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民俗文化的内涵大全11篇

时间:2023-08-11 17:02:19

民俗文化的内涵

民俗文化的内涵篇(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从民俗角度看,它又是一部反映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古代民俗的生活画卷。对《经》中的节日民俗及其文化内涵的研究,对于节日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诗经》中的岁时节日民俗

民俗包括经济民俗、社会民俗、信仰民俗和游艺民俗,岁时节日民俗是社会民俗的一个分支,《诗经》反映出的岁时节日主要有春节、上巳节和穿天节。

(一)春节

古人称春节为“元旦”,宋代吴走牧《梦粱录》中有“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的记载。元旦是正月初一,但以哪个月为正月,各个朝代不同,夏朝以寅月为正月,即农历正月,商朝以农历十二月为正月,周历以农历十一月为正月,秦历以农历十月为正月。汉武帝年间推行太初历,为了顺应农时,恢复夏历正月初一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民国年间开始使用公历,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新中国成立后,为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于是把农历一月一日称为“春节”,阳历1月1日称为“元旦”。

春节也叫过年,年在古时候有不同的名称:“唐虞时称载,夏称岁,殷称祀,至周始称为年,所以现在的年,是从周时才开始的。年本来作季,从禾千声,禾熟的意思。因为禾是一年熟一次,所以就借作纪年的年。至于载是取万物终而复始,岁是取岁星年行一次,祀是取四时祭祀完终。”《豳风・七月》有两处提到了“改岁”,即夏历的过年。一处在第一章“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一处在第五章“嗟我妇子,日为改岁,入此室处”。过年称为“改岁”,是夏历的表达方法。

“改岁”,即新年要代替旧岁,年岁将改。蟋蟀“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蟋蟀活动场地的变化表明天气渐渐转凉,进入冬季,要过年了。农奴们为奴隶主忙碌了整整一年,自己却无衣无食,“何以卒岁”,农奴只能打扫一下房间,“穹窒熏鼠,塞向瑾户”,来迎接新年。正如朱熹所云:“言睹蟋蟀之依人,则知寒之将至矣。于是室中空隙者塞之,熏鼠使不得穴于其中;塞向以挡北风,瑾户以御寒气。而语其妇子日:岁将改矣。”由此可见,西周初年春节的习俗已经有所萌芽,人们要打扫房屋,准备食物和新衣。过年的时候,人们还要聚集在一起祭祀和庆祝,《豳风・七月》中“朋酒斯飨,日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说的就是过年时人们以美酒和羔羊酬谢神灵保佑并祈求赐福。

(二)上巳节

《诗经》中《郑风・溱洧》展现了上古时期民间上巳节的情形: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兰兮。女日观乎?士日既且。

且往观乎?洧之外,洵哥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古人以夏历三月第一个逢巳的日子为“上巳”,也就是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三月三。上巳节本是古人为了繁衍后代而祭祀高襟、临水祓禊的日子,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衍生出男女期会游乐的风俗。三月三日,冰融雪消,大地回春,天气转暖,青年男女们纷纷拿着“兰”和“芍药”等香草来到野外,来到水边,去迎接春天的到来。他们在一起呢喃私语,戏谑调笑,手中的“兰”和“芍药”便成为爱情的象征。诗歌真实地反映了西周时期郑国上巳节的节日习俗,肯定和赞美了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诗意清新、明快。

(三)穿天节

《诗经・周南・汉广》讲述了一个与襄阳穿天节有关的爱情故事: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一位青年男子钟情于一位美丽的姑娘,却难遂心愿,他不禁面对浩渺的江水来倾吐满怀的愁绪。“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是诗歌的主旨句。齐鲁韩三家诗都认为“游女”为汉水女神,照此解说,这首诗当讲述了一个人神恋爱的浪漫爱情故事。刘向《列仙传》记载:“郑交甫常游汉江,见二女,皆丽服华装,佩两明珠,大如鸡卵。交甫见而悦之,不知其神人也。谓其仆日:‘我欲下请其佩。’……(二女)手解佩以与交甫,交甫受而怀之。即趋而去,行数十步,视佩,空怀无佩。顾二女,忽然不见。”因此游女又被称为是江妃二女。民间传说在后世逐渐定型为郑交甫游历汉江时,遇见了美貌善良的汉水女神,女神送给他一颗珍贵的明珠,郑交甫十分感动,可是女神却突然不见了,郑交甫难以忘怀,于是把明珠当作纪念带在身上。这就是后来汉江穿心石的来历。

