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生态产业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7 18:01:19

生态产业论文

生态产业论文篇(1)

新农村建设是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正式提出的,并且确立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来协调推进新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中国经历了数百年的稻作农业史,但近半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塑料地膜的污染,乡镇企业、工厂大规模发展而产生的生产废弃物,以及不节制的农业生产带来的水土流失、森林植被破坏、草地退化等等,都为我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增添了难以修复、回旋无力的难题。如果不加以紧急治理,大力发展农村生态产业,那就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背道而驰的。反之,发展生态环保的农村产业,在保证农村GDP的同时,实现了农村生存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双重优化,也才能有效、可持续的建设一个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发展农村生态产业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必要步骤

农村是中国社会的基础和主体,要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必须要以农村的现代化为基点。而新农村建设也仅仅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第一步。中国的农村现代化,不仅是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更是要提高农民的教育文化水平,着眼于“三农”,利用先进的科技成果,去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生态产业的发展,是真正实现农村现代化,进而实现农村长效永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农村生态产业不仅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创收,更是给中国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动力,为农村建设添加了和煦环保的色彩,帮助农民实现了自我价值的运用和再生。

二、农村生态产业的主要类型及发展现状

(一)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强调“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运用系统的方法,全面规划、合理组织,使农业生产实现高产、优质、高效、持续发展,达到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便开始试点发展生态农业。历经三十多年,我国的生态农业现已发展成为一个懂得因地制宜地利用先进科学技术,集中开发农业生产各种要素的最优组合,可持续地利用资源的立体系统。当前国内推广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有14种。比如根据地形、海拔所造成的环境差异而进行的立体种植、立体养殖、立体复合种养模式;利用水陆交接、山地平原交接等各种地形交界处的边缘效应,适应生物多样性特征而开展的生态农业模式,如北方防治沙化的乔木防护林和人工草地相结合的模式;充分利用闲置时间和家庭剩余劳动力的庭院生态农业模式,有效地结合了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实现了每一寸土地和资源的高效利用。除了上述的几种生态农业模式外,还有生态食物链模式、农林复合系统模式、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开发模式、观光生态农业模式、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生态模式等等。我国的生态农业是农、林、牧、副、渔相结合的、多层次的复合农业系统,它不仅避免了石油农业带来的生态破坏,还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已经产生危机的农业生态环境,是实现农民增收,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的有效途径,更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二)农村生态工业

新的历史时期下,我国农村面临着城市工业转移和农村大规模开发的双重境遇,这为我国的农村产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为农村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挑战。我国的农村工业主要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或个人所有的乡镇企业构成。一般的乡镇企业规模小但数量多,带动的农村劳动力就业也多,对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全国的工业发展有极大的贡献。我国的乡镇企业涉及工业生产的各个门类,从而导致了工业生产带来的污染面广且种类繁多。1995年,全国乡镇企业的固体废物排放1.8亿吨,工业粉尘排放1325.3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441.1万吨。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其中乡镇工业污染损失值超过50%,乡镇工业已经成为中国环境污染的重要主体。因此,农村的生态工业是从防治污染和生态建设两方面来进行的。防治农村工业污染,主要通过严格管理乡镇企业污染源,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重污染企业进行限制治理和关停处理,对乡镇企业所在的周边环境进行监测管理,推行洁净的生产技术等等。另一方面,通过建设农村生态工业园,合理布局乡镇企业,来建设农村生态工业。如对农村的工业区进行科学规划,融合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并建设有辐射能力的农村经济、文化中心。除此之外,对乡镇企业进行功能区分,如将废弃物排放多的企业建设在水源地的下游,污染严重的企业建设在远离村民聚居地的地方等等。

(三)农村生态旅游

农村产业和经济的发展,不仅仅只有农业产量和产品经济,还包括服务化的农业,农村的生态旅游就是其重要体现。生态旅游是以认识自然,欣赏自然,保护自然,不破坏其生态平衡为基础的,具有学习、观光、度假、休养、科学考察、探险和科普教育等多重功能。农村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要建立在科学指导和村民共同规划的基础上,以确保不影响正常、可持续的农业生产,因地制宜、注重个性品牌战略的同时,也需要开发有度,不破坏农村的生态环境。福建省永安市天宝岩保护区村落古木参天,溪流密布,瀑布成群,有极高的旅游价值。为了不破坏生态环境,又最大程度上实现经济利益,这个村在保存传统生活方式的同时,进行系统的改造,包括村落环境的整治,道路的铺设和整修,农田景观的设计,院落房舍的卫生改造,以及对农民的培训、组织和管理方面。另外对已经发展成熟的农村旅游地,也要推行生态旅游的方式,以期做到缓解旅游地的生态压力和环境污染,给予其休养恢复的空间。安徽省黄山市拥有举世瞩目且保存完好的徽派原始村落宏村和西递,黄山风景区的实际承载力为10324人/d,而实际的旅客接待量却远远超出了其生态环境承载力。因此,在黄山村落地区,实行更生态的旅游规划,分散空间和时间上的客流,对此地的生态保护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农村生态园区规划

这里的农村生态园区主要指农村生态家园和少量的农村生态工业园,两者都是把生态生产纳入一个系统进行,都是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向协调发展的典型模式。2000年3月,农业部以生态家园为建设目标,制定了家园富民计划。建设生态家园是以农户入手,利用农村可再生资源,以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为原则,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而发展的农村生态经济方式。典型的技术模式有以沼气利用为主体的方式,如北方的“四位一体”、南方的“猪—沼—果”和西北的“五配套”都是联合改建了沼气池、畜舍、卫生厕所,使之成为一个系统来发挥作用,最终实现了清洁的家居生活环境、无害的农业产品和丰厚的经济收入。另外还有对太阳能的利用和小型电源的利用等等技术模式。农村生态家园在布局上,也讲究因地制宜,西北风沙大的地方考虑风力发电,新疆是山、盆地相间的地形就发展绿洲农业。生态工业园区,是通过物流或能流传递等方式将不同工厂或企业连接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寻求物质闭路循环、能量多级利用和废物产生最小化的工业发展模式。农村工业虽然还多是规模较小的乡镇企业,但随着农村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的工业水平和环保意识都将有质的飞跃,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生态工业园一定会得到大力推广。科学规划农村生态工业园区,有助于系统帮助农村产业的发展,取得丰厚的经济回报,同时减轻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三、农村生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建设农村生态产业的认识尚不到位

生态文明建设无疑是新时期的重要议题,围绕生态文明开展的各项研究、讨论、推广和发展也都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在农村地区,由于教育水平和信息网络的缺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观念乃至生态产业在农村的发展。在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往往还是在走“先发展、后治理”或“只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不计生态破坏”的老路子,致使经济是发展了,生态环境却一天天恶化。另者由于我国分散的小农生产方式,养成农民各自为阵的习惯,缺乏公共环保意识。加之,地方政府和农业部门在推广、实践生态产业的时候,片面侧重技术的引进,忽视了对农民生态心理的教育和建设,使得生态产业的综合效益出不来。

(二)建设农村生态产业的项目选择困难

当前的农业生产有时会出现阶段性过剩的情况,由于不注重市场需求和农民的从众心理,盲目选择产品项目,导致生产出来的生态农产品面临买卖困难的窘境。而有些市场急需的产品得不到有效供应,有些具有发展潜力的农村产业也没有开发出来。农民由于自身知识水平和教育背景的局限,很难科学把控生态农业生产包括项目选择在内的各个细节。还有一些先进的生态农业技术与当地农民的传统生活方式有冲突,而导致一些生态项目不被农民接受,无法真正得以实施。在甘肃省临洮县,当地的传统居住方式一是灶在厢房,难以与炕连接,二是当地迷信“灶王爷”不能进正房。这样的传统生活习惯就会对诸如生态家园建设中的沼气系统改造新技术的实施带来阻力,使之难以为继。

(三)建设农村生态产业缺乏实践耐心

由于农村生态产业的系统性和复杂性,造就了其发展具有长线性的特征。从农村生态产业的先期规划,到具体实践,再到中期管理,最后到产品销售,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较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财力。广大的农民,都希望自己的辛勤劳作,能早一点收获成果,并且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所以,放弃选择生态产业,而从事更为熟知和见效快的农业生产。但这样缺乏实践生态农业生产的耐心,躲避先进生态农业的普及,是竭泽而渔,只会让现代农业的发展停滞不前,实现不了惠及子孙后代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四)建设农村生态产业存在资金缺口

农村生态产业是一项浩大的工程系统,无论于政府、企业、农民本身都有着重大的经济考量。先期的投入,不可能只靠单方面力量,农民、企业往往通过贷款的方式得到政府扶持,再投入大量的人力去建设。可是由于贷款的资金有限,步骤繁琐,有一定门槛,农民自身知识文化水平不高,就可能错失了贷款的机会,甚至主动放弃贷款的方式。而这些没有政府贷款又经济困难的农户,空有一腔发展生态产业的热血,是没有办法促成农村生态产业的发展的。

(五)农村生态产业在部分地区发展“过热”

生态文明建设,乃至生态产业的建设是当今最热的科学发展议题,相关的建设项目也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但也有一些地区,在技术力量不充沛,硬件设施不到位,相关人才也严重缺乏,后续服务跟不上的情况下,也不考虑发展的条件是否成熟,大搞“政绩工程”,就盲目开展生态产业建设。这样不仅严重影响生态产业工程建设的质量,甚至有些建设项目发展到半路就夭折了,并且这种不切实际的盲目发展只会引起当地农民情绪上的反感和抵触。

四、发展农村生态产业的若干建议

(一)加强生态伦理意识教育,树立正确的生态权利观念

生态伦理意识,强调人们运用伦理道德的眼光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求人们尊重自然、珍惜资源,与自然和谐相处。正确的伦理意识能指导人们进行正确的实践活动。加强农民的生态伦理意识教育,能引导农民重视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在生产、生活中承担一定的生态责任与义务,促成原先粗放型的农业生产向集约型转换,以及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的转变。农民在农村生态系统中具有生态选择、生态保护、生态发展等各项权益。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农民懂得自主运用生态权利,才能最大程度上不损害自身利益,又达到生态产业的建设目标。生态伦理意识和生态权利观念的养成,能大大提升农村生态产业的发展程度,也同时有利于农村的道德、文化建设,是全方位实现生态农村的有效途径。

(二)注重运用市场机制,发展农村产业化的经营方式

市场需求无疑是产品生产最可靠的风向标,能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注重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的运用,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市场,了解顾客需求,指导生态产业的项目选择和发展。比如,随着人们食物结构的调整,瘦肉型畜产品和草食性畜产品受到青睐,在畜牧业生产中,草食性牲畜将会得到重点发展,发展优质牧草就有了较大的市场需求。因此,发展优质牧草的生态养殖和瘦肉型、草食性牲畜的生态放养就会带来不错的经济收益。但在农村生态产业发展中,农民由于信息相对闭塞,不是最了解市场的群体。然而,以销售和获取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的产品销售公司和农村龙头企业是市场最敏锐的观察者。所以,公司、龙头企业、农户,通过签约合作,成为利益共同体的产业化经营方式应受到鼓励。这样会更加精准地把握市场规律,帮助农民选择较好的产业项目,从而促进农村生态产业的发展。结合各地区不同的自然地域条件和历史文化优势,有针对性地培育挖掘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生产特色村镇和特色农产品,如优质粮食、高山蔬菜、精品养殖、园艺农业、特色茶园、观光农业等,也是在当前新的历史环境中有长远市场潜力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

