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公共选修课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3 11:07:35

公共选修课论文

公共选修课论文篇(1)

 

公共艺术选修课主要是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初步了解与我们日常生活具有紧密联系几种主要的艺术表现形态,例如音乐、美术、书法等,对古今中外优秀的艺术作品进行学习和欣赏,把握不同艺术类型的特点和审美要求,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目的。所以教育学论文,目前全国高校普遍都开设了公共艺术选修课,把开展艺术教育作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之一,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正逐步被全社会认可和接受。

但是,我们同时看到,目前高校中开设的选修课还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认真探索。例如,相关教材缺乏,教学难易程度很难把握;教学手段单一,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监控体系不完善,教学效果难以保证等核心期刊。尤其是对于地方性高校来说,除了面临上述问题之外,还存在着教材缺乏针对性、艺术教学中的地域性内容不突出等问题。而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教育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主要阵地。要想解决目前地方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中存在的问题教育学论文,我们认为,可以从课堂教学改革这一角度入手,积极探索提高公共艺术选修课的有效途径。

我们认为,地方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的课堂教学,应该从以下环节来进行改革:

1.努力改变专业课课堂教学中以传授知识和技巧训练为中心的教学目的,引导学生在轻松自由愉悦的状态下感受艺术的魅力,提高审美修养。

选修课与专业课的教学目的不同,选修课主要是针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开设的,是通识教育,不注重专业技能的提高和训练,主要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满足部分非专业学生的兴趣爱好,或者发展他们某一方面的才能等。在现阶段,很多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的教学,普遍使用的是艺术史论方面的教材教育学论文,这就造成了过于专业化而忽视了非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影响到选修课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认为,公共艺术选修课应当以欣赏具体的中外经典艺术作品为主要内容,在老师的引导下,调动学生学习和了解艺术作品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状态下深入领会艺术作品内在的文化精神和人文思想,获得美的享受和感悟,提高审美修养。

2.广泛运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包括声像资料和影视艺术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公共艺术选修课的教学活动,必须要兼顾不同专业学生的心理特点,要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核心期刊。在这一过程中,仅凭老师枯燥的讲解显然无法实现上述目的教育学论文,这就需要借助声像资料等多媒体手段的优势,对艺术作品或艺术现象进行全面而精准的展示和解读,加深学生对艺术作品和艺术发展规律的理解。例如,在中国绘画作品鉴赏中,采用幻灯片的形式进行讲解,可以极大拉近学生与美术作品的距离,提高学生对于绘画作品的兴趣。

3.加强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的普及和教育活动。目前,国摘要举措。可以采取与本地政府文化部门、博物馆、展览馆、文化艺术院(团)、风景名胜区等机构共建审美(艺术)教育基地,实行多样化的开放式的实地教学,采取实地参观、考察、研究、赏析等方式,加强本地民间文化艺术的普及和教育活动,丰富和扩大学生的视野。

4.通过撰写论文、课堂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保证教学效果,应重视对艺术作品欣赏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教育学论文,注重对艺术作品和艺术现象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活力,要尝试借助布置平时作业或者安排课堂讨论等形式,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在论文写作和集体讨论过程中,不追求标准答案,通过学生自己在课后收集相关资料,经过讨论、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

5.注重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加强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文化背景和专业技能等之间的联系核心期刊。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艺术作品,尤其是从自身所学专业的角度来理解艺术和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思维。作为跨专业选修课,上课的学生都分别来自不同的专业,在课堂上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把选修课知识与日常生活经验,尤其是专业技能结合起来教育学论文,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欣赏艺术和艺术作品,锻炼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例如,经济学院专业的同学可以从经济的角度对于清代中期“扬州画派”进行解读,进而进一步明确政治环境和经济条件与艺术市场之间的紧密联系。

所以,公共艺术选修课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地方性高校开设的相关课程还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必须从课堂教学改革这一角度入手,积极探索提高公共艺术选修课的有效途径,努力提升广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及鉴赏水平,完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原.高校美术教育现状与改革的思考[J].艺术教育,2009,(04):46-47.

[2]吴金铭.美术鉴赏教学之我见[J].教育探索,2007(8):72-73.

[3]韦静涛.论高校美术鉴赏课创新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07(20):132-133.

公共选修课论文篇(2)

2兼具管理属性的通用工程技术——工业工程

根据美国工业工程师协会的权威定义,工业工程(Indus-trialEngineering,IE)是对人、物、设备、能源和信息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的通用性工程技术。在美国等经济发达国家,工业工程是与机械工程等几大工程学科并列的工程学科,其注重人的因素,强调以人为中心;技术与管理的交叉学科,具有工程属性和管理特征。现代工业工程的主要方法论和技术体系主要概括为三大类:第一类为设计改善类,包括工作研究、现代制造系统、设施规划和人因工程;第二类为控制管理类,包括生产计划与控制、质量管理、安全工程与安全生产、项目管理;第三类为分析评价类,主要是工程经济分析。

3面向大工程观和工程共性问题的公共选修课程

针对大工程观和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要求,基于工程共性问题和通用工程技术——工业工程与管理,我们选取部分工业工程与管理的专业课程为工程类专业公共选修课程。

3.1安全工程学

“安全工程学”适用于所有工程类专业学生。讲授事故的因果理论,危险源的辨识、控制和评价技术,机械类设备、电气、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源及其伤害事故与安全技术,安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安全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安全工程学的理论与方法,使其具备从事产品安全性设计、包装、使用、生产制造或建造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3.2人—机—环境系统工程

“人—机—环境系统工程”适用于所有工程类专业。该课程讲授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硬件、软件的显示装置、控制装置设计)、物理环境(照明、色彩、声音、振动、微气候、空气)对人的作业的影响与改善,作业场所与设施布局设计,人操作机器时的体力与脑力劳动规律,职业病预防等等。课程旨在使学生能综合利用人机工程学的理论与方法,具备设计安全、健康、舒适、高效的产品,以及保证人能安全、健康、舒适、高效地从事产品生产制造(或建造)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3.3管理学基础

“管理学基础”适用于所有工程类专业。课程讲授管理的含义,计划、决策、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职能,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沟通、战略管理、技术创新管理等与工程活动密切的管理专题。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使其具备从事工程技术活动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及与他人沟通交流合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3.4工程经济学

“工程经济学”适用于所有工程类专业。课程讲授工程经济学的含义、资金的时间价值、工程投资方案的经济评价方法、工程技术方案的经济效益比较、设备寿命和更新的经济效益分析、技术创新的经济分析、公共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工程经济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分析、价值工程等。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工程经济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使其具备评价和比选工程活动、工程项目、工程技术方案的经济效益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3.5质量工程学

“质量管理学”适用于所有工程类专业。该课程讲授质量的含义、设计质量方法(正交试验设计、质量功能展开、质量稳健设计)、制造的统计质量控制理论与方法、六西格玛质量管理、质量检验与抽样技术、ISO9000族与质量体系、质量的经济性分析、可靠性工程、全面质量管理。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质量管理的技术方法,使其具备保证产品(设施)研发设计、产品生产制造(设施建造)、软件开发设计的质量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3.6生产计划与控制

生产类型按照工艺特性分为离散型生产(离散装配)、连续型生产(流程式生产)、项目型生产(固定式建造),“生产计划与控制”适用于离散型和连续型生产的工程类专业。该课程讲授产能规划、产品需求管理、生产计划大纲、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制造资源计划、企业资源计划、车间作业计划与调度、库存优化与控制。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生产计划体系及其控制的知识和方法,从而使其具备物料、设备等资源的计划调度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也为学生从事相应行业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开发奠定基础。3.7项目管理“项目管理”适用于项目型生产(建造)和以项目形式进行工程服务活动(软件工程等)的工程类专业。该课程讲授项目的含义、项目过程及其管理过程、项目目标与范围管理、项目组织管理、项目采购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综合管理。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现代项目管理的原理、方法和工具,从而使其具备从事项目管理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4工业工程与管理类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手段

在任课教师选拔方面,教师需要有比较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和案例教学经验。在课程教学中,利用工程问题引导理论,将工程实际项目、工程案例有机融于理论知识分析中;鼓励师生互动式讲授,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按照“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而奋发”的规律去激励学生奋发和探索的精神;教师应该及时总结归纳提炼授课内容以帮助学生消化所学知识。教师在授课中应该按照“知识广而不过深”的原则教学,重在开拓学生视野和拓展知识面,处理好课堂讲授与课外、工作自学的关系。课程考核方面,采用期末考核与平时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推荐采用小型课程设计的形式实施期末考核,尽量不要采用“背书”式的闭卷试题考试和“抄书”式的开卷试题考试。

公共选修课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11-0018-02

高等教育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四大任务,其中,人才培养是核心。本科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石,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强本科生素质教育,优化本科生知识结构,促进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塑造,培养一专多能的博雅型高素质毕业生,是现代大学教育的重要发展特点,公共选修课的开设正是顺应这一趋势的具体举措之一。

欧美高校高度重视公共选修课建设工作,美国部分高校公共选修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高达50%。[1]自20世纪80年代实施学分制以来,我国高校开始设置公共选修课,且开设数量日益攀升,在整个本科课程体系中的比重持续提高。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是直属中央军委的综合性大学,是我军工程技术的最高学府,是“985工程”、“211工程”和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全校2014年秋季学期开设选修课达到80门,涵盖政治理论、人文社科、军事基础、领导管理基础、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基础等五大系列。各高等院校积极探索公共选修课教学实施和教学管理改革路子,课程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 [3] [4],但总体来看,仍存在很多共性突出问题和困境,值得广大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关注和改进。

