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工程建筑类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7 18:02:02

工程建筑类论文

工程建筑类论文篇(1)

2012年是我国开展工程教育100周年。同济大学以“卓越工程百年、协同创新未来”为主题,回顾工程教育百年历程,迎接建校105周年。100多年来,同济工科从第一届6名学生、1位教师,发展到如今已有近20个与工程教育相关的学院、千余名教师,业已为国家培养工程人才近20万人。教育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来,作为首批被批准的高校,同济大学更致力于对于工程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索。

一、必须重视建筑类专业的理论教育

1、建筑学科发展中理论教育的作用

同济大学拥有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等国家一级学科,城市规划与设计、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及理论等众多国家二级学科。其中,建筑类专业又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工程类学科,其知识主体除工程技术知识之外还包含造型艺术法则、社会文化内涵、哲学意义等内容。

“从历史发展来看,建筑学学科最初是在艺术院系里,后来又全球性地移至工程学院,接着又向综合性大学发展。” [1] 如今,人类进入大机器时代,计算机、智能科技、绿色低碳技术等发展,使建筑和城市设计的学问综合而复杂,既需要设计者坚实的工程知识,也需要涉猎更为广博的领域。

历史上建筑和城市设计思想经历多次变革,中世纪哥特式建筑追求的竖向线条寓意着高高在上的神权;巴洛克洛可可则是将装饰艺术进行到了极致;[2]柯布西耶领衔的现代主义建筑运动改革了我们对建筑的认知和审美。密斯的钢与玻璃的结合将建筑的轻与透表达得完美,他曾说过“细节就是上帝”,他提出的“少就是多”理念集中反映了他纯净的建筑观,影响全世界。[3]如今更是有被普利兹克奖青睐的国际前沿设计师哈迪德、让·努维尔、库哈斯等人,他们在设计的思想上就是超前的、面向未来的。

“建筑理论作为建筑学的知识主体,是建筑设计思想源泉,也住到了建筑设计者的思维方式。” [1]从小的方面讲,所有的著名建筑师都有自己的理论系统来引领和表达自己的设计,从宏观上讲正是在建筑理论不断实践和总结的过程中,才使得我们的生存环境和我们的城市一直在更新在进步。

2、相关人群对理论教育的重视程度

三、同济大学建筑类专业的理论课程体系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是同济较早创办的学院之一,专业实力雄厚,蜚声国内外。从建院以来就一直不断吸收中外的各派思想。兼容并蓄、融贯中西是同济对待建筑教育的态度。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同济大学建筑类专业对理论课程相当重视,在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而对理论课程的体系更是经过近年的摸索逐步完善。

1、由浅入深,完善授课类理论课程的系统性。按照由低到高的年级顺序,设置了不同深度的理论课程。循序渐进地进行理论教育。大一设置有艺术史、建筑史,大二设置了城市阅读,大三则是建筑理论与历史,这些课程都是由资深教师任课,他们知识面广泛,可以带领学生从一开始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这一授课类理论课程的体系经过数年的探索,逐步确立并完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贯穿始终,强化设计课程中理论教育的融合性。在每周的设计课安排中,对2010级施行的是“2+6政策”,即每周2节理论课,6节设计课,希望改变单纯的教师授课模式,用更加开放的方式共同探讨建筑与城市理论,贯穿设计实践的始终。此类理论课的内容上也将紧贴正在进行的课程设计,安排在相关领域的资深教师,将理论教学与设计实践结合起来同步进行,让理论更好地服务设计。

工程建筑类论文篇(2)

建筑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建筑技术是指建筑设计和施工的知识、技能、手段、规则方法等,广义技术则指不仅包括狭义建筑技术还包括了建筑生产过程涉及到劳动对象、工具和产品等。将建筑技术分类为建筑设计媒介技术、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构造和工艺、建筑物理环境、建筑设备系统和建筑节能等。

本文所述及的建筑新技术是指广义的建筑技术。建设部《建设领域推广应用新技术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09号)和《建设部推广应用新技术管理细则》文件把建设部推广应用的新技术界定为“工程建设、城市建设和村镇建设等领域,并经过科技成果鉴定、评估或新产品新技术鉴定的先进、成熟、适用的技术、工艺、材料、产品。将建筑新技术所涉及的内容归纳为建筑设计、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建筑施工、建筑物理、建筑设备、建筑构造以及建筑技术科学教学等方面。

结合上述有关建筑新技术的理论,根据技术论和技术创新论原理,从技术产生的方法、市场和社会需求、技术创新的进程以及生产要素等几个方面进行建筑新技术分类,建立了建筑新技术分类体系框架(如图1)。

2.按技术成因分类

按技术成因分类,就是按新技术创造和产生的方法进行分类。这种分类可以表明建筑新技术研究的方法,并可启发和拓宽研究的思路。

2.1原理推演型建筑新技术

从基础科学中的科学理论与原理出发,经过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和理性思维加工,得出一些适用于建筑生产的比较具体的概念和原理,然后再经过一系列的构思和实验研究,由此实现科学原理向技术原理的转化,最后导致建筑新技术的产生。这一类建筑新技术可称为原理推演型建筑新技术。例如,根据地球板块运动理论的力学分析和地球力学的新理论,工程结构学家提出全新的建筑抗震结构设计体系一隔震技术和消能减震技术。

2.2缺陷消除型建筑新技术

由于认识的局限性和客观条件的限制,任何一种建筑技术都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或者适用所有的工程,新技术的发展正是在不断地消除其自身的缺陷与不足过程中实现的。大多数建筑新技术都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研制的,可把它们归为缺陷消除性的建筑新技术。例如,为消除普通钢筋混凝土的盐水降解、劣化作用、自重大等缺点而研制出碳纤维增强混疑土(CFRC)。

2.3移植型建筑新技术

把国外的或其他领域先进的或新的技术移植于建筑领域,形成一种适用于我国建筑领域的新的技术原理,从而导致建筑技术发明或技术革新,这类新技术可称为移植型建筑新技术。移植方法包括直接移植(不改变被移植技术的技术原理,但在移植中一般需要在外型、规格和品质上要适应建筑本身的要求)。类比移植(采用类比方法移植功能上相似部分)和推测移植(从所公开的片断研究结果和资料及基本原理加以研究推测)等。如在建筑天然采光中移植光导纤维技术在混凝土结构加固中引进碳纤维材料等。

2.4仿生型建筑新技术

以生物系统原理作为建筑新技术原理构思的源泉,通过模拟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原理可构造出新的建筑技术称为仿生型建筑新技术。实际上,建筑仿生已成为一种新的潮流,一门被称为“建筑仿生学”(亦有人称为“仿生建筑学”)学科正在兴起,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功能仿生、结构仿生、形式仿生和概念仿生等。例如,借鉴深海扇贝形外壳的结构形式,卓新等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网壳结构一扇贝形网壳结构。

2.5技术综合型建筑新技术

把建筑领域或其他领域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的现有技术原理或技术成果进行组构和整合,从而创造出具有新功能的技术系统,形成新的建筑技术,称为技术综合型建筑新技术。例如,将传统的钢筋砼结构与钢结构两种结构形式组合,形成了一个全新的结构体系一钢一混凝土组合结构14。

3.按技术研制目的分类

任何一项具有价值的新技术的产生都是为适应社会和市场要求,这也是新技术研制的目的。这种分类可以表明建筑新技术的目的,确定其研究价值。没有社会和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是没有生命力的。

3.1节约劳动与资本型建筑新技术

这一类新技术是通过技术移植等方法,寻求新的成本低廉或生产效率更高的新技术替代原有技术,或者对原有技术从降低成本或提高生产效率角度进行改进。例如,早拆模技术、爬升脚手技术、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14等。

3.2 生态环境型建筑新技术

又称为绿色建筑技术是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建设、保护和修复环境与生态为目的的一类建筑新技术,是建筑技术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如绿色(生态)建筑设计、快速清洁施工工艺、生活污水处理与再利用技术等。

3.3 节能省耗型建筑新技术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施消耗了50%以上的物质原料,而建筑在建造与使用过程中又消耗了全球能源50%15。因此,近几年来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建筑新技术得到很大发展,从墙体材料改革、围护结构节能保温技术与材料的开发到太阳能技术的应用等,并且这将是未来一个主要的发展方向。资源和能源的节约不仅仅体现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它涉及到建筑设计(如自然光采用技术)、建筑结构(如钢一混凝土结构体系)、建筑施工(如竹胶合板模板技术)等整个建筑过程。

3.4 其他目的型建筑新技术

除了上述三个目标之外其他的目标,如提出一种新的计算方法等。

4.按技术发展进程分类

按技术发展进程分类,就是按新技术研制过程进行分类。这一分类可以表明建筑新技术的性质和特点,说明其所处的发展阶段。

4.1 渐进型建筑新技术

这是一种在原有技术基础上进行的累积性质的改进技术,是一种渐进的、连续的、阶段型新技术。实际上,大多数的重大技术创新是通过这种渐进型技术研究而实现的。例如,智能居住建筑技术从初始的可视对讲、宽带网接入等单功能/专用系统阶段,逐渐发展到包括安全防范系统、管理监控系统和通信网络系统三个系统组成的多功能系统合成阶段,又发展到目前的基于综合布线技术的上述多系统综合集成阶段,未来的发展趋势则是基于Inter¬net网、家庭技术总线技术和家庭IP智能终端的一体化的系统集成.。

4.2 质变型建筑新技术

质变型建筑新技术是指不受现有技术原理或思维模式的限制,由直觉思维(灵感)、逆向思维或扩散思维等产生的突破性的新技术。例如,据报道日本鹿岛建设和横河工事共同开发了一个称为“TheSHUTTLIZE-Method”施工吊装新技术,该技术突破传统的吊装方式的思维,将垂直运输和水平运输相分离,突破了塔式起重机的18t起重量的限制,最大能吊装40t构件。

