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民俗旅游文化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1 17:08:17

民俗旅游文化论文

民俗旅游文化论文篇(1)

一、相关概念的阐述

(一)情感理论的概念

“情感旅游”是一个新颖的概念,李金早局长在论述旅游业“新六要素”时指出,“情感旅游”包括婚庆、婚恋、纪念日旅游、宗教朝觐、民俗文化等各类精神和情感的旅游新业态、新要素。根据这一表述,“情感旅游”既指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也指以情感消费为主要标志的旅游业态,还可以指情感含量高的专项旅游产品(如蜜月旅游、民俗风情游、孝亲敬老游、缅怀游)。其中的“情感”既涉及人的爱情、亲情、友情等世俗情感,又包括以崇高、神圣为根本特征的精神信仰。

(二)民俗文化概念

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由历史沿袭而来,又在现实生活中生生不息,体现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风俗、习惯、心态和制度等。

二、渝东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现状分析

情感旅游是旅游者的主观态度,是游客在整个旅游过程中通过所看、所听、所闻、所尝、所触获得的旅游心理体验。情感旅游一方面带有明显的个人情感因素,另一方面又与旅游目的地呈现的旅游资源息息相关。渝东南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全市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少数民族生活在这里,既有原生态的民族风情,又有众多的历史文化古迹;既有远古巴渝文化的历史印记,又有近代红色革命的遗迹遗址…秀山花灯、酉阳民歌、石柱土家儿调、黔江南溪号子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被列为国家、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呈“点”状分布

渝东南六区县同属于武陵山区,都在强调把旅游业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武隆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优势和成熟的旅游商业推广走在前列,彭水依托阿依河发展境内旅游产业链,石柱注重打造黄水森林公园,黔江重推古镇建设和乡村旅游,酉阳打造世界桃源,秀山围绕“武陵之心,边城示范”的目标发展建设。

(二)存在原真性衰退并进一步加速迹象

渝东南作为少数民族的聚集地,受国外文化、汉族文化的冲击,原有的特色文化逐渐被替代和流失。在民族服饰方面体现的最为明显,另有像节庆、游艺、民族戏曲、雕刻、建筑等部分已经被破坏和流失。流失的不仅是这些显性文化,更多的是“隐性文化”如各民俗文化中的审美观念、伦理观念、价值观念、等。

(三)民俗文化深度开发和整合开发亟需加强

目前,渝东南地区民俗文化旅游产品整合化程度低。作为重庆东南民俗旅游带,各区县都在争先推出各自的精品,却没有一条主线将六区县的旅游发展串联起来形成有机整体,没有形成渝东南一条明晰的旅游形象,进而导致区域竞争优势不明显,如区域内协作体系不完善,没有建立共同打造同一个旅游市场的利益补偿机制;旅游景点宣传各自为战,没有形成渝东南地区民俗生态旅游资源的联合、统一营销推介方式等。六区县的旅游业大多都是依靠天生的自然优势在发展,像武隆的天生三桥、彭水的阿依河、黔江的小南海、酉阳的桃花源等都是自然的结果,真正打造民族民俗文化特色的景点却比较少。

三、基于情感理论开发渝东南民俗文化旅游的基本思路

根据《重庆市渝东南地区旅游发展规划(2008―2020)》和渝东南区域功能定位,渝东南地区以“地文景观”为主的自然资源、以“建筑与设施”为主的人文资源构成了以生态山水峡谷为基调、民族民俗风情为内涵、岩溶地质奇观为亮点的旅游资源基础。要将渝东南“整体打造成国内重要的民俗生态旅游目的地,加快推进国家旅游度假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三区’建设”。

(一)坚持政府主导、多方联动,加快构建区域大旅游格局

政府支持,塑造民俗文化品牌意识,形成成熟的旅游产业链规模运作,具体如下:

1、点――面――链的发展模式,统合黔江、彭水、秀山、酉阳、石柱、武隆六地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选取有代表性的自然禀赋较好、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交通比较发达的景区景点优先打造、包装、宣传,进而带动动其他景区开发。优化整体布局,由一个点到周边面的旅游发展,最后形成民俗文化旅游链的发展,形成渝东南黄金旅游线路来带动旅游的发展。像是可以把桃花源、乌江画廊等地进行旅游资源的整合。

2、以游客需求为主导,开发体验创新的旅游市场。通过市场调研,对每一个景点、景区进行可行性分析,找准游客的需求和定位,整合民俗文化旅游市场,并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二)科学设计旅游主体(旅游产品)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区域差异性是民俗文化的显著特征。当前,社会化进程和现代文明正在逐步消减各地区的文化差异,传统民俗文化在急需保护的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旅游开发价值。实现传统民俗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有效保护,首先需要科学设计旅游产品和商业经营模式。

渝东南民俗文化具有集中、丰富、相对保存完好的特点。根据民俗旅游产品通常所划分的三大类:物质民俗旅游资源、精神民俗旅游资源和社会民俗旅游资源,设计渝东南民俗文化旅游产品需要综合考量旅游者的民俗文化旅游动机,情感旅游中的直接动机源于人们对于另一文化的体验向往,因此开发出体验型、娱乐型、度假型或观光型等多种功能有机组合的区域民俗旅游产品。比如立足民族性和地区性,可以开发土家族的白虎、巴蛇等图腾文化,焚山神、五谷神等宗教神灵文化,苗族的礼俗歌文化等;立足参与性和体验性,可以开发土家族、苗族的民俗生活如土家织锦的制作、苗族酒歌等;立足观赏性,可以重点打造土家苗族的歌舞诗、后河古戏等。同时,渝东南民俗旅游产品开发必须要坚持其文化内涵。特色是呈现给游客的旅游体验,文化特征则是保持长久生命力的命脉和根基。渝东南民俗文化的静态元素如建筑特色、民族服饰、民间工艺品等需要保留推广;动态元素如民族歌舞、民族礼俗需要提炼传承;具有民族特色和乡土气息的民俗商品需要开发宣传。利用和挖掘有价值的特色文化符号,营造浓郁的民族民俗文化内涵,加之得天独厚的良好生态环境,科学设计渝东南民族地区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产品是必要之举。

(三)合理开感旅游线路

1、情感漫旅游线路

罗尔夫・詹森(Jensen)提出“情感漫步”的名词,指人们“不必太当真地展示情感”。它允许人们无拘无束地表达热情或失望;事件过后,人们又恢复到正常状态。他指出,人们想锻炼情感生活,就像锻炼身体和头脑一样。像是一些感情的宣泄就是情感漫步的体现。在内涵和表现形式上,情感漫步与情感宣泄、情感教育和戴恩提出的“情感梳理”有密切关联。渝东南的彭水,三山相拥,二水环绕,历史悠久,文化多彩,孕育了这里大美的山、湛蓝的水、深邃的史、浓郁的情,被人称为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同时也是一块圣洁的爱情治愈圣地,旅游线路开发可以开展情感旅游系列活动,打造重庆彭水爱情圣地体验系列主题旅游线路――围绕摩围山“ 呐喊谷”、鞍子“ 爱情磐石”、保家“ 桃花山”,千古情歌绝唱《娇阿依》等开展…… 让游客走进彭水,总能在自然山水、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中,让疲惫的心灵获得净化,让倦意的情感得到升华。

2、亲子游旅游线路

武隆是个特别受大片、电视、电影青睐的地方。不仅《满城尽带黄金甲》将武隆作为主要取景地,还有《变形金刚4》、《爸爸去哪儿》等多部经典之作在武隆取景。在这里,山、水、瀑、峡、桥构成一幅完美的山水画卷。情感旅游中的亲子游,是以家长为决策者、出资者和监护人,以儿童为主角,以亲子互动、寓教于乐、体验式教育为重要形式,以增强情感关系、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提升能力为目标的旅游活动类型。武隆可以开发“爸爸去武隆”的亲子游旅游产品,让日常忙碌的父母与孩子有亲密互动的沟通时间和机会,增进彼此间的感情,通过三至五天的行程安排,打造亲子互动游戏等,让小家庭体验城市生活中所体会不到的别样生活。

民俗旅游文化论文篇(2)

旅游开发作为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实力所普遍采用的方式,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本质上体现为一种辩证的矛盾统一关系。

一、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关系

我国二十多年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实践与理论探讨中,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关系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旅游开发带来的浓厚商业文化侵蚀着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带来的强势现代流行文化冲击着民俗文化。受到侵蚀、冲击的民俗文化,改变着拥有这类民俗文化的地域群体的整个价值取向,改变着群体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与精神追求。这种改变体现在物质、精神及行为规范等方面,在民俗文化变迁历史进程中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突变特征。

与主流的汉文化相比,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属于稀缺的文化资源,弥足珍贵,突显出巨大的文化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适当的方式极易转换为经济价值。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各地普遍将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以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以摆脱贫困为单一战略目标或者为主导性目标,忽视了这样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旅游开发必然会把强势主流文化引到当地,使当地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完全暴露在外来文化环境中,当地以落后经济为基础的弱势民俗文化必然会受到经济实力较强的异文化的强烈冲击、以及旅游开发所具有的浓厚商业文化对传统的朴实的民俗文化的冲击,在仅以追求经济利益导向的旅游开发背景下,导致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的流失、甚至丧失。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似乎不可调和的矛盾: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优势核心资源在于独特的、稀缺的、原生态的民俗文化,通过旅游开发,将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转化为丰厚的经济收益,改善贫困的生活条件,但旅游开发过程中原生态的民俗文化却随之削弱,被强势文化逐渐同化,宝贵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资源逐渐消失,旅游吸引力也将随之消失,旅游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设想终将成为泡影,依靠旅游产业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也成为不切实际的设想。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构成了似乎难以调和的矛盾对立关系。

