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大全11篇

时间:2023-08-20 14:57:40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篇(1)

中图分类号:D922.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3-0137-03

由于自然禀赋、历史基础、区位优势和政策导向等各种差异的存在,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发展较快的区域与发展较慢的区域同时并存的非均衡格局。区域发展不平衡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区域非均衡的特征更为明显,如果不能加以有效控制,势必会影响我国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也不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党的十六大及时提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第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也指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目前,大部分学者多是从经济学和政策的角度对此问题加以研究,而政策能否成功实施则需要法律的保障。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还得依靠相关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本文拟从经济法学的角度探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制度基础。

一、探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经济法基础之必然性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升华的必然

建国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前30年实施“平衡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后即20世纪80年代起,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20世纪90年代至今。采用“非均衡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不同阶段的区域发展战略是受经济学各种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指导的,如平衡发展理论、不平衡发展理论、梯度转移理论、增长极理论等。

在经济学领域,有关区域经济的理论为数众多,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确实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然而其作用毕竟有限。由于经济学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多是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主张,就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具体国情,其理论在针对性和适用性等方面明显存在不足。因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在我国有进一步具体化和深化的必然性。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法律化之必然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主体的趋利性使经济要素总是流向收益高的地区,往往导致市场“失灵”,造成地区差距的扩大与区域间的不公。国家作为社会的代表,制定适当的区域政策对社会经济进行干预,并使之制度化为法律,是区域协调发展的保障。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府往往运用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手段扶持落后地区发展。这些政策必然要涉及到中央与地区、地区与地区的利益关系。如果没有稳定性、权威性的法律作为依据,就会使得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的关系处于不稳定状态。具体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发达地区总觉得付出太多而不发达或者欠发达地区总觉得得到太少,容易使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处于紧张状态;另一方面,地区政策如果仅仅停留在抽象的政策表述上,诸如“优先安排项目”、“实行投资倾斜”、“加大支持力度”等等,那么就给具体实行时留下了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和讨价还价的余地。因此,只有以严密的法律条文将中央协调地方利益的方式和方法予以明确的界定,才能避免上述弊端,使地区政策具有权威性和稳定性。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经济法理论基础

经济法是市场经济之产物,是国家直接作用于经济生活的结果,它作为国家调整社会经济生活、协调国民经济总体良性运行的基本法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经济法的平衡协调属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经济法理论基础之一

经济法的平衡协调属性,是指经济法的立法、执法和司法要从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整体利益出发,来调整具体经济关系、协调经济利益关系,以促进、引导或强制实现社会整体目标与个体利益目标的统一,保证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经济法的平衡协调属性超越了民商法的个人本位,从社会经济发展全局出发,通过国家的促导和纠正等行为调节社会经济,实现经济结构和比例关系的均衡,其中自然包含了区域之间经济结构和比例关系的均衡。

虽然经济法的平衡协调属性在多数情况下未必于具体的经济法律关系和经济执法中直接适用,而是作为经济立法、经济管理、经济执法和司法所遵循的一项理念或宏观标准。但是,这种理念或宏观标准在国家对经济关系的积极调控、组织协调中的作用则是不可缺少的。尤其在我国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且贫富差距扩大的情况下,只有通过经济法的平衡协调属性的运用,方可创造并维护一个令自由市场机制和地区间平等发展得以发挥作用的外部环境。

(二)经济法的系统综合调整机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经济法理论基础之二

经济法从总体上和全过程中对经济关系进行综合、系统的调整。经济法既是国家全面调控经济、对经济实行综合治理的法律部门、同时也是体现现代法系统工程的法律部门。综合调整和系统调整是经济法固有的调整机制,是法律现代化的一种表现。

经济法的系统综合调整机制,是指在经济法的立法、执法和司法中将整个国民经济的利益看成一个系统,国家从宏观上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实现系统内部的协调。也就是说经济法通过财政法、税法、产业政策法、自然资源法等法律从宏观上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任务、方针和原则这些根本方面进行综合调控,使整个社会经济均衡、协调、高效地发展以达到区域间的协调发展。经济法的系统综合调整机制还要求国家对地区间不平等的收入和财产实行直接干预,实现实质正义,重视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

(三)经济法的维护社会公平原则――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经济法理论基础之三

经济法的维护社会公平原则是指在经济立法和执法中,以社会整体经济利益为核心,以扶弱促强方式,合理和适当地在社会范围内平衡个体和社会整体的经济利益,以实现经济利益的实质性公平。

经济法的维护社会公平原则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上表现为不同区域必须对全社会的经济发展而不只是对个别区域的特定利益承担义务。相对民商法“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也不同对待”的公平,经济法的公平正如哈特所言:“同样情况同样对待,不同情况不同对待”。经济法的维护社会公平要实现的是经济利益的实质性公平。实质性公平不仅强调起点公平、机会公平,还要兼顾结果公平。事实上,不同的区域由于其自身的条件不同,“即使让他们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这条起跑线也很难称之为公平的起跑线”。按照亚当・斯密所认为的“保护自然的不均等,消除人为的不均等”,维护社会公平

原则就是要求采用扶弱促强的方式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即就是通过对落后、欠发达地区经济的扶持,促进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经济法制度基础

诚然,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需要众多的法律制度基础,但是,不能否认,经济法制度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在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目的的诸多经济法制度中,应当着重建立和完善以下制度。

(一)建立和完善区域经济合作制度

区域间经济合作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建立和完善区域间经济合作制度则必不可少。

1、完善对口支援和经济协作法律制度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开始开展了对口支援和经济协作工作。目前,我国对口支援和经济技术协作法律制度的体系,主要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为主导,其他包括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以及参与这项活动的省、市、区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这些法律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之间,特别是各个政府部门出台的法律制度之间还存在一些矛盾和冲突,彼此之间缺乏协调性、具有随意性。这种状况阻碍了对口支援和经济技术协作法律制度效能的发挥,损害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尊严和权威。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口支援和经济技术协作的立法协调,逐步形成一套和谐统一的法律体系。主要应当进行以下工作:(1)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有关法律文件之间的协调;(2)加强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规章之间的协调性,以克服政出多门、矛盾冲突迭出的情况;(3)加强国家法律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之间的协调,以保证国家有关对口支援和经济技术协作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实现国家法律法规的统一实施。

2、建立健全资源补偿制度

我国在《民族区域自治法》中确立了资源补偿制度,其中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为国家的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做出贡献的,国家给予一定的利益补偿㈣。《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第8条:“国家征收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在安排使用时,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的投入,并优先考虑原产地的民族自治地方。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在东部受益省份征收资源补偿税,扩大资源补偿税的征收范围,适当提高收费标准,使其真实反映出自然资源的稀缺程度和实际价值;其次,必须加强对资源补偿税征收工作的管理,特别是严格审批程序,强化征收环节,保证把该收的资金收上来。

(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来看,规范化的转移支付制度对开发落后地区、抑制区域间差距的过分扩大,调整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横向不平衡,促进地方重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方案》,我国现有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包括税收返还、补助、专项补助和一般性转移支付。虽然目前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已初步形成,但仍存在着不规范、力度小和功能弱等缺陷。具体表现在:资金分配办法不规范,转移支付存在着随意性和盲目性;转移支付政策目标不明确,结构不合理;转移支付仅靠有限的中央增量财力,且随着各地区人均收入的差距逐步扩大,转移支付的差距却逐渐缩小,越来越趋于平均化,这使得我国的转移支付分配总体上是不足以起到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作用。

我国应从法律的角度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实现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功能。第一,完善财政转移支付的立法体系。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要真正作为一种规范性的制度建立起来,必须遵循法制化原则。我国应借鉴国外成功经验,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有关财政转移支付的法规,如《财政法》、《转移支付法》、《预算法》、《财政监督法》等,就转移支付制度的原则、内容、形式、依据、用途和监督等以立法形式予以规范。第二,设立财政转移支付的专门机构。根据各国经验,我国应建立专门的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并在《转移支付法》中加以规定,赋予它们法定的转移支付管理职责。第三,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中的责任制度。可在《转移支付法》中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对违反规定的地方政府,做出必要的处罚,以强化监督管理,使地方按照中央财政的要求使用转移支付资金;相应地,在地方性法规中,也可在中央的指导下制定必要的惩罚措施,以提高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完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产业优化制度

