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大全11篇

时间:2023-08-17 17:42:24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篇(1)

一、引言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重大问题。中国是一个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疆域、13亿人口的发展大国,区域经济不平衡,构成了中国的一个基本国情特征。

在学术领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了区域经济学的研究热点,有大量的文献对其内涵、机制以及评价体系做出了分析和探讨。虽然很多文献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了评价研究。相对缺乏了对于地区内部地区之间协调发展的研究。

自2007年重庆市成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一直在西部担当者现先试先行的角色,经济总量的迅速增长,多年居西部前列,但是由于重庆市农村、大库区等特点构成区域内部发展差异明显。2006年末“一圈两翼”发展战略、“十一五”期间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等政策。

综上,本文试图通过阅读和梳理学术界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念的界定,定义出本文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特征。并以此为依据建立评价体系,对重庆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科学评价,为促进重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提供理论意见。

二、评价方法

本文按照如下步骤对重庆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分析:1.梳理学术界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认识,找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外在特征,2.选取合适且易获得指标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描述刻画。3.建立模型并进行评判。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外在特征

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特征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化,二是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三是区域经济整体水平的快速提高。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选取合适的指标体系来评价以上三个特征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准确性,所选指标必须准确的反应重庆区域经济发展对应特征的信息,保证实证的合理性。二是简单易的,所选指标应该简单明了,保证操作的可行性。

1.选取全域Moran I系数作为衡量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指标。理由如下:Moran系数是反映空间或邻近区域单元属性值的相似程度,能很好的检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总体特征。

本文以人均GDP作为变量x,通过计算相应的全局MoranI指数衡量不同区域之间人均GDP的空间关联程度,以综合反映区域之间一体化程度。

2.选取基尼系数(G)作为反映区域经济差异缩小的指标。理由如下:相对于区域经济差距缩小的外在特征而言,基尼系数是一个逆向指标,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性要求。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选取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重庆市统计年鉴》(2006——2012),期间包括了重庆市提出“一圈两翼”概念以及“十一五”的整个时间段,年鉴中明确统计了“一圈”“两翼”的数据,方便计算。

(二)分指标讨论

根据公式(1)(2)(3)分别算出重庆市2006——2012年“一圈两翼”之间的Moran系数、基尼系数以及经济增长速度如表3。

从表3可以看出Moran系数处于一个不断增长的状态,这表明自2006年以来重庆市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在不断的提升,相互依赖程度也不断扩大。“十一五”期间一直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基尼系数稳中有所降低,在整体降低的事态中2008至2009年有所回升,但并不影响重庆市区域经济间差距在逐步缩小的趋势。整体经济增速较快,均位于西部先列,其中“两翼”的发展速度要快过整体发展速度,这也同时说明了区域差距在不断缩小。整体增速近年有所下降,这也国家的“稳增长”政策的体现。

(三)综合评价

根据表3给出数据,为了避免由于数据量级不同而带来的分析差别,将数据标准化得到的新数据y=x/max x;算出重庆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程度C的值,并针对表2划分出相应等级,如表4。

从“十一五”初期到末期,重庆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从0814增加到了2011年的0.971,2012年有所下滑。这说明,自重庆市成为统筹城乡配套改革试验区后,在统筹城乡、缩小差距、经济增长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圈两翼”战略实施以后,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也有突出的贡献。

四、结论与讨论

本文选取重庆市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理论与实践,总结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三个特征: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差距缩小、经济增长速度,并分别运用Moran I系数、基尼系数、GDP增速对重庆市一圈两翼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做出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明确了“十一五”期间重庆市“一圈两翼”发展的协调程度和趋势。

参考文献:

[1]姜文仙.广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效应评价[J].发展研究,2013,05:41-46

[2]彭荣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机制与评价研究[D].河南大学,2007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篇(2)

我国区域经济新格局的形成

建国之初,我国已经形成了工业偏集于东部沿海的工业布局结构,此后,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对新建工业项目大致上按照均衡发展的思路进行布局。而改革开放后,我国按照效率优先的原则实施了非均衡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梯度推移”的战略构想,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其沿海的优越地位和特殊的对外开放政策在吸引外资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从发达国家或地区转移来的产业大大促进了其经济的发展并使其成为我国先发地区。到了20世纪末,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已经较大,并且有继续拉大的趋势。

在这种背景下,国家相继出台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等三大区域战略,旨在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2004年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崛起之后,全国逐步形成了新的四大广域政策覆盖区,区域经济新格局诞生。

四个经济区域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其中东部地区包括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10个省市(京、津、冀、鲁、苏、沪、浙、闽、粤、琼)、中部地区包括6个省(晋、豫、鄂、湘、赣、皖)、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市(渝、川、滇、黔、桂、藏、陕、甘、宁、青、新、内蒙古)、东北地区包括东三省(辽、吉、黑)。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了四大经济区域的空间架构,提出了“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目前,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已经形成。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无论是从增速还是从经济总量上都出现了较快的发展势头。从区域经济的“四大板块”分析,东部地区仍然是经济高速增长区。从1997~2006年我国东、中、西及东北地区的三大产业发展总量上看,三次产业增加值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其中,东部地区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中部和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东北地区的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长较为缓慢。

到2006年,从东、中、西及东北四大区域的经济发展现状来看,区域经济增长出现了从南向北和从东向中、西部移动的两大新趋势,东部地区京津冀及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增长速度超过珠三角和长三角区域,西部地区的整体提升之势位于四大区域之首,区域增长差距扩大趋势减缓(见表1)。

东部作为我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2006年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的55.7%,比上一年增长16.98%,明显快于中部和东北地区,但不及西部地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gdp是全国的1.7倍,增长速度仅高于东北地区,不及中、西部地区。

中部地区的经济实力明显低于东部,中部地区以占全国27.30%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8.7%的地区生产总值,中部地区的第一产业的优势相对强于第二、三产业,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不及全国平均水平,为全国的0.76倍。

西部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弱于东部地区,但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经济整体提升水平居于四大区域之首。

东北地区正处于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调整和转型时期,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8.5%,继续呈下降趋势,比上年增长15.02%,增速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在四大区域中增速也是最低,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全国的1.13 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四大区域中仅次于东部地区,居第二位。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对策

(一)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而又相互制约。技术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同时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又需要一定的财力做支撑,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为了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缩小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全国区域总体发展规划,中西北部地区应着力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可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引进外资,加大对外开发力度,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

(二)促进区域产业梯度转移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要各梯度地区形成一定的合作和互动,而产业梯度转移正是发生在不同梯度区域之间的一种由市场经济规律决定的自发现象,通过政策引导促使产业梯度转移的顺利实现,无论对转出地区还是对转入地区都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在产业梯度转移方面,我国既可以承接国际产业的转移,也可以在国内进行产业梯度转移,国内的产业梯度转移是国际产业梯度转移的延伸,也是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三)加快区域技术扩散

加快技术在区域间的扩散速度将是缩小区域技术差距、整合区域技术创新资源的有效途径。吸收先进区域的技术扩散是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区域更快提高技术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区域发展新兴技术产业的路径。我国四大经济区域应科学合理地利用fdi、技术交易、技术合作所产生的技术扩散效应,缩小与先进地区的技术差距,改善区域的技术能力,为缩小我国的区域科技差距提供可能。

