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大学管理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17 18:02:42

大学管理论文

大学管理论文篇(1)

二、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价值矛盾及其表现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走过了一条曲折的发展道路,大致经历了4个历史时期。虽然每个时期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和调整,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改革开放之后的探索,但是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总体上仍表现出明显的“规制取向”,其“自由追求”长时间地受到抑制,隐而不彰。可以说,百余年来,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规制取向”与“自由追求”之间呈现出持续紧张的发展态势,这无疑给我国大学教育教学实践及师生行为造成重大影响。

(一)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规制取向

整体而言,百余年来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规制取向”是相当突出的。这可从两个层面予以分析:一是大学与政府的关系,二是大学内部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1.大学与政府的关系从大学与政府的关系看,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主要由政府“操纵”,体现政府意志,是不同层级政府部门规制大学教育教学的重要工具,大学的教学管理权限非常有限。客观地讲,任何政府都有两种基本职能:一种是管理职能,另一种是服务职能。然而,就我国来看,政府的管理职能总是发挥良好甚至“超常发挥”,而其服务职能却存而不彰。从这种意义上说,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不过是不同时期政府更全面、有效地管理大学教育教学的工具而已,充满了强烈的规制意味。20世纪初期,清政府先后颁布3个学制,其初衷不单是为了文化教育的复兴,主要的还是出于维护岌岌可危的政治统治的需要。1927年之后,教学管理制度更是政权实施“党化”教育和“训导”教育的合法性手段,据此全面控制大学教育教学及其师生。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开启,政府相应地对大学组织进行了国有化和行政化改造。基于此,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逐步形成了划一化、刚性化、集权化等特征。改革开放以后,虽然国家对大学教学管理制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变革和调整,但其“规制取向”却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可见,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真切地反映了政府膨胀的规制欲求,带有强烈的规制意味。2.大学内部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从大学内部不同主体的关系看,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规制取向”主要表现在:第一,以学校集权为主,院系的教学管理自有限。我国大学教学管理的相关权力长期以来主要集中于学校层次,院系的教学管理自相对不足。即我国多数大学的院系在教学管理上存在责任与权力不匹配的问题。同时,它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学校通过教学管理制度全面操控、规制院系这一客观事实。具体来讲,我国大学教学管理的相关权力过于集中在学校的教务处等职能部门,教务处事实上成为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挥中心,绝对地行使着全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划与决策、组织与协调、控制与评价等多方面的权力,而院系在教学管理中则主要承担一种被动执行者的角色。对此,有学者精辟地指出:“学校层次几乎掌握了教学管理的全部决策责任,系、室承担的只是贯彻执行学校层次的决策,从本系、室角度提出咨询建议或反馈意见,缺少决策自。”[6]第二,以行政控制为主,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自有限。我国大学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基本上由教学行政机构和行政人员单方面制定,师生鲜有实质性参与相关制度决策的机会及相应的机制。再者,教学行政部门出台的绝大多数管理规章制度,其主旨在于更好地规范和控制教育教学活动和师生的行为。所以,一直以来我国大学教学管理规范不仅数量密集,而且还刚性过强。这显然不利于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大学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就学生而言,现行大学教学管理制度刚性过强的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专业选择不自由、课程选择不自由、课堂管理制度死板、考试和学籍管理规定不合理等多个方面。[3]119就教师而言,不尽合理的管理规定限制了教师教学的自由。例如,过度的量化管理压抑了教师个性化的专业成长,僵化的管理制度限制了教师的教学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发挥。第三,以管理者权威为主,制度的公正性和服务性体现有限。公正性是包括教学管理制度在内的一切社会制度的核心价值,也是制度伦理的首要原则。然而,对于百余年来的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来说,则主要是以管理者权威为中心,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民主参与相对不足。主要表现在:(1)从大学教学管理决策看,以分管副校长为首的教学行政团队实际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而师生参与教学管理决策的渠道不畅,缺乏制度上的保障。(2)在大学教学管理系统中,教师和学生常常被认为是被动的管理对象,是被规制的“大众”,教学管理者与师生客观上并不平等。此外,在大学教学运行系统中,教学支持服务的体系不完备,教学管理人员为师生服务的意识极为淡薄。这恰恰突显了教学行政机构过于膨胀的管理职能以及教学管理者权威的神圣不可侵犯。总体来说,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过于注重和追逐规制价值。大学教学管理制度之规制品性的无限度张扬显然压制和抑制了创造性人才培养功能的充分实现。

(二)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自由追求

反观百余年来的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其“规制取向”无疑是相当明显的。然而这并不必然意味着其自由追求就已彻底“销声匿迹”。事实上,虽然追求自由的方式可能比较间接和隐蔽,但是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自由的追求。之所以如此,主要是由大学教育教学的特性和逻辑所决定的。总体来讲,20世纪初叶以来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自由追求”可从如下两个方面进行探究。1.从大学与政府的关系看,尽管政府全面掌控着大学教育教学管理权,对大学教学实行集权管理,但是大学仍然在尽可能的情况下自主地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客观地说,在我国教学管理制度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都有大学充分利用外部制度环境提供的条件自主地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的案例。比如,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内战频仍,军阀政府无暇顾及大学发展事务,大学则迅速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推行改革。蔡元培校长仿照德国大学模式对北京大学进行改造,建立了教授治校理念统领下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郭秉文校长则以美国大学制度为蓝本展开对东南大学的改革,初步构建了校长领导下的“三会”分治的教学管理制度框架。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政府逐步下放学校办学自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更是加快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和建设的步伐,积极探索个性化、富有校际特色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当然,百余年来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自由追求”,可能更多的是以一种间接和隐蔽的方式展现的。2.从大学内部不同主体的关系看,大学中的院系及师生不仅对民主参与教学管理的呼声一直以来不绝于耳,更重要的是,实践中还尽可能相对自主地进行教学管理及开展教学研究第一,院系持续不断地表达与大学一级分享教学管理权的诉求,逐步摆脱“被动执行者”的地位和身份。历史地看,尽管我国高校移植了西方大学的组织框架和制度体系,但其内在精神却并没有相应地发育和发展起来。而且,在政治力量绝对主导的权力框架下,大学制度原本蕴含的自由精神逐步变异,大学也渐渐演变为政府的附属机构和延伸机构,成为了政治权力逻辑链条的一环。在此权力逻辑下,院系实际上也构成大学一级的下设单位,完全听命于“上级”的指挥和协调。尽管如此,一个世纪以来院系层面对于民主参与教学管理的诉求却一刻也没有停歇,因为院系是大学教学管理的基层组织,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心脏地带”,学校一级的任何教学管理决策都必须通过院系来具体地执行和实施,这必然要求院系具有一定程度的教育教学管理权。第二,广大师生持续不断地表达与教学行政机构和教学行政人员分享教学管理权的诉求,逐步摆脱长期依附于教学管理者权威的“生命样态”。教学是大学基本的功能性活动之一,也是大学师生的重要生活方式,还是师生展开思想对话、提升精神境界的重要路径,因此,教学管理制度的本真使命就在于为师生自由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保驾护航”。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反映的主要是管理者的权威和意志,广大师生几乎没有民主参与教学管理决策的机会和空间,与之相关的制度也不健全。尽管如此,广大师生既没有丧失追求教学自由和学习自由的信念,也没有放弃对追求教学自由和学习自由的努力,更没有完全屈服于教学管理制度规制的之下。比如,20世纪二三十年代,郭秉文校长以美国大学制度为摹本,坚持学者治校、学术自由和学生自治,初步构建了体现广大师生教学自由、学习自由诉求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促进了当时东南大学教育教学的发展和繁荣。综上可见,百余年来,无论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对于教学自由、学习自由的追求都是客观存在的。究其原因,主要是由大学的教育逻辑所决定的。