二、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统一关系

实际上,旅游开发在科学合理的政策指导下,对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会起到积极的正面作用。旅游可唤醒民俗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觉性、增加民俗文化价值、提高民俗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豪感等。开发民俗旅游“既是挖掘民族文化、展演民族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被价值化的过程”。

因此,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两者之间并非单纯的矛盾对立关系,应从民俗文化所处的客观现状来看待旅游开发对民俗地区文化的正面效应。旅游开发作为民俗文化经济价值的转换器,在转化价值的同时,也承担着宣扬民俗文化、挖掘文化价值的角色。在宣扬文化与挖掘文化价值的过程中出现的伪造现象,并非仅仅存在于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的个别现象,因此,对于恶意伪造行为,应以政策法规手段进行有效管治。在宣扬文化、利用文化获取经济价值的过程中所出现的过度商业化现象,也并非是仅仅存在于我国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独特现象。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与民俗文化保护相背离的一些现象,其根本原因并非在于旅游开发本身,而是在于旅游开发目的导向设置出现偏颇。根据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依托的文化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因果与依存关系,一个民俗地区的旅游开发首先应是保护民俗文化、其次才是发展旅游经济。在没有保护好民俗文化资源的前提下,实现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只能是“杀鸡取卵”、难以实现长期发展。因此,旅游开发的首要任务应是保护、挖掘民俗文化资源,围绕着首要任务的次要且平行的任务才是转化民俗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获得经济利益。

依托某一旅游项目保护、传承、挖掘某一个或某些民俗文化事项,以旅游的六大要素形式呈现给游客,在保护、传承、挖掘、呈现独特文化的同时,可以自组织地实现文化价值向经济收益的顺势转化。现实中,在策划旅游开发项目时,往往首先考虑这个项目能获得多高的经济收益、能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多大的带动作用,而不是以能否保护好一个或几个文化民俗事项为首先考虑的问题。正因为这样本末倒置的民俗旅游开发理念,导致了与民俗文化保护不和谐的现象及文化破坏大量出现并难以扼制。

民俗地区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之间存在内在的统一性、关联性。一旦某个民俗地区的特色文化流失或消逝,其经济价值也会随之消减。因此,民俗文化保护是根本,无论是政府的政策、旅游开发项目、还是来自各方的力量,都应以民俗文化资源保护为核心,这样文化价值可持续转化为经济价值才有根本保障。

因此,以民俗文化保护为核心导向的地方政策指导方针的确立、旅游开发的角色定位与开发理念的重新审视,成为加强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统一关系的重要前提。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政策引导将旅游开发统一到文化保护的大系统内,协调文化保护与经济收益的矛盾性,通过制度创新、政策创新、经营理念的创新提高两者的内在一致性,建立起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可以遏制民俗文化的流失与变迁速度。

参考文献:

[1]钟敬文,董晓萍.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96.(11):11-17.

[2]李援朝.中国民俗文化知识读本[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3.

[3]陈立明,曹晓燕.民俗文化[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3:1-2.

民俗旅游文化论文篇(3)

少数民族婚俗是地区垄断性的旅游资源,可以开发成为体现民族文化内涵内涵及地域特色的旅游产品。可以以少数民族婚俗这根红线将地区内的资源穿连组合在一起,成为该地区旅游的“点睛”之笔,提高旅游文化亲和力的同时,丰富本地区文化旅游产品,提升其文化品位。

一、少数民族传统婚俗的内涵及功能

少数民族婚姻习俗不仅仅是一种传统习俗,更是民族及地区特有的文化现象,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少数民族婚姻习俗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研究,不仅可以发掘出该民族文化根源,还可以梳理出它历史文化的发展进程。在科尔沁草原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科尔沁婚礼过程中,不仅可以看到草原上战争的印记,还处处留有草原漫长的游牧历史。婚礼中使用的马、蒙古包、勒勒车、服饰、奶食品和肉食品以及婚礼上吟诵的祝赞词和演唱的叙事民歌,无不表现出了科尔沁草原独特游牧文化。在进行婚姻仪式的过程中,祭天、拜火等特殊的方式,直接借鉴于科尔沁草原及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婚姻使这些行为附上了神圣二字,从而产生了更深刻的文化内涵。

少数民族婚姻习俗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的内容,是在地区民俗旅游开发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在旅游利用开发中的主要功能有以下两点:

一是经济功能。少数民族婚恋习俗因它的不可复制性,是民俗旅游开发特色和重点项目。很多旅游者到一个民族地区,有的专门是为观看该民族婚俗表演的,而有的更是为了亲身体验。游客的到来,给当地居民带来经济收入的同时,也提高当地财政收入。

二是继承和发扬功能。少数民族婚俗体现着少数民族人民传统的生活,但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正逐渐被取代、消失。本地居民通过旅游开发中的参与,使传统文化得到继承。游客通过婚俗表演及直接的参与,能更深入地了解该民族的文化精髓,使其得到更大传播和发扬。

二、少数民族婚俗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舞台化倾向严重

婚俗文化旅游开发晚,又在明显的利益驱使下,多数回报甚少,甚至影响了地区文化的旅游形象。如在西南彝族区,模拟“抢婚”遗俗的仪式,搬上舞台,编排了舞蹈《抢新娘》,在登上舞台初期曾有过很好的经济效益。但舞台化的婚俗表演节目毕竟同现实民俗之间的距离太大。而且,这种表演一日数场,日复一日,没有固定的演员,很多不是本地少数民族,他们只为报酬而敷衍了事,台下的旅游者对演员毫无感染力的表演,产生“审美厌倦”,更谈不上满足游客求异、求知的欲望。

(二)游客参与性比较差

一般来说,对婚俗旅游的开发利用中,有两种普遍的形式:一种是博物馆,以图片及文字为主,通过讲解让游客了解,没有参与性可言;另一种是婚俗表演,这是最普遍也较为泛滥的利用模式。这类模式开发中,有的地区也融入了游客参与的环节,但仅仅是邀请少数游客上台扮演新郎或者新娘,大部分游客还是作为观众来欣赏演出,无其他的参与内容。在旅游区编排的婚俗表演中,一般新娘由当地居民担任,邀请旅游者扮演新郎来参与表演。还有一种较为完整的婚俗表演,也会邀请一名男性旅游者扮演新郎。这类表演中,除了少数男性旅游者可以直接参与婚俗体验外,其他游客尤其女性旅游者只能作为旁观者或者观赏者,根本没有参与的机会。

(三)商业气息浓厚

婚礼作为人重要的人生礼仪,不仅有严格的程序,而且有其自身的严肃性。过程中还有很多要注意的细节,从保持其原生性及保护民族文化的角度来看,婚礼中很多程序和礼节是不能随意更改的。但婚俗的旅游开发利用中,景区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设计旅游项目,有的甚至胡乱编造,任意杜撰一些婚俗内容。不分场合与内容,片面投游客所好,只选择婚礼中表演性以及娱乐性强的部分展示给游客。只为利益,使得婚俗表演及其他衍生产品中,渗透着浓重的商业气息,导致婚俗文化向表演化、低俗化方向发展。此类表演可能只满足了游客一时的新鲜感,但对于这种没有内涵、没有真实情感的表演难以产生兴趣,形成不了长期的旅游吸引力。

三、少数民族传统婚俗旅游产品的系统开发策略

(一)婚俗文化的静态开发

旅游必须通过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载体,或实景,或物品、或建筑等来展示,给游客具体的感受。通过建立民族婚俗博物馆和婚俗文化展览馆等形式“原貌复现”婚俗文化旅游产品,展示其发展历程,开发一个民族婚俗历史寻访游,提供高水准的导游服务、专家讲解和纪念品。科尔沁婚俗旅游开发中,应建立科尔沁婚俗博物馆,完整的讲述科尔沁婚俗形成发展历程,充实孝庄产业园的内容,可开发满蒙联姻寻迹游等旅游产品,举办各类婚俗节庆活动。利用现代旅游会展这一平台,展示科尔沁婚俗嫁妆、首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提高科尔沁物质型旅游产品附加值。

(二)婚俗文化遗产动态开发

民俗旅游资源与其它文化旅游资源相比,其最大优势在它能使旅游者参与到其中,给游客不一样的文化体验。这不仅能开拓游客的视野,也会更加深刻的理解生活的价值。因此,在婚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应更加深入挖掘婚俗历史文化内涵,为旅游者制造广泛参与婚礼过程的机会,让旅客亲身参与到婚礼的过程。科尔沁婚礼中提高游客的参与性,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是组织游客参与真正的科尔沁传统婚礼,就是邀请游客主动深入草原牧民家里,以宾客的身份参加婚礼,不改变婚礼原有的形式和过程,自然而然地融入迎亲、喝喜酒、拜火、唱歌跳舞等活动中。对游客来讲,这将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使他们身临其境,从游客变成“亲友”,融入到真实的草原婚俗氛围中,体验做一回“科尔沁蒙古族”的感觉。

二是吸引年轻人到科尔沁相识、相爱,举办独特的婚礼。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讲,爱情是一种美好的情感,希望有一生难忘的相遇。针对年轻人这样的心理,可以以“敖包相会”为主题,举办大型相亲会;针对广阔的婚礼市场,可以尝试将霍林郭勒市“草原婚礼节”中注入更多的科尔沁地域特色,转变为独具特色的真正的“科尔沁婚礼”,吸引年轻人来科尔沁举办特色婚礼或者度蜜月。

