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软件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3-01-26 00:45:20

软件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软件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篇(1)

1、软件技术职业需求分析

1.1 软件技术职业需求综述

我国的软件产业在过去6年间经历了年28%的增长速度,是同期国家GDP增长速度的三倍,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2008年,我国软件产业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7572.8773亿元,同比增长20.8%;规模以上企业个数达16194家,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226家;全行业就业人数超过130万人。预计到2010年我国软件业的规模将超过10000亿元。

软件产业是首都重点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近年来,北京市软件产业迅猛发展,主要体现在软件外包业务增大、软件出口额增加、软件企业日益增多及软件产值逐步提高。截止到2006年底,实现海关出口3.56亿美元,同比增长17.5%。软件出口超过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有8家,员工人数超过1000人的企业达到6家,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形成群体崛起的态势。上述数据表明,北京已经成为中国软件产业名副其实的核心地带。预计北京2010年软件产业产值将达到2000亿元,海关服务出口达到10亿美元,就业规模达到40万人,成为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继续保持国家软件技术自主创新和软件产业规模的主导地位。

1.2 软件企业岗位需求

目前北京软件业在这些新型职业岗位的人才供给上是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人才结构。高端的软件工程师和低端的软件蓝领都很缺乏,尤其是软件蓝领人才需求日益迫切,呈现几何级数增长。通过对多家企业的岗位需求与工作过程进行调研,进一步分析目前软件企业的需求,了解目前软件企业的人才需求,特别是中关村科技园所属软件园区与信息产业基地的人才需求有以下几个方面:

软件程序员:负责软件项目的前期需求调研及软件的设计、开发、调试、维护。

软件测试员:负责软件开发的测试工作,根据企业要求改进现有产品不断发展新产品。

软件技术支持:负责软件产品的售后服务、远程技术支持,协助软件开发商实施信息化项目,负责对使用系统的人员进行培训,并对软件系统的二次开发提供需求分析。

软件销售:负责软件产品区域市场的销售、渠道合作,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阶段销售目标;参与区域销售队伍的组建、管理。

1.3 软件技术实践专家研讨会

实践专家研讨会是近年来职业院校开展教学改革常用的一种有效方法。根据对目前北京市软件企业人才需求分析,通过聘请企业经验丰富的实践专家,组织完成软件技术专业实践专家研讨会。研讨会中,实践专家首先对其个人职业历程进行简述,然后在《职业发展阶段与关键事件调查表》中列出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务,接下来与会代表与实践专家共同筛选工作任务并对工作任务进行归类和命名,最终确定典型工作任务,最后由实践专家表述典型工作任务的基本内容。通过实践专家研讨会确定软件技术专业的职业分析表,进一步确定严谨的教学计划。通过实践专家的参与使得学校教学设计更贴近企业需求,更有效的实现一线人才培养。

1.4 软件技术职业需求的结构分析

伴随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多元化趋势,嵌入式软件开发、外包软件开发和软件测试等新型职业岗位人才供给不足。根据国际经验,合理的软件人才市场应该是软件架构与分析师、软件工程师、软件“蓝领”(程序员)并存的金字塔型结构,人才基数由小到大,形成梯次软件人才高、中、初之比为1:4:7,而目前国内软件人才结构呈“橄榄型”,一边是缺乏高层次的系统分析员、项目总体设计师、软件质量评测人员,另一边是缺少大量的从事基础性软件开发的标准化程序编写程序员和软件测试人员。

目前,面向程序编码的基础技术应用型人才需求较多,而这些从事基础型软件开发的软件人才就是我们的培养目标。作为培养技能型、实用型、基础性软件开发的高职类软件人才教育机构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考虑课程设置时必须紧贴市场、适应岗位需求。

2、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2.1 软件技术人才需求与供给

软件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篇(2)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3.113

0 引言

早在2008年教育部就有相关文件指出要将专业实训室基地建设作为高职院校发展重点。相对于传统高校而言,高职院校本身就更为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为了进一步迎合大数据时展要求,创新教学手段,提升教学质量,我省各高职院校将进一步的加强软件技术专业云平台实训室的建设,推动整个河北省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云平台实训室的科学化、统一化、专业化建设。为社会培养更多高技术、实践能力强的综合性人才。而任何新事物的发展都将会遭遇一定的阻碍,目前我省的高校专业云平台实训室建设尚处于不成熟状态,需要进一步的科学研究,从根本上转变我省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云平台实训室建设面貌。

1 大数据时代下的河北省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云平台实训室建设现状

(1)基础设施建设与设备投资。为了解目前河北省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云平台实训室建设状况,笔者以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多种直接或间接的资料收集方式进行了探索。由调查结果看来,我市各高职院校在软件技术专业云平台实训室的建设方面初有成效,不仅在实训室建设总面积上实现了量的突破,更是在专业实训室建设以及专业队伍的建设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能够初步满足大部分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学习培训需求。同时,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各高校还收到了来自中央政府、省市财政专款以及社会民意投资等多方面的资金援助。其中,中央财政投入占总体建设资金的15%,而省市财政投入所占比例最大,高达69%,其他各种资金筹集渠道填补了总建设资金的16%,为河北省的总体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云平台实训室建设带来了新的活力。

(2)实训项目与相关设备配置。据相关调查结果表示,我省目前在实训室的建设上主要以程序设计类、多媒体类、电子商务类与网络工程类四大类实训室建设为主。同时,也延伸出了如网络及初级设计、数据库开发建设等三十余种与实训室相关联的复线工程项目。且各类项目的开出率近乎100%的成功率。与此同时,各高职院校在设备原料采购的过程中尽可能考虑到了设备的先进性以及实用性,以最大程度的保障软件技术专业云平台实训室建设的先进性以及科学性。设备原料的质量不仅直接决定了实训室的最终效果,更是直接影响我省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实训教学质量的提升。

2 建设河北省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云平台实训室

(1)全社会共同合作共建校外云平台实训室。由上文已知,我省当前的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云平台实训室的建设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资金支持,而在此基础上,各院校更应该加强自身与社会的链接度,主动构建校内外共同实用的云平台实训室。(2)强化院校教育资源。建设实训室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以及实践技能的统一,因此这不仅是对学生自身能力的要求,更是对师资水平的考验。就目前看来,我省各高职院校在实训室建设过程中将前期资金筹备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了计划重点,然而对于实训室实际作用的发挥而言,更加需要院校师资教育力量的配合。(3)紧密依托市场行情,深化实训室建设。实训室的建设除了要满足校内生产发展需求之外,更应该主动适应市场发展潮流,深化建设,最终达成具有全方位培训作用的软件技术专业云平台实训室。大数据时代下,每一个个体都能够成为信息源,也能够成为信息接收者,院校应该主动为学生创设一种工学结合、专业与实践结合、培训与企业结合的全方位实训环境。从而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就将市场观察能力以及对外技术服务等职业素养理念传达给学生个人。

3 具体构建框架设想

(1)校外实训室构建。在得到来自政府政策支持的同时,还应该加强院校与相关软件企业的连接。共同搭建实训小组,挑选专业知识优秀且对软件开发设计具有强烈兴趣以及热情的在校学生进入企业实训。推动校外实训室的构建,为在校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提供一个更为实际的专业训练平台。同时为软件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做出导向,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相统一的优秀员工。(2)综合运用校内资源的实训室构建。面对有限的校内外资源,相关院校负责人可以依据不同软件专业学生的发展要求做出不同的调整。尤其是可以根据不同的计算机类专业的发展要求实现实训室的共享,搭建具有共通性的专业云实训平台。而在针对专业性质较强的软件专业,就需要合理运用校内资源,建立具有针对性的软件开发测试实训室等。首先可以在院校缘由的软件技术实训室基础资源之上,建立师生共享的软件工作室,组建由专业教师与周边的软件企业员工共同组成的师资团队,对工作室学生给予专业知识以及实际操作上的帮助。还可以以院校工作室的名义承接社会软件设计项目,由学生组队完成,提升学生的软件实际应用操作能力。

4 结语

在大数据时代下,大力促进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云平台实训室建设,不仅能够推动河北省的软件技术产业发展,更有利于全国软件技术专业培训局面的改革发展。

软件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篇(3)

1 软件行业在蓝色经济中扮演什么角色

软件行业不仅是蓝色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蓝色工业提供信息服务的基础。从青岛来看,要建设蓝色经济领军城市,必须要通过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和转型升级,将信息技术和高端技术加快渗透到制造领域的各个环节,让“青岛制造”加速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过程,实现从“青岛制造”到“青岛智造”的跨越,尤其在支持中小型企业为提高生产力而技术转型和应用研究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1]

