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法院试用期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0 14:55:51

法院试用期总结

法院试用期总结篇(1)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5-0251-02

0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得到全社会广泛的认可和关注,围绕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但是,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实践,在职业教育考试方法的研究方面尚存在诸多空白和盲点,职业教育考试方法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和弊端。因此,为了对高职教育考试方法有一个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我们向全国124所中、高职院校做了问卷调查。从回收的问卷分析,这些问卷基本涵善了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基本反映了我国职业教育考试方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结合我院实际,我们力图对高职教育现有的考试方法做一点总结,并提出职业教育在考试方法方面的一些改进性意见和建议,希望得到全国其它职业院校的交流,共同为职业教育考试方法的探索与研究做一点工作。

1职业教育考试方法的现状

1.1 管理机构与制度职业教育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迅速发展之后,虽然仍未走出学历教育的藩篱与影响,但也发挥了学历教育的优势,在考试管理方面制定了相对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考试的组织管理比较严格,机构比较健全。据调查统计,有92.3%的职业院校,由教务处统一负责考试工作,考试管理制度健全,执行严格;考试工作有专人负责,统一组织,每学期都有工作计划。因此,职业教育考试管理是值得肯定和信赖的。

1.2 考试的组织与具体安排考试工作是一项系统而完整的工作,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与安排。从调查结果看,职业教育在考试的组织与具体安排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性,但总体情况比较乐观。

1.2.1 据统计,职业院校基本实行了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但绝大多数是学年学分制,这样就导致了在考试的组织与安排上不是以课程进度为单元进行安排,实行课程结业考试,而是以学期为单元安排考试,这在无形中影响了课程改革,使课程的安排都以学期为单元进行教学,而不是以课程的容量为单元进行教学,有的课程内容不足而有意拖延时间,有的课程内容饱满又有意压缩,严重违背了教育规律。与理论教学不同,实践教学的考核却惊人地趋同,几乎所有院校都是在实践教学环节结束时即安排考试考核,由此可见职业院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视。

1.2.2 由于实行学期考核制度,所以职业院校大都在学期结束前由考试管理部门统一下达考试科目,并在考前对学生进行充分动员,以引起学生的重视。要求所有考试课程都必须在考试前一周结束。有的院校在考前安排一周的复习时间,让学生做充分的准备。

1.2.3 考试科目确定后,考试管理部门统一组织试题。试题的组织由考试管理部门指定教师或教研室命题,或从试题库中抽取试题。绝大部分院校在确定试题时有明确的命题计划、命题大纲及质量标准,但也有一部分院校是由教师自由命题,可见职业院校的考试还有比较大的差异性,试题的质量也差异较大。

1.2.4 试题确定后,考试管理部门派专人负责试题的印制、装订、分送,并做好保密工作,保证考试的公正性和顺利进行;考试管理部门统一组织人员监考,统一安排考场,统一对监考人员和学生进行动员,强调考试的严肃性和公平性;实行分班考试,单人单桌,双人监考,监考严格,严禁各种舞弊行为。

因此,职业院校的考试组织过程是比较严密、比较规范的。

1.3 考试的基本方法

1.3.1 职业院校的考试一般分为两部分,一是理论课考试,一是实践课考试。在比例的分配上,理论课考试与实践课考试大致相当,各占50%。在理论课考试方面,基本的方法有考试和考查两种。考试课大致占2/3,考查课占1/3。考试的方法大致有口试、笔试、实际操作、答辩、表演等。不同的课程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考试。这些方法,又可分为闭卷和开卷。凡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大都采用闭卷考试,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一般采取开卷考试。

1.3.2 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及课程难度的不同,一部分院校实行了分层次教学和分层次考核,也有一部分院校根据不同课程采取不同考试方法。

1.3.3 调查显示,有2/3的院校实行了教考分离,另有1/3的院校实行免考制度。绝大多数院校在计算机及英语课程方面实行社会化考试,也有相当多的院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化技能鉴定,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等级证书等,并将此做为毕业的必备条件。这些措施,为毕业生的就业安置创造了条件。

1.3.4 大多数职业院校在实践性环节毕业设计的考核中聘请了校外专家参与考核,也有一部分院校组织现场人员参与实际操作考核,大部分院校对毕业生进行综合考核。由此可见,职业院校普遍重视实践性考试对学生创造能力、应变能力、动手能力的考核,突出职教特点。

1.3.5 职业院校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化考试,鼓励自学,并实行免考制度,对已经取得合格证的课程可以免试甚至免修。

1.4 考试的阅卷与成绩管理评卷工作是考试工作的重要环节。据统计,目前在职业院校中,仍有半数以上的院校由考试管理部门统一组织评卷,统一地点、统一时间、统一要求,集中评阅。仍有半数以上的院校实行流水阅卷,流水阅卷必须由三个及以上的教师评阅。

阅卷结束后,考试管理部门统一组织登记成绩,要求教师及时将各门课程的成绩,按考试管理部门统一打印的成绩单签写学生成绩册;学生如果对自己的成绩有怀疑,可以在阅卷结束后按规定时间,向考试管理部门提出申请,考试管理部门派专人负责核查,确因评阅有误者,将予以更改。

目前,职业院校对学生的课程成绩都实行了计算机管理,由学籍管理部门统一管理成绩。职业院校对学生平时表现、期中考试、考查课的成绩采用期末集中收集的方式统一收集,也有的院校采用随时收取的方式。因此,对学生课业成绩的管理,各院校之间差异很大;计算机管理已基本普及,管理软件也更加完善。

法院试用期总结篇(2)

系统规划

PDCA中的“计划”(P)的过程是在对问题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拟定措施、制定计划。科学建构创先争优活动的体制机制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试飞院党委在新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下,从顶层设计、组织管理、具体工作等三个层面,加强对创先争优的管理与推进。

注重顶层设计。在科研试飞、经营开发重要的战略转型时期,试飞院党委坚持战略引领、强化执行、夯实基础的工作方针,把“打造世界一流试飞机构”战略和完成“十二五”规划贯穿于创先争优的全过程,绘制出以“把握全局、潜心服务、文化领航、和谐发展”为价值观与目标的创先争优战略地图,以上级机关、政府部门、兄弟单位、社会公众等外部客户和基层党组织、党员、职工等内部客户的管理和评价为关注点,统筹整个活动的理念、目标、内容、方法和步骤等之间的关系,使分解战略目标与科学设计活动内容有机统一起来,推进“1+1>2”的整体效应的实现。

加强组织管理。试飞院党委按照“把握全局、融入中心、强基固本、科学发展”的工作方针,以“三基”(抓基层、打基础、练好基本功)工作为主线,健全完善党委抓活动推进、书记带头抓活动推进的责任制,逐步形成了以院党委为管理中心、以党委职能部门为组织运行总协调、以基层党组织为管理考核实施点、以党员个人为量化考核落实点、以群众为监督评议点的责任网络,使人人有压力、有动力,形成整体联动的强大工作态势。在此基础上,试飞院把基层党组织在创先争优过程中形成的好做法,经过科学提炼、归纳和加工,上升到制度层面。试飞院制定下发了活动总体实施方案;着力以“三基一融入、三制一选树、三创一评价”为总体框架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从基层党组织、党小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几个层面制定管理标准,总结提炼形成了《创先争优管理办法》,提升了整个活动的规范化程度。

做细具体工作。创先争优活动启动以来,试飞院党委结合实际,针对党建工作有效性评价,着重加强创先争优的实效性,对照PDCA“计划阶段(P)实施阶段(D)检查阶段(C)总结、再优化阶段(A)”的步骤,以制定目标为起点,以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为终结,以“正确思路、具体措施、明确分工、对照执行、全程穿透、过程监督、事后反馈、及时纠偏和预期效果”为具体推进模式,加强领导,制订方案,着力实施党建目标责任制、领导点评、党员公开承诺、问卷调查、群众评议、宣传引导和评比表彰,使权、责、利三者明确,进一步提升创先争优活动的系统性、有效性和穿透力。

强化执行

PDCA中的“执行”(D)即执行实施措施计划的阶段。试飞院党委在深刻理解战略的基础上,细化活动关键绩效指标、拓宽活动覆盖面、丰富活动载体等形式,确保活动落到实处。

关键绩效指标精细化。试飞院党委在深刻理解创先争优的工作内容与要求的基础上,运用平衡计分卡“自上而下规划、自下而上执行”的思想和做法,以“简单、务实、高效”为原则,积极引导党委职能部门、各基层党组织等以KPI量化、分解、设定目标值、警戒值、重要时间节点、规范要求、具体责任人、衡量标准等创先争优关键绩效指标,促进创先争优整体目标的达成。

重点活动管理项目化。试飞院党委紧抓创先争优中体现全局性和创新性的目标任务,对领导点评制、党员承诺制、创先争优联系制、科学发展主题活动月、党建示范挂牌、党员先锋岗等重点活动内容,按照“谁立项、谁负责”的原则,确定重点活动的具体参与人员及责任分工、各阶段工作安排、创新点或特殊说明、考核标准等四方面内容,推进重点项目按计划、按节点完成,让每一个项目落到实处。同时,他们还加强宣传队伍建设,优化整合院内各类媒体资源,并注重对效果好的项目进行大力推广。各基层党组织还积极创办了《砺剑》《守望》《产业公司风景线》等电子刊物及网络论坛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活动参与面多元化。试飞院从科研型号任务、工会共青团、基层班组等多个层面,使活动落实有了具体推手和依托。

——推进跨单位、跨地区的创先争优交流机制。试飞院党委融入型号研制,针对外场试飞任务“急难险重散新”的特点,在有效推进本单位外场型号任务创先争优活动的同时,积极与中国商飞西安外场试验队临时党委共同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共建机制,开展了党支部书记培训交流,切实保证了外场型号党支部作用的有效发挥,有效拓宽了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有力推进了新支线型号的研制试飞工作。

——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党群共建。在试飞院党委的统一安排下,工会开展了以创建“促进科学发展、履行维护职能、提高职工素质、服务职工群众的模范职工之家”为载体的创先争优活动,建立“工会接待日”,真正使广大职工感受到工会大家庭的温暖,为试飞院的建设和发展搭建桥梁。试飞院共青团以“积极创建五四红旗团组织,争当优秀共青团员”为主要内容,组织全院团员青年开展了“创建五四红旗团支部、争当优秀共青团员”活动、以“服务青年成长、增添团旗光辉、践行三老四严”为主要内容的公开承诺活动、学习型团组织建设活动,选树优秀青年典范。由此,创先争优的群众参与面得到有效拓展。

——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延伸到基层班组。试飞院党委立足班组,重视把班组建设引入创先争优活动之中,引导督促各个班组结合业务工作,归纳形成班组愿景,以制度建设规范工作和管理流程,坚持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的学习交流和技术培训,探索出了试飞院特色的班组建设模式,涌现了直升机技术研究室、ARJ中队、计量中心电学组等10个先进班组,为夯实管理基础、促进战略目标实现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活动载体多样化。2006年以来,试飞院党委结合科研经营工作特点,把原来单一的分散主题教育活动改变为以6月份集中开展的“党员主题教育活动月”、“科学发展主题活动月”,以“大主题、小系列、广泛性”为途径,先后策划并组织开展了“书记讲党课”、“党员先进性评价”、“党员先锋队创建”、“科学发展党员先锋岗创建”、“书记风采论坛”等为主题的年度系列活动月,实现了创先争优活动与中心任务的有机融合,形成了“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标”的良好局面。试飞院党委还结合党建工作基础状况,以“党建示范挂牌”活动,对某个单项工作有特色且在全院范围处于领先的基层党组织进行表彰,先后推出了党课教育、党员立功和劳动竞赛示范点、党员联系卡等特点突出的示范点。有的基层党组织结合本单位业务特点和班组建设工作,开展了“党员集体承诺签字仪式”、“满意在岗位、党员突击队”宣誓等特色党员承诺活动,大大激发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的内在动力。

加强检查

PDCA中的“检查”(C)指的是检查计划执行结果。试飞院党委立足计划执行情况的督导与推进,准确掌握“做什么、谁来做、什么时间完成、达到什么效果、深化提高”等问题,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务求科学、完整、严谨、规范地推进每项活动内容。

坚持对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活动的定期指导检查。为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试飞院党委按照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方案和要求,在2011年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中期,从党员、群众、行政领导、上级党组织等工作对象的角度,对试飞院所有直属及下属单位开展“三基一融入”、“三制一选树”、“三创一评价”等系列活动推进情况的专项检查。通过专项检查,在系统梳理试飞院“创先争优”活动推进过程好的经验做法及遇到的问题困难的同时,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推广经验的方法,为“创先争优”活动在试飞院的下阶段推进打好坚实基础。