(四)建立区域利益调整机制

东部地区要继续发挥引导国家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优先发展高技术产业、出口导向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主力军的作用。中部地区多数都是农业大省,是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调出基地,充分利用其承东启西、纵贯南北,地处全国水陆运输网络中枢的有利区位和综合资源优势,“东引西进”加快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就有可能尽快崛起成长为推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又一主动力。西部大开发战略力图通过实施西气东输、东电西送、南水北调和青藏铁路等通道网络建设,与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等工程,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为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搭建更宽广的平台。东北地区应该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支持下,努力促进东北传统优势产业-重化工产业的崛起,与“长三角制造”基地形成分工互补,共筑“中国制造”新格局。

(五)转变政府职能以强化区域经济功能

改善政府的纵横向权力结构,把握好上下政府分权和集权的度,从法律、组织、风险等方面约束和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使政府真正从管理走向服务,建造一个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通过整合区域资源,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壮大跨区域的龙头产业,以较低的成本促进产业优势的形成。同时,企业要从产业链末端的高耗、高污染的“制造业车间”走出来,依靠自主创新,培育出别人学不来、拿不走的“杀手锏”。以高质量的品牌和人性化的服务打市场,从满足市场需求的供应型销售转向通过发现、创造市场,以创新满足新的潜在市场。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篇(3)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之间由于地理位置,特色产业,地方政策等不尽相同,也导致了各个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农村经济相比还有巨大的差距。当前我国中西部农村还是比较贫困的,同时贫困人口的数量也比较多。不均衡的农村区域经济对于长远的发展是不利的。

1、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的经济产业结构依然以第一产业为主,且规模相对城市较小,从中看出我国农村的产业结构相对滞后。另外,农村区域的第二第三产业不发达也拖了农村经济的后腿。同时,无论是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还是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均存在内部发展不协调的情况。即在同一乡镇,几个自然村之间,因为过多原因有着显著的经济差距,且产业特征也极不协调。

2、农村区域经济发展遭遇的问题及困难

随着我国经济深化改革,农村区域也面临着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建设可持续型经济等众多挑战。

2.1农村区域经济整体落后,产业结构调整困难。我国目前农业经济总量相对比较低,而在这些农业经济当中,有比较大的一部分并不是来自于农村,而是来自于一些涉及农业的第二产业。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农村人口的收入高低,并切实影响着农村人口的物质生活。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虽然有部分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区域,但是绝大多数的贫困人口依然分布在农村区域[1]。农村人口的收入低也是直接导致农村区域经济较为落后的主要原因。当前,我国农村区域的农业产业有着生产规模小,生产效率低,同时缺少专业化管理及标准化运营等特点。同时和第二,第三产业的连接不够密切,产业链不够完善,直接导致了生产,供应,销售,服务等环节相互脱节。另外,在农村因为受到生产力,成本等条件的限制农业经济比例依然偏低,对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依然困难。

2.2资金支持有限,人才资源不足。资金是带动农村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金融产业水平依然相当落后,无法满足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农村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大量资金远远得不到满足。我国大多数的金融机构都在城市中,农村的金融机构少之又少,所以农村人口和农业生产企业获得的金融服务相当有限,根本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息息相关,没有相对应的金融服务支持,必然会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脚步。比如,一个农民想要承包水塘,扩大生产经营,但无法贷到足够的钱款,就不能够购买扩大生产所需的材料,设备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想要发展科技就需要各种人才。人才是带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农村人才资源稀少,人才质量不高等因素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增长。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面临着教育资源少,质量差,特别是高等教育资源更是极为缺乏,这极大限制了农村获得高质量人才的途径。同时农村因条件限制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且农村自身还面临着人才向外流失的不利情形,这使得农村地区人才需求愈加捉襟见肘,给农村经济的进步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比如,一些需要专业人才的高新产业因为人才资源的匮乏根本难以在农村发展。

2.3城镇化缓慢,基础设施落后。在城镇化进程中投入的资金不够,直接影响了农村城镇化的速度,也导致了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较为落后。“想要富,先修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交通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农村基础建设及道路设施的落后严重影响着物资的运输与流通,同时对于该地区的招商引资更是有着诸多不利,基础建设及道路交通对于投资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先决条件。比如某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农产品无法便捷的运往各地,这会极大地影响产品销售。

3、应对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对策

3.1城乡统筹一体化,制定科学发展计划。选取部分城中村或城乡结合部作为试点,尝试以城带动村,以点带动面,加速农村产业升级,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另外要加速农村土地转化,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政府部门应该根据当地的特点,制定科学有效的发展计划。另外,政府还要加大对本地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同时鼓励有资金的农民创办企业并予以相应的帮助,从而解决农村区域大量过剩劳动力就业问题,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3.2加大金融支持,开发人才资源。金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针对农村区域金融产业较为落后的情况,相关部门应当积极建设能够满足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且与农村特点相融合的金融体系。国内金融产业应当相应的向农村倾斜;国家应推出对应的金融扶持政策,从而吸引各种金融机构在农村建设服务网点,为农村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带来足够的资金支持。农村地区还需增大人才资源的开发力度。政府应当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并着重发展职业教育,培养与经济发展相对应的专业人才。同时要通过给人才建立优秀的工作平台及发展空间,增强农村本身对人才的吸引力。

3.3加速城镇化,加强优化基础设施。政府要加快农村城镇化的步伐。加大对农村基础建设的投入,优化完善农村地区的道路交通,在基础设施设计规划方面一定要有长远的眼光,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制造有利的环境[2]。好的基础设施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带来更多的资金,为农村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巨大的助力。

4、结束语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是一项持续且艰巨的任务,这需要农村地区能够正确认知到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困难,不怕挑战,抓住机遇。从制定科学的发展计划,加强对人才资源的开发,完善基础设施及道路交通建设等等方面入手,排除农村经济发展道路上的问题和困难,为实现农村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篇(4)

当前时期,公路交通的发展只有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才能构建起可以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而公路交通作为服务型基础设施,必须在数量上使经济发展的需求得到满足,与此同时,资源对公路交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制约作用,想要适应经济的发展,就必须保持资源利用率最优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我国道路交通正处于转型期间,逐步从以前的滞后型转变为现如今的适应型。在转型的过程中,要对公路建设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充分把握,对公路建设的发展思路进行深入探究,确保我国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现。

1区域公路交通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

现阶段,公路作为运输的主要线路,通过客车、货车、电动车等运输工具对物品或人实现位移的方式被统称为公路交通。在我国,公路交通的分布相对较广阔,它有灵活的机动性和较低的投资成本,但其运输的成本相对高一些,会造成严重的污染。在铁路、公路、水路各类交通系统中,公路交通占据了主导地位,它属于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公路交通系统还属于公共性的基础设施,它服务于全体人民群众,大家都具有使用权。与此同时,对于公路交通系统如果等有巨大需求的时候再去建设为时已晚,因此它的规划建设要有一定的超前性,应提前进行施工的部署。现实中,每一样事物都有其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即使这种联系暂时没有,但以后也不会被任何事物所脱离。事物的内外部环境能否实现共存共生的能力就是所谓的适应性。区域公路交通经济适应性说的就是公路交通在当地一个区域的经济秩序和条件下是否能发挥着应有的作用,最终完美融入到当地经济发展中去。公路交通属于一个完整的系统,它必须与区域的经济发展阶段、水平和方向相一致。

