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经济效益评价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6 15:53:57

经济效益评价论文

经济效益评价论文篇(1)

 

红豆树具有极高的材用价值、景观价值、森林文化价值,木材坚硬、纹理美观、材质优良、是我国最珍贵乡土用材之一。红豆树心材的经济价值最为突出,红裼色心材主要应用于古典家具制作与雕刻、陈设工艺品制作与雕刻、建筑装潢与雕刻三大类[1-2]。目前,相关文献对红豆树人工林经济效益分析尚未见报道,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发展红豆树人工林的产业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来源

本研究材料来源于1965-1968在福建华安、南靖、浦城、政和、延平、建瓯、三元、沙县、将乐、泰宁、德化等地20余个国有林场系统布设的红豆树造林试验林。

2 研究方法

2.1技术经济指标确定

为分析红豆树的经济效益和经济成熟,参照用材林林木资产评估的方法,收集调查了如下的技术经济指标。

(1)木材价格:规格材每立方米550元,非规格材每立方米450元,红心材每立方米10000元

(2)营林生产成本:第一年2700元/公顷,第二年750元/公顷,第三年750元/公顷,第四年150元/公顷,年平均管护费60元/公顷。

(3)税费按木材起征价征收,育林费、维简费、社会事业发展费、森林植物检疫费等合计为:规格材每立方米102元,非规格材每立方米51元。

(4)木材经营成本:伐区设计费按蓄积9元/立方米,检尺费9元/立方米农业论文,直接采伐成本110元/立方米,短途运输成本20元/立方米,道路维修养护费用5元/立方米,销售费用为销售价的1.5%,管理费为销售价的5%,不可预见费为销售价的1.5%。

(5)经营利润率按直接采伐成本的15%计。

(6)地租:根据现行政策规定,按主伐时木材生产的数量,依现行林价的30%作为本轮伐期内的地租,即山价。

(7)利率:暂取5%为基础进行分析。

2.2计算方法

(1)净现值模型怎么写论文。本文采用净现值法评价投资效果,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PNW为净现值,Rt为t年时的货币收入,Ct为t年时的货币支出,t为年龄,n为主伐年龄,P为利率,也是贴现率。在①式中,当PNW大于0时,说明继续经营还能盈利;当PNW小于0时,继续经营则亏损,但经营初期除外;当PBW等于零时,是盈利与亏损临界,一般将它作为经济成熟的标准,但它常常不是单位面积林地年均经济收益最多的。

(2)森林经济成熟龄模型。森林资源经营是以林地为基础资本的,只有单位面积林地上平均每年收获的效益最多时,才能保证在持续经营情况下效益总量是最多的,才是经营者最希望得到的。因此,应取年均净现值最大时的年龄作为森林经济成熟龄,即

式中:T森林经济成熟龄。为分析测算方便,这里假设二个条件:其一是本次研究对象为红豆树单纯同龄人工林,实行皆伐作业;其二是分析结果仅反映主林木经济成熟。这样,森林经济成熟龄问题在这里转化为主伐时利润最大化问题,因此,需建立森林生长收获预估模型,估计在不同年龄主伐时所能得到的木材产量农业论文,据以求得相应的货币收获量。

(3)生长收获预估模型。描述林分各因子生长过程的方程较多,尤以理查德方程广泛应用,主要原因是理查德方程适应性强,准确性高,且方程中的参数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故本文选择理查德方程构建红豆树生长收获预估模型。[3-6]方程形式如下:

式中:Y为林分测树因子,t为林分年龄,A、k、c为参数。

3 研究结果

根据上述的红豆树林分的生长收获预估模型,以及所收集的技术经济指标,利用生长收获预估模型,计算红豆树各年龄的收入、支出及净现值等指标,结果如表1-3。

表1 红豆树Ⅰ级立地质量的经济成熟分析测算

 

年龄

平均高

平均直径

蓄积量

总收入现值

总支出现值

净现值

年均净现值

24

12.4

12.6

155.8

73108

11961

61147

2548

26

13.3

13.9

171

81818

12069

69749

2683

28

14.2

15.2

186.4

89656

12101

77555

2770

30

15

16.4

202

96426

12068

84358

2812

32

15.7

17.7

217.6

102001

11980

90021

2813

34

16.4

18.9

233.3

106318

11846

94472

2779

36

17

20.1

249.2

109369

11673

97696

2714

38

17.6

21.4

265.1

111192

11469

99724

2624

40

18.1

22.6

281

111864

11240

100624

2516

42

18.6

23.8

297

111484

10992

100492

2393

44

19

25

313.1

110169

10730

99440

2260

46

19.4

26.2

329.2

108047

10458

97589

2121

48

19.8

27.4

345.3

105245

10181

95064

1980

50

20.2

28.5

361.4

101887

9901

91986

1840

52

20.5

29.7

377.5

98092

9622

88471

1701

54

20.7

30.8

393.6

93969

9344

84625

1567

56

21

31.9

409.8

89615

9071

80544

1438

58

21.2

33

425.9

85117

8804

76313

1316

60

21.4

34.1

442

80549

经济效益评价论文篇(2)

一、对外贸易经济效益 主流观点指出,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实质即通过外贸活动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其形式是通过实物形态及价值形态的转换,使国内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同世界市场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但也有的观点认为,在外向型经济日趋发展的条件下,应注重开拓新的国际分工和交换的利益源泉,扩展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内涵。 二、我国外贸经济效益衡量指标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评价指标是从结果角度对已发生事件的评价,其合理性是对以往经济行为真实有效评价的关键。同时评价指标不仅是对已发生经济行为的结果的衡量和评价,更是对未发生经济行为的引导。 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作为客观存在,要求得到评价和衡量。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分两类:一类是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一类是对外贸易企业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对于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包括:进出口贸易总额、平均换汇成本、资金利润率、进出口贸易税利、贸易条件等;进出口贸易总额是对外贸易的直观总体表现,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活动的规模,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和外贸计划的完成情况。以此为基础构筑的外贸社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在我国外贸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度量、评价和引导作用,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外贸的快速发展,如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一个贸易大国。2011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11000亿美元,提前6年实现突破10000亿美元的规划目标,其中顺差超过300亿美元。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仍然保持着迅猛的发展速度,贸易总额14221.2亿美元,贸易顺差高达1010.8亿美元。我国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也由2003年的第4位升至2011年的第3位,并在2005年继续保持了这一位次。但由于受“出口创汇”思想的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中也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过分强调贸易总量和贸易顺差 由于对外贸易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充足的外汇储备是发展对外贸易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中特别强调贸易额顺差、出口增长速度等指标。为了完成出口任务,不少企业以牺牲利润的代价,低价竞销,提高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额,在纺织品、服装等劳动密集行业,出口量增价减、丰产不丰收的情况比比皆是。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是媒体大肆宣传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外汇储备增加,外贸形势大好,另一方面,更多的国内资源廉价地流向了国外,企业利润更少。 (二)评价指标过于笼统 单独评价进出口贸易总额,中国毫无疑问是一个贸易大国,但从贸易结构这一重要指标来看,中国距离世界贸易强国的地位还有一定的距离。在2011年中国1.1万多亿美元的总贸易额中,加工贸易就占了6000 多亿美元,而外来加工的出口贸易占全部出口额的58%。即便是一般贸易中的份额,也有相当部分为外资企业所创造。如天津2011年的314家外资企业出口总量为99.4亿美元,占天津出口总量的99.1%。而103家内资出口企业总计出口234 万美元,占有量不到0.2%,这种外商主导出口的情况在我国各大城市普遍存在。因此,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乔治-吉尔博伊认为:“中国的高科技和工业产品的出口是由外国公司而不是中国企业在主导。中国企业严重依赖从美国和其他工业发达国家进口的设计、关键性元件以及生产设备等,几乎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去吸收消化和推广它们进口的技术,从而使得中国企业不可能迅速成为全球工业中的有力竞争者。” (三)忽视了对外贸易社会经济效益的评价 现有的外贸指标评价体系对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的缺失,使得一些出口行业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忽视了社会经济效益。例如,陶瓷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污染是十分严重的,目前许多欧美国家都在逐渐减少陶瓷的生产。而在中国,众多陶瓷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竞相压价,以牺牲环境资源的代价来取得微薄利润。中国的劳动力价格比美国、日本低二十倍,比泰国要低一倍,甚至比人均GDP 低于我们的印度都低。沿海地区很多地方的财政税收每年增幅30%以上,而从事外贸出口的大量民工工资近十年却没有多大变化。这种不正常的状态说明我们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衡量指标存在较严重的问题。 三、我国外贸经济效益衡量指标存在问题的原因及修正原则 (一)我国外贸经济效益衡量指标存在问题的原因 1.重商主义的深远影响 虽然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价值论和比较优势理论一直为我国参与国际分工、进行对外贸易的基础理论和指导思想,但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外汇紧缺局面使重商主义对我国外贸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新形式下的“重商主义”,即“提倡节约,重储蓄,轻消费,扩大出口,减少进口,赚取更多的外汇” 的观念成为多年来我国发展外贸的主要驱动力。 20世纪80年代,我国外贸收支绝大多数年份是贸易逆差,外汇短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创汇,我国采取了诸如出口退税等一系列促进出口的政策,外汇储备也由此快速增加。在当时特定的背景下,突出贸易额、顺差、出口增长率等指标有其现实意义。但是,对这些指标的侧重并未随着世界经济和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实际情况而发展变化。政策性的出口鼓励使外贸企业盲目地追求出口数量和出口贸易额的增长,大大忽视了社会效益。在外汇储备超过7000亿美元、即将成为全球最大外汇储备国的今天,过分强调创汇额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 2.发展对外贸易的经验仍然欠缺 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十分重视对外贸易及其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但是,我国改革开放时间较短,市场体系与市场机制仍有待完善,与有丰富对外贸易经验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迅猛发展,但是关于对外贸易方面的各项政策及评价标准并不完善,甚至存在诸多缺陷,其发展和完善也远不及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尤其缺乏对不同性质企业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区分以及对进出口商品结构的整体评价。 3.市场经济体制有待完善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对外贸易活动的调控主要采取直接调控方法。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我国外贸宏观调控体系开始从以直接调控为主向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的间接调控体系转变。虽然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在逐步发展和完善,但现行的宏观调控体系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不能适应外贸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条件下,因为指令性计划被取消,所以在对外贸易发展的过程中统计是很重要的。但是,目前我国的统计思想比较淡薄,统计制度不甚严格,统计技术不高,统计指标不全面。再者,指令性计划尽管名义上被取消,但类似进出口指标的变相指令性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因此,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衡量指标体系并未随经济体制的转变而有实质性的改进,这已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我国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对外贸企业也无法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原则 1.实事求是 , 科学评价 外贸经济效益评价既是决定贸易机会取舍的重要前提,也是指导外贸活动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评价对外贸易经济效益 , 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科学评价的原则。首先,评价所采用的数据必须真实、准确、合理。外贸经济效益评价的基础是对外贸易活动中所涉及到的相关数据。数据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评价本身的科学性;数据不真实、不清楚,也会导致评价结果失真,继而导致贸易决策失误。其次,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应力求科学、合理。根据对外贸易本身的特点,外贸经济效益的评价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应采用有别于国内其他经济活动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而且应具有可测性和可比性,定性指标也应有一定的量化手段与之相对应。这些指标不能过于复杂,计算所需数据也应比较容易获得和基本可靠。在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中,科学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应体现如下特征: (1)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对外贸易的综合经济效益; (2)体现经济效益变动的连续性与可比性 , 沟通效益变动的轨迹; (3)简便易行,方便操作。 2.贸易前的评价与贸易后的评价相结合 从外贸经济效益评价的作用来看,贸易前的评价与贸易后的评价应有不同。贸易前的经济效益评价其实是一种效益预测,评价的目的在于决定贸易机会的取舍,选择确定合适的贸易对象与贸易条件;贸易后的经济效益评价则是对贸易效果的总结,把评价结论反馈到今后的决策中去,推进决策优化。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与贸易决策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述为下面的基本程式,即:贸易前的评价贸易 决策贸易后的评价贸易决策优化。对一项贸易决策而言,既要依据上一项贸易效益评价的结论反馈,同时也要依据本项贸易的经济效益预测。坚持贸易前的经济效益评价与贸易后的经济效益评价相结合,不仅能客观地检测决策的科学化程度,也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贸易前的经济效益评价(预测) 结果与贸易后的经济效益评价结果之间的差异,是反映贸易决策水准的一个重要指标。 3.宏观经济效益评价与微观经济效益评价相结合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外贸易的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可能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状态,一是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正相关,即微观经济效益的增长是宏观经济效益增长的基础和前提; 二是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负相关,即微观经济效益的增长会损害宏观经济效益的增长。维持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正相关的状况,是国家调控对外贸易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企业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基本准则。因此,坚持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评价相结合,确保两种效益的协调同步增长,就显得十分必要。由于宏观经济效益是微观经济效益的矢量和,而不是简单的数量叠加,那么从微观经济效益必须服从宏观经济效益的基本原则考虑,必须剔除和修正有损宏观经济效益的微观经济效益。换句话说,任何建立在损害国家宏观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基础上的微观经营活动,不管其本身的经济效益如何,都必须加以制止。在这一方面,宏观经济效益评价与微观经济效益评价同时进行所取得的相关结论,是政府行为发生的重要依据。

