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艺术形态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0 16:17:55

艺术形态论文

艺术形态论文篇(1)

怪诞艺术丑恶、滑稽的构成成分与反常的构成方式,是怪诞艺术形态组成的客观因素,正是因为它们的客观存在,对象才能在审美感受中被判定为怪诞艺术。因此,丑恶、滑稽及反常方式这些客观因素是怪诞艺术演变的客观原因。

如果深入一步考察,我们会发现丑恶是一种只有经过人的判断才能产生的东西,对于一个害人害物的活动,善恶观念不同的人既可以把它当成恶,也可以把它说成善。所以,丑恶中包含的善恶评价标准是主观的,只有作为物质活动的害人害物的害才是客观的。同样,滑稽也是人的审美感受的产物,作为反常的一种展示方式,只是在审美主体意识到其与自己正常经验有不同之处时,才会感到滑稽可笑。滑稽中包含的因人而异的正常经验是主观的,只有与正常不同的作为展示对象的反常才是客观的。所以,我们这里所说的怪诞艺术演变的客观因素,主要是指丑恶内容中的害与滑稽方式的反常性。

以下几个怪诞故事都是描述活着的人如何对待死去的人,从其风貌与特质中,我们就不难发现导致怪诞艺术演变的害与反常性这两种客观因素:

加勒比人使“尸体坐在四、五英尺深的沟或坟里的一把小椅子上,并且在十天以内经常给他送食物去,请求他吃。最后,只是在他们彻底相信了死者既不想吃东西,也不想返生,他们……才把墓穴填满土。1(1布留尔:《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02页。)

“将董卓尸首,号令通衢。卓尸肥胖,看尸军士以火置其脐中为灯,膏流满地。”2(2罗贯中:《三国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76页。)

“把电流接在了切开的神经上——突然,木乃尹好像活了一般,先是右膝一提,几乎碰到肚皮,然后右腿以惊人的力量朝下一蹬,狠狠地踢了波诺纳医生一脚,使那位绅士像离弦之箭一样从窗口飞了出去。”3(3爱伦·坡:《同木乃尹的对话》《爱伦·坡短篇小说集》,第468-469页。)

意大利小提琴演奏大师帕格尼尼1840年去世时,教会宣布开除他的教籍,拒绝为他举行葬礼。他的家乡热那亚市市长也不准他的遗体进入该市,就这样,他的尸体被弃置两个多月。一个马戏团班主出价三万法郎将其尸体买来收费展览。成千上万爱戴者排成长队,围绕着大师的遗体鱼贯而行。这个生前被称为魔鬼的音乐家,死后尸体又成了赚钱的工具。4(4《艺海见闻录》,第125-126页。)

英国一女人将去世丈夫的尸体密封在一个巨大的真空玻璃瓶内,并将这个瓶子摆在卧室里,她说她看到丈夫时刻坐在自己身边,觉得特别有安全感。

2003年2月的一个凌晨,南京大街上一男青年抱住女友狂吻不止,保安走近时他却突然撒手逃跑,保安赶紧扶住他的就要倒下的女友,才发现这女孩是一具冰冷的死尸。原来这男青年与女孩发生后,因口角竟将女孩掐死,他出来抛尸时突遇保安人员,就急中生智演出了热恋狂吻的一幕。5(5《江西商报》2003年5月25日。)

人死后尸体本来应当入土为安,回归自然,如果活着的人将它保留在人间,利用其物质形态图谋自己的某种私欲,那就是一种行为的害。只不过各个时代的人这样做时,均是在当时当地的具体条件下进行的,其目的和方式都会受到当时当地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这些具体条件就导致了害的各种各样的具体内容,以及五花八门的陌生、罕见特点即反常性。我们很容易看到,正是历史—地域条件的不同,才是造成害、反常性和怪诞艺术相去甚远的主要原因。

活着的人为了验证人是真死假死,摆在墓穴边上观察其是否有活人特征。这样的死亡标准和判定方法,在原始人类中才会存在。因为在他们那里,经常会有人以为亲人死了,埋葬之后却又活着回来的事情发生,比如在南非的巴克温水那里,“不幸的病人只要刚一断气,就急忙把他抬出去埋了。……我有两次亲眼见到这种匆忙埋葬的结果:活着被埋葬的土人苏醒过来,回到家里,使自己的家属大受惊吓。”6(6布留尔:《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01页)他们这样做,只是为了杜绝此类错误的一种预防措施。人死后让其尸体腐烂化油燃火,是一种极其残酷、丑陋、肮脏的事,但正因为如此,活着的人才能借用它来发泄对死者的愤怒,这只能是崇尚同态复仇文化圈中人的做法。通过电击尸体进行电生理试验,也只会在电发明不久,人们对电功能进行广泛研究的欧洲地区才会出现。将名人尸体展览赚钱,正好与曝尸点灯泄愤的做法相反,它是利用名人效应来赚钱,没有市场经济的社会背景,这种做法根本不会出现。将死尸长期封存而不朽败,是防腐技术高度发达的产物。杀人犯假扮情人热吻以障人耳目,只会出现在好莱坞电影泛滥全球的今天,在以当众接吻为耍流氓的中国时期绝对不会产生。

这些怪诞实例证明,时代变了,生活变了,丑恶的害的性质与反常的方式也会随之变化,并最终导致怪诞艺术出现不同的风貌。很明显,丑恶之害的性质与反常的方式的变异,是由时代、社会演变的进程决定的,它是怪诞艺术形态演变的客观力量。

二怪诞艺术形态演变的主观原因

怪诞艺术的可怕、好笑效应是怪诞艺术构成中的主观因素,正是依凭这种接受反应的出现,审美主体才能判定对象是一种怪诞。但怪诞艺术接受反应中的恐怖可怕是由怪诞艺术中的丑恶引起的,而“丑恶”是价值判断的结果,判断的客体是害,判断的主体则是人的善恶观念,同一个害人害物事件,仅仅因为善恶观念不同,人们就可以将其判断为恶、不恶甚至是善。也就是说,当你认为它恶时,它才是怪诞艺术,如果你认为它不恶,它就可能是滑稽艺术。这样,随着社会的善恶观念的变化,一些原先是崇高的艺术,就可能被后人视为怪诞,一些先前属于滑稽荒唐的东西,也许会变成后世的崇高。

同样,怪诞艺术接受反应中的好笑是由怪诞艺术的滑稽反常引起的,滑稽反常同样也是一种判断,判断的客体是怪诞中展示的事件,判断的主体则是观赏者的生活经验。同样一个事件,仅仅因为主体生活经验的不同,有人会认为它反常,好笑,有人则完全没有这种感觉。当你觉得它好笑时,它才是怪诞艺术,当你感到不好笑时,它就只能是一种恶艺术。而审美主体的生活经验来自于社会生活,当他的生活经验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时,他衡量对象正常与不正常的标准也会随之变化。以前他觉得正常的东西,时过境迁之后,又会觉得反常,好笑,怪诞。以前他觉得反常好笑的事物,到了今天反而会感到完全正常。

由于审美主体的善恶观念及生活经验的变化,会使人的判断在丑恶-不丑恶、好笑-不好笑、怪诞-不怪诞之间滑动。因此,审美主体的善恶观念及生活经验是怪诞艺术发生演变的主观原因。

我们先来看善恶观念对怪诞艺术演变的影响。

在社会的进程中,对怪诞艺术形态演变发生过重大影响的善恶观念变化至少有两次,一次是价值主体由人变为生态,另一次是价值标准在正义之外又加上了生命。

当价值的主体是人时,人制服动物、植物、环境是善,当价值的主体由生态来替代时,人害动物、植物、环境就成了恶。由于这种善恶观念的变化,在表现人与动物之间的冲突时,以前的艺术都把人写成崇高,把动物写成丑恶,现在的艺术却把人写成丑恶,而将动物写成悲剧。比如1996年我国的电视媒体还在把活剥动物的高超技艺当作崇高来赞扬。11月8日晚,电视上播放了某旅游点活扒羊皮的现场操作:一只山羊被活生生地用铁钩勾住挂了起来,一壮汉用利刃在它的胸前划开一个十字血口,用手指将断皮揭起抓牢,运足全身气力向下猛劲一扯,只听嚓地一声,整张羊皮就像人脱掉衣服那样被完整无损地扯了下来。羊全身露出鲜嫩的红肉,就像人光着膀子一样。围观的游客表情木然,但能听到人群中有稀稀拉拉喝彩的掌声。

时隔几年之后,贾平凹在小说中写零割活牛时态度就来了180度大转弯,明显地抛弃了活扒羊皮时自鸣得意的人类中心主义:

小伙计……弯腰打开木架旁的碌碡上的收音机,《二泉映月》的胡琴声便弥漫在空中,像吸烟人口鼻里飘出的烟雾。……我看见小伙计突然提起了那桶水,哗地泼向牛的右前腿,牛没有叫,却张大了嘴,浑身抖动。……而那一对眼睛却流着泪水,是粘稠的泛黄的液体,从脸颊上滑下去。小伙计似乎看也没看,柳叶刀在牛背上备了备,问道:“要牛舌头吗?”“不,要红烧牛尾!”舅舅说。刀一起落,牛尾就断了,快捷得好像是牛尾是安接上去的。牛尾在地上动着,扑上来的苍蝇蚊虫被它扇远。“我得要牛鞭!”烂头弯下身去,用手摩搓着牛的生殖器,一根东西就长出来……“从根来割,从根割!”刀尖没有伸向牛的胯下,而是在牛的下扎进去,用力一搅,小伙计说:“从前边拽吧!”烂头再次弯下身去,将牛鞭抽了出来,足有一尺长。烂头叫我,“你害痔疮,来大肠头吧?”“不,不……”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算吃算割活牛肉的,只觉得自己周身都在疼痛着,“这太残酷了,这怎么吃呢?”我赶紧逃出后院,……又在后院里拍照了墙角一大堆支立着的牛的骨骼,还有那头已被宰割得血淋淋的不完整的活牛。在给小伙计拍照的时候,小伙计正持刀割牛耳朵,他瞧着我照,竟停下手来,立得端端正正的做出微笑状。”7(7贾平凹:《怀念狼》,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第113-116。)

近些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威胁到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对自然的征服遭到了自然的无情报复,人类才不得不“天良发现”地检讨自己恶待动物的粗野和残忍。其实恩格斯对这种报复早在100多年前就做出了预言:“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末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按人利用自然力的程度使他服从一种真正的专制”。8(8恩格斯:《论权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5页。)人不过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只有动植物的存活才能有人自己的存活。正如马克思指出的,“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乎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9(9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6-57页。)甚至对家养动物,西方也制定了“动物福利法”,禁止在动物死亡之前对其生吞活剥。中国也开始与虐食恶习进行斗争,因此这些庖丁解牛式的活扒羊皮、活摘牛脏等过去被人视为神奇、崇高的技艺,今天自然也就成为残忍恐怖丑恶的陋俗。不同的只是,活扒羊皮是此前被影视艺术推上崇高之后才变成丑恶,而活摘牛脏则一开始就被小说视为丑恶的东西,并没有沾到崇高的灵光。因此这两个艺术形象虽然都是典型的怪诞形象,但它们的不同形态却是由丑恶观念的社会演变造成的。

在社会进程中,对怪诞艺术形态变异发生过重大影响的另一次善恶观念变化,是“生命”也成了善恶判断的标准。以前,正义是善恶判断的唯一标准,代表着正义的好人伤残、杀灭坏人不是害,只有与正义对抗的坏人伤害好人才是恶。现在“生命”也开始渗透到善恶判断的标准当中了。社会一方面鼓励好人对坏人进行斗争,另一方面又禁止好人在改造、消灭坏人的灵智生命时,虐待、伤害、屠杀坏人的动物生命和植物生命。在表现人与人的冲突时,以前的艺术把好人摧残屠杀坏人的肉体写得异常英雄壮美无比,现在的一些艺术则开始把它写得血腥、残暴而丑陋。

中国古代小说《水浒传》是赞扬有义杀不义最为火爆的作品,它写好人打坏人就打得有声有色,乱花迷眼,精彩纷呈,似乎是在进行一场精妙的艺术制作:

(鲁达)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鲁达)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的,红的、黑的、绛的,都绽将出来。……郑屠当不过,讨饶。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是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何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10(10施耐庵:《水浒传》[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0-41页。)

当今天的人以生命作价值标准来审视这个形象时,这个曾被人们普遍视为崇高的鲁达暴打郑屠的形象,也许会带上一些滑稽的丑恶色彩。这是因为在生命价值观中:“镇关西”郑屠作恶是由他的灵智生命支配他的动、植物生命进行的,用摧残、消灭其动植物生命的办法,来惩罚、消灭其灵智生命是不公正的。镇关西已经投降并停止反抗,鲁达继续打他并将他打烂打死是不人道的残暴的。所以,人们一方面觉得正义的鲁智深打败邪恶的镇关西是正当的英雄的,另一方面又感到鲁智深随意尽情摧残、杀害郑屠的肉体是一种丑恶。既然打烂镇关西的肉体是一种丑恶,又打得非常滑稽好笑,因而这个形象就会由过去的崇高转化为今天的怪诞。

以生命为价值标准的善恶观念,除了审美欣赏外,还影响着艺术家们的审美创造。

受这种善恶观念变化的影响,一些后现代主义艺术家则走上了极端,干脆把生命当成价值判断的唯一标准,将正义与邪恶完全排除在外。因而在他们笔下,不仅杀人害人的行为永远是丑恶,而且杀人者和被杀者,害人者与被害者也都没有区别地成了被讽刺被挖苦被讥笑的对象,从而催生出一种新型的怪诞形象。

《水浒传》和这种后现代主义艺术虽然都写杀人,都是典型的怪诞形象,但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形态区别,前者有作者对正义一方的赞扬,对不义一方的贬斥,而后者则是嘲笑杀人行为的丑恶,对人物则完全没有是非褒贬。怪诞艺术的这种形态变异是由善恶观念的演变造成的。

再来看生活经验对怪诞艺术演变的影响。

审美主体的生活经验对怪诞艺术的形态演变也会产生重要影响。怪诞是一种好笑的丑恶,其好笑性来自它的反常性,而反常性则是审美主体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为标准对对象判断的结果。当审美主体面对一个丑恶时,觉得它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反时,他才会感到对象好笑,才会感到对象的怪诞。如果自己的生活经验发生了变化,他不再感到对象与自己的经验有什么相异之处,他就不再感到对象好笑,对对象的怪诞感也就会随之消失。好笑可以使丑恶变成怪诞,也可以使怪诞变成丑恶,生活经验是通过好笑对怪诞艺术的形态演变产生影响的。

生活经验通过好笑影响怪诞艺术的形态演变有两种情况:

1生活经验决定着对象的熟悉与陌生。

怪诞艺术形象都是由熟悉的材料构成的陌生形象,这个熟悉材料,是与生活经验相一致的正常,这个陌生形象,是与生活经验相背离的反常。

由于生活经验决定着对象的构成材料是否熟悉,决定着对象的构成形象是否陌生、好笑。因而,生活经验不同的审美主体可以将同一个对象视为丑恶或是怪诞;生活经验变化了的同一审美主体也可以把原先的丑恶看成怪诞,或把原先的怪诞看成丑恶。也就是说,审美主体的生活经验是影响怪诞艺术形态演变的一种个体力量。

通过以下实例的分析,我们将证实这一观点:

一浙江人有牙咬鼻子的绝活。表演中,他的面部缩短了一半,嘴宽了两倍横贯全脸,一排下牙抵在鼻头上,就像给鼻子装了一排栅栏。

美国洛杉矶一精神病妇女与丈夫吵架时,两个月大的儿子号啕大哭,她一怒之下将其扔进自动洗衣机并启动开关,等人们将这个婴儿从洗衣机中救出时,他的身体已拧成一团,头部多处受伤早已死亡。

哥斯达黎加一男人患糖尿病在一家医院做了截肢手术,家属发现锯掉的竟是那条好腿,而病腿还在他身上继续恶化。

刚果(金)一架客机飞行过程中,机仓的门突然自动滑开,机内250名乘客绝大多数都被强大的气流吸出仓外,天女散花般抛撒到天空中。

英国一家监狱出现了一件残忍的自杀事件。一名犯人用铜线将自己全身缠绕起来与低电压电源相连,慢慢煮沸了自己的血液,在痛苦的抽搐中死去。

在读者的生活经验中,大家既见过他人翻脸变容反目失色时的面相,也见过自动洗衣机中被搅动拧干扭成一团的衣物,由于面相改变和机洗衣物均在生活经验之内很熟悉,所以人们才能感觉到脸短了一半牙咬鼻子的面相,以及洗衣机洗婴儿是一种极为陌生的反常情态,很容易感到其好笑和怪诞。对医院锯腿和飞机上掉人,尽管多数读者从来没有见过不熟悉,但锯掉好腿留下病腿以及飞机在天上向外冒人毕竟太反常,人们凭着相关的经验对它的陌生反常也还是能体会到一些,也比较容易感受到它们的好笑与怪诞。至于低压电流烧沸血液,由于绝大多数人根本不了解低压电流和人体血液之间的关系,所以完全感受不到它的陌生与反常,因为生活经验的空白,也导致了“烧沸血流”好笑感与怪诞感的“绝收”。

