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软件项目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3 11:09:02

软件项目总结

软件项目总结篇(1)

笔者积极响应学校号召,暑期期间到济南维库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一个月的企业实践,顺利完成企业的工作任务,现将一个月的实践收获总结如下。

一、转化角色,虚心、耐心、专心做一线有责任心的企业员工

1.遵守企业制度,认真承担并履行责任

在一个月的企业实训中,笔者谨记学校领导的嘱托,严格要求自己,认真遵守企业制度,从未发生迟到、请假、早退现象,进入公司后将自己由受人尊重的老师转变为一名初到公司的企业员工,做到慎独、慎微、慎初,强化工作责任心,主动处理好分内与分外的相关工作,勤奋扎实地工作,不敷衍应付,认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个问题,完成企业交给的每一个工作任务。

2.不畏工作困难,耐心解决项目开发中的各种问题

企业实训为真实软件开发项目:山东高速集团采购系统。由于项目庞大复杂,涉及知识点琐碎,项目开发工作困难重重,笔者认真细致学习企业教师讲解的知识点,分析需求说明书,钻研软件算法和代码的实现,面对项目中遇到的各种错误代码和异常,耐心查错排错,认真解决软件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错误,并及时记录解决方案和问题,为下一步软件开发工作和教学实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3.放下教师架子,虚心向企业有经验老师请教

学校主要工作是教书育人,企业工作是开发高质量软件产品。工作任务的不同,使笔者慢慢放下了教师的架子,主动地向实践操作能力较强的“小兄弟”请教。虽然他们年龄较小,学历不高,却有丰富的项目开发经验。笔者向他们虚心请教,反复讨教工作中不明白的问题,从他们那里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工作技巧和技术,更领略了他们一丝不苟、沉着耐心和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

二、企业实践锻炼内容

企业实训内容主要基于目前软件公司的热点需求――Java软件开发岗位进行设计和选取,包括相关知识内容的培训和山东高速集团采购系统项目的实训两部分内容,具体知识包括:Java知识(JDK的安装配置、Myeclipse开发工具使用、数据类型和运算符、流程控制、面向对象开发)、HTML知识、MYSQL知识和SSM知识(JSP应用、Sevlet应用、Spring-MVC应用、Spring依赖注入、Mybats框架应用及整合)。

三、企业实践锻炼收获与心得

1.课程设置应与岗位需求相匹配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定位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为地方区域经济服务,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因此专业课程的设置应该以岗位工作任务和岗位能力需求为出发点。以Java软件开发岗位为例,目前学校开设的都是传统的数据库知识和web前端知识课程,但是IT技术发展迅速,真正的软件开发大多通过相关框架实践,如SSM框架、SSH框架等,因此,学校要适应目前社会的需求,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课程标准和授课内容。

2.教师实践操作水平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性人才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企业对参加职业技能大赛获奖学生毕业生比较青睐,所以企业高职院校的评价主要通过高职院校技能大赛进行,而学生技能大赛成绩的结果反映了教师的实践操作水平。俗话说“老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因此教师应首先提高个人实践操作水平,而提高教师实践操作水平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通过企业实践锻炼。据悉,山东省在不久的将来将启动高职院校教师职业技能大赛,因此教师要将提高实践操作水平作为自己以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四、未来的努力方向

1.基于企业岗位需求进行教学改革

(1)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遵循职业发展规律。高职院校推行“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要基于企业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进行教学改革。

第一,推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B,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真正变成学习的主人。要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和持续发展能力,推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对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很大好处。

第二,推行翻转课堂教学方法。为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推行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将学习任务布置给学生课下完成。学生利用信息化技术查阅需要的材料,还可以在网络上与别的同学讨论,完成老师分配的任务,并在课上分享任务完成过程和心得体会。由老师进行评论,师生间还可以进行充分的交流,这样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教学过程基于软件开发工作过程。将教学过程与企业软件开发过程相结合,教学过程围绕企业真实的软件开发项目展开,将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技能,转化为一项项工作任务,学生分组按照行动导向的六个步骤(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进行,使学习任务既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又是一个工作过程,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2.技能操作的提升与社会岗位前沿技术的了解

(1)技能操作的提升。以后,笔者将会继续积极参加企业实践锻炼,参加省级培训,完成每5年必须累计不少于6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的目标,通过企业真实工作过程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水平和职业能力,并将其应用到教学过程、实验实训过程和学生技能大赛中。

软件项目总结篇(2)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产业的发展软件产品的规模也是越来越庞大,随着软件规模的扩大软件人员的增加软件项目管理的复杂性增大,各个软件企业都意识到将项目管理的理念引入到软件开发活动中开始对开发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又所谓“it项目管理”或“软件项目管理’软件项目管理就是为了使软件项目能够按照预定的成本、进度、质量的顺利完成而对成本、人员、进度、质量、风险等进行分析和管理的活动。随着软件开发规模及开发队伍的逐渐增大软件开发活动不再是像过去的几个开发人员就可解决的事情,它需要使用开发规范或开发流程控制来约束每个开发人员、测试人员和维护人员的工作.以保证每个项目组成员按开发计划及进度准时、保质完成自己的任务。软件项目管理的各个过程主要包括二需求管理范围管理任务分解规模估算成本管理进度计划质量计划配置管理计划,风险计划文档管理团队建设,跟踪控制收尾管理项目结束。项目收尾管理作为项目结束前的最后管理工作也显得及其重要一般包括合同收尾和管理收尾两部分。合同收尾就是项目管理人员与客户对照合同一项项的核对审核是否完成了合同所要求的内容是否达到合同所提出的指标或条件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客户验收管理收尾就是对于项目组内部把做好的项目文档、代码、与客户交流的文件等归档保存对项目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有效的创新技术进行及时地总结,对外宣称项目结束转入维护期把相关的产品说明及技术文档转到维护组。

    一、阶段收尾管理

    软件项目结束的状态:

    1.正常结束。2提前结束3延期结束4暂停。5取消(因变更或不可完成)。软件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各方面的因素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面临失败。而如何总结、分析失败的原因得出有益的教训.这对一个公司来说则是今后项目中取得成功的关键。

    以前会听说过这样的项目:客户验收后项目活动就随之收场,项目资料没有认真归纳总结不是束之高阁就是缺失不全但是当新项目启动时.面对新的项目问题项目组成员才发现:其实这类问题以前也遇到过,但是却无法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资料只好再投入人力、时间甚至金钱来重新经历一遍为什么相同的问题会重复出现,究其根源是因为缺少项目总结也就是说没有做好项目收尾工作。那么是不是我们只能等到项目结束或收尾时才能开始进行项目总结文档保存的工作呢:当然不是在软件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我们都可以做收尾管理工作,也就是阶段收尾管理工作。

    二、阶段收尾管理的重要性

    在实际软件项目管理中.阶段性的收尾管理过程和工作往往不被大家重视其实阶段性的收尾管理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阶段收尾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进度管理中的里程碑每个项目都是由若干个相对独立的任务链组成的软件项目也是如此。只有在任何一条任务链都已经优化的基础上才可能进行系统的全面的优化因此保证每条任务链的效率是整个项目进度完成的前提和基础.只要能保证里程碑事件的按时完成,整个项目的进度也就有了保障。那么我们在里程碑点都来做些什么呢:

软件项目总结篇(3)

2研究目的和意义

质量,通常指产品的质量,对软件行业来说,软件质量会导致整个软件的成败,一个小小的质量问题可能会导致非常致命的结果。做好软件的质量管理不但能促进项目决策的合理化、科学化,还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现高效化、准确化,保障项目目标的最终实现,切实提高项目成功率。目前,国际上逐渐开始重视软件工程的项目管理,一系列理论和方法的出台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效率和客户的满意度,为软件开发企业带来了非常客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此,以国际上的先进经验为参考,制定适合我国的软件开发的项目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分析水利信息化项目中软件开发质量的影响因素,通过对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和软件项目过程的改进,获得项目实施质量的提升,从而减少软件开发中产生的问题对开发部门造成的损失,降低开发成本,提升整体开发水平。

3影响软件开发质量的因素

就软件质量而言,影响软件项目质量包括以下两大方面因素。

3.1人的因素

软件项目的管理要以用户的想法为根本目标。产品生产就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一个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软件,就是一个优质的软件。客户的需求会随着开发的进行而不断调整。只有在开发的各个阶段都能满足用户的需要,达到用户的要求,这个软件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而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就是体现在更好地为用户服务的行动上。

3.2开发流程

软件开发流程是在软件开发模式框架的指导下实施软件开发的全过程描述和定义,包括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定义、开始前提条件、参与者描述、产出物描述、完成条件等。一个合理定义的软件流程能够将软件开发模型的优点充分发挥出来,同时减少软件开发过程中产生的负面影响。

