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中国画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时间:2022-01-23 10:13:50

中国画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1中国画的独特魅力

1.1以中国画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长河的地位

中华上下五千年,造就众多璀璨文化,时光流转,从唐宋字画到明清瓷器,从民间手工艺匠人流传的漆器、刺绣、剪纸艺术,再到造型繁多的织锦、泥塑、石雕、木雕等艺术形式都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其中又以中国画最具有代表性,它的以线定形、散点透视等特有的观察方法和写意不重形、删繁就简、大胆提炼取舍等表现形式,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具有强烈而鲜明的艺术魅力,在世界绘画历史上占据了一席极其重要的位置。

1.2中国画艺术的应用在现代设计实践中的重要性

时代更替,中国画在现代设计中也显示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运用中国传统元素。他们将中国画中的墨的干、湿、浓、淡、枯、润的韵味和屋漏痕、折钗股、虫蛀木的艺术效果作为素材,融入不同的设计领域中,如中国联通标志为大家所熟知,其设计思路是中国古代吉祥图形“盘长”符号的现代演绎。以中国元素为表现内容的艺术创作,成为推动我国设计产业变革发展的重要动力。鲁迅先生提出“有地方特色,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在现代数字媒体设计中,传统中国画具有厚重的文化传播价值,可以展现作品的文化特征,表达与众不同的艺术气息,增强对受众视觉的冲击感。如当代著名设计师靳埭强先生,他创作的《永字八法》系列海报,是以永字点画写法为例,将笔画拆开,让每个笔画在海报成为一个独立的点。这些书法元素的点巧妙地安排在每个画面中,采用淡淡的水墨来增加点的层次,水墨笔触的痕迹营造了清新淡雅的意境,同时画面中细小的文字排列成线条与之呼应,作品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靳埭强先生凭其“民族性”作品成为当代著名平面设计大师。

2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2.1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产生的时代背景

数字媒体是指以二进制数的形式记录、处理、传播、获取过程的信息载体,这些载体包括数字化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影像和动画等感觉媒体。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是基于数字媒体的一门以视觉艺术、设计学、计算机图形图像学和媒体技术相互交叉的学科。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特别之处在于艺术家所接触的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媒介,而是数字媒介。数字媒体(宽带网、数字电视网和移动媒体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正以一日千里的速度相结合,正在形成一个庞大的数字产业,设计和艺术创意市场也已经进入了数字化和多样化时代。

2.2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应用领域

从艺术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无论哪一次艺术设计领域的变革,其背后都存在着科学的推动,而科学技术对艺术设计领域的影响,也成为了艺术形式繁荣的发展动力。进入到21世纪之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而在这一趋势之下,数字媒体技术的创新也为艺术设计丰富的视觉表现提供了新通道,使艺术设计从传统的工艺层面上升到数字层面,以数字图像、影像、影音为载体的视觉创意设计将成为现代和未来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2.3数字媒体在设计形态中的分类

数字媒体根据其形态分类又可进一步分为平面形态、三维空间形态、互动形态这三个方面的数字媒体形态。平面形态表现的数字媒体形式主要包括:数字绘画艺术、数字图形艺术、数字图像设计,是通过计算机进行图形、图像的数字化生成和处理而得到的数字化平面的艺术设计作品。三维空间形态表现的数字媒体形式可分为虚拟场景动画艺术、虚拟空间环境景观艺术和影视视频后期特效,这是通过计算机生成的动画、环境景观和数字视频编辑。如,数字3D动画艺术设计作品、数字3D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影视后期渲染特效设计作品。互动形态表现的数字媒体形式有互动广告、互动影视、互动游戏、人工智能仿生互动艺术、移动多媒体、三维虚拟空间互动艺术、互动影像艺术、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互动装置艺术等。即将落成在贵州的虚拟现实主题公园———东方科幻谷,在这里,人们不仅能驾驶UFO和外星人生活在一起,还可以带上VR头盔,与“外星球环境”互动,可以观赏到侏罗纪年代地球上的自然景观,探索太空外的世界,了解火星、金星环境,用户可深入沉浸式体验。综上所述,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应用形态范围十分广泛,这也是我们今天在全球化数字生活背景下的必然结果。

