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学校与教育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5 15:01:43

学校与教育论文

学校与教育论文篇(1)

(二)时间序列的单位根检验首先,我们考虑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是否存在着相关关系。运用计量软件Eviews7.2,对社会教育组织(SJZZ)、学校教育(XXZZ)、高等学校(GDXX)、中等学校(ZDXX)及小学校(XXX)的时间序列进行相关性检验,得到它们的相关系数矩阵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具体到各层面,社会教育与中等学校及小学校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小学校与中等学校、高等学校三者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其中,高等学校与中等学校的相关性高于高等学校与小学校相关性,但小于中等学校与小学校的相关性。值得注意的是,社会教育与小学校的相关系数一样,这主要是因为小学校的数量在学校教育中占了非常大的比例,小学校数量几乎等于学校教育总量。虽然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存在较高的相关性,但它们之间具体相关关系的得出,需要对它们建立合适的回归方程。具体步骤为:第一,检验原时间序列的平稳性。采用ADF(AugmentedDickey-Fuller)方法对小学校、中等学校和高等学校及社会教育组织,4个变量的原时间序列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在1%、5%、10%三个显著水平下全部包含单位根(见表2),表明原时间序列均为非平稳的时间序列。第二,检验一阶差分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对4个变量的原时间序列进行一阶差分并进行ADF检验,结果显示在1%、5%、10%三个显著水平下都是平稳的序列(见表2),即4个变量都是I(1)过程(即一阶单整),可进一步对它们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

(三)模型的建立及协整关系检验首先,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并根据赤池信息准则(AIC)和施瓦茨准则(SC)来确定VAR模型的最佳滞后期,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在LR、FPE、AIC、SC、HQ等5个评价最佳滞后期的指标中,有4个显示最佳滞后期数为3,据此建立VAR(3)模型并对序列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首先计算回归方程的迹值,然后与不存在协整关系、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和存在两个协整关系等假设前提下的迹值比较,如果回归方程的迹值大于假设条件下的临界值时,那么就拒绝其前提假设;反之,则接受其前提假设。Johansen协整关系结果如表4所示。从表4可知,在显著性水平5%下只拒绝了4个变量不存在协整关系的假设,也就是说在5%的水平下有且只有一个协整关系,对于最大特征值的统计量检验也得出相同结论。进行回归分析后结果得到表5所示结果,据此可以写出社会教育与其他变量的协整方程。这个方程是长期均衡方程,u^t是误差修正项。从所估计的方程中可以看出,中等学校和小学校对社会教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可能是由于中小学的数量庞大,分布较广所致。由上文可知,学校主要为社会教育提供师资和场地,因此其规模越大,能够为社会教育提供的资源就越多,就越能促进社会教育发展。在高等学校和中等学校不变的情况下,小学校增加1%,则社会教育组织约增加78.5%。在高等学习和小学校不变的情况下,中等学校增加1%,则社会教育组织约增加267%。高等教育则对社会教育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这可能是高等学校的建立需要太多的资源从而挤占了社会教育的资源所致。在中等学校和小学不变的情况下,高等学校增加1%,社会教育将减少22823.35%。不过由于小学数量大大超过中学的数量,所以虽然其增加比率较小,但从总量来看,其对社会教育产生的作用比中学产生的作用要大。而高等教育由于总体规模不大,其对社会教育的总体影响也不大。

(四)Granger因果检验根据Johansen协整检验可知,社会教育组织、高等学校、中等学校和小学校存在一个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是并没有得出4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因此需要进一步对变量社会教育组织、高等学校、中等学校和小学校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选择由VAR(3)模型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得到表6结果。根据检验结果,在5%的显著水平上,小学校是中等学校变化的原因,中等学校也是小学校变化的原因。小学校是社会教育变化的原因,但社会教育不是小学校变化的原因。综合以上分析,可以认为学校教育对社会教育具有较大的影响,其中又以小学校对社会教育的影响较大,是社会教育的Granger原因。社会教育对学校教育具有较弱的影响,不是学校教育的Granger原因。这与上述相关系数的检验结果相呼应,也符合两者关系动态变化的事实,即虽然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具有互补性依赖,但是双方依赖的强度是不一样的,社会教育显然更加依赖于学校教育。资源依赖理论认为,对资源决定权控制的集中和资源对组织的重要性共同决定了一方对另一方的依赖程度[4]。社会教育向提供学校教育提供的某些资源并不是关键或必须的,如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等等。而有些资源对学校教育来说可以从很多渠道获得,如研究材料的来源和验证的场地、就业和实习机会等等。社会教育仅是社会活动中的极小部分,对学校教育的发展不能起决定性的影响作用。而学校教育则是社会教育存在的基础,学校教育提供的理论来源、师资、场地和设备等等,都是社会教育所必须拥有的。其中最重要的师资,绝大部分都是由学校培养或直接提供。因此,社会教育对学校教育的依赖程度,要远高于学校教育对社会教育的依赖程度。也就说学校教育对社会教育的影响要远大于社会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其中又以小学校对社会教育的影响最大,这是由两者之间的关系所决定的。社会教育的一大任务是要对失学成人开展补习教育。而这些失学成人之所以失学,主要原因便是小学教育不发达,义务教育没有得到切实的实行。从这个角度看,两者应该是一种竞争关系,即小学校的发展会抑制社会教育的发展,但是上述协整方程的结果告诉我们小学对社会教育具有促进作用。而且小学校与社会教育历年的发展过程告诉我们,两者之间也不是一直呈现反向变动的趋势。如图1所示小学校与社会教育的相对规模变化呈现4个比较明显的阶段:1912—1928年,1928—1936年,1936—1940年,1940—1949年。在4个阶段中,只有第一阶段和第四阶段符合小学校对社会教育具有抑制作用的竞争性特征,即呈现负相关。但在第二和第三阶段,小学校表现出对社会教育具有促进作用的特征,即呈现正相关。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动态关系变化可知[3],在弱共生阶段,即在1912—1928年和1940—1949年两个时期,小学校对社会教育表现出抑制性,而在强共生阶段,即1928—1936年和1936—1940年两个时期,小学校对社会教育表现出促进作用。根据资源依赖理论,社会教育对学校教育特别是小学校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小学校是社会教育的Granger原因,而社会教育不是小学校的Granger原因,双方的竞争性与共生性关系的变化趋势,解释了两者的相对规模变化趋势。

学校与教育论文篇(2)

人是对象性的关系存在,其所进行的活动是对象性的活动,在对象性活动中,人将自己的本质外化于对象物,从而使对象性的现实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人在处理与“自然”这一对象关系的时候,要认识到人类只有在自然提供的现有条件下才能生存,人自身的发展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无法和自然分开。人的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就是以自然为对象,也只有在和自然发生关系的过程中才能体现人类自身的存在价值。但是,人类必须、也只有和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为自身服务。当人类以这样的方式处理与自然的关系,将会得到人类的长足的发展和幸福的生活,从而证明了人自己本质的力量;人在处理与“社会”这一对象的关系的时候,实际就是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如果我们只强调个人奋斗、个人成功,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其结果往往演变成为个人成功而不择手段,不惜以牺牲他人的利益为代价,从而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堕落甚至沦丧,人也将失去了人之为人的存在的价值和作为人的本质的自身力量;关于人与自身的对象性关系,现代人迷恋于对自然的大肆掠夺,对金钱和权力的疯狂追逐,而唯独忘记了人的自我意识以及对自我精神的反省,作为人自身及其存在的价值属性,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最终归结到人自身问题上来。人越发展,就越会产生精神层面的要求,人是精神的主题,物质功利的追求不应该成为人精神发展的障碍,相反,应该将人类物质功利的追求作为人的精神健康发展的资源。