4.3技术系统变革型建筑新技术

这一类新技术是指技术体系上的创新,是一个需要经过较长时间和消耗大量的资源并依靠一系列的渐近式和质变式创新积累才能完成的复杂系统过程。如轻钢结构建筑结构体系等。虽然技术系统变革的建筑新技术数量是很有限的,但它会对传统产业起到改造作用并带动产业的巨大发展。

4.4技术一经济范式变革型建筑新技术

技术一经济范式变革型的建筑新技术是指包含多个技术系统变革并会导致技术与研究系统总体格局变化的产业整体性技术。这一类技术将改变本行业的产业结构,且会影响到国民经济的许多产业部门,甚至引起人类的价值观和常识的变化。这一类的新技术的产生和成长,必须依靠国家的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政府政策的支持。例如,正在形成的绿色建筑体系,将改变人们的居住理念,并使得在建筑规划设计、结构设计、工程建造的理论、理念与方法上产生质的变革,会促使建筑业向生态型产业转型,产业结构随之变化,与建筑业相关联的建材业、冶金业等都将受到巨大的影响。

5.按生产要素分类

按生产要素分类,就是根据建筑生产的过程和生产要素进行分类,这是传统的分类方法。这一类分类可以表明建筑新技术的用途和应用的阶段。

5.1 建筑设计新技术

建筑设计新技术是指在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过程中应用的新的理论、经验和理念,以及解决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的技能、手段及方法等,包括规划设计、建筑构造设计、建筑物理等。

5.2 结构设计新技术

结构设计新技术是指工程结构设计的新的理论、经验和创造性的思维,结构设计中涉及的各种计算方法、实际工程结构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设计的技能、方法、手段等。

5.3 施工新技术

施工新技术指在工程施工中所应用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工艺,施工技术和管理的经验,施工技术与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新型的施工机械及应用等。

5.4 建筑新设备

建筑新设备指在构成建筑工程实体的一些新的工程设备和设施等,如集成式建筑智能设备、集中式太阳能设备、中水回用设施等。

5.5 建筑新材料

建筑新材料是指那些新出现或已在发展中的、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包括对原有建材材料改进的新材料。

5.6 建筑新产品

建筑新产品是指建筑业内各专业所生产出的新型的产品中,包括具有新的建筑物形态、新的建筑构件及部品等。新产品在技术指标、性能、结构、原理、规格上比老产品有显著改进和提高或者是填补空白甚至独创的产品。对老产品进行改进,或使其变型、派生、性能有所提高或有新的用途等,都可称为新产品。

6.分类体系应用

建筑新技术的分类体系用途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可用于新技术的预研究,开拓研究和创新思路;二是可用于对一定区域或范围内的建筑新技术的分类、归纳、总结和管理;三是可用于对建筑新技术评估和鉴定。

6.1 应用案例1:《工业建筑》杂志04刊登的论文分类

《工业建筑》杂志2004年一共刊登360篇文章,除了20篇属报导性文章之外,有340篇是属于研究型的。本文应用所建立的分类体系框架,对这些论文按不同分类方法分别进行分类统计。有些论文在同一种分类中可能会属于多种类型,本文只按其最主要的特征归为其中一类。图2是按技术成因分类的统计结果。340篇论文中,缺陷消除型技术占74.71%,其次是移植型和原理推演型,而技术综合型新技术较少。另外,只有图3是对按技术研制目的分类统计结果。节约劳动和资本目的型最多,占65%,节能省耗也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图4按技术发展过程来分类的统计结果。渐进型新技术占了绝大多数,质变型的则较少。该杂志04论文分类统计中尚未见对技术系统变革型的和技术一经济范式变革型的建筑新技术的报道,这一是因为这类新技术数量本来就是很少的,二是因为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累积才能完成,三是因为需要政府的建筑技术政策导向和足够的资金资助才倉巨。图5按生产要素分类的统计结果。结构设计方面新技术占了主要份额。

     

6.2应用案例2:江苏省近年来经鉴定的建筑新技术分类

工程建筑类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6-0077-03

一、非建筑学专业的建筑类课程的概况

(一)非建筑学专业的领域分布

非建筑学专业指与建筑学专业密切相关或相近的本科专业。随着我国学科体系的逐步完善,学科类别分化更为明细,这有利于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由此也带动了本科专业的进一步分化,使一些本科专业知识体系更为明显地表现为模块式结构,除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外,每一模块的知识培养规格都要求较高,基本上都对应一个与本专业相关或相近的另一个本科专业。建筑学作为一个具有知识结构多元性特点的本科专业,与其对应的相关或相近的非建筑学本科专业也较多。

根据《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所列专业,与建筑学专业相关或相近的非建筑学本科专业(见表1)的学科门类和专业领域分布呈现多元化、跨度大的特点。

表1 与建筑学相关或相近的非建筑学本科专业

注:表中所列本科专业以福建农林大学开设的本科专业为例。

(二)建筑类课程的知识结构

建筑学专业知识具有知识类型多元性、知识逻辑非线性的特点,且建筑学知识需要接收者在工程设计训练等实践过程中去掌握,要求建筑学知识接收者对建筑空间、建筑构成有一定的悟性,同时,还必须要有工程上的精确思维。

建筑类课程的知识横跨了自然科学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知识结构呈现块状分布的肌理特点。因此,其知识逻辑并不体现为单纯前后紧密关联的线性关系,而是多向度关联,多层面融糅,网格状交织的空间关系。

建筑类课程的知识结构体系包括:建筑的内在构成要素,建筑的外部制约要素及建筑的核心问题――空间建构(见图1)。

图1 建筑类课程的知识结构体系

(三)非建筑学专业的建筑类课程的设置现状

目前,虽然非建筑学专业对建筑学知识有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深度的需求,但在建筑类课程的设置及教学组织上,存在照搬建筑学现有课程、专业针对性不强、层次结构的专业逻辑不明确、深度不均衡等问题。

因而,不能简单地套用同一种模式来组织不同专业的建筑类课程教学,在非建筑学专业建筑类课程模块构成方面的教学研究需要开拓和深入,应探索针对不同专业特点的建筑类课程教学组织及教学模式,以适应社会对非建筑学专业高级人才的建筑学知识结构的需求。

二、知识模块构成分析在非建筑学专业的建筑类课程中的引入

(一)知识模块的构成

建筑类课程可以概括为3个模块:建筑理论、建筑设计方法、建筑技术。每个模块又各由若干个子模块构成,子模块下为具体的课程,共同构成有机、完整、三维向度关联的建筑类课程知识系统(见图2)。

图2 建筑类课程的知识模块构成

设计原理子模块下设课程:“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居住建筑设计原理”,针对民用建筑的2种类型讲述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为学生掌握设计方法奠定基础。

建构文化子模块下设课程:“中外建筑史”、“建筑美学”及相关的公共选修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建筑素养,扩大学生的建筑视野为教学目的,进而深入了解中国传统建筑大木结构及古建筑构造。

空间组织子模块融于“建筑设计”课程的渐进式教学过程中,从空间启蒙、空间认知至空间体验,最终满足结构建筑功能、建筑意境之需要去塑造建筑空间。

形态构成子模块以“平面构成”、“空间构成”、“色彩构成”三大构成为基础,融入建筑要素,结合建筑模型制作及建筑设计实践,进行建筑形态构成方面的训练。

营造技术子模块包含了“建筑结构”、“建筑材料”、“施工技术”等课程。对于园林、风景园林专业,还有更专门化的相关课程,如:“古建筑结构”、“园林建筑结构”、“园林建筑构造”、“园林建筑材料”等。

建筑物理子模块包含建筑声、光、热等方面的课程,“生态与可持续建筑”及有关绿色、低碳、节能、节地方面的课程亦属此模块。

(二)对非建筑学专业进行建筑学课程知识模块构成分析的目的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普通高校非建筑学专业在教学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案例,以市场经济环境下非建筑学的建筑类课程设置为出发点和着眼点,将知识模块的构成分析应用到教学改革中,解决不同专业对相同建筑课程在认识深度、角度和层次上单一的现状,使建筑类课程的层次结构清晰化,不同专业的建筑课程选修个性化,最终实现建筑学相关或相近专业毕业生择业的多样化,从而使其能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社会市场经济环境。

三、非建筑学专业建筑类课程的知识模块选型

(一)知识模块的角度

城乡规划专业,建筑学可以是其专业培养方向之一,目前,随着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的确立,城乡规划专业规范的出台[2],城乡规划专业与建筑学专业在本科阶段的培养计划虽渐趋分化,但城乡规划的思维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建筑学的思维方法。对于多数高校的城乡规划专业而言,要建立专业人才培养特色,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不同层次需求,在城乡规划专业中设建筑学培养方向,依然是有必要的。

土木工程专业,建筑技术模块中营造技术子模块的相关课程,如材料、结构、施工技术方面的课程已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因此,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方向的学生而言,建筑理论及建筑设计方法模块是其认知建筑学问题的角度。

工程管理专业,为满足其对建筑工程管理的需要,对建筑学知识的认知角度又必须是多元、全面的,但这并不等于必须掌握建筑学专业的全部,因为还有个认知层次及深度的差别。

环境设计专业,其认知建筑学问题的角度主要有两个:一是建筑空间组织;二是与室内设计相关的建筑技术问题,这里含有“建筑构造”等课程。

园林、风景园林专业,研究对象是筑山、理水、植物、建筑这4个园林构成要素。因此,对建筑学知识的认知角度趋向园林建筑专门化。

(二)知识模块的层次

建筑类课程的知识模块层次可分为3种:单阶层次、二阶层次、三阶层次。三阶层次的组成依次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二阶层次是将三阶层次的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合并为扩大专业基础课,再加上专业课;单阶层次则将三阶层次的3个层次融合为1个层次来组织课程教学。