2 如何让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在蓝色经济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当前我省高职院校信息产业人才培养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滞后性,与我省蓝色经济信息产业人才需求日益增长不相适应,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根据软件技术专业建设实践的具体情况,契合我省蓝色经济实际情况,剖析当前教学现状,从就业岗位、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方面推进软件技术专业建设。

2.1 软件技术专业教学现状

当前我省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存在如下问题:培养目标不够清晰,课程体系不够合理,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较大,学生普遍反映比较枯燥,师资力量配比不尽合理。

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文件精神为指导,强化软件应用服务于其他行业工作的特性,围绕服务山东半岛蓝色经济产业发展需求以及信息化建设对软件技术专业人才的需要,坚持“面向区域,服务为本”的建设思路,积极开拓软件应用的服务领域。

2.2 根据区域人才需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

我们根据专业调研确定职业岗位,根据职业岗位确定工作任务,根据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根据行动领域确定学习领域的建设思路进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

课题组通过走访青岛和半岛地区50多家软件企业,电话访谈百余次,回访三届毕业生、网络调研、院校交流、组织校企专家研讨会和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对政府规划进行分析,

对行业企业技术需求、人才需求状况和岗位职业能力进行了广泛调研。我们组织企业一线工程师和职业教育专家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青岛市及周边地区软件产业的高速增长,急需大量的软件行业人才来支撑和服务,在结合青岛区域优势和专业特色的基础上,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软件技术专业确定主要有软件开发工程师、软件外包工程师、网站建设工程师和软件技术支持工程师及移动开发等职业岗位。其中软件开发工程师为主要职业岗位。

在职业岗位调查中、我们分析了软件开发过程,调查了软件开发工程师岗位主要职能、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工作对象、工作方法、使用工具、劳动组织方式、与其他任务关系、所需知识能力,最终确定软件开发工程师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为:阅读程序、编写代码;数据库设计与维护;网站开发与维护;企业级应用开发和维护。

根据软件开发工程师岗位要求,按照“课程对应能力”的职业教育特点,我们把典型工作任务中要求的职业能力,最终转换为如图1所示的相对应的学习领域(通常所说的课程),使之更加适合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

软件技术专业最终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

3 总结

总而言之,要想让软件技术更好地为企业,为蓝色经济服务,在课程和专业建设上,我们需要企业深入参与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审定环节,并积极引入企业新技术和新工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在教学中引入企业的真实项目,继续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切实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因此,建立深度的校企合作机制是实现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周春华,阚卫华.国外蓝色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对青岛的启示.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4期,P35~38.

软件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篇(4)

作者简介:刘玮(1973-),女,湖北武汉人,武汉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何成万(1967-),男,湖北荆州人,武汉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湖北武汉43007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024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7-0059-02

推进和加强跨学科复合人才培养,既是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界的共识。培养特色型复合人才是高等院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促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各大高校开始探索以优势学科为依托,根据就业市场的供求关系调整办学思路与培养途径,致力于构建优势学科的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1]软件工程专业具有构建双专业培养模式的基础,目前可分为两类模式:第一类,软件工程专业与同属于工科的其他应用领域(如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环境工程等)相结合,使用计算机科学技术和具体领域技术解决相关领域问题,毕业生适宜该环境领域或其他部门从事软件开发、研制和管理工作。例如,大连交通大学开设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软件工程双专业同属于工科的双专业类型。[2]第二类,软件工程专业与外语专业(如日语、英语)相结合以满足软件服务外包或地域性软件产业的需要。武汉工程大学“E+”部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提出的“E+”模式既可以通过外语教学的通识教育作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又可以使学生避免当前纯语言类人才的需求下降而面临就业难的困境,更能满足其他行业对毕业生外语水平的高端需求。实验区开设的英语+软件工程双专业属于第二类的软件工程双专业培养模式。

根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规范(软件工程方向)》,“软件体系结构”是软件工程方向专业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从2010年起,武汉工程大学将“软件体系结构”课程作为学校重点课程由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进行建设,目前处于专业课程建设的起步阶段。为满足软件工程双专业建设的要求,“软件体系结构”课程的开设和建设需要做哪些调整呢?本文在总结软件工程双专业对“软件体系结构”课程的具体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武汉工程大学的实际教学情况,对该课程的内容剪裁和教法改进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软件工程双专业“软件体系结构”课程设置

武汉工程大学实验区于2011年开设英语+软件工程双专业,由外语学院和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共同实施培养,力量和教学资源由有关学院共同实施培养(学生日常管理由外语学院负责),毕业时学生将获得两个学士学位。

“软件体系结构”课程的特点是由软件工程双专业的培养对象和培养目的决定的。以武汉工程大学的英语+软件工程双专业为例,其培养对象是在当年入校的普通本科新生(限理科考生)中经过严格选拔筛选而出的,要求英语基础较好并具有较高的个人综合素质。软件工程双专业和传统的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都强调了培养“从事计算机软件项目的设计、开发、管理的国际化软件工程技术人才”。“软件体系结构”课程对于培养软件构架方面的高端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国各大高校特别是软件学院的软件工程专业基本上均将该门课程列为专业主干课,该课程是软件工程双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

“软件体系结构”课程与其他专业课之间紧密联系,学习该课程前要求学生具备相应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要求掌握UML基础知识,因此多数院校在三年级下学期开设该门课程。该课程不仅强调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更看重实际工作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强调实验课和课程实训。另外受到软件工程双专业课程增加、总学时有限的影响,在实际安排中,课堂教学32学时,实践、实训环节共28学时。这一方面保证了充足的理论课时时间,另一方面通过实验和实训两个环节保证了教学实践时间,四所大学“软件体系结构”课程的课时情况。

二、“软件体系结构”教学内容裁减与扩展

软件工程双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为应用型人才,软件应用型人才需要软件系统工程化有关的理论,用这些理论指导软件设计、分析软件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结合教学和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对“软件体系结构”课程的教学内容的裁剪和扩展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总结。

1.削枝强干

软件设计思想是“软件体系结构”课程的主线,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全面、深入理解在软件开发阶段设计软件体系结构的必要性,并能够运用其中的思想分析、解决软件系统设计相关的问题。该课程教学内容裁剪的目的是突出重点和强调实践。一方面,把较多的学时放在基于体系结构的软件开发(ABSD)、软件体系结构设计及其环境等章节,重点讲解基于体系结构的设计方法,以及ABSD的基本步骤和基于体系结构的软件开发模型。另一方面,裁剪理论性较强而且对设计和实践作用不大的教学内容,例如软件体系结构风格、典型软件体系结构描述语言及形式化描述等。一些软件工程专业软件体系结构课程的教学大纲中还包括基于UML的软件体系结构描述等内容,为避免重复,这部分内容可以在UML建模技术及应用或者面向对象建模技术等内容中详细讲解。

2.扩展热点

为了满足英语+软件工程双专业“具有国际学术视野”的要求,“软件体系结构”课程教学内容需要在设计模式、大型软件构架技术和软件体协结构新技术等方面作进一步扩展。设计模式是近几年软件设计研究领域的热点,在介绍23种设计模式的基础上,将构件设计、构件和系统的接口设计等知识添加进来,以丰富详细设计阶段涉及的内容。[3]另外,缺乏对大规模软件构架建模和开发技术,是软件工程学生难以应用软件体系结构知识进行大型软件构架设计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应该扩展中间件技术、大规模软件构架中的集成技术等。适当介绍新技术背景下的软件体系结构,针对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型应用及技术发展趋势,结合目前该领域的主要应用模式,技术标准,开源系统,以及典型架构等,进行课堂交流和研讨。以上教学内容的扩展一方面会使课程体系更为完善、更能适应当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出具有先进设计思想和能力的学生,满足用人单位较高层次的需求。

三、软件体系结构的教学方法的改革

通过对软件工程专业2006至2009四届学生的成绩分析和问卷调查发现,该课程教学效果不佳,主要表现在课程内容抽象、缺乏软件项目经验、教材缺乏案例等问题。软件工程双专业的“软件体系结构”课程具有学时短、重实践的特点,为了适应课程特点需要在教学方法上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改革。

1.项目案例教学

从理论上讲,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几乎能够满足行为导向教学所有要求的教学培训方法,[4]因此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受到教育和培训界人士的欢迎。项目教学法是教师将授课内容寓于项目中,辅助和引导学生实施和完成项目,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自主学习,学生完成这一项目,教师也完成了教学内容。