本文结合作者在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近年讲授公共选修课天文学基础、航天技术的经历,对公共选修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对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实施的教学改革方法进行系统总结。

一、公共选修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近十年来公共选修课教学实践来看,本科生公共选修课教学存在的问题表现在很多方面,涉及课程设置、课程讲授、课程考核、课程评价监督、教学过程管理等诸多方面,但核心问题是学生“学”的问题和教师“教”的问题。

(一)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学习态度消极

虽然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深入人心,但受传统观念影响,大部分本科生往往把必修课尤其是专业必修课学习放在头等重要位置,将精力和时间(包括课余时间)基本上投入必修课学习中,很多学生甚至在公共选修课课堂上仍在进行必修课学习,而将公共选修课当作“凑学分”的途径,抱着“及格万岁”的思想,学习态度消极,加之我国高校目前本科阶段课程学习任务仍然偏重,学分要求偏高,有些学生确实没有精力顾及公共选修课学习。同时,很多高校关于公共选修课的制度设置对学生形成错误引导,如公共选修课成绩不纳入综合成绩排名范畴,公共选修课考试不及格不需补考(仅没有学分),规定公共选修课不能采用闭卷考试,等等。

(二)讲授内容缺乏论证,偏离公共选修课开设初衷

公共选修课开设的初衷是满足本科生求知兴趣,扩展知识范围,优化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精神,提高综合素养。同时,公共选修课的讲授学时一般不会太长,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为例,公共选修课一般为18学时。开设初衷和学时限制对公共选修课的课程内容选择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很多教师对公共选修课讲授内容建设投入和重视不够,讲授内容过多,如自然科学类选修课包含大量定量内容,甚至有个别老师直接将名称类似的专业课内容搬入选修课,这对于专业跨度较大的学生来说,理解极其困难,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信心。

(三)授课方式单一呆板,难以引发学生兴趣

对于公共选修课,很多教师采用传统的理论课教学方式,更有甚者当起“幻灯片”解说员,采用单一枯燥的灌输式教学方式,缺乏或根本没有师生互动[5],无法激发学生基本的学习兴趣,一定程度上也导致课程出勤率低,加之前述学生对于选修课本来不积极的学习态度,造成选修课教学效果较差。此外,很多教师上课才来,下课即走,课后更不通过电话或者邮件等方式与学员交流,师生“零沟通”,不给学生基本的答疑解惑的机会,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特别是本身具有学习热情的学生的积极性。值得一提的是,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除教师教学态度外,还有教学能力的因素,有些教师自身对于所授公选课也不是科班出身,又不注重加强学习,缺乏讲授“吸引性”课程的能力水平。

(四)采用纯理论教学方法,缺乏必要实践环节

目前,在公共选修课的教学中基本上都是信息直接传输式的纯理论教学,无论是从学校教学要求来说,还是从自己主观能动的角度来说,教师都极少考虑在公共选修课中开设实践教学环节。而事实上,知识传输的方式很多,无论是自然科学系列选修课,人文社会科学类选修课,还是军事基础类选修课,很多公共选修课恰恰是通过实践方式才更有利于知识接收,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公共选修课教学改革的探索实践

近年来,作者承担或参与了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天文学基础、航天技术等公共选修课的教学工作,也参与了航天时代的天文学这样具有公共选修课性质的新生研讨课教学,针对上述面临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方法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一)精心论证,精选课程讲授内容

在公共选修课内容选择上,组织教学小组人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多轮研讨,慎重取舍,精心确定课程教授内容,并在历年讲授过程中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逐步更新和调整。以天文学基础为例,其属于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系列选修课,内容涉及天置与运动、时间与历法、天文观测、太阳系、恒星、星系等诸多内容,在天体运动、时间等部分会涉及大量专业的球面坐标上描述天体运动的内容,天文观测包含的天体性质测量部分则包括天体距离、质量、大小等很多性质的定量测量,这些内容对于天文学专业的学生是十分关键的,但对于非天文学专业的学生,考虑公共必修课的教学目的,则必要性不是很充分。为此,在内容规划上,我们选取了着重讲述基本概念、基本现象、基本原理、与人们所观所感相对更加密切的内容,实现无预修课前提下,学生易于接收,便于理解。

(二)大力在“解”上下功夫,提升课程教学的趣味性

本科生公共选修课具有全校自由选课性质,授课对象遍布全校各专业,由于我国教育体系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不重视通识教育,除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生物外,其余自然科学学科中的很多概念和理论学生往往感到陌生,知识接收难度相对显大,因此,教师在“讲”的同时,应特别注重对内容的理解,尽量用灵活的方式、形象的语言、丰富的外延知识吸引学员,促进他们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关键知识点的理解。

(三)综合运用图、文、声、实物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

在课程教学中,我们下大力气对教学课件进行了设计,除教学内容外,还对显示风格进行了专门设计,使其具有视觉冲击感;结合重难点知识点,引入了大量视频类科普教育片进行强化教学,如天文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引入了中央电视台的《斗转星移》系列片等。在理论教学的同时,结合课程特点,我们适当设计了实践教学环节,仍以天文学基础为例,天文观测是天文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为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员具备最基本的天文观测能力,我们专门购买了两台天文望远镜,安排2个学时的观星实践,还专门安排2个学时讲授功能强大的星图观测软件知识。这样,使学生可以在足不出户的条件下,观测上下几千年、世界上任意地点的四季星空,教学效果良好。

(四)注重建立与学员的畅通交流渠道,促进学员学习

除课间交流外,注重通过教学网论坛、邮件、电话等多种方式与学员进行沟通交流,及时回答学员的各种问题,包括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和学习生活其余方面的问题。以天文学基础为例,我们除上述所提途径外,在有重要天文现象的时候,还邀请和组织学员一起观看,如我们起观看了2014年10月8日的月全食。通过努力探索,教师建立了与学员良好的沟通交流渠道,拉近了与学员的距离,也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员学习的兴趣。

三、结束语

公共选修课是高等院校本科生整个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通识教育的主要途径,在培养本科生综合素质[6],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提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课程建设、教师队伍、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态度与学习热情、教学监督与评价、考核方式等诸多方面。本文结合笔者在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承担和参与公共基础课的教学经历,对此进行了初步探索。高等学校的广大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要把本科生公共选修课教学放在重要突出位置,加强调查研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健全教学管理机制,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提升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

[ 注 释 ]

[1] 刘小庆,明庆华.大学生对待公共选修课态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高等理科教育,2014(2):49-56.

[2] 贡福海,胡效亚.改进公选课教学管理,推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J].中国大学教学,2007(2):65-66.

[3] 刘婕.高等师范大学公共选修课的研究与分析[J].科教导刊,2014(23):8-9.

公共选修课论文篇(4)

一、构建科学的公共选修课程体系

1、高校公共选修课的教育目的

高校开设公共选修课程的目的是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品性修养,完善知识结构,发展兴趣爱好,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新型学科不断涌现,学科交叉、渗透、融合,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呈日益综合化的趋势,这样更需要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高等学校注重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共同的结果。

通过公共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较系统又有重点地了解到一些非常实用的社会经济、生活知识。通过开设大批丰富、优秀的公共选修课,在传授给学生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的同时,融入理想、道德和传统文化,启迪学生的智慧,帮助他们了解和把握种种人文、社会现象的本质,成为德才兼备、人格健全的毕业生,这正是各高校开设公共选修课的目的所在。

2、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是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现在的社会更需要综合性人才,这就要求文科学生应当有必要的自然科学知识,理工科学生则应有必备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对每个学生来说,科学、技术、文学、历史、哲学、法律、艺术等等都应该在他的视野内。

学生不仅要掌握相关的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知识,还要了解当今信息社会的新知识点,关心新能源、新材料以及全球日益严重的污染问题,提倡低碳生活方式,关注社会热点和现象,注重传统文化的学习继承和发扬。人文教育侧重培养人的形象思维,科学教育侧重培养人的逻辑思维,教师通过传授知识,教学生学会如何做事、如何做人,重视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高校建立科学、规范的公共选修课程体系,抓好公共选修课管理工作则显得尤为重要,具有现实意义。

3、高校要逐步完善科学、规范的具有本校特色的公共选修课程体系

公共选修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之一。高校要培养具有高素质的人才,就必须加强对公共选修课程的建设,改变以往公共选修课的散置性、随意性现状,有效利用高校已有的教学资源,构建起一个具有高校自身特点的、科学合理的、规范的公共选修课程体系。

公共选修课程体系应有利于学生人格品质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对社会现象和文化的判断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改善和文化品味的提高。各高校应根据本校的学科特点、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学生的个性差异等条件开设公共选修课,防止课程出现随意性和盲目性。教师在讲课中要注意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知识要新颖,培养学生与社会相适应的能力,增加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样才能达到公共选修课开设的目的。

4、严格制定公共选修课的开课标准,确保教学质量

(1)规范公共选修课的开课原则。为保证开设高水平的公共选修课,学校及院(系)应多方面重视,对于办理开设公共选修课程的审批手续要严格把关,要求有讲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才能申报公共选修课。教师开设公共选修课前需填写开课申请表并提交课程大纲,经院(系)审核后报教务处审批。公共选修课程一般不超过32学时,如超过32学时的,申报时必须说明其理由。教务处同意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程,应编制相应的课程代码。新开课(或开新课)的教师必须通过试讲,双语授课由教师提出书面申请,教务处进行资格审查。