(三)重视典型成果示范,培养生态产业发展带头人

由于农村生态产业具有长线性的特征,农民注重眼前利益,所以就容易缺乏实践生态产业的耐心。只有通过典型成果示范,让农民们看到农村生态产业带来的切实利益和好处,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劳动效率。2003年,为治理石漠化,促进荒山植被恢复,广西省平果县果化镇党委、政府决定在当地开展生态农业,种植火龙果。到2011年,火龙果基地挂果上市面积达7公顷多,每公顷产约60000斤,产值达120万元,仅此项该屯人均增收达2390元以上。发展林牧结合的生态农业,也是帮助农民增收的好项目。防护林带一般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20%以上,增加土壤含水量9%;在它的防护范围内,可降低风速35%以上;在林带的影响区域范围内,牧草产量可增加100%~200%。广大农民了解到生态农业可以带来如此丰厚的经济回报,定会更加积极地投身其中。另外,农民容易受到感染从众心理的影响,多喜欢向周边的农民朋友学习。所以先引导一批对农村生态产业积极性高、抗压性好的农民优先发展。在这些带头人的带动下和先期成效的影响下,都会争先恐后、团结互助地开展农村生态产业的学习和建设。

生态产业论文篇(2)

二、循环式的效能观

“任弱水三千,我一瓢饮之”是传统哲学的辩证法表述,“一滴水反射太阳的光芒”是现代科学的形象性说法。这就是“以少总多”观念,它们共同说明的既是一个艺术创作的典型理论,也是一个经济发展的理想状况。即是说,一次性投入的资源不会随着使用的完毕而成为废物,而是将剩余的物质,或者投入本身产生的成果,再一次作为新的资源继续发挥作用,如此不断地使用,在循环生产的概念中没有传统意义的废物,而是变废为宝。由此形成了所谓的“循环经济”,就是指我们在生产系统过程中,用最新的循环模式来替代传统的线形模式。这是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核心,促进资源利用由“资源———产品———废物”的线性模式向循环模式转变,并以尽量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实现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使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相互和谐。文化产业由于几乎不耗费自然资源,不但可以重复生产,如现代出版印刷、风情歌舞表演、影视艺术播放等,还可以带动其他产业或行业的发展,如广播电视、网络通讯和旅游观光等,因此,它比工业生产更具有循环式的效能观。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应该从传统的一次性的单一资源的开发,如历史文物和遗址、自然风光和景色、民间习俗和工艺等,转向多次向和多元化的复合利用,由一种资源衍生出相关的资源,由一种产品演化为更多的产品,形成所谓的有机产业链。在目前的现代服务业中,文化产业是其中的核心产业,起着引领市场的带动作用。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文化产业服务领域,如数字媒体、手机视频等,加上三网融合,对经济的贡献率大幅提高。目前,在国内著名旅游景区兴起的大型实景歌舞表演,就较好地做到了资源———开发———效益———新的资源的循环式效能。如由杨丽萍任总编导、阿宝任艺术总监的《云南映象》,给我们呈现了生动而丰富多彩的云南民族风情。我们知道,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这些民族能歌善舞,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情,将原生态的民族风情搬上舞台,给我们以艺术享受,不仅带来了审美体验,更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其效果是非常好的:一是实现了杨丽萍个人艺术生命的循环延续———完成了由舞蹈到编导的转变,从而使她的艺术生命得以青春永驻;二是实现了民族风情向艺术表演的循环延续。随着云南旅游的日益火爆,原生态的少数民族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改变,而这台常年演出的节目,促使这些年轻的民族后生更好地延续自己的传统。这方面,张艺谋策划导演的《印象•刘三姐》,还带来了当地农民产业的转型,其意义已经超出了狭义的文化产业而扩大至广义的文化经济。

三、和谐性的价值观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一幅人与自然其乐融融的图景,名之曰“天人合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这是一幅人与社会其乐融融的图景,名之曰“四海之内皆兄弟”;身泰心宁,顺其自然,这是一幅人与自我其乐融融的图景,名之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就是和谐———人与自然及其环境的和谐,人与社会及其他人的和谐,人与自我及其内心的和谐。赫拉克利特说:“和谐产生于对立的东西。”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和谐中的对立不是势不两立的冲突,而是相反相成、相辅相成、相同相成。和谐性是在和谐基础上升华而成的辩证性、转化性和恒久性。可以说,和谐与和谐性都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阔的概念。生态学视域下文化产业和谐性发展的价值观,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优化”:一是资源的优化利用。从和谐经济学的角度看,资源情况、生产要素、资金流动和生产主体产品的完成,再进入流通的环节,最后被消费,其间从决策者的顶层设计到管理者的实施运作,都必须根据市场的需求和生产的需要,进行恰到好处的资源调配,做到地尽其利、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和谐性的文化产业经济学在财富增长的基础上把蛋糕做大,必然是和谐经济、双赢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稳定型经济。企业内外荣辱与共,人与自然互相依赖,人与人互相信任,从而实现各方利益的共生共荣,和谐统一。近年来愈演愈烈的“名人故里之争”,就充分反映出一些地方政府对文化资源的高度重视和片面理解。很多地方在争夺名人故里,就是经济利益在作怪。其实,名人的出生地只能有一个,而这样无休止地争吵的结果,已失去了对名人的应有尊重,纯粹沦为提高地方知名度的一种炒作。二是市场的优化配置。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其中,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方面有着独到的魔力。但在一些领域和方面,这只“看不见的手”也有调节的盲点,如对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看不见的手”是一根失灵的杠杆,需要运用“看得见的手”来调节。因此,市场不是万能的,这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中观调整和微观调配。我们要吸取过去发挥的行政干预文化市场的优势长处,又要避免纯粹的市场经济对文化资源和产品的自然配置,研究与探索实现市场机制和政府行为相结合的政府主导型文化市场体制,做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比翼齐飞。还是以“名人故里之争”为例来说明市场的优化配置。关于“夜郎古国”究竟在哪里,先后有湖南、贵州、云南在争夺。其实,古夜郎的核心虽在今贵州黔西南一带,但它东至湖广,西及黔滇,北抵川鄂,南达东南亚各国,地广数千里。与其争夺这么一个子虚乌有的地方,不如好好开发本地更好的历史文化资源,形成系统性强、特色鲜明的地方旅游文化市场。三是效益的优化实现。文化经济学的资源优化利用,不仅要看到交易,更要看到效益,不能“只赚吆喝不卖钱”,这个效益不仅是经济的,也是社会的,更是所有参与文化产业活动的人的归属感、成就感、荣耀感。生态学视域下的文化产业经济要着眼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人的全面发展,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有序与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文化企业,不能只看见眼前利益,尤其是在社会转型和文化建设的今天。因此,文化企业和从事文化产业的人员应该具有全局观念,不能为了部门利益牺牲整体利益;要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出发,既不能竭泽而渔,更不能拔苗助长,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可行规划,合理开发,精心布局,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定的发展空间。

生态产业论文篇(3)

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2012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所在的江西省文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文化出口增速居全国第5位、中部第2位,这标志着江西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出铿锵一步。2012年,江西文化产业发展速度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400亿元,达1460.25亿元,按同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23.4%;全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实现增加值407.3亿元,按同口径和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0.1%,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6个百分点。同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吸纳就业能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特点鲜明,文化产品制造业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各地区文化产业均保持了较快增长,呈现出均衡发态势。但是,在充分肯定江西省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问题与差距:文化产业经济规模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文化服务业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文化产品供给能力不足,市场化程度低,文化消费水平不高;产业发展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程度不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行业影响力不强等等。

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技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3.1以项目促进科技发展。

全省投资规模上千万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有近50个,上亿元的项目有近20个。这些重点项目,大部分分布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不仅加速了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而且促进了产业内的科技创新。

3.2以园区促进科技发展。

近年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加快文化产业基地、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集群的建设,正在培育或已经培育了一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这些产业园区或示范基地将成为文化创意产业中科技发展与创新的中坚力量,发挥示范和引导作用。

3.3以市场促进科技发展。

经过多年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已经形成门类较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体系,文化市场不断发展。成熟的市场将促使文化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就是与时俱进,加强科技创新和不断发展新技术应用。

3.4以人才促进科技发展。

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和领军人才,是科技创新与发展的源泉。为促进科技发展与创新,江西省正加快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开展高校与企业间合作的尝试,这标志着江西省文化创意产业开始进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阶段。南昌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江西先锋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等众多高校均坐落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已经形成了由研究生、本科生、大专生构成的产业人才培养模式,优秀的人才进入企业,并最终投入市场,必将对科技创新提供强大动力。

3.5以改革促进科技发展。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体制改革正抓住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由试点向面上推开,大力推进出版发行体制、文艺院团体制、新闻媒体和电影体制、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等方面的改革,不断增强活力壮大实力,不断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随着改革的步伐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日趋旺盛。

4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技支撑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上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科技支撑文化产业保持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势头,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4.1艺术创新能力差。

造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文化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低的一个直接原因,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文化产业链尚未形成。在新兴文化产业中,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自主研发的软件及服务外包、创意设计、动漫网游等文化产品很少,在产业链的上游缺乏竞争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跨越传统媒介的新兴文化艺术样式不多,传统文化形式与数码、网络、电信、制造、中介、营销等领域的渗透力不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艺术创新能力不仅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我国的先进地区,原创能力薄弱,竞争力必然低下。以动漫行业为例,杭州市2010年原创动漫作品生产量达到3万分钟;而江西全省到目前为止长篇原创动画仅生产出一部《十万个为什么》,艺术创作能力的差距可见一斑。

4.2企业创新能力散。

现代文化企业的产业集中度过低,主要是低在企业规模偏小,尚未形成以龙头企业带动的优势互补的集群发展态势。企业创新能力分散的现象特别突出,例如景德镇的陶瓷艺术业的创新,仍以大量小作坊式生产方式为主;动漫行业的创作与创新,以十多家动漫公司和工作室分散经营为主,未能形成合力,更缺乏龙头领军企业。现代文化产业是经济、文化、技术等相互融合的产物,它处于技术创新和研发等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是一种知识密集型、能产生高附加值的产业。产业集中度高,才有利于科技发展与创新的实现。

4.3技术创新能力低。

造成该问题主要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的增加值主要得益于文化旅游等传统文化产业,科技含量偏低,而高科技文化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二是文化品牌产品的延伸和多元化开发不够,文学、影视、广播、舞台艺术等不同文艺形式之间的互动不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虽然拥有一批文化品牌,但还未能有效利用高科技力量,还没达到自身品牌的多元化商业开发。由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文化产业起步比较晚,科技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因此发展速度落后于发达地区。