定期开展问卷调查与群众评议,推进阶段重点工作。试飞院党委注重活动的前后呼应、衔接深化,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问卷调查,广泛听取广大党员群众对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评价。2010年活动开展初期,试飞院从总体认识、目标要求、需努力的方向、活动载体等方面,开展创先争优问卷调查,掌握从整体上的推进情况。2011年在深入推进活动期间,试飞院党委以“为民服务”为主题开展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70%的被调查者认为,创先争优活动与中心任务结合紧密。2012年试飞院党委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主题,按照“抓落实、全覆盖、求实效、受欢迎”的工作要求,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情况进行群众评议,为基层组织分类定级工作提供重要依据。在此次群众评议中,全院71个党支部、1 697名党员接受了627名群众代表的评议,群众评议总体满意率达到96.87%,对党员总体评价好的占82%。通过对阶段重点工作的深入调查研究,做到了对每一阶段的成效了解,也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以数据为基础推进领导点评,加强活动督导。2011年初,试飞院党委专门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创先争优”活动领导点评工作的通知》,坚持每1至3个月,对党建工作、质量安全、党风廉政建设、班组建设等重点工作开展一次数据形式领导点评,总结取得的成绩,反思存在的问题,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各级党组织则结合本单位实际,通过民主生活会、支部大会、行政会议等形式,以文化建设、班组建设为平台,进行集中点评、个别点评和随机点评。通过上下结合的领导点评,加强了对活动情况的具体指导和督促检查,有效地强化了活动的过程控制。

总结提升

PDCA理论中的“处理”(A)是总结、考核结果,并把未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循环,进行修正整改提升。试飞院坚持严考核、硬兑现,科学把握创先争优各个环节的综合叉循环,及时、准确剖析部门、岗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梳理出较为可行的整改思路,把握好准确方向。

采取多种形式推进问题整改。试飞院党委在明确责任、定期督导、考核检查等措施的基础上,坚持党委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听取党建工作汇报,并对党组织和党员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协调解决和指导,肯定成绩,总结先进经验,指出问题,明确努力方向。

法院试用期总结篇(3)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生在职业院校里学习专业理论及普通教育课程的同时在企业中接受职业技能训练。“工学结合”教学活动的总目标是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广泛的个人教育,使他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熟悉未来的工作和社会。

1.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模式下考试改革的前提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教学过程中学校与企业分工协作,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学生学业成绩及技能水平的考试由学校和企业联合进行。与之相适应,高职院校的考试制度要紧密结合高职教育教学特点和培养目标,从考试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设计出一套公平公正、切实可行的、充分发挥能力和实现职业教育教学目的、完善的考试制度。

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考试考核方法的缺陷日益暴露,越来越不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考核要求。因此,根据高职院校的特点建立自己的考试考核方法和体系迫在眉睫。

2.郑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考试制度现状

传统考试方法与传统教学质量观不可分割。传统教学质量观是一种知识质量观,它以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深浅评价教学质量的高低,不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所以在期末实行闭卷考试是考核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主要方法。这种考试形式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存在如下问题:

2.1考试形式单一,缺乏科学性。

高职院校现行考试制度以校内场所、固定时间、固定模式进行,以考试分数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和对教学内容掌握程度,把学生的卷面分数看做是能力的具体外在表现,分数越高,能力越强。目前我校课程的考核大部分是根据学生的卷面情况,教师给出卷面成绩,卷面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70%;平时作业、出勤情况占学期总成绩的30%,最后根据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综合得出学生的学期成绩。

我校虽然对教学内容、考试方法等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尝试,但总体看来高职院校考试仍然没有脱离传统考试方式。

2.2考试方式、考试内容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不符。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考试观念是通过考试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协作能力、职业道德等综合能力和素质,这与高职教育理念是一致的。我校传统考试方式没有把考试真正当做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过程中的一项有效手段。传统考试方式、考试内容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式的要求不符。

2.3考试办法没有体现企业的参与性。

目前我校“工学结合”形式是以学校为主的合作教育模式,总体上体现学校与企业在文化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方面的职能分工,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及校企资源共享等优势。但在对学生进行考试评定时没有体现出企业的参与性,只给出学校的考试分数。

在“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应该把考核过程和实践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关注学生在学习、掌握专业技能和养成职业素养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和途径,才能关注学生在参与实训、实习等实践活动过程中的经历和体验。

3.考试改革的措施

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级能人才”是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目标,其考试应该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相应的改革。

3.1改革现有考试方式。

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要力图使考核方式突出多样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特点,如开卷考、闭卷考、开闭卷结合、口试、实验、实习、技能考核、撰写调查报告、综合大作业加答辩制等考试方法。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这些考试方法可以单独运用,也可以综合运用。

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对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可以尽量采用一贯的闭卷考试,考查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能力;对于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可选择操作项目作为考试内容公布给学生,如《数控编程与操作》、《机床电气控制及PLC》,考试时由学生随机抽取一个项目在实训室进行动手操作,教师根据操作结果,以及所选项目难度系数评定课程成绩;对于概述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如《机械制造技术》可采取课程论文撰写、大作业等方式进行考试。

3.2树立现代考试观,建立全新的考核体系。

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的学业要在学校和企业完成,鉴定学生成绩及技能水平的考试,也要由学校和企业联合进行,即决定学生能否毕业不是学校单方决定的。考试要分为学校考试、企业考试两种。基础理论课程的考试一般由学校组织进行。学生在企业培训期间,其实习成绩的考核与评定工作由企业负责,考试的内容、形式和时间都由企业指导教师确定。同时还要对学生在实习中表现出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遵守情况及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进行评分。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必须从企业实际出发,企业教师作为学生的第一指导教师,学校教师作为学生的第二指导教师,答辩及成绩的评定由企业和学校联合组织进行。

3.3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采用外部评价的方式。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严格实施就业准入制度,以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联系,充分反映“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其具体体现就是实行学历文凭和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制度。

我校根据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要求,建立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小组,校企双方设立专门小组,根据岗位职责和任务,按照行业相关标准,制定学生在不同培养阶段的能力指标,作为教学实施的目标和依据。我校某些课程结束后,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并拿到相应证书,不再单独进行期末考试。教育与职业标准的衔接,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工作中的作用。

4.结语

法院试用期总结篇(4)

中图分类号 R248.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5-0086-02

doi:10.14033/ki.cfmr.2016.25.045

临床护理路径是指由医护人员制定的针对某种疾病或手术的一种高效率、高品质,按照一定顺序实施的护理服务计划[1]。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是治疗子宫肌瘤的常用术式,患者在手术后往往会发生腹胀、周身酸痛等并发症,影响预后效果[2]。大量学者指出,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围手术期采取科学、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预后效果[3-4]。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所在医院在腹腔镜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开展了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应用效果较好,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妇科收治的84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抽签后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试验组患者年龄27~58岁,平均(48.22±7.61)岁,体重(56.85±6.47)kg,麻醉时间(96.72±8.70)min,手术时间(78.77±8.57)min,术后住院时间(7.12±1.47)d;对照组患者年龄28~58岁,平均(47.94±7.24)岁,体重(56.79±6.38)kg,麻醉时间(96.80±8.45)min,手术时间(78.81±8.60)min,术后住院时间(7.13±1.39)d。两组患者的年龄构成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卫生部2009年颁布的《子宫平滑肌临床路径》要求;年龄27~60岁;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顺利完成手术;术后使用镇痛泵自控镇痛;均签署知情同意协议书。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不能配合完成本研究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围术期常规护理:(1)术前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对手术的紧张、恐惧情绪;(2)做好阴道和肠道护理,留置导尿,为手术做好充分准备;(3)入手术室即开放静脉通道,协助麻醉医师进行麻醉;(4)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配合手术;(5)术后遵医嘱指导患者服药,同时给予营养护理、护理。

试验组患者采取中医护理临床路径护理:(1)中医护理临床路径的拟定。由科主任、经管医生、护士长、责任护士组成临床路径小组,制定中医护理临床路径。(2)人员培训。对组成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使护理人员充分掌握护理方法,严格按照路径设定的时间和内容进行护理[5]。(3)中医护理临床路径的实施。入院当天,为患者介绍医院的环境、探视时间、作息时间等,帮助患者熟悉环境;入院第2天,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等综合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并做好心理疏导[6];术前1 d,进行阴道冲洗、肠道准备,告知患者相关知识,手术方法等,并做好术前的检查工作,实施耳穴埋豆,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改善睡眠;手术当天,配合手术医师完成麻醉、手术;术毕,帮助患者转移至病房,摆放舒适的,评估疼痛情况,必要时指导患者进行自控镇痛;术后6 h,进行中医耳穴埋豆,刺激大肠、交感、脾,促进排气功能恢复,术后12 h口服中药排气汤,改善胃肠功能[7];术后2 d,指导患者下床活动并进行盆底功能锻炼等[8];出院时,进行出院健康指导,帮助患者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和家庭食谱,叮嘱术后恢复期禁忌事项。

1.4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出院时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采用笔者所在医院自制调查问卷,经信度和效度检测分别为0.985和0.974,信度和效度较好。由患者自主回答关于住院期间的各项护理服务的问题,总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满意:>80分;较满意:60~80分;不满意:≤60分,总满意度=(满意例数+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2.0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分别采用t检验和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比较

试验组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出院时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患者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临床路径能够通过将诊疗护理常规合理化、流程化,使病程的进展按流程进行有效控制,最终达到降低医患双方成本、提高诊疗护理效果的目的,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内容[9]。中医临床路径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管理模式,是将临床护理路径与中医护理管理相结合的一种创新模式[10]。笔者所在医院通过借鉴国内外临床路径经验总结了一套包括饮食护理、情志护理、操作技术的护理等多方面综合内容的特色护理路径。通过路径拟定人员培训临床路径实施一系列操作顺序实施中医临床路径,取得了明显效果。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通过临床护理路径,各项护理措施相互协同,提高了护理效果。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可改善腹腔镜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效果,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提高护理满意度,应用和推广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袁中草,王定清,袁爱珍,等.临床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2,18(18):130-131.

[2] Li D,Xu X,Qian R,et al.Effect of Lichong decoction on expression of Bcl-2 and Bcl-2-associated X protein mRNAs in hysteromyoma model rat[J].J Tradit Chin Med,2013,33(2):238-242.

[3]黄惠榕,赵若华,黄锦华.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腹腔镜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J].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1(6):58-59.

[4] Ovsienko A B,Gradil' N P,Bestaeva A ?,et al.Balneotherapy to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hysteromyoma[J].Vopr Kurortol Fizioter Lech Fiz Kult,2010,9(2):25-26.

[5]刘美荆,黄媛彦,李海英.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8):1689-1691.

[6]周莉.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腹腔镜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3):113.

[7]孙春儿,孙银芳.中医临床路径与常规护理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围手术期中应用效果比较[J].新中医,2015,47(1):236-238.

[8]崔福英.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护理40例[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2):59-60.

法院试用期总结篇(5)

一、对高职院校学生考核评价机制进行研究的意义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从自身情况出发,在考核形式上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越来越注重和强调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这些改革措施中仍存在定位不明、方向不准等问题。传统的以期末“一考定成绩”的评价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不利于应用型、高技能专业人才的培养。另外,有的院校在考核中过于强调“专转本”比例,有的院校过于强调“公共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忽视对学生职业素质的考核。这些问题违背了高职教育的自身规律,导致高等职业教育成为普通高等教育的翻版,既无特色,又无法在学科与专业上与普通院校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注册入学条件下高职院校学生的学情分析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相比,生源的成绩相对较低,一些学生自中学起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较差,甚至还有一部分学生存在厌学、逆反心理,但他们身上也有很多优点,如个性张扬,兴趣广泛,交际广,见识多,对感兴趣的东西学习积极特别高,而对于内容枯燥的内容则兴趣不浓。另外,高职学生大多是“90后”,独生子女,父母的管教趋向于对孩子的过分呵护,导致一些学生自我意识强,以自我为中心、集体意识淡漠,内心虽情感丰富,但敏感且脆弱。网络是“90后”学生离不开的学习工具,通过网络,他们可以轻易地获得各种文化信息,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心智发展超前。但正是这种便利让“90后”大学生出现了“浅阅读”文化现象,获得了大量的信息,却没有进一步学习和借鉴。

三、传统高职院校学生学业考核评价制度的弊端

1.考核形式单一。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学业成绩考核仍以“期末统一安排的理论考核方式”为主,课程考试绝大部分安排在每个学期末进行,在成绩评价时,总评成绩按照期末考试成绩加入平时考勤作业成绩按比例计算得出,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重较大,仍以卷面分数“论英雄”。闭卷考试多,开卷考试少;理论考试多,实践能力考查少;客观性试题偏多,主观性试题少。这种标准化考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考试的公平和公正性,减少了人为误差,但是,这种考试形式的弊端在于仅仅是对学生知识点的考核,考查了学生的记忆能力,没有考虑学生的能力发展、个性差异等重要因素,对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得不到验证。

2.考试内容老化,重理论、轻实践。

传统的课程考试内容大多局限于教材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考试内容以理论考试为主,重知识考核,轻技能和素质考核,考试内容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目标的要求脱节。考核题型大多以选择、填空、简答、计算为主。题型标准化、评分精量化、形式单一化,以考核知识的累积、记忆为目标。考试内容对授课有绝对的指导性,高职生基础本就薄弱,对枯燥的学习缺乏兴趣,为完成“及格”这一使命,只有“死记硬背”,“临时抱佛脚”,并寄希望于教师考前划重点。一些平时不认真学习的学生,通过这种考前复习,甚至在考试中通过作弊获取高分,使得学生的成绩与知识的掌握程度不相符,也使得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

3.重期末“终结性考试”,轻教学中的“过程考核”。

目前,不少高职院校都把学生的总评分数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卷面成绩两大部分,并且期末卷面分占相当大的比重,学生成绩主要取决于期末考试成绩,一次考试涵盖了一个学期的知识量,并且要求学生在短短的两个小时内反映出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仅以一次考试成绩作为结果难以正确有效地评价学生整个一学期的学习效果,不能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整个教学全过程,无法时刻掌控学生的学习进度,师生只关注考核结果,忽视考核过程,可能导致学生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考试过关,而不注重专业知识的吸收和理解,实践能力得不到培养,创新能力得不到发展。