3中国画艺术在数字媒体设计形态中的应用现状

3.1中国画艺术在数字媒体平面设计形态中的应用

对于中国画艺术而言,它具有自身特殊的艺术语言,主要表现为以形写神、刚柔劲健、提按顿挫的艺术效果,正是由于其特殊的艺术特性,作画都是艺术家一笔一笔的纸上作画,讲究用笔到位和传神,如落笔有误,会出现难以修改的遗憾。随着数字媒体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如今出现“数字中国画”,它实质是“数字化的中国画”,即使用“数字化”工具(软件)在数字化的纸张(电脑)上作画。数字中国画作为一种传统艺术与现代技术的结合,与普通中国画相比有着许多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数字中国画工具准备比原来要简洁许多,使用起来也更为轻松,创作中再也没有蘸水、洗笔、调颜料等琐碎的工序。数字中国画制作者常常在电脑上完成制图以后,经过微喷技术将其输出到各种宣纸上,再施以丹青与输出的颜色混成一体,增加其色彩的厚重感、层次感,而后题款加印,使其作品具有唯一性。画画时一支“笔”从头画到尾,能让创作者把精力都集中在画面上,充分调动创作思维而不受外界干扰。其次,随时可以停下来“笔”来思考,暂时没有灵感也可以停下笔,不需要担心颜料或者墨变干导致无法接着使用,使创作变得更加从容。再次,新工具为中国画创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修改空间。用传统笔作画是落笔难改,数字化中国画则是修改次数不限。宣纸上由于一笔之差出现错误带来种种的遗憾在数字绘画中不再困扰画者,创作可以从容不迫,精雕细刻。总之,数字中国画为画家提供了无限的创作空间,为艺术建立了一个新的门类。

3.2中国画艺术在数字媒体三维空间设计形态中的应用

数字媒体三维空间下中国画艺术的再创作过程中,创作者需要立于创作原本的内容性为基础,将技术作为辅助的手段,既保持原作的艺术性与审美特征,又充分展现新科技与艺术融合带来的艺术形式与艺术审美体验的新变化。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古筝悠扬响彻全场,一幅巨大纸轴徐徐打开,画卷流动着历史进程的符号,演员形体仿佛中国的水墨,在白纸上留下优美的图画,墨韵酣畅,洒脱写意。长卷上,中国文化从历史深处尽情流淌出来,让国人骄傲,让世界动容。这个巨幅画卷特效就是现代数字化技术结合了大型机械设备与计算机控制、特殊LED现实设备制作以及LED视频播放的精妙配合,创造了独特的舞台视觉效果。画卷南北长147米,东西宽22米,既可反复开合,又可南北方向移动,令全世界观众叹为观止。多元互补的设计不仅增强了文化的厚重感,而且还有助设计理念的延伸和视觉感染力的增强,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有的人说:“这就是中国风格,表达出久远历史传统所沉淀的现代美感!”

3.3中国画艺术在数字媒体互动设计形态中的应用

互动艺术不仅仅是利用计算机、视频、动画、摄影等为主要媒介的综合艺术表现形式,它是从实景到虚拟,从被动到互动,互动艺术引导人们体验感官上的最大满足。眼见、耳闻、鼻嗅、口尝、感触等都将在互动艺术领域中得到最大的发挥,将一切不可能的幻想都将慢慢成为现实。张艺谋执导的大型室外情景剧《印象·刘三姐》是一部以广西桂林阳朔山段和漓江两公里水域为舞台,十二座山峰以及天空作为背景,融合中国传统书画风情、刘三姐山歌与桂林风俗等多种元素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集合传统中国画风光、现代音乐、舞蹈、杂技、多媒体等多种艺术元素于一体,为观众呈现出一场气势磅礴、绚丽缤纷、美轮美奂的视听盛宴。