4.4创新队伍人才缺。

现代文化产业的科技发展与创新,需要技术和艺术两条腿迈进,而技术和艺术的载体是人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现代文化产业,不仅缺技术人才和艺术人才,而且缺管理型人才和经营型人才,缺乏高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与人才引进方式。这明显制约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文化产业的科技创新与发展。

4.5科技创新资金投入少。

科技发展与创新是以资金为后盾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代文化产业科技创新明显缺乏资金的支撑。近年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地和各有关部门对文化的投入虽然有所增加,但大都重点投到了文化旅游等传统文化产业,很少有资本进入现代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在现代文化产业科技创新方面投入更少。对于现代文化产业及其科技创新,江西省的财政、税收支持力度不够,社会资本参与度低。为现代文化产业提供强有力的融资支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问题。

5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科技支撑体系的完善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科技支撑体系的完善,应分别围绕文化科技创新发展环境优化、文化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建设文化与科技融合先导产业和产业集群、科技项目引领带动作用发挥和文化科技专业人才队伍汇聚等五个方面展开:

5.1优化文化科技创新发展环境。

鄱阳湖经济区内各级政府应制定适合当地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计划,积极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为文化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加强法规建设。深化文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体制创新,积极探索跨部门、跨地区合作新机制;建立统一的文化科技指标评价体系,客观评价文化科技发展速度、水平、潜力和效益;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文化科技创新服务保障的各项政策,保证各项财政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严格执法,坚决打击盗版行为,肃清盗版市场,统一稽查,管理文化市场。

5.2加强文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依托南昌、景德镇、九江、赣州、萍乡、抚州六市文化及创意产业基地,着力构建共青城影视基地、南昌市综合型创意产业基地及传统书画艺术基地、景德镇陶瓷艺术创意基地、抚州传统工艺基地。依托铁路、公路、水路等交通干线,培育和壮大沿京九、浙赣、昌九、沿江、环鄱阳湖为主轴的生产力布局,构建全区点线面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综合现代文化产业空间格局。从而带动形成一批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文化产业集群,优化文化产业结构。规划一批带动性强的文化科技创新型领军企业上市,建设文化产业基地,创立自主文化品牌。充分发挥各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的资源聚集优势,搭建公共技术服务支撑平台,促进产学研用合作,实现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要素深度互动、有效衔接。

5.3突出重点、发挥优势,建设文化与科技融合先导产业和产业集群。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目前处于工业化的中期,创意产业发展也应该走与日本相似的路径———注重产业和文化的结合,但现阶段更应注重产业发展。选择富含江西元素、积累规模效应、充满科技含量、具备发展潜质的五大行业———出版、旅游、动漫、陶瓷艺术品业、软件及服务外包业,作为科技创新重点关注和重点扶持的行业,形成区域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关联产品、衍生产品的商业化开发,通过产业链延伸,带动高端产业的规模化经营,尽快形成产业链条长、集中度高、专业化水平高、科技含量高的产业集群:红色及军事教育文化产业群、动漫游戏产业群、戏曲文化产业群、宗教文化产业群、陶瓷艺术品文化产业群、中医药文化产业群、客家文化产业群、休闲文化产业群。

5.4发挥科技项目引领带动作用。

经济工作要强调抓项目,文化科技建设同样要十分注重抓好项目。大力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抓项目要有龙头,为统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文化科技项目,须建立省级重点文化科技项目库。并将这些重点文化科技项目纳入中国文化产业网项目库。同时对入库项目通过各类媒体、文博会、招商会等形式统一对外进行宣传推介、招商引资,并优先给予产业政策扶持。继续积极推进江西数字出版产业基地、“江西慧谷、红谷创意产业园”、“泰豪动漫产业园”、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产业基地等投资5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精心实施文化科技招商,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继续利用中国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节这个重要平台,积极开展文化科技招商引资活动。

生态产业论文篇(4)

二、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的可行性条件

(一)黔湘桂侗族地区拥有丰富的侗族物质文化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黔湘桂侗族地区拥有丰富的侗族物质文化资源,这些物质文化资源分布在侗族自然传统村寨。侗族自然传统村寨物质文化资源,主要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寨门、凉亭、风雨桥、鼓楼和民居等资源因素。这些资源因素有机融合在村寨自然环境之中,形成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侗族自然传统村寨在侗族地区是普遍存在的。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以侗族自然传统村寨为支撑点,围绕自然村寨人文景观为打造具有观光性的文化资源型文化产业生态园,这是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的发展物质基础。侗族精神文化资源,主要包括侗族大歌、侗族语言、侗族风俗习惯、侗族节日和侗族款文化等。这些精神文化资源,在不同的自然传统侗族村寨中拥有的程度会有不同。侗族精神文化资源所反映出的是侗族人追求和谐、团结、勤劳和勇敢的民族精神。有的自然侗族村寨受到汉文化的影响程度低,传统侗族文化资源在这些村寨随处可见,有的自然侗族村寨受到汉文化的影响程度高,传统侗族精神文化资源在这些村寨很难发现,侗族这种民族精神渗透于侗族村寨人的言行中。这是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构建的精神追求。侗族物质文化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是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的发展基础条件,丧失这一基础性条件,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就失去应有创建的必要性。

(二)政府的政策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得到中央和各地政府政策的支持。2009年7月22日,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即《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10年7月19日,文化部办公厅的《关于印发<部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办产发〔2010〕19号);2014年4月16日,文化部办公厅了《文化部办公厅关于修订印发<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管理办法>的通知》等。国家发展文化产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是各地发展文化产业的有利于政策支持。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支持下,地方政府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政策法规,以推动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黔湘桂三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了相应的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法规。2002年4月1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了《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湘政发[2002]10号)中制定了《湖南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1———2010年)》;2011年5月17日,贵州省了《省人民政府关于振兴文化产业的意见》(黔府发〔2011〕18号);2010年12月1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桂政发〔2010〕63号)。这些政策法规,对黔湘桂侗族地区侗族文化产业及其文化产业生态园建设和发展起着政策支持,规范和引导文化产业及其文化产业生态园建设和发展。

(三)企业和民众的积极参与黔湘桂侗族地区拥有丰富侗族的物质文化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是政府发展侗族文化产业及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的基础资源。只要将通过创意和规划,积极引导将这些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产业资源,推动侗族文化产业和文化产业生态园的发展。这不仅需要企业参与,也需要民众的参加。企业是将侗族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产业资源的主体和转化者,同时也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的参与者和建设者。当前黔湘桂地区侗族文化资源丰富,也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文化旅游景区,但由于文化旅游景区的文化产业单一、同质性现象严重,严重影响到文化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这需要进行规划和引导,将文化旅游景区转变为文化产业多样化、功能多元且富有特色的文化产业生态园区,才能更好更快推动侗族文化产业的发展。这需要按照市场需求构建不同文化产业企业及相关的功能互补企业。企业在文化产业发展及其文化产业生态园建设中受益,促使其发展壮大。民众在侗族文化产业及其文化产业生态园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同样获得受益,也会积极参与文化产业及其文化产业生态园的建设。这需要文化产业及其文化产业生态园建设具有大众参与性,只要涉及文化产业领域及其文化产业生态园建设并在这个过程中付出了劳动或贡献的,都应该得到回报。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民众乃至一切积极因素投入到侗族文化产业及其文化产业生态园建设中。当前黔湘桂侗族地区民众对于国家发展文化产业及其文化产业生态园建设是积极参与且支持的。比如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百里侗族文化长廊”的规划和建设是得到当地民众支持的,而且当地民众参与“百里侗族文化长廊”建设的积极性较高。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的文化产业项目规划和设计,一定要侗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规划和设计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的文化产业项目体系,这有助于构建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

三、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的文化产业项目体系

(一)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的文化产业项目体系的构成文化产业项目在不同文化产业生态园区会有所差异,凸显不同文化产业园区的特色。对于一个核心且具有多功能的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产业项目体系的构成,至少包括如下文化产业项目。1.侗族生态景观文化产业项目侗族生态景观,包括寨门、民居、鼓楼、风雨桥、凉亭和生态林等,这些文化产业项目需要保护或打造。侗族生态景观布局需要特定规划和设计,促使侗族生态景观文化产业项目布局合理,便于游客参观游览。2.侗族电视广播影视网络文化产业项目侗族电视广播影视网络文化产业项目,是侗族文化发展传承的核心项目。要打造以侗族语言为主要传播语言的侗族电视频道广播电台,电视广播文化产业是成为侗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性产业;同时构建侗族文化影视网络文化基地,形成侗族影视创作、编剧、制作和放映等侗族文化影视制作团队,也重视将侗族文化产品通过网络技术进行传播,构建侗族文化宣传网站和网络中心。这些文化产业项目不仅是具有文化生产功能,也要具有文化旅游的功能。3.侗族戏剧舞蹈音乐文化产业项目侗族戏剧舞蹈音乐文化产业项目要求建立侗族戏剧舞蹈音乐的表演舞台,如剧院、音乐大厅等。侗族电视广播频道的演播大厅在设计时可具有侗族戏剧舞蹈音乐的表演舞台功能。此外,也可以搭建临时的侗族戏剧舞蹈音乐的临时表演舞台。4.侗族服饰手工艺品文化产业项目侗族服饰手工艺品生产和销售集中化、规模化和特色化。侗族服饰手工艺品生产和销售的公司化,将侗族服饰手工业品生产作坊或微型企业进行联合构建具有一定设计、生产和销售的能力的中小型企业。侗族服饰手工艺品的设计既要符合侗族传统服饰手工艺品的因素,又要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要注意运用新技术工艺来生产侗族服饰手工业品,使之符合新时期社会需求。5.侗族餐饮住宿文化产业项目侗族餐饮住宿文化产业是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必备的配套文化产业。侗族餐饮应该具有侗族餐饮的习惯和特色,同时住宿建筑外观和内饰设计要具有侗族文化因素。此外,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内还应该有博物馆文化事业项目,博物馆主要陈列侗族人传统和现代的生活方式、侗族人信仰、物质文化设施及精神文化产品等。以供游客参观。

