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医学临床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7 18:02:17

医学临床论文

医学临床论文篇(1)

2课程整合方案的构建

2.1构建方法

2.1.1专家咨询,反复论证与各相关教研室主任、主管教学副主任和资深教授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地反复论证,多次与各相关教研室讨论课程内容设置,确定了各门课程的核心内容、衔接情况,初步确立了模块内、模块间内容设置和衔接顺序,并拟定合适的病(案)例。

2.1.2开展PBL教学,建设病(案)例库派出骨干教师赴多所高校参加教学改革的学习和观摩。邀请专家开展PBL教学培训,定期开展PBL教学推介会、PBL教学及案例编写经验交流会,并编写了《PBL案例教师手册》及《PBL案例学员手册》。

2.2整合方案结合国际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标准、国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国家执业医师和军事医学考试大纲,以“器官系统”为主线,对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临床医学专业共开设18门基础医学课程,整合后设6个课程模块,分别为基础医学总论、正常人体形态学、器官系统、细胞与分子基础、免疫与感染性疾病、基础医学综合实验课程模块。调整前总学时101时,其中理论课655学时,实践课364学时。经过调整,总学时862学时,共精减157学时,精减比例为15%;理论课精减177学时,所占比例由原64%精减至55%;同时增加了76学时的PBL教学。2.2.1“基础医学总论”课程模块由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和药理学4门课程的总论内容整合形成。总学时为61学时,其中理论58学时、PBL教学3学时。

2.2.2“正常人体形态学”课程模块由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2门课程整合形成。该模块原课程总学时为231学时,调整后总学时为215学时,其中理论7时、实践130学时、PBL教学6学时,共精减16学时(精减比例为7%)。

2.2.3“器官系统”课程模块由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和药理学4门课程的各论部分整合形成。该模块原课程总学时为326学时,调整后总学时为246学时,其中理论101学时、实验42学时、PBL教学31学时、考试8学时,共精简80学时(精简比例为25%)。

2.2.4“细胞与分子基础”课程模块由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医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5门课程整合形成。该模块原课程总学时为212学时,调整后为177学时,其中理论110学时、实践52学时、PBL教学15学时。共精减35学时(精减比例为17%)。同时将发育生物学(20学时)增设为选修课。

2.2.5“免疫与感染基础”课程模块由医学免疫学、临床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临床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和病理学6门课程整合形成。该模块原课程总学时为190学时,调整后总学时为164学时,其中理论108学时、实验32学时、PBL教学24学时,共精简26学时(精简比例为14%)。

2.2.6“基础医学综合实验”模块由教学实验中心、药理学教研室、生理学教研室、病理与病理生理学教研室4个单位共同承担教学任务。重点对原实验内容进行整合,提高设计性实验学时比例。该模块课程总学时为60学时,其中理论8学时、实验52学时。

2.3整合效果

2.3.1师生反馈满意率高通过问卷调查、专家座谈等形式,针对机制改革及运行情况,对学员和教员展开调査。教员中,88.3%对课程整合“非常赞成”,91.2%认为“按需组建教学组符合医学教育规律,利于课程整合,对个人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98.5%认为教学基本要求评价和精品课教员评审对提高教学积极性与教学质量“促进作用很强”;学员中,91.6%感到课程整合后“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明显增强”,96.6%对学校外聘名家讲座和讲课表示“热烈欢迎,希望进一步加强”,88.7%认为基础医学综合实验对培养创新能力“有很大帮助”,90.2%对实验室开放度“表示满意”。此外,师生对整合后的网络信息资源满意度分别为91.7%和90.8%。

2.3.2教员教学能力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渐进机制的建立应用,对教员提高教学积极性、主动关心教学、研究教学、提高教学、争当名师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显著效果。

2.3.3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通过课程整合、资源共享和教学激励机制的综合运用,学员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入,技能训练更加扎实,开展创新性学习的积极性普遍高涨,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在校生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军队科研项目1200多人次,独立完成课外科研项128项,100余篇,其中SCI论文10篇,单篇影响因子最高超过6分(CancerRe-search);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与一等奖、全国医学院校临床技能竞赛优秀奖、全国医学院校首届基础医学实验设计创新大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二等奖、全国靑少年科技创新奖等奖励100多人次。

2.4方案的特点与其他院校正在进行的课程整合相比,本课程整合方案有如下的特点:

2.4.1以卫勤保障为着眼,突出军事特色以卫勤需求为牵引,突出军事特色。根据战场卫勤保障需求,突出军事医学特色,针对现代战创伤向多因素、多途径、多处伤发展的特点,强调人体的整体观,按照“模块化、整体化、实用化”的思路,打破学科壁垒,以人体“器官、系统”为主线,逐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军事医学特色课程内容体系。在组织学生早期接触实践的安排中,利用暑假组织学员下部队当兵锻炼,通过与部队战士“五同”(同吃、同住、同训练、同学习、同生活),使学员体验部队生活,增进对基层部队卫生工作的认识,牢固树立为军服务的思想,进一步强化军人意识,提高军事素质,培养优良作风和适应能力。

2.4.2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突出创新水平着眼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医学人文素质,在前期精简了157个学时,初步缓解了学员的学习压力基础上,开展“三早活动”,即从一年级开始早期接触临床,通过开展讲座、深入医院、开展主题日活动等帮助学员了解职业要求,增强了学员对医疗工作的感性认识和培养学员维护健康和服务社会的意识;从二年级开始早期接触科研,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增强学员创新性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利用寒暑假组织学员开始早期接触实践,寒暑假组织“感触医疗”社会实践活动,举办社会实践报告会,增强学员对社会医疗问题的感性认识和分析能力。