不同专业,不同的建筑类课程模块,层次定位各有不同(见表2)。

表2 非建筑学专业建筑类课程的模块层次选型

注:―单阶层次;―二阶层次;―三阶层次

(三)知识模块的深度

非建筑学专业的建筑类课程知识模块深度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依次可分为4个级别:知、会、融、践。知,是对所学知识达到认识和了解的深度,在需要之时,知道有这么个知识,可以进一步查阅有关资料。会,是对所学知识达到领会的程度,在需要之时,知道用这种知识做简单的专业应用,而更深入的应用则由建筑学专业人士解决。融,是能将所学知识融入本专业所从事的工作,在需要之时,能灵活运用知识,辅助完成本专业的工作。践,是能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到从事与这方面知识有关的建筑设计上,指导工程施工等专业实践技能的程度,且在这方面达到建筑学专业的水平。

不同专业,不同的建筑类课程模块,其深度定位亦各有不同(表3)。

表3 非建筑学专业建筑类课程的模块深度选型

注:―知;―会;―融;■―践

(四)以工程管理专业为例的建筑类课程模块选型

福建农林大学土木交通学院下设有工程管理专业,专业要求掌握土木工程技术、管理、经济及工程法规的基础知识及相关理论和方法,通过工程管理各工作环节的基本训练,培养具有工程管理能力,能从事土木工程建设的计划和规划、工程造价管理、施工组织与管理以及工程监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管理人才。

在建筑类课程的模块选型上,对于空间组织、形态构成和建筑技术等课程的要求为专业基础课。建筑构造作为建筑技术下的营造技术,是该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认知水平需达到将所学知识融入本专业所从事的工作的高度。因此,教师要侧重理论和方法的讲授,并能适当地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解决专业工作中的问题。

四、结论

建筑学专业与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环境设计、园林、工程管理、土木工程等非建筑学专业有较大的相关度或相近度,因此这6个非建筑学专业对建筑学专业知识均有不同程度的需求,建筑类课程在这6个专业中都有开设。非建筑学专业所开设建筑类课程不能生搬硬套建筑学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及教学模式,应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定制适合本专业的建筑类课程体系、教学大纲,确定相关建筑类课程的教学组织方式。

[ 参 考 文 献 ]

工程建筑类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1 新时期背景下的水工建筑设计内容浅谈

水工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总体布局和平面设计。水工建筑总体规划布局一般包括水电工程主体建筑物和其他配套设施的总平面布局,主体建筑物一般包括闸、坝、主泵房及其配套的配电室、变压器室、水闸的启闭机室、桥头堡,等等。配套设施包括水利水电设施周围的维护、管理用房、生活用房、活动场地、绿化等内容。水工建筑物的设计程序首先是由水工、水机、电气专业等提出专业设备布置要求,然后由水工专业和建筑专业共同分析确定水工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形式,建筑专业主要把握建筑在总图布置中与交通的关系,还要考虑建筑物本身在建筑防火、安全性、使用尺度、内部交通关系等方面是否满足规范以及使用需要。建筑设计人员应积极发挥主动性,考虑建筑空间的有效使用和综合利用。

2 浅谈新时期背景下的水工建筑设计策略

2.1 新时期背景下理论分析式的水工建筑设计策略

理论分析式的水工建筑设计策略是最为常见的设计策略之一,在以往的水工建筑设计中应用这一设计策略主要是利用多学科和多种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在计算研究和分析之后来进行。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发现了更多并不是通过计算就能得出的设计效果,加上当前正处于信息化的时代,时展的需求必须要求设计人员对这一设计策略进行创新,这就需要在传统的设计策略的基础上,应用现代新型科研成果于这一设计策略之中。例如利用太阳能技术提高水工建筑的环保性能。通过气候环境监测数据分析其对水工建筑发展造成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针对措施,在提高设计效果的同时降低工程造价,这也是这一设计策略升级和转型的重要方向,值得我们每一位设计人员去探究。

2.2 新时期背景下实验研究式的水工建筑设计策略

实验研究式的水工建筑设计策略是水工建筑设计中必不可少的设计策略之一。这是因为水工建筑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得水工建筑的施工具有不确定性,因而作为设计人员应结合理论分析式的设计策略为基础,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目的明确、设计有效的实践和研究,总结出相应的科学结论作为设计依据。但应用这一设计策略必须弄懂假设和常变量等概念,对于确定的研究问题,就应成立相应的实验室进行假设并研究,既结合观察的实际和有关水工建筑的知识与理论,就实验所研究问题提出一定的具有假设性质的说明与看法,并将研究价值作为问题研究时的暂时性答案。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观察周围的事物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疑问,而作为设计人员就这些疑问进行相应的思考,就是对自己的假设、定理的有效检验和证实。

假设和定理虽然有一定的差异,但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假设是设计人员在对问题研究之初提出的具有假定和猜测自能告知的看法,因而必须确保假设具备科学依据,具有相关事实与理论的支持,这是由于水工建筑设计中任何科学假设都必须经过实验来验证。就好比我们打开电脑时显示器不亮,可能是主机没有供电,也可能是显示器没有通电,更有可能的电脑的显卡有问题等,这些假设都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直接检验出来的。因而作为设计人员,在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同一问题可能有多种不同的假设,这就需要设计人员掌握水工建筑的相关知识理论,并在必要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或咨询专家,确保假设的科学性。

在水工建筑设计过程中,通过实验对假设进行证明的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常变量,即常量和变量。水工建筑发展历程中采取设计和研究的实验式设计策略的功效最大。应用实验研究式的设计策略能反复实验和研究不明问题。例如我们在模型搭建时往往进行的物理学和力学等实验,通过实验研究水工建筑的整体与局部就环境和条件不同的前提下能否达到预期摄像的效果。由此可见,这样设计策略是理论分析策略的良好补充和辅助策略这一,将理论分析式的设计策略的局限性放大。

当前,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实验研究式设计中应融入大量的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能在水工建筑应用软件中设定具体的水工建筑,从而定位常变量的理论分析研究而得的技术参数,通过电脑迷你实验将实际环境在实验中进行预先模拟,尤其是现实与虚拟有机结合技术在当前水工建筑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地推广和应用,不仅能降低水工建筑设计研究成本和应用难度,还能打破传统的水工建筑设计的局限性。因而在应用这一设计策略时应紧跟时展的需要和工程实际,借助现代化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与软件,确保水工建筑设计的时代感、环保性、科学性和经济适用性。

2.3 新时期背景下原型观测式的水工建筑设计策略

在水工建筑业,有着一定数量的成型完毕且运行状态良好的水工建筑。在水工建筑设计中应用原型观测式的水工建筑设计策略,主要是为了针对上述两种设计策略难以与实际情况全部相同的情况下,此时就必须借助参照实例就原型开展实地观测。此外,即使采用上述两种设计策略能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而采用这一设计策略则是对上述情况得出的结论正确性与否进行检验,与此同时,还应对水工建筑即将预埋的各种观测设备进行分析,从而更好的找寻出水工建筑建设的潜在规律,为提高设计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2.4 新时期背景下工程类比式的水工建筑设计策略

在应用上述设计策略之后,工程类比式的水工建筑设计策略也是一项重要和普遍设计研究方法。目前在水工建筑中我们主要是采用对建造项目相近的工程条件,把运转状态良好的已经建成的工程的相关尺寸和参数进行套用,当然这里要考虑到只是相近而不是完全一样,所以不能完全照搬,因为工程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土壤状况,水流等等都不是完全一样的,所以这个方法在现实应用中要与实际相结合的运用。

结语

总之,探讨新时期背景下的水工建筑设计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设计人员必须着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结合工程实际和时展的需要采取理论分析式、实验研究式、原型观测式、工程类比式的水工建筑设计策略,并将这些设计策略进行有机结合,以着力提高设计质量,为提高工程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工程建筑类论文篇(5)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及职业技术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的紧迫要求,对建筑工程类高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民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严重影响了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本文结合紫琅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实际,以工程造价专业为对象对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分析

民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属于高端应用型人才范畴,基于学生的基础现状及学院的实际情况,提出建筑施工技术专业的培养定位,即培养学生要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有较好的人文素养,具备工程造价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工程造价文件编制及调整能力,能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端应用型技能人才。

其对应的工作岗位群包括:造价事务所、招投标机构、大型建筑安装公司及工程项目部、房地产开发公司等,也可以覆盖企事业单位基建部门、咨询公司,主要从事建筑工程工程预决算及投标文件的编制工作,以其对应岗位的造价员为主要培养对象。

2.建筑类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2.1系统化的内涵解析

建筑工程类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系统化的构件是通过分析、综合、归纳,将体系中的各个部分归入一定的顺序,并使各个部分有机地关联,通过建设职业素质成系统、知识结构成系统、职业能力成系统、教学管理建平台,形成“三系统一平台”系统化课程及支撑体系,如表1所示。

2.2系统化课程体系结构能力的分解

2.2.1知识结构分解

知识结构要求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建筑制图与识图、建筑力学、建筑经济、建筑材料等基础理论,熟练地运用与造价专业相关的文化基础知识;掌握建筑工程概预算、建筑装饰工程预算的基本知识,并在实际工程中灵活运用;具有一定的中、英文阅读能力,能熟练地运用和处理本专业的一般技术资料;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及建筑CAD知识,并在实践中熟练应用;掌握概算文件、预算文件、决算文件的编制能力。