(二)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的文化产业项目特征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的文化产业项目的构建过程,一定要注意侗族文化产业项目应该具有如下特征,这有助于更好发展侗族文化产业。1.重视本土文化,适度植入外来文化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的构建中,重视侗族本土文化产业的打造,将侗族文化因素或基因植入文化产业之中,也要适度植入外来文化,满足不同游客的文化需求。因此,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的构建中以侗族本土文化为基础,适度借鉴外来文化发展的成功经验,打造具有侗族文化基因且具有现代文化因素的文化产品,才能更好满足社会的不同层次需求。2.多功能园区产业多元化,单功能园区产业特色化多功能园区也称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园区,园区内的文化产业要多元化,发展具有不同且互补性强的文化产业,注意文化产业生态园区的功能定位,要促使多功能的文化产业生态园与单功能的文化产业生态园的具有功能互补性,即文化产业具有较强的互补性,避免文化产业同质性。单功能园区的产业特色化和独特化是单功能的文化产业生态园的能存在且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源泉,否则,单功能园区的文化产业就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就有可能被其他文化产业生态园区所取代。3.以文化旅游为主线,文化生产和文化创意为两翼以文化旅游为主线,文化生产和文化创意为两翼,这是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区的功能定位。文化生产和文化创意是服务于文化旅游和发展侗族文化的。文化生产比如侗戏侗歌侗族舞蹈的创作和表演、侗族手工艺品生产和销售,是服务于文化旅游。还有侗族电视广播的平台打造和影视作品创造的目的,不仅服务文化旅游,更重要的是发展和创新侗族文化。侗族文化创意,是基于侗族文化基础上,结合外来文化,运用新电子计算机技术,创造具有侗族文化元素的具有观赏性的文化产品或表演文化艺术形式。4.发展传承侗族文化,推动侗族地区的经济社会构建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的目的是发展传承侗族文化,推动侗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因而,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具有事业性和市场性。事业性是指侗族文化生产生态园的构建为一项发展侗族文化的文化事业,为侗族地区人们提供文化事业服务。市场性是指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构建过程中始终以市场为导向,以营利为目标,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为目的的市场行为。因此,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不仅承担发展传承侗族文化的文化功能,更重要的是还要承担通过文化产业来推动侗族经济社会发展的经济功能。

四、构建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的政策建议

要构建具有上述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的,结合黔湘桂侗族地区实际,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议。

(一)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规划、引导和支持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的构建过程中,坚持积极以市场为导向,就是指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推动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的建设,利用市场力量以满足市场和社会对侗族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产品的需求的原则。政府在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建设中发挥着规划、引导和支持的作用。政府规划是指政府对侗族文产业生态园的地址和范围的规划、产业项目选择和产业项目内容的挑选等方面进行规划。政府引导是指政府将文化产业项目引导到原来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所规划项目的要求范围,不得因为企业的要求而改变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的项目特征和性质。政府支持是指政府对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建设在土地使用、税收和资金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在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建设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要积极规划、引导和支持(政府规划和引导是前提和基础,政府支持是关键和核心),对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建设政府做到精心规划,细心引导和充分支持,鼓励企业和社会积极参与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的建设,更好促进侗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二)以特色生态景观为基础,以特色产业为核心,以建特色文化产业生态园为重点,注意单功能或多功能园区的规划与设计以特色生态景观是构建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的基础,这因为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是以文化旅游为主线,特色生态景观自然是文化旅游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特色生态景观包括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将对这两种人文景观进行规划和设计,使之便于旅游观光。特色产业是构建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的核心,注意构建具有特色的文化产业,不同文化产业生态园的文化产业应该有差异,物质文化生产和文化创意活动应该可供外人参观。不同文化产业生态园应该具有独有特色的,在打造文化产业生态园时务必考虑,这是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打造的重点。在规划和设计单功能或多功能的文化产业园时,一定要凸显单功能园区的文化产业特色性,多功能的文化产业园的文化产业项目多元,在多功能的文化产业园内文化产业项目不得与单功能文化产业园区的特色产业项目具有重复性和重叠性;或者说,无论是多功能的文化产业园的文化产业项目,还是单功能的文化产业园的文化产业项目,都应该具有独特性,只有独特性,才能吸引游客观光和消费。

(三)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进入文化产业生态园的建设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的建设,除了政府给予一定资金支持外,更多的是依靠社会资金。政府应该做好这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制定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进入文化产业生态园建设的政策措施,比如财政和税收政策、土地支持政策等。二是构建鼓励社会多种主体如自然人和企业等参与文化产业生态园建设的机制,比如可采取股份制、独资合资和合作等方式参与文化产业生态园的建设。这有利于政府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进入侗族文化产业生态园的建设。

生态产业论文篇(5)

1基本思路

贵州山地面积大,山地资源丰富,森林植被覆盖度大,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雨量充沛,且农业劳动力充裕、劳动力成本低廉,适于发展山区型立体生态农业。全省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已进行了几年,在特色农业产业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生态农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如:人地矛盾突出,资源利用率低,农产品加工层次低,农业整体效益还较低;资金、人才、技术紧缺,严重制约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市场服务体系亟待健全,利益关系亟待调整等问题。贵州山区型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应按照生态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以三大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中心,以企业公司为龙头,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名牌产品为重点,最大限度地转化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再生资源,促进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努力实现生产布局合理、经济结构优化、服务体系健全、运行机制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生态农业经济体系。

2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重点

2.1农田生态工程

即按照推广农田优化模式,适应市场变化需求,积极调整结构,稳定粮田面积,强化用养轮作,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品,增加物质投入,努力提高单产,扩大复种面积,推广高产高效种植模式,适当增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保持生态、经济系统的动态平衡。具体来看,其一,调整作物布局。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形成作物种植区域化、专业化、商品化;在经济作物的集中产区和城镇郊区适当调减粮食面积,增加蔬菜、瓜果生产面积;逐步将不宜种粮或经济作物的土地,退耕还林、还牧、还渔,对坡度在25度以上的耕地坚决停止耕作。其二,调整作物结构。在稳定粮产前提下,扩大适销对路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步改变单一、僵化的种植模式,提高耕地复种指数,提高经济作物和饲料粮面积在种植业面积中的比重,使种植业与养殖业、加工业衔接配套,协调发展。其三,调整品种结构。推广优良品种,提高种植业作物单产和品质,提高经济效益。农田生态工程的重点是实施中低产田良工程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2.2林果生态工程

这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的重点工程,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长期利益与近期利益的结合。实施林果生态工程,其一要完善山林承包责任制,加强技术服务,提高林农生产积极性。其二要调整林业布局,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大力发展以集体林场为主的商品林生产基地。其三是在林果生态系统中,除抓好林果的品种改良和标准化栽培外,还要搞好畜禽养殖配套,形成林果立体种养生态系统,以增加效益,改善环境,提高品质。林果生态工程的重点是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石漠化治理工程、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四大建设项目。

2.3养殖生态工程

养殖生态工程就是要突破原有的单一养殖传统模式,将畜、禽、渔等养殖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多物种搭配,连接种植业,配套沼气,巧用食物链,循环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并且,通过调整优化草山草坡草场畜牧业产业结构,发展培育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创立名牌,经过商品化、专业化和现代经转变,逐步建设区域性重要畜产品生产基地。根据“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副则副、宜工则工”的原则,适合山区型养殖生态工程的发展模式主要有“种养加”、“共生型”、“立体型”、“庭院型”、“节能型”、“微生物再生模式”等几种类型。

2.4生态能源建设工程

在农村能源建设中遵循“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和“节约与开发并重”的方针,解决农村能源短缺,促进和保护生态平衡,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种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是一项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的建设工程。在贵州山区,生态能源建设工程主要是普及沼气池。应以点带面的形式,以沼气为纽带,与种养相结合,抓规模化推广与抓综合利用技术推广相结合,工程技术实施与组织管理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建立多种模式,推广扩大示范成果,寓生态环境建设于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之中,推动山区农村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的发展。另外,科学利用秸秆,也是山区型生态能源利用的有效方式。

2.5环境生态工程

充分利用天然资源优势,大力改善人居生态环境,突出生态特色。在山区,重点实施四大环境生态建设项目。一是城市生态形象塑造工程。运用现代园艺技术对城镇进行规划实施,重点突出“特色”与“园林”,绿化率达到人居环境指标,改变脏、乱、差现象,对街道、楼群院落、屋顶、墙面等城市绿化体系进行生态建设。二是生态家园建设工程。每个县重点抓好几个生态家园示范点建设,每个乡镇分别抓好一个村的生态家园示范点建设,生态家园示范村要实现农田林网化、水渠洁净化、村庄花园化、庭院立体化的目标。三是生态走廊建设工程。发展带状生态经济,沿主要公路、主要河流建设生态经济走廊。四是生态观光农业工程。广泛利用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现代科学为支撑,金融资本为基础,通过合理规划、设计、施工,建立具有农业生产、生态、生活合一的区域,在实现高科技、高效益、集约化、市场化的现代经营活动的同时,达到美化景观,保护环境,提供观光旅游。

3保障措施

3.1建立统一高效的管理体系

成立生态农业发展的领导机构,制定实施详规,办好试点,强化目标责任制,全面促进生态农业建设。

3.2建立多渠道的融资体系

一是山区农业县应立足优势,积极申报部级生态农业县、农业综合开发县,争取专项资金、技术支持及政策保证。二是把生态农业建设与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农村能源开发、农业产业化、小城镇建设等项目结合起来,形成投入合力。三是大力开展非耕地拍卖和招商引资,集中拍卖资金投入生态农业建设。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采取引进、联营、集资入股、盘活存量资产等多种途径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3.3建立技术服务体系

一是建立健全生态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即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业技术培训体系、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和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二是建立健全农产品加工业技术服务体系,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关键技术改造传统的农产品加工业,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综合利用水平。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生态农业建设的专门人才,形成一批懂得贸易知识、市场经济和科技知识的干部职工队伍。超级秘书网

3.4建立高效有序的营销网络

建立畅通的信息体系,通过抓营销、造舆论、做广告等方式,将农副产品推向全国,积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

3.5形成生态治理机制

其一,明确生态环境治理目标,进一步建立和规范管理森林、湿地、农田和自然野生动物保护区,严格执法,依法治山治林、治水治田,形成有利于区域生态农业建设的行为规范、经营约束、成果保护机制。其二,建立制度,防治土壤和水源污染,保护森林资源和草场、渔业生态,关停、禁办和严禁引进严重污染环境、破坏资源的“十五小”、“新五小”企业,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其三,严格农副加工产品的清洁管理,加强对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进出口、农产品销售等环节的监督检查,确保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安全。

3.6建立合理的利益机制

建立以合同制、合作制、股份制等为主要形式的合理的利益机制,切实维护生产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生态产业论文篇(6)

二、旅游业非生态性现状分析

从旅游业发展主体来看,旅游业生态化的主要载体涉及旅游消费者、旅游企业、旅游目的地、旅游地政府等。旅游业非生态性是指旅游业未按旅游业生态化含义发展而出现的问题与现象。

(一)旅游消费者

旅游消费者是指在旅游过程中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个人或单位。旅游消费者是旅游需求的主体,旅游需求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但目前旅游需求的非生态性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消极影响,这主要体现为旅游消费者在流动和暂时停留的过程中表现出诸多问题:大量人口的涌入带来拥挤、混乱;人的破坏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大量人口的践踏使土质变坏;大量人口的暂时停留带来超出以往的生产、生活资料的消耗和能源的使用;人群的集中带来大气污染、噪音污染、视觉污染以及废弃物污染等。以上是旅游消费者带来的旅游环境污染较之一般污染源所具有的特殊性。

(二)旅游企业和旅游目的地

旅游企业是指能够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有形的空间设备、资源和无形的服务效用为手段,在旅游消费服务领域中进行独立经营核算的经济单位。旅游企业是旅游业的微观基础,是保证旅游需求得以实现的主要环节,是旅游业生态化的重要着力点。旅游目的地是一个为消费者提供完整体验旅游产品的综合体。旅游企业与旅游目的地的非生态性主要表现为:

(1)水污染。如旅游餐饮和饭店等污水和固体垃圾处理不当,可造成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污染。

(2)空气污染。如海南岛内燃机车辆排放物等。

(3)噪音污染。如旅游交通运输产生的噪音污染。

(4)视觉污染。如规划拙劣的旅游布局,人造景观趋同,“某某”到此一游等。

(5)土地浪费。如不恰当的规划、旅游设施选址、旅游景点布局以及对旅游景点及设施的管理不力引起的土地使用问题。

(6)旅游生态环境超载。即目的地的旅游人数严重超过旅游目的地生态承载能力。

(7)错位和过度开发。如张家界武陵源景区1999年收到UNESCO世界遗产委员会的“黄牌”警告,其原因就是武陵源核心景区严重的商业化、城镇化和人工化。

(三)旅游地政府

旅游地政府的态度和导向作用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环境保障,将引导旅游业向着有利于旅游地的“三重效益”方向发展。旅游地政府既可以通过旅游组织直接介入,也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间接施加影响。但是,当这种引导缺失或执行不利时,旅游地政府的非生态性就表现出来:(1)旅游经济成绩与地方官员的政绩挂钩,导致一些官员在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问题上重开发、轻保护,强调接待游客数量和经济收入,而忽略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本质职责。(2)相关法律与法规不健全,对非生态化行为约束力差。

三、旅游业非生态性原因分析

(一)环保观念和生态意识不足

一方面,尽管旅游消费者对生态旅游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多,但其旅游消费观念和习惯尚未完全改变,属于未体现环保观念和生态意识下的非生态行为。要扭转旅游消费者存在的非生态消费观念和习惯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另一方面,大多数旅游企业和目的地对生态化理解不够。如部分旅游企业和目的地打着生态旅游的旗号来出售一般旅游产品或非生态旅游产品,出现“非生态旅游地的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地的非生态旅游”现象。

(二)经济利益驱使

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旅游经济目标成为压倒一切的主要目标。这就促使旅游业的环境保护功能、文化功能等处于相对次要的位置,导致缺乏统一规划的为生态而生态的旅游产品涌现,如许多地区原本古朴的文化和民俗风情变得过度商业化。另外,还会导致部分地区政府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采取放任态度,忽略项目本身对地区、环境和其他社会要素的影响,忽视对开发商的必要约束。行业主管部门每年都要对旅游接待人数、旅游综合收入、外汇收入等众多经济指标进行统计,指标的设立与评比无疑都表现出行业主管部门对旅游产业经济效益的重视。部分旅游企业和目的地从目前的经营状态向生态化转变的成本较高,收益又十分有限也是导致其非生态化发展的原因之一。

(三)政府部门监管存在问题

第一,由于旅游业的特殊性,旅游领域的多头管理与其他行业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如部分地区政府争夺旅游业创收单位的控制权和管理权,对无利可图之事各部门互相推诿(如污水处理)。这种多头管理直接导致政府对旅游业监管效率低下。第二,由于各旅游目的地的多样性,对于旅游容量和环境监测标准难以界定,进而对旅游超载等破坏生态的旅游活动难以监管。第三,“救火式”监管,“运动式”专项整治,管得了一时,治不了一世。第四,政府部门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健全,这直接导致旅游企业和目的地生态化建设动力不足,加上其破坏生态环境式经营方式收益高,违约成本低,更加不会积极主动进行生态化建设。第五,法律缺失。对部分违法行为难以制约,如环境污染责任追究的诉讼制度存在缺失与局限。

(四)生态责任缺失

生态责任的基本内涵包括生态治理的义务或职责,以及对没有切实履行生态保护与发展职责的相关责任主体实行严格问责制,要求其承担相应后果。生态责任反映了旅游业对自然的责任关系,它是旅游业以可持续发展为价值目标的特定责任。这种责任缺失使得旅游业的负外部性和公地悲剧难以改善。

四、生态化导向的旅游产业发展路径

基于旅游业发展的非生态性和旅游外部环境的压力,旅游业要实现三重效益的和谐发展,就必须转变旅游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旅游产业生态化,从而实现生态化导向的旅游产业转型。

(一)旅游消费者生态化

从生态化的角度阐述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旅游消费者生态化有以下三方面的含义:一是旅游消费者对生态旅游产品的消费。随着生态问题的日益突出和严峻,人们对于生态的重视也与日俱增。同时,人们在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之外,还存在着“第三种需要”,即生态需要。生态需要,就是人类为了获得维持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等方面的最大福利而产生的对生态产品的需要。即旅游消费者逐渐由传统的旅游消费向生态型的旅游消费过度,如生态旅游消费。二是旅游消费者的消费方式是生态的,即主张“更少”、“更好”的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更少”就是够用就行,能少消费就绝不多消费。“更好”就是消费的旅游产品要尽量绿色化,用起来舒适方便,对人健康有益,对环境危害少。如采用低碳旅游出行的方式,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分类投放废弃物,自觉保护景区环境等。三是旅游消费者责任消费,即旅游活动与生态环境双向责任问题。旅游消费者应承担对自己、对社会、对环境的道德责任、社会责任和生态责任。

(二)旅游企业生态化

旅游企业生态化是指转变现有旅游经济系统的结构和要素利用方式,通过综合运用清洁生产、循环生产、绿色管理、绿色营销等手段最大限度提高旅游经济系统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尽可能降低旅游经济系统运行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向实现“三个效益”相统一与最优化的最终目标迈进的过程。旅游企业生态化涉及旅游企业的生产、管理和营销三个方面。

1.旅游企业生产生态化

旅游企业生产生态化包括旅游企业清洁生产、循环生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明确规定清洁生产含义,并要求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必须考虑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以及生态环境的实际承载能力和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同时还要求企业不仅要以提供人及其社会所需的优质物质产品为直接目的,而且还要对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废物进行无污染的处理,以达到污染物的“零排放”或使排放保持在生态环境能够有效净化的范围内。如旅游企业采用节能、节水、节材和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产品,减少使用或者不使用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产品。开展绿色服务,减少使用一次性木筷、快餐盒以及客房一次性牙刷、剃须刀等用品。循环生产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环境无害化技术、资源回收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为载体,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这种生产方式既可以在企业内部实行,也可以在企业间推广,通过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协调互补,形成企业群落生态化。如利用餐厨废弃物生产沼气、生物柴油、工业油脂、有机肥等。

2.旅游企业管理生态化

旅游企业管理生态化包括旅游企业经营生态化、管理生态化、审计生态化和文化生态化等。

(1)经营生态化。

构建合理的资源配置机制,在维持旅游企业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保障旅游企业经济与生态环境有机统一与协调发展。这主要包括绿色生产制度、绿色投资制度、绿色分配制度,绿色供应链制度等。通过制度的建立与实施,保证生态化理念在旅游经济系统中完美运行,改变企业外部不经济的生产经营方式,促使旅游企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种内在的需求,从根本上克服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相脱离的“两张皮”问题。

(2)管理生态化。

一是构建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把生态理念和旅游活动对生态资源的影响纳入到旅游经济系统考核体系中,有效地实现“三个效益”有机结合,最终建立起市场化与生态化内在统一的现代旅游企业制度。如旅游饭店加强餐厨废弃物管理,杜绝用“地沟油”等。二是企业生态化经理制。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公司、大企业为了确保生态环境责任的顺利履行,均采取了企业生态化经理制。生态化经济企业家,是在一般企业家的基础上,通晓现代生态化经济运作规律的生产经营管理领导者,能够带领全体职工走出一条低耗、高产、优质、无污、高效的企业发展的生态化道路。三是构建合理的协调机制,提高旅游相关企业协调能力,如实现旅游交通“零距离换乘”和“无缝衔接”。

(3)审计生态化。

随着生态化理念不断融入旅游经济系统,旅游企业未将资源环境纳入核算范畴而出现的会计核算虚假等问题逐渐暴露,而绿色审计正是弥补这一缺陷而出现的审计制度。旅游企业内部设立独立的生态环境审计部门或设定环境审计环节,通过绿色审计,从内部监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时发现并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出现的环境问题,进而有助于旅游企业自主调整其经营活动与投资决策,使其向生态化方向发展。

(4)文化生态化

。逐渐形成“自然——人——社会”协同的整体价值观及“三个效益”有机统一的生态经济价值观,并将这种生态价值观贯穿于企业的社会责任、生态责任、管理理念、制度建设、环境建设和形象塑造等方面,渗透到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中。

3.旅游企业营销生态化

旅游企业营销生态化包括:绿色营销、绿色企业形象、网络营销和绿色营销联盟等。

(1)绿色营销。

即在生态化理念指导下通过再造整个营销链,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实现企业“三重效益”的新型营销方式。绿色营销是一种新的营销观念、企业经营战略和营销模式。从消费者角度,绿色营销重视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更加重视绿色需求的满足,既重视消费者当前需求的满足,也重视消费者长远利益的满足。从需求层次上看,绿色需求对企业是一种层次更高、要求更严的需求,促使旅游企业必须创新营销思维模式,做好生态产品。绿色营销包括:绿色设计,绿色产品的价格设定,绿色营销的渠道的构建,绿色促销活动,绿色营销组合等。

(2)绿色企业形象。

企业的公共形象是市场营销组合要素中除传统的4Ps之外的第五个可控因素。绿色企业形象是高素质企业形象的象征,其适应了旅游业生态化趋势,有助于推动旅游企业生态化的同时追求合理经济效益。包括:绿色企业理念,绿色企业行为,绿色企业识别系统等。

(3)网络营销。

以互联网为基础,利用数字化的信息和网络媒体的交互性来辅助实现营销目标的一种新型的市场营销方式。旅游企业开展网络营销有利于提高营销效率、实现营销资源的最佳配置、节约资源、形成新的交易机制,促进旅游企业生态化的实现。

(4)绿色营销联盟。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生态化导向的旅游企业通过信息共享、渠道互依等方式,实现营销活动的联合、协作与共享,已达到旅游企业营销目的的松散型组织。绿色营销联盟具有使旅游企业获取合作规模效应,协同发展、降低营销成本、提高营销效率、增强企业营销竞争力等优势。绿色营销联盟包括多种形式:如产品服务联盟,营销经济联盟,价格联盟,促销联盟,渠道联盟,售后服务联盟以及几种联盟的组合等。

(三)旅游目的地生态化

旅游目的地生态化包括:旅游目的地开发与规划生态化、旅游目的地基础设施生态化和旅游目的地管理生态化。

1.旅游目的地开发与规划生态化

旅游目的地开发与规划生态化包括旅游目的地总体功能分区与空间布局(如核心区、缓冲区、娱乐区等)、景观的生态设计(廊道、斑块)、旅游内容规划、旅游线路的规划设计、旅游产品规划设计、绿色交通设计、绿地系统规划设计、地形地貌与水体的规划设计、旅游地生态容量规划、生态形象设计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等。如加强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严格执行旅游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合理确定景区游客容量。对于新建旅游企业应从投资设计开始认真把关,严格执行节能标准,推行绿色建筑设计和绿色施工的理念。