项目教学法应用于“软件体系结构”课程具有以下优点。

(1)项目教学法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该课程内容抽象,缺乏软件开发经验的学生忽视了软件设计的重要性,误认为不用软件体系结构也能开发软件,这就导致学习兴趣不浓。项目教学法是让学生实施一个具体的项目(如学生选课软件系统)的设计,学生学习的目的较明确。在项目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学生体会到软件体系结构的设计能够降低系统开发风险并提高开发效率,这更能强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项目教学法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项目教学大多要分小组完成,通过小组内及小组间的充分交流、讨论、决策等,提高学生合作能力,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这也符合培养具有团队协作能力的要求。

(3)项目教学法能促进课程间的整合。项目的设计过程中会涉及很多专业知识,例如需求分析、数据库系统、面向对象建模等。这种基于项目教学的课程整合能够强化学生软件系统工程化开发的思想和技能。

2.参考教材+补充讲义的模式

软件体系结构课程增加了设计模式和大型软件构架技术等教学内容,结合英语+软件工程双专业学生英语能力较强的特点,采用规划教材为主、校内补充讲义为辅的模式。本课程使用的教材为Mary Shaw所著的《软件体系结构》(世界著名计算机教材精选)和耿祥义所著的《Java设计模式》(21世纪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实用规划教材)。根据教学内容我校选择了《软件构架实践》的第1、2、6章和《Java设计模式》的第1、4~26章,同时参照郭秋萍所著的《大规模系统构架建模及其开发技术》中与构件技术相关的章节内容撰写补充讲义。另外在课程网站上还增加了Luke Hohmann所著的《Beyond Software Architecture:Creating and Sustaining Winning Solutions》和Felix Bachmann所著《Documenting Software Architectures:Views and Beyond》的电子书,用以完善本课程的教材库,为学生提供一个课外在线学习和远程教育的平台,方便学生课外自主学习。

四、小结

武汉工程大学“E+”部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下设的“英语+软件工程”四年制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软件工程双专业的一种典型模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创新性。本文根据软件工程双专业人才培养和IT企业和相关事业单位的需求探讨作为软件工程专业主干课之一的“软件体系结构”课程的教学改革,在作为校级重点建设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提出了一些内容剪裁和教法改进,希望籍此对双专业课程教学的共性问题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蒋洁.构建一体化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理论月刊,2010,(11).

软件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篇(5)

锐易特软件的成立,使我国掌握了集成中间件的核心技术,通过形成与IBM、Oracle等国际主流厂商在技术上同步的企业服务总线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打破了国外厂商对企业级中间件的垄断地位。在李轶强的带领下,锐易特软件在促进和支撑行业信息化的同时,大力推动了我国中间件和基础软件的产业发展。而李轶强本人,作为SOA标准工作组的专家、国家SOA技术委员会的委员、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互联网标准开放实验室(ISOL)的专家,广泛参与了部级标准的制订工作。由他参与编撰的《SOA用户指南》一书,现已面向全国发售,成为各行业用户全面了解SOA的必备读物。

李轶强知道,民族软件产业要振兴,必须有一批高端技术人才引领和支撑。因此,他高度重视对软件人才的培养。锐易特于2004年与东北大学合作成立了SOA研发中心、信息整合与服务科学研究室。他作为研究室的主任,一方面担任东北大学的特聘教授,将自身在国内外从事技术工作总结出的丰富经验向学生倾囊而授,帮助他们开阔视野,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为研究室的学生提供实际参与项目研发的机会,凭借资深工程师一对一的导师制模式,培养出一大批理论与实践兼具的高端技术人才。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锐易特软件不但没有裁员,还签约成为了东北大学的学生就业实训基地,并在辽宁各大院校展开大规模的校园招聘,解决了大批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软件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篇(6)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003-6970.2012.04.033

Characteristic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Major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Digital Media Technology)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goal and the demands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point of characteristic major which belong to second class, and aim at the education orientation and the requirement of characteristic major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Digital Media technology), proposed a construction scheme to construct the characteristic major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Digital Media technology) with Digital Shadow-Play, and on this basis, to carry out the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major, including of course construction, experiment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team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aching, and the platform construction for student activiti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t the same time, concise and summarize the construction achievements, so that it can be leant and generalized.

【Key words】Software engineering; Digital shadow-play; Digital media technology; Characteristic major

我国教育部于2007年在37所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中批复了近10个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北京工业大学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就是其中一个。自2008年算起,历经4年,项目建设已近结束,我们需要对成果进行总结,并等待着验收。

特色专业建设是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核心内容之一[1],旨在根据国家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引导不同层次、类型的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确定自己的个性化发展目标,发挥已有的专业优势,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提升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效益和人才竞争力的重要手段[2]。

软件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篇(7)

0引言

大数据作为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IT行业又一颠覆性的技术,备受人们的关注,大数据技术正从概念转向实际的应用,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大数据技术应用成功案例,大数据的价值也在迅速增长。2015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达到115.9亿元人民币,增速达38%,预计2016~2018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将维持40%左右的高速增长[1]。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软件行业对人才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咸阳师范学院作为咸阳市地方应用型高校以服务咸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肩负着培养满足咸阳地方社会需求软件人才的使命,需要把培养面向大数据时代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作为战略任务来抓。而课程体系的建设是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本文通过分析我院传统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以及大数据时代下企业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要求,找出大数据时代下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中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探索出我院面向大数据环境的应用型软件工程人才中课程体系的建设。

1我院软件工程专业传统的课程体系

自我院计算机系成立以来,软件工程专业一直是我院重点建设专业。2013年,“‘3+1’校企合作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确定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一直以来,该专业以培养“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为培养目标,以企业、市场需求为导向,重视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与尚观科技、中软国际、华清远见、蓝鸥科技等西安多家企业联合,采取3+1嵌入式校企联合教育培养模式,将课程教学、工程实践、行业理念进行无缝结合。课程体系是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2],主要反映在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关系上[3]。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设计既要体现基础知识的传授,也要体现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职业能力规划发展问题。我院2013-2015级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图如图1所示。图12013-2015级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图从图1可以看出通识教育必修课程的教学阶段共3个半学年,主要涉及思想政治基础知识、体育、人文历史、外语应用能力等;相关学科基础类课程主要包括高数、线性代数、数字逻辑等数学类课程;本学科基础类课程主要涉及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等;专业技能教学阶段强调对学生工程性、实用性、技术性和复合型能力的培养,主要安排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包括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等,专业选修课程包括Web软件开发、Linux系统应用程序开发、移动终端开发等。根据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软件工程行业规范[4],本着“轻理论,重实践”的原则,我院在一定程度上压缩理论课课时,增加实践课课时,优化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我院2015级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各类课程学分设置与所占比例。

2大数据时代企业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要求

大数据时代所需要的人才是一定拥有数据处理、分析技术的,也就是对数据有敏锐的直觉和本质的认知、能够运用统计分析、机器学习、分布式处理等技术,从海量、复杂的数据中挖掘出有用的信息,以清晰易懂的形式传达给决策者,并创造出丰富有价值的专业人士[5]。在大数据时代下,对软件专业人才培养,应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技能。(1)具有厚实的数学、统计和计算机学科的相关知识,能够根据具体案例大数据分析任务的要求,运用大数据处理、分析平台,收集整理海量数据并加以分析,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2)掌握大数据处理技术及可视化工具,能根据具体任务的需求,对数据进行选择、转换、加工等处理操作,采用有效方法和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形成数据分析报告,用易于用户理解的方式,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3)熟悉行业知识、专门业务及流程,将大数据技术和企业文化相结合,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处理的结果,挖掘出海量数据中隐藏的价值并应用于企业市场领域。(4)团队合作精神,大量数据的收集整理、存储、分析和处理,一个人是很难完成的,需要一个由团队成员合理分工、共同协作完成。