2区域公路交通经济发展现状

在陆地运输中,公路交通作为主要实现方式之一,以其高效率、高效益、安全稳定等特点在综合交通系统中起到了很好的基础作用和骨干运输的双重功能。近年来,不断提升的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公路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从而让公路运输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截止2012年12月份,全国公路总里程已经高达四百余万公里,高达350多亿人的客运量,在客运总量中所占有的比例为百分之九十四左右;高达三百多亿吨的的货运完成量,在货运总量中所占比例为百分之七十八左右;高达一万八千多人次的旅客周转量,在旅客周转总量中所占有的比例为百分之五十五左右;高达六亿吨的货运周转总量,在货运周转总量中所占比例百分之三十四左右。在国家公路网改造中,预计修建四十万公里的国道和高速公路,预算投入资金为将近五万亿人民币。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来,国家对公路经济发展十分重视。公路交通为资源依赖型和能源消耗型,它属于传统行业。区域公路交通作为公路交通的组成部分之一,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进行区域公路交通经济适应性思考分析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公路交通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定义进行一个界定,同时深入分析两者之间的作用关系,从而确定区域公路交通经济关联性的内涵。经济系统作为我国一个庞大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类不同生产部门通过劳动分工形成,作为主要物质生产部门的交通运输,它能够有效联系社会生产、分配等各个阶段,被当做各部门有机连接的重要枢纽,为各类经济活动的实施提供了重要保障。

3区域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

3.1公路交通促进了经济发展。公路交通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主要分为以下两方面内容,一个是直接经济效益,另一个是间接经济效益。前者我们能够直观的看出来,例如公路建设的投资量相对较大,但是需求也大量产生,公路工程能够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为城市外来工和本地闲置人员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使本区域市场进入繁荣期。当我们建成公路以后,不断提高的运输能力和服务质量会为本地带来一定商机。而间接效益指的是在建成公路网以后,能够很好的刺激整个区域的经济,进一步促进产业聚集,当地政府部门也能够对当地的经济规划进行灵活调整。

3.2经济发展影响着公路交通。公路交通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应该有一定的经济力量去支撑交通事业的发展。通常来说,各地方公路建设的水平随着经济水平的变化而增长或降低。很多地区公路建设比较困难的主要原因就是当地经济水平太低,没有实力去发展。我国公路建设的经费一般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不过区域公路运输的需求大小也对公路建设的进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3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的相互作用。公路交通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增长,社会经济也影响着公路交通的发展,它们之间属于相互的作用。公路交通建设能够使当期投资不断增加,就业率持续攀升,给相关行业带去订单,使区域经济得到一定增长。而区域经济的增长也要依靠公路建设去提供动力,进而出现许多运输需求,当需求量出现饱和时,又要对公路交通进行施工建设。而该区域的人员和物资流通会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更加频繁,从而带动公路建设。

4区域公路交通经济发展关联性评价分析

4.1构建关联性分析评价体系所需要考虑的因素。在对评价体系进行构建时,必须注意以下四方面原则,一是科学性,我们要明确分析体系的概念,使其具有操作性;二是系统性,我们要对公路交通系统统筹考虑,将其融入社会经济中进行考量,从而对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适应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三是简单明了,准确清楚;四是对公路交通的动态性加以关注,综合反映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4.2关联性评价体系的构建。公路交通系统错综复杂,我们在对评价体系进行构建的过程中,需要很多详细的指标去对完整的数据系统进行组建,但最后还是要简化成为公路交通在经济发展中的适应性问题。通过我们所见到的评价体系中,包括了公路网总里数、高速公路的比重、干线公路的比重等指标。通过详细的指标,我们可以将公路交通系统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力进行一个清楚的判断。(1)综合评价的特点。通常综合评价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综合性,在评价体系中,需要全面详细的评价公路交通的规模、公路的发展速度;二是坚持两个结合,即动态性与整体性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2)建立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关联性评价模型。我们对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判断主要依靠的就是评价模型的建立,进而将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给寻找出来。首先我们需要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将矩阵构造出来,对公路交通与社会经济的各个数据进行明确,评估各项数值,最终得出结论。

5结语

公路交通对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互通互融,从而确保了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和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好坏与公路交通的发达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工期较长的建设工程,各方面都对公路网的完善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要根据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对其公路交通的建设进行合理布局和规划,有效发挥公路交通工程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本文首先详细介绍了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分析了区域公路交通经济关联性的相关概况,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最后提出了构建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关联性分析评价体系,为今后公路交通和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来逢波.综合运输体系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塑造与优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篇(5)

一、德宏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一)优势条件

德宏州整个地形地貌呈山脉、河谷、盆坝相间,平行排列,坝子平坦,土壤肥沃,因雨量充沛,阳光充足,自然资源禀赋优越。

农牧业条件得天独厚。德宏有大小盆坝36个,总面积达190万亩,占全州土地面积的17.1%,是云南省重要的粮糖基地。全州共有草场1088.69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4%。

生物资源丰富多样。德宏州有11个植被型、22个植被亚型、59个群系的高等植物292科4700多种。

矿产资源种类多。德宏已探明矿产资源有20多种。德宏矿产资源的特点是种类多,储量少,开采少。

旅游资源丰富。德宏州自然环境优美,历史文化灿烂,民族风情独特,被国内外誉为“孔雀之乡”、“神话之乡”和“歌舞之乡”。

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多样。德宏主要居住着5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一半左右,他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劳动中创造了各自的文化,而文化多样性在德宏又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对外贸易区位优势好。德宏国境线长503.8公里,具有2个部级口岸和2个省级口岸,德宏口岸不仅是中国对缅贸易的主要口岸,也是通往东面亚和南亚的重要口岸。

2013年德宏州实现生产总值230.91亿元,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27.9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12.8亿元,完成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27.6亿美元。一批交通、能源、水利、市政重点工程项目投入使用。中缅油气管道顺利通气。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一产业增加值增幅居全省前列。对外贸易高速增长,边境贸易占全省的66%。国内市场繁荣活跃,教育事业取得新成绩,科技支撑力度进一步增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农村扶贫开发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绩。

二、德宏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经济总量小。经济总量仍然较小,重大工业项目仍然较少,工业比重低,经济结构仍不合理,转型升级任务依然艰巨,以工促农能力较弱。

(2)产业发展仍然滞后。传统产业结构不合理,支柱产业少,大企业不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不足,难以支撑持续快速发展;新产业培育和发展周期长,虽有一批在建和刚建成的项目,但短期内还不能形成经济支柱。

(3)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城镇化相对滞后,发展后劲不足。交通运输方式单一,物流成本较高,农业、水利、市政等基础设施欠账较多,严重制约着我州经济快速发展。

(4)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压力较大。节能减排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还非常突出,生态脆弱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节能减排与生态环境治理的任务非常艰巨。

(5)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财政收入增长与保障改善民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差距极大。

三、德宏区域经济发展思路

德宏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在全面推进试验区建设,坚持“产业富州”战略,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重视生态文明,发挥沿边开放优势,做强做大商贸旅游。

注重发展一体化经济。从区域经济的发展看,合理布局是其良性发展的前提条件。德宏经济发展格局基本上比较合理,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原则,但条块分割,内部竞争过度,企业“小、弱、散”是制约其资源转化的关键。因此,在实施资源转化的过程中,要打破部门、地域、行业和所有制的界限,进行总体整合,实现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试验区建设是德宏发展的重大机遇、有力抓手和重要突破口,必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实。一是全面贯彻落实支持政策和规划,把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二是全力推进瑞畹同城化。三是大力推动芒瑞陇一体化。全力推进芒市、瑞丽、陇川政策共享、互联互通、差异化发展,形成三地资源优化配置、互促共进的发展格局。积极推动瑞丽―木姐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探索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德宏先行区建设,继续争取试验区、合作区、边境县市在人员往来、加工物流、旅游会展方面的特殊政策。