2.旅游目的地基础设施生态化

旅游目的地基础设施生态化是指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核心,以现代技术和生态技术为手段,合理使用资源和能源,最大可能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冲击,以营造和谐、健康、舒适的旅游环境的过程。旅游目的地基础设施生态化主要包括旅游目的地道路、景点、游乐设施、建筑(如生态建筑、生态厕所)等的生态化建设、自然灾害(如地质灾害、水土流失、气象灾害等)的防治工程建设、生态恢复工程、旅游地废弃物的无害化与资源化处理利用工程(如垃圾分类回收装置、污水再生利用设施、沼气利用工程等)。

3.旅游目的地管理生态化

旅游目的地的管理生态化贯穿旅游开发、建设、经营等每一个环节,这就要求旅游目的地要严格执行旅游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相关制度。旅游目的地管理生态化是指在对自然保护的基础上,采用合理的规划,协调社区生物多样性的关系,运用相关的法规教育等手段实现旅游目的地管理的过程。主要包括旅游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维护、更新、培育与管理,旅游容量(如资源容量、生态承载容量、社会文化容量、最佳容量等)的确定,旅游人口的调控,生态环境监测与环境污染治理、生态建设投资与生态补偿、社区居民的参与、区域内旅游业与其他关联产业之间的管理和协调发展问题。

(四)旅游地政府生态化

旅游地政府是旅游业生态化的规划者、调节者、保障者、监管者。旅游地政府生态化主要表现在:

(1)提升旅游消费者生态意识。

意识观念是决定旅游者旅游行为是否生态化的关键,旅游消费者没有生态意识,就没有旅游业生态化。提升旅游消费者生态意识,是我国旅游业生态化成败关键。旅游地政府应转变消费模式,倡导低碳旅游和绿色消费。逐步引导构建需求生态化——生产生态化——产品生态化——消费生态化为主线的消费链条。同时强化生态教育,培育旅游地政府、旅游企业和旅游目的地的生态观。

(2)完善生态化建设的激励约束机制。

推行企业生态化标准。对于努力改善生态环境、进行无污染经营的企业,实行减免税收的政策;而对破坏绿色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增加征收环境成本税,不能让企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所获得的经济效益高于因法律制裁所付出的经济成本。从而使得绿色生产得到有效保护,促进企业间的公平竞争。

生态产业论文篇(7)

农村地区的人口素质及生态意识有待提高。农村劳动力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比较短,各种文化教育设施匮乏。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其生产技能素质方面较弱。另外,其法律意识、科技意识及生态环保意识也有待提高。从长远看,良好的生态环保意识是本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潜力和动力,要具备这一竞争优势,就要从提高农民素质处入手,逐步增强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制约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果不加以解决,将严重削弱中国农村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上问题的产生表面上是由于技术手段不完备、环境法制不健全、经济活动不合理等因素造成的,但如果深入分析深层次原因,我们就会发现,产生以上种种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发展理念、体制、文化等多重社会因素造成的。其中生态文化建设在农村各个相关领域的缺失及不完善,是形成以上局面的重要原因。

生态文化建设在推进农村产业生态化发展工作中的主要途径

产业生态化发展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是涉及到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必须通过建立良好的生态文化来转变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为农村产业生态化发展提供持久的内在发展动力。生态文化建设在推进农村产业生态化发展工作中主要通过政府、企业、个人三个层面发挥作用。

1.积极完善生态法制文化建设,为产业生态化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在推进农村产业生态化发展工作中,政府部门应积极完善相关的生态法制文化建设,特别要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的法规来规范产业发展。在制定各个法规过程中应注重与其他相关法规的融合配套。另外,因为生态问题往往带有不可逆性,制定的法律法规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性,来规范相关产业的生态化发展。政府部门制定和实施环保法规的过程中还应与相关的行业组织密切合作,使政府出台的法规能有更好的合理性及适用性。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环境税、排污权交易等多种环境经济政策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政府购买模式仍是西方各国广泛采用的支付生态补偿的最主要方式。日本和瑞典的《森林法》规定由国家对被划为保护林的所有者给予补偿。美国颁布的《露天矿矿区土地管理及复垦条例》规定,矿区开采实行复垦抵押金制度。此外,美国还在1990年首先推出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政策。西方国家通过立法和建立生态补偿制度促进生态建设的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应加强环境影响的量化技术和货币化技术建设,为生态补偿制度的实施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

2.完善生态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科学规划地区产业发展。各级政府应建立生态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首先,要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应把生态文化建设的内容加入到政府及政府工作人员绩效考核中,用科学的绩效观来评价政府绩效,绩效评价要把绿色GDP、人口、资源、环境等多项指标考虑进去。其次,政府部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必须把生态建设列入其中,应大力改善农村的交通、水、电、通信、文教及医疗等基础设施,城乡一体统筹规划。政府部门应通过产业政策和财税政策积极推进农村地区产业的生态化发展,使相关产业能够具备良好的发展空间。

3.推广绿色经营,加强企业生态文化建设。目前,国内外许多企业正在积极探索建立绿色经营解决方案,以适应低炭环保的要求。绿色经营是指把绿色环保的理念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全过程,从人与自然的和谐出发,从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和补充中获得盈利的一种经营方式。绿色经营解决方案能在帮助企业控制成本的同时,有效降低环境负荷,真正实现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应通过税收减免、绿色信贷、减排补贴等措施积极推动乡镇企业开展绿色经营。在一些大中型企业开展绿色经营更能起到明显的成效。一家国内大型物流企业采用IBM的解决方案后,每年物流成本降低了20%,并实现了碳排放量减少10万吨。绿色经营解决方案不仅能使企业节能、高效,还能帮助企业在形象策划、产品开发、商标设计、广告等商务活动中渗入生态理念,更好的诠释企业的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4.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拓展行业自律。国内有关研究统计显示,农村地区的合作经济性专业协会约占合作经济组织总数的85%。在农村地区生态文化建设工作中,应进一步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完善和拓展行业协会的功能和作用。应积极鼓励各专业协会制定本地区行业企业及个人共同遵守的适应生态文化建设需要的行为规范,强化企业及个人经营行为的自律,促进地区内或行业内部的行业自律,避免恶性竞争和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地区或行业内部的整体利益。制定引导相关行业、产业的实现生态化发展的措施。乡镇企业的环保问题是当今农村生态建设重要环节。农村行业协会组织应积极参与当地企业的生态文化建设,向企业提供必要的环保信息和建议,协助企业建立起企业生态文化的教育和培训制度,倡导企业开展IS014000标准认证工作,使其生产工艺及设备,产品的运输、贮藏、处理、使用和弃置等多个环节适应生态发展的要求。逐步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使相关产业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生态产业论文篇(8)

主要有5个方面:①外部经济效应。旅游产业集群具有外部经济效应,即以区域资源禀赋为基础的旅游市场规模优势和专业化分工协作在区域内旅游企业间产生的范围经济效应。具体而言,集群内的旅游企业可通过旅游基础设施和区域品牌的共享以及联合批量采购等来降低经营成本或获得额外收益。同时,旅游产业的集聚还有助于形成深层次的、专业化的配套分工体系,集群内的各成员企业可发挥自身优势专注于旅游产业价值链的某一环节,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此外,集群内企业间竞争、合作或互补也有助于共享协同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好处。②技术创新效应。在需求拉动和竞争的压力下,集群内部的创新动力要远强于集群外部,并具有广泛性和持续性。产业集群激发并能释放旅游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的能量,创新成为旅游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③区域品牌效应。旅游产业集群的优势和功能被外界广泛认可时便会形成区域品牌,这是区域内部成员集体行为和整体竞争力的综合体现。品牌一旦树立将成为集群区域内宝贵的无形资产,是促进区域旅游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区域品牌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可为区域内旅游企业所共享,且品牌的效应持久往往不会因为某个旅游企业的消失而消失。区域品牌还可降低新生企业前期的广告宣传费用,对外来投资有引致动力。④产业联动效应。旅游产业涉及到食、住、行、游、购、娱等多个行业,与其直接或间接关联的行业更多,具有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等优势。其集群式发展必然要依靠多行业的发展,也必定会促进旅游与相关产业的联动、融合、共赢。⑤正反馈效应。正反馈效应又称自组织性,指旅游产业集群的自我强化特征。当旅游产业集群达到一定规模时,区域旅游产业将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形成一个正反馈系统,集群规模扩大、产业链条拉长加粗,各种利益与优势不断加强,由此形成良性循环。一旦交通、产业、制度等制约得以突破,就会引致相关企业在区域内的聚集,而聚集所具有的外部经济、管理及技术创新、产业联动、区域品牌等正的聚集效应会导致交易成本降低,并最终导致需求增加,因此可突破市场约束。同时,交易成本的降低会使集群内企业的收入增加,帮助集群企业突破资源约束;而集群内企业收入的提高又会进一步促进管理及技术创新,这正是旅游产业集群正反馈效应的机理所在。

1.2鄂西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集群的重要意义

主要是:①整合资源,提升开发统筹力。发展旅游产业集群就是要突破行政区划对旅游资源规划开发的制约,按照市场原则和办法,协调和兼顾各方利益,实现资源整合、共谋发展,共谋利益。因此,发展旅游产业集群,是鄂西地区实现资源整合、提升开发统筹力的有利途径。②壮大实力,增强企业成长力。发展旅游产业集群,就必须全方位开放旅游市场,创造优良投资创业环境,本着“招大商、引大资”的原则,吸引“有眼力、有实力、有能力、有成长力”的企业财团投资置业鄂西地区,以资本为纽带组建投资开发公司、以景区为核心组建运营管理公司,增强旅游市场主体的投资能力、管理能力和赢利能力。因此,发展旅游产业集群是鄂西地区壮大企业实力,增强企业成长力的必然要求。③提升品牌,扩大形象影响力。一方面要深度挖掘鄂西各个领域具有潜在价值的品牌,按照各类品牌的规范要求进行标准化建设与管理,积极申报创建品牌,整合旅游形象,统一对外营销,扩大鄂西品牌旅游及地域形象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当鄂西旅游产业集群的优势和功能被外界认可时,旅游区域品牌便会形成。这一宝贵的无形资产会成为促进区域旅游产业集群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发展旅游产业集群是提升区域品牌、扩大形象影响力的正确选择。④聚集产业,提高产业贡献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就是要针对围绕旅游业的多产业协作配套不够的问题,发挥旅游业“一业兴带百业旺”的综合优势,构建旅游业与鄂西地区三次产业的优势领域互动融合的发展模式,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链和优势产业集群,培育一系列消费热点和服务基地。