(三)婚俗文化的衍生商品开发

旅游纪念品开发是传统旅游产业衍生的一种开发模式。各式各样的婚俗商品,具有很强的地方性、传统性、观赏性以及很高的纪念价值。少数民族婚俗内容丰富,涵盖了本民族居住、服饰、饮食、宗教、歌舞、礼仪等方面,这也是对游客的吸引力所在。如科尔沁婚俗中使用的很多实物可以开发成为旅游纪念品,新娘缝制的烟袋、新娘佩戴的头饰、新郎穿的长筒靴、佩戴的弓箭等,都蕴涵着丰富的民族和地域文化内涵,具备纪念意义的同时也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必将受到游客的欢迎。目前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纪念品市场上品种单一、没有特色、品位不高。针对这种情况,当地政府或者企业可以依托本地区或本民族婚俗文化特色,挖掘其内涵,设计、制作高端旅游纪念品来提升旅游纪念品的品位。

(四)婚俗文化资源的酒楼开发

旅游业中,餐饮业是重要的开发内容,突显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才会为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婚俗旅游开发中,可通过设立以婚俗文化为主题的酒楼,将民族文化概念进行全新的策划和创新。婚俗文化型酒楼的设计上,科尔沁婚俗酒店可以建成蒙古包式,把婚俗文化渗透到整体装饰、局部布景、器物点缀、服务、甚至名字雅号,达到“博物馆和酒楼一体化”。游客得到婚礼上游客的礼节,“情”、“景”的穿插,让游客体会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在休闲的过程中享受消费的愉快。例如可以设立一个以诠释满蒙联姻作为主线的酒楼,在设置上复原清初科尔沁草原片断和婚嫁盛况的博物馆,用草原生活具代表性的多个场景讲述孝庄及其嫁到清朝皇宫的科尔沁女子的故事,再现历史上科尔沁草原的生活方式,将人们带进自然、带进历史、带进传统。

四、少数民族婚俗在旅游开发中的合理开发建议

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时, 要注重抓好旅游文化的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强调与其他旅游资源的整合。各种旅游资源之间是相互依托和共生的,婚俗旅游也是一个开放的概念,纯粹的“婚俗旅游”应该是不存在的。在开发婚俗旅游过程中,应将婚俗文化融合到本地区自然资源和其他文化资源,进行综合开发,丰富资源文化内涵,提高旅游吸引力,发挥地区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整体综合效应。

二要体现文化的时代内涵,重视文化的市场形式。通过婚礼过程和细节来体现其文化性。

三要反对浅层利用和开发。婚俗文化的创新和开发必须以科学的研究为基础,尊重文化的原生性。

四要注重文化的整体重塑。少数民族传统婚俗有其优秀的内容,,也有糟粕之处, 开发时要客观再现, 保持文化的整体性, 但同时要进行现代诠释和整体塑造,既注重原生态, 又易于被现代人所接受。

五要吸纳当地少数民族居民参与, 保证文化的持续性。就地吸收和培养部分本土人员参与婚俗表演,,创造出原汁原味的文化氛围, 不仅展现本民族婚俗文化的深刻内涵和鲜活的形象, 从而保持其文化持久的生命力,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额尔德木图 孟和. 科尔沁文化史[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

[2]魏小安.中国旅游业发展目标与知识化竞争[ J].社会科学家,2000( 1) .

[3]云南省委宣传部课题组.等闲识得春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J].求是,2002(1).

[4]乌恩.地域文化与旅游规划[J].人文地理,2001.(2)

[5]科尔沁博物馆.科尔沁文化志[M].2008

[6]斯琴塔娜.原文化让科尔沁旅游魅力四射[N],新华网.2010.

[7]于光远.旅游与文化[J]. 望,1986(14).

[8]王丽梅.西安市人文旅游资源开发探析[Z]新西部(下半月)2007(8).

民俗旅游文化论文篇(4)

民俗旅游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旅游形式,它不仅仅是依靠民俗而发展这么简单,相反它比其他旅游形式更加系统,在民俗之外还需要旅游目的地在住宿、交通、购物、餐饮、娱乐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可是,由于沙质土地,道路建设较为困难成本较大,就目前通往黑沙窝还是一条自然形成的道路,更没有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娱乐购物方面也比较单一,不成规模。

(二)盲目开发,缺乏有效的管理

在玉门发展沙浴文化旅游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淡薄,该地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每年沙浴节开幕时大量游客,摊贩涌进黑沙窝,人满为患已经演变到垃圾为患,造成这一现状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与此同时,为满足当地经济的发展,移沙入地的传统做法,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沙的质量和含量,现在的沙丘数量明显减少,沙窝面积也在进一步缩小。如果照此趋势发展下去延续了100多年的沙浴习俗将会不复存在。

(三)宣传促销力度不够,缺乏竞争力

民俗旅游是一种参与性很强的旅游形态,玉门的沙浴文化节中,旅游者与沙零距离接触,旅游者的体验度是很高的。面对它的观赏价值、体验价值、医疗价值,前来体验的旅游者多数是通过别人口耳相传慕名而来,相关单位对该地依托沙浴文化节发展民俗旅游的宣传少之又少,对这一文化旅游形式的新闻报道更是力度不够。黑沙窝客源仅为周边的几个省市而已,宣传力度不够使得黑沙窝沙浴民俗旅游的客源存在闲置,亟待开发更大的市场。

二、甘肃玉门民俗旅游发展的相关措施

(一)完善配套设施,联合开发是发展玉门民俗旅游的基础

黑沙窝地理位置离市区较远,只有一条道路可以驱车直入黑沙窝,经过多年的发展住宿餐饮已有大幅的改进,但是要壮大当地旅游,配套设施还是一个限制因素。对于这一现状,政府应大力投入资金,修缮道路,修建可以容纳更多旅游者的住宿酒店,在沙漠中引入水源,修建较为集中的就餐地点,如特色小吃店,小吃街等,这样既推广了玉门当地饮食,而且在黑沙窝民俗旅游活动中还引入了饮食这一文化元素。

(二)合理开发是发展玉门民俗旅游旅游发展的关键

对于黑沙窝民俗旅游的开发,要遵循两个原则:一,开发与保护并重原则。旅游资源是稀缺的而且是不可再生的,就黑沙窝来说,随着自然环境的恶化,沙丘常年移动,再加之当地农民不加节制的开采,沙海面积已经明显缩小,在这样的严峻背景下,必须落实可持续发展,如增加该地区垃圾桶数量,宣传环境保护思想,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等,将开发和保护黑沙窝沙浴民俗旅游的原则落到实处。二、文化性原则。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对民俗旅游而言,更应突出文化的灵魂地位,即使是以自然观光为主的旅游点,融入文化的内涵,也将取得纯自然风景无法取得的社会效应。黑沙窝民俗旅游虽然已经融入秦腔和佛教庙宇文化,但是文化开发比较单一,在开发时还应高度重视文化精神的挖掘,增加文化元素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民俗旅游文化论文篇(5)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旅游资源,有着重要的地位,它的开发对文化的传承和旅游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已日益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是当今游客外出旅游的热门选择。桂西南边境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地方性和民族风情浓郁,是不可多得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极具旅游开发价值。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产生了日益激烈的竞争,这对旅游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旅游要在新形式、新压力下寻求新的发展出路,各旅游地、旅游资源不能再孤立片面地单个对抗、发展,而是要相互依存、相互合作、协同发展。本文基于此,运用协同学理论对桂西南边境民俗旅游开发做些探讨,以期能为桂西南边境民俗文化旅游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一、协同学理论应用于民俗文化旅游的可行性

(一)协同学理论概述

协同学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在多学科研究基础上发展而来,其创始人是西德斯图加特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赫尔曼・哈肯,协同学(Synergetics)一词是从希腊文来的,意思是协同合作的科学。[1]5它是一门横断科学,协同论是研究不同事物共同特征及其协同机理的新兴学科,是近十几年来发展的运用广泛综合性学科,是关于系统中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协同、协作的科学,着重研究各种系统从无序变为有序时的相似性。认为任何一个大系统是由许多既相互作用、又相互制约的小系统或子系统组织起来的,在特定条件下,这些子系统之间有相互影响的作用,从而产生相互协同的现象,同时,又会形成有一定功能的自组织结构,从无序转向有序,从不平衡达到平衡状态。协同学中的“协同”指协合、协作、合作的意思。协同论的创始人哈肯认为“一方面是由于我们所研究的对象是许多子系统的联合作用,以产生宏观尺度上结构和功能;另一方面,它又是由许多不同的学科进行合作,来发现自组织系统的一般原理”。[2]协同学理论主要的基本原理有:

协同效应原理。协同效应是指由于协同作用所产生的结果,从协同学角度来说,任何一个系统都存在着协同作用,协同作用对系统有序结构的形成起到一种内驱力作用。任何一个复杂系统,受到外来能量的作用、或物质聚集状态达到一种临界点时,它内部子系统之间就会产生协同作用,这种协同作用能使系统在临界点发生质变并产生协同效应,使系统从无序变为有序,从混沌中产生某种稳定结构。从这个角度来说,协同效应就是“协同导致有序”。

支配(或伺服)原理。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是由很多不同的子系统构成,影响它的变量非常多,甚至可能有成千上万个,因此影响一种事物发展的因素也就数不胜数,所以要特别选择一些序参量来描述系统在临界点处有秩序的转变。哈肯将这些变量分为两种,即阻力大衰减快的快变量和无阻力的慢变量,并且认为慢变量在整个系统演化过程中起着主宰或支配的作用,也决定着演化的结果。支配原理指的就是快变量服从慢变量,系统其他变量的行为受序参量的控制和支配,序参量支配着子系统行为。

自组织原理。一个系统要从无序状态转变为具备一定结构的有序状态,或者从有序转变为新的有序状态,“首先需要环境提供能量流和物质流作保证,也就是说控制参量需要达到阈值时,这种转变才成为可能,这是必需的外部条件”。[3]29协同学理论的自组织原理说明,在一定条件下,当有外部力量进入时,大系统会通过其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合作作用,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新状态,形成一种全新的时空环境、或一种全新的功能和有序结构。

