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社区经验交流材料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4 15:09:33

社区经验交流材料

社区经验交流材料篇(1)

共创邻里和谐,构建温馨社区

该社区党委以“保民生、保稳定”为总体工作目标,围绕地区办事处提出的“保障安民,文化育民,管理塑民”的具体要求,贯穿“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与“关注民生,为民服务”两条工作主线,解决居民生活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广大社区居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方位的服务,为创建“和谐社区”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各项工作在社区内的全面落实。全年出色完成几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注重党建工作,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将“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成果转化到实际工作中去,转化为居民服务的原动力和创造力。

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该社区党委结合实际情况将党员分成五种类型:高龄多病党员;身体健康,能够参与社区活动的党员;人户分离和继续工作的党员;“四就近”党员;返程知青党员进行分类管理,由社区党委牵头,开展了2次课题调研,先后召开了4个座谈会,定向发放100余份征求意见表,发动干部群众为社区科学发展献计献策,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共征集到意见和建议38条。

该社区党委要求落实“五送(送党徽、送党章、送学习用具、送材料、送关爱)、三认(认岗、认人、认门)、四关心(关心社区建设、关心楼宇文化、关心楼门变化、关心社区环境变化)”的学习方式,结合社区现有高龄多病党员137人,党委要求各支部定期入户慰问、送学习材料,把党委和上级政府的关怀落实到人,召开组织生活会期间,上门征求党员的意见和建议,党员对社区环境、卫生和治安提出了很多的宝贵建议;对于身体健康,能够参与社区活动的113名党员,党委集中召开组织生活会,集中听取大家的建议和意见;对于人户分离和继续工作的59名党员,社区采取电话联系,定期见面交流的方式,在此基础上社区党委还给每个党员发放了“建议卡”,并积极发动党员开展各项活动。社区有四就近党员10名,社区为这些人员成立了专门的党小组,针对他们的需求进行特色服务,结成帮扶对子;对于社区中的48名支青、老三届党员,党委充分利用联席会的沟通渠道定期组织这些党员参与社区各类活动,积极促使他们为社区建设出谋划策,为社区发展发挥余热,把知青精神和当年的支边热情继续发扬在社区。在学习科学发展观期间,广大党员积极参与社区的各项活动,人数明显有所增加,在的运动会80人的方阵中有80%的都是党员,以前平时很少出门的党员,现在都能主动参与楼宇自治会的创建,丰富了楼宇文化,并带领楼内党员和居民到扫楼内楼外卫生,通过楼宇自治会的各种活动,给居民搭建了相识、相知的平台,党员每月定期召开楼宇自治会工作汇报会,充分发挥了楼宇文明宣传员,治安管理员,卫生监督员,矛盾调解员,社区信息员的作用。

在社区广泛宣传与广大党员的鼎力配合下,上半年历时五个月顺利开展了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投票率分别达到100%,得票率99%以上,两委班子高票当选,圆满完成了换届选举任务。

二.整合社区资源,深入开展志愿者服务,完善居家养老工作,落实大民政工作理念。

为了更好的落实大民政工作,该社区制订了以‘关注民生,服务居民’为核心的服务体系,一方面掌握好政策性工作,让社区居民享受到政策的最大化,另一方面掌握好社区居民的真正需求,拓展为社区服务的渠道,和社区居家养老工作有效的衔接,进行有效的服务,推进居家养老,带动社区就业和社区服务,整合社区资源达到共驻共建。

今年该社区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观与更加深入的开展居家养老活动相结合,把40名高龄老人的日常志愿服务工作挂钩到七个党支部,各支部书记根据自己支部情况和老人的特点来统一安排志愿活动,采取支部包楼,党员包人,支部之间互援互助的形式保证了社区内每一名高龄老人都有专人守护,日常志愿服务有计划有保障,遇到突发情况24小时随叫随到。通过入户核实,走访慰问等形式全面落实民政部居家养老政策,全年为88名老人办理了居家养老服务,为6名90岁以上老人办理了高龄津贴;与社区阿才理发店合作,坚持长期开展‘剪出一片天,爱心永相连’免费为社区60岁以上老人理发的慈善活动,平均每月免费服务达60人次以上。

三.抓稳定,保安全,加强综治安保工作,加强外来人口管理,圆满完成国庆安保工作。

该社区8月份成立了国庆安保工作小组,以社区两委班子为领导核心,以社区党员为执行骨干,以18栋居民楼的32名楼门长为主要联系人,以社区244名志愿者为主要力量,从而形成了一个指令、信息畅通的“金字塔”形的国庆安保指挥系统。组织调动各方力量深入开展国庆安保大排查,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查工作、对重点户、重点人进行集中调查排摸、对重点场所加大安全监督检查力度,狠抓严控“三个方面”,确保维稳工作顺利开展。国庆前后共计解决家庭财产纠纷上诉,养老纠纷上诉,物业管理费纠纷 、有线电视费等纠纷28起,全部解决在基层。

国庆前该社区先后召开十二次辖区单位治安维稳工作会议20余次,将小区划分出物业公司责任区,商户责任区,与物业公司联手维持社区日常生活秩序,对物业所属的地下人防进行入户排查,空房封户,物业值班人员负责重点看守煤气、水电设施,杜绝安全隐患,各负其责。同时与社区内各类经营性商户20余家全部签订了《国庆安保责任书》,做到责任落实到人,餐馆类经营场所的煤气罐等设施看护到位,严防爆炸和火灾的发生;对社区的4处地下人防,3家地上旅馆,采取了普遍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集中排查与自我排查相结合的方式,层层管理,责任到人。逐一进行地毯式排查,每天两次核查当天住宿登记和来访登记,定期和突击检查加热棒、电褥子等物品的规范使用情况,共突击夜查16次。

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杜绝不安全因素的产生,该社区流管站建立了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档案和电子数据库,做到一楼一册、一户一档、一人一表,摸清底数夯实基础,国庆前期检查出未办理暂住证的流动人口102名,全部即使补办了暂住证。全年共办理暂住证1075人。

该社区将244名志愿者分成内6外6共计12个固定岗、3组流动岗,早中晚三个班次,同时在社区各个主要路口、四个大门24小时轮换值班,点面结合,完成社区全面布控。同时构建由党员信息员,楼门信息员,电梯信息员,报刊亭信息员组成的信息监控网络,保证了信息传递无障碍沟通,通过这些得力措施和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在国庆前夕社区安保巡防队以实际行动震慑了犯罪分子,极大的维护了社区稳定,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国庆安保工作在十月国庆大典胜利召开之后圆满结束。

四.抓宣传、聚民心、促和谐,开展多种形式文化活动,丰富居民业余生活。

该社区的宣传工作全年以“粉红、橙红、火红,金红”四个宣传季为面、以寓教于乐为主要方式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第一季度“志愿者宣传季——粉红之季”。在两节前后和雷锋月期间,社区“美丽人生志愿者之家”和“左邻右里居民之家”先后组织在校学生和退休党员为社区残疾人,困难家庭,高龄老人定点入户服务,并在社区内举办图片展览宣传志愿者服务理念,宣传社区“六助工程”帮扶项目。季度宣传重点是第一、第二件国事“两会胜利召开及党委换届选举”,在两会期间社区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促和谐保稳定”大型主题宣传活动,党委换届选举期间组织志愿者散发宣传材料,举办公开党史课,义务为居民讲述党史,为两会和选举烘托气氛,壮大声势,确保社区安定和谐。

社区经验交流材料篇(2)