(三)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价值矛盾的表现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发现,多年来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规制取向”与“自由追求”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矛盾冲突。这种冲突集中表现为两类价值关系的严重失衡:一是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冲突,二是行政价值与教育价值的冲突。首先从宏观层面看,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价值矛盾主要体现于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对立上。如前所述,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历史发展大致可划分为4个时期,但无论哪一时期,教学管理制度的“规制取向”总体上都是异常突出的,反映和表达了政府的权威和意志,承载的主要是社会价值,特别是社会价值体系中的政治价值和政府行政价值。可以说,作为社会利益或公共利益的全权代表,政府颁发众多有关教育教学的政策、法令和条例的初衷,虽然不排除有实现大学教育教学目的的情况,但更主要的是将之作为一种规范和控制大学及其师生员工的合法性工具,而不是出于对大学教育教学特性的自觉尊重和关切。很显然,“规制取向”下的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彰显的主要是社会价值序列中的政治价值和政府行政价值,而不是大学自身的价值即个体价值。然而大学不是一般的社会组织,而是社会大系统中的特殊子系统,其特殊性在于,它是基于学术逻辑发展和建构起来的,具有知识理性和社会理性的双重属性。但是,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过于注重社会理性,相当程度上忽视甚至忽略了对知识理性的关切,这可能是教学管理制度之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对立的根源所在。其次从微观层面看,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价值矛盾主要表现为行政价值与教育价值的对立。长期以来,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基本上由学校行政管理序列单方面构造和制定,是学校教学行政管理机构和教学行政管理人员意志的产物。从这种生成逻辑可以看出,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彰显的主要是学校行政权威和学校行政价值,其主旨不是为了更好地达成人才培养目标和实现教育价值,而是出于维护自上而下的教学行政秩序、满足教学行政管理序列规制广大师生需要的考虑。所以,学校行政规制下的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更多的是体现管理者的权威和意志,广大师生的民主参与、自由诉求没有得到教学管理制度的应有关照和维护。其结果是,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被贬抑和压制,教育教学价值无法得到制度的确认和保障,大学人才培养质量自然长期得不到实质性提高,大学教育目标同样也难以实现。可见,学校行政价值成为微观层面的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根本追求,行政价值与教育价值的冲突构成了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内部性价值矛盾。

大学管理论文篇(2)

共治(Sharedgovernance),或被译为共享管理、共同管理、共享治理、共同治理、分享治理、成员共治、大学分权、联合治理、共事决策……是20世纪美国大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

一、共治与教授治校、大学自治理念之辨析

所谓“共治”,首次在美国大学教授协会1966年《大学治理声明》中定义为“教师和行政部门基于双方特长的权力和决策责任分工”,一般理解为大学董事会、行政管理部门、教师、学生等大学各类成员共同参与大学治理,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美国大学管理决策的原则、20世纪美国大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

1.共治与教授治校概念之辨析

有不少学者将“教授治校”与“共治”相提并论,认为教授治校和学术自由促进了美国现代大学的学术繁荣。但“教授治校”这个耳熟能详的词在现代美国大学管理中却没有合适的对应词汇:是教师自治(Facultyautonomy)?教师参议会(Facultysenate)?教师治理(Facultygovernance)?还是教师参与(Faeultyinvolvement)?其基本含义是“教授在大学的决策与管理中起决定性的或主导的作用,学校的行政机构起服务与辅助作用”(陈红太,2003)?或仅仅是“教授参与治校”?有质疑的还包括:也许在欧洲大学有规定,只有正教授或高级教师才有权参与院、系或学校的行政管理,但美国大学一般提教师(Facuhy),包括教授、副教授和助理教授,不单纯是教授(Professor)。教授治校是特指教授还是泛指教师?大学教授在大学全体成员数量上不是绝对多数,在美国大学中不仅仅教授,其他职位的教师、职员、学生关于学校管理和发展的意见都会受到应有的重视,单提美国大学是教授治校是否偏颇?

事实上,尽管教授治校在欧美也是一种思潮,甚至可承认是西方大学管理的一种模式,尤其19世纪之后的德国大学教授曾拥有绝对的学术管理权,但一直以来并未成为美国流行的大学管理理念。在西方,二战之后教授治校理念日渐势微,“教授在大学管理中的权力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削弱与规制,过去纯粹的‘教授治校’逐渐演化成为由大学各种利益相关人员参与的“共同治校”,在我国近代,西方大学管理实践及其中包含的管理思想,曾被很不精确地概括为“教授治校”,并被加以借鉴,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基本上是仿造西方模式建立,这种借鉴毫不足怪,但随着时代变迁和其他种种复杂原因,我们后来抛弃了它。在现代台湾,自1986年底李远哲首度提出“教授治校”观念,短短几年“教授治校”在台湾大学中受到普遍重视和快速发展,如今却遭到包括大学校长层面管理者的普遍质疑,认为“台湾的大学受到教授治校观念的极大伤害”、“不应再推广教授治校说法”等,甚至谓之“国粹”,现在台湾转而推行“大学行政法人化”。台湾东华大学原校长、加州州立洛杉矶大学原副校长牟宗灿在1996年4月17日在《联合报》撰文《澄清教授治校、落实大学成员共治》。文中写道:“国外大学并不用‘教授治校’此名词,一般采用‘大学成员共治’。”另外,一向争取和维护大学教师权益的美国大学教授协会也以支持共治为己任,不提“教授治校”,美国大学教授的宗旨完整地表述为“美国大学教授协会旨在提升学术自由和共治、制定高等教育的基本专业价值和标准、确保高等教育对公共利益的贡献”。

因此,对“教授治校”在美国大学管理理念中,更理性的理解应该是:大学通过共治理念,让教授与其他大学成员一起参与到学校管理的各个层面,并发挥一定的治校作用。

2.共治与大学自治概念之辨析

我国也有学者强调“大学自治(Institutionalautonomy,Universityautonomy)”,认为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是美国大学精神,往往把共治的理念置于大学自治之下来理解。“所谓大学自治是指大学作为一个法人团体享有不受国家、教会及任何其他官方或非官方法人团体和个人,如统治者、政治家、政府官员、教派官员、宣传人员或企业干预的自由”(爱德华·希尔斯),该定义已在较大程度上被认可。大学自治可理解为大学作为一个学术单位,在机构管理、资金控制、教职员聘任、招生、课程和评价等方面相对独立于政府和社会其他管理体系。当然,有自治权的大学必然涉及到教师在大学管理中的微观参与和决策过程,但“大学自治”无疑是把大学视为一个管理实体的宏观层面的大学管理理念。

“共治”作为美国大学内部管理的重要理念,不是教授治校的另一种表述方式,也不是大学自治。共治体现为两个基本原则:重要事务由大学各组成成员依身份参与决定;根据组成成员对要承担的具体事务涉及的职责来确定其不同的发言分量。《大学治理声明》中详细地阐述了共治理念,“本声明是对大学治理中相互理解的呼唤。基于团体利益和共同努力的理解至少需三个实质前提:①公立或私立大学常常更少自治,大学控制的支持建筑、研究和学费的基金逐渐缩小,各级立法机关和政府执行机构影响学术政策的重要决定,如能顺利听取各种声音、综合各方势力,大学应当可取得满意的、大体一致的意见;②学者交流,大学利益是永久重要的;③大学所有成员明白他们互相依存,沟通有效,具有共同行动能力,将对解决教育问题能力增强感到满意”。这三个前提可概括理解为:大学所有成员互相依赖、有效沟通、合作解决教育问题。也许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授的声音易被听到,但美国大学管理的原则是“共治”,在高等教育研究文献中可以频繁地看到“共治和学术自由的传统”的表述而不是其他,并认为共治和学术自由即21世纪美国高等教育史。