(二)协同学理论应用于桂西南边境民俗文化旅游的可行性

民俗学家钟敬文指出“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4]1“民俗文化是民众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传承并享受的文化事象”。[5]17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和传承,凝聚着民族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特质,体现了民族文化精髓,民俗文化一般包含有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民俗、民族文化是一种重要的人文、文化旅游资源,特别是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建筑、民族节日和工艺等”,[6]26“是一种具有开发价值的人文旅游资源”,[7]71地位极其重要。民俗文化旅游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开发好地方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对进一步提升旅游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可持续性发展理论的最终目标是“协同――发展――可持续”,尤其是一个大系统下的各子系统和系统之间的一种协同、合作、发展和互补。而“协同论是协同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8]37协同发展是一个系统内不同子系统之间有一个相互协调、协作、配合的良性循环过程。协同学理论应用于民俗文化旅游研究,具有以下可行性条件:

1、协同学理论具有普适性的特征,运用范围广泛。由于协同论属于自组织理论的范畴,其使命并不仅仅是发现自然界中的一般规律,而且还在无生命自然界与有生命自然界之间架起了一道桥梁。[9]239它所揭示的共同原理和规律,不仅用来研究自然现象,而且可以研究社会经济文化等社会现象这样复杂事物的演化规律。[10]39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协同理论正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更多不同系统的、不同学科的研究之中,如化学领域、经济学领域、社会学领域、管理学领域等等,同样也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运用范围非常广泛。

2、民俗文化旅游已具备协同发展的条件。旅游的协同发展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和基础,而桂西南边境民俗旅游协同发展已具备了相对良好的现实基础和条件:

(1)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广西位于中国华南地区西部,南濒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西南与越南毗邻,从东至西分别与广东、湖南、贵州、云南四省接壤。广西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在中国与东南亚的经济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11]中越双方以边境为中心,开通了南宁――河内的航班、南宁――越南下龙湾的国际客运班车;海运基础相对较好,有防城、钦州、北海及越南的海防、下龙等众多港口,交通非常便利。这些都为民俗文化旅游的协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良好的经济、贸易、旅游等政策条件。自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环北部湾旅游圈启动和发展以来,中越两国国际关系友好,都非常重视中越边境地区的合作,特别是地处“桥头堡”地位的中越边境地区,发展机遇更多。同时,中越边境地区为加快边境地区经济发展,也制定实行了一些政策举措;此外,中越边境还享有西部开发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及沿海沿边开发政策等多种优惠政策,这对边境民俗文化旅游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可能、创造了条件。

(3)丰富的旅游资源条件。桂西南边境民俗文化资源丰富,中越边境有着相似、相近的语言、风俗和文化,这为边境旅游合作提供了较好的文化基础和条件。在协同旅游发展中,可以使边境区域内各子旅游区之间发挥各自的优势、利用好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相互协作,通过协同发展来实现边境旅游的更大化效益。

3、新形式下边境旅游业要实现跨越发展,必然要走协同发展之路。当今世界旅游中,区域旅游合作是旅游发展趋势之一,也是一个旅游热点问题,具有全球性,特别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对旅游更是提出了协调、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要实现边境旅游业的可持续、跨越发展,就必须走协同旅游发展之路。近一二十年以来,我国的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成功的案例也越来越多,取得了不少成就,带来了不少效益。

因此,将协同学理论引入到民俗文化旅游研究中,是完全具有可行性的。用系统的协同学理论去研究民俗旅游发展,对解决民俗文化旅游发展中出现的特殊、复杂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和现实意义。

二、桂西南边境民俗文化资源及开发现状

广西与越南的边境线长1020公里,大陆海岸线长1595公里,桂西南边境与越南山水相连,它背靠中国大西南,面向东盟十国国际市场,位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心地区,是中国华东地区、西南、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有沿海、沿江、沿边地带,是中国西南与东南亚交往最便捷的通道,是中国西南内陆地区连接沿海地区的枢纽,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桂西南边境聚居着壮、汉、瑶、苗、侗等民族,民族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多彩、极具特色,有着独特浓郁的民族风情、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多式样的民族建筑、极具特色的民族节日、民族歌舞、独特的民族工艺等,这些都是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桂西南边境地区的民俗文化风情独特,如:有以歌会友、以歌传情的壮族歌圩文化;有南方民族特色的干栏式建筑;有古朴的民族服饰和精美的壮锦、绣球;有地方特色的民族美食、风味小吃;有师公道公舞、麒麟舞、铜钱舞等二十几种独特的民间舞蹈;有优秀的如铜鼓、天琴、啵咧等民间艺术;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民族工艺;有壮拳、舞龙、舞狮、赛龙舟、抢花炮、打陀螺、抛绣球等近三十种民族体育游艺民俗等等,所有这些都充满了边境民族文化丰富的内涵,体现了边境民族文化独特的审美艺术价值。根据我国民俗学家钟敬文教授对民俗学系统的四分法,结合桂西南边境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现状,将其分为如下表1中的类型:

政府及旅游企业已认识到以上内容丰富的桂西南边境民俗文化的宝贵价值及开发的重要性,做了相应的民俗旅游开发,取得了一定成效,并且还有加大开发力度的趋势。如崇左大新县在原来民俗风情特色旅游基础上,于2013年又启动了20个民俗风情特色旅游项目,打造出更多的民族旅游新亮点;桂西南边境的壮族三月三歌节,仍传承着特色民族文化;还有已走向国际化发展的“南宁国际民歌节”、宁明花山文化节等。各地在民俗旅游发展中,也日益认识到边境合作、区域合作及一体化的重要性,凭祥市每年都举办“中越边关(凭祥)国际文化旅游节”,龙州“水口口岸中越商品交易展销会暨美食节”就是桂西南边境民俗旅游协同发展的最好体现。

三、桂西南边境民俗文化旅游协同发展的构建及协同性优化

桂西南民俗文化旅游协同发展的目标是在协同视阈下,构建良好的旅游协同发展模式,实现协同效应,这要求桂西南边境民俗文化子系统中的各个协同要素能按照一定的方式相互适应、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只有这样才能产生支配或主宰系统发展的序参量,使支配系统向着有序、稳定的结构功能方向发展,朝着共同的目标协作努力,才能使系统的整体功能得到扩大和发展,最后实现“1+1>2”的协同发展效应。

(一)桂西南边境民俗旅游协同发展模式构建的指导基本原则

边境民俗旅游协同发展要根据理论指导实践的思想,在旅游学、经济发展理论、协同学基理论、民俗学理论等理论指导下,采用互补互利共赢的整合原则,整合好中越边境各地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出独具优势和特色的边境民俗文化旅游;要遵循整体协调和效益最佳化原则、协同发展下效益优先并兼顾公平原则。要结合边境地区实际情况,并特别注意以上理论在桂西南边境旅游合作、开发及协同发展运用中的相关要求和前提,才能在理论指导下,进一步做好桂西南边境民俗旅游协同发展模式的构建,促进边境旅游业的发展。

民俗旅游文化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2-0121-01

一、文化旅游和民俗舞蹈

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文化逐渐成为旅游发展的基础和灵魂,而从本质上来说,旅游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活动。尤其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旅游这一产业的活动领域和经营范围不断扩展,文化旅游成为了专有名词,但是,到目前为止对这一专有名词并没有固定的定义。

说到旅游,必然要提到旅游资源,所谓的旅游资源,是指凡是能够满足旅游者精神上、物质上需求的各种自然、人文等资源。其中,文化资源只是旅游资源的一种表现形式,与此同时,文化资源作为旅游消费的一种重要形式,包括有形文化资源和无形文化资源,而无论是哪种形式的资源,都对旅游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随着近几年来,国家对文化产业的大力重视和投入,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存和发展,为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之中,民俗文化非富多彩,对于提升整个民族的文化软实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民俗舞蹈作为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需要人们进行不断的保存、传承、发扬和创新。从民俗舞蹈的角度上出发,无论是对于优秀的民俗舞蹈作品,还是正宗的民俗舞蹈的传承者,都要加大对他们的重视。而对于民俗舞蹈而言,不论是如何去创新它,都要保持其精髓的东西,使其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二、民俗舞蹈的审美价值

民俗舞蹈作为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是从提升国家、民族的文化竞争力上来说,还是在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方面,在旅游行业里发挥了自己重要的社会价值。尤其是近些年来,伴随着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民俗舞蹈的发展更是带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日益成为文化旅游关注的焦点。

首先,从精神层面上说,文化旅游视域下的民俗舞蹈有着极大的审美价值。民俗舞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核心文化和价值,而且在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文化旅游视域下,重视发挥民俗舞蹈的审美价值,不仅能够满足旅游者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表演者在表演的过程中,内心得到净化,对民族的自豪感会增强。此外,民俗舞蹈的表演可以起到以小带大的作用,促进整个社会大环境对文化资源的认同和重视。

其次,从物质层面上来说,民俗舞蹈的发展为文化旅游产业带来极大的利益价值。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各少数民族的舞蹈也是形式各样,有着极大的观赏价值。随着旅游产业的开放,各地区、各个国家之间的旅游界限已经打破,很多旅游者都会慕名来到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观赏其特色。而民俗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近些年来对旅游者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甚至很多国外友人都不远千里迢迢来我国只为观赏一下舞蹈的风姿。所以,民俗舞蹈除了在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各国家之间的交流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为提升旅游地经济效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提升民俗舞蹈审美价值

民俗舞蹈作为一类文化旅游资源,有着极大的审美价值,在促进旅游业发展上的确发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人们的精神需求也在日益提升,这对民俗舞蹈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甚至对整个旅游行业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所以,对民俗舞蹈进行创新,使其适应文化旅游的需求,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成为当前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从旅游业的角度上来分析,提升民俗舞蹈审美价值的策略。第一,继续加大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投入,充足的物质条件是促进其发展的基础。第二,提升旅游工作者的思想意识,思想上、精神上的重视,是保证民俗舞蹈发展的精神支柱。第三,加大对舞蹈工作者的培训。民俗舞蹈的表演者、舞蹈动作的指挥者、以及与舞蹈相关的人员本身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舞蹈的发展情况,所以,加大对他们的培训培养,有助于为民俗舞蹈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总之,在文化旅游的视域之下,民俗舞蹈有着极大的审美价值,在促进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并不代表对待民俗舞蹈的发展要止步不前,而是要加大对民俗舞蹈的投入,继续提升它的审美价值,发挥更重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任冠文.文化旅游相关概念辨析[J].旅游论坛,2009,(02):160-162.