***市黄岛区陈家庄社区位于辛安街道办事处西侧,东临海尔大道北段,区域平坦,地理位置优越。社区党支部现有党员51人,居民代表20人,社区两委成员5人。社区有常住居民265户,1025口人,其中苗木种植户188户,社区现有土地500多亩,其中98 %都用于苗木种植。近年来,社区党支部和居委会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方针,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政府的决定精神,在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引下,积极带领广大社区居民,调整产业结构,探索增收致富的新渠道,突出“一村一品”,下大力气发展苗木种植产业。“一村一品”工程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社区的经济发展和居民增收,2008、2009年社区居民仅苗木销售收入每年可达1000多万元,占人均收入的60%以上。下面将我社区“一村一品”工作经验交流汇报如下:

一、抢抓机遇,加强领导,营造“一村一品” 良好发展环境

2007年,***市制定并下发了《***市“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工程实施意见》,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优惠政策,我社区两委结合社区苗木种植发展现状,在充分认识基层农村“一村一品”工作重要性的基础上,积极响应,坚持不失时机,抢抓机遇,尽快转变发展思路,发动引导群众打破传统种植经营观念,使“一村一品”工作真正深入百姓心中。

社区先后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支部委员为副组长,其他两委成员为主要成员的“一村一品”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社区书记为此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明确了领导小组每位成员各自的职责分工,为社区“一村一品”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领导组织保证。同时,社区通过多次召开两委会、党小组会、居民代表会,大力宣传“一村一品”工作对社区经济发展和居民增收的重要意义和美好前景,认真听取党员干部和居民群众对“一村一品”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将“一村一品”工作宣传到每家每户,做到人人皆知,营造出“一村一品”工作良好的社会环境,为接下来的“一村一品”工作有序开展奠定基础。

二、立足实际,创新思路,调整农村苗木种植发展结构

陈家庄社区苗木种植户188户,约占全村总户数的70%,但苗木种植大多单一分散、不成规模,居民苗木种植的收入只能满足温饱,发展空间小,带来的经济效益较少。结合社区苗木种植户分散经营的实际,社区及时组织专人到外地学习参观,吸取成功经验做法,并多次邀请农科专家学者,就发展苗木种植产业进行详细论证,分析形势后制定出陈家庄社区“一村一品”工作整体的发展规划。同时,在上级政府的大力指导和支持下,我社区大胆创新思路,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确定将原来苗木分散种植集中起来,改变原先农户单打独斗的局面,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成功注册成立了“***世纪彩虹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并完善了其内部分配、民主管理等制度,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合作社的重要作用,强化管理、规范运作,按照统一规划,集中连片、分户实施的原则,协调群众做好地块调整,园地规划,以此实现农村社区苗木种植产业化健康稳步发展。

三、科学引导,强化服务,优化农村苗木种植产业化发展

在苗木种植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社区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狠抓“产业规模化、区域特色化”,强化服务、助推发展,力求实现产供销一条龙”,切实壮大社区经济,增加居民收入。一是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居民科学发展。原先社区居民多种植樱花、海棠、垂柳、红叶李等普通苗木,因种植多且市场需求小,所以苗木收益不可观。成立合作社后,社区领导小组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引进需求量大的冬青、桂花、石楠等让居民栽种,改变传统盲目种植的错误做法。二是以科技为支撑,引导居民科学种植。社区工作领导小组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在技术上给予百姓大力引导和帮助。社区充分利用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张贴苗木种植科学技术知识挂图等,并制作了一批苗木种植技术指导手册发放给种植户,及时解决居民苗木种植方面的疑惑;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网络的作用,及时搜寻有关苗木种植方面的电教片、资料,并组织居民收看学习,让他们从中汲取科学种植技术。社区还专门聘请农业技术人员,定期深入种植园进行技术指导,传授种植经验,使苗木种植户充分领会科学种植管理技术。三是以服务为宗旨,全力做好苗木销售。社区始终坚持以服务三农,壮大农村经济,增加收入,改善民生为宗旨。先前社区苗木种植户最担忧的就是苗木销售,因为没有销路就意味着没有经济收益。为此,社区充分发挥合作社的作用,在销售上参与协调,通过网络广泛销售信息,通过各种渠道帮助居民跑市场、找销路,为居民向周边地区推销了大量的苗木,给居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使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同时,社区还积极与其他部门联合,为苗木种植户统一做好病虫害防治等工作,统一喷洒农药,悬挂防虫灯等,切实保护苗木种植户切身利益。

“一村一品”工程的实施,为我社区经济发展和居民增收带来了切实的利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社区不会因暂时的成绩而停滞不前,今后,社区还将继续发挥专业合作社的作用,集合社区苗木种植户的更广大的力量,将苗木种植产业做大做强,同时积极探索苗木种植与其他产业的结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社区经验交流材料篇(3)

大连市甘井子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艾华

尊敬的教育部的领导、省厅的领导、市教育局的领导以及环渤海地区协作组织的领导和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十分欢迎各位到大连市甘井子区来做客,共同学习交流社区教育工作。

甘井子区位于大连市中心城区,是连接主城区与新市区的纽带,面积502平方公里。区辖14个街道,164个社区,常住人口102万。甘井子区地处环渤海经济区中心地带的要冲位置,是大连市连接东北腹地的陆路门户和通往世界各地的海上和空中门户。大连北站、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沈大高速公路出口均在区内。

目前,大连市正处在全域城市化的进程之中,甘井子区是全域城市化的主战场,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国际化中心城区的宏伟目标。现代化、国际化中心城区建设不仅需要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同时更需要辖区内百姓素质的提升。2001年6月,大连市出台了《关于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决定》,9月,甘井子区委提出了《关于建设学习型城区的意见》,11月,甘井子区成为首批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面临快速发展的形势和不断提升的区位功能,甘井子区委、区政府适时提出了争当现代化先行区的发展目标,坚持现代化的教育支撑现代化城区建设的发展思路,把社区教育列入区域教育现代化七大工程之一。

一、抓体制机制建设,保障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

2002年,甘井子区新年议教会出台了《甘井子区社区教育实验区工作方案》,成立了由区委书记、区长为组长,相关28个部委办局为成员单位的社区教育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区教育局设立社区教育工作办公室,负责协调各成员单位、指导街镇、社区的社区教育工作。

区领导多次听取关于社区教育发展的专题汇报,提出了"夯实基础性工作、抓住重点性工作、探索创新型工作"的工作思路,全区形成了"党政一把手重视抓、主管领导亲自抓、其他领导配合抓、社教专干具体抓"的社区教育工作管理体制。区政府督学室每年对各街道的社区教育工作进行年度督导检查,并按照社区教育督导标准对各街道的社区教育工作赋分排序,考核结果纳入政府对街道的考核当中,保证了社区教育工作在基层的扎实开展。

2008年2月,甘井子区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后,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巩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成果,全面谋划社区教育,为推进全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提供服务"的新方向。

在社区教育办公室的协调下,全区14个街镇,每年都召开社区教育领导专题会议,部署本街镇社区教育工作。椒金山街道把社区教育"十一五"、 "十二五"规划写进了街道1号文件。周水子街道亿达社区提出的建设和谐社区教育的长效机制受到了国家民政部门的高度重视。社区教育工作有机地融入到街道社区的工作之中。区学习办、文体局等成员单位也按照社区教育实验工作领导小组提出的社区教育工作目标,有序开展工作。

二、抓阵地建设,完善社区教育网络

2002年,区委区政府整合大连电大甘井子分校、甘井子计算机中专等办学实体,投资500万元,成立了全市首家社区学院,确定每年社区教育专项经费为50万元。各街道也通过新建、改建、置换、整合的方式建设社区分院和社区学校。2005年,区委区政府将社区办公面积达400平方米、社区教育经费人均3元纳入对任现职领导干部考核。

2012年,区委、区政府将全区社区教育专项经费提高到100万。仅2013年,全区14个街道用于社区教育阵地建设经费达到674万元,全年社区教育总投入达1405万元。目前全区164个社区中有148个达标,达标率90.2%.