优先发展优势产业。在实施资源优势转化的过程中,必须从德宏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将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具有发展潜力的点轴上,实现重点区域、重点资源的优先开发,重点区域、重点产业的率先崛起,然后带动全区域的发展。通过政策上的倾斜,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改造、充实原有的工业基础,培植名牌产品、龙头企业,增强沿轴线的产业密集程度,由点轴扩及带、扩及网,最后覆盖整个德宏地区。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篇(6)

一是从地区生产总值看,2007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由1978年的43.3%、21.7%、20.9%和14.1%转变为55.3%、18.9%、17.4%和8.5%,东部地区提高了12.0个百分点,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下降了2.8、3.5和5.6个百分点,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遥遥领先,与其它地区的差距逐渐扩大。

二是从人均GDP来看(见表1),1978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的人均GDP分别为641元、291元、261元、508元,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人均GDP分别为东部地区的45%、41%和79%,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最大。20世纪80年代,四大地区人均GDP保持了同步增长的态势,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并无明显扩大。进入20世纪90年代,四大地区之间的差距急剧扩大,尽管西部和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快,但是,与东部地区相比,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人均GDP的相对差距还是在不断扩大,尤其是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79年、1986年、1991年、1996年、2001年、2006年和2008年相关统计数据计算得出。

再从人均GDP增长速度看(见图1),20世纪80年代四大地区人均GDP没有明显的差别。然而,1990年以来,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其他地区,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前期,这种区域间增长率的差距比较大。从总体上看,自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中国各地区经济增长有较大的波动,但基本上呈现出东部地区增长较快,其他地区增长较慢的不平衡格局。

人均GDP相对水平的变化(见图2)清楚地反映了四大地区整体发展水平的相对变动趋势。

总之,在20世纪80年代,四大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保持稳定。90年代,特别是90年代前期,四大区域间的差距显著扩大,东、西部地区间的差距尤为突出。2000年以后,四大区域间的差距仍然有所增长,但变化的速度已经较为平缓,2004-2006年四大区域人均GDP的差距基本保持稳定。

三是从地区工业生产总值看(见表2),2000年,我国工业生产总值为48993.01亿元,其中,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工业生产总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58.60%、14.06%、14.02%和13.33%。东部地区的工业总产值远远高于其它三个地区。

2003年,四大地区的工业总产值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东部地区增加的速度最快,东北地区增加最慢。2007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工业生产总值占全国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7.83%、18.25%、15.25%和8.67%,虽然东部地区占全国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有所下降,但是还是超过了中部、西部和东北三地区之和,区域间差距仍然很大。

四是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看,四大地区间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之间差距更大。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79年、1986年、1991年、1996年、2001年、2006年和2008年相关统计数据计算得出。

从表3可知,改革开放初期,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东、西两大地区的差距最大,其绝对差距为110元。2000年,绝对差距为2638元,2007年,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绝对差距达到5935元。

五是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看,地区间差距仍然存在,且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初期,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方面东西部之间差距,东部地区是西部地区的1.51倍。1990年以后,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一直高于其它3个地区,且差距不断扩大。1990年,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西部地区的1.90倍,2000年为2.25倍,2007年为2.26倍,地区之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在进一步扩大。

二、地区间、省际间存在一定差距

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仅表现在区域之间存在差距,还表现在地区内省际间差距的存在。近几年来,这一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下面我们用Theil(泰尔指数) 分析一下各地区内省际间的差距变化,见图3。

从图3我们可以看出,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内部的差距在改革开放30年来变化不大,然而,从2000开始,西部地区内部差距发生了明显变化,这表明,尽管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有效地缩小了西部地区与其它3个地区的差距,然而这种改善在西部地区内部并不是均衡分布的,西部地区内部差距在近年来急剧增大。

一是从生产总值来看,2007年,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为47864.1亿元。其中,四川、内蒙古、广西和陕西4省区的国内生产总值排在西部地区的前4位,四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为28017.81亿元,占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总和的58.54%。、青海、宁夏三省区的国内生产总值排在西部地区的后3位,三省区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为2015亿元,占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4.21%,相当于四川、内蒙古、广西和陕西四省区国内生产总值总和的7.20%。

二是从人均GDP来看,2007年,全国人均GDP为17896元,西部地区中只有内蒙古超过全国水平,新疆接近全国水平。西部地区12省市区中,内蒙古的人均GDP最高,贵州最低,只相当于全国人均GDP的37.67%,相当于内蒙古的26.38%,两省区之间的差距极大。

三是从工业生产总值来看,2007年,西部地区工业生产总值之和为18804.20亿元。其中,四川、内蒙古和陕西位居西部地区前3位,分别占西部地区工业总产值的20.81%、14.59%和13.53%;三省总和占西部地区工业生产总值的48.93%。、青海和宁夏位居西部地区的后3位,分别占西部地区工业总产值的0.15%、1.83%和2.02%;三省总和为752.36亿元,占西部地区工业生产总值的4%。

从以上的分析中不难看出,西部地区内部省际间存在极大差距。大致而言,四川、内蒙古等省区发展相对较快,而、宁夏等省区发展相对较慢。

三、特点:不平衡、多样性与复杂性

从上面四大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比较分析中我们发现,不仅四大区域之间存在明显的发展差距,而且各地区内部省际之间在经济发展方面也存在一定差距,从而使得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篇(7)

中图分类号:F259.27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cannot go without the progress of logistics, logistics industry is the link of national economic, it's a booster and a cornerstone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a developing area, Jiangxi is incomplet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logistics infrastructure. The undeveloped logistics is a restriction toward the overall competitivenes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economic improvement to a certain extent. This article stands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Jiangxi, finds out the problems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Jiangxi regional logistics and economic status, formulates corresponding measures,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Jiangxi province logistics industry and economy, making a contribu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Jiangxi.

Key words: Jiangxi province; regional logistics; area economics; status; measures

在当今社会中,进行经济建设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经济的建设离不开物流的保障和支持,物流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这个大背景下,江西应把握机会,顺应国家发展战略,提升物流发展水平,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1 江西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关系研究

1.1 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1.1.1 提高区域经济活动效率和水平

区域物流对于区域经济的作用就像传送带,承上启下。其运作方式如同一部搅拌机,把区域内产品与服务迅速整合与消化,加速流通,创造产品的时间与空间效用,让物流真正做到在合适时间、合适地点将合适产品交到合适的顾客手中,提高区域经济活动效率和水平。

1.1.2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目前,江西各种产业已明显处于饱和停滞状态,产业结构还比较单一和古板,物流业作为一个新兴关联性产业,它的发展将很好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从而实现先发展带动后发展,实现共同发展的良好状态。

1.2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协同

在经济生活中,物流必然是经济发展的坚定追随者,二者是相互依赖密不可分。物流是实现经济产业结构优化与调整的必要因素,物流的发展能够促进社会大分工,促进区域市场活力,从而使之与区域经济相互协同、相互依赖。