2.2.2能力结构分解

基本能力要求具有熟练运用现行国家建设法律法规及经济法规的能力;具有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资源管理与处理能力;具有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能力;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较好的团结协作和组织能力;具有一定的参与工程实施及问题解决能力。

核心能力要求具有较强的施工图识读和绘制能力;具有编制及审核单位工程施工技术方案的能力;具有组织与管理投标报价、工程合同、施工索赔的能力;具有理解、审核施工图设计和技术文件,具有编制投标文件的能力;具有超强的预算软件应用能力,能够熟练地编制概算文件、预算文件及竣工决算文件。

其他能力包括具有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和熟练运用建筑CAD软件绘制建筑工程图的基本能力;具有熟练阅读建筑专业资料能力并具有简单专业英语会话的能力。

2.2.3素质结构分解

掌握邓小平理论的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德;通过公益劳动、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各项活动,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的思想品德培养;通过课程设计及实训项目的开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2.2.4核心课程的构建

建筑工程类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包括:建筑制图与识图、建筑工程计价与控制、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施工组织、建筑施工技术,以及建筑工程预算编制的实训项目,如图1所示:

3.建筑类造价人才培养模式改进的建议

在当前情况下,民办高职院校应切实深入推进“工学结合”、“理实一体”,以及“亦工亦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建立以项目教学法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通过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场地和课堂的有机结合,实现多渠道、立体式教学场景的设置,注重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技术的融合,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土建预算与安装预算两方向的分解,建立以“识图—计量—计价—软件应用”为主线的学习过程,以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组织等课程为支撑,特别强调工程造价案例分析及特定项目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发挥专业教师的核心作用,加大传授经验知识的比重,以实现高质量造价人才的培养。

4.结语

民办院校建筑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结合紫琅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对其培养目标定位、系统化体系的构件,以及改革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因素及改进措施进行了深刻的解析论证,为更好地服务建筑工程类常规教学的实施及办学质量、办学内涵的提升提供借鉴与指导。

参考文献:

工程建筑类论文篇(6)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construction waste classification, discusses highway construction waste disposal connotation, forms the key technology through the building garbage processing of the construction waste disposal management technology, site classification collection technology, recycle technology, end landfill management technology these four aspects in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period, hoping to inspire and draw lessons from this thought for the waste dispos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in the future period expressway construction .

Keywords: highway; construction stage; construction garbage; disposal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引言

建筑垃圾是指构建物(所有类型的建筑物和市政基础设施)在新建、改建、扩建和拆毁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高速公路施工建筑垃圾属于广义的建筑垃圾的一个分支,广义的建筑垃圾内涵如图1:

图1 广义的建筑垃圾内涵图

2、高速公路施工建筑垃圾的分类

为了便于高速公路施工建筑垃圾的处置,应对高速公路建筑垃圾进行分类:

a.按照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价值分类

根据建筑垃圾的可再生性和可利用价值,将建筑垃圾分为可直接利用建筑垃圾、可作为材料再生建筑垃圾或可以用于热回收的建筑垃圾以及没有利用价值的建筑垃圾。

b.根据建筑垃圾的物理性质分类

从方便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生产方面考虑,将建筑垃圾按其物理性质分类,其具体分类标准为:先将建筑垃圾分为金属类和非金属类,同时按能否燃烧分为可燃物和不可燃物,剔除金属类和可燃物后的建筑垃圾再按强度分类:标号大于C10的混凝土或石块等建筑垃圾为Ⅰ类建筑垃圾;标号小于C10的废砖块等建筑垃圾命名为Ⅱ类建筑垃圾。此外,也可进一步将Ⅰ类建筑垃圾细分为ⅠA类(〉C20)和ⅠB类(C10~C20),将Ⅱ类细分ⅡA类(C5~C10)和ⅡB类(〈C5)。

c.根据建筑垃圾的化学性质分类

可将建筑垃圾按其化学性质分为惰性组分和非惰性组分。

3、高速公路建筑垃圾处置的内涵

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和延伸生产者责任理论方面来看,建筑垃圾处置的内涵有主要是指建筑垃圾的处置采用资源化的处置方式,即从建筑垃圾中回收有用物质和能源,目前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方式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物质回收,即从建筑垃圾中回收二次物质。二是物质转换,即利用建筑垃圾制取新形态物质。三是能量转换,即从建筑垃圾处理过程中回收能量,生产热能或电能。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使建筑垃圾从传统简单的末端填埋处置向利用建筑垃圾资源形成再生原料方向转变。本文就重点研究高速公路建设阶段的建筑垃圾处置技术。

4、高速公路建设阶段垃圾处置技术研究

高速公路建设施工过程中,建筑施工垃圾的原始状态就是各种建筑材料,由于各类原因造成的建材浪费、损耗便形成大量的建筑施工垃圾,这些原因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建材的现场系列管理方法不当如表1所示。

表1 高速公路因建材管理不当造成的建材原因分析表

原因类型 具体原因

材料采购 订购错误(错订、多订等),发货、运货错误

材料运输与储存 运输损坏(工地内外),储存方法不当造成材料损坏

建筑材料剩余 用过程产生材料加工剩余物,由于要求不明确造成的材料过剩

另一方面是现场施工的协调与沟通不足,施工技术水平低下。目前,我国现场施工管理比较粗放,责任边界不明,各专业承包商之间缺乏必要沟通与协调,各自为政、频繁返工现象颇为多见。在此情况下,建材浪费、损耗现象在所难免。

4.1高速公路建筑垃圾处置管理技术

基于上述分析,根据工业生产管理理论,如清洁生产管理理论、5S管理理论等,完全可以通过有效的施工管理来实现建筑施工垃圾的减量化。

4.1.1加强施工组织,促进垃圾源头减量化

为了促进高速公路施工企业内部对建筑垃圾实施有效管理,建议在施工企业内部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建筑施工垃圾管理目标责任体系,其结构如图3所示:

图3建筑垃圾管理的目标责任体系结构图

体现建筑垃圾减量化的施工组织设计可以从有序的施工进度安排、科学而合理的施工方案、建筑垃圾处置计划及其处置设备等方面加以考虑。有序的施工进度安排可以确保施工过程有条不紊的进行,合理利用建筑资源,减少建材损耗与浪费;施工方案的制定可以和建筑垃圾处置计划一同考虑,即在施工方案中认真分析可能产生的建筑垃圾情况,并因地制宜地结合自身条件,选择适宜的建筑垃圾再利用处理方案或无污染、少污染的施工设计方案,尽量减少建筑垃圾外运量,如选择填挖平衡的施工设计方案等;另外,根据建筑施工垃圾现场再循环利用的方法和施工单位的企业实力。

4.1.2加强施工质量管理,保证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化

工程建筑类论文篇(7)

关键词:

环境设计;整体思维;建筑学;课程结构

一、整体思维与环境设计

我们至少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解读环境设计专业内涵:一是基于系统论的环境整体意识的强调。映射到专业教育,就是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科教育,以及对学生整体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二是艺术与技术、人文与自然并重的倾向。这意味着在环境设计专业教育中,艺术、人文与自然科学共同构建起学生的知识框架体系。三是划定了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科范围。尽管环境设计专业本身的“灰色”属性赋予了它边界的模糊性,从而使其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有向“大建筑学”靠拢的倾向。但其清晰的学科教育内容和研究范围是基本稳定的,即城乡景观、风景园林和建筑室内环境设计三个方向。

二、建筑教育在环境设计本科教育中的位置

在《中国高等学校设计学学科教程》对于环境设计专业的叙述中,可看出建筑的主体地位更加凸显。在这里重新审视二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为环境设计本科教育中建筑类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基本依据:第一,建筑是环境设计的载体,是构成环境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本身作为实体承载了环境设计,而建筑设计的意匠、空间、功能等又需要通过环境设计实现。第二,建筑是环境设计方向划分的依据。环境设计根据设计目的划定专业,但不论如何分化与发展,从大的方面分化为以建筑为母体的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两个方向并不会变化。第三,建筑学科为环境设计专业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支持和教育支撑。建筑学集艺术与技术于一体,产生于特定的人文和自然背景,凝聚了各种信息,处于时代的最前沿,本身就是一种跨学科的存在。在《广义建筑学》的前言中,吴良镛提出了一种广义的环境设计范畴,包括从个体建筑到建筑群,从小庭园到大的风景区的规划设计。从这个角度来看,环境设计仍然是建筑学的延伸,而建筑学无疑是环境设计学科的理论基础之一。由于环境设计的“灰色”属性,目前的环境设计专业适应面十分广泛,分散在以建筑为主导的工科院系、以艺术为主导的美术院系和以园林为主导的农林院系中。各院校依据自身情况制订具有各自特色的专业主导思想和培养方案,尽管各有千秋,但是各有优势的同时也意味着存在弱势与不足之处。

三、环境设计本科教育中建筑类课程体系的构建

在《中国高等学校设计学学科教程》中,环境设计专业的知识领域包括四个部分,即设计历史与文化、设计思维与方法、设计工程与技术以及设计经济与管理。建筑学作为环境设计的基础核心课程,其教学内容涉及以上四个方面的全部知识领域,并且贯穿四年本科制教学。因此,环境设计中的建筑学教学整体意识至少应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环境设计中建筑类课程自成体系,表现为课程的全面性、连贯性和有机性。二是环境设计中建筑类课程体系与其他课程的关联性。主要表现为知识体系上的顺利过渡,体现在内容与时间上的自然衔接。三是教学效率的提高。尽管建筑教学在环境设计专业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环境设计整体的课时量是一定的,这意味着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建筑教学内容、提高建筑课程的比重。这就需要对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保留核心内容、摒除重复教学,提高建筑类课程的教学效率。依照《中国高等学校设计学学科教程》中对于环境设计专业知识领域的划分,拟将建筑类课程分为四个基础板块,即建筑理论、建筑设计、建筑技术与建筑管理,分别对应于所提出四个子域。所有课程均为专业基础课,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其中必修课程是核心课程。