3大数据时代我院软件工程专业传统的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地方高校一直以来受传统的“学术型”、“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较大,形成了适合于“精英教育”为培养研究型人才的课程体系,无法适应以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意识、新技术新方向为目标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理论教学占主导地位,实践教学往往处于次要地位[6]。而目前处于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企业需求不断变化、综合型人才需求巨大等因素的影响下,传统的培养研究型人才的课程体系,无法适应大数据时代以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意识、新技术新方向为目标的人才培养。通过了解大数据环境企业对软件工程人才的要求,分析我院2013-2015级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结构,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缺少大数据技术方面的课程。传统的课程体系中主要包括软件工程专业一些传统的课程,如数据结构、软件工程、软件体系结构等,而且课程内容较陈旧,所开设的一些应用软件的学习不能紧密贴合行业和技术发展,软件工程专业教育必须适应互联网时展和大数据技术的需求,关注企业发展及大数据系统的建设问题,以满足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2)实践类课程学时所占比例较少。我院2015级软件工程专业实践类课程占总学时的10.8%,是因为传统的课程体系注重知识传授,而忽略了学生解决问题、动手能力的提高。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中重视理论内容、计算机编程能力,而忽略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对新技术、新方向发展的把握,学生难以应对各种层出不穷、错综复杂的海量数据,很难挖掘出隐藏的数据价值并有效利用。(3)课程体系结构设置方面,一是存在通识教育类课程教学阶段持续时间长,一直到第7个学期,这就影响了后面专业类课程的学习;二是专业基础类分为专业必修和选修,没有从课程教学阶段不同来划分,不能体现课程先后的衔接关系。

4大数据时代我院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改革

在大数据时代,软件工程专业教育必须适应企业发展和大数据行业的需求。教学内容的设置应与行业需求接轨,根据我院学生特点调整2016级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具体做了以下几点的调整。(1)课程体系结构更合理。一是通识教育类课程的调整。一方面将教学阶段全部调整到第1、2学年完成,这样在第3学年学生就可以重点学习专业类技能课程;另一方面此部分增加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主要可以加强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二是专业类课程结构的调整。将专业类课程分为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大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数学类课程、计算机导论、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软件工程、运筹学、数据分析与处理。专业技能课程又分为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专业核心课程包括面向对象程序语言类、软件设计模式、算法分析与设计、软件测试等软件工程专业要求的核心课程,而专业方向课分为3个方向:大数据分析、Web技术应用、移动终端开发,鼓励学生在学好专业基础和核心课程的同时,发现自己专业类的兴趣,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方向集中学习,大数据分析方向是重点向学生推荐。在教学阶段安排上,一般专业(学科)基础课程要优先于专业技能课程,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掌握了学科、专业基础上,充分了解软件工程专业技能的训练。(2)增加了大数据技术方面的课程。在新调整的课程体系中,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都增加了大数据相关内容。基础课设置增添运筹学、数据分析与处理等,使学生了解大数据行业基础知识,激发学生对大数据行业发展及大数据应用前景的兴趣;专业技能课设置了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大数据统计分析与应用、数据挖掘算法与应用等前沿科学技术相关课程以满足大数据系统建设与应用的需要,培养更多企业需要的大数据管理分析软件专业人才。院级选修课鼓励研究大数据方向的教师积极申请大数据案例分析、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HadoopMap/Reduce技术原理与应用等实用性强的课程,以补充对大数据方向特别感兴趣学生的学习内容。(3)增加实践类课程所占比例。相比较2015级,以培养地方应用型人才为总目标,实践类课程课时由19课时增加到28课时,所占总课时比例提高了约50%。实践类课程包括校内(课程设计和实训)和校外(见习、实习、实训、毕业论文),种类多样化,使得学生多方面提升自己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能力。针对校内实验我院教师结合大数据教学实验平台,根据课程内容设计实验项目,从初级到高级,安排合理的阶梯式学习,实验内容持续更新,加入最新、主流的分析建模工具和挖掘算法,学生在免费、开放的平台环境下进行大数据构建、存储、分析统计等实验内容,使学生熟练掌握Ha-doop、HBase、Spark等关键技术,提高大数据理论分析及技术应用的能力。做好校内实践的同时,校外实践更是尤为重要,首先在实习、实训企业的选择上,尽量选择“口碑好、技术强、理念先进”的单位,目前我院已与邻近城市西安与尚观科技、中软国际、华清远见、蓝鸥科技等西安多家企业联合,第四学年分批组织学生到合作企业的实训基地参加真实的实训项目,体验IT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工作流程和企业文化,了解互联网大数据、零售大数据、金融大数据等领域知识,学习海量数据搜集、分析、存储技术,引导学生按照项目的需求、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等流程完成实践内容,规范化文档和代码的编写,培养学生的行业、职业素养。

5应用效果

目前应用此方案有2016和2017级两级学生,虽然这两级学生都还没有就业,但在创新应用能力方面都较2015级之前学生有显著提升。近两年有10余组学生团队获得部级、省级、校级“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立项资助,有8名同学获得“蓝桥杯”程序设计大赛部级二等奖、三等奖,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三等奖多项。2016年有两队学生获得陕西省高校“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一队学生获得咸阳市青年创业大赛二等奖。数十名学生在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从目前取得的成绩来看,课程体系结构的调整,使得学生不仅获得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具备了过硬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我院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一定会深受用人单位喜欢。

6总结

针对大数据时代下地方本科院校软件专业人才培养中课程体系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分析了大数据环境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要求,以地方本科院校咸阳师范学院为例,改革调整了课程体系,主要在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增加大数据相关理论及技术内容,通过近年来的探索与实践,此课程体系结构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为大数据时代企业发展培养了高水平、高素质的大数据分析人才,新的课程体系适应了大数据环境下软件工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孙琳.大数据应用的创新路径[N].人民政协报,2016-05-17.

[2]潘正高.地方应用型高校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2017,31(3):94-97.

[3]潘怡.应用型本科院校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探讨[J].长沙大学学报,2008,22(5):98-100.

软件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篇(8)

2 如何让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在蓝色经济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当前我省高职院校信息产业人才培养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滞后性,与我省蓝色经济信息产业人才需求日益增长不相适应,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根据软件技术专业建设实践的具体情况,契合我省蓝色经济实际情况,剖析当前教学现状,从就业岗位、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方面推进软件技术专业建设。

2.1 软件技术专业教学现状

当前我省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存在如下问题:培养目标不够清晰,课程体系不够合理,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较大,学生普遍反映比较枯燥,师资力量配比不尽合理。

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文件精神为指导,强化软件应用服务于其他行业工作的特性,围绕服务山东半岛蓝色经济产业发展需求以及信息化建设对软件技术专业人才的需要,坚持“面向区域,服务为本”的建设思路,积极开拓软件应用的服务领域。

2.2 根据区域人才需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

我们根据专业调研确定职业岗位,根据职业岗位确定工作任务,根据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根据行动领域确定学习领域的建设思路进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

课题组通过走访青岛和半岛地区50多家软件企业,电话访谈百余次,回访三届毕业生、网络调研、院校交流、组织校企专家研讨会和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对政府规划进行分析,

对行业企业技术需求、人才需求状况和岗位职业能力进行了广泛调研。我们组织企业一线工程师和职业教育专家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青岛市及周边地区软件产业的高速增长,急需大量的软件行业人才来支撑和服务,在结合青岛区域优势和专业特色的基础上,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软件技术专业确定主要有软件开发工程师、软件外包工程师、网站建设工程师和软件技术支持工程师及移动开发等职业岗位。其中软件开发工程师为主要职业岗位。

在职业岗位调查中、我们分析了软件开发过程,调查了软件开发工程师岗位主要职能、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工作对象、工作方法、使用工具、劳动组织方式、与其他任务关系、所需知识能力,最终确定软件开发工程师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为:阅读程序、编写代码;数据库设计与维护;网站开发与维护;企业级应用开发和维护。

根据软件开发工程师岗位要求,按照“课程对应能力”的职业教育特点,我们把典型工作任务中要求的职业能力,最终转换为如图1所示的相对应的学习领域(通常所说的课程),使之更加适合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

软件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篇(9)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3)12-62-03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party building integrated into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based on combination of specialty and enterprise

Zhao Wenming

(Hangzh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Hangzhou, Zhejiang 310018, China)

Abstract: The combination of the party building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re important 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In view of the lack of the work, the concept of combination of specialty and enterprise is elaborated. Taking the Totyu Software Institute as an example, the implementation methods of the party building integrated into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re introduced, based on combination of specialty and enterprise. After that, the reform effect of is summarized.