江西地处中部崛起的战略咽喉地带,然而经济发展仍不尽人意,发展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还滞后于周边省份,说到底,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是物流运行水平低下,信息化、市场化、现代化意识淡薄,物流与经济协同度不高。所以,必须要提高企业、政府和个人现代化物流意识,加强物流现代化建设,提升物流运行的质量与水平,促进物流与经济的协同,将产品与服务更好更快地投入市场,增加市场活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区域经济更具有活力与竞争力。

2 江西省区域物流与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

2.1 区域经济现状

2.1.1 工业增长明显

2012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江西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 911亿元,增长19.1%;全部工业占生产总值比重达48.4%,较上年提高3.0个百分点。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江西工业的增长有利于政府增加税收,改进民生,加强基础性建设,从而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2.1.2 农业稳步发展

2012年江西省粮食总产410.56亿斤,创历史新高。且江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农民生活显著提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江西农业的稳步发展,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增加农民的积极性,为江西工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保障,为江西的发展免除后顾之忧。

2.1.3 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2012年江西省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其中,金融业增长20.3%;旅游业增长35.2%。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的作用不可忽视。江西第三产业的发展,能很好促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

2.2 区域物流现状

2.2.1 物流业发展迅速,涨幅较大

2012年,全省物流业发展迅速,社会物流总额为

33 856亿元,较上年增长27.6%。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江西物流业的发展会越来越快,对优化江西产业结构,促进物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会越来越高,一定能很好承担起江西经济发展需要乃至中部地带经济崛起发展的需要。

2.2.2 物流运行效率提高,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下降显著

2012年,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2 219亿元,比上年增长22%。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9.2%,比上年降低0.1个百分点。说明江西省物流运行效率提高,且逐步走向成熟。

2.2.3 物流创造的增加值增长迅速,但物流运行效率不高,资源浪费严重,物流供不应求

2012年全省物流业增加值达到759亿元,现价增长24%。但是由于物流现代化水平低下,体系不健全,导致物流运行效率不高,资源不能得到很好利用,导致物流需求供不应求,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2.3 江西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3.1 物流信息化水平低,对现代物流认识不足

物流在我国发展与研究时间较短,企业对现代化物流认识不强,物流运行方式比较传统,现代化水平落后,信息流通不畅,效率低下,导致企业物流运行成本较高,资源严重浪费,企业利润低下。

2.3.2 缺乏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人才

物流作为新兴行业,对物流的引进与研究时间较短,政府、企业、个人对它的认识不强,由于物流是个低门槛行业,人员素质不一,从而造成中高端管理人才缺乏,造成招工难,难招工现象。

2.3.3 物流设施建设分散,难以形成一个整体的网络

江西地处中部,多以山地地形为主,基础设施建设虽然成果显著,当自身的地理环境导致基础设施难以形成一个网络,不能连成一个整体,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物流的发展,从而导致物流水平明显滞后周边省份。

2.3.4 物流专业化市场化水平低下,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还不完善

物流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江西的发展还不是很成熟,专业化市场化水平还很低下,物流与经济协同不足,不能很好把物流的作用发挥出来,使之与经济合二为一。

3 利用区域物流发展江西地区经济对策

3.1 树立现代物流意识,推动物流科学与良性发展

经济的平稳发展要求物流不断的进步。传统的物流观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现代化物流观必将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流。因此,必须树立正确的现代物流观,推动物流科学与良性发展,这就要求:

3.1.1 政府要树立现代物流的意识,重视现代物流的作用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的大背景下,政府对经济宏观调控的作用不容忽视。物流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很大,政府应该重视现代化物流发展,要把发展现代物流业与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有效结合,加快对物流基础性建设与产业改造和升级,从而使之能更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3.1.2 企业要增强物流现代化

物流产业整体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现代化的建设,物流企业现代化有助于提高社会生产效率,降低社会成本,降低资源消耗,促进社会分工,拉动经济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3.1.3 个人要摒弃旧的物流观念,正确认识物流,更好地在物流行业上实现人生自我价值

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对物流要求越来越高。物流涉及行业广泛,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旧的物流观念已不适宜个人的发展,物流业对个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个人在物流业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可以更好在物流行业实现人生自我价值。

3.2 利用区域物流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调整

3.2.1 利用区域物流有效改善江西省农业产业结构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江西经济发展作用至关重要。江西是农业生产大省,江西农产品生产和农副产品加工比较发达,但是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物流效率低下,产品运行不畅,严重阻碍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要加强区域物流建设,从而,更好促进江西省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调整。

3.2.2 利用区域物流有效改善江西省工业产业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江西省工业尚不发达,有待提高。良好的区域物流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外部环境,创造很好的空间效用和时间效用,很好地保证工业的正常进行,产品的顺畅流通,促进工业产业的结构调整,使社会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3.2.3 利用区域物流有效促进江西省第三产业产业结构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篇(8)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相当多的地区,在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方面一直存在诸多问题,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注重经济数量增长、忽视发展质量和资源配置效率、偏离区域最优经济结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不稳定、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近或雷同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区域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因此,需要深入开展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问题研究,探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应遵循的普适性规律,通过发掘和培育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并制订具体可行的对策措施,以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进而为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的现状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和指导方略,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包括战略规划和战略实施两个层面。改革开放以来国内10个省份30余个地区的近百个县(市)的“七五”、“八五”、“九五”、“十五”以及“十一五”期间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报告(纲要)和经济年鉴进行研究分析,实际参与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编制工作并进行实地调研,以及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归纳,认为这些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战略规划中存在内容不完善和操作性不强的问题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指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中有关全局性、长期性、根本性的总体决策,是包括经济发展战略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发展阶段和发展对策的体系。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近百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报告(纲要)的研究分析发现:调查研究不深入、先局部、后整体,按照部门或行业自下而上分别规划和条块分割形成战略规划的情况较为普遍,具体措施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问}较为突出,战略中有关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的内容较多,而有关产业布局、资源配置、市场培育和软环境配套建设方面的内容较为单薄。定性描述较多、定量不够。表现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存在内容不完善和操作性不强的问题。

(二)战略贯彻过程中对区域资源配置效率改善的作用不显著

在区域经济发展实践方面,相当程度地存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脱离本地区实际、缺少优势特色产业或优势经济要素支撑的问题: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相近或雷同现象较为普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偏离区域最优经济结构而导致的区域经济总量与经济质量矛盾问题较为突出:区域经济结构的价值链单一,区域经济发展实践过程多存在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发展效率不高的问题。部分地区所提及的赶超战略或比较优势战略缺乏时间节点与所需资源投入的定量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对区域经济发展实践的指导作用普遍较弱。

三、解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的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常脱离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结构、未能充分利用区域现有的要素禀赋、忽视对区域潜在比较优势的培育、对基础性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不够重视、重短期收效轻长期发展等几个方面的原因,针对上述问题,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中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以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为先导。重视区域比较优势的挖掘和培育实践表明:通过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可以使区域经济发展的代价最低、效果最好,促进区域经济结构优化一直是社会各个层面尤为关注的问题。经济结构的优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投入结构、产品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以及人口结构等各种结构的协调和优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环节。从表面上看,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结构受到区域外和区域内经济社会环境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涉及区域内外的发展格局、政策法规与发展战略、政府执政模式、经济与市场发展水平、要素融通能力、社会环境状况、科教文卫水准、传统与习惯等多种因素。但深层次的影响因素,仍可用“要素禀赋状况”来划分,在新的历史时期,需重新审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素禀赋结构.对不同历史时期或经济发展阶段的“要素禀赋状况”进行分析研究。