在资源整合上,全区100多所中小学早晚开放率达到了100%;民办学校80所中有64所向社区提供师资、场地、器材。完善的社区教育网络使居民学有所成成为现实。

三、抓队伍建设,提升社区教育品质

自开展社区教育以来,甘井子区始终把队伍建设作为核心工程,坚持专职工作者、专职教师、志愿者三支队伍一起抓,做到用社区教育事业凝聚人才、激励人才、造就人才。

2003年,甘井子区在全区中小学教师中,竞聘选拔了21名年轻教师,派到各街镇做社区专职工作者。采取目标管理、培养能力、鼓励创新等手段,提高他们的专业化水平。2004年,区委组织部面向全市公开招聘社区学院副院长,2005年社区学院又面向全区公开招聘中层干部,选拔年富力强的管理骨干充实到学院管理层。2013年,甘井子区启动了"百名教师进社区"活动,百余名各具有专长的中小学教师活跃在各个社区当中。

甘井子区从管理的制度化、培训的规范化、课程的多元化等方面打造专业化队伍,分层次对社区教育工作者进行培训。为及时掌握全国社区教育工作动态和上级指示精神,多次派社区专职工作者参加全国社区教育工作会议,并邀请全国社区教育专家来指导工作。2013年6月,甘井子区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了大连市甘井子区社区教育工作者培训基地揭牌仪式,开创了社区教育在高校设立培训基地的先河。

为促进专职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更新专业知识结构,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社区学院共组织百余人次到上海、北京、天津、杭州等地参观、考察,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班和提高班。现在社区学院专职教师队伍在专干培训、网站建设、课程开发、课题研究等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5年甘井子区颁布了《甘井子区社区教育志愿者注册及管理办法》,规定了申报序列、注册办法、服务内容、服务要求、管理办法、奖励办法等。目前全区有社区教育志愿者6194名。2009年6月,全区选拔了167名优秀志愿者成立了社区教育讲师团。几年来,这些志愿者为社区居民讲课、组建社团、参与活动,为营造"人人是学习之人"的社会氛围做出了重要贡献。各街道、社区多渠道挖掘专家、学者及退休教师资源,吸引他们加入到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当中,提高了志愿者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抓制度建设,构建科学规范管理体系

我区根据国家有关社区教育文件精神和评估标准,相继出台了《甘井子区社区教育评估标准》、《社区分院、社区学校硬件标准》、《甘井子区学习型社区评定标准》,先后制定了《档案管理制度》、《常规工作制度》、《督导评估制度》、《专干培训制度》等文件,通过不断修正和补充,在宣传调查、档案管理、常规工作、目标责任、督导评估、经费保障、专干培训、期刊供稿、表彰奖励、网站管理等形成了比较完备的规章制度。

2014年,为总结社区教育经验,从中提炼规律性、规范性做法,用以指导街道、社区更好地开展社区教育服务,社区学院编辑了《甘井子区社区教育工作指南》,《指南》涵盖了社区教育政策、管理、网络、队伍、活动、服务功能等方面的内容,对社区教育工作者规范开展社区教育工作做了详尽介绍。

五、抓内涵建设,实现社区教育高位发展

一是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我区确定了"高起点、特色化、品牌化"的课程体系建设目标。在丰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挖掘、培育特色课程。2006年3月,开始培育社区课程,从完善一张课程表入手;2007年11月,召开了全区社区课程研讨会,推选出10门优质课程;2008年3月,启动社区课程规范化建设;在2009年和2011年全国社区教育特色课程评选中,有43门课程入选,特色课程的数量两次均位列全国各县区之首。

社区课程当中有针对农转居的"三新课程"(新市民、新社区、新生活);有借助大连市"普惠制"政策,针对下岗失业人员开设的技能性课程;有针对中老年的休闲类课程。目前,在14所社区分院和164所社区学校当中,有根据不同季节开设不同内容的"四季课程",切实满足了青少年、老年人、失业人员、外来人员、残疾人、在职职工等人群的学习需要。

二是加强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2010年我区开通了东北首家数字化学习平台"E学超市"网。平台通过自建、购买、共享课程资源,共有老年教育、文化科普、职场培训、亲子教育、休闲养生、金融理财、礼仪法制、文艺学苑、特色课程九大类2000余门课程。"E学超市"网开通以来,共整理、各类信息、咨询、新闻500余条;注册活跃账号12万6千多个。2011年,甘井子区被确定为全国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先行区后,我区重点培育数字化学习示范社区,在实名注册管理、学习过程跟踪与服务、学习进程的统计与监测、学分累积上加大了工作力度,2014年又出台了《甘井子区关于推进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引领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向优质共享方向发展,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争创全国数字化学习先进区"的新目标

社区经验交流材料篇(4)

XX社区所管辖的地域为铁路地区,调委会在民间纠纷的排查调处过程中注重排查调处久拖未决和易激化的民间纠纷,做到早排查、早发现、早防范。我社区民间纠纷主要集中在邻里纠纷、家庭纠纷及其他纠纷三方面,所占比例为调解纠纷总数的95%,其中又以邻里纠纷占多数。在我们调解的邻里纠纷当中,主要有因邻里矛盾发生争吵的,或是楼下居民投诉楼上住户发出噪音影响休息的,邻里之间不注意卫生、影响环境而引起纠纷的。针对这些矛盾纠纷的特点,我们认为这些纠纷都是因为一些小事,或是由个人言行不注意引起的,通过调委会做双方的工作,比较容易协调好双方的关系,这类纠纷相对来说也比较容易处理。

在排查过程中,当了解到有可能影响居民生活环境、物业管理等矛盾纠纷信息时,我们积极向上级政府、有关部门反馈并提出分析解决的意见和建议,协助做好矛盾纠纷的化解调处工作。对于居民间产生的一些纠纷,调委会主要是从居民关心的问题、反映的焦点入手,尽力做好双方的思想工作,劝说双方化解矛盾,防止矛盾激化,控制事态发展。版权所有

例如2005年1月21日,XX路车渡区李某等几位居民来到社区反映:街坊朱某以路灯立在他家门前且路灯光线太亮影响他夜间休息为由,向市路灯管理所投诉,结果导致路灯管理所切断了李某等人居住路段的路灯照明。由于没有路灯的照明,造成安全隐患大,时有抢盗事件发生,老人小孩出行不便等现象,为此,周边居民对于朱某的行为感到非常不满,强烈要求尽快恢复路灯照明,还居民一个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这几位居民甚至还表示,如不能及时协调解决这一问题的话,居民的意见偏激,矛盾将会激化,可能发生冲突,甚至发生流血事件。

对于居民的投诉,社区调委会主任立即带着工作人员到车渡区居民中了解情况。与朱某邻近几家的居民对路灯不亮的事情很有意见,因为这路灯是他们盼了好多年才盼到的,现如今却因为朱某一人的反对就使得路灯照明被切断,他们认为朱某太自私,没有考虑到大家的利益,希望社区能出面做好他的思想工作,让路灯能重新亮起来。由于朱某是抗美援朝的退伍军人,是我社区的“优抚”对象,我们对于这一问题的调解还需谨慎行事,绝不能扩大双方矛盾,引起争斗。我们答应居民一定会找朱某好好谈谈。随后马上来到朱某家,与他进行沟通。他仍旧坚持说路灯光线太亮,且正好射进他在二楼的房间,影响他夜间休息,他要求路灯管理所将这杆路灯移位。我们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他以一个老革命军人的高度觉悟来思考问题,多为群众着想,搞好邻里关系,并答应帮他向路灯管理所反映他提出的意见,一有消息立即通知他。然后我们耐心做邻近几家居民的思想工作,劝大家发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不要与他发生争执,一切以大局为重,所有协调的事宜交由社区代为处理,请大家相信社区。居民们纷纷表示愿意相信社区能为他们解决这个问题。