二、大学共治理念在美国的发展

美国大学校内行政管理事务在19世纪之前主要由董事会管理,教师仅仅相当于雇员。进入19世纪,教师和董事会之间的矛盾逐渐尖锐。1825年哈佛大学教师因对殖民地的学院行政管理部门和相对停滞的课程表示不满,他们的抗议使其争取到控制学生招生和教育方向的内部权力。哈佛大学事件拉开了共治理念在美国大学发展的序幕。但早期关于大学教师参与的论点只强调教师们处理单纯学术事务的能力。

密执根大学的首任校长H.泰彭(H.Tappan)在1858年提出:既然学者是“建设大学的唯一劳动者”,教师应享受在教学方法和课程上更大自。这个观点在其后50年里被美国大学广泛认同。到21世纪初大学教师的专家地位逐渐上升,至二战之后的学术革命中加速,一些大学不仅承认教师对课程之外的掌控,且在教育相关的其他事务中教师也享有强势发言权。

1966年,《大学治理声明》第一次给予大学教师在大学学术治理中的正式合法地位。该声明常被称作“联合声明(JointStatement)”,由美国大学教授协会(AAUP)、美国教育委员会(ACE)和美国大学董事会协会(AGB)三家联合发表。1990年4月,美国大学教授协会对原始文本作了个别语句修改。该声明开篇即说,“以下声明指引董事会成员、行政管理者、教师、学生以及其他人员,使其相信美国大学已进入提倡各大学组成成员适当分担责任的阶段”。

之后,共治理念在美国大学全面渗透、发展,成为现代美国大学的标准化管理模式。大学教师不仅拥有了参与决定教育和研究事务的权利,而且更普遍地涉足教育政策,如制度目标、规划、预算、选举管理者。1988年,加利福尼亚州甚至由立法机关颁布ABl725法案,希望在全州106所社区学院推广共治。1998年,美国大学教授协会模仿著名的亚历山大·米克尔约翰学术自由奖,设立拉尔夫·布朗共治奖(RalphS.BrownAward),奖励高责任体现高等教育共治原则的公认有突出服务的学术领导,次年圣克拉拉大学(SCU)校长和校董因开创了教师重要角色、校园管理新模式首次获奖。

共治在美国及美国之外的西方大学得到拥护和发展的同时,也遭致不少批评意见,甚至有更激烈的意见要求对其进行全面改革。至1998年美国大学董事会协会(AGB)的治理声明指出,“一些董事会、教师和行政主管认为内部治理规则已妨碍了及时决策,小派系争论阻碍了决策进程”,并建议由董事会重申他们的最终职责和权力,明确阐明谁在各类具体决策中拥有权利,设立加速决策的最终期限,明确权力模糊不清和重叠的区域。

无论如何,“共治”发展至今,已被认为是美国传统的大学管理理念。实施共治的5个基本要素包括:构建信任体系、开放的信息交流、信息共享、多数意见原则、不同意见的妥协。无论共治是通过何种途径实施的,其核心原则是大同小异的。

三、现代大学共治面临的挑战和期望

1.社会经济发展对共治理念的冲击

技术上的发展正改变着高等教育。如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教学和管理模式的改变。教师和学生将联接网络的计算机作为教学和研究的工具,且能即时获得学校的各类管理资料。教学方式改变了,管理方式也改变了。弗吉尼亚州90年代末通过政策:大学教师未获得管理人员允许,禁止通过公共计算机访问直接资料。将管理人员置于同意或拒绝教师调查的位置。舆论认为,这个规定限制了教师参与管理的范围,损害了共治。

全球化趋势也威胁到共治精神。如跨国公司和互联网的发展,教师在美国能受到保护的知识产权,在全球范围内就无法受到有效保护。当远程教育、全球范围内的学术交流不断发展,教师不得不在世界范围内开展学术活动,学生也来自世界各地时,共治也要受到不同地区的文化和法律的影响。

新经济和学术资本主义的发展形成的文化系统使高等教育具有双重经济角色,高等教育既要为大学获取收入,也要为全球竞争创造知识和财富。相对于全职教授和终身教授,兼职教师和非教师专业人员在部分观点上取向金钱更甚于取向学术。资本主义意识和金钱意识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滋长,花时间在共治上逐渐被认为是一件不经济的事情,认为是投入时间多而结果不可测。

2.大学发展出现的新情况对共治提出的新要求

进入90年代后,美国大学财政普遍紧缩,一些项目未经与教师商议就被关闭了,还有一些项目因管理上的分配倾向学校任务中心项目而中止了,舆论因此认为,大学社区中学术和管理的平衡改变了,甚至认为共治理念被校园行政管理部门搁置一边或置之不理。

对共治理念的冲击还来自教师性质的改变,如兼职教师数量的上升、非教师专业人员的出现。根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CES)的数据,从1970年到1993年,美国大学全职教师增长了47%,而兼职教师增长了355%,兼职教师与全职教师之比从1:3.5迅速上升到l:1.5;到了2001年秋,全美大学一共有60万全职教师和50万兼职教师,逼近1:1。兼职教师在多个大学具有类似的身份。因为其兼职身份,他们很少可能进入大学的治理体系,但他们无疑也提供了高质量的教学和科研。没有考虑越来越举足轻重的兼职教师的共治体系能体现共治精神吗?非教师专业人员(Nonfacultyprofessionals)在大学的出现是另一新现象,他们也被称为管理性专业人员,除了由管理人员聘任、考核、解聘之外,相对于教师由同行来操作,其他方面在学位、知识体系、专业联系上与教师并没有差别,甚至他们也参与教学。日益增长的非教师专业人员让大学管理者对共治理念越来越迷惑了。

新概念大学的出现也使共治左右为难。如1971年创办的提供成教服务的国家大学(NationalUniversity)一直未设终身教职系统,至20世纪90年代仍全部聘请兼职教师。发展到现在,以其在加州1.7万全日制学生和26个教学中心的规模,仅约200名全职教师,其余上千名教师是一至二年合同制教师和兼职教师。虽然大学也努力推行共治,但在其教师参议会和教师委员会中主要成员是全职教师。

另外,还有来自大学管理者的责难:教师通常局限于本身的科研领域和自身小团体利益,缺乏对全局的深入了解和思考,对外部环境不敏感,在共治过程中往往陷入小集团利益争夺,甚至学术寡头统治,决策结果并不一定是最优选择。而且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分科越来越细,教师决策偏差越来越大,实施共治效果不如从前。自下而上的共治程序要求决策问题时尽量征求大多数成员的意见,决策过程必定拖沓漫长,延误时机,错失良机,一些大学尝试不依靠传统的共治程序,决策过程明显加快。来自教师的质疑有:依靠教师投票进行治理决策,大学的行政管理部门和董事会是否推卸了其基本职责?