近年来,我国通过推行“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使各地区产业结构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调整和发展,但我国目前各区域的产业结构布局仍不合理。产业结构总体上自东向西逐次降低,具体表现为:第一产业是不发达或者欠发达地区高(其中西部最高),发达地区(东部)低,第二三产业则是一个相反的格局。

要加快我国区域间产业结构升级和协调,需要国家对地区的倾斜政策与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地区的优势有机结合,即对重点发展地区的优势产业或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进行倾斜。这些政策应通过法律的形式加以确定,在条件成熟时,可以制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法》。国家应增加对不发达或欠发达地区的投资,鼓励在该地区进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其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这就要求从法律方面给予制度保障。可通过制定《国家投资法》明确实施国家投资的机构以及投资的范围。

(四)完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金融法律制度

1、区域资本市场协调发展制度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形成了两个全国性的资本市场: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在一定意义上,这两个证券交易所具有其区域性,为江浙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从江浙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上市公司的数量来看,这两个地区的上市公司数量在全国居于前列,截至2005年年底,广东省的上市公司达到152家,上海为146家,江苏、浙江两省也分别达到90家和87家。而其他地区的上市公司数量与这些地区相比相差很远,尤其是西部地区的上市公司数量更少。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篇(2)

当前提升经济区域发展法律环境的关键是要加强经济区域立法。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中央立法和地方立法“两级制”的立法体制,中央立法包括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地方立法包括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较大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以及民族自治地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经济区域立法并不要求突破现行的立法体制,且涵括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在经济区域发展格局下,加强经济区域立法的指导思想应当是“依靠中央立法、协调地方立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我国现行的中央和地方两级立法体制的积极作用,达到改善经济区域法制环境之目的。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篇(3)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overall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rapid, economic strength increas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level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gap is significant, obvious region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difference. How to more effectively play a role of financial support for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promote the regional economic coordination, is the problem to be solved at all levels of government and financial sector. Based on regional economic level, discusses the action mechanism of regional financial and economic growth, has been clear about the powered by region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Key words: regional finance; Regional economic;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 F2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金融发展与区域金融的含义

金融发展含义随着人们对金融发展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而不断改变。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罗纳德·I·麦金农和爱德华·S·肖都提出了见解。在他们看来,经济要发展,金融就不能处在抑制状态。实际上金融结构、金融市场都是金融发展的构成要素,共同推动了金融发展。由此而言,金融发展就要同时兼顾金融总量的增长和金融结构的优化,以及金融效率的提高。

金融发展应该包含三方面的内容:首先,金融发展包括数量上的增长与质量上的提高。其次,金融发展应该包括技术方面的创新,只有技术不断创新才能满足金融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要求。最后,宏观调控部门要通过政策措施使得金融发展模式与经济增长模式相协调,将金融发展更好的渗透到经济增长之中。金融发展是作为总体经济的一部分,应当是包括金融机构、金融产品、金融市场的多发面发展,同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修正、不断改进。金融发展的实质是源于整体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并能够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促进经济增长。

区域金融是指金融结构、金融总量及金融政策和制度等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状态和运行。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及区域金融资源供给与需求不均衡,导致金融运行的非均衡发展,使区域金融发展的非均衡格局成为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国金融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客观现象。

区域金融发展包括区域金融的增长,区域金融结构的变动和区域金融市场的改善,它是金融发展在空间范围内的延伸,其本质属性与金融发展相同。区域金融发展主要突出金融发展在一定范围的区域内的作用情况,分析出影响区域金融结构的主要因素,并研究这些因素的发展变化情况和相互间的关系,分析哪些因素可以影响区域金融结构,研究这些因素的发展变化情况和相互间的关系,和它们作用于区域金融发展的运行机理。另外区域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由于各区域的金融发展状况不同,具体的金融结构、金融市场的完善需要不同的发展时间,这种在发展阶段与发展状态的差异会影响不同区域的经济增长速度。在现代经济中将金融发展因素融于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分析中,并将区域与金融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研究,从而分析金融在不同区域产生、变化、完善的过程,实现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的发展模式。

二、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相对于金融发展理论而言,区域金融所要探讨的核心问题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在一定地域上的表现,或者是针对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二者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然而区域金融理论本身并不只是将区域与金融两个概念简单的叠加,更进一步,还是将区域与金融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观察,分析其一定区域范围内,金融的产生、发展、运动等规律。结合区域经济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在金融发展理论一般性规则的指导下,形成了区域金融的作用机制与运动方式。

从事物发展变化的角度看,联系是普遍存在的。以特定的区域为出发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关系的表现形式因为区域的整体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状态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作用力度。对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的分析,可以从二者直接影响作用经济因素进行分析。

区域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

首先,区域金融发展会促进区域资本的投入。区域资本的投入量的不断增多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资本的规模化集聚,为区域内的企业带来规模报酬,形成区域内的经济增长的集聚效应。其次,区域金融发展可以不断促进区域资本质量的不断提升。区域资本质量的提升表现为先进生产技术的不断出现和生产效率的不断提升,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内在的发展动力。区域资本的规模与质量直接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

一方面,区域金融发展可以增加金融机构货币存量,扩大储蓄规模。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是金融机制和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非生产性的货币资金可以更有效地转移到生产性用途中,同时金融发展低了获取信息的成本和交易费用,储蓄率提高,资本积累的速度加快。

另一方面,区域金融发展也会影响资本产出效率。金融发展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一些新兴产业和创新支柱产业可以获取足够的资金进行技术革新以及创新研发,企业通过科技进步,提高自身要素生产率,获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利润回报。资金流向投资风险低、盈利水平高的产业和地区,提高了投资的效率,促进了资本产出效率的提高,提升了区域资本的规模与质量。

2.2区域经济增长促进区域金融发展的效应分析

区域金融理论之所以产生和发展,其经济基础是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客观存在。这种差异的出现的根源就在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差距。

首先,区域经济发展运行的整体状态影响了区域金融运行效率。

在自由货币市场条件下,基本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了金融市场上货币供求平衡。主要表现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整体经济规模扩大与否,会引起金融市场中资源供给与需求规模的相应变化,并同时影响到金融产业的发展。理论分析认为,经济效率决定金融效率,区域整体经济效率的提高一方面带来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另一方面,也会有利于提升金融市场中交易双方的交易预期,促进投资者和融资者交易的发生,进而提高金融效率。同时,在某个特定的区域内,其经济结构的改变也会影响区域金融效率。经济结构的变化通过引导金融资源需求结构调整,来改进融资结构,影响金融效率。

其次,区域经济的发展差异和创新环境也会影响到区域金融发展。

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区域经济体之间由于资源禀赋差异和发展模式的不同,资源流动趋向于回报率高的行业和地区。由于区域市场化进程差异的存在,金融资源,这一特殊的货币信用资源,在供求空间上的出现了非均衡分布,过度的区域经济差异,必然降低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另一方面,金融创新环境作为整体经济环境的一部分,也会直接影响区域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在世界经济和经济发达国家范围内开始了大规模的金融制度创新及产品创新,金融资源的规模不断扩大、需求多样化和效率加速提升。区域金融创新环境作为区域创新环境体系中的一部分,必然影响到区域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关系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中会有不同的表现,中国经历了三十几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水平不断稳步增强,社会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要探讨现阶段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关系,就要结合当前的经济发展数据进行分析,合理的衡量区域金融发展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 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不同地区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基础设施和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存在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客观性和必然性。但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会带来政治、经济、社会等一系列的发展问题,因此,寻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解决路径就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区域金融的发展作为经济增长的有效动力,可以作为改善经济差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鼓励区域政府间合作对话,建立政府对信贷投入的激励机制,有效调动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改善经济协调发展的积极性。