接着社区立即与市路灯管理所取得联系,得知朱某已经去找过他们,要求将立在他家门前的路灯移位。路灯管理所表示,朱某的这个要求他们无法做到,所以才切断了那一路段的路灯照明,只有等此事有一个比较好的处理方案时,他们才会恢复照明。为了尽快恢复车渡区的路灯照明,同时又不使双方矛盾激化,我们想出了一个比较折衷的处理办法,并召集双方当事人开居民会议,在会上提出了处理意见:即由社区出面向路灯管理所打报告,申请将车渡区12号对面的路灯灯泡朝车渡区47号方向做90度移动,并由当事人在报告上签字同意,同时报送街道办事处签字盖章,再递交市路灯管理所。这一处理办法既照顾了当事双方的面子又无损于双方的利益,因此得到了当事双方的赞同。这份关于XX路车渡区12号对面路灯恢复照明的报告很快就交到了市路灯管理所。几天后,路灯管理所派人来将这盏路灯弄好了,并恢复了照明,居民对这个调解结果非常满意,朱某也感谢我们为他化解了他与街坊邻居之间的矛盾,

除了这些居民间纠纷以外,目前物业管理站与小区内居民的关系也是影响社区稳定的一个不安因素。我们认为,社区应当是物业与居民之间的“剂”,这样才能协调处理好物业与居民之间的关系。我辖区内的XX三区是一个采取封闭式管理的铁路小区,设有物业管理站。按规定,小区内不允许饲养家禽,而小区里还有个别居民违反规定,并将家禽在小区内放养,由此引起了物业与居民之间的矛盾。今年10月中旬,由于物业公司在小区内投放鼠药和喷施杀虫剂,导致几户居民饲养在外的家禽误食后死亡。这一事情在小区内掀起轩然大波。居民们找到社区,让社区出面向物业站讨个说法。当时,我国部分地区已出现“禽流感”疫情,我们一边做好居民工作,要求他们把死掉的家禽进行集中处理,以防流散出去被人误食而造成人身伤亡,一边抓紧时间与物业站负责人联系,督促他及时向上级物业公司汇报。后经了解,物业站在投药以前就已经在小区内张贴过通知了,但由于公布的投药时间与实际投药时间有些出入,这才造成了居民饲养在外家禽误食的情况。这一事件导致物业与居民之间的矛盾激化,居民还声称要将物业至法院。而物业一方则认为居民违反小区规定在先,且他们在投药前已经在小区内出过通知,居民饲养的家禽死亡也是他们咎由自取的结果。双方的关系一度闹得很僵。

社区经验交流材料篇(5)

随着城市框架的拉开,许多老人搬到了新区。老人们心里高兴是高兴,可是离开了以前的街坊邻居,心里倒觉得空落落的。为了帮助老人消愁解闷,我市一些社区建起了聊天站,由退休医生和一些老年人组成,通过聊天或谈心,一方面进行心理疏导,一方面让他们找回老街坊的感觉。目前,全市建有社区聊天站600多个。

在我市,社区服务更是形成了系列,这些服务系列包括老年人服务、残疾人服务、双拥优抚服务、保健康复服务、婚姻服务、计划生育服务、文体服务、市民文明教育服务、便民利民服务等多个项目。

稍作留心你会发现,居家附近不少便民店、餐馆、米店、理发店、洗衣店以及幼儿园、卫生所都挂有醒目的蓝色“社区服务网点”证牌,这些网点像卫星一样围绕着各个居住区,多了不觉得,少了却感到极大的不便。据统计,全市目前共有街道(镇)社区服务中心和居委会社区服务站44个,其他各类专业性服务设施5685个,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社区服务网络已初步形成。

重温“大杂院情怀”

据说,旧城改造乔迁新居的居民们搬家时的心情都是十分矛盾的,喜悦的是有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割舍不下的却是那份老街坊互相知冷知热的“大杂院情怀”。

社区经验交流材料篇(6)

(====年=月==日)

##县城市社区硬件设施建设自====年=月正式启动以来,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取得了较大进展。====—====年,萌渚社区、阳华社区、春晓社区集办公、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大楼相继竣工并投入使用,新社区办公大楼内设有功能齐全的健身房、老年大学、远程教育学习站、室、阅览室,开辟了低保服务大厅,室外建有绿化休闲广场、居务公开栏和便民休闲点等,成为了县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春晓社区先后被评为====年省文明社区,====年省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省科普文明社区、省民主法制示范社区,市安全文明社区、市基层党的建设示范点、市“三增一创”党支部先进社区。萌渚社区先后被评为====年度省文明社区、省和谐社区。阳华社区先后被评为====年度省老年工作先进社区、====年度市敬老模范先进社区等等。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几点做法

我县城市社区建房工作先后经过选址、征地、筹资、施工建设等四个阶段,在整个建设过程中自始至终,形成了县级领导挂帅,民政部门牵头,所在乡镇政府主抓,辖区单位配合,开发商支持,广大群众参与的良好管理格局。

一是选址用地视同公益。为了把社区建房的选址用地工作搞好,县委常委扩大会两次听取县城市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汇报,进行专题研究,最后决定,社区用地视同党政机关团体建设用地,由县土地储备中心统一无偿划拨不低于=亩的建房用地,其中春晓社区占地==亩。

二是筹集资金稳步推进。资金筹集是社区建房工作的关键。县委、县政府为此下发了专门文件,要求采取“七个一部分”的筹资办法,即县政府解决一部分,驻社区单位赞助一部分,开发商无偿提供一部分,向上争取一部分,政策优惠减免一部分,工程队贡献一部分,各职能部门捐助一部分。两年多来,共筹集资金===万元(其中县财政拨付经费==万元,各职能单位捐助==万元,县庆项目争取资金==万元,开发商赞助==万元,各社区募捐资金==万元)。通过强化资金管理制度,严肃财务纪律,专款专用,严把“一支笔”审批关,有力地保证了四个社区建房资金的正常需求。

三是广泛组织献爱心。社区建房工程是“民心工程”,秉承“社区是我家,发展靠大家”的理念,我们组织了多次献爱心活动。各社区建房工程老板以市场最低价承建,阳华社区开发商王羽诚先生,为支持阳华社区无办公条件的现实,在阳华社区新办公大楼建成之前,免费提供了两套==平方米的住房供社区办公,承建新办公楼后,从工程款中列减=万元捐赠给社区。

四是建筑选址独具一格。新落成的各社区办公大楼建筑风格上体现的是民族地域与西欧风情的完美结合。春晓社区办公大楼位于县城中心地带,地域宽阔,依山傍水,辖管县委四大家和各要害部门;萌渚社区和阳华社区的办公大楼位于开发区内,毗邻翠华公园,绿树掩影,繁华似景,是个花园式的居家之地;豸山社区位于老城区,居民密集,能多层次、多方位地为广大居民服务。四个社区办公大楼在规模和标识上相互统一。

二、几点体会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是基础。

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首先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工作,认为社区建设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以办公大楼为主的社区便件设施建设工程是事关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工程,是服务群众,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社区硬件设施建设工作自始至终被列为全县的一项重要工作,县委常委扩大会先后多次听取社区硬件设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专题汇报,及时研究和解决了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了社区硬件设施建设的顺利进行;其次是各级各部门识大体、顾大局,与县委、政府保持高度的一致,民政部门始终把推动社区建设作为民政部门的一件大事要事来抓,加大了人、财、物等方面的投入;第三是强化宣传发动,充分利用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理念深入人心,精心组织捐赠现场达==余次,在春晓社区的一次捐赠过程中,县纪委带头捐款====元,其他各辖区单位主要负责人纷纷举牌募捐,一次性募捐社区建房资金达=万余元,从而形成了“社区建房是好事,是实事,是在建设我们自己的美好家园”的共识,营造了全社区重视、关心、支持、参与社区硬件设施建设的浓厚氛围。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是关键

