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铁路工程师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0 16:15:49

铁路工程师论文

铁路工程师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4-0076-02

铁路专业化人才的培养一直是铁路院校高等教育的目标[1]。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紧密相关[2],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铁路基础理论知识、了解现场工程实际问题,提高专业素质,成为特色创新型人才。我国高速、重载及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3,4],拓宽了铁道工程学科的市场需求,专业教学方法[5-7]成为铁道工程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促使各铁路学校对相关课程进行改革和建设。

“工务管理及检测技术”是北京交通大学铁道工程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通过改革,将最新研究成果充分纳入课程教学、优化教学内容,采用最高效的授课技巧开展课堂教学、优化教学方式,使土木工程及铁道工程专业学生充分掌握铁路工务管理中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同时促进创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该课程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工作,在授课内容、教学方法、课外实践及考核方式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一、教学目标及对象

1.教学目标。“工务管理及检测技术”是我校土木工程学院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具有鲜明的铁路行业特色。课程着眼于本科生的专业素质培养,立足铁路工务设备的运营维护,使学生系统学习铁路线路养护维修、质量评定、养路机械、工务安全及信息化、测试方法及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对象。本课程在大四上学期开设,主要教学对象为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土木工程方向、铁道工程方向、城市轨道工程方向的学生。除此之外,交通运输工程(铁路相关方向)及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也可以选修本课程。从往年的教学经验来看,很多跨专业考入我校铁道工程专业的研究生也前来听课。

3.教材建设。为满足教学的要求,教研室2009年申请了普通高等教育铁道部特色教材立项项目,编写了《铁路工务管理》一书并已正式出版[8],内容包括工务设备检测与管理标准、修程修制、养护维修、大型养路机械、工务信息管理与辅助决策系统等方面,最大特点是在系统介绍工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融入了最新的方法、设备和技术等介绍。

本课程大部分教学内容以《铁路工务管理》为主,部分轨道测试方面的内容参考《铁路工务检测技术》、《铁路轨道动力测试技术》。此外,还向学生推荐《铁路工务技术手册》、《轨道工程》、《无缝线路研究与应用》等相关书籍和资料。

二、教学改革方式

1.教学内容。以前内容多围绕普通铁路开展,本课程结合当前高速、重载及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拓展了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师平时需查阅大量有关铁路发展和铁路运营的文献,向学生讲授国内外铁路最新技术和问题。针对高速铁路,新增加了无砟轨道、高速道岔等新型结构病害及其维护方法等内容,并讲授在线监测方法、综合检测车等内容;针对重载铁路,新增介绍重载铁路轨道的受力特点、破坏形式及养护维修要求,重点讲授重载铁路道砟磨损的成因、测试方法和处理措施;补充了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的相关内容,包括地铁及轻轨线路的主要病害特点、工务设备的养护维修方法、轨道检测及钢轨异常磨耗的整治方法等内容。

2.教学方式。“工务管理及检测技术”课程是学生了解铁路现场作业内容的第一门课,前期所学“铁道概论”、“轨道工程”等仅从结构特征、技术特点等方面进行了介绍,课程在课件制作、课堂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并增加了学生动手环节的内容。①使课件更有吸引力。本课程信息量大,采用多媒体教学,更为形象和直观,如轨道结构病害形式、大型养路机械等用图片展示;一些结构非常复杂又抽象的关系,如测试系统间数据传输关系、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分析采用流程等表达。课件中所包含的大量的国内外文字资料和图片,每年都会进行更新,使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有很好的感性认识。②积极开展课堂讨论。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气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组织学生们积极开展问题讨论。采用的方法是:提前2周布置思考题或讨论题,课堂预留半节课进行讨论,一组选派3~4名同学进行介绍、阐述,其余同学进行补充、提问、质疑,教师鼓励并引导同学们充分参与、发表自己意见。课题讨论会一般开展4~5次,讨论主题多样、内容涉及面也往往较广,对学生的要求是能够了解即可,避免对学生施加过大的学习压力。③注重课堂提问和复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课堂中,教师通过提问,促进学生对前面内容的主动复习;课间休息时,教师与学生们交流讨论,积极解答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课后,教师布置作业,加深学生对本章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教学内容结束后,安排l次考前复习课,对课程的内容和主要知识点作一个全面的回顾。这一反复学习的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绝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课程内容。④增加学生动手环节。工务管理与检测技术具有较强实践性,参观实习是课程学习的重要一环。工务作业和检测中有很多小型仪器设备,如钢轨探伤仪、钢轨轮廓仪、道尺和钢轨平直尺等。利用课外时间,在实验室室外线路上进行模拟测试,教师先介绍演示,然后同学们分组亲自动手进行轨距测量、钢轨轮廓测量,体验测量工作的不易性。此外,针对轨道动力测试,指导学生在线路上粘贴应变片、安装加速度和位移传感器等,利用IMC动态数据采集仪对结构振动进行测试。增加学生的动手环节,可以提高学生对于现场测试检测的认知。

3.考核方式。参照原有的考核方式和其他选修课的考核方式,考虑本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增加本科生对铁路工务和检测的认识和了解,加大课程平时成绩所占的比例,平时成绩由原来的30%增加到现在的40%,而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重降低,仅占总成绩的60%。考试采用开卷的形式,试卷注重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围绕教学大纲和课后习题进行出题,主要包含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讨论分析题3种形式。简答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讨论分析题则需要学生结合现状进行多个知识点的综合应用。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课外实践四个方面,分别占总成绩的10%、15%、10%和5%。课堂表现主要为课堂讨论表现、回答问题表现等;课后作业主要考察学生完成作业的认真程度;课外实践部分主要为课外动手环节成绩。

三、课程教学实践效果

1.教学评估。“工务管理与检测技术”课程开设已近10年,本科生的选课对象主要为保研生、考研生(铁道工程方向)和想进入铁路相关单位的毕业生。老师通过讲授丰富的专业内容、积极开展课堂讨论、注重课堂提问和复习、增加动手实践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每学期结束都会对课程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考评,包括教师态度、授课效果、辅导答疑、实验、作业等方面。近几年来,本课程综合得分较高,这充分说明学生对本课程的教学效果是认可的,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是成功的。

2.后期评估。由于本课程是一门与现场应用紧密结合的专业课程,学生后期的反映更能说明课程的成败。大四下学期的毕业设计,对本课程中的无缝线路管理、无砟轨道病害及维护、轨道不平顺控制等方面的内容有一定的要求;攻读研究生的同学,增加了对现场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自己对铁道工程专业的认识,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从事科研工作提供了平台;进入社会工作的同学,掌握了现场维护和检测的基本知识,为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手段和理论依据,特别是进入各铁路局工作的同学,熟悉了线路、桥梁、隧道的养护维修方法,工作后可以快速进入角色。

四、结语

“工务管理及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中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后期工作特点,结合当前高速、重载及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结构,介绍了工务管理和检测技术的要点和难点。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强课堂讨论及实践性教学,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目前,该课程已经成为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工程、铁路工程等专业的重要选修课程。

经过轨道教研室所有教师的共同努力,该课程教学改革效果十分明显,编写了相关教材并具备了完备的教学体系,能够很好地适应当前铁路特色人才培养。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改实践成果,也为多个铁路局职工技术培训、铁路职业院校学生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参考文献:

[1]马驷,王琳.国内高校交通运输专业培养计划的比较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2):39-43.