穿天节起源甚早,相传夏朝时就已存在。汉水流域是夏人的重要繁衍地,夏人有崇信石头的习俗,他们认为汉江中有孔的石子形状似薏苡,因此便具有薏苡生殖力强的特点。于是,每年正月二十一日,襄阳老百姓尤其是妇女们便在汉江边捡拾有孔的白色小石头,“以丝贯之,悬插于首”,祈求子嗣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杜汉华在《襄樊“穿天节”考辨》一文中指出:“穿有孔窍的石子,为穿。穿孔用的绳子象征着男根;有孔窍的石子,象征着女阴。天,天癸也,与生育有关。……穿天,即男女适时交合。”穿天节便演变成男女恋爱婚配的节日。

二、《诗经》中节日民俗的文化内涵

(一)寄托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上巳节人们有佩兰祓禊的习俗,“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兰兮”(《溱洧》),描写的就是在水边青年男女身佩兰草,拂除不祥的场面。古人认为兰草除了具有清淡久远的幽香之外,还有杀虫毒、祛除不祥的灵力,佩兰而行的人,是受上天庇护的人。“祓”是拂除病气之意,“禊”是修洁、净身之意,祓禊就是用水清洁身体,祛除疾病、灾祸。而水是至洁之物,人们相信它可以消灾除病或可以求得子嗣,所以就形成了上巳节临水祓禊的风俗。人们用兰草沾水洒在身上除去不祥,通过这种仪式寄托了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渴望,至今这种仪式在傣族的泼水节中仍然有所保留。《七月》中“朋酒斯飨,日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记载的过年时以美酒和羔羊酬谢神灵并祈求赐福,同样也表现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反映出上古时期人们对种族繁衍的重视

种族繁衍具有关乎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礼记》中记载婚姻是“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婚姻承担着传宗接代的社会职责。在这样的现实需求下,众多节日习俗都包含有祈子的行为。

上巳节就有祭祀高襟的习俗,“高襟”是各个部落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想象出来的女性始祖。孙作云先生认为“若论其起源,这种‘襟神’或‘母神’在最早时期,都是各个氏族的先妣。”先妣是“简狄”,相传简狄无夫,吞玄鸟之卵而生汤,殷人便以简狄为媒神。《大雅・生民》中记载周人的女祖先是姜螈,姜螈无夫,履大人之迹而生子,周人便以姜螈为媒神。祭祀高裸是为了求子,临水祓禊也是为了求子。“古人相信:不生子也是一种病气,为了解除这种病气或促进生育,他们便在祭祀高襟时,顺便儿在河里洗洗手、洗洗脚,或干脆地跳到水里洗一个澡。他们相信这样做,便可以得子。这种迷信相沿成俗,在后代便成为三月上巳节的临水祓禊的风俗。”

同样,穿天节的习俗中也有跟求子有关的行为。《淮南子・修务篇》记载“禹生于石”。《汉书・武帝纪》颜师古注引《淮南子》:“启母,涂山氏女也。……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作熊,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方生启。”这是跟石头有关的感生神话,夏人认为石头具有生育的灵力。同时民间还有禹母吞薏苡而生禹的传说,夏人认为薏苡的生殖能力特别强,而襄阳汉江中的有孔石头,形状跟薏苡很相似,所以人们认为这种石头具有石和薏苡的双重灵力。人们在穿天节这天,便在江中捡拾这种石子,用丝线贯穿带在身上,希望能够求得子嗣。

(三)展现了浪漫的上古遗风

上巳节除了祭祀高襟和临水祓禊外,还有青年男女在一起踏春、游乐的活动,这种活动或由民间白发组织,或由官府出面组织,《周礼・地官・媒氏》记载“媒氏掌万民之判……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便是官府出面组织的“仲春之会”,让未婚的青年男女和丧偶的鳏寡者参加活动,互相结识。相悦的男女可以互赠兰草、芍药等,“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溱洧》),女子向心仪的男子赠送芍药,如果男子接受了女子赠送的芍药,就说明他接受了女子的情感。青年男女在上巳节这一天光明正大的相识相交游乐,体现了我们古人多么浪漫的原始遗风!