2.4.3以整合内容为核心,突出整合特点整合方案从学时的压缩到课程的设置,从教师的培训到教材的更新,处处体现整合的特点,着力打破常规。在教学的全过程中,突破原有的学科界限,将有内在联系的部分进行有机整合,整合覆盖课程设计、教学实施、考核总结等各个方面。整合的彻底性避免了实施过程中产生矛盾,使得教师与整合后的教学方式相适应,教材与整合后的教学内容相适应,考核与整合后的学习内容相适应。突出整合特点,保证了方案的顺利实施。

2.5方案改进编制更加详细的效果评价量表,对课程整合效果进行完整评价,找出漏洞和缺陷。通过三方面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从“教员-学员-教管人员”、“三位一体”的角度分析基础医学课程整合的实际效果,找出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同时,有针对性开展师资培训,进一步强化整合后教学的师资队伍,深入做好课程整合配套教材的选编工作,提高课堂授课质量。

医学临床论文篇(2)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总结。检索国内外引用率高的PBL教学的文章并总结。

1.2.2个例访谈。选择曾参与过PBL教学的教师、学生进行访谈。1.2.3问卷调查。依据个例访谈和文献总结的结果,给参与过PBL教学的学生发放第一版问卷,并收集分析学生反馈的信息和关注的问题;听取资深PBL临床教学指导教师的建议和意见,完成第二版问卷。问卷的内容包括个人背景、PBL教学现状和理想中的PBL教学、个人感兴趣的部分。将问卷调查上传至网站,将网址发放给对PBL教学感兴趣的学生,网上完成问卷,并提交。

1.3心理危机近几年,医疗纠纷的增加使医患关系日益紧张,也使医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担忧,严重者产生了抑郁心理,这对学生的学习效果造成了负面影响,不利于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最终损害患者的利益。

2结果

2.1PBL应用课程和学生分组情况在110人中,有98人希望在临床医学课程中实施PBL教学模式,占89.1%;64人希望在人文课程中实施PBL教学模式,占58.2%。79人希望随机分组,占71.2%;101人希望小组人数为6~8人,占91.2%;76人希望设组长,占69.1%。

2.2导师在PBL教学中的作用在110名学生中,71人希望导师不参与讨论但引导学生发言,占64.5%;103人需要导师在PBL课程讨论之后进行总结,占93.6%;77人希望导师的专业和带教内容一致,占70%。

2.3座位安排和设施配备在110人中,75人希望PBL教学中学生围坐,教师与组长坐在学生中间,占68.2%;82人希望教室配备网络设施,占74.5%。2.4教案设计在110人中,86人希望疾病诊断假设的提出方式以病生理为主线,占78.2%;48人希望讨论的内容是典型的常见病,占43.6%;41人希望讨论的内容是不典型常见病,占37.3%。

3结论

医学临床论文篇(3)

2教学队伍的教学思维转变不足

预防医学是以群体为研究对象,研究疾病发生、发展与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并制定相应预防措施的科学,但目前医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只侧重以个体和疾病为中心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培养,预防医学教育的意义得不到充分体现。多数医学院校在临床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中,对预防医学教育的目标没有详细或明确地阐述,对预防医学知识和技能没有明确要求,内涵模糊,缺乏特色。教学过程中,预防医学课程所占比例偏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课程之间缺乏相互联系,不利于培养临床医学生以医院为中心开展预防保健工作。同时,教师队伍构成单一,对医学全科知识掌握不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落后。教学内容也偏离临床及实际应用,导致学生缺乏兴趣,教学效果差,无法在思想上强化“大卫生观”。

3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预防医学教学模式转变有偏差

虽然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已被人们所熟悉和接受,但这种转变在医学教学实践中的进展缓慢,相对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学科,在学校本身教学经费紧张的情况下,预防医学教学投入明显不足。重临床,轻预防,重专业技能培养,轻预防医学实践的思想仍是预防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阻碍,特别是占主导地位的管理层、教师层,预防战略意识仍然比较薄弱,预防医学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之间的学科交叉与融合不够,改革预防医学课程设置和优化教学内容,加强教材建设和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进展缓慢,尤其是预防医学实践与教学环节受到影响较大。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局限于生物医学范畴,忽视了社会、心理、环境、行为等因素对疾病和健康的影响,忽视了人群预防保健和健康促进等知识和能力的培养[2]。

4预防医学教学对策

4.1提高学生对预防医学的重视

如何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预防医学的重视程度,是临床专业预防医学教育的关键。目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逐年增加,传染病的危害仍然存在,这些疾病单靠临床医学很难达到最佳效果,这就要求临床医学生看清形势,在学好基础、临床的同时,重视预防为主的大卫生观念,学会在开展一级预防的基础上加强二、三级预防,对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进行评价和控制,对人群从不同角度和层次提供健康素质服务。另外,国家在努力推广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今后,很多临床专业学生毕业后将会成为一名全科医生,而全科医生必须是防治合一的。作为未来卫生队伍的中坚力量,“三级预防”观念的强弱以及预防技能的高低会直接影响我国未来的医疗卫生事业。作为医生,对所接触的人群进行预防医学知识教育,其结果都会事半功倍,在某些方面会比预防专业人员的影响更加深远。所以,必须引导他们重视预防医学的学习,培养他们在未来社区医疗中,能从预防观点、群体观点出发,加强健康教育能力、调查能力、分析和处理卫生问题的能力,以提高他们自身实力,更好地促进人类的健康。通过在课堂上逐步地、不断地向临床专业学生传输以上信息,把学习预防医学的重要性和临床医学生将来要从事的工作联系起来,让学生从未来角度、从自身角度、从实用角度高度重视预防医学的学习。