(2)课程实行调整和淘汰制。对于一些教学内容陈旧、观点落后,与现实社会发展及需要相脱节的课程,要求重新调整教学内容,修改教学大纲,重新申请开课。公共选修课表排好后应录入选课系统,供学生网上选课,选课人数不足却开班的课程,教务处应给任课教师下发公共选修课停课通知书。

(3)鼓励教师多开、开好公共选修课。由于每学期有3万多人次参加公共选修课程的学习,为保证充足的课堂资源来满足学生的选课需要,学校应鼓励教师每学期多开、新开公共选修课,同一门课程开设多个课堂,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每个课堂要求接收学生不少于180人。学校教学工作量的计算应与选课人数挂钩。上公共选修课作为本科教学任务,课程内容应不断充实、更新,调动学生选课的积极性。

(4)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教师上课要严格按课表进行,任课教师因病(事)等原因需办理书面调课手续的,经教师所在院(系)同意,报经教务处批准后调整。教师补课需提前向教务处申请教室。

公共选修课开课第一、二周内所有课程有专人检查,落实教师上课和学生到课情况,并且不定期到课堂检查到课率。学校教学顾问组通过抽查听课、学生网上对教师进行课堂评分等方式,检查公共选修课的课堂教学情况,同时每学期对十门左右课程进行课堂问卷调查,回收问卷调查表,对学生的反馈意见进行整理分析,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提高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质量。

二、公共选修课的发展和变化

合校十年来,我校专业更加齐全,公共选修课覆盖的学科范围更加广泛,增加了不少内容丰富、知识和趣味性强的课程,公共选修课程建设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先后开出许多深受学生欢迎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类课程,对促进学校公共选修课程的建设,改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和主动性,活跃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教育效果十分显著。

刚合校,我校公共选修课程划分为人文社会科学、艺术赏析与技巧、语言、自然科学及其他五大类,2000年开设163门、200个课堂的公共选修课,有17122人次参加了选修。现在公共选修课程体系分为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三大类,涉及文化与哲学、语言与文学、历史、法学、管理、艺术及其他、科学基础和科技史、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及其应用、能源动力与环境科学、新技术制造与电子技术及应用、管理科学与经济、医学等方面的课程。其中人文社会科学中的语言、管理、艺术及其他、自然科学类课程定为一般课程,其余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综合类课程定为核心课程。2010年学校开设386门、549个课堂的公共选修课,有57681人次参加了选修。

2004年前公共选修课采取学生根据选课指南和课表到课堂试听,确定后找教师登记选课,2004年后全校公共选修课进行计算机网上选课,极大方便了学生选课、成绩登录、课堂管理等。由于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参加公共选修课学习人数增长很快,因此,为了补充新知识,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我校每年都不断开出一批新的公共选修课程。

现在我校已逐步形成了一支稳定的担任公共选修课教学任务的教师队伍,其中不乏一批知名教授和学者。选修课程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由于教师们精心准备,内容新颖,讲课生动风趣,引起学生们的极大兴趣,致使许多课堂选课人数爆满。随着学校对公共选修课的不断重视,在教学改革、教材建设和教师业绩评定等多方面的支持,教师们在教学中的认真投入,公共选修课的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有深受广大学生喜爱的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有的教师申请到省级教改项目,还有的教师因为公共选修课上得好,被学生评为“魅力教师”。

三、深化公共选修课改革的初步设想

1、完善课程体系

公共选修课程的体系要本着了解社会需求和学生需要,结合学科和专业的实际,合理设置公共选修课程的门类,并根据形势的发展进行更新。课程的设置可由纵向深入型改为横向宽广型,学科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增设一些涉及文理边缘学科以及新型学科的课程,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可引导学生对当前低碳生活、网络文化、知识产权、理财规划、传统文化等热门话题进行思考,还可开设如运动及技巧、社交与礼仪、实用性课程,以扩大知识面。

结合本校特点、学科发展和师资队伍,借鉴兄弟院校的课程建设的经验,挖掘出一批人文、科技、艺术、拓展类的课程,近一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如当代文化热点研究、人性与人际关系、路桥与美学、中国民居民俗等课程。

2、课程内容不断深化

课程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一致,不能因人而设课,教学内容要不断更新,通过对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探索创新的思索中碰撞出火花。为达到培养师资、追赶学科前沿和发展交叉学科的目的,学校应有计划地安排教师进修学习,指派专人收集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教师还应结合自己的科研成果不断补充新的知识,充实和完善教学内容。

学校遵循“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原则,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课程不能取决于教师个人兴趣和爱好,与教师专业及研究方向不同。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讲练结合,对教材的使用、实践环节等方面也应重视,避免出现公共选修课开课质量不高的现象发生。

3、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公共选修课的改革应体现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由于公共选修课的学分相对较少,课程内容不可能广泛涉及,这样教学方法的改进就显得尤为重要。公共选修课相对于必修课教学来说,其具有相对灵活性、方法多样性、内容趣味性等特点,教师在授课中可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参与式等方式。如指导学生广泛查阅中外文献,课程结束写出论文;教师结合实际开出若干专题讲课,通过课堂分组形式进行讨论,由学生相互点评、教师进行总结来教学,使学生学习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考;可组织模拟法庭开展辩论,也可以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来开展主题演讲和辩论等多种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带领学生进行室外观赏,作市场和社会调查,计算机机房实例演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重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是当前世界高等工程教育的趋势,也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培养一流人才的需要,公共选修课程的建设是需要长期坚持并不断进行改革和发展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公共选修课程体系,把公共选修课程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使公共选修课教育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周远清、季羡林:中国大学人文启示录第5卷[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公共选修课论文篇(5)

公共选修课是高等学校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应用人才而开设的面向全校学生选修的课程,它是学分制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平台、是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最佳教学组织形式、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一、公选课教学管理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西方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公共选修课的建设,开设历史已有100多年,最初的公共选修课被称为通俗教育课,发展到现在已成为教学形式多样、学科门类健全的课程体系。目前,国内高校也普遍认为,随着经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和高校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开设公共选修课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各高校都在通过各种途径扩大公共选修课的受益面,在课程体系构建上,对公共选修课的比例作具体的硬性规定;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加强对公共选修课的管理。虽然取得的一些成绩,但国内大部分高校的公选课开设的比较晚,研究成果少,管理中存在着种种问题,主要表现为:①课程开设门类有限,满足不了学生选课的需求。原因是大部分学校缺乏开设公共选修课的优秀教师,尤其是缺乏跨学科、跨专业的优秀教师,也没有聘请优秀的校外专家担任学校的公共选修课教师。②教学管理程序化建设不到位。公共选修课在课程的开设、审批、选课、补选等环节上,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逐步走向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③教学效果差,学生选而不修,学生只追求学分而能力得不到提高。在学分制培养方案中为了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其中规定学生必须选一定数量的公选课学分,然而实际上,学生选课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只追求学分,违背了学校开设公选课的初衷,同时大部分课程教学中学生没有教材,影响教学效果,教学效果差。④教学投入不足,教学质量监控难以落实。由于学校的教学资源有限,公共选修课只能在周末进行授课,教学管理费用成本加大,教学质量监控难以实施,上课时间有时都难以保证,给人的感觉就是公共选修课可有可无。地方高校尤其如此,公选课的教学管理尚处在探索阶段,教学管理者该如何根据自身特色建立和创新公选课课程管理模式,以期形成合理的公选课课程结构和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有效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已成为各地方高校教学管理者需认真思考和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二、加强和创新公选课教学管理模式的措施

(一)强化教学激励机制, 加强课程建设。我校作为地方高校,为了确保都能开出数量充足的课程供学生选修,首先从教学激励机制入手来调动教师开课的积极性。对第一次获准开设公共选修课的主讲教师,学校将一次性发给资料费500元, 并同时给予课酬和计算教学工作量, 以鼓励教师多开课, 开出一批优质课程。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学校加大力度向教师宣传公共选修课的重要性, 进一步加强了公共选修课程的建设, 设立了专项经费支持公共选修课程教学改革项目的研究。在课程建设上,各院系动员和组织了一批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申报, 由教务处组织专家进行评审筛选, 对评选上的课程在全校范围内供学生选修,。另外学校还鼓励开设富有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公选课,极大地丰富了公共选修课程资源。

(二)严把公选课的开设质量关。学校严格规范了公共选修课的申报与审批程序, 要求开设公共选修课的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 一般应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 在申报开课时要填写教师学术方面的介绍、课程简介、教学大纲和教材使用等情况。经院系主管教学的领导审批同意后再送教务处评审筛选。在学校管理部门的严格管理和宣传下, 院系方面也对此很重视, 不少院系认识到开设公共选修课的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本院系的形象和教学水平, 在学生方面也产生了较为重要的影响, 因此从院系一级就实施了严格的把关制度。如规定无论教师职称高低, 要求申请开课的教师均必须在学院内进行试讲或说课, 通过学院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同意后再上报到教务处审批。一些院系则根据教务处反馈的教师网上评价情况来决定是否同意其继续开设公共选修课程。 转贴于