3.大学共治——希望渺茫或意义重大

在有些人的心目中,大学共治理念在21世纪是个渺茫的希望。如在加州的社区大学中,教师们抱怨:以提高效率为名的管理重组破坏了共治,一个接一个学院中教师选举机构和系主任被全职管理者替代了。教师们感叹,20世纪90年代始教师贬值了。甚至有大学校长认为:“20世纪是教师的世纪,21世纪将是管理的世纪。”美国大学教授协会也发出感叹:现时,共治有时看来就象濒临灭绝的物种。

当然,乐观态度也不少。如伯顿·克拉克(BurtonClark)对大学转型中共治理念的发展是积极乐观的。他提出要“重建共治”——“我们面前的任务是在院系内,特别是在大学内重建共治精神”。他认为,共治促进了一种集体感,教师们感到,“我们”担负做出选择和成绩的责任。校园文化围绕共同努力的感觉而整合起来。克拉克在提出“形成自主创新型大学新概念”时认为,“大学的独特核心应该参与共治”,无论在传统还是进步的大学,教师参与权力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对我国大学管理的思考

大学的构成是复杂的,如果把大学视为一个有机体,我们应该尽量发挥有机体内各组成部分的积极作用,才能健康地生存和发展,焕发活力。当我国现代大学管理强调“教授治校”时,我们是否还应考虑提倡行政管理人员、教辅人员、学生等大学其他群体在大学管理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在我国大学各类成员参与学校管理程度都还比较弱的情况下,大学各成员适度参与学校管理仍是我国现代大学内部管理发展的方向。但是,美国大学“共治”理念推行的前提是各成员间赖以全方位沟通交流的校内环境。如果我们借鉴美国大学“共治”理念来提高大学内成员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程度,在我国大学校务公开程度尚不很高的情况下,应先重视教授治校或校内成员参与学校管理,还是应先强调营造适合校内包括教授在内的各类成员参与管理的校内信息沟通环境?

完善有效的校内管理制度是保证校内成员顺利参与学校管理的另一内部条件。当我们在大学管理体制上尚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情况下,先推行全面参与校内管理或强调教授治校,在决策中将会遇到太多难以预料和不确定的困难。

大学管理论文篇(3)

第一,教育目标的颠倒。基础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使培养素质的教育,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合格人才。而目前道德、法治教育与素质教育在我国是本末倒置的,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得到基础教育高度重视,但是本该从小抓起的公民教育、法制教育却成为到了大学才来履行的责任目标。第二,道德教育代替法制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在国内高校普遍得到开设,但教学要求和内容却又诸多限制,如重德育轻法制,甚至以道德教育代替法制教育。教学用书中德育内容挤占法制教育的内容,甚至彻底取消法律内容,或者重法律法规内容的技术性学习却轻视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培养。第三,高校对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处理力度不够。很多高等院校管理者法治意识淡薄,或出于息事宁人减轻影响的考虑,对违法犯罪学生只是给予校纪行政处分,导致诸多大学生仍然缺乏法制观念,或怀有侥幸心理,养成漠视法律的错误思想,直到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受到刑事处罚时才悔之晚矣。

(二)原因分析

1.原因之一:学生个人第一,大学生个人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性。一些大学生心理上充满着独立性、依赖性、自觉性、反抗性的矛盾,易冲动、自我控制能力较弱。由于学生的人生阅历浅又较易冲动,而他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却可能比较复杂,因此在缺乏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可能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第二,大学生自我价值观的变化。在外来各种思想观念冲击下,尤其是一些所谓“厚黑学”、“成功学”流行,一些大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出现偏差,消极颓废思想涌出,其中有的片面以金钱等物质利益为人生成功的标准,从而导致一些大学生走上抢劫、盗窃、诈骗等违法犯罪的道路。第三,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下降。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导致大学生在学业上急功近利,热衷于各种考证,却忽视甚至放弃自身人文素质的提高;学生往往是将法律作为一种工具,不去挖掘法律背后的价值取向和深层次底蕴,影响了法律学习的效果,影响了法治观的生成。

2.原因之二:学校一些高校暂时不能适应法治要求。比如在对违纪违法学生的处理上,我国高校作出处分决定的法律依据除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外,还有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但这些法律和部门规章并没有具体规定处分学生的具体程序,只是强调高校处分权的实施是法定职权。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国家立法层面予以解决,比如宿舍管理、教师处罚学生等,都需要有一部法律进行规范。早在多年前,最高人民法院就酝酿出台针对高校行政诉讼案件的司法解释,还曾组织专家进行讨论,但至今尚未有出台的消息。此外,学校课程设置不尽合理也是导致大学生法制意识淡薄的原因之一。虽然现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在国内高校普遍得到开设,但往往将法律教学任务交给思想政治系列的院系,教学要求和内容却又诸多限制,如重德育轻法制,甚至以道德教育代替法制教育。学校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导致从院系到学生个人对法律课程都不重视。

3.原因之三:社会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中,社会文化环境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不同源流的西方文化以及港台文化对大学生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影响,加之一些非主流文化的负面影响,都激荡着高等院校里大学生们的本不成熟的思想。中国社会的历史和现实,对大学生法治观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今中国正处于建设法治国家进程中,但仍然不是一个成熟的法治社会,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基本价值理念还远未成为我们社会的普世价值,法律至上、权利本位、权力制约等法治根本要求,仍然没有在观念上被坚定信奉、在实践中被严格遵循。直到今天,权大于法、权力至上的政治文化传统等深深地影响着部分大学生。在当代社会转型时期,一些非主流文化思想观念相互冲击,社会成员的各色行为错综复杂,深刻影响和改变着社会成员的各种关系,甚至改变着整个社会的调控机制,这些都激荡着高等院校里大学生们原本就不成熟的法治观念。

二、大学生教育管理法治化的价值理念

实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离不开对大学生法治精神的培育塑造。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内涵,就是:法治精神、法治理念,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大学生教育管理法治化之价值理念,应当是,将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贯穿于大学生教育管理之中,引导大学生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从而达至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基本价值理念,实现中国国家复兴的伟大中国梦。具体而言:一是必须反映和坚持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符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坚持平等、自由、正义、效率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的价值追求。二是必须反映和坚持人民民主的国体。大学生教育管理法治化的价值理念必须体现人民原则,反映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始终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永恒的价值追求。三是必须反映和坚持党的领导。在我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新中国法治建设的伟大成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四是必须反映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大学生教育管理法治化的价值理念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特别是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的要求。

三、大学生教育管理法治化之实现路径

(一)培养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

法律思维方式,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取向。采用法律思维方式,就是运用法律的规定、原则和精神来看待和处理问题,而不是用道德原则和道德评价。具体而言,要培养学生对法律的信仰,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使大学生发自内心地尊重法律,按照法律的要求行为,为我国的法治建设培育出守法公民。

(二)提升大学生法律思维水平

加强大学生基础法律理论教育,提升法律思维水平。完善教学环节。以权利本位理论为核心强化宪法、民商事和劳动、社会保障等基础法律理论教育。在大学生群体中持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广泛传播法律知识,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牢固树立法治理念,不断丰富法治文化,全面推进法治实践。

(三)培育大学生公民法治意识

公民法治意识是公民对自身在社会中所处的政治地位,所享有的法定权利和应承担的法定义务的认同理念,其核心就是法律至上、遵守法律的意识。通说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公民法治意识尤其是权利意识,反映了了整个国家法治建设的水平。建设法治国家的根本保障是公民权利意识的普遍提高。作为法治国家的中坚力量——大学生——也必须树立这样的法制意识:法治社会权利平等。要以公民法治意识为核心,培育当代大学生对法律的信仰,增强大学生的公民法治意识。

(四)改革高校管理体制,组织大学生法律实践

高等院校应逐渐适应法治的要求,在学生一些基本权利的保障上,转变学校治理方式,与法治社会接轨。采取开放式管理与教育,增强程序观念,在与学生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务上,大学管理者应当注重公开、公平、平等和正当。强化教师示范,带头依法办事、依法治校,从而营造法治环境、法治氛围。改革高校管理体制,组织大学生法律实践。