(二)在重视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的前提下,重点研究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具体措施。所谓经济发展质量,就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提供各种经济福利的固有属性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满足的程度,在现实社会中,区域经济发展质量问题涉及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冲击与保护、资源消耗与占用、资源配置效率、市场秩序与经济环境以及相关社会问题等领域;在理论上体现着国家宏观发展战略框架与布局下区域公共福利增加、市场失灵问题减轻程度。经济质量的提高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效益水平、社会和个人福利水平、居民实际生活质量、经济稳定程度、自然生态环境的提高和改善程度以及政治、文化和人的现代化程度,是经济发展的最终标志.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重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体系的全局性与整体性,做好战略制订的组织管理工作。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处于区域经济发展顶层设计的层面,应涉及指导思想与指导原则、发展方向与发展目标、经济与社会、经济与自然和谐发展、产业机会与产业布局、项目群与项目管理措施、相关经济政策与法规、要索投入与产出、时间进程与标准、风险与应对措施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中须将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作为一个整体考虑,根据区域内外环境和基础条件,应该先整体后局部,而不应该在整体目标不明确的情况下进行条块分割和资源分散;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应体现集中指导、统一布局、分散实施的系统思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制订工作本身须经过严格的工作启动、调查研究、方案论证、编制工作计划制订、编制费用预算、组织体系设计、编制工作展开、进程控制、编制工作收尾、编制工作总结评定十个环节,需要对编制人员进行项目管理方面的培训,使编制工作按照现代项目管理的体系和流程进行专门组织。

四、结语

总之,在国内“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转变增长方式、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制订问题,制订科学可行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需引起各级决策者的充分重视。

参考文献: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篇(9)

随着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日益密切,经济发展的区域化特征促使高职院校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相适应。早在5.4运动期间,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就在欧洲和美国的教育考察后指出,大学是社会的典范和文化的中心。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认为“服务应该是大学唯一的理想。”自21世纪初,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大学职能转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知识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不仅要有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也有塑造和引领未来变化的能力。根据国外发达国家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如美国社区学院、德国高等专科学校、法国短期技术学院和澳大利亚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都不像科研型大学那样进行纯粹的理论研究、科学创造、知识创新,而是充分根据自身的特征服务企业、政府和社会服务,具体为职业培训、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等,运用其自身专长直接支持个人和地方经济和技术提供有效的服务。

目前,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获批包装印刷实训基地、装备制造实训基地两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也是中国高新区(现代装备制造与汽车技术)人才指定培养基地。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形成“以学院为主组织学生实训”的“中山火炬模式”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中山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拥有部级产业基地、五大主题产业、四大新兴产业、300余家企业,中山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外部环境。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在服务社会、服务企业方面大有可为,在为政府、企业和社会服务的过程中才能与政府、企业、社会建立起融洽的关系,推进自身的发展,为自身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高职院校只有为社会进步和企业的需求出发,建立起社会服务的教育体系,才能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行业、企业提供更丰富、实用、直接的服务,不断获得自身发展所需的动力和活力,这也是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更好地实现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山区域经济有效融合,推进中山经济社会发展这一目标,本课题对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山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社会服务发展现状和主要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适合中山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体系的初步方案,以期对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及中山市的全面发展有所帮助。

一、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一)中山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中山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中山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自身发展优势制定科学可行策略,明确提出“一个枢纽,两个基地,三个试点”的战略发展方向,努力打造珠三角大都市生活圈的重要交通枢纽功能,推进沿海产业带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和珠江口西岸重要服务业基地建设,加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全国创新审批方式改革试点和广东省产业集群升级创新试点建设。

1、地缘优势产业。中山是连接深圳和广东省西部地区的一条黄金走廊,近年来广珠轻轨、西部沿海高速、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的建设,以及周边有五大机场和四大外轮深水港,占据全国前十的港口集b箱吞吐量,天然的海运良港,75分钟抵达香港的便捷航线,为中山提供了便捷的对外贸易通道。现代物流已经成为中山的重要产业,中山计划利用十年左右时间成为珠三角区域物流中心。

2、“一镇一品”的互补性经济模式。中山是广东产业集群创新试点城市,现已成为珠江口西岸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城市和现代服务业基地。中山拥有拥有浓厚的“亲商安商、扶商富商”发展氛围,并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其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已实现蓬勃发展,各镇错位发展,“一镇一品”已经成为中山独有的经济模式,已培育出一批具有鲜明产业特色的产业园区,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专业品类生产集散地,成为中山市最具特色和活力的经济增长点,已形成独有的中山发展模式。

3、现代工业的火炬传奇。1990年,国家科技部、广东省政府和中山市政府共同创办部级高新区,即中山火炬开发区,中山火炬开发区已经成为中山工业最发达的区域。现今,中山火炬开发区有20多个国家的知名企业,共计1000多家,规模以上的有5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近30家,有中国包装印刷基地、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中国技术成果产业化(中山)示范基地、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基地、中国装备制造基地和中国电子基地,拥有七块部级牌子,成为全国高新区之最。中山的火炬速度。“火炬模式”和“火炬现象”享誉全国,成为现代工业的火炬传奇。

4、文化名城。中山市历史悠久,是孙中山先生的故乡,具有崇文重教、和谐博爱的精神特质。孕育了许多享誉中外的历史名人。中山本土的香山文化为岭南文化增添了色彩,如今的“慈善万人行”和“全民修身行动”彰显了中山博爱、创新、包容、和谐的城市精神。

(二)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现代经济发展越来越多地依赖人力资源的成长、人的知识技能、人对新技术的学习掌握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依存共生,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1、高职教育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T.w舒尔茨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他在农业经济问题的研究中发现,人的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是美国农业产量迅速提高的重要原因。德国战后经济迅速崛起的“秘密武器”是职业技术教育:日本“经济发展的柱石”也是职业教育。这些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运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对劳动者的素质进行提高,让他们掌握先进的生产技能,推动经济快速前进。

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管理能力,提升人力资本的质量,是现今迫在眉睫的问题。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是省师范、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立足中山火炬开发区,为中山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技术等支持,为提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形成独具特色的火炬模式。

2、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中山是广州、香港、珠海的交通枢纽,深中通道的建设更加强了中山与区域之间的联系与合作,这一区域也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也是产业结构升级最迅速的地区。这样的区域特征必然对高素质人才合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更高需求。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和产业的优化升级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对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快速发展、大力推进的发展契机,同时也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的重要依托。园区呈现为几个突出的特点,即产业具有突出的高科技特征、产业的高科技含量充实了专业和课程的内涵、园区产业研究开发具有工程性研发的特征,这些因素对于推进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产学研能力的提高,为学院办学水平和培养人才能力的提升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提出,要⒐愣建设成“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提出增强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双提升”的战略目标,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新的思维和机制推动高等教育发展上水平。”“推进校企合作,建设集约化职业教育培训基地,面向更广大区域配置职业技术教育资源,把珠江三角洲地区建设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基地。”这些举措为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二、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一)高校社会服务体系的历史回顾