此外,由于考试是期末一次性终结考试,学生考试结束,就意味着本门课程学习的终结。这种“一考定成绩”的方式使师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分数结果上,而忽略了学习过程中的思考、综合和积累,以及试卷分析、反馈等重要环节。对于考试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无法与学生进行反馈与交流,这样的考试模式有可能将学生引向一种僵化、死板的学习轨道,不利于学生技能的提高与创新素质的培养。

四、对高职院校学生考核评价机制的思考

学业考核是学生学业评价的重要依据,是检查教学效果、巩固学生知识、监督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借助考核工具的检测,不仅可以有效地检查教学效果与质量,还可以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及个性发展等整体素质进行判断,使之更加科学合理,充分发挥考核的积极功能,达到学业评价的目的。我们在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机制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主体的特点和主观能动性,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调查取证和了解,笔者从高职院校的教学和学生实际出发,针对传统考核评价机制的弊端,结合高职学生的学情,深入研究探索学生考核形式的多样化,对高职院校学生考核评价机制的建立提出如下建议:

1.科学设计考核体系,与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相结合。

高职教育的考核应坚持以职业岗位能力为重点,知识、技能并重,以能力和技能考核为主线,摒弃那种只考查学生背书能力的考核方式,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发挥考试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能力、自学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真正实现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强化教育质量管理,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应围绕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考试评价这一主题,构建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考试体系,即: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建立与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试接轨的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和专业知识技能考核体系,即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试与校内考试并存,“两证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应突出职业资格考试,在校内考核中应突出职业素质考核。

2.考核形式多元化、多样化。

考核形式应多元化。考核形式应根据课程性质和特点确定,重点考核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操作技能,实施模块式(理论+技能)考核。理论模块以闭卷为主,也可采用开卷考试、案例分析、实践调查与报告、小论文、答辩等形式;技能模块以过程式考核为主,间或采用课程设计、实验设计、手工模拟、实际创作及职业技能鉴定等形式;获得本专业职业技能证书可以免修相关课程等,冲抵相关课程成绩等形式。例如:我院中外合作的国际商务专业中由澳方教师担任授课的“Make A Presentation”(展示报告)课程,将闭卷笔试作为课程考核的一部分,加入“以小组完成报告并展示”考核方式,即让学生通过小组成员的通力合作完成,培养了参与意识,锻炼了合作能力,凝聚了集体智慧,真正使学生参与了课程的实践,完成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3.合理设置考试内容。

命题要突出能力考核,要有利于学生的总结与发挥,既要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考核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激发个人思考。根据各课程知识点分布特点合理设置考试题量、难度及题型,合理设置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理论知识:选用课程知识体系中的核心部分进行考查或考核;(2)实验或实践技能:注重基本原理的运用,掌握基本操作、实验或动手实践能力的考核;(3)综合素质: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我院《基础会计学》课程将会计凭证与账页附在试卷中,即将会计凭证的填制、总账与明细账的登记,纳入期末考试试卷中,重在考核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如何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考核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将是我们下一步改革的目标。

4.考核比例应“重过程,轻期末一次性考试”。

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持续过程,考试作为教学质量的评价手段,要达到客观评价的目的,其评价活动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针对部分学生平时不努力,依赖任课教师期末划重点,考前搞突击现象,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试,即“过程性考核”。这种方法避免主要由期末考试决定学业成绩的弊端,激励学生将工夫用在平时,而不是期末突击,有利于学风建设。例如:根据课程特点,我院的《基础会计学》课程改革引入过程性考核的思路,除了以“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为主外,还将阶段性考核纳入总成绩,实现了“平时成绩+阶段性考核+期末考试”为一体的模块化分级考核模式,最终得出了学生的学科总成绩,层层考核,层层监控,确保课程完成质量全过程监控。下一步改革拟将“会计证”考试作为辅助考核内容,以考促练,以考验学,既能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又能将学生的职业证书的获得贯穿于日常教学当中,利于学生的就业,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例如我院《财务会计》课程将课程实训引入日常的课程教学当中,分岗位教学,每个岗位教学任务完成后,让学生完成相应的手工操作:填制会计凭证、填写支票、编写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等实训作业,并将实训作业分纳入平时成绩当中,如果课程时间允许,则我们打算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实训作业,就像考试一样,我想效果会更好,更能体现“过程考核”。

5.建立考核结果反馈机制。

针对学生考完就忘、考完就丢、考完不知对与错,无法系统掌握专业技能的薄弱环节等问题,学校应该建立相应的课程考核结果反馈机制。因为考试结束不意味着学生本门课程学习的终结,通过考试,学生可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通过考试成绩分析,可以发现学生在知识体系、运用知识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综合素质方面的情况,从而发挥考试的预测及诊断功能。条件允许,教师还可以将考试成绩分析与学生进行交流,师生共同受益。

总之,高职院校的考核一定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考核的目的在于检验教学效果,促使每个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得到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通过不断探索学生学业考核方式改革,将考核方式改革与专业改革、课程改革相结合,使之更加科学合理,充分发挥考核的积极功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高职院校的教和学朝着培养目标的方向前进,培养出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法院试用期总结篇(6)

西方学者普遍认为,如果说法院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那么法官就是这道防线的守门人[1]。虽然检察官、律师对法律适用和裁判的作出都有重大影响,但对案件作出终局性结论的却是法官。所以,国外对法官资格要求一般比律师和检察官高。

英美法系国家强调法官必须由富有实务经验且道德学问优秀的人士担任。要求法官“年长、经验、精英”[2]。马克斯。韦伯指出,“普通法从个别案中抽象出规则然后运用到个案中的模式,要求富有实务经验的人来操作,而不需要成文法和理论所指导”[3]。因而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官一般都是从律师中选任的,取得律师资格并具有一定期限的律师从业经验是担任法官的必要条件。如英国,法官必须“具有法律知识和经验,判断和分析能力,有良好的决定和交流技巧。富有权威、道德、公正、能够理解普通人和社会,性格温和,有礼貌和尊严,对社会服务具有责任。”[4]英国除治安法官以外的所有法官都只能从参加全国4个法学会的律师中任命。其中担任地方法院的法官(不包括治安法官),必须有不少于7年的出庭律师经历,担任高等法院法官,必须具有10年以上的出庭律师经历,或者2年以上地方法院法官的经历;最高上诉法院法官,必须具有15年以上出庭律师的经历或者担任高等法院法官职务2年以上的经历。所以在英国,很少见到40岁以下的法官[5]。法官最初任职的平均年龄为47岁,高级法院的法官年龄一般都在60岁以上[6]。且他们绝大部分毕业于牛津、剑桥、伦敦等名牌大学。在美国,只有在大学法学院毕业并获得JD学位(即法律职业博士),并经过严格的律师资格考试合格,并有若干年从事律师工作经验的律师或法学教授才具有担任联邦法院法官的资格。全美2.8万法官几乎都是从律师(特别是出庭律师)中选的[7]。在澳大利亚,县级以上各级法院的法官,不仅要求必须是法律职业的合格成员,而且法律明文规定必须具有从事该职业的最低年限的经历。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是从律师队伍中吸收过来的[8]。在巴西,担任初审法院法官必须有三年以上律师经历,州法院法官必须有两年以上法官的经历,大法官则须有非常丰富的法律知识和长期的司法实践经验;联邦高级法院大法官中从律师、检察院官员中选任的,必须从事律师或者检察官职务10年以上。联邦高级军事法院大法官中从律师中选任的,必须具有从业20年的经历[9];在新加坡,法官必须是大学法律专业毕业生,并先当7年律师后才有资格当法官。最高法院法官必须有10年至20年的律师或者法官经历[10]。按照印度宪法规定,在印度国内担任司法职务至少满10年或在高等法院或者两个以上此类法院连续担任律师至少满10年才能担任高等法院法官;在任一高等法院或者两个以上高等法院连续担任法官至少5年者、在任一高等法院或者两个以上高等法院连续担任律师至少10年者、或总统认为卓越的法学家且通常要50岁以后才能担任最高法院大法官[11]。

大陆法系国家也十分重视法官的任职资格,但侧重点不同,大陆法系国家不象英美法系国家那样要求法官必须是年长的富有经验的,而更注重法官的专业知识的训练。由于在大陆法系国家,法官乃是一个被立法者所设计和缔造的运用立法的机器,法官的主要职责在于解释和适用法律,而不是创造法律,因此法官无论具备丰富的实务经验,也不必从优秀的律师中挑选[12]。但是,大陆法系十分强调法官必须接受专门的法律知识的训练,熟练地掌握法律的知识和技巧。为此,大陆法系国家一般都设立了法官从业资格考试或司法考试,这些考试十分严格,录取比例很低,一般在大学毕业后,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准备,才有可能参与考试,而有极少数人能够通过。在考试合格后,还必须经过一定时期的培训,才能出任法官。如在法国,未来的法官必须在大学读完四年法律课程,通过大学毕业考试后,还必须通过由政府主持的考试,考试合格者便可进入国立法官学院进行为期31个月的专业培训,然后通过第二次考试,合格者还要进行6个月的分专业培训[13]。在德国,法官资格经两次考试及格才能取得。在第一次考试及第二次考试之间应当经过2年的实习。实习期间须服务于普通法院民事庭、法院的刑事庭或检察署、行政官署、律师事务所或由实习司法官选择的有关机构。要被任命为法官,必须在取得法官任用资格后至少已经从事审判工作3 年。在意大利,经过十分严格法官考试之后,合格者要在法院进行6个月的实习,最后,完全合格者才能被任命为法官[14]。在韩国,初任法官必须经国家司法考试。考试合格后,还必须在大法院所属的司法研究和培训学院训练两年,才能被任命为法官[15]。要成为罗马尼亚的法官,首先必须受过大学教育,毕业于法学院,法官最初是从两年的见习期开始其法官生涯的。见习期满后,这些初出茅庐的法官必须参加资格考试。他们必须懂得民法、商法、刑法、 诉讼法、宪法和行政法的基本原理与制度。通过了资格考试的法官有权按照等级选择一审法院空缺的法官职位。提升为法律法院的法官须工作6年,提升为上诉法院的法官须工作10年,提升为最高法院的法官须工作18年。升任法院的某些领导职务则要更长的工作年限,并对法官的年龄有所限制,年龄限制范围依法院的级别高低而定,一般在65岁至70岁之间[16]。一般说来,大陆法系国家较之于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官,显得较为年轻,有时也显得缺乏经验。[17]为此,一些大陆法系法官也在逐渐改革,如日本战后实行司法改革,强调法官必须具备一定的实务经验,并开始从律师、法学教授中挑选法官。出任高等法院法官必须担任过10年以上助理法官、简易法官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学教授等职务。最高法院的法官应由具备良好的法律素养的40岁以上的人担任,只有担任高等法院法官、检察官、律师、大学教授累计达10年到20年以上,才能出任最高法院的法官[18].在韩国,担任高等法院法官必须有10年的法官经历;担任宪法裁判所大法官年龄必须在40岁以上,曾任法官、检察官、律师或者法学教授15年以上[19].尽管大陆法系和普通法系在法官任职资格的标准有所不同,但其任命法官的业务资格标准则基本相同,即(1)都必须有接受正式法学教育的背景和法学学位;(2)都必须经过律师资格考试,甚至在此基础上的更为严格的国家考试;这些考试都并非由法学院设计,而是由律师协会或司法行政部门举行;(3)都必须有专门的法官职业训练或律师执业经验。

二、法官遴选程序

如果说法官的任职资格是规定法官人选须具备基本专业水准的话,那么法官遴选程序则是从达到这一基本水准的人员中挑选具备更高业务素质和经验,并具有更高道德水准的人选的途径。严格、科学、合理的遴选程序是选出高素质法官的保障。当代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为了选拔合格的法官,对法官的选任非常严格,并且把法官人选的选拔和培养结合进行。

