容占据一个页面,为了节约版面纸张以及排版的需要,可将多条记录放在一个页面,只须将每条记录最后的“分页符”手工删除,也可以使用快捷操作以提高效率,将“分节符”(^b)全部换成“段落标记符”(^p)[5]。

4 小结与讨论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是鉴定品种丰产性、抗逆性和适应性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是连接农业科研和农业生产的重要中间环节[6]。随着《种子法》颁布,区域试验的规模扩大了数倍,而且试验观测项目和田间调查记载的性状也不断增加,试验汇总的工作量也随之倍增,而试验汇总单位的队伍规模却没有明显改变[2]。以往在农作物区域试验汇总报告中“品种综述”内容的撰写上采取的是先完成一个品种的评述,然后将整段文字复制,对照品种汇总数据,将其他品种的性状进行手工逐个修改。这种方法费时费力,加之区试汇总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很容易出现录入错误。

为破解这一难题,提高农作物区域试验汇总的工作效率、准确度和可靠性,许乃银等[2]以棉花区试为例,构建了基于Excel的“品种评述”文本批量生成方法,对区域试验汇总报告中“品种评述”内容中包含的固定字符串和因品种而异的变量进行事先甄别划分,并在Excel电子表格中分别设定为绝对引用和相对引用对象,再通过文本连接符串连和自动填充功能实现批量生成品种评述内容。该方法可以高效、准确地完成对所有参试品种的品种评述,而且几乎不受参试品种数量的限制,但该方法的字符串甄e和公式编辑环节较为复杂。

Microsoft Word是一款最常用的办公软件,其“邮件合并”功能是在邮件文档或主文档的固定内容中,合并与发送信息相关的一组通信资料,从而批量生成邮件文档[7]。由于其强大的功能,在企业事务处理、机关事业单位各种工作、学校学生信息管理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8-14]。但是在农业科研工作,尤其是在农作物品种区试汇总工作中鲜见报道。笔者采用Word软件结合Excel软件,利用“邮件合并”功能构建农作物区试汇总“品种综述”批量生成系统,只需3个步骤即可完成,简便快捷,该方法同样不受品种数量限制,品种数量越多,完成效率越高。并且该方法无须编辑公式、无须编程,非常适合计算机水平一般的广大农业科研工作者。本研究是以国家油菜区域试验汇总为例构建“品种综述”批量生成系统,对于其他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汇总,只需将源数据和主文档换成相应的作物即可,系统的拓展性和通用性强,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1] 狄佳春,许乃银,刘剑光.Excel在农业区域试验数据汇总中的应用[J].计算机与农业,2002(8):25-26.

[2] 许乃银,李 健.棉花区试总结中“品种评述”批量生成系统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棉花,2014,41(6):17-20.

[3] 赵海丽.Office邮件合并功能在文书处理工作中的应用[J].办公室业务,2012(17):25-26.

[4] 戴湘竹.如何利用Word邮件合并功能来提高工作效率[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8(9):123-124.

[5] 谭 湘.“邮件合并”的通用性[J].河南科技,2012(24):173.

[6] 文雁成.改进油菜品种区域试验的建议[J].中国油料,1996,18(3):70-72.

[7] 王斯蕾,杜新满,赵俊琳,等.Word 2010邮件合并技巧应用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1):15-17.

[8] 孙丽山.Word邮件合并在办公中的应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11):188-189.

[9] 沈晓庆.Word“邮件合并”在科技工作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5(31):23-24.

[10] 周嘉懿.Word 2010中邮件合并功能在办公室工作中的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6(3):228.

[11] 崔建武,孙培鑫,王玉猛,等.Word邮件合并在高校人事工作中的应用实例[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9):280-281.

区域经理工作汇报篇(11)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四个确保”大局,以质量技术监督法律法规为准绳,以质量技术信息为纽带,以技术支撑为手段,大力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创新工作举措,强化服务理念,努力营造有利于质量进步的社会环境,全面提高质量安全总体水平,确保“质量和安全年”活动取得成效。

二、工作目标

以“质量和安全年”活动为抓手,突出重点,做到三要: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质监工作的强大动力和实际行动,开创质监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二要圆满完成年初制订的各项工作目标责任。三要将“质量和安全年”办成宣传年、提升年、服务年、整治年和形象年。促进区域企业质量责任意识普遍提高,主体作用进一步发挥,产品质量总体水平进一步提升,真正为“四个确保”的实现,发挥质监应有作用。