经济效益评价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3)03-0152-04

作者简介:刘欣欣(1989-),女,山西晋中市人,上海海事大学硕士,研究方向:理财。

当前,我国学术界对经济效益审计的研究多集中于概念和政策等宏观层面,对于经济效益审计由哪些指标构成,如何科学、层次清晰地评估指标等深层次问题的研究则比较少。因此,构建一套科学的信息产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实践意义。

一、信息产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概念及程序

(一)概念界定

信息产业经济效益审计是外部审计机关或内部审计部门依法运用现代审计手段或方式方法,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和产业特性,以信息产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为审计对象,以促进信息产业全面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对资金运动和经济活动进行监督、评价、鉴证,确定其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提出改进建议,在较高层次上和较宽领域内开展的一种综合性审计形式。

(二)审计程序

信息产业经济效益审计的程序一般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报告阶段和后续审计阶段。信息产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体系应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是实现经济效益审计目标的关键。各阶段的内容和主要工作如下:

1审计准备阶段。审计人员应当利用评价体系初步评判被审产业的管理活动,从而确定具体审计对象及重点审计领域。

2审计实施阶段。审计人员需要以评价指标体系为依据来客观评价审计对象的业务活动是否实现了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目标,从而开展具体审计工作,搜集审计证据来验证初步评价。

3审计报告阶段。审计人员将以评价体系为依据复核审计结论、评价审计风险是否达到可接受水平,在此基础上形成审计结论。

4后续审计阶段。审计人员应按照评价体系,检查审计对象是否依照审计报告中所提出的问题及建议实施了适当的整改,并分析整改产生的效果,评价审计产生的影响或效果。

二、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我国信息产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体系构建思路

(一)基本框架

本文借鉴平衡计分卡原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并参照学者李蕴娜在《企业效益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中的调查分析结果,建立了由22项主要指标构成的评价体系基本框架(见图1)。

图1信息产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体系

借鉴平衡计分卡原理对这22项指标归类,可将其分为财务、内部经营过程、学习与成长、客户4个维度(见表1)。财务维度包括了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的指标;内部经营过程维度涉及生产、创新两个阶段的效率效果;学习与成长维度的指标关注员工素质及其提高、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等方面;客户维度的指标主要用于评价信息产业维系客户、扩大市场方面的经济效益。

上述指标反映了信息产业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共同构成了信息产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体系。当然,这些指标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具体审计项目中,各具体信息部门和单位可参考这个指标体系选择合适的指标制定出各自的指标体系。

(二)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1权重分配方法

本文选择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分配,其是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集成的一种系统工程方法,它将人们对复杂系统的思维过程数学化,将以人的主观判断为主的定性分析进行定量化,将各种判断要素之间的差异数值化,帮助人们保持思维过程的一致性,适用于复杂的模糊综合评价系统,是目前一种被广泛使用的确定权重的方法。

由于信息产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体系具有层次性,在评价时,若仅依靠评价者的定性分析和简单逻辑判断,而没有客观的定量分析作为依据,很难得出一个有说服力的结论。因此,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来对评价指标进行相对客观的评价。

2权重分配过程及结果

(1)构造判断矩阵。这是层次分析法的关键步骤。判断矩阵是用来针对上一层次中的某元素,评价该层次中各相关元素重要性的状况,其示意图见图2。

(2)进行一致性检验。当判断矩阵偏离过大时,结果的可靠性就值得商榷了。一般采用一致性比例CR(Consistency Ratio)进行一致性检验。当CR

(三)分值及评价等级的确定

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后,本文采用指标归一化的方法及已构建的信息产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体系,对信息产业经济效益综合打分,并初步划分了各等级,指导进一步的审计。指标归一化是指将各项指标均转化为(0,1)区间内的标准值的方法。在信息产业综合经济效益评价过程中,既有定性指标又有定量指标,指标间存在着量纲、数量级不同的问题。为使信息产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体系中的各指标在整个过程中具有可比性,必须将定性指标量化处理,并与定量指标一同转化为在标度区间(0,1)内的无量纲指标值。归一化处理过程如下:

1找出未归一化的指标

在所建立的信息产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体系中己经进行归一化指标是有关“率”的定量指标,此外尚有产品制造周期、研究开发新产品周期、内部沟通程度、员工受激励程度、客户满意度、信息支持准确程度与速度6项指标未归一化。其中“产品制造周期”和“研究开发新产品周期”为定量指标,“内部沟通程度”、“员工受激励程度”、“客户满意度”和“信息支持准确程度与速度”为定性指标,需要对其进行量化考评。

2指标归一化

3评价体系归一化

4确定分值

结合权重分配的结果,可得信息产业综合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总得分S,S在(0,1)之间。

5评价等级

6进一步审计

通过对上述综合分析所得到的结果进行讨论,分别得出各项指标的等级系数占总体绩效评价等级系数的比重,从而分析信息产业经济效益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开展重点审计,查明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以提高信息产业的经济效益水平。

三、结论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经济效益审计和绩效评价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信息产业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我国信息产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并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价体系各层面、各指标的相对权重,对各项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以便综合评分。希望能对现实中构建信息产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体系提供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王光远受托管理责任与管理审计[M]中国审计出版社,2004

经济效益评价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F420.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2(a)-0161-02

1 水利工程项目效益评价的本质和目的

在人类活动序列中,水利投资效益评价是一种较之认知更接近于实践(改造世界)活动的认识活动。实践既基于对客观规律本身的认识,又基于对满足人的需要的价值关系的认识。

水利投资效益作为人类认识世界规律的实践活动,有着两个基本的尺度:其一称之为合规律,其二称之为合目的。水利投资效益评价是一种观念活动,是一种在观念中建构价值世界的活动,因此它不可能是一种本能活动,尽管它是由本能活动而来,并以本能活动为基础的。最为基本的评价活动是趋利避害,这可以说是评价的前形式。人类仍然保持了这种前形式,而且,在与人的身体有直接关系的方面,这种准评价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人类的活动已远远超出了生理需要的范围,同样水利投资效益也不仅仅从水利防御性的目的出发,更多的是应该考虑水利投资的社会综合效益,因为人的生理需要也大部分或说绝大部分都社会化了,具有了社会的形式,同人的社会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因此,仅以身体的感觉器官来反应客观世界的活动已成为人类活动中非常小的一部分,水利投资效益评价应更多的从宏观、综合的角度出发。

2 水利工程综合效益评价面临的问题

水利工程项目投资综合效益评价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工作,是对项目与技术、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利用等多方面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的评价。影响水利工程项目投资的综合评价因素比较多,既有来自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因素,又有经济方面的影响因素,且各影响因素难于用统一的标准衡量。如果单从经济方面着眼提出定量指标,对水利工程项目进行评价是不够全面的,不能真实反映项目为实现社会发展目标所做的贡献与带来的影响。因此,如何全面地评价水利工程项目的整体优势,是目前急需解决的课题。综合效益评价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水利建设的规划、评价、审批一般是一种政府行为,政府是这一决策的主体。有些地方政府在水利建设项目评价与决策时,往往急功近利,仅注重项目经济收益和给当地带来的GDP增长,而对就业率、社会保障度、居民消费等关系到社会进步、人民生活质量的指标却视而不见,严重损害了当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经济评价研究和实践,虽然起步比较晚,基础比较薄弱,但通过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成果,紧密结合我国水利水电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展研究,近十多年来,进展很快。但在实际应用的普遍性和广泛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水利水电经济分析论证制度化、法律化方面还要作很大的努力。

(3)近年来,随着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理论研究者与实际应用者队伍的日益扩大,新的方法与思想不断被提出或引入,综合评价方法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但思想方法良养不齐,有些观点并不妥当甚至是错误的,需要从理论上作进一步的研究。

(4)目前存在一种与综合评价主旨不相协调的倾向:人们似乎更加关心评价方法的复杂性而忽略了评价方法的简明性与科学性,盲目追求评价方法数学形式的复杂化,有意无意将评价方法的复杂性与评价结论的科学性混同起来,似乎方法越复杂,评价结论就越科学;评价方法的算法过程越“自动化”,越不需要动脑筋,则评价结论越客观。

(5)综合评价理论研究。

在内容上存在严重不均衡的情况:人们重视对综合评价方法的创新与发展而忽略了对综合评价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关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理论、综合评价标准等理论问题的研究,轻视这些基础理论研究会导致综合效益评价实践所选指标体系的不科学。

(6)近年来,随着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理论很多,但缺乏满足地方区域需要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3 水利工程项目综合效益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3.1 水利工程项目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含义、功能