在大陆法系国家,首先进行大学法学本科教育,然后进行司法实践训练。在此过程中,运用考试的方法,选拔优秀的人才进入下一阶段,经过多次筛选,最后确定法官人选。在德国,不管法律从业者打算成为法官、州检察官、私人开业律师、受雇于州的文职官员,还是企业中人事或法律部门的法律专家,要经过相同的法律培训。德国对法律从业人员的培训分为完全不同的两部分;一部分主要是理论上的培养,另一部分则侧重于实务方面的训练。要取得在司法部门任职的资格,必须通过两次州考试。参加第一次考试至少要在完成了七个学期的法律学习之后,参加第二次考试则必须是完成了30个月的实习或见习服务之后。在参加第一次州考试之前,考生必须接受了七个半学期,即三年半的法学教育;但在很多情况下,参加这种考试的人都经过五年以上的学习。考试由各州的司法部根据本州的法律组织安排,考生一旦通过了第一次州考试,就可以被接受参加见习服务。这一阶段的培训持续两年。在此期间,受训者被称为“见习法官”。见习法官作为助理工作人员,在严格的指导监督下进行工作。首先是在初级法院或者州法院的民事庭或刑事庭,然后是在检察官办公室,再后是在某行政机关,最后是在律师事务所。见习法官还必须参加一些由法官或文职官员主持的讲座,这些讲座主要是对实务中出现的疑难案例进行分析。在这一见习服务结束后,即可准备参加第二次州考试了。第二次州考试仍是由各州的司法部安排主待,内容与第一次州考试差不多,只是更偏重于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考官全部是由法官和高级文职官员担任。 在日本,对法曹(即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学学者的统称)人员的培养非常重视,有着严格的考试、录用、培养制度。根据日本新宪法的规定,目前在日本,法学本科毕业生无论志向当法官、检察官或律师,都必须经过统一的司法考试。国家司法考试是各类考试中最难的一种,据统计,截至1999年底,日本各大学法学部毕业生总人数大约有四万人,每年参加司法考试的人大约有二万四千人(包括应、往届毕业生),而考试及格率却极低。除了早期的两次(1949年至1951年)曾有7%以上的记录外,一直到1964年都只有5.3%至4%之间的及格率。而1965年至1973年间则降至3.9%-2.1%之间。1974年以后一段时间更跌至2%以下。直到1985年又恢复至2%以上[20]。经过1987年设置的“法曹基本问题恳谈会”和众多关系者的竭力努力,通过实行“法曹培养制度等改革协议会”的意见书和二次的法律改正,1999年秋季的日本司法考试合格者终于达到了1000人[21]。按照日本现行司法制度,司法考试合格者,还要到司法研修所、检察厅、律师事务所参加实习,实习期间是2年(1999年开始改为1年6个月),然后再经过最后一次考试,合格者(一般为最初参考人员的3%)便可被授予法曹资格。有法曹资格的人可自由选择法三曹的职业。如果进入裁判所,首先要从判事补起,一般要在判事补的职位上做够1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升任裁判官成为判事[22]。

在英美法系国家,首先是进行大学法学教育,然后让学生从事律师职业,再从律师中选拔法官。所以说,在英美法系国家,律师是法官的摇篮,绝大多数法官要从律师中产生。在英国,法学教育的宗旨,不是培养法学理论家和教师,而是律师。英国大学法律院(系)的学生主要来 自应届高中毕业生,还招收一部分已经取得非法学专业本科学士学位者。英国律师的培养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学习(基础)阶段。这一阶段学制3年,(学习语言者加1年),由大学承担。法律院(系)都非常重视案例教学法,其基本教学方式是问答式和讨论式,以训练学生的职业技巧和技能。第一阶段学习期间,考试十分严格,凡通过考试者,多数大学的法律院(系)授予学生法学学士学位(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法科毕业生被授予文学学士学位)。(2)职业训练阶段。英国大学法律院(系)学生经过3-4年学习毕业,并不能直接取得律师资格。如果要想成为挂牌执业大律师,必须由个人提出申请,参加考试,通过者再按照招生计划和报名先后确定入学人选,进入大律师公会所属四个律师学院之一学习一年,期间要参加大律师公会的“定期餐会”,以增加与在职律师的接触,从中增长知识。在此阶段,学生通过考试以后,即可获得其所在的律师学院授予的律师学位,成为大律师。(3)实习阶段(又称为学徒阶段),取得大律师资格后,还必须到律师事务所跟执业大律师见习一年。见习结束后,由承训的律师事务所根据学生见习期间的表现决定是否录用[23]。取得律师资格都已经过了严格的培训,选任法官还要求有一定年限的律师经历,这种培训真是漫长而苛刻,选任的法官一般都是社会的精英。美国法官的培养方式和英国基本相同,它的法官也多来自于出色的律师,受到良好的法律教育。它与英国不同的一点是,法学院的教育实际上是研究生学历教育。美国法学院招收的学生至少要有大学本科毕业的学历(本科所修专业不一定是法学)。常规的法学院教育为三年;毕业后授于法律博士学位(J.D60年代以前称法律学士,LL.B),大学法学院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律师。法学院的毕业生大部分作律师。经过若干年的律师生涯,再被选任为法官。在英美法系国家,从法学院学生到律师再成为法官是一个漫长而充满障碍的过程,这一过程本身所具有的严厉性和漫长性使法官具有优良的法律专业素质。在英国,人们很少遇到非常年轻的法官,40岁以前被任命为法官是极少的事情。一旦被任命为法官,法官们都清楚地意识到司法任命是他们历尽各种苛刻的考试、考查而得来的,任命或推选为法官,被看成是一种姗姗来迟的辉煌成就,也是对随之而来的尊敬和威望的形式上的承认[24]。美国的律师被任命为法官同样有一个慢长的过程。

因此如果担任了州最高法院或联邦最高法院系统高级职位的法官,那么他的名字将家喻户晓,他的观点将引起报界的注意,并受到法律杂志的分析和评价,总之,他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25]。

无论是英美法系国家还是大陆法系国家,从法学院学生到律师或司法实习生再到法官,是一个漫长而充满考验的过程。这一过程自身的漫长、艰辛和严格,使得外国法官具有优良的法律专业素质,同时使法官意识到自身的任命既是一种巨大的荣誉,也是来之不易的,从而自觉严格依法办事,消弥司法腐败。另外,严格任命程序也利于从严掌握法官资格的统一适用,保障法官队伍的优化更新。

三、任命法官的主体

在英美法系国家,关于法官的选任方式可归结为两种,即任命制和选举制。英国主要采取任命制。英国的各级法官(包括不领薪金的业余法官),一律不经选举,而以任命的方式产生[26]。英国对法官的挑选程序是十分复杂的,法官一般是由首相亲自挑选,或由政府法律顾问(Lord Chancellor)挑选出来,最后要由英王任命。在美国,由于建国初期,一些联邦党人认为选举制将使法官不同程度地受到选民、政党等的影响,而不能保持司法的独立,因此极力主张任命制[27]。这样美国联邦法院的法官主要采取任命制。根据美国宪法第2条第3款的规定,总统有权提名,并在取得参议院的同意后,任命联邦最高法院的法官。国会对于下级联邦法院法官的任命程序也作了明确规定,而除联邦法院的法官以外,大多数州法院的法官则采取选举制。在1995年,除6个州以外,美国其他州的法官都是经过举行选举产生的[28]。在巴西,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由共和国总统任命,任命前要广泛听取参议院意见并经参议院通过;联邦高级法院、联邦高级劳动法院、联邦高级选举法院和联邦高级军事法院大法官,均由总统任命,任命前须经过参议院通过;联邦区、州法院大法官和联邦地区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联邦和州的初审法官都实行公开招聘制度,均由各法院按统一标准自行招聘,择优录用,由各院院长任命。在新加坡,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理提名,总统任命;地方法院法官由首席法官提名,总统任命。在澳大利亚、新西兰,首席法官由总理推荐,高等法院法官由司法部长推荐,均由总督任命。在爱尔兰,所有法官一概由总统任命[29]。

在大陆法国家,关于法官的选任方式,究竟应采取选举制还是任命制,曾经存在着争论。一种观点认为,如果法官由任命产生,则难以摆脱政党和行政部门的干涉,而由选民选举产生,则有助于司法独立。另一种观点认为,由于选举过程本身也是受政党操纵的,因此选举产生的法官也难以摆脱政党的影响。尤其是在当代社会法律日趋复杂,法官应具有高深的法律知识,如果法官由选举产生,则选民对法官的内在素质很难有足够的认识,且法官为迎合选民的好恶,极易在当选后作出不公正的裁判,反而会损害司法的独立[30]。所以,在大陆法系国家,只有极个别国家如瑞士主要采取选举制,要求法官必须经选举才能当选,经过一定时期还必须经过再次选举才能留任[31]。而大多数国家均采取由行政机关任命的办法,但为防止行政机关利用任命的权限而干涉司法的独立,各国对于行政机关的任命,又设有种种限制。如规定行政机关任命的法官必须符合法定的任职资格,或要求法官必须通过司法考试才能被任命[32]。尤其是要求行政机关任命法官,必须由其他机构提出人选或征得其他机构的同意。不管法官是采取何种方式产生的,许多国家都规定法官最后的任命,应由国家元首、总统、国王或政府首脑以国事行为的方式进行[33]。如日本最高裁判所所长由内阁提名,天皇任命。最高裁判所大法官由内阁任命,天皇认证。高等裁判所所长、法官、助理法官、简易裁判所法官均由内阁根据最高裁判所指定册任命。高等裁判所所长的任免,由天皇认证,以上任命,均须交付国民审查通过。《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外,联邦总统任免联邦法官。联邦的各个最高法院法官的任用,由主管各该领域的联邦部长同法官选任委员共同决定。各州可以规定各州法官的任用,由州司法部长同法官选任委员会共同决定。联邦的16名法官分别由众议院和参议院各选8名,而且必须由议会三分之二通过。在奥地利,法官由联邦总统或者总统授权的联邦部长根据联邦政府的建议予以任命,联邦政府或者联邦部长应该听取根据司法法规设立的专门评议会的建议。在韩国,大法院的首法官由国会提名,总统任命;其他大法官由首法官提名,经国会同意后,由总统任命。高等法院和地区法院 的法官,经大法院法官委员会同意后,由首法官任命。宪法裁判所的9名大法官,其中3名由国会通过,3名由大法院提名,3名由总统指定。在泰国,任何一级法官,经法官委员会提名,均由国王任命[34]。

任命本身就是一种国家荣誉。这不仅表达了对法官地位的高度尊重,也强化了法官对自身职业的神圣感和使命感,从而有助于其严格依法办事[35]。同时,由于任命法官的主体地位相对较高,有利于防止地方势力的干扰,从而保证独立行使司法权,避免司法腐败行为。

四、逐级选拔法官

为保证法官素质,当今国外法官的来源除了从律师或通过司法考试遴选法官外,还采取上一级(法院)法官从下一级(法院)法官中选拔的方式。如德国初次任命的法官一般在州初级法院和中级法院任职,有30%左右的法官一直在最初任命的职务上工作。在初级和中级法院工作10年左右,一部分法官有可能到高级法院任法官或者在中级法院任庭长。法国的法官分为四级,分别为二级、一级二等、一级一等、特级。其中:二级法官占60%,一级二等法官占20%,一级一等占15%,特级仅占5%。上一级法官一般应从下一级法官中选升,特殊情况也有越级提拔的。在泰国,到府初审法院任法官后,可以逐级晋升,经过10年以上才能据其品德、业绩,报全国法官委员会讨论决定是否晋升到曼谷(首都)的初审法院,即两个民事法院、两个刑事法院和中央劳动法院、中央税务法院、中央儿童法院(又称曼谷大法院)当法官;在曼谷初审法院当四五年法官后,如上诉法院法官有空缺,才有可能晋升到上诉法院当法官。如果大理院法官有空缺,必须在高级法院或者民事法院、刑事法院任过10年以上法官、法官组长、庭长或者院长,并且必须具有25年法官工作经历的,才有可能晋升为大理院大法官。在印度,地区以上各级法院的法官,大部分由下级法院的法官中逐级选拔上来。一般任治安法院法官4年,才可选拔到地区法院任法官。巴西法官可以不断得到提升,提升主要根据资历和能力。可以从小城市法官(正式法官一级)晋升到重要城市法官(正式法官二级),再晋升到首府法官(正式法官三级),还可以晋升到州法院法官[36]。再如日本,最高法院法官至少10人具备曾经担任高等法院院长或法官10年以上资历,任职最高法院法官须担任过法官、简易法院法官、检察官、律师、大学法律教授或副教授,任职达20年以上。据我国著名台湾学者史锡恩在1990年访问日本最高法院时了解,该法院15名法官中,5名由下级法院法官升任,5名从检察官及律师中选任,其余的从法学家及高级法务行政官中选任[37]。

五、实行严格而系统的司法考试制度

严格的司法考试,是选择优秀司法人员的首要条件。为了保障司法人员及其他法律工作者的高素质和司法队伍的优化更新,各个国家建立了一套严格而系统的司法考试制度。

(一)考试条件、程序严格

在法官考试的全过程中,多数国家除对报考条件作了严格规定外,对考试的步骤、方式也作出比较详细的规定。德国和日本都规定,法官资格(日本称为法曹资格)经两次考试及格,才能取得。在日本,无论充当法官、检察官或者律师,都必须经过统一的司法考试。德国还要求,第一次应试者须在大学研习法学3年6个月,其中至少需有4个学期在同一大学研习法律。第一次考试通过后应经过2年的实习,才能参加第二次考试。美国、英国等国虽然没有规定特定的法官考试,但都要求法官任职之前必须任过律师,而律师资格的取得,则有严格的考试制度。

(二)实行公开竞争、人才择优的考试原则

实行法官考试的国家普遍采取公开竞争、机会均等、人才择优录取原则。德国规定,不仅考试程序与录用条件要公开,而且考试成绩、及格名次要告知本人,有疑问允许依法申诉、复核。有关争取第一流人选的原则是,按照报考人的考试成绩排列名次,鉴别优劣、择优录用。法国规定对报考者不论其种族、性别、家庭出身、住所远近,以及政治面貌和倾向、信仰和哲学观点如何,均一视同仁,除德行和才能的差别,不得有其他差别。

(三)考试形式多样化

法院试用期总结篇(7)

0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扩张,与此同步的是高校教师数量的急剧增长,全国高校教职工数量从1999年的106万,其中专任教师42.6万,增长到2006年的187万,其中专任教师107.6万。七年期间专任教师增速152%,而这个庞大的群体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

1高校招聘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对教师的招聘活动基本上沿袭着传统的程序和做法,传统的考核办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它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和缺陷。