2是生活经验决定着主体危害感的强弱。

在欣赏中,当一个对象引发的情感有可怕与好笑混杂并生时,我们才能感受到对象的怪诞。如果恐怖感过强,压制了好笑体验,人们就只能感受到对象的丑恶。恐怖感的强弱,会受到主体危害感的影响,而危害感的强弱,又是由主体的生活经验决定的。

事实证明,对怪诞中的丑恶对象越是熟悉、越是了解,面对这种丑恶时,产生的危害感恐怖感也会越强,而好笑感与怪诞感就会越弱。相反,如果对怪诞中这一丑恶对象不甚了解,不甚熟悉,缺少经验,面对这种丑恶时,危害感恐怖感会相对较弱,好笑感怪诞感则会相对较强:

南京妇幼保健院允许丈夫陪伴妻子生育,在旁观察的丈夫比妻子更痛苦,一位丈夫看到医生给妻子做会阴侧切术,竟然吓得放声大哭起来。

中,几个高中生开玩笑,将一男同学捆了手脚蒙了眼睛摆在铁轨上。一列火车呼啸而过,但走的是另一条铁道。大家再来看这同学时,已经被吓死了。

这两个现实丑恶,经过文字转述与描绘的文学性间离之后,都已成为可怕可笑的怪诞对象,但有的我们感到了它的好笑与怪诞,有的我们则觉得它只有恐怖和丑恶。这就是审美主体的生活经验在起作用。人们对女人生孩子的可怕情景几乎没有了解,对其危害性也缺少担忧。而对火车奔驰却很熟悉,而且都感受过列车从身旁驰过时那种巨大威势所造成的恐怖。因此,读者在欣赏中都能感受到前者的可笑与怪诞,而对后者却只觉得可怕与丑恶。

人的生活经验既决定着对象的熟悉与陌生,又决定着主体危害感的强弱,它虽然不像善恶观念那样,能够改变怪诞审美形态的构成成分、构成方式等客观属性,但它却影响了怪诞审美形态构成中接受反应这一主观因素,照样可以使一个崇高变成一个怪诞,或者使一个怪诞变成一个丑恶。当社会的进程使个人的生活经验发生变化后,当人们普遍地将以往的某个丑恶视为今天的怪诞,又将过去的某个怪诞看成今天的丑陋时,在以往的那个历史性的怪诞与今天的这个现代性的怪诞之间,怪诞艺术的形态演变就发生了。以下的实例足以证明生活经验对怪诞艺术形态演变的这种影响作用。

据布留尔《原始思维》一书记载,一阿比朋人被梭镖刺成了宽大的伤口而死,但他们坚信他不是被武器杀死的,而是被一个巫师的杀人妖术害死了的,“只要伤者一死,立刻就把他的舌头和心挖出来,放在火上烤熟了喂狗吃,这个巫师就会从活人中间被赶出去,就是抵偿了他们亲人的死”。11(11布留尔:《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68页)一个阿散蒂人弄到了刀枪不入的灵物,“他急于试验它,于是让一粒子弹往自己手臂上射,子弹打断了他的骨头。巫师把这种情况解释得大家都满意,他声称受到亵渎的灵物刚刚向他说明了出事的原因。这个年轻人在禁日跟自己的妻子了。伤者承认了这是事实,于是阿散蒂人更加坚定自己的信仰了。”12(12布留尔:《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56-57页)

在原始人群中,大家的生活经验几乎完全相同,因而同族人都会感到这些行为是正常的严肃的崇高行为。可是今天的文明人看待这些行为时,却会感到满眼的恐怖、好笑、怪诞,原因就在于我们的生活与原始人相比完全变了,我们的生活经验也完全变了。

毕加索《亚威农的少女》创作于1907年,在那个年代里,与传统绘画“对着干”的现代主义绘画只是在很小的范围内出现,当时人们看得最多最熟悉的,还是遵循着对称、均衡、反复、节奏、对比、调和、多样统一等古典美规律的优美艺术,因此在看到这幅扭曲变形解剖错位如鬼如怪的“亚威农少女”时,才会感到极端的陌生、反常、震撼和怪诞。但到了现代主义艺术和后现代主义艺术兴旺的今天,这种绘画早已在印刷复制与数码复制中传遍到世界的每一角落,这种立体主义丑样式的艺术,早已成为今天观众司空见惯的丑陋、滑稽,《亚威农的少女》也就因为与当代生活经验的吻合而失去了其可怕可笑的怪诞性。

三怪诞艺术演变中的历时形态

社会时代生活的演进以及国家民族文化的互渐,孕育了怪诞艺术的变异形状,按照怪诞艺术演变的时间和空间,可以将其演变形态分成历时形态和异域形态。

怪诞艺术最典型的历时形态有古代的、传统的、现代的、后现代的。怪诞艺术的这些历时形态,都是在当时艺术特殊性的制约下生成的。这些时代的艺术都有哪些特殊性呢?

在有文字记载以前的人类史前社会里,由于生产力低下,大自然中的一切对人都是异己的、疏离的、可怕的和无奈的,人常常借助于自己的想象来解释自然和征服自然,于是就创造出了神话。原始人类面对威力无比的大自然时,常常感到自己软弱无力而心生畏惧,企图通过意识活动来战胜自然的物质力量,于是就产生了巫术。在人与自然的冲突中,神话强调用斗争战胜自然,巫术却妄想通过咒语等精神力量来实现这一切。

以神话和巫术为主要内容的古代艺术的基本特征是:(1)口传,由于意识不到艺术与生活的区别,原始人常将两者混杂在一起。(2)创造主体赞扬能为自己带来好处的一切,包括对有害对象的物质斗争和精神降服,而很少关注其真假与美丑。

人类进入文字文明一直到19世纪下半叶现代主义艺术兴旺前的艺术,均为传统艺术,它有四个特征:(1)重视真实再现现实生活,现实主义强调再现现实的客观物质方面,浪漫主义强调再现现实的主观精神方面。(2)艺术家立场鲜明,倾心歌颂真善美批判假恶丑。(3)强调内容决定形式。(4)力求为读者带来积极愉悦的审美享受。

现代主义艺术开始于19世纪后半期的象征主义诗歌、摄影术的发明以及塞尚的绘画革命,截止到二次大战后存在主义文学出现。“现代主义”的精神内核是“彻底反叛传统,十足标新立异”,凡是有此实质的现代作品,均是现代主义艺术。它的特征是:(1)内容充满危机、幻灭、悲观厌世情调,形式追求荒诞变形。(2)追求原创性、权威性,敌视大众,反对写实,主张为艺术而艺术。(3)工于形式,追求风格至上的纯粹性及唯美主义。

后现代主义是指二战后西方的一种艺术思潮,鼎盛在20世纪70、80年代,90年代逐渐分化。其基本特征是:(1)不确定性,表现为主题、形象、情节、语言各方面的不确定。(2)创作方式多元化。(3)创作技巧上大量运用解构、挪用、拼贴、寓言、戏仿。(4)商品化。(5)追求反常、好笑、抢眼。

由于古代艺术、传统艺术、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均有自己鲜明的时代特征,怪诞艺术在这些特征的制约下,形态上自然也就会发生变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怪诞艺术这种形态上的时代演变。

1从作品题材看怪诞艺术的历时形态。

古代人类对自然及社会规律几乎没有认识,实践能力极为低下,他们离开客观实际,通过主观妄想来解释一切战胜一切,因此,古代怪诞艺术中的丑恶大都是由人们的极端愚昧构成的。面对自然灾害和社会危难等物质力量,他们却企图用咒语、妄念这样一些精神力量去降服,而不管这些精神方式在事实上是否已经伤害了自己。这样,就出现了以现实的害已害人来换取意识上益己益人等愚蠢到家的丑恶现象。

列仁在《新法兰西的故事》一书中记载了几件真事:一个战士梦见自己在战斗中被俘,为了预防这种恶运,他恳求自己的朋友像对待敌人那样对待他。朋友们扒去他的衣服,把他捆起来,连打带骂地拖着他游街,甚至强迫他走上断头台。这个人向朋友们感谢,他相信这次想象的被俘会拯救他免于真正的被俘。还有一个战士为了预防自己梦中的恶果,他除了烧掉自己的画像外,还要求人们把他的脚放进火里,像对待俘虏的最后刑讯那样,以后他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才治好了自己的烧伤。13(13转引自布留尔:《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49-50页。)

除了用主观妄想战胜一切外,古代的人们还企图用主观想象来解释一切,这也是古代怪诞艺术在内容上极其幼稚可笑的原因之一。比如中国神话中的女娲以为天空老是下雨肯定是天塌出了大洞,用五色石头炼成岩浆就可以像泥巴堵窟窿那样将它堵上,斩下大鳌的四条腿就可以把崩塌的天空给支撑起来。在希腊神话中,人们以为人与神不仅在能力上,而且在身体构造上也是相互混杂的。阿喀琉斯是阿耳工英雄珀琉斯和海洋女神忒提斯生下的儿子。当他还是个婴孩时,他的女神母亲就把他放进天火中燃烧,想要把他的人类父亲遗留给他的凡胎都烧掉熔化掉,只留下神的不坏之身。14(14施瓦布:《希腊古典神话》,译林出版社1996年版,第258-259页。)

随着人类科技水平及实践能力的提高,传统怪诞艺术中所反映的,大多是人类对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认识和运用,表现出人类生存发展的开拓进取精神。美国作家爱伦·坡在小说《同木乃尹对话》中描写了被电击后木乃尹开口说话的情景,这种描写虽然也是想象的虚构的,但是它与神话传说巨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有一个电击会使一切肉体产生强烈收缩的科学基础。他写道:“我们马上在尸体的鼻尖上深深地切了一刀,医生亲自动手狠狠揪住死者的鼻子,粗暴地接上电流。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是比喻意义还是字面意义上——其效果都是触电性的。第一步,木乃尹的眼睛睁开了,飞快地眨了几分钟,……第二步,他打了个喷嚏,第三步,他坐了起来,第四步,他朝波诺纳医生晃了晃拳头,第五步,他转向格里登先生和白金汉先生,用纯正的埃及语对他们说道:……”15(15《爱伦·坡短篇小说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468-469页。)

西方实现了工业化之后,在科学技术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带来杀人武器的威力倍增,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现代主义怪诞艺术的内容,许多都是表现人类对这些灾难的恐惧感。达利的画《内战的预告》画于二次大战爆发前的1936年,是对现代战争屠杀造成的恐怖情景的集中概括。一个面目极其狰狞的人头和一条鸡爪般的大腿连在一起,脚踩在他的被割离的屁股上,屁股上又长着分叉的两条手臂,一只手死掐住这个人的又长又大的,另一只手则无力地落在地上,旁边是一滩鼓鼓囊囊的肠子之类的东西,还有一条大便形的泥状物搭在他的屁股旁边。

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化以来,虽然科学技术已进入高水平的信息化时代,但是伴随而来的却是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和核武危机。后现代怪诞艺术表现的,主要是人类的生存危机感,以及对这种危机感进行休克治疗的麻醉享乐主义、黑色幽默等等。品钦小说《万有引力之虹》的主人公从小就被父亲卖给了一个专门研究刺激物反应的人。这个人用一种特别的聚合物制造的布给他做衣服,以刺激和调节他的性冲动,并且以他的的速度来衡量他的反应程度。所以他在同女人勾搭、时,常被仪器误测为受到了外敌的某种威胁和袭击,这个性活动地点就总是成为V-2型火箭的攻击点。16(16刘象愚:《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95页。)美国诗人路易斯·辛普森的《美国诗歌》则怪诞地反映了后工业时代严重的环境污染:

不管它是什么,它必须有

一个胃,能够消化

橡皮、煤、铀、月亮和诗,

就像鲨鱼,肚子里只有鞋子,

它必须在沙滩中游好多路,

它发出的叫喊声几乎像人声。17(17赵毅衡编译:《美国现代诗歌选》,外国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727页。)

2,从作者对真善美的态度看怪诞艺术的历时形态。

古代的原始人类是最功利的,凡是有利于他们生存与发展的他们就支持就赞扬,凡是不利于或损害了他们生存与发展的,他们就反对就批判。至于这些善恶对象是真是假是美是丑,他们根本不予理睬。古代的怪诞神话和怪诞巫术,就集中体现了原初人类的这种尚功利观念。

在我国的厦门,丈夫在妻子怀孕期间绝对不能在墙上钉钉子,“因为这可能把寓居在墙里的土地神钉住,而使婴儿生下来就某一肢体瘫痪或者瘸腿,或者是个独眼龙。这还可能引起新生儿的内脏麻痹和致命的便秘。”18(18布留尔:《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48页。)

到了文明时代,人类具有了分辨真假美丑的能力。在大跨度的进步中,人类开始全方位地歌颂真善美批判假恶丑,这个时期的怪诞艺术也产生了这种特点。

《三国演义》描写过曹操“梦中杀人”的表演秀:曹操老是担心别人暗中谋害自己,就警告身边的人说,“‘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覆盖。操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半晌而起,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众以实对。操痛哭,命厚葬之。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惟修(杨修)知其意,临葬时指而叹曰:‘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19(19罗贯中:《三国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627页。)曹操为了保护自己演梦中杀人假戏,但罗贯中不像古代怪诞那样,去肯定人们为了保护自己所做的一切,他不仅批判了这一行为的恶,而且还揭穿了这一行为的假与丑。

现代艺术中的怪诞则开始转向,它们只是赞扬美与真,否定丑与假,而对对象的善和恶却失去兴趣。马格里特画于1927年的《发现》(图36)可作这方面的代表。一个裸[美学研究网]体女人的半边脸上,手面上,臂上,上,屁股上,的皮肤上,都长着木材的剖面花纹,这是一种名叫“水曲柳”的树材做成的胶合板上常有的花纹。画家只关心形象的新奇、怪异、独创和吸引力等美丑问题,只关心人体的真实,木纹的真实,以及两者混合后的真实等真假问题。而一个善良的无辜的女人遭受这种恶疾的伤害是否合乎人道人性,马格里特似乎从来就没有考虑过,只要画面具有美与真的吸引力,至于好人受难是否应该似乎与他没有关系。我们在达利、培根、恩斯特等人的画中也能强烈地感受到现代主义怪诞艺术的这种倾向。

到了后现代主义艺术,艺术创作已不再考虑社会的公共需要及艺术自身规律的限制,而只为作者自己的某种功利目的如自我表现、扬名赚利等服务。因此,这一时期的怪诞艺术,完全放弃了对真善美假恶丑的区别与褒贬,只要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不论真善美假恶丑什么都行,什么能用什么就是好的。这方面的极端例子是美国女权主义艺术家泰茜·伊敏的《我曾与之睡过的每一位:1963-1995》,为了抢眼出名,她在这件装置艺术中搭起一顶帐篷,里面以实物和虚拟方式标记着与她睡过觉的102个男人的姓名与踪迹,其中还杜撰了一个骇人听闻的故事:她与自己的双胞胎兄弟并流产一个婴儿。20(20岛子:《后现代主义艺术系谱》上册,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第205页。)充分发挥达达主义搞怪精神的新超现实主义艺术家罗森绍尔,在20世纪80年代制造的“仿真炸[美学研究网]弹”,也将后现代主义艺术“抢眼高于一切”的特色发挥到了极致。他在纽约的好几个地方放置了自己的艺术作品——几乎可以乱真的遥控炸[美学研究网]弹,警方接到报案后出动大批警察全面戒备,最后才发现那是艺术家的怪诞艺术品,他靠着惊扰百姓及警方出足了一个星期的风头,最后被罚十美金了事。21(21陆蓉蓉:《“破”后现代艺术》,文汇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3,从作者的创作手段看怪诞艺术的历时形态。