与国民经济其他行业投资项目相比,水利建设项目在经济性和社会性上具有广泛的公益性和基础性,这种公益性和基础性的重要表现形式是:无论从水利项目的减灾还是兴利方面来看,水利工程投资项目的一部分效益都通过支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而转移到其它部门,如通过供水转移到工业,通过灌溉转移到农业生产等,从而增加社会财富即国民收入。因此,水利建设项目涉及到政治、社会因素较为广泛,对国土整治、地区开发、扶贫支边、减灾防灾、改善环境等各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水利建设项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针对水利基建项目这一特殊对象系统,根据项目综合评价(CE)的基本原理和法则而建立起来的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和范围上反映水利基建项目技术、经济、社会等各方面效果的一系列指标的集合。出于描述“水利工程项目”这一特殊系统的不同层次和方面,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必然具有层次性、计量性和综合性。

3.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依据

根据水利项目的收益、受损主体范围,明确项目主要外部效果。从评价指标的内容和来看,指标体系应根据水利项目的规模(大,中,小)、性质(公益性,经营性,基础性)、阶段(项目前,项目中,项目后)、功能(防洪、水电、供水等)等不同方面,设置的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在层次、角度、目标、定义上各有不同。不失一般性,这里的水利项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是指针对大型综合性水利基建项目,并可以假定水利项目兼具公益性、经营性、基础性等,而其它单功能水利项目,例如防洪工程项目、水电工程项目、供水项目等,均可根据次水利综合项目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作为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依据。那么基于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的水利工程项目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的建立主要依据包括以下几点。

(1)要以国家关于水利建设项目评价的基本规范与相关政策的规定为基础,如水利部组织修订的《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国家计委和建设部组织编制与修订的《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等。

(2)要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以生态环境的保护,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为根本目标,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思想灵活的运用于评价工作中。

(3)在重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应用的同时,要注重结合水利工程自身的特点及其特定的功能目标与建设要求,只有这样才

能保证评价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4)最后在评价过程中还要参考相似工程项目的评价指标与方法。这样可以有效的保证评价的准确性与可行性。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项目的功能往往涉及到很多方面,如具有供水、发电、灌溉、防洪、排涝、通航、水产养殖、恢复自然生态等功能,因此项目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的影响也必然是多方面、深层次的,对这类综合性水利工程项目的评价也必须从社会经济、环境等不同方面以反映项目的综合效果。

水利工程项目综合效益评价一般根据以下范围和角度进行评价。

(1)经济效益。包括项目的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

(2)社会效益。包含项目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影响的评价等。

(3)环境效果。包含项目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自然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

3.3 水利工程项目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多目标、多层次的水利工程项目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明确各层次的评价内容、重点。根据综合性水利项目的特征,在相关水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成果的综合基础上,本文提出将水利项目综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置为四层,可基本满足对于水利项目综合评价的要求,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层次,综合评价的总目标层。该层主要以明确水利工程项目评价指标体系设置、进行评价的总方向。这一目标必须是对项目进行多角度、多方面进行多目标评价的综合和总结及概括。据此,我们可以将总目标定义为:“水利工程项目综合效益评价。”需要明确指出的是,这里的综合效益评价是针对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综合性水利建设项目,即:这里要针对的水利工程项目泛指包含一般水利项目所具备的各类功能的“综合项目”。总目标中的综合效益评价也不同于SL72-94中的“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而是指包含以上经济评价内容在内的综合分析水利建设项目各方面与国家宏、微观相关的经济因素的评价。

第二层次,评价的准则层。准则层确定水利建设项目综合效益评价的角度和内容。在准则层中,可以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内容设置指标。

第三层次,指标层。在财务效果方面,可设置:评价项目的赢利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指标、外汇平衡能力指标等;在国民经济效果方面,可设置:国民经济可盈利能力指标、经济外汇平衡能力指标等;在社会经济效果方面,可设置:效益分配效果指标、经济效果指标、扶贫、脱贫效果指标、经济结构合理化效果指标和效果指标在社会环境影响评价方面:可设置:人口影响效果指标、社会就业效果指标、文化教育、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指标、移民拆赔效果指标、社会支持效果指标、社会安全稳定效果指标、和基础设施影响效果指标。第四层次,分指标层。将指标层中所有评价的指标进行分解、定义,使之含义明细化、公式化,从而为其计算赋值建立标准。

参考文献

[1]顾海军,赵敏,郑垂勇.水利建设项目循环经济指标及评价[J].水利经济,2007(5)

经济效益评价论文篇(5)

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新世纪之初,党中央根据新的形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提出了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并把人的全面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作为中国发展的重要内容,进一步丰富了我国发展观的内容。党的十六大之后,新一届领导集体认真总结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的经验,吸取了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发展问题上留下的惨痛教训,立足国情,求真务实,以求科学发展之路。特别是对2003年春夏的“SARS”肆虐的反思,使我们看到的并不只是“SARS”病毒的凶猛和人类面对突如其来的瘟疫袭击的无奈,还有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不足,社会诚信体系的缺失,“权大于法”的缺憾以及科技协作体制的不顺等等。抗击“SARS”斗争引起了我们更多的思考:发展不单单是经济的增长,而应该是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进步;发展不只是物质文明的累积,还应有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社会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确立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样,“以人为本”理念首次载入了党的史册,这标志着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有了一个正确的看法和观点,实质上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实践正确性的主观反映。科学发展观的确立进一步丰富了发展的内涵,创新了发展观念,开拓了发展思路,破解了发展难题,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其核心便是“以人为本”理念的确立。

2科学发展观视野中技术创新评价的原则

传统技术创新以经济效益为终极目标,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受传统经济增长发展观的导向,认为经济增长就是经济发展,把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增长作为衡量传统技术创新经济价值的标准。传统技术创新缺失的价值取向、价值标准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技术创新应在注重经济价值的同时,把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纳入技术创新价值体系已成为众多学者的共识。技术创新的价值论研究不仅包括技术创新的价值取向、价值标准,同时还包括价值的评价。技术创新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及生态环境价值评价构成了技术创新的价值评价体系。新晨

技术创新的效益评价必须坚持以下两个原则:

1、技术创新的效益评价必须坚持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技术创新的效益评价必须重视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必须重视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技术创新不能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甚至不顾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自然生态的平衡。

经济效益评价论文篇(6)

[作者简介]田亮,云南省人民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工程师,研究方向:项目管理,云南 昆明,650204;程静,云南农业大学,云南 昆明,650204

[中图分类号] F57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4)01-0013-0003

一、导 论

在我国,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拉动内需政策的带动,我国公路建设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据《2004年公路水路交通行业发展统计公报》结果显示,到2010年,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200万公里,其中二级公路里程达到23.1715万公里。为满足经济迅速增长的需求,根据交通部的发展战略,到2020年,全国公路总里程将达到300万公里[1]。由此可见,在未来的10年里,公路建设将以更为迅猛的速度发展。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已成为建设程序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建设项目在前期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内容。随着工程实践中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在决策中的作用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其中的国民经济评价是公益性可行报告研究的核心问题。

(一)项目管理

“项目”概念始见于20世纪70年代,通常会追溯到马梯诺(Martino)的定义,即“项目是一项具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时间的任务,它在每个阶段都需要一种或多种资源的支持;它由对于实现任务目标所必需的、相关的和独立的活动所组成”[2]。伴随着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截至目前已经形成了大量关于项目的定义。德国标准DIN 69 901将“项目”解释为:一个只有通过总体条件才能识别的计划,这些所谓的总体条件包括目标计划、时间、经费、人员以及其他限制,对照其他计划给予界定,和项目特有的组织[3]。世界银行则从投资的角度将项目解释为:同一性质的投资或同一部门内一系列有关或相同的投资,或不同部门内的一系列投资。而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则将项目定义为:组织中所有具有一次性、有头有尾而非持续性的工作,或为达到一个特定目的而将人力等各种资源结合形成的一个短期组织[4]。显然,无论怎样定义,项目本质上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有特定目标的一次性任务。项目所面临的约束条件可能包括各种物质和人力资源的约束,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和特定的质量要求等;而项目的特定目标则可能包括质量高、进度快、成本低等。因此,实施一个项目,就要求项目的执行者按照限定的时间要求、财务预算和质量标准完成所规定的目标,这就需要进行项目管理(Project Management)。

(二)二级公路项目特征

1.对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而言,二级公路具有较高的重要性。二级公路通常是指连接区域性政治、经济中心或大工矿区的干线公路,或者是运输繁忙的城郊公路,其设计年平均日交通量(ADT)一般为2000~10000辆。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相比,二级公路虽然对区域间的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交流影响较小,但是对某一区域内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欠发达地区,二级公路对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二级公路项目建设周期较短,一般不需要跨越多个年度,同时二级公路对线形指标要求较低,一般每公里造价相对较低,而且在建设过程中要消耗的人力、材料、机械设备和土地等资源相对有限。

3.二级公路项目的实施对沿线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大。由于二级公路与高速公路不同,对线形指标要求不高,因此对项目区域原地形地貌破坏较小,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大,所以在项目可行性研究过程中,对环境影响的分析相对较为简单。

4.正由于上述三点特征,与高速公路项目相比,二级公路项目在此前处于相对不受重视的地位,无论在宏观还是微观管理上都远远落后于高速公路项目。

(三)二级公路项目管理主要内容

根据项目管理的一般概念,二级公路项目管理是指在二级公路项目周期内,通过专门临时性组织,对该二级公路项目进行计划、组织、指导与控制,以实现该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

对二级公路项目而言,完整的项目生命周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项目筹备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和项目营运阶段。项目筹备阶段的工作,主要是对二级公路项目进行投资机会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工程可行性研究和项目评估立项;项目实施阶段的工作,主要是明确项目融资方式和项目目标,建立项目组织,对项目进行招投标、征地拆迁、工程实施和工程竣工、评价与验收;而项目营运阶段的工作,则主要是调整项目组织机构,调整各项管理制度,养护管理二级公路,并实施二级公路收费管理和经营管理。

根据上述项目周期的阶段划分,可以将二级公路项目管理划分成广义和狭义两个不同的层次。其中,狭义的二级公路项目管理仅包括二级公路建设项目的实施阶段,而广义的二级公路项目管理包括了项目筹备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和项目营运阶段,即二级公路项目的全过程。

二、二级公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研究

国民经济评价是将建设项目置于国民经济大系统中,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出发来分析建设项目的国民经济特征,通过比较拟建项目建设中所消耗的价值以及该项目建成后所能创造的国民经济效益,来计算该项目的经济效果,评价该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通常而言,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只是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对于二级公路建设项目,尤其是西部山区的二级公路建设项目而言,其技术等级偏低,往往是因为这些公路通常地处偏远山区,受地形条件与地质条件等众多因素影响。与此同时,这些公路项目所在区域通常经济发展缓慢、人口相对较少,项目的主要直接经济收益对公路的建设和运营而言微不足道,但项目建成后能带动自然资源开发和旅游项目开发,丰富中东西部地区的物质文化交流,方便山区人民的出行,节约运输时间,提高旅客运输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从而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经济文化社会交流,进而能改善社会发展不平衡、加强民族团结。因此二级公路建设项目,尤其是西部山区二级公路建设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具有超出一般公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特殊重要性。