政府部门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和引路人,应当充分以“十二五”发展期为机遇,统筹区域发展,建立和健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同时,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金融发展的引导和督促工作,制订相应的考核办法,对金融行业的发展要依据存贷比、贷款增量、服务水平等指标进行综合考核。积极构建项目平台,考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的信贷支持贡献度,配以合理的财政资金支持,通过一系列的考核评定办法可以有效地调动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积极性。由政府部门对区域间经济合作进行政策引导,鼓励金融行业进行区域融资合作,形成区域间双赢合作的局面,建设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

二、建立健全区域性金融组织体系。通过建立和完善区域金融组织,发挥金融业作为资金融通中介的主体功能,满足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

有目的性的成立区域性银行及金融机构,由中国人民银行、地方政府及商业银行之间进行协商,联合成立一些区域性金融研究部门和区域性开发银行,适时的针对经济水平较低的区域,进行政策性研究,确定产业项目,培育经济增长点,通过独立的银行进行资金支持。例如,针对“江苏沿海发展规划”、“中部振兴发展规划”等发展战略的需要,可以成立专门针对其地区开发的开发银行。有节奏的调整金融机构的区域布局,针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合理规划金融布局,建立健全不同区域的银行机构、保险机构、和证券市场,通过完善地区金融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三、通过区域金融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分工与合作。

区域之间应当加强组织规划和协调,建立促进区域金融合作的长效机制。区域分工是由于不同区域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和不完全流动而引起的产业活动在空间上的差异。金融业通过信贷活动、资本市场及引进外资等手段,有针对性的促进区域优势产业的发展,促进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主导产业部门,进而形成不同的区域分工。合理的区域分工是有效的区域合作的基础,通过区域的分工,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的协作,区域经济的协作要以统一的、开放的金融体系作为基本前提。沿海地区与内陆部分省市之间可以大力探索区域经济合作项目,鼓励不同省份之间通过建立金融合作平台,合理配置资金,投放到相应的经济合作项目,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目前,泛长三角地区经济合作已经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安徽省已经制定并实施了以皖江城市带为基础的城市经济发展规划,通过政府和金融政策的支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装备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构建区域经济合作项目,承接上海和江苏的产业转移,提升经济竞争力。科学的区域性金融投向能够缩小区域间的差距,大量的资金通过资本市场流入目标区域内,资本市场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将使区域性主导产业带动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协作。落后地区可以在区域性金融政策的直接支持下,配合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对口支援建设,区域间的差距将会形成缩小的趋向。

四、推动金融业务创新,加强对区域内主导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合理引导资金流向高新科技产业,推动企业科技创新。

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应当积极开展业务创新,以客户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针对企业的发展需要研发新产品,银行机构应当积极参与市场调查,深入企业内部,针对企业的经营状况、研发优势、市场运行,适时的给予资金支持,进而形成银行与企业的双赢的发展模式。针对区域内或目标产业的发展状况,有倾向的向现代高新科技产业注入资金,使得企业在产品的研发,和自身生产技术的提升上获得支持,培育和打造区域品牌,有利于区域内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必要的资金支持可以使得区域内的部分产业快速的获取生产技术,形成产业规模,获得巨大的规模报酬。

五、开拓金融行业的经营范围,鼓励区域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为区域内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和金融援助,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中小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无论企业数量,吸收就业劳动力数量,还是创造生产价值方面,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经济发展强省一般都具有相当规模的中小企业数量,2009年浙江省120多万家中小企业中,仅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就实现利润总额2041亿元,吸纳就业劳动力774.2万人;截止至2010年,江苏省现有中小企业110万家,占全省企业数量的99%以上,实现全省60%的GDP份额和70%的出口创汇,并吸纳全省80%的劳动就业;同是全国经济强省的广东省,2009年全省中小企业中达到81.34万家,实现增加值16707.9亿元,占其全省生产总值的42.75%。同样作为华中地区的内陆省份,河南省2009年中小企业数量为37.8万家,实现年销售收入29701.8亿元,同时解决了989.1万人的就业问题。可见无论是沿海发达地区,还是内陆省份,中小企业的发展都是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部分经济薄弱省份在中小企业的发展道路上与经济发达省市间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通过发展中小企业带动经济增长也是提高自身经济实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然而,中小企业的发展本身面临着诸多问题,生产成本的上升、融资成本的不断提高、融资渠道单一、企业资金链紧张,难以开展企业生产技术革新,企业生存发展面临瓶颈期。作为资金融通中介的金融机构,包括银行、担保公司等,可以有针对性的为中小企业进行融资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便捷的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只有适时的获得生产资金,才能进行正常生产运作,进而进行企业科技创新,并加大投入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只有占绝对数量优势的广大中小企业迸发活力,才能更好的完成地区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蔡鑫.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D]. 保定:河北大学,2010.5

[2]李敏.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6.5

[3]卢祖和.对金融支持区域经济转型的思考[J]. 现代金融,2010.7

[4]燕欣春.我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6.

[5]周立.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3(9):68-73.

[6]周立,王子明.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2,(10).

[7]张军洲.中国区域金融分析[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篇(4)

区域经济是指具有区域特色的国民经济,它是以特定的空间为载体,具有一定的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行的经济综合体,兼具综合性、区域性、空间性、系统性、联系性和规律性于一体。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提出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区域战略的变化明显地分为五个阶段:内地建设战略阶段(1949-1964年)、三线建设战略阶段(1965-1972年)、战略调整阶段(1973-1978年)、沿海发展战略阶段(1979-1991年)、协调发展战略阶段(1992年至今);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建立,区域协调发展开始得到中央高度重视①。我国的历次五年计(规)划,都集中体现了“政府处理全国经济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从“八五”计划开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方针便得到不同程度的明确*,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认识正不断完善和深入。2003年 “五个统筹”战略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成熟。

有关学者的理论论述从1989年就已经开始,之后区域协调发展的研究无论从区域间的协调还是区域内部的协调都有诸多研究。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含义

张敦富、覃成林(2001)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区域间在经济交往上日趋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的过程,它以实现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和谐,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共同提高,社会的共同进步为目的和核心。②陈秀山、刘红(2006)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是一种动态协调发展战略,强调坚持均衡发展与非均衡发展相结合,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既要保持区域经济整体的高效增长,又能促进各区域的经济发展,使地区间的发展差距稳定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并逐渐收敛,达到各区域协调互动、共同发展的一种区域发展战略。③魏后凯、高春亮(2011)认为,区域协调发展包括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和各地区内部的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是兼顾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融合的可持续协调发展。④

结合前人的分析,我们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含义概括为:它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它既包括了区域间的协调发展,也包括区域内部自身的协调发展,既包含区域发展的问题也包含区域关系的问题,也在客观上体现了相互关联的区域间的利益联动、协调共生性。

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特征

从学者们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含义的界定中,我们可以看出区域协调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性:

1.全局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涵盖经济增长与资源、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之间关系的协调。

2.相对性。区域协调发展中,协调是相对的,一个地区甚至一国的区域经济是否协调发展是相对于其他地区或者其他国家来说的。正如国际贸易理论中讲到的相对成本优势理论一样,“相对”是同其他地区或国家相比较而产生的,有比较才知道劣势和优势,才能采取最有利于自身的发展方式使自己不断发展壮大。

3.渐进性。区域协调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要随着时间的推进才能被发现,才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才能为区域协调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4.关联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区域内部或相关区域之间在经济、政治、资源、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发展上相互联系、关联互动、正向促进,区域利益同向增长,区域差异趋于缩小的过程和状态。