1.1人力资源招聘计划不够具体

我国高校教师聘用管理中,师资需求是由人事部门组织各学院通过报年度需求量,再汇总形成总的需求计划,经学校党委开会讨论通过实施,缺乏具体的人力资源规划和岗位工作分析。通常在高校的招聘信息中包括学校概况、需求专业及学历要求、优惠政策、应聘者应提供材料、联系办法等,而对于教师岗位的说明和特殊要求甚少提及。

1.2对拟招聘岗位素质要求不够全面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高校教师招聘,过多看重文凭和专业而忽略其他,只要专业对口,学历越高,其他要求越松。对于博士学历的应聘者,通常对其科研成果、研究方向进行评估就作出了录用决策,缺乏考察其职业道德、思想价值观念、团队合作意识等。

1.3甄选测试方式不够科学

国内高校招聘教师的甄选方式基本上是人事部门经过简历的筛选后,组织一次面试,后选择某一课程试讲一次,就决定是否聘用。面试常常采用非结构化面试的方式。这种面试方法具有面试问题的不确定性、面试过程的发散性、评分标准的模糊性等特点,因此,对主考官要求很高,而我们很多高校很少对面试主考官进行必要培训与面试前必要的指导,因此,容易出现很多问题。

1.4试用期引导与考核针对性不够强

试用期给新录用教师提供了了解与适应院校及系部、熟悉教学科研岗位的好机会,同时,也让高校有机会观察新教师的工作表现是否是否与岗位的要求一致。然而,大部分高校在新教师报到后,只是组织岗前培训让大家了解学校历史传统、学科专业发展状况及各项规章制度等,没有积极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引导帮助新教师。试用期间院(系)考核主观性强、针对性较差,试用期结束前,人事部门组织院(系)负责人沟通一次,就可以决定一名教师的转正与否了。

2胜任力视角下高校教师招聘体系构建的意义

1973年,哈佛大学的戴维·麦克里兰德教授提出了“胜任能力”概念,英文为competency,并建立了冰山模型式的胜任能力模型,从品质和能力层面论证了个体与岗位工作绩效的关系。他认为可以用个体的态度、价值观和自我形象、动机和特质等潜在的深层次特征,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表现优秀者和表现一般者区分开来。这些区别特征后被称作胜任能力,而胜任能力是决定工作绩效的持久品质和特征。个体心理学指出,越是内在的、深层的素质,越不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而且对工作业绩的预测作用就越强,效果就越稳定。因此,新时期高校教师胜任力结构模型应由三部分构成:知识素质、能力素质、人格素质。

胜任力视角下的招聘体系能够克服拟招聘教师素质要求不全面不具体的缺点,能提高选拔测试的效度与信度,并能加强新教师试用期引导与考核的针对性,有利于增强高校新进人员的匹配性,有利于促进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实现教师“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

3胜任力视角下的高校教师招聘体系探究

3.1基于教师胜任力的招募

3.1.1明确师资要求

国内高校对招聘权的划分有两种模式:一是分权式,由院系等具体用人部门提出人选,由学校决定是否聘用,具体用人部门的意见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另一种是集权式,具体用人部门的权利是虚的,实际的决定权在学校。两种模式各有弊端。而事实上,院系是具体的用人部门,他们最清楚需要具备什么知识,擅长哪一领域的师资力量,而人事部门更关注教师职业道德、且更清楚学校的发展目标、文化背景等,因此,实践中应该加强两部门的合作,发挥各自的特长,一方面积极配合建立本校的教师胜任力通用模型,另一方面在具体的招聘中明确更加具体的素质要求。

3.1.2选择招募渠道

招募的渠道可以分为内部招募和外部招募两种,随着高校专业的调整以及各专业招生规模的增减,教师在高校内部也发生着流动,也即在高校内部存在着内部劳动力市场,这是高校宝贵的资源,当内部出现师资力量结构性不平衡时,应首先进行内部调整,可以采用推荐法或者职位公告法。当高校快速发展时,一味依赖内部劳动力市场会导致以次充好现象,因此,高校应根据明确的师资需求情况,采用校园宣讲会、专业性杂志及报纸、学校网站及时向外部相关劳动力市场招聘需求信息,并在的信息中依据岗位胜任力清晰表述拟招聘人员硬件或软件要求。

3.2基于教师胜任力的选拔与录用

基于胜任力的选拔就是依据先前界定的人员甄选的客观标准和依据——胜任力,以笔试、心理测试、情景模拟测试、面试等方法测试甄选应聘者的过程。为了提高选拔评价的效度与信度,高校应成立招聘小组,由人事部门的专家和院(系)的主任、学科带头人以及人事测评方面的专家组成招聘小组共同对应聘者进行人员素质测评,保证招聘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性。

3.2.1申请表及简历的筛选

申请表是高校设计的标准化的初级筛选表,结构完整且直截了当,能节省筛选时间且能避免申请人遗漏信息。简历是应聘者自己携带的个人介绍材料,内容详细具体。对应聘者申请表及简历的初审可以迅速从应聘者中剔除明显不符合高校教师准入资格者,比如不符合学历学位要求、不符合专业要求、不符合教师学缘关系(毕业学校)要求等的申请人。

3.2.2结构化面试

结构化面试具有内容确定、程序严谨、评分统一、形式活而不乱等特点。从近年面试实践经验上看,其测评的效度、信度较高,比较适合规模较大,组织、规范性较强的录用、选拔性考试,因此,结构化面试可以成为目前高校录用面试的基本方法。基于胜任力的结构化面试更多的侧重于考察候选人与高校的文化匹配性,个性特质、自我概念和动机等与职位的匹配性等深层次的胜任力,如,真诚正直、尊重他人、友好合作等。为了增加面试的效度,尽量采用“STAR面试法”,也即Situation(背景)、Task(任务)、Action(行动)、Result(结果)。

3.2.3笔试

笔试应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考核知识素质、另一部分考核人格素质。因此,人事部门应组织院(系)命题,依此测试应聘者学科专业知识及教育理论等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选择合适的心理测试量表,如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卡特尔16PF测验等,测试应聘者的职业兴趣与人格特征。

3.2.4情景模拟测验

第一,采用角色扮演法,也即常见的试讲,目的是测试应试者的备课、板书设计、教学组织、教材处理、知识点的把握等能力。随着教学手段、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试讲应要求应聘者运用幻灯片、计算机等多媒体技术,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应聘者试讲过程中,穿插“学生”提问或其他突发事件,这样的设计接近于实际情景,内容效度较高。应聘者试讲的过程中,考官依据胜任力要求考察观察应聘者的授课能力、操作现代科技教育手段等能力、应变能力及情绪控制等。

第二,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法,也即选择某学科或专业领域的话题,组织候选人平等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观察每位候选人的表现,或者院(系)具体用人部门组织几名教师与应聘者就某一学科或专业方面的问题进行座谈,进一步测学科发展前沿知识的掌握程度、教育及教育科研能力并可进一步观察应聘者是否具备人际交往能力、治学严谨、尊重他人、友好合作等人格素质。

3.2.5背景调查

背景调查一方面是为了证实应聘者申请职位时提供的资料如文凭、在校期间作品、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专家的推荐信等是否真实可信;二是了解应聘者以前是否存在有负面影响的行为。对于非应届毕业生,背景调查可以了解应聘者在前单位的任职情况、在职表现、离职原因等。总之,背景调查就是针对应聘者过去的情况,“鉴往知来”,判断应聘者的能力素质与人格素质。

3.2.6录用决策

经过前期科学的甄选测试,综合应聘者的多种考评结果,采用跨栏模式,即每轮测试都有淘汰,应聘者只有通过考核,才能进入下一关,每轮测试都通过才算合格。对于所有最后的候选人,要综合所有测试结果,由具体院(系)用人部门与人事部门共同讨论作出录用决策,并安置候选人到适合的岗位上,做到人岗匹配,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3.3基于教师胜任力的试用期引导与考核

一名新教师从走上教学科研岗位到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需要一个不断努力的过程,高校如果能够根据教师胜任力要求在试用期就告知新教师以后努力的方向,引导新教师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教师的成长道路就更加清晰明确,最终有利于教师与高校的共同发展。

试用期教师的考核,首先要明晰人事部门与院(系)的职责权限,人事部门需要建立健全学校指导与考核方面的制度,按期审核、汇总转正材料,为院(系)用人部门提供支持;院(系)要明确试用期的考核标准(胜任力)、确认试用考核结果,负责新员工试用期的日常管理等。其次,明确试用期考核的责任人,一般来说,院(系)负责人是新教师试用考核直接责任人,而导师应是教研室主任或有较丰富的教学科研经验、品行兼优的骨干教师,负责新教师试用期内的工作指导以及业绩评价等工作。最后,在试用期结束前一周左右,要汇总完成基于胜任力的试用期员工考核表,并召开人事部门与院(系)用人部门的沟通联系会,确定试用期教师的去留。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陈慧青.世纪之交我国普通高校规模扩张研究[J].教育科学,2008,(4):71.

[2]罗双平.从岗位胜任到绩效卓越——能力模型建立操作实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2.

法院试用期总结篇(8)

公司招聘工作总结1在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的背景下,为促进我院学生实习就业,进一步搭建校企人才沟通合作平台,拓宽学生实习就业渠道,给我院学生就业供给全面有效的服务,我院于6月5日举办了“广州职业技术学院20__年学校招聘会”。在学院领导的支持下,本次招聘会到达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将本次招聘会举办情景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明确职责

学院领导一向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就业”为办学指导思想,充分认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招聘会筹备工作开展以来,该项工作得到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一方面,院领导召开了多次协调会,强调举办招聘会的意义和重要性,并对这次招聘会进行了研究和部署,要求发挥各方面的作用,经过各种渠道,多方联系用人单位前来学校招聘学生,群策群力,共同为开展好这次招聘会而努力;另一方面,就业处与各系(部)之间还进行了多次协商会议,就招聘会的前期准备、现场布置、接待及人员安排、事务分工等招聘会相关事宜进行了研讨,明确了各自的职责,确保了招聘会的顺利、成功举办。

二、紧密配合,认真准备

就业处精心准备、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并进取联系用人单位,各系(部)密切配合,组织学生参加招聘活动,确保了招聘会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

首先,建立了招聘会工作机构,经过协商,确定了具体的招聘会事务分工,明确了各自所负责的相关事宜,制定了“招聘会策划方案”、“招聘会日程表”,各部门进行协调,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其次,学生处召开了09级学生代表的工作布置及动员大会,采用了学生代表与用人单位“一对一”的服务方式,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使命感和职责心,另一方面让整个工作更加规范、严谨,保证了工作开展的实效性。

三、周密安排,有条不紊

本次招聘会从5月初开始筹备,包括材料准备,宣传准备,学生培训等,5月中旬开始向企业发送邀请函,共邀请五十多家企业,实际到场参会有四十多家,企业来自广州、深圳及粤东城市,供给1000多个职位,招聘专业主要涉及物流、计算机、市场营销、会计、商务英语、旅游管理、艺术设计专业等众多领域。

招聘会前期准备工作历时一个月,于6月5日上午9:30在综合楼前广场正式拉开帷幕,院领导,企业代表,学生代表先后在开幕式上作了发言。学院副院长在讲话中就我院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等方面资料,对我院的基本情景作了介绍,并向企业正式推荐学院的学生,他说:“我们相信,经过两年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系统学习,我院学生将以其所掌握的充实的专业知识,精湛的专业技能,以其独特的创新本事和高素质品德修养,为其将来所服务的公司、企业带来新的活力,做出新的贡献。”最终,他祝愿参加此次招聘会的所有的企事业、公司都能招聘到称心如意的有用人才,祝愿我院所有的毕业生都能够找到适当的满意的工作。作为企业代表,顺丰(集团)有限公司华南区高级经理李东在发言中表示,他参加过那么多场学校招聘会,像广州学院这种组织方式的还是头一次见到,由此可见学院领导对此次招聘会的高度重视,全院师生对此次招聘会的精心准备,现场布置井然有序,场面感人,接待热情,服务周到,师生的精神面貌值得称赞。这一次的招聘会很新颖,有特色。学院的毕业生学习、动手本事强,务实上进,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值得向在场的企业推荐聘用。他也期望学生能抓住这个好机会,寻找到适合自我的工作。最终,

他说:“感激学院师生对我们的热情接待,感激学院一向以来为我们企业培养人才,为企业与学生沟通供给平台,我预祝,此次招聘会取得圆满成功。”学生代表安超则在发言中对学院多年的培育和企业为学生供给机会表示感激,并介绍了学生在校的学习实践情景,最终他表示应对社会的挑战,将以信心满怀的状态,利用自身的优势,融入社会这所大学,调整好自我的心态,以最短的时间适应工作环境。

院党委书记宣布本场招聘会开始后,在“把握实习机遇,实现就业梦想”、“共筑实台,双赢完美未来”两个标语的映衬下,学生们分散到各自感兴趣的企业摊位前,开始双向选择。我院1700多名学生参加了与用人单位的洽谈,学生带着个人简历,来往于各个招聘摊位,自信地回答用人单位提出的问题,并当场完成部分单位准备的试题。

多数用人单位十分看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及语言表达本事、应变本事、人际沟通协调本事等综合素质。学生则比较关心自我的工资、食宿、福利待遇、晋升空间等问题。为招揽人才,不少企业实习期间月薪就有1500——__元。