(一)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就国民经济评价而言,《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后,公路建设已成为政府主管部门核准项目,作为公路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经济评价则是政府部门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因此在上述问题中,国民经济评价方面的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是指在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的前提下,从国家整体经济利益的角度考察项目的效益和费用,用货物影子价格、影子汇率、影子工资和社会折现率等经济参数,计算项目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分析项目的经济效率、效果和对社会的影响,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4]。

项目国民经济评价主要有UNIDO(United Nation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流派、OEC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流派和Arab流派三个流派[5]。其中,UNIDO流派和OECD流派都以净总消费效益为主要目标,并把收入再分配、国民收入增长和就业效果作为附加指标;而Arab流派则以国民收入及纯收入增长作为主要目标,把就业效果、收入分配和相关投资效果作为辅助指标。就国民经济评价中的影子价格确定方法而言,UNIDO流派以国内市场价格作为影子价格,OECD流派以边境价格作为影子价格,而Arab流派则以国内市场价格为基础,利用修正汇率或旅游汇率将贸易品的口岸价格换算为国内价格。除上述三派的影子价格确定方法外,1975年世界银行的林恩・斯奈尔和赫尔曼・G・范德塔克还提出了S/V法(或S-V-T法)[3]。

目前,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方法主要有影响法、有无对比法和费用效益分析法三种[6]。我国2006年7月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主要采用“有无对比”的计算理论,推荐采用以影子价格体系为基础的预测价格进行国民经济费用效益计算。在实践中,也有文献探讨了建立综合费用法来编制国民经济评价中的直接效益计算,并认为与有无对比法相比,具有计算简便、能减少选多参数的选择与计算和能提高工作效率等特点[5]。

在公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中,所采用的评价指标有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经济净现值(ENPV)、经济效益成本比(EBCR)和投资回收期(N)四种。已有研究通过对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经济效益费用比和投资回收期指标进行比较认为,由于建设项目的复杂性,任何一种具体的评价指标都只是反映项目的某一侧面或某些侧面,因此单一指标难以达到全面评价项目的目的,而各个项目要达到的目的不尽相同也需要通过不同的指标予以反映[7]。

此外,已有研究认为我国的国民经济评价方法存在对费用效益的界限界定不够清楚、没有区别项目的真正建设目的和间接效益大多是定性分析等问题,而西部公路开发项目通常为开发通建设项目,因此现行的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方法对西部开发交通建设项目评价不合适,应采用基于福利经济学基础上的“有无对比法”和基于国民经济核算理论中的弹性系数分析法来进行分析[8]。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本身就有相当的复杂性与不完善性,而由于西部公路开发项目通常为开发通建设项目,因此加强在西部环境下对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尤其是国民经济评价的研究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二)二级公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影响因素

项目国民经济评价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对二级公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而言,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建设规模、方案论证及比选、资料与方法、工作方法等。

1.建设规模

在建设规模方面,可能存在行政干预的影响。此外,还可能受到资金短缺、交通调查及预测不准的影响。

2.方案论证及比选

在方案论证及必选方面,同样存在行政干预的问题。此外还可能由于对自然因素(如地质、地形、地貌等)调查不详,导致路网规划不合理。除上述问题外,现有运输网络、国家政策和资金来源也会对二级公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产生影响。

3.资料与方法

在资料方面,可能会存在资料不全从而导致运输成本难以确定、影子价格难确定、原始数据少、国家政策及市场变化等问题。在方法方面,则可能存在应用模型和应用方法不当等问题。

4.工作方法

在工作方法方面,可能存在专业人员配置不当、人员素质和专业技能不符合要求、专家评定缺乏独立性与严谨性、时间不足等问题。

上述四个方面所存在的问题,都将应影响到二级公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效率和效果。

(三)二级公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内容构建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中将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定义为:在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的前提下,从国民经济整体利益的角度考察项目的效益和费用,用货物影子价格、影子汇率、影子工资和社会折现率等经济参数,计算项目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分析项目的经济效率、效果和对社会的影响,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根据这一概念,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工作应包括从国家经济整体利益的角度考察项目的效益和费用,分析项目的经济效率、效果和对社会的影响,和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三个要点。因此,二级公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基本内容也应该立足于上述三个要点。

1.从国民经济整体利益的角度考察项目的效益和费用

这一要点表明,在进行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时,要从国民经济整体利益角度考虑,而不能只从项目自身的角度进行考虑,因此,效益和费用概念就不同于可行性研究中其他部分所指(上接第15页)

的效益和费用概念,其所涵盖的范围要更为广泛。

截至目前,我国还并未对国民经济评价的效益范围进行政策性的界定。在实务中,一般而言,如果建设项目具有营利性,则其国民经济评价的效益主要集中于项目的经济效益。而对公共产品性质的建设项目而言,国民经济评价的效益则不仅包括经济效益,还要包括社会效益。正如本文前面所言,对二级公路建设项目,尤其是西部山区二级公路建设项目而言,其国民经济评价的效益要尤其重视长远利益和社会效益。

2.分析评价项目经济效率、效果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这一要点表明,在进行二级公路建设项目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时,不仅要考虑项目自身过程性的效率问题,还要考虑结果性的效果问题;不仅要考虑经济影响,还要考虑社会影响。

3.解释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这一要点表明,国民经济评价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对项目经济合理性的评定。需要注意的是,这一经济合理性是从国民经济整体利益角度进行的评定。因此,二级公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应该通过对项目的国民经济效益和费用进行考察,对项目经济效率、效果和对社会影响的分析评价,最终得到对国民经济整体最有利的项目或方案。

[参考文献]

[1]徐学珍.云南山区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2]李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巫建文,黄凌.公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直接效益的计算[J].广东公路交通,2001,(1).

[4]李红镝,邹筑煜,吴志强.针对西部地区交通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方法的研究[J].经济师,2004,(4).

[5]Martino, R. L., Project Management and Control[M], New York 1964, S. 17.

经济效益评价论文篇(7)

农田水利生态经济评价的能值分析 农田水利生态经济评价的能值分析 农田水利生态经济评价的能值分析 精品源自教学论文 文中根据额济纳旗农田水利规划报告书,并借鉴其他专家学者现有研究成果,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个方面综合分析工程成本和预期效益,并采用能值分析方法,分析工程能值成本效益比,参照工程建设可行性评价标准,评定工程建设可行性。工程项目的经济计算期为2010年到2020年,基准年采用2010年。将工程基础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后,根据相应的能值转换率或能值货币比,能值量化工程每年的生态经济成本及效益(表1)。

农田水利工程的能值分析 结果与分析 讨论 结论

文中将能值理论成功的应用于农田水利工程生态经济综合分析评价中,定量研究了工程经济、生态、社会成本及效益间的相互关系。从对额济纳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能值评价与传统可行性决策评价相比来看,基于能值理论的工程建设可行性评价过程中,评价因素更全面,评价结果更客观,既克服了环境评价中不能量化的不足,又从根本上解决了经济评价中评价结果易受人类支付意愿和通货膨胀(或通货萎缩)的影响,能更全面更客观的反映工程建设和运行期间工程生态经济系统的成本及效益。文中研究不仅能够拓宽能值理论在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的应用范围,而且能够完善农田水利工程投资决策评价内涵,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投资抉择提供更全面更真实的参考依据。但农田水利工程系统是一个多功能综合体系,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且各功能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能值分析农田水利工程生态经济影响目前仍处于不成熟阶段,对工程生态经济系统的影响认识不够完善,需进一步研究探讨。(本文作者:管新建、齐雪艳、吴泽宁、郭瑞丽 单位: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经济效益评价论文篇(8)

政府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以下简称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是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展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新领域。由于当前国家政治授权产生的问题与信息不对称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是当前对权力监督的一个重要手段,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印发的两个“暂行规定”和2006年修订通过的新审计法为经济责任审计提供了法律依据。但由于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尚处于探索阶段,尤其是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制尚未建立起来,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对象特殊, 审计范围广泛, 不同层面的党政领导干部的工作范围、工作对象差距很大,因此,探索和规范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具有重要意义。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经济责任审计是针对“个人”的责任审计,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直接涉及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的是非功过,关系到党政领导干部的升黜,因此,审计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诸环节的核心与关键问题。本文拟在现代西方产权经济学的国家理论基础上,构建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整体框架,并扼要探讨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具体评价指标设置的原则,为进一步出台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细则或经济责任审计准则的制订、规范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提供一个参考依据。

一、相关研究评述

界定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内容是构建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框架的基础。2006年修订的新审计法第25 条规定: “审计机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对国家机关和依法属于审计机关监督的其他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在任职期间对本地区、本部门或者本单位的财政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负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这仅仅给出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监督的总体内容,对构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提供了指导意义。现实中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十分复杂,想用一把尺子来界定其审计内容是很难做到的。吉林省审计学会课题组[1]在总结一些典型地方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归纳了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内容。他们将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范围分为四个层面、三个范畴和二个系统。四个层面主要由省部级、地厅级、县(区)局级、乡、科级四个层面的干部。三个范畴主要包括块块领导干部、条条领导干部、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二个系统包括党委系统和行政系统。并提出采用一般分类与特别分类两种办法来探讨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认为党政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的一般内容应该包括三个方面:(1) 审计党政领导干部所在地区、部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性。(2) 审计党政领导干部在执政期间重大公共投资项目的效益。(3)审计、评价党政领导干部在执政期间主要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最后根据行政区党委,行政区政府领导、政府部门领导界定了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特别内容。在审计署2007—2008年立项课题研究报告(2009)中,以蔡春教授领衔的西南财经大学课题组[2]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研究》将党政领导和企事业负责人的目标经济责任的内容分为治理责任、管理舞弊控制责任、经济权力控制责任、效益或绩效责任和环境保护责任,并根据各类目标经济责任,构建相应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将党政领导经济责任评价指标分为民主政治建设和绩效两个方面的评价。民主政治建设方面主要包括权力范围、组织结构和问责体系、信息透明度、廉洁自律、申诉和执行机制、党风廉政内部监督制度落实、政务公开程度等指标;绩效方面包括真实性、客观性、合法性、投入产出的“3e”、内部控制、资源利用等指标。青岛市审计局课题组[3]的《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研究》将政府部门分为经济运行管理部门和社会事务管理部门,在确定部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基础上,将部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分为经济决策权指标、经济管理监督权指标、经济执行权指标和履行廉政职责情况指标四大类。刘世林和牛玉韬[4]认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应与评价对象、评价责任、任职目标、评价范围挂钩,并构建了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给出的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一级与二级指标为:(1)财政财务收支评价(主要包括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资金收入与支出、企业财务收支情况等)。(2)资产管理与购建评价(主要包括资产综合情况、长期资产管理情况、流动资产管理情况、固定资产购建情况等)。(3)经营业务管理绩效评价(主要包括综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环境情况、领导干部决策能力和水平等)。(4)个人及行政执法情况评价(主要包括组织性违法违纪情况、个体性违法违纪情况)。?