(三)加强选课指导, 严格选课管理。针对学生选课的盲目性, 学校近年来加大了选课的宣传力度, 在学校教务管理系统以及校园网选课通知、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使得学生对选课流程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学生选课前充分宣传、指导,学生选课后及时调研、反馈。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有不少学生选而不修, 或者修而不学, 个别课程选修人多最后参加考试的只有少数, 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为此, 学校规定在选课截止之后不得办理退选手续, 不参加考试者以零分计,这一举措保证了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 严肃了选课秩序,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形式多样的考核方式。近年来,延安大学不断探索和完善公选课考核模式和考核制度,尤其是在特色公选课的考核上采用形式多样的考核形式,力求考核符合课程的特性和要求,有利于课程的培养目的实现。如《陕北民歌》、《安塞腰鼓》、《陕北腰鼓》等实践性较强的特色课程,着重考察学生对陕北民间艺术形式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所以考核形式的选择采取汇报演出的形式进行,有些课程的学生,甚至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校内外大型节目的表演,这种考核不但让学生熟练掌握陕北民间艺术的技巧,更加深了课堂知识的理解程度。但是对于《延安精神概论》、《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陕甘宁边区著名党史人物研究》等特色公选课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完课程后对延安精神、党的精神和伟人精神有哪些体悟,有哪些收获,所以前面的考核方式显然是不适应的,而是以写小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核,这样不但锻炼了大学生的写作和研究水平,更能加深其对课程精神实质的理解程度。

(五)建立地方特色公选课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特色意识。在公选课课程建设中,延安大学深入挖掘利用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开设了《陕北民歌》、《陕北秧歌》、《安塞腰鼓》、《陕北说书》、《延安精神概论》、《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陕甘宁边区著名党史人物研究》等特色公选课课程,构建了了地方高校特色公选课课程体系,效果明显,深得师生的好评。因为公选课特色课程体系的建设,使地方院校大学生深入了解和学习了地域文化,极大地提高了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三、创新公选课教学管理模式,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

公共选修课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选修课程,其课程大多具有跨学科、跨专业、跨年级的特点。我校开设公共选修课的目的, 是为了培养学生对各类学术和文化学习的兴趣拓宽视野, 沟通文理, 让学生接触、理解本专业以外的各个学术领域和思想体系, 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 培养学生丰富高雅的情趣,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应变能力,为社会提供多方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为此, 我校规定“ 本科生在校期间必须修够学分的公共选修课程方能毕业” , 其中理工科(含体育)各专业的学生至毕业时,选修人文社科类课程的学分原则上不得少于4学分;文科(含外语、艺术)各专业的学生至毕业时,选修自然科学类课程的学分原则上不得少于4学分;师范类各专业的学生还必须从教育理论和技能课程中至少选修2学分的课程;以上学分不能以其它形式替代。学校按人文社科、自然科学、教育理论和技能以及艺术等系列开设公共选修课,这些课程包括全校各专业及公共课程中有特色的选修课、素质教育课、较系统的科技前沿系列讲座等。

我校提出要在公共选修课领域倡导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树立一面旗帜, 开课至今已有相当一批较为成功的课程, 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尤其是特色公选课课程体系的建设。不仅有利于营造浓厚的地域文化研究氛围,培养学生的特色意识,而且会不断地促进地方高校公选课课程体系的完善,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同时,特色公选课课程的开设,为学生打开一座丰富的文化宝藏,这为喜爱地域文化的大学生提高了平台,为他们毕业论文的撰写和对地域文化的研究开拓了一条道路。目前大多地方高校因为公选课课程资源有限,教学人员不足,教学经费紧张等原因,公选课课程设置非常零散,并未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极大地阻碍了公选课的改革发展。公选课特色课程体系的建设能有效克服地方高校教学资源不足的弊病,抓住地域文化这一特色教学资源开设公选课,建设公选课课程体系,不但使公选课课程建设体系化,而且能显现公选课出独一无二的特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公共选修课论文篇(6)

[作者简介]裴琳(1979-),女,河南三门峡人,四川外语学院国际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重庆 400030)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8-0135-02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背景

主席在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明确了中国教育改革的思路及人才培养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开设公共选修课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公共选修课是高校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学分制的实施有重要作用。

外语院校作为行业特色型大学中的一类,是顺应国家战略发展需要而产生的。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教育体制改革和院校转制后,外语院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新问题。当今社会急需精通外语的同时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宽广的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公共选修课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良好途径。外语类院校如何设立完善的公共选修课体系是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调查组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调查问卷与访谈法获得数据。2010年10月,调查组在四川外语学院(以下简称“川外”)全院1~4年级对400名学生发放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64份,回收率为91%。针对数据分析显示出的相关问题,调查组专门组织部分学生进行访谈,进一步了解深层次的原因。调查所得数据使用了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着重研究外语类学院公共选修课体系设置现状,提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对策,引起了高校管理部门对公共选修课的重视与思考。

二、外语类院校公共选修课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在公共选修课课程设置方面

1.公共选修课总数不足,学科门类涵盖不广,分布极其不均衡。以川外为例,目前,开设的公共选修课为90门左右,占整体课程体系的10%左右。而美国高校公共选修课则占整个课程体系的50%。根据教育部学科门类划分标准,分析川外的公共选修课,涵盖了文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哲学、法学、教育学七类,依次占总公共选修课程数的比例为:72%、14%、5%、3%、3%、2%、1%。

从公共选修课的类别来看,不少课程有交叉,不尽合理;且不够齐全。在专门类院校中,开设足够门类的选修课程比较困难,在开课师资上存在较大缺口。开课量不足限制了学生选择的余地,使一些质量不高的课程勉强开设,影响了公共选修课的质量提高,引起了学生对学校管理的不满。

为调查学生的态度,调查组通过问卷了解学生对所修公共选修课感兴趣的比例,结果显示,有40.1%的学生认为所修课程中真正感兴趣的占多数,其余59.9%认为所选课程并非是自己真正感兴趣的课程。这不利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因此,公共选修课课程设置迫切需要改革。

2.培养方案中公共选修课比例较少。增加选修课的比重,扩大学生选择课程的自由度,是一个发展趋势,也是各个高校推行学分制的具体要求。根据《四川外语学院2010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公共选修课仅占学分总数的3.3%,这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培养人的个性和实践能力,建议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培养适应创新型社会的人才。

(二)公共选修课课程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公共选修课选课系统对学生指导不足。调查表明,学生选课前缺乏必要的指导,选课渠道主要是“学生之间互相告知”,其次是“学校官方网站上获知选课信息”以及“望文生义”。可见,学生在公共选修课的选报过程中相当盲目。丰富学校选课系统信息,通过恰当的途径引导学生正确选择公共选修课非常重要,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所选课程的兴趣及到课率。

2.选课系统不合理,开设课程少是选课难的主要原因。问卷进一步调查了目前学生关注的“选课难”问题,结果显示,68%的学生认为“选课非常难”或“比较难”。为寻找选课难的真正原因,调研组进行了深入的访谈。位列第一位的是“服务器慢,系统难进”,选择频次为101次;位列第二位的是“每班有人数限制”,选择频次98次;以下依次是“热门课程开课次数过少”“选修课种类不足”“与其他课程冲突”等。究其根源,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选课系统亟待升级。网上选课是唯一的选课途径,每当期末选课时,全校学生同时在线,导致网络堵塞。第二,目前公共选修课由教务处统一管理,二级学院存在利益分配问题,公共选修课课程经费不足,二级学院不支持教师开设公共选修课,导致公共选修课开课次数少。第三,目前的薪酬制度对公共选修课按班级计算,无论选课人数多少,均算同样的课时,打击了教师的授课积极性,间接导致了选修课班级人数限制。

(三)教师授课方式过于单一、考核不规范

公共选修课因每班人数多,不便进行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实践课程、自由讨论等互动的授课方式,教师上课一般采取课堂授课方式,而这种方式在学生感兴趣的授课方式中排列最后一位。生动幽默的上课方式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其次是播放与课程相关的视频录像,课堂授课与实践课程相结合、与学生互动多的课程、实践课程、课堂自由讨论。教育方式与方法对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从教与学来看,存在着供需不对等的现状,是学生公共选修课到课率低、做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事情的根本原因。

从考试形式来看,大部分学校考核制度规定公共选修课考试采取随堂考核的方式。川外大多数公共选修课考核方式是课程论文的方式,教师为了让大部分学生顺利获得学分,往往会降低考核标准,致使考试流于形式,无法很好地体现选修课的目的和作用,影响了选修课的教学质量。

(四)学生对公共选修课的认识有偏差

从调查和访谈中得知,不少学生错误地把选修课定位为次要或不重要的课,一部分学生持着“为取得学分”的目的选课,以便能够通过考试。进一步调查学生选择选修课的依据,结果表明,部分学生选课带有功利性,热衷于选修和自身就业密切相关的实用型课程,造成选修课“冷热失调”,这在短期内可能会对学生就业有一定的帮助,但从长远看违背了选修课设置的初衷,不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外语类院校公共选修课设置及管理对策

(一)构建科学的公共选修课体系及管理方式与方法

1,建立公共选修课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公共选修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有赖于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的筛选和构建。外语类院校公共选修课的课程评价标准要考虑以下几点:是否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否有利于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渗透和培养学生的思辨力;是否有利于引导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和新成果、新趋势、新信息。

2,推行公共选修课模块化管理。调查结果显示,外语类高校学生最喜欢的公共选修课是艺术类的课程(110次),就业实用类(85次)、自然科学类(79次)、社会科学类(11次),课程建设要考虑学生的具体需求。建议将本科生的公共选修课程分为自然科学类、就业实用类、社会科学类、艺术体育类四个模块,每个模块开设的课程数量应有一定的比例,学生须修满每个模块所要求的学分才能顺利拿到学位。推行“模块化”公选课,引导学生广泛涉猎不同学科领域,拓展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学习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3.实行跨校选课制度。调查结果显示,“与重庆其他高校互认学分,直接去该校选修”是学生支持的改革方式。跨校选课通过跨校选课制度,既可完善公共选修课课程体系,又可实现教师资源共享,是高校发展的趋势。具体可从两方面操作:第一,如高校相距不远,可让学生跨校选修,学校双方互相承认学分;第二,如高校相距较远,可采取到其他高校外聘教师进行教学。