4.2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

我国政府对预防医学事业高度重视,中央财政对预防医学专项投资也有了大幅度提高。我国已将公共卫生列入建设公正社会的重要议程。为此必须转变观念,特别是管理层、决策层的观念转变是关键。近年来,我国预防医学教育在培养理念、模式、方法手段上都进行了改革,在加强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拓宽学生专业知识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但因受到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影响,在教育观念、内容、手段、知识结构、课程体系等方面依旧存在许多问题,如对培养目标的定位、标准、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等方面还存在不足;目前,医学院校预防医学教学队伍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以学生毕业为主要目的,对目前快速发展的生物医学知识掌握不足,同时,对相应的社会学科知识了解也较少,提高一线预防医学教学队伍的专业素质是当务之急。

医学临床论文篇(4)

参照欧洲、北美的有关模式,开展“标准化病人”项目,培养出60余位标准化病人志愿者,广泛应用于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的课程与考试。由于标准化病人胜任“病史与体检提供者”“评估者”和“反馈者”等多重教学角色,对学生临床思维、知识掌握、临床技能、职业化程度、人文关怀素养等能力的教学与评估都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二)医学在线考试与辅助教学系统的研发与使用

在交大生命学院的帮助下,设计并形成一套利用网络终端的考试与教学系统。学生可以利用该系统进行有针对性的自我测试,并得到反馈。通过对知识掌握的评估,了解自己的程度及对知识盲点的及时提醒。不同学习阶段、不同程度的医学生,均可利用该系统有选择地进行反馈式学习。

(三)人文类选修课医疗沟通与职业行为等的开设与发展

2006年起,关注医学生特定能力的人文类课程纳入交大医学院的选修课:医疗沟通与职业行为课程在职业礼仪、医疗情景中的沟通、不同医疗阶段的伦理特征、发声和语言技巧等方面给学生以辅导;形体塑造课程则关注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掌握与理解、日常形体姿势等内容。这些课程的开设,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形象,对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涯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四)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设置与推广

随着标准化病人项目的建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各模块的出科考试和毕业考试中得到广泛应用。由于考试可以根据具体的能力要求设置考站内容与规模,因此,可以对学生进行公平、全面的评估,并且考试结果对学生和教师都起到了积极的反馈作用。

(五)虚拟教学模式的开展和应用

虚拟仿真教学(Virtualreality)近年来已逐渐成为医学教育领域的新兴教学模式,是今后一段时间我国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重点。相较于传统的模具和在线考试系统,虚拟仿真有其明显优势,例如:高仿真可以提高操作的真实感,计算机系统可以记录并统计操作中的所有记录和数据等等。

(六)序贯化教学模式的架构和形成

在原有临床实习模式基础上,增设以诊断学和影像诊断学内容(心肺听诊、影像学读片、心电图阅读、化验单阅读)为主的实习前培训,并实施实习前考核;同时,在入科培训后增设实习入科考核。

二、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效果

(一)评估模式的改变,为医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提供了有效的评价和测量手段

用“结果性评价(OutcomeEvaluation)”逐渐取代“过程性评价(ProcessEvaluation)”成为医学教育评鉴的主流,关注医学教育“产出”的趋势也进一步导向着对环节质量(即医学生基本能力)的注重。2007年,教育部“本科教育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实施意见也指出,要“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同样突出了加强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由此,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是临床教学单位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序贯化实践教学模式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符合临床医学教学规律

根据正常的学习遗忘规律和以往教学实践的经验,完成临床课程的医学生在进入实习阶段时,许多在一年多前学习的临床必须的基本知识已经生疏,直接进入病区工作会因无法迅速有效进入角色,从而减少了有效实习时间,也会对临床医疗安全形成一定的隐患。同时,对带教老师而言,只有学生的“基本功”扎实,才能向其传授更多更深入的知识和能力,否则只能停留在低水平的简单重复,影响到学生对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在临床期间的学习效果。因此,提升实习医师基本能力是提高实习质量的重要途径,进入实习前进行集中培训,符合教学规律中的重复原则;也使学生临床技能明显得到提升,以更高的初始水平开始实习,也必然会实现更迅速、更显著的成长,从而达到更高的程度,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医学临床论文篇(5)

以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为例,在第七学期也就是大四的第一学期设置的“医患沟通与技巧”课程内容丰富,包括介绍医学标准、解读医疗法规、讲述医患沟通和技巧、学习医患纠纷处理的基本方法、了解问诊、交代病情和术前谈话的过程等。从一方面而言,这些内容的确是学生未来临床实践时需要了解的知识,对于学生进入临床实践开启了一扇门。但从另一方面而言,由于大四期间仍主要采取理论学习方式,学生在听讲时尚未进入临床,对真实的医疗环境缺乏足够的认识,更缺乏医患沟通的实操;而课堂上的授课内容又多数来源于临床实践,因此学生在听课时对所讲述的可能并不熟悉,这样的理论授课效果可能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不能得到有效的体现和反馈。

1.2临床实习阶段未设置课程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在第期开始进入生产实习阶段,此阶段学生真正开始与患者的“第一次密切接触”,尽管学生们在医护卫技等方面只是跟随临床老师们有初步的认识,但可以在每日的临床实践中与患者有全方位和充分的接触,体会医患沟通的全过程。但是这一阶段没有相应的课程对学生们进行针对性的引导。