4应用分析

4.1项目开发质量目标

首先,项目总负责人向项目组成员指出水文测报软件在整体水文监测项目中的重要性,并强调质量是最优先考虑的。其次,各成员从自己的角度提出几个目标,如质量经理的目标是保证合格率、开发人员的目标是保证测试通过率等。再次,团队在一起讨论制定的目标的可行性,是否能够实现以及需要的条件。其中,每百段程序BUG数按照模块统计,本次制定的目标为每百段程序BUG数小于10处;单元测试分模块进行,本次目标为每个模块的单元测试通过率大于90%;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为模块的集合体测试,按照百分制原则分别制定质量目标为得分80分以上及75分以上;本次软件开发项目计划工期45d,本次制定目标为在计划工期内完工;本项目概算总投资100万元,取利润10%,故目标经费使用为90万元;客户满意度按照优良中差四级评定,本次质量目标为取得客户满意度优。

4.2软件开发质量管理影响关键因素分析

4.2.1质量计划对软件开发项目质量的影响

软件的开发一般分为4个过程,即定义需求过程、预开发过程、开发过程和维护过程,通过资金使用的情况反映质量计划的影响。参考以往软件编制过程中4个阶段开发的使用情况和对开发结果影响力进行统计分析,影响力按照百分制计算,由参与软件开发的各方进行评分取平均数,100分为影响最大,0分为最小。软件开发阶段,资金在早期使用的效率最高,可以对项目结果起到比较大的影响,而软件开发计划的编制能够在软件开发的定义阶段即对软件开发的目标、组织、资金安排进行较详细的定义和计划,能够在早期按照合适的比例安排软件开发的资金,从而对结果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4.2.2质量控制对软件开发项目质量的影响

软件开发中,发生编制错误的次数直接影响软件开发的质量。影响软件开发项目质量的因素很多,这里选取质量控制中的5个关键因素即控制点的选取、组织领导的责任、测试的规范性、环境因素以及质量计划。在此基础上,调查统计由于关键因素的原因导致软件开发发生编制错误的次数,并绘制直方图。,质量控制能够对软件开发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集中体现在编制发生错误次数方面。

4.2.3质量保证对软件开发项目质量的影响

软件开发质量保证主要体现在软件开发的模型选择和应用上。原始的软件开发使用的是传统的瀑布模型,将软件开发项目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设计,方式如图2所示。采用质量保证措施后开发模型转化为图3的形式,由图3可以看出,使用质量保证措施将每个开发阶段再次细化,可以对各个环节的变化情况加深认识,做到每个开发阶段出现的问题能够在本阶段解决,不拖入下一阶段,这对软件开发质量起到了保证作用。

4.3保证软件开发质量的措施

根据软件开发中曾经发生过的问题和预计会发生的问题,结合项目质量管理理论,使用质量管理工具,在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3个方面对本次软件开发进行质量管理。

4.3.1软件开发项目的质量计划

(1)制作因果分析图。在进行质量计划时,首先明确质量计划的目标,即开发质量合格、便于使用、用户满意的软件,根据水文自动测报预警软件开发项目的产品说明和水务信息化建设相关规范要求,运用头脑风暴法对软件开发中可能会导致质量不合格的情况进行整理并绘制因果分析。(3)成果输出。①将总结形成的计划管理成果汇总,形成各个阶段的人员、组织、资金、资源、权限等管理计划,指导质量管理的进行;②通过一系列质量计划的管理,最终以质量计划检查表的形式输出质量计划成果。(2)编制软件开发工作流程图。本次项目开发时,分别从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3个方面进行质量管理,在软件的可靠性、硬件的可靠性以及软件硬件结合后的可靠性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方面,在项目前期阶段,通过对规划计划的质量管理,在项目初期树立正确的开发方向,从而在项目前期工作进行质量管理。另一方面,在软件的开发阶段,通过对人员和开发流程等方面的管理,实现对项目开发阶段的质量管理。最后,在项目的实施阶段中,执行项目计划,严格进行项目测试,通过演练、试运行等方式对整体项目进行质量管理。3个阶段中,每个阶段的质量管理都非常重要。软件开发质量管理流程。

4.3.2软件开发项目的质量控制

(1)质量控制点设置与管理。质量控制点是实施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软件开发的质量控制点是项目质量控制的重点对象。质量控制点应选择那些技术要求高、开发难度大、对工程质量影响大或是发生质量问题时危害大的对象进行设置。依照质量控制点的要求和特点,选择了本次软件开发中相应的质量控制点。设定了质量控制点,质量控制的目标和工作重点就更加明确。在软件开发中,首先要做好项目质量控制点的事前质量预控工作,包括明确质量控制的目标与控制参数、编制开发指导书和质量控制措施、确定质量检查方法及抽样的数量和方法、明确检查结果的判断标准及质量记录与信息反馈要求等。其次,还要做好软件开发质量控制点的动态设置,随着软件开发条件的变化,随时或定期进行控制点的调整和更新。应用动态控制原理,落实专人负责跟踪和记录控制点质量控制的状态和效果,并及时向项目负责人反馈质量控制信息,保持质量控制点的受控状态。

4.3.3软件开发项目的质量保证

运用PDCA循环法进行软件开发的质量保证,在预开发阶段、开发阶段、维护阶段3个阶段进行。预开发阶段指开发团队针对开发项目招标情况对软件开发项目做出的提前处理,工作体现在下列PDCA循环中:计划,提出软件开发的整体流程;实施,开发自己的技术提案,阐明将使用的技术及所拥有的技术工艺;检查,提出检查软件质量、纠正产品中缺陷的方法;总结,根据检查结果,提出改善质量控制的计划。开发阶段是指从软件产品开发开始,到移交产品且客户对软件性能予以肯定为止。这一阶段的PDCA循环活动有:计划,开发者根据需求和风险,提出详细的开发过程、要求使用的资源以及要得到的产品;实施,由开发组织执行开发计划;检查,开发组织和客户共同检查计划与预期得到的结果的一致性;总结,开发组织根据检查结果,审查并重新认识风险,作为下一个循环的基础。维护阶段是修复软件缺陷、提高软件性能的阶段。这一阶段的PDCA循环活动有:计划,制定处理缺陷的计划;实施,处理缺陷或根据需求变化提高软件性能;检查,判断开发维护目标是否已经达到;总结,根据检查结果审查并总结。

4.4成果数据分析

通过对本次水文自动测报预警软件开发项目的质量管理,大大提升了软件开发的质量,结合软件开发前期中制定的质量目标,与以往软件开发项目进行比对,分析进行软件开发质量管理对结果产生的影响。

4.4.1百段程序BUG数分析

根据质量控制点确定的各个模块统计各模块软件开发中每百段程序的BUG数量,结合以往类似软件开发中的统计数据进行比对。

4.4.2客户满意度比对

各模块软件开发完成后,分别对客户进行满意度调查,按照优良中差进行评价,经过与类似软件开发客户满意度比对。以往软件开发项目没有进行过模块化划分,整体项目一起进行开发,开发完成后统一进行评价,无法对内部存在的不足进行查找和梳理。本次划分了模块,根据各模块的用户满意度调查,可以在以后的软件开发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保证项目质量的良性发展。

软件项目总结篇(4)

在企业化实施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企业实践的特色,实训指导老师要在软件企业开展调研,了解企业对软件工程人才专业技能和管理技能的要求;了解企业不同项目开发的平台;了解企业项目团队的组织结构;收集企业允许公开的组织过程资产。在调研的基础上,制订软件工程实训的课程大纲、课程章程、教师和学生的组织结构、平台和文档的定义、软件开发过程和工具的选择、项目管理的实施等。为达到实训课企业化的目的,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1)在调研的基础上,以企业的标准进行实验室软硬件平台的构建,包括应用软件企业的实际开发环境、项目管理环境、版本控制环境。

2)规范软件工程过程和项目管理过程。以PMBOK为指导,严格按照项目的启动、计划、执行、监控、收尾过程进行,规范学生在开发过程中的软件工程思想。

3)校企合作,团队合作。在指导教师层面,采用团队合作的模式,构建了由企业导师、项目管理人员、开发人员、有测试专长的老师组成的PMO,实时为各小组进行远程和现场技术支持;在学生层面,以学生的能力和性格为参考,任命各小组的项目经理,并且赋予项目经理一定的权限。

4)激励机制。将实训课程提升到项目的级别,定义实训课程的里程碑,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定期开展项目的绩效评估,公布绩效信息,公平公正地给予团队和成员奖励,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软件工程实训课程企业化实施方案的实施流程

实训课程在企业实施的内容上要具有可行性,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注重实训内容与理论的有机结合,避免成为单纯的技能培训。实训教师除了按企业项目的标准和流程要求指导学生,还必须在实践的过程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技术,不断进行分析和总结,制订一套适合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实训课程企业化实施的最佳方案,将探索的中心定位在如下几点。