4中国画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融合

关注现代数字媒体艺术领域,数字化技术是其显著特征,而无论是传统电视、电影,抑或网络媒介平台,数字媒体艺术形式成为动态化艺术传播的主流趋向。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对中国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不能停留于单纯的艺术表现形式上,更要衔接数字媒体艺术,实现传统艺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有效融合。

4.1遵循挖掘艺术内涵的原则

数字媒体技术作为新型艺术设计形式,其特点在于对数字化技术的充分挖掘与展现,利用数字化来表现丰富的艺术特色,展现不一样的艺术审美意蕴。设计师在进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时,一方面需要从设计师的想法上确定设计主题,选择和组织设计要素;另一方面需要融入文化内涵,来贯穿整个艺术创作过程中。要求设计师对中国艺术文化有一定理解并有相对深厚的知识背景。来更好的展现现代媒体艺术设计的自然性、创新性、科技性特色。因此,艺术与技术相融合,将文字媒体与其他图像、影像、互动要素进行统合,来透彻展现中国传统元素的文化魅力,促进我国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走向世界。

4.2遵循审美功能性和艺术性相结合原则

数字媒体下艺术设计活动的实质,就是为受众群体的生活服务创造美、发现美的活动,因此,数字媒体下中国画作品必须具备满足受众群体的审美功能,只有这样才能够被受众群体所接受。数字媒体下中国画作品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传达信息、传达美,首先要引起受众视觉方面的注意,进而才能将数字媒体中国画作品中所想要传达的消息让受众进行了解与接受。故数字媒体中国画作品中的视觉感官形象、渲染氛围至关重要,只有通过视觉形象与氛围渲染打动观众,才能完成数字媒体中国画作品的审美实用功能。这就要求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不仅要实现数字技术方面的创新,而且要注重将真正的内涵赋予在作品的内容之中,不但发挥了一定的功能性,还大大提升了中国画作品的艺术性。遵循审美功能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从而达到数字媒体中国画作品创作的目的。

4.3创新和发展原则

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中运用中国画艺术并非简单的“拿来主义”,更不是将各种元素进行简单的叠加。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里高6.5米、长130余米的“镇馆之宝”———巨幅放大电子动态版的北宋画家张择端名作《清明上河图》,一问世便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目光。纵观动态版的《清明上河图》,其创作与表现形式结合了新技术的运用,不仅保持了与原作的艺术风格的统一性,也延续了受众在艺术欣赏时的思维惯性,使新的艺术形式更容易被接受。在这幅画里,人会走、水会流、鸟会鸣,整个活动画面以4分钟为一个周期,展现北宋时期城市的昼夜风景。它以静态的《清明上河图》为创作蓝本,利用多媒体技术、三维动画技术、投影电影技术等现代高科技手段,将距今八百多年的北宋繁华的城市生活场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现代观众面前。它是一种新媒体数字艺术和技术的利用,是利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网络技术等现代高科技手段,将传统的艺术作品转变成新形势下的艺术作品,更加具有了视觉性、听觉性、触觉性等特性,成为多方位、多维的体验的数字艺术形式,拉近了观众欣赏作品的距离。它营造了一个真实的“虚拟现实”场景,使受众产生体验性沉浸效果,让观众走进了画卷,仿佛自己置身于了宋代时期的街头,切身感受着繁华的街头景色。

5结语

数字媒体环境下的中国画创作是搭建在中国画和CG艺术两种坚实的基石之上的尖塔。技术与艺术的变革显而易见,艺术的发展变化从来都离不开科技进步,它也不能够脱离社会发展而独立存在。它要求艺术创作者不仅需要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能力和制作能力,还要掌握精湛的数字媒体技术,将技术作为辅助的手段使用,既保持原作的艺术性与审美特征,又使体验式虚拟现实或其他的数字魅力具有了很高的审美价值,故而其创作是极具挑战性的,同时也为中国画和数字媒体共同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