2根据临床实践时间同步培养人文医学素质并评估

2.1临床实习期间培训人文医学执业技能

学生进入了临床实习阶段就意味着进入医患沟通的实操阶段,在这个阶段亟需不断地医患沟通培训与指导,因此在大四讲授“医德修养与医患沟通”课程的基础上,如果在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生产实习阶段引入医患沟通课程,使其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应用所学的医患沟通技巧与知识,积累从书本上难以获得的临床经验,对于规范医师职业道德,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临床实习阶段引入的医患沟通课程内容应该有别于大四期间的“医德修养与医患沟通”课程,是以“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为主体的医患沟通课程。应该选择经过中国医师协会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及师资培训的老师进行带教。在学生进入生产实习后,可以由辅导员随时收集学生在临床中碰到的医患沟通实例等,收集案例后由辅导员统一交给授课及培训老师,生产实习满1个月时,由定期授课及培训老师在“实习生小讲座”时间进行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医患沟通案例解析和点评。培训老师将通过多种形式如门诊、病房、社区的社会调查、角色扮演、案例分析、门诊和床边教学等对学生进行系统培训。

2.2引入人文医学素质评估体系

鉴于培训和提高医患沟通技能对于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性,医学教育者十分重视对医学生沟通能力的评估。美国医学研究生教育鉴定委员会总结了医学生所应具备的六个方面的素质,沟通能力即为其中之一;美国国家医学考试也要求在客观标准临床考试中增加对学生访谈和沟通能力的考核。此外,美国医师执照考试、住院医生和职业医生资格鉴定考试也将沟通能力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生产实习之前、生产实习第3个月、生产实习第6个月及生产实习结束时采用SEGUE量表可以评价学生自我感知的态度、面谈技能、交流技能、告之坏消息等沟通能力的基线情况以及经过培训后的变化情况,既有助于学生学习,有利于老师评价教学效果。

医学临床论文篇(6)

二、生物化学实验课的道德教育和安全教育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自己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往往充满向往和好奇,他们渴望尽早了解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尽受医院临床一线的气氛,同时却对将来所从事职业的素质和技能懵懂无知。在这个时候,他们接触到的生物化学课程,是一门连接着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重要基础医学课程,它既为学生学习临床检验分析推开了大门,也为他们将来医学研究打下了基础,所以此时对学生进行系统严谨的生物化学实验课的道德教育和安全教育,能为他们建立起最初的临床认识和医德素质。

1.实验课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社会活动,学生的道德品质不是从书本上学会的,而是在实际生活中养成的。道德教育,只能通过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和模范示范作用才能实现,在课堂中适时合情地融入道德教育内容,能在学生操作实验和沟通交流中自然地实现道德教育。例如,在学生依次使用仪器和试剂时,提醒他们使用完毕物归原位,便于下一位使用者使用,培养学生为他人着想、换位思考的习惯;在涉及有关核酸性质的知识点时,会提到沃森和克里克共同在实验室辛勤工作和互相支持的故事,让学生明白合作、互助和团结的重要性;在实验涉及到有毒试剂时,向学生反复强调使用方法及禁忌,并引入近期发生的试剂投毒事件,利用事件造成的恶劣影响给学生敲响警钟;在实验中必须使用实验动物时,给学生讲解动物福利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并建立起尊重生命的概念。在实验课的内容上,为学生详细讲解实验目的方法和设计思路;在学生实验操作过程中,提醒学生操作顺序和细节,使学生认识到不论是思路还是操作,都必须经过认真科学的思考和细心的操作,从而培养学生实验态度和操作的严谨性,进而树立起他们在今后工作中的严谨态度,也为他们将来的科学思维打下基础。学生在实验课开放、师生对等的环境下听课,能快速掌握知识,积极参加讨论交流,主动地认同道德教育、接受道德教育。我们的生物化学实验课,不仅讲授了生化实验的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且在避免传统说教的老套形式下,传递了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并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这两项共同构成了道德教育的两个核心。

2.实验课安全教育。

除了实验课中穿插的道德教育,安全教育也是实验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学生实验操作不当引发的危险事故频发,不规范操作和欠缺安全意识都是事故原因。因此,我们特别重视实验安全教育。在第一堂生物化学实验课上,我们向学生仔细讲解了实验室安全知识、安全操作规范、实验室守则等规定,对实验试剂和药品的使用特别做出说明,并强调实验试剂和药品严禁带出实验室、严禁用于除实验外的用途等规定。当课程中使用有毒试剂时,每次都反复强调安全操作的知识。课程中涉及的特殊仪器(如高压灭菌锅、水浴锅等),在首次教授示范使用时都规范操作,为学生仔细讲解使用程序和养护要点,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使用操作规范,避免不规范操作引起的安全事故。