民俗旅游文化论文篇(7)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交通的便捷和人们生活消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对民俗文化发生浓厚的兴趣,客观上在促进民俗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将其推向了市场化的境地。与此同时,对以丰富的民俗资源著称的云南进行有关市场化的研究也有了很大的进展,内容涉及经济学、人类学等多方面,现将其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一、国内的研究状况综述

    (一)文献典籍中的记载

    民俗文化市场化是经济进步和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故国内早期专门研究民俗文化市场化的著作几乎没有,但关注商品市场与民俗文化之间关系的观念中国早已有之。从历史典籍记载进程来看,《庄子·逍遥游》记载:“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用“章甫”(帽子)这个商品因民俗文化的不同而在市场上无法流通的事例,记载民俗与商业贸易之间的关系。司马迁在《史记》中专辟“货殖列传”专栏,以区域性民俗特点作为该传的基本框架。把各地物产概括为山东、山西、江南和江北四区,然后结合各地的民俗来阐述当时的商业活动规律,认为古代风土人情对区域贸易的影响很大。潘雄先生对此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认为,如果经济民俗学或民俗经济学能正式成为一门应用科学的话,那么这一学科的先驱者应该是中国的司马迁。此后的《风俗通义》、《荆楚岁时记》等文献也对一些民俗文化事象展开论述,但未见将民俗文化与市场相结合进行叙述的内容。

    (二)经济学角度的研究

    目前,关于民俗文化市场化有系统研究的成果甚少,从可以查阅到的资料来看,专著类的成果有:何学威所著的《经济民俗学》,围绕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等方面展开,阐释经济生活中的民俗文化因素,首次提出了民俗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的问题,从经济开发角度系统地研究民俗文化,将民俗文化与文化产业挂钩。民俗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关系实质为民俗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民俗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相辅相成,作者提出以经济腾飞带动民族民俗文化发展,以传统民俗文化的发扬光大促进经济繁荣的观点。该著对民俗文化在经济的冲击下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没有做深人地探讨与分析。论文类的成果,最典型而且最具代表性的是潘雄的《民俗研究在商业贸易中的重要性)(载于张紫晨选编《民俗调查与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一文。该文作者运用对比研究的方法,追述了中国民俗与贸易之间关系研究的最早典籍记载,见于《庄子》与《史记》,同时与马林诺斯基的“库拉”制度研究作对比分析,以实例论证的方式,阐释了民俗在商业贸易中的巨大作用:作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商人来说,只有翔实具体地了解民俗事象,才能在商品交易中获利与成功。该文只是着重论述民俗在商业化中的重要作用,对市场化给民俗事象带来的影响没有涉及。

    (三)人类学角度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旅游经济正式纳人国民经济计划,作为旅游资源当中极为重要的部分,民俗文化资源随着旅游文化的发展,渐渐走向产业化道路。目前,真正对民俗文化市场化进行的研究,也着重从民俗旅游和产业化角度进行研究与分析。

    从民俗旅游角度对文化资源开发进行研究、分析的成果较多。王德刚的《民俗旅游开发模式研究—基于实践的民俗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探讨》(载于《民俗研究》,2003年第1期)一文,通过对民俗旅游发展经验研究,总结出了民俗旅游开发的六种模式:品牌经营模式、社区一历史(传统)街区模式、乡村模式、“生态博物馆”模式、主题公园模式、节庆活动模式。同喜琴的《论民俗旅游对旅游地民俗文化的“污染”与防治)(载于《贵州民族研究》,x006,_年第1期),阐述了民俗旅游对旅游地民俗文化的“污染”:由于过于关注民俗文化的形式,常常导致民俗文化精神内核的丧失;伪民俗大量涌现,破坏了旅游地民俗文化的

和谐性等方面。李彬,包磊的《旅游商品化对民俗旅游本真性影响研究》(载于《商场现代化》2008年3月(下旬刊))文,着力探讨民俗旅游本真性和商品化的内涵,并力图寻求二者之间的内在张力,提出解决的建议,以获得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徐赣丽的《民俗旅游的表演化倾向及其影响》(载于《民俗研究》2006第3期),李正欢,黄远水的《解读民俗旅游本真性与商品化的内在张力》(载于《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年第11期),邱扶东的《论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原则与方法》(载于《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等一系列文章,对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作了探讨与研究。

    从产业开发角度进行研究的,主要有何学威的《民俗文化产业与振兴民族经济》,(载于《中南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第6卷第2期),把民俗文化当作一种隐藏在人民生活与思想中的象征符号,研究民俗文化产业在振兴民族经济中的作用及可行性。姜继为,吕桂兰的《试论民俗文化与市场经济的相互融合》(载于《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主要论述了民俗文化与市场经济相互融合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民俗文化与市场经济相互融合的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民俗文化的生命力与市场经济的生长点的问题。此外,张来芳的《民俗文化产业化的构想》(《江西社会科学》,200()年第5期),邱扶东的《论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原则与方法》(《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等论文都相应分析了民俗文化产业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可实践性。

    (二)国外的研究状况综述

    国外旅游产业发展较早,对民俗文化商品化、市场化研究的论著也较多,美国旅游人类学家格林伍德(greenwood. 1977)就对旅游文化的商品化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他认为,文化旅游的开展必然带来文化的商品化,但若是把文化完完全全按照商品来进行包装,就会带来极大的消极意义,因为这实际上“剥夺了文化的内涵”,同时也剥夺了构成文化的方方面面。商品化使文化失去真实性,使民俗生活置于舞台化和戏剧化之中,故格林伍德反对民俗文化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将民俗事项商品化,提倡对文化的市场持一种理性的态度。但是,也有学者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待民俗文化的商品化。以色列著名的旅游人类学家埃里克·科恩(erik cohen)就认为,民俗文化商品化、市场化使其真实性丧失的说法是不贴切和荒谬的。一种新的商品化了的民族文化,可以随时被接受为是真实的,哪怕仅仅只是市场化了的真实,同时这种商品还会得益于悠久的民族文化所赋予的深厚内涵,成为更具吸引力和市场的商品。由于有了商品经济效益带来的资金支撑,又反过来使文化产品的生产更加完善和进步,进而促进民俗文化的推广和发展。

民俗旅游文化论文篇(8)

一、旅游展演

“旅游展演”借鉴“艺术表演”和“舞台真实”的理论与方法去研究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等。旅游地文化的展演实际上是对社会态度和社会协商的展示,围绕这些展演的各种话语展示了人们对于认同、政治和社会的态度。所以,从旅游展演的视角重新审视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的文化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二、民俗生态旅游

1.民俗的概念。高丙中在《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一书中认为:民俗是具有普遍模式化的生活文化和文化生活。陶立蟠在《民俗学概论》中认为:民俗是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是一种相沿成习的东西,简言之,就是民间风俗。我们可以认为:“民俗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一定的群体为适用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而逐渐形成的,并以民族的群体为载体的,以群体的心理结构为依据的,表现在广泛而富情趣的社会生产与生活领域的一种程式化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惯制,是一种集体性的文化积淀,是人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一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2.民俗生态旅游的概念。由民俗的概念可以知道,民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文化是人类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旅游是“人们通过旅游或在旅游过程中了解和获取知识的活动”。而民俗旅游从性质上说就是文化旅游的一种。

三、天龙屯堡古镇开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条件分析

1.天龙屯堡古镇简介。贵州省平坝县天龙屯堡古镇,具有600多年历史,全镇现有1250户,4080口人。自元朝起这里就成为顺元古驿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明朝朱元璋“调北征南”、“屯田戍边”时建设的屯堡村落之一。这些屯堡人多来自江苏南京、浙江、江西、安徽一带,他们来到贵州后,数百年来,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所形成的独特心境,使其在生活方式、语言服饰、文化爱好、祭祀礼仪等方面,至今仍顽强地固守着大明王朝的祖制和自己突出的个性,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贵州屯堡文化。这种屯堡文化是贵州不可多得的理想的民俗旅游资源,先后被评为“联合国乡村旅游观察点”、“全国农村旅游示范点”、“中国乡村旅游示范点”、“中国十大古村”。

2.天龙屯堡古镇的文化特征。“明代古风,江淮余韵”8个字是天龙屯堡演绎的文化的高度概括,具体表现在:语言、建筑、服饰、娱乐(地戏)、饮食习俗等几个方面。

语言:屯堡人的语言经过六百年变迁而未被贵州本土方言同化,至今仍保存着自己的江淮母语特征,发音中翘舌音和儿化音很明显,日常口语对话中大量使用谚语、歇后语和言旨话,显得生动活泼、幽默有趣。

建筑:屯堡村寨的房屋多为石木结构并沿袭了江南三合院、四合院式样,以石头营造的防御式民居构成了当地特有的地方民居风格。

服饰:屯堡妇女独特的装束沿袭了明清江南汉族服饰的特征,坚持古朴俊俏的“凤阳汉装”,长衣大袖、系青丝腰带、穿鞋尖翘起的单钩风头绣花鞋,拔“苦发”,挽圆髻,别银钗玉簪,完整地保存了江淮古风。