Key words: combination of specialty and enterprise; party build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bonding point

0 引言

党建工作与专业建设如何结合,一直是学校教育工作者思考和探索的难点问题。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文献[1]对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优化结合的切入点进行了思考和探索,提出了建立“介入机制”、“合力机制”与“参与机制”是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创新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最佳结合方式,是进而优化专业设置、推进专业建设规范化的三条有效途径。党建工作和专业建设的结合要充分考虑专业自身的情况。文献[2]针对专业自身情况,提出了“寓专业于党建,以党建促专业”的工作思路和实践,可以有效实行专业建设和党的建设双促进,进而在工作中形成明显的特色优势。从现有的研究工作和实际情况来看,党建工作和专业建设的结合点方面还缺乏良好的结合平台,党建和专业建设两方面的工作还难以融合。

本文针对“专企融合”模式下的党建工作融入专业建设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主要基于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实践:一是创新党建活动形式,以党建促进东忠软件学院平台的建设和发展;二是依托东忠软件学院平台开展党建工作,学校党组织和企业党组织相互合作,进行党建工作机制创新,建立了一套有效的管理制度,依托实习企业基地党组织对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和考察,将党建阵地延伸到实习基地。

1 “专企融合”模式的相关概念

1.1 校企共同体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提出的校企共同体[3-4]是指企业与高校之间联合创新的实体,校企共同体通常以合作伙伴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为前提,以文化共融为切入,以师资共建为核心,以课程共定、教学共管、基地共建为依托,有明确的合作目标、合作期限和合作规则,合作各方在技术创新的全过程或某些环节共同投入,共同参与,共享成果,共担风险。

1.2 “专企融合”模式的定义

“专企融合”模式是在“校企共同体”背景下我校信息电子系结合自身的特点提出的一种新的模式[5],是指专业和主流企业深度融合成立三级学院,三级学院是一个校企共同体。信电系成立专业现代化建设委员会,由学校(信电系)、行业主流企业、行业权威专家(政府)三方组成,专题研究信息电子系专业发展问题,每个三级学院成立相应的院务委员会。

2 “专企融合”模式下的党建工作融入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1 党建融入专业,建设一个新体制

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我们将党建工作融入专业建设,使党建工作落实到实处。发挥党员先进性,推动东忠软件学院平台的建设。

2010年7月6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与东忠集团正式签订合作框架协议,2010年12月到2011年8月进行了校内东忠软件学院学做合一教学场地的改造,在合作过程中双方遵循共同规划、共同组织、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享成果的原则。

东忠软件学院院务委员会已经正式成立,成员包括校企双方的领导、专家、教师、技术工程师等。双方共建 “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东忠集团已派多名兼职教师在东忠软件学院授课,软件技术专业教师到杭州东忠实施企业经历工程,双方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共同管理教学,每年共同培养学生200人左右,共同建设软件外包实训基地。

通过党建工作调动党员教师促进工学结合,党员教师积极和企业进行协调和联系,我们建立了几十家软件技术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其中东忠集团是我们最紧密的合作企业。党员教师深入班级,积极动员学生参加东忠对日软件开发定制班。到目前为止,已有约100多人经过考核后在杭州东忠集团顺利就业。

2.2 党员融入企业,联通一个新平台

2.2.1 依托东忠软件学院平台创新党建工作并形成机制

根据浙江省教育工委《关于深入开展“育人成才先锋”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意见》,为了加强企业实习期学生的党建工作,积极推进党建联建工作的有效开展,解决学生离校实习期间较长,教育、考察工作难度较大的矛盾和具体困难,实现学生党建考核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学生党员和考察对象的先进性反映在学生培养的全方位和全过程。信息电子系党总支和东忠集团党总支决定开展党建联建工作,并正式签订了杭职-东忠党建联建协议:对在东忠实习的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进行联合考核和联合培养。

2.2.2 工学结合背景下的学生党建工作的具体实践

⑴ 学生党员和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做勤奋学习的示范

我们教育学生党员和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争做勤奋学习的模范,刻苦钻研,上课积极认真,善于合理利用学习时间,在学习中起表率作用,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在知识的摄取方面有一定的宽度和深度,增加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东忠对日软件开发定制班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了校园学风进一步端正。如在首届东忠班的一位学生党员认真学习,提前钻研,带动学生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他被评为东忠班优秀学员,在学生中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⑵ 学生党员和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具有良好的示范基础

在发展学生党员和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时,我们努力把好关,选拔各方面素质优秀的学生成为入党积极分子或发展为预备党员。正因为如此,在东忠班经常有学生党员和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由于自身素质好、专业或日语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而被选拔担任项目小组组长或班长等等,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⑶ 学生党员和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做职业规范的示范

在东忠对日软件开发定制班,由企业教师专门开设职业素养课程,培养学员做准职业人。教育学生党员和学生积极分子争做职业道德、行为文明等模范。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和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为进入企业做合格的员工做好充分的准备。

目前我们已经按照考察要求依托实习企业基地党组织对各个杭职东忠班中的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东忠集团实习)进行教育和考察,将党建阵地延伸到实习基地。

2.3 文化融入课程,突出一个新理念

2.3.1 营造职业文化氛围,“东忠日语角”建设正式启动

⑴ 系团总支和东忠软件学院共同组建“东忠日语角”。

“东忠日语角”是系团总支发起成立的,东忠软件学院让东忠集团的日语教师作为“东忠日语角”的指导教师,完成了“东忠日语角”活动方案,对“东忠日语角”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我们希望通过这一平台,来提高学生的日语水平,尤其是日语口语水平,激发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为今后创建东忠对日软件开发定制班奠定良好的基础。

⑵ “东忠日语角”已经成功举办多次活动。

自2011年11月9日开始正式成立“东忠日语角”并举办第一次活动以来,已举办了多次活动,主要内容分别是自我介绍、购物、日本文化介绍和日语沙龙等活动。

⑶ 举行座谈会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学生对日语角活动的内容、形式等多方面提出了很多想法。

总之,“东忠日语角”的氛围正在初步形成,这将对东忠软件学院建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推动软件技术专业建设。

2.3.2 团队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

软件技术专业中部分学生学习成绩优良,课堂内容的教学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我们组织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业余辅导,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软件类竞赛。教师大多是利用业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没有任何报酬,他们没有任何的抱怨。在辅导方面我们主要采用团队合作的方式,有专人负责学生的在线报名等组织工作。在2011年4月举行的浙江省第八届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信息电子系软件技术专业选拔了三支队伍代表学院赴浙江大学参赛。在2011年10月的《第六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中,我们共组建了移动互联网站设计、Java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Android应用开发(团体项目)等四个教师团队分别对学生进行辅导。通过教师团队的辅导,学生在比赛中获得了两项历史最好的成绩,多名教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

2.3.3 企业文化融入日常教学和有关活动中

随着东忠软件学院建设的不断深入,东忠企业主动提出要进一步深化学校和企业的合作,计划开展年度东忠杯软件设计大赛活动,由企业出资主办,学校全力参与,融入更多的东忠企业文化等元素,具体方案正在制订中。

2.4 鼓励学生创业,打造一套新载体

我们依托学校的高职学生创业园,为学生的创业提供良好的平台。学校的高职学生创业园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部级“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我们非常重视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软件技术专业在创业方面有着良好的传统。早在2008年毕业于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信电系软件技术专业的沈康强同学在学校高职学生创业园的杭州网匠科技有限公司,近几年为多名学生提供实习或就业机会。该企业被评为2010年、2011年开发区高职学生创业园优秀大学生创业企业,沈康强被评为2011年开发区高职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业之星。我们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将有关创业培训课程纳入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软件技术专业实施了“领航导师”结对活动,各个班级分别和企业结对,企业领导作为领航导师,定期为学生作有关创业讲座等。

3 “专企融合”模式下的党建工作融入专业建设的成效

3.1 实践成效

⑴ 根据正式签订的杭职-东忠党建联建协议,我们已经按照考察要求依托实习企业基地党组织对杭职东忠班中的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和考察,将党建阵地延伸到实习基地。

⑵ 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专业对口率大大提高。近三年来,在东忠集团就业并从事软件项目开发的人数分别是16人、32人和49人,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

⑶ 据初步统计,在东忠就业的学生中有多人作为骨干去日本总部工作或进修,其中积极分子和党员学生起着主要作用。

⑷ 在浙江省第八届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获得大专组银奖(二等奖)一个,铜奖(三等奖)两个。

⑸ 在《第六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中有四位学生获得三等奖,三位学生进入团体项目决赛并获得三等奖。

⑹ 获浙江省第十一届多媒体设计大赛网站类一等奖。

⑺ 在《第七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中Android项目获得全国团体赛二等奖,Android项目获得省团体赛三等奖,多名教师荣获“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⑻ 在第一届浙江服务外包大学生竞赛中获得专科组两个二等奖。