三、实验教材的准备和创新

实验教材是实验课程的重点。本教研室认真研究国内外优秀教材,借鉴其经验,同时结合本学院学生的临床需求,精心编写自己的教材,建设与生物化学基础课程配套的实验系列教材;同时也精心准备合适课程的道德教育素材穿插到教学过程中。实验教材的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精心挑选的实验,主要包括实验原理与方法技术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即将要操作的实验的基本原理。我们要求学生在实验课前必须认真预习,通过实验教材掌握实验原理和操作注意事项,并将经典的实验设计原理和思维在课堂中侧重地介绍给学生,使其初步获得实验的概念及目的。例如,我们使用医院生化化验单的幻灯片来引入碱性磷酸酶的生化和临床意义,即病例引导型教学(CaseBasedStudy,CBS),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氛围,想象自己已是医生,进入到看到化验单要进行诊断的角色中,在营造出生动的虚拟氛围后,开始讲解碱性磷酸酶比活性测定的实验。在这样一个引导过程中,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好奇感伴随探究欲被充分调动起来,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有强烈的成就感,继而升华为身为医生的自豪感,从而明确了学生自身的职业定位。再例如,我们采用p53野生型小鼠和p53突变型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ouseembryofibroblasts,MEF)作为实验材料,让学生对这两种不同来源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进行β-半乳糖苷酶衰老染色的实验。从这个实验中,学生能够直接在镜下观察正常细胞与癌化细胞的形态,并通过β-半乳糖苷酶衰老染色操作来观察不同细胞的衰老程度。实验结果是,p53野生型小鼠的细胞在体外培养7代后,衰老染色有明显的阳性现象;而p53突变型小鼠的胚胎成纤维细胞,在同样的7代时,经过衰老染色却没有出现明显的阳性现象。观察到实验结果,并结合染色原理分析结果,可使学生对正常细胞核肿瘤细胞的特性上有直观的认识,在基础实验的过程中,使学生提前接触到临床相关的肿瘤知识,极大地提起了学生的兴趣。第二部分为基本实验操作,主要目的是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培养扎实的基本操作技能。在训练基本实验操作中,涉及到仪器使用方法步骤和个人动手操作锻炼,这些基础知识在学习的时候大多是枯燥乏味的,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连续几次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就会产生厌烦心理。因此,在仪器和操作要点的讲解上,要尤为耐心和细致,在第一次,即树立良好正确的操作规范,预估到学生易犯的错误并提前告知并讲解,降低实际操作训练中的犯错率,让学生练习几次即可获得良好的训练效果,克服学习中的枯燥感和失败带来的厌烦感。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操作技能的同时,灌输仪器药品使用完毕放回原位、贵重仪器细心操作及共享物品正确使用等为他人考虑的实验素质;另外,在操作训练过程中,强调并重复性地为学生树立实验室药品正确使用的观念。第三部分为设计性问题。就实验原理、实验材料或实验思路等方面提出思考题,要求学生在课后利用课堂上观察到的现象、收集到的结果等有用的实验记录,结合简明的语言和图解在实验报告中进行解答,训练学生正规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同时,我们要求实验报告尽量不要和实验教材已有的内容相重复,鼓励学生用自己理解的方法(例如画流程图等形式)重新讲述实验原理及流程,促使学生自己能把实验原理和实验技术吃透,将学到的理论、技术与实际操作融会贯通。

医学临床论文篇(7)

1.1理论课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前,大多数高校已经实现多媒体教学,其与传统教学比较,可以在相同的时间内提供大量、直观、生动的信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要照本宣科,应利用多媒体将文字、图片和视频有机结合起来,讲课内容尽量贴近生活。如讲维生素C时,可以讲述哥伦布在探险过程中是如何发现可以预防和治疗坏血病的故事;讲环境污染物铅、镉对人体的危害时,可以播放新闻调查等视频,以事实加深学生的印象,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在讲台上讲述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环境污染事件;讲尘肺时,可以引出我省的开胸验肺事件,让学生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这种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体现以人为本的创新教学理念。预防医学会涉及解剖、生理、病理、生化等基础学科的知识,很多学生课前不预习,无法看懂这些知识,从而失去学习的热情。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等方式督促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复习相关的知识。同时,教师要注重语言艺术,在课堂中可以使用网络语言,从而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活跃课堂气氛。

1.2实验课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注重实践应用

预防医学实验课中流行病与卫生统计部分占的学时比例较大,这两部分内容主要讲授的是方法学,理论和公式比较多,在今后的工作中会经常应用到,而有些学生在高中学的是文科,数学基础较差,因此仅仅依靠课堂的时间消化这些抽象知识难度较大。通过对我校临床专业学生的调查发现,很少有学生在课后对流行病和卫生统计这两部分内容进行复习,鉴于此,实验课应多安排流行病和卫生统计的内容。以往的实验教学通常是教师出一道或两道计算题,让学生参考书上的例子进行解答,学生普遍反映只会“依葫芦画瓢”,对理论课上讲授的知识如何应用没有理解和掌握,此种教学方法缺乏对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有些院校受教学条件的限制,无法让学生上机练习。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实验课的形式和内容进行改革,如可以让学生运用现况研究的方法使用调查表实地收集、整理资料,然后运用统计学知识对数据进行编码和资料类型的转换;有条件的院校可以让学生学习用软件进行信息录入,建立数据库,然后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并根据研究目的采用合适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作为咨询者引导学生,不受学时的限制,让学生自己支配时间,独立完成任务。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实际中熟练应用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的知识。

1.3严谨治学,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做好教学工作,首先要有一个积极的教学态度,不断拓宽知识面,在课堂上与学生积极沟通,用自己的教学热情感染学生。课本知识往往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教师应经常学习、开阔眼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其次要加强科研工作。只有拥有一支高素质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实用型、高技能型医学人才。医学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师在科研过程中收集的资料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还可以成为激发学生思考的动力,使学生初步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我教研室正在进行农村学龄儿童营养干预的项目,可以在课堂中将项目的开展过程向学生讲述,并将涉及的营养学基本知识、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医学统计学的统计方法进行介绍。

医学临床论文篇(8)

二、教案设计如下

医学临床论文篇(9)

