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主体化教学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4 15:07:15

主体化教学论文

主体化教学论文篇(1)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原有的教学体系已不能适应变化了的客观现实。因此,必须实现教学体系的转换。原有的教学体系主要是视学生为被动客体的知识教学,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和实施都是为了学生便于对知识的掌握。而当今的教学新理念,则是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把教学视为构建学习主体的对象化活动。教学的目的是把课程内容转化为学习主体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教学的整个过程就是学生主体性不断提高和增强的过程。

一、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实施主体化教学的必要前提

师生之间关系是平等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感情与个性差异。师生关系具有明显的情感性、双向性和人文性等特点。教师要允许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主动质疑,不把一切程式化的理解强加给学生;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把学生犯错误视为必然,不过分苛求,把划一的教育变为有个性的教育。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尊严。教师与学生不再是控制与被控制、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真诚相待、共同探讨。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客体,而是一个有思想、有主见的主体。

二、创设开放的教学模式是实施主体化教学的有效方法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把教学活动从单纯的认知活动转向全面的心理活动,使其成为师生认知、情感、意志及自我意识的综合活动过程。此外,要重视师生间的交往互动,建立协调融洽的人际关系,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帮助、激励的作用。教学模式可实行“三多、三鼓励”。“三多”即多启发、多直观、多实践;“三鼓励”即鼓励提问、鼓励讨论、鼓励标新立异。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创造意识作为课堂教学过程优化的重要标准,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勇动性和创造性。此外,结合“主体化”教学的特点,又有五个基本教学环节,即:①创设情境,主体准备。让学生作好学习的心理准备,萌动对新知识的向往。②目标导向,主体调动。让学生明确认同目标,产生求知兴趣,在新旧知识转化上引发学习动机。③质疑问难,主体参与。引导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并启迪他们思考,明确思路,并投入释疑实践。④引导探究、合作互动。利用小组、集体多层面、多角度交互信息、启迪思维、达到知识内化,掌握学习方法的目的。⑤达标检测,充分发展。引导学生充分展开联想、想象,使求异思维、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能独立解决实际问题,并养成习惯,

主体化教学论文篇(2)

教育理想是指教育信仰,也即是一种教育价值取向。在大学教育发展的历史上,出现过多种教育理想.如人文主义的教育理想、科学研究的教育理想、实用主义的教育理想、专家型的教育理想。它们在不同时期和国度里都曾经居主导地位。知识经济时代,使我们重新认识大学。在工业经济时代的市场.对大学的理解是传授知识、培养专业人才的地方,相应的教育理想有实用主义的教育理想、专家型的教育理想。而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的最高层次的教育理想则是文化为主体的教育。大学追求文化多元性、文化的高品味,注重文化选择、批判、创新的教育。同时,以文化作为辐射源向其它方面辐射,以提高社会的经济上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平衡,社会文明程度的迅速提高。

1.对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的阐释

教育本身是一种文化,现在提出学校以文化为主体作为教育理想似乎是废话。其实不然,学校的教育活动都是一种文化活动,但文化高品味却从来没有作为一种教育理想去追求过。从前学校追求的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专业教育等都是比较狭窄的文化,而不是一般文化的含义。

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其涵义在于对文化的理解上,是在最广泛的文化概念基础上考虑教育问题,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也包括外显形式的客观文化和内隐形式的主观文化,从社会文化整体的层面上研究教育规律、形成价值取向和目标。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必然是把学校教育定位在文化上,这种文化为体、经济为用的教育理想就被称为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

2.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的作用

教育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身发展的需要,因此人们认为,社会和人都是教育的主体。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延续和发展,但它是通过培养社会所要求的人来实现的。因此,人们认为大学教育是以人为本,也可认为以社会需要为本,同时这两种主体观是统一的。事实上,也会经常有矛盾,冲突的时候,当处理不好二者的统一关系,就会造成教育上的偏离,降低教育效果。那么如何才能处理教育上的各种主体观的矛盾统一关系呢?那就是应该以文化为主体,就能保证以人为本的教育主体观的实现,也能使教育很好地满足社会需要。因此,当代教育发展,应该提出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将是更有意义的事。

以人为主体,以人为本的教育,这一提法往往忽略了社会需要,因而会造成教育对社会的不适应性,减少社会对教育的支持,不利于教育发展。而把教育看作是以满足社会需要为主体,往往会忽视对人的全面培养、素质的提高,因而降低教育的育人功能。而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将更加充分地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因为文化是和人密切相关的,文化即人化和化人,人的本质是文化,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包括以人为本的教育。同样,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也包括了以社会为主体的教育,因为文化是人和社会的中介,人走向社会依靠文化,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群体、人与社会的沟通都要靠文化。文化实际是社会深层次要素,是社会的基石。以文化为本的教育必然也能满足社会需要。

由于文化内涵十分深刻,涵盖内容非常广泛.教育中的许多思想、观念被包容在里边,比如高校有四大职能: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化,每一种职能都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职能。这样,高校的四种特定的文化职能就可以概括为文化职能。

对文化的研究,使我们对教育更有深刻的认识。把研究教育的注意力、思考方式转移到对文化的理解上来,因此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研究教育和文化的关系,研究教育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即教育文化。这样就可以形成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有利于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解决。

3.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的意义

第一,使得学校教育具有长远的价值取向。文化不像经济那样更直接,而是体现着一种精神,具有长远的、持久的价值取向,正是这种精神力量和久远的价值取向能够鼓舞人们去努力奋斗,有更高的追求,更大的理想,更多的是从战略上去思考,从而能够克服急功近利的狭隘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我国教育专家认为,真正会对教育产生长期危害的则是教育目标的过份功利化倾向。实际上,我国教育在质量上是很下功夫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精雕细刻、认真负责,很少有马虎懈怠现象,但为什么培养出来的人才的创造力不强,这是因为把人才培养局限在知识教学方面,是教育目标功利化造成的误区所致。所谓教育目标功利化就是把教育目标仅仅看作是培养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工具,而不是把它看成是造就有文化的知识创新的人,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学校教育功利化倾向与教育价值取向不长远有直接关系。因此,通过以文化为主体的现象.克服教育教学中的短期行为,树立长远的教育价值取向,必须在人才培养、为社会服务和科学研究方面取得更大的效益和效果。

第二,具有宽阔的文化胸襟。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处于文化之中,但教育往往缺乏文化的自觉性和多元性、选择和批判性。树立起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就会更多的以文化视角去思考问题。

事实上,回顾教育的历史和现状,虽然教育和文化关系最密切,教育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但是,身处文化之中而不自觉,教育本身对文化认识的就不够,因为教育存在几千年,而文化概念的提出仅有一百多年历史,且定义150多个,至今还在不断更新。可见教育对文化认识不够,因而不能主动地适应文化规律,而缺乏自觉性。而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有助于这种文化自觉性,也正是有了文化自觉性才能提出这种理想,并能把这种理想作为一种最高的形式.处于学校教育的主导地位。

文化作为一种最为复杂、最为广泛、最为深刻的一个概念堂而皇之地进人教育殿堂,使得教育活动不再被局限于各个专业领域之中,不再是被分割为许多分支,而是一种整体统领着各个学科各个领域,文化视野将会变得无比宽阔。教育中有博大的文化胸襟,对人才培养、教育自身发展都将有难以估量的价值和意义。