江华的社区硬件设施建设能有所进步,关键是领导重视,县里在保持原社区建设工作领导班子不变的前提下,加强了领导力量,成立了县委副书记为组长,国土、规划、民政、沱江镇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各社区主任为成员的社区硬件设施建设领导小组,同时,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四大家各安排一名副职联系一个社区,专门协调社区硬件设施建设工作中的有关问题,从文件制订出台到经费划拨落实,从土地征用到有关问题协调解决,无一不凝聚几大家领导的心血、汗水。县委副书记###在整个社区建设工作过程中,既当统帅,又当兵,曾多次亲自主持相关部门协调解决社区建房的国土手续问题,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同志多次抽空组织召开协调会议,专题研究解决豸山社区的选址问题,分管民政副县长亲自带领民政部门积极向上申报县庆项目,争取社区建房扶持资金等等。

=、共驻共建,形成合力是前提。

社区硬件设施建设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要靠哪一个部门来完成是不可能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注重共筑共建形成合力,形成了由县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人民群众参与的运作机制。一是明确各相关单位的工作职责,组织各部门参与社区硬件设施建设,下发了《江华瑶族自治县城市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成员单位职责》,要求各单位切实履行职责;二是注重调动社会各界和广大居民群众参与社区硬件设施建设,从筹建社区居委会起,我县共驻共建社区热潮就一浪高过一浪。====年上半年,县电信局无偿为各社区安装了电话,房地产开发商为社区无偿提供两套==平方米的办公用房,一市开发商为社区捐赠了====元现金,民营企业家蒋学德为社区捐赠=吨水泥、现金====元。去年县委经济工作会后,新一轮共驻共建热潮不断高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为社区捐款=万元,县民政为社区捐款=万元,县发展计划委为社区捐款=万元,江华一中为社区捐款=万元,县地税局为社区捐款=万元,民营企业家王羽成捐款=万元,两年来,各社区已收到捐款==多万元,水泥===余吨。

社区经验交流材料篇(7)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天城是红河州的北大门,辖区总面积4004平方公里,距省会昆明143公里,昆河公路纵贯腹地93公里,滇越铁路沿西境跨越78公里,具有良好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全县共辖3乡10镇,129个村委会,1073个村民小组。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用火、用电、用气量随之增大,火灾隐患突出,导致许多火灾事故的发生。为此,我县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从讲政治的高度,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始终把统筹农村消防工作作为贯彻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举措来抓好落实,把农村消防工作作为“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加以研究,切实增强做好农村消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竭尽全力遏制农村火灾事故的发生。

一、农村消防工作的基本情况

2003年,全县发生火灾15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93,954.6元,其中农村火灾10起,经济损失339,352.6元,占全县火灾发生率的66.7%,占火灾损失近一半。面对农村火灾严峻的形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调整防范策略,在做好城镇消防工作的同时,把消防工作的重点逐步转移到农村,并按照省、州政府消防工作安排,提出了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创建“消防安全村寨”的活动,切实加强农村消防工作。今年1至9月份,全县共发生农村火灾1起,损失3.2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火灾起数下降9倍、火灾损失下降了90.56%。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县、乡镇、村委会、村民小组把农村消防安全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一是县政府成立了以消防、建设、旅游、教育、经贸等部门为成员的防火安全委员会,各乡镇成立了防火安全领导小组,负责日常的防火监督检查和组织火灾扑救等工作。二是层层落实农村消防工作责任。年初,县政府与州政府签定责任书后,专门召开消防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消防工作,与13个乡镇人民政府签定了《消防安全目标责任书》,对2003年消防工作中成绩突出的4个乡镇进行了奖励;各乡镇与村民委员会签订《消防安全目标责任状》;村委会与各村民小组、村民家庭分别签订了《消防安全责任书》、《村民防火公约》。通过层层签订责任制,做到目标、任务、措施、责任、考核五到位,使我县的农村消防安全工作做到了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运行,确保了消防安全工作的正常、顺利开展。三是适时召开全县防火安全委员会会议,研究安排农村消防工作。年初下发了《天城县农村消防工作实施意见》和《天城县农村消防工作建设标准》,安排部署2004年消防工作。四是县委、政府领导带头,联合公安、消防、工商等有关部门深入农村检查指导工作,解决农村消防工作的难点和疑点问题。今年以来,全县共组织开展农村防火检查指导6次,乡镇政府派出工作组20个150余人次,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二)广泛宣传,全员参与

在认真深入地分析当前农村消防安全形势,牢牢汲取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提高农村消防安全意识上。一是开展好农村消防安全常识教育。紧紧围绕学习贯彻《消防法》,积极开展消防安全常识教育。以“消防安全进村庄平安伴我奔小康”为主题,充分利用村寨的道路、村民活动中心等公众场所以制作墙画、出黑板报、悬挂或粘贴消防宣传标语及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进行宣传,向广大村民宣传消防法律法规,普及防火、灭火和自救逃生等知识。今年以来,试点村寨共制作墙画5面,粘贴标语8次,出黑板报3次,发放宣传资料600余份,书籍20余册。在村民活动中心播放了《火灾预防与自救》、《为了您的安全》等VCD光碟3次。二是开展好两个农村消防宣传阵地教育。充分发挥“学校”和“乡镇”两个消防宣传阵地,以村完小、乡镇中学为平台,将消防安全融入德育教育之中,由法制副校长每月进行消防安全教育,把消防安全教育纳入日常教学内容中,组织师生进行自救逃生训练,在学校开展消防专刊黑板报评比,形成“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全县农村人人讲安全,户户懂消防的良好氛围。三是各乡镇加强对商店、电子游戏室、餐馆、家庭式小作坊等经营场所业主和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使他们掌握安全用火、用电、用油的基本常识和疏散、逃生的基本技能。同时,在村寨中开展“消防安全文明户”评比,推出家庭成员消防安全意识良好、群众满意的家庭为“消防安全文明户”,推选出为消防工作建设做出贡献的个人为“消防工作先进个人”。四是开展好消防站流动对外开放教育。利用天城县消防大队消防站流动对外开放,组织开展以“消防安全进校园平安伴随我成长”为主题的学校消防宣传活动,实现“小手拉大手,共同拉住平安手”,将消防安全知识通过学生带入千家万户。今年,消防站流动对外开放20次,受教育群众及师生5万余人。五是利用新闻媒体加大消防宣传力度,今年以来,在天城电视台播放了“大火无情人有情”等报道,并在春节期间制作播放了《春节期间如何预防火灾》的专题节目。同时,建立长期的农村消防宣传平台,在昆河公路(326国道)蚂蚁哨段西侧竖立了“消防进农村,平安伴我奔小康”的大型固定消防宣传广告牌,为农村消防安全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完善设施,优化环境