1.1同质性较差是中医循证评价的核心问题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的关键在于临床试验的同质性。中医药临床试验的同质性较差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现阶段的循证系统评价中,一类组方相似的中药复方常常被认为相似的干预措施。严格意义上来说,中药复方可随证加减,即使方名是同一个,但某一味药不同便不是同一个方子,按循证医学的理念不能进行严格的系统评价。事实上,不同中药复方的疗效差异可能很大,即使药物组成一样的方剂,如果剂量有差异,疗效亦不尽相同。如何在循证医学的系统评价中体现中药复方组方特点值得进一步研究。中医药临床试验中的辨证分型异质性问题更为普遍。如纳入标准同为气虚血瘀证,不同的研究者对症状、舌、脉等中医辨证要素的选择有所差异,甚至差异很大,将这些研究纳入系统评价而得出结论的普适性有待商榷,这也是定量的系统评价在中医研究中争论不休的原因之一。此外,中药的疗效受诸多因素制约和影响,如中药产地、种植方式、提取工艺、炮制方法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循证医学的系统分析之前,纳入临床试验中这些因素的一致性至关重要。故临床试验顶层设计方案应对有关中药产地、种植方式、提取工艺、炮制方法等方面作出规范,使得临床疗效的评价以及系统评价的结论具有更好的可信度。

1.2从经方入手进行中医临床试验现阶段中医临床试验中所选用的绝大部分为辨证论治的时方,对时方的系统评价势必存在异质性大的问题。经方在中医临床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是在继承古代医家医籍精华的前提下,经过其本人大量临证实践,将辨证论治与方证理论融为一体,完成当时中医临床最佳证据的生成、实践与评价,可以说《伤寒杂病论》成书过程具有循证理念,是古代循证研究的真实案例。为提高中医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的科学性与可信性,最大程度减少同一系统评价临床试验间的异质性,中医临床试验的选方用药,可否从药味较少的“经方”入手,对一组“症候群”进行循证研究?比如《伤寒杂病论》中关于胸痹心痛的经典方瓜蒌薤白白酒汤主“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中医临床试验是否可以从这个“症候群”入手进行患者的纳入和干预研究,将瓜蒌薤白白酒汤作为改善症候群的基本方药,多个高度相似的临床试验在同一个系统评价中有着良好的同质性,则结论的证据级别必然有所提高。

2中医药临床试验的方法学问题

随机对照试验越来越被流行病学家和统计学家所认可,被学术界广泛接受,其设计本身的特点决定其有很多优势:内在真实性较高、能够证明因果关系以及提供未来研究方向。随机临床试验特别是双盲、安慰剂对照,是评价临床疗效的“金标准”,是中医药被全球广泛接受的重要方法学之一。

2.1随机方法以及方案隐藏国内大部分中医药临床试验未对随机序列的产生、分配方案的隐藏进行描述,如只有“采用随机分组”字样,随机方法不明确,大有“随波逐流”之嫌,一些随机方式可能为“随意”分组。或者随机分配方案没有隐藏或隐藏不完善,使得研究人员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破坏随机性,导致夸大治疗效果,从而导致在循证随机风险评价时多数研究所存在的风险是不确定的,增加了结果偏倚风险。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需要全程控制偏倚,随机化是重要控制措施。简单随机或区组随机等随机方式应该十分具体,以便衡量临床疗效的可靠性;随机方案的隐藏措施应该具体明确;设立随机方案的专属信封,随机系统单独管理并设立权限等。运用这些综合措施最大程度避免偏倚,以期得到最接近真实的结论。

2.2盲法盲法是体现RCT临床试验科学性的又一有力依据,也是循证医学的有力支撑。盲法要求申办方、临床监查员、医生和患者以及数据统计人员等临床试验的各方面人员对临床试验随机分组方案均不知晓。当前临床试验多以临床医生为研究主体,这些医生绝大多数工作在临床一线。繁重的医疗工作以外又从事临床试验研究,很容易造成一名临床试验研究者身兼数职,如既是方案设计者、主要研究者,又担当数据统计人员等。这种做法势必会造成盲法难以实施,造成研究者有意无意地选择性偏倚,如将病情较轻的病人纳入试验组,造成试验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的夸大效应。另外,中医的很多干预措施很难做到盲法对照,比如一些关于针灸的临床试验的假针灸组较为牵强。盲法的质量控制对于临床试验的质量至关重要,盲法的低使用率,必然导致选择性偏倚乃至安慰剂效应的产生。

2.3对照循证医学的另外一个核心理念是对照。中药临床试验和西药中的化学药物临床试验相比有其特殊性,即大多数的研究者或申办方力求得到中药的非劣效性或与阳性药物的等效性的结论。对照试验如果在非劣效性或等效性试验中采用随机且盲法的阳性对照药物,研究者可能将疗效处于临界状态的特殊病例归于有效病例,造成结果偏倚,使得非劣效性或等效的可能性大大增大。安慰剂是临床试验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9]。临床试验的安慰剂对照具有良好的说服力,然而设立安慰剂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局限性主要在于伦理学方面:一些疾病具有临床有效药物治疗,安慰剂对照有可能导致疾病难以治疗或危及生命,选用安慰剂对照显然存在伦理问题。另外,安慰剂的制作工艺有待提高,许多患者得知有可能服用安慰剂后,采用“望、闻、嚼”等手段,试图分清阳性药物和安慰剂。患者考虑到安慰剂可能使病情恶化而中途退出临床试验,导致依从性较差,这对安慰剂的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一些双盲试验应使试验药物及对照药在剂型、外观以及色、香、味等感官指标方面尽量一致。

2.4随机对照试验存在的其他问题由于中医药自身特点,中医药研究中有很多非随机对照试验以及临床个案。循证医学中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法已经比较成熟,然而,循证的临床试验证据并不只有RCT。国内中医药临床试验存在一些低质量随机对照研究,甚至假RCT,这些临床试验可信度低,论证强度弱,此时交叉试验设计、Nof1(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设计)等临床试验方案是一个替代选择,是实力较弱和资金较少的单位节约样本和资金可以考虑的一些设计方法。逐步探索和挖掘对非随机对照试验结果进行定量综合,将为中医药的循证评价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3中医药临床试验的统计学问题