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容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既包括区域内部的协调发展,同时也包含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首先,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最主要的方面是经济的协调,各地区之间以及区域内部之间,经济差距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经济差距小则经济协调程度相对较高,反之,则反之。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会导致区域间的差距增大,也会给社会的安定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区域发展政策主要倾斜于东部沿海地区,东部地区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也使中部和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逐渐拉大。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的发展没有得到很好地协调,地区资源之间的交流、融合也就受到抑制,东部的迅速发展、西部和中部的相对落后,使得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资源供应不足等现象,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工程应运而生。

其次,区域社会生活水平的协调、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也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区域之间生活水平的差距会导致人口的流动,而多数人口流动都是由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流向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像县级市到地级市的人口流动、地级市向省会城市的人口流动,甚至是西部等不发达地区向东部沿海等发达地区的人口流动,都是与生活水平的高低息息相关的。我国的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各地区内部由于资源、环境、文化、交通等方面的差异,适当的社会发展差距的存在有其必然性,也是合理的。但若不采取相应措施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的话,人口的大量流动不仅会造成落后地区资源的浪费,也会导致人口流向地区的资源、基础设施等的过度紧张,造成环境问题的加剧。“先污染,后治理”并不是经济发展的明智之举,环境污染对经济的发展后劲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经济发展既要注重“质”也要注重“量”,发达地区不能单纯追求经济数据的增长而对不发达地区的资源进行无限制的掠夺,落后地区在追求经济发展的时候也要注意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节约、高效利用。因此,经济的发展与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协调也是相当重要的。

最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还包括了区域间产业梯度转移与产业合作这一内容,因地制宜,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区域间产业合作。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资源、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是不然存在的,而各地区之间由于行政区域的差别,单纯从GDP来决定产业结构的现象严重,导致区域间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各地区之间恶性竞争,造成资源浪费。区域间联系的削弱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区域间产业的协调性不高,这样区域间的产业合作就会受到影响。低水平重复现象就会层出不穷,地区之间的恶性竞争加剧,不仅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不利,同时也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抑制经济发展后劲。

注释:

* “八五”计划提出“根据统筹规划、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利益坚固、共同富裕的原则,努力改善地区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布局”;“九五”计划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十五”计划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 “十一五”规划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优化格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①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438-445.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篇(5)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从人们对这一概念的运用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主要被用于代表如下涵义: 一是指从不平衡发展中求得相对平衡;二是指东、中、西或各省区间发展差距的缩小、或控制在适度、合理的范围内、即空间比例或地区结构的协调;三是指区域间分工协作的发展、建立和发展地区经济的合理分工体系、促进国家整体利益的提高、即区域间产业结构的协调;四是指国家投资在地区间的分配合理化、即区域间生产力布局的协调;五是指区域间贸易封锁、市场分割的消除、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即区域贸易关系(区域市场)的协调;六是指区域间不平等竞争环境的消除、即区域间利益关系的协调。根据前述分析以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容、并考虑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彭荣胜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定义为:区域之间相互开放、经济交往日益密切、区域分工趋于合理、既保持区域经济整体高效增长、又把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控制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并逐渐收敛、达到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正向促进、良性互动的状态和过程。这个定义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界定为“状态”和“过程”。从“状态”的角度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体现为:区域之间相互开放、经济交往密切、区域分工合理、区域经济整体高效增长、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从“过程”的角度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则体现为:经济交往日益密切、区域分工趋向合理、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的逐步缩小。显然、“过程”反映了协调的程度。协调发展的实现目标是“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正向促进与良性互动”。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特征

第一,综合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它不单纯指一个方面的协调、而是区域间各种协调关系的总和。无论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间总量结构的协调、还是区域经济关系的协调、都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容之一、都不是全部内容、都不能涵盖整个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概念。

第二,互制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任何一个区域的变化和发展都以不损害对方或给对方发展造成障碍为前提、而且使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成为另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第三,动态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动态概念而不是静态概念。这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对协调发展必须辩证理解。发展是协调的前提、只有相对于发展才有协调、协调是关于发展过程的规定、离开了发展就无所谓协调。二是协调是有条件的。

第四,层次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相对概念、“协调”是相对“不协调”而言的。因相对性的存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会有程度之分、即根据协调的程度可以把其分为不同的层次、如、协调、基本协调、不协调等。

第五,量化区间性。由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相对的和动态的概念、因此、也就决定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区间”概念、而不是“点”概念。

三、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其主要问题

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是处理好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沿海和内地的关系。自改革开放后、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发生了转变、坚持全面实施邓小平关于“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以发挥优势、加快全国经济整体增长为目标的“非均衡发展”战略。

1.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地区倾斜

从1980年起、从投资的地区结构来看、国家改变了重点建设中西部的格局、对东部沿海地区投资的比重逐步增大。1953~1980年间、东部沿海地区所占全国基建投资额的比例仅为4.6%“、六五”期间则达到了50.9%“、七五”期间达到56.0%。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推进东部沿海地区经济优先发展。

2.区域之间的利益磨擦和冲突

由于区域经济封锁、产业结构趋同化等现象、阻碍了全国性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地区间为争夺原料而发生的各种经济磨擦和矛盾严重。如流通领域中的无序状态加剧;区际经济关系恶化、直接妨碍了资源在全国范围的合理流动和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同时、在区域利益体系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也有一定的利益之争。

3.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制约

长期以来、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往往是以资源耗竭、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由于自然条件变化和经济社会等原因、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极大地制约着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直接影响到全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路径的思考

从区域经济现状与问题出发、如何实现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实现各地区间的共同繁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异、既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加大国家政策扶持与国家财政支持;而且要利用彼此区域经济优势、通过政府推动、市场运作、要素整合、集成优势、实现合作各方互利共赢;更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帮助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

1.加大财税政策调整

优化税制结构、调整流转税与所得税比重、充分发挥税收调节作用。研究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必须从优化我国税制结构开始、增强税收的收入分配功能。流转税与所得税在实现税收政策目标上具有不可相互替代的功能和特点、只有二者相互协调配合、优势互补、共同构成主体税种、才能有效地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目标、才能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

转变政府职能是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主导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府行为、则是制约区域利益关系格局的主要方面。长期以来突出的结构性矛盾和冲突、实际上就是行政区和经济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消除这些矛盾和冲突、最重要的就是要转变政府职能。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不仅需要市场的有效调节、更需要政府这一“有形的手”通过宏观调控加以有效解决。政府在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完善法律法规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篇(6)

一、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

(一)写作背景及目的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形势之下,经济利益是市场经济的主要驱动力。企业生产也更加注重经济利益的获取率,无论是哪个经济团体都更倾向于将生产资本投入到配置合理生产高效的地区,希望以此带动整个地区的效率和效益。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也适用于同样的道理,若想获得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需要让不同区域的经济要件满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所追求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为此,国家从“九五”计划开始,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国民经济发展方针,先后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形成了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导向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从2008年开始,国家密集出台和实施了一批区域规划,使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不断完善。在地方层面,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发展共识,各级地方政府都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五年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部分区域还编制和实施了区域规划、区域发展战略等,推动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协调发展,并积极参与跨行政区域的经济协调发展行动。

(二)论文研究方法

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本文使用定性与文献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而且参阅了大量的期刊、论文、图书和一些权威的网站本文中的资料均来自相关图书、期刊、论文和专业网站的信息。通过收集、分析、整理、挑选出与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相关的内容,形成本文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有力支撑。

二、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不同方面共同造成的结果。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理念存在差异,不同地区的福利政策也各不相同,因此相关联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下面我们将借助经济学相关理论从不同角度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原因。具体如下:

(一)区域内的科学技术应用性不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带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将科技成果不断应用于经济生产过程中,对于商品化经济的发展是一种极大的促进。创造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竞争力,形成一个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是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一大法宝,只有通过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将先进的技术以及应用理论应用到生产中不断优化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升级,最终形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竞争优势。我国许多区域的科技投入力度明显不足,科研费用的投入远远低于国家水平。

(二)区域内难以形成后发优势

梯度转移理论是经济学中另一个重要的经济理论,它主张让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优先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随后通过产业转移以及要素转移来带动经济不发达地区甚至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最终实现整个区域的经济整体提升。