针对农村消防工作基础设施薄弱、民众传统式生活习俗,农村火灾隐患依然突出,致灾因素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在优化环境上狠下功夫。一是实施道路改造,解决消防通道和防火间距问题。针对天城农村普遍存在道路交通条件差,没有消防通道,建筑物大部分为土木结构,耐火等级低,防火间距不足,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火烧连营的实际,我县着重解决农村道路问题,仅试点村寨可邑村就投资兴建乡村公路15公里,在村里修建了到达各家各户的宽约2米的石板路,可使农用简易消防车直接到达各家各户门口,解决了消防通道和村民住房的防火间距问题。二是改造农村水源建设,解决消防用水问题。根据天城农村干旱地区多的实际,我县结合人畜饮水工程建设,采取多渠道多门路筹措资金,保证了每30户有一个消防水池。仅可邑村就有3个500立方米大水塘,并且每家每户都有一口30立方米的水窖,为消防供水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三是开展“三堆”(柴堆、草堆、粪堆)专项治理。结合精神文明村寨建设,将农村“三堆”的规划治理作为农村消防工作的重点,每到秋季各级政府均召开会议对“三堆”问题进行部署,把责任落实到各家各户,让老百姓将灶台边、过道上和房梁上的柴堆、草堆和房前屋后的粪堆搬到就近的堆场,统一堆放,对无法设置堆场或离堆场远、无法就近堆放的,严格规定“三堆”的堆放间距和高度,杜绝由于随意堆放生活用品而引起的民房火灾。通过“三堆”治理,极大的改善了农村消防安全环境。

(四)抓好试点,总结经验

今年5月,县政府根据各乡镇上报的农村消防建设试点单位的有关材料,经过实地调查,充分论证,确定了西三镇可邑村为全县农村消防建设试点村寨,通过农村消防试点工作的成功开展,结合实际,以点带面,向其他乡镇、村委会辐射,建立健全村寨消防安全防控体系,推进全县农村消防工作。目前,全县各乡镇都建立了乡镇、村委会、村民小组三级消防组织机构,建立了农村义务消防队129个,义务消防分队1073个,购置了手台机动泵、水带、水枪等器材。巡检司镇还结合离消防大队驻地远,一旦发生火灾,消防部门无法及时扑救的实际,积极与巡检司电厂协调联系,促成电厂购置了一辆解放七平柴5吨水罐消防车,建立了15人的专职消防队,为处置巡检司片区的火灾事故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农村消防工作的经验和体会

(一)各级政府重视是做好农村消防工作的前提。可邑村被县政府确定为全县的农村消防安全建设试点单位后,西三镇政府高度重视,拨出专款15000元,用于购置消防装备,同时,建立健全了全镇的各级消防组织,使全镇的消防工作有人组织,有人负责,有人落实,形成以乡镇为主导,村委会为依托,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的农村消防工作运行机制,为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版权所有

(二)充分发动群众是做好农村消防工作的关键。目前,消防部门警力有限,而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限的,只有全力推进消防宣传进村寨,才能提高农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只有将农村消防工作扎根于群众之中,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聪明才智,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整合资源是做好农村消防工作的基础。农村消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推进农村消防建设过程中,公安、消防、民政等部门必须通力合作,才能使农村消防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扶贫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学校的安全教育等工作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切实保障农村消防安全。

社区经验交流材料篇(8)

计岭市场,于1999年由计岭经济合作社建成使用,深圳市好百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承包经营,在200年10月被选定为镇创建食品安全样板市场的试点市场。该市场建筑面积3008平方米,有固定铺位30间,摊档45个,其中猪肉摊档13个,蔬菜摊档20个,水产摊档3个,水果摊档3个,熟食摊档3个,豆腐摊档1个,其他摊档2个。

计岭市场于10月开始创建食品安全样板市场,共投入40多万元,各项硬件设施按市食品安全样板市场验收标准升级改造。通过升级改造,该市场增加了车辆停放区、消费者投诉箱、公称、消防器材、咨询服务台、高标准熟食档、三鸟档等设施,场内软、硬件设施和管理较改造前都有了明显改善,场容场貌焕然一新:一是场外悬挂了大型食品安全宣传广告牌,场内张贴宣传横幅、图画,并安装了电子显示屏,让群众实时了解各样商品价格、质量等情况;二是场内各经营店铺和摊档均按要求做好了持证经营、亮证经营和明码标价;三是市场管理办公室能按要求完善经营者档案,建立索票索证制度和市场食品准入制度,把牢食品准入关;四是增聘人手,进一步加强日常卫生环境保洁,确保场内场外卫生清洁,为消费者营造了良好的交易环境。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

200年8月,村召开了样板市场创建工作动员会议,明确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和要求,同时专门成立由村主任为组长的“食品安全样板市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对样板市场创建工作进行统一部署。领导小组下设专门办公室,负责牵头统筹指导、检查、督导等相关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由镇工商分局制订的《镇创建食品安全样板市场工作方案》,积极组织实施样板市场相关标准及有关操作方法。同时邀请镇经贸办、工商分局、卫生防疫、农业办、综合执法分局等单位积极协助,为创建食品安全样板市场提供直接的指导和监督。

(二)紧抓工作方案,全力创建样板市场

经过详细的研究和讨论,计岭市场被定为食品安全样板市场示范点。村多次与该市场承包者协商,结合该市场特点,制定样板市场升级方案,并按照样板示范市场的标准,在管理和设施上对市场全面升级改造,建设一个高质量、高标准的超市式的样板市场。

一是抓好硬件设施升级改造。计岭市场按照市食品安全样板市场验收标准的要求,增加了专门的车辆停放区、消费者投诉箱、公称、有效的消防器材和专门的咨询服务台,高标准设置了熟食档、三鸟档等设施。场容场貌焕然一新,场外悬挂了大型食品安全宣传广告牌,场内张贴宣传横幅、图画,并安装了电子显示屏,让群众实时了解各样商品价格、质量等情况。

二是提高市场经营者管理水平。实行场长负责制,下设专职管理人员,包括日常食品监管巡查、蔬菜农药残留检测、证照管理、票证台帐档案管理、卫生摆卖秩序管理、安全管理和投诉处理等人员,建立管理工作架构,明确人员分工和职责,并在市场办公室公示。从管理制度、场内卫生环境、经营户经营秩序、车辆停放管理、食品卫生管理和“除四害”工作等五方面入手,将整治工作的重点具体化、细分化。

三是规范市场经营秩序。严格落实市场食品准入制度、食品质量管理责任制度、食品质量公示制度、索票索证制度等,建立了经营者的购销台帐和资料档案。要求市场经营户明码标价、不短斤缺两;要求禽鸟档内的销售人员配备相关的防禽流感安全防护用具;要求熟食类销售人员配备健康证、口罩、手套和帽;禁止经营户销售假冒伪劣商品。

(三)实施“走出去”战略,学习先进市场经验

村积极响应镇整治农贸市场工作领导小组的号召,组织人员赴东城友谊市场、东城市场、常平肉菜市场等先进市场进行参观学习,学习样板市场主体硬件设施的改造经验,借鉴样板市场的场内布局规划和设计的成功思路,实地观摩样板市场的管理工作模式。在实 地观摩、对比中发现自身存在问题,取长补短,并加紧进行整改。

(四)邀请市领导指导工作,努力整改存在问题

村多次邀请负责整治农贸市场工作的有关部门领导亲临计岭市场指导工作,客观指出存在问题,并对提出的问题努力进行整改。

社区经验交流材料篇(9)

一、基本情况

农贸市场位于镇村,于重建至今,是一个以经营粮油副食、蔬菜、肉类、三鸟、水产及农副产品等为主的综合性集贸市场,市场面积有多平方米,目前,经升级改造后拥有摊档位60多个,商铺9间。

二、主要做法

(一)完善硬件设施建设

市场硬件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本条件,只有加强硬件改造,切实解决市场脏、乱、差问题,才能提升市场规模档次,给消费者营造一个整洁和谐的消费环境。

一方面是疏通和改造市场内排水设施。全面对市场原有的排水系统进行清淤疏导,同时结合行业特点,采用不同的形式对市场的排水设施进行改造,对水产、蔬菜区明显带有水的行业采用档内外、明暗排相结合的方式,其他经营类区域采用暗排为主,明排辅助的方式,务求有效地清除地面积水。