以上研究对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局限性:(1)审计内容界定和审计评价指标框架的构建多采用归纳法对评价指标进行分类,没有运用演绎法,将审计评价指标框架构建在一个扎实的理论基础上。(2)各研究采用不同的分类标准构建审计评价指标框架,但由于主要采用的是归纳法,没能显示各类指标之间逻辑关系,同时各类指标也难免存在一定的重复交叉内容。本文拟以现代西方产权经济学中的国家理论为基础,着眼于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整体框架的构建及具体评价指标设置的原则,但本文并不涉及具体的审计评价指标的构建。?

二、以国家理论为基础的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框架的构建?

现代西方产权经济学中的国家理论包括规范的国家理论和实证的国家理论。所谓规范的国家理论,主要是对国家行为的矛盾性质进行思考,它有三个基本内容:一是从国家在某些方面所具有的任何其它组织和个人所无法替代的角度论证国家行为的合效性;二是从信息的缺失和国家行为的个人性来论证国家行为所包含的违背经济效率原则的性质;三是界定国家经济行为的边界;而实证国家理论主要是探索国家行为根据的理论,主要是关于国家的本质和对国家“悖论”的解释。由于规范国家理论可以为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内容提供了理论依据,所以这里是以规范的国家理论来构建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框架。根据规范国家理论,国家在产权界定、保障私人权利、提供公共物品等方面具有任何其它组织和个人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具有合效的性质;但由于国家行为的强制性(即非市场自由交易)和关于国家行为成本和收益的可靠信息的缺乏以及国家行为的个人性可能导致国家行为对帕累托效率的偏离,具有违反效率的性质。国家经济行为的边界是国家组织比其它任何组织和个人具有优势的经济领域。图1是从规范国家理论的角度,给出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整体框架。

在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实务中,六个审计评价模块可进行相应简化:(1)国家界定产权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具有很强的程序性,一般不能归结为党政领导的“个人责任”,因此,有关法律法规的制订一般不作为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与评价的内容。(2)权利范围模块并入日常行政与执法和重大经济决策两个模块中,但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现代国家大多偏离了古典经济学中的充当“守夜人”的国家模型,现代国家基本奉行凯恩斯的经济干预政策,不仅是公共物品的供应者,而且充当了私人物品的供应者和需求者,因此,重大经济决策审计评价不仅包括了提供公共物品经济决策,也包括了其它如大额非常规经济拨款、大额非日常采购等重大决策。总之,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框架可分为四个模块:(1)日常行政与执法,简称“日常行政”评价模块。(2)重大经济决策,简称“重大决策”评价模块。(3)遵纪守法与廉政建设,简称“遵纪廉政”评价模块。(4)工作业绩、经济目标完成情况与社会满意度等,简称“工作业绩”评价模块。?

由于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具体指标在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党政部门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且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具体指标也是动态变化的,所以本文将着重于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整体框架的构建(如表1所示)。?

在以上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几个模块中,重点和难点是重大决策中的重大经济决策和工作业绩的评价。重大经济决策的特点是:(1)重大经济决策责任一般可以直接问责到负责人。(2)重大经济决策的效果复杂,往往涉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很多效果无法进行定量分析。(3)重大经济决策的效果往往具有时滞性,甚至有的项目的短期和长期效果是矛盾的,党政领导重大经济决策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按照决策—执行—结果的顺序,主要是对三个方面的评价:重大决策的合规性评价、执行过程评价和结果的效益性评价,效益性评价是对重大经济决策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和环境性评价,即通常说的“5e”评价。显然具体评价指标对于不同的重大经济决策也是不同的。由于公共投资项目是重大经济决策中最为复杂,审计评价最难的,所以这里给出公共投资项目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表2党政领导重大公共投资项目?

决策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

评价内容层次与具体指标

合规性立项程序合规性;可行性研究科学性;概预算合理性

决策执行过程项目内部控制及其执行情况(项目责任制、建设程序控制、现场控制);概预算执行情况;项目进度;项目质量指标;项目安全指标

效益性经济效益(常规的财务指标如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财务净现值,财税贡献等);环境效益(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等指标);社会效益(增加就业,增加群众收入,促进公平等)?

党政领导的工作业绩、经济目标完成情况和社会满意度的评价在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政府部门间的差异最大,变化最大,这方面的评价往往存在着指标设计争议大,数字不易获取,缺乏客观评价标准等困难,工作业绩评价指标如表3所示。

表3中社会和谐度评价的具体指标包括恩格尔系数、贫困人口占总人口比率、就业率、居民平均受教育程度等;社会满意度评价的具体指标包括基尼系数和发生率等;干部管理水平评价指标包括:中层以上干部群众评议合格率、中层以上干部群众投诉升降率和高级技术人才流失率。?

三、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设置的原则?

下文笔者将在扼要分析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特点及各评价模块间的逻辑关系基础上,总结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设置的原则,但完整具体的评价指标不是本文研究内容。?

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目标是对党政领导在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的评价,包括对“经济履行过程”和“经济履行结果”的评价。“日常行政”模块是对党政领导日程行政执法的经济履行过程的评价,包括对财政财务收支、行政执法、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权力范围等内容的评价;“重大决策”模块是对重大经济决策程序合规性、决策执行管理与重大经济决策结果的效益性等三方面的评价;“遵纪廉政”是反映党政领导在日常行政和重大经济决策过程中的遵纪守法和廉政建设情况;“工作业绩”模块从履职结果上集中反映了以上三个模块的履职情况。由于不同类型、不同级别政府部门的工作业绩表现不同,所以该模块宜分不同类别、不同级别设置评价指标。各模块的逻辑关系如图2所示。?

?

图2 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模块的关系图?

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与国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相比,具有的特点主要有:(1)由于党政领导从事的社会宏观经济、社会事务和行政事务管理工作,其工作结果大多不能进行定量分析,所以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设置应涵盖党政领导履职过程与履职结果,而对国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偏重于负责人对企业最终经济业绩的影响。(2)动态性。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政治体制的改革,党政领导的职责与目标经济责任在不断发展,因此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应是动态发展的,这点在“遵纪廉政”和“工作业绩”两个评价模块中表现更为突出。(3)差异性。区域党委、区域政府、政府部门之间;经济管理政府部门与社会事务管理政府部门之间;不同级别政府之间,其党政领导的经济责任存在很大差别,因此,不同类型和级别的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设置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点在“工作业绩”评价模块表现最为突出。?

综上所述,我们可将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设置原则总结为:?

(1)逻辑统一原则。各评价模块的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设置保持逻辑一致,应避免指标间的重复、脱节和冲突的现象。(2)过程与结果并重原则。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设置要涵盖党政领导履行经济过程和履职结果。(3)动态发展原则。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设置要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在评价指标的框架内,做到动态调整和不断发展。(4)一般指标和特殊指标相结合的原则。正如上文所述,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工作业绩”评价模块上,为了设置简化科学的评价指标,对“日常行政”、“重大决策”与“遵纪廉政”三个评价模块,可设置通用的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至少可设置通用的二级评价指标,而对“工作业绩”模块,可分不同类别、不同级别设置特别的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1] 吉林省审计学会课题组.谈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界定[j].审计月刊,2007,(4).

[2] 西南财经大学课题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研究[r].审计署立项课题研究报告(2007—2008),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

[3] 青岛市审计局课题组.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研究[r].审计署立项课题研究报告(2007—2008),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

经济效益评价论文篇(9)

政府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以下简称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是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展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新领域。由于当前国家政治授权产生的问题与信息不对称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是当前对权力监督的一个重要手段,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印发的两个“暂行规定”和2006年修订通过的新审计法为经济责任审计提供了法律依据。但由于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尚处于探索阶段,尤其是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制尚未建立起来,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对象特殊,审计范围广泛,不同层面的党政领导干部的工作范围、工作对象差距很大,因此,探索和规范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具有重要意义。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经济责任审计是针对“个人”的责任审计,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直接涉及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的是非功过,关系到党政领导干部的升黜,因此,审计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诸环节的核心与关键问题。本文拟在现代西方产权经济学的国家理论基础上,构建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整体框架,并扼要探讨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具体评价指标设置的原则,为进一步出台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细则或经济责任审计准则的制订、规范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提供一个参考依据。

一、相关研究评述

界定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内容是构建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框架的基础。2006年修订的新审计法第25条规定:“审计机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国家机关和依法属于审计机关监督的其他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任职期间对本地区、本部门或者本单位的财政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负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这仅仅给出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监督的总体内容,对构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提供了指导意义。现实中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十分复杂,想用一把尺子来界定其审计内容是很难做到的。吉林省审计学会课题组[1]在总结一些典型地方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归纳了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内容。他们将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范围分为四个层面、三个范畴和二个系统。四个层面主要由省部级、地厅级、县(区)局级、乡、科级四个层面的干部。三个范畴主要包括块块领导干部、条条领导干部、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二个系统包括党委系统和行政系统。并提出采用一般分类与特别分类两种办法来探讨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认为党政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的一般内容应该包括三个方面:(1)审计党政领导干部所在地区、部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性。(2)审计党政领导干部在执政期间重大公共投资项目的效益。(3)审计、评价党政领导干部在执政期间主要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最后根据行政区党委,行政区政府领导、政府部门领导界定了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特别内容。在审计署2007—2008年立项课题研究报告(2009)中,以蔡春教授领衔的西南财经大学课题组[2]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研究》将党政领导和企事业负责人的目标经济责任的内容分为治理责任、管理舞弊控制责任、经济权力控制责任、效益或绩效责任和环境保护责任,并根据各类目标经济责任,构建相应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将党政领导经济责任评价指标分为民主政治建设和绩效两个方面的评价。民主政治建设方面主要包括权力范围、组织结构和问责体系、信息透明度、廉洁自律、申诉和执行机制、党风廉政内部监督制度落实、政务公开程度等指标;绩效方面包括真实性、客观性、合法性、投入产出的“3E”、内部控制、资源利用等指标。青岛市审计局课题组[3]的《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研究》将政府部门分为经济运行管理部门和社会事务管理部门,在确定部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基础上,将部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分为经济决策权指标、经济管理监督权指标、经济执行权指标和履行廉政职责情况指标四大类。刘世林和牛玉韬[4]认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应与评价对象、评价责任、任职目标、评价范围挂钩,并构建了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给出的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一级与二级指标为:(1)财政财务收支评价(主要包括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资金收入与支出、企业财务收支情况等)。(2)资产管理与购建评价(主要包括资产综合情况、长期资产管理情况、流动资产管理情况、固定资产购建情况等)。(3)经营业务管理绩效评价(主要包括综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环境情况、领导干部决策能力和水平等)。(4)个人及行政执法情况评价(主要包括组织性违法违纪情况、个体性违法违纪情况)。

以上研究对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局限性:(1)审计内容界定和审计评价指标框架的构建多采用归纳法对评价指标进行分类,没有运用演绎法,将审计评价指标框架构建在一个扎实的理论基础上。(2)各研究采用不同的分类标准构建审计评价指标框架,但由于主要采用的是归纳法,没能显示各类指标之间逻辑关系,同时各类指标也难免存在一定的重复交叉内容。本文拟以现代西方产权经济学中的国家理论为基础,着眼于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整体框架的构建及具体评价指标设置的原则,但本文并不涉及具体的审计评价指标的构建。