第三,在教育中能够形成文化力,具有很强的辐射功能和穿透力。文化力量和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相比,在短时间内不会表现出多么强大和优势,但长时间来看,则会显示出其强大力量,表现出辐射能力和穿透力。教育的特长在于利用文化力,而不是经济力盆或政治力量。教育正需要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鼓舞着教育活动去提高人的文化力量。

文化力也即是文化释放的能量,人的文化力包括智力因素、精神力量、文化网络和传统文化。其中精神力量包括理想、信念、道德、价值观、求实创新、奉献精神等。教师和学生都需要提高文化力。而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正是培养他们的文化力的一种支持力量,也能帮助探索出培养和提高人的文化力的方法。

第四,便于运用文化学方法去研究教育规律与教育方法。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生态学、科学技术等都能提供研究教育的方法,并能形成相应的教育理想、教育理论和模式,形成相应的教育思维方式。同样,文化学方法比起上述其它那些方法,更具抽象概括性,从而能够统帅、更新原有的许多概念、思想和方法,使得传统教育思维和方法作出重大转移,也将形成新的教育逻辑和思考方式,使得教育问题的研究和文化学研究结合起来,相互借鉴、沟通,形成新的教育理论与发展思路。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将使文化学更快地和教育结合起来。

第五,在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支持下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将会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文化品味,增强人才的文化素质,不仅能够使学校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势头,也为社会发展注人更多的文化活力,能更好、更快地提高社会文化素质,从而也就提高了社会的政治、经济家质,提高了综合实力。

4.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的实现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育人第一的教育思想。因为人是文化的载体,培育质量高、数量多的人才是以文化为主体的最大体现,是实现这一教育理想的最高层次和境界。

人是万物的尺度,培育出人才是对社会的最大贡献,而培养人才也不能停留在技能、智育的训练上,而是全面的,特别是人格塑造。从文化角度看人才培养,就是在教育中突出由知识内化为人格,让知识变成精神生活的因素,吸引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和热情,使思维方式、心理要家得到品质上的改替,从而使精神得到升华,文化品味得以提升,较好地实现用知识文化、社会文化去化人的这一过程,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提升,并能进行外化为一定的文化产品,形成受教育者的文化呼与吸的运动,从而使学生具有文化自觉性,主动地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实现人生价值。

其次,学校应始终强化学术氛围。学校教育不能是平庸的、毫无学术价值的活动,也应最大限度的减少功利主义活动,需要更多地体现出学术价值,突出学术研究。大学的学习过程往往应和研究、学术活动联系在一起,研究往往是最好的学习。学生参与研究活动,通过学术氛围燕陶学生,使学生尊重学术、感悟学术,树立起浓重的学术意识,这是学校教育具有文化高品味的重要表现形式。

其三,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应充分利用学校的文化资源,培养学生的精神品格,包括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必须依靠高质量的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师们专心致志的从事科学研究,用自己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率先垂范去影响、带动学生的科学与人文思想和精神,有好的译程内容和教材,开设出高质量的课,形成良好的教学实践。这样繁重的任务需要教师百分之百的精力投入,这就需要有政策保证和良好的校风。可见,这是艰苦的工作,绝不是任何人都能胜任,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作得到的,这需要有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的精神鼓舞。

主体化教学论文篇(3)

教育理想是指教育信仰,也即是一种教育价值取向。在大学教育发展的历史上,出现过多种教育理想.如人文主义的教育理想、科学研究的教育理想、实用主义的教育理想、专家型的教育理想。它们在不同时期和国度里都曾经居主导地位。知识经济时代,使我们重新认识大学。在工业经济时代的市场.对大学的理解是传授知识、培养专业人才的地方,相应的教育理想有实用主义的教育理想、专家型的教育理想。而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的最高层次的教育理想则是文化为主体的教育。大学追求文化多元性、文化的高品味,注重文化选择、批判、创新的教育。同时,以文化作为辐射源向其它方面辐射,以提高社会的经济上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平衡,社会文明程度的迅速提高。

1.对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的阐释

教育本身是一种文化,现在提出学校以文化为主体作为教育理想似乎是废话。其实不然,学校的教育活动都是一种文化活动,但文化高品味却从来没有作为一种教育理想去追求过。从前学校追求的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专业教育等都是比较狭窄的文化,而不是一般文化的含义。

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其涵义在于对文化的理解上,是在最广泛的文化概念基础上考虑教育问题,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也包括外显形式的客观文化和内隐形式的主观文化,从社会文化整体的层面上研究教育规律、形成价值取向和目标。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必然是把学校教育定位在文化上,这种文化为体、经济为用的教育理想就被称为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

2.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的作用

教育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身发展的需要,因此人们认为,社会和人都是教育的主体。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延续和发展,但它是通过培养社会所要求的人来实现的。因此,人们认为大学教育是以人为本,也可认为以社会需要为本,同时这两种主体观是统一的。事实上,也会经常有矛盾,冲突的时候,当处理不好二者的统一关系,就会造成教育上的偏离,降低教育效果。那么如何才能处理教育上的各种主体观的矛盾统一关系呢?那就是应该以文化为主体,就能保证以人为本的教育主体观的实现,也能使教育很好地满足社会需要。因此,当代教育发展,应该提出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将是更有意义的事。

以人为主体,以人为本的教育,这一提法往往忽略了社会需要,因而会造成教育对社会的不适应性,减少社会对教育的支持,不利于教育发展。而把教育看作是以满足社会需要为主体,往往会忽视对人的全面培养、素质的提高,因而降低教育的育人功能。而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将更加充分地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因为文化是和人密切相关的,文化即人化和化人,人的本质是文化,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包括以人为本的教育。同样,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也包括了以社会为主体的教育,因为文化是人和社会的中介,人走向社会依靠文化,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群体、人与社会的沟通都要靠文化。文化实际是社会深层次要素,是社会的基石。以文化为本的教育必然也能满足社会需要。

由于文化内涵十分深刻,涵盖内容非常广泛.教育中的许多思想、观念被包容在里边,比如高校有四大职能: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化,每一种职能都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职能。这样,高校的四种特定的文化职能就可以概括为文化职能。

对文化的研究,使我们对教育更有深刻的认识。把研究教育的注意力、思考方式转移到对文化的理解上来,因此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研究教育和文化的关系,研究教育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即教育文化。这样就可以形成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有利于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解决。

3.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的意义

第一,使得学校教育具有长远的价值取向。文化不像经济那样更直接,而是体现着一种精神,具有长远的、持久的价值取向,正是这种精神力量和久远的价值取向能够鼓舞人们去努力奋斗,有更高的追求,更大的理想,更多的是从战略上去思考,从而能够克服急功近利的狭隘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我国教育专家认为,真正会对教育产生长期危害的则是教育目标的过份功利化倾向。实际上,我国教育在质量上是很下功夫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精雕细刻、认真负责,很少有马虎懈怠现象,但为什么培养出来的人才的创造力不强,这是因为把人才培养局限在知识教学方面,是教育目标功利化造成的误区所致。所谓教育目标功利化就是把教育目标仅仅看作是培养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工具,而不是把它看成是造就有文化的知识创新的人,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学校教育功利化倾向与教育价值取向不长远有直接关系。因此,通过以文化为主体的现象.克服教育教学中的短期行为,树立长远的教育价值取向,必须在人才培养、为社会服务和科学研究方面取得更大的效益和效果。