现场气氛热烈,企业与学生应对面洽谈,学院领导到现场指导、察视,各部门紧密配合,保证了本场招聘会顺利进行。午时,应部分企业的要求,在我院工作人员的安排下,启用了4间多媒体教室,供企业进行宣讲、复试等活动,因个别企业的面试时间延长,招聘会比原计划推迟了两个小时,最终获得圆满结束。

会后,在与部分企业负责人的交流中了解到,企业对本场招聘会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对我院学生在面试中的表现予以了充分的肯定。而学生们也表示将珍惜机会,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合理定位,在就业大潮中勇敢拼搏,实现自身价值。

在这次招聘会中,我院的学生凭着充实的专业知识、精湛的专业技能、独特的创新本事和优良的道德修养,受到了用人单位的青睐,有500多人达成意向,400多人签约,用人单位代表深信,潮汕学院的学生必须能为他们企业带去新的活力,为企业做出新的贡献。

当天,揭阳日报,普宁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扩大了我院的社会影响,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好评,社会各界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评价。

四、推进校企合作,提高服务质量

就业工作是一个长期、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学生就业关系到学生的前途和学院的社会信誉,我们将以这次招聘会为契机,在稳定原有的合作单位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多方合作,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帮忙学生解疑释惑,稳定学生心态;尽力帮忙毕业生充分就业,在关键时期以最大努力,切切实实做好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

公司招聘工作总结2今年招聘工作在吸取总结往年经验的基础上,在招聘流程及渠道方面做出了改善和完善,取得了必须的成果。现对上半年招聘工作总结如下:

一、招聘工作概况

(一)基本流程

(二)时间安排

2月下旬:汇总科室用人需求

3月-4月:设计医院招聘启事,与人才市场、网站、院校进行联系,招聘启事;参加学校春季招聘会及人才市场招聘会;接待应聘人员、整理应聘资料、录入备用人才信息库,筛选简历。5月上旬:通知应聘者面试5月中旬:进行面试5月下旬:进行笔试(复试)。

6月上旬:汇总经过复试人员名单,报业务部门审核,上办公会审批6月中旬:通知合格人员准备材料及报到时间。

二、招聘数据统计

今年先后有31个科室上报了用人需求,计划招聘人数68人,实际招聘人数48人。

(一)基本数据:

(二)学历比例:

1、1214名应聘人员当中,本科生有827人,占68%;研究生有387人,占32%;

2、106名面试人员中,本科生共80人,占75%,研究生共26人,占25%;

3、48名录取人员中,本科生共35人,占73%,研究生共13人,占27%。

(三)数据比较:

三、今年招聘工作情景分析

今年招聘工作较往年更加规范、透明;人才质量也较往年有很大提高,具体情景分析如下:

(一)优点:

1、招聘渠道多样化。

今年除了采取往年参加现场招聘会及内部推荐的方式外,首次采用了网络招聘。3月份先后在全国前50名高等院校的就业网上了医院人才招聘信息,应聘者能够经过现场报名及电子邮件的方式投递简历。截止到4月_日,共收到简历1200余份,为招聘工作供给了充足的人才资源。

2、招聘流程规范化。

严格按照招聘流程开展工作,并按专业分别进行了外科、内科、技类、药学、医学工程、麻醉专业的专场面试会。并强化机关指导科室的职能作用,每场面试会都有业务部门及相关用人部门的领导参与评分,面试结果比较客观、公平。

3、公开招聘、公平竞争、挖掘人才。

严格按照招聘标准,从人才信息库中挑选优秀人才,公开面试,现场评分,公布结果,杜绝了不公平竞争,也给优秀人才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

(二)缺点:

1、计划招聘执行力不强。

主要表此刻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用人科室用人需求上报不及时,造成制定招聘计划不准确;二是个别科室不按流程招聘,不能保证招聘人才质量。

2、招聘工作环节衔接不紧凑。

投递简历和面试间隔时间太长,异常是在就业高峰期的应届毕业生,择业机会比较多,因为间隔时间过长,导致人才流失。

(三)改善意见

1、加强计划招聘的执行力度,严格按照招聘流程实施招聘工作,

督促各科室及时上报用人需求。尤其是上半年为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高峰期,不一样于平时的零星招聘,上半年的招聘工作是成批量的,仅有及时汇总各科室的用人需求计划,才能保证招聘工作的有效性。

2、合理安排招聘工作时间,缩短投递简历及面试之间的间隔,让应聘人员在较短的时间内便能接到面试通知,使得工作更紧凑,从而防止人才流失。

3、合理设计招聘启事,注意细节。

比如报名方式里要求应聘人员发电子简历时注明姓名及专业,不要重复投递简历。吸取本次招聘工作的经验教训,更好的利用网络招聘的优势。

4、加强与各医学院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联系,保证充足的生源。

公司招聘工作总结3招聘的成功之处如下。

1.招聘准备工作充分

如在学校招聘过程中,安排了公司高层领导精彩的宣讲辅助以ppt的形式,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回答同学们的提问,足够的公司宣传资料等。

2.招聘面试流程的科学制定

招聘工作的每个步骤都分工明确,招聘工作小组成员也尽职工作,配合良好,整个招聘工作基本顺利地得以完成。

3.基本上按照招聘计划完成了人员招募工作,为公司的发展供给了人员的保障。

招聘的不足之处如下。

1.人员招聘的完成率完成欠佳,原因是时间安排紧张。

2.招聘预算费用超支。

公司招聘工作总结420__年上半年,按照公司年度既定计划部署,招聘工作有序开展,现将半年度招聘工作总结如下。

一、招聘工作总体情景

上半年,人力资源部组织参加现场招聘80余次,参加学校招聘9场,收集各类简历信息3000余条,组织集团面试11场,共面试大专以上管理人员249人,录用82名,实报到72人,签订劳动合同(参保)29人。基本完成了上半年的用工需求计划,满足了各单位对管理人员的需求。

在一线人员招聘方面,人力资源部进取协助、配合各单位招聘一线操作人员,基本满足各单位对一线操作人员的需求。公司接下轻轨项目后,面临着保洁员缺口较大的问题,人力资源部从4月中下旬开始,经过网络、报纸、劳务市场等多种渠道,进取招聘保洁员,到4月28日轻轨项目正式接管后,保洁员已基本满足项目运行。

为规范招聘工作流程,做好与各单位的衔接,人力资源部5月份着手对《招聘管理制度》进行修订,目前修订版本已基本定稿,进入试运行和征求意见阶段,后续将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学习并贯彻执行。

二、招聘渠道的维护与拓展

20__年上半年,人力资源部在充分利用各种原有渠道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招聘渠道,深化校企合作。

1、在利用常规人才市场进行招聘的同时,进取关注价位更为低廉或免费的劳务市场,比如旧学前人才市场、平江区职业介绍所等,这类劳务市场定位于学历低、年龄偏大、就业面窄的低端劳动力,能1

更好地满足公司对一线操作人员的招聘需求。

2、进一步拓展学校招聘。

在维护____服务外包职业学院等既有的学校招聘渠道以外,今年进取拓展并参加了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的学校招聘,另外与苏大应用技术学院和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接洽。

3、深化校企合作。

5月份,完成了与__校新一年度的校企合作协议,并邀请负责学生就业的教师来公司实地参观;6月份,与职业学院签订了“__班”的定向培养三方协议书,在去年签订的校企合作协议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公司和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4、充分利用___网等免费的信息网站招聘信息,必要时经过置顶服务,吸引求职者关注公司,获取有用的简历信息和人力资源。

三、招聘费用统计分析

上半年共发生招聘费用55940元,费用明细如下表:

从现场招聘发生的费用来说,数额略高于上年同期水平。一方面由于娄葑人才市场价格提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今年参加的现场招聘绝大部分是园区、市区、__区和__的常规收费场次,而一些免费或收费较少的场次参加较少。

四、招聘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

1、一线操作人员仍有较大缺口,部分项目一线人员需求比较紧急。

下半年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大一线人员的招聘力度,加强与各分部的协作配合。针对现场招聘一线人员效果不好的情景,进取探索行之有效的招聘渠道。

2、兼职招聘员队伍建设尚不完善,流程环节的衔接仍不太顺畅,制度的贯彻落实也有不到位的地方。

3、树立招聘工作的成本意识,加强对招聘工作的成本收益分析,探索贴合公司情景,性价比优良的招聘模式,杜绝招聘工作的盲目性,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浪费。

4、管理人员的笔试、面试工作有待完善,从目前的开放式、主观性强的面试考核方式,向结构化、专业化的面试考核方式转变,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提取每个岗位的关键胜任特征,使面试考核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这也是今后开展招聘工作的一大课题。

20__年上半年的招聘工作,有必须的阶段性成果,也有很多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继续投入饱满的热情,发挥优势,改善不足,进一步做好公司招聘工作,为各单位及时输送适宜的人力资源。

公司招聘工作总结5从20__年5月进入公司工作以来,已经一年多时间,经历了公司快速发展的时期,从中我们收获了不少宝贵的工作经验,也学习到很多先进的工作方法,为了总结前期工作中的不足,更好的开展后期的工作,现将招聘工作小结如下:

一、工作资料

1、招聘渠道的开发

为能使公司人员配置及时有效,满足公司经营对各层次人才的需求,在维护好原有网络招聘渠道(新安人才网)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网络招聘渠道,使公司的招聘辐射范围得到更大的拓展,满足了公司的管理、技术人员招聘需求。

为满足一线生产需求,公司现与三家人力资源公司(文都、远景、申祥)进行劳务派遣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处理好三家合理的竞争关系,保证公司利益的最大化,确保在招聘高峰期,能够及时有效的满足公司生产员工的需求。

2、20__年人员招聘配置

20__年1月1日公司在职员工为1260人,截止6月31日公司在职员工为1615人,月度离职率控制在10%-15%之间,到达制造业合理的人员流动比率标准,从人员年龄、性别、学历、技能结构各方面分析都较为合理。同时也保证了人员合理有序的流动,各部门人员配备满足了生产发展需要,具体配置如下:

3、20__届大学生招聘

为满足8.5代线经营需要,在全国五大高校开展了20__届大学生巡回学校招聘,共收集简历近千份,经历初试、笔试、复试,最终录用优秀20__届毕业生30人,录用比例到达1:33,保证了录用大学生的质量,有效的保障了后期公司的用人需求。招聘结束后,顺利完成了三方协议的签订并归档合肥市人才市场,并与大学生坚持日常的联系,帮忙其解决疑难问题。

在大学生即将入职前期,做好产业培训营训练前期的所有准备工作,与苏州招聘方坚持紧密的联系,确保大学生入职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4、其他工作

1)、完成团体户申请前期所有材料的准备及申报工作;2)、编写大学生招聘笔试题,内部招聘相关笔试题,主持开展内部招聘等;3)、劝退不适应公司发展需要的员工50余人;4)、其他维护招聘工作正常运行的日常工作。

二、工作中的感想

1、工作中不足的总结

在公司一年的工作期间,有提高有不足,更多的是工作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的吸取。在日常工作过程中,由于沟通和监督未及时到位,导致不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在此需深刻总结,以避免后期类似事件的发生。

后期在工作过程中招聘应进取主动的去完成工作,加强日常工作的监督力度及在执行过程中的精细化,确保整体工作的有序性及完整性。

2、其他感想

1)、现代企业管理必须建立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应"制度化、规范化、人性化",依法制定规章制度是企业内部的"立法",是企业人力资源工作规范运行和行使用人权的重要方式之一,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和行使好法律赋予的这一权利,使企业的运行平稳,流通,高效,所以公司应根据自身实际,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并严格依法执行,做到"合理,合法,全面,具体"。这样能够:

①、规范管理,能使企业经营有序,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②、制订规则,能使员工行为合矩,提高管理效率;③、解决劳动争议不可缺少的有力手段;

同时对制定的规章制度也要进行及时的修改,补充,不能制定好后便完事大吉,要根据公司实际发展情景依法不断推陈出新,从而适应公司总体发展需求。

法院试用期总结篇(9)

二、科研能力培养。

日本大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十分重视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部分院校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机制。本科生的科研培养计划被作为必须课安排到第四年进行,各院校首先向每位本科生介绍各个实验室的科研内容、导师及实验员的科研方向,本科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实验室。进入实验室后,实验室安排导师介绍自己的实验研究,并与本科生相互交流,本科生根据自己兴趣选择导师和相应的研究方向。然后在导师安排和指导下,本科生进行一些简单实验以熟悉实验过程、实验仪器及设备。之后本科生通过对实验的熟悉和文献学习,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并开始实验。实验过程中,每周实验开始前本科生都被要求汇报自己本周试验计划,并且实验室将定期举行研讨会,会上学生向导师和其他实验老师汇报自己实验进展,听取导师意见并进行总结。第四年结束后,院校将组织专家以答辩的形式对每位本科生的研究成果进行点评,本科生对专家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我国教育部和各高等医学院校对于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也比较重视,专门设立了“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基金”等多项基金支持本科生的科研项目,并且部分高等医学院校设立自己的基金支持本校学生的科研项目。本科生首先需要自行联系一位或多位副教授以上职称的老师作为自己项目的导师以及数名本科生形成科研团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自己的项目计划书,包括项目内容、时间、预期效果、经费预算等,并向学校组织的专家团进行汇报,经专家审核通过后学校发放经费开展项目,项目周期一般为一年。项目中期,专家组将对项目实行情况听取本科生汇报。项目完成后,项目组并须向专家组递交结题报告书,专家根据审核该项目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来决定是否给予结题。另一方面,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生科研活动不作为必修课,而是在课余时间进行,这大大限制了医学院校本科生的科研能力的提高。但随着国家和各高等医学院校在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重视和在资金投入上逐年增加,相信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本科生会参加到科研项目中去以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三、临床技能培训。