地戏:是屯堡文化中最具魅力的民俗奇观,它与屯堡人亦兵亦农的生活紧密相连,是屯堡人情感的张扬与寄托。被誉为“戏剧活化石”的地戏的面具,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饮食:屯堡人创造了自己的特色食品,如鸡辣子、腊肉血豆腐、油炸山药块和松糕、枣子糖等。

四、旅游展演视角下的天龙屯堡民俗文化生态旅游

1.民俗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保持。贵州政府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为发展经济而不遗余力挖掘传统文化,由此恢复了许多中断或消失的民俗文化。民俗生态旅游的开发可以作为激活民间传统文化的“偶然的因素”,许多被遗忘的、消失了的传统习俗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得以再生。

2.民族认同感得以凸显和加强。民俗生态旅游的开发给予社区居民更多的机会接触“他者”,通过与“他者”的对比和向“他者”展演自身的文化,认知了自我文化的价值,对民族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强化了民族的自我认同意识,增加了相互间的亲和力和凝聚力,社区文化由“自在”状态转为“自觉”状态。正月的天龙屯堡,有很多古老的习俗,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值得世人的关注。

3.催生文化和资源保护意识。文化和资源保护,离不开社区居民。在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地区中的居民,对自身的文化有了自觉意识。他们对于那些原本在自己看来平淡无奇的景致,开始学习用旅游者的眼光来看待,逐渐意识到景观保持对自身长远发展的重要性。

4.民族传统文化生存空间得以拓展。很多人担心虽然通过具体的规划和良好的管理,民俗生态旅游可以促进对古老文化的保护,但往往会使当地的生活方式逐渐退化,变成了一种商业化的、廉价的、简单的自我模拟。但是,从旅游展演的角度来说,文化传统有着强大生命力,并不会轻易消失。无论人类如何选择生活方式,世界如何快速发生变化,传统将一直伴随人类世代延续。而且,人们为应对旅游的冲击,会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进行重构和解析,从而形成一些新的传统,拓展了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在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应充分尊重社区的自我选择,相信社区有能力保护自身文化。

四、总结

“旅游展演”视角下的民俗生态旅游并未使原生文化的真实性丧失。在旅游业的开发中, 形形的文化被搬上了舞台。但我们注意到, 这些文化的基本形式并没有变。最关键的是当地人对自己文化的民族情怀和所产生的民族凝聚力没有变。反而通过展演的形式, 许多文化产品得到了创新和发展, 出现了民族文化多元化的格局。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应从多方面来看待“旅游展演”和民俗生态旅游的问题。总之, 要积极地看待旅游展演视角下的民俗生态旅游问题, 把它看作是动态的, 而不是静态的。这样, 我们就可以开发出既有传统文化内涵、又有现代特征的、能满足现代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 同时, 还可以使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等问题做出新的思考。这对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和文化本身的保护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利慧,安德明.理查德・鲍曼及其表演理论――美国民俗学者系列访谈之一.民俗研究,2003,1.

[2]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陶立瑜.民俗学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6,6.

民俗旅游文化论文篇(9)

一、旅游展演

“旅游展演”借鉴“艺术表演”和“舞台真实”的理论与方法去研究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等。旅游地文化的展演实际上是对社会态度和社会协商的展示,围绕这些展演的各种话语展示了人们对于认同、政治和社会的态度。所以,从旅游展演的视角重新审视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的文化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二、民俗生态旅游

1.民俗的概念。高丙中在《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一书中认为:民俗是具有普遍模式化的生活文化和文化生活。陶立蟠在《民俗学概论》中认为:民俗是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是一种相沿成习的东西,简言之,就是民间风俗。我们可以认为:“民俗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一定的群体为适用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而逐渐形成的,并以民族的群体为载体的,以群体的心理结构为依据的,表现在广泛而富情趣的社会生产与生活领域的一种程式化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惯制,是一种集体性的文化积淀,是人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一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2.民俗生态旅游的概念。由民俗的概念可以知道,民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文化是人类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旅游是“人们通过旅游或在旅游过程中了解和获取知识的活动”。而民俗旅游从性质上说就是文化旅游的一种。

三、天龙屯堡古镇开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条件分析

1.天龙屯堡古镇简介。贵州省平坝县天龙屯堡古镇,具有600多年历史,全镇现有1250户,4080口人。自元朝起这里就成为顺元古驿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明朝朱元璋“调北征南”、“屯田戍边”时建设的屯堡村落之一。这些屯堡人多来自江苏南京、浙江、江西、安徽一带,他们来到贵州后,数百年来,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所形成的独特心境,使其在生活方式、语言服饰、文化爱好、祭祀礼仪等方面,至今仍顽强地固守着大明王朝的祖制和自己突出的个性,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贵州屯堡文化。这种屯堡文化是贵州不可多得的理想的民俗旅游资源,先后被评为“联合国乡村旅游观察点”、“全国农村旅游示范点”、“中国乡村旅游示范点”、“中国十大古村”。

2.天龙屯堡古镇的文化特征。“明代古风,江淮余韵”8个字是天龙屯堡演绎的文化的高度概括,具体表现在:语言、建筑、服饰、娱乐(地戏)、饮食习俗等几个方面。

语言:屯堡人的语言经过六百年变迁而未被贵州本土方言同化,至今仍保存着自己的江淮母语特征,发音中翘舌音和儿化音很明显,日常口语对话中大量使用谚语、歇后语和言旨话,显得生动活泼、幽默有趣。

建筑:屯堡村寨的房屋多为石木结构并沿袭了江南三合院、四合院式样,以石头营造的防御式民居构成了当地特有的地方民居风格。

服饰:屯堡妇女独特的装束沿袭了明清江南汉族服饰的特征,坚持古朴俊俏的“凤阳汉装”,长衣大袖、系青丝腰带、穿鞋尖翘起的单钩风头绣花鞋,拔“苦发”,挽圆髻,别银钗玉簪,完整地保存了江淮古风。

地戏:是屯堡文化中最具魅力的民俗奇观,它与屯堡人亦兵亦农的生活紧密相连,是屯堡人情感的张扬与寄托。被誉为“戏剧活化石”的地戏的面具,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饮食:屯堡人创造了自己的特色食品,如鸡辣子、腊肉血豆腐、油炸山药块和松糕、枣子糖等。

四、旅游展演视角下的天龙屯堡民俗文化生态旅游

1.民俗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保持。贵州政府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为发展经济而不遗余力挖掘传统文化,由此恢复了许多中断或消失的民俗文化。民俗生态旅游的开发可以作为激活民间传统文化的“偶然的因素”,许多被遗忘的、消失了的传统习俗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得以再生。

2.民族认同感得以凸显和加强。民俗生态旅游的开发给予社区居民更多的机会接触“他者”,通过与“他者”的对比和向“他者”展演自身的文化,认知了自我文化的价值,对民族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强化了民族的自我认同意识,增加了相互间的亲和力和凝聚力,社区文化由“自在”状态转为“自觉”状态。正月的天龙屯堡,有很多古老的习俗,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值得世人的关注。

3.催生文化和资源保护意识。文化和资源保护,离不开社区居民。在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地区中的居民,对自身的文化有了自觉意识。他们对于那些原本在自己看来平淡无奇的景致,开始学习用旅游者的眼光来看待,逐渐意识到景观保持对自身长远发展的重要性。

4.民族传统文化生存空间得以拓展。很多人担心虽然通过具体的规划和良好的管理,民俗生态旅游可以促进对古老文化的保护,但往往会使当地的生活方式逐渐退化,变成了一种商业化的、廉价的、简单的自我模拟。但是,从旅游展演的角度来说,文化传统有着强大生命力,并不会轻易消失。无论人类如何选择生活方式,世界如何快速发生变化,传统将一直伴随人类世代延续。而且,人们为应对旅游的冲击,会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进行重构和解析,从而形成一些新的传统,拓展了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在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应充分尊重社区的自我选择,相信社区有能力保护自身文化。

四、总结

“旅游展演”视角下的民俗生态旅游并未使原生文化的真实性丧失。在旅游业的开发中, 形形色色的文化被搬上了舞台。但我们注意到, 这些文化的基本形式并没有变。最关键的是当地人对自己文化的民族情怀和所产生的民族凝聚力没有变。反而通过展演的形式, 许多文化产品得到了创新和发展, 出现了民族文化多元化的格局。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应从多方面来看待“旅游展演”和民俗生态旅游的问题。总之, 要积极地看待旅游展演视角下的民俗生态旅游问题, 把它看作是动态的, 而不是静态的。这样, 我们就可以开发出既有传统文化内涵、又有现代特征的、能满足现代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 同时, 还可以使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等问题做出新的思考。这对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和文化本身的保护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利慧,安德明.理查德·鲍曼及其表演理论——美国民俗学者系列访谈之一.民俗研究,2003,1.