2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原则与重点

2.1基本原则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发展要遵循市场导向、规划指导、产业互动、择优扶强、注重创新、可持续发展等原则:①市场导向原则。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必须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在坚持市场导向为主的前提下,政府部门根据旅游产业集群发展不同阶段的需要进行适度引导和干预,以促进其健康发展。②规划指导原则。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发展要与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适应,与区内各县市城镇体系规划和城镇总体规划相衔接,并按照国家和湖北省宏观产业政策进行规划指导,促进协调发展。③产业互动原则。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要与区域优势农业、特色工业等其他产业的发展相结合,通过与相关产业的互动来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工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现代服务业的持续发展。④择优扶强原则。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发展要突出重点,加大政策支持,推动基础较好的行业和县市率先发展,促进发展潜力大行业和区域旅游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对重点培育发展的行业和区域的产业集群实行动态管理。⑤注重创新原则。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要突出区域内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把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全面创新发展。⑥可持续发展原则。要重视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土地节约、容量控制、环境保护,鼓励发展资源节约型绿色产业,严格控制各类污染源,保护好鄂西生态屏障,把鄂西地区建成低碳旅游和生态文明示范区,促进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2.2发展重点

根据上述原则,结合研究区域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要素基础,鄂西地区要重点培育以下五大旅游产业集群:①以旅游中心城市为依托的旅游服务业集群。即以鄂西地区各个旅游中心城市为依托,构筑旅游服务业集群,以旅游服务业聚集基础较好的地段为中心,构筑内外交通、信息咨询、旅行服务平台,为游客提供优质高效的综合旅游服务。②以核心吸引物为中心的综合旅游产业集群。即以2011年遴选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十大核心景区为中心,构筑综合旅游产业集群,高质量地建设好十大核心景区的核心景点;围绕核心景点,合理布置餐饮、服务、交通、文娱、购物等配套功能,为旅游者提供舒适便捷、个性化、体验式的综合。③以旅游景观廊道为依托的餐饮购物业集群。以特色化、风味化、民族化、地域化为发展方向,以文化主题餐厅、风味小吃街、特色农家乐、休闲农庄为载体,以各级旅游景观廊道为依托构筑旅游餐饮集群,并结合旅游景观廊道和青年旅馆、汽车旅馆、自驾车营地建设,合理构筑旅游购物业集群。④以特色村镇为依托的旅游文化产业集群。从现有的专业旅游城镇、旅游名村中遴选若干文化基础好、发展潜力大、聚集引力强的村镇,建设旅游文化产业集群。按照城镇功能旅游化、建筑风貌景观化、文化氛围个性化和服务标准国际化的要求,因地制宜地把旅游城镇、特色乡村建成服务平台、景观节点、体验中心、富民基地。⑤以生产基地为依托的旅游商品产业集群。根据研究区域的资源产业基础和旅游市场需求方向,我们认为鄂西地区可开发土特产品系列、民间工艺美术品系列、土苗文化纪念品系列、奇石根雕盆艺系列、山水书画艺术品系列、邮票画册音像品系列、矿产玉石系列、特色工业产品系列等特色旅游商品。研究区各县市应根据自身的资源等优势因地制宜地建设旅游商品生产基地、研发及交易中心。

3推进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措施

3.1整合产业要素,促进产业融合

主要原则是:①要进行空间整合与聚集,形成布局合理、聚散有序的旅游产业空间格局;②进行横向协同整合,促进行业之间的相互配套、互补与合作;③垂直产业链整合,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价值链和产业链。具体对旅行社业而言,应通过横向协同和垂直链接,尽快形成一批在湖北省内和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大旅行社集团,并大力发展旅游电子商务,提高旅行社服务业的科技含量;旅游景区业要重点建设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精品景区,形成若干鄂西地区旅游景区核心品牌,形成旅游景区的相对空间聚集和优化布局,同时构建比较完整的旅游分销网络和旅游服务体系;旅游饭店业应分别从价值链、企业链、空间链等方面对旅游饭店业进行改造提升,合理调控区域内旅游饭店总量、档次、结构和布局,形成区域相对集中、企业相对聚集、空间布局合理的旅游饭店行业群;旅游交通业则应依托长江、汉江、清江航道、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和航空线路,构筑立体旅游交通大网络,近期应重点抓好三峡及清江库区游船体系建设;旅游餐饮业应重点建设城镇依托型、交通依托型、景点依托型旅游餐饮区,形成空间布局聚集与分散和功能的配套;旅游购物业要构建景区依托型、城镇依托型、交通依托型的旅游购物网点,提高旅游商品特别是鄂西地方商品的网点覆盖率;旅游娱乐业既要打造若干台能与鄂西自然山水相匹配的大型标志性演艺精品,又要培植一系列小型娱乐节目,同时还应加大对区域特色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力度,加强文化娱乐业与餐饮业及旅游商品设计生产的融合的融合,延长文化娱乐的产业链条,提高旅游经济效益。

3.2培育龙头企业,营造集群优势

旅游骨干企业是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旅游产业集群升级的带动力量,应重点支持一批骨干旅游企业发展,对有一定规模、发展潜力比较大的企业作为重点培植对象,使其成为旅游产业集群的核心主体,充分发挥它们在产业集群建设中的带动效应,逐步衍生和吸引更多相关企业聚集。重点扶持两种类型的旅游龙头企业:①集旅游产品研发与供应、旅游综合服务接待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旅游企业;②控制产业链销售终端的专业性旅游企业。扶持旅游龙头企业的政策主要包括融资扶持政策、税费优惠政策、土地优惠政策、人才引进支持、项目支持、上市扶持等。

3.3重视公共服务,优化集群环境

积极发挥政府土地储备职能,通过征用、收购、置换等多种方式,对聚集程度高的重点旅游区经营性用地进行统一规划和储备,遵照“先期介入,预审协调,快速办理”的方针,缩短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用地审批周期。同时,紧密结合区域内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以产业聚集程度高的城镇和产业带为重点,建设一批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行业研发中心、生产中心、交易中心和标准中心、检测中心、信息中心,逐步形成功能较为齐全的旅游产业公共服务体系。

3.4建设重点项目,提升核心引力

重大项目建设是提升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潜力的重要措施。鄂西地区应充分把握武陵山经济协作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等战略机遇,以发展农产品深精加工和自主创新为重点,促进一批综合效益显著、带动作用大的产业项目实施,引导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发展,同时带动一批配套项目,以拓展产业聚集和发展空间;突出抓好一批投资过亿元的以产业集群发展为主的重大工业技改项目和一批中小企业发展的重点项目,培育形成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新的增长点。按照“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规模化”的整体思路,大力培育区域特色产业,鼓励支持有特色,有一定基础的乡镇开发旅游商品发展旅游业。如清江流域应重点发展恩施富硒农副产品、建始烟叶、巴东药材、长阳木瓜、宜都鲟鱼、土家腊肉、绿色山羊等特色产品的深精加工,示范带动一批专业镇和专业村,走“一镇(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道路。

生态产业论文篇(9)

古树:吕塘村多种植松树、榕树,位于村口的古松林已有600年的历史,占地近50亩,现存260多棵参差不齐的古松柏,是闽南地区松龄最长、树径最大、分布最集中、占地最广的古老小林区,与之相连的是古榕树群。蓊蓊郁郁、四季常青的古树俨然成了吕塘村亮丽的风景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董水前自然村有一颗“大榕王”,据传是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郑成功义军二进同安时,从石井移植栽种的,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群众出于对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崇拜和爱戴,称榕树为“树王”“神树”,并四时加以祭祀。4水域风光:享有“母亲河”之称的九溪,由内田溪、美山溪、马池溪、店头溪、新安溪、沙溪、莲溪、内头溪、后房溪九条支干流组成的树状水系,贯穿翔安全境,汇流后经吕塘村入海,流经吕塘村的那一段最能体现九溪风光的美。除此以外,吕塘村优美的田园风光也是极为丰富的自然生态旅游文化资源。

2.人文生态旅游资源

吕塘村保留了大量的历史文化古迹,尤以古建筑(古厝、宗祠、庙宇)、古乐(南音、歌仔戏、高甲戏)闻名。古厝:明清时期,吕塘村的进士、举人、祖辈先贤修建的精美的闽南红砖大厝,现存的这种大厝还有三十来幢,集中分布于吕塘村的中心地带。宗祠:吕塘村各氏村民于每年春秋之际祭祀列祖列宗,所修葺的祠堂大都美轮美奂,古色古香,金碧辉煌,分别有洪氏宗祠、西林柳氏宗祠、董水董氏宗祠、后树柳氏宗祠等。庙宇:全村现有寺庙9座,如西林清溪宫、吕塘九溪宫、吕塘青龙宫、董水清溪堂等,供奉各种“神明”,每座寺庙都有“佛生日”,每个自然村每年有一次“民俗日”。吕塘村灿烂的宗祠文化是福建省仅有的,也体现了吕塘村深厚的民俗文化信仰。古戏:梨园世家创办的福建省唯一一所民办民间的戏曲艺术学校——吕塘戏校,以高甲戏、歌仔戏、南音为特色,形成吕塘独特的民俗文化景致。此外,吕塘村还有“金门名贤蔡贵易墓”“望洋阡墓道石坊”“明太监柳智太监碑”“清时期镇守海疆的胡提督衙府”等大批明、清文物古迹以及“九溪神奇传说”“陈县令墓葬的传说”“牛心石的传说”等历史、神话传说。

二、吕塘生态旅游文化市场定位

吕塘村处于厦、漳、泉、金“闽南金四角”的核心位置,随着翔安隧道的开通,将承接来自泉州、福州等福建其它地方东部方向的交通量,未来厦门岛约有1/4的车流将通过翔安隧道进出,翔安将成为进出岛重要的门户。加之,拥有5A级旅游景区的厦门,也是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旅游城市,每年接待游客量达千万次。生态旅游的客源市场较复杂,旅游者的行为和对旅游活动的要求不一样,大致分为低、中、高三个层次:低层次客源的旅游活动以观光为主;中层次客源的旅游活动以增长知识为主;高层次客源的旅游活动以科学考察和科学教育为主。根据世界旅游发展的趋势和吕塘村生态旅游文化市场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吕塘村生态旅游文化目标市场层次应定为大力吸引素质高、生态文化保护意识强的中、高层次生态旅游者群体。根据吕塘村的地理位置,从空间上看,吕塘村生态旅游的目标市场应该是以市内及省内其它周边城市居民为一级市场,以除省内的国内外游客为二级市场。

三、吕塘生态旅游文化产品开发

目前,旅游市场正呈现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度假旅游转变,休闲度假旅游逐渐成为世界旅游消费的趋势和潮流。通过前面对吕塘生态旅游文化资源的分析以及生态旅游文化市场的定位,吕塘村生态旅游文化产品应以打造生态旅游产品为主,观光旅游产品、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为辅。紧紧围绕“最美乡村,生态吕塘”的整体形象理念,按照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发产品,其旅游文化产品设计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打造良好的休闲旅游环境,设计旅游项目。吕塘村生态旅游消费群体不是单一的,每个旅游者所青睐的旅游产品有所不同,这就导致在生态旅游产品生产过程中,防止其单一性,应采取合适的产品组合策略并使其达到最优。由此,笔者对吕塘生态旅游文化产品开发提出了组合策略的设想,如下:产品名称:自然观光生态旅游文化产品,吕塘村亚热带自然风光,田园风光,古松、古榕树林森林公园,九溪文化川河流湿地公园,戏曲文化主题公园等;农业生态旅游文化产品,农业观光,农产品出售,农家乐等;人文生态旅游文化产品,古建筑群,民俗信仰文化,戏曲文化等;休闲度假生态旅游文化产品,古屋旅居,戏曲赏析,九溪垂钓,水上竹筏漂流,休闲街区等。