一切对象对人来说都是成为了人自身的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人个性的对象,人类自身将成为一切对象性活动的最终的归结者。因此,当今时代人之为人的对象性本质,就是通过人处理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的对象性关系来证明自己的本质力量,也就是说,人文精神是处理一切对象性关系的先决条件,人类如果失去了作为人自身的本质,也就失去了作为人而存在的价值。

二、学校教育对学生人文精神养育

人文精神不是一个知识问题,不可以像传授技能那样传授人文精神。但是,学校教育更不可以在人文教育方面无所作为,对于受教育者人文精神的养育,我们从如下几个方面做些探讨。

1、 教育目的。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能力,其根本宗旨在于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活动的主体。教育活动固然与政治、经济等活动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但是,无论从目的、过程、还是手段来看,教育活动与其他活动都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把教育当成了政治工具或者经济发展的工具,就违背了教育“将人培养成为社会活动主体”的教育目的。教育如果离开了培养人,离开了培养具有人之本性和存在价值的人,就无法实现教育的目的,而弘扬人文精神的主旨也正在于此。

学校与教育论文篇(3)

简单来说学校体育是体育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它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所不可缺少的内容,是为社会培养出合格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学校体育教育学生懂得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必要性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锻炼观。

社会体育也称“群众体育”、““大众体育”。是与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对应的概念。由企、事业单位职工,以及城镇居民与农民,为达到健身、健心、健美、娱乐、医疗等目的而进行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身体锻炼活动。社会体育是指在闲暇时间里,居民自愿参加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增添情趣,增加交往,增长技能为主要目的的自主性体育活动。它既能够体现人的全面发展,又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体育最明显的特点是具有公益性和社会性。它是促进国民素质提高,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之间的关系

(一)学校体育“社会化”

体育是一种以人为实践对象的实践学科,它所涉及的任何理论与模式都必须付诸实践才能够得到检验。通过系统性、层次性和动态性的思维方式,从体育活动主体、体育活动条件和体育活动形式这三个方面来对学校体育认识是符合社会学、文化学、体育学和逻辑学的有关原则的。

学校存在于社会之中,因此学校体育对于社会体育具有辐射作用和服务功能。学校体育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必须注意寻求与社会体育的有效结合点,让学校体育能够在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逐渐成为社会体育发展的基础。同时学校体育社会化也是市场经济的规律所决定的,也因此学校体育必须打破围墙,主动拓宽空间,以社会体育发展为动力,来激发出学校体育活力,同时还能够使学校体育能够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来开发出社会体育的潜在市场,从而为学校体育的发展开拓出新的空间。

长期以来学校被传统的组织管理和制度从社会中隔离出来成为一个封闭的系统,这使得学校体育不能够够与社会体育进行良好的互动,发挥作用时不能够很好的进行互动。因此,学校体育逐渐的开始习惯于稳定、规范和单一的封闭式管理体系,与社区体育不能够很好地进行很好的衔接,这就导致了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在目标、内容、形式上存在着诸多不同,因此出现了体育人力资源等的闲置、浪费。原有的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也多为竞技体育项目,教学内容大都“难、繁、偏、旧”,这使得很多学生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最后当他们走出校门的时候就会中断体育锻炼。为了能够适应体育事业的发展,学校体育必须要树立起全民健身的观念,改变学校体育在社会体育中的传统角色,由客体变为主体,由被动变为主动,树立为社会服务的观念,建立起有效的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互动模式。这样可以使得学校体育由封闭转向开放,逐渐的将自身纳入到活跃、合作和多元性的社区体育空间之中。这样做虽然在会在一定的时间内对徐诶奥体育以及学生带来各种冲击与影响,但是却能够给学生提供多视觉多方位的观察、接触对象与事物的机会,同时也为学生全面、准确地思考与判断事物提供了事实依据,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和意识。

(二)社会体育的“学校化”

这里的社会体育“学校化,并不是指的将社会体育纳入学校体育的范畴。它主要指的是以下的一些方面。

社会体育的发展必须与学习兼容。社会的快速进步使得社会体育的发展十分的快速,其中很多发展都与学校体育有关,对于学校已有的场地设施社区不应重建和重购,而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要发展那些学校没有的、学校和社区都急需的体育设施上。在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将社区用来发展的资金融入到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规划中;当学校在规划新建体育场馆的时候,社区可以提供计划用地给学校,共建共用。

社区能够主动的争取到学校对体育活动的指导。学校的体育力量是现成的,同时学校体育也拥有着十分雄厚的实力,完全有能力对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进行指导。因此,社会体育“学校化”要求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应尽可能借用学校体育力量进行培训、组织和指导,使得社区体育活动能够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同学校的指导,可以使得社区体育活动取得有益于身体锻炼的价值,并能够活跃活动气氛,激发群众进行体体育锻炼的兴趣,达到吸引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目的。

社区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学校所组织的体育活动中去。学校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因此其组织的各种体育活动项目较多,社区可以多和学习进行联系,并积极的组织织项目爱好者参与到学校的体育运动之中,例如学校组织的运动会,可组织专项运动队与师生进行比赛等,这样不仅可以起到活跃气氛、增进居民与师生之间的友谊,而且会推动社会体育运动的发展速度。而学校所组织的各种活动,社区在参与时,应该给予经费上的一些支持,或者是提供一些必要的奖品。

(三)终生体育是两者之间的接口

终身体育源于终身教育,是指一个人终生接受体育教育,始终进行体育参与的一种身体教育过程。即一个人从诞生到生命结束,都要适应环境与个体发展需要,进行体育锻炼,获得生活和学习的物质基础和条件。终身体育在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联系中,充当纽带作用,相联于二者,相融于二者。

首先,在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中,终身体育已经作为一个基本改革理开始念贯穿于体育教学课程改革全过程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体育锻炼的前提。学校体育有着严格的规范,它是一个规范的体育教育过程,可以起到培养身心全面健康的人这一目的。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力争使每个学生在中学教育结束后,掌握一到二种体育技能,增强体育锻炼能力,养好良好体育习惯,形成终身体育信念。

第二.终身体育在社会体育学的学科结构中,充当体育参与角色。利用参与这一角色作用,整合诸如参与主体、时空,以及财物等必要因素,形成相对完整的社会体育运行体系。体现以健身、娱乐为主的社会体育功能,实现其社会价值。

第三.终生体育是学校体育的直接目标,是学校体育的始终追求。除此之外,终身体育在社会体育体系中,保持着参与主体的恒久性,包容着参与形式的多样性,整合着参与客体的资源性,维系着社会体育发展的动力性。

三、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学校体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重大使命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指在竞技体育、学校体育、部队体育以及群众性体育中从事技能传授、锻炼指导和组织管理的工作人员,他们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与增进公民身心健康、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加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之一。他们对推进社会体育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体育指导员可以分为健身健美类、医疗保健类、竞技运动类、休闲娱乐类这几类。这四类指导员都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才能够对社会体育事业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而高校则可以系统的培养出这些专业人才,促进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

(二)学校体育是社会体育的能源补充

学校体育的普及性和基础性这两大特点,使其教学活动不仅仅是培养竞技体育人才,同时还可以促进社会体育人才的培养。我国传统的教育方针中体育一直都排在德育和智育的后面,这并不标明体育比这两项所占的分量要小。相反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按照一定课时数接受体育教育。如果没有一个号的体魄又如何能够发展其德与智。众所周知学校教育教学的对象主要是儿童和青少年,这一部分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得比例十分巨大,这也就使得体育能够尽最大可能的被普及,这些都是任何群体都无法企及的。同时由于学校体育的系统性与规范化,可以对人的身心素质发展形成一个良好的促进作用,对学生养成锻炼习惯有着无法估量的作用。通过学校教育使其掌握一定的终身受用的体育技能与健身方法,也有利于提高我国居民整体运动技术水平。因此我们说学校体育是社会体育的能源补充。