在原始时期,人类连艺术与生活的界限都分不清,对艺术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划分当然更是无从谈起。古代人类只是运用生活事件即故事情节的整体来创造怪诞艺术,而不可能像后人那样,仅仅运用某一构成因素或某一表现方式来创造,因此,我们感到古代的怪诞艺术就像生活本身那样生动、真切、自然。比如,希腊神话相信神的身体可以打碎重组,坦塔罗斯请众神到自己家里来做客。他把儿子杀死煎烤烧煮招待大家,只有谷物女神出于礼貌尝了几口,其他的神早已发现了这场诡计,把撕碎的男孩肢体丢在锅里。男孩重新活了过来,只是肩膀上少了一块,那是被谷物女神吃掉了,只好用象牙补了起来。22(22施瓦布:《希腊古典神话》,译林出版社1996年版,第50页。)还相信种龙牙能长出军队:人们把龙的牙齿撒入土内,突然泥土下开始活动起来,先是看见长矛的尖,之后又看到土中冒出一顶武士的头盔。不久泥土下又露出了肩膀、胸脯,最后,一位雄纠纠的大兵诞生了,不一会儿,地下长出一支武装队伍。23(23施瓦布:《希腊古典神话》,译林出版社1996年版,第27页)就都是事件完整的怪诞艺术。

到了人类的文明时期,人们已经意识到了艺术的内容因素与形式因素的区别,在创作中开始有意识地加重某种因素来突出某种艺术效果。这个时期的艺术,主要是通过题材、情节来创造怪诞。比如大仲马的通俗小说《基督山伯爵》,就着力以情节的新奇特异来制造怪诞,使人叹为观止。因受诬告而被关进伊夫狱堡的唐代斯,打了一条地道来到法里亚神甫的狱室。神甫死后,他将尸体搬进自己狱室冒充自己躺在床上,而自己则到神甫狱室钻进麻袋冒充死人。狱卒按常规把麻袋中的尸体抛下大海埋葬,他最终死里逃生。他开始用最奇特的方式复仇。他将仇人绑架后不给他饭吃,之后以10万法郎一只面包,100万法郎一顿晚餐的价格向这个饿得拆吃草席的恶棍出售,在12天之内,这个痛不欲生的守财奴被迫无奈地吃掉了500万法郎的家产。24(24大仲马:《基督山伯爵》,燕山出版社1999年版,第919-929页、134-141页。)

到现代主义时期,艺术家为了表现自己在艺术上的创新精神与精英意识,开始用形式因素来创造怪诞,毕加索《亚威农的少女》就是很典型的例子。以前绘画中的女性形象,都是用柔美轻漫曲线塑造的秀丽鲜艳人体,而毕加索却是用直线、折线甚至锐角来描绘少女的人体轮廓,因此就出现丑陋乖张可怕可笑效果。被赞誉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两位文学家之一的乔伊斯,以在小说中进行文字革命著称。他在小说《守灵夜》首页的第三段引入自亚当开始以来人类堕落的主题时,用了一个由100个字母混成的字。在这个混成字中,有对嘈杂雷鸣和粪便排泄声的模拟,还有堕落将军康勃朗的名字以及他所说的话。25(25刘象愚:《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37页。)

到了后现代时期,艺术家既不靠艺术的内容因素,也不靠艺术的形式因素,而是单取艺术的表现方式、表现技巧或表现手段来创造怪诞,如挪用、权充、拼凑、戏仿、解构、颠覆等等。吴尔夫·弗斯特有一幅题名《蝗虫》的画,画中的标语口号是“要,不要作战”。画分左右两部分,左边是男女的特写镜头,女乳、伸向女人的男人手、的典型动作等细节都暴露无遗。右边是坦克开上大街射击,周围黑烟滚滚,一个军人在前面指挥。26(26岛子《后现代主义艺术系谱》(上),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第22页。)这幅怪诞画上的不少镜头都让人感到似曾相识,很明显,男女的动作来自电影的一些色情描绘,而坦克、大街、人群的镜头则来源于1968年苏军开进布拉格的新闻图片。这种对以往作品现成图象公然的巧取豪夺,属于后现代主义创造怪诞艺术的挪用拼凑技巧。

弗洛斯库茨的《三联图》是由三张照片横向摆在一起构成的,中间是一个男人张成圆洞的嘴,左右两边是两条光溜溜地连着脚的小腿。但在审美中,欣赏主体在知觉中会把这三张照片当成一个整体,看作是女人叉开双腿的下身。这个男人嘴洞周围的黑色胡茬子,嘴洞中流出的液体,以及向两侧方向上延伸的脚更会加深这种欣赏错觉(图37)。“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丧失了美感的想象更加可怕的事情了”,当读者意识到自己受艺术家的引导,竟然把男人的嘴巴当成女人的时,在深感丑陋、恶心和羞耻之余,会更深切地体会到西方这句名言的正确。这个形象则集中体现了后现代艺术创造怪诞时的拼凑、颠覆、戏仿技巧。

四怪诞艺术演变中的异域形态

怪诞艺术在不同的种族、国家间,在不同的政治、文化、经济区域间,都存在着普遍的形态差异,但我国读者感受最强烈的,还是中国怪诞艺术与西方怪诞艺术间的形态区别。

造成中西方怪诞艺术形态差异的原因,除了自然环境、经济政治状况的不同外,还与我国及欧洲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精神密切相关。

西方文化是以希腊文明与希伯来(基督教)文明为源泉发展起来的,它们的精神取向左右着西方人时合时分的文化追求和艺术创造。

希腊文明树立了以形式美为核心的“古典美”理想。这种美首先是指整体完满的神圣秩序,宇宙是大秩序,人体是小秩序。其次是指多样统一的形式美观念。基督教文明的美学精神有三方面,一是超绝宇宙观与上帝绝对美。上帝创造了一切,但上帝与它创造的对象有严格界限。二是基督的道成肉身及其象征性,基督为救赎人类而被钉死,上帝之道通过基督这一人神兼备的形象,化作为人类的肉身。艺术可以通过人类的肉身形象表现教义。三是光和色彩是上帝神圣力量的象征与表现。

中国艺术遵循的则主要是儒、道、禅文化价值观,它们共同建构起中国艺术的美学精神。

儒家美学一是重视以父权为中心的人与人之间普遍和谐的“中和”之美;二是赞颂具有善、信、美、大、圣、神等人格力量的雄健之美充实之美;三是宇宙间的一切均与我血肉相连休戚与关,以对宇宙万物关怀体恤的“不忍之心”“宇宙心灵”为美。

道家的美学观念与儒家互补,它在儒家的人事中和美之外,追求万事万物的“自然而然”的自然之美。在儒家人格的雄健美充实美外,强调人性的“虚静”与“空灵”之美。道家认为彩色与华丽只能眩人眼目,唯有玄(黑)素(白)才与宇宙本质相连,因而倡导黑白为实五彩为华,求其实去其华的美学理念。

禅宗虽是中国化的外来佛教,但其追求生命解脱的佛教教旨并无改变。它以追问人生存在的本源为美,以“冲淡”的禅味为美,以彻悟存在的本来面目时欣喜的完满禅悦为美。

由于西方和中国都有着自己鲜明而独特的审美精神,因而,在这些审美精神的熏陶下,西方怪诞艺术与中国怪诞艺术在形态上也就出现了明显的区别。这一区别突出地表现在题材、象征义及情趣等方面。

尼奇·圣法利等人合作的混合媒材作品《贞德》(图17)是一座女人造型的建筑物,她仰天躺在地上,双腿外分,洞开。这个女人有两层楼那样高大,阴[美学研究网]户比房屋的门洞还高,游人从这门洞里不断走进走出。贞德是法国历史上最深入人心的女英雄,1431年5月30日被侵法英军活活烧死。这位20岁不到的乡村少女至死不改变信仰,因而被尊誉为“圣女”。这个作品表现的是基督教的传统题材,不过已加入了后现代主义的新含义。作品之所以把这个女性塑造得如此崇高伟岸,却又只突出其阴处而不显露其脸面,还让游客老老实实从其生殖器中出入,应是在讴歌女性作为人类之母的伟大与温暖。这个人形房屋,从造型上讲,左右对称,人肚子的圆形均匀、整齐,阴道之门上端呈拱形,下端有台阶提升,是典型的西方建筑式样,体现着希腊古典形式美的规律与情调。这个作品除了怪诞艺术的实质规定之外,其余具体感性的一切,如题材、含义、趣味等等,都是西方文化所特有的。

中国当代画家周京新的作品《企业家》中画了一个中年男人,咧开大嘴在笑,露出两排牙齿。他的左手触摸着腮帮,眼睛眯得一大一小,他显然很得意很开心,从里到外都乐开了花,脸上的笑完全是从心中绽放出来的。这幅画是用墨掺水形成的深浅浓淡的黑色描绘出来的,是地地道道的水墨人物中国画。画中人物这种呲牙咧嘴的笑,既像个歹徒居心叵测地嘲笑着你,又像个权术家在狡黠而阴险地算计着你。他的头发向上,整张脸由于扭曲而变了形。这是一个既让人感到可怕又让人感到好笑的怪诞形象。只用黑色这一种颜色来画画,并且来画人物,这是中国绘画独有的技巧和情趣。这种画在中国文人眼中,具有以白当黑、墨分五彩、无中生有、以少胜多的特有韵致,体现着道家重玄素而轻五彩的审美观,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才能生长出来的怪诞之葩。

萨特《他人即地狱》及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都描写了坏人死后被打入冥间的故事,但其遭受惩罚的不同方式,却表现出中西方艺术怪诞精神的鲜明差别。

萨特的戏剧文学,可以作为他的存在主义哲学的形象化图说来看待。在人间已经死去的一男两女的灵魂被囚禁在阴间的一所屋子里,这个男人追求其中一个女的,但这女人是同性恋狂,她讨厌这男人去追逐另一个女人,可那个女人正好是一异性恋者,她讨厌这女人去追逐那个男人,而男人却又讨厌她只喜欢这个女人。就这样,他们既相互追逐纠缠,又相互排斥折磨,他们既不能离开,又不能睡觉甚至死去,人人痛苦万分,生不如死。不需要火海刀山的酷刑,他人的折磨就是我的地狱。基督教认为人死后灵魂还要继续存活,或升上天堂,或打入地狱,这三个人就是因为生前作恶杀人而被打入地狱的。同时,西方宗教认为精神高于肉体,精神折磨比肉体折磨更残酷,所以此剧才会有他人即地狱的主题。这个戏剧的怪诞情节显然是在西方基督教文化的框架中构成的。

《聊斋志异》的《续黄粱》中,一个姓曾的人梦中做了宰相,但荒淫无度,搜刮民脂民膏,被皇帝抄家罢官。之后又被大盗所杀,到阴间受刑,先是下油锅,接着上刀山,最后是灌金银。把他当官时受贿卖官枉法霸产所得金银共221万两,倒进大锅烧烈火熔化,小鬼们用勺子舀了往他嘴里灌,烧得他五脏六腑都沸腾起来。他活着只嫌金银少,现在才恨金银多。中国的佛教最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一切坏人特别是贪官再小心预防,也肯定会在阴间或来世遭到报应。不过这种报应主要是对肉身的摧残折磨,如上刀山,淌火海,下油锅,抽筋扒皮穿洞等等。这里的灌金银,是其中极为奇特好笑的一种。这样的怪诞故事,没有中国式的佛教文化背景是构想不出来的。

除了审美精神之外,中西方怪诞艺术形态上的差别,更多还是由各自独特的地理地貌气象气候、物产物性、人种血统、历史进程、民俗民风等等自然条件社会生活造成的。我们在所有的中西方怪诞艺术中都能找到这些因素的差异与对立。

在希腊神话中,酒神送给国王弥达斯一件礼物,有了它,国王碰到的一切东西都会变成闪闪发光的黄金,他检麦穗,摘水果,这些东西也都变成了黄金。不过他并没有高兴太久,因为他不小心触到了餐桌上的面包、饮料,它们都变成了黄金。黄金面包崩断了他的牙齿,黄金酒液塞住了他的喉咙。他绝望地打自己的脸,结果他的脸也变成了黄金。最后虽然被酒神解除了点金术,却长了一双驴耳朵。27(27施布瓦:《古希腊神话》,译林出版社1996年版,第75-76页。)

中国古代的民间故事中,也有类似的怪诞讽刺。县令抢了老百姓的聚宝盆,摆在自家庭院里验灵,放进一块银子,能拿出十几块,放进一匹绸缎,能变出几十匹。县令的老爹高兴得手舞足蹈,不小心滑了进去,人们把他拉出来,里面还有一个,再拉出来,里面还有第三个,一共从盆中拉出100多个。县令的100多个老爹看到县令的母亲在旁边,都来拉扯着要老婆陪自己过夜,一时间,把县令的老娘拉扯得衣服破烂,半死不活。县令想把真爹挑出来,把假的都杀掉,可这些爹们都异口同声说自己是真的。无奈之下,县令只得把这一大群老爹都供养起来。但最可怜的还是他的娘亲,每天夜里,几里外都能听到他家里争老婆的吵闹声。

在这两个民间笑话中,我们就能看到风格迥异的中西方自然、人文因素,而正是这些不同的自然、人文因素,构成了形态各异的中西方怪诞艺术。比如,酒神、面包是西方才有的,而县令、绸缎是中国的“特产”。西方人惩恶一般只针对本人,所以点金术只让国王遭受死亡的威胁,不会祸及他的亲人。而中国人惩恶一般都牵连亲族党朋,所以聚宝盆制造出一群老爹去折磨恶人无辜的母亲。

注释

1布留尔:《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02页。

2罗贯中:《三国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76页。

3爱伦·坡:《同木乃尹的对话》《爱伦·坡短篇小说集》,第468-469页。

4《艺海见闻录》,第125-126页。

5《江西商报》2003年5月25日。

6布留尔:《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01页

7贾平凹:《怀念狼》,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第113-116。

8恩格斯:《论权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5页。

9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6-57页。

10施耐庵:《水浒传》[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0-41页。

11布留尔:《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68页

12布留尔:《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56-57页

13转引自布留尔:《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49-50页。

14施瓦布:《希腊古典神话》,译林出版社1996年版,第258-259页。

15《爱伦·坡短篇小说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468-469页。

16刘象愚:《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95页。

17赵毅衡编译:《美国现代诗歌选》,外国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727页。

17赵毅衡编译:《美国现代诗歌选》,外国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727页。

18布留尔:《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48页。

19罗贯中:《三国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627页。

20岛子:《后现代主义艺术系谱》上册,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第205页。

21陆蓉蓉:《“破”后现代艺术》,文汇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22施瓦布:《希腊古典神话》,译林出版社1996年版,第50页。

23施瓦布:《希腊古典神话》,译林出版社1996年版,第27页

24大仲马:《基督山伯爵》,燕山出版社1999年版,第919-929页、134-141页。

艺术形态论文篇(2)

二、解译“共相”

“共相”在艺术创作中就好比一座桥梁。在毕加索后期创作中常用的“试错”手段,就是通过匹配和失配来寻求模特儿与画面抽象形式之间的转换关系,从而架桥铺路,帮助西方的艺术创作体系试验图形的情感共相,只是这种共相的萌发,源于作者的敏感细腻的心思,但是掩藏其间的关系并非晦涩难懂。这使得贡布里希了解到即使是现代艺术,也依然是捕捉而非构造。既然是捕捉,便存在于广泛的人的共有意识中,或可以推断出来的逻辑范围内,比如,毕加索画的《弗朗索瓦•吉洛女士肖像》,这张大胆的人物写生看起来是不合逻辑的,如果仅仅是照片的比对,你很难将二者联系起来,甚至会觉得诧异。圆脸、花瓣或叶子形态的头发、果实般的、植物一样摇摆的身姿,这如花一样的女子,在毕加索的观察下,“写实的肖像根本不能再现你。你根本不是被动的人”。为了表现光彩与表情,他甚至改变了对象原来的鹅蛋脸形。这一切直指能引发其他人情感的“共相”,因为没有人必须要认识对象以判断肖似与否,但却可以站在陌生人的角度上欣赏到艺术家笔下的吉洛夫人活泼娇美之处。与此同时,观众根据生活经历判断出人物的状况,进而反复玩味画面中所有的元素可能共同所指的艺术创作初衷,于是捕捉“共相”就并非艺术家一人所为了。在我国的民间艺术中,形象的捕捉并非来自某个瞬间,它依旧具有着传统美学中的“恒久性”特征,这种形象的恒常性就如民间的语言一样,简单直接。比如大(人)与小(孩)、多(籽)、美(娘子)、圆(满)等。在民间艺人高凤莲的作品中,虎兽的四条腿向四方旋转,她自己解释说这是飞虎,是从天上下来的。这也是民间哲学所延续的对于生生不息的天地宇宙旋转往复的比拟,二者在朴素的创作思想里得到有效的结合。靳之林先生盛誉“,她的活的有生命的动植物符号,不是乏味的哲学图解,而是哲学艺术形象的创造”。