穿天节是襄阳地区的民俗节日,围绕着节日流传着郑交甫与汉水女神相交的神话故事,这个人神恋爱的传说也展现了荆楚文化中神秘、浪漫的文化遗风,十分美丽动人。

民俗文化的内涵篇(2)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433-02

一、嘉兴灶头画研究概述

灶头画又称“灶画”、“灶壁画”。旧时江浙一带农村普遍以灶头作为燃具,这些灶头形制不一,大都由灶山、烟柜、灶身等几个部分组成。为了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一些乡村艺人便在灶头的表面绘上各种图案和纹饰,配上内容不同的文字,寄予了人们的美好愿望。这种由民间泥水匠在灶头砌毕后用颜料徒手绘于灶头上的壁画,坊间便称之为灶头画。嘉兴灶头画承载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与独特的审美价值,已于2007年和2011年被分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第三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嘉兴灶头画的研究大约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由于民俗学长期处于边缘化状态,从事这项工作的大多是当地的民间艺术爱好者与文化工作者。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的胡永良就曾花费了20余年的时间在嘉兴的海盐、平湖等地拍摄收集灶头画200多张;嘉兴市文化工作者张觉民等人也曾走访了10多位专门从事砌灶描画的民间泥师,拍摄图片60多张,记录了嘉兴地区平湖、嘉善、桐乡、海宁、海盐、秀城、秀洲农村灶头的历史变迁和灶画的传承与变化。近年来、随着民俗学的升温与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嘉兴灶头画的研究亦逐步深入并形成了相关成果。2005年,张觉民的《江南民间美术――嘉兴灶头画》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首次对嘉兴灶头画的艺术载体、工艺特色、文化功能及传承与发展等方面做了初步介绍与分析,使嘉兴灶头画较为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2007年,林天顺的《灶头、灶神、灶画》较为系统地介绍了灶头的起源和发展、砌灶风俗、灶神的由来、职能等,并说明了嘉兴灶头画的图案布局和艺术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嘉兴灶头画的文化生态环境。同年,王其全的《简说灶头画》对海盐灶头画作了具体分析,揭示出其地方性特点。2010年,朱俊的《民俗文化下的江南灶台画研究》对江南的砌灶习俗、灶头的形制、灶台画的种类、灶台画的寓意等方面做了介绍与分析,其内容也部分地涉及到嘉兴的灶头画。但总体而言,以往的研究仍然存在明显的不足与缺陷。这主要表现在:其一,现有研究成果不多,且大多停留于对嘉兴灶头画的艺术表征的描述与分析,缺乏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其二,就现有成果来看,研究者多将嘉兴灶头画视为一种艺术载体,很少将之视为一种文化载体,未能从民俗文化的视野对其作纵深研究,故难以揭示嘉兴灶画所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与嘉兴灶头画所蕴含的民俗文化内涵及其作为一种民俗文化现象所承载的功能与意义。

二、嘉兴灶头画所蕴含的民俗文化内涵

嘉兴灶头画具有丰富的题材内容与深厚的文化积淀。概括起来,嘉兴灶头画的题材内容主要包括:动植物类图案、神灵类图案、自然风景类图案、历史戏曲类图案、文字纹样类图案等几大类。

嘉兴灶头画中的动物类图案主要包括:鱼、龙、凤、鸡(公鸡)、鸟(喜鹊、仙鹤等)、虎、龟等,植物类图案主要包括:莲、桃、松、竹、梅、兰、菊、牡丹等。这些图案的绘制虽已注入了许多现代元素,但对先民原始崇拜观念的继承仍是其最为重要的文化内涵。嘉兴灶头画中有关鱼的图案十分丰富。赵国华先生在分析半坡彩陶鱼纹时指出:“从表象来看,因为鱼的轮廓,更准确地说是双鱼的轮廓,与女阴的轮廓相似……远古人类以鱼象征女阴,首先表现了他们对鱼的羡慕和崇拜。这种羡慕不是一般的羡慕,而是对鱼生殖能力旺盛的羡慕;这种崇拜也不是宗教意义上的动物崇拜,而是对鱼生殖能力旺盛的崇拜。”嘉兴灶头画中的鱼图案表现生殖崇拜的寓意也是十分明显的。如图案中鱼皆体大肥硕,象征了强旺的生殖能力。而鱼儿戏水、娃娃抱鱼等图案皆含有早生贵子、繁衍后代的寓意。除了具有生殖崇拜的寓意,鱼也是吉祥的象征,如嘉兴灶头画中的鱼跃龙门、盘中盛鱼等图案也含有祈求吉祥的寓意。同样的,嘉兴灶头画中的龙、凤、鸡(公鸡)、鸟(喜鹊、仙鹤等)、虎等也皆包含着生殖崇拜与祈求吉祥的文化内涵,而鹤与龟还带有祈求长寿的寓意。