(三)主导产业缺乏强有力的带动作

用主导产业是带动一个地区发展的关键元素之一,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越强劲,对地区的辐射带动范围越广泛,辐射带动效用也越强大,可以聚集其他相关产业迅速靠拢,不断支撑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措施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地区考核体系

我国针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一目标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之所以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是因为没有一个完善的适合实际情况的考核体系。切实可行的地区考核标准是加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方向标。地区考核标准的制定可以将地区间的经济协调发展真正落实,不断加强区域之间的联合行动。考核体系的建立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考核的标准,另一方面是考核的内容。关于考核标准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实行不一样的考核侧重点,不能使用统一的考核标准,对于经济发达的区域,需要鼓励其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对于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需要偏重于考核它的人均水平以及环境保护状态,积极转变剩余劳动力,提高城镇化的水平。

(二)兼顾效率与公平,合理进行资源配置

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做出了不同的战略选择,从最初的效率优先,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如今的兼顾效率与公平。兼顾效率与公平就是将两者放在一样重要的位置。在我国资金投入”技术投入等资源配置上,立足于效率与公平的双重立场,从我国的整体利益以及长远发展出发,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与选择。兼顾效率和公平可以有效地避免政府与市场失去主导问题的出现,是国家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力法宝。

(三)发挥市场的主体地位

增强政府的主导力量市场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元素,市场作为主体地位,对资源配置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市场调节也存在了一系列的弊端,比如自发性盲目性以及滞后性,容易造成地区的经济波动,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还需要借助政府的主导力量进行有效的调整!政府应该完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增强对区域经济的合理布局。

四、结论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不断动态变化的过程,不同的时期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和问题,因此,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不断摸索,不断探究,结合最新的时代形势,把握时展的新变化,适时制定适合当下发展的新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需要站在全局的观念之下,秉承着科学的精神以及务实的态度,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参考文献:

[1] 覃成林.论经济市场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经济纵横,1991.45

[2] 覃成林,郑云峰,张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2013.46

[3] 陈甬军.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J].中国经济问题,1996.67

[4] 马龙龙.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市场体系建设[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5

[5] 李大升,冯伟.主导产业选择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4

[6] 吴小康.垃圾围城:突围,刻不容缓[J].半月谈,2011.14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篇(7)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月15日

对于区域经济,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比较简单的理解是指,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包括空间、地理、文化、社会等一些综合体。区域经济的发展受到地理位置、资源、气候、人文、交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由于不同地区各种资源、位置、气候等的差异,导致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结构和发展水平也各不相同。由于经济的全球化,世界经济的竞争也愈演愈烈,新的经济发展格局也在悄然形成。我国的经济发展已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但是区域发展也很不平衡,因此协调好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将会为我国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及意义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20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国理论界提出的解决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的新概念。对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很少有人进行科学合理的界定,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益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均衡持续发展的过程。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意义就在于,加快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减缓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扩大,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同时保持和提高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使欠发达地区为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后盾,同时发达地区为欠发达地区提供各种技术、资金、项目等的支持,帮助欠发达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从而缩小区域发展的差距,形成良性的竞争循环的关系,从而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实力。通过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可以协调好不同地区的经济利益关系,处理好我国经济社会中的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近期利益和远期利益的关系,从而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障社会的安全稳定。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历程

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均衡性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倾斜性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和协调性区域经济发展阶段。

(一)均衡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我国在建国初期,由于区域地理位置和环境的差异,导致我国占国土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地区集中了全国工业的70%,而内地的工业基础却极为薄弱,内陆边疆地区更是接近空白状态。西部地区工业产值仅占全国的11.2%。在这种状况下,我国采取了均衡性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国家以优惠的财政政策和大量的投资加快内地工业发展。结果这一政策却限制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表面上看缩小了东西部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但是由于区域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差距造成投资的回报率明显低于沿海地区。这种均衡性的经济发展政策导致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和沿海地区发展受到限制,导致整个经济发展在这一时期速度明显下降。

(二)倾斜性区域发展战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崭新里程,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上采取效率优先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优先发展沿海地区经济,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得到明显的提升.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区域经济的差距明显扩大,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也不断扩大,造成西部地区经济在全国处于底层位置。

(三)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由于改革开放后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差异明显扩大,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西部大开发是中央的第一号重大决定。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同时,国家先后实施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等重大战略举措,这一举措成为了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同时促进了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区域经济的格局也将发生明显的变化,未来一段时期东西部经济差距虽然还有扩大的趋势,但人均收入有缩小的趋势。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将继续主导我国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向北转移的明显,环渤海地区也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支柱。

三、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自然资源禀赋及自然条件的差异。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平衡,水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南、华南、东北和长江流域,而西北和华北地区缺水比较严重。这将影响到农业、工业和一些其他用水比较多的行业的发展,从而造成缺水地区在一些用水较多行业发展落后于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我国耕地资源总量虽然较多,但是人均占有量很少。南方的耕地面积占全国的不到40%,北方高于60%;从东中西三大地带看,东部约占28%,中部约占43%,西部约占28%。我国能矿资源数量多、储量大,但区域分布不均衡。例如,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占全国的70%以上,西北地区占约10%。这样造成了对于煤炭需求量比较大的行业出现集中分布,从而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还有一些其他资源的分布不均衡都造成了地区的资源禀赋差异,从而使产业发展分布不均衡,最终影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不同区域地理位置和各自优势造成的差异。不同区域地理位置之间的差异造成不同的地区产生了本地区依托区位优势发展起来的优势产业,沿海地区由于其地理位置靠海,使得沿海地区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开放战略,从而形成了港口城市开放步伐加快,形成了区域性的经济中心、物流中心、对外贸易中心。有些城市由于布局紧凑、城市密集、功能齐全从而形成了以城市群为导向的区位优势。还有一些地区由于区位优势而享受国家政策,形成政策导向明显的区位优势。像沿海地区的浦东、滨海南沙、舟山等,以及上海自贸区的设立都是依托其区位优势而发展起来的。

(三)对于区域经济的规划措施不够合理。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基石,区域经济的规划需要综合考虑不同地区的不同区位优势,按照不同的区位优势发展地区的优势产业,以优势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但是,我国的区域发展规划一直以来对区域的功能定位不明确,从而使得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管理体制不够明确,缺少全国性的区域协调机构,政策的制定没有形成明确的体系,难以协调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遇到不同区域之间利益存在矛盾时,难以协调,从而使得一些协调发展的规划不能实施。在对有些地区进行区域规划时,没有考虑长远的利益,缺乏专业人员进行合理规划,使得不能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区位优势。

(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配套政策不明晰。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区域政策导向已发生了多次变动,从支持沿海地区的非均衡发展政策,之后采取渐进式的推进改革开放政策,形成从沿海向内陆的推进过程。当时由于我国的国土面积广大,因此区域政策设计的范围比较广泛,需要设计31个省(市、自治区),当时由于缺乏对地区具体区位优势的判断,在进行区域经济政策制定的时候,不能对区域进行一次全面、科学、合理的区域规划,造成区域规划对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不够合理,资源的浪费比较大。同时,由于我国目前对于区域经济规划没有一套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对地方政府的考核体系也不健全,造成有些地方为了应付任务,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规划只做表面现象,没有真正将区域发展规划的政策真正执行下去,使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成为一纸空文。