(三)社会体育对学校体育进行了延伸

社会体育活动穿插在居民的工作学习、生产劳动、甚至家务劳作之余,它是在居民自由支配的时间里可以从事的一种或几种健身活动,不具有任何强制性,且活动内容自选,形式也多样灵活,不仅仅非常符合广大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同时也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通过社会体育活动有利于培养广大青少年的对体育活动的终身意识。促进社区体育的发展,逐步形成学校、家庭、社区融合状态下强健学生身心健康的新局面。另外,那些走出学校步入社会的人,社区体育为他们提供了健身、娱乐的场所,使得他们继续了学校体育的延伸,实现了终身体育。

(四)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互相影响

学校体育资源丰富,能够为社区体育提供支援,改进管理方法并进行适当的投资,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活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体育设施支持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这样做不仅能够解决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紧缺的问题,也能为学校带来一些经济效益。作为学校体育延伸的社会体育,它的发展使学校体育能朝着教育社会一体化方向发展,以优势弥补不足,有针对性地改革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通过社区体育,促进学校体育更加贴近生活,反过来也利于社区体育的开展。

(五)两者结合能够为两者带来不可想象的作用

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进行契合对学校体育的转型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学校体育可以引入社会体育的思想,使得学校体育能开发出新的教训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将会更加的注重对学生的个性的发展,能够学生更多的自由活动的空间,给他们提供一个健康、活跃的氛围。同时还能够促进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能够使得学校的师资力量得到充分的合理的利用。还能够促进学校体育的管理水平不断的提高。

学校与教育论文篇(4)

二、引入参与型学生教育管理的途径

“参与型”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旨在鼓励学生参与、激励学生参与、为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提供服务、创造平台,使外化的力量逐步内化成学生自主、自觉的参与行为,从而实现学生个人需求。参与型教育管理的途径的前提是尊重学生个性与特长的发展,并提供意见或信息反馈渠道。在引入参与型学生教育管理中,通过对学生骨干合理化授权;通过学生社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竞赛或二课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参与平台,提升了参与的管理效果;通过课堂参与,力促师生平等,共同营造参与氛围;通过多渠道的反馈途径,广开言路,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等途径,使学生有使命感和追求公平的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参与度。

三、民办高校参与型管理的参与内容

1.主动参与校园管理。

结合学生社团组织,根据其不同社团的性质,组建不同职能的学生队伍,由学生骨干管理学生队伍,并由指导老师结合学生的意见和学生队伍性质,建立参与制度,从不同层面、领域给予指导,并形成长效机制,形成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管理队伍,不仅在管理中实现了育人功能,也在参与过程中提升了参与度,实现了学生的权利与义务,使学校的发展更加科学和谐。大学生思维活跃,易接受新的思想和理论,更容易有创新的做法和创意,比如,在参与校园管理中,主要借助各种学生组织进行具体参与,通过座谈会、新生参议会、微博、微信等多媒体手段表达自己的诉求,学生组织收集到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后,反馈给相关负责人并在后期对这些问题进行及时答复和回馈,从而优化学校管理,更能实现以生为本的服务理念。

2.参与教学过程。

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即利用课程的实践性、趣味性、综合性,在老师的组织、策划和设计下,学生参与课程设计、进行课题讨论、课件制作、学生主讲、教师补充的形式完成课堂授课。这种方式能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成为学习主人的真正乐趣和与老师、同学共同探求知识的幸福,是对以往“填鸭式”教学方法的彻底颠覆;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的平台和能让参与行为成为现实的条件,与此同时,保持反馈渠道的畅通,通过评教等方式,提升教学效果。

3.参与学校组织。

在校园文化组成中,学生组织是最活跃的组织,也是校园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校学生会、校团委,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下,根据上级下发的文件,积极主动地开展系列活动,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组织活动中,对校园的稳定和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有重大意义。从学校到各二级学院,都有学院的学生会和分团委(团总支),大到活动的策划,小到活动的场地的选择,对活动各个环节的设定与协调,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活动中融入了学生的心血和才智,在参与过程中建设着校园文化,丰富着校园文化的内涵。

四、民办高校参与型学生教育管理的运行机制

民办高校在构筑参与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模式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有效运行机制的重要性,着重在激励、保障、监督和约束机制上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参与效果,在实际工作中,尤其要重视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这样才能使机制进入良性循环。

1.激励机制。

构建参与型学生教育管理模式,需要强有力的激励机制,才能保证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有存在感、有成熟感,才能激励更多人付出更多的热情主动参与到管理活动中去。应根据不同学生群体,出台相关的激励制度,使学生在参与管理中受到关注和重视,且确实在参与中受益,在参与中真正促进学校管理的健康发展。

2.保障机制。

保障机制是参与式学生教育管理模式顺利实现的前提条件,需要为营造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良好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参与提供条件和搭建平台。作为民办高校,学校要把“参与型”在各单位的落实情况作为该单位学生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各学院学生工作的负责人员和各系部主任或负责人要成为本单位参与型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直接责任人,并将此纳入绩效考核的范围。这样,从上到下,各个部门都能重视参与管理,做到了以学生为本,为学生负责。并且,在学校新生入学教育中,安排专门环节介绍学校“参与型”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并且让学生做军训教官,或军训助教,为新生军训服务,激发学生参与愿望和热情,并拔发相应的经费提供保障。

3.约束和监督机制。

在推行学生参与学校教育管理中,避免流于形式,形成诟病,学校还应该健全约束和监督机制,着重落实与督促,形成专门的考评小组,通过定期不定期地走访,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各二级学院在实行中存大的问题,吸纳大家的意见,特别要关注关乎学生切身利益的评优推优、奖助学金发放、后勤服务等重点环节,做到透明公示、渠道畅通、反馈及时,鼓励学生参与到推进学校管理的民主进程中来;在制订与学生有关的管理制度前,充分听取学生意见,充分发挥学生代表大会和学生会在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更好地维护学生成长的合法权益。

五、民办高校采用参与式教育管理的意义

1.丰富了大学生思政工作隐性化策略。

“参与型”学生工作模式通过鼓励学生在“校园管理参与、组织服务参与、教学过程参与、实践历练参与、职业准备参与和文化建设参与”中淡化“受教育者”的角色意识,真正成为有着自我教育能力的“教育主体”,并在充分自主意识的支配下,自觉自愿或不知不觉中接受德育的内容,最终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目的和手段的潜隐性。

2.是民办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选择。

由于民办高校的特殊性,它在人才培养、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与传统的本科高校有一定的区别,因此,在管理模式上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形成符合民办高校发展的路子。而参与型学生教育管理在民办高校的管理中是非常实用的、有效的。它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既有利于促进高校民主化管理的发展,体现以人为本,服务学生的理念,又利于学生的自治能力的发展。

3.凝聚教职工的向心力。

促进学校良性发展无论是教职工还是普通学生,通过参与学校的管理、组织建设、参与教学过程等途径等形式,以主人翁的意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各种有效机制的保障下,能提高教职工的职业幸福感、学生的成就感以及对工作的自豪感,因此,参与管理可以凝聚参与者的力量,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

学校与教育论文篇(5)

(一)专职教师缺乏,严重制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当前,各个市级学校基本都拥有自己的心理咨询室,但心理辅导员水平参差不齐,学科背景千差万别,辅导队伍中专职人员少,兼职人员多,专业人员少,跨专业人员多。队伍的专业化程度已经成为制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瓶颈。中小学的心理辅导教师严重缺乏,大部分都是由政治课教师或班主任代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虽然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许多重合的地方,但毕竟不同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它们从属于两个学科门类,笼而统之地以思想政治教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显然是不合理的。因而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需要纳入一些专业的心理学工作者,开设一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样才能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水平。