(二)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提高公共选修课授课质量

1.改变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在授课前应充分了解公共选修课的作用和功能,采用与专业课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力求教学具有启发性、趣味性和知识性,图、文、声并茂,做到深入浅出,照顾跨专业跨学科学生的需要。同时,建立教与学相互渗透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和社会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2.健全考核方式,在强化日常教学管理的基础上,教师采用多种考核形式,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如可以采用期末考核与平时考查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平时成绩在考核中所占的比重,强调日常教学的重要性。可以根据课程特点,灵活运用闭卷考试、开卷考试、撰写调查报告或实际操作能力考核等形式,全面考核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期末考核热情。

(三)加强学生管理,提高公共选修课质量

1.通过加强学风建设加强公共选修课的建设与管理。教学是教与学的一个双向教育过程,教师“教”最终要靠学生“学”。需要加强学风建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其学习精神和优良品质,这对提高外语类院校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2.建立导师制,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现代教育学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具有很强的自我学习和发现学习能力,但也有不少人在自主、自立方面比较薄弱,不能客观、全面地了解自己的知识需求和知识结构,选课时盲目性很大。因此,应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实行导师制或由导师根据学生现状指导学生选课,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找到发展方向,从而选择适合的公共选修课。

3.将公共选修课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相结合。公共选修课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上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除开设“创业教育”“创新精神培养”等课程外,教师还可以在其他公选课程中结合讲授学科前沿进展、学术动态、应用前景等,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教会学生创业应掌握的基本技巧和方法、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等。学校各级组织也可以与公共选修课结合举办各种学生活动,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公共选修课是适应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课程,是高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挥教师和学生潜能的重要措施,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外语类院校的公共选修课体系设置与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师资队伍、课程内容、教学资源、学生学习态度及管理水平等方方面面,需要从“管”“教”“学”三个层面提高认识,投入精力,真正发挥公共选修课的作用。

[参考文献]

公共选修课论文篇(7)

1.陕西师范大学。该校本科历史学专业的课程结构分为五类,即通识模块、学科基础模块、专业课程模块、教师教育模块和实践模块。共187 学分。⑴通识模块。该模块又细分为三小类包括公共必修课、公共限定选修课和公共任意选修课。公共必修课有49 个学分,占总学分的26.2%,主要课程为外语、计算机、政治、大学语文、形势与政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公共限定选修课共8 学分,公共限定选修课共4 学分。⑵学科基础模块。包括相关学科基础课和本学科基础课两小类。相关学科基础课共5 学分,含高等数学和考古学两门课。本学科基础课39 学分,占总学分的20.9%,主要开设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和史学概论等课程,在第一至第四学期开课。⑶专业课程模块。共41 学分,分为三小类。即专业必修课、专业限定选修课和专业任意选修课。其中,专业必修课开设20 门课程;专业限定选修课开设12 门,分为中国古代史系列、中国近现代史系列、世界史系列、其他系列等4 个方向;专业任意选修课开设53 门。学校规定学生应从限定选修课中至少选修12 个学分,要求每个系列都要选,并且要选修一个完整系列。至于任意选修课,学校要求学生至少修10 个学分。⑷教师教育模块。共17 学分,分为必修和限定选修两类。必修课开设6 门课程13 个学分,限定选修开设两门课程4 个学分且必须全选。⑸实践模块。共24 学分。包括军事理论与训练、教育见习、公益志愿服务活动、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等课程。

2.西南大学。该校本科历史学专业的课程结构分为六类,即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发展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自主创新学习。⑴通识教育课程。共57学分,分成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小类。必修课45 学分,开设课程11 门。开课时间安排在第一至六学期,主要有外语、政治、体育、计算机和就业指导等。选修课由学校统一开设,学生根据专业要求自主选择。⑵学科基础课程。共32 学分,全部为必修课。课程主要是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开课时间安排在第一至四学期。⑶专业发展课程。共111 学分,也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小类。其中必修课21 学分,开设课程6 门,开课时间在第一至六学期。主要有中西史学史、史学理论与方法、考古学通论、中国历史地理、中国历史文选等。选修课进一步细分为八小类。包括专门史类10 学分,5 门课程;断代史类8 学分,4 门课程;晚清史类10 学分,5 门课程;世界史类20 学分,10 门课程;区域史类6 学分,3 门课程;博物馆类12 学分,6 门课程;民族学类8 学分,4 门课程;综合类16 学分,8门课程。⑷教师教育课程。共34 学分,也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其中,必修课12 学分,5 门课程。主要内容为:教育概论、心理学、中学历史教学论、教育技术应用、中学历史课程设计等;选修课22 学分,11 门课程。包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当代世界教育改革、教育美学、班主任工作等课程。⑸实践教学环节。共20 学分,含教育实习、论文写作等五项。⑹自主创新学习,不计入总学分。

3.华中师范大学。该校历史学本科专业课程结构比较简洁,分为两大类。即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其中专业必修课主要包括外语、计算机基础、大学体育、政治、教育学等课程和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中国历史文选、历史科学概论、历史教育学等课程。可见,该校的专业必修课实际涵盖了外校通识类、专业基础类甚至实践教学类的课程,体现出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专业选修课大致开设有50 门,涉及面比较广泛。

4.东北师范大学。该校历史学本科专业课程结构主要分为五类。即,⑴普通教育课程类,开设有外语、计算机、体育、思想品德、军事理论和综合知识等,学校要求学生应修44 个学分。⑵专业课程类,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系列课两小类。专业基础课共43 学分,专业系列课共58 学分。学校要求学生应修99 学分。⑶教育理论和技能课,开设有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学论、教育实习和研究中等教育课程等,学生应修18 学分。⑷专业实践,主要形式是文物考察。⑸副修课程,开设的主要是有关学科课,共20 学分,但不计入总学分。

5.华南师范大学。同华中师范大学一样,该校历史学本科专业课程结构也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⑴必修课。进一步分为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两小类。①公共必修课。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课程;其他公共课程;公共实践教学;教育理论与教师职业技能课程。②专业必修课。由三个部分组成,共69 学分。分别是专业实践教学计16 学分;学科基础平台计39 学分;专业基础平台课群计14 学分。⑵选修课。有专业限选课和任选课两种。①专业限选课。分为历史教学方向模块和历史研究方向模块,前一模块含历史唯物主义、经济学说史、中国文化史等10 门课程,计28 学分;后一模块主要是专题类课程,包括中国古代史专题研究、中国近代史专题研究、世界史专题研究等11 门课程,计30 学分。学校要求学生选中其中一模块,修满19 学分即可。②任选课。任选课也分为两类,即专业任选课和公共任选课。专业任选课包括中国哲学史、欧洲哲学史、演讲学等六门课;公共任选课由学校统一安排。学校规定学生在任选课上必须取得16 学分。

6.江西师范大学。该校历史学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分为四个组成部分。⑴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共46 学分。内含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和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两小类。前一类课程共36学分,后一类课程共10 学分。⑵学科基础课程,共31 学分。也包括必修和选修两类。其中,必修类开设8 门课程,共25学分。选修类系指跨系跨专业选修6 学分。⑶专业课程,共60学分。分为专业必修课程共40 学分和专业选修课程任选20学分两类。⑷集中实践环节,共23 学分,要求不少于25 周。

二、课程设置的特色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这几所大学基本上都能立足自身实际,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需要,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不少学校的课程设置显示出了亮点和自己的特色,下面分别叙述之。

1.西南大学。⑴在通识教育课程这块,比较重视学生计算机水平的培养。为此,在第二和第三学期开设了大学计算机基础I 和程序设计Visual,两门课学分达8 分之多,且课时达144 个。相较其他被调查学校同类课程,无论是学分还是课时的分值都是相当高的。⑵在学科基础课程这块,基本开设的是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这也是他们的一个比较独特之处。⑶在专业发展课的必修课程安排上,他们非常重视史学理论、史学史等课程的教学,安排的多是此类课程。看得出该校在这一块比较强调对学生方法论的教育,力争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在专业发展课程的8 类选修课安排上,他们除了做到了广和博外,还兼顾了西南地方特色、民族特色。表现为开设了一些区域史类课程,如川渝地方史、西南历史文化地理等;还开设了民族学类课程,如西南少数民族史、藏族历史等五门课程;以及博物馆类课程等。⑷在教师教育课程的安排上,该校非常注意贴合实际,注重对学生教师技能的培训。在必修、选修的16 门课中,紧密结合中学历史教学的课程就占到了11 门之多。⑸在实践教学这块,除了正常的教育实习、论文写作等以外,他们还专门在第六学期给学生安排了一个有1 学分和18 个学时的课堂教学能力训练课。该课正好放在教学实习的前一学期,对实习的开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2.陕西师范大学。⑴在通识模块这块,和西南大学一样,该校也非常重视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分别在第一、第二学期开设了计算机基础和VF 程序设计,两门课学分达7 个,课时达162 个。⑵在学科基础模块的本学科基础课这块,除了一门史学概论外,安排的都是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课。表明该校对通史课在整个课程结构中基础地位的认识。⑶在专业课程模块的必修课安排上,他们除开设了中西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文选、历史地理学等课程外,引人注目地开设了历史学科专业导引课。⑷教师教育模块,课程特色是专和广的结合。必修课只安排了6 门13 学分,但选修课却达到了29门之多,学生从中选修4 学分即可。