1.建筑理论——设计历史与文化

设计的灵魂在于创意,而创意来源于文化和历史文脉的延续。理论基础属于环境设计的通识教育模块的组成部分,对应于设计历史与文化板块,是设计创意的来源之一。理论板块主要设置于低年级,笔者建议比重占据建筑类课程总体的25%左右,由建筑概论、建筑历史、设计原理三部分组成。建筑概论课是学生进入设计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有别于建筑学专业,是专门针对环境设计专业的建筑概论,内容广泛而不深入,由五个必要部分组成,即建筑构成要素、建筑功能、建筑空间、建筑艺术与发展倾向。设计原理课的内容对应于第二板块中的建筑设计,属于建筑设计的先修和预备课程,可从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个方面讲述。对于建筑历史的讲述,笔者建议将建筑风格、空间秩序、建筑造型、结构体系、装饰与色彩这五个方面的内容作为掌握的重点内容。此外,目前各高校环境艺术专业多数未专门设置建筑美学的课程,而是将有关内容分散到了建筑史、建筑设计和美学的课程中。笔者认为建筑美学更适宜作为一门独立的选修课进行教学。

2.建筑设计——设计思维与方法

环境设计经历了一个从界面到空间再到场所的意识变革。特别是公共建筑,对于空间和场所的解读直接关系到最终设计的成败。第二板块主要由三类课程构成,即设计基础、建筑设计、毕业设计,教学重点在于建筑空间和场所意识的建构,并贯穿于四年本科教学的始终,其课时量的比例最大(笔者建议45%),是环境设计从理论到成果的非常重要的过渡阶段。对于建筑空间的感知和构成训练是空间设计的第一步,在一年级完成。在设计基础环节,严谨的制图与表现训练是内容之一,但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各类空间和场地的感知与构成训练。在这一环节中,行走体验、模型制作与图解训练十分有效。建筑设计课程是第二板块的核心内容。首先需要两类先修课程作为基础,即第一板块内的设计原理和第二板块内的设计基础,并且需要强调建筑与环境一体化的设计理念的指导和贯彻。在教学过程中,综合性训练尤为重要,同时也是一个由小到大、循序渐进的过程。可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条线索下的若干类型设计,如住宅建筑、景观建筑、办公建筑、博览建筑、商业建筑等。最重要的是,建筑设计课程下设的各种类型的建筑设计,最终对应于环境设计的室外环境设计、办公环境设计、展示设计、商业环境设计等。这里提倡综合项目的连续设计,即在教育初始就设立若干工程项目(各院校根据自身情况酌情设置),每一工程项目从对原始资料与环境的踏查、创意设计到建筑设计、园林设计、景观设计,再到内环境设计,整个过程有条不紊、相互衔接,以训练学生形成连贯性的设计思维和设计的整体意识。以上这些也同时要求教师的通力配合与协作。

3.第三与第四板块

第三与第四板块均设置在三、四年级。第三板块为建筑技术——设计工程与技术,笔者建议在建筑的总课时量中占据20%的比例。尽管处于艺术学的学科门类之下,但是环境设计专业名称的再次变更重申了在该专业设计中对于技术和科学的强调。第三板块主要包括建筑结构、建筑材料与构造、建筑物理与设备三方面的内容,主要是从建筑角度与设计工程和技术对应。以往的环境设计专业中的建筑技术教育有两种倾向:一种是艺术园林类院校对建筑技术的轻视乃至忽视;一种是工科院校内的环境设计专业直接套用建筑学的建筑技术教育模式。鉴于环境设计专业的特殊性,形成适应该专业的建筑技术教育的专门教材,制定与之适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和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当务之急。第四板块为设计经济与管理,建议比例为5%,主要设置建筑经济与建筑管理两门课程。这两门课程的设置与环境设计专业的项目管理对应,建议作为后者的先修课程。

四、结语

系统论下的环境设计需要的是室内与室外、建筑与环境相结合的整体观。不管是环境设计师统筹包括建筑在内的一切设计,还是环境设计师配合建筑来完成环境设计,对于建筑的理解决定了最终设计作品的成功与否。尽管环境设计的内涵已经发生变化,教学体系改革却没有及时跟上步伐。目前,许多学校的专业名称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是仍延续着以往的教育理念和课程体系,并未追随国家对于该专业的定位而作出转变。笔者在这里仅就环境设计专业中建筑类课程的设置提出一些建议,以自下而上的课程体系研究来减少认知上的模糊性,希望能使专业教育思路更加清晰。

作者:贺美芳 单位:太原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吴良镛.广义建筑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工程建筑类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6420;TU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6)03009405截至2010年底,全国就有286所高校设有建筑学专业,每年毕业生高达9 000多人[1]。经济危机爆发以来,欧美城市建设速度放缓,海外建筑事务所纷纷抢滩中国市场,一些海归建筑师及时转战国内,加之近两年国内房地产调控带来的建设降温,而毕业生数量不减反增,造成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对学生自身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处于“建筑老八校”和“职业技术院校”夹层中的地方建筑类高校,只有及时调整培养目标,改革“与老八校同质化发展”的教学方法,提高人才培养结构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才能更好地适应时展需要。本文结合南阳理工学院教学改革项目“校企合作开发高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研究与实践”,对五年制建筑学专业高年级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

一、毕业生就业去向的调查与分析

南阳理工学院自2005年开始招收五年制建筑学本科学生,截止到目前,共毕业5届学生,合计429人。毕业生就业去向汇总如表1。

由表1中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毕业生绝大部分进入设计单位工作,而且大量集中在d类小型的设计机构中。这一类的设计机构,不同于前三类的设计单位,通常不设置专门的方案所(室),而是由1~2位方案主创建筑师带领设计人员完成方案的创作及表达任务。毕业生进入这些设计机构后,跟随主创设计师加入设计团队,主要进行建模推敲形体、方案局部修改、平彩渲染、文本制作等工作;有的要参与动画漫游、实体模型制作、现场方案汇报工作;方案中标或批准后,部分人员还要继续完成施工图的设计、图纸交底与施工现场服务。可见,就业市场对地方建筑类高校毕业生,不要求具有太强的方案原创能力和理论素养,而是要求具有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解决现场问题的能力。表1南阳理工学院建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汇总表(2005届~2010届)行业考研设计单位行政主管部门房地产公司其他行业人数12abcd93174202合计:316人214337比例3%74%5%10%8%注:表中a类设计单位为中国建筑设计500强设计院,b类设计单位为除a类外的综合甲级设计院,c类设计单位为员工人数为50~200人的中型设计机构,d类设计单位为员工人数为50人以下的小型设计机构。

二、设计单位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自2012年开始,笔者所在课题组连续3年跟踪毕业生,调查就业单位意见、收集学生诉求,了解在校期间学生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及所掌握的能力对工作的重要性。对在设计单位就业的学生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00份,问卷汇总分析如表2~表4所示。

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到目前地方高校所开课程与毕业生工作岗位需求存在着较大偏差,突出体现在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重基础、轻技能,重艺术、轻技术,反映出地方高校建筑学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及课程体系构建与社会脱节的现象。

究其原因,主要是地方高校的教育模式趋同于重点名校,而毕业生就业去向却异化于重点名校,导致人才培养滞后于特定的社会需求。一直以来,地方高校开办建筑学专业都是以“建筑老八校”为楷模,无论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与“建筑老八校”大同小异,甚至连课程设计题目也克隆或模仿。

然而由于地方高校在社会声誉、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生源质量等方面都落后于建筑名校[2],毕业生在考研和就业上都无法与之竞争。重点名校的毕业生毕业后或通过考研、保送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或进入中国建筑设计500强的大型设计机构从事设计研究,他们需要培养的是研究型或技术研究型的人才;而地方高校的毕业生则多集中在中小型的设计公司工作,需要培养的则是工程技术型或管理技术型人才,即“生产型”建筑师[3]。学生所在的单位规模和所扮演的工作角色不同,导致对教学要求也有所不同,学生在完成低年级所应具备的通识性理论知识和技能后,高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设计所培养的能力也应有所差异。

三、 地方高校建筑设计高年级课程现状分析

民用建筑设计I~VI是建筑学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作为主要的教学科目贯穿于本科学习的全过程,包括公共建筑设计、住宅建筑设计、建筑群体设计、高层建筑设计、大跨度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细部设计与建筑构造、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等。设计题目由简到繁、由浅入深,训练学生的方案创造能力、空间建构能力、技术分析能力,以及对人和场所、活动和设施之间关系的洞察能力[4],在建筑学专业培养目标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民用建筑设计V、VI是建筑学专业高年级建筑设计课程,也是毕业设计和就业前的先导课程,在建筑学专业第7和第8学期开设,教学对象为大四学生。这些学生在前6学期的教学活动中,已经储备了专业所需的建筑制图、建筑构成、建筑历史、建筑物理、建筑构造、建筑结构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简单的绘图设计技能,能完成三级以下小型建筑的方案设计。但还需要通过高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的训练,弥补前6学期的知识缺漏,缩小教学和就业岗位之间的差距,从而做好毕业设计前的综合能力训练,以满足就业市场及用人单位对技术人才的需求。

结合社会调研结果与企业反馈信息,不难发现当前地方高校高年级建筑设计课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教学与实践工程训练脱节