嘉兴灶头画中的植物类图案也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莲是灶头画中常见的题材。而莲花之所以成为人们喜爱的物象,则同样是因为它具有生殖崇拜的寓意。就外形来看,莲花花瓣舒展,状似女阴,其花心多子则象征多子多福。嘉兴灶头画中也有较多关于桃的图案,而桃也与先民的生殖崇拜与祈福的观念密切相关。《诗经・桃天》云:“桃之天天,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家人。”这里的“桃”同样包含了生殖崇拜的寓意。当然,发展至近现代,嘉兴灶头画中的桃图案更多的应是吉祥长寿的象征。除了具有民间信仰的文化内涵外,嘉兴灶头画中的植物类图案也体现出Mr]的道德价值观念,最为典型的就是灶头画中的松、竹、梅、兰、菊等图案。

嘉兴灶头画中的神灵类图案主要包括灶神、八仙、财神、弥勒、嫦娥等各种与民间信仰密切相关的神灵。灶神又叫灶王、灶君、灶王爷、灶公灶母、东厨司命等,其中“东厨司命”四字也出现在嘉兴的灶头画中,指的就是灶神。灶神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司饮食之神,晋以后则被列为督察人间善恶的司命之神。灶神也是道教神灵之一。据说道教将灶神视为玉皇大帝的使者,令其常住人家,监察善恶,录人功过,定期上报。如葛洪《抱朴子・微旨》日:“又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大者夺纪。纪者,三百日也。小者夺算,算者,三日也。”嘉兴灶头画里的灶神都是男性,有的图案中灶神身旁还有妻子。在灶上绘制灶神图案还与民间祭灶、送灶、接灶的风俗有关。三者除了细微的差别外,都是供奉灶神,以此来获得灶神庇护的民间活动。嘉兴灶头画中还有着许多山水自然风景图案,如杭州西湖、三潭印月图、钱江大桥、新安江电站、宝塔、日出等等。这些图案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美景的讴歌与热爱。

嘉兴灶头画中还有许多耳熟能详的的历史戏曲类图案。其中历史故事类有三顾茅庐、桃园三结义、华容道义释曹操、武松打虎、太公垂钓等图案,戏曲类有“游园”、“惊梦”、“长亭送别”等图案。不难看到,这些历史故事类图案大都包含着某种道德教化的用意。如“三顾茅庐”教育人们要虚心求才、不耻下问等。而戏曲类图案则表达了人们对自由与美好生活的向往。如“游园”和“惊梦”是明朝戏剧作家汤显祖写的《牡丹亭》中的两个极具代表性的场景,二者也是嘉兴灶头画中比较经典的故事类图案。

“游园”是崇尚个性解放的体现,告诫人们在封闭的环境中,人是得不到真正的幸福与快乐的。人只有“走出去”,才能够体会到自然之美。而“惊梦”则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追求。

嘉兴灶头画中也有一些文字纹样类图案,如万字纹、竹节纹等。万字纹被认为是太阳或火的象征,在梵语中为“吉祥之所集”。竹节纹则有节节升高的象征意义。

可以看到,嘉兴灶头画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它不仅反映了嘉兴丰富多彩的民间信仰文化,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祈愿。

三、嘉兴灶头画的保护与传承

(一)成立嘉兴灶头画的民俗纪念馆。民俗文化一旦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便极易走向衰亡甚至很快被人们所遗忘。为了保存人们对这种民间艺术的记忆,有必要建立灶头画的民俗纪念馆。除此之外,地方政府也可以在互联网上建设嘉兴灶画网页,面向全世界宣传。