日本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见习一般在第四年,实习在第五年。由于在第四年、第五年仍然穿插着基础课程学习,所以临床见习和实习周期相对较长。日本法律规定未获得医师资格的公民禁止进行医学操作。各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生的临床技能培训只能在学生和学生或者学生和老师之间模拟医生与病人进行操作。这明显限制了本科生对临床诊断技能和操作方法的掌握。近年来,随着标准化病人(StandardPatient,SP)的出现,日本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生临床技能培训的问题得到明显缓解。经过培训后的正常人在临床教学或考试中充当病人,医学生在模拟病人身上进行相应的诊疗操作,病人做出相应的表现,整个过程中,模拟病人担当了评估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在我国,第三年下学期进行临床技能培训,临床见习在第四年与专业课一起进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和二十世纪初,由于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不十分严格,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生的见习和临床技能培训部分可以在病人身上进行,但随着2002年4月4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关于“举证倒置”的观点提出以后,患者的权益开始得到充分维护的同时,本科生的见习和临床技能培训资源缺乏的问题也凸现出来。临床技能培训也从科室走进了临床技能培训中心,SP教学法开始推广和应用。但由于需要临床经验丰富的人充当模拟病人而且培训资源缺乏,目前只有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以及汕头大学医学院等少数院校开展,且大多数是以“学生标准化病人”(StudentStandardPatient,SP)的形式进行。

四、临床实习。

日本大部分高等医学院校要求本科生在第五年开始进入临床实习。平均为40周,共计1100学时左右。从2005年12月开始,日本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生经过临床技能培训后,必须通过公共成效考试(TheCommonAchievementTest,CAT)考试才能进入临床实习。CAT包括计算机考试(Com-puter-basedtesting,CBA)和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StructuredClinicalExamination,OSCE)两部分组成,其内容根据样板核心课程而定。日本的临床实习分为三种:诊疗见习型、模拟诊疗型和诊疗参与型。日本的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生临床实习以诊疗参与型为主。住院医师与实习生组成诊疗小组,实习生参加实际的日常诊疗活动中以提高实习生的临床能力。各高等医学院校对实习生采取观察记录、共用考试和OSCE进行考核。其中半数以上学校采取网络版医学测试(NationalBoardofMedicalExamination,NBME)进行。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生临床技能培训结束后,学校将组织学生参加临床技能考核,考核通过者才能进入临床实习。医学院校本科生一般第五年进入医院实习,时间为一年。实习采取轮转制,学生轮流在各科室实习,每个科室实习三个星期左右。在各科室实习期间,实习生由带教老师一对一指导,并参与到带教老师所在的诊疗小组中,且实习生需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完成病史询问、病历书写、病人处理和一些常规操作。在每科室实习完毕后,经过出科考试,带教老师给予评定并提出意见,然后科室负责人给予评定合格后,实习生方可转往下一个科室实习。在一年实习结束后,实习医院根据实习生表现,给予评定,评定不合格者不能毕业。

五成绩考核和学位授予。

日本各高等医学院校在第六年末自行举行考试,一般为书面考试,也有OSCE形式,但考试内容不同,通过考试者将会颁给学士学位。在我国,各高等医学院校在第五年结束后组织考试。大多数院校都有自己的规定,一般要求在五年内各科考试平均成绩及格、实习合格者准予毕业并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六、毕业后安排。

在日本,当年毕业的本科生可参加当年举行的国家医师考试。国家医师考试一般在每年的2月举行,时间为3天,要求必须有完成本科医学教育的证书才能报名参加考试。考试多以多项选择题的形式进行,分为必答题和选答题,必答题必须正确80%以上,选答题根据当年形势而定。考试合格者后授予国家医师执照。根据日本厚生省颁布的法令,强制要求所有获得国家医师执照者参加毕业后临床培训(man-datorypostgraduateclinicaltraining)或称住院医师培训。毕业后培训一般为期2年:第一年培训内科(不少于6个月)、普通外科(不少于3个月)和急救医学(包括麻醉);第二年培训儿科(不少于1个月)、妇产科(不少于1个月)、精神医学(不少于1个月)和社区医疗服务(不少于1个月)。培训机构分为独立医院、协作医院和行政医院。独立医院为各高等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或者教学医院,可单独负责毕业后临床培训,而协作医院和行政医院必须联合培训。经过毕业后临床培训后,他们可选择攻读研究生而进行专科培训成为一名专科医生,也可以直接进入社区作一名全科医生。

法院试用期总结篇(10)

规范法官的刑事自由裁量权和法庭量刑程序,是深化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为了防止量刑失衡导致的司法不公,增强量刑的公开性、公正性,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和《人民法院量刑程序指导意见(试行)》,并下发了试点通知,省法院确定我院为量刑规范化试点法院,市中院也提出了具体要求。为此,我们要按照上级法院的通知精神和要求,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现实意义,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上级法院的工作部署上来。要结合我县法院的实际情况,运用法学理论研究的成果,按照最高法院和省法院的文件精神,参照兄弟法院的先进经验,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积极稳妥地开展试点工作。要按照“积极稳妥、统筹兼顾、合法有序、努力创新”的原则,争取使试点工作取得成效。

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为了切实做好量刑规范化试点工作,院党组决定,成立量刑规范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张正伟任组长,副院长杨建华任副组长,刑庭庭长张灵萍、政工科副科长干福忠、刑庭副庭长李锋为成员。在刑庭设试点工作办公室,张灵萍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下情上送和上情下达,以及量刑规范化试点案件资料(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的收集汇总和经验总结。领导小组要对试点工作的进度和质量每半个月督促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三、统筹兼顾,努力创新

在试点工作中,要把上级法院的精神和本地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坚持理论指导实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用实践检验理论,做到统筹兼顾,力争创新。一要按照最高法院《量刑程序指导意见》和《量刑指导意见》规定的量刑程序和量刑指导原则、量刑基本方法、量刑情节的适用、具体罪名的量刑意见开展具体工作。二要通过实证研究,在法定刑幅度内进一步合理确定具体犯罪的量刑基准和量刑情节的调节幅度,根据实际情况完善量刑程序,使个罪的基准刑进一步准确,量刑情节的调节幅度进一步压缩,量刑程序进一步科学,基本上做到类似案件类似处理,防止同罪同情节异罚。三要建立试点案件数据库,做好数据资料的存储工作,为量刑规范化提供基础性资料。四要对我院近十年来审理的故意伤害、交通肇事、盗窃、、抢劫五类犯罪(因我院无犯罪案件,故对犯罪不进行试点)的处刑情况开展阅卷调查,运用量刑基准理论进行实证分析,以指导试点实践,检验量刑指导意见。在此基础上制定我院的量刑指导意见。

四、循序渐进,有条不紊

(一)学习准备阶段(2009年6月下旬至7月1日)

1、我们已向县委政法委和人大进行了专题汇报。近期要与公安、检察机关和律师机构沟通协调,按照县委的要求,要召开座谈会,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召开审委会和刑事审判人员会议,进一步领会上级法院的文件精神;学习量刑基准的有关理论,用理论武装头脑。

2、制作有关表册,建立健全各项软件

(二)全面实施阶段(2009年7月1日至12月15日)

1、从2009年7月1日起,对我院确定的五种罪名的案件全面执行《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人民法院量刑程序指导意见(试行)》,对未确定的罪名案件参照执行。法庭调查、辩论等阶段,确保量刑活动的相对独立性。

2、量刑活动要坚持公开原则,法庭调查阶段不仅要查明定罪事实,还要查明量刑事实;法庭辩论阶段在控诉方就量刑事实和刑罚适用问题发表意见后,审判人员要告知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就量刑事实和刑罚适用问题发表意见;在最后陈述阶段,审判人员要告知被告人就量刑问题进行陈述,做到量刑庭审公开。同时,还要在裁判文书中应当说明量刑事实、量刑理由及法律依据,做到量刑理由公开。

3、合议庭、独任审判员在对犯交通肇事罪、故意伤害罪、抢劫罪、盗窃罪、这五类罪名的被告人具体量刑时,根据《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规定量刑的基本方法,确定罪责刑相适应的宣告刑。

法院试用期总结篇(11)

(甘肃省岷县妇幼保健站;岷县卫生局甘肃岷县748400)【中国分类号】R246.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650-01 1、引言在大力发展中医药、推广中医适宜技术的良好形势下,我院将针灸重点应用在某些找不到原因的妇科功能病:闭经、痛经、慢性附属器炎、月经过多以及月经过少等疾患。并且这方面的患者大都是经过其他治疗无效以后方改用针灸疗法的。从2011年6月至12月底的半年中,我院使用针灸疗法治疗继发性闭经十四人效果明显,令人惊奇,这里举出以下几个典型有效的例子.2、病例报告(一)王某,25岁,已婚,因停经6个月,经检查证明非妊娠,亦无其他异常发现,遂行针灸治疗。第一次针刺关元,合谷,三阴交,针后并在原穴各灸三炷;二日后进行第二次治疗,针刺肾俞,大肠俞,长强,也在针后各灸三炷。三日后月经就来了,且无任何不适感。

(二)张某,23岁,已婚,闭经已七个月,经检查证明非妊娠,亦无其他异常发现,曾先用内泌素人工周期治疗,一月后仍未来月经,即改用针灸。第一次针刺长强、命门,针后并各灸五炷,第二日就来月经,一般情况也正常。