二、以国家理论为基础的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框架的构建

现代西方产权经济学中的国家理论包括规范的国家理论和实证的国家理论。所谓规范的国家理论,主要是对国家行为的矛盾性质进行思考,它有三个基本内容:一是从国家在某些方面所具有的任何其它组织和个人所无法替代的角度论证国家行为的合效性;二是从信息的缺失和国家行为的个人性来论证国家行为所包含的违背经济效率原则的性质;三是界定国家经济行为的边界;而实证国家理论主要是探索国家行为根据的理论,主要是关于国家的本质和对国家“悖论”的解释。由于规范国家理论可以为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内容提供了理论依据,所以这里是以规范的国家理论来构建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框架。根据规范国家理论,国家在产权界定、保障私人权利、提供公共物品等方面具有任何其它组织和个人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具有合效的性质;但由于国家行为的强制性(即非市场自由交易)和关于国家行为成本和收益的可靠信息的缺乏以及国家行为的个人性可能导致国家行为对帕累托效率的偏离,具有违反效率的性质。国家经济行为的边界是国家组织比其它任何组织和个人具有优势的经济领域。图1是从规范国家理论的角度,给出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整体框架。

在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实务中,六个审计评价模块可进行相应简化:(1)国家界定产权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具有很强的程序性,一般不能归结为党政领导的“个人责任”,因此,有关法律法规的制订一般不作为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与评价的内容。(2)权利范围模块并入日常行政与执法和重大经济决策两个模块中,但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现代国家大多偏离了古典经济学中的充当“守夜人”的国家模型,现代国家基本奉行凯恩斯的经济干预政策,不仅是公共物品的供应者,而且充当了私人物品的供应者和需求者,因此,重大经济决策审计评价不仅包括了提供公共物品经济决策,也包括了其它如大额非常规经济拨款、大额非日常采购等重大决策。总之,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框架可分为四个模块:(1)日常行政与执法,简称“日常行政”评价模块。(2)重大经济决策,简称“重大决策”评价模块。(3)遵纪守法与廉政建设,简称“遵纪廉政”评价模块。(4)工作业绩、经济目标完成情况与社会满意度等,简称“工作业绩”评价模块。

由于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具体指标在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党政部门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且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具体指标也是动态变化的,所以本文将着重于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整体框架的构建(如表1所示)。

在以上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几个模块中,重点和难点是重大决策中的重大经济决策和工作业绩的评价。重大经济决策的特点是:(1)重大经济决策责任一般可以直接问责到负责人。(2)重大经济决策的效果复杂,往往涉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很多效果无法进行定量分析。(3)重大经济决策的效果往往具有时滞性,甚至有的项目的短期和长期效果是矛盾的,党政领导重大经济决策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按照决策—执行—结果的顺序,主要是对三个方面的评价:重大决策的合规性评价、执行过程评价和结果的效益性评价,效益性评价是对重大经济决策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和环境性评价,即通常说的“5E”评价。显然具体评价指标对于不同的重大经济决策也是不同的。由于公共投资项目是重大经济决策中最为复杂,审计评价最难的,所以这里给出公共投资项目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表2党政领导重大公共投资项目

决策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

评价内容层次与具体指标

合规性立项程序合规性;可行性研究科学性;概预算合理性

决策执行过程项目内部控制及其执行情况(项目责任制、建设程序控制、现场控制);概预算执行情况;项目进度;项目质量指标;项目安全指标

效益性经济效益(常规的财务指标如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财务净现值,财税贡献等);环境效益(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等指标);社会效益(增加就业,增加群众收入,促进公平等)

党政领导的工作业绩、经济目标完成情况和社会满意度的评价在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政府部门间的差异最大,变化最大,这方面的评价往往存在着指标设计争议大,数字不易获取,缺乏客观评价标准等困难,工作业绩评价指标如表3所示。

表3中社会和谐度评价的具体指标包括恩格尔系数、贫困人口占总人口比率、就业率、居民平均受教育程度等;社会满意度评价的具体指标包括基尼系数和发生率等;干部管理水平评价指标包括:中层以上干部群众评议合格率、中层以上干部群众投诉升降率和高级技术人才流失率。

三、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设置的原则

下文笔者将在扼要分析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特点及各评价模块间的逻辑关系基础上,总结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设置的原则,但完整具体的评价指标不是本文研究内容。

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目标是对党政领导在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的评价,包括对“经济履行过程”和“经济履行结果”的评价。“日常行政”模块是对党政领导日程行政执法的经济履行过程的评价,包括对财政财务收支、行政执法、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权力范围等内容的评价;“重大决策”模块是对重大经济决策程序合规性、决策执行管理与重大经济决策结果的效益性等三方面的评价;“遵纪廉政”是反映党政领导在日常行政和重大经济决策过程中的遵纪守法和廉政建设情况;“工作业绩”模块从履职结果上集中反映了以上三个模块的履职情况。由于不同类型、不同级别政府部门的工作业绩表现不同,所以该模块宜分不同类别、不同级别设置评价指标。各模块的逻辑关系如图2所示。

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与国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相比,具有的特点主要有:(1)由于党政领导从事的社会宏观经济、社会事务和行政事务管理工作,其工作结果大多不能进行定量分析,所以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设置应涵盖党政领导履职过程与履职结果,而对国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偏重于负责人对企业最终经济业绩的影响。(2)动态性。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政治体制的改革,党政领导的职责与目标经济责任在不断发展,因此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应是动态发展的,这点在“遵纪廉政”和“工作业绩”两个评价模块中表现更为突出。(3)差异性。区域党委、区域政府、政府部门之间;经济管理政府部门与社会事务管理政府部门之间;不同级别政府之间,其党政领导的经济责任存在很大差别,因此,不同类型和级别的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设置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点在“工作业绩”评价模块表现最为突出。

(1)逻辑统一原则。各评价模块的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设置保持逻辑一致,应避免指标间的重复、脱节和冲突的现象。(2)过程与结果并重原则。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设置要涵盖党政领导履行经济过程和履职结果。(3)动态发展原则。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设置要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在评价指标的框架内,做到动态调整和不断发展。(4)一般指标和特殊指标相结合的原则。正如上文所述,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工作业绩”评价模块上,为了设置简化科学的评价指标,对“日常行政”、“重大决策”与“遵纪廉政”三个评价模块,可设置通用的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至少可设置通用的二级评价指标,而对“工作业绩”模块,可分不同类别、不同级别设置特别的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1]吉林省审计学会课题组.谈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界定[J].审计月刊,2007,(4).

[2]西南财经大学课题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研究[R].审计署立项课题研究报告(2007—2008),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

[3]青岛市审计局课题组.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研究[R].审计署立项课题研究报告(2007—2008),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

经济效益评价论文篇(10)

[内容摘要]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依法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但从这些年的实际工作看,审计机关一直以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性审计为主要审计内容,对政府使用纳税人资金的有效性的监督远未履行到位。本文就我国效益审计的现状,分析原因,提出审计机关在今后应大力开展效益审计的粗浅设想。

一、前言背景

效益审计,又称绩效审计,从20世纪70年代起已成为发达国家国家审计的主要任务。在我国,1983年新中国国家审计制度恢复建立后,曾经在该领域开展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但主要局限于企业的效益审计。《审计署2003年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首次要求全面开展效益审计,并提出到2007年,国家审计资源中用于效益审计的部分要超过50%。效益审计的全面展开,各级审计机关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如何确定审计目标,如何确定审计项目和项目的具体审计目标。本文拟从审计基本理论出发,通过对效益审计概念的分析、提出在经济效益审计中需要熟悉的程序和以及掌握的方法。

二、界定概念

效益审计概念是中国特有制度背景下的产物,最初提出的概念是“经济效益审计”,指的是经济效益实现途经开发利用和实现程度的审计。针对过去在经济建设中存在的只重速度的问题,中共中央在1982年召开的十二大上提出“把全党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经济效益审计概念反映了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确定审计目标与任务这一基本指导思想。

什么是经济效益?简单地讲,就是指投入和产出的比例关系,投入越少产出越多效益越高。

考虑到国有企业的效益好坏不能简单地以是否盈利为评价依据,由此产生了经济效益概念外延的扩大,提出了审计评价中应该坚持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相结合、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与此相适应,经济效益审计逐渐被效益审计概念所取代。这些原则的提出似乎可以使得审计评价非常全面科学,但实践中,却将效益审计复杂化,而效益审计目标更加模糊。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效益”的概念作进一步的讨论。

首先,从微观上讲,效益应该解释为资源的节约,这种节约可以表现在以较小的代价取得同样的投入(经济),以较少的投入取得较多的产出(效率),或以同样的产出满足更多的需求(效果),在国外称之为3E审计。从宏观上讲,在一个资源稀缺的社会中,国家的政治、法律、经济制度以及政府行为(包括公共资源的取得、分配和使用)都发挥着社会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依据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制度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制度本身也有效率和效益问题。政府的效益审计,需要更多地运用经济学概念的效益,即在社会资源一定(稀缺)的情况下,实现社会财富最大化。如果一项制度安排,在使一些人福利增加的同时使另外一些人的福利减少,但增加的福利超过减少的福利,这项制度安排就是有效益的。因此,政府效益审计的基本目标/功能在于通过提供客观、专业的审计信息,一方面对政府在使用公共资源的经济性和效率性方面发挥监督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审计信息促进制度、政策的改善,促进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促进各方利益的积极协调与平衡,在增加社会财富和国家实力方面真正发挥作用,这正是审计的价值所在。

严格地讲,效益与效率在中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效益审计概念更多地体现着结果导向的审计思路,即审计更多地关注产出。而效率更多地关注过程和程序,体现的是过程导向。前面对效益的解释虽然在理论上有一定依据,但是一般审计结果使用者和被审计单位甚至审计人员很容易从狭义上理解效益审计。这对效益审计开展有一定的负面作用。

在国际上更通行的概念是绩效审计。在英文的解释中,绩效的概念可以指结果,也可以指行为、事项、过程、程序、能力等方面。这样就使得审计的着眼点多样化,既可以是结果导向,也可以是过程导向,还可以是混合导向。绩效审计概念中,没有限定审计的目标,可以是效率、效益(效果),也可以是经济、公平,还可以是控制或制度的有效性等。每个绩效审计的目标,根据委托人的要求和具体审计环境确定。

另外,绩效的概念在国内外均已为社会大众和从事管理的理论及实务工作者所理解和接受。在管理科学中,绩效评价、绩效管理已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使用绩效审计概念可以更方便地借鉴这些研究成果,有效与社会沟通。

因此,将效益审计与绩效审计概念作为通用概念使用,有利于效益审计的深入发展。

简言之,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就是在真实合法性审计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审核、分析和评价,并围绕着提高经济效益这一目标提出意见和建议的一种经济评价活动。

三、熟悉程序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包括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报告阶段和后续阶段,每个阶段都应遵循一定的程序,灵活运用恰当的技术和方法。