艺术形态论文篇(3)

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日益增加,而音乐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影视热潮的到来,各种各样类型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竞争之大也不言而喻。因此,很多影视作品除了在角色人选上拼杀,在主题曲创作方面也择优而取。这种发展让很多在音乐上有一定造诣的创作型人才有了施展的空间,优秀的人才汇聚一堂,使得整部影视作品的音乐创作团队愈加优秀。

1.2高科技的合理运用

传统的影视创作中,影视音乐都是由歌手自己弹唱或请人弹奏自己来唱。随着科技的发展,有了很多高科技器材出现,从创作到编曲到和声,都可以通过电脑软件制作完成,甚至是歌手的每一个音都可以单独做调整,这时的音乐创作省时又省力,也就有更多的好作品呈现在了观众面前。

1.3音乐类型从单一变得多元化

随着影视行业的发展,和人们越来越高的审美要求,影视艺术中的音乐作品也开始发生变化。早期的影视作品,大多以古典音乐和较为平和的音乐来烘托,而目前,大部分影视作品中加人了流行因素,甚至更有些影视音乐中掺人了摇滚元素,动感的音乐节奏让观众们耳目一新。此外,也出现了一些针对性的音乐,如张艺谋导演的((满城尽戴黄金甲》中的片尾曲—《台》,唱尽了凄凉,恰如其分地衬托了影片到最后的悲惨结局,为该影片完美收尾。

2现今影视音乐的艺术形态

2.1音乐的整体特质

2.1.1内容的特指性

艺术的整体特质都是精髓所在。影视音乐中,音乐的整体性尤为重要。首先,在内容上显现的特指性。音乐是一种不分国度的语音,更能方便沟通。例如,当在你闭着眼睛听音乐时,脑海里会不自觉地浮现出一个场景,或许是一片幽静的薰衣草地,或许是一望无际蔚蓝的大海,又或许是铮铮铁马黄沙漫天的战场。这些就是音乐所创造的的奇迹。内容所指性是通过丰富的配器、音乐的旋律,以及人物的和声等,让人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2.1.2人物角色的元素化

影视作品的元素是最能抓住人心的,所以影视创作人也开始把各类元素渗透到影视作.pAA中。例如,(新白娘子传奇》大部分都是借助于演唱“黄梅戏”的方式来完成的,让观众在枯燥的观看剧情的过程中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再如,由周杰伦导演的作品《天台爱情》,更是被誉为影视业第一部多元素电影,其中有舞蹈、武打、舞台剧等众多元素,为影片的票房贡献了力量。

2.2语汇系统的艺术形态

对千艺术而言,语汇系统的独特性,可以从根本的以一种独特的形态进行支配。影视音乐作为一种跨界的艺术,其语汇系统显得更加的重要。首先就是包容及节奏形态。一切艺术的骨架就是包容,自然影视音乐也不例外。例如,古装戏中的征战、武打,警匪片中的擒拿、枪战,现代剧中的蹦迪、飘车。这些场面,影视音乐都能将场面所具备的动感节奏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影视音乐借助着这一表达要素,可以实现听觉节奏的有效统一;同时,运用较为便捷的方式,将影视音乐的包容性充分的体现出来[[2]。其次就是运动旋律的形态。音乐作品中,最重要的无外乎就是旋律。例如,恐怖片中,跌宕起伏的旋律是整部影片的点睛之笔。充分利用好旋律,使其在影片中发挥其重要价值,也是一部好的作品最需要具备的。3影视音乐的合理运用

艺术形态论文篇(4)

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中,文艺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则性理论问题。要在这样一个问题上取得突破,不啻是一场极其艰难的理论攻坚战,无疑需要付出很多很多的努力。陆贵山先生在给拙著《文艺与意识形态》一书所作的序中指出,文艺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是一个真问题,一个元问题,也是一个难问题。这个概括十分确切。

首先,它的确是一个真问题。意识形态问题和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甚至和整个的马克思主义都是密不可分的。意识形态理论是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构成内容,文艺的社会意识形态性质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历来都予以承认的。比如英国新左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特立?伊格尔顿就明确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可不必把‘文学和意识形态’作为两个可以被互相联系起来的独立现象来谈论。文学,就我们所继承的这一词的含义来说,就是一种意识形态。”[1]非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佛克马和易布思也在他们合著的《二十世纪文学理论》中说:“显然,马克思主义批评家认为文学根本上是一种意识形态,必须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加以研究。”[2]不仅仅是在文学领域,实际上,在西方学术界和在中国当下的学术界,当人们谈到意识形态时,往往都是与整个马克思主义划等号的,这是一个无需回避的客观事实。因此,要讲马克思文艺理论,中国学术界就必须面对这洋一种理论传统和现实,就不能回避对于文艺与意识形态关系问题的思考,所以说它是一个真问题。

其次,它是一个元问题。在中国几十年的文艺理论发展过程当中,一直是把意识形态性作为文艺的本质属性来理解,只是做一些不大的修正,调整,加一些定冠词修饰一下而已。无论说文艺是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的意识形态,说文艺是审美的意识形态,还是什么其它的意识形态,人们的确从来都是将意识形态性当作文艺本质理解的一个最基本的部分来看待。当然,这其中可能有的人认为意识形态性是唯一的,也有人不认为它是唯一的。但即使是那些非唯一论者,一般也很少有人否定意识形态性是文艺最为重要的本性。由于文艺在本质上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而本质的东西又必然会在现象形态上表现出来,因之意识形态问题也就成为文艺活动的基元性问题,并顺理成章地成为文艺理论体系建构的基元性问题,文艺理论研究中的其他一系列问题都是由此基元性问题派生和演化出来的。基元性问题解决不了或者解决不好,其他相关文艺问题的研究就失去了理论前提,整体理论体系大厦的建构也就缺少了基础支撑。

最后,它确实也是一个难问题。可以说,有多少种文艺理论涉及这一问题,就有可能形成多少种不同的理解。这显示出了文艺与意识形态关系问题的复杂性。应该说,作为人文学术的文艺理论研究,许多的问题都难以像自然科学甚至某些社会科学那样形成共识性的结论,而且越是复杂的问题越是如此。但中国文艺理论界对于人文学术的这样一个特点缺乏体认,无论在政治问题上还是在学术问题上,人们都习惯于大一统,总是希望用某种惟一性的思想和观点统一大家的头脑。因而,理论界常常是把复杂的学术研究问题简单化,强势话语总是想把自己对某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变成让大家普遍接受的共识性的东西,让大家都认为这就是最正确的解释。应该说这不是一种理论的正常状态。实质上理论研究决没有那么简单,能用一种解释来彻底解决某个问题,尤其是像文艺与意识形态的关系这样一个非常复杂的大问题。复杂性就隐含了多种解释的可能性,同时复杂性必然增加研究上的难度,而有难度的问题就往往要花费时日,不能指望一蹴而就。

由于文艺与意识形态关系问题是一个真问题、一个元问题,所以我们说选择这个话题来进行研讨,的的确确抓住了文艺理论研究中最根本的问题,是极有必要的。同时,基于这一个问题的复杂性和理论解决的难度,学界对这一问题的学术探讨又应该持一种审慎和包容的态度。所谓审慎,就是对于这一问题的最终解决,尤其是对于研究者个人在此一问题上的认识不要抱过于乐观、简单和绝对化的想法;所谓包容,就是学界对于跟自己认识不相符合的观点要有涵括容受的胸怀和气度,要容许他人做与己不同的理论探讨,正确对待不同观点之间的学术争鸣,而不能搞党同伐异,搞惟我独尊。学术上的真理是在艰苦的探索中得来的,是在严肃的争鸣中来得来的,而不能靠学术自闭和排斥异见得来。

研究文艺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首先就涉及到“意识形态”这个概念究竟怎么理解,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而要讲清“意识形态”这一概念,又涉及到“社会意识形式”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80、90年代讨论文艺与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的时候,学界就注意到意识形态和社会意识形式的关系问题,现在很多学者也提出了这个问题。文学究竟是意识形态还是社会意识形式,意识形态与社会意识形式是什么关系?这是首先需要加以解决的问题。

我们思考问题,要从原点出发。对文艺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来说,文艺是不是意识形态,是意识形态还是社会意识形式就是原点。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看似有两种——有的是落到意识形态上,有的则落到社会意识形式上。两种回答似乎都能从马克思那里得到理论支持。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里,马克思在表述其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观点时写道:“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3]在这里,马克思运用了“社会意识形式”和“意识形态的形式”两个概念。在当前的讨论中,有一些学者认为,从马克思在上述这段话和其他地方的论述来看,说文艺是“社会意识形式”更合适,而不应说它是意识形态。理由主要有两点:第一,马克思在《〈政治经济批判〉序言》里涉及到文学艺术的部分,用的不是“意识形态”,而是“社会意识形式”和“意识形态的形式”两个概念,马克思本人从来没有直接或间接地说过文学是某种“意识形态”。[4]第二,意识形态是指抽象化的思想,属于观念和思想体系的范畴,而文艺作为实体性的存在,还包括了其他一些非意识形态的因素,所以,文学艺术是社会意识形式,但属于既具意识形态性因素又具非意识形态性因素的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它可以表现出意识形态的特征,但不是意识形态本身[5]。关于这里的第一个理由,实际上并不能算是一个理由。既然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里涉及到文学艺术时使用了“意识形态的形式”概念,那就不能说马克思从来没有直接或间接地说过文学是某种意识形态。而且,马克思在这里讲的“意识形态的形式”之“形式”就是种类的意思,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文学艺术是意识形态和说文学艺术是意识形态的形式即意识形态的一个种类,从本质上讲并没有什么区别。相反,如果非要抠字眼的话,倒可以说马克思从来没有直接或间接地说文学艺术是社会意识形式。在上面所引述的这段话里,马克思并没有列举“社会意识形式”包含的种类,也没有直接提艺术是社会意识形式。

至于上述第二个理由,顺着论者的思路看,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上世纪80年代毛星先生在其发表的《意识形态》一文中就持有类似的看法。他认为,“意识形态”具有非物质性,指意识的最高发展所产生的思想理论,而“意识形式”则指各种意识的存在形式,既包括意识从低级到最高发展的各种形式,又包括情感和幻想,还包括了潜意识与下意识,且具有物质的性质,包含了物质的内容。“意识形态”指的是政治、宗教、艺术等的思想理论,“意识形式”则指的是整个政治、宗教、艺术等等。基于这一理解,毛星先生甚至提议将“意识形态”这个译名从一向误为的Ideologie改为Bewuβtseinsformen[6]。只要加以比照就可以看出,近来一些学者否定文艺是意识形态而认为是社会意识形式的观点,其思路与毛星先生是一致的。应该说,看到文艺的观点与文艺之间的区别,指出文艺在其观念属性之外还有非观念属性,甚至进一步指出文艺的观念属性中除去与一定的经济关系相适应并与特定的集团利益相关联的思想成分之外还有其他思想成分,都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过分地强调文艺的观点与文艺之间的区别,断定文艺不是意识形态,也是不确当的。其实,在唯物史观的社会结构系统中,意识形态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领域和产品,是作为一个总体性概念出现的,它主要指各种不同的思想和观念,也包含着表现这些思想和观念的物质材料和方式,是以观念属性为主导的精神因属与物质因素的统一体。就文艺而言,文艺的观点和表达这种观点的物质材料和符号形式是不能截然分离的。[7]因此,非要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里讲的“意识形态的形式”的“形式”解释为感性存在外观的意思,认为意识形态是没有物质性“形式”的纯思想观念,只有依存于物质性“形式”之中才变成为作为社会意识形式的文艺,可以作为一种解释,但不见得是最好的解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确经常谈到政治的、法律的、宗教的观点等等,但这样谈论时,他们一般并不再用“意识形态”这个总体性的概念来总括它们,相反,他们倒是经常将政治、法律、宗教、哲学以及文学、艺术等等作为人类思想活动的不同领域来看,并且是在这样来看时才用意识形态这个概念来总括它们,把它们看成意识形态的不同的形式即不同的种类,即如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里说做的那样。所以,“序言”里说到的“艺术”一词不是指艺术的观念,而是就艺术的实体存在来讲的,作为实体存在、包含了感性化物质外观的艺术是可以作为意识形态来谈论的。

那么,究竟应怎样来看待意识形态与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关系呢?我还是倾向于学术界通常的看法。相对来说,社会意识形式是一个较为宽泛一点的概念,而意识形态的界定要狭窄一点。人类以物质活动为基础的社会生活过程在其精神生活中反映出来,形成为从低级到高级的各种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形式就是对于各种社会意识现象的总概括。而意识形态则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或间接相联系的观念系统,特别是指与一定的价值观念系统,一定的权力架构相关联的观念系统。社会意识形式在外延上要大于意识形态,既包括了属于意识形态的部分,也包括了不属于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内容和成分。这也符合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里的提法。马克思说,在社会的经济结构之上竖立着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这些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显然是指社会政治制度方面,社会政治制度之外还有一些与经济结构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式肯定指的是思想观念方面,对这些思想观念,马克思用了一个限制词“一定的”,是“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并不是所有的社会意识形式,应注意这个限定。这个“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就是下面马克思进一步界定的那些包括法律、政治、宗教、艺术和哲学等等在内的“意识形态的形式”。“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才是“意识形态的形式”,因为有些社会意识形式他不和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以及上层建筑相联系,价值属性不强,因而不能算是“意识形态的形式”,不能说所有的社会意识形式都是意识形态。既然马克思直接把艺术称之为“意识形态的形式”之一,我们从意识形态出发探讨文学艺术的社会本性问题也就是十分自然的事情了。

由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有的学者之所以认为文艺属于社会意识形式而不是意识形态,基本理由建立在两个判断基础之上:一是认为意识形态是纯理论形态的东西,二是认为文学艺术不是抽象的理论形式所以不应归于意识形态之列。对此,实有加以进一步分析的必要。

关于第一个判断,我们在前面的辨析中已经指出,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结构系统中,意识形态是以其精神属性或观念属性与经济结构相对应并与上层建筑中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相区别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意识形态的存在不能够具有感性的甚至物态化的形式,因而说意识形态都是纯理论形态的并不准确,也不能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家那里找到言说根据,这里不再详论。

至于上面的第二个判断,同样难以从经典理论家哪里找到理论依据。这里,我们不妨返回到经典文本上来,看看马克思恩格斯究竟是怎么讲的。除去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里直接将艺术归为意识形态的形式之外,早在作于1851年底1852年初的《路易?波那巴的雾月十八日》一文中,马克思就写道:“在不同的占有形式上,在社会生存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的、表现独特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8]后来,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也有“由哲学、宗教、艺术等等组成的观念上层建筑”[9]的明确提法。“观念上层建筑”就是意识形态。从这些相关论述中,是很难将文学艺术排除在意识形态之外的。这里,有人会说,意识形态是个总体概念,而文学艺术都是些具体的社会意识存在现象,个别不等于总体,所以说文学艺术不是意识形态。这种说法未免太过武断了。意识形态的确是一个总体概念,但它同时也是一个集合概念。意识形态是对于社会结构中所有具有上层建筑功能的观念层面东西的描述,所以说它是一个总体性概念,就此而言,个别领域里的意识形态当然不能等同于一个社会的意识形态的总体。但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个集合概念,作为一个集合概念它可以分为不同类型或种类,各种类型或种类的意识形态都叫做意识形态,这就好比我们说人,白人黑人大家都是人,你就不能说白人他不是人。如前所述,马克思恩格斯经常是在不同的精神活动领域的意义上,也就是在不同的意识活动类型或种类的意义上来谈论意识形态的。比如恩格斯就说过:“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形式的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10]又说:“中世纪把意识形态的其他一切形式——哲学、政治、法学,都合并到神学中,使它们成为神学中的科目。“[11]由这样一些理论表述可以看出,意识形态是具有多种形式的,也就是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或种类的。如果宗教神学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话,那么被马克思用来与宗教并列而归为“意识形态的形式”的“艺术”为什么就不可以说是一种意识形态呢?