(二)心理咨询场所简陋,影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心理咨询室的建立需要大量的经济支持,中小学的心理咨询室相对而言还相当简单,缺少基础的设施和专门的心理辅导和咨询的工具、场所。为了贯彻国家教育政策,大多数中小学设立了心理咨询机构,一般都下设在“德育处”或“政教处”,但实际也就是一间房子和几张沙发、凳子。心理咨询机构设施简陋,布置缺少主题,最关键的是没有专门值班教师,部分有值班教师的也是安排政治课教师和班主任值班,而他们的大多时间又忙于上课和管理班级,所以心理咨询室大多时间都是关闭状态。此外,中小学教学任务和学业任务以考试或升学为主要导向,因而更多的教师只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无暇顾及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所以,很多中小学校尽管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和机构,但心理咨询机构形同虚设,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功能。

(三)缺乏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经验的总结,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都是较为具体和实际的工作,进入中小学的心理咨询室,可以见到许多的原始资料,比如,学生填写的SCL-90测验量表、行为测试的量表以及很多活动的照片、手工制作、心得体会等。但这些工作之后的经验总结很少,没有对前面工作的总结就很难有后面工作的进一步提升,因而在这个方面高校要帮助中小学多总结经验教训,以期促进后期的工作开展。

二、高校与中小学校联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取得的进展

(一)建立健全制度,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

按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纲要》的精神以及甘肃省心理学会下发的相关文件,甘肃省各个市级中小学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和下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划。在规划的制定中,中小学的心理辅导教师与高校心理辅导教师多次取得沟通和联系。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和方法等具体内容的确定中,高校的多名专家教授对此工作给予了一定的支持,提出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使得规划的制定更加规范、科学和可行。同时,各中小学纷纷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成立学校心理辅导中心。心理辅导中心负责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工作方案,制定每个学期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管理全校学生心理档案,指导各年级、班级的学生心理辅导工作,负责校内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工作,收集教育论文、经验总结和优秀个案等资料;安排“知心屋”的值日辅导教师,指导学生心理委员开展工作,撰写每学期的工作总结。严密的机制和严格的规章制度保证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通过培训,提高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中小学教师从事的是不同学科的教学工作,大多数教师都是毕业于师范院校,在师范教育中,都接触和学习了心理学知识,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有一些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高校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加强对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的心理健康知识专题培训,对班主任进行班级心理辅导讲座和继续教育等,通过这些方式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努力避免师源性心理问题的发生。

(三)互相作为实践基地,使得中小学心理辅导的方法多样化

心理辅导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团体辅导,也可以是个体辅导。在校校联合的过程中,中小学给高校提供了实践的场所,使得多种心理辅导方式都得到了实践。高校心理辅导教师给中小学的学生定期做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是合作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根据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规划,结合学校学生在某一个时期或阶段存在的具体问题,高校可以组织这些方面的专家、教师专门去中小学做专题讲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宗旨是帮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让学生多体验生活,在体验中获得成长的经验。在中小学的心理健康工作中有一项具体的工作是“成长快乐营”,这项工作主要就是让学生体验生活。在合作中,高校自然成为了中小学生体验生活的一个重要场所。中小学的心理辅导教师带领学生参观高校的实验室、标本室、心理咨询中心等,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探究生命的兴趣和对高等院校的向往,这些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和内心世界,也激发了他们努力学习的动机。

学校与教育论文篇(6)

近年来,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作为一种时尚的通讯工具成为越来越多学生的“宠儿”,“手机一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校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普通中学,因其升学压力的原因,不少学校都作出了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规定;而职业学校,因其培养目标的不同,一般都允许学生带手机进校园。事实上,手机也是一把双刃剑,在方便联络的同时,也有着很多的弊端,诸如:因酷“玩”手机而影响了学习,由于使用不当造成了课堂“污染”,长时间使用手机(打电话或发短信)给学生的身体(包括大脑、手指、眼睛等)带来一定的损害,手机品牌、款式的选择会引发互相攀比之风,利用手机进行考试作弊等等。由手机引发的种种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思考,如何对待学生使用手机的问题成为学校德育在信息时代下的研究新课题。

作为班主任,我们无权也无法阻止学生拥有并合理享受手机这一现代社会高科技文明成果。就如互联网络一样,与其堵而阻之,不如疏而导之。我们大可不必把手机看做“洪水猛兽”,换个角度思考,用积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手机反倒能成为我们班主任思想教育的一个良好载体。

一、情感教育——把手机当作情感的纽带

学生能够得到家长的同意、并顺利拥有手机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联络方便,随时随地都可聊上几句。学生有什么喜事可以与家人分享,有什么想法可以与家人沟通,有什么烦恼也可以向家人倾诉等等,在电波中感受家的温馨。因为职校生大多住校,有些甚至远离家乡,这样的情感交流对他健康人格的形成是非常必要的。

班主任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一些节日或是家人的重要日子(如生日或父母亲的结婚纪念日),给家人打个电话或发条短信。特定时间的特殊话语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有一位学生家长曾跟笔者说过这样一件事:他的女儿由于性格的原因,跟父母在言语上交流沟通的不是很多,在一起的时候也不会表露太多的情感,作为父母亲的他们均以为自己的女儿的情感较为淡漠;然而在父亲生日的那一天早上,女儿给他发了条短信——祝爸爸生日快乐!这条短信让他快乐了一天,到了晚上女儿又给他打了个电话,说了很多祝福的话语,把他感动得泪流满面。多么温馨的场面!——手机成了家人情感交流的纽带。

其实,不仅是家人,同学、朋友、亲戚也都可以通过手机进行联络情感。一句温馨的话语,一条祝福的短信,无论是发还是收,都能促使学生的心灵健康快乐的成长,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理财教育——让手机成为理财的平台

现在,很多的职校生在拥有手机之后,有事没事都常打电话、狂发短信,甚至于煲电话粥,根本不去考虑费用的问题。等到月底的时候一算帐才发觉一个月竟用去了200多元,有时甚至超过了300元。当然,这与我国传统教育中缺乏理财教育有一定的关系。而班主任可以利用手机消费问题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理财教育。

首先是在选择手机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有相应功能的手机,同时考虑到自己还在用家里的钱以及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手机应定位在“经济实用”、“适合自己”上。其次,在网络以及套餐的选择上,也要从个人喜好和经济的角度作慎重考虑,不要多花冤枉钱,尽量做到“钱”尽其用。例如,爱发短信的学生可以选择短信多优惠多的套餐,而且根据自己的用量选择合适的种类。另外,对自己手机的费用一定要做一个合理的规划,不要没事乱打电话、滥发短信,而真到了有事的时候却欠费停机了。

班主任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手机”理财教育的时候,不仅要从以上所述进行宏观指导,还可进行一些细节技术上的微观引导。譬如,短信是按条收费的,所以发短信就不应该像上网QQ聊天一样随机简短,而是尽量一条短信能说完的不要分两条发。

三、礼仪教育——借手机传递良好的修养

我们国家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我们的教育也很重视礼仪教育;但是对于“手机”这一新事物,很多学生却不注意了。于是,在教室里、集会上总能听到此起彼伏的手机铃声,在校园的路上不时走过拿着手机大声对话的学生,真的有事要联系学生时却得到关机或欠费停机的回答等等。手机是一个与人接触交往非常重要的媒介,学会很得体地用好它,能帮助学生提升内心的道德信念和礼貌修养。

班主任可对学生进行以下关于手机的礼仪教育:1.遵守公共秩序;2.语言文明;3.态度文明;4.维护正常使用。了解手机的话费情况以免停机,关注手机的电量以免关机,换了手机号码要及早告知主要的交往对象等。