[2]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民俗旅游文化论文篇(10)

(一)拓展了中阿旅游的新机遇

宁夏是丝绸古道的要塞和中阿文明的交汇地之一,回族与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世界有着共同的以及悠久的经商历史传统。比如,首届博览会签约项目涉及清真食品、基础设施、物流商贸、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签订国(境)外项目51个,签约金额980.99亿元,其中与阿拉伯国家合作项目31个,签约金额664.91亿元,这些是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合作的新突破,给宁夏提供了更宽广的国际平台,以经贸促旅游,为把宁夏发展成为回族民俗文化旅游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另外,2012年10月国务院批准建立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和设立银川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两区”)均归功于三届宁洽会暨中阿经贸论坛对宁夏国际和国内地位的全面提升。宁夏地处新亚洲大陆桥,国内段中枢地位,是呼包银榆经济区的核心地段,最核心的是人文优势。宁夏与中东国家阿拉伯地区民族信仰相同、习俗相近,宁夏的回族特色非常适合阿拉伯人。首届中阿博览会促进中阿经贸合作,“两区”建设推动旅游先行,为宁夏回族民俗文化旅游拉开了国际国内同步发展的大序幕。

最后,随着中阿博览会的召开,宁夏加速中阿博览会服务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例如中阿经贸论坛永久性会址——宁夏国际会议中心等投入紧张建设中;加密国内国际航线航班,实现银川至香港、台湾、麦地那、迪拜、首尔、曼谷直飞。8月13日,正式签署宁夏回族自治区博览局和阿联酋航空公司(简称EK)合作备忘录,更是增添宁夏一站式到达国际大城市的民航合作新航道,为宁夏旅游“进的来,出的去,出得快,走得广”提供交通保障。

(二)强化了中阿旅游的新版块

宁夏的国土面积为6.64万平方公里,2012年总人口647.19万人,其中回族人口占35.56%,是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宁夏的回族在全国所占人口比例最高,其伊斯兰文化主题最鲜明、回族宗教氛围最浓厚、伊斯兰宗教环境最和谐,是天然的中国穆斯林聚集中心。伊斯兰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支奇葩,是回族文化的核心和主流,在长期包容兼续地发展变迁中形成了一整套本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第二届中阿经贸论坛之后,宁夏旅游局分别与埃及旅游部、摩洛哥旅游部签署了旅游业战略合作协议,宁夏国旅还与埃及WALEED旅游公司签订了共同开辟中国(宁夏)阿拉伯旅游市场协议。

回族文化是宁夏面向国际,特别是面向阿拉伯地区及穆斯林地区最具特色的资源。宁夏不但有厚重的回族文化,还具备旅游资源多样化的优势,加上“两区”建设获批,更为宁夏向西开放提供强有力政策支持,宁夏依托回族文化打造特色鲜明国际旅游目的地是明智之选。特别是首届中阿博览会期间世界穆斯林旅行商大会的成功举办,在“中阿经贸”推动“中阿旅游”合作方面又上了迈上新台阶。目前,全球有16亿穆斯林,尚缺一个广大穆斯林游客最满意的客源地。强化宁夏回族民俗文化旅游这块中阿旅游的新版块,有助于凸出回族文化,彰显回族特色。

(三) 优化了中阿旅游的新资源

全国十大类95种基本类型的旅游资源中,宁夏占有类46种。古老的黄河文明,神秘的西夏历史,浓郁的回乡风情,雄浑的大漠风光,迷人的六盘胜景,美丽的塞上江南构成了宁夏旅游资源的六大特色。宁夏的“两山一河”(贺兰山、六盘山、黄河)、“两沙一陵”(沙湖、沙坡头、西夏王陵)、“两堡一城”(将台堡、镇北堡、古长城)、“两文一景”(西夏文化、伊斯兰文化、塞上江南景观)均展示了独特的自然风光且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此外,“塞上江南·神奇宁夏”的旅游形象日益鲜明,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诸上宏观自然旅游资源的优势大背景为宁夏回族民俗文化旅游的全面发展做了铺垫。民俗旅游是指在有传统旅游资源(自然风光、古迹、国家公园等)的少数民族地区建立融少数民族地区风俗习惯于旅游者衣、食、住、行的旅游体系。

宁夏的回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正是中阿旅游合作的“新”资源。回族文化是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结合的产物,经过700年的孕育,它具有多样性与神秘性、民族性与地域性的特点,属于一种高层次旅游形式,其主要观赏内容是民俗事象。宁夏回族自治区,早在元代就有“回回遍天下”一说。回族拥有丰富历史渊源和独特文化内涵,其服饰、饮食、婚俗、节庆、建筑、礼仪、民间艺术、民间娱乐等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是独一无二的,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最能吸引异国他乡和异地游客的特色旅游资源。以中阿博览会为发展契机,优化宁夏回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使其成为宁夏旅游新的增长点。

(四)增加了中阿旅游市场的新客源

2007年至2012年六年内,宁夏接待海外游客人数及旅游外汇收入,接待国内游客总人数及总收入基本呈逐年递增趋势,具体数据见图1。2010至2012年宁洽会暨中阿经贸论坛的连续召开,扩大了宁夏的国内知名度,使得宁夏的国内客源逐年递增,且增幅较大。2012年宁夏的国内客源分布:来自宁夏本地的游客占总人数的52.2%;来自西北地区(除宁夏)的游客占21.4%;来自东北地区的游客占1.2%;来自华东地区的游客占3.5%;来自华中地区的游客占2.0%;来自华南地区的游客占0.8%;来自西南地区的游客占1.7%。

近年来,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均已成为宁夏入境游主要客源地。与此同时,全世界57个穆斯林国家和地区,拥有16亿人口、2万亿美元的消费市场,是中国也是宁夏海外游客潜在的消费群体。随着中阿博览会开幕,宁夏的国际美誉度再次攀升,势必给宁夏带来更多的旅游经济收入。从国内外的客源市场角度分析,宁夏回族民俗文化旅游全面拓宽了中阿旅游的新兴客源市场,必将是宁夏扩充国内外游客的新焦点。

二、发展宁夏回族民俗文化国际旅游存在的问题

从民俗旅游视角来看,宁夏目前已开展了一些民俗文化旅游,例如参观银川南关清真寺、游览中华回乡文化园等,但是存在如下问题:

其一,从内容上看比较单一,对回族民俗文化的认知只停留表面状态。如参观清真寺仅停留在“到此一游”的表面状态,没有配备资深专业讲解人员讲述伊斯兰宗教知识,在弘扬伊斯兰建筑风格方面意识淡薄。

其二,回族民俗旅游项目创新意识不够,民俗旅游活动的策划方面还存在空白。如回族节庆活动,甚至处在开发蒙昧阶段,很多汉民混淆回民的三大节日,对于节日的来源及习俗讲究十分含糊。

其三,从民俗文化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上看,层次肤浅,回族文化韵味亟待加强。如回族的八宝盖碗茶,是知名度较高的民族特产,但市面上的八宝茶,包装不够精美,无法表现回族文化品位和民族饮茶的养生之道。

其四,从国际化旅游视角来看:宁夏的交通问题仍然存在不足,“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需要进一步构建。譬如,银川至今没有开通高铁,银川至日本、新加坡的国际航线尚未开通。随着宁夏“两区”建设的铺开,如何实现宁夏向东、向西、向北、向南的全面开放,是宁夏专家学者关注的热点。

其五,在打造“西部独具特色旅游目的地”和“面向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的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双重目标下,以宁夏回族民俗文化旅游为突破口,还未形成与国际旅游目的地接轨的总体规划。以中阿博览会为国际旅游发展契机,挖掘宁夏丰富的回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并传承回族民俗文化,在树精品、上档次方面下功夫,深度开发符合国际化旅游要求的回族民俗文化旅游产品。

三、提升宁夏民俗文化国际旅游发展的途径

(一)提升中华回乡文化园的知名度

中华回乡文化园是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是全国唯一以展示、弘扬回族、伊斯兰先进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旅游综合景区。目前,其一期项目的主体大门、中国回族博物馆、金色礼仪大殿、阿依莎宫、中华回族第一街等全部落成。2008年开园以来,景区营业收入、门票收入及接待游客人次呈增长趋势(见图2),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华回乡文化园二期工程已被列为宁夏“十二五”期间旅游重点建设工程。需借鉴深圳锦绣中华等成功范例,以发掘、抢救、保护、弘扬回族文化为宗旨,以精品景区升华回族民俗文化旅游的档次,把中华回乡文化园打造成为全国的王牌景区,同时要加大媒体宣传力度,使中华回乡文化园享誉国内外。

(二)开发纯正的回族民俗文化村

可借鉴海南三亚黎族村落槟榔谷的营销模式,将回族文化融汇到回族村落中,满足游客对民俗文化旅游的参与需求。中华回乡文化园可以从大尺度角度宏观展示回族民俗文化的磅礴气势,回族民俗文化村落可以从小尺度角度微观填补回族民俗文化的原生态和本土化。据此开发主题鲜明的回族家访线路,让游客“到民间去旅游”,到农村回族家里吃农家饭、住农家院、采农家果、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体验原汁原味的回族特色农家生活。在回族家访选址方面,要选择回族民俗质朴淳厚、交通生活比较便捷、回族人口比例较高的“纯”回族村落,比如永宁县纳家户、灵武市中北村、吴忠市穆民新村、泾源县冶家村等。在设计回族家访的体验活动时,要懂得“留白”,既要有丰富的文化内容又要给旅游者留有参与的空间,比如让游客学做馓子、学习剪纸、木球比赛、观看“掼牛”、娱乐“踏脚”、学唱“花儿”、欣赏回族武术、使用汤瓶“小净”、使用吊罐“大净”等活动,充分满足游客强烈的好奇心与参与意愿。

(三)举办清真美食文化节

饮食是人类共有的行为之一,宁夏回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独有的饮食文化并以制作独特面食而著称。回族面食中尤以油香、花花、馓子、锅盔等油炸食品、烙蒸食品及手擀面为最。宁夏回族的牛羊肉风味小吃如碗蒸羊羔肉、烤羊背、羊羔头、香辣羊蹄、炖羊脖、烩牛肉等久负盛名。2010年宁洽会暨首届中阿经贸论坛上,签署了《清真食品产业标准互认合作协议》和《清真(Halal)食品合作谅解备忘录》,意味着宁夏清真食品第一次拿到了“国际通行证”。另外,中国烹饪协会为银川市颁发了“中国清真美食文化之都”牌匾,这些都为宁夏清真食品的国际化发展带来了保障。回族饮食文化承载着宁夏回族文化,自治区旅游局应提高“中国宁夏清真美食文化节”的规格, 为宁夏的百种回族菜肴和特色回族面点搭建宣传平台,通过“舌尖上的宁夏”推动宁夏回族民俗文化旅游的全方位发展。