以其观念属性存在于社会结构之中的意识形态可能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等纯理论形态中体现得更为充分,但并不是只有纯理论形态的东西才是意识形态。说只有纯抽象理论形态的东西才是意识形态,不是抽象理论形态的就不是意识形态,是对于意识形态的一种过于狭隘的理解。恩格斯在晚年的哲学书信里曾经有过“纯粹抽象的意识形态”的提法,说“我们所研究的领域越是远离经济,越是接近于纯粹抽象的意识形态,我们就越是发现它在自己的发展中表现为偶然现象,它的曲线就越是曲折。”[12]这里,所谓“纯粹抽象的意识形态”就是指哲学、政治经济学等理论形式的意识形态。按道理讲,既然有纯粹抽象的意识形态,也就有不纯粹抽象的意识形态,文艺就属于不纯粹抽象的意识形态之列。仅仅说文艺的观念等理论形式才是意识形态,这其实就又回到了上世纪20-30年代苏联理论界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理论观念,文艺只是表现意识形态的东西的传统看法。但那时的苏联理论界并没有否定文艺是意识形态,他们只是说先有意识形态而后有文艺表现这样一种意识形态。这其实就已经是把问题弄简单化了。而干脆否定文艺是意识形态,显然就不仅是简单化的问题,而是有点武断了。前苏联学者波斯彼洛夫在其《文学理论》一书中说原始社会中只存在着“没有分门别类的混合性的意识形态”,就是那时的意识形态没有分为不同的门类和不同的形式,所以是混合性的,到了后来才有了不同门类和不同形式的意识形态,有理论形态的,有艺术形态的。这种说法相对来看比较妥当,不能说某种具体的文学和艺术不是理论,因而就不是意识形态。

百事通

当前关于文艺与意识形态关系问题的讨论,更多的是聚焦在文艺是审美的意识形态这个命题上。这个命题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以来,得到了文艺理论界不少人的认同,甚至被认为是新时期以来中国文艺理论批评的重要成果之一。为了反思新时期以来的理论批评,同时为了推动当下的学术创新,并为中国文艺理论未来的发展寻找到更好的理论支点,对这一命题展开深入的讨论,无论是赞同之、丰富补充之,还是质疑之、批评否定之,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因为只有经得起质疑和批评的理论命题和观点才是真正具有学术价值的。

就目前学界对于文艺是审美的意识形态这一命题的质疑和批评来看,大致上有两种不同的理论指向,有的是指向审美意识形态这个提法的后半部分,认为文艺并非意识形态,所以这个命题在根本点上就不能成立:有的是指向它的前半部分,认为审美意识形态的提法着重点是落在审美上,用审美将意识形态溶化了,光剩下审美了,从而一方面将文艺的审美特性泛化了,遮蔽了文艺的其他属性,一方面又将文艺的意识形态性这一根本社会属性模糊了,甚至消解掉了。关于前一种批评,本文上述的分析已经做出了回应,这里仅就后一种批评指向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艺术形态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J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39(2012)04-0124-4

一、研究的对象及意义

“传播生态”是美国传播学者大卫·阿什德(David L.Altheide)提出的一个概念。“传播生态是指情景中的传播过程”,“所有远距离的传播都包含某种媒介或某种形式的技术,他们给讯息以形式”。也就是说只要有传播活动,必定有媒介或者说技术的参与。传播生态是指社会传播行为发生的整体系统环境、它包括人自身的因素、信息技术媒介的特性、传播的开放性和易接近、易获取性、易交流性等,在这个互动传播过程中就会形成“传播生态环境”,并对现实环境产生影响。传播生态有时也被称为媒介生态。

民俗艺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的形态,它以其固有的模式得以传承,也以其特有的方式得到延续,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就在每个人的身边。特别是在与外来艺术文化的交流、对话与碰撞中,民俗艺术就会更加凸显出来。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显示出民俗艺术自身的力量及其影响力,以及交流与传播的重要性。民俗艺术由于其自身特质之所在,在其保护愈来愈得到关注和重视的情况下,其传播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民俗艺术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需要保护,更需要传播,只有在传播中才能永葆持久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生命力不仅在于保护层面,更应让其广为流传。

民俗艺术作为“传承性的民间艺术,往往作为文化传统的艺术符号,在岁时节令、人生礼俗、民间信仰、日常生活等方面广泛应用”。“‘传承’、‘传统’和‘群体性’作为民俗艺术的特征,使其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坚实的社会基础”。作为艺术学的分支学科,民俗艺术学“愈来愈受到学界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尤其是在我国艺术学学科的迅速发展中和全国范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的实践中,民俗艺术学理论的构建已成为十分急迫的任务”。以传播生态视域切人对民俗艺术的研究,可拓展民俗艺术理论研究的视野,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把传播生态首先看作是一种视角,对媒介、信息及传播活动过程与关系进行可持续的生命关照;其次,民俗艺术中的传播生态也是一个领域,它可将传播学、生态学、艺术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进行综合研究,拓展交叉研究领域。

对于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研究,要立足于对民俗艺术生存状态与发展变迁的思考,将传播生态理论运用到民俗艺术的题材、主题、特征、性质、价值、功能、传承、变迁等方面的分析中去,研究传播与民俗艺术间的共生、互动关系,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深入地认识民俗艺术传播过程中的生态特色与魅力;通过传播生态这个研究视域,考察民俗艺术传播中媒介表述、干预和构筑民俗艺术及生活之关系,进而探询审美、气象、文化、科技、受众诸生态因子对民俗艺术发展产生的影响。因此,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有其价值所在:其一,传播生态关注民俗艺术传播过程和互动中的各种关系;其二,传播生态研究为民俗艺术传播中的话题提供一个空间和关系的基础,使它们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相互联系;其三,民俗艺术的传播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变动的,当今民俗生活和民俗艺术均处于“媒介环境”中,传媒日益成为民俗艺术变迁过程中一支重要的力量,传播生态研究考察民俗艺术生长的环境及对人们的影响,揭示传播与民俗艺术变迁不可分割之密切关系。

二、相关研究成果及研究现状

民俗艺术研究自我国上世纪40年代便已开始,最早是从对民俗学的研究开始的,后逐渐从中剥离出来并自成体系。解放前关于民俗艺术的研究主要是“从艺术史研究出发,较集中在民俗艺术文物的调查与研究方面,而较少涉及民俗艺术的基本理论问题”。

建国后,近几十年来中国的民俗艺术研究取得了突出进展,相关著作也陆续出版发表。其中与民俗、艺术、传播和生态等关键词相关的研究著作主要表现为两方面的研究向度。一是基础性的理论研究。如包鹏程、孔正毅的《艺术传播概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主要研究艺术的起源、发展与传播之关系;江帆的《生态民俗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论述了民俗生成的生态性本原、剖析了生产民俗、经济民俗的生态特征以及对生活民俗、社会民俗的生态蕴涵阐发;唐家路的《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依据文化学、民俗学、艺术学,尤其是文化生态等相关理论与方法,对民间艺术及其文化生态进行综合、整体、系统的研究;仲富兰的《民俗传播学》(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构建了民俗传播学研究体系,从对象、语言、结构等方面深入阐发,并探讨了新媒体时代的民俗传播特点以及民俗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理论阐发深入且观照视野全面;曾耀农主编的《艺术与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陈鸣的《艺术传播原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等书主要从艺术与传播关系的历史考察入手,分析了艺术传播的信息、形态、受众、方法、效果和管理等;陈立生、潘继海、韩亚辉编著的《艺术与传播》(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其中一章节从艺术传播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系统之关系方面略谈到艺术传播生态问题,但较为笼统;另外略有相关的著作有谭华孚的《文艺传播论一二当代传媒技术革命中的艺术生态》(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年),郝朴宁等的《民族文化传播理论描述》(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等。上述研究成果出现时间较新,基本为近十年内的著述。这些著作对民俗与传播、与生态,艺术与传播等方面都做了深入系统理论的论述,体现了其研究的时代性特点。虽然并未有专门针对民俗艺术传播生态方面的研究著述,但这些著作为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引导、拓宽了研究视野、启发了研究路径,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启发。

二是专题性研究。此类研究中论及民俗艺术与传播和生态及与此相关内容的著作较为有限,有:熊术新、苗民、孙燕的《中国云南两个少数民族村落影像民俗志:民俗文化在传播中的意义蜕变》(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路善全的《在盛衰的背后:明代建阳书坊传播生态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张泽洪的《文化传播与仪式象征: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与道教祭祀仪式比较研究》(巴蜀书社,2008年);朱慧珍的《诗意的生存:侗族生态文化审美论纲》(民族出版社,2005年)等。这些研究对民俗艺术的某些类型或品种进行深入的具体研究,以实证为基础,或从传播意义角度、或从生态文化角度着重于对其艺术特色的个案分析。这可为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提供鲜活的个案资料,并启发本研究微观探究与宏观概括相结合的思路,以个案材料的分析探究支撑研究的宏观理论观点。

期刊资料与民俗艺术传播或生态有关的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约有几十余篇,在这些论文中有关于民俗艺术传播与传承的基础理论研究,如王汝澜《试论民俗的传承、传播与新民俗》(《民间文学论坛》,1983第3期),周福岩《民间传承与大众传播》(《民俗研究》,1998第3期),黄静华《民俗艺术传承人的界说》(《民俗研究》,2010第1期);有关于民俗艺术传播与文化生态的专题研究,如冯光钰《鼓吹乐的传播与文化生态环境》(《人民音乐》,1996第1期),孙信茹《甘庄的民俗生活及民俗艺术:传媒视野下的个案分析》(《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刘祯《论民间小戏的形态价值与生态意义》(《文化遗产》,2008第4期),艾亚玮、刘爱华、张成玉《文化生态的迁变与瓷板画艺术发展路径探究:以南昌瓷板画为例》(《装饰》,2010第6期)。

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拟结合传播生态理论,以此为理论启发点,从传播生态视域切入对民俗艺术的综合研究,相关的传播生态理论著述主要有:徐国源、谷鹏的《当代传媒生态学》(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支庭荣的《大众传播生态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苏炜的《大众传播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邵培仁等著《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美]大卫·阿什德著、邵志择译《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华夏出版社,2003年)等。

纵观上述文献,基础理论性研究的相关著述多集中于民俗学研究视野,或集中在大艺术传播研究;专题性研究的著述多集中于民俗艺术的文化传播形式与文化生态环境研究上。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对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作专门的、深入地研究的专著、论文,但是相关书籍、论文资料是本研究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将对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个案启发,启迪本研究以整体性的融合的眼光、以深入的理论阐发与规律概括、以加深理论整合度与纵深感为宗旨展开。

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将以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问题为研究对象,首先梳理和确认传播生态研究的学术基础,进而对民俗艺术传播的主客体关系、民俗艺术传播生态的维度、传播内涵与生态形式等各方面进行探索,力求对民俗艺术的现代传播生态进行深透地阐释,致力于以整体而科学的艺术学视角把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研究作不同层面与视角的意义呈现。

三、研究方法与视点

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拟结合文献研究法、分析归纳法、交叉研究法、历史比较法等方法展开。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几种方法可互相渗透、互为参考,以此打开民俗艺术传播生态论的方法论路径。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研究目的,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了解民俗艺术传播生态问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有助于在此基础上发掘本论题现存在的研究空白点、以进一步探讨并深挖其研究意义。

分析归纳法是通过对民俗艺术传播生态的专题性个案研究。本研究需要从个性到共性,发现一些共同的艺术传播规律或传播生态特征,做到个案剖析和理论总结相结合、田野资料与文献资料相结合、微观探究与宏观概括相结合,使论文达到理论研究高度,这要有赖于归纳法的采用。

交叉研究法是运用艺术学、传播学、生态学、社会学、美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本论题进行综合研究,这些学科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之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在语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统一化的趋势。以艺术学学科理论为先导,交叉研究法可拓展本论文研究视野、开拓思路。

历史比较法是本论题的研究需从总体上寻找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形式观念与人的精神需要之间的关系,当民俗艺术被放在时间坐标中审视时,需要把握时间的生命精神与民俗艺术传播变化、生态观念之间的关系,通过历史纵向比较时间坐标中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变迁,可挖掘其表象中蕴藏的规律。

研究视点首先是,采用多维视角。本研究系民俗艺术学的基本理论研究,以艺术学观照为主,结合采用传播学、民俗学、生态学等学科理论和资料来作分析整合研究,力求以新颖全面多方位视角呈现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的整体特色。

第二,把民俗艺术的研究和传播生态联系起来。这是一个崭新的视点。以往相关的一些研究主要是针对民俗学学科体系内的民俗传播与生态民俗研究、艺术学学科体系内的艺术与传播关系研究、以及生态文化角度的民俗艺术专题性研究,而把传播生态作为一个整体性概念纳入民俗艺术学研究视野的专门性理论研究尚属艺术学学科中有待涉及的新的研究尝试。

第三,重视规律概括与综合性表述。本研究虽为基础理论研究,但研究中也必须借助诸多鲜活且各具特色的个案资料,从具体的个案分析层面出发,进行民俗艺术与传播生态的相关性研究,从中探析抽取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特征与规律,并对其进行综合性表述与概括,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层面。

四、可行性分析

把传播生态理论纳人民俗艺术研究视野,具有可行性。其可行性分析主要抽绎了民俗艺术与传播生态二者之间的共性特征,并把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作为一个整体去研究它的内外部规律,试图从崭新的视角考察“民俗”与“传播生态”的交叉与共融。

其一,媒介生态学从生态想象介入传播研究,在复杂的社会生态体系内,透视人、媒介和社会各种力量的共栖关系,以期望达到生态平衡,具有批判的意义和反思的力量。而“传承”、“传统”和“群体性”作为民俗艺术的特征,其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坚实的社会基础,研究民俗艺术的特征,也要在复杂的社会生态体系内,透视人与社会各种力量的共栖关系,可开辟在结构和互动关系中考察民俗艺术的视野,是一种动态的研究方式。

艺术形态论文篇(6)

作为当代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家,蔡仪关于文艺意识形态属性与功能的论述,对于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建设,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文艺的一般意识形态属性

文艺属于上层建筑,属于“更高”的意识形态,这是蔡仪在其相关论述中再三强调的基本论点。早在20世纪40年代出版的《新艺术论》和《新美学》中,通过“典型论”和“美的观念”的描述,蔡仪就已经开始密切关注这个问题。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与造诣的不断提升,蔡仪晚年改写再版《新美学》,有关文艺意识形态属性的论述更是其立论的基本依据。其出发点依据两个互补的理论前提:一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关于艺术是一种独特的“掌握世界的方式”的论述;二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关于艺术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形式”的论述。前者是蔡仪有关文艺意识形态“真实性”论述的基本依据,后者是其文艺意识形态“效益性”论述的基本依据。

(一)文艺的真实性问题

蔡仪美学的形态,属于经典而传统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美学。换言之,蔡仪是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框架内探讨文艺的意识形态问题的。他在强调文艺反映客观现实的真实性的同时,也强调这种反映的主观能动性因素,这是其文艺理论的一大特色。在他看来,文学艺术是一种“保留着若干相关的感觉和表象的因素而成为具象概念,进行各种形态的形象思维的”能动地把握世界的过程。“具象概念”是理解这一动态过程的关键性范畴。蔡仪的“具象概念”主要是受德国古典哲学中关于认识能力的感性、悟性和理性的三层次说的影响,也受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这一论点的改造与发挥的启发。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将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等思维方式统称为“知性”,认为这是人与动物共享的认识能力,而人的思维的特征,则主要在于“辩证的思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则强调抽象的知性范畴要达到“思维的进程”与“现实的历史过程相符合”的认识目的,必须让思维重新回到现实,以扬弃自身的抽象性而上升为“一个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总体”的辩证理性概念。蔡仪认为,作为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文学艺术是通过形象思维或艺术的想象而表现出来的知情意的综合体,它同理论思维“在思想原则上是一致的”。这里的一致性表现为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一方面是指人们在审美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表象,会逐渐上升为一种抽象性与形象性并存的“具象概念”,“它既保持感性认识阶段上获得的感性特征,具有感觉、知觉、表象的生动直观的形象性,又具有理性认识阶段的概念、判断、推理的把握事物内部联系的理性特征”,与抽象概念必须回归现实才能获得丰富的具体性一样,“具象概念”对于现实的把握,也必须放在具体的审美语境中才有可能实现;另一方面,文学艺术对于现实世界本质的把握,体现为一种既非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避免了拙象性),又与历史趋势相一致(排斥了虚伪性)的“形象的真实”,其中既包含了对于“社会真理”的揭示,更是对于“传统理想性”中蕴含的“历史真实性”的把握。这种“历史真实性”是指人们在把握了历史上各种艺术形式的“神韵精神”,受到了感动、启发和熏陶之后而在作品中实现的历史“丰富性”,即借助于艺术作品的个性和主观性体现出来的历史而具体的客观性和社会性。例如,“奴隶社会的‘邦人君子’就不关心山水,封建时代的士大夫也都鄙视工商。反过来说,封建时代的士大夫则关心山水,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才开始重视工商”。关于传统士大夫的山水情趣,蔡仪说:“在我国汉末晋初,内乱外患历经百余年之后,城市荒芜,货币不行,中原的门阀士族,实行坞堡分居,完全形成了封建制度。而在局势稍得安定之后,新的文化和文学逐步兴起。于是宋晋之际,就出现了以谢灵运、谢朓为首的山水诗,以顾恺之、宗炳为首的山水画,一时蓬勃发展起来了。”关于重视工商,蔡仪以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中的安东尼为例,认为剧中对于安东尼道义精神的褒扬,“若不是在资本主义萌芽状态的文艺复兴时期,是不可能出现的。也就是说,这样的艺术作品,可以说是表现资本主义初期的社会性的一个适当的标准”。可以看出,蔡仪论述的关于文学艺术的真实,是指一种通过艺术形象体现出来的与历史趋势相一致的审美情趣的真实,是具象性概念与具体的审美语境相结合而形成的时代性真实,是知情意高度统一的形象真实。