3.华中师范大学。⑴在历史系基地班的教学中,该校压缩了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的课时和学分,由原来的720 课时40学分减至450 课时25 学分;增加了选修课程,并将选修课分成专门史和专题研究课两类。他们拓展了课程内涵,注重前沿和学术特色。开设了一批新课,如博导专题课、中国文化史、西方文化史、国学元典导读等;设置了一部分有助于提高专业素质的课程,如史学论文写作、史学信息介绍等。⑵历史系师范专业的教学上,该系强调加强基础,注重科研;拓宽领域,提高技能(师范技能);形成特长,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在课程结构方面,加强中外文化史、经济史、世界主要国家现代化史、国际关系史等课程的开设。

4.东北师范大学。⑴在课程体系方面,在基地班的教学中,打破了以往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压缩了专业基础课,增加了专业选修课;增开相应的文史哲、文理科交叉的概论课和技能课。经过系统调整,该系的课程体系已基本与高素质、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⑵该校重视历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教学;重视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的教学。⑶还开设了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课程,如东北民族与边疆史、奉系军阀史、中俄关系史、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等专门史课程。

5.江西师范大学。他们在做好自身定位的前提下,既注重拓宽学生知识面,又兼顾课程的现实性、地域性和实用性,力争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为此,在开设了本科生应掌握的一般专业必修课的同时,该校在专业选修课上动脑筋,开设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国陶瓷史、万寿宫文化、江西地方史等课程供学生选修。考虑到中学历史课改的趋势,他们还为学生开设了西方经济史、西方政治思想史、科学技术史、中西文化比较、现代化问题研究、普通自然地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等课程,应对课改提出的新要求。

6.华南师范大学。与江西师范大学一样,华南师范大学也是一所省属师范大学。该校历史系的课程设置也充分考虑了这个前提。在课程设置的特色方面,他们留给我们最大的印象是在第五学期开设的专业限选课。他们把专业限选课分成历史教学方向和历史研究方向两个模块,规定学生任选其中一个模块的所有课程。历史教学方向的课程主要为培养一个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而设计,主要有经济学说史、中国文化史、广东地方史、客家学概论、西方政治思想史、领导科学、人生观通论、政府经济职能与宏观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历史研究方向的课程则以断代史、专门史等专题课为主,目的在于加强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理论深度,为学生毕业后进一步深造做好准备。

三、启示与借鉴

1.把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放在首位。这个特点主要体现在几所重点师范大学身上,在课程设置上他们努力使学生达到学会学习、学会研究的目的,并不过分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在处理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时,大多做到了优化基础课淡化专业课,纷纷压缩了通史课的学时和学分。优化基础课就是要使基础课同时满足就业市场需求、个人可持续发展、后续课程奠基、继续深造等多元目标。

公共选修课论文篇(8)

一、公共选修课的作用

公共选修课是高职院校等职业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关于教育培训的修改备忘录(2001)》提出,在设定与职业技术教育过程相关的目标时,一定要考虑跟人的需求和愿望,因此,职业教育和培训中应当做好以下四点。

1.允许个性与个人特质的协调发展,培养精神和人类的价值观,培养理解、判断、批判性思考和自我表达的能力。

2.通过开发必要的智力工具,发展技术技能和创业技能以及态度,为个人终身学习做好准备。

3.发展决策能力,积极、明智地参与工作的能力,在工作和社区中进行团队合作和领导的能力。

4.让个人在信息和通信技术的迅速进步中能够及时应对。

以上四点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指明了方向。公共选修课正是为了培养我国市场经济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而开设的,不但可以完善知识结构,扩大知识面,形成科学的知识体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公共选修课却并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不但不受重视,而且教学效果不好,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学风。

二、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存在的问题

1.课时少,人数多,势必影响教学质量

公共选修课一般每学期课时在30节左右,每周2节课,班级人数少则三四十人,多则八九十人,学生基础参差不齐,互动和交流只在少数学生和教师之间产生,教学过程以“讲”为主。课后教师也没有足够的时间为每个学生进行答疑解惑。在职业院校,下午7、8节课是学校安排活动最频繁的时间段,“正课”补课、各种针对学生的文化娱乐活动,如红五月歌咏比赛、技能大赛等,都要求学生“必须”参加,给学生不上公共选修课一个“正当理由”。如果再遇到节假日、教师生病等因素停课,公共选修课课时进一步缩减,造成同一门课同一位教师不同学期教学质量不一致。

2.课堂讲授为主,缺少辅导材料

选修公共选修课的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和年级,很难组织有效的互动活动,因此一般公共选修课以知识传授为主,难以调动已经疲惫的学生的积极性,降低了学习效果。扩展学生好奇心,促进学生广泛阅读,为学生解惑人生是公共选修课重要目的之一。在职业院校,公共选修课一般没有教材,教师会在教学过程中介绍一些参考书,但能够主动购买的学生少之又少,这就造成学生无法预习、复习,仅有教师课堂上讲授的内容,积极的学生会向老师索取幻灯片,课后又找不到教师解惑,师生交流仅是每周一次的课堂教学时间。如此看来,公共选修课如何能达到的教学目标呢?

3.考核简单

考核方式原则上应当由课程标准决定,具体到公共选修课的考核标准是教务管理的盲区。公共选修课的考核一般由考勤、作业、考试三部分组成。学生考勤一般是每个教师每次课必做的事情,也是促进学生出勤的有效方法。课堂作业不是每个教师都采用的方法,即使安排作业,次数也不超过5次。采取考试的课程更少,且多以论文形式进行,而且随堂进行,难以保证考试质量。因此,公共选修课考核方式方法很简单,有的课程以考勤作为考核方法,就造成学生不重视公共选修课内容,仅是为了顺利取得学分而选择选修课,选择容易“过关”的课程。

4.教学受诸多因素制约

首先,公共选修课是在“正课”安排完之后才被排入课表,开课后还会因为各种原因进行调整,使得部分学生选而不能修,只能改选不喜欢的课程,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其次,一些教师对开设选修课的意义不够明确,只粗浅的意识到开设选修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却很少深入研究公共选修课的课程标准和教学方法与手段,因此教学缺乏创新。公共选修课吸引学生有两点:一是教师魅力,二是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很容易满足公共选修课是素质教育的目的,教师的表现是公共选修课教学成功的关键。最后,学生对公共选修课思想认识不足,上选修课的主要目的就是拿学分,学习目标定位在及格,不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给教师组织教学增加了难度。

三、提高职业院校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的三个方向

1.给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空间。学校为提高学生素质开展的任何教育教学活动都是有益的,当这些活动与公共选修课发生冲突时,学生更多的选择了参加活动,而放弃了公共选修课,说明学生已厌倦了课堂教学的形式。因此,给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空间是公共选修课改革的基础。

2.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教材和灵活的学习方式。“不喜欢阅读教科书”是高职院校学生的一个特点,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资源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应该通过对资源的组合来引导学生系统的学习。因此,资源是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的保证。

3.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学校及时掌握教师的教学情况。教师通过学生学习过程的反馈信息,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进度和讲授内容,因材施教,才能完成公共选修课的教学目标和质量。提高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质量,需要掌握各环节的数据,包括教学进度、内容安排、互动设计、学生完成课业情况、教师对学生的管理等。因此,各类数据是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的客观反映。

课堂教学形式的公共选修课已经不能满足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质量要求,不能更好的实现公共选修课的教学目标。有效地利用多种教学形式至关重要,其中网络教学模式是改革公共选修课,提供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的突破口。

四、公共选修课的改革方向是开展网络课程

目前,网络上可以点播的国外公开课视频有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大学等大学的20门、近500节课程。国外公开课视频越来越受欢迎,有些视频甚至还没来得及配上中文字幕就已经在网络上流传。我国职业院校建成了大量的课程网站和网络教学平台,含有丰富的资源,教师和学生可以在线交流、互动,比国外公开课更适合教学和学习,因此换一种学习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现以在清华教育技术研究所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开设网络课程的应用为例进行说明。

(一)开展网络课程的优势。

1.增强学生的兴趣

传统教学方式:由课堂、教师、黑板、幻灯片组成,上完课教师就“消失”了!长期接受这样被动式的学习方式,学生已经疲劳甚至厌倦了。网络课程使学生打开电脑就可以学习,由学生自主安排,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学生可以在他们高兴的时候、喜欢的地点和姿势学习,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紧张程度,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调课不再影响学生学习,学校的文娱活动也不会挤占学生学习时间和场地。

2.学生的学习过程更私密

教学资源始终保留在网上,学生可以反复查阅,即使只有教学视频,学生也可以反复学习。学生的次数和内容只有老师知道,避免了同学间的“讽刺和挖苦”。网络课程可以让这些学生因地制宜的调整学习进度和状态,促使他们用更有效的方法完成学业,当完成学业时会有很高的成就感。

3.消除了教师与学生的沟通障碍

网络课程使师生交流有了“距离”,双方的交流更加理智和温和,师生间的交流变成了“私人聊天”,降低了双方的紧张和烦躁情绪,易于正确理解和表达思想,教师可以轻松的了解每个学生的真实想法。利用网络课程平台,学生可以很容易的找到老师,随时提问,或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也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最新动态,给予必要和及时的指导。