1)探索如何在实际的软件项目中应用软件工程方法论。软件工程课程是软件工程实训课程的先行课,学生对软件工程概念、思想、方法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止步于感性的认识,在不同类型的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如何灵活应用软件工程的方法论是值得探索的。

2)探索如何在学校实验室构建软件企业项目开发的平台。学校实验室的软硬件环境是以教学和科研为出发点构建的,如何在实验室的环境下,搭建可以同时支持不同规模和类型项目开发的平台,保证学生在实训中掌握软件企业项目开发的平台,也是值得探索的。

3)探索如何在实际的软件项目中应用项目管理方法。随着软件产业的发展,规范的项目管理是软件项目成功的保障,因此,国内外的软件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项目管理能力的培养。我们的学生每学期都有实践课程,由于课程类型和时间等多方面的限制,学生很少在实践课程中运用项目管理的方法和技术。软件工程实训有不少于四周的时间,教师如何在实训中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意识和应用项目管理的方法是值得探索的。

4)探索软件工程实训教师队伍及学生的组织结构。任何的项目开发都是建立在团队合作的基础上,为了达到实训按企业化的模式进行,不能简单的靠一个校内指导教师全程负责,学生也不能简单的分几个小组。因此,如何构建企业指导和校内指导相结合的组织结构,如何根据学生的类型成立团队是值得探索的。

5)探索软件工程实训期间需要的项目文档,构建团队的组织过程资产。在项目开发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项目文档,软件项目的国家标准就对软件项目开发所需要的文档进行了定义。如何在实际的项目中进行对国标规定文档的裁剪是值得探索的。

基于以上五个探索要点,实训指导老师可制订如下的项目实施流程。

1)启动过程:制订实训章程,至少包括制订基本准则和确定实训项目。其中,基本准则包括如下几点:

(1)遵守实训基地的规章制度;

(2)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各项目组组长负责该组成员的出勤管理,组长每周五将汇总情况上报指导教师;

(3)各项目组必须保证每天有半个小时的项目例会时间(可以采用网络的方式),组长指定相关人员做好例会记录,因特殊情况而缺席的人员,必须有辅导员签字的请假条;

(4)每天课程结束之前,项目组组长将团队版本库上传给指导教师。实训项目指在深入软件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和企业指导教师互相配合,将企业实际项目裁剪到120人/天的规模,根据实训人数确定可选项目的数量。

2)规划过程:制订实训的管理计划、人员计划、进度计划、质量计划、验收计划等。管理计划指实训指导教师对实训过程中项目范围的变更处理、人员变更、时间管理、风险管理等作详细的管理计划。人员计划指为了有效地进行资源共享、团队合作以及公平的绩效和考评,我们给所有参与实训的企业指导老师、学校指导老师、学生分配不同的权限和责任,形成由PMO项目管理办公室(学校和企业老师)、指导老师、团队经理、团队成员构成的四级项目人员结构。进度计划指将四周的实训时间,根据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验收五个过程制定里程碑,各里程碑要进行评审验收。质量计划指确定要验收的项目文档和评审的节点等。项目文档指确定各团队要提交的项目文档,至少包含项目合同、项目的需求管理计划、需求文件和需求跟踪矩阵;项目范围基准;项目进度管理计划、项目进度基准;项目质量计划;项目配置计划;项目风险管理计划、风险应对计划、风险清单;项目沟通计划、设计报告、变更记录、例会记录、用户手册、项目总结报告。评审节点指结合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验收五个过程制订相应的评审节点,给出评审结果和相应的调整措施。验收计划指给出实训考核的标准和方法流程。总的原则是面向过程的考核,以团队为单位进行绩效考核,根据每个同学在团队中的角色进行任务的分配和考核。

3)执行与监控过程:按照规划阶段制订的计划,指导各团队的项目执行,在质量评审基础上给出各团队的调整措施,确保各团队所做项目的质量和效果。

4)收尾过程:完成各团队的考核工作,进行实训组织过程资产的归档及实训总结。按照上面的实施流程,不断总结和优化软件工程实训企业化实施的最佳方案。

软件项目总结篇(5)

1引言

长期以来,软件项目高失败率的状况一直困扰着人们,研究表明,软件项目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应用项目的复杂性;二是缺乏合格的软件项目管理人才。实践证明缺乏有效的项目管理是导致软件项目失控的直接原因。软件开发的风险之所以大,是由于软件过程能力低,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在于软件开发组织不能很好地管理其软件过程,从而使一些好的开发方法和技术不能起到预期的作用。

流程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先进思想和有效工具,随着市场环境与组织模式的变化,在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现代社会信息化背景下越发显示出其威力和效用。流程管理不仅是一种管理技术,更体现了现代管理的思想。流程管理的重点是:理清和管理好所有主、支流程间的关系,使他们相互协调发挥应有的作用。流程管理增加了部门的透明度,管理的对象不是“部门”和“部门员工”的概念,而是以工序流程为管理对象,注重流程中每一个过程和效率以及和上下游工序的关系,管理重点在于整体流程的完整性和顺畅性。目前,流程管理技术的研究已越来越受到人重视。

运用流程管理方法和技术进行软件项日管理,可以有效地改变软件过程管理混乱的局面首先埘软件项目开发过程进行有效的、规范化的定义;其次,在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所有的活动过程均按照流程所规定的活动的逻辑关系、活动的实现方式来执行,这样可以使得所有的活动有序和可控;第三,通过明确运作流程,使项目组人员迅速融入项目和开发过程中;第四,关注每个过程的“结果”,使软件项目的所有工作产品均能得到有效的保存,保证了软件产品完整性。

2流程的概念及在软件项目管理中的作用

流程是由活动组成的。基本活动是由个人或团体来完成的,它不需要进行其他的基本活动的转化。流程的各个活动之间有着特定的流向,它包含着明确的起始活动与终止活动,因此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从结构上来看,流程有四个基本的构成因素:活动、活动的逻辑关系、活动的实现方式和活动的承担者。流程与“一系列的活动或事件”,“结果”等概念密切相关。流程管理不仅是一种管理技术,更体现了现代管理的思想,原有的以控制、塔式组织为基础的职能行政管理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于现代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管理的发展沿着分工理论运行了上百年后,现在又重新回归到整合与系统。

软件项目生命周期的一系列的开发过程是各种各样的流程活动:软件项目的计划编制、系统分析、慨要设计、详细设计、程序编码、测试与维护等活动过程都是一种流程活动:制定软件项目管理流程,重点考虑以下几点:

1)制定的流程能引导项目逐步走向成功;

2)制定的流程能适用软件开发过程;

3)制定的流程能指导项目开发活动.有利于对项日开发活动的管理;

4)制定的流程能以苴观的流程图表示.能使项目组成员清楚的知道软件开发与管理的过程和相互之间关系;

5)流程中的起始活动条件、终止活动条件明确、规范便于控制:

6)流程中的工作产品定义明确、可度趟,评价标准和方法具体、可操作

3软件项目管理总体流程设计

在软件项目开发管理过程中,不仪要努力实现项目的范围、时间、成本和质量等目际,还必须协调整个项目过程,以满足项目参与者及其他利益柑关者的需要和期望;随着软件规模和所涉及的领域不断地扩大,软件项目的管理越来越困难,纵观所有失败的软件项目.基本原因是不能管理其软件过程,在无纪律的、混乱的项目状态下,组织不可能从较好的方法和工具中获益。严谨的软件过程控制管理不仅可以在每个阶段回顾和纠正项目的偏差.别软件项目的风险甚至果断中止项目。且可以将人才流动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小。要进行有效的过程控制,必须明确软件项目管理流程。

软件项目管理总体流程设计为项目搜寻、立项、售前合同生成和合同执行等5个主要阶段,分别以pl、p2、p3、p4、p5表示;同时设计了立项完成、合同签定、功能定义、软件开发、项目验收等5个里程碑,分别以tm1、tm2、tm3、tm4、tm5表示,如图l所示。在这些流程中,合同执行流程是软件项目管理的核心,其主要过程有:产品定义、软件开发、测试执行、内部验收、项目实施与验收、项目维护.