(三)李某,28岁,已婚,月经常不调,近又因停经三月余,来院求治,检查证明无妊娠及其他异常现象。曾先用自血疗法及组织浆治疗两个疗程,但均无效,遂使用针灸治疗,每隔三日,进行一次,先后共五次;第一次取穴长强、大肠俞;第二次取穴仍为长强、大肠俞;第三次取穴关元、中极、气穴、大赫;第四次取穴肾俞、大肠俞、命门;第五次取穴关元、中极、水道,归来。以上各刺激点均为先针后灸各灸五炷。五次治疗后的第六日即来月经,色量均正常,并且腰痛减轻。3、讨论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①单纯针灸治疗对闭经的疗效显著,且无毒副作用,经济实用,是已被广大群众认可的治疗方法。 ②不论是利用那种中医针灸治疗方法,均是以疏通经络,调整人体阴阳为本,体现了中医辨证治疗的思想及整体观念。 虽然诸多医家提出了种种治疗方法,但仍存在有待于解决的问题:①对针刺手法方面的报道较少,针灸除了选穴取穴对治疗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外,针刺手法也是疗效的一个重要方面。②各医家选用的治疗标准尚不统一,为判定、比较疗效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科研研究的力度,进而更准确的评价针灸治疗闭经的疗效。 综上所述,针灸治疗闭经无毒副作用,疗效显著,费用适中,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闭经的好方法。浅谈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陆晓文(广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设备科广西钦州535000)【摘要】医疗设备在使用中出现故障是在所难免的,因故障不能及时排除,而导致工作不能顺利进行的原因则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医疗设备品种数量增加速度较快,维修设备的技术力量相对滞后。医疗设备的品种繁多,科技含量较高,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有些设备专业性很强,价值昂贵并且维修时牵扯人生与财产的安全问题。因此对维修人员的素质提出较高的要求。对一些大中型医疗设备的维修人员要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掌握迅速判断和排除故障最科学最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关键词】医疗设备;技术人才;器械维修【中图分类号】R3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651-02 当今西方科学发达国家的医疗设备的生产、研制、管理与维修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十分重视研究设备管理、维修与设备改造革新的关系,特别强调设备管理与维修以确保医院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从管理决策人才、技术指导人才和维修专家三个层次上培养设备人才的战略。国外医院的临床医学工程部以医疗设备的使用周期为研究对象,专门负责医学技术设备的使用周期内的管理与技术保障并参与临床医学研究及设备的改进设计, 该部的临床工程师, 生物医学设备技师及临床工程技师均由各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毕业的博士、硕士及本科生担任,占全院医务人员15 %~20 % 。相对照而言我国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在培养、使用和提高等各方面都无法比试,同时在医院的地位和现状又是令人担忧的,很难肩负起医院发展所负于的重任。现阶段医院医疗器械设备维修的存在问题:1、医学工程技术人员流失严。八十年代中初期国内部分医科大学及工科院相继开设了生物医学工程(BME)专业,BME毕业纷纷进入医院从事医疗器械设备的维修工作,医院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曾一度辉煌。但是,大多数BME毕业生又先后离开医院。2、现行人员素质偏低。据相关资料报道,在我国医院维修工作一线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多数为中等学历,其主要来源为其它待业改行者,如护理人员改行、汽车维修人员改行等。这部分人员的技术主要源于工作实践,未经正规BME教育,技能单一,思维方式落后,缺少跟踪先进医学工程技术的潜能。3、维修手段落后。应该说,我国现行医院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机构与美国70年代十分类似,属于维修店。尽管随意医疗器械设备的不断发展,部分医院的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条件有所改善。但这种改善与现代医疗器,械设备的维护要求相差甚远,维修工具,检测手段仍是陈旧的。其原因是医院自身不愿意对维修机构的设备(设施)有更大的设人,因为这种投入的回报不是显著的,难有立竿见影的经济收益。4、管理制度滞后。尽管目前医院管理制度已相对完善,然而医院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机构却成了医院管理的盲区,多数医院没有详尽管理制度或管理制度滞后。在医疗仪器、设备的采购、验收、使用、维修、报废和培训等方面缺少一套严谨、规范、科学的管理制度[1]。即使是建立了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机构管理制度的医院,其制度也难以及时修订与补充,与现代医疗器械设备维修管理的要求不相适应。特别是有关机构人员组成,占医务人员总数的比例,学历要求,准人资格等在卫生政策制度中没有明确的规定。鉴于对问题的认识,笔者做了以下几点探讨:一、改变现有管理体制,使医疗设备效能最大化。医院的发展,是靠先进的科学技术,严格有序的科学管理;创新才是飞跃,是发展的根本。不创新将是死水一潭,所做的工作只是原地打圈圈没有得到提升;创新的科学管理能使有限的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合理配置,最终实现更大范围资源的科学合理共享,产生出比以前高出几倍的效率,管理出效率更出效益是众所周知的;各类医疗仪器是一种服务和增值于一体的物质资源,是科技应用于临床医学的成果,是医院现代化水平和技术实力的标志,是现代大医院发展壮大的基础。国内大中型医院都具有少则几千万元多则几亿元的现代化医疗设备,但若没有真正利用现代化科学管理理论进行科学管理,让配置更加科学合理,就不会让它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现在对医院的评价仍用旧观念和过时的方法,即把医疗设备的总值作为一个很大的指标,总认为医疗设备的总值越大,管理水平就越高,各类效益就越好,医院就越强,呈现出重购买轻管理的现象,致使部分设备不适合本地区常见病或不适合医院对该学科的需求,而使用率下降或闲置损坏,造成对医疗设备资源的浪费[2]。管理没有跟上是造成设备浪费的原因;用科学的管理理论进行管理,明白不同的理论适合不同医疗系统的管理,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更重要的是加强创新观念的开发,和本地区医院及厂商进行适度沟通,利用灵活多变的形式进行开发利用,使医疗设备效能的发挥达到最大化。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1)要加大行业的立法和执法力度,制定系统、完备的法规制度和标准,使维修工作程序和验收、计量有法可依、有据可凭,加快向依法管理型发展的步伐。 (2)积极营造医疗器械维修行业多元化发展的外部环境。加大合并和重组力度,改变维修企业性质相对单一的现状。 (3)促使医疗器械维修行业从专业分立向资源共享方向发展。只有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配置不同层次的多专业、复合型技术人员,通过扩大技术、设备和人才规模形成技术密集型产业,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目前大部分医院依靠厂商或商维修的技术支持能自己独立完成所有设备的维修,特别是大型医疗设备。医院可以以签约的方式要求厂家或商提供一定时间或范围内的技术支持和配件,但要因不同的设备、不同的地区视不同情况来对待。 (4)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建立医学工程师法,规范临床医学工程机构的名称,明确界定医学工程人员的职责范围,制定科学的、合理的人员编制,并制定相应的技能培训、考核以及职称晋升、聘任等相关制度;要建立一个良好的激励机制,对生物医学工程师的权利、义务和奖惩做出明确的规定;同时还要关注生物医学工程师的科研成果、技术革新和工作业绩,以稳定生物医学工程队伍,提高和发展我国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促进医学现代化发展[3]。三、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人才是一个单位的宝贵财富,只有人才队伍建设好了,事业才能兴旺发达。在院党委和政治部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我们从88年开始,先后从总后医专、浙江大学、合肥工业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等高等院校引进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大学毕业生9名。这些大学毕业生到科里后,一是老同志作好传、帮、带;二是给他们压担子,大胆使用,使他们很快担负起维修工作重任。对没有学历的同志,注重培养,给予智力投资,给以多种形式的学习机会。目前已有5名同志参加了大专函授班学习,1名同志完成了大学本科学业,还有两名同志准备参加大专起点本科班考试。全科同志学技术、钻业务的热情很高。四、切实抓好技术能力。医学工程保障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是为临床提供服务的前提,这些能力包括安装能力、基础医疗设备维修能力、质量检测能力、计量检定能力、医疗设备评估能力、临床培训能力、器械相关医疗事故的鉴定能力和科研教学能力等。另外,大型医疗设备和系统工程等工程项目的场地设计和技术评估能力以及对医疗设备资源配置合理、规模适宜的论证规划能力也是医学工程部门应该具备的能力。临床工程师基于多学科教育背景、临床工程实践和对医院自身情况的熟悉,提供的建设规划方案或论证报告很可能关系到医院建设的百年大计,这些贴近医院、贴近临床的高品质的服务保障是院外和社会上无法提供的。有了这种能力,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和临床受益,医疗设备安全性提高了,病人也受益。抓好能力建设的关键是人才培养。一名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的学生要经过3到5年的实践培养,才能成为具备综合能力服务于临床的工程师。当前,许多医院的临床工程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人员教育背景混乱,下不了临床,发挥不了医学工程学科保障的职能,拖了医院后腿。究其原因,除了医工部门自身的基础管理薄弱外,医院不够重视,人员编配比例过低,也是一大根源。与美国医院医学工程人员(临床工程师、物理师、放射工程师、信息工程师和生物医学工程技师)编配比例约占其人力资源的15%-20%,而国内三甲医院的比例不足1%-3%,二甲医院的比例差距更为明显。五、走科技开发之路。医疗设备的供应、管理及维修是医学工程部的日常本职工作, 但是光做好本职工作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具有代表本科的科研成果和学术论文。这里所说的应包括政治、学术和经济地位。从全国来看:医学工程学会的建立,每年医学年会的召开都为医院医学工程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也吸引了许多医学工程专业毕业的大学生、研究生, 加入到这一队伍,他们中的一些思维聪颖, 对临床发展动态反应敏锐, 不满足于原始简陋的仪器设备, 力图用新的技术, 原理或方法研制发展新仪器,运用于临床. 走理工医结合的路, 研制新产品, 利用技术优势走(转下页)国内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评价模式的研究胡滨(天津市医学考试中心天津300000)【中国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652-01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公立医院改革和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基础,对加快医学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推进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考核评价是住院医师培训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鉴定与保证培养成效的核心环节。国外发达国家住院医师培训制度起步较早,其应用的住院医师培训考核评价模式是在不断的研究和探讨后逐步制定出来的;同时,国内部分省市亦在完善住院医师考核评价体系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为了学习借鉴国外和国内部分省市的经验,重点围绕住院医师考核评价方面的国内外成果开展了初步研究,并结合天津市的现状,针对健全住院医师考核评价体系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一、国外住院医师培训考核评价模式(一)发展概况: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始于自19世纪末的德国,现在美国、英国等国家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度,在其住院医师培养的全过程中,标准系统的考核与评估贯穿始终。美国于1992年建立了以授予专科证书为目标的考试程序,其医学院在校学生需要通过第一步及第二步美国医师资格考试,才有资格申请住院医师培训。与美国相似,德国6年高等医学教育期间要通过三个阶段的全国统一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再经过18个月的注册前住院医师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成为完全注册住院医师。在培训过程中,美国住院医师要接受病案评审、培训期间考试、各学科委员会组织的执照考试、临床操作考核和应用标准化病人的考核等,用以考核评价其核心能力。加拿大要求在培训结束之后接受由加拿大皇家医学院考试委员会组织的笔试、口试和技能考试的全国统一考试,住院医师通过考试后获得合格证书。日本则是通过书面、口试和实际操作三部分考试来确认。英国自2005年开始推动"现代医学职业"计划,并强调建立以工作场所为基础的评估模式,欧洲地区、澳大利亚以及我国台北地区广泛使用该模式来评估住院医师的教育效果。(二)美国住院医师考核评价的新进展:1、美国住院医师培训的组织管理: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是由美国医学专科委员会、美国医学会、美国医院联合会、美国医学院协会和美国医学专科学会委员会等组成的自发性组织。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对每个专科都有一个培训指南,确定总体要求,注明应达到的标准,根据指南进行考核评价,有完善的电脑管理系统,每位住院医师都有一整套的培训档案。住院医师培训项目的认可标准或一般要求由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审定和批准,医院各个专科要制定详细的住院医师培训计划和培训效果评价标准并予以实施。住院医师培训地点在指定的医学院附属医院或医学中心,其资格由美国医学教育联络委员会认定并每年进行审核。2、美国住院医师培训与评价标准包含的六大核心能力: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提出住院医师所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包括病人照顾、医学知识、临床工作中的学习与改善、人际沟通能力、专业素养和基于系统的临床实践等六项。3、考核评价形式:对住院医师采取的评估形式包括在教育训练期间进行形成性评价和在教育训练结束时进行总结性评价两种。形成性评价通常在教育训练进行期间举行,并把评价结果反馈给住院医师,以改善其今后的学习和培训。总结性评价通常在教育训练结束时举行,测量住院医师是否达到专科或阶段培训目标,判断其是否具备在某医疗领域开展工作的能力。4、住院医师考核评价"工具箱"的建立:2000年9月,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理事会(ACGME)和美国专科医师委员会(ABMS)共同公布了《毕业后教育受训者能力考核方法表》。该表就像一个"工具箱",不同的专科委员会都可以从中选用合理有效的考核方法来实施住院医师培训的考核。

(三)英国住院医师考核评价的新进展:1、英国住院医师培训的组织管理:2003年英国四个地区的卫生部联合出台了"现代医学职业计划",阐明了毕业后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从2005年开始,英国所有医学院校毕业生都必须接受为期二年的住院医师基础训练计划。住院医师训练结束后,可选择进入社区医疗、专科医疗或学术研究等领域。2、英国住院医师培训与评价标准包含的六点核心能力:英国医学总理事会设定的住院医师所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包括良好临床照顾、维持跟得上时代的医疗专业、教学与训练并进、良好医患关系、良好团队协作和公正正直等六点。3、考核评价形式:同美国类似,英国的住院医师采取的考核评价形式包括也在教育训练期间进行形成性评价和在教育训练结束时进行总结性评价两种。4、英国新的综合性住院医师评价模式:自2007年八月开始,英国皇家全科医学专科医师考试率先采用新的综合性评估模式,包含三个模块:(1)应用性知识测验; (2)临床技术评估;(3)工作场所评估。(四)美国、英国住院医师考核评价特点:从美国、英国等国家住院医师培训考核评价中可以发现以下几个共同特点:第一,在培训过程中均通过安排统一的考试来保证培训的质量。第二,实行三统一:统一考核标准,统一考试内容,统一颁发合格证书。保证了培训工作的有序开展。第三,注重对住院医师核心能力的考核。二、国内住院医师培训考核评价模式(一)发展概况:1921年,北京协和医学院首次提出并实行了严格的"24小时住院医师负责制和总住院医师负责制"。经过多年的改革,我国住院医师培训考核评价工作逐步走上了系统化、规范化的轨道。2007年,卫生部成立了毕业后教育委员会,制定了《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暂行规定》,对考核评价提出了明确要求。我国大部分医院的住院医师培训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二级学科的各专业轮转为主,同时兼顾相关科室。(二)辽宁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考核1、组织管理:考核工作由辽宁省基层卫生人员培训中心统一组织实施。2、考核评价方法:考核评价方法包含笔试、标准化病人、计算机模拟病例和临床技能操作。3、考核评价程序:考试计划总体分两个大部分:理论考核部分和技能考核部分。(三)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考核;1、组织管理:北京大学医学部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是在毕业后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的领导下进行的。2、考核评价方法:考核评价方法含有专业外语、临床思维、专业理论及临床技能四项。3、考核程序:考试计划总体分三个部分:临床思维考核、专业理论考核、临床技能考核(五)辽宁、北京的考核评价特点:从辽宁、北京两地区住院医师培训考核评价中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这两个省市都是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相关的培训考试机构负责组织实施考试考务工作。第二,考核评价方法上每个省市并不统一,都有自己的特色。第三、考核程序普遍采用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两部分,但考核内容上也是略有不同。三、借鉴与建议鉴于医学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我们结合自身的文化背景和教育培训环境,引进和借鉴国内外一些成功的经验和方法,提出如下建议:(1)建立专门的机构,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评估工作进行科学的指导、管理和监督,全面负责全市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计划、组织、管理、考核等工作。(2)改进现有住院医师训练计划,建立以培养核心能力为导向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强调职业精神、道德素养、人际沟通等核心能力的培养,并对每项能力均制订出具体的标准和评估方法。(3)我们目前住院医师评价过于简单。应采取笔试、口试、操作、情景模拟等多种方式。。(4)需要建立师资培训认证制,强化对带教导师的培训和资格确认,并规定资格的有效期,定期换证。(接上页)向社会,扩大了社会影响。总而言之,在实际工作中,医疗器械的维修部门需要不断的提高队伍的素质化建设,提高专业技能,更好的为医院服务,医院部门要做好医疗器械维修队伍的建设支持。为医院的经济发展共同努力。参考文献[1]周丹.临床工程学科工作模式转化[J].医疗设备信息,2004,19(3):1-3.[2]郑文波.试论临床医学工程工作模式的改革[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4,2(8):2-6.[3]史长宁,王卫东.军队医院临床医学工程学发展与模式思考[J].医院管理杂志,2005,12(4):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