[2]李方慧,赵永江,孟凡.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的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13,21(6):40-42.

[3]何华武.中国高速铁路创新与发展[J].中国铁路,2011,(12):5-8.

[4]顾岷.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与展望[J].中国铁路,2011,(10):53-56.

[5]练松良,李海锋,许玉德,等.《轨道工程》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2,(30):97-98.

铁路工程师论文篇(2)

从1948年第一支铁道部队在炮火纷飞的东北战场诞生,1950年9月在北京圆恩寺火神庙创建铁道兵学校,到现在的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整整57年的办学历史。

第一代铁道兵发出“大军打到哪里,铁路就修到哪里”的铿锵誓言;抗美援朝时期,朝鲜人民和祖国人民赞誉铁道兵为“打不烂,炸不垮的钢铁运输线”;和平建设时期,“汗水溶化千层岩,风枪打通万重山”,是铁道兵战士在不同恶劣的环境中锤炼出来的豪言壮语。一代伟人元帅在庆祝铁道兵成立三十周年时题词:“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对铁道兵给予崇高赞誉。1984年,铁道兵告别军旗,脱下军装,并入铁道部,改为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在改革开放时期,不断发展壮大,适应国家经济建设需要,成为国家直属的国有特大型建筑企业,名列中国企业500强,并入选全球225家最大承包商,进入世界企业500强。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也伴随着这支队伍,改革创新,发展壮大。

从1954到1983年,在先后修建的黎湛、鹰厦、包兰、贵昆、成昆、襄渝等52条铁路干线中,战斗在铁路建设一线的技术人才有三分之二来自于铁道兵学校的“军校学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承建和修建了沈大、济青、太旧、宣大、成渝、京珠、京沪、京福、京深、京承、赣粤等上百条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工程,累计18000公里;参加建设的机场26个,水利电力工程132项,地下铁路和轨道交通50项;房屋建筑面积3541万平方米。在火热的施工工地活跃着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莘莘学子,被中国铁建工程局称为“新时代筑路先锋”。

34年的铁道兵军旅生涯,16年的铁路行业办学,注解着“军魂”塑造的刚毅挺拔,传承着“路魂”堆砌的“中国铁军”作风,延续着铁道兵“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风餐露宿,沐雨栉风”的战斗精神和“艰苦奋斗、志在四方”的优良传统。3次迁址、6次更名、4次改制,2000年改制为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紧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学院开拓创新,勇于进取,得到长足发展,“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办学精神,一路诠释着从铁道兵到铁路职工,从“军校教育”到高等职业教育这种独特的文化符号。

削“军工”,增“土建”建设需求学科

1999年以前,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只有铁道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财务会计、物资管理四个专业。应该说,这些专业适应了由“兵”到“工”的转换,也适应了当时的经济体制,其办学规模、培养模式、教学手段等也适应了当时的经济环境。

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随着由行业经济到区域经济的服务面向转换,这些专业远远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也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教育消费的需要。经过调查研究和论证,从2000年开始逐步增加了一些市场急需的专业,比如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增加了楼宇智能化技术、隧道与地下工程技术、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增加了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还增加了企业现代物流、企业施工会计、旅游酒店管理等专业。

在整体专业设计上,学院按照专业口径扁平化和专业群建设的思路,根据交通土建大类的专业优势,将每个工科专业都要讲授的测量课,单独划出并整合成“工程测量”专业,且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大量招生,重点建设。到目前为止,学院形成了以测绘工程类为龙头、以交通土建类为主干、以机电信息类为两翼、以人文财经类为支撑的专业格局。

在每个大类下,学院对专业又进行细分,形成专业群。比如土建大类以建筑工程技术为龙头,建设工程测量技术、铁道工程技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隧道与地下工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工程造价、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建筑设备工程技术等10个专业,形成了土建专业群。又如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龙头,整合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数控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形成电子电工自动化专业群。还比如现代物流专业,整合物流管理、商业自动化、市场营销等专业形成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

戒“赵括”,效“廉颇”打造善道师资

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现代工科“教书先生”,只满足于“书斋论道”是不行的,必须“贴近一线”,到火热的施工现场去,把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按照这种思路,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致力打造一支“三技复合、三级火箭”的应用型师资队伍。“三技复合”就是要求教师,在掌握教育教学技术基础上,可以进行科学研究,同时还能够进行社会服务。走上讲台是教师,拿起课题做学问,来到工地又能“开山凿路”,集教师、科技工作者、现场技术服务于一身。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冲刺技术服务、科技研究的更高等级,“长江后浪推前浪,为师善道传后人”,形成了一支符合职业技术教育特点的教学、科研、技术服务人才团队。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利用道路与桥梁、地下工程、机电工程、环境工程、管理科学与计算机软件等研究所的优势,通过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等形式,瞄准企业所急,直接服务企业,服务地方经济,与企业合作解决技术难题。在打造既有学术理论造诣、又有工程技术专长的应用型师资专业队伍的同时,为施工一线服务,形成了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的“三维一体、服务基层”的科技服务特色。在渝怀、青藏、京沪、洛三等铁路施工现场,在高速铁路、高等级公路、高层建筑等施工项目技术服务中,运用了“大跨度钢筋混凝土箱型拱桥支架技术”、“大跨度隧道支护技术”、“连续梁桥快速施工技术”、“隧道快速掘进技术”、“空间预应力索桥建造技术”、“悬索桥架设与安装技术”、“预应力锚索桩板墙锚固技术”等,加快了施工进度,提高了施工质量,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的技术进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科技服务中,教师下基层、跑工地,与施工技术人员服务在一线,吃住在工地,研究在现场,经常挑灯夜战,加班加点。回到学院后,整理施工资料,充实教材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赶写论文报告。在现有的300名专任教师中,领军人物有全国詹天佑人才奖2人,教育部教学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5人,全国交通土木工程委员会成员1人,铁道部中青年专家1人,河北省自动化协会成员1人,河北省高职高专评估委员会人员3人,河北省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1人,河北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人;院长胡振文教授,在教学上从教师到教授,在管理上从处长到院长、党委书记,学术上从“灾变理论”到“智能园区建设”,一直到“智能交通控制理论”,为智能化专业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土木系主任隋修志教授以工程教学擅长,以“大跨度”的桥梁支架、隧道支护为关键技术,成为铁道工程、道路与桥梁、地下工程的学科带头人。学院现有技术服务级教师136名,全部有在研课题,在科研全时率不到40%的情况下,经常牺牲节假日、星期天跑现场、做实验,开展现场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为企业积极解决施工生产中的技术难题。至今,学院有50多人经常活跃在火热的施工工地,把先进的工艺、工法传播到施工现场,也把现场新鲜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回教室,充实教材,丰富课堂。

扶“儒生”,驭“战车”培养实用人才

进入21世纪以来,面临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跨越发展,社会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数以亿计的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学院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以睿智的眼光审时度势,及时更新办学理念,明确发展重点,调整工作思路,坚持“高等职业教育不动摇,高技能人才培养不松懈”,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致力建设区域引领、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示范性高等职业学院,力争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教研中心、新技艺促进中心、职工教育培训中心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心。由于定位准确,教学措施得力,人才培养成绩显著,现在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已成为中国铁建、河北路桥集团等大型建筑企业的生力军,河北测绘大队、石家庄市政公司等大中型施工企业以及交通、房地产、电机、电器等企业的骨干技术人员大多是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