四、安全教育——给手机加道安全防火墙

曾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有一名学生边走路边发短信,没注意过往车辆,结果在一路口处被一辆急驶而来的轿车撞成重伤。所以说,手机在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下转第100页)(上接第140页)的同时,也隐藏着很多安全隐患,班主任老师对学生进行关于手机的安全教育也势在必行。

首先,应教育学生养成走路不用手机的习惯。特别是在拥挤的街上,车来人往,一不注意就会发生这样那样的安全事故。套用一句导游经常对游客说的话:“走路不观景,观景不走路”,我们应让学生记住:“走路不用机,用机不走路”。

其次,要教育学生保管好自己的手机。虽然现在经济条件好了,但手机依然是贵重财产,一旦失窃,终归心痛。无论在教室还是在寝室,都应尽量做到机不离身、机不离眼(手机充电时)。

再次,手机的安全使用也是很重要的教育内容:1.不要长时间连续使用手机,否则手机电磁波辐射会对头部产生一定的危害,造成神经衰弱、食欲下降、心悸胸闷、头晕目眩;2.手机在晚上开机时,不要放在枕头附近离头部太近的位置;3.不能在医院、加油站、飞机上使用手机,否则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最后,还要增强对手机不良信息的安全防范意识。“不良信息”包括色情、恐怖、凶杀、诈骗之类的短信和一些陌生电话。职校生正处于青春期,在智慧认识、情绪调控和社会经验方面存在着诸多不足,极易坠入“不良信息”的陷阱。若不加强这方面的安全防范教育,一些盲目迷信上网的悲剧会在手机不良使用中重演。

总之,手机进校园是社会发展必然带来的事实,也给我们职业学校的班主任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老子》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只要我们班主任以创新、发展的眼光看待它,在平时的教育管理中加以正面引导,不仅可以使学生使用手机走上正常的轨道,而且可以使学生在认识水平、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上产生一个飞跃。让学生具有自律意识,以健康、文明的心态使用手机,让手机在校园内绽放“文明之花”——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程雪飞,裘建军.中学生带手机现象调查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5,(8).

学校与教育论文篇(7)

“信”最初是指祭祀时人对上天和祖先说的诚实话,从语言文字上看,“信”古文作人V,从人从言,从人从口,反映“信”体现在言语中。“信”,“诚也”,“诚,信也”,“信”不能离“行”,言行一致,乃可信。古人云:“一言既出,驯马难追”,“一诺千金”。可见“信”体现了责任和义务,“言必信,行必果”。“诚信”源于古代的政治盟约,而非商业活动,如“会”、“盟”、“质”之类行为频繁出现就透露了这方面的信息,故“信”更多地反映了人的一种品质。当今社会,商业活动虽然发达却缺乏道德“诚信”:在经济领域,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统计,我国每年的经济合同有40亿份,履约的只有20亿份,且合同交易只占整个经济交易量的30%,每年因为逃避债务造成的直接损失约1800亿元,合同欺诈造成的直接损失约55亿元,产品质量低劣和制假售假造成的各种损失至少有2000亿元,由于“三角债”和现款交易增加的财务费用约2000亿元。在教育领域,2001年全国人口普查、填写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比国家实际培养的人数多出60万人,这意味着有60万人持有假文凭。在日常生活中,“假冒伪劣”产品已酿成不少社会问题。在政治领域,“政府信用”大打折扣……为什么在我国已经存在几千年,曾经作为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诚信”观,现在反而成为我们发展的稀缺资源?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多元文化的冲击和政治信仰的动摇。由于长期的闭关锁国和对资本主义认识的不全面,国门打开后,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反差,一些人便对社会主义产生怀疑,政治信念随之发生动摇,主张“全盘西化”,对中国文化“全盘否定”,虽然东西方文化最终出现了“融合”的趋势,但人们对待文化更趋“理性”思维,人们按照各自的价值判断选择其行为。2)拜金主义的价值取向,导致道德滑坡。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人们的传统道德观已发生了根本变化,比如以前耻于言利,“钱财似粪土,仁义值千斤”,现在是要会挣钱,先富起来。间题是,社会经济生活的巨大变化,使人们在接受新的道德观念的同时,却将中华民族的一些传统美德丢弃了,对财富的渴望与追求,使得“金钱至上”,“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陈腐观念重新抬头。3)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由于法律的不完善,造成判决后执法难、犯罪活动猖撅与伸张正义困惑。4)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社会阶层的分化带来的结构性矛盾。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的时间内,东西部的差距被进一步拉大了,多种所有制的形成和发展,使少数头脑敏锐的人抓住机遇先富起来,社会财富差距的拉大(20%的富人占存款额的80%),形成了不同层次的利益阶层,而处在“低端”的人口基数最大,他们的收人不稳定,而预期的支付又使之捉襟见肘,因而失落感和不满情绪也就客观存在(仇富心理)。但是,产生诚信危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教育的失误,因此,治理社会诚信问题,除社会方方面面共同努力外,核心是要从学校教育抓起。

教育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人是道德实践活动的主体和载体,人的素质与学校教育是紧密联系的。2001年4月,朱榕基总理在视察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时,为该校题写了“不做假账”的校训,从法律、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角度向学生提出“学会做人”的问题。

学校是社会人才的“加工厂”,所有的人将通过学校走向社会。人的一生,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学,有14至18年左右的时间在学校度过,学校教育对人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因此,学校培养的人才质量与社会道德水准紧密相连,教育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这就给学校教育提出了如下要求。

第一,要大大开展人文素质教育,适应时展的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个支柱”:学会认知,即获得理解手段;学会做事,以便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共同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学会生存。学会生存是前三个支柱的主要表现形式,四个支柱都与诚信相关。人类进人信息社会和高科技时代,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联系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任何一个个体要单独完成某项任务是困难的,必须学会与人合作,这就要求个体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人素质,仅有知识是不够的,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诚信。美国管理学者对诚信的理解是“信任是一种心理状态,在这种心理状态下,第一,信任者愿意处于一种脆弱地位,这种地位有可能导致被信任者伤害自己。第二,信任者对被信任者抱有正面的期待,认为被信任者不会伤害自己”。那么,人们凭什么相信你呢?知识、才能、品德?司马迁曰:“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而“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我们不期望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圣人”,但至少应培养绝大多数的“君子”,不培养“小人”,更不能出现“愚人”。广东省某市检察机关查处了一批执业律师行贿的案件,涉案律师有23人,涉及到省属、市属等18家律师事务所。行贿律师的特点是:年纪轻(30多岁的有19人),学历高(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有19个,其中硕士研究生3人),而且大部分是法律专业毕业的,且是当前律师行业的骨干,对他们而言已不再是进行法律教育的问题。因此,学校教育首先应该是教给学生,’如何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学会生存的基本条件,其次才是教给学生知识。

第二,加强法制和纪律教育。“诚信”既有道德的层面,更有法律的层面。“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知人知面不知心”,“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假作真时真亦假”等谚语流传甚广,传统文化无时不在对青年学生产生影响。现代传媒把“世界上的事,说是就不是,说不是就是,是也不是,不是也是”搞得家喻户晓。官场中的“说得做不得,做得说不得”,“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也有广泛的市场。社会文化无不对学校教育产生影响。从少年犯罪上升到研究生杀人,说明到了该真正重视法制教育的时候了。我国加入WTO就会更加广泛地参与国际竞争,一方面教育市场准人更开放,对外文化交流更活跃,另一方面由于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变化,社会必然会对学校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必然对人才的信用素质(规则意识)引起重视。讲不讲规则、守不守信用,对个人而言,反映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对企业而言,信用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对一个国家而言,关乎国际形象。如今大讲特讲“诚信”,正是因为社会失掉了诚信,不从源头解决诚信危机,一切都是空谈。青年学生对社会负有改革的责任,他们的道德素质决定了社会诚信的程度,教育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我们的教育要注重从小事抓起,从身边的事抓起。比如,国家助学贷款在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一批批贷款进人还贷期,人们预先的隐忧开始凸现出来:如何保证这些贷款学生能按时还贷呢?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兑现自己的承诺,那么,这样的学生走向社会后,还会破坏诚信。古人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致善”,而“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知至,知至而意诚,意诚而心正,心正而修身,修身而家齐,家齐而国治,国治而天下平”。法律和纪律是外在的要求和约束,诚信是内在的品质,如何将外在的要求转化为内在的品质,这就靠教育。