3.1样本量问题中医药临床试验的样本数大部分在100例患者以下,这与国际多中心合作的临床试验的样本数有较大差距。循证医学尤其是系统评价的意义在于合并样本量以提高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循证评价结论基于大样本人群的研究更有说服力,而目前中医药研究除了国家科研经费所支持的重点和重大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行业专项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其他科学研究的样本含量均偏少或过少。

3.2结论统计分析纵向数据模型、Cox比例风险模型以及Logistic模型、多层线性模型都是可以用于临床疗效评价的统计方法。而统计学分析的基础---数据集合往往是结论科学与否的关键因素。严格意义上RCT试验有全数据(FAS数据)、意向性治疗数据(ITT分析数据)和“符合方案集”(perprotocol,简称PP)数据集合。为了提高临床试验结论的可靠性,应充分利用临床试验的所有数据信息,许多国内外学者主张在所有临床试验在统计分析时应采用ITT意向性分析和PP分析两种方法,最大程度避免偏倚。许多中医药临床试验未介绍样本失访或干扰以及退出病例,仅仅将“有效病例”或“可评价病例”纳入统计结果,几乎均未提及全数据集。虽然有效病例的受试者对方案更有依从性,但是脱落或失访的受试对象往往可能是试验效果不理想或存在不良事件的证据之一。忽略了脱落或失访病例的信息,不进行ITT分析会导致偏倚甚至严重偏倚,破坏原始随机性以及由随机分配而形成的基线一致性,甚至可能高估试验效应,低估不良事件,从而影响研究结论的准确性。对临床试验的目标变量进行统计分析时,统计者应同时对ITT数据和PP数据进行分析。当ITT和PP数据两种分析结论高度一致时,该临床试验受失访、退出影响的偏倚较小,其结论较为可靠;当ITT和PP两种集合结论不相符时,可认为该临床试验可能存在偏倚。

4临床试验的其他问题

现阶段中医药循证医学研究均局限于短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鲜有疗效的长期评价,这是因为循证系统评价的基础---中医药临床试验忽略了长期疗效的顶层设计,同时安全性评价也成为中医药临床试验的短板。

4.1临床试验的周期和长期随访中医药在慢性病的干预治疗中占有一席之地,然而大部分临床试验的观察时间较短,远期疗效不得而知。长期随访在中医药临床试验中鲜有设计,患者的长期预后结论值得商榷,这也是对中医临床疗效的质疑原因之一。

4.2安全性评价自古以来,中医药以动植物等天然药物为主,疗效肯定且副作用较小。随着医学研究水平的发展,近些年中药的毒副作用引起医药学家的广泛重视。中医内治法或外治法并非无不良反应,相反有些中药的肝毒性、肾毒性日益受到重视,一些中药长期应用可能有严重不良反应。因此对中药的安全性评价应作为常规观察指标。

4.3中医循证医学的姓“中”与姓“西”中医药临床试验的结局指标多数局限于症状、理化指标等,而对中医辨证论治、证的要素、证的演变等中医药相关特点的关键问题却鲜有评价。现阶段应该根据中医药临床自身的特点,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框架,借鉴循证医学的理念和方法来发展具有中医特色的循证医学。

医学临床论文篇(10)

生物医学的无国界属性使医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开展具有迫切性和无法回避的必然性,我国医学院校临床医学课程双语教学是国家改革开放、与国际接轨、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及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卓越医生的必然趋势,虽然此教学模式在国内仍处于初级阶段,或者说进展比较缓慢,甚至有不少争议,但随着我国医学领域国际化步伐的加快,英语作为全球性通用语言必然渗透于临床医学教学之中。这一趋势无论人们主观上喜欢与否,都将无法改变。21世纪的大学生如果不能用英语进行学术层面的交流,可以说与传统意义上的文盲无异。

1.2双语教学的可行性

顺利开展双语教学要求师生具备较好的英语基础。通过对新乡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大四年级23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85%以上的学生已通过全国大学英语4级考试或6级考试,英语基础相对较好;53%的学生非常愿意接受临床部分学科的双语教学,35%的学生愿意尝试双语教学,仅12%的学生不同意尝试双语教学模式;89%的学生认为临床课程双语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有帮助,90%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帮助,但也有32%的学生对开展双语教学信心不足。从教师的角度看,目前学校师资队伍学历、学位结构有很大改变,近几年一批高学历的优秀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成为双语教学的骨干力量。学校的网络和多媒体教室也是双语教学的重要保障,能满足教师双语授课的需求。

2渐进式双语教学模式

医学院校开展双语教学不能一蹴而就。新乡医学院是省属地方性医学本科院校,虽然每年生源丰盈,录取分数居高不下,但就实际英语水平来讲,学生高分低能的状况依然存在,语言应用能力不高,加之医学课程专业性强,行业术语多,疾风骤雨式的全英语教学效果较差。所以,不能追求全英语的教学形式。在内科学双语教学中,作者因地、因人制宜,尝试了中文和英语同时进行,学生适应以后逐渐加大英语比例的渐进式教学模式。比如在讲解某些医学定义、概念、诊断程序时主要使用英语讲解,中间插入汉语解释;插图和表格用双语标注,英语讲解。晦涩的医学术语则用汉语讲,显示英语释义。允许学生拷贝教师使用的双语教学课件,以便课后复习。作者认为,以下基本要素和实施模式决定双语教学的最终效果。