(五)借鉴国外先进法治文化和法治制度

大学管理论文篇(4)

二、提高服务职能与改善内部结构

按照图书馆工作需求,大多数图书馆对业务结构进行及时调整,精简人员、结构,以便于业务开展。通过采编与藏阅合一的方式,科学整合业务部门。同时,按照图书馆的发展需求、服务特色,建立新业务部门,提高图书馆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另外,由于大学图书馆后勤负担、行政瘫痪等,严重影响图书馆长远发展。因此,精简后勤、行政人员,有效促进图书馆人事管理改革。

三、改革人事分配与构建激励机制

对于图书馆管理,对人事分配机制进行改革,由传统职称管理向岗位管理过渡。例如,部主任实行应聘上岗。同时,可减少全工数量,增加临时工。

四、建立规章制度与改革新办法

对于图书馆而言,规章制度是管理基础。产生新管理理念之后,伴随着新管理办法,执行管理办法,需建立规章制度。在时代背景下,传统规章制度已无法适应时展。因此,规章制度修订,是图书馆改革的必然趋势。近十年间,图书馆工作方法、内容发生较大改变,许多图书馆改变传统管理方法,建立全开架的借阅制度,提倡藏阅一体,建立开放样本库。在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享建设方面,合理利用网络化建设平台,打造图书馆信息资源中心,按照读者意愿与评判建议,有效调整信息服务方法,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五、大学图书馆的数据库建立

由于数字资源的保存期较长,必须结合存储对象能力、可信度、可用性、资源维护等因素,保护数字资源的生存能力,具有可理解能力、可呈现能力。传统图书馆建设,主要以纸质资源为主,未受损失页面可继续翻阅。而数字资源存储介质遭受破坏之后,几乎全部信息资源就会丢失。所以,在图书馆信息建设中,必须整理、保存数字信息资源,加强数据库建设。强化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数字化馆藏的部分纸质载体,通过电子期刊与电子图书的形式,生成互联网信息、数字化作品,强化网络信息资源研究,以信息资源建设为中心,开发特色数据库,参与信息网络建设,树立公众形象,确定自身方位。

六、选择管理新模式

在图书馆采购环节,书目预订是主要渠道,然而无法全面、真实反映市场。市场中的图书广告和图书实际具有较大差距。同时,随着图书馆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销售渠道也日益增多,传统预订优势明显降低。处于该种状况下,图书馆必须运用科学方法,引进科学管理模式、先进管理设备,以提高服务效率、服务质量,更好为读者服务。

七、创新性人才引进

对于大学图书馆工作,由于工资、待遇、福利等方面较低,综合素质人才较少,具备现代管理能力的人才较少,技术性人才较少,使得图书馆建设难以实现创新。因此,身处信息化社会,大学图书馆管理,必须引进技术性、专业性人才,为图书馆资源设奠定人才基础。同时,加强人才引进制度,注重加强队伍素质培养。例如,对于馆长选拨,必须严格任职条件。根据近几年馆长任职条件,普遍学历偏低。因此,应选拨专科出身的高学历人才,或专家教授任职馆长。

八、健全法律法规

对于我国大学图书馆建设,由于信息资源制度与法律保障缺乏,极大阻碍了信息共享建设步伐。随着数字技术日益更新,尤其是复制成本明显下降,使得著作权人的利益受到威胁,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版权风险增大。因此,我们必须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保障版权人的权益。

九、大学图书馆数建筑

建设对于传统大学图书馆建设而言,传统建筑已无法适应时展,存在诸多服务缺陷。近些年来,随着国家重视图书馆建设,如分离图书馆阅览室、书库等,由于层高与空间不一致,影响了机构调整、藏阅一体化。在改革过程中,必须调整建筑格局,转变传统藏阅复杂局面,通过建筑建设,提高读者阅读和馆藏便利性。

十、科学模式管理图书馆

目前,各个大学图书馆独立性较强,主要为本校教职工、学生服务,而大学文献、设备、技术、人力等资源丰富,不能服务社会各校。由于这种现状,增加了图书馆引资难度,造成资源浪费,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因此,可实行联合办馆模式,动态态观察国内外的新技术、新方法,把握好时机,为企业提供准确的市场情景预测与技术项目。为企业提供深层次论证成果,促使其工艺、技术革新,强化市场竞争力,协助企业寻找合作与投资伙伴。向企业提供可行性的论证资源,扩展范围至地区、城市发展规划,促使产业结构调整。同时,强化传统馆藏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传统图书馆建设主要以纸质文献为主,现代信息服务发展必须按照实际市场需求,对馆藏文献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提升资源馆藏完备度,实现资源共享与联合,通过信息获取、网络信息传递、馆际互借等等形式,有效扩大图书馆的信息资源。

大学管理论文篇(5)

教育资源的整合程度对于提升大学生管理时效性起到基础性作用,在管理活动开展过程中,必须要将整合教育资源的原则落实到位。其一,要以尊重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为前提,了解教育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发展形势,探寻教育的本质属性,在此基础上,把握教育资源之间的关联性,努力发挥不同教育资源的整合价值。其二,由于高等教育活动具有开放性特征,其教育资源在很大程度受到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管理活动与社会的关联愈发密切,这就要求支撑大学生管理活动的教育资源在整合过程中,要充分考量社会因素的影响力。其三,深刻研究大学生管理的具体特点,根据管理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规律,把管理效率看作是教育资源整合的核心指标。

(二)落实大学生主体地位的原则

落实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大学生主体权力的实现,是提升大学生管理时效性的重要因素。其一,坚持尊重与理解原则。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尊重是一项重要指标,人人都渴望被尊重与理解,当代大学生也不例外。如果大学生没有在管理中得到应有的尊重,而是被批判与侮辱,必然会激发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矛盾,主动关心与尊重学生才是管理之道。其二,信任与关爱原则。相信学生能够履行相应的责任,给予学生一定的管理权限,放手让学生去做,逐步赢得学生的信任,用真诚的态度打动学生,增加管理的效果。其三,公平与激励原则。良好的大学生管理氛围具有公平与民主精神,教育管理者要以公平的心态处理学生问题,使学生能够心服口服,从内心真正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最终达到管理的目的。

(三)调配大学生管理要素的原则

调配大学生管理要素是提升大学生管理时效性的关键因素。其一,坚持科学性的原则。调配大学生管理要素,首先就要符合科学性原则,多选取管理中的成功经验,以科学的理念为指导,符合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要求,符合大学生科学管理的基本规律。其二,政策性原则。开展大学生管理工作,确立大学生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都要符合国家的政策要求,根据国家的政策导向开展管理活动。其三,法制性原则。调配大学生管理要素,必须是在国家法律法规的框架之下进行。

(四)收集大学生管理信息的原则

收集大学生管理信息对于增强大学生管理效能、提升大学生管理时效性大有裨益。其一,坚持选择性原则。在网络化时代,大学生管理信息在数量上十分繁多,这些信息有的对大学生科学化管理具有促进作用,有些信息则会阻碍管理活动的顺利展开,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其二,坚持多元化原则。大学生管理信息从数量上讲可以用“海量”形容,从类型上讲,可谓种类繁多,这就要求收集信息过程中要具有多元化的视角,对不同类型的信息都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吸纳。其三,坚持系统性原则,面对纷繁复杂的管理信息,不能仓促应对,要采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对信息进行系统的甄别与筛选,提高信息应用价值。