在前不久毕业生跟踪调查中,部分铁路施工企业对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的评价为“能征善战”,这是对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多年来办学历程、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肯定。近几年来,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各条战线输送了6000多名毕业生,其中90奔赴铁路施工第一线。他们把知识才华和艰苦创业的作风带到了工地,成为青藏铁路、高速铁路、公路等国家重点工程骨干,做出了贡献,赢得了荣誉,有的被评为国家、省、部劳动模范,“共和国青年建设功臣”。

铁路工程师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2-0120-02

随着铁路的高速现代化发展,新技术、新设备在铁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铁路企业生产模式和经营模式的巨大转变,对职工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给铁路职工队伍的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近年来,人才结构不合理、职工素质和能力越来越不适应岗位需求、高技能人才供不应求及培训资源相对匮乏等问题凸显,这引起了铁路各部门、各路局的高度重视。有关高等院校针对这个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铁路人才需求和铁路培训的现状,制定了符合铁路各种人才需求的人才培训计划。如何提高这一培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是铁路培训教育部门需要考虑的问题。发展铁路函授教育,没有既有经验,没有固定答案,无固定培养模式,需要从实际出发,创出自己独特的教育路子来。

一、铁路培训教育存在的问题

1.铁路职工队伍文化基础差,思想观念滞后。铁路职工来源主要靠三种途径,即社会招工、部队转业和少数政策性子女顶替。他们中的一些人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理论根基不实。同时,受到“高、大、半”模式的影响,缺乏危机意识、长远观念和竞争意识,没有意识到教育优先、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

2.铁路职工任务重,无法保证教学。很多铁路职工工作任务非常重,离不开工作岗位,保证不了正常的学习。由于平时工作忙和累,有些就算是来学院也没精力学习,甚至是来校休息,正常上课的学生很少,影响了教学。

3.培训模式陈旧,无法适应新要求。传统的职工培训模式重理论轻实践操作技能,无法适应新的岗位要求,加上单调、枯燥的教学使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培训教材陈旧,不能跟上知识更新和新技术发展;职工培训形式不灵活,与现场脱节。

4.教师队伍水平欠缺,无法满足教学需要。大部分函授教育的教师,都是成人教育学院聘请的来自有关院校和部门的教师。他们虽然具备较深的理论水平,但普遍缺乏现场工作经验,造成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理论的讲授而无法进行技能操作的局面。

5.培训体系欠完整,无法实施多样式培训。由于高校推出的培训计划有些也只是适应日益发展的铁路需求提出的,处于刚起步阶段,缺乏对铁路部门各种工作的深入了解,无法制定完美的培训体系,培训过程比较单一。

6.培训内容无法适应发展需要。目前,铁路培训过程中存在“重量轻质”、“重培训轻效果”、“重短期轻长远”的现象,缺乏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影响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二、铁路培训的解决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日益更新,铁路生产模式发生巨大转变,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就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新环境。铁路函授教育是铁路企业适应社会发展、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是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和综合技能的必要措施,是提升铁路现代化整体水平,提高铁路企业生产效益、安全保障能力、职工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1.大力宣传,提高重视。转变领导的教育观念,提高重视,是做好铁路函授教育的前提与基础。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大力宣传铁路函授教育的重要性,要与铁路部门领导多交流和沟通,让领导转变思想观念,这样才能保证函授教育的实施。

2.制定培训计划要找准方向。要充分树立企业是函授教育主战场的意识,只有企业重视,学校的函授教育才能得到正常开展。因些,作为函授教育工作者应深入企业对企业人才需求进行调研,根据企业的发展变化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为铁路企业的改革服务。

3.制定合理的培训课程体系。一些铁路职工基础知识较差,综合素质较低,思想观念滞后,合理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对职工未来的知识结构会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是保证函授教育正常运行的关键。所以要深入企业,与企业人事部门沟通,根据铁路职工知识水平、知识结构来合理设置课程,确定普通课、技术基础课、专业课的结构比例,要合理设置课程,制定科学的考核标准。

4.教学过程中要重实践,强调实用性。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培训内容要讲求实际,强调实用、实效,重点放在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的讲授上。

5.采用多样式的培训手段和方式。改变以往课堂灌输式教学,多采用案例教学法、参观考察法、专题学习法、远程教育等教学方式,采取长期与短期相结合,专业与业余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发挥铁路职工培训的多样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倡导自主学习,既要满足快速培养岗位人才的需要,又能满足员工自我发展和远期需要,解决员工因路程、工作时间等原因难以参与培训的问题。

6.丰富培训体系,实施多样化培训。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职工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不断提高工作技能。教育过程中既要注重传授管理知识、业务技术、操作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职工的思想道德培养,注重思想教育、职业操守、道德礼仪、团队精神的培养和企业文化的灌输,使员工能够在良好的企业氛围中工作。

7.与职工所属单位共同管理学籍。与职工所在的单位共同进行管理,制定严格的考勤、学籍管理制度,对表现好的予以嘉奖,对表现不好的要进行惩罚,同时企业要参考职工成绩进行考核和评定,这样才能够保证教学质量。

8.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教师要努力提高专业理论水平,认真研究教材,研究新技术、新装备,不断丰富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鼓励教师去企业锻炼或挂职,提高现场经验;认真研究职工特点,改进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

9.开发适用的新教材。目前市场上针对铁路函授教育的合理教材少之又少。因此,根据函授教育培训的特点,结合实际工作的需要,组织教师进行教材的开发,注重针对性、适用性、先进性,既要考虑实用性,又要注重先进性,更要注重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

三、总结

为了能跟上铁路的发展步伐,职工教育要主动适应和服务铁路发展的需要,不断追求新知识,打破常规,根据新情况不断创新,灵活制定培训计划,探索和开创铁路函授教育的新路径。

参考文献:

[1]李东红.对铁路企业职工培训工作的一点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11,(22):66-67.

[2]叶龙,张莉.铁路技能人才培训模式研究[J].中国铁路,2011,(22):45-48.

[3]康健.构建高速铁路时代职工培训体系的研究[J].网友世界,2011,(11):43-44.