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一)制定合理的区域发展规划。区域规划是对区域发展的战略构思,是进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是区域发展的方向。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按照区域发展规划的路线行进的,因此一个好的规划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我国现阶段的东中西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依然较大的现状,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必定要坚持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鼓励东部率先发展的总体战略不动摇。对于不同地区的不同发展战略采取有重点的发展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对于西部的开发侧重基础设施建设和有资源优势的产业,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治理。大力发展旅游业,增加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侧重结构的调整和企业改制,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和技术交流;中部地区可以利用现有的区位优势发展物流和商贸,中部地区是联系东部和西部的桥梁,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构建起发达的交通物流网络将对中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提升;东部地区是全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方,地处沿海地区,是联系国外的重要桥梁,东部地区本身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发展体系,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强自主创新,形成自己的产业优势,重点发展高新技术行业、服务业、对外贸易等,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同时为中西部地区提供各种技术和资金支持,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推动和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地方政府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在协调区域经济关系,构建联动、有序的区域经济上政府的作用非常重要。政府在合作时会存在利益分配的问题,我国缺少鼓励和规范地方政府之间区域经济合作的法规和政策,当存在大的利益分歧时可能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很难进行,因此国家应及时出台有关的法规政策。同时,鼓励加大地方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像东部地区的对口援疆就是比较好的示范。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可以增进技术交流,达到优势互补,各展所长,促进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

(三)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建设。区域之间的区位差异导致了不同区域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开发密度和开发潜力各不相同,在对区域经济进行开发时要考虑到区域的经济发展潜力、人口状况、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划,将开发区域划分成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功能区。优化开发区是开发密度较大,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逐渐变弱的区域。这部分区域需要改变原有的开发模式,改变以往的高投入的粗放经济模式,转为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把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减少以前的高污染行业,增加科技含量高、污染少的行业的建设。重点开发区域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聚集条件良好,正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地区,这部分地区可以承接优化区域的产业转移,承接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转移,成为优化发展区域与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的连接纽带。限制开发区域指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非常脆弱,经济发展和自然条件不太好的地区,这部分地区需要国家的保护。东部地区可以作为优化开发区,中部地区作为重点开发区,西部地区的有些地方作为限制开发区(例如)。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有利于增强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促进产业政策和区域的规划措施相协调,做到定位明确,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四)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跨区域发展。企业的发展能够带动所在区域经济的发展,给所在的区域创造就业,增加收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企业在选择厂址的时候会考虑多种因素,像资源、交通、市场、劳动力价格等,中西部地区有比较丰富的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同时中西部可以承接沿海一些企业的产业转移。企业在跨区域发展时不但实现企业的自身扩张,同时能够带动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刺激新的经济发展动力,加强了区域之间的交流合作。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地理位置的限制性也在逐渐减弱,通过发达的交通运输和现代化的网络设施,完全可以解决企业跨区域发展过程中运输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只要有国家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企业的跨区域发展将会为缩小东中西部的差距做出巨大贡献。

(五)尽量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公共服务一般都需要政府来投资,因为公共服务产出正的外部效应,私人部门不愿参与公用服务的投资。公用服务分为涉及就业、基本社保等基本民生公用服务,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公用文化等公共事业服务,以及公共交通、环境保护、公共通信等的公益基础服务和涉及生产、消费、生活、国防等的公共安全服务。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很多情况下是受制于基本公用服务落后而产生的连锁反应,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对于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人力资本的发展,服务业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以前对资源价格定价存在计划和市场两种定价方式,这种所谓的双轨制虽然在过去支持了国民经济的平稳推进,但是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并且过去的定价方式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建立以市场调节为主导的资源定价机制,调节好资源的供给与需求,使得资源在区域之间合理流动,发挥资源的更大效应,缓解区域之间资源短缺现象,促进区域之间产业协调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五、结论

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不仅需要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还要求建立合理的区域经济结构,从而使各个地区在国民经济整体活动中,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共同协调一致地发展。通过国家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规划方案与区域特点相协调,各种配套措施有序实施,进而稳步有序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

[2]肖光荣.论区域经济发展观的新发展[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9.5.

[3]沈锋.区域经济合作与西部经济发展研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09.11.

[4]魏后凯,高春亮.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态势与政策调整思路[J].河南社会科学,2012.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篇(8)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策略研究极具现实意义。对于高职教育而言,它是统筹规划、均衡发展的必然举措;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而言,它又是人才储备、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针对湖南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在此提出以下几种能够促进两者协调发展的策略供大家参考。

一、互动式协调发展策略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分属于不同的领域,要想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因此,在此提出了互动式协调发展策略供大家参考。所谓互动式协调发展策略有以下两个层面上的含义:在第一个层面上,所谓的“互动”是指区域经济发展与高职教育之间的相互影响;在第二个层面上,所谓的“互动”是指高职教育内部和区域经济各自内部的互动。对于前者而言,它也可以称之为是一种宏观上的互动;对于后者而言,它也就顺理成章地被称之为微观上的互动了。区域经济作为一个实体经济,在湖南省各地也具有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而区域经济发展这种不平衡的现状则需要发展不平衡的高职教育与之互动。否则,两者之间就无法实现彼此的协调。例如,高等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和地方产业发展的紧密度还有欠缺目前没有打造出一批与地方产业密切关联的特色专业随着长株潭‘两型社会”的发展和武广高速经济带初步形成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快速发展急需与之相符合的人才。[1]在这段引文里,通过其对湖南省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两者之间的发展不协调是一个客观的事实,并在此基础上,也可以发现互动性协调发展策略的重要性。因为,在这段引文里,作者描述的不协调现象正是互动性策略所强调的、宏观上的互动性研究的具体内容。互动性策略的另一个内容是微观上,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内部的适应性调整。对于两者的协调而言,可以有两条不同的途径来实现。第一条途径是通过宏观层面上的两者互调来实现;第二条途径是通过高职教育或区域经济内部的相互适应性调整来实现。例如,对于高职教育而言,它可以调整办学规模、调整课程设置、补充专业来完成。湘南地区包括郴州、衡阳和娄底三市,经济发展居全省中等水平。三市矿产资源存量丰富,娄底的冷水江是著名的锑都,而郴州则是有色金属之乡,加之旅游资源丰富,所以,各地区既要保持现有的高等职业院校布局还可考虑丰富专业设置,如在娄底市增加矿产加工类专业、在郴州设立旅游类专业等。[2]这也就是说,区域经济的发展与高职教育的调整都要依托本地所拥有的资源。因此,在分析清楚本地所拥有的资源基础上,高职教育也好,区域经济发展也罢,它们都可以通过自身的调整实现彼此和谐发展的目的。因此,对于互动性策略而言,辩证的理解尤为重要。互动式协调发展策略的内涵还应该有第三个层面上的分析,即针对特定区域而言,本地的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应该与其它省份或其他地域的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进行互动。也正是因为存在这样的互动,才又诞生了后边的另一个借鉴与创新策略。所以,在此虽然有提及,但对其第三个层面上的互动不作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二、合作式协调发展策略

合作式协调发展策略是另一个能够促进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策略。对于合作式协调发展策略而言,它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首先,校企合作。高职教育不同于其它形式的教育,因为,高职教育的实践性最为明显。它需要毕业生既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具备一定的实践技能。特别是后者,它更是高职教育研究者关注的内容之一。因此,以高职教育为中心任务的高职教育院校与在区域经济发展起核心作用的企业之间的合作教学备受研究者的青睐。因为,高职院校与作为区域经济主体的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是最能提升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途径之一。关于这一点,有研究者这样说:综合职业能力是学生在真实工作情境中整体解决综合性专业问题的能力,是从事一门或若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是现代社会中生存生活、从事职业活动和实现全面发展的主观条件,涵盖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依赖于校企之间搭建的良好平台。[3]因此,校企合作是合作式策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次,校校合作。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现状还可以通过高职院校之间的合作进行解决。在湖南的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高职院校之间也存在彼此的差异,而消除这些差异也可以在某种程度缓解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现状。例如,虽然针对张家界而言,虽然它本地缺少相应的、以旅游为核心的职业院校,但在其他各地却还有许多旅游专业很好的职业学院。因此,如果能够实现校与校之间的合作培养,那么对这一矛盾的解决还是非常有利的。