另一方面是改造各区的经营设施。按照建设标准,针对重点食品经营设施进行改造。

1、猪肉区改造:在猪肉销售区,设置定点屠宰场的资料、公示栏,每个经营户档位上设置检验检疫合格证明公示牌,统一铺设猪肉摆卖台板,做到统一模式,统一规格。

2、熟食档改造:设立预进间和售卖间,熟食档在原来基础上升高加宽,确保空气流通,预进间内配备洗手、消毒设备,售卖间起到防蝇、防蚊、防尘、防虫等作用。

3、禽鸟档改造:实行销售和屠宰分离,每个禽鸟档均设独立的屠宰间,禽鸟笼全部采用不锈钢材料制造,禽鸟粪便实施暗排。在每个禽鸟档设置了检验检疫合格证明公示牌和配置相关安全防护用具和消毒药水。

4、蔬菜检测室改造:设立独立的蔬菜检测室,配置完整的快速果蔬残农检测设备,检测制度上墙公示。

5、公示设施的改造:在市场的显眼位置设置果蔬检测结果公示栏,不合格食品退市公示栏和违法违章公示栏,在市场主通道设置了电子显示屏,在市场流通领域设置了商品检测信息公示栏和营业执照亮照公示栏,同时,每个经营者档位正面,公示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健康证、检验检疫证等证件。

6、档案设施改造:市场设置了专门的资料室,对市场食品准入档案设有专柜,对台帐、票据资料进行统一登记管理。

(二)健全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市场经营管理

健全管理制度是农贸市场规范化的核心,落实制度是创建样板市场的关键,因此,村把健全和落实管理制度作为创建样板市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突出抓紧抓好。

1、建立健全管理架构。市场实行经理、场长负责制,下设专职管理人员,包括日常食品监管廵查、果蔬农药残留检测、证照管理、票证台帐档案管理、卫生摆卖秩序管理、安全管理和投诉处理等。

2、合理进行人员分工。由一名专职人员负责票证台帐档案管理、日常食品监管廵查、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结果公示;由一名专职人员负责证照管理和投诉处理,市场管理和保洁员负责卫生摆卖秩序管理、安全管理,此外,完善市场管理制度,全天24小时廵逻上班管理,实行分区管理责任制,明确每个市场管理员的职责,提高市场管理员的工作职效,以此保证市场管理的质量和卫生质量。

3、落实食品准入措施。市场与经营者签订了食品质量协议书和承诺书,经营者与食品公司签订定点屠宰加工协议书,同时,督促经营者办理相关营业执照,做到持证持照经营。

社区经验交流材料篇(10)

一、农村消防工作的基本情况

~年,全县发生火灾15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93,954.6元,其中农村火灾10起,经济损失339,352.6元,占全县火灾发生率的66.7%,占火灾损失近一半。面对农村火灾严峻的形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调整防范策略,在做好城镇消防工作的同时,把消防工作的重点逐步转移到农村,并按照盛州政府消防工作安排,提出了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创建“消防安全村寨”的活动,切实加强农村消防工作。今年1至9月份,全县共发生农村火灾1起,损失3.2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火灾起数下降9倍、火灾损失下降了90.56%。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县、乡镇、村委会、村民小组把农村消防安全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一是县政府成立了以消防、建设、旅游、教育、经贸等部门为成员的防火安全委员会,各乡镇成立了防火安全领导小组,负责日常的防火监督检查和组织火灾扑救等工作。二是层层落实农村消防工作责任。年初,县政府与州政府签定责任书后,专门召开消防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消防工作,与13个乡镇人民政府签定了《消防安全目标责任书》,对~年消防工作中成绩突出的4个乡镇进行了奖励;各乡镇与村民委员会签订《消防安全目标责任状》;村委会与各村民小组、村民家庭分别签订了《消防安全责任书》、《村民防火公约》。通过层层签订责任制,做到目标、任务、措施、责任、考核五到位,使我县的农村消防安全工作做到了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运行,确保了消防安全工作的正常、顺利开展。三是适时召开全县防火安全委员会会议,研究安排农村消防工作。年初下发了《天城县农村消防工作实施意见》和《天城县农村消防工作建设标准》,安排部署

~年消防工作。四是县委、政府领导带头,联合公安、消防、工商等有关部门深入农村检查指导工作,解决农村消防工作的难点和疑点问题。今年以来,全县共组织开展农村防火检查指导6次,乡镇政府派出工作组20个150余人次,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二)广泛宣传,全员参与

在认真深入地分析当前农村消防安全形势,牢牢汲取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提高农村消防安全意识上。一是开展好农村消防安全常识教育。紧紧围绕学习贯彻《消防法》,积极开展消防安全常识教育。以“消防安全进村庄平安伴我奔小康”为主题,充分利用村寨的道路、村民活动中心等公众场所以制作墙画、出黑板报、悬挂或粘贴消防宣传标语及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进行宣传,向广大村民宣传消防法律法规,普及防火、灭火和自救逃生等知识。今年以来,试点村寨共制作墙画5面,粘贴标语8次,出黑板报3次,发放宣传资料600余份,书籍20余册。在村民活动中心播放了《火灾预防与自救》、《为了您的安全》等vcd光碟3次。二是开展好两个农村消防宣传阵地教育。充分发挥“学校”和“乡镇”两个消防宣传阵地,以村完孝乡镇中学为平台,将消防安全融入德育教育之中,由法制副校长每月进行消防安全教育,把消防安全教育纳入日常教学内容中,组织师生进行自救逃生训练,在学校开展消防专刊黑板报评比,形成“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全县农村人人讲安全,户户懂消防的良好氛围。三是各乡镇加强对商店、电子游戏室、餐馆、家庭式小作坊等经营场所业主和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使他们掌握安全用火、用电、用油的基本常识和疏散、逃生的基本技能。同时,在村寨中开展“消防安全文明户”评比,推出家庭成员消防安全意识良好、群众满意的家庭为“消防安全文明户”,推选出为消防工作建设做出贡献的个人为“消防工作先进个人”。四是开展好消防站流动对外开放教育。利用天城县消防大队消防站流动对外开放,组织开展以“消防安全进校园平安伴随我成长”为主题的学校消防宣传活动,实现“小手拉大手,共同拉住平安手”,将消防安全知识通过学生带入千家万户。今年,消防站流动对外开放20次,受教育群众及师生5万余人。五是利用新闻媒体加大消防宣传力度,今年以来,在天城电视台播放了“大火无情人有情”等报道,并在春节期间制作播放了《春节期间如何预防火灾》的专题节目。同时,建立长期的农村消防宣传平台,在昆河公路(326国道)蚂蚁哨段西侧竖立了“消防进农村,平安伴我奔小康”的大型固定消防宣传广告牌,为农村消防安全建设创造良好的~氛围。

(三)完善设施,优化环境

针对农村消防工作基础设施薄弱、民众传统式生活习俗,农村火灾隐患依然突出,致灾因素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在优化环境上狠下功夫。一是实施道路改造,解决消防通道和防火间距问题。针对天城农村普遍存在道路交通条件差,没有消防通道,建筑物大部分为土木结构,耐火等级低,防火间距不足,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火烧连营的实际,我县着重解决农村道路问题,仅试点村寨可邑村就投资兴建乡村公路15公里,在村里修建了到达各家各户的宽约2米的石板路,可使农用简易消防车直接到达各家各户门口,解决了消防通道和村民住房的防火间距问题。二是改造农村水源建设,解决消防用水问题。根据天城农村干