铁路工程师论文篇(4)

2课程结构实施安排

对于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其实现的根本是依靠课程教学,其中合理、科学的课程结构是目前专业标准制定的核心,这一核心也是保证质量的标准,第一步就是对高铁专业的岗位群进行全面的调研,并针对高铁专业比较重要部门的职业能力要求,进一步分析岗位的工作特性以及工作任务,确定职业教育的领域范围,分析出相对应的应知领域,从这些方面分析出教育的大体规律,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的设置,以此在学习领域实施安排,体现高速铁道技术专业的特色。对于学习领域的课程结构设置,我们分为三个方面:公共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素质拓展。其中能够突出专业学习针对性的是专业拓展学习领域。

2.1公共学习领域

第一,公共学习领域包括的课程范围是比较广的,主要课程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应用文写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第二,专项素质学习领域主要是针对宏观的方面进行的学习,它所包含的课程有入学教育、安全教育、国防教育、军事理论、毕业教育以及大学生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2.2专业学习领域

第一,专业基础学习领域包括工程力学应用、工程测量技术、工程识图与CAD、土木工程材料试验与检测、高速铁路精密测量、工程土质与土工试验。第二,专业拓展学习领域包括专业英语、工务模块、高速铁路工务维护、施工技术资料管理实务、工务安全应急管理、工务管理、铁路施工临时结构检算。第三,专业核心学习领域包括高速铁路隧道施工与维护、高速铁路路基施工与维护、高速铁路工程施工组织与预算、高速铁路轨道施工与维护、高速铁路桥梁施工与维护。第四,专业实训学习领域包括高速铁路施工实训、铁道概论、土工实训、概预算实训、毕业设计、高速铁路工务实训、新技术新工艺讲座。

2.3素质拓展领域

我们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科技技能活动、社会实践以及志愿服务活动来锻炼学生的交流创新能力、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素质拓展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学生能够在各个领域全面发展,成为一个德才兼备、视野开阔、脚踏实地的人。

铁路工程师论文篇(5)

根据铁路高速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武汉铁路局启动了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近年来分别在铁路局各教学点举办了培训班,从培训结果来看,达到了培训目的。高技能人才培训班的成功举办,将为我局铁路运输事业发展提供必须的人才保证探出一条新路。纵观整个培训过程,笔者认为其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1 先进的培训理念

培训理念是培训工作的先导并指导着培训的实践。而先进的培训理念是提高培训效果的前提。针对铁路跨越式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武汉铁路局和全路一样,都面对铁路高技能人才短缺的现实。因此,现在进行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必须与以往进行的培训在理念上有所更新。即,以科学的人才观为指导,以铁路高技能人才的能力建设为核心,根据受训者的特点和铁路现场的实际需要,改革培训的机制、内容和方法,提供优质的服务,切实提高培训的水平和效果。因此,培训工作必须始终坚持高标准:在培训理论上有新突破,培训观念上有新思路,培训方法上有创新。要充分利用我局的职教资源,切实做好铁路高技能人才的培训工作,以此在高技能人才培训方面走在全路前列。根据这一思路,铁路局确定了培训的理念。即,首先,认真分析培训对象的现状:这些专业技术人才,虽然具备了一定水平和能力,但他们的潜质和专业理论水平亟待提高。第二,培训是铁路发展一项长期的、必须的内容,是丰富自身内涵、促进铁路职工自我完善的“系统软件”之一。根据铁路局现场的实际需要,坚持多目标、多类型的培训格局:有的要培养成技术技能型人才(如站段某类工种);有的要培养成复合技能型人才(如站段从事职教工作的人员);有的要培养成知识技能型人才(如职教基地教师);第三,培训的观念、思路、内容、方法及培训手段需要不断创新,才能满足培训要求;第四,一定要注重理论学习与技能培训相结合,以提高理论水平和能力为中心;第五,根据培训需要进行培训,不单纯追求培训规模,以此打造出武汉铁路局的培训品牌。上述的培训思路及理念在第一期高技能人才培训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因此,培训工作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2 领导高度重视

从局职教处、职教基地到各培训点都有领导亲自抓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多次举办会议进行专项研讨。各站段高度重视,从学员选送、实习配合到培训学员待遇,都进行了周全的考虑。职教处亲自审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组织方案,及时调整培训方式,着力整合培训资源,注重优化培训队伍,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另外,通过加强培训工作的规章制度建设,进行培训动态管理,建立培训质量评估机制等措施,来切实保证培训工作的质量。

3 高水平的培训规划和方案

高水平的培训规划是取得高水平培训结果的基础,路局根据铁路发展长期规划,制订了与之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培训规划,科学地制定了包括培训的计划、教材、模式和课程内容在内的培训规划。专业培训是提升素质和能力的根本,培训方案也至关重要,必须精心安排。目前,我局采取自下而上、然后自上而下的方法经过多次反复修改、甚至边培训边修改来确定培训方案,路局职教系统把精细化培训管理引入到培训方案和实作评价中,路局、站段及职教基地均按照“理论到章节、实作到项目、对象到职工、师资到人头、时间到课时、责任到主体”的要求编制培训计划及实作方案,确保了培训计划及实作实施方案的可操作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同时,为了保证规划和方案的顺利实施,制定了一套严明、高效、系统、科学的管理制度(包括班主任制度、教学管理制度等):

3.1 科学的培训课程体系。课程的设置讲究新颖、实用,以满足学员的需要为原则。在培训内容上,突出铁路行业“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的介绍,充分体现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中所提出的机车车辆设备现代化的“十字方针”(先进、成熟、经济、实用、可靠)和“四化要求”(标准化、系列化、模块化、信息化)。同时,融入铁路最具前沿性的科技成果。另外,注重人文精神和健全人格的培养,使学员不但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而且参加了如拓展训练这类课程,以丰富学员的文化生活。

3.2 完善教学环节。注意不断改进培训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知识、技术和能力的有效匹配:①以提高水平和能力为根本。教学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但“授之以鱼”,而且“授之以渔”,为学员回到原单位后进行自学奠定基础。②以深化培训主题为核心,通过采用互动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和开放式教学、研讨式教学等方式,调动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做到了课堂讲授与研讨相结合,教师的主导性与学员的主体性相结合。同时采用“理念培训情景化,理论培训模块化,实作培训现场化”的培训方式,起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并且通过学员写体会、谈感受巩固所学知识。③以提高学习效果为重点,授课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使繁杂的课程一目了然,提高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和接受能力。④选派优秀的教师承担培训工作。同时,要求教师采用换位思维,正确对待学员的学习水平和基础。根据学员意见和要求,合理地调整培训内容。⑤坚持以人为本,提倡学员之间的学习感悟和经验交流。通过教与学的完美结合,最大限度地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3.3 抓好培训教材的建设工作。努力做到“因材施教”:为了做到培训联系铁路现场实际,铁路局启动了网上教材系统和多媒体网上教学,支持授课教师到铁路一线收集第一手资料。同时,积极选派授课教师到各种培训班学习,收集铁路有关最新的信息。随着科技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在教材的编写上,采取“选编结合,不断更新,相对稳定”的措施,确保了培训教材的质量和适用。

4 挑选一流的教师任课

铁路工程师论文篇(6)

为提高教师教学业务水平和课堂展示活动,四新小学举行六年级语文公开课教学。本次公开课由六年级李杰老师执教,李杰老师很好的把控了课堂教学,师生合作愉悦,教学目标明确,本节公开课在意犹未尽中结束。随后进行评课活动。

教学设计展示:

教材分析:

课文写了詹天佑一生中最主要的事迹——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表现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才能,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学生分析:

这篇课文有不少学生难以弄懂的难点。有关修筑居庸关、八达岭隧道和“人”字线路的两段课文最难,并非是“书读百遍”,就能“其义自见”的。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少,阅历浅,即使看挂图,也因是平面图而难以理解。

教学目标:

1.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贡献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领悟课文内容之前或之后,要注意抓住课文的拓展点,引导学生收集有关的资料,扩大阅读面,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

注意语文这门学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通过读、议、画、实践操作,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琢磨文章内容,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质。

学习方式:

通过课前查阅资料,课内讨论、动手实践的方式。使学生易于理解文章难点,并学得生动、有趣。

应用信息技术的依据或考虑:上网查阅资料以便对詹天佑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有较多的了解。

课前准备:

课前可要求学生上图书馆(室)或上网查阅资料,或向大人请教,以便对詹天佑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有较多的了解。教师准备詹天佑的画像、“人”字形线路挂图或投影片,以及有关京张铁路地理环境的地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出示:詹天佑是一位______________。

(让学生各自说说自己对“詹天佑”的了解情况)

教师导入: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詹天佑》这篇课文,一起来深入认识这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二、小组学习

詹天佑克服的哪一项困难最能使你们感到他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小组朗读课文后,讨论商议,再以你们喜欢的方式汇报。(学生分组学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汇报交流

1.勇于承担任务,长中国人志气,灭帝国主义威风。

2.克服恶劣自然环境,以严肃的工作态度勘测线路。

3.根据自然条件,大胆创新,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

四、根据以上几个方面深入了解

(一)理解第一部分

①交流资料了解当时社会背景,同时结合地图介绍一下京张铁路的地理位置与地理环境。

②组织学生联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内容开展讨论:一个中国工程师在自己的国土上主持修筑一条铁路,为什么会引起国内外的轰动?分析重点词:阻挠、要挟、嘲笑。

③教师过渡:詹天佑就是在帝国主义者百般阻挠,祖国人民遭受欺凌和侮辱的情况下,为粉碎帝国主义的侵略阴谋,挺身而出接受任务,所以说他是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二)理解第二部分

出示自学要求:在勘测线路时,詹天佑是怎样勉励工作人员的?他是怎么做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分别用“——”、“_____”、“()”在书上标出。你是怎么理解的,请写上批注。(运用此读法引导学生抓住詹天佑的言语、行动以及想法的语句,体会詹天佑严肃的工作态度、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和长中国人民志气的爱国之心。以“读”取代教师的繁琐分析。)

(三)理解第三部分

①教师导言:面对崇山峻岭险恶的地形,詹天佑采用什么方法开凿隧道?请同学们自己当小工程师,边观察地形(书中的描述)边设计方案。

②将课前准备好的沙子倒在小黑板上,让学生动手把沙子垒成居庸关、八达岭。学生认真读书,相互议论,按照詹天佑采用的方法开凿隧道。(从实践中体会詹天佑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法的灵活的创新思维,以及他的创新设计来源于实践。)

③把沙子垒成陡坡,试走“人字形线路”

(引导学生体会“人”字形线路设计的大胆,方法的巧妙,从而感悟詹天佑勇于在实践中大胆创新的精神。)

五、给京张铁路取名

京张铁路提前竣工,全国上下欢欣鼓舞。詹天佑不愧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他没有辜负中国人民的期望,用铁一样的事实,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一记响亮的耳光!请同学们为这条铁路取个有意义的名字,并说说理由。

铁路工程师论文篇(7)

摘 要:铁路新入职员工必须接受岗前培训,它又称为入职教育,是将员工从社会人变为企业人的重要过程,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岗前培训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员工对工作的认知度与忠诚度。好的培训能够使员工迅速成为团队的一员,熟悉、适应铁路文化与环境,明确自身的定位与职业生涯规划,不断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个人最大价值,从而企业能够实现安全发展,长治久安。

关键词 :铁路;员工培训;方法

中图分类号:D412.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5-0132-01

收稿日期:2015-02-07

作者简介:崔红超(1985-),男,河南长垣人,大专,技术员。研究方向:铁路运输。

目前永煤矿区铁运处共有员工500人,从2007年开始,新老人员交替,大量年轻职工招进,他们大部分都是从学校刚毕业,一方面给企业输进新鲜的血液,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与人才培养的接续,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大大小小不少的问题,通过近几年的跟踪发现,岗前培训对新员工的职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重视岗前培训,会出现很多问题。

一、原因分析

1.前期人员流失率偏高

新进职工前2年的流失率较高,离职的员工大都是对本岗位没有信心、对企业的文化不认同,可以说岗前培训做的越好,员工的认知度越高,也就越愿意留下来,企业也就越能够留住人才,也会节省人员招聘和培训的成本。

2.岗位适应时间长短不一

岗前培训较好的学员不仅能充分了解岗位的性质与企业的文化氛围,也能够清楚自己岗位的定位与生涯设计,能够迅速融入到岗位中去,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不会因别的原因而分心。

3.减少对企业的抱怨

如果新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度不够,思想就容易被别有用心的职工忽悠,对企业怨天尤人,干活时牢骚满腹,这样肯定干不好活。

二、岗前培训的措施

永煤铁运处经过长期摸索,对新入处的职工采用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和专业理论培训方法。

1.第一级(处)安全教育由处安检科负责,培训内容为企业文化与战略定位、员工的福利与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条例》、《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铁运处安全生产奖罚规则》、《铁运处事故应急处置预案》、铁路事故案例、铁路安全常识等。

2.第二级(站段、科室)安全教育培训由站段、科室负责,培训内容:本单位的主要生产设备概况及其特点;本单位安全生产制度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结合本单位特点,学习防火、防爆、防毒、防触电、防机具伤害等安全防护知识、抢救知识;典型事故案例教育。

3.第三级(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由班组负责,培训内容: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剖析、本岗位(工种)事故教训及预防措施,劳动纪律和岗位讲评等。本岗位(工种)的生产规程、工作特点及安全注意事项。

4.岗位理论、实操培训由站段和科室负责,培训内容:(1)安全生产法、铁路法、安规、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本岗位(工种)设备、用品、工具性能及其使用方法;(2)本岗位(工种)岗位责任制、工作标准、标准化作业程序等应知必会内容,以及相关的《技规》、《行规》、《站细》、《维规》、段修标准等规章制度;(3)岗位通用安全知识(行车安全、维检修安全常识及本工种典型事故案例);(4)专业理论知识、自救互救、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理知识;(5)岗位基本实操项目和简单应急处理。理论培训必须以课堂授课形式,培训时间不少于24个学时。实操培训采取教练式或导师带徒的形式。

5.三级安全教育和专业理论培训必须经过考试。考试合格后,新员工必须与师傅签订导师带徒合同。车站值班员、调车员、列检员、线路工、桥梁工、内燃机车钳工、通信工、信号工、轨道车副司机签订3个月的师徒合同,道口工、列车员和其它辅助工种签订1个月的师徒合同。合同期间,新员工必须先在师傅带领下进行实习和操作练习,严禁新员工实习期间独立操作。实习时主要应了解本单位生产过程,本工种的操作规程及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了解铁路主要设施、设备的作用及性能。理解、掌握本工种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技术水平应达到初级工应知应会的要求。

三、应用效果评价

通过2007年至2014年的岗前培训来看,以上措施的实施,大部分新员工能够迅速找到自己的定位,消除工作顾虑,迅速融入到工作岗位,有部分员工目前已走入技术管理、班组管理岗位,企业的人才培训进入了良性循环。

四、结论

岗前培训不可忽视,可以起到传递企业价值观和员工行为的作用,永煤铁运处的三级教育可以在铁路培训中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铁路工程师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019-01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理论知识基础相对薄弱,高职英语基础课教学如果继续采用字词句法讲解加做题操练的传统方法,难免事倍功半、出现学生厌学、弃学现象。为激发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英语教师必须设立一些关乎学生利益的近期目标,将英语学习与其专业学习、职业生涯结合起来。校企合作教学给学生创造了体验职场环境、了解工作技能要求的机会,也给教师的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提供方便,通过与哈尔滨铁路局等铁路企业,特别是铁路客运部门的多年合作,在对人才培养目标综合分析基础上,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引入职业教育先进理念,结合铁路企业对后备员工英语应用能力的需求改编公共基础英语教学计划,开发工学结合教材,开展实习实践服务活动,探索突出高职专业特色的英语基础课教学之路。