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这一理念是源自于19世纪中叶美国赠地学院。1862年美国颁布了《莫雷尔法案》,其核心思想是“威斯康星思想”,这一思想是随着威斯康星大学建立之后得到赠地,继而发展起来的。1904年,范・海斯(VanHire)为威斯康星大学校长,他指出“州的边界就是大学校园的边界”,大力推进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19世纪末20世纪初,“威斯康星思想”得到广泛推广,大学的图书馆、实验室向社会开放,全州都是大学校园,高校成为州的“灵魂”和“智囊”。威斯康星打破了高校封闭的体制,开创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先河,对世界高等教育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中国大学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1988年,在第三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上总理提出,“高等学校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服务,进一步发挥学校的潜力。”“开展社会服务,包括有偿服务,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加以选择。”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章第三十一条指出:“高等学校应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从此,我国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得到了法律和政策的保障,走上快速发展的通道。

(二)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2004年4月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创办,现已形成校企深度融合的“中山火炬模式”,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园区建大学,已成为高职院校独具特色的代表,受到国家、广东省的高度重视。

1、军地共建培训基地。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与政府合作共建交通战备器材保障培训中心和人防教育主题公园,政府提供土地和资金支持,火炬职院提供人才与管理,并设立人防与应急管理专业,编写了《人防与突发事件安全防护教育》和《防空防灾知识与技能》教材,推进军地共建的培训基地建设。此外,火炬职院还与国家和省交通战备办公室联合共建广东省交通战备器材保障培训中心,并编写了《装配式公路钢桥构件图集》和《装配式公路钢桥使用与管理培训教程》的教材,联合开展培训。

2、校协共建培训学校。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山市现代服务业协会合作,共同建设中山市现代服务业职业培训学校,为社会人员及在校学生提供市场营销、企业管理、企业信息化管理、金融管理、物流管理、项目管理、装潢设计与制作等围绕现代服务业的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及考试。

3、联合共建科技平台。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与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开发区管委会合作共建“光机电技术创新平台”,政府出资900多万元,成立了中山市首个光学工程技术中心,为中山火炬开发区光学企业提供检测和技术服务。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篇(10)

关键词:荆州 区域经济 定位 产业 对策

Key words: Jingzhou regional economies localization industry 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5-0079-02

一、荆州区域经济现状分析

从国民经济主要指标上分析,经初步核算,2006年~2008年度,荆州全市生产总值分别为438.06、519.63、6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分别增长11.45%、12.4%、12.6%;其中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分别为126.73、154.20、187.91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7.0%、7.8%、8.4%;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分别为141.78、174.15、211.12亿元,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分别为169.56、191.28、224.95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2.9%、10.1%、12.0%。随着经济发展,全市工业化程度继续提高,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二、三产业继续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与2007年相比,2008年在经济总量上虽然增量较大,但从总体上看,产业发展仍不成熟,存在很多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人口多、比重大,“三农”问题集中突出,作为江汉平原上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面临着发展基础条件薄弱、地方种粮积极性不高和地方政府财政负担过重、负债过大的问题。

(二)工业化进程滞后,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面偏低,农村劳动力转移量偏少,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偏低,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力度不够,经济效益低,受制于第一、二产业的发展水平,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甚至失衡。

二、荆州区域经济发展的区位

区位是一种地理位置和地缘格局禀赋,但只有通过人们的充分认识,并加以开发利用,才可能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

(一)荆州在经济发展战略格局中的区位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地形优势。荆州以平原地区为主体,河流交错,大小河流近百条,均属长江水系;湖泊密布,千亩以上湖泊30多个,总面积8万公顷。

2、气候优势。荆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热同期,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发育。

3、交通节点地位优势。荆州从地理上讲是两湖平原中心,从地缘上讲是两湖平原的结合部。从古到今,荆州一直是中国东部向西南过渡的重要节点,随着“四纵四横”之一的沪汉蓉高速干线铁路即将贯通荆州,联合汉宜、汉光等高速公路,荆州成为鄂西交通枢纽城市的优势十分明显。

(二)荆州在经济发展战略格局中的区位劣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荆州市处于湖北省乃至中部经济发展的边缘地区,以武汉为中心的“1+8 城市经济圈”(指武汉以及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9个城市)对荆州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也减少了很多的发展机会。

2、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弱势长期存在,信息不通畅,人员流动受阻,直接影响到各行各业的发展成长,制约着城市经济的发展速度。

3、远离行政中心,区域行政壁垒长期存在,并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在根本上改善,对荆州享受政策优惠和发挥区位优势产生不利影响。

三、促进荆州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明确产业定位,调整产业结构。

1、充分利用地处江汉平原的优势及良好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农业。重视商品粮基地的建设以及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推进农村农业体制改革,发展大农业和现代化机械化农业;以江汉平原为经济腹地,促进江汉平原水稻产业带、水产品产业带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保持其在粮食生产上的优势地位;培植一批有较强市场开拓能力的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依靠国家税费改革、免除农业税、粮食补贴等惠民政策,节约农业成本,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生活水平,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落到实处。

2、将工业发展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结合实际,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加强科技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的集约式增长,减少因污染等导致的环境治理成本,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

3、将开发第三产业放在战略性地位,推进旅游、餐饮、休闲、物流等行业的快速发展。荆州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城市,因此要充分利用其丰富的资源,加大资源保护和开发方面的资金投入,与农业优势相结合,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吸引城市内外人员的流动,促进外来消费,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增加第三产业在经济贡献中的比重,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

(二)合理规划城市布局

1、明确城市性质和方向,确定有关城市总体规划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荆州由于产业定位不明确,导致经济发展缺乏方向性。因此充分了解荆州市的发展状况,明确城市的发展能力,确定荆州市的城市性质和今后的发展方向,结合实际设计总体规划,并制定相关配套的评价指标体系,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导向的形成显得尤为重要。

2、选定城市用地,确定规划范围,划分城市用地功能分区,综合安排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对外交通、仓库、生活居住区、各级院校、科研单位绿化等用地,改善市容市貌,消除低矮房、防止用地分散、重复建设、功能分区不明确等问题,促进标准化,打造生态型、环保型城市。

3、合理布置城市道路、交通运输系统的位置,构建以公路、河运、铁路为主的综合运输体系,有效促进信息流、人员流、商流、物流、资金流的畅通。

4、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力度,如供水、排水、防洪、抗旱、电力、通讯、煤气、公共交通等,优化居民的生活生存环境,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稳定有力的保障,吸引投资和消费,增强城市发展活力。

(三)保留和吸引人才

1、保留本地人才。荆州市教育事业发展较为成熟,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人才不仅要培养得出来,也要留得住。这就要求充分整合教育资源,制定相关政策引导高校毕业生就业,如大学生下基层、校企合作定向培养、区域就业优惠等政策,将人才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和区域经济效益。

2、吸引外部人才。湖北省是教育大省,也是人才大省,荆州应当利用这种优势条件,提高城市开放程度,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的坚冰,降低外部人才准入门槛,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四)提高地方政府的博弈能力

1、转变政府职能。政府部门要正确处理好社会、市场、企业、公民之间的关系,在“职依法定、依法行政、有效监督、高效便民”的原则下,对经济放宽、放活,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2、提高与其他政府部门的博弈能力。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上级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以及与其他地方政府的合作,地方政府博弈过程中,要综合考察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加快制度创新,强化监管力度,加强预期研究,打造诚信政府,保持理性,使博弈积极效应最大化、消极效应最小化,选择最优的策略组合,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争取更多的利益和机会。