(四)推出赏清真寺建筑风格之旅

建筑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古老历史的见证。清真寺不仅是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更是穆斯林经济和文化的集中荟萃圣地,折射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回族文化。宁夏境内坐落着各类大小清真寺4200余座,其中最富盛名、最有代表性的是银川南关清真寺、永宁纳家户清真寺和同心清真大寺。银川南关清真寺是典型的阿拉伯建筑风格、永宁纳家户清真寺是传统的中国殿宇式建筑风格、同心清真大寺则是典型的中西合璧风格。阿拉伯地区的清真寺与宁夏的清真寺的建筑风格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值得中外游客观赏品鉴。可以将三种风格迥异的清真寺串联成一条旅游线路,满足特殊游客的个性化需求。

(五)开发传统民俗岁时节庆游

婚礼是人生仪礼当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宁夏回族婚俗旅游的开发尚处在探讨阶段,亦可借鉴彝族、侗族等婚俗旅游开发的成功范例,整理压缩回族婚俗资料,包装设计参与性较强的回族婚俗游,比如让游客观摩甚至全程角色扮演参与回族婚礼,使其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及早填补市场空白。“开斋节”、“古尔邦节”与“圣纪节”并称为伊斯兰教三大节日,宁夏需开发回族三大节日游,在节日之际举办丰富的节庆活动,比如播放专业编排的情景剧或3D记录片,帮助游客了解三大节日的由来,加深游客对回族节庆民俗文化的印象和理解。宁夏是花儿的发祥地之一,主要在六盘山区传唱,于 2006年被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应打造“六盘山花儿”品牌,除了举办年度“六盘山花儿大赛”,还应通过大众传媒的方式让游客 “听花儿、唱花儿”,感悟“花儿”文化,体会回族民间艺术的精髓。回族歌舞剧《月上贺兰》多次荣获国家大奖,宁夏文艺工作者还需不断推陈出新地编排更优秀的回族原创歌舞剧,打造类似“云南映象”品牌的“印象回乡”系列精品歌舞剧,与时俱进地增强宁夏回族民俗文化旅游的神韵。

(六)创新回族民俗文化旅游纪念精品

其一,开发设计回族绣花旅游纪念品。回族绣花是宁夏回族妇女擅长的一种群众艺术,以其独特的风格、精湛的工艺独树一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于2007年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此可开发手帕、桌布、杯垫、靠枕、窗帘、挂件、针扎子等日常家居用品和车饰用品等,使之成为宁夏回族民俗文化旅游纪念品的亮点。其二,创回族精品服饰品牌。宁夏回族服饰作为一种生活模式和文化载体,沉积了历史底蕴和社会习俗,包涵了伊斯兰服饰文化与汉族主流服饰文化,树立了简朴素雅的民族审美形象,极富开发潜力。在已开发的日常生活服、演艺服、职业装、学生装、儿童装、婚礼服、礼服等七大系列基础之上,进一步将伊斯兰元素融入到回族服饰旅游商品中,注重美学要素地运用,创回族精品服饰品牌,刺激游客的购买欲望。其三,挖掘宁夏回族剪纸艺术。随着宁夏旅游业的发展,回族剪纸开始从家庭走向市场,除了塑封剪纸、摆台挂件等旅游商品外,还可将回族民俗剪纸运用到宾馆酒店、中阿博览会场等场所的装饰中,借助载体传递回族剪纸艺术。最后,汤瓶、口弦、牛头埙等也是回族民俗文化旅游纪念品开发的丰富资源。

参考文献:

[1] 贺吉德.宁夏文化与旅游.宁夏2010年导游证年审培训讲义,2010.

[2] 梁向明等.宁夏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96~98.

[3]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0~79.

[4] 齐岳,何建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宁夏文化发展研究[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418~423.

民俗旅游文化论文篇(11)

关键词:民俗旅游 发展

对我国旅游业发展而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被社会各界一致认为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件。《意见》将旅游业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指出旅游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强调旅游要与文化相结合,走区域化、特色化发展道路。之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这就告诉我们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这一背景下,我国旅游业发展正趋向文化旅游发展。在这其中,以弘扬民间文化、展现地域风采的区域民俗旅游越来越受到重视。民俗文化,是产生并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袭的文化事项,是在普通人民(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是各地人们独特的生活习俗、生活方式、审美观念、社会交流现象、文化历史背景及其载体的综合发展和传承下来的,是社会文化传承中约定俗成的习惯现象。而民俗文化旅游则是指人们以观赏、了解、领略、参与风土人情为主要目的的旅行活动。民俗旅游以其浓郁的文化气息、可观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在各地迅速兴起。民俗作为无形文化资源,在现代旅游中的价值正日益展现出来,民俗文化旅游目前已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旅游项目之一。甚至成为各地参与旅游市场竞争的有效手段。

邢台市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在全国的旅游市场中比较,与国内、省内其它旅游目的地相比,民俗旅游项目可以发展成为其特色和优势。邢台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距今已有3500多年的文明史,历史上曾4次建国,两次定都,商代祖乙帝曾迁都于此,战国时是赵国早期国都,东晋时赵石勒又建都于此。隋唐时邢台称谓邢州,自元朝至清,改邢州为顺德府。拥有丰富和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发展民俗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民俗历史文化资源方面,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英谈为代表,拥有郭守敬纪念馆、黄巾起义军寨、义和团议事厅、邢侯墓、清风楼等享誉国内、省内的一批著名历史文化遗址。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代普利寺塔”和“唐代邢窑遗址”、“风波亭”等人文景观。

民俗宗教旅游资源方面,北武当山山顶有真武大帝庙,和邢台县的小西天同为中华道教名山。张果老山又名仙翁山,传说张果在此隐居修行成为八仙之一。远在明朝时“仙翁古洞”便被誉为邢州八景之一。白雀庵位于邢台市南和县,始建于北周时期,这里是观音菩萨出家修行之地,国内久负盛名的女庵院。开元寺在邢台旧城内东北隅,建于唐代,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元忽必烈诏立为皇家寺院,明代时古刹春游为顺德府十二景之一,清代时野寺钟声为邢州八景之一。扁鹊庙始建于秦汉,鹊庙仙迹为顺德府十二景之一,现为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

民俗人文旅游资源方面,天河山---中国爱情山,位于邢台市,是中国七夕文化之乡,牛郎织女传说的原生地。邢台还拥有丰富的戏曲民俗文化 ,邢台四股弦、邢台梨花大鼓、隆尧秧歌、威县乱弹都起源于邢台,被称作邢台的四大地方戏,也全部都是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内丘神马、招子鼓、柏乡牡丹花会、武松传说、泽畔抬阁等众多民俗也已成为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的精品。

虽然邢台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受各种因素影响,旅游发展状况相比并不乐观。考察邢台现有的民俗旅游项目,我们发现了许多问题,比如民俗旅游开发模式还较为陈旧,没有品牌意识和精品意识,不注重从深层次挖掘文化内涵,而仅仅注意现实文化载体的开发,导致民俗旅游业普遍存在着粗糙开发、重复建设、档次较低、资源浪费等现象,这极大的限制了邢台民俗旅游产业档次的提升,减弱了游客的愉悦旅游体验。因此,认真地审视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并对其价值进行充分认识和发掘,从而在尊重传统和事实的前提下,科学地开发和保护,使民俗旅游资源在现代化进程中永保生机是邢台旅游发展的当务之急。

结合我省、我市的旅游业、文化产业发展实际,依托邢特的民俗旅游资源,科学地制定具有一定操作性和高品位的民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创设极具特色的民俗旅游产品品牌、打造精品项目是促进邢台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经途径。

首先我们必须重视创建民俗旅游品牌。民俗旅游品牌产品的展示是否真实、生动,对于这些民俗当中所包含的文化韵味和生活秩序解释的是否准确、深刻,是衡量民俗旅游项目品位高低的根本标准。邢台市民俗旅游项目的市场定位准确、品牌形象鲜明,才能够在当前国内外旅游竞争格局中凸显自己的特色,争取更多的客户资源。

其次,我们应当研究创建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形式和内涵。随着现代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单纯观赏性的游览模式已远远不能完全满足游客求新求奇的心态。因此动态的、参与性的游览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通过这一类型的游览方式可以使游客从中亲身感受到当地的风情、文化,在别开生面的活动中得到身心的充分愉悦和熏陶,大大提高了游览的趣味性和参与性。邢台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在民俗旅游中如何更好的的让游客体验、传播邢襄文化,在发挥民俗旅游经济功能的同时,增强传承文化的作用意义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实践。比如可以安排精彩的太行婚嫁民俗表演、民间武术表演、地方戏曲演出等,既增加了旅游项目,又传承了文化艺术。

还有我们可以尝试民俗文化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相结合。民俗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可移性。民俗活动除了在本地开展活动,吸引游客,还可以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有机结合,可利用开辟的民俗旅游线路和建成的民俗文化村、民俗风情区、民俗博物馆、民俗等形式带动民间绝技绝活、民间歌舞、民间小吃、民间蜡染、刺绣、编织等手工艺品的综合开发,使它们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巴兆样.试论民俗旅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14.

[2]钟敬文.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M].北京:中华书局,1996.48.

[3]谢科.民俗旅游开发刍议[J].旅游经济,2005,(1):146.

[4]叶涛.关于民俗旅游的思考[J].东岳论丛,2003,(3):137.

[5]陶思炎.略论民俗旅游[J].旅游学刊,199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