一、基于工作环境明确课程定位

高职英语在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中属于基础必修课,理论加实践课型,由一学年的英语公共基础课外加一个学期的英语专业基础课组合而成。以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为例,从教学内容上,复合课程体现了英语基础知识与铁路行业知识的有机融合,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以英语为工具宏观感受铁路运输专业领域,再通过铁路运输英语的应用巩固拓展英语知识基础。从过程和结果上,教学过程包含知识、拓展、技能、应用各个方面的具体项目,目标教学及评价体现在学生能力评估上面,联系铁路客运、货运工作实际,设计多数学生力所能及的现场应用分解目标,突出教学、实训内容的吸引力和行业话题性,有助于学生摆脱被动应试惰性,乐于参与教学互动并建立学习探究兴趣和创造性运用职业英语的信心。

二、根据学生能力确定教学目标

在努力落实《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基本要求》的同时,英语教师结合不同专业方向和岗位需求分解教学具体目标,提出“人人开口,天天英语”的倡议,以高速铁路建设和国际化发展的行业前景鼓舞学生,激励他们做好语言、素质各方面的准备。高职英语理论、实践教学比例为1:1,课堂教学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实行教师主导、学生主体,项目任务、分组互动,英语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态度分组模拟铁路工作情境安排学习和实践任务,使学生掌握必需、实用的英语知识和语言技能,突出岗位应用,侧重铁路通识教育,增强就业适应性;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有客运、货运、行车三个职业方向,其中用到英语最多的是客运方向,包括客运业务、列车作业两类工作任务,有客运员、列车员、值班员等起始岗位,根据其两大主要类别的岗位工作情境、工作过程和技能要求,教师编制详细的《铁路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英语教学要求分解表》,在通用英语教学之中有机融入客运、列车岗位英语教学目标和内容,后期集中进行铁路运营岗位英语技能训练。日常教学目标落实在各学习团队能够根据所学知识发掘到由字词到句段和篇章的、循序渐进的铁路专业英语应用上。

三、根据岗位需求调整教学内容

高职第一学年的通用英语教学以国家规划统编教材为主完成,循序渐进开展听、说、读、写、译的巩固学习,在每个单元配合铁路专业相关情境的应用实训,通过《铁路英语综合实训》的教学任务书、评价表把主教材通用话题与铁路应用项目两部分内容自然结合起来。第二学年第一学期的岗位技能训练以工作过程应用为主,使用《实用铁路交通英语》这样的专业基础课教材,通过铁路运输情境的专项对话和技术资料解读讨论实现基础课到专业课的过渡衔接。采用校内(模拟站、车)实训和校外(春运)实习集合的方法,培养学生在岗位工作中用英语“做事”和“做成事”的能力。

通过项目教学和训练。每个单元都采用理论讲练和项目实训结合的形式来完成英语听、说、读写译任务,逐渐增大互动和实践教学比例,师生共同寻找教材话题与未来铁路专业岗位工作的结合点,使社会生活情境与岗位工作情境自然衔接、相互融合。比如学习主教材“greeting andIntroduction”的内容可对应进行列车员客运员的涉外礼仪服务训练,从“Talkingabout the Weather”可以延伸到风雪雷电天气对铁路行车和旅客乘降的影响,学生就能够想学和学会用英语解释临时停车或列车晚点的原因等情况,并非常关注各种自然现象对铁路交通的影响,及其英语表述。

四、参照教学反馈变换方法手段

针对不同训练内容,根据学生接受和参与的情况,教师会采用不同教学手段和方法,组织多种活动以增强教学效果。听、说教学部分,我们主要采用交际法,实现教、学、做合一,教师启发引导同学开展学习,注意及时鼓励和纠错,对学习有困难不爱开口的同学,反复播放录音录像带动模仿,或借助团队竞争加强调动,确保活动覆盖面和因材施教;读写译教学,采用任务驱动法+其他各种适应性的教法___如视听法、翻译法等,全程教学以小组为单位开展预习、学习、竞赛,激励合作互动。

五、根据教学效果改进考核评价

突出专业特色的英语基础课教学,要求教师熟悉所任课专业的工作过程和英语应用,具备“双师”素质,教学中体现构思-设计-实施运作的全过程,只讲授理论知识的高职教师属于起步,让学生理解和能用是基本完成教学任务,能够引导学生在岗位应用、总结分析、调整后达到“变通善用”才是成功的教学。对学生,采用“形成性+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特别考核用英语处理岗位工作的能力,考核方案中笔答占总成绩的50%,学习实践过程考核占50%,用来督促出勤、作业、活动参与和课内外实践,包含30分的“角色扮演会话”考核。必须在小组合作、铁路客运服务岗位情境中完成,紧扣英语学习的交际性、应用性,突出知行合一、学做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铁路岗位实习实践和社会服务活动,参与学习竞赛,获得考核加分与能力锻炼。

按照这样的教学设计,英语基础课不再是学生头疼和惧怕的课程,而成为通往专业学习和未来岗位的窗口,英语课堂气氛活跃,第二课堂与社会实践活动非常丰富,各项等级考试和学习竞赛成绩逐年提高;在多次选派学生参加省内外各种大型活动的交通服务,支援南方铁路局春运、暑运服务工作中,学生的职业英语能力得到充分锻炼提高和一致好评,树立了高职院校的良好形象。

铁路工程师论文篇(9)

关键词:英语 特色 实践 教学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理论知识基础相对薄弱,高职英语基础课教学如果继续采用字词句法讲解加做题操练的传统方法,难免事倍功半、出现学生厌学、弃学现象。为激发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英语教师必须设立一些关乎学生利益的近期目标,将英语学习与其专业学习、职业生涯结合起来。校企合作教学给学生创造了体验职场环境、了解.工作技能要求的机会,也给教师的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提供方便,通过与哈尔滨铁路局等铁路企业,特别是铁路客运部门的多年合作,在对人才培养目标综合分析基础上,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引入职业教育先进理念,结合铁路企业对后备员工英语应用能力的需求改编公共基础英语教学计划,开发工学结合教材,开展实习实践服务活动,探索突冉高职专业特色的英语基础课教学之路。

一、基于工作环境明确课程定位

高职英语在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中属于基础必修课,理论加实践课型,由一学年的英语公共基础课外加一个学期的英语专业基础课组合而成。以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为例,从教学内容上,复合课程体现了英语基础知识与铁路行业知识的有机融合,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以英语为工具宏观感受铁路运输专业领域,再通过铁路运输英语的应用巩固拓展英语知识基础。从过程和结果上,教学过程包含知识、拓展、技能、应用各个方面的具体项目,目标教学及评价体现在学生能力评估上面,联系铁路客运、货运-丁作实际,设计多数学生力所能及的现场应用分解目标,突出教学、实训内容的吸引力和行业话题性,有助于学生摆脱被动应试惰性,乐于参与教学互动并建立学习探究兴趣和创造性运用职业英语的信心。