4软件项目管理总体流程分析

4.1项目搜寻

项目搜寻是项目立项的基础,项目搜寻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市场信息收集,用户需求跟踪,对潜存的项目进行分析和筛选。

4.2项目立项

立项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认立项的理由,提出立项建议,提供合适的资金和资源,使立项建议成为正式项目。

4.3项目售前

售前阶段从项目立项开始到项目合同的签定结束,主要工作有:制定与客户的交流计划,详细了解客户的背景资料,了解客户启动项目的缘由、目的和期望,编制项目方案建议书,准备合同蓝本。

4.4合同生成

合同生成阶段的主要工作有:项目方案的评估与确定技术合同、商务合同的商定、评估与签署。

4.5合同执行

合同执行是软件项目管理流程的重点,可分为软件开发、测试执行;内部验收、项目验收、系统维护等五个基本工作过程。

4.5.1软件开发

软件开发阶段分为:需求调研、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单元测试等过程。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管理:

1)制定项目计划。软件项目计划是一个用来协调所有其他计划,以指导项目执行和控制的可操作文件。它体现了对客户需求的理解,是开展项日活动的基础,也是软件项目跟踪与监控的依据。

2)确定开发过程。根据软件项目和项目组的实际情况,建立起一个稳定、可控的软件开发过程模型,并按照该过程来进行软件开发

3)加强过程控制一过程控制主要包括过程管理、变更控制和配置管理,、

4.5.2测试与执行

项目测试的目的是俭查系统是否符合项目合同与任务书规定的要求、项目测试分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主要进行功能测试、健壮性测试、性能一效率测试、用户界面测试、安全性测试、压力测试、可靠性测试、安装/反安装测试等测试过程在模拟运行环境中进行。

4.5.3内部验收

项目完成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后进行项目内部验收.主要有三个步骤:①文档准备。项目经删提交内部验收计划、项目开发总结报告、产品清单:财务主管提交项目财务预算报告。②内部验收测试。内部验收测试的测试内容与方法虽然与系统测试基本相同.但应站在用户验收的角度进行,因为它是试运行的基础。通过这一步。为用户验收作充分的准备。③内部评审。对提交的所有文档及测试结果进行内部评审,完成项目开发总结报告:

4,5,4项目试运行与验收

试运行与用户验收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使所有的工作产品得到用户的确认。主要工作有:①验收前的准备。项目经理负责检查产品的完整性。包括文卡当、介质和中间产品等,以确保现场实施的成功;负责应用软件的现场安装调试,完成安装调试总结报告;负责制定用户验收计划,并得到客户的确认。②用户进行验收测试和系统试运行,进行文档和系统的移交。③用户确认。项目经理负责与客户协测,协助用户进行项目验收,形成用户验收报告。

4 5.5项目维护

软件系统的维护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纠错性维护,由于前期的测试不可能暴露软件系统中所有潜在的和隐含的错误,诊断和改正这些错误的过程为纠错性维护。另一类是完善性维护,在软件正常使用过程中,用户还会不断地提出新的需求,为了满足用户新的需求而增加软件功能的活动称为完善性维护。如果需求变更很大,那完善性维护将转变为软件新版本的开发。系统维护的宗旨就是提高客户对软件产品的满意度。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是系统维护的根本目的。

4.6软件项目管理的里程碑

项目的考核与评审是软件项目管理流程控制的基础,我们在整个流程中设定五个基线,即确定五个里程碑,它们分别是tm1:立项完成;tm2:合同签订;tm3:产品功能定义完成;tm4:软件开发完成;tm5:验收通过。

如图1所示。各阶段的主要的进入条件和相应的工作结果是里程碑是否达到的重要标志。

软件项目总结篇(6)

1引言

长期以来,软件项目高失败率的状况一直困扰着人们,研究表明,软件项目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应用项目的复杂性;二是缺乏合格的软件项目管理人才。实践证明缺乏有效的项目管理是导致软件项目失控的直接原因。软件开发的风险之所以大,是由于软件过程能力低,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在于软件开发组织不能很好地管理其软件过程,从而使一些好的开发方法和技术不能起到预期的作用。

流程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先进思想和有效工具,随着市场环境与组织模式的变化,在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现代社会信息化背景下越发显示出其威力和效用。流程管理不仅是一种管理技术,更体现了现代管理的思想。流程管理的重点是:理清和管理好所有主、支流程间的关系,使他们相互协调发挥应有的作用。流程管理增加了部门的透明度,管理的对象不是“部门”和“部门员工”的概念,而是以工序流程为管理对象,注重流程中每一个过程和效率以及和上下游工序的关系,管理重点在于整体流程的完整性和顺畅性。目前,流程管理技术的研究已越来越受到人重视。

运用流程管理方法和技术进行软件项日管理,可以有效地改变软件过程管理混乱的局面首先埘软件项目开发过程进行有效的、规范化的定义;其次,在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所有的活动过程均按照流程所规定的活动的逻辑关系、活动的实现方式来执行,这样可以使得所有的活动有序和可控;第三,通过明确运作流程,使项目组人员迅速融入项目和开发过程中;第四,关注每个过程的“结果”,使软件项目的所有工作产品均能得到有效的保存,保证了软件产品完整性。

2流程的概念及在软件项目管理中的作用

流程是由活动组成的。基本活动是由个人或团体来完成的,它不需要进行其他的基本活动的转化。流程的各个活动之间有着特定的流向,它包含着明确的起始活动与终止活动,因此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从结构上来看,流程有四个基本的构成因素:活动、活动的逻辑关系、活动的实现方式和活动的承担者。流程与“一系列的活动或事件”,“结果”等概念密切相关。流程管理不仅是一种管理技术,更体现了现代管理的思想,原有的以控制、塔式组织为基础的职能行政管理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于现代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管理的发展沿着分工理论运行了上百年后,现在又重新回归到整合与系统。

软件项目生命周期的一系列的开发过程是各种各样的流程活动:软件项目的计划编制、系统分析、慨要设计、详细设计、程序编码、测试与维护等活动过程都是一种流程活动:制定软件项目管理流程,重点考虑以下几点:

1)制定的流程能引导项目逐步走向成功;

2)制定的流程能适用软件开发过程;

3)制定的流程能指导项目开发活动.有利于对项日开发活动的管理;

4)制定的流程能以苴观的流程图表示.能使项目组成员清楚的知道软件开发与管理的过程和相互之间关系;

5)流程中的起始活动条件、终止活动条件明确、规范便于控制:

6)流程中的工作产品定义明确、可度趟,评价标准和方法具体、可操作

3软件项目管理总体流程设计

在软件项目开发管理过程中,不仪要努力实现项目的范围、时间、成本和质量等目际,还必须协调整个项目过程,以满足项目参与者及其他利益柑关者的需要和期望;随着软件规模和所涉及的领域不断地扩大,软件项目的管理越来越困难,纵观所有失败的软件项目.基本原因是不能管理其软件过程,在无纪律的、混乱的项目状态下,组织不可能从较好的方法和工具中获益。严谨的软件过程控制管理不仅可以在每个阶段回顾和纠正项目的偏差.别软件项目的风险甚至果断中止项目。且可以将人才流动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小。要进行有效的过程控制,必须明确软件项目管理流程。

软件项目管理总体流程设计为项目搜寻、立项、售前合同生成和合同执行等5个主要阶段,分别以Pl、P2、P3、P4、P5表示;同时设计了立项完成、合同签定、功能定义、软件开发、项目验收等5个里程碑,分别以TM1、TM2、TM3、TM4、TM5表示,如图l所示。在这些流程中,合同执行流程是软件项目管理的核心,其主要过程有:产品定义、软件开发、测试执行、内部验收、项目实施与验收、项目维护.

4软件项目管理总体流程分析

4.1项目搜寻

项目搜寻是项目立项的基础,项目搜寻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市场信息收集,用户需求跟踪,对潜存的项目进行分析和筛选。

4.2项目立项

立项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认立项的理由,提出立项建议,提供合适的资金和资源,使立项建议成为正式项目。

4.3项目售前

售前阶段从项目立项开始到项目合同的签定结束,主要工作有:制定与客户的交流计划,详细了解客户的背景资料,了解客户启动项目的缘由、目的和期望,编制项目方案建议书,准备合同蓝本。

4.4合同生成

合同生成阶段的主要工作有:项目方案的评估与确定技术合同、商务合同的商定、评估与签署。

4.5合同执行

合同执行是软件项目管理流程的重点,可分为软件开发、测试执行;内部验收、项目验收、系统维护等五个基本工作过程。

4.5.1软件开发

软件开发阶段分为:需求调研、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单元测试等过程。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管理:

1)制定项目计划。软件项目计划是一个用来协调所有其他计划,以指导项目执行和控制的可操作文件。它体现了对客户需求的理解,是开展项日活动的基础,也是软件项目跟踪与监控的依据。

2)确定开发过程。根据软件项目和项目组的实际情况,建立起一个稳定、可控的软件开发过程模型,并按照该过程来进行软件开发

3)加强过程控制一过程控制主要包括过程管理、变更控制和配置管理,、

4.5.2测试与执行

项目测试的目的是俭查系统是否符合项目合同与任务书规定的要求、项目测试分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主要进行功能测试、健壮性测试、性能一效率测试、用户界面测试、安全性测试、压力测试、可靠性测试、安装/反安装测试等测试过程在模拟运行环境中进行。

4.5.3内部验收

项目完成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后进行项目内部验收.主要有三个步骤:①文档准备。项目经删提交内部验收计划、项目开发总结报告、产品清单:财务主管提交项目财务预算报告。②内部验收测试。内部验收测试的测试内容与方法虽然与系统测试基本相同.但应站在用户验收的角度进行,因为它是试运行的基础。通过这一步。为用户验收作充分的准备。③内部评审。对提交的所有文档及测试结果进行内部评审,完成项目开发总结报告:

4,5,4项目试运行与验收

试运行与用户验收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使所有的工作产品得到用户的确认。主要工作有:①验收前的准备。项目经理负责检查产品的完整性。包括文卡当、介质和中间产品等,以确保现场实施的成功;负责应用软件的现场安装调试,完成安装调试总结报告;负责制定用户验收计划,并得到客户的确认。②用户进行验收测试和系统试运行,进行文档和系统的移交。③用户确认。项目经理负责与客户协测,协助用户进行项目验收,形成用户验收报告。

4 5.5项目维护

软件系统的维护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纠错性维护,由于前期的测试不可能暴露软件系统中所有潜在的和隐含的错误,诊断和改正这些错误的过程为纠错性维护。另一类是完善性维护,在软件正常使用过程中,用户还会不断地提出新的需求,为了满足用户新的需求而增加软件功能的活动称为完善性维护。如果需求变更很大,那完善性维护将转变为软件新版本的开发。系统维护的宗旨就是提高客户对软件产品的满意度。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是系统维护的根本目的。

4.6软件项目管理的里程碑

项目的考核与评审是软件项目管理流程控制的基础,我们在整个流程中设定五个基线,即确定五个里程碑,它们分别是TM1:立项完成;TM2:合同签订;TM3:产品功能定义完成;TM4:软件开发完成;TM5:验收通过。

如图1所示。各阶段的主要的进入条件和相应的工作结果是里程碑是否达到的重要标志。

软件项目总结篇(7)

1.前言

1.1 软件开发的规范化工程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的发展,各行各业的众多工作越来越依赖计算机的应用,一方面使社会对软件产品的需求量增大。另一方面计算机软件产品在投入使用过程中,软件程序在运行时发现错误要设法改正;用户有了新的需求时要对程序做相应的修改;硬件系统或系统软件(主要是操作系统)的更新修改程序发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以上种种工作都对软件开发和软件维护提出要规范化工程化工作,

1.2 规范化工程化的目标

特别是软件生产及维护进入规范化工程化的软件工程时代,任何参加这些软件工程的人员,要在工程项目的总体要求和技术规范的约束下开展工作。组织实施软件工程项目,从技术各管理上采取了措施使在软件开发达到以下主要的目标:生产成本较低、软件功能达标、软件性能较好、软件易于移植、维护费用低、按时完成开发工作。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特别要重视文字资料工作即软件文档。

1.3 软件文档的概念

软件文档(document)也称文件,通常指的是一些记录的数据和数据媒体,它具有固定不变的形式,可被人和计算机阅读。。软件文档是与软件开发、维护和使用有关的文字材料,如技术文档、设计文档、版本说明文档等,它和计算机程序共同构成了能完成特定功能的计算机软件。

2.软件文档的作用

2.1 提高软件项目开发过程的透明度,为项目管理提供了依据

软件是一种逻辑实体,而不是物理实体,软件产品不像生产其它产品看得见,摸得着。故在软件的开发生产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制造过程。我们知道,硬件产品和产品资料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都是有形可见的,软件生产则有很大不同,文档本身就是软件产品。

软件文档详细记录了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发生的事件,将通常“不可见的”软件开发进程转换成“可见的”文字资料,使软件项目开发过程的能见度、透明度提高了,是项目的管理的依据。软件产品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管理者需要了解开发进度、存在的问题和预期目标。每一阶段计划安排的定期报告提供了项目的可见性。定期报告还提醒各级管理者注意该部门对项目承担的责任以及该部门效率的重要性。开发文档规定若干个检查点和进度表,使管理者可以评定项目的进度,如果软件文档有遗漏,不完善,或内容陈旧,则管理者将失去跟踪和控制项目的重要依据。

2.2 跟踪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使项目质量得到保证

软件项目开发过程的每一个阶段有必须完成的文档。那些负责软件质量保证和评估系统性能的人员需要程序规格说明、测试和评估计划、测试该系统用的各种质量标准以及关于期望系统完成什么功能和系统怎样实现这些功能的清晰说明;必须制订测试计划和测试规程,并报告测试结果;他们还必须说明和评估完全、控制、计算、检验例行程序及其他控制技术。这样完成对软件项目的过程进行跟踪,满足质量保证人员和审查人员上述工作的需要。

每一个阶段结束前都要对该阶段据所完成的文档或程序进行评审或测试,以便发现问题,排除故障,及时改正错误。有了软件文档的跟踪,可及时审查软件项目,保证软件质量。

2.3 便于各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各任务之间联系的凭证

软件文档在软件开发人员、软件管理人员、维护人员、用户以及计算机之间的多种桥梁作用。使系统管理员、操作员、用户、管理者和其他有关人员了解系统如何工作,以及为了达到他们的各自的目的,如何使用系统。

大多数软件开发项目通常被划分成若干个任务,并由不同的小组(下转第74页)(上接第17页)去完成。项目小组内部、项目平行开发的各小组之间进行交流与联系是通过软件文档。大多数系统开发方法为任务的联系规定了一些正式文档学科方面的专家建立项目;分析员阐述系统需求,向设计员提供正式需求规格说明;设计员制定总体设计,向程序员提供正式设计规格说明;程序员编制详细的程序代码;质量保证专家和审查员评价整个系统性能和功能的完整性;负责维护的程序员改进各种操作或增强某些功能。各种人员需要的互相联系、互相交流、互相合作是通过文档资料的复制、分发和引用而实现的。

2.4 支持软件项目使用时的维护,发挥软件的最大效率

软件文档提供系统开发的全部必要技术资料。可以帮助维护保熟悉系统,顺利完成软件的安装。在软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可及时排除,及时处理,帮助客户使用软件操作顺利地利用软件进行工作。软件运行过程找出并修正错误,改进系统以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或适应系统环境的变化,开展维护工作,延长软件的生存周期,使软件的效率发到最大化。

2.5 记录软件的历史,为今后的软件开发提供参考

软件文档作为“记录软件历史的语言”,软件文档可用作以后项目的一种资源,软件项目的一种借鉴。通常文档记载系统的开发历史,可使有关系统结构的基本思想为以后的项目利用。系统开发人员通过审阅以前的系统以查明什么部分已试验过了,什么部分运行得很好,什么部分因某种原因难以运行而被排除。系统文档有助于完成软件的移植或将软件转移到各种新的系统环境中。

软件文档中还包含着“项目开发总结报告”自我总结的部分,有的项目负责人对这些文件往往不大在意,其实在这些文件中除了有关的软件项目的数据外,对项目的过程的进行了总结,优、缺点尽在其中,学习和借鉴这些文件对今后的工程管理将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总结

在软件工程时代,正确的使用软件文档对软件产品按质按量的交付使用,对于充分发挥软件产品的效益有着重要意义,故在软件开发中要重视软件文档的编写。

参考文献

软件项目总结篇(8)

2.评分模式单一软件工程采用了传统的闭卷考试方式,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占70%。平时成绩=上课出勤情况(10%)+实验完成情况(10%)+作业完成情况(10%)。任课教师通过对不同的考核内容赋予不同权重来评价学生对软件工程课程的掌握情况,主要考核学生对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此方法不足以提高学生实际动手的能力,更不利于激发学生实际软件设计开发的兴趣。

二、现有的教学方法的分析

针对上述问题,从事软件工程的相关教师从不同角度,对软件工程课程进行了改革。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教学方法改革:

1.自底向上教学法在“软件工程”课程中应用授课方式主要是用倒叙的方式贯穿完整案例(包含警戒案例),以启发、讨论、辩论的形式讲授软件工程的原理、方法及过程,使学生不觉生疏,易接受,又符合IT从业人员的工作进程。[2]

2.模块化教学法在“软件工程”课程中的应用在尊重教学规律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原则上,根据课程体系和内容之间的关系,将教学部分划分为若干独立的模块,确定模块之间的关联,针对不同的教学计划要求,采用不同的模块组合有选择地进行讲授和学习。[3]

3.案例教学法在“软件工程”课程中的应用软件工程案例教学是根据“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学生培养目标要求,教师选用相应的案例作为基本素材,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调查、思考、分析、讨论、设计、开发和交流等相关活动,在活动中教授学生软件工程的原理、方法及过程,进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4]

4.项目驱动教学法在“软件工程”课程中的应用项目驱动教学法是案例教学法的基础上采用“案例导向、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根据要讲授的理论知识预先准备一个或者多个小的软件开发项目;然后,将学生作为主体,以软件开发项目的研发过程为引导,采用学生小组团队合作和学生个人独立完成相结合的教学形式,组织学生开展集体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实践性活动,在研发过程中同学和老师要对每位学生所完成的每个阶段任务加以点评、督促改进、分享经验等;最后,学生将成功的软件给予演示。