3双语教学实施策略

3.1有的放矢,选用合适的双语教材

作者认为在内科学部分章节开展的英汉双语教学,如消化道疾病,学生认知程度较高,比较易懂,可以从原版英语教科书中选择相应的章节和图表,经过教师的加工整理,制成课件,加注必要的母语来组织教学,其有利方面在于原版教材语言和内容都有保障,关键在于教师有的放矢的操作和编译能力。如果是自编或翻译过来的英语教材,语言和描述的准确性无法保障,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3.2提高师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语言应用能力指语言输入和语言产出双向能力,而不是英语应试能力。虽然本校高年级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好,但医学专业词汇和专业术语相对不足,且英语词汇的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第8版全国医学院校规划教材中各门学科均附有大量的专业词汇和术语,任课教师应及早引导学生多读多记,讲解必要的构词规律,如希腊语和拉丁语的词根、前缀和后缀的释义及发音规律,如英语后缀:-itis(inflammation炎症),-osis(ab-normalcondition,disease不正常状况,疾病),-oma(tumor,mass肿瘤,肿块),这些后缀的倒数第2个元音字母带重音,且发元音字母重读开音节读音。掌握了构词法和读音规则可以使英语学习事半功倍。词汇的大量积累能够使学生有信心接受,有激情参与双语教学。当然这对专业教师的英语水平有很高要求,是“一桶水和一杯水”的关系。

3.3双语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策略

教师必须懂得双语教学绝非是全英语教学,教师使用外语的比例也不一定要达到80%以上,要因人而异,循序渐进,可以从最初的20%~30%,过渡到50%~70%,逐步达到以英语为主授课;课件以英语为主,可以有汉语注释。教师的语速不能太快,力争音正腔圆,绘影绘声,声情并茂;难读的词汇多读几遍,重点内容可以启发学生参与,比如翻译或复述。双语授课不是双语教学竞赛,只有教师的表演,缺乏学生的互动不是完美的课堂教学。授课是师生双向交流,既要讲得好,学生也要听得懂,涉猎知识的效度高。

3.4配套的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措施

双语教学的开展不是教师随意的、基于爱好的个人行为,应置于整个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之中。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应制定双语教学的可行性措施,如教师的培训、教材的选用、教学条件的改善等。为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双语教学应有配套的倾斜政策,比如工作量的计算、优先提供国外进修机会等。双语教学也必须有教学评价的指标,不定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真实反映,做好教学反馈。

医学临床论文篇(11)

2加强医学检验的质量管理,提高整体质量水平

据卫生部所提出的医院管理评价指南文件中明确指出,对检验科室的检验质量方面和对患者服务方面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对检验科的评价标准要求达到所有患者和医护人员对其满意度的90%,那么想要达到这个标准,必须将检验科质量控制作为日常首要工作,使质量控制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一般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是由分析前质量控制、分析中质量控制、分析后质量控制三个主要环节构成的,据资料统计,分析前出差概率为56%~68%,分析中出差概率为15%,分析后出差概率为48%,在分析中出现的错误概率明显低于分析前和分析后的出差概率,由此可见分析前的标本质量是目前影响检验质量的最大不确定因素。想要降低分析前出差概率的可能性,就要保证临床采集标本的质量,才能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所以检验和临床科室必须建立良好的沟通,这样可以提高服务质量,对检验质量进行全面控制,科室之间也可以获得反馈消息,借此进一步综合评判实验室的方法学以及其临床价值,以便不断完善操作规程并推进新项目、新方法的开展与普及。

3完善检验与临床沟通的具体措施

3.1合格的检测标本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的基础和前提。

通常检验科的检测标本都是由临床医师和护士来实施采集的,采集后直接送检到实验室,这是在确保临床实验室检测质量体制中最关键的环节。一旦这个环节出现差错,如标本采集是否合格、送检时间是否正确等,都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就算实验室拥有再精密的仪器设备和方法也无法客观的检测出真实准确的结果,严重的还有可能出现误导医师对患者的诊疗。作为检验科室人员应主动到临床科室为医护人员发放标本采集手册,讲解采集标本的各项要求和标本采集不当对检验结果造成的影响,例如:做凝血四项时,要求采血时血液与抗凝剂的比例是9∶1,如果采血比例不当,就会引起PT和ATPP的升高或降低,不能为临床提供稳定、准确的数据,影响治疗。以此让临床医护人员知晓规范采集检验标本的重要性,引起临床对此环节的重视。

3.2建立检验科室与临床科室之间的沟通桥梁

3.2.1检验科室首先要重视和正确对待临床的反馈信息,定期下到临床科室与临床医师交流,虚心听取临床医师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查找原因,纠正潜在的实验偏差,制定整改措施,以便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改善服务质量。其次,检验科主管人员应不定期参加临床查房及病例讨论,共同探讨病情变化与实验指标的关系,了解临床工作,加深二者之间的沟通。

3.2.2检验科室应根据医院自身的规模、专科特色等实际情况,建立生命危急值报告系统,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医疗安全水平。检验人员当发现检验指标异常和接近危急值时,必须先确认仪器运行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确、各环节无异常后重新检测,复查后及时和临床联系,并在检验科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填写危急值报告,使临床医师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的变化,进行治疗方案的调整,从而提高检验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3.3检验与临床人员加强医学知识理论学习,共同提高临床意识。随着医学技术的新陈代谢和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检验工作人员不仅要提高自身专业技能知识,快速学习新的知识技术,还要学习临床医学知识,这样才能使自己在与临床沟通与交流中提出自己的见解,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当临床对检验质量提出疑问时,专业人员应立即查找问题原因,对有关职责进行审核,及时制定纠正方案,给与临床合理答复。临床科室也要提高对检验科室的重视,加强对检验工作特点的了解,不断扩充自身的医学知识,不能完全依赖化验结果,因为化验是有误差性的,要做到综合分析患者病情,发现检测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时,也应及时和检验科取得联系,防止贻误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