二、提升大学生管理时效性的方法

(一)坚持“走出去”的方法

其一,树立“走出去”的发展理念。高校管理者要不断开拓思路,敢于接受新的观点与方法,将终身学习理念融入到管理文化中,以理念更新带动大学生在自学的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学习,加强校际之间的学习、交流,形成富有活力的大学生管理文化。其二,加强国际交流。高等教育全球化是新时期重要的发展战略,传统的大学生管理文化已难以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亟待进行更新,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有助于提升我国的管理效能,这就需要依靠对外交流等方法,不断改变自身的思维方式与管理模式。另外,大学生也要学习国际上的先进知识与文化,在交流的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拓展学习与生活空间,锻造出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其三,加强与社区、农村的交流。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能够提升自我价值,增强自我管理能力,适应外部社会的形势,增加社会经验。高校大学生管理的重心因此也发生转移,需要组织学生深入社区与农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进行社会文化交流与思想理念革新,相互协同发展,共同提高。

(二)采用平等对话与主动参与的方法

其一,平等对话。传统的大学生管理方式通常采用家长式的训导方法,对于学生不规范的行为,往往进行言语训斥,给大学生造成了抵触与反感心理。随着民主、自由、法制等社会先进理念的逐步渗透,大学生管理工作也应引入平等对话的管理机制,将民主与平等精神贯彻到位,与学生进行心贴心的朋友式对话,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尤其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促使学生积极配合学校的管理工作。其二,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管理。大学生是高校的主体,没有学生高校便丧失了意义。“让学生参与管理,不但会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参政、议政能力,还会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校意识。”高校要给予学生参与管理的机会,实现轮流值班制度,把管理工作纳入学业成绩中,形成激励机制,在实践中转变学生被管理者的固化思维,努力实现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目的。

(三)注重“人”与“事”相协调的方法

大学生管理是教育管理者与大学生之间就其学习、生活等事宜进行有机负责、指引、帮助的活动,目的在于促进大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在某种程度上讲,大学生管理便是由“人”与“事”两个要素构成的,提升大学生管理的时效性,便是要注重采用“人”、“事”相协调的方法。传统的大学生管理工作过于注重对于某件事、某些事、某类型事的关注,而轻视事件背后与学生的相处方式或教育方式的问题,总体上对学生的教导不够。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管理工作日益复杂化,往往事件产生的原因也是复杂的,包括社会的因素、学生个体的因素、管理者的因素或管理体制、机制的因素等,但高校要做的是在不断提升管理者素养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如何在管理中教育学生、疏导学生,培养其具有良好的品质,尤其是要知诚信、懂礼节,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与人际关系能力,使其明确具体的行为规范,保证人与人和谐相处、事与事协商解决。

(四)采用柔性化管理的方法

柔性化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方法,其要求管理者要站在学生的视角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基于大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心理需求,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以委婉的方式实施管理。从内涵上讲,柔性化管理体现的是一种“无为而治“,“即在管理中重规律、重德性、重内在、重激励、重和谐,有目的地对大学生因势利导,充分调动与发挥他们自身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由此逐步引导大学生产生强烈的道德观,并内化为自觉的行为,最终达到管理的目的。高校要采用柔性激励的方式推动大学生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提升综合素养,并根据大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柔性激励措施,如榜样激励、竞争激励、物质激励等。

三、提升大学生管理时效性的途径

(一)有效调配教育资源,做好提升大学生管理时效性的基础性工作

其一,合理调配大学生管理所需的物质资源,主要包括硬件设备与资金。大学生管理是高等教育领域内的一项重要活动,在开展过程中需要必要资金与设施设备,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课余文化活动、设计不同的学习方式等,离不开物质条件的支撑。高校要根据不同年级大学生的不同特点与身心发展规律,在遵守管理规则的前提下,分层次、分梯度、有效地、合理地调配物质资源,促进大学管理的规范化。其二,合理配置文化、理念等软资源。大学生管理时效性的提升,很大程度取决于高校文化环境与理念是否保持先进性,在现代大学制度盛行的背景下,合理发挥校园文化理念对大学生管理的促进作用是关键,要及时做好信息的收集、调配与反馈工作,推进大学生管理的科学化与民主化,明确工作的方向与原则。其三,合理调配高校人力资源。大学生管理工作是教育管理者对大学生的引导、培养、管理过程的活动,其时效性的提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育管理者的管理能力、管理艺术及个人素养。

(二)尊重与维护大学生基本权益,深化“以人为本”理念

其一,转变大学生管理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本精神作为管理的核心理念落实到位,在对学生的管理中强调道德化教育,做到“为学生服务,学生学会服务”。其二,不断完善大学生管理程序。在明确理念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完善管理程序,从法律、制度等方面充分保障大学生的基本权利,努力消除大学生权利实现的程序障碍。其三,建立健全大学生参与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是学生管理的“法律”文本,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作为学生管理实际工作的依循,直接影响学生管理的状态和水平。

(三)把握大学生管理的基本规律,发挥各要素的联动作用

其一,把握大学生管理的基本规律,了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及行为方式等,从大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深刻把握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思想变化规律、学习生活规律等,由此创设大学生学习生活环境,制定管理决策,设计管理制度,提升大学生管理的时效性。其二,把握大学生管理的基本规律,深刻了解教育管理教师队伍的选拔、培养规律,努力打造一支年龄结构合理、能力突出的管理队伍,促使其成为大学生管理的好助手,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使其由被动管理对象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其三,把握大学生管理各要素的属性与特点,具有社会形势、政策与历史发展规律横纵相结合的大局观,充分发挥各要素的联动作用,达到最优组合效果。

大学管理论文篇(6)

1.管理理念滞后,大学生的被动性较强受计划经济体制的遗留影响,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大学生管理理念比较滞后,难以符合时代与教育的发展规律。当前,我国高校在大学生管理方面普遍重视管理、轻视服务,忽视了大学生管理的服务职能,导致大学生管理工作过分强硬化,且民主化不足。高校普遍将大学生作为管理中的客体,忽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与能动性,直接导致大学生管理的工作效率低下。

2.管理手段单一,大学生的个性特征被忽视管理手段的单一化,是制约大学生管理功能发挥的关键因素。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大学生管理模式类似于行政化的管理模式,强制性较强,人性化较低,对大学生的生活及学习规划出条条框框,并强制性地要求其行为符合规范标准,忽视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针对大学生个体的不同特点进行面面都需要学校予以关注及支持,这就导致大学生的需求难以被满足,使得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施效果较差。

(二)主体间性理论运用于大学生管理的价值表现

1.能够明晰管理者与大学生双方的地位,实现双方的地位平等主体间性之所以可以在现实生活中被运用,根本原因在于它对主体间的共同利益取向的强调,在大学生管理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对于物质条件具有共享的特性,因此,在大学生管理中运用主体间性理论,可以使管理者与大学生建立共同的利益取向,从而将两者置于平等的地位。除此之外,主体间性理论强调主体之间的对等交往,反对工具理性的功利化理念,这就为大学生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环境,从而增加了管理者与大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将双方置于平等的地位。

2.能够构建合理的沟通渠道,实现管理者与大学生双方的理解交往主体间性理论指导下的大学生管理不仅要求管理者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还激发了处于主体地位的被管理者的能动性与创造性,从而将大学生管理中的内容与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保证了理论的可行性与科学性,同时提高了管理手段的实施力度。除此之外,主体间性理论要求大学生管理中的管理者与大学生构成对等交往性的关系,强调主体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如此便可以增加管理者主体与被大学生主体之间的理解与信任,实现双方的理解交往。