第三,教育思想和观念要创新。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都相对滞后,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教育观念的革命势在必行。“小学生谈共产主义,中学生谈集体主义,大学生谈个人主义”,这种从小建立在空洞说教基础上的教育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水平的不协调,很难对学生进行实质的诚信训练和教育。值得注意的是,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十分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教育中的缺陷已引起广泛关注,在社会公益活动中,小学生们经常成为表现突出的急先锋,但是,随着升人中学特别是高中,高考的残酷竞争使学校和家长不得不把更多的精力转移到抓学生的学习成绩上来,从而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忽视公德意识教育,道德教育在这个阶段出现了严重脱节。安徽农业大学团委精心策划的情景道德实验,暴露出当今一些大学生公德意识薄弱的现状:一把明显妨碍通行的大扫帚,在两个小时之内有大约35。名学生经过,但只有11人将这个障碍物扶起;在一年时间内,只有两位同学拾到饭卡主动交公,大部分丢了饭卡的同学在报失之前,电脑上都有被别人或多或少用过的记录;在34位学生购物者中,有15位同学没有退回营业员多找的零钱……教育的缺陷十分明显。如果有了道德意识,达到“慎独”的境界,人就能遵守道德。人的思想往往决定人的行为,教育心理学中有一个“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问题,人们了解事物是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移的,教育如果重视这一点,加大诚信的教育力度(比如建立个人诚信档案),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润物细无声,久而久之,习惯就成自然,这就是养成教育,我们的教育恰恰忽视了这一点。

学校与教育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拥有着强大的社会功能,不仅反映了经济、政治、生态等方面的要求,还与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便产生了它的文化功能。①面对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全新领域,我们应积极运用教育的文化功能对校园进行文化创新,使大学的校园文化拥有鲜活的灵魂和强大的生命力。

1 教育的文化功能

1.1 教育的文化传递功能

教育传递着文化,它能使人类迅捷、高效地占有前人所创造的精神文化财富的精髓,快速成长为具有摄取、鉴赏、创造文化能力的“文化人”。正是教育活动将人类的文化一代代的传承下去。②然而,人类有着数以千年的文明历史,积累的文化知识不计其数,而学生受教育的时间则是有限的,即使是“终身教育”,也不可能把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知识都传递给后人。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文化传递的途径呈现多元化,人们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化地接收和掌握新知识。

1.2 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所有的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既有促进社会发展所需的知识,又有陈旧腐化的东西。因而,教育为了有效地传递文化,还必须发挥对文化的选择功能。

一般来说,不同层次的教育对文化的选择不同。大学教育属于高等教育,包含的学科门类众多,遍及文化的各个方面,且需要学生更加宽广的视野。因而,高等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更具权威性和影响力,而其培养目标本质上来说是对文化的深层次选择。③它把文化继承与发扬光大,并将文化贯穿于年轻一代的大学生,使学生成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载体,承载着一个国家、民族的理想和希望。

1.3 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

文化的生命力要想愈发顽强,不仅在于对它的传递与选择,更在于对它的更新与创造。我们需通过教育把人类已有的精神财富转化为学生个体的精神财富,培养他们对文化的兴趣,使他们适应和参与现实社会文化活动,并能根据现实社会的需要去创新。与其它层次的教育相比,高等教育在文化创新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所在。④它是优秀人才汇集的地方,集中了大量的专家、学者,科研实力雄厚,有利于基础理论的开展以及边缘、交叉学科的探究与应用。可以说,大学是国家科研项目再次创新的主力军。⑤

2 大学校园的文化创新

2.1 大学校园的物质文化创新

校园的物质文化为校园的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搭建了平台,并体现了学校外在的价值观与德育功能。例如,一尊尊伟人的雕塑或某个别具风格的建筑物就会为学校增添了文化氛围。校园内,道路两旁建花坛、种草种树,广阔的草坪成为学生学习、休息的室外场所。这般良好的环境,不仅令人心旷神怡,还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2.2 大学校园的制度文化创新

校园的制度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行动指南,主要指高校管理制度、行为规范等。大学的校园文化既要建设,又要经营与管理。⑥管理者要有较高的思想文化素质和管理意识,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增强公平性及参与性。学校通过民主参与调动学生及教师在制度文化建设上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弱化人与制度的对立来增强广大师生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2.3 大学校园的精神文化创新

校园的精神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灵魂(下转第35页)(上接第22页)与核心部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与分类多种多样,而校风更是“学校物质和精神文化建设的综合体现,是学校素质教育力量的表现形态”。因而,要把校风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营造具有学习、创新氛围的优良校风。

总之,校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创新三者间不是孤立的,而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⑦因此,良好校园文化的营造要以创新为特征,这样才能使大学校园文化拥有鲜活的灵魂和顽强的生命力。

3 运用教育的文化功能加强大学校园的文化创新

教育的文化功能与大学校园文化创新之间存在着密切地联系。教育实现其文化的传递、选择、创新等功能的过程,就是大学校园进行文化传承、筛选、创造的过程,也是大学校园文化进行物质、制度、精神文化创新的过程。

3.1 教育的文化传递功能为大学校园文化创新搭建桥梁

大学校园的文化创新,要充分地运用到课堂上来,为各领域专门的学科知识搭建桥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较高的人文修养和强烈的民族文化精神。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还需要对文化传承的内容进行深层次、多阶段的探索,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把握时机,因人施教。

3.2 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作为大学校园文化创新的过滤器

(1)运用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进行课程设置和内容筛选。大学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因此课程设置、教材选编、教学内容组织需要依靠文化选择功能。大学的课时相对于初、高中阶段而言,少了许多。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将学生应掌握的文化知识完整地讲授给学生,这是教师授课的关键。(2)运用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增添校园文化气息。校园文化是是师生共同创造的产物,是师生智慧的结晶。教师通过使用教育的文化功能培养大学生高水准的学术自由能力,使学生拥有创新精神,能够在重重困难中找到新的突破口,将人文精神与学术自由紧密地结合起来,为校园增添文化气息。

3.3 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是大学校园新生之沃土

在大学阶段,教育的文化创新则充分体现在科学研究与文化整合上。教师可以在向青年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开展学术研究活动以及进行科学实验,探索新理论、新方法、新科学。此外,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也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的明辨是非能力,学会运用唯物主义的观点较为客观地看待问题,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且培养他们勇于追求真理和敢于大胆创新的科学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大学校园文化创新的传承者与开创者。

教育的文化功能是大学校园文化创新的基本内容与表现形式。教育在对文化进行传递、筛选和创新的同时,也创造出了层次和品位较高的大学校园文化,从而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育优秀的人才。

注释

① 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57.

② 陈雯.论教育的文化功能[J].福建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103.

③ 李旦伟.从教育规律看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96.

④ 黄梅英.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与大学校园文化创新[J].传承·文化传统,2009(8):154.