总之,荆州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粮食生产基地的重要地位,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着力促进工业的快速稳定发展,积极开发第三产业生产力,引导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充分利用和整合矿产、能源、人才、科技、信息等各种资源,集约化生产,快速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深刻认识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合理规划,扬长补短,争取资金、信息、人才支持和跨区域合作,改变“经济孤独”的困境,最终实现经济的快速、健康、协调、长远发展,确保在中部经济发展中应有的地位,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我国农业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中部经济发展报告(2006).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12

[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 中部崛起战略与对策.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04

[3] 胡宝清,严志强,廖赤眉. 区域生态经济学理论、方法与实践.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5.12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篇(11)

[中图分类号] F572.8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2-2880(2011)04-0076-02

一、江西省内河港口发展现状

(一)港口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的港口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无论是港口的规模、吞吐能力,还是港口的机械化程度、装卸效率都获得了较大的改观,面貌焕然一新。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重点改建、扩建了南昌、九江、樟树、吉安、赣州、鄱阳六大港口,同时新建、扩建了景德镇、彭泽等数个中小港口。2009年底,全省有内河港口59个,拥有各类生产性泊位1713个,泊位总长度63426米,拥有千吨级以上泊位112个,最大靠泊能力5000吨级;港口生产性仓库面积244982平方米,生产用仓库面积477758立方米,堆场面积1119371平方米;铁路专用线总长度14795米,其中装卸线长3931米;港口装卸机械2528台,其中起重机械1314台、装卸搬运机械570台、输送机械393台、专用作业机械30台、其他装卸机械192台,最大起重能力60吨。

(二)水运量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2009年,江西省内河货运量4408.2万吨,货物周转量566787万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9.4%和21.9%;全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5009.36万吨,同比增长25.15%,其中出口9977.35万吨,同比增长41.0%,进口5032.01万吨,同比增长2.3%;旅客吞吐量401.56万人次,同比下降14.1%,其中出港182.85万人次,同比下降20.2%,进港218.71万人次,同比下降8.3%;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5.07万TEU,同比增长19.9%,其中九江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07万TEU,同比增长24%,南昌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万TEU,同比增长12%。

(三)江西省港口生产经营的特点

2009年,江西港口生产经营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江西省港口的主要货物是矿建材料(砂石),年吞吐量达到12229万吨,占全省港口吞吐量的81.5%,同比增长29.3%。原因是从2009年6月份开始,鄱阳湖部分湖区砂石恢复采运以及江西省部分城市在2009年增加了大量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动场馆建设,矿建材料需求量大幅度增加;二是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逐渐回暖,金属矿石的进口量增加幅度比较大,2009年,江西金属矿石的进口量同比增长89.7%,散装水泥、液化天然气及制品、钢材、煤炭、化肥等大宗货物的港口吞吐量分别为361.69万吨、22.95万吨、29.66万吨、307.12万吨、24.6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63.5%、32.7%、17.4%、9.1%;三是全省成品油港口吞吐量为134万吨,同比下降22%,原因是南京至九江及九江至南昌、樟树的成品油管道运输的开通,使得江西成品油港口吞吐量逐年大幅度减少;四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5.07万TEU,同比增长19.9%,其中:九江港完成10.07万TEU,同比增长24.4%,其外贸集装箱随着国际需求逐渐回暖,同比增长20.98%,内贸集装箱受国内扩大内需的拉动,同比增长54.4%;南昌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5万TEU,同比增长12%,其中进、出口箱量分别为2.66万、2.34万TEU,同比分别增长10%和12%。

二、江西省区域经济发展概况

(一)江西省总体经济概况

1.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围绕中部崛起目标,江西省不断推进“全民创业,富民兴赣”战略,加大了对外开放力度,经济快速持续增长。生产总值每年均以两位数的增长速度迅速提升(见表2)。

江西省国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2005—2009年,生产总值以年均14.38%的速度向上递增,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589.2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126.6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31.73%;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484.4亿元,年均增长率18.28%。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江西省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二三产业比重逐年提高。图1显示了2005—2009年江西省三大产业变化趋势,三产比重由2005年的19.0:47.2:33.8调整为2009年的14.5:51.2:34.0,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突破了50%,成为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导力量。

(二)江西省经济发展布局

江西省经济布局以中心城市,交通线,港口和省域边界线为依托,以园区为主要载体,在现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根据产业的关联度、差异化和可持续发展等实际情况,合理配置资源,逐步形成“一核二心四带”的空间布局。

1.“一核”即南昌市城区,“二心”即九江市、赣州市城区。南昌市城区是省会城市,具有综合优势,重点以金融业为核心,可以形成金融中心、商贸中心、物流中心和信息中心。九江市城区是鄂皖赣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可以发挥北大门区位优势,重点以物流业为主,形成港口物流中心,旅游娱乐休闲中心。赣州市城区是赣粤闽湘四省通衙区域性中心城市,可以发挥南大门区位优势,利用特色资源优势,重点以商贸流通文化旅游为主,形成商贸中心、文化旅游中心。

2.“四带”即昌九、樟树、吉安和赣州经济带。昌九经济带的中心是南昌市城区,副中心是九江市城区,发展主轴是南昌市环城辐射高速公路,九江市沿江沿路型高速公路及昌九高速公路,经济带是樟树市、高安市、靖安县、武宁县、瑞昌市、九江县、湖口县、都阳县、余干县、东乡县、临川区等县市。这个经济带区位条件优越,开放层次较高,经济资源丰富,综合实力雄厚,要素集聚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较强。可以发挥其港口、江河开放等优势,建立江西省产业基地,形成制造业的生产制造中心、研发中心、物流中心,成为长江中下游最具活力的产业核心区之一,带动全省对接长珠闽,衔接武汉城市群,尤其是融入长江三角洲。

罗 纹:江西省内河港口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樟树经济带的中心是樟树、新余市,经济带是宜丰县、上高县、新干县、乐安县、崇仁县、宜黄县等。该区域岩盐资源丰富,位居全国第四,可开采性很好。可重点打造盐化工业,对产业资源进行整合,促进生产要素集聚,成为区域发展的强有力拉动因素。同时,依据产业特点、城市特色和人文环境,结合长远发展需要,可以沿105国道大力发展医药流通及相关产业,沿樟观线大力发展保险、设备制造产业,沿清宜线发展农产品精加工业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基地种养业,沿樟店线发展以旅游业为主,形成四条延伸线,辐射周边县市。

吉安经济带的中心是吉安市城区,经济带是吉安县、永丰县、峡江县、安福县、萍乡市、永新县、泰和县等。吉安是交通部规划的公路交通枢纽之一,在江西省的地理上占有特殊位置。该区域自然矿产资源丰富和要素成本低,可以利用这些优势承接长珠闽产业转移,以食品、医药、电子等轻型制造业为重点,在该区域建设现代轻型制造业基地;利用国家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契机,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利用农产品丰富、生态环境的优越进行农副产品加工,建设向内河输出优质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利用吉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区位优势,把吉安建设成为江西省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基地。

赣州经济带中心是赣州市城区,发展主轴是京九铁路,经济带是南康市、赣县、兴国县、于都县、上犹县、信丰县、大余县、崇义县、遂川县、万安县等县市。这个经济带是江西省与珠闽协作的枢纽,省际交流的纽带,应该打破行政区域的界限,促进省际联动,以各级园区为依托,不断推进内河产业向内地转移,内地资源向内河集聚,形成集矿产开采,生产、加工、贸易和科研为一体的有色冶金产业基地,承接珠闽内河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工序的重要加工基地,辐射周边及大城市的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