二、根据学生能力确定教学目标

在努力落实《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基本要求》的同时,英语教师结合不同专业方向和岗位需求分解教学具体目标,提出“人人开口,天天英语”的倡议,以高速铁路建设和国际化发展的行业前景鼓舞学生,激励他们做好语言、素质各方面的准备。高职英语理论、实践教学比例为1:l,课堂教学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实行教师主导、学生主体,项目任务、分组互动,英语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态度分组模拟铁路工作情境安排学习和实践任务,使学生掌握必需、实用的英语知识和语言技能,突出岗位应用,侧重铁路通识教育,增强就业适应性: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有客运、货运、行车三个职业方向,其中用到英语最多的是客运方向,包括客运业务、列车作业两类工作任务,有客运员、列车员、值班员等起始岗位,根据其两大主要类别的岗位工作情境、工作过程和技能要求,教师编制详细的《铁路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英语教学要求分解表》,在通用英语教学之中有机融人客运‘、列车岗位英语教学目标和内容,后期集中进行铁路运营岗位英语技能训练。日常教学目标落实在各学习团队能够根据所学知识发掘到由字词到旬段和篇章的、循序渐进的铁路专业英语应用上。

三、根据岗位需求调整教学内容

高职第一学年的通用英语教学以国家规划统编教材为主完成,循序渐进开展听、说、读、写、译的巩同学习,在每个单元配合铁路专业相关情境的应用实训,通过《铁路英语综合实训》的教学任务书、评价表把主教材通用话题与铁路应用项目两部分内容自然结合起来。第二学年第一学期的岗位技能训练以工作过程应用为主,使用《实用铁路交通英语》这样的专业基础课教材,通过铁路运输情境的专项对话和技术资料解读讨论实现基础课到专业课的过渡衔接。采用校内(模拟站、车)实训和校外(春运)实习集合的方法,培养学生在岗位工作中用英语“做事"和“做成事”的能力。

通过项目教学~iJIl练,每个单元都采用理论讲练和项目实训结合的形式来完成英语听、说、读写译任务,逐渐增大互动和实践教学比例,师生共同寻找教材话题与未来铁路专业岗位工作的结合点,使社会生活情境与岗位工作情境自然衔接、相互融合。比如学习主教材“greeting and Introduction"的内容可对应进行列车员客运员的涉外礼仪服务训练,从“Talking about the Weather”可以延伸到风雪雷电天气对铁路行车和旅客乘降的影响,学生就能够想学和学会用英语解释临时停车或列车晚点的原因等情况,并非常关注各种自然现象对铁路交通的影响,及其英语表述。

四、参照教学反馈变换方法手段

针对不同训练内容,根据学生接受和参与的情况,教师会采用不同教学手段和方法,组织多种活动以增强教学效果。听、说教学部分,我们主要采用交际法,实现教、学、做合一,教师启发引导同学开展学习,注意及时鼓励和纠错,对学习有困难不爱开口的同学,反复播放录音录像带动模仿,或借助团队竞争加强调动,确保活动覆盖面和因材施教;读写译教学,采用任务驱动法+其他各种适应性的教法――如视听法、翻译法等,全程教学以小组为单位开展预习、学习、竞赛,激励合作互动。

五、根据教学效果改进考核评价

突出专业特色的英语基础课教学,要求教师熟悉所任课专业的工作过程和英语应用,具备“双师"素质,教学中体现构思一设计一实施运作的全过程,只讲授理论知识的高职教师属于起步,让学生理解和能用是基本完成教学任务,能够引导学生在岗位应用、总结分析、调整后达到“变通善用”才是成功的教学。对学生,采用“形成性+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特别考核用英语处理岗位工作的能力,考核方案中笔答占总成绩的50%,学习实践过程考核占50%,用来督促出勤、作业、活动参与和课内外实践,包含30分的“角色扮演会话”考核,必须在小组合作、铁路客运服务岗位情境中完成,紧扣英语学习的交际性、应用性,突出知行合一、学做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铁路岗位实习实践和社会服务活动,参与学习竞赛,获得考核加分与能力锻炼。

按照这样的教学设计,英语基础课不再是学生头疼和惧怕的课程,而成为通往专业学习和未来岗位的窗口,英语课堂气氛活跃,第二课堂与社会实践活动非常丰富,各项等级考试和学习竞赛成绩逐年提高;在多次选派学生参加省内外各种大型活动的交通服务,支援南方铁路局春这、暑运服务工作中,学生的职业英语能力得到充分锻炼提高和一致好评,树立了高职院校的良好形象。

铁路工程师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1-0215-02

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刺激着我国铁路运输事业的现代化、先进化发展,全新的铁路生产、运营技术以及先进的现代化铁路设备都迫切要求铁路职工专业能力的提升,因此现有的铁路职工要想在实际的生产运营方式中,有效掌握科学的先进技术,就要对自身专业技能不断进行再教育培训。这使得铁路教育培训老师要立足于实际发展情况,对传统教学培训内容去糟粕、取精华,在实际教学培训过程中不断发现总结问题,创新改革教育培训方式,努力提高教育培训质量,真正展现出对铁路职工教育培训的效果。

一、现阶段铁路职工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出现的问题

铁路职工教育培训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提高铁路职工专业技能水平的重要保证,一支专业化、素质化的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可以有效提高铁路职工教育培训效果,对推动铁路运输事业的现代化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近几年各地方铁路局逐渐加强了职工教育培训师资队伍的建设,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实际运行中还是发现存在着一些问题,现就这些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分析,具体如下:

(一)教育培训老师与铁路培训职工人数不成正比

铁路运输事业是我国最主要的运输系统之一,作为一项庞大的运输管理系统,需要很多工作人员来维护和支持铁路运输的正常生产运营。因此作为我国铁路三级体制管理系统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铁路局成为我国铁路管理的特色管理组织,在我国铁路局分为哈尔滨铁路局、北京铁路局、兰州铁路局、西安铁路局等总共18个铁路局。其中单以北京铁路局为例,截止到2014年年末,北京铁路局总职工人数达到204000余人,职工干部有36000余人。专业技术骨干仅仅只有18000余人,而在北京铁路局的天津职工培训基地里,教职工的人数只有130余人,面对庞大的北京铁路职工总数,教育培训工作人员工作任务极其繁重。在培训工作的高峰时期,比如春运、寒暑假期间,教育培训工作人员超负荷工作。[1]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培训教育任务,教育培训工作人员不能做到从细节处培训教育铁路职工,无法在短时间内激发铁路职工专业技能潜力。严重的教师资源短缺造成铁路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无法切实开展,影响了铁路职工教育培训师资队伍的建设。

(二)培训教师专业素质不高

铁路职工培训工作复杂、任务繁重,同时由于工资、职称评定等问题,很多年轻的技术骨干不愿做教育培训工作,使得现有的铁路教育培训教师老龄化严重。而这些培训教师经过多年的培训工作,已经有一套完整的培训经验,在新入职员工专业理论知识的教授上游刃有余,但是无法做到技能培训的实践性。[2]加之教师资源的缺乏,使得现有培训教师任务繁重,只能保证完成理论知识的教学,却无法保证对自身的技能实践进行再学习,无法有效促进自身的专业素质提高,在教学培训过程中,不能将教育培训效果最大化,阻碍着铁路职工教育培训师资队伍专业化的建设。