三、补短板式协调发展策略

补短板式的协调发展策略是针对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现状中那些突出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相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这种补短板式的协调策略主要包括:专业设置的调整、课程教学方式的调整、人才培养途径的改革、以及招生规模的缩减与扩大等;相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而言,区域经济的管理者可以通过结构性设计、生态性发展以及供给侧结构改革等具体的途径来完成。补短板式协调发展策略与上边的互动式策略有明显的不同,它主要侧重于从高职教育自身或区域经济发展一方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因此,这个策略的运用更侧重于微观上的、某一方面的内部改革。在运用补短板策略的时候,一定要从多维的层面上,对湖南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短板”进行详细地分析:首先,高职教育办学规模与区域经济之间的短板及其表现。例如,办学规模与人才需求之间的相互匹配问题。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之所以不能及时就业,在一定程度就是两者不能相互匹配造成。因此,保持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无疑是最能保证及时就业的关键所在。但是,对于这样的短板应该辩证地分析,也正是这样的不匹配,才使许多优秀的毕业生优先获取了工作,从而在一定的层面上改变了入学就能毕业的局面。这为提升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无疑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其次,高职教育系统内部的短板。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协调,在表面上看是两者之间的事情。但这种不协调事实的产生还与高职教育系统内部短板密切相关。例如,专业设置的不合理,院校间的发展不平衡等。特别是后者,院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更应该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因为,这种不平衡既表现在院校与其所在地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上,也表现在院校内部的不平衡上。再次,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有两种表现:第一个层面上,这种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表现在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而这种不平衡又可以分为多种多样的表现。例如,区域经济发展总量的不平衡、区域经济在结构上的不平衡,以及区域经济种类的不平衡等。在第二个层面上,这种不平衡是指特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不平衡,它都会在与高职教育相互联系中表现为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

四、借鉴创新式协调发展策略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现状存在于各个省份之内,它并非只是湖南省发展现状中的独有现象。因此,可以通过借鉴创作协调策略进行改革现状的实践。在具体的操作中,借鉴创新式策略有以下几点需要关注:第一点,从借鉴的地域上分析,借鉴的对象可以是湖南省内相关经验,也可以是湖南省外的相关经验。这也就是说,凡是可以借鉴的经验,无论是省内还是省外的,都值得研究借鉴。第二点,从借鉴的内容上讲,既可以借鉴省内高职院校之间合作办学的经验,也可以借鉴省外高职院校与企业创作培养人才方式的改革。凡是可以促进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经验都可作为相互参考的内容。例如,在广西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中,有研究者发现这样的事实:首先,结合高等教育的特点,根据所具备的耗散结构特点,在分析其基础之上,总结和探究了高等职业教育与广东省地区经济高效协调发展的外在联系;其次,结合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之间的作用和特点,以及高等职业教育在地区的不同发展,决断的差异性作用等层面,分析和探究区域经济高效协调发展的内在动力需求。[4]在这段引文里,作者针对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现状,提出了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相互对照的协调研究。而这正是上边提及的借鉴地域、借鉴内容等方面所分析的关键性内容。第三点,借鉴与创新的关系。由于借鉴地域、借鉴内容的差异,势必会导致这些借鉴的经验不能直接运用本地的协调实践。因此,这就需要研究者、管理者进行有创新式的改革后才能运用于本地的高职教育或区域经济发展之中。第四点,借鉴的效果上分析,不同的借鉴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借鉴效果。对于发达地区的区域经济与不发达地域的区域经济而言,它们产生的原因是有所不同的。因此,他们改革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策略,一定不会适用于解决其它地区所面对的类似问题。因此,这就需要研究者在借鉴的过程中,创新式地应用。湖南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课题。因此,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提出了以上四种可以促进高职教育与区域协调发展的策略供大家参考、指正。

参考文献:

[1][2]汪华丽,田双喜,田艳媚.湖南省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探究[J].企业导报,2015(03).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篇(9)

中图分类号:F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0月17日

铁路是中国长期发展以来最基础、最广泛使用的一种运输方式,铁路运输为地域辽阔但资源分布不均的中国经济协调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伴随铁路运输能力的不断提高,城市之间的距离缩短,区域间的辐射能力得到很大的扩展,加快了生产要素的快速流动和产业转移,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变革。不过,为保障与促进铁路运输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这还需要人们理清两者的关系,并提出有效建议来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

一、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铁路运输加大了城市之间的融合程度,铁路运输的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积极意义,两者之间存在着互助、互制的关系。首先,铁路运输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效供给,先进的铁路运输系统拉动与促进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反之则制约及阻碍着区域经济的顺利发展。其次,在铁路运输的支持下,区域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之后,区域经济又反过来影响着铁路运输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对铁路运输的需求会随之发展变化,进而影响与制约着铁路运输系统的发展规模及水平,若违背区域经济发展实情来扩展铁路运输建设,则会造成交通资源的闲置而无法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甚至会拖累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在经济和社会动态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重视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关系,积极采取有效政策与策略来处理两者的平衡,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

二、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一)协调发展应防范的问题

1、负溢出效应的防范。我国铁路的发展是顺应时展需求的产物,铁路的发展始终要配合与适应生产力的需求,因而在利用铁路运输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对负溢出效应的防范,即铁路运输系统的扩展需要和区域经济科学对接,防止因超前的铁路运输而加重区域经济的负担。目前,我国仍有许多区域经济的发展还相对较弱,物质条件与基础设置还不够成熟、完善,铁路的建设与发展能够促进这些区域经济的发展,但在规划与布局区域铁路运输系统时需要着重考虑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合理对接,缺乏科学性、合理性的对接就会造成区域经济负溢出效益的发生,进而制约与阻碍着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2、替代效应的防范。近些年,我国铁路运输的建设在不断完善,高速铁路的建设与开通大大提高了铁路运输能力,相比较公路、航空等其他交通运输工具来说,铁路运输具有较高的替代性,但反过来铁路运输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防范其他交通运输工具对其的替代性。铁路的建设与完善需要从整个国家的战略视角上进行科学分配、合理规划,需要在考虑经济发展需求与交通运输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上来充分发挥铁路运输的作用,以此来防范替代效应的出现。所谓的替代效应,就是避免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协调规划与布局铁路的建设,以实现铁路运输和其他交通运输工具发挥各自优势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二)促进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建议

1、加强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建设可持续规划,实现双赢目标。鉴于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具有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因而为促进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这就需要加强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建设的可持续规划,以双向的契合来实现双赢的发展目标。铁路运输的发展能够为区域经济提供更大的供给,以此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转型与优化,但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又影响与决定了铁路运输建设的发展程度,铁路运输的建设与规划要和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接。因此,从科学性、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加强对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建设的合理规划,以最大限度发挥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相互促进的作用,实现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双赢目标。一方面推动区域经济的转型,在铁路运输的大力支持下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完善与优化铁路运输建设,积极发挥铁路运输优势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建设高效完善的高速铁路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随着区域经济的逐渐发展壮大,其对铁路运输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为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我国铁路运输开始优化路网结构,大力发展建设高速铁路,提出“四纵四横”的高速铁路建设构想,以此大幅度提高我国铁路运输的速度与能力。发展建设高效完善的高速铁路网,扩大路网规模与覆盖面,这是促进与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提高铁路运输的综合效率,加强铁路运输的辐射能力,以此来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互动发展。由于我国资源分布不均,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发展建设完善的高速铁路网,连接贯通西部与中部、中东部地区,实现东西、南北的沟通,完善各地区的铁路运输网络结构,促进铁路网综合运输能力的提高,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持。

三、结语

铁路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基础产业,铁路运输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要想实现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应当重视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对接,优化配置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之间的要素和资源,加强对协调发展过程中防范问题的重视,科学处理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协调关系,最终实现双赢目标。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篇(10)

1.前言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中国的一个基本国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实施了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使经济增长的潜力得到了空前的释放,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然而,我们也清楚地看到,由于自然禀赋、历史基础、区位条件、政策取向等种种差异,中国这个巨大的经济空间的发展仍然是不平衡的,地区差距不断扩大。区域差距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政治问题,失衡的经济空间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种种不利影响。因此,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