5.三位一体式教学法在“软件工程”课程中的应用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和该课程自身的特点以及对“软件工程”课程在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定位、教材的选取、课程培养目标的分析下,采取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中心、项目实践为标准,模板、案例、指导说明为辅助的三位一体式的教学思路。[6]对目前在“软件工程”课程改革中应用的五种方法针对改革侧重点进行汇总发现(见表1),单一的教学方法只是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考核方式某一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而不能从全面发挥效果,而对于“软件工程”课程来说三者同样重要。

三、基于多元教学法的课程改革新模式

某一种教学模式改革已经不能满足现代“软件工程”课程教学的要求,只有将多元教学模式组合在一起,充分考虑各自对课程教学的优势,避其缺点,找到一种既能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又能充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还能准确地考核学生的教学模式。本次课程改革就是本着这样一种思想,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考核方式三个方面进行多样化改革。

1.理论教学内容多样化

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学生以后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软件工程学习过程中要重视基础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学生要具有开发软件项目的能力,首先要熟悉掌握软件工程相关的理论知识,特别是对如何按照工程化的方法系统地设计、实现、测试和维护大型软件,内容包括:软件开发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其次是了解目前已有系统、工具和技术。(1)授课内容引入案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与理论知识相匹配的实际案例,将比较抽象的软件工程原理、方法和技术转为具体生动的案例进行诠释,增强理论教学的艺术性、科学性、趣味性、形象性,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深刻领会和理解软件工程的思想和方法,教学效果收到了事半功倍。(2)适时更新教学内容。近几年,软件原理、方法和技术发展较快,许多适应时展的软件不断涌出,而目前的教材虽不断改版更新,但其更新的速度远远跟不上软件工程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理论讲解时,除了要教授学生基本原理、技术和方法外,还要时刻关注新内容的出现。(3)制作丰富多彩的课件。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件中插入图片、动画、声音、视频等多媒体元素,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和生动。(4)课堂小组讨论。从小问题到大问题,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堂讨论和分析试验,使理论有实践作支撑,抽象的知识变得看得见,用得着,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2.实践教学内容多样化

软件工程理论的讲解是课程学习和技能培养的基础,而软件工程中许多理论内容如果只是教师讲解不加以实践,内容本身就会变得空洞和不可理解,例如:软件复杂性计算、软件可靠性与安全性的测量标准、结构化的实现方法等都需要学生动手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识本身的内涵。掌握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熟练应用软件开发实践中的方法和技术是“软件工程”课程对学生的培养目标。(1)课程角色扮演。教师预先选择若干小项目,班内学生根据自己对项目熟悉情况选择项目名称,划分项目小组,每组人数不超过6人,每个项目小组成员根据自身特长选择不同软件工程角色,例如项目负责人、需求分析负责人、设计负责人、编码负责人、测试负责人和用户代表,进行项目分工。项目组成员按时完成自己负责任务,撰写相应文档。教师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所遇到问题。在整个开发过程可以体现“学以致用”的思想,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主要是针对高年级学生在学习软件工程课程时开展的专项训练。课程设计采取在学校内模拟IT企业环境下完成来自企业案例或开发一些具有应用价值项目或学校教师承担的开发项目的部分开发工作,也可以是学生自选项目,整个课程设计阶段严格按照工程实施的基本思想来实施。(3)加强校企合作。一方面经常邀请软件公司长期从事软件设计、开发和项目管理的工程师和项目经理,给学生讲解自己在软件设计、开发和管理中的经验,高质量软件产品需要经过怎样的开发过程,软件生命周期中标准文档如何撰写等相关内容;另一方面,利用寒暑假时间,让学生走出去,到软件产品的研发单位实地实习。

3.考试方式多样化

传统的考核方式已经不能反映学生实际软件开发的水平,也与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不相匹配,为此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才符合现实需求,主要包括:笔试、课后角色扮演、课程设计和项目总结。(1)笔试占总成绩的35%,主要考查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习效果。(2)课后角色扮演占总成绩的15%。由教师根据每位学生在课后角色扮演中的具体表现进行打分,主要由3部分取平均值组成:1/3*(整个项目的成绩+自己负责完成的文档成绩+组内其他成员负责完成的文档的平均成绩)。(3)项目总结或心得体会占总成绩的15%。根据学生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所撰写的经验和教训总结报告、每个小组成员建立的个人开发记录或日志的实际情况,相互打分。

四、基于多元教学模式课程改革方案

基于上述改革理念,按照软件工程开发原理、方法和技术,选用典型项目案例,将学生按照项目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人数不超过6人。每个小组对应着一个具体的项目,每个人对应着一个具体工作过程,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多元教学。第一步,教师选用合适的教学内容,制作丰富多彩的课件,对学生进行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讲解。在每一个软件生命周期结束后,教师进行案例场景描述。教师按照理论知识的内容,选择相应的案例进行描述,学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相关案例中。教师通过案例让学生明白理论知识如何应用,学生通过案例体会到小项目中所学的原理、方法和技术是如何实现的。第二步,课后角色扮演。学生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完成项目分工,明确自己在项目中所扮演的角色。所有的任务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决出所要完成的任务,并由相应的角色人实际操作完成。例如,需求分析一章内容,学生课后进行项目小组讨论,决定需求分析的内容,进行相应的需求分析,并由扮演需求分析人员的学生完成需求报告。软件开发过程需要整个团队的通力合作,根据学生的性格、表达能力、开发能力、理论基础掌握情况等方面进行人员分组,将具有不同特点的学生组成一个团队完成项目开发。这种团队合作的方式,既能发挥学生各自的特长,又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第三步,课程设计。当全部内容讲解完成,就可以开始长达2周的课程设计内容了。这段时间要求项目小组,彻底完成一个由教师虚拟的项目。此步骤中,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科研习惯,在开发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建立个人开发记录或日志,理论联系实际学着开发软件。第四步,学生总结,教师点评。学生经过多个教学环节后,每个团队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各自的项目任务,对各自团队的成果进行总结。教师听取每个团队的汇报后,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对项目成果之间进行比较,从而让每一位学生明白自己在团队中发挥了什么作用,自己哪些方面不足。第五步,请进来,走出去。通过学校和企业合作的方式,一方面经常邀请软件公司长期从事软件设计、开发和项目管理的工程师和项目经理,给学生讲解自己在软件设计、开发和管理中的经验,高质量软件产品需要经过怎样的开发过程,软件生命周期中标准文档如何撰写等相关内容;另一方面,利用寒暑假时间,让学生走出去,到软件产品的研发单位,实地实习。

软件项目总结篇(9)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在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中,软件与硬件的比例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化,软件的开发已成为计算机领域研究的主要课题。在计算机软件过程中,管理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软件产品的质量与设计、生产和维护过程中的管理密切相关。因此,加强软件工程管理,提高软件产品可靠性成了保障软件系统实施的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1 软件工程管理的现状及其特点

1.1 软件工程管理的内涵

软件工程管理的定义,美国PMI (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对软件工程管理作了如下解释:软件工程管理是为了完成一个项目的需求和目的,将相应的知识、技术、工具以及技巧运用到该项目的具体事务中去的工作,软件工程管理的实现是通过执行以下这些运作流程:启动、计划、执行、控制和结束。PMI 倡导的软件工程管理理论的中心内容是执行软件工程管理所需要的具体知识,这些具体的知识根据普通软件工程管理的要求可以划分为九大知识领域,传统意义上的软件工程管理的概念就是如何实行和运用这九个领域知识, 来对一个项目进行管理。

1.2 软件工程管理的特点

软件工程管理的特殊性还体现在其管理过程以及内容的特殊性。为保证软件工程获得成功,必须清楚其工作范围、要完成的任务、需要的资源、需要的工作量、进度的安排、可能遇到的风险等。一个项目从始至终所有阶段的总和称为一个项目的生命周期。通过对项目的总结,任何一个项目都应该具备以下阶段:

(1)项目启动阶段

启动阶段的目的是决定某个项目整体或某个项目的某个阶段是否启动。决定一个项目是否启动,首先要建立对一个项目的认同感,要弄明白开发的是什么类型的产品,满足客户的需求是什么,同时还要对一个项目的工作任务所涉及到的范围、具体资源要求、费用要求、面临的种种风险等,将这些内容形成一个项目意向书来呈现出来给客户, 来帮助客户确定他们的要求以及期望,并帮助他们做出一个判断,来确定是否让项目立刻上马

(2)项目计划阶段

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就是为整个项目做出一份合理可行的计划。明确出在项目各个阶段的任务,需要做的事情;然后由各级项目经理来确定具体每部分的工作计划,列出每部分需要做的具体事情,并且根据人员具体的配备而制定出各个部分工作的时间节点以及整个项目的时间表。