(三)没有健全的师资队伍管理机制

一支专业化师资队伍的建立,要依赖于健全的管理机制,现在很多铁路局培训站并没有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在监管教师日常的教学培训工作时,也只是简单监管培训任务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不注重培训质量和效果的提高。同时并没有建立对培训教师进行技术再教育的机制,使得培训教师的教学模式单一固化,培训教材没有及时更新。[3]在操作技能的培训上缺乏实践性,因此不完善的管理机制阻碍着铁路职工教育培训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铁路职工教育培训师资队伍的措施

由于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快,加之现代铁路的建设越加注重对科学技术的应用,使铁路职工培训教师的储备知识顺应时代的发展,更应该及时更新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为铁路职工综合素养的提升作出最有力的技术保障。

(一)实现师资资源共享

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着手,短时间内想要改善培训教师资源短缺的情况,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进行资源共享。[4]多数培训基地在师资队伍的管理上,长时间存在封闭管理的情况。但是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使得师资极度缺乏,庞大的职工人数和稀少的培训教师形成对比。如果将培训基地和铁路相关培训学校进行融合与师资共享(比如北京交通大学、中南大学中的铁道工程专业、交通运输电气工程专业),在壮大了师资队伍的同时,也可以有效地为铁路专业学生提供技能实践平台,从根本上提高未来铁路职工的专业素养,同时也真正建立起一支专业化的教育培训师资队伍。

(二)建立教师培训机制

在铁路教育培训站开展职工培训工作时存在着一个误区,那就是只注重对职工的

培训教育工作,不注重对培训教师的再教育培训工作。在现代铁路发展的趋势下,培训教师要及时更新自身的理论知识,同时要加强培养自身的技术实践操作能力,才能建立起一支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要求的铁路职工教育培训师资队伍,这样才能更好地将最新的技术、最新的知识培训带给铁路职工。因此各铁路培训站建立教师培训机制,积极给教师提供培训机会,鼓励教师参加相关专业的学历进修。[5]同时推动教师到实际铁路站段进行实践实习,提高教师的技术实践能力,增加培训实践内容的实效性,总体提高教育培训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

(三)积极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

铁路教育培训站在对师资队伍人才的建设上,应当改变传统人才引进的局限性,加强在铁路局内外对优秀员工的引进,制定严格的引进标准。将铁路局内的技术骨干、专业科学领头人、有潜力的工程师以及高学历的硕士生、博士生作为重点引进对象,优化师资队伍。同时制定合理科学的聘请制度,对外公开招聘教育培训专业人才,要求具备铁路运营相关知识,同时建立公平的聘请机制,真正做到择优选聘。在师资队伍人才建设素质化的基础上,建立建设考核评估机制,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对培训工作的责任心,对建立一支专业化的铁路职工教育培训师资队伍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结语

铁路运输系统作为我国主要的公共运输方式之一,给群众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铁路职工是铁路正常生产运营的基础,良好的专业素养是铁路职工的必备条件,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技术的铁路职工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可以有效地促进铁路职工综合素质发展,积极推动着铁路运输的科学化、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志芹. 铁路培训站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 职业教育研究,2010,04:59-60.

[2]石永峰. 关于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 现代企业教育,2012,21:74-75.

铁路工程师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TP3-4;G712

一、 引言

作为铁路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通信被称为铁路的神经系统。根据铁路“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2万公里。铁路建设的迅猛发展,为铁路通信新技术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这对铁路院校通信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一步优化。

二、 铁路通信岗位需求

中职铁路通信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铁路施工单位,从事铁路通信设备安装、调试、维护及工程施工等工作[1]。一方面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到岗即上岗;另一方面由于铁路施工环境艰苦,工作强度大,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并具有一定吃苦耐劳的精神。

三、 我校铁路通信专业现状分析

1、 教材内容与铁路通信发展现状脱节

伴随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大量新技术、新设备在铁路通信系统中应用。但是我校现有教材受编写和出版时间限制,内容陈旧,传授的知识面有限,不能充分反映现有铁路通信新技术的现状。

2、 教材内容理论性较强,晦涩难懂

以我校学生现状分析可知,大部分中职学生的文化程度远远没有达到一个初中毕业生应有的水平,甚至有一些学生还达不到小学毕业生的水平。通信专业课程理论性、系统性较强,大部分学生学习起来很吃力。

3、 现有实验室条件限制

铁路通信设备种类多、费用高,学校财力有限不可能购进全部设备。例如,光纤通信实验室由于受光纤熔接机数量的限制,学生只能进行简单的模拟训练,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完全参与光纤接续训练。另外,学校暂时没有完善的室外通信站及区间线路设备模拟训练场。

4、 通信、信号没有交叉和渗透

根据高速铁路实施办法,铁路电务工作的发展趋势就是通信、信号一体化[2]。但是我校现在的人才培养模式,通信、信号专业相互独立没有交叉。因此要根据铁路通信技术的发展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

5、 学生自身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文明礼仪方面欠缺

首先,中职学生由于年龄小,大部分又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吃不了苦,又不喜欢参加体育锻炼,身体素质不好;其次,他们中大部分来自农村,不少家长自身缺乏文化素质,在人生观、道德观方面很难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导致很多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以后不适应。

四、 应对策略

1、 改革专业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应更加突出专业特色,顺应当今铁路通信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前瞻性。以岗位典型的工作任务为依托,增加一些有利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增强体质的课程,形成完善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改革后的课程体系组成如下图所示:

其中,基本素质课包括文化素质课和体能训练课两部分。文化素质课在原有课程(语文、数学、英语、职业道德)基础上,增设文明礼仪、法律基础、人文素质与修养课以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体能训练课除体育课外,学校应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拉练活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专业基础课除电工基础、铁道概论等课程外增设信号基础课,保证通信、信号相互渗透。专业核心课包含通信线路、GSM-R铁路移动通信、列车无线调度通信、铁路专用通信四门课程不变,但教材内容要进行调整。实训、实践课仍以通信线路实训、通信施工实训、通信工证考试、顶岗实习为主。另外,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增设专业技能拓展课:CAD绘图、工程施工与管理、铁路新技术等课程。

2、 编写校本教材

根据我校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素质要求,本着实用、够用的原则,编写专业核心课程的校本教材,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教材内容尽量采用模块化组织,要做到少而精,切忌涉及范围广泛,内容空洞,

3、 保证学生质量,建设专业教师队伍。

受传统思想影响,大部分学生家长对职业教育没有信心。大部分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能力欠缺,在这样的形势下,招生更应该确保学生的质量,并且要有计划的培养部分拔尖学生,创造中职学校良好的社会声誉。

中职教师不仅要学习专业方面最新、最先进的知识,还要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专业知识方面应分为普铁、高铁、地铁三个方向选择性培养教师,使每个人侧重有所不同,每个方面都有专家,做到专业教师技能化,技能教师企业化。

4、 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完善实训场地建设。

铁路通信专业课程要做到教、学、做一体,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校企合作。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建设铁路通信专业实训基地是加强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3]。校企合作一方面可以弥补校内实训设施的不足,另一方面给学生和教师到企业实习提供机会,为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奠定基础。

五、 结束语

本文针对我校铁路通信专业现状,提出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具体措施,为我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思路。人才培养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不断吸取经验教训,努力探索,让中职铁路通信专业的毕业生适应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