2.制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目标

区域问题和问题区域的存在,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在“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中央就明确提出了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方针。因此,我国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区域政策的目标应是制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目标,将有利于逐步缩小区际差距、有利于促进西部开发、有利于加快改革和扩大开放、有利于合理调节区域经济关系,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在制定切实可行、卓有成效的区域政策的同时,还应充分吸取国外的成功经验,吸收国外区域政策研究的成果,使之既能解决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又能在理论方法、技术手段等各方面得到丰富和发展。[1]

3.充分发挥城镇化进程对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

重视解决好“三农”问题,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发展,重视再就业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城镇化进程既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然选择,也是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有效途径。我国目前的城镇化总体水平不高,经济发达的城市群和城市带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由此加剧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因此,要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来合理规划今后的城镇化进程,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步伐,不断缩小城乡之间差距。要在中西部地区现有的城市建设基础上,发挥大中城市的集聚效应和辐射作用,在中西部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城市群和城市带,带动相邻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社会群体收入差距拉大,是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不及时重视和认真解决,就容易引起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为此,国家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一区域协调发展的系列举措已开始生效。[2]

4.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未来中国国家竞争力的提高将继续依赖于改革开放战略所带来的更广泛、更深入地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体系的机会,以及通过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的效率提升。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依赖于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建立统一的市场体系。要减少行政干预,把区域合作的主体让位于市场来主导。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根本原因,说到底是人才、科技、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不畅所致。近几年,虽然资本流动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人才和科技的流动明显缺乏动力。有关部门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建立起各种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的机制,以促进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3]

5.采取各种激励措施、实施引进人才战略

激励是管理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和活动,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应积极采取激励措施,吸引其他地区和国外的投资者慕名而来。国外在落后地区所采取的激励措施,就是把落后地区与核心区限制工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和许可证制度结合在一起,主动引导一些企业从核心区向落后地区转移。政府常采用区位补贴的方法来激励边缘区的工业增长。我国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应该根据我国国情,采取更多的激励措施,创造一个鼓励员工开拓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的宽松环境,以及思想活跃和倡导自由探索的氛围;要建立正确的评价和激励机制,重奖重用有突出业绩的开拓创新者;要强化企业内的竞争机制,激励人们去研究新动向、新问题,并明确规定适应时代要求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具体目标。通过激励使我国区域经济建设得到健康快速发展。其次,对于重点发展的产业所需人才以及短缺的人才,通过设立专项资金,以高福利、高工资等手段为其解决后顾之忧,同时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实行多样化的人才流动模式。以市场调节为主,坚持行政调动与柔性流动、引进人才与引进项目相结合的多样化人才引进与流动模式。

6.积极培育区域经济增长的长效机制

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中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低下,人口和产业分布过于稀疏,相互间的经济协作联系松散,缺乏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也缺乏具有较强实力的专业性城镇,经济发展的城镇支撑体系非常薄弱,难以依托城镇发展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这严重地限制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应依托现有的城镇格局,选择现实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大、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较为明显的城镇作为经济增长极,加快推进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的进程,积极培育好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的增长极,促进东西部经济的协调发展。为此要重点扶持一批欠发达地区的城镇,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空间载体,从而构筑起全国多层次的多极经济增长中心,用一种全局较为均衡的、局部不均衡战略来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消除区域经济的分化现象,改变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的格局,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以中心镇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为重点的同时,要力促资源、资金、产业、人口等要素在这些城镇的相对集中,使之形成完善的网络,营造和培育增长速度,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稳步发展。[4]

7.结语

就我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来看,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存在是一个无争议的客观事实,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态是在很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且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缩小和消弭。因此,必须按照中央的部署,有计划、分步骤、分阶段地进行。逐步控制和缓解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把地区差距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最终消除区域差距,达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夏江敬.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12(12):40-42.

[2]杨宇白.试论我国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认识及其实践[J].经济问题探索,2006,7:37-40.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篇(11)

区域协调发展是指在一个自然环境、人文条件基本相似的地理区域内,如何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以实现最优化的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包含的要素有:特定的地理区域、资源条件相同或相似、人文社会条件基本相同、经济活动的方式及特征具有连续性和一致性,区域内形成统一、有序、健康的市场等。发展区域经济,缩小地区差距,区域联结起来,优势互补,分工协作,有利于国民经济实现现代化。在我国现阶段,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原则

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和可行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首先需要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构建原则,指导构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的框架及其具体指标内容。

1.目的性原则:区域协调发展评价中研究目的不同,指标体系设计的思路和选取的指标也应各有侧重。

2.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要能较客观地反映地区的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发展状况。

3.系统整体性原则:区域协调发展能力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指标体系要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地区协调发展的基础和潜力。

4.动态引导性原则: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既是一个目标,又是一个过程。因此,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应充分反映区域经济系统动态变化的特点,体现出系统的发展趋势。

5.简明科学性原则:在构建本研究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时,指标数量不宜过大,在相对完备的情况下,指标的数目尽可能地简约和压缩,便于实际应用和操作,可以尽量选择那些概括性强、所代表的信息量大的指标,指标体系要全面但不可包罗万象。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以上原则,参考有关研究成果,侧重于从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视角构建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出苏北地区协调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见表1)。该指标体系分4个层次:目标层、准则层、状态层和指标层。目标层反映苏北地区协调发展的综合水平;准则层包括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水平、社会协调发展水平3个指标,反映各子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状态层包括10个指标,反映的是经济、社会、资源环境3个子系统的各个侧面的协调发展水平建设状况;指标层为基础指标,共有31个指标组成。

在指标体系中将经济协调发展摆在首位,将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作为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依托,把社会协调发展的提高作为苏北地区协调发展提高的最终目标,体现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协调一致的基本思想。在设置的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中,大部分指标可通过统计年鉴和实地调查获取,部分指标需要借助相关计算求得。

二、苏北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测度

本文采用SPSS软件,用多元统计(因子分析)的方法,对苏北地区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研究。数据主要选自《2008年江苏省统计年鉴》。

(一)确定变量是否适合因子分析

采用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来确定选取的变量是否适合因子分析。本文所选取的变量计算后得到的KMO值均大于0.80,相伴概率均为0.000,小于显著水平0.05,表明这些变量适合做因子分析。

(二)主成分因子的提取

分别对经济协调发展、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社会协调发展、综合协调发展水平指标的因子变量利用SPSS提供的Factor Analyze进行提取。鉴于因子变量在未经旋转的载荷矩阵中在许多变量上都有较高的载荷而含义会比较模糊,所以通过Varimax法对因子载荷矩阵旋转,用旋转后的结果提取特征值大于0.85的主成分因子,即提取原始指标的大部分信息。由此,经济协调发展能力提取了2个主成分因子,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提取了4个主成分因子,社会协调发展取了4个主成分因子,综合协调发展水平提取了7个主成分因子。

(三)协调发展水平的求算

借助SPSS软件,得出各县市各主成分因子的得分,并以各主成分因子的贡献率为权数进行线性加权求和,分别计算。各县市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和综合协调发展水平F(B1)、F(B2)、F(B3)和F(A)计算公式为:

经济协调发展水平:F(B1)=0.59128W1+0.21071W2

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水平:F(B2) =0.22971M1+0.22950M2+

0.19951M3+0.16012M4

社会协调发展水平:F(B3) =0.437Y1+0.16618Y2+0.15649Y3+

0.08948Y4

综合协调发展水平:F(A)=0.37938W1+0.11852W2+0.08674W3+

0.07587W4+0.07375W5+0.07223W6+0.05030W7

苏北地区各县市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和综合协调发展水平及排名(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苏北地区综合协调发展水平与经济、资源环境、社会3个子系统协调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不同而呈现出不规则的空间格局。这说明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是经济、资源环境、社会诸子系统非线性叠合、综合作用的表现。

参考文献:

[1]陈新明.加快苏北地区经济发展,促进江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2]蔡思复.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科学界定及其运作[J].中南财经人学学报,1997(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