第二,具有宽阔的文化胸襟。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处于文化之中,但教育往往缺乏文化的自觉性和多元性、选择和批判性。树立起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就会更多的以文化视角去思考问题。

事实上,回顾教育的历史和现状,虽然教育和文化关系最密切,教育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但是,身处文化之中而不自觉,教育本身对文化认识的就不够,因为教育存在几千年,而文化概念的提出仅有一百多年历史,且定义150多个,至今还在不断更新。可见教育对文化认识不够,因而不能主动地适应文化规律,而缺乏自觉性。而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有助于这种文化自觉性,也正是有了文化自觉性才能提出这种理想,并能把这种理想作为一种最高的形式.处于学校教育的主导地位。

文化作为一种最为复杂、最为广泛、最为深刻的一个概念堂而皇之地进人教育殿堂,使得教育活动不再被局限于各个专业领域之中,不再是被分割为许多分支,而是一种整体统领着各个学科各个领域,文化视野将会变得无比宽阔。教育中有博大的文化胸襟,对人才培养、教育自身发展都将有难以估量的价值和意义。

第三,在教育中能够形成文化力,具有很强的辐射功能和穿透力。文化力量和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相比,在短时间内不会表现出多么强大和优势,但长时间来看,则会显示出其强大力量,表现出辐射能力和穿透力。教育的特长在于利用文化力,而不是经济力盆或政治力量。教育正需要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鼓舞着教育活动去提高人的文化力量。

文化力也即是文化释放的能量,人的文化力包括智力因素、精神力量、文化网络和传统文化。其中精神力量包括理想、信念、道德、价值观、求实创新、奉献精神等。教师和学生都需要提高文化力。而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正是培养他们的文化力的一种支持力量,也能帮助探索出培养和提高人的文化力的方法。

第四,便于运用文化学方法去研究教育规律与教育方法。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生态学、科学技术等都能提供研究教育的方法,并能形成相应的教育理想、教育理论和模式,形成相应的教育思维方式。同样,文化学方法比起上述其它那些方法,更具抽象概括性,从而能够统帅、更新原有的许多概念、思想和方法,使得传统教育思维和方法作出重大转移,也将形成新的教育逻辑和思考方式,使得教育问题的研究和文化学研究结合起来,相互借鉴、沟通,形成新的教育理论与发展思路。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将使文化学更快地和教育结合起来。

第五,在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支持下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将会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文化品味,增强人才的文化素质,不仅能够使学校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势头,也为社会发展注人更多的文化活力,能更好、更快地提高社会文化素质,从而也就提高了社会的政治、经济家质,提高了综合实力。

4.以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的实现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育人第一的教育思想。因为人是文化的载体,培育质量高、数量多的人才是以文化为主体的最大体现,是实现这一教育理想的最高层次和境界。

人是万物的尺度,培育出人才是对社会的最大贡献,而培养人才也不能停留在技能、智育的训练上,而是全面的,特别是人格塑造。从文化角度看人才培养,就是在教育中突出由知识内化为人格,让知识变成精神生活的因素,吸引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和热情,使思维方式、心理要家得到品质上的改替,从而使精神得到升华,文化品味得以提升,较好地实现用知识文化、社会文化去化人的这一过程,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提升,并能进行外化为一定的文化产品,形成受教育者的文化呼与吸的运动,从而使学生具有文化自觉性,主动地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实现人生价值。

其次,学校应始终强化学术氛围。学校教育不能是平庸的、毫无学术价值的活动,也应最大限度的减少功利主义活动,需要更多地体现出学术价值,突出学术研究。大学的学习过程往往应和研究、学术活动联系在一起,研究往往是最好的学习。学生参与研究活动,通过学术氛围燕陶学生,使学生尊重学术、感悟学术,树立起浓重的学术意识,这是学校教育具有文化高品味的重要表现形式。

其三,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应充分利用学校的文化资源,培养学生的精神品格,包括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必须依靠高质量的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师们专心致志的从事科学研究,用自己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率先垂范去影响、带动学生的科学与人文思想和精神,有好的译程内容和教材,开设出高质量的课,形成良好的教学实践。这样繁重的任务需要教师百分之百的精力投入,这就需要有政策保证和良好的校风。可见,这是艰苦的工作,绝不是任何人都能胜任,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作得到的,这需要有文化为主体的教育理想的精神鼓舞。

主体化教学论文篇(4)

二、充分发挥实验功能,开展学生自主实践活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性

主体化教学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4 — 0190 — 02

文学概论课是高师中文专业的基础理论课,也是统摄文艺学课程群的主干课。该课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理性与学术思维,深化学生文学阅读的感知能力与审美体验,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文艺审美观与批评价值观。同时,该课在拆除学科壁垒、构建文学类课程间的有机联系方面也不可或缺。但自从该课创设迄今,学生的教学反馈与接受效果始终不尽人意,学生因理论枯燥常常形成厌学心理,压抑了理论课的教学潜力,使教师的知识传授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这大大削弱了该门课在高师课程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如何在新世纪背景下创新文学概论教学,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激活学生的求知欲,让该课真正实现自身的学科价值,这成为高师人文教学反思的一个重要议题。

一、文学概论的教学缺失与合作式转向

近几十年来,文艺理论工作者在汲取国内外学术成果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对该课的内容编排与体系设计。但伴随这种课程内容建设的纵深发展,文学概论在教学方法上的革新却步履缓慢、弊端重重。传统上以讲授法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学生主体的发展现状,虽然近些年一些研究者相继提出了审美化教学、批判导读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多样化教学等新模式、新方法,但从实际效果与推广情况来看起色不大。从教学是一个双向互动过程来看,文学概论想要创新教学模式,必须具备如下三个条件:首先这种教改要符合理论课自身的文化品性,其次要尽可能地契合学生的身心结构与接受视野,再次要符合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如是,教与学双方才会和谐互动,克服文学概论教学的当下缺失、焕发教学的青春活力。

在化解文学概论教学危机方面,合作式教学的引入与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广前景。这种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很快在世界范围内主导教流的教学模式,自80年代引入国内各级、各类教学后,在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与实践能力上绽现了蓬勃的教学生命。合作式教学以生生合作、师生合作为组织方式,以学生兴趣与问题探究为导引方式,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消除师生间教学文化冲突,形成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高效学习的教学场域,极大地推动了教学文化的生态变革。从该教学模式在文学概论课堂实践中的创新价值来看,我们可将之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

(一)合作式教学有助于师生间教学文化的融合。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教学矛盾首先表现为一种差异性文化的相遇,即作为精英文化代表者的教师与作为青年亚文化载体的学生之间的异质性碰撞,如何才能由不同主体的文化冲突走向文化调适与文化融合,这决定着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根据教与学双方所处的教学文化处境,我们认为实现这种主体联合的有效前提是,教师应主动感知与应答周遭的文化嬗变,既做主流文化的传播者与代言人,又不忽视学生亚文化在课程实践中的补充价值,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不同教学文化主体的积极性,形成教师与学生不同“文化人”之间的主体平等与自主交流。