(二)文艺的功能性问题

马克思在谈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引起的社会变革时,强调了两个方面的变革。首先是经济基础的变革,其次是上层建筑的变革。后者的本质,是对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矛盾对立和冲突的意识,并且“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意识形态诸形式的变革。强调具体的意识形态都旨在按一定的利益格局解决、克服现实的生产关系领域内出现的种种矛盾和冲突。蔡仪强调意识形态的变革与发生在经济基础领域内的变革是“很不同”的,这种不同在文学艺术这类意识形态形式中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文艺作品中蕴含的思想和理想,尽管是作者的主观意识的体现,但最终还是由社会存在和经济基础决定的,作品的内容往往是特定时代经济基础的艺术体现。(2)文艺服务于经济基础。作为意识形态的文艺对于经济基础的服务即反作用,主要是通过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象的价值倾向来加以体现的。譬如同样是对于商品交换和金钱,“十六世纪英国伟大作家(莎士比亚——引者注)用穷困后的贵族来诅咒它,而十七世纪法国伟大作家(莫里哀——引者注)用高利贷的吝啬鬼来赞颂它”。这种褒贬不一的价值取向,深刻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3)文艺不可能脱离政治而独立存在。相对于经济基础,政治离它最近,属于“中间的意识形态”;文艺离它最远,属于“更高的意识形态”。更高的意识形态主要通过政治等中间意识形态来反映经济基础,因此文艺总是要受政治“极大的直接影响”,不可避免地带有政治倾向性和阶级性。

蔡仪关于文艺的真实性和功能性的描述,发挥了马克思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论述,比较贴切地描述了文艺与经济基础和政治之间的关系。

艺术形态论文篇(7)

李泽厚在这里批评了流行了多年的文学艺术是认识、文学艺术的特征是形象的观点,应该说是很深刻的。认识这是所有的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都有的功能,它不足以说明文学艺术的特点。文学形象特征说流行了多年,其实有形象的不一定是文学,动植物挂图都有形象,但不是文学。像韩愈的文章没有形象,倒是文学。把文学仅仅看成是通过形象表现认识,的确为公式化、概念化开了方便之门。由此他认为文学的特征是情感性,也就是审美。后来他又在《形象思维再续谈》中直接说文学是一种强大的审美感染力量。审美包含认识理解成分或因素,但决不能归结于等同于认识。李泽厚上述理解连同蒋孔阳的论述不能不说是新时期文学观念转向文学审美特征论的先声。

在当时学界多数人都认同文学的审美特性的情况下,进一步要做的工作,就是提出严谨的关于文学审美特征的学说。这时已经到了80年代的中期,所谓方法年、观念年的出现,使文学审美特征论者获得了更好的研究环境和更宽阔的视野。王元骧也就文学审美论进行了研究,对文学的审美反映做了非常具体深入的解说。其次,就审美的目的看,与认识目的以知识为依归不同,由于审美的对象是事物的价值属性,是现实生活中的美的正负价值(即事物的美或丑的性质),而美是对人而存在的,是一对象能否满足主体的审美需要从对象中获得某种满足而引起的。所以,从审美愉快中所反映出来的总是主体对对象的一种直接或间接的(即通过对丑的否定来肯定美)肯定的态度,亦即-应如何.的问题。这就决定了审美反映不是不可能以陈述判断,而只能是以评价判断来加以表达.

艺术形态论文篇(8)

作为当代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家,蔡仪关于文艺意识形态属性与功能的论述,对于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建设,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文艺的一般意识形态属性

文艺属于上层建筑,属于“更高”的意识形态,这是蔡仪在其相关论述中再三强调的基本论点。早在20世纪40年代出版的《新艺术论》和《新美学》中,通过“典型论”和“美的观念”的描述,蔡仪就已经开始密切关注这个问题。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与造诣的不断提升,蔡仪晚年改写再版《新美学》,有关文艺意识形态属性的论述更是其立论的基本依据。其出发点依据两个互补的理论前提:一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关于艺术是一种独特的“掌握世界的方式”的论述;二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关于艺术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形式”的论述。前者是蔡仪有关文艺意识形态“真实性”论述的基本依据,后者是其文艺意识形态“效益性”论述的基本依据。

(一)文艺的真实性问题

蔡仪美学的形态,属于经典而传统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美学。换言之,蔡仪是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框架内探讨文艺的意识形态问题的。他在强调文艺反映客观现实的真实性的同时,也强调这种反映的主观能动性因素,这是其文艺理论的一大特色。在他看来,文学艺术是一种“保留着若干相关的感觉和表象的因素而成为具象概念,进行各种形态的形象思维的”能动地把握世界的过程。“具象概念”是理解这一动态过程的关键性范畴。蔡仪的“具象概念”主要是受德国古典哲学中关于认识能力的感性、悟性和理性的三层次说的影响,也受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这一论点的改造与发挥的启发。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将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等思维方式统称为“知性”,认为这是人与动物共享的认识能力,而人的思维的特征,则主要在于“辩证的思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则强调抽象的知性范畴要达到“思维的进程”与“现实的历史过程相符合”的认识目的,必须让思维重新回到现实,以扬弃自身的抽象性而上升为“一个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总体”的辩证理性概念。蔡仪认为,作为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文学艺术是通过形象思维或艺术的想象而表现出来的知情意的综合体,它同理论思维“在思想原则上是一致的”。这里的一致性表现为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一方面是指人们在审美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表象,会逐渐上升为一种抽象性与形象性并存的“具象概念”,“它既保持感性认识阶段上获得的感性特征,具有感觉、知觉、表象的生动直观的形象性,又具有理性认识阶段的概念、判断、推理的把握事物内部联系的理性特征”,与抽象概念必须回归现实才能获得丰富的具体性一样,“具象概念”对于现实的把握,也必须放在具体的审美语境中才有可能实现;另一方面,文学艺术对于现实世界本质的把握,体现为一种既非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避免了拙象性),又与历史趋势相一致(排斥了虚伪性)的“形象的真实”,其中既包含了对于“社会真理”的揭示,更是对于“传统理想性”中蕴含的“历史真实性”的把握。这种“历史真实性”是指人们在把握了历史上各种艺术形式的“神韵精神”,受到了感动、启发和熏陶之后而在作品中实现的历史“丰富性”,即借助于艺术作品的个性和主观性体现出来的历史而具体的客观性和社会性。例如,“奴隶社会的‘邦人君子’就不关心山水,封建时代的士大夫也都鄙视工商。反过来说,封建时代的士大夫则关心山水,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才开始重视工商”。关于传统士大夫的山水情趣,蔡仪说:“在我国汉末晋初,内乱外患历经百余年之后,城市荒芜,货币不行,中原的门阀士族,实行坞堡分居,完全形成了封建制度。而在局势稍得安定之后,新的文化和文学逐步兴起。于是宋晋之际,就出现了以谢灵运、谢?I为首的山水诗,以顾恺之、宗炳为首的山水画,一时蓬勃发展起来了。”关于重视工商,蔡仪以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中的安东尼为例,认为剧中对于安东尼道义精神的褒扬,“若不是在资本主义萌芽状态的文艺复兴时期,是不可能出现的。也就是说,这样的艺术作品,可以说是表现资本主义初期的社会性的一个适当的标准”。可以看出,蔡仪论述的关于文学艺术的真实,是指一种通过艺术形象体现出来的与历史趋势相一致的审美情趣的真实,是具象性概念与具体的审美语境相结合而形成的时代性真实,是知情意高度统一的形象真实。

(二)文艺的功能性问题

马克思在谈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引起的社会变革时,强调了两个方面的变革。首先是经济基础的变革,其次是上层建筑的变革。后者的本质,是对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矛盾对立和冲突的意识,并且“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意识形态诸形式的变革。强调具体的意识形态都旨在按一定的利益格局解决、克服现实的生产关系领域内出现的种种矛盾和冲突。蔡仪强调意识形态的变革与发生在经济基础领域内的变革是“很不同”的,这种不同在文学艺术这类意识形态形式中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文艺作品中蕴含的思想和理想,尽管是作者的主观意识的体现,但最终还是由社会存在和经济基础决定的,作品的内容往往是特定时代经济基础的艺术体现。(2)文艺服务于经济基础。作为意识形态的文艺对于经济基础的服务即反作用,主要是通过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象的价值倾向来加以体现的。譬如同样是对于商品交换和金钱,“十六世纪英国伟大作家(莎士比亚——引者注)用穷困后的贵族来诅咒它,而十七世纪法国伟大作家(莫里哀——引者注)用高利贷的吝啬鬼来赞颂它”。这种褒贬不一的价值取向,深刻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3)文艺不可能脱离政治而独立存在。相对于经济基础,政治离它最近,属于“中间的意识形态”;文艺离它最远,属于“更高的意识形态”。更高的意识形态主要通过政治等中间意识形态来反映经济基础,因此文艺总是要受政治“极大的直接影响”,不可避免地带有政治倾向性和阶级性。

蔡仪关于文艺的真实性和功能性的描述,发挥了马克思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论述,比较贴切地描述了文艺与经济基础和政治之间的关系。

二、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识形态属性

蔡仪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当代各种社会形态中与社会发展基本趋势最为契合的一种,体现在文学艺术的意识形态属性问题中,这种契合就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上,文艺的真实性和功能性达到了高度一致。这种一致性体现为两个基本的方面。

首先,在社会主义文艺中,党性原则与人民性原则达到了高度的契合。作为对于现实社会的一种把握方式——社会主义的文学艺术对于现实的反映,不仅应当是合乎历史趋势的,而且还应当具有鲜明的“思想原则”和“政治原则”,即党性原则:而这种党性原则对于现实反映的真实性,体现为有益于人民群众的“实际效益”,这就是人民性原则。在社会主义社会领域内,党性是从社会发展规律角度对于人民群众的生活意义和前途的正确判断,人民性则是从社会根源角度强调文学艺术所应当具有的社会效益。既不能片面强调党性而忽视人民性,也不能借口服从人民性而忽视党性。二者的内在统一构成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

其次,社会主义文艺的真实性与功能性的统一还表现为多样性与和谐性的高度一致。关于多样性,蔡仪认为,由于社会主义社会与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最为契合,因此社会主义文艺所反映的内容主要是这种社会形态的美。在这种社会之美中,文艺的客观真实性和意识形态真实性是互为前提的两个方面,“因而是一种必然与自由统一的美”。建立在自由与必然相统一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的社会美,为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条件:“艺术是多种多样的。社会主义艺术也有多种多样,这是不成问题的。只要不是主义而是有益于人民的,都是社会主义的艺术。”社会美在蔡仪美学中主要体现为社会关系的美,即体现在“社会关系中人的美”。多样性的社会主义文艺主要应当反映在这一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上和谐一致,互相协调”这一基本特征,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的社会本质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和谐一致的”。同时,这种和谐一致并非无原则的调和,而是经过了矛盾对立和斗争的和谐一致,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内部也有矛盾和斗争,“而经过矛盾斗争则能达到更高阶段的和谐一致,形成更新更美的环境”。多样性与和谐性的内在统一,是蔡仪论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意识形态属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蔡仪有关文艺意识形态论述的当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认为,意识形态既是对于社会内部矛盾及其冲突的意识,又是试图克服这种冲突借以实现某种社会价值的解决方案,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矛盾,本身就是内在于文艺这一意识形态形式之中的对立统一结构。站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高度,我们发现,如何正确处理文学艺术的党性与效益性、多样性与和谐性之间的矛盾,使其保持高度一致,仍然是认识和解决当前文艺领域内各种矛盾的基本视角。

文学艺术属于社会的精神财富,而作为社会主义的精神财富,文艺首先应当具有满足广大群众日益丰富、文明和健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效益性,以培育一代新人的文化素质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社会生产力越是发展,物质财富越是丰裕,对精神财富的需要也将日益增长,而用于提高人们的文化教育水平,启迪人的心智,培养人们高尚的道德品质、高雅的情操的丰富多彩的精神资料的生产也就更加重要。或者说,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使得文学艺术的社会效益性即人民性显得日趋重要。这就需要理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学艺术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即弄清楚这一历史条件下文学艺术反映社会存在的党性原则的特征。

艺术形态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I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4)10-0075-06

一、文明形态论与斯宾格勒的“历史形态学”

人类文明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成果是文明形态论。文明形态论的核心内容是对多元、多态的文明世界进行形态上或结构上的分析,以期揭示人类文明的本质与规律。虽然泰勒、摩尔根、弗雷泽、维柯、荣格等大家在理论上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类文化同源论、人类心智同一论的观点,但在现实世界中,由于民族、群体彼此之间的地理隔离,不同自然环境的改塑,最终使人类文明/文化的存在呈现为各别的形态。“形态”几乎成了世界文明/文化的最重要特征。

近代以来,欧洲的文明形态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时间及成就看,俄国学者尼古拉・丹尼列夫斯基为该领域的先驱者。他在《俄国和欧洲》中,将“文化・历史类型”作为衡量历史的单位,将传统的历态线性的历史改写为共态生动的历史。他把人类文明分为十大类型:中国、印度、埃及、巴比伦-腓尼基、希腊、罗马、伊斯兰、犹太、新闪米特或阿拉伯、日耳曼-罗马或欧洲等类型。根据“单一(孤立)型”或“继承(或持续)型”的性质,他把中国、印度划为前一种类型,把埃及、巴比伦、腓尼基、希腊、罗马、希伯莱、欧洲归为后一种类型。

另一位著名的文明形态论者,美国学者菲利普・巴格比将文明区分为“一般概念文明”和“综合体文明”。继而,又将“综合体文明”进一步分为两大类型,与尼古拉・丹尼列夫斯基的“单一型”/“继承型”相似,一类称为“大文明”(或“一次的文明”),另一类称为“周边文明”(或称“二次的文明”)。所谓大文明,即保持着自身独立性的文明,所谓周边文明,即虽然依存于大文明,但依然维护着自己的精神命脉,不为大文明所同化的文明。按巴格比的分类,埃及、中国、印度、巴比伦(或曰美索不达米亚)、古典(或曰希腊、罗马)、秘鲁、中美洲、西欧、近东九大文明,属于大文明;日本、朝鲜、安南(越南)、尼泊尔、俄罗斯等约三十个文明,属于周边文明。冯玮:《“文明形态史”研究补遗――影响斯宾格勒与汤因比的三位学者及其理论》,《史学理论研究》2009年第3期。

英国学者阿诺尔德・汤因比则提出了“独立-卫星文明形态说”。他将文化类型扩展到26种,认为在这些文明之间,存在着亲属关系,即亲代文明与子代文明的关系。

在文明形态论者中,最为震撼人心的当属德国学者斯宾格勒。他在1918年和1922年分两卷出版了重要著作《西方的没落――世界史的形态学概论》。著作中提出的“历史形态学”在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西方的没落》中,斯宾格勒用生物学类比文化学,将世界各文化视为生物的有机体,遵循生物的生、长、盛、衰等自然规律。他以此观点,否定了此前的线性历史观,了世界发展版图中所谓的“西欧中心论”。他把世界文化分为形态:印度文化、中国文化、巴比伦文化、埃及文化、阿拉伯文化、古典文化、西方文化和墨西哥文化。通过对以上文化形态类型的比照与比较,揭示出各种文化在演进的生命周期中呈现出来的相似性,以此来描述、解读各种文化的密码与宿命。

本文将斯宾格勒的历史形态学思想约化为四个主要观点:

第一,文化是有机的生命体,文化具有不可复制性。斯宾格勒确信,每一种文化都是一种具有高度自律性的活生生的有机物。他认为,当一个文化精神萌芽,从原始活体中衍化而成,从无界变为有形,从永恒变为有限(有生命期限)时,文化的灵魂就问世了。它如同一棵植物,在特定的土壤上,生根、开花、结果。这个文化灵魂以语言、艺术、宗教等形式绽放于世界之林,当实现了其生命的潜力之后,便又落叶归根地回归到其原始形式中去了。因此,斯宾格勒把历史分为依次递进的四个生命阶段:前文化时期、文化时期、文化晚期和文明时期。[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齐世荣等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96页。“文明”这一概念具有一种极独特的意义,它用以说明人类文化丧失朝气蓬勃的青春活力后,迈进年老的枯萎僵化状态。这就是斯宾格勒的文化有机论(即文化生命的有限性)。

作为有机体的文化均具有不可复制的特质。就是说,每一种文化都是独特的,特定的文化灵魂来自与它漫长唇齿相依的特定土壤,特定的文化灵魂一旦在其特定的大地母亲的怀抱中苏醒过来,形成自我意识,它便以独具一格的眼光观看世界、解读世界。这种世界观蕴含着无岁月参构的元素奥秘,孕育着一定文化的特定内涵。

在文化的交融方面,斯宾格勒还推出了备受争议的“假晶说”。 斯宾格勒认为,文化之间相互碰撞和相互影响,只不过是表面和肤浅的,而并非本质的。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并不能改变某一种文化自身内在的特质。他借用地质学术语“假晶现象”进行喻说。他说:“在岩层中,常常掩埋着矿石的结晶体。当裂缝和罅隙出现时,水渗了进去,结晶体逐渐地被冲刷出来,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后,只留下结晶体的空壳。接着是火山爆发,山体被爆裂,熔岩流注到那空壳中,然后依次凝聚、结晶。但是,这些熔岩不能按照自己的特殊形式去随意进行这一切。它们必须填满可填的空隙。这样就出现了歪曲的形状,形成了其内部结构和外表形状相抵触的结晶体,明明是某一种岩石,却表现了另一种岩石的外观。矿物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假晶现象(Pseudomorphosis)。[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吴琼译,上海三联,2006年,第167页。斯宾格勒借用“假晶现象”来比喻两种文化在交融中形成的分层性――即在深层处的不可交融性。

第二,文化的等价与同时代性。斯宾格勒提出文化等价观以及文化多中心格局思想。他认为至今为止,世界历史共存在过八种高级文化形态,这八种文化在价值上是完全相等的。由于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自我形成、规定、调节、完成的自足生命体历程,因而,历史、文化是多元的。真理(这里指价值论的真理,笔者注)是相对的,“不同的文明有不同的现象,不同的人类有不同的真理”。斯宾格勒的文化等价论挑战了“西欧中心论”。斯宾格勒说,没有任何理由把西欧这一小块土地当作坚实的“极”,让伟大的人类历史和源远流长的文化,谦逊地绕着这个“极”旋转。“西欧中心论”只不过是“历史的托勒密体系” (Ptolemaic System即地心说)。

与等价论相关的是“同时代性”概念。斯宾格勒认为,各种文化都具有同时代性。从宏观角度看,历史最长的文明也只不过六千多年,而原始社会已有三十多万年了。两者相比,文明社会的历史长度只占全部人类历史的百分之二。因此,所有的文明在哲学上都具有等价性与可比性。

第三,文化生命之间存在对应性与同构性。斯宾格勒认为,虽然每一种文化具有不可复制性、不可代替性,可是从历时形态上看,各种文化在呈现生命的阴阳盛衰时,又总是存在着某种必然的相似性。它们存在类似的生命周期,存在相似的形态结构。

斯宾格勒还提出了另一个概念:“类同时代”。所谓“类同时代”,就是指两个历史事实或文化现象在各别历史的某一阶段上或空间上发生相似性的重演。正是因为文化均是有机体、生命体,均需经历从呱呱落地到青春活力,到暮年衰落的阶段,按照斯宾格勒的形态学理论,处于相同发展阶段的文化必有相同的表现形式。他说,不同文化在内在结构形态上,是严格对等、对应的;凡是在某一文化中所记录的具有深刻的观相重要性的现象,均可以在其他文化中找到相应的对等项。他进而说,在所划分的八个文化中,具有类同的结构、类同的历程,这样,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它们是正确的,既能回溯过去,又能前瞻未来。④⑤[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齐世荣等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125、39、38页。

第四,艺术属于特定的文化,文化本质由艺术彰显。斯宾格勒认为,文化乃艺术的生命之根,艺术是文化命运的有力象征,两者血脉相融、息息相通。每一种艺术,都是特定文化语境中人们独有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的生命感受的表达,与其文化同血共脉,同呼共吸,同生共亡。超越或凌越于文化的艺术是海市蜃楼,世界并不存在离开文化土壤的艺术。真正的艺术研究要深入到艺术背后的文化底层去挖掘文化的精髓和依托,而不能将透视停留在艺术层面本身,而进行孤立的、表层的“斤斤计较”研究。他指出,为什么会出现某一艺术在某一文化中蒸蒸日上,而在另一文化中则凋零枯萎?这些答案不能从艺术自身寻找答案,不能从艺术的形式、内容等寻找答案,而要从左右艺术的文化语境去解读,艺术的强弱盛衰,只不过是文化命运多蹇的外呈而已。

基于艺术与文化关系,斯宾格勒还提炼出了“风格论”。他说:“不是艺术家的个性、意志或心智创造了风格,而是风格塑造了艺术家的类型。……在一种文化的一般历史图象中,只能有一种风格,即文化的风格。”[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吴琼译,上海三联,2006年,第198页。在斯宾格勒那里,风格不是艺术家的个体性力量,而是特定文化活力充盈弥漫、奔腾突进在个体无意识深处的转化。

二、从“历史形态学”到“文艺形态论”

本文在斯宾格勒“历史形态学”理论的基础上,对之进行改造与补充,提出一种类似文明形态论的“文艺形态论”。笔者 “文艺形态论”的设想,是以斯宾格勒的“历史形态学”为蓝本建构的“世界文艺关系观”。文艺形态论与历史形态学都是关于“形态”,即关于结构的言说,两者的区别是:一是历史形态学的视点是历史,而文艺形态论的落脚点是在文艺。二是历史形态学注重的是不同文化的历时性、生命形态的相似性,而文艺形态论重视的是各种文艺生命体的空间性、形态的类同性。从历史形态学衍化而成的文艺形态论概念,有以下观点,限于篇幅,不展开论述。

第一,每种文艺均是一个相对自足的生命体,具有不可重复的个性。斯宾格勒认为,每一种文化都具有独质性、不可复制性,世界并不存在具有“普遍意义”与“永恒价值”的文化。每一种艺术“正如每一种植物各有不同的花、果、不同的生长”,④“艺术在生活中可能只属于一个小范围,是特定地域和特定人类的自我表现形式。⑤文艺形态论与斯宾格勒在这一观点上的区别是:

首先,文艺形态论认为,应以发展的观点看待文化的“自足性”,艺术中“自足性”与“种性”就如物种在隔离进化中形成的规律一样,物种中的“种”是稳定性与发展性的辩证统一,不宜用凝固、静止的观点观察具体的文化形态。

其次,文艺形态论提出“文化交融塔层说”,以修补“假晶论”的负面欠缺。斯宾格勒强调每种文化的个性,把每一种文化当作自我囿闭的孤立灵魂,认为文化之间的联系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是互不渗透。文艺形态论则认为,文明之间的碰撞与交融是一个深层次、复杂的过程。文明之间交流的可交融性呈一个金字塔形状,随着从底部的物质层往上部的精神层移升,彼此之间的可交融性逐渐变小,最后趋向塔尖但永远不能达到塔尖。

第二,世界上诸种文艺均是等价的,多样化是文艺的本性。斯宾格勒提出了一种等价的、多中心的世界文化演进的新体系。文化、艺术并没有低劣与优越之分,在价值上是等同的,不能以一种所谓“自居中心”的特定的审美观点去衡量、贬低其他的文化、艺术。文艺形态论与斯宾格勒在这一观点上的区别是:

首先,文艺等价但不等阶段。文化、文艺虽没有价值、道德上的高低之分,但却在历史进阶上存在高低之分。认为各种文化并无任何差别,甚至就连阶段性的高低都没有,那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一个是关于价值的问题,一个是关于进阶的问题,两者的差异应该得到强调。

其次,差异性是文化、文艺的“生命本性”。在达尔文看来,没有物种的形成就没有生物的进化,也无从谈生物界的生态发展。物种的增加意味着有新的生物以新的方式利用环境的开始,从而为生物多样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基础。例如,水生生物的发展为陆生生物的进化开辟了道路。有花植物的出现为昆虫的繁荣创造了条件,而昆虫的出现则是食虫鸟类形成的前奏,这些鸟类的出现又促进了新的猎食兽类和寄生生物的进化,从而形成了一个物种叠进的生态系统。

人类文化、文艺的“进化”同样对文化的差异性、多样性有重要的依赖。文化的发展需要依照于对周围文化种类、样式的参照而改良。因而,差异性、多样化是文化演进的重要前提。文化式样越多,提供选择的样本就越充分,越能促使文化的优化发展。中国学者乐黛云认为:“无论是非洲音乐对当代通俗音乐的影响,还是日本绘画对凡高、莫奈的影响,或者中国建筑对欧洲建筑的影响……都可以充分说明当代欧洲艺术的发展确实得益于我们这个世界仍然存在的文化差异。”乐黛云等:《比较文学原理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6页。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西文化比较》一文中说:“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过去已被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攀仿阿拉伯,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则仿效拜占庭帝国。”[英]罗素:《中西文化之比较》,载自《一个自由人的崇拜》,胡品清译 ,时代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8页。可见,文化演进与文化的多样性有密切联系。因此列维・斯特劳斯才说:差异性是文化的一种本性。

第三,各文艺之间存有显性或隐性的同构性。斯宾格勒在各种类型的文化中抽绎出了历史各阶段的平行性与同构性。他指出:“摆在艺术史面前的任务就是写出各伟大风格的比较传记,它们作为同一种类的有机体全都拥有结构上同源的生命史”。[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吴琼译,上海三联,2006年,第198页。

文艺形态论与斯宾格勒在这一观点上的区别是:斯宾格勒的历史形态学注重的是文化之间的历史性、周期性的形态相似,命运、生命历程的相似,而文艺形态论所强调的是空间性的结构相似。文艺形态论认为,从各种文艺机体的深层解剖结构上看,总是存在着显在的、或隐在的家族性相似特征。

第四,文艺系于文化,文艺是文化本质最生动的彰显。斯宾格勒十分精当地论述了艺术与文化的关系。他认为,文化本质由艺术彰显,艺术属于特定的文化,强调了艺术对文化本质揭示的独一无二的力量。例如,斯宾格勒以光明坦荡的阿波罗喻指古典文化,以灵魂躁动不安的浮士德形象指代西方文化。

在艺术与文化的关系上,文艺形态论与历史形态学并没有大的差异,区别在于“文艺是文化本质最生动的彰显”中的“最”字一词,文艺形态论认为,相对于哲学和历史,文艺最能生动地彰显文化的灵魂、本质。

文艺形态论通过将文艺的功能与哲学、历史的功能进行比较,进一步阐述“最生动的彰显”的论点。文艺与哲学不同,哲学要用高度抽象的方式,而文艺常用象征的方式。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说:“语言和科学是对实在的缩写;艺术则是对实在的夸张。语言和科学依赖于同一个抽象过程,而艺术则可以说是一个持续的具体化过程。”[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第183页。可见艺术比起哲学,更趋似于一个有血有肉的文化生命。

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说,艺术家的作品如一个小宇宙,小宇宙是自然大宇宙的缩化,小宇宙藏含大宇宙的本真密码。宗白华引用亚里斯多德的“诗是比历史更哲学的”一语,说明诗歌比历史更趋近于真理。因为诗歌表现人的普遍情感,而历史则是记载个别事实;诗歌捕捉人生的必然性,而历史则叙述事物的偶然性。因而,诗歌更加近哲学、通真理。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39页。王国维认为只有诗歌才能直指人生,才能真正表现世界。因为文艺是直观的,没有概念杂乎其间。这些都有力地阐述了“文艺比历史更哲学”的观点。

三、“文艺形态论”包含的“平行研究”形构

作为观审世界各种文艺之间关系的一种观念,文艺形态论对比较文学研究本文将“比较文学研究”二分为“自发”与“非自发”两种类型。1自发比较文学研究,是指依从比较文学者自发的、天然的“世界文艺关系观”进行的比较文学研究。2非自发比较文学研究,是指比较文学者并非根据自己的“世界文艺形态观”,而是为了实现一个具体任务、目标,如学位目的或商业目的而进行的比较文学研究;或是比较文学者的“世界文艺关系观”处于模糊状态的比较文学研究。本文的“比较文学研究”指的是“自发”类型。的影响是深刻的。当比较文学者以文艺形态论投视于比较文学时,一个“平行研究”的形貌便自然地展现出来。归纳起来,文艺形态论的观点是:各种文艺具有自足性、不可重复性、等价性;各种文艺具有同构性;文艺的本质在于其文化属性;多样化是文艺的本性。这一内容实际上已包含了一种“平行研究”的“五脏六腑”。例如,该研究的目的、任务、可比性与比较价值:

其一,该“平行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异质文化中文艺的同构性比较,揭示并认识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建构一种尊重各种文化个性的多元世界文化。

其二,该“平行研究”的任务是“两求”,即结构同类项的求异与功能同类项的求同。结构同类项是指各种文艺中结构意义上同项形态,如各自的诗歌、小说、戏剧;功能同类项是指各种文艺中功能意义上的等项,如中国诗歌与希腊戏剧,中国的山水画与希腊的雕塑。

其三,该“平行研究”的可比性包含在它的任务之中,即各种文艺之间的结构同类项(同构)与功能同类项(同功)。当下有些比较文学者所倡导的寻找比较文学的“可比性”之举,是一个伪命题,“可比性”隶属于比较文学者一定的世界文艺关系观,如文艺形态论、文艺传播论等。

其四,该“平行研究”关注文化的多样化与异质性,异文艺之间的异质度越大,其比较价值就越大,相反就越小。也即是说,异文艺的异质度与其比较价值成正比。

四、从“文艺形态论”到“平行研究”的启示

从文艺形态论中包含的“平行研究”形构,可以发现文艺形态论与该“平行研究”存在一种联动关系,这一联动关系就如弗洛伊德冰山理论中的“水下冰山”与“水上冰山”。该“平行研究”所呈现的面貌,给人们展现的“样子”(如目的、任务、可比性等),就像浮现于海面的冰山,只是表象的部分,而文艺形态论则是沉浸于海中的“水下冰山”,它才是深层的、根性的、动力的部分。

文艺形态论只是“水下冰山”之一态,不同形貌的“水上冰山”总是隐藏着自己的“水下冰山”。本文认为,可将各种“水下冰山”提升到一个理论的高度,把它们概称为的“世界文艺关系观”。所谓“世界文艺关系观”,即是关于比较文学学者对跨民族、跨国家、跨语言、跨文明等世界文艺间的同构关系与影响关系的基本观点。同构关系指各种文艺之间的同源、同类、同功等“平行关系”;影响关系指各种文艺之间的互动、互构、互文等“影响关系”。“世界文艺关系观”具有不自觉性、隐蔽性特征,它的形成与比较文学学者自身的学术境界、知识结构和文化信仰密切相关。

我们还可从法国学派,窥视其“水下冰山”与“水上冰山”的联动关系。在《比较文学论》中,梵・第根认为比较文学是“一种历史科学”,是“以史料为依据的历史学的实证”研究,属于“国际文学关系史”研究。这个定义即是以梵・第根为代表法国学派的“水上冰山”。其“水下冰山”则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传播论有密切关联,这一关联可从梵・第根的“排斥神话学”观点得到印证。梵・第根否定将不同民族的神话比较纳入到比较文学的范畴。当他对德国学者所热衷的神话与民间故事的“主题学”、“题材史”研究做了考察后,认为这种研究无法确切勾画出“经过路线”,而将它们驱逐出了比较文学界。他说,如果有充分根据表明,某些作家在创作时,借助了外国作家的“题材”、受到外国“典型”人物、外国传说故事的影响,那么,这样的研究就属于比较文学,否则不属于比较文学。这一例子表明,梵・第根将平行比较的神话研究逐出比较文学的深层原因是:在本体论层次上,他拥抱的“世界文艺关系观”是文艺传播论,而非同源论或形态论。