准备阶段

审计项目确定后,就要按照审计项目的具体要求,适当配备财会人员、经济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或有相应技术特长的审计人员,以便发现企业管理、工程技术等方面效益不高的原因,提出改进的对策和途径。在准备阶段中大量使用调查方法,采用抽样技术,选取调查样本,对其邮寄问卷、电话调查或者当面询问。派审计人员到被审计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和企业所在地的财政、税务、银行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对被审计单位的历史、现状、生产经营管理、人员素质和内部控制等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同时,对相关行业的市场动态、各种可能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发生变化的信息等,都要予以关注。

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包括详细调查了解、实施审计测试,收集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酝酿审计意见三个方面的工作。

1、运用访谈等审计方法详细调查了解,进行初步测试。

在企业效益审计中,审计人员经常需要当面向有关人员了解情况,获取某些特殊证据,因此访谈就成了效益审计中常用的审计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审计人员加强对所审事项的理解,而且可以当面向访谈对象搞清楚有关事项的来龙去脉。如以访谈的方式详细调查企业的背景情况,生产经营的组织、方式及现状,企业的生产工艺特点,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及运行状况等。同时运用检查法、实验法、现场观察法等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制度、质量制度、劳动定额等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抽样测试。

2、实施

审计测试,收集审计证据,分析原因。

首先,开展成本费用效益审计,促使企业减本增利。从成本费用的计划及开支范围的制定、控制措施的实施,到考核及评价的全过程,审查原材料和能源的利用效益、劳动力利用效益等,考核成本费用的节约额和降低率,促使企业不断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其次,审查销售活动的效益性,促使企业增收增利。从销售计划的制定、销售的组织,到销售完成的全过程,审查是否达到现有条件下的收入最大化,销售费用是否节约,销售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等。

再次,审查资金使用情况,促使企业合理运用资金。根据资金运动规律,从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到收回的全过程,审查资金的占用情况、周转情况以及获利情况,提出合理筹措和分配资金的建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最后,审查企业投资情况,促使企业降投入增产出。对固定资产投资要从立项、设计、施工到竣工决算进行全过程监督,审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施工计划、进度、工程质量及工程费用的发生情况。竣工投产后,对工程效益和投产后的使用效益进行全面分析评价。

在实施阶段,要设计出能反映所审计项目工作特征和成果的指标,然后寻找评价的标准去进行对比分析。其中的评价标准,需要从不同的渠道获取,如使用其他类似单位的指标、政府规定的标准、行业公认标准、请外部专家提供标准等。运用实际与计划或定额比较,本期实际与上期实际比较,本单位实际与同类外单位实际比较,本单位实际与行业、国际先进水平比较等对比方法,找出被审计单位存在的差距。

可运用适当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如因素分析法、平衡分析法、图表分析法、数学分析法、预测分析法、量本利分析法等分析方法,分析、计算各项经济效益指标,分析其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关系,以考察是否做到了经济、效率和效果,分析经济效益欠佳的原因、提高经济效益的潜力以及改进方案。

3、酝酿审计意见,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当审计证据基本收集齐全,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效益现状和提高效益的潜力基本了解时,审计人员应讨论、酝酿审计意见,哪些方面应当肯定,哪些地方可以挖潜,并初步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在实施阶段还要认真撰写审计日记,编写审计工作底稿,详细记录审计人员实施审计的具体过程、采取的步骤和方法,它不仅是撰写审计报告的基础,也是后续审计的重要参考资料,还可以用来评价审计人员的工作质量。

报告阶段

报告阶段是对实施阶段的总结,通常应包含以下环节:归纳问题、综合分析、讨论审计评价、起草审计报告、征求单位意见、审定报告、做出结论、立卷归档。审计人员应核实在实施阶段中发现的问题,整理审计工作底稿,鉴定和补充必要的审计证据,评估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效益,提出进一步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起草审计报告,讨论审计报告,正式发送审计报告。

值得关注的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报告不同于财务审计报告,它的目的不是为了证实财务状况的真实性,而是为了揭示被审计单位经济效益的高低及其原因,并做出评价,提出建议或措施。在多数情况下,由于被审计业务的专业性强,往往不能提出直接证据来论证审计报告的结论,为了使审计报告具有充分的说服力,需要广泛地运用间接证据和推理证据,这都需要在审计报告中加以详细的说明。审计报告一般应具备背景资料、审计结论、论证结论的证据、改进的建议或措施等内容。

后续阶段

后续阶段是指审计项目完成,经过一段时间后,对审计建议和改进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回访性审计的过程。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目的决定了开展效益审计不仅着眼于对被审计单位或审计项目现时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更注重未来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在审计项目完成后,审计人员需对审计报告中提出的审计建议和改进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回访性审计,促使被审计单位更好地执行审计建议和改进措施。审计人员到达现场后,可以通过座谈、查阅有关资料、现场观察等方法,检查审计报告提出的建议措施是否执行,效果如何。对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查明原因,根据被单位执行不力或审计建议不切合实际等不同情况,督促被审计单位严格执行或者提出更加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四、掌握方法

内部审计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主要方法。

(1)审计查证法。包括常规技术方法和现代管理方法。常规方法借鉴了财务审计的有关方法,如审阅法、顺查法、逆查法、核对法、函询法、盘点法和抽样法等,现代管理方法借鉴了现代管理的技术方法如:

①与预测相关的方法。定性的如集合意见法;定量的如回归分析法、自适应模型预测法、时间序列预测法等。

②与决策相关的方法。量本利分析法、线性规划法、边际分析法等。③与计划、控制相关的方法。投入产出法、项目评估技术等。

(2)审计分析法。包括对比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平衡分析法、敏感性分析法、多因素联动分析等。

(3)审计评价法。包括定性的方法和定量的方法。定性的方法通常采用的是成功度评价法,它是依据评价专家或专家组的经验,对项目的成功程度做出定性结论,也即通常所说的打分制。项目的成功度可分为五个等级,完全成功、成功(A)、部分成功(B)、不成功(C)、失败(D)。定量的方法主要有差额评价法,对比评价法,综合评价法。

(4)综合评价法。

经济效益评价论文篇(11)

防洪经济评价是洪水管理经济评价的基础。美国对防洪经济评价理论的研究较早,成果也较丰富。White[4]最早提出减灾研究应作为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经济科学的特殊领域。继1936年国家防洪行为纲领颁布后,美国联邦水资源管理机构提出了评价防洪工程是否立项,应参考该工程社会经济效益成本分析成果的原则。1975年White-Haas的《经济评估》、1980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ScienceFund,NSF)的《防洪减灾总报告》,以及1981年Wright和Rossi提出的《经济评估》中,一致认为在防洪减灾领域社会与经济学问题应该比工程问题得到更多的强调和研究,尤其是1980年的《防洪减灾总报告》中关于公共政策经济学问题的阐述:“洪水灾害损失经常由于政策方面的问题而增加,由于政策的负面作用导致了资源和经济负担加重”的观点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5]。在1983年NSF的《美国洪水及减灾研究规划》[6]中,明确指出防洪减灾经济评价是应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对洪水泛滥区的防洪减灾措施进行分析,其研究对象是减灾行为的经济成本与消减的灾害损失之间的关系。除防洪工程措施外,蓄滞洪区管理、建筑规程、洪水预报预警、应急救援和灾后重建、减灾公共政策等非工程措施都应在评估之列,并且认为防洪减灾效益的评价应该有社会利益这个标尺。20世纪80年代末至21世纪初,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方法逐渐被应用到减灾领域,Bryan等[6]认为环境经济学所提出的理论在洪水管理经济分析中极为有用。其基本思路是在经济效果评价中考虑环境损害。Mileti[7]指出应综合分析减灾措施的影响,考虑地方的环境质量水平、当代和下代生态环境、生活质量等因素来评估地方的减灾实力。国际上流行的具有代表性的经济评价理论还有东欧各国所采用的“技术经济”理论[8],该理论最早始于前苏联,强调以最小的劳动消耗为社会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提倡以经济观点来研究工程技术问题,着重于宏观经济效益分析,整个社会和国民经济利益为其评价标准,技术经济论证的理论对中国工程建设的经济评价曾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1.2国内研究

中国有关防洪减灾经济理论的专门研究并不多,仅有的研究基本上是孕育在灾害经济学与技术工程经济学的框架之下。灾害经济学的提出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于光远先生的倡导,杜一[9]主编的《灾害与灾害经济》论文集标志着中国对灾害经济问题研究的起步。1998年郑功成[10]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灾害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并主要对灾害经济学基本原理、规律以及灾害与经济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索,为研究各灾种的经济学打下了基础。中国的防洪经济效益评价最早建立在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技术经济理论之上。1998年大水之后赵勇等[11]明确提出防洪经济学是灾害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分支。李建生[12]认为防洪经济学是水利经济学的组成部分,是研究防洪与国民经济关系,以尽可能小的社会劳动消耗,有效地抵御洪水,以取得尽可能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的学科。张晓[13-14]初步建立了中国水旱灾害经济学分析框架,对大坝建设的社会外部性和生态环境外部性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完整的水电工程的成本效益分析应该将外部性成本和效益纳入其中。光等[15]从政治经济学角度进行了洪水灾害对社会影响、治水与治国、成本分摊和损失补偿等方面的思考。赵勇[16]尝试建立防洪减灾经济学的基本框架,运用公共经济学、博弈论等基本原理,对防洪减灾经济学的特性进行了研究。季红飞[17]将防洪效益分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对防洪社会效益进行了成因分析,对其量化的思路和方法进行了初步构架。还有一批学者吸纳洪水管理的基本思想,提出了对洪水管理经济评价的见解。周魁一[18]提出了灾害双重属性的概念,强调灾害的社会经济属性对灾害经济学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向立云[19]第一次提出了洪水管理经济学的概念,并指出政府提供的治水模式必须遵循效率最大化原则。刘树坤[20]在大水利建设理论中强调,民生水利要体现水利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的公平,不能为追求经济效益而牺牲流域的生态环境,在防洪规划经济评价中应该纳入生态环境变动的因素。总体来讲,中国的洪水管理经济评价理论研究已经起步,一些成果已经为洪水管理经济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仅是从不同的角度对某方面的理论进行了阐述,内容分散,视野局限,尚难以形成系统的洪水管理经济评价理论体系。

2洪灾损失评估方法研究

洪水灾害损失是衡量洪水灾害后果的主要参数,是洪水管理经济评价的主要内容。各国研究人员从洪灾损失评估尺度、评估方法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

2.1损失评估尺度

Ellingwood[21]从最优防洪指挥决策及灾后重建最优决策的角度提出了局域评估、区域评估和国民经济整体评估三层次评估体系。Penning-Rowsell等[22]将损失评估分为战略评估、可行性评估和完全评估,其精度按顺序依次提高,对评估水平的选择因评估目的和阶段不同而异。根据损失评价过程中基础资料、模型方法和运算结果的尺度,笔者[23]将损失评估划分为3种模式:精细尺度评估、中尺度评估和大尺度评估。