(二)合作式教学有助于实现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对接。于文秀教授指出:“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二者中,人文教育是基础和底蕴,专业教育则应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教育不能代替人文教育,它不能成为大学教育与大学文化的唯一承担者。”〔1〕文学概论合作式教学模式不仅传授专业知识,更注重实现教学的人文使命、生命意义。该教学模式的突出特征表现为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为根本要旨,在师生、生生之间建立多重对话机制,如通过小组研讨、学生评课、模拟教学等合作内容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思维能力、品评能力与教学能力。所以,把学生激活是合作式教学的灵魂,惟其如此,文学概论教学才能放飞思维、事半功倍。

(三)合作式教学能够更好地释放文学概论的理论品性。文学概论在知识属性上可归入元理论范畴,不仅抽象、思辨,而且较之当前创作、当下文学现象带有明显的滞后性与文化惰性,这种理论化的课型特征不利于学生认识与接受。但文学理论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是文学阅读、文学批评、文学史诸经验的系统化与抽象化,合作式教学能够通过设置议题、创设情境,通过组内与组际、教师与学生互学互评等多向交流方式,变单一课程资源为多元训练主题,且能还原形而下向形而上的理论生成轨迹,契合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认知心理与接受规律,实现学生由苦学向乐学,由知识向素质的教学扩展,更好地释放理论课的文化魅力。

主体化教学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1-0016-02

教育发展总会受到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教学思想、教学制度、教学内容和方法上都会深深打上文化传统的印痕,教学不能完全脱离传统的文化根基而任意创新。这一点,我们完全可以从苏联教学论的发展及形成中得以验证。

一 苏联文化传统的基本特质

1.独特的二元文化结构

在苏联时代,由于文化传统主体的不易变更及有意的推动,俄罗斯的文化传统得以延续。俄罗斯民族一直面临着两大矛盾:(1)东、西方的矛盾,即地理上的文化碰撞;(2)上、下层的矛盾,即社会构成上的文化差异,这两大矛盾是俄罗斯文化整体特性的一个表征。

俄罗斯地处欧亚之间,处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处。这种地缘政治条件,使俄罗斯文化深深地打上了东西文明结合部的烙印,使俄罗斯文化的深层结构具有独特的二元性。俄罗斯文化就像一个巨大的钟摆,沉重地来回于世界文化的两极之间。在两个文化内核之间发展的思想冲突是“文化骚乱”的强大源泉,同时又是文化多样性和文化自我发展的强大动因。俄罗斯是一个农奴制持续很久的国家,席卷欧洲的启蒙之风未能吹醒俄罗斯。但是,俄罗斯又拥有一个与欧洲任何一国相比都毫不逊色的贵族阶层和知识分子阶层。来自欧洲的西方文化具有鲜明的上层色彩,而传统的东方宗法制文化始终影响着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居民――农民。这种东西方文化冲突和渗透造成了俄罗斯近代文化发展中上层文化与下层文化的分离和对立。因此,发达的上层和相对愚昧的下层之间的差异,是俄罗斯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也是形成俄罗斯民族特性的原因之一。

2.浓厚的集体意识

在苏联文化传统中得到广泛体现的是“集体主义”思想,它源于俄罗斯古老的村社思想,即村社文化。俄罗斯村社文化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经济上重视自给自足的宗法共同体内部的简单协作传统,价值观念上强调集体和谐,民族性格上重视邻里关系的和谐,缺乏理性精神。俄罗斯传统的古老村社文化以在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精神依托、关系权重等方面集中指向“集体”元素为典型特征,其在历史发展中演变为一种“社会基因”,使俄罗斯人天性地带有对集体根深蒂固的信任和依赖,以及对国家的崇拜。同时被“集体”包容和包裹的个性自由和个人价值被压制和抹杀,遵从集体意志、牺牲个人利益成为俄罗斯人的普遍行为准则。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思想地位

十月革命的胜利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国家,它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的一种跨度极大的根本性革命,是国家和社会性质的历史性质变。政体制度上的阶级换位,决定了首先必须将观念意识形态彻底改变。因此,迫切需要在全社会各个领域确立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体系的主导地位。因此,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思想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就必然成为苏联文化传统的重要部分,一切科学研究都要以其为指导思想和方法论基础。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相比较文化传统的其他方面来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苏联教学论的影响最大也最直接,因为这是教学论研究哲学基础和方法论的革命性变革。下文将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视角,着重分析探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苏联教学论的重大影响。

二 文化传统对苏联教学论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来源、本质及发展的一般规律,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的方法论。苏联教育家们明确地指出:“苏维埃教学论的认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论。”从认识论角度来考察教学现象,是苏联教学论体系的显著特征和重要贡献。

1.教学价值取向

受文化传统中认识论的影响,苏联教学论的理论基础主要是“知识反映论”,认为知识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揭示,是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因此,苏联教学论秉持主智主义,追求学科知识的客观化或外在化的价值倾向,认为教学就是要“以有系统的科学原理的完整知识把学生们武装起来”,旨在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不难发现,苏联的教学是围绕知识学习和认识能力的发展进行组织的,注重预设知识的顺利传递,核心是有效掌握(内化)外部知识、外部技能。

2.教学过程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是一个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也就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辩证发展过程。苏联学者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解释教学过程,肯定了教学过程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认识过程,指出“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和人类在其历史发展中认识世界的过程具有共同点”,同时也认识到了教学过程的特殊矛盾性,表现在以间接经验为主、有教师教和有教育性。基于教学过程的特殊性,他们提出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阶段、步骤)是:诱导学习动机、感知和理解新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这基本反映了教学过程中认识的一般规律。

3.教学目的

马克思提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以前的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苏联教学论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明确提出教学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新人。如凯洛夫认为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在于教师有系统地和循序渐进地把知识传达给学生和组织学生的活动,使其自觉地、积极地和坚实地学会一定的知识、技能和熟练技巧,并且在积极的教学工作的基础上,使他们每一个都养成与共产主义教养任务相适合的品格”。这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获得了对世界各种现象及其规律的认识,即掌握了知识;另一方面也改造了自己的主观世界,即形成一定的世界观和思想品德,提高并发展各种认识能力、身体和心理素质。

4.课程与教材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认为人的认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苏联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在总体上遵循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路线,但是学生这个认识主体及其认识的客体都具有特殊性。与一般认识主体不同,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身心发展并未成熟,尚不能独立认识客观世界。学生认识的客体也主要不是直接的客观世界,他们主要是学习间接经验,掌握人类在千百年中已经积累起来的认识成果。如凯洛夫指出:“所谓教养和教学的内容,我们理解为知识、技能、熟练技巧三者的连环。教学内容具体表现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因此,课程主要是以分科课程或学科课程为主,以一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核心内容,课程内容也由国家统一安排,通过国家制订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对全国同级同类学校提出统一的课程标准。甚至教材的编写也由国家专设机构统一进行,教科书应包含各学科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采用确定不移的、颠扑不破的原理,而不是在科学上尚无定论或正在争论的意见。

5.组织教法

苏联教学论研究者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根据教学过程特点,强调了班级授课制应是苏维埃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并借鉴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提出课的类型和结构的概念。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而划分的种类,一般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两大类。另外,提出划分课的类型的根据还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每种类型的课由不同的教学环节组成,称为课的结构。他们还对上课、备课和家庭作业指导做了具体的要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主要是通过教师和教材的传授来获得知识,因此围绕知识学习,主要运用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等。