3.能够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实现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在大学生管理中运用主体间性理论就取消了管理者的主体地位,将大学生与管理者置于同等的地位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及心理方面的各种需求,如此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更容易具备健全的人格。除此之外,主体间性理论要求管理者关心大学生生活及学习中的方方面面,强调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并为大学生提供一个相对自由的发展空间,提倡大学生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及创造力,如此更容易实现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

二、大学生管理新思维———主体间性特征在大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一)主体制约性主体间性理论认为,主体与主体的关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的交往有赖于他们共有的客观世界,客观世界不仅为他们提供物质基础,同时也对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起着制约的作用。因此,以主体间性理论看待大学生管理,管理者与大学生之间交往活动的内涵、特点、性质等都与其所处的客观世界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管理者与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协作等均是以高校管理体系为物质基础,在特定的时代背景、社会潮流、文化环境下开展并进行的。这就制约了大学生管理中的主体,对他们的各种行为进行了规范。

(二)地位对等性主体间性理论强调主体与主体间的对等交流,反对工具理性极端功利的理念,只有将交往双方的地位置于同一高度,才能使双方完全融入于交往之中,通过协同配合实现共同利益。在大学生管理中,地位对等性为每一个主体都提供了均等的机会,并要求每一个主体都必须对自己的意愿、情感、打算进行表达,这就为大学生提供了相对自由的发展空间。主体间性强调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独立人格,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建立在人格完整的基础之上,因此在大学生管理中,主体间性对管理者与大学生人格的完整提供了保障,从而提高了大学生管理活动的内涵。

(三)交往相互性哈马斯曾经说过:“人类的存在并非以一个独立的个人做基础,而是以‘双向理解’的交往做起点。”主体间性理论认为,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是交互的,不仅体现在交往的形式上,同时也体现在交往的内容上,双方的思想、观念、意愿、情感等都在交往的过程中相互传递着,唯其如此,才能保证交往双方的相互理解、相互认可、相互包容,为主体之间的协同配合提供基础保障。因此,主体间性理论运用于大学生管理中,促进了管理者与大学生之间交往的相互性,丰富了双方的交往内容,并加深了双方的交往程度。(四)沟通主动性主体间性理论认为,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是以主动性为前提的,如果主体之间任何一方处于被动或者消极的状态,主体之间的交往就失去了真正意义与动力,因此,主体间性理论要求各个主体必须以主动并积极的态度进行交往。在大学生管理中运用主体间性,可以提高管理者与大学生双方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管理者充分运用激励、引导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管理,同时促使大学生主动向管理者表达自己的观点、意愿与建议,如此不仅拓展了管理者与大学生的交往空间,同时也提高了大学生管理的工作效率。

三、大学生管理的新路径———主体间性理论指导下的全新管理模式

(一)管理主体的转变———由单一型转向多元化现阶段,社会经济迅猛发展,推动了教育行业的繁荣,对大学生管理造成影响的因素增多,导致大学生管理所处的内外环境复杂且多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管理目标的实现与问题的解决需要高校内外部的各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并在交往中相互认可、达成一致,促进共同利益的实现。而传统大学生管理的主体过于单一,在传统大学生管理模式下,高校的大学生管理仅仅限于内部系统,安排一些管理人员对大学生进行管理,管理主体过于单一化,不能顺应当前教育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更不能满足大学生管理的内在需求。借鉴主体间性理论,大学生管理的主体应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在大学生管理中各个管理主体不仅是一种共生的状态,同时还具有共同的利益取向。因此,大学生管理的主体不仅要包括传统的大学生管理职能体系,还必须包括科研、教务、生活保障等职能部门,除此之外,企业、社团、家长等其他相关利益者也必不可少,增加大学生管理中的主体,还需要使他们充分发挥管理的功能作用。这就需要高校与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交流,使各利益相关者充分认识到大学身管理与他们的自身利益息息相关,关系着他们的长期发展与未来,从而使他们在大学生管理中充分发挥积极性与创造性。只有将大学生管理的管理主体由单一型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才能符合时代与教育的发展规律,满足现阶段大学生管理的内在需求。

(二)管理内容的转变———由针对学习成绩转向重视日常生活管理现阶段,国家与社会急需全面型与综合型人才,因此,高校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落实大学生全面化的培养方案,不仅要重视大学生的学习成绩,丰富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更需要提升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与素质,引导大学生树立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大学生知识结构、能力素养、思想内涵的全面发展,从而为国家及社会输送综合型人才。然而传统的大学生管理过分强调学习成绩的重要性,忽视了大学生管理的其他方面,忽视大学生课余时间与日常生活的管理,导致大学生管理的内容单调,不能满足时展的需求。在大学生管理中运用主体间性理论,大学生管理内容需要由针对学习成绩向重视日常生活管理过渡。因此,高校必须引导大学生构建自己的生活结构,包括认知学习、能力培养、文化娱乐等,并关注大学生的价值观、情感、态度等因素,指导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重视日常生活中的实践及体验,并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进行引导,帮助他们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培养正常、健康的行为方式,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大学生的校园生活环境,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健康、舒适的空间。

大学管理论文篇(7)

班委在整个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十分重要。他们这一群人既是班主任管理理念的直接感受着,也是班主任管理理念的传达者和实施者。他们应该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是班主任与所有同学充分沟通和交流的中介渠道。如果这个渠道不畅通,参与式管理就形同虚设。所以,作为班主任来说,在制定一些框架性制度的同时,可以放手让班委去进行具体的管理,班主任只需要把握整体方向和原则即可。这就需要班主任在遴选班委的时候,高度重视对班委成员的挑选,其次就是注重在日常管理过程中,重视对班委能力特别是管理能力,沟通能力的培养。作为班委,也应当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沟通和管理能力,其次就是要把班级同学的意见及时反馈班主任,把班主任的想法,及时向同学传达,保证班主任与同学之间沟通交流的顺畅。

2、其他班级成员

作为班级管理最主要的参与者,要注意主动的培养参与意识和管理意识。需要班级同学养成积极主动的意识。在班主任和班委的组织下,有意识地、主动地和积极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主动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诉求。共同参与制定班纪班规,参与班级文化建设活动。严格来讲,班级同学才是班级管理真正的主体。因此,对于班级管理,要有主人翁的精神。

二、参与式管理方法尝试

在对班级参与式管理的角色厘定清楚以后,如何切实可行地把参与式管理的模式贯穿于整个班级管理,将是要讨论的重点。班级管理,独具特色和创造力的方式方法十分关键。其中,主题班会、特殊班级活动以及学生学业规划是重中之重。

1、主题班会

各个班级在遵照学校要求召开例行班会的同时,可以对班会的实质内容进行有意识地设置。在时间上,可以定期(比如每一个月或者每两个星期)召开内容丰富和极具特色的主题班会;在内容上,可以发动全班同学,共同参与制定主题,也可以结合每个月的特色节假日,比如地球日、法制日等,围绕这些内容,进行主题班会,还可以针对某一时段社会热点问题,时事政治等内容,有序开展活动;在形式上,可以采取班级大讨论的方式,鼓励所有人参与,也可以采取主题演讲等方式,对同学们的思想进行引导,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地点的选择上,可以考虑在教室,也可以在宿舍,甚至可以在校园进行主题班会。通过主题班会的召开,引导学生的思想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独具特色的班级活动