(3)项目执行阶段

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根据项目的计划来完成相关的事情,包括确定落实完成各项任务所需要的资源,比如说人员,实施设备,相关费用,以及各种所需信息。然后由项目经理带领全体人员开展各项项目工作。同时跟踪整个项目以及项目各个部分工作开展情况, 并通过各种方式向项目利益相关方报告项目进度和执行的具体情况。

(4)项目控制阶段

项目控制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确保项目各个阶段的结果是否和项目的计划保持一致。通过各种方式来控制项目的结果不要和项目计划产生偏离,并且通过衡量结果,对比项目计划,来找出项目差别,并且提出相应的策略。这个阶段的任务还包括,审核在项目的执行当中提出的一些修改的请求。同时能够调节项目整体进程当中的资源配给, 并且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工作的总体进程做出一些修正。

(5)项目结束阶段

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就是使整个项目的最终生产结果能够符合这个项目最初所定的计划, 满足客户的需求,并且得到一个客户方肯定的确认。而且还包括一些项目完成之后的收尾交接等工作,对整个项目进行总结,并且完成文档等项目相关资料的保存等一些善后工作。

2 软件工程管理策略

2.1 分布式软件工程管理策略

分布式软件工程管理的特点:资源共享,即共享硬件和软件资源;开放性, 即可使用有不同供应商提供的设备和软件;并发性,即可通过并行处理来增强性能;缩放性,即可通过增加新的资源来提高生产力;容错,即在出现某个失误之后仍具备继续运行的能力。但是,分布式软件工程管理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分布式应用的功能可以分成三层:(1)表示层提供用户界面;(2)应用逻辑层为应用提供计算功能;(3)服务层提供支持上两层功能所需的底层服务。

2.2 软件能力成熟模型管理策略

软件项目总结篇(10)

1软件介绍

P6项目管理系统软件程序,研发方为美国,属于大型项目的管理系统软件,P6R8.4为最新版本。该系统软件程序具有较强灵活性,能够借助制定项目计划、实时化跟踪、项目管控、协同工程项目、积累数据资料等,全面监督及管理工程项目。同时,还可依据现有资源,针对多个项目开展计算分析操作,编制每个项目优先的等级,为管理者提供最具真实、完整性的数据信息。

2具体应用

2.1项目背景

以某多层建筑项目工程为案例,该项目属于某校区内的图书馆建筑项目,占地约为5330㎡,实际的建筑面积约为22238㎡,总建设投资达2439.06万元。主体结构为5层,建筑总高度约为32m。

2.2具体应用

2.2.1基本流程

①步骤一:采集工程项目各项信息数据,包括P6项目管理小组成立、存储所采集到的信息数据、全面了解项目工程具体情况;②步骤二:工程项目计划环节,设立项目工程目标、工作范围,设计工程代码与分类码,明确所有施工工序工作耗时,合理计划项目工程实际花费资源的数量,设置项目总体逻辑关系,计算项目所涉及到的各项费用;③步骤三:项目控制环节,参考项目工程建设项目勘测数据及具体情况,获取数据信息并做好比对分析,整理、归纳及分析数据信息,把检测结果数据信息传输至P6项目管理系统软件程序当中,依据该数据信息,重置新项目的工程数据信息;④项目工程管理的结束环节,做好工程项目总结工作,得出相应经验及教训。

2.2.2建立项目

项目开始初期,就需构建P6模式的项目管理小组,并开展P6模式的项目管理操作,进入到软件系统程序界面后,需先建立好企业的项目结构,具体使用该P6模式的项目管理系统软件期间,所有项目工程均需建立在该系统的项目结构内。建立该项目结构期间,需结合不同管理功能予以合理设定。站立于管理角度上,仅项目工程管理采可需借助P6的项目管理系统软件。但是,对于工程项目监督管理及财务控制等相关模块,还需建立所对应的各种项目结构。待项目结构均建立完毕,需继续开展OBS创建工作,也就是对企业所有组织形式进行模拟,在该软件系统程序当中依据企业各个部门形式予以细致地区分,划分好项目工程各个环节的具体责任。在该建筑项目当中,模拟企业项目工程组织架构主要包含着项目的领导小组、工程部、财务的预算部、设备部、材料部、质量部等相应部门。而后,需在该软件系统程序当中创建好具体的日程安排,所有项目工程当中,需对土建施工日期的安排做好规划,忽略掉工程期间节假日。但因该项目属于校区内的图书馆,故需充分考虑到校区内图书馆管理者日常工作时间这一方面因素,对于该国内工程项目当中工作日的制度安排上,则是以5天的工作日为基准,倘若涉及到节假日,则可自行做出相应调整。

2.2.3编码

待设置完工程项目的数据后,就可设计工作分类的编码,通过在项目工程当中每个环节均设置好不同分类编码,便于今后日常工作期间快速查询项目,这对于项目整体,借助分类编码还可更好地管理项目。如图1所示,为该校区内的图书馆建筑项目分类编码明细。工程项目编码设计完毕后,需设置好该项目每个环节权限,借助不同的项目部门各项权限,来实现对该软件系统使用者进行有效管控。权限设置完毕后,需对该项目每个环节予以分类处理。该校区内的图书馆建筑项目,可分成以下子项目:施工图设计、房屋屋面于相关设施、土建、通风设备、配电、电梯、室内装修、空调等项目。通过对项目每个环节做分类处理,便能够为项目进度运算管理提供有利支持,在该P6项目管理系统软件程序中,专门有工程项目的计算分析功能模块,能够依据每个环节工序各项参数予以精准地计算分析,生产项目进度结果。整个计算分析进程当中,借助对项目重点工序的计算分析,获取到工程进度结果,工程进度能够依据具体情况实现自由浮动变化,如该校区内的图书馆建筑项目当中,因学校新生军训通常结束于10月份。故前期图书馆需正式开放,工程进度需结合该实际情况做出合理调整。

2.2.4划分各部门职责

P6项目管理系统软件程序当中,需管理内部各种信息,明确划分好所有工程部门各项责任。领导小组主要责任是P6项目管理系统软件程序的构建,并监管工程每个环节;工程部则主要负责工程项目总体实践操作及管控;工程进度的控制,需调动物力、人力,以便于检查及管理各个工序;预算部负责项目当中财务预算计划,并管理P6项目当中费用,统计该项目总工程量,并汇报于项目高层领导者;质量部,负责监督及检测施工质量,并向所有施工单位下发质量检测计划及标准,跟进监督施工全过程,核实记录工程检测实际结果;材料与设备部,则负责规划工程建设所需设备、材料,将材料供应的计划设计好,针对于施工期间所需使用到的所有设备予以调度管理。

3结语

综上所述,P6项目管理系统软件程序属于一种专业性较为突出的项目工程的管理软件系统,通过使用该P6项目管理系统软件程序,建筑项目当中借助P6项目管理系统软件程序,便能够做到对项目总体系统化地监管、管理、控制,尽可能地压缩建设成本,实现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实现高效化、高质量地项目建设提供系统软件支持,值得在建筑项目日常管理工作中广泛推广、应用。

软件项目总结篇(11)

软件产品,特别是行业解决方案软件产品不同于一般的商品,用户购买软件产品之后,不能立即进行使用,需要软件公司的技术人员在软件技术、软件功能、软件操作等方面进行系统调试、软件功能实现、人员培训、软件上线使用、后期维护等一系列的工作,我们将这一系列的工作称为软件项目实施。大量的软件公司项目实施案例证明,软件项目是否成功、用户的软件使用情况是否顺利、是否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不仅取决于软件产品本身的质量,软件项目实施的质量效果也对后期用户应用的情况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项目实施规范主要包括项目启动阶段、需求调研确认阶段、软件功能实现确认阶段、数据标准化初装阶段、系统培训阶段、系统安装测试及试运行阶段、总体验收阶段、系统交接阶段等八个阶段工作内容,每个阶段下面有不同的工作事项,各个阶段之间都是承上启下关系,上一阶段的顺利完成是保证下一阶段的工作开展的基础。下面将按照每个项目实施阶段分别介绍。

二、项目实施方案介绍

(一)项目启动阶段

此阶段处于整个项目实施工作的最前期,由成立项目组、前期调研、编制总体项目计划、启动会四个阶段组成。

此阶段主任务:

公司:在合同签定后,指定项目经理,成立项目组,授权项目组织完成项目目标。

公司项目组:进行前期项目调研,与用户共同成立项目实施组织,编制《总体项目计划》,召开项目启动会。

商务经理:配合公司项目组,将积累的项目和用户信息转交给项目组。将项目组正式介绍给用户,配合项目组建立与用户的联系。

用户:成立项目实施组织,配合前期调研和召开启动会,签署《总体项目计划》和《项目实施协议》。

1、成立项目组

部门经理接到实施申请后,任命项目经理,指定项目目标,由部门经理及项目经理一起指定项目组成员及成员任务,并报总经理签署《项目任务书》。

2、前期调研

项目经理及项目组成员,在商务人员配合下,建立与用户的联系,对合同、用户进行调研。填写《用户及合同信息表》。在项目商务谈判中,商务经理积累了大量的信息,项目组首先应收集商务和合同信息,并与商务经理一起识别那些个体和组织是项目的干系人,确定他们的需求和期望,如何满足和影响这些需求、期望以确保项目能够成功。