6.教学评价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社会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苏联教学论以此为哲学基础,认为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从总体上说,它的检验也是以实践为标准的。但是,教学认识的检验还有不同于人类一般认识的检验的特殊性,即教学效果的检验主要不是直接通过社会实践来进行的,而是大量通过社会实践的一种特殊形式――考试来进行的。因此,形成了以检查知识掌握情况为主要目的,以分数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检查与考核理论体系。同时他们也认识到学生自我检查的重要性,指出:“学生本人认识到检查知识对提高知识质量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这种观点出发,极为重要的是使学生重视自我检查。”

三 对我国教学论发展的启示

由于受苏联教学论的影响,我国教学论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哲学基础。客观地说,苏联教学论比较科学客观地揭示了教学的本质,自觉将教学活动提升到认识论的高度来研究,从根本上确定了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从而为科学地揭示和把握教学规律以及为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统一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以凯洛夫为代表的苏联教育学家,在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以及教学认识的理解上发生了偏差,甚至存在着一些严重的误解,进而影响了教学论的科学性。如存在哲学代替论和心理学化的简单化倾向,引经据典的教条主义及政治诠释色彩浓厚,等等。因此,仅用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作为现代教学论的唯一哲学基础,日益显示出其局限性和不适应性。

当前,我国教学论发展面临的一大困境是本土特质缺失,或者说没有形成教学论的中国流派,其深刻根源就在于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的社会断层,因此它便历史地存在着一种不加批判地盲目移植国外教学理论、与本国教学传统相脱离的状态,缺乏富有中国文化特质的教学基本概念和话语表述体系。作为后发型现代化国家,我们对国外各种教学论流派的学习和借鉴,需要从其所赖以产生的不同文化传统来重新认识、比较和研究,并在理解它们各自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教育文化传统和教育实践,建构具有中国教育文化特色的教学论,形成现代教学论的中国流派。

参考文献

[1]张男星.俄罗斯高等教育变革与传统的村社文化[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29~36

[2]〔苏〕达尼洛夫、叶希波夫.教学论(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1955级学生译)[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20、364

主体化教学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2-0226-02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始终高度重视理论指导和勇于进行理论创新。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九十多年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先后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并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即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丰富和完善过程中,党的历代领导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经验进行科学总结,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著作和决议。

一、重要文献导读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党的重要文献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集中体现,对这些重要文献进行深入学习和研读对于青年学员准确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推进《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学改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有助于学员提高理论素养和运用科学理论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当代青年学员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后备军,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要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必须具备运用科学的理论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厚实的理论功底。青年学员要成长成才,迫切需要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为培养和提高运用科学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支柱。特别是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作为高等院校政治理论必修课和公共基础必修课,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深入探讨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渊源、时代特征、现实基础和深刻内涵。本课程的教学对于帮助青年学员系统了解和全面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培养学员运用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重要文献(包括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著作、重要讲话和党的会议通过的重要决议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集中体现,在教学中引导学员原原本本地研读这些重要文献,有助于青年学员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培养和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有助于深化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增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对青年学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更是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青年学员的主渠道。而要增强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充分发挥政治理论课在用科学理论武装学员头脑中的主渠道作用,就必须以能力培养为导向,不断深化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近年来,按照国家、军队教育规划纲要、军队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规定以及大学教育转型的要求,我们不断推进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构建了基于课堂实践化的大专题教学新模式。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学中,我们根据相关大专题的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要求,增设了重要文献导读环节,要求学员读原著,原原本本地学习党的重要文献,一方面可以使青年学员通过自身的研读和教员的引导更好地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帮助青年学员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另一方面,还可以在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方面推动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

二、重要文献导读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根据大专题教学内容设计重要文献导读环节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一门系统性、理论性、实践性都比较强的政治理论课,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对重要文献的学习虽然很重要,但因受课时的限制,不可能占用太多的课时来让学员集中研读这些文献,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主要根据大专题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来设置重要文献导读环节,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文献导读篇目,通过重点研读的方式来帮助学员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比如,在第一大专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中,我们为了让学员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党的思想路线,围绕“解放思想的宣言书”――党的思想路线发展脉络这一主题,开展了一次重要文献导读课,要求学员认真阅读邓小平同志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志的《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以及同志的《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等六篇重要文献。通过文献的阅读,使学员更好地结合历史发展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发展脉络,深刻理解党的思想路线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同时,通过学习这些重要文献,提高学员进行理论分析、归纳总结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以培养学员能力为导向开展重要文献导读教学活动

对青年学员开展重要文献导读的教学,不仅是为了帮助青年学员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提高其理论水平,为培养和提高其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要通过这种实践化教学环节的实施来培养青年学员的自我学习、写作、口头表达、现场反应等方面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精神。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坚持以学员能力的培养为导向,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开展重要文献导读教学活动。首先,教员提前在课程网站上布置学员要阅读的重要文献,提出研读要求。学员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认真阅读原著,查找相关资料,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撰写发言稿,制作课件。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员要先简单介绍重要文献的历史背景,然后由学员主讲,每个学习小组推荐1名学员进行主体发言,再由本组学员补充,同时接受其他学员的现场提问,开展课堂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员还要充分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要对学员的发言、讨论进行引导和点评。可见,在重要文献导读的教学环节中,充分体现了学员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学员能力培养的教学导向,体现了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先进教育理念,对于学员的搜集整理资料、归纳总结、写作、口头表达等方面能力的提高以及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关于《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施重要文献导读教学的建议和思考

主体化教学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4-111-03

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是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必然要求,更是党的十对全体国民提出的重要课题。在高校,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把高校校园网络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一、增强大学生对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认同度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高校师生通过网络进行的校园工作、学习、娱乐等活动中形成的文化,是校园文化内容得以表达和实现的条件与载体。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速了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促使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这些因素既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意识、自强意识、创业意识、成长意识的形成,也给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带来挑战。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就是要通过发展和完善校园文化的各种形式和内容,把符合时代和国家发展需要的先进科技理念和核心价值观念通过网络渠道融入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师生共进”的和谐氛围,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校园化,促进全体师生的全面发展。

当前,文化的交融与繁衍日益广泛,意识形态的阶级性、政治性特征隐性存在于经济和文化以及社会活动中。受西方不良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一些片面追求个体自由、以自我为中心的世俗思想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因此,充分发挥高校网络文化的潜性教育作用和渗透作用,培养青年学生的文化自觉精神已是当务之急。把高校网络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增强大学生对高校网络文化的认同度显得尤为重要。

1 高校网络文化有利于大学生充分发挥高度自主的创造性。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创建数字化互动媒体,如论坛、博客、QQ群、手机短信等形式,以发送和接收数字化信息为核心内容,不断提升青年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创建、参与中的互动、开放、平等又凸显了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大大激发了学生对校园网络的参与热情和兴趣。在参与、互动、创建过程中,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也借助高校网络文化形态进行传导和散播。这就需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到高校网络文化的视野中加以思考,以校园网络文化为载体和途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建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是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关涉校园网络文化的内容。尤其是对社会文化“热点”和学生思想“兴奋点”的内容要深度挖掘、深入解读。在理论课课堂上围绕“热点”问题,选准时机,找准事件,设置议题引导舆论,深入挖掘其教育内涵,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引导教育。