在班级日常的管理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特色班级活动,也是凝聚班级合力的有效方法。可以充分听取班级同学的意见和建议,选择一些适合本班全体同学参与和开展的活动,例如,在本班全班男女同学混合参加的各类球类比赛,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球类比赛,丰富学生的生活。甚至可以考虑邀请其他班级的同学,进行类似的体育比赛,加强与其他同学的交流。此外,可以设置温馨的生日晚会,定期给班上过生日的同学举办生日晚会,把班集体打造成一个团结温馨的大家庭。还可以组织本班同学一起参与社会实践,从事一些有意义的公益活动等。

大学管理论文篇(8)

大学生首先是社会公民,而人文素质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指出:“学校教育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仅仅是作为一个专家。”人文素质教育以人为对象,它是人通过各种途径将人文知识进行内化而形成的。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内在品质,是一个人之所以成其为人并进一步成为人才的关键因素之一,人文精神实质是人类自我关怀,是自尊和尊重他人的价值,它是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命意义和人的理想的关注。

(二)搞好人文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实现高等教育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高等教育工商管理专业的办学目标是培养能够掌握工商管理前沿理论和专业实用技能,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具备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所以,管理工作者主要的工作是围绕人展开的,而人的复杂性决定了我们在培养管理人才的时候不能只注重科学性,只关注学生技术性实用性的知识。

(三)多种因素造成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较低

社会是造成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关键原因,市场经济所必然导致的功利、理性、物化,个人利益的追求、大众文化的流行,使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在某些层面缺乏人文价值的导向,导致物欲至上,拜金主义等一些不良思潮在一定程度上流行。例如由广州的廖勇等对820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很多大学生存在“人生目标茫然”“人生支柱物质化(权力、金钱)”“信仰危机”等严重的思想问题,以就业为终极目标的功利和短视培养模式造成对人文素质培养的形式化。

二、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思路

(一)充分认识工商管理专业特点,转变办学思想,以培养具有厚积薄发能力的人才为己任

张杰认为,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学生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商业道德、终身学习的能力、合作沟通能力、经营管理能力、适应社会变革的能力、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素质。因此,高校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沉住气,抛弃企图“立竿见影”的办学思想,拿出“百年树人”的气魄,在强调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应该充分重视人文素质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道德体系和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诚、信”等价值观、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辅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只有这样的人,才是一个合格的职业管理人,只有培养出这样的人的高校,才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承担起了应有的社会责任。

大学管理论文篇(9)

随着校园网络的普及,大学生的网络生活需要耗费大量时间。长时间的网络生活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情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首先网络语言国际化会带来民族价值观挑战。一些西方国家依靠网络技术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严重威胁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同感。其次,一些有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黄色或黑色网站的挑战。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随意、虚假信息,恶意煽动学生情绪。学生长时间接触这些负面信息,会动摇对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产生不满、失望的情绪。最后,由于大学生在网络上耗费大量时间,导致他们现实生活中的交流越来越少,人际关系冷漠和感情疏远。

1.2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潜在威胁

大学生中间有两个网络群体:聊天族和游戏族。适当的网络聊天和网络游戏对大学生是有一定好处的,但是过度沉溺于网络聊天和网络游戏,则会使他们沉溺于虚幻的世界,产生现实和虚拟世界的矛盾感。长此以往,会使大学生越来越依赖网络,不仅花费了大量金钱,荒废了学业,而且还会产生厌世情绪,造成大学生一些心理问题。

1.3一些学生利用网络扰乱社会秩序

一些学生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出于好奇心,通过网络非法获得他人的个人信息,侵犯了他人隐私。还有一些大学生甚至利用自己所学专业知识传播网络病毒,破坏网络安全,有些学生甚至利用网络传播国家信息,严重威胁国家安全。还有极少数自制力较差的大学生在网上大肆传播暴力、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

2应对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管理挑战的措施

2.1完善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学生教育工作机制

首先要健全大学生管理工作机制。高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网络文化教育的战略意义,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工作体系,大力提高大学生管理工作者的网络技术水平。二是完善物质保障机制。学校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提高校园网络建设水平,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氛围。三是完善网络文化教育创新机制。在传统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构建网络时代的学生管理新模式。

2.2发挥学校网络中心的作用,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学校网络中心提高技术水平,严密监控校园网络内容,对网络上的不良信息进行技术过滤,以避免各类不健康的信息对大学生的侵蚀。同时,还要根据网络管理的规章制度和规范要求,对大学生的上网情况进行有效管理,防止他们访问一些不健康网站,为大学生管理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2.3增强管理者素质,提高管理水平

面对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挑战,大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对此情况引起足够重视,增强忧患意识,要始终以正确的理论引导学生,以先进的方法教育管理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在发挥传统工作优势的基础上,加强网络环境中开展学生管理的理论研究,充分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和信息技术手段,改变管理观念、调整管理策略、拓展管理领域,创新网络时代的大学生管理工作方法,开辟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新天地。

大学管理论文篇(10)

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浅析

通过对工学结合六种模式的分析,并结合伯顿•克拉克的“协调三角形”理论,笔者认为,可以从学校,企业的密切配合来提高工学结合的开展有效性,提高大学生管理水平,具体如下。企业首先要转变观念,逐步承担办学主体的角色,培养,选拔,储备以工学结合的技术型人才。其次,企业有义务接纳学生和教师到企业实习,培养高级技术人才,从而实现整合优化学校资源,实现共赢。高等院校要建立全新观念与服务于学生的心态,配合企业,与企业融为一体,基于工学结合来培养大学生,实现育人与用人的有效衔接,形成互惠互利的有利机制。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1.高等院校必须建立创新型全力服务于学生的观念

明确国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基于“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并把“工学结合”模式作为一项高等院校大学生的改革创新的根本方向;把“工学结合”模式作为我们思考高等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问题的重要依据,并据此来转变与创新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办学机制;把“工学结合”的开展作为一种科学的人才观,让大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职业技能与自身的价值,从成功走向成才,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

2.高等院校必须建立为全心全意学生服务的心态

高等教育的本质培养目标是“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因此,高等院校就要建立为学生服务,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素质的心态。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提供周密必要的服务,帮助学生就业,提高职业素质。为学生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兴旺提供有力支持。

3.高等院校要进行合理的课程改革

“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首先的要求就是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以往传统的课程都是在课堂中进行教学,但“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需要在企业中进行教学。这种创新型课程模式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技能,使课程与实践操作紧密相关。形成一种不以书本为主,而是以项目为主的技能型课程。帮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也达到培养能力的教育管理目的。

4.高等院校双师结构队伍建设中的工学结合

基于“工学结合”大学生培养模式具有开放性和职业性的特点,高校的师资队伍不仅需要课堂授课,还需在教学实践场所进行现场技术性指导。也可在学生顶岗实习的用人单位聘任兼职教师,对其进行教学管理培训,按照学校的管理条例对学生学习实践场地严格监督与指导。

大学管理论文篇(11)

高校党政管理队伍存在的问题很多起源于管理队伍不被重视这个源头上。重视是从上到下的高校领导和全校师生重视管理队伍建设,尊重管理人员的工作,那么管理人员会强化自身身份的认同感,将工作当成是人生的事业来做,以主人翁的意识认真做每一项工作。对待工作的态度决定了工作效率,影响态度的因素除了自我要求外,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界的期望。只要党政管理人员心态调整好,消极的情绪就会减少,工作笑脸增加,很多问题将迎难而解。重视不能只是口头形式,必须有必要的政策和措施来落实。“高校要重视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应该像培养学术带头人那样培养管理干部,教学与管理两支队伍一并规划、一并推进。在制定工资升级、岗位津贴、表彰奖励等政策时,应根据高校教师、干部队伍的人数按比例下达指标,做到政策面前人人平等、一视同仁”[2]。

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