4.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

公共选修课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以培养表达、沟通及批判思考所需的态度及能力为目的,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历久弥新的课题。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学习活动和讨论,公共选修课才能实现素质目标。针对素质教育,可以利用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灵活组织教学,一般常用教学活动有:在线浏览资料、记录笔记、提交作业、完成考试、主题讨论等常规功能。通过论坛和答疑功能,学生可以将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观念、想法等思想火花及时表达出来。教师也可以组织各种主题式讨论,并将论坛、答疑区的问题归类汇总,形成新的教学资源供学生阅览。

还可以利用项目化教学、分组教学、学习管理等功能,根据学生的能力、专业、年龄将学生分组,分配不同、且有针对性的项目和任务,学生通过网络联系在一起,为共同目标努力,最后根据每个人的贡献进行打分评价。在线学习、讨论、提交学习材料等学生活动随时可能在进行,网络课程将学习过程从无形变为有形,对学生访问平台、浏览学习资源、参与讨论情况、学习进度等各种学习行为量化和数据统计,为教师教学改革提供依据,这一点是课堂教学无法企及的。

(二)利用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开设网络课程的优势

1.有利于教学管理。

利用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开展网络课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也有利于学校对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的监控。

在网络教学综合平台中,可以记录多项学生活动且进行了量化。教师可以看到学生发表的论点、提交的作业和论文、在线的测试与考试外,还以获得学生登陆课程的次数、浏览课程资料情况、上传材料情况、回帖次数、提问次数等等。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数据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展、状态、难点,根据学生反映出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

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将教师教学的组织情况和工作状态也进行了量化。首先,教学资料的数量是教师教学经验积累量化形式,对于教学内容的安排与次序也可以通过网络课程看到。其次,通过对学生行为的记录查看学生的参与度与教师教学组织的效果,比如:论坛回帖数量,学生提问次数与教师解答效果,教师是否如定期安排作业和测验,学生能否得到教师及时的反馈等。最后,教学管理部门就可以利用网络教学综合平台提供的信息和统计数据分析到教师的工作状态与教学质量。学生管理部门可以利用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统计数据看到学生的学习状态,甚至可以根据学生发表的观点、论点,开展学生工作。

2.避免一门公共选修课成为“孤岛”

公共选修课开展网络课程要依托类似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的大型、综合网站,所有数据、资源统一管理,统计出来的数据是全面的、详细的、有价值的。如果一门公共选修课对应一个小的课程网站,数据和资源就形成了孤岛,统计出的数据不具有全面性和代表性,更无法系统的、全面的分析全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状态,不利于学校对教学活动的观察与监督,也不能准确把握学生心理情况和学习风气。因此,公共选修课(包括其他课程)建在大型、综合的平台中有利于学校快捷的获取全面、准确、详细、及时的教学情况和学生情况,为对学校决策提供依据。

五、公共选修课开展网络教学需要观念转变

2005年以来,全球已经有150万人次在YouTube上浏览过戴蒙德教授的网络课程“综合生物”。从2005年我们一直在搞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院校投资大量资金建设各种各样的精品网站和课程资源,教学平台的功能丰富、复杂,远比国外课程网站设计精美,学生却很少光顾。

(一)要建设网络课程,不是课程网站

目前,我们建设的所谓“网络课程”不是真正网络课程,应该是课程网站,很多教师与管理者的观念还停留在网络课程是知识搬家,是多媒体教程,甚至是业绩工程。对于我国职业院校的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课程提供最新的、丰富的教学资源,组织多样的网络教学互动活动,让网络课程建设落实到日常教学中,实实在在的为学生服务,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二)做好我们能做到的事情,利用好现有的网络教学平台

“只有面对面才是教学吗?”面对这个问题很多教师回答是否定的!但在实际教学中,又会有很多教师认为:课堂教学会有很多交流,如提问、讨论等,可以掌握学生的状态,有助于学生集中精力学习和调整教学进度等等。教学设计完美的课堂教学,他的优势毋庸置疑。然而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是每一堂课都能做到精心设计,我们要面对这个事实,努力寻找公共选修课改革的思路。

我们已经拥有众多的、形式多样的网络教学平台,我们要坚持完善资源、坚持在教学中应用、坚持进行教学设计,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质量必定有质的提高。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课程可以让每一个学生按照自己的计划开展学习,根据自身条件和状态不断调整学习进度。网络课程可以让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给他们必要的指导!网络课程能够完成知识传授任务,能够组织管理教学活动,能够对学生学习状态和进度的监控。网络课程是公共选修课未来发展的趋势。

(声明:清华教育技术研究所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不只适合公共选修课,适合任何一种课程,关键是教师能否设计好课程,本文只是以该平台的实际应用为例加以验证。)

参考文献

[1]郭俐,肖祥慧.计算机类公共选修课网络教学模式探讨[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第21卷第2期,2005年5月.

[2]张妙华,武丽志.多校区大学公选课网络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第6期(总第182期).

[3]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走红 学者称我国高校存硬伤..cn,2010年12月01日.新民周刊.

[4]朱清时:中国高校硬伤在哪儿?.cn,2010年12月01日.新民周刊.

公共选修课论文篇(9)

1.公共选修课的课程设置问题显著。(1)课程开设过于随意。公共选修课的开设大多是由二级学院统一上报,即把想开设选修课的教师名单及课程简介上报至教务处,然后由教务处向学生公布,没有或很少对上报的课程进行考核论证,是否有必要开设此门课程,而且,开课教师可以随心情想哪一学期开课就申报,哪一学期不想开课就不申报,所以,导致公共选修课的开设课程没有统一的规划,随意性很大。(2)课程设置不够合理。以沈阳工程学院2013-2014第二学期为例,共开设68门公共选修课,包括三大类:人文、社科类;文学、艺术类;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类;期中人文、社科类35门课程占51.5%,文学、艺术类27门课程占39.7%,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类6门课程占8.8%。三大类课程比例相差悬殊,作为工科院校,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2.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质量有待提高。(1)课时长短不应一刀切。以沈阳工程学院为例,在所开设公共选修课的课程中,不论是社科、人文类;文学、艺术类或是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类的课程,都规定统一的学时,造成有些课程过于浅显,学生认为不解渴;有些课程由于学时不够虎头蛇尾,草草结课,学生对所修课程一知半解,所以,严重影响学生对公共选修课的兴趣,教学效果不容乐观。(2)选课人数有待调整。对公共选修课的选课人数有限制,使许多学生对感兴趣的公共选修课选不上,只能选择那些不喜欢的课程,因而造成学生只是“选而不修,应付考试”,甚至旷课,即便是人来了,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上课不爱听讲,课堂秩序十分混乱,这样严重影响教师上课的热情,影响授课质量。

3.公共选修课的管理有待加强。由于学校对公共选修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使部分教师对公共选修课的教学和管理也产生懈怠心理,教师对教学内容掌握的熟练程度、对重点难点的设计、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等都没有达到最佳状态,另外,公共选修课过少,学生选择范围受限制,不能很好地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对自己有帮助的课程,进而导致学生旷课现象严重、课堂纪律较差、听课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总之,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公共选修课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公共选修课其作用的很好发挥,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质量,甚至可以严重地说,背离了设置公共选修课的初衷。所以,完善公共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加强公共选修课的管理,提高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质量,是目前高校针对公共选修课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提高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的对策

1.注重对公共选修课的认识。首先,学校要提高对公共选修课的重视,制定一套完备的公共选修课开课标准和评价体系,要与必修课同等对待,为公共选修课提供合理的上课时间和充足的资源配置,大力宣传公共选修课的开设意义及其作用。其次,开课教师在学校机制的监督管理下,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合理设计教学内容,难易程度要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愿意选课。最后,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正确指导学生对公共选修课的选择,使学生不盲目选课,不单纯为了获得分而选课,使学生认识到现代社会需要的已不是有一技之长的人,而是需要拥有多方面知识的全能型人才,仅仅掌握专业知识远远不够,必须通过公共选修课等多种渠道获取各方面的知识,丰富知识结构,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完善公共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学校要制定科学有效的公共选修课的课程体系,合理开设课程门类,既要考虑教师因素,也要考虑学生因素,对教师上报的公共选修课进行评审,然后才允许开设,鼓励教师开设对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素质有帮助的课程,对开设意义不大的课程及时停止,对本校无能力但很有必要开设的课程,可外聘教师或跨校选修,统一规划、合理安排公共选修课上课时间和课堂规模,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充分发挥公共选修课在优化学生知识技能中的作用。

公共选修课论文篇(10)

著名教育家潘光旦先生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整体人格,一个人应当受到一种通专并重的教育,甚至是通稍稍大于专的教育。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各学科间的交叉融合,社会对创新型、复合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注定了高校在人才培养上要注重从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转变。公共选修课的设置正是在社会逐渐重视通识教育的理念下产生的。它在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和发展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公共选修课的特点

公共选修课是随着学分制的产生而产生的,一般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其意义在于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既保护、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授课对象广泛。公共选修课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因此决定了其授课对象的广泛性。授课对象的年级跨度从理论上讲包含了大学四个年级;专业跨度涵盖了文、理、工、艺术各个专业。

第二、课程种类多样。公共选修课是由全校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教师基于自己的专业知识背景所开设的,因此决定了其种类多样的特征。从大类上讲,公共选修课由经济、管理、法律、人文与艺术、文学与语言及科学与技术等六大类组成。

第三、选课比较自由。公共选修课的选择权在学生手中,多由学生的兴趣爱好而定,充分体现了选修课的自由性。

二、公共选修课中存在的问题

如上文阐述,公共选修课的设置目的在于强调学生的通识教育,拓宽知识面,培养和发展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公选课也存在着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公选课开课数量不能满足学生需求,课程冷热程度不均。笔者调查河南几所高校发现,目前各校开设的公选热门课程通常是百人以上的大班授课,而另外一些课程由于不太契合社会发展和学生的兴趣,上课人数寥寥。这些状况都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导致授课质量不高。