2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高度开放的社会性为大学生增添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高校网络文化具有“载体移动方便,信息来源高度开放,交流共时互动,传播跨越时空和身份界限”的开放性特征。同时,它还“打破了校园疆界,破除了地狱鸿沟”。为大学生的沟通、交流架构了桥梁。此外,校园网的网络信息资源极为丰富,这些资源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精神食粮。但同时又易引起学生对信息资源内容的误解,对信息处理的错误观念,导致信息污染、信息过载的现象,这又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及身心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其文化选择功能,“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对各种环境影响进行选择和调节,充分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有意识地抵制环境中的消极影响,甚至转移环境影响的某些因素,将其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常轨道,从而创设一种良好的教育条件和情景”。因此,在理论课教学中,应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维护主流文化,批判异质,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网络文化中的主导性作用。

3 高校网络文化复杂的价值多元性挑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网络社会是一个充斥着传统与现代、落后与先进、中国与西方等一系列尖锐矛盾和冲突的纷繁芜杂的多元世界。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对现实高校校园文化和社会网络文化的共同反映。信息来源的开放性带来了内容的多元化,加之新兴社会文化传播方式以更为自由的传播途径,无孔不入,使各种社会舆论信息良莠不齐,这些状况冲击并消解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导致少数学生社会道德生活呈现多元价值标准并存的局面。这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维护和倡导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带来了困难和障碍。面对如此复杂形势,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发挥其文化整合功能。要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性,积极提升国家文化的凝聚力,形成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并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观念有效地传送给受教育者,内化为他们的政治认同与自觉追求,并始终引领各种文化思潮有序发展和谐共存。在理论课教学中,教师要对校园网络文化呈现出的多层面、多渠道的不同声音分门别类,有效识别,唱响主旋律,使校园网络真正成为宣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大学生精神生活的新阵地。

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研究

高校网络推动了大学生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巨大变革。在现实社会中,随着互联网与手机的联合与发展,大学生群体对网络的依赖性愈加强烈。网络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由于网络的自由性和虚拟性,使得部分大学生完全将自己置身于虚拟的网络社会中,从虚拟空间中得到心灵的慰藉、情感的满足。网络文化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填补了他们内心的空虚和无助,缓解了他们生活中的压力和紧张。但同时,网络中的污浊和混沌也在腐蚀着他们的意志和心灵,迷惑他们的行为选择。高校网络文化的这种特性对大学生性情的培养、行为的规范增加了难度,因此,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同时,把高校网络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加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研究,并将其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重要任务。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以高校教师与学生作为建设主体,以高校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网络渠道为载体的校园文化。因此,依据高校校园网络文化鲜明的育人导向功能,探讨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如何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准确概括其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网络文化的特殊功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研究的重要内容。围绕党的十报告中提出的“立德树人”的先进理念,对高校网络文化功能的研究应以育人为主旋律,构建智育、德育、美育、行育、教育“五位一体”的研究模式。

1 智育,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文化知识的传播和科学技能的锻炼开发大学生的智能。这就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全程性研究,积极构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一体化”的高校校园教育网络,营造积极健康的育人环境和良好的学习科研环境,提升大学生自主学习、自愿科研、自专学术的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校园网络文化的智育功能。

2 德育,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这就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讲究方法艺术,遵循思想道德形成规律。将学生内在需求和时展相结合,构建全方位、立体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着眼于学生的思想实际,紧密结合国内外发展现状,解决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着眼于时展语境,利用校园网络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新途径,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3 美育,是指以美育人,使大学生在美的创造和鉴赏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逐渐实现心理更加健全、人格更趋完美、个性和谐发展的理想境界。这就要求高校网络文化的建设要以符合时代要求的“大美育”观为指导,高校网络文化内容要能够切实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美好未来的向往,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例如,网络文化内容按照美的内涵分设“内在美”和“外在美”两个专栏。“内在美”专栏可通过网络文学、网络影视等优秀作品的正能量的发挥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引导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在美”专栏可设置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内容,打造青年学生喜爱的时尚、健康主流,在传递富于美感的感官享受的同时,对美的外在表现形式加以正确引导。

4 行育,主要指对大学生进行网络行为教育,加强高校网络的行为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高校网络建设要抓好网络舆情工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积极关注校园网、博客群、网络社区、BBS论坛等网络空间,真正参与相关内容的建设与交流,建设公平、公正、和谐、友好的网络舆情队伍,营造积极向上的高校网络主流舆论。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要积极主动研发网络产品,如师生共创微电影作品,开展丰富多彩的高校网络文化教育活动,利用大学生喜欢的个性化沟通平台,如博客,对大学生行为进行引导和规范,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

5 教育,指大学文化育人既要通过显性教育方式。如教学、科研、服务、管理等具体形式来实现,又要通过隐性教育,即大学的学风、教风、校风所营造的文化环境和“润物细无声”的隐性途径来实现。这就要求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要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坚持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前提下,还要注重在高校网络文化中营造和谐、唯美的校园文化,注重寓教于“境”。如将学校的校史、优良传统记载于网络文化中,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学校的独特气质和校园气派,自觉地融人到校园情境中。此外,校园网络文化还应匹配相关课程教育的教育资源,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相关人物的介绍、评论。通过榜样人物实例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总之,高校网络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形态根植于社会,容易受到社会网络文化的影响而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特别是受到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激荡和碰撞,更易呈现思想纷呈的局面。因此,对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研究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和原则,以培养德育、智育、美育、行育、教育“五位一体”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切实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三、提升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实效性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目前,很多学校开辟了高校校园网络并将其作为“第三课堂”与理论教学的“第一课堂”、课外实践的“第二课堂”并驾齐驱。网络课堂具有超越时空、随时随地开展工作的育人优势。因此,优质的校园网络文化能够协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主体化教学论文篇(9)

在进入本文论题之前,对现代文学理论教程的发生、发展,做一番简要的历史回顾与梳理,是殊为必要的。现代文学理论教程在中国,实际上是中国自先秦两汉以来两千多年的传统文艺理论教育,在晚清民国之际“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大背景下,和社会文化诸多领域一样,发生现代转型的结果。中国的文艺理论原本没有教程,依托于经史子集诸多著作,靠士人举子、官宦等,以之指导、评价当时的文艺现象和文艺活动。20世纪初废八股、废科举后,经史著作不为所重,中国传统文艺理论益遭冷落。至此,在古代的辟雍、泮宫、庠、序、学校和后来的书院、私塾中,承传数千年的自《尚书》《周易》《周礼》《诗经》《春秋》以降的古老文论教育传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型与嬗变。要言之,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传承,是通过特殊的、不同于现代意义上的教育的传递方式。中国古代有文艺理论教育,但不是独立的专门的文艺理论课程的教育,而是附丽于其他的社会文化活动方式。中国古代有文艺理论著作,但不是作为讲授的教程,不是作为教程编撰的。