3.2 理论成效

⑴ 信息电子系党总支和东忠集团党总支正式签订了杭职-东忠党建联建协议,制定了入党积极分子校外实习考核表、预备党员校外实习考核表和杭职-东忠党建联建深化方案。

⑵ 党建融入专业获得丰硕成果。我校信息电子系第三党支部主要由软件技术专业的党员教师组成。创先争优活动特色项目《基于东忠软件学院平台的党建工作创新》获得学校2011年度三等奖。作为学校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软件技术示范点获得学校2011年度二等奖。基于东忠软件学院平台的党建工作创新活动有力推动了支部建设,本支部获得了学校2011年度支部创新活动一等奖,本支部获得了学校2011年度先进党支部荣誉。

⑶ 多个“专企融合”模式的研究课题获得立项,如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专企融合”模式下的软件专业项目化教材建设研究》等,部分项目已经结题。

⑷ 项目化课程教材编写获得突破,已有两本教材分别在浙江大学出版社、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出版。另外,年轻教师已完成若干本校本教材,教师的积极性很高。

4 结束语

“专企融合”模式下的党建工作融入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实施已有一年多。实施的结果表明,学生的就业质量、各类竞赛的成绩和软件实践能力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专业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充分说明了“专企融合”模式下的党建工作融入专业建设是有效的。下一步的工作是继续完善“专企融合”模式下的党建工作融入专业建设的研究,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将其推广到其他专业。

参考文献:

[1] 张兵.优化组织设置推进科学发展-关于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

最佳结合的思考[J].中等职业教育,2009.185(7):9-10

[2] 吴晟奕,张军.寓党建于专业建设以专业建设促党建-艺术专业教学

单位党建创新探析[J].学术探讨,2010.4:105

[3] 叶鉴铭,周小海.试论“校企共同体”的共同因素及其特征[J].学术交

流,2010.192(3):198-201

[4] 叶鉴铭,梁宁森,周小海.“校企共同体”背景下高职学生职业岗位能

软件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篇(10)

我国工业发展面临着五大形势,具体来说,第一,自主创新能力弱: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不强。第二,产业结构不合理:恶性同质化竞争严重,市场对外依存度高,产业集中度低,大量企业处于价值链低端。第三,资源环境压力大:资源不足,对外依赖大;能源消耗大,利用率低;资源结构不合理,环境保护压力大。第四,中小企业发展形势严峻:产品研发创新能力不强;管理水平落后;产业链、集群协作能力低;市场开拓能力差。第五,物流社会化、专业化程度较低:物流业社会化、专业化、集成化、协同化、标准化水平低,物流技术基础差,服务能力弱,制约制造业发展。

我国工业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自主创新能力弱、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大、生产物流成本高。中小企业发展形势严峻等诸多挑战,总体上仍处于世界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在相对较长的时期内,“转型升级”仍将是我国工业发展的主旋律。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制造业正在迈向依靠科技进步、高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及产品附加值高的高端制造形态发展。结合世界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型制造等高端制造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方向。

智能制造:嵌入式,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等与工业产品的融合,使得产品、装备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极大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例如,汽车电子:围绕嵌入式的改造是未来汽车电子发展的趋势,占整车价值的30-40%;高端汽车中,汽车电子的收益率可达70%。

绿色制造世界各国制造企业积极应用绿色材料、绿色能源,研发绿色产品,加强能源调度和控制,强调可持续发展,注重节能环保,节能减排。例如,三菱电机整合了三菱“可视化”技术,从掌握能耗的现状入手,结合设备改善和管理改善,不断的核查节能效果,从而达到可持续的节能。

服务型制造制造业正加快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同时将非核心业务专业化外包,实现成本的最小化,制造服务化已成为制造企业走向价值链高端的重要途径。例如,通用电气传统制造仅占其产值总量的30%左右,70%的业务是由与其主业密切关联的“技术+管理+服务”构成;陕鼓从单一产品向产品系统、整体解决方案、运行维护转型。2007年,陕鼓自制加工完成的产值仅占32%,其余68%来自服务。

工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

我国工业要实现从技术含量低、创新不足、资源环境压力大的产业价值链低端迈向依靠科技进步、自主创新能力强、资源消耗少和环境友好的产业价值链高端。需要综合应用集成协同技术、制造服务技术、工业物联技术于产品设计,生产、管理以及全生命周期,形成工业转型升级的新技术,新途径和新模式,具体包括:产品高端化。研发设计知识化,生产制造智能化、全生命周期绿色化、制造服务化、企业数字化等途径。

途径1:信息技术融入加速推动产品高端化

应用嵌入式系统、传感器、RFID、移动互联网、多媒体等技术到产品(装备)中,提高产品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程度,增强产品加工制造、物流运输、运行维护等过程中的信息动态感知、智能处理与优化控制能力,促进产品和品牌创新,增加产品附加值。

例如,徐工集团利用嵌入式系统、RFTD、移动互联网、实时监控和远程故障诊断等M2M技术,实现工程机械群自动组网、信息采集、协同作业以及远程故障诊断与预测。

途径2:知识研发创新促进企业从跟踪仿制向正向创新设计转变

在CAD、CAE、PDM等工业软件基础上,融合产品专业知识、业务流程、标准规范,专业软构件,建立产品正向创新设计的集成平台,支持分布式协同设计、多学科仿真优化、虚拟仿真与物理验证,提高产品自主创新能力。

例如,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CZ-5,通过建立集成化研发平台:完成了全箭各系统模装协调、确定了总体布局方案;完成了静态与动态干涉检查、动静态间距检查、维修性检查和人机工程检查,提前暴露并消除了十多处总体布局不协调问题;基本替代了实物模装,使模装周期由2年缩短到2个月,节省成本数千万元。

途径3:生产过程智能化促进从粗放型生产向精益生产转变

生产制造智能化通过提高生产设备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程度以及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柔性化和集成化水平,实现生产制造涉及的人员、物料、设备的优化配置和集成化管控。促进生产效率的显著提高。

例如,丰田汽车实现基于RFID的供应链上汽车零部件的跟踪,及时准确地获取关键零部件的详细信息。

途径4:全生命周期绿色制造促进节能环保转变

采用全生命周期评价、制造执行系统、物联网等新型信息技术,强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供应、运行,报废回收等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评价与优化,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

例如,日立公司利用Guide for Assessing Design for Environment软件,分析电视机制造、使用等全生命周期中的能耗和材料使用等数据,改进W42系列等离子电视机型,提高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的节能环保特性。

途径5:信息化与制造业融合促进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以云计算、数据融合处理与分析、远程监控与诊断等技术为支撑,拓展产品研发设计、工程总包、大修维修MRO、系统集成、物流、电子商务、租赁等服务,促进企业从产品生产销售向专业服务商、总包商、系统集成服务商,专业化公共服务商转型。

例如,罗一罗公司采用数据采集与融合分析,远程监测与控制等技术,建立网络远程状态监控和诊断系统和后勤保障系统。支撑运营模式变革,扩展发动机维护、租赁和数据分析管理等服务,拓展了新业务,增加了服务型收入。2007年服务收入达到公司总收入的53.7%。

途径6:综合集成促进传统企业向数字企业转变

应用新一代集成协同技术,实现全业务过程数字化综合集成,拓展和优化企业价值链,形成应对动态不确定的市场竞争的企业战略选择执行能力和资源优化配置能力。

例如,波音公司利用集成与协同技术。构建了支持合作伙伴、供应商、客户之间协同研制、供应和服务的集成平台,对波音787飞机实现全球化协同研制起到了关键作用。

工业软件在转型升级中的作用

首先,工业软件是工业转型升级的“转换器”

我国工业需要通过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从价值链低端迈向价值链高端,实现工业转型升级。总理说过,软件“在制造业当中,起到的作用很大”,“由制造到创造,软件是个桥梁”。工业软件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剂,没有工业软件,工业化就只能停留在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的水平。大力发展工业软件,是两化融合向纵深和高水平发展,向核心领域前进的重要举措。通过工业软件的发展,促进新型工业技术的研究,构建新型工业装备,打造新型工业产品,从而形成工业软能力。

第二,工业软件是提升工业能力的“倍增器”

工业软件支撑信息技术与研发设计的深度融合,使产品设计呈现网络化、协同化、虚拟化、个性化等特点,极大提高了产品设计创新能力。工业软件支撑信息技术与生产制造的深度融合,使生产制造呈现敏捷化,柔性化、绿色化、智能化,加强了企业信息化的集成度,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制造的快速响应能力。工业软件支撑信息技术与企业经营管理的深度融合,使管理业务的精细化、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决策科学化,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能力。