2.2洪灾直接损失评估方法

(1)国外研究淹没水深-损失曲线法是国际上最常用的洪灾损失评估方法,淹没水深与损失率关系的函数形式表现多样,James与Lee[24]最早给出了分段线性城市财产淹没水深与损失率函数,Appelbaum提出了分类财产的等级式淹没水深损失率函数;Lee[25]利用R2统计,给出了居民住房的多项式形式的损失率函数。在美国得到广泛应用的自然灾害损失评估软件HAZUS-MH的技术手册中,对900多种淹没水深与损失率曲线进行了讨论[26]。在因风暴潮引起的洪涝损失评估中,除淹没水深之外,波浪作用力是美国洪灾损失评估考虑的另一重要因素[27]。而在估算农作损失时,淹没历时也作为反映洪水特征的一项重要指标被考虑。英国的洪灾评估多服务于洪水管理措施的效益分析,自20世纪70年代起至今,Pennin-Rowsell[28]和Park等[29]已建立起非常详细的洪灾损失评估数据库。其数据资料来源于一系列的会议、专家走访、问卷、现场查勘以及遭受洪水灾害影响的居民调查。现有的数据库中针对不同的房屋类型共给出了140组损失与水深的对应关系,提供了各种类型资产随淹没水深变化的损失值区间。荷兰根据历史洪灾记录(1953年欧洲大洪水)建立资产的损失系数与淹没特征的函数关系[30-31],在全国范围内采用统一的洪灾损失系数函数关系,但会根据评价区域所属风险区的不同而对该关系进行相应的调整。(2)国内研究中国在洪灾损失率与水深关系方面有代表性的研究:施国庆[32]分析了洪灾损失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关曲线图解法、多元回归分析法等洪灾损失率确定方法。陈浩等[33-34]建立了城市和农村资产的分类损失率线性函数关系。万庆等研究基于洪水淹没过程的淹没水深与损失率关系,计算了基于投影寻踪网络的动态淹没水深-损失关系式。杨秋珍等[35]通过田间试验探求了绿叶菜损失率与叶龄、淹没水深及淹没历时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叶菜淹水损失率试验统计模型。冯民权等[36]总结出财产损失率与淹没水深关系有多项式函数、指数函数关系,并指出其适用性视具体情况而定。与国外相比,中国缺乏系统性的权威的损失率关系研究,根据洪灾损失调查数据,采用参数统计模型建立的分类资产淹没水深与损失率的关系仅适用于具体研究区域[37-38]。而对不同研究范围的损失率关系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另行推求,受资料限制,在洪灾损失率的关系选取方面随意性较大。中国也有部分专家对洪灾直接经济损失的框算方法进行研究,王腊春[39]用各类产业损失系数、产业经济强度和淹没面积对太湖流域的洪涝灾害损失进行模拟及预测。向立云等[40]在分析经济发展水平和洪水风险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单位面积损失值,求取长江流域和海河流域的期望损失值。陈秀万[41]建立了洪灾损失预测模型,包括用以预测洪灾损失的自回归模型和用以预测灾变时间的灰色灾变模型,对长江中游地区的洪涝趋势进行了预测。程涛等[42]建立的研究区域洪灾损失随财产变化的关系曲线能够快速评估直接经济损失。

2.3洪灾间接损失评估方法

经验系数法是常用的间接损失评估法,美国学者Douglas和JamesLee[43]在评估洪灾损失时,提出了分行业间接损失影响系数法。美国陆军工程师团根据多年的调查统计分析,给出不同部门的洪灾间接损失系数值,澳大利亚给出了城市不同行业的间接损失系数,日本和前苏联都是不分行业给出综合间接损失率系数。中国多参照国外类似情况选择间接损失系数。经验系数方法虽然简便,但不能有效地反映间接影响的作用机制、经验化、概化成分过重[44]。调查估值法是灾后评估间接损失的方法,但因间接损失涉及面广、工作量大而很少被采用。也有一些基于系统分析、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间接损失评价模型,思路和方法虽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和先进性。另外有专家运用经济学的方法进行灾害间接损失的计算也适用于洪灾间接损失的评估,例如黄渝祥[45]利用投入产出法计算间接停减产损失和中间投入积压损失等。王海滋[46]采用生产函数法及部门增长模型评估法评估产业部门生产能力损失及产业部门关联损失。目前各国减灾研究中,主要考虑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在内的有形损失,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和有关资料的积累,无形损失的评估逐渐受到重视,有少数学者陆续开展了一些相关的探索性研究,例如英国学者Tunstall等[47]就对洪水灾害引起的健康损失进行了评估。

3洪水管理效益成本评估方法研究

3.1国外研究

美国进行防洪工程经济效益评价已有70余年历史,主要用减免洪灾损失表征减灾效益。成本效益分析法是最为常用的防洪减灾活动经济分析方法[48],在防洪工程措施的减灾效益评估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也有学者探讨其他的方法,Mckean,Eckstein等早在1958年就研究提出了“自愿支付法”进行防洪效益计算的方法。1970年,Rusell等环境经济学家提出了界定最佳防洪减灾效益的理想曲线。Bateman等[49]采用效益转移方法评估减灾活动对环境、历史文化等的影响。美国目前正在尝试对洪水管理的有效程度进行全面的定量界定,评价内容除减免的洪灾直接损失外,减免间接损失、应急响应费用、减少人员伤亡及环境生态影响等都在评估之列,评价的对象也由单纯的防洪工程向政策等非工程措施扩展。Keith等[50]对FEMA(FederalEmergencyManagementAgency)在1993~2003年的减灾效益和成本进性了综合评价,运用HAZUS-MH软件模拟了全美国不同县,在遭遇不同重现期、严重程度不同的自然灾害时,FEMA减灾行动的综合减灾益本比为4:1,其中洪水管理的益本比达到了5:1,在各种自然灾害管理中的效益最为显著。与美国类似,日本也是通过计算有无防洪工程情况下的年期望洪灾损失的差额来反映防洪工程效益。近年来,有学者采用享乐价格法(评价防洪减灾活动中土地管理所带来的效益[51-52],亦有学者运用条件估值法(ContigentValueMethod,CVM),建立模糊评判模型,评价因洪灾引起的精神负担等无形影响[53]。Zhai[54]在典型流域(Shonai-Toki)运用条件估值法研究人们对洪水管理的支付意愿,结果表明,人们的支付意愿因收入水平、是否曾遭受洪灾、居住场所离江河的距离、防洪意识以及环境保护意识等多种因素的不同而存在很大差异。Zhai[55]还运用支付意愿法(WillingtoPay,WTP)评估了日本洪水避难行动的经济效益和人们可接受的洪水风险水平。在英国,Penning-Rowsell、Green和Parker[28-29,56]自20世纪70年代起对洪水管理经济评价方法进行了持续不断的研究,先后编写了3个版本的防洪减灾效益评估技术指导手册,尤其关注城市防洪效益和海岸洪水治理方案的效益评估。2004年,Pennin-Rowsell[57]和他的研究小组完成了洪水风险管理效益评估技术导则,相对以前的研究成果,该导则引入了洪水管理效益评估的概念,并且在评估方法中对防洪体系保护生命交通线的效益评估、减少人员疾病及生命损失的效益评估、洪水预报减灾效益评估、洪水应急管理效益评估,洪水管理措施的环境成本和效益评价等比较前沿的方法技术进行了探讨。另外,英国在洪水管理的效益评价方面还考虑了社会公平问题,建议采用分配调整方法对低收入人群所得到的洪水管理效益在平均水平上进行相应的扩大,相反,对高收入人群的效益进行一定程度的缩小,通过这种方法以使洪水管理投资能更多地惠及贫困区域和贫困人群[58]。

3.2国内研究

(1)防洪经济效益评价方法研究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河流规划及水利工程设计中,曾对防洪经济效益进行过初步研究。80年代末,水利部组织有关单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1949—1989年水利工程防洪经济效益计算,据计算40年间防洪共投入416.57亿元,减免损失3338.75亿元,负效益59.35亿元(1980年不变价),益本比7.9:1[59]。自此中国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防洪工程经济效益评估方法。较为广泛采用的方法有频率法和年系列法[60]。邱忠恩[61]建议采用年系列法计算多年平均防洪效益,并以三峡工程防洪效益的计算为例进行说明。朱兆国[62]提出了水库除险工程防洪效益的计算方法:效益转移计算法、溃坝洪灾损失计算法和综合效益计算法。韩东平等[63]对长江中游主要堤防工程在1996年较大洪水中产生的防洪经济效益进行了粗略的分析与估算。朱元甡[64]在传统防洪效益计算的数学模型上综合分析了水文、水流、工程施工和运行管理等多种不确定性,建立了长江中游防洪效益的风险分析模型。董胜等[65]应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产生洪水系列,得到了防洪效益的概率分布模式,建立了包括经济评价、风险分析和防洪效益模拟的综合系统分析模式。1998年颁布实施的“已成防洪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及评价规范(SL206-98)”[66]对中国防洪效益评价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但其原则性的论述较多,部分条款操作性不强,和实际应用还有一定的距离,目前正在进行修订。(2)洪水管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估方法研究中国对与水利工程有关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多集中在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估指标体系建立方面[67-68],对于水利工程尤其是防洪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价值评估的研究并不多见,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包括:赵同谦等[69]以怒江中下游水电开发规划为例,通过怒江水电开发规划环境影响因子的筛选和环境影响的定量分析,对开发方案长期整体的环境影响效益和成本进行估算,评价结果表明:怒江中下游四级水电开发的直接环境效益为2177亿元,环境成本总值约为3196亿元。阎军印[70]以长江流域某水电工程为例,从环境资源消耗、环境灾害损失和环境污染损失等方面对其带来的环境质量损益进行了经济评价。

4中国洪水管理经济评价研究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洪水管理经济评价理论框架虽然在洪水管理理论、灾害经济学、风险分析和防洪规划等理论中对洪水管理经济评价的相关理论有所涉及,但仅是从不同角度对某方面的理论进行了阐述,内容较为分散,还未形成针对洪水管理经济评价的具体特点,集评价对象、准则、内容和方法等为一体的系统的洪水管理经济评价理论体系。(2)防洪效益评价对象多为单一防洪工程,对宏观决策的支持作用有限目前的洪水管理经济评价主要集中在单一防洪工程的成本效益分析方面,对其他减轻洪水风险的重要措施多未纳入经济评价体系之中。有关国家、流域尺度宏观决策(例如流域防洪规划)的经济评价缺乏可操作的方法与技术,已有的经济分析成果难以对宏观决策起到支持作用。(3)在防洪工程效益评价中,较少关注防洪工程对社会、生态、资源的影响效益(正效益或负效益),难以客观反映防洪工程的实际效益。一方面由于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忽视或不了解,另一方面因为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本身难以量化和评估,因此长期以来对防洪工程项目的社会、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多停留在定性描述上。总体上讲,社会、生态环境等因素对洪水管理方案的选择很难起到约束作用。(4)现有评价体系中未充分反映洪涝灾害新特点、洪水管理新理念等在现有的评价体系中,有关城市洪涝灾害损失、洪水间接损失等的评价工作还很薄弱。并且对非工程措施效益的分析不够,较少进行非工程措施的投入与效益分析。对洪水管理公平性的评价也很少涉及,难以满足洪水管理决策对评价工作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