现代的文学理论教程在中国的开端、形成,应与西方现代文艺学、中国现代文艺学的起源、发生做一定的辨析区分,以进一步明晰认识。现代的文学理论教程在中国的发生,则与现代学科教育制度在中国的扎根与建立直接相关。1895年甲午海战的失败,进一步逼使当时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与朝廷共同发动了,最终归于失败,但变法期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等保留下来。京师大学堂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现代教育的确立,施行现代学科教育,当时还兼有国家的教育管理职能。以此为开端,1905年废除科举后,现代所谓“新学堂”的大量中学、大学,便首先在我国各大中城市如北京、上海、南京、武汉以及江浙等先进地区,如雨后春笋般的先后建立起来了。这些学校,不同于传统的书院私塾,教授现代教育要求的各门学科课程,这直接催生了编撰现代学科教程(包括文学理论教程)的需要。民国前后现代教育制度、新学堂的建立情况,美国加州大学历史学教授叶文心在其研究专书中有周详的介绍与探讨。自1914年姚永朴在北京大学编撰《文学研究法》以来,随着新式教育的发展,大批的西方文论教程开始被翻译介绍进来,本土文学理论教程的编撰也逐渐兴盛起来。在民国时期,主要有三类。最早受“中体西用”等保守思想的影响,出现了一些以中国传统文论为内容,适当借鉴西方现代文论体系的体例框架的教程,尝试建立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此后,一些学者奉西方文学观念如情感论等为圭臬,移植理论体系、范畴原理等;三十年代后,受“革命文学”兴盛影响,出现无产阶级模式的教程,倡扬无产阶级政治功利的文学观,开始以意识形态、现实主义、典型等为核心范畴。民国时期的文论教程,政府没有统一的规划要求,故总体体现了个人著述、民间话语的特点。

新中国建立,50年代到1958年以前,应大一统意识形态的要求,教育部编写全国高校统编教材的精神,模仿苏式文论,一些学者尝试编撰新中国的文学理论教程。1958年中苏交恶“,”运动开始,新民歌运动兴起,文学理论也强调要自力更生。当时极“左”思潮日益扩大,随着学生编教材的热潮,的《讲话》被直接作为教程内容。到了1962年左右,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专家学者编写了两本文学理论教程,即以群《文学的基本原理》、蔡仪《文学概论》“。”时期,百业荒废、文苑凋零,文学理论教程也少有进展。新时期以来,改革开放、思想解放运动,使文化领域展现了丰富活跃的发展形势,文学理论教程的编撰日益多元活跃。

以“审美论”为发展契机,出现了一批反思、探索性的教程。到上世纪90年代,童庆炳以“审美意识形态论”为文艺学第一原理的《文学理论教程》,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前面对“现代文学理论教程在中国”的发展轨迹,作了一番简要的勾勒。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日益深入,消费主义、大众文化兴起。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研究、后现代主义思潮日益占领潮头,强烈影响着文学研究者。如前所述,2002年以来陆续出版了一批思想基础、理论面貌与前迥异的文学理论教程。指导思想,是一定理论体系的根本基础。历史地看,有什么样的思想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体系构成、问题域、体例框架等。这方面,近年来有研究者作了专门的“文学理论的提问方式研究”博士论文,很富于启发性。新世纪出版的几本新著,是新中国文学理论知识体系建构的突出重围之作。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童著《文学理论教程》,虽然有很多突破与创新之处,但其基本文学观念终究未脱“意识形态”的框架,虽然童先生曾强调他的观念核心是审美,意识形态只是一种功能性借用。另外,《文学理论教程》本质论的体系与各分论来源驳杂背景相异的理论内容之间,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与矛盾,难以形成理想的通约性与整体性。这些现象都表明了童著《文学理论教程》的过渡性。#p#分页标题#e#

主体化教学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f Undergraduate College Tourism and Culture Course Teaching

QIN Meiyu[1], LI Zhao[2]

([1] Management Faculty, 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engdu, Sichuan 610025;

[2] School of Humanities, Xihua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39)

Abstract Tourism and Cultural is the basis of professional tourism management course. There are still critical issues to be resolved in Tourism and Culture course teaching, the paper from the status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school starting, the undergraduate colleges, Tourism and Culture Studies disciplinary position,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methods, in-depth discussion,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for application-oriented high-quality personnel training.

Key words undergraduate; tourism and culture; course; teaching

1 旅游文化学课程现状

旅游文化学是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及与旅游相关的各本科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掌握旅游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的入门课程。由于不同的教育层次决定了旅游文化学课程地位与作用、教材选择、教学方法等教学环节上的差异,笔者通过浏览各大院校精品课程网站及CNKI相关论文查询发现,对应不同教育层次的旅游文化学课程建设系列内容针对性不强,不能较好地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需要进一步理清与完善。例如,通过中国知网以“旅游文化 课程”为关键词进行精确查询,收集到19篇相关学术论文,其中高职类14篇,高等本科院校仅为5篇,加之对其研究内容梳理不难看出,本科院校旅游文化学课程相关教学内容较为凌乱,未能达到本科教育层次对应用型人才专业能力培养要求,课程设置与建设没有真正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

本科院校开设旅游文化学时遇到最大问题是:旅游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学术研究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学科理论研究薄弱,旅游学的学科基本体系框架和理论体系尚未真正建立,同样,关于旅游文化学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仍存在较大分歧;旅游文化学课程教材版本较为单一,内容选材普遍存在陈旧问题,现有教材与民俗学、旅游地理内容有大量的重复。应该说,本科院校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中有不少问题尚待深入探讨,尤其有必要在教材、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特色化建设。

2 旅游文化学教材

国内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层次较多,具体包括本科院校、高职高专本专科、成人教育本专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以及外国留学生等。①不同教学层次和教学对象需要不同体系与结构的教材相匹配,也将影响课程教学的实践效果与培养目标的吻合度。目前旅游文化学教材大体有两类:一类是沈祖祥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旅游文化概论》、由谢元鲁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旅游文化学》为代表具有较强理论性的旅游专业系列教材,该教材较好地实现理论性、实务性、前沿性相结合;一类则是以旅游文化命名的教材,例如张文祥《旅游文化》,该教材具有知识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较为适合高职高专教育层次,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体系较为完整,但应用于旅游管理本科层次教学中教材理论性强。经过对教材具体内容梳理得出,第一类教材是对旅游文化概述、特征和传统等进行剖析,理论有余,但实用性不足;第二类教材是对与文化相关的旅游进行梳理,实用性很强,但理论不足,深度和难度不足。可以说现有旅游文化学教材不能很好地满足本科院校教育层次需求,缺乏适合本科学生的旅游文化学教材。

3 旅游文化学课程体系

由于我国旅游文化课程建设起步较晚,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学科基础建设理论论证期,到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旅游文化学学科应用性发展期,至今旅游文化学初步形成了学科基础理论体系,并伴随着旅游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旅游实践的纵深发展,旅游文化学内涵与外延不断丰富扩大,需要新的理论和方法给予指导与参照,②特别是旅游文化学课程体系建设应首先做出改革。由于各院校及专业特色不同导致目前本科院校的旅游文化学课程体系结构认知与理解存在差异,呈现出旅游文化类型概述和三要素理论两大课程体系结构特征,尽管大多学者都认为围绕旅游主体、客体、媒体三要素展开旅游文化学课程体系结构安排较为合理,但由于教材、专业特点、学科基础理论存在争议等原因,旅游文化学实际课程体系安排仍沿用旅游文化类型的概述,再加之本科院校旅游地理、旅游民俗、导游理论与实务等课程间具有极强的交叉性,未能满足本科院校“强理论”与“重实践”的双重课程体系建设要求。