第三,工业软件是打造新型工业装备的助推器

工业软件嵌入到传统意义的工业装备中,使得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的工业装备具备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特征,形成了新型工业硬装备。工业软件通过与业务流程、知识、经验、标准以及规范的集成,形成了工业软装备。

第四,嵌入式技术支撑产品智能化

研发基于底层嵌入式架构的高可靠实时控制、远程监测、智能诊断技术和系统,开展面向产品创新的嵌入式技术集成应用,形成智能化产品,提升产品核心技术水平和附加值。通过嵌入式技术与制造业产品、装备和生产过程的融合,提高产品核心技术水平和附加值,提升装备运行指标,促进节能减排。嵌入式技术与工业产品技术相融合,促进产品、装备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第五,专业化构件支撑产品研发知识化

将知识与软件工具集成形成专业化构件,如将设计知识(经验)与仿真软件集成形成专业化仿真构件。知识含量高的专业性集成构件的开发是深度集成和智能协同的基础,专业化构件将提高分布式自主、智能协同能力。

第六,行业解决方案支撑企业综合集成

全生命周期管理支撑产品协同研制: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软件(PLM)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集成框架平台,在企业内综合集成阶段,实现面向产品的综合集成,对企业内部资源和流程共享、重组和优化;在企业间综合集成阶段,实现企业间协同研制以及资源共享。

企业综合管控支撑过程综合集成:企业综合管控软件(ERP、PM、BI)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集成框架平台,在企业内综合集成阶段,实现面向过程的综合集成,对企业内部资源和流程共享、重组和优化在企业间综合集成阶段,面向产业链,实现多企业协同供应链综合集成。

数字化能力平台支撑全球业务协作面向全球化业务分工与协作需求,以企业数字化平台为基础,建立面向产业链的业务协同与资源配置集成服务平台,开展集团企业协同研制、协同供应和协同服务的应用示范。

第七,业务服务平台支撑新产业形态

装备制造企业工程成套服务平台:结合装备制造企业从单一产品提供商向整体方案解决商和系统集成商转变的趋势,研发工程整体方案快速设计、快速报价,分包商协同等服务业务支持平台,开展示范应用,提高企业工程总包服务能力。

软件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篇(11)

通过对较广泛的IT企、事业单位的和社会调查,根据国家关于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职业分类标准,以及对现实情况的归纳和分析,基本上可以得出IT企、事业单位或信息化部门有关计算机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和分类。这里所说的IT企、事业单位是专指生产、制造信息(软件或数据)产品,规划、建设和运维管理信息系统的网络及数据的专业部门或单位,而不包括涉及大量的、各行各业众多其他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岗位和职业。

IT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岗位分类及职业主要可分为:

(1) 计算机技术类。这类职业或岗位,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开发、应用和维护而成为社会各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配置部分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从事计算机软、硬件方面的安装、调试和运行维护工作。因此,在各行业(企业、银行、医疗、政府、学校等)对计算机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大,这些行业需要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包括计算机硬件工程师、软件程序员、网络系统管理员、应用系统维护专家、数据库管理员,等。这些专业人员一般需要获得计算机、信息技术或相关专业的知识和娴熟技能。

(2) 软件开发类。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促进了软件业的飞速发展,软件开发成为计算机行业的重要领域,软件架构师、设计专家成为软件行业的热门人才。软件开发与技术专家主要从事操作系统、开发工具、应用软件等软件的开发工作,要求具有计算机软件专业或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这项职业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是一个高技术和高待遇的“双高”职业。

软件是一个包括各类系统软件(操作系统平台、开发平台、测试平台、各类工具软件等)、应用软件(开发平台与工具,具体的应用系统)、以及更为具体的中间件软件、嵌入式软件、数据库软件、企业管理软件、教育软件、游戏软件、语音应用软件等等种类繁多、应用广阔、专业化程度高等特征的复杂集合体。人才是软件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依赖于软件人才的培养与合理的人才结构。广东软件企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软件产品化和外包业务、嵌入式软件、动漫游戏软件正成为发展的主线。软件的产品化程度使软件职业和岗位的规范和要求程度日益增高,软件产品开发的各个职位,从架构、编程到测试对人才的需求都很旺盛。仅从2007年的招聘表象来看,软件架构师、软件设计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网络系统工程师、信息咨询工程师(包含软件产品售前和售后工程师)等都有较多的职位,尤其是软件测试工程师,继2006年的短缺之后,2007年仍有很大缺口,仅1、2月份,广州和深圳两地网上招聘的人数就达到了800多人,软件测试工程师很多都享受着地位和薪水的双高待遇,特别是有经验的应聘人群。

(3) 信息服务类。当今是信息时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网络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网络信息咨询与服务业已成为一个重要行业。该行业包含网上购物、商业信息服务、广告媒体服务、技术信息咨询与服务等业务。

(4) 信息主管与信息工程监理。信息部门主管和信息工程监理岗位与职业是近年来新设置的岗位,其中信息技术总监被列入2007年十大令人兴奋的岗位中的第五位。信息技术总监的职责不仅包括对机构或组织的IT资源进行整合、配置,同时也有对机构与组织的IT产品进行开发和规划的任务。因此,该岗位要求任职者拥有对行业发展方向的预测能力,丰富的计算机专业、信息技术知识和工作经验,同时应具有较高的组织、策划和沟通能力,这些对于信息技术总监的任职十分重要,该岗位要求较强的综合与创新能力,因为信息技术正处于一个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时期。信息工程监理的岗位主要为信息监理工程师职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使信息工程监理成为十分抢眼的岗位和职业,这与国家信息化迅速发展相适应,大量的信息化工程需要专业的监理人才进行IT项目的建设与管理。

(5) 网络系统集成与运行类。IT企、事业单位的岗位职位中,专门从事网络技术类工作的人员比重明显,约占从业人员总数的25-30%。针对网络系统集成与运行类的岗位有:系统架构与集成、网络管理与运行维护、智能楼宇与综合布线、网络软件开发等。该领域职业包括了:网络工程师、系统工程师、软件工程师、销售工程师、项目管理人员等。下面是一个IT企业对网络技术专业岗位任务与职业能力的分析和要求(这里作了归纳)。

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职业领域和工作范畴,可分类为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网络系统集成、网络运行管理与系统维护、网络应用系统开发工作任务,其所面临的工作基本上涵盖在“建网、管网和用网(应用及开发)”三个领域内。

2IT企、事业单位对信息技术(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用人要求和标准

2.1 对专业化程度的要求

随着IT技术在制造业、通信领域、金融商业、教育文化、医疗医保、文化娱乐、动漫游戏等各行各业的应用,近几年IT企、事业单位对软、硬技术及网络技术人才需求持续上升,尤其是IT企业内部分工的逐步细化和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得在用人方面越来越显示出专业化的趋势,高、中、低端的人才需要合理搭配,比例协调。过去的那种所谓 “通才”,实际上已很难满足企业需要,而具有某项专长、实用型的高技能型人才企业或部门是最欢迎的。

IT企业的观点是,不怕招不到专门化人才,以前人才缺乏时,企业愿意花费人力、物力去培养员工,为已所用,但随着竞争的加剧,企业更希望招聘到专项人才,一进入企业即能上岗,或稍加企业文化培训(非专项业技术学习和训练),就能为企业带来效益。这种要求对刚刚走向就业的专业学生,多数无法达到要求,这就是在众多大学生高呼“就业难”的同时,企业高薪聘请也难得合适的人才而发生的“两难”局面。

2.2对知识结构的要求

专业人才需要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知识不够用”和“能力不足”是导致某些专业人才工作不适应的主要因素,面对这种形势,专业人员应充分认识知识结构在择业和自身可持续发展中的长期作用,根据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发展自己,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增加在职业生涯发展中的生命期。

知识结构是指一个人知识体系的构成情况与组合方式。现代IT企业认为,对专业人员合理的知识结构主要应具备以下几点:

(1)“宝塔型”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模式强调基础理论的宽厚扎实和专业知识的精深,比较容易把所具备的所有知识集中于“宝塔”顶部的专业领域上,并且同择业或职业目标联系起来。

(2) 网络型知识结构。这种结构使专业知识处于一个“网络中心”,并重视与专业相关联的系统知识的辅助作用。具有这种知识结构的人员,能增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弹性和应变能力,在职场中往往会受到青睐,很受企业和用人单位的欢迎。