传播论是在与同源论/形态论对话中产生一种世界文化观。传播论者批判了同源论/形态论者,指责他们过度关注人类文化演进的纵向过程,而忽视了其横向的共时历程。著名传播论者拉采尔这样说:“因为所有的历史事件都是在空间中发生的,所以我们应该可以通过度量历史事件发生的空间范围来度量历史事件的时间流变,或者说可以用地球的钟来度量时间。”王铭铭:《西方人类学思潮十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8页。该派坚信人类全体族群的发明、创造能力是有限的,人类文明的整体迈进,是文化之间碰撞、移动、融合的结果。人类文化的相似性,不是同源论者所说的“心智一致性”,而是文化互播、互动、互构的结果。传播论者还认为,世界文化的发展,是从原来单个或几个发达的中心,然后将其发明、发现的事物,逐步扩散、流向边缘地域而最终形成的。基于传播论而建立起来的“世界文艺关系观”自然而然地将各民族的文艺视为是由一个或几个中心传播的结果。依此推进,比较文学的任务理所当然便在于寻溯不同文学的“亲属关系”、“家族踪迹”,寻找各民族文学在传播与被传播之间的关联,展开文学之间“经过路线”的“实证研究”,而将缺乏事实联系的“平行研究”拒之比较文学门外。

艺术形态论文篇(10)

舆论被定义为公众在特定的环境与时代下,给予特定的事物公开发表言论逐步形成为一种相对统一的状态的集合。毋庸置疑,它是社会公众给予的言论评价,是社会公众心理的绝对呈现。而艺术形态的舆论,即公众能够对多种艺术体裁进行意见的表达,其主要包括文学、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态,公众可针对其内容或态势的不同,阐释其各自特有的意见倾向,其阐释的艺术形态也包括广播电视的文化娱乐节目、电影、多媒体中的文艺内容,皆可放置于艺术形态的舆论中。在艺术形态的舆论中,公众对于意见的发表带有心理性与复杂性,公众对于意见的表达多受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心理因素又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包括心理过程与个性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可分为认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个性具有个性倾向性及个性心理的特征。因此,在细致分析艺术形态的舆论时,其特征可用复杂性与心理性概括。

1 艺术从未停止对社会的批判,它具有时代性和批判性

大部分艺术作品具有强烈的企图性,它试图以艺术作为桥梁来表达艺术家的意图,有通过文学作品的描写影射时代;有通过音乐作品的旋律渲染情绪;有通过舞蹈作品的形态表达感情;有通过绘画的图像凸显内在;有通过影像的画面展现社会。艺术家们希望寄托自己的思想,凸显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感。本文讨论的是,在当今艺术家作品的与社会舆论的形成之间,公众往往未能感受到艺术家投射于作品的意图,对于有创作理念的艺术家来讲,他们往往更希望公众能够明白作品的真谛和作品的意图,然而公众仅仅只用片面的观点看待艺术作品,将这些艺术作品作为导火索,成为直接导向公众舆论的暴力工具,而非能够将艺术作品及艺术家真正的主旨体会与表达出来。

2 文学:关注的都是艺术的东西

在作家余秋雨携作品《冰河》与读者见面且面对报社记者的采访时,记者问道:“有大量的读者认为您的作品辞藻过于温情,有挥洒心灵鸡汤的嫌疑。”面对这样尖锐的提问,余秋雨阐述了自己独特的观点,他指出舆论环境固然如此,已然难以改变,但是对于艺术创作者来讲不可同日而语,受众密切关注的是他们为之感兴趣的点,并非是这个点的另一层,如娱乐花边新闻:谁出轨了,谁又上位了,或谁嫁入豪门之类的。但是,究其这个人的本身,也许她演技好,她长期资助学生,这样类似的关注点并不能夺取受众的眼球。这便让些许艺术创作者一味地迎合市场,追逐受众难调的口味,而让作品变得媚俗且市侩,因为好的作品是具有精神性的,不单单只是无痛哀吟,而好的作家应该有引领性与超前性。例如,幼时看得最多的便是《西游记》,这本明代巨作看来并未体察到作家吴承恩的境况,单从书里只能看到作者笔下描摹的神魔世界,是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并未觉察出任何当时处境的忧愁,只领略到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的精彩。在如今看来,好的作家、艺术家被舆论环境包裹着,有超脱其境,继续埋头创作的人,也有顺应潮流,随大流而去的人。

3 音乐:消费艺术的真正价值

2010年2月,龚琳娜老师在音乐会上演唱的《忐忑》火遍全国,网上漫天铺地的模仿视频,社会舆论热度达到高潮,网络视频及炒作的推动,社会舆论的焦点大多为讽刺这首歌,也有少数人认为这是一首具有超高艺术价值的“艺术歌曲”,应得到较好的接纳和传唱,只不过这首歌与传统歌曲确实不大一致,对于听众的接纳度相对小一点。允许公众发表自己的评价,但过度消费他人的艺术成果,已然是艺术形态的舆论情绪化的体现。一个人刻意地发表恶俗评价或故意夸张、恶搞的行为,是不值得提倡和尊重的,因为恶意的批评是对艺术作品的践踏。反观音乐的演唱者,她在博客及电视台的访问中,都在为恶搞者说话,她认为音乐得到了延展性,因为他们让音乐变成了属于他们本身的灵魂,每个人都有权利拥有属于自己对艺术理解的天空。

不同的理解方式确实能够取得不同的诠释,但是当一个未曾了解音乐本身的人说“龚琳娜老师不可以代表民乐”,这其实足以看出说此话的人的思维的闭塞性,在音乐难度上,《忐忑》已然超越了民乐考量,因其歌曲的曲调变化起伏很大,并且歌曲中忽高忽低、起承转合的变化很复杂,也让唱这首歌的人歌喉一览无余。另外,音域的要求也需要灵活变化,掌握遍布全首高低起伏之势。当然,也从侧面证明了龚琳娜老师是实力的女高音、优秀的音乐人。

艺术并没有衡量好坏的标尺,就因公众的喜好是很难有标准化的固定模式,没有真正的界定,而舆论也只是短旱摹9众给予艺术形态的舆论又皆是具有随意性与随他性,很难真正理解或表达艺术创作者的箴言,这也反映了公众对于艺术的舆论具有复杂性,多是从当下的心理出发,缺乏理性。

4 舞蹈:社会舆论对艺术创作的误读

在马年春晚上,小彩旗不停地旋转,引发了公众大量的舆论,随之而来的舆论有小彩旗是真的在旋转吗?小彩旗旋转时不晕吗?是真的不停旋转吗?小彩旗“旋而不晕”的舆论话题一度上升为热搜榜第一。杨丽萍在接受采访提问时,她是这样解答的,“有两种方式,天赋和苦练”。公众往往将一个点扩散而展开,并未深究其人的能力与成长付出,技能可以靠刻苦的练习达成,在台上看似漫长的旋转,实际跟平日的苦练时间相比是甚小的,难度系数是相对较低的。

5 绘画:挪用主义还是抄袭主义的刍议

“挪用”一词来源于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文献,大体是将以前及已经存在的图像和实物通过艺术的形式照搬、复制、重组,使之成为一个完全赋予新的意图的艺术作品。虽然赋予了新的意图和作者主旨,但是从艺术的必然性来讲,必然会与原作者的作品呈现有关联性。

2015年,比利时著名画家吕克・图伊曼斯,被法院以剽窃罪判刑,法院指控其作品与报纸上一副描绘政治家的照片太相像,由于法院对其艺术手法的不认同,并以剽窃罪指控了艺术家,这一事件又一次引发了社会公众的舆论,社会公众又对挪用主义还是抄袭主义的界定产生了不小的舆论。挪用主义的作品本身在法律的规定上相对模糊和弱化,而且法律条例和理论讲义的阐述中存在的误点与遗漏的问题一直存在,从艺术及学术的创作上来讲,都必须谨慎地在社会发展的历程中前行。而法律的条例规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完善的,如对于原著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法,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作者的著作权和作品的独一性。

在面对后现代主义给予社会的变化,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文献和创作方向是由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开始的。然而,从历史社会进步的角度看,后现代艺术创作运用的“挪用主义”是具有进步性的,法律主要保护的是作品本身,并不能保护作品的意图。而公众对于挪用主义与抄袭主义的界定不清楚,便对法律提出异议。在挪用主义与法律的主导思想上,两者都是从推动社会文化进步出发的,具有一致性。理解了这个角度,公众再来审视挪用主义时,必定会深刻且全新地发表言论。

6 纪录片:公益做得好或者不好的问题

《穹顶之下》是一则新闻报道类纪录片,主持人柴静借助艺术创作的手段拉近公众的心理,其将新闻的事实性报道出来,而随之而来的舆论是充满艺术形态的心理因素。柴静在进行纪录片制作时,并未明白公众对于艺术作品的见解存在复杂性与心理性,公众也并未能明白创作者的主要意图。

《穹顶之下》在视频48小时内,点击量便超过2亿,其视频盛况在舆论呈现中从未出现过。近年来,雾霾天气逐步从环境问题上升到生活问题,越来越给公众的衣、食、住、行基本状态造成影响。尤其是对华北地区,在这里生活的公深刻体会到了雾霾的危害,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公众身体健康的重大影响因素。在近几年的时间里,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破坏了公众的生活环境,这些因素让雾霾成为了公众深恶痛绝的源头。公众对于此事的立场便带有浓浓的情绪和痛恨,因此当这个关于雾霾的视频报道出现后,公众对于艺术形态的舆论,发表的言论便多带有情绪。

公众在观看视频后,大多数人并未对国家的能源体制有较深的理解,视频存在局限性,大部分的人仅关心自身和家人的健康,并未深刻地了解他人或国家的体制与自身的关系。他们看完视频的反应,仅被肺癌的发病率与肺癌手术的局限性所震惊,在分享视频时,仅了解了在国家能源体制下,中石化是雾霾的始作俑者,并传达了希望寄予像英国和美国一般。

研究学者喻国明将舆论的形态类别分为潜舆论、显舆论、行为舆论。舆论形态阶段的不同是由舆论的强弱来反映的。潜舆论分为两类,一类是并未公开性表达的观念,另一类是察觉到却又不能以规范化的方式知晓公众的情绪。反之,显舆论是需要一定数量上的公众,他们用公开的方式对舆论客体进行态度表达,而引起舆论的载体可能是外界刺激,也有可能是情绪型潜舆论。

《穹顶之下》视频的时间正是在公众已经存在情绪型浅舆论的状态下呈现的,随之而来的显舆论正是在浅舆论的不断深化中产生的。《穹顶之下》的投向面相对较广,受众自身的心理因素具有差异性,以至于对于艺术作品的见解不同,以及对于作品真正投射的意义呈现南辕北辙的理解。

7 结语

艺术形态论文篇(11)

由此来看,文化生态学是一种综合、整体、全面、动态的社会文化研究,而不是孤立地考察文化因素的某一项内容或某一方面,只有把各种复杂的文化因素联系起来,才能够说明环境因素对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影响,才能够说明不同的文化类型和文化模式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如果孤立地考虑人口、居住模式、亲属关系结构、土地占有形式及使用制度、技术等文化因素,就不能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及与环境的联系。”(4)文化社会学家司马云杰先生为我们列出了一个文化生态系统结构模式图,以说明文化生态学研究中文化受自然环境以及各种文化变量之间的关系的影响。在这一模式图中,从人类社会依次往外推,各种文化因素相隔越近,对人类的社会化影响越直接;反过来,从自然环境往里推,文化因素相隔越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也就越密切,相互影响也越大。因此,文化生态系统“是指影响文化产生、发展的自然环境、科学技术、生计体制、社会组织及价值观念等变量构成的完整体系。它不只讲自然生态,而且讲文化与上述各种变量的共存关系。”(5)

可以看出,文化生态学依据各种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来解释文化的产生、发展及其特征,是一种联系的、综合的观点,是对文化的整合研究,无疑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方法论意义。特别在现实的情景下,文化生态学理论对现代文化的反思有助于人类、自然及社会的整体协调发展。文化艺术的创造活动取决于许多不同的因素,自然因素、地理环境、文化传承、种族社会、经济技术各种综合因素都对艺术的创造产生影响,这些因素既非一成不变,也并非独自影响艺术的创造,艺术作为社会的产物,它的文化生态是完整的,因素是综合的。艺术社会学家阿诺德•豪泽尔(ArnoldHaus-er,?—1978)曾经将影响艺术创造的因素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的、静止或相对静止的因素;另一类是文化的、社会的、可变的因素,这两类因素对艺术创造活动的影响同样重要。“如果我们过分强调自然的力量,那么我们就把文化结构的产生看成了‘神秘的自然过程’。

假使我们过分强调意识的作用,那么我们就会创造出某种没有内容的怪物来。”(22)他指出,艺术创造活动的所有自然因素和文化因素都是在不可分割的相互依赖中发生作用的,而不是依赖于部分“独立的变项”和“不变项”,它是相互依赖的变项之间互动的结果。我们认为,用民间艺术的生存环境来解释自身的创造、发展与传承是一种更宽泛的研究视角。民间艺术的存在、发展与自然环境、价值观念、信仰观念、社会制度、道德伦理以及经济技术形式等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的。这些因素既是民间艺术生存发展的基础环境和背景条件,它影响、制约了民间艺术的创造;同时这些因素也是民间艺术体现的重要内容,民间艺术的发展反过来又对这些综合因素有所影响,而这些综合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也是互相联系,组成一个系统完整的整体。丹纳以自然界的生物现象来讲述文化艺术的发展规律与自然界的生物规律有相似之处是有一定道理的,之所以不能直接转借,是因为文化艺术的人类学研究与自然界的动植物学研究有着本质的不同。

虽然人类与动植物一样都是自然的产物、自然的一部分,但人类又同时是社会化的产物,自然生物世界与人文社会世界既有本质的不同,又有各自的发展规律,因而艺术的产生、发展和转化不同于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消亡。丹纳所说的环境也并非全面的,而我们所探讨的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环境及其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全面的、整体的、相互联系的,同时还是开放的、动态的、发展的。对于传统民间艺术来说,由于其特殊的社会环境因素和经济技术条件,文化艺术创造活动对自然的依赖是显著的,环境因素对艺术创造的影响也是强烈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等因素的发展,自然环境对民间艺术创造的影响也在减弱,这也是历史的现实,但这种变化以及对自然界的控制,对艺术的生存和自然的影响是否是一种进步和必然是既令人深思又需要及时作出判断和决策的。民间艺术既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态,同时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民间文化的物化形式和形象载体,它是在传统民间社会生活的背景下和民间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它不仅是民间文化的产物,更重要的还是民间文化的内容和组成部分。民间文化的造物观念、价值观念、信仰观念、社会组织结构、经济基础形式以及对自然的认识都对民间艺术的产生、发展及存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或者说文化的规约。民间艺术的性质和特征是传统民间文化的重要体现,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民间文化的性质、特征。

那么对民间艺术的研究就是对民间文化的研究,而对民间文化的研究反过来更有助于我们从民间艺术的基础或本质上来认识民间艺术,二者是水融、不可分割的。对民间艺术文化基础和本质的研究,不仅可以更深入、更本质地把握民间艺术的创造活动和发展脉搏,而且可以更为全面、整体、系统地认识民间艺术的存在形态和发展方向,因为民间文化是民间艺术生存发展的背景和生态基础。民间文化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是民间艺术得以健全生存的基础,而民间文化生态环境的失衡则意味着民间艺术生存环境的失落。探讨民间文化生态系统各要素的特征及其之间的关系,不仅可以更全面整体地认识民间文化,协调民间文化各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以谋求对传统文化优秀内容的继承和可持续发展,对民间艺术来说,民间文化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可以为民间艺术的创造和发展提供优良的生存环境和传承基因。民间艺术的历史发展也充分证明了民间文化生态系统的全面协调为民间艺术的创造和传承提供了优良的土壤,与自然条件、生产技术相吻合的各种丰富多彩、形制各异的民间生产工具、生活器具,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体现了民众智慧的民居及相关建筑,反映民间信仰观念、价值观念的祭祀供奉神像及其用品,具有实用功能和社会意义、文化内涵的各种民族民间服装鞋帽及其装饰,还有审美意识强、文化功能突出的剪纸、年画、皮影等等,莫不是民间文化肥沃土地上结出的果实,而各种民间艺术品类及其内涵的衰微或演变,正是由于民间文化生态环境的演化或转变。

我们不能一味地为民间文化的现实境遇吟唱挽歌,而更应该考量民间文化各生态要素之间的变化与民间社会、自然环境及民众自身之间的整体关系,以把握民间文化生态系统发展变化中的协调性。只有这样,才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民间艺术的创造活动及其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认识民间艺术创造的文化生态基础,从而有效地传承民间艺术,这才是一种全面、系统、整体的民间艺术研究。对于民间艺术来说,文化生态论不仅是一种理论基础,同时也是一种方法论,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分析现实社会背景下的民间艺术、民间文化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