笔者依据多年教学经验,认为旅游文化学课程体系框架应包括中国历史文化基础、旅游文化基础、旅游文化区域发展完整理论教学体系内容,即以文化旅游化与旅游文化化两大主线展开课程内容安排,充分体现本科院校对课程体系设置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应用特征。首先,结合中国传统旅游民俗文化相关内容纵向探讨旅游文化植根的土壤以及生成原因、特征,揭示旅游文化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其次,结合不同院校和专业课程间统筹内容,弱化旅游文化形态的比重,创新旅游文化学基础理论教学内容,例如结合旅游学研究对象的“旅游系统说”加强课程教学中旅游目的地、客源地以及旅游通道的基础理论内容,以此完善目前旅游三要素课程教学体系;最后,针对区域旅游实践中旅游文化相关理论与方法具体运用,形象理论讲授内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究中国旅游文化产生、发展及变化趋势。

4 旅游文化学教学方法与手段

心理学家赤瑞特拉的心理实验结果表明,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为“视听”,占到94%,并且二者搭配比例也直接影响接受效果,③而目前传统填鸭式课堂讲授方法严重影响学生综合素养和解决实践能力的提高。教学方法上,首先,应该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水平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倡导“教师引导、学生主体”理念,明确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角色分工,在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同时给学生以专业意见与建议。因此,可以尝试案例教学、现场实践教学、专家进课堂、辩论赛等适合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多样化教学形式,有效调动学习积极性,加深对旅游专业的感性及理性认识。

对本科教育层次而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资料收集与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学手段上应该通过课程安排与课程组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团队建设、主题模块、学生互评、案例讨论、多样化多媒体技术运用等教学手段建立开放的课堂学习氛围,将抽象化理论及业界疑难杂症等具有广度与深度的教学内容进行具体化、形象化处理,促成学生理论与知识互相转化能力的提高,进而内化为学生的专业综合素养。

和我国旅游学研究的年轻化特征一致,旅游文化学课程的建设与完善将成为较长一段时间内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发展中的重要理论课题和教学工作,其课程教学改革系列问题将不断调整与完善,有效促成本科院校对旅游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从而为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注释

主体化教学论文篇(11)

当今社会时刻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带动了文化思想的全球化传播趋势,经济和技术领域的革命性创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式。这些变化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中的传播发出了挑战,提出了新的要求。

(1)文化全球化趋势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提出了新的挑战。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地多种多样的人类文明和民族文化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开始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这种发展趋势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而言,既具有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带来相应的挑战性。尤其是在高校校园环境中,更是世界各民族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竞相登场的重要舞台,这种大发展大繁荣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提升大学生文化水准、开拓大学生文化视野的同时,也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在高校进行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必须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唯一性和主体地位,坚决杜绝意识形态的多元化思想,必须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主流价值导向,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另一方面,要发挥高校文化创新的社会职能,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优秀理论品质,进一步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增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现实性和时代性,从而提升马克思主义的现实说服力。

(2)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文化思想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在高校中的传播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人类文明史上的各种文化思想和文明成果也随着互联网广泛地传播到了世界各地,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们可以迅速便捷地查询到任何自己感兴趣的科学文化知识,极大地拓宽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视野。而大学生作为时代精英的代表,对于这项技术的应用则更为热衷和娴熟,据调查显示,现在几乎任何一个大学生都能够通过互联网熟练地进行学习、阅读等活动,自助式的丰富自己的文化视野。同时,当代大学生具有更强的文化包容能力,因此,在高等院校校园环境中,各种文化思潮和文明成果都得到了极为广泛的传播。但这些思潮不仅仅包括那些有益于大学生成长的优秀的思想和文化,同时也难以避免地存在许多腐朽、堕落的文化思想及异端学说,造成了对大学生成长极为不利的消极影响。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在高校中得到全面的推广和传播,就必须积极应对网络信息化时代提出的新要求,一方面,要积极探索符合时代特征的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及其最新理论成果的兴趣和向往,引导学生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的内涵和精髓。另一方面,要积极占领最新的科学理论传播阵地,充分利用网站、微博、校园网等能够深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传播媒介,引导当代校园文化的社会主义前进方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文化。

(3)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他们具有更加敏锐的质疑精神和独立的思考能力。在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接受资讯和信息的途径更为广泛,多元的文化碰撞和文化冲击使得当代大学生具有更广阔的知识视野和文化广度,因此他们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一方面,他们的认知和学习过程不再单单依靠书本、老师或是家庭教育,而是更多来源于现代化的媒体传播途径,通过这些新兴的媒体传播途径,大学生既可以主动地去查询自己感兴趣的任何消息和知识,同时也会自动地接收到世界各地正在发生的各类信息和资讯,从而形成了他们更加依赖于网络获取资讯和知识的独特学习方式。另一方面,在面对这个瞬息万变的网络时代时,当代大学生同时还具备更加敏锐的质疑精神和独立的思考能力,他们经常从自己的价值理念出发,对资讯和信息的内容及其核心观点做出独立的甄别和判断,并相应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两个方面的变化,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中的传播提出了挑战和要求,一方面,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推广过程中必须开辟更多的传播途径,并且要选择能够适应当代大学生学习特点的宣传方法和教育理念,重视网络信息传播,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今世界和中国社会的现实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要转换教学思维,彻底改变过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将教育教学活动由单向的“我教你学”变为双向的“互动式”教育。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时,允许学生对这一理论提出质疑和思考,并针对学生的疑惑和独立观点,相应地进行阐释和教育,务求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在高校学子中能够深入人心,成为高校校园文化中的核心价值理念。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中传播的主要途径及改革方向

根据当前的社会和时代背景及高等教育校园文化环境的具体情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中的传播主要通过这样几条途径:

(1)以理论体系化课程教育为主体,创新教学方式。在高等教育活动中,课堂教学仍然要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要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整套具有合逻辑性与规律性、合真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整体理论体系,因此必须通过课堂教育进行完整的体系理论教学,才能使学生全面而系统地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也要求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一方面必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有深入的研究和深刻的认识,从多个角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剖析和认知,并积极地将这一核心价值理念与当今世界和中国社会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在课堂教学中向高校学生认真负责地讲授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另一方面,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还必须积极地创新教学方式,转变教学思维。首先,要积极采取多种多样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积极开拓网络教学途径,例如多媒体教学、数字教学平台、网络教学平台等,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和学习兴趣。其次,要广泛收集社会最新资讯和信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中的价值理念充分解读和阐释社会事件和信息,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性,提升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最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还必须要及时转变教学思维,变单一式教学方式为交互式教学方式。由于当代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实现意识非常强烈,因此他们从内心较为排斥传统的以教师为单一主体的教学方式,他们更期待以交流方式为核心的交互式教学方式,在教师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学生也可以参与教学,并相应地提出自己的独立思考观点。这种新式的课堂教学方式才更符合当前的教育发展理念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才能更好地在高校学子中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这一社会核心价值理念能够充分得到高校学生的认同和深刻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