在校期间课程设计多为“假题假做”,理想的设计条件和实际工程现状存在着较大差距;设计要求较为宽松,学生只需满足功能流线要求、掌握好形式构图、加强表现能力,即可完成一份良好的设计作业。设计中学生往往盲目追求方案的与众不同和表现手法的绚丽夺目,较少关心建筑形式和内容、建筑材料和结构、使用功能和经济投入等因素的必然联系。这种理想主义的思维方式催生出“奇奇怪怪”的创作构思,与实际工程的要求相差甚远,从而造成学习内容与工作要求之间的严重脱节。

(二)缺乏对建筑技术的运用训练

课程教学过程,主要强调对学生建筑功能划分、形体造型组织、空间构成能力的培养,而对建筑构造技术缺乏关注。学生的注意力仅仅停留在建筑形式、立面色彩和空间造型方面,不会用学过的构造技术知识去追求形式与功能的统一,难以做到建筑造型、建筑细部构造与建筑结构的有机结合,更欠缺对方案的解说与模型建构能力。这种状况导致就业后无法快速适应建筑市场所要求的文本、动画和模型、答辩于一体的综合能力要求。

(三)学业成绩评定形式单一

教师在评图时只针对方案设计能力和图面表现质量进行考察,较少考察学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缺乏多角度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新型考核方式。

(四)缺少“双师型”教师

任课教师中缺少具有职业背景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导致学生在校期间无法接触实际工程项目,实践训练较少,无法将课堂学习向就业岗位有机延续。同时由于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验,也无法及时引导学生熟悉建筑设计市场现行的法规、政策与规范。

四、地方高校建筑设计高年级课程改革措施

(一)修订教学目标

修改过去“深化理论知识、增强学生创新研究能力”的教学目标,通过既定的设计题目及过程训练,加强建筑技术与建筑法规方面内容的拓展深化,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和分析设计能力,使学生具备主动分析环境,以及把分析结果转换成设计目标的能力、协调复杂关系的能力、建筑设计成果的实施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在实践中表达和学习的能力,适应职业建筑师所需的工程实践、工程创新、工程研究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需要,缩短学生就业后的适应期,满足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前延的需要[4]。

(二)优化教学内容

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安排,以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培养为导向,重构建筑学专业民用建筑设计课程V、VI的教学体系。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特点,以项目为载体,以工程实际问题和岗位要求为主线来优化教学编排与设计,及时增加学科前沿新知识和现代建筑技术内容,进一步强化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工程意识的培养,以及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应用型的课程体系。

重新编排课程设计任务书,立足实际工程,以当地规划局核定的规划设计要点为依据,增加对政策、环境、气候、经济方面的设计要求。将民用建筑设计V的题目设定为流线复杂的综合医院建筑方案设计(包括门诊楼和病房楼)和兼顾文脉、结构、技术的博物馆建筑方案设计,训练学生处理复杂流线和功能的能力,引导他们学会建立建筑的文化特性和工程特性间的关联关系。将民用建筑设计VI整合为集居住、办公、商业、文化、交通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建筑方案及施工图设计,通过前期调研、过程草图、工具模型、概念设计到方案文本、施工图设计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建筑从前期策划到开工建设所需经历的复杂程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经济、技术等对建筑方案的制约因素,掌握工作岗位中常见的几种建筑类型的功能关系、空间组合、相关规范及设计原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为大多数学生积累就业所需的技术素养的同时,也照顾到少数考研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渴求。

(三)改革教学方法

摒弃传统的“灌输式”传授知识方法,树立“学生为本”的课程教学观,按照职业建筑师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态度三个模块来安排教学。

1.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任务书发放后,引导学生查阅文献,组织学生参观已建成的典型建筑或进行现场教学,要求学生撰写调研报告、PPT讲述,教师启发、诱导、帮助,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述、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的能力;结合方案成果的展示与演说,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让业主接受其设计理念的能力[5]。

2.团队协作能力的训练

改革过去各自为政的设计模式,参照设计院的项目组模式,组建设计团队。学生每8~10人为一组,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专长,共同完成方案文本、表现、动画、模型、施工图、汇报和答辩工作。通过项目合作,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同时也便于每个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专业特长,明确就业方向。

3.动手操作能力的强化

重视模型制作对培养学生建立多维空间的重要性, 强化成果模型的制作和表现能力,使学生深入理解建筑与建构的概念,将艺术型建筑教育体系改为技术应用型建筑教育体系,从传统的画建筑、描建筑向做建筑、造建筑转变,做到画、做、造的有机结合。

增加对BIM系列绘图软件操作能力的培训,帮助学生尽快适应设计软件市场的更新换代。

(四)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改变评定设计成绩时拍脑袋、凭感觉等缺乏准确性、科学性的做法,制定建筑设计课程质量标准,使教师在工作中“有法可依”。将调研报告、课程论文、课堂讨论与课程设计过程草图的成绩评定共同作为课程的考核手段。

在课题结束时的评图环节,改变过去的“关门评图”为“开门评图”[6],指导教师不担任评审教师,评审团主要由建筑设计、技术方向的教师,校外的专家和外校的教师组成。每个学生通过讲述设计过程,解读模型,播放动画,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设计成果。评审教师通过询问图纸细节,捕捉创作思路,从而领会设计者的创作动机。

(五)强化教学资源的建设

选择实际场地,真题真做,训练设计能力[7],逐渐积累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综合性、设计性实践教学项目,充实到课程设计题目库中,加强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学资源建设,筹建项目库、案例库。

依托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有计划地培养青年教师。可安排他们在设计单位参与实际项目,积累工程经验,通过建筑设计实践为教学提供案例素材;同时筹建兼职教师库,外聘和引进职业建筑师与校内教师组成课程组,通过结合、带动,提高现有教师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经验。

五、 结语

目前,国内开设建筑学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在建设部人事教育司备案的就有74所,通过建筑学评估的有35所[8]。在毕业生逐年增加的形势下,就业问题更为严峻。地方高校建筑学专业要想在竞争中赢得主动,必须瞄准就业市场,针对岗位要求适时改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培养具有工程实践经验、动手操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自2012年开始,学校着手对高年级民用建筑设计课程进行改革,通过近四年的探索,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完善课程体系,使之逐渐适应就业岗位需要。2014年,在国内建筑设计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学校建筑学专业仍然达到92%的初始就业率,说明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当然,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改革思路还会随之调整,需要继续探索、创新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袁敬伟,韦宝畏.我国建筑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0(4):78-81.

[2]刘瑞杰,高力强.地方高校建筑类教育差异性发展之探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8):83-87.

[3]吴农,王浩哲.从普利兹克建筑奖看我国高等建筑教育中的问题[J].高等建筑教育,2015(1):5-8.

[4]赵敬辛,韩博,李勇. 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特色探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3(5):21-25.

[5]刘勇.当前建高校筑学教育中的实践性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7):43-44.

[6]龚恺.东南大学建筑系四年级建筑设计教学研究[J].建筑学报,2005(12):24-26.

[7]张淑润,宋晓庆. 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10):138-139.

工程建筑类论文篇(9)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抚顺 113001)

(Liaoning Shihua University,Fushun 113001,China)

摘要:《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是土建类及相关专业的主干技术课,也是培养土建施工技术人员的最主要专业技术课。传统板书式讲授教学已无法满足当前培养具有土建施工技术能力要求的教学目标。由此,对《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设置进行教学分析和探讨,从而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Abstract: The course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s the main technical courses in civil engineering and relevant major, also is the most main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course about train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personnel.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of blackboard writing has failed to meet the teaching goal of the requirements of current training the ability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hus,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contents setting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s analyzed and discussed, thus to cultivate technical applied talents who meet the demands of requirement of the era.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 土建施工技术 培养 能力 教学分析

Key word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civilia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training;ability;teaching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32-0219-01

0引言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作为土建类及相关专业的主干技术课,尤其是对要培养具有技术应用型的高职学生来说,《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就更为重要。为了把我们的学生培养具有土建施工技术能力的教学目标,《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传统板书式的讲授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目前的培养要求。根据现状,将《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设置进行如下教学分析和探讨,从而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具有土建施工技术能力要求的应用型人才。

1理论知识掌握能力的教学分析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主要介绍建筑各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理论和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因为《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运用建筑工程测量、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等)、地基基础、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等课程的知识,以及相关规范、规程来解决建筑施工中的问题,与生产实际密切相关。所以,按传统的板书讲授的教学方法来要求学生掌握《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理论知识,非常困难。建筑工程中的分项工程种类繁多,施工的工艺方法也是千变万化,而且每一项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验收标准都是冗长的、干巴巴的理论。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在传统板书讲授的教学基础上,结合多媒体技术或者实验教学,将各种工程的施工工艺通过多媒体的动画演示或者观看建筑工程的施工录像,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客观清晰,加强了学生对各种分项工程施工工艺的了解,也提高了学生对不同分项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方法的认识。

2技能操作实践能力的教学分析

《建筑施工技术》是与生产实际密切联系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作为土建施工技术人员是要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建筑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的能力。实验技能操作训练和建筑工地实训都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施工技术理论知识的运用,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1 在实验操作训练过程中,让学生亲自动手完成一些施工项目,如轻型井点的基坑降水与排水的模拟实验、不同墙体砌筑与质量验收的砌筑工程实验、钢筋混凝土工程实验(模板支护、钢筋下料与绑扎、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注、振捣、养护、拆模等)、单层工业厂房结构构件的吊装模拟实验等,在每一个实验的操作环节中,都是对一个建筑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技术流程的建设过程,这样既使学生巩固和运用了理论知识,也提高了学生对不同建筑分项工程施工技术在建设期间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在建筑工地的现场实训期间,指导学生要跟踪观察在建工程,比如观察地基与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建筑屋面工程、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建筑电气工程等,通过学生自身的现场观察和技术人员的讲解,加深学生对建筑各分项工程施工技术的认识以及建筑分项工程之间的施工要求,既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能力,也增加了学生自身的施工技术经验,为将来从事土建施工技术员的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2.3 识读建筑施工图纸能力的教学分析建筑设计施工图纸、建筑结构施工图纸以及相配套一些施工图纸的识读能力都由其他相关专门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在《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中,可以通过一些建筑工程案例进行课程设计,加深学生对施工图纸的分析阅读能力和绘制能力。例如根据某建筑工程的资料和施工图纸内容,让学生来完成施工平面布置图的设计、施工方案的选择、模板系统设计、钢筋下料单的计算等内容,既考查了学生识读建筑施工图纸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设计和绘制相关图纸的要求;也可以通过单层工业厂房结构构件吊装组织的课程设计,根据学生自己绘制的施工图纸在实验室中进行单层工业厂房结构构件吊装的模拟实验,以检验其设计的合理性。这些都有助于在《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对识读建筑施工图纸的能力要求。