(3) 帷幕型知识结构。这种结构的具体涵义是一个具体的社会组织对其成员在知识结构上有一个总体要求,而作为该组织的个体成员由于所处的层次不同,在知识结构上会存在着差异。了解所选职业或岗位在企业中的位置及层次,以此来调整知识结构,增强职业适应能力。

(4) 知识结构应该是动态的。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应为动态和可变,能够根据企业或社会的变化需要而进行定向调整,以保持知识结构的弹性。现代IT企业要求专业人才具有宽广的知识面,懂得较多的知识,胜任多方面的工作,但这是对高级人才的要求。对刚进入工作岗位的IT专业人员渴望涉足很多领域,学习很多知识,表面看起来似乎什么都懂,其实内部很虚弱,“博”而不专,每一项能力都不可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企业对中、低端人才的“宽而广”与“专与深”之间,更欢迎后者。

(5) 对专项知识与技术的要求

对专业基础理论的认识和掌握一定要扎实,这里以网络技术专业为例进行说明。

应熟悉数据通信基础(IP寻址、交换、路由、OSI、TCP/IP、SNMP,等);

应熟悉主要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性能和系统运行的机制:如交换机、路由器、DHCP、DNS、IIS。

应对标准的准确理解:如:IEEE802.x标准、IEEE802.11 无线网络;

应熟悉对相关技术、工作流程的规范,如及管理规程;对系统运行故障的判断能力和处理能力,如判断网络安全级别、对攻击的防御、熟练运用各种检测命令,ping、netstat、nslookup,等;

应对网络进行规划与设计的能力,如拓扑结构、流量分析、规则指定,等;

应对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的新知识、新技术发展的敏锐触觉和关注:如:EPON(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EOC(Ethernet over Coax)、MOCA (Multimedia over Coax Alliance),等;

具有专业相关职业认证,但不是Paper。能力和证书匹配,才有价值。

2.3对职业态度的要求

在IT行业和领域就业是对勇敢者的挑战,职业风险和压力时刻存在,如何化解和克服是必须面对和要解决的问题,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职业态度。

对技术的严谨度认识。作为一个IT专业人员,缺乏对技术、工作的严谨,不论对企业还是个人都是“百害而无一利”。

敬业精神和吃苦耐劳。IT人员的工作时间普遍偏长,每周工作时间平均达到46小时,加班或下班后处理突发事件经常发生,每天工作时间远超过8小时。如对工作产生厌倦情绪,则根本无法适应当前的工作压力。压力不仅仅来自于超长的工作时间,专业技术发展一日千里,要求从业人员不断更新自己知识,保持在技术方面的专长,追求更快的工作节奏和学习耐力。

3IT企业对高校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予以要求和期望

3.1对于高校,“客户”的需求多元化

大多数高等学校的计算机教育应该明确,IT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所面临工作岗位和所需的知识技能是什么。业界认为,我们的高校,迫切需要学会根据社会的需求培养学生,更多的非研究型大学起码要有高级职校的功能,这些大学生到一个新公司是要做专业、做技术、做市场、做服务,重要的是如何工作和有实际经验。因此,对大部分学校,教师要充分理解自己的学生毕业后有多少种工作选择,需要什么知识和能力,最重要的基础是什么,知识有哪些,能力是什么,需要有多深,然后因材施教,提供各种实践机会,专注于培养人才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专业能力,帮学生做好职业规划,让学生毕业时面临市场问题少一些。

办校、企联合实验室,充分发挥设备作用,对学校来说,能更多地应对学生未来就业与工作有实质性的帮助。一些企业为了达到商业目的,推广新技术平台,希望更多的在校学生就能熟悉和使用,将学校教育与商业目的相结合,企业会有更加实质的投入。学校应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

3.2我们需要能“做事情”的人才,而不仅仅具备“说事情”的能力

企业对IT人才的需求持续升温,IT专门化人才缺口很大。现在企业招聘越来越现实,不论拿什么样的文凭,出示什么样的学历,出一道实际工作中的考题,你能马上决定是留下,还是淘汰出局,毕业生“技能与经验”缺失,不能满足“上岗即工作”的基本要求。职业能力不足,主要反映在知识结构不健全、专业知识不系统、不扎实、综合技能水平不高(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缺乏专长等方面。

根据多位IT企业HR经理的调查结果,在企业招聘人才的关键标准当中,排在第一位的是项目经验,达到42%;排在第二位的就是对技术技能的要求,比重为24%;其次是理论知识18%,职业规划9%,面试素质7%。业界人士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其主要原因是劳动能力与需求不匹配,大学教育相对滞后的专业设置及授课内容,大学IT专业教育重理论,轻技能,重课堂,轻实践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必须改变,强化专业实践、积累经验,培养技能型人才。IT职业培训机构的出现,弥补了当前高校专业教育教学环节的不足,大学教育和IT职业培训都好比是“一本书”,不同的是,大学教育只学习了这本书前面的几页,而IT职业培训是将这本书从头到尾都学习和实践了,高校IT专业教育应当学习职业培训的机制和做法,通过学校,“一步”完成两个过程。让学生学会做事情的能力,而不是说事情的能力。学生们在校学习,接收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再夯实,还要在“理论”之上,认真去学习“技能”,去积累“经验”,通过技能训练和经验积累,注重适应性的培养,挖掘从事岗位工作的潜力,增强实践能力,避免眼高手低,把“准人才”变为“现实人才”。

3.3我们需要职业化、专门化的人才

高校应对非研究性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人才要求其专业定位准确、职业内涵丰富。专业定位明确。从职业教育角度出发,专业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学科专业”,而是“技术性专业”或“职业性专业”。专业定位离不开特定的职业范畴和技术领域,特别是计算机类的工科性专业,应培养高技能型人才,较之理论型、研究型人才,这类人才与一定区域的市场、职业(行业)、以及相关技术有更直接、更紧密的联系,专业具有较强的职业定向性和针对性,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以技术含量为参数、以“学科”和“专业”的交叉复合来把握专业定位。这里所说的技术含量,主要包含两层意思:其一,专业设置根据技术领域而确定;其二,即使是针对职业岗位(群)设置专业,也应考虑其应具有较高技术含量。

专业知识构成不要求学科知识的完整、系统和逻辑,而是由与职业岗位技术工作和与职业范畴相关联的两大类知识所构成,为满足从事某类或某种职业所必须接受的教育与训练的需要而设置。这样的专业特点应为:

(1) 具有前瞻性。具有前瞻特征的特色优势专业,应该是有生命力和前景广阔的专业,并是能充分考虑人才培养的周期性,并适应区域经济发展。

(2) 体现高技术。在技术应用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方面明显具有优势,高技能型人才以掌握技术理论为主,以具备娴熟的工作技能和职业素质为度,能运用智力和技能来完成工作任务近期目标。

(3) 特色较鲜明。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准确,人才培养途径,方法新颖。体现实践性、主体性、开放性及“教学做”三合一的教育理念;在课程体系构建、课程教学设计、实践教学措施等专业教育的关键要素,以及职业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科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等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

(4) 交叉复合性。专业设置还应根据现代经济社会特点,通过学科交叉与复合来完成。一线工作往往是综合性的,必须有多学科的知识和多种技能才能完成,因此,专业设置应根据生产一线跨学科、跨专业的特点,将工作的外表要求和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相结合,设置具有一定复合度的专业。事实上,随着现代生产、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综合化趋势的不断增强,技术岗位的知识与技能内涵也在不断丰富、持续和提升,培养复合型人才应成为高校专业教育发展的思路。

3.4让学生在校期间就开始学会就业和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目前一些IT专业毕业生就业呈现出“捞进篮子都是菜”的状况。一些学校引导学生先就业后择业,在这样的理念影响下,大多数学生着眼于当下的就业,而非持久的事业与生存发展设计和选择。企业调查,具有职业规划的专业人才(多指刚毕业的大学生)只占37.7%,约60%以上的毕业生对自己的未来与发展表示茫然,谈不上职业生涯规划,这对社会发展(产业发展)和个人都是一个不小的缺失。从社会资源配置与合理利用的角度来审视,这样的结果也是对资源的一种极大浪费。

就业力及人生规划到目前为止,在高校仍处于启蒙阶段,高校的专业教育应开设职业设计及能力提升的课程,并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职前教育和生涯管理培训是一个持续的未来,应由学校起步,进而学校、社会共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