旱地区多的实际,我县结合人畜饮水工程建设,采取多渠道多门路筹措资金,保证了每30户有一个消防水池。仅可邑村就有3个500立方米大水塘,并且每家每户都有一口30立方米的水窖,为消防供水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三是开展“三堆”(柴堆、草堆、粪堆)专项治理。结合精神文明村寨建设,将农村“三堆”的规划治理作为农村消防工作的重点,每到秋季各级政府均召开会议对“三堆”问题进行部署,把责任落实到各家各户,让老百姓将灶台边、过道上和房梁上的柴堆、草堆和房前屋后的粪堆搬到就近的堆场,统一堆放,对无法设置堆场或离堆场远、无法就近堆放的,严格规定“三堆”的堆放间距和高度,杜绝由于随意堆放生活用品而引起的民房火灾。通过“三堆”治理,极大的改善了农村消防安全环境。

(四)抓好试点,总结经验

今年5月,县政府根据各乡镇上报的农村消防建设试点单位的有关材料,经过实地调查,充分论证,确定了西三镇可邑村为全县农村消防建设试点村寨,通过农村消防试点工作的成功开展,结合实际,以点带面,向其他乡镇、村委会辐射,建立健全村寨消防安全防控体系,推进全县农村消防工作。目前,全县各乡镇都建立了乡镇、村委会、村民小组三级消防组织机构,建立了农村义务消防队129个,义务消防分队1073个,购置了手台机动泵、水带、水枪等器材。巡检司镇还结合离消防大队驻地远,一旦发生火灾,消防部门无法及时扑救的实际,积极与巡检司电厂协调联系,促成电厂购置了一辆解放七平柴

5吨水罐消防车,建立了15人的专职消防队,为处置巡检司片区的火灾事故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农村消防工作的经验和体会

(一)各级政府重视是做好农村消防工作的前提。可邑村被县政府确定为全县的农村消防安全建设试点单位后,西三镇政府高度重视,拨出专款15000元,用于购置消防装备,同时,建立健全了全镇的各级消防组织,使全镇的消防工作有人组织,有人负责,有人落实,形成以乡镇为主导,村委会为依托,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的农村消防工作运行机制,为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充分发动群众是做好农村消防工作的关键。目前,消防部门警力有限,而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限的,只有全力推进消防宣传进村寨,才能提高农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只有将农村消防工作扎根于群众之中,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聪明才智,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整合资源是做好农村消防工作的基矗农村消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推进农村消防建设过程中,公安、消防、民政等部门必须通力合作,才能使农村消防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扶贫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学校的安全教育等工作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切实保障农村消防安全。

社区经验交流材料篇(11)

我县城市社区建房工作先后经过选址、征地、筹资、施工建设等四个阶段,在整个建设过程中自始至终,形成了县级领导挂帅,民政部门牵头,所在乡镇政府主抓,辖区单位配合,开发商支持,广大群众参与的良好管理格局。

一是选址用地视同公益。为了把社区建房的选址用地工作搞好,县委常委扩大会两次听取县城市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汇报,进行专题研究,最后决定,社区用地视同党政机关团体建设用地,由县土地储备中心统一无偿划拨不低于3亩的建房用地,其中春晓社区占地12亩。

二是筹集资金稳步推进。资金筹集是社区建房工作的关键。县委、县政府为此下发了专门文件,要求采取“七个一部分”的筹资办法,即县政府解决一部分,驻社区单位赞助一部分,开发商无偿提供一部分,向上争取一部分,政策优惠减免一部分,工程队贡献一部分,各职能部门捐助一部分。两年多来,共筹集资金110万元(其中县财政拨付经费20万元,各职能单位捐助20万元,县庆项目争取资金20万元,开发商赞助10万元,各社区募捐资金40万元)。通过强化资金管理制度,严肃财务纪律,专款专用,严把“一支笔”审批关,有力地保证了四个社区建房资金的正常需求。

三是广泛组织献爱心。社区建房工程是“民心工程”,秉承“社区是我家,发展靠大家”的理念,我们组织了多次献爱心活动。各社区建房工程老板以市场最低价承建,阳华社区开发商王羽诚先生,为支持阳华社区无办公条件的现实,在阳华社区新办公大楼建成之前,免费提供了两套80平方米的住房供社区办公,承建新办公楼后,从工程款中列减2万元捐赠给社区。

四是建筑选址独具一格。新落成的各社区办公大楼建筑风格上体现的是民族地域与西欧风情的完美结合。春晓社区办公大楼位于县城中心地带,地域宽阔,依山傍水,辖管县委四大家和各要害部门;萌渚社区和阳华社区的办公大楼位于开发区内,毗邻翠华公园,绿树掩影,繁华似景,是个花园式的居家之地;豸山社区位于老城区,居民密集,能多层次、多方位地为广大居民服务。四个社区办公大楼在规模和标识上相互统一。

二、几点体会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是基础。

首先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工作,认为社区建设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以办公大楼为主的社区便件设施建设工程是事关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工程,是服务群众,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社区硬件设施建设工作自始至终被列为全县的一项重要工作,县委常委扩大会先后多次听取社区硬件设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专题汇报,及时研究和解决了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了社区硬件设施建设的顺利进行;其次是各级各部门识大体、顾大局,与县委、政府保持高度的一致,民政部门始终把推动社区建设作为民政部门的一件大事要事来抓,加大了人、财、物等方面的投入;第三是强化宣传发动,充分利用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理念深入人心,精心组织捐赠现场达10余次,在春晓社区的一次捐赠过程中,县纪委带头捐款5000元,其他各辖区单位主要负责人纷纷举牌募捐,一次性募捐社区建房资金达6万余元,从而形成了“社区建房是好事,是实事,是在建设我们自己的美好家园”的共识,营造了全社区重视、关心、支持、参与社区硬件设施建设的浓厚氛围。

2、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是关键

江华的社区硬件设施建设能有所进步,关键是领导重视,县里在保持原社区建设工作领导班子不变的前提下,加强了领导力量,成立了县委副书记为组长,国土、规划、民政、沱江镇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各社区主任为成员的社区硬件设施建设领导小组,同时,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四大家各安排一名副职联系一个社区,专门协调社区硬件设施建设工作中的有关问题,从文件制订出台到经费划拨落实,从土地征用到有关问题协调解决,无一不凝聚几大家领导的心血、汗水。县委副书记###在整个社区建设工作过程中,既当统帅,又当兵,曾多次亲自主持相关部门协调解决社区建房的国土手续问题,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同志多次抽空组织召开协调会议,专题研究解决豸山社区的选址问题,分管民政副县长亲自带领民政部门积极向上申报县庆项目,争取社区建房扶持资金等等。

3、共驻共建,形成合力是前提。

社区硬件设施建设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要靠哪一个部门来完成是不可能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注重共筑共建形成合力,形成了由县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人民群众参与的运作机制。一是明确各相关单位的工作职责,组织各部门参与社区硬件设施建设,下发了《江华瑶族自治县城市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成员单位职责》,要求各单位切实履行职责;二是注重调动社会各界和广大居民群众参与社区硬件设施建设,从筹建社区居委会起,我县共驻共建社区热潮就一浪高过一浪。2003年上半年,县电信局无偿为各社区安装了电话,房地产开发商为社区无偿提供两套80平方米的办公用房,一市开发商为社区捐赠了2000元现金,民营企业家蒋学德为社区捐赠5吨水泥、现金2000元。去年县委经济工作会后,新一轮共驻共建热潮不断高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为社区捐款6万元,县民政为社区捐款8万元,县发展计划委为社区捐款4万元,江华一中为社区捐款2万元,县地税局为社区捐款1万元,民营企业家王羽成捐款2万元,两年来,各社区已收到捐款70多万元,水泥120余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