2.4 建筑工程技术资料归档能力的教学分析建筑工程技术资料是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有关工程技术和质量的文件。它包括工程准备阶段的文件、监理文件、施工文件、竣工文件、工程竣工验收文件和声像、缩微、电子档案等内容。而对土建施工技术人员应该具备对施工文件资料的归档整理记录的能力。在《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应该把施工结束的各种分项工程的施工技术过程需要用填写记录的施工表单及施工质量验收表单同时加以介绍,根据施工文件的特点要求学生规范填写各种表单内容。这样《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理论设置更为系统,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日后从事土建施工技术工作具体事务的认知,了解施工建设过程的规范性、严谨性和科学性,从而既可以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也为建筑工程结束后技术资料的整理归档提供了方便,同时培养了学生对建筑工程技术资料填写、记录、整理的能力要求。

3结束语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是培养土建施工技术人员最主要的专业技术课。《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设置直接影响到能否培养出合格的土建施工技术人员。因此,为了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具有土建施工技术能力要求的教学目标,进行这样的《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分析,以此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汤小凝.浅谈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教学问题及解决对策[J].山西建筑,2007,(20).

[2]陈晋中,常跃军,王兆.建筑施工技术[M].煤炭工业出版社,2004.

工程建筑类论文篇(10)

关键词:建筑策划;设计阶段;独立性;信息处理;价值管理

Key words: architecture programing;design stage;independence;imformation managing;value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407・9;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09)10-0085-03

0引言

对于国内的多数工程项目而言,在完成可行性研究之后,项目将进入初步设计阶段。一般认为,建筑策划包含在这一阶段的各项工作中,并由建筑的设计师直接完成,或在业主起草的“设计任务书”指导下完成,建筑设计师身兼策划和设计两项工作,减少了信息传递环节,避免了信息的传递丢失,从而保证了建筑设计方案的高价值。

然而,这种看似高效的信息处理方式却往往为后期的工作和使用制造了诸多障碍,增加了成本,也因大量返工而降低了工作效率。原因何在?笔者认为,建筑策划工作完成得不充分是问题的症结所在,而将建筑策划作为独立的一个阶段是能够保证其功能和价值得以充分实现的重要途径。在综览国内外关于建筑策划阶段独立性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观点之后,本文会对以上观点展开详细的分析。

1国内外关于建筑策划阶段独立性的研究

1.1 国内的理论探讨

国内的建筑领域对建筑策划的探讨和研究尚处于借鉴和初步尝试的阶段,理论成果相对较少。在为数不多的国内文献中,探讨建筑策划与建筑设计的“合与分”问题的资料就更加寥落了。清华大学庄惟敏先生和李道增先生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可谓是国内该领域的旗帜和典型代表。庄先生和李先生认为:“应在规划立项与建筑设计之间增加‘建筑策划’这一新的阶段,以便为建筑设计提出更为科学合理的依据,提高项目建设的综合效益。[1]”其观点的现实依据是――国内长期存在着大多数建筑师较少参与设计前期研究,在处理设计任务书时缺少自的状况,影响(甚至阻断)了建筑价值从业主规划到设计方案的传递,急需一个中间环节将二者紧密联系起来,而建筑策划正是具有这样功能的方法论工具。由此推断,增加建筑策划阶段势在必行。

1.2 国外的理论与观点

“建筑策划是否应当从设计阶段划分出来”这一问题在国外的理论界的争论和探讨中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时至今日,不同观点者也并未融合,更深层次、更广范围的研究仍在继续。威廉・佩纳(William Pena)认为:策划是综合的过程,设计是演绎的过程,两者需要不同类型的专业人士来完成。[2]福特和韦根(Theo van der Voordt & Herman van Wegen)认为:策划、设计和建设是工程建设的三项主要的活动。……三者间有区别,相互独立;也有互动,相互联系。[3]

通过对美国建筑业在该方面的研究可以了解到:有许多专业人员认为,建筑师应掌握建筑策划的所有技能,并提供这种服务。而另一些业内人士(主要是实践家和教育家)坚持认为,策划最初应该与设计分离开来,建筑策划应由专业人员从事,不应是建筑师分内的事。[4]实践中,各方面都找到了支持己方观点的实证,这使得探讨仍在继续,并引发后续研究者更多的思考。

2建筑策划阶段独立于设计阶段的必要性探讨

建筑行业效率低下是当前一个不争的事实。一般认为,导致建筑业低效率的四大原因包括:行业割裂、信息流失、信息意思不明确和注重成本而不是价值。[5]在这四个方面的原因中,有一个方面是涉及到价值管理,两个方面讲到信息控制,而这四个方面又总体上体现了信息交流与价值传递的内涵。因此,从信息与价值角度入手研究是可取的。

本文的分析过程主要是以信息处理和价值管理为研究角度,在考虑到工程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价值管理能力的提升等因素的前提下,研究建筑策划对于设计工作,甚至是对于整个工程建筑项目的影响,并基于前人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从建筑策划与设计阶段的可分性、建筑策划的重要性及策划工作的整合性等方面展开分析,进而在理论上初步论证本文观点的正确性。

2.1 建筑策划是业主与设计师之间信息与价值的转换器

2.1.1 策划工作是信息的处理器

工程项目管理是信息问题,更确切地讲是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做出决策的问题。[6]表面上与工程项目相关的信息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然而在项目参与各方面对具体决策时所能利用的有效信息却少之又少。其原因可从三个方面来讲:首先,在对冗余信息剥离和排除的过程中,对各类信息进行假设检验时往往会犯第一类错误(又称拒真错误),从而导致有效信息量减少;其次,各参与方专业背景的不同导致了相互间信息交流不畅通,产生主观的信息“丢失”;最后,参与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况,客观上使得各方能够或愿共享的信息进一步减少。

建筑策划的重要功能就是弥合参与方之间的信息“鸿沟”,最大限度地保证信息传递的顺畅。建筑策划在时序上位于项目规划与建筑设计阶段之间,其基本目的是寻找与建筑相关的问题,并定义这些问题。[2]为达到这一目的,参与方需要有专门的人员介入,他们能够兼顾各方的专业背景,促进各方意见和所得信息的快速沟通和转换,以各方均能接受的筛选口径从,大量的信息中找出对于建筑设计和价值重要的因素和问题。威廉・佩纳形象地指出,策划工作是信息的过滤器。[2]而建筑策划又将“过滤”出的信息和问题依照一定的方式,加以处理成具有格式的文件或文件体系,以更加规范地指导后续工作。因此,建筑策划可以更精确地认为是一个信息处理器。

2.1.2 建筑策划是项目价值转换的关键环节

项目策划所在的环节介于业主的项目规划到设计阶段的衔接,也是价值链条较为脆弱的地方。[7] 工程项目信息是建筑价值的载体,信息携带的内容就是价值的体现,价值转换和传递的过程也就是信息移交和传递的过程。从项目策划到建筑设计,其价值形式将从口头的信息和概念转换为具体的设计方案和图纸,这就要求在中间的转换过程中尽量减少价值或信息的丢失,甚至需要考虑增加价值。因为这一环节是价值链条脆弱的地方,通过一定的手段在原有基础上增加部分价值信息,从而使得项目整体价值得以提升,这是很有可能的。建筑策划正是这种手段,通过详细的调查和论证发现后续工作中的重点,定义建筑的核心功能,并从中对其进行强化,从而实现成功的建筑价值的转换的。

2.2 建筑策划能在更高的层次上提升设计价值

2.2.1 建筑策划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角色

建筑策划作为建筑设计阶段及后续工作开始之前对项目规划加以细化和补充的重要环节,在工程项目的运作过程中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①反映业主和未来用户的需求和价值;

②在项目参与人之间,传递和转换信息的媒介;

③是业主或咨询人在项目的早期对项目进行各方面可行性研究的工具;

④是业主或投资人进行投资控制的手段;

⑤是业主与设计师之间所签订合同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3]

由此可见,建筑策划所应具有的功能要远比为建筑设计提供信息服务多,应当是对各个阶段工作策划的整合,或者是整体性综合策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只有综合考虑了各个阶段工作的性质、特点和工作间衔接情况,才能保证工程项目在协调、一致、稳定的氛围下,依次转换和传递工程信息,使得业主的价值体系具体化、形象化。各阶段工作的策划能够在统一的信息平台上得以完成,有助于促进多方沟通,将有利于阶段间的工作衔接和各参与方对于同一工程信息或价值观点的理解。

2.2.2 建筑策划是LCC(Life Cycle Cost,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的体现和基础

LCC控制是当今建筑业十分推崇的成本控制方式,这主要基于建筑或设施在投入使用之后的运营和维护的成本占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绝大部分,尽管建筑或设施的建筑成本集中投入较多,但就全寿命期而言,其年值要远小于前两者。有关研究得出的数据显示:在全部成本中,业务运营成本、设施维护及管理成本和设施建设成本之间的比值大约为200:5:1。[8],如图1所示。