学校与教育论文篇(9)

二、学校社团促进艺术教育的办法

1.制度先行,规范管理。“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一个没有制度约束的组织,只是一个涣散的组织,最终结局只能是解散。我校非常重视学生社团的制度建设,制定了《学生社团管理章程》,其详尽地规定了学生社团的性质,学生社团的管理办法,学生社团的指导教师聘任办法,学生社团的考评及奖惩办法,等等。通过制度管理和指导社团工作,每个社团都有本社团的管理办法及考评制度。有了这些制度,学校社团活动可说是如火如荼,蒸蒸日上。2.注重引导,有序发展。学生社团不应只是一个兴趣班,一个训练场,而应是学生身心、艺术发展的摇篮,话剧社每天排练的剧本宣扬的是什么思想?同学们在一起都在做些什么?如果没有老师的引导,那么这些问题还真没有确切答案,但有了老师的引导,这些问题就不存在了,他们排练的作品不仅感动了别人,更教育了自己。3.借力登高,整合资源。以普通高中为例,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规定艺术有十二个模块,从理论上讲,这对学生的艺术素质提高的帮助很大,但现实中很少有学校开齐这么多门课。学生社团恰恰可以成为这个缺憾的有益补充。学生社团可以依据课程标准这一纲领为支持,而课程标准可以凭借学生社团弥补自己的不足,二者结合,完全可以走出一条可行的艺术教育之路。4.突出特色,办出风格。什么是特色社团?就是人庸我精、人无我有。个别实力很强的社团可以做到人庸我精,而对大多学生社团或学生来说这一要求似乎有点高,因为学生社团毕竟是以兴趣为主、大众参与的组织,主要目的不是培养精英,成员的能力良莠不齐,但他们可以走“人无我有”的路线,这是一大特色,在注重特色的今天,开展社团亦如此。

三、学生社团在艺术教育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1.指导教师不足。大多数指导教师主要是因为自己热爱这门艺术,才参与学生社团指导的,但热情不等于水平,教师的业务水平有待提高。聘请社会上的专业教师需要资金。由于缺乏专业的指导,社团的发展受到一定制约。2.活动场地不够。学校除了教室外,空余的场地不多,随着学生社团的不断增加,活动场地也越来越不够用,诸如舞蹈教室、排练厅等专业场地就更少了,这个看似不大的问题却严重阻碍了社团发展。3.活动经费进展。一般的学校内活动的开展是不需要经费的,但有些艺术社团是需要的,比如美术社的外出写生,文艺类的服装、道具的制作和购买,有些还是一笔不小的数字。聘任指导教师的补贴等都需要经费,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社团的发展。

四、构建学生社团在艺术教育中的长效机制

学校与教育论文篇(10)

关键词 :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发展,培养技能与道德并存的高级人才成为高职教育的当务之急,人文教育迫在眉睫。高职人文教育只有做到以能力为本位,结合社会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才能培养出能力全面、心态积极向上的新型人才,为学生就业和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一、高职院校借助人文素质教育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所谓“教书育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积极向上、善良纯洁的人性,即便在以培养技术为本位的职业学校中,依然不能忽视育人的教学任务。人文教育不但使学生获得受益终生的精神财富,而且带来的社会意义也同样深刻而丰富。

1.借助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职业技能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重点,但是在就业中,企业和社会往往更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学生的表达能力、团队意识、服务意识、法律观念、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等很多方面。在企业招聘考试中,综合素质所占比例也越来越重,对于学生人文素质的要求不断全面化。对此,全面的人文教育可以培养学生优秀的综合素质和良好的人文道德修养,并用其来引导所学专业,开启创新思维,从思想境界、专业综合能力和文化教养等多个方面得到升华,指导学生在工作和生活中合理合法地解决每一个问题,脚踏实地地向前发展,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2.借助人文教育指导学生的工作和生活

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希望学生在毕业之后可以在职业道路上走得更长远。如果学生仅仅具备专业素质,无论技术能力多高,都脱离不了技术人员、工人的限制,人文教育恰恰可以弥补技术教学的不足,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知识结构,应对职场生涯中的各种问题,突破瓶颈,寻求发展的新高度。

不仅如此,学生步入社会后,在工作之余也要面临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学校的人文教育在此就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融入家庭,和谐的生活也为学生的工作提供了动力和支持,成为学生长远发展的重要助力。

二、对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缺失的理性思考

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显而易见,但是我国职业教育多年来追求专业技术的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使得人文教育成为高职教育的短板。随着社会人才竞争的白热化,高职人文教育的缺失愈发明显,正视高职人文教育的现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是改革高职人文教育的当务之急。

1.人文教育观念落后,教学内容陈旧

(1)高职学校人文教育观念落后。高职院校向来是将技能教学放在首位,但是过度重视学生的职业技术而缩短人文教育课时、人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成为高职院校的普遍问题。很多学校认为,高职院校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职业技术,人文教育并不重要,认为其作用不大,仅仅把人文教育作为被动的教学任务,甚至当成教学的负担。因此,在很多高职院校的课程中,人文教育仅仅是作为选修课出现,即使是必修课,所占课时也非常少,甚至会被专业课占用,大大减小了人文教育的比例。

(2)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内容陈旧。从学校和教师的种种表现来看,其对人文教育内容的认知出现了很多问题:在人文课堂上,教师不愿深入思考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态度消极,一些教师对人文教育的内容产生了误解,认为教授简单的书本内容即可,并不重视全面的人文教育,因此造成教学内容空泛和狭隘,无法指导学生更好地立足于社会。而在专业课堂上,教师也没有恰当地融入人文教育,认为人文教育与专业课无关,因此课堂上只进行单一的技术教学,学生教育靠“管”而不是靠“教”等状况比比皆是。

2.人文教育内容实践指导性不足

(1)人文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在社会的压力下,很多高职院校按照国家要求设置了人文课程,但是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人文课程形式化,内容空洞,大篇幅地进行理论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照本宣科。而人文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社会上立足,如果人文理论教学没有很好地联系实践、与社会接轨,没能真正指导学生工作、学习的具体内容,就势必会削弱对学生成长的指导意义。

(2)缺乏有针对性的职业道德板块。根据对多所高职院校的调查发现,虽然高职院校普遍设置了人文教育的相关科目,但大多使用的是统一的教材和内容,课程设置方面缺少整体细致的规划,很少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需求设置专门的职业道德教学内容。由于人文教育缺乏具体的职业道德内容,在很多情况下,高职的人文教育只是泛泛的教学,并不能对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起到很好的作用,不但浪费了时间,而且加深了师生对人文教育的错误认知。

3.教育体制和评价机制不健全,社会各界不配合

在高职学生的培养中,教师和校方主要依靠技能等级考核来评定学生的职业素质,而等级考核中几乎没有关于人文素质、职业素质等方面的内容,即使在人文考试中也会出现押题、开卷等情况,缺乏合理的考核标准,学生的人文素养很难得到正确的评判。

不仅如此,社会对高职人文教育的忽视也是导致教育体制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社会虽然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并没有一个具体的评判标准,直接导致了学校缺乏人文教育的具体思路。

三、实现高职院校学生人文教育的回归

在社会需求下,高职院校进行人文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但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需要学校、教师和社会多个方面共同合作,促进人文教育的回归。

1.学校、教师调整人文教育的教学理念

促进人文教育的回归,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还需要学校和教师从根本上调整心态,重视人文教育,将人文教育提上日程,将人文教育确定为重要的教学任务。

首先,高校各部门要正视人文教育的地位和意义,深刻认识到在培养学生技术能力之余,不能摒弃教育育人的重任,在强化知识教育和技术教育的同时,只有升华灵魂才能真正培养积极向上的人才,真正实现教书和育人的统一。

其次,在学校重视人文教育的基础上,教师也要调整观念,不但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做到在课堂上教授丰富的教学内容,更要注意教学方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切实体会学生的需求和心态,做到人文课堂教学以人为本,教师以身作则带领学生提升人文素养。