第二、公选课缺乏指导,学生选课目的不明确。具体有两个原因:首先、大部分高校学生选择公选课的唯一依据是课程名称和教师姓名,学校没有为学生提供与所开课程内容相关的选课说明,比如课程内容、学习该门课程需要的基础知识,以及授课教师的背景、资历、专业等信息。其次、在高校学分制的压力下,部分学生出现了在选不到课的情况下,为修满学分,不得不选择自己不感兴趣,甚至自己不能胜任的课程。

第三、部分教师开停课比较随意。由于高校扩招,公选课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只要具备了教师资格证,大部分高校就允许教师开设选修课。而部分教师开设公共选修课的初衷多是因为教学工作量不够,此外,有的教师所开设的公选修课和自己所学所教的专业没有丝毫关系,无法从源头上保证开课质量,影响了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和求知的热情。

第四、考核方式不严格。公共选修课的考核方式是考查,出于趋简避繁的心理,大部分公选课教师会选择规定不严格的期末小论文或开卷考试对学生进行考察。这些考察方式往往缺乏客观、严格的评分标准,容易助长部分自我管理能力差的学生偷懒抄袭的风气。

第五、合适的教材不易选购。由于一般教材内容更新周期较长,跟不上公选课内容的前沿性和热点性,而且未知选修人数也给订购公共选修课教材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听课效果。

三、提高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的途径

针对以上阐述的问题,高校部分公选课教学质量存在逐年下降的趋势,因此,笔者提出以下五个方面的对策:

第一、建立健全开课激励机制,从源头上解决教师开课不积极的问题。具体做法是:(1)规范开设公选课的规章制度,采用累进式的方式,以课时为单位,对开课教师进行物质奖励。(2)树立典型,嘉奖优秀公选课教师,从精神层面引导教师对公共选修课的重视。在每个学期结束前,学校可以组织一次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的评选,以学生评教结果为基础,结合教学督导的评测打分意见,对整个学校的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进行排名,对排名靠前的教师进行鼓励。

第二、优化公共选修课课目结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首先、构建围绕核心课程的多层次课目结构体系,加强必修课和公选课之间的关联,体现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其次、鼓励教师多开设能培养学生创新性和实践能力的课程,并使其能够保持一定的连续性,不断提高和完善教学质量。

第三、建立选课引导机制。利用网络,学校可以将教学大纲的部分内容作为选课参考信息,提供给学生;另一方面,将教师的背景资料链接到选课系统网页上,从而极大避免选课的盲目性。

第四、构建多层次的课程评价体系。首先、研究制定以小论文作为考核方式的公共课考查评分标准,保证教师评分的科学性、客观性。其次、引入形成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相结合的课程考核体系,将学生的平时成绩(平时出勤+课堂表现+平时作业等)纳入期末考核范围,以此强调学习过程的重要性,防止学生为考试而学习。

第五、加强监督保障机制。一是加强平时课堂教学的监督管理,二是加强试卷评阅的监督管理。

总之,公共选修课是整个大学阶段课程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目前公选课在课程设置、教师管理和考核方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高校可以通过整合课程体系、建立引导机制、严格教师管理、完善评价体系,使学生通过对公共选修课的学习,建立相对传统知识结构更为宽厚、合理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增强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成长为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韩建明,陈万光,张耀武. 高等教育中公共选修课实践探讨[J]. 科技信息,2010,第十九期.

公共选修课论文篇(11)

人文素养包括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和遵循人文精神四个方面的内容,是人对生活的看法,人内心的道德修养,以及由此而生的为人处世之道,是学生一切素质的基础。我国职业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在发展初期,以培养学生技能为重点,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致使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就业岗位上暴露出诸多问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既与职业教育大环境有关,学生受社会功利主义价值影响,出现如急于求成、浮躁、过度消费、享乐、拜金等现代病,更重要的是职业院校教育者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如何在现在的技术教育课程体系中,嵌入人文素质教育,是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难点。

一、职业院校公共选修课存在的问题

公共选修课是指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由学生自主选择科目,是职业院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虽然各个职业院校认识到公共选修课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优势,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1.公共选修课设置不完善、不系统职业院校公共选修课大多是各院系专业教师根据自己熟悉专业稍加调整开设的,总体可分成两大类:专业公共选修课和非专业公共选修课,旨在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但实际上,很多职业院校公共选修课设置不合理。大多数课程都是各专业教师根据自身专业开设的,但如果本专业学生多,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多,老师对专业课都应接不暇,那么专业教师几乎没有开设公共选修课的。而公共选修课程能最大程度地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2.对公共选修课存在认识误区(1)学校层面的认识误区由于职业院校产生和发展的市场性和功利性,以及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环境,导致各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还是偏重强调学生专业岗位技能的培养,具体体现在课程的开发上就是随意降低人文素质课的基本教学要求,减少开设人文素质课的科目和时间。很多院校在设置公共选修课时,只是根据学生人数大致规定开设课程门数,而没有明确规定应开设什么样的课程,更谈不上是否开设了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课程。这就导致公共选修课设置不系统,定位很模糊。同时,多数职业院校对人文素质教育认识还停留在表面层次,比如:认为人文素质类选修课是“就业教育”的延伸,故针对就业需要开设了《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公关礼仪》等课程,把人文素质类选修课定位于拓展学生与就业相关的文化知识教育;或者认为人文素质类选修课就是才艺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才艺如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这些功利性的观点和认识,忽略了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即人文精神,导致学生在踏上工作岗位后或多或少暴露一些问题,这样不利于学生长远发展。(2)师生层面的认识误区在职业院校,大多数教师和学生对公共选修课不重视。认为公共选修课只是补充,处于从属地位,没有把公共选修课放到和专业课同等重要的位置,无论是备课还是授课方式、课堂安排都没认真对待。据调查,90%的学生只是根据课程名称来选择课程,对课程内容不甚了解。基于公共选修课考核简单,很多学生经常缺课,或者上课不认真听讲,敷衍了事,只是考试前稍微准备一下,目的仅是为了获得学校规定的学分。如果此门课程没有及格,几乎没有学生会选择重修,而是转向考试容易通过的其他选修课程。

二、基于公共选修课提升高职生人文素质的探析

针对职业院校的发展现状及培养模式,在培养学生各种职业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使人文素质培养与岗位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是一种有效途径。通过公共选修这个平台,以学生兴趣为基础,结合实践,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增加学生的人文知识,扩展学生的人文思想,最终会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1.正确的选课引导是前提基于学生选课的盲目性,职业院校应采取有效措施正确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公共选修课,最大程度地发挥公共选修课的功效。首先,职业院校应该开设足够多的公共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其次,职业院校可以借鉴其他本科院校的选课程序。如哈佛大学有“购课(CourseShopping)”传统,每年开学前,会安排几天时间让学生挑选本学期所修课程,在这期间,几乎所有课程都安排了授课教师与学生见面,任课老师要向前来选购课程的学生发放材料,介绍课程设置目的、所需书目、需完成作业以及课时安排等。学生则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目的,主动了解课程,从中挑选适合自己的课程,在正式开课后,仍有两周时间可以更改,这样可以大大降低选课的盲目性。2.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基础针对当前公共选修课设置范围过窄等现象,各职业院校应根据自身特点,设置丰富的、独具特色的课程。首先,应充分利用本校品牌专业的丰富资源。这样做既节约了资源,又可保证课程的质量,让学生享受到更多的优质教育。其次,要增加人文类课程的设置比例,人文课程数量应至少占到所有公共选修课的1/4。我国职业院校技能类学科占据了半壁江山,而人文学科只占很少比例。人文社科类课程如经典的《中国传统文化》《大学美育》等应持之以恒地开设,同时应增加同一门课的授课教师数量,使学生能在同一门课程上对教师有所选择,这也能使教师在竞争中产生动力,提高教学质量。3.灵活的教学方式是关键相对于专业课来说,公共选修课更注重拓宽学生的视野,更容易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所以,公共选修课的授课方式应该比专业课更具有灵活性、丰富性,教学方法更应与时俱进、多种多样,应针对职业学生特点,突出动手操作能力强这一优势,改变传统枯燥的课堂授课方式,采用专家讲座、学习展示、实验实训基地参观考察、社会实践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和积极性,从而达到利用公选课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真正目的。4.严格的监管机制是保障鉴于公共选修课的重要作用及在实际上课中存在的问题,职业院校教务部门应在公共选修课的开设、考勤、查课、听课等方面加大监管力度,规范任课教师教学,使公选课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如,学校在允许开设某一门公选课前,认真审阅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在教学过程中,不定期进行监督。在任课教师上要严格把关,吸引一批教学名师进入公共选修课教师队伍中,让公共选修课的优质教学成为一张名片。另外,考核作为公共选修课最后的评价,方式应多样化,但无论何种形式都要严格要求。根据公共选修课的课程特点,注重学生的平时表现,如理论课堂到课率占15%,实践实训课的成果或者表现占25%,同时避免只采用论文写作等单一的考查方式。职业院校通过正确引导学生进行选课,合理设置公共选修课课程,灵活的教学措施,严格的监管机制以及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使公共选修课能最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袁锦贵,方志贤.职业院校人文素质类公共选修课教学改革刍议[J].中国农业教育,2007,(5):29-31.

[2]陈莉.职业人文素质教育对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12,(20):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