3、编制《项目总体计划》

《项目总体计划》是一个文件或文件的集合,随着项目信息不断丰富和变化,会被不断变更,主要介绍项目目标、主要项目阶段、里程碑、可交付成果。通常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项目描述,项目目标、主要项目阶段、里程碑、可交付成果。所计划的职责分配(包括用户的);

沟通管理计划,确定项目干系人对信息和沟通的需要:即什么人何时需要什么信息以及通过什么方式将信息提供给他们。质量管理计划,确定适合于项目的质量标准和如何满足其要求。如果有必要,可以包括上述每一个计划,详细程度根据每个具体项目的要求而定。未解决事宜和未定的决策。

4、启动会

项目组与用户共同召开的宣布项目实施正式开始的会议。

会程安排如下:

共同组建项目实施组织,实施组织的权利和职责;双方签署《项目实施协议》。

项目组介绍《项目总体计划》和《项目实施协议》,包括以下内容:

项目目标、主要项目阶段、里程碑、可交付成果。所计划的职责分配(包括用户的);

项目实施中项目管理的必要性和如何进行项目管理,项目的质量如何控制;

项目实施中用户的参与和领导的支持的重要作用;

阶段验收、技术交接和项目结束后如何对用户提供后续服务。

(二)需求调研确认阶段

此阶段的主要工作是软件公司的项目实施人员向用户调查用户对系统的需求,包括管理流程调研、功能需求调研、报表要求调研、查询需求调研等,实施人员调研完成后,会编写《需求调研分析手册》,并交付用户进行确认,待用户对《需求调研分析手册》上所提到的需求确认完毕后,项目实施人员将以此为依据进行软件功能的实现。如果用户又提出新的需求,实施人员将分析需求的难度及对整个系统的影响程度来确定是否给予实现。需求调研阶段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1、进行需求调研准备

2、编制《需求调研计划》

3、内部评审是否通过《需求调研计划》,项目组、部门经理、商务等人员根据合同要求和项目实际情况对《需求调研计划》草稿进行评审,如评审通过,则在稍后的时间内签署,如评审不通过则重新修改。

4、用户是否签署《需求调研计划》,如用户签署《需求调研计划》,则作为以后需求调研工作的指南。否则重新修改。

5、《需求调研计划》是否有变更,如果计划存在变更,则执行变更控制流程,否则按计划进行后续工作。

6、编写及发出《需求调研通知》,项目组编写《需求调研通知》,确定进行需求调研的相关事宜,发给用户,为顺利完成需求调研工作做准备

7、需求调研,项目组以《需求调研手册》为依据,从业务流程、单据使用、打印格式、报表查询几个方面展开深入和全面的调研,并搜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8、需求调研分析根据调研的结果,项目组和公司其他技术部门将进一步进行分析,确定合理、可行的需求,将分析结果形成《需求分析报告》草稿。

9、内部评审是否通过《需求分析报告》。项目组、部门经理、公司其他技术部门的人员对《需求分析报告》草稿进行评审,如评审通过,则在稍后由用户签署,如评审不通过则重新修改,直至内部评审通过。

10、编写及发出《需求分析报告确认通知》。项目组编写《需求分析报告确认通知》,发给用户,确定进行需求确认的相关事宜,告之相关部门及人员安排好工作,准时参与需求确认工作,为顺利完成需求确认工作做准备。

11、用户是否确认《需求分析报告》。如果用户确认,并签署了《需求分析报告》,则需求调研阶段工作结束,进行后续的软件功能实现的工作;如没有确认,则进一步进行调研、分析,直至用户最终确认并签署《需求分析报告》。双方签署了《需求分析报告》,需求调研工作结束之后,如果用户提出新的需求或是变更已有的需求,则执行需求新增及变更流程。

(三)软件功能实现确认阶段

此阶段的主要工作是项目实施人员根据需求调研阶段确认的《需求调研分析手册》中的用户需求内容进行具体软件功能的实现工作。在软件功能实现的过程中,项目实施人员将记录软件实现的详细过程。便于公司售后服务之用。每一个实施技术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记录、存档。按照调研要求的所有功能实现完毕后,项目实施人员将编制《软件功能确认表》,将定制好软件功能待用户确认,用户根据《软件功能确认表》上的功能逐一确定软件功能是否达到要求,对不满足要求的功能,项目实施人员将会记录下来并进行功能修改,直到满足用于要求。

(四)数据标准化初装阶段

此阶段的主要工作是项目实施人员指导用户进行系统标准化资料的准备工作,并对用户进行初装资料的软件操作培训,以便用户能够及时的将标准资料录入系统,初装完成后,项目实施人员会对资料初装的情况进行核查,为以后具体业务功能的开展做好基础。

(五)系统培训阶段

系统培训阶段工作是整个项目实施工作中比较重要的工作,用户对软件的操作功能是否熟练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软件应用效果,所以软件公司和用户双方要对此阶段的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要充分认识培训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在项目实施之前对用户的相关人员进行系统和规范的产品培训是非常必要的,达到让用户了解软件产品,最终自己能够解决使用中的具体的问题。

此阶段的培训工作中将用户参加产品培训的人员划分为三个层次:决策层、技术层、操作层,对不同层次的用户参加产品培训人员的培训内容分别是:

决策层:领导在实施中的作用与重要性、决策查询。

维护层:系统维护知识、操作方法。

操作层:操作方法。

具体的培训工作流程为:

1、调研培训信息:在培训开始前3天由用户实施负责人,将参加培训的部门和人员情况填入《受训部门汇总表》、《受训人员情况一览表》。

2、编制培训计划:结合调研结果,与用户实施负责人商议具体培训内容、时间,场地,人员等。项目组编制《培训计划》。

3、签署培训计划:用户签署《培训计划》,进一步确认培训安排。

4、发培训通知:培训开始前2天,按照签署的《培训计划》,将培训内容、时间,场地,人员等信息通知用户实施负责人。

5、搭建培训环境:公司项目组在培训开始前,将培训环境搭建及检查妥当,将培训提纲及培训手册准备好。

6、组织培训:公司项目组培训负责人与用户实施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培训,按培训制度严格考核。由用户将考勤情况填入《培训人员签到表》。

7、培训考核:公司项目组培训负责人与用户实施负责人组织受训人员参加上机及理论考试。

8、培训总结:公司项目组培训负责人与用户实施负责人一起将出勤情况及考核情况做出总结,填入《培训及考核统计表》,及时向相关负责人

汇报。

(六)系统安装测试及试运行阶段

此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在用户真实环境下,对用户网络及硬件设备进行测试,对软件系统进行容量、性能压力等测试测试及试运行的目的在于确保系统各项功能均能正常使用,并且符合用户签署的《需求分析报告》中描述的需求,同时把尽可能多的潜在问题在正式运行之前发现并改正;同时目的还在于在正式运行前用户的有关人员能进一步提高操作水平,掌握操作规范。此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为:

1、 编制计划:与用户实施负责人商议具体测试及试运行时间,地点,人员等安排,项目组编制《测试及试运行计划》。

2、签署计划:用户签署《测试及试运行计划》,进一步确认测试及试运行安排。

3、发测试及试运行通知:在测试及试运行开始前2天,按照签署的《测试及试运行计划》,将时间,地点,人员等信息通知用户实施负责人。

4、搭建环境及数据准备:在试运行开始前搭建好软件环境、硬件环境、网络环境、调通线路;检查软件、硬件、网络、线路等各个环节是否有问题;

5、组织测试及试运行:用户相关各级领导给予全面配合,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测试及试运行。

6、测试及试运行总结:测试及试运行完成,总结试运行中设备、软件的运行情况,总结试运行中业务流程和操作环节的情况,以书面总结形式将测试及试运行结果通知相关负责人。

公司项目组负责担当指挥,检查用户人员组织情况并给予指导,跟踪检查如下情况:

跟踪单据流转状况。

跟踪新资料登录环节。

观察业务流程执行状况。

观察操作人员操作表现。

观察系统运行速度及异常表现。

观察关键数据的正确性。

及时纠正错误操作、对于新发生的问题及时与相关人员沟通,确定解决办法。

(七)总体验收阶段。

此阶段是对项目总体的完成情况进行验收。验收分阶段进行,在每一项目阶段结束时,用户对这一阶段的可交付成果进行验收,在测试及试运行结束后,对系统进行总体验收。

需要验收的可交付成果:

主要项目阶段

阶段组成

主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