2.完善人文教育的内容,培养综合型人才

在学校和教师调整教学心态的基础上,面对丰富多彩的人文内容,更要根据需求理清思路,结合传统的人文教学和当下社会的需求,教授学生基础的人文知识,培养学生人文思维和高尚道德。

从人文知识的角度来看,高职人文教育要包含基本的社会法规和道德伦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并丰富教学内容,在培养学生基本的人文素养的基础上,将人文知识扩展到管理、政治、经济、环境、社会等多个领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不仅如此,在人文思维方面,可以开展相应的文学、艺术学科,培养学生的情操和兴趣爱好,引导学生开阔视野,以便使学生更好地观察世界、思考问题。

在精神方面,教师可以在人文课程和专业课程中指导学生形成健全而独立的人格,在符合社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解放个性,实现个人价值和人生理想。

3.实行针对性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高职的技术教育具有工具性,因此需要融合人文教育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不过,由于学生专业的不同,在学习人文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学生所学的人文知识是否能与专业技术相辅相成,是否在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有实际指导意义,因此,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可以从以下两点出发。

第一,合理地综合人文教育与技术教育。在内容方面,不要局限于仅仅在人文课堂传授知识,在职业技术课堂上,教师也要针对不同的环节向学生传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将技术和人文紧紧联系到一起,用人文知识来指导专业技术,提高人文学习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第二,在设置人文课程时,可以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弹性设置课程结构。例如,可以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安排讲座和参观;在学习技术之余开展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融入社会;还可以开展选修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要求选修文学、艺术等人文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学校与社会联合,共同实现技术与人文的融合

在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内容后,关于学生人文素养的考核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形成一个校内、校外联合的考核评价体系,科学地评价学生的人文学习成果,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指明方向。

从学校角度来说,学校各部门要严格考核人文教学,既要有针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笔试考核,又要有针对学生日常行为和学习态度的评价,二者综合对学生的人文综合能力进行判定。

从社会角度来看,当企业聘用学生时,要同时兼顾学生的技术能力和人文能力,并根据岗位需要进行权衡。企业也可以与学校合作,为在校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观摩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阶段就对职业道德等人文知识有基本的认知。

四、小结

综上所述,高职学校的人才培养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调整。而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缺失所带来的隐患已经日趋明显,缺乏人文素养的技术型人才显然已经无法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学校和师生要不断寻找发展的突破口,从人文教育出发,促成人文教育的回归,借助社会力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学校与教育论文篇(11)

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德育中的重要意义,可以通过强化课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营造浓厚德育文化育人氛围、开辟独具特色的网络专栏、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等途径,以增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目前,我们之所以如此重视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教学,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承载着文化内涵,孕育着先辈们的思想精髓,传递着育人价值,与现代德育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对于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格品质修养能力,具有重要的启示借鉴与现实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德育中的作用

 

数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和思想孕育的结晶,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育人功能,具有永不褪色的民族特色和时代价值,它们所蕴含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理念,往往代表着当前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具有引导、凝聚、促进和激励青少年向善、求真、至美的功能。大力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少年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具有强大激发和推动作用,有利于青少年走向社会助力其成长成才。

 

由此可见,传统文化既作为一种无形的强大驱动力量,为各种德育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同时又作为道德文化的有机构成,成为青少年健全人格与道德素质养成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学校德育工作过程中,加强青少年中华传统文化观的教育和培养对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一,可以激发青少年主动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促进忠、孝、仁、信等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和转化,自觉掌握有关中华历史文化道德知识,有力地推动道德认识与道德意识转化为个人道德信仰与道德行为;

 

其二,可以规范和调节青少年的道德行为,促使青少年养成讲道德、遵道德、守道德行为习惯,促进青少年自愿自觉地去履行道德信念和道德义务;

 

其三,可以激励青少年不断去追求高尚的道德行为目标,传播道德文明,实现人生理想价值,以此来达到自身的充实完善。因此,在学校德育中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观教育,充分利用和挖掘校史、院史、学科历史和杰出人物史等传统文化资源,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内在关联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青少年德育教育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主要体现在功能上的契合、内容上的契合、载体上的契合。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德育方法,而德育又是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二者都具有育人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包括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教育等。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育人导向功能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提供重要启迪。理想信念是指人们对某种事物抱有坚定的相信,对某种事物笃定的追求,从而不断实现目标。人不能没有信念信念,没有理想信仰的人就等于没有灵魂,就等于失去精神支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无数有识志士艰辛跋涉和不断探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寻找国家富强途中积淀传承下来的精华部分,蕴含着从诸子百家到新中华成立再到改革开放新时期的英雄人士的理想信念。青少年思想、道德、人格、品质等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理想信仰的支撑,也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侵染。例如,在儒家文化中有“克己、礼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文化观念,都可以纳入到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范畴。中华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发进取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力之所在,是其基础、源泉,可以不断激励和推动青少年孜孜不倦地追求心中之理想目标。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囊括的爱国主义内容为当代青少年德育教育提供重要借鉴。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华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和完善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们共同进步的精神支柱。从中华优秀传统的古代教育家孟子“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的爱天下之宽广胸襟,到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忧国忧民精神,再到杰出的思想家顾炎武具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高度责任感的宏论以及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精忠报国情怀和坚贞不渝品格,岳飞“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的英雄主义精魄,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等等,这些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爱国主义精神品质。对于我国传统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应大力予以开发、挖掘、整合进而增强青少年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倡导的躬体力行为加强青少年伦理道德教育提供重要示范。强调自我的反躬自省、身体力行和亲身体验,是中华古代社会的重要传统,而且形成了丰富的人格道德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榜样示范作用,从孔子老子提出内省修养方法和见贤思齐的带头作用,到职业领域方面要求青少年积极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职业道德,再到家庭方面要求青少年主动倡导尊老爱幼、勤俭持家、团结邻居、男女平等等家庭美德,在学校要积极提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尊敬守法等个人品德。这些基本德育规范和行为准则要求都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所体现,比如,社会公德方面儒家文化强调“仁者爱人、恻隐辞让、富贵不能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德理念和思想,都渗透了人们如何做人做事的伦理思想和道德精神。像这些思想理念,对加强青少年伦理道德教育具体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青少年道德教育相结合的现实路径

 

作为青少年德育主阵地的学校来说就是要转变德育观念,树立现代德育理念,可通过课堂教育、校园文化、网络媒体、社会实践等途径,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来提高青少年思政针对性实效性。

 

1.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教材内容和课堂教学中。常态化思想道德教育必不可少,但往往收效甚微。因此,可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充分挖掘本地传统文化资源,如组织学校专家、教授、学者编写有关带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教辅教材,让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入课堂;编写一些与《中学思想品德课》、《青少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相匹配的校本传统文化资源教学案例集。

 

在教学中,可努力采取多种教学手段,特别是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将中华五千年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图文并茂、立体化、多层次地展示于学生面前,便于学生铭记于心,使得抽象的文化理论知识转化为一种形象生动和易于学生接受的知识体系;同时,要理论联系实际,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体验感悟教学结合起来,推动中华传统文化资源教育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青少年头脑。

 

2. 积极营造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的校园德育文化氛围。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加强青少年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阵地。通过课余文化活动举办对青少年实施思想道德教育,更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纯洁思想,对青少年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为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举办各种以传统文化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博物馆之春、读书、讲故事和“发现身边美”学生微电影作品展播、寻找身边道德榜样了解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的脉络;通过举办传统文化进校园大型诗歌朗诵竞赛活动,让学生更加全面了解和感受中华文明的浩瀚和瑰丽;可邀请传统文化领域德行高尚、治学功底深厚、对传统文化经典了如指掌的文化名家和传承人等进校园、进课堂,聘请或邀请非物质文化传承者开展讲学讲座;通过开展主题班会、撰写心得感受让学生在浓厚的校园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丰富的物质文化氛围中受到浸润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