三、工作内容

(一)、积极宣传营造氛围,增强全民质量意识

1、结合各种题材开展质量宣传。继续开展市民食品安全知识巡访宣传活动,会同区团委在4月至10月期间开展迎世博-食品生产安全“百千万”三年行动计划暨上海市食品生产企业进城务工青年综合素质培训工作,组织好“3·15”、“5·20”、质量月等活动,把质监宣传和服务送到居民群众中去;对新颁布的《食品安全法》和修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进行巡回宣贯,将法律知识送进社区、企业、校园,着力提高广大企业和社会的质量法制意识;参与区委宣传部发行量年30万册的“五进社区五到家”宣传册的编写,在社会唱响“以质取胜”的主旋律,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联合区委宣传部开展专题宣传。通过“东方讲坛在徐汇”这一宣传平台,从五月份起,开展“迎世博、保平安、创和谐社区”特种设备安全宣讲,履行质监部门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维护区域公共安全的积极作为,树立质监部门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

3、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和宣传作用。利用徐汇报、有线电视、信息网络等新闻载体,加强信息报道,参与市局组织的“我与质量20年”质量征文活动,展示质量工作20年来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完善举报投诉制度,打击质量违法行为,增强消费者质量维权意识,维护合法权益。

(二)、深化“质量兴区”活动,提升区域质量竞争力

1、加大推动质量提升的工作力度。积极发挥科技奖励政策的激励作用,对获得“上海名牌”以及在标准化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企业进行表彰。大力推进“三大战略”,探索徐家汇商圈服务标准化示范区域创建,积极培育区优势产业及名牌产品成为中国名牌。在持续培育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创名牌的同时,积极探索质量金奖从先进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的拓展。

2、发挥企业提升质量的主体作用,强化企业质量安全责任意识。引导企业健全并切实履行质量管理制度,按照相关安全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配备检测设备,把好原材料验收、生产过程和产品出厂等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检验关,确保向社会提供安全和合格产品。组织企业认真开展质量安全自查活动,查找存在的或潜在的质量安全隐患,制定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确保质量安全。

3、加快步伐推进《徐汇区质量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07-2009)》,切实发挥质量工作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自主创新、推进资源节约建设中的基础保障作用,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人居环境质量,打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提升区域质量竞争力。

(三)、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做好服务世博各项工作

1、落实供博食品安全保障措施,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检查。制定“迎世博”食品质量安全保障工作计划,加强日常监管,确保本区供博食品质量安全。开展添加剂、食盐、可可粉等专项整治,把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相结合,不断推进食品生产安全。

2、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开展特种设备专项整治。继续推进老旧电梯设备安全风险评估,结合各类专项整治和季节特点,对重点场所、重点设备、

重大危险源开展重点检查和专项检查。加强人员培训,完善动态监察数据库,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完整性管理制度,对节能潜力大的燃煤及大功率锅炉开展热工测试,既保障安全又节能环保。

3、积极推进世博会相关标准化工作,提升标准化工作水平。联手区旅游局等部门组织开展公共信息图形标志实施情况的专项检查,在徐家汇地区和南站地区进一步推动公共图形标志的实施工作。探索徐家汇商圈服务标准化示范区的创建工作,促进徐家汇商圈服务能级提升。

4、加强质量安全监管,依法查处违法生产、销售行为。组织对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的全面巡查,使获证企业持续保持生产合格产品的能力,确保生产许可制度管理的有效落实。开展以涉及民生的计量器具为重点的专项整治行动,查处无证生产、打击假冒伪劣和计量作弊等违法行为。开展“家电下乡”等专项打假活动,实施产品监督抽查,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四)、夯实质量发展基础,促进服务水平提升

1、进一步提升标准化工作水平。对名牌企业标准化工作水平进行调研,引导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提高标准质量水平。继续推进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标准化示范单位试点,积极开展节能和环保标准化示范单位试点工作,引导企业走资源节约型和可持续性发展之路。

2、进一步加强诚信体系建设。认真落实《关于深入开展“关注民生、计量惠民”专项行动的通知》精神,组织开展“诚信计量进市场、加快计量进医院、光明计量进镜店、服务计量进社区乡镇”活动。在已经实行对全区集贸市场衡器统一免费检定的基础上,推进社区卫生中心血压计免费检定。

3、进一步完善质量工作体系。不断推进网格化管理,继续以徐家汇和华泾地区所为抓手和桥梁,构架区域网格化管理的模式与机制,加强条块联动、科所联动、条线联动,充分整合和利用资源,将触角深入到企业,服务区域经济,提高行政效率,减低行政成本。结合局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三年到期复审的质量手册改版和金质工程运行,持续改进内部管理,提高服务对象满意度。

四、工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