生态产业论文篇(10)

1.规划滞后。生态旅游不同于其他旅游产品或旅游方式,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多重目标的统一。因此,生态旅游的规划设计十分重要。只有通过科学的制度安排和机制设计,才能使多重目标协调统一起来。当前,我国生态旅游规划工作还比较滞后,特别是规划理念、专业化水平和规划深度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需要进一步借鉴和运用国际上发展生态旅游的先进理念和方法。

2.投入不足。发展生态旅游,需要相应的保护性投入,需要有科研、管理队伍的跟进,需要建设相应的交通、通信和装备等保障设施,对环境整治也有特殊的要求。这些方面都需要相应的资金投入。在一些地域偏远、经济欠发展的地区,支撑发展生态旅游的资源匮乏更为突出,更需要政府大力的支持。3.产品同质性突出、精品少。不少地方由于对生态旅游的内涵、特点和规律把握不到位,开发指导不够,技术标准欠缺,市场定位不明确,造成同质性开发比较普遍,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和服务比较粗放,像九寨沟这样的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生态旅游精品还不多。

4.环境恶化的现象时有发生。我国生态旅游发展比较晚,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力度还有待提高。在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由于引导不够、盲目开发,仍然在少数地区存在对资源和环境损害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

二、生态旅游的基本含义

生态旅游一词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于1983年首次提出,并在1986年墨西哥召开的一次国际环境会议上被正式式确认,并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以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为指导,以保护资源,特别是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维持资源利用的持续性、促进环境保护及宣传教育,提高资源和环境的管理水平为基本特征的新型旅游。

可以说,生态旅游的产生是人类认识自然、重新审视自我行为的必然结果,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最值得推广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与传统的旅游活动相比,生态旅游的重要意义在于游览地区的生态环境、民族风俗和传统文化能得以完整保存。对于游客而言,参与生态旅游不仅可以领略各地的原始风光和原汁原味的民族风俗和民族文化,而且还能使当地的经济得以可持续发展。

三、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思路

1.做好生态旅游规划,实行有序开发。应组织一支多学科、多层次、业务精的科技人员到现场调研、实地考察。尤其要对旅游业主体、客体、介体进行科学分析,即游客及未来市场前景,旅游风景资源是否具有吸引游客的物质基础,交通及服务设施是否方便、完备等,都应进行科学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的规划。在对旅游区进行开发时,要在开发原则指导下,遵循适度有序地分层开发,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情况下,从生态角度去开发富有潜力的生态旅游资源。

2.增加投入,完善生态旅游区的各项配套设施。首先,要按照资源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加强生态保育,加强生态维护,加强环境修复和治理。其次,加强生态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要按照规划的要求,在环境容量和生态承受能力范围内,完善交通、卫生、通讯等基础设施,增强生态旅游的可进入性和交通通达性。最后,是切实加强生态旅游的安全和救援体系建设。开展生态旅游的地区一般地域比较偏,户外项目和户外活动比较多,因此,需要切实加强安全管理,完善安全设施,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建立健全医疗救护体系和紧急救援体系。

生态产业论文篇(11)

赵冬梅(1969-),女,河北联合大学财务处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摘要:港口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如何实现港口经济与沿海地区生态文明的协调成为关注要点。首先介绍了港口的发展沿革及临港产业发展阶段,然后描述沿海地区生态文明的状态演进,并重点论述两者的动态平衡关系,最后提出协调措施。

关键词:港口;临港产业;沿海;生态文明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深化,港口作为开放经济的重要窗口,获得了飞速发展,其功能日渐完善。在这种趋势下,一方面临港产业获得了较大发展空间;另一方面由于港口及临港产业活动的加剧,造成了资源环境的过度开发,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本文将全面检视港口及临港产业活动与沿海地区生态文明之间的互动联系,进而为调控措施提供理论准备。

一、 港口及临港产业的发展沿革

港口是集合流通、商贸、工业等诸多板块为一体的综合系统。港口作为连接陆地和海洋的综合枢纽,是海陆区域发展大系统中的重要部分。早期港口的主要形式是临海而建的码头,主要用于货物运输,功能比较单一。伴随着经济发展,港口也从最初的单一功能逐渐演变为地域贸易和物流的枢纽。依托港口的区位优势,在港口附近区域会逐渐出现临港产业活动。临港产业活动对港口高度依赖,并逐渐形成直接产业、关联产业、依存产业和派生产业四个类别[1]。近些年,由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世界航运中心向亚太地区的偏移,中国港口焕发出勃勃生机,在世界港口格局中塑造出占据领军位置的中国板块。而作为港口经济的主要部分,中国的临港产业已成为一种主流的增长动力。

二、 沿海地区生态文明概述

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2]。生态文明作为继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人类遵循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取得的成果。沿海临港地区的生态文明会主要经历以下阶段:第一,生成阶段。在港口发展早期,由于港口及临港产业的出现,自然环境由最初的相对原生态朝着适宜生产和居住的方向发展。第二,发展阶段。一方面,港口及临港产业所排放的废弃物不断影响周边地区的环境质量;另一方面,污染物也会被消化稀释,经过循环更新,继续向港口系统输入各种资源条件。第三,平衡阶段。当港口及临港产业无序扩张到一定程度,废弃物的排放量超出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时,就会打破平衡,从而限制港口经济发展。因此,必须采取综合措施保持港口及临港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动态平衡[3]。

从多国沿海地区生态文明的演进状况来看,因为前期调控和防范不力,已经大都处于平衡阶段。比如日本就是在认识到以重化工业为主体的临港产业对环境的污染很严重的情况下,提出临港产业绿色发展目标[4]。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生态破坏问题也越发突出,如赤潮的频发以及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下降等。因此,加快推进中国沿海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港口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处,成为了紧迫要务。

三、 港口及临港产业活动与沿海地区生态文明的相互影响

港口及临港产业活动与沿海地区生态文明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表现为两方面:第一是沿海区位优势和良好的生态文明给港口及临港产业带来推动力,即相互益化作用;第二是沿海地区生态文明的要求与港口及临港产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即相互约束作用[5]。

1.相互益化作用。良好的生态文明是沿海地区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港口及临港产业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双方的相互益化作用如图1所示:

(1)高水平的生态文明对港口及临港产业的推动作用。第一,为港口及临港产业活动提供资源支撑。良好的生态文明为沿海港口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岸线资源、渔业资源和土地资源。港口功能的升级换代、港口区域对高端要素的吸引,这都需要高水平生态文明的支持,进而促进临港产业的拓展和空间结构的演变。第二,有利于提升沿海居民的生活质量。良好的沿海生态文明能够吸引更多人口向临港产业聚集区迁移,提高港口城市的影响力。第三,改善港口区域的投资环境。良好的生态文明不仅能够吸引大批高素质人才涌进,其便利的区位优势和交通运输条件也能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第四,增强港口区域的品牌影响力。良好的生态文明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可以扩展港口品牌,提高知名度,无形中促进港口区域的进步。

图1港口及临港产业活动与沿海地区生态文明的相互益化

(2)港口及临港产业活动促进沿海地区生态文明的改善。第一,在港口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会源源不断地吸引更多人口来此工作和定居,形成集聚效应。第二,在港口及临港产业发展中,如果能充分合理地利用海陆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其实有助于沿海地区生态文明的维护。第三,港口及临港产业能为环境治理提供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港口经济的实力越强、就越能为沿海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注入越多的动力。第四,港口区域的人口聚集可以实现污染集中治理,降低治理成本。

2.相互约束作用。港口及临港产业与沿海地区生态文明相互约束,如图2所示,一方失序会对另一方造成负面影响。

图2港口及临港产业活动与沿海地区生态文明的相互约束

(1)生态文明遭到破坏会影响港口及临港产业的发展。第一,遭到破坏的生态文明不能持续为港口及临港产业提供所需的资源环境。第二,遭到破坏的生态文明以灾害事件的形式影响港口及临港产业。第三,生态文明水平的下降需要投入巨额治理费用,会损伤港口城市的经济实力,减慢临港产业的发展速度。经验表明,很多国家都走上了一条“先发展后治理”的路子,生态治理的巨额投入直接或间接地束缚了港口及临港产业发展。

(2)港口及临港产业过度发展会威胁沿海地区生态文明。第一,港口规模的粗放扩张会损害沿海地区生态文明,特别是煤炭、铁矿石等大宗干散货种的数量增加,会在邻近区域造成严重的粉尘污染。第二,沿海地区生态文明水平与周边的人口密度和居民生活强度紧密相关,随着临港产业发展而相应聚集的人口对资源环境的总体索取力度会加大。第三,濒海土地无序利用对沿海生态文明产生危害。随着岸线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减少,很多沿海地区选择吹填方式来扩充产业发展用地,这会造成严重的生态失衡。

四、 港口及临港产业活动与沿海地区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调控方向

图3港口及临港产业活动与沿海地区生态文明的动态平衡与调控

可见,港口及临港产业活动与沿海地区生态文明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要想推动港口及临港产业发展并建设维护好生态文明,必须深入理解双方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制定调控措施,建立动态平衡,见图3。近些年,由于中国港口及临港产业发展非常迅猛,已经影响了沿海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采取以下举措来恢复和提升双方的和谐关系已经迫在眉睫。第一,整合港口资源,加强港际协调,优化货种结构,实现集约发展。要化解港口间或港区间的过度竞争,保护岸线资源,将各项港动控制在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第二,针对部门特点,制定完善港口规划、建设、运营的法律法规,对生态破环行为适用明确的惩罚机制和补救方案。第三,以生态文明理念为行动指南,建设沿海地区生态港口群,构建港口生态产业链,使其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

总之,港口及临港产业与沿海地区生态文明之间应该形成共生共荣、相互协调的良性循环态势,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同提高。要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渗透到港区建设和作业的各个方面,最大限度地提高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沿海地区环境的负面影响,做到高效节能、达标排放,实现港口经济与沿海生态文明的全面协调。(作者单位:河北联合大学)

基金项目:2014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河北省临港经济区生态安全调控机制研究”(编号:2014031420);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拔尖人才计划项目“集体行动框架下的临港产业共生机理与模式研究”(批准号:BJ2014082);2013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北省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策研究”(批准号:HB13JJ050)

通讯作者:李南

参考文献:

[1]郭可.产业结构升级视角下的临港产业区主导产业选择研究[D].西北大学博士论文,2012

[2]FANG Anwen, WANG Dengju.Research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J].Chinese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9(4):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