然而,建筑或设施在使用期间所产生的成本又很大程度上与建设阶段、设计阶段,甚至与更早的项目前期有着很大的关联程度。作为综合考虑工程项目各阶段工作内容、评价标准及衔接协调等因素的建筑策划,无疑是LCC控制的关键环节。前文中所讲到的建筑策划所强调的协调、统一正是LCC控制思想的体现和开展工作的基础。协调是各方价值观的妥协和融合,有助于建筑整体价值的提升,更有利于LCC的节省,从另一个角度提高了建筑或设施的性价比。统一代表了各方利益的趋同,有助于减少各方信息交流的成本和转换成本,进一步节省了LCC。

2.2.3 工程信息量激增的趋势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建筑策划独立的进程

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工程信息量猛增,加之知识体系的束缚,设计师的专业局限性愈发明显,设计师往往很难适应这一局面。当PIP(Project Imformation Portal,项目信息门户)技术在工程领域使用和拓展之后,拥有专业信息处理能力和一定设计及其他工程各阶段工作背景知识的专业人员队伍也在不断地成长、壮大。在建设工程信息分类系统[v]广泛应用的情况下,工程项目各阶段的相关信息会在该系统中,不断地进行调整、分类和整合,并以适当的方式应用到项目工作的各环节中。信息系统的建立应当在各项工作着手展开之前完成,而系统的复杂性、关联性也要求着,各系统建立者要协调、统一地在独立的阶段里、同一平台上进行工作。建筑策划无疑满足了其工作性质、工作环境、工作方式等方面的要求,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建筑策划理所当然地应被推上独立于设计阶段的进程。

3结论

从业主规划到建筑设计阶段而言,建筑策划为业主和建筑设计师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价值转换提供了途径,既减少了冗余信息,又避免了价值信息的丢失,甚至能够增加部分建筑价值,足显其工作的重要性。而就项目管理整体过程而论,建筑策划符合当今工程项目管理随着项目规模扩大而更为强调整体性、连续性、系统性的要求。在顺应了工程信息量激增和信息技术发展迅猛这一趋势的条件的情况下,独立于又高于建筑设计阶段的建筑策划更加有助于工程项目的LCC控制,有助于提升建筑价值,也有助于建筑业高效化、信息化、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庄惟敏、李道增:《建筑策划论――设计方法学的探讨》[J];《建筑学报》1992(7):4-9。

[2] PENA W M, PARSHALL S A.Problem Seeking Poblem Seeking: An Architectual Programming Primer [M]. 4th ed.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Inc. , 2001: 19-21, 43.

[3]VOORDT T J, WEGEN H B. Architectuer In Use:AnIntroduction to the Programming,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Buildings[M]. Oxford: Architectural Press., 2005: 73-76.

[4]李群:《建筑策划与问题界定――美国建筑策划与中国现状分析》[D];同济大学, 2006:37-38。

[5]丁士昭等编:《建设工程信息化导论[M]. 北京: 中国工业出版社, 2005: 序: 10-15, 10-22, 78-83.

工程建筑类论文篇(11)

科学、技术与工程三元论认为,科学、技术与工程是三类既紧密联系又有本质区别的活动,科学活动以探索发现为核心,技术活动以发明革新为核心,而工程活动以集成建构为核心[1]。对建筑节能也应从科学、技术与工程三个角度分析认识其系统性。建筑节能科学是关于建筑节能理论化的知识体系。建筑节能技术作为建筑节能工程的要素,是建筑节能工程中的一个子项或个别部分,不同的建筑节能技术在建筑节能工程中有着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间存在不同的功能。不同的建筑节能技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通过有序、有效的合理集成,以不可分割的集成形态构成建筑节能工程整体。建筑节能工程就是由建筑节能专业技术为主体和与之配套的通用、相关技术,按一定的规则、规律所组成的、为了实现建筑节能工程目标的组织、集成活动。从科学、工程、技术,以及三者之间的关联角度进行分析,才能建立建筑节能的整体概念和具体内涵,进一步构建建筑节能的知识体系,为建筑节能高层次人才培养战略奠定认识基础。建筑节能科学是建筑节能工程活动的理论基础,建筑节能工程必须遵循建筑节能科学理论的指导,符合建筑节能科学的基本原则和发展规律。建筑节能工程与建筑节能技术之间具有集成与层次的关系,但建筑节能工程不仅集成“建筑节能技术”要素,还集成许多非技术要素,是建筑节能技术与当前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及环境等因素综合集成的产物。从知识的角度,建筑节能工程可以看成是以一种或几种核心建筑节能技术加上相关配套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所构成的集成性知识系统。

二、建筑节能专业教育的学科定位

根据教育部2004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工学学科门类中土建类包括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等多个二级学科,多数二级学科在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调试、运行管理等不同寿命周期阶段都与建筑节能密切相关,涉及到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建筑设备及建筑环境营造等。从建筑工程学的角度看,建筑节能必然与城市规划、建筑学、结构工程、建筑设备工程等应用领域密切相连,但其学科理论基础又存在显著差异。如,土木工程的学科理论基础主要是力学,而建筑节能学科理论是众多学科的综合。建筑节能与城市规划学科的关联体现在人工环境中的建筑环境部分,关联点在空间关系上,而在空间状态变化规律、空间状态运行调控原理等方面都超出了城市规划学科的范围。此外,土木工程和建筑学和城市规划的工程实践主要在建设阶段,学科理论主要关注建设。建筑节能学科的工程实践是建设与使用两阶段并重,学科理论强调建设与使用相结合,且更加重视建筑使用阶段的节能问题。可见,虽然建筑节能学科的土建类学科特征是显著的,人才服务领域以建设行业为主,同时遍布其它行业,但在土建类学科中,没有任何一门学科可以包容建筑节能的内容。建筑节能超出了土建类学科范围,与材料类、能源动力类、环境科学类和地理科学类等学科交叉融合,共同发展形成的一门新学科。如何科学地对建筑节能学科进行定位,是影响该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系统的发展观进行指导。

三、建筑节能专门人才应树立的系统观念

整体论、以人为本和可持续是当展理论的共同核心,这3个观念之间具有内在联系[2]。建筑节能系统作为一种工程系统,有很强的环境依存性,其发展必须考虑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和以人为本。建筑节能工程系统与自然、社会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基于工程系统本身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二重性,体现的是工程主体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其与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关联度和相互依存度日益增强。培养建筑节能的系统观念,从专门人才培养途径上看,要充分运用数学科学、系统科学、控制科学、人工智能和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各种有效方法和手段,把建筑节能复杂巨系统中众多变量按定性—定量—更高层次定性的螺旋式上升思路,将自然气候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结合起来,全面、深入地分析和解决建筑节能工程中具体问题。建筑节能系统观要求建筑节能工程活动应建立在符合自然和社会规律的基础上,遵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社会和谐的要求与准则,保持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建筑整体效能。

四、建筑节能工程专门人才的系统意识培养

(一)系统观念是建筑节能专门人才工程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建筑节能的系统意识,不仅研究建筑节能本身,还要研究建筑节能的子系统以及建筑所处的外部环境。“建筑环境不仅涉及自然因素,而且还涉及人的因素,它可以看成是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环境系统。社会、经济和自然子系统又有若干子系统构成。”[3]“建筑作为一个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其内部诸元素之间的联系要强于元素与环境的联系,在这种意义上讲建筑与环境是有边界的,但这种边界的划分又是相对的。”[4]这表明建筑节能与环境的边界是开放的、动态的,建筑节能系统既具有社会属性,又具有自然属性,是建筑节能技术经济、社会文化、法律行政等子系统综合集成的复杂系统。建筑节能工程既有与建筑节能科学、建筑节能技术的关联性,又有与建筑节能产业、经济与社会的关联性。从现代“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知识链的角度认识和分析建筑节能科学-建筑节能技术-建筑节能工程-建筑节能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不同环节和层次之间存在着丰富多彩、复杂多变的关系,形成的是多层次的复杂知识网络,需要采用综合的、集成、创新、开放的方法和手段来构建建筑节能科学体系。建筑节能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为建筑节能产业发展服务的。建筑节能产业是建筑产业中围绕“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建筑能效”这一经济活动而形成的一个子产业。建筑节能产业是推进建筑节能的物质基础,其发展和壮大都要以产业发展理论为指导,都要建立在科技进步基础上,也都要依靠规模经济和社会化协作来实现。

(二)整体性是建筑节能的系统观念的要求

建筑节能作为一个系统,具有相对明确的结构、功能以及相对明晰的边界,系统要素之间相互关联,通过物质、能量或信息相通,空间与时间上通过特定集成方式协调、综合成一个良好功能的系统。建筑节能系统观念就是从整体出发,在构建建筑节能知识体系时,体现建筑节能知识在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应用技术不同层次上的完备性,培养建筑节能从业者能力在规划设计、施工调试、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协调性。建筑节能系统观念强调研究建筑节能应采取的方法和途径,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理念,应贯穿到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整体性要求决定了建筑节能是系统节能。曹琦认为,建筑“系统节能”理论的组成是“一个信念、三个基本观点”。一个信念即理念决定世界。三个基本观点:

(1)建筑应该是一个健康的有机系统。

(2)节能建筑的建造过程是一个新生命诞生式的创新过程。

(3)建筑本质上是一个耗散结构系统[5]。

这表明,建筑系统节能就是将建筑系统的整体节能和能源系统性能优化,实现用最少的能源输入获得优良的建筑服务品质。这是对建筑节能工程的整体性认识,也是建筑节能从业者的重要认识论基础。

(三)建立建筑节能的系统模式认识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