民俗文化的内涵篇(3)

0 引言

“民俗”一词是 1846 年由英国人威廉・J・托玛斯首先创造出来的一个意义非常广泛的术语。简单的说,黑人民俗主要包括黑人故事和黑人音乐两大类,音乐是非洲黑人民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非洲几乎一切社会活动都有与之配套的音乐,成人、诞生、生病、收获、结婚、死亡、打猎都有符合相关仪式的音乐。黑人音乐在黑人民俗文化中占轴心地位,它是黑人艺术的精髓,黑人音乐充分表达了黑人对生活积极认真的态度,这些音乐也给苦难中的黑人奴隶提供了一种精神上的慰藉。

佐拉・尼尔・赫斯顿(1891~1960)是成名于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非裔美国女作家。在持续了将近三十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她出版了4部长篇小说:《约拿的葫芦蔓》(1934)、《他们眼望上苍》(1937)、《摩西,大山之子》及《苏旺尼的六翼天使》(1948);两部极富文学性的民俗学著作《骡与人》(1935)和《告诉我的马》(1938);另外还有短篇小说、剧本和散文五十多篇。同时作为民俗学家,赫斯顿巧妙地把搜集到的民俗材料和民间故事运用于其小说创作,展现了富于人性的黑人民俗文化。在其作品中,无论在黑人群体身上,还是在黑人女性身上,都照耀着民俗文化的光环,正是在这光环下,每个黑人都找到了最真实的自我。

1 《他们眼望苍天》中体现的黑人民俗

黑人民间故事作为黑人民俗文化的一大要素,展现了黑人的生存状态、风俗习惯和思想智慧,为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素材。《他们眼望上苍》是赫斯顿的代表作,讲述的是女主人公珍妮抵制传统习俗束缚、追求自我权利的一生。在黑人民间故事的叙事结构中,主人公常常出于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开始一段艰难的长途旅程,在经历多次冒险后,他们往往会凯旋而归。正如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样,珍妮为了追求幸福而开始了人生旅途。她的三次婚姻就像是三次冒险过程。此外民间故事的叙事模式也被赫斯顿引入其小说的叙事框架之中。这部小说的叙事框架是一种“故事中的故事”的结构,而这种叙事结构在民间故事传统中比较常见。《他们眼望上苍》共二十章,大的叙事框架是由一个全知的第三人称叙述者来讲述,包括书中的第一章和最后一章的最后三页。故事中的故事则构成小说的主体从第二章到第二十章的前两页这一部分由女主人公珍妮在一个漫长的夜晚亲口对自己的好友菲比讲述自己的人生旅程,而珍妮和菲比之间则刚好又承袭了黑人民间音乐布鲁斯那种一呼一应的模式。可以说,整部小说中黑人民间音乐因素的运用与小说的叙事模式结合得十分融洽,给人以浑然一体的感觉。

黑人的音乐、舞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它不仅是一种自娱自乐的消遣活动,而且也是构成社会整体所必需的一种社会活动。它与黑人的生活和劳动息息相关,是黑人民众感情的宣泄和力量的源泉。黑人民间音乐舞蹈除了节奏感强、唱声有力紧凑的特点之外,还有一项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社会性和大众性”。赫斯顿用相当大的篇幅将黑人民众载歌载舞的场面引入到了这部小说中,例如,我们看到的在伊顿维尔镇商店门厅前人们集体狂欢的场景及在大沼泽地的狂欢场景。人们无论高低贵贱,贫穷富有,在这都可以随心所欲,尽情享受集体狂欢带给人们的自由和欢乐,“一切都是为了欢笑”。到处欢声笑语,这是种健康和谐的生活场景,它表达了黑人民众对理想平等社会的向往。

对黑人宗教而言,他们认为上帝不仅创造了人和宇宙,而且还创造了自然规律,按照上帝的意志,人与自然应该协调一致地生活在一个秩序井然的世界里。故事的主人公珍妮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有着与生俱来的敏锐而独特的感受能力。她喜欢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聆听蜜蜂低声的吟唱,享受微微的轻风和和煦的阳光,陶醉在那个充满神秘和魅力的和谐世界之中。自然是神灵的存在,这种启示通过梨树传递给珍妮,使她懂得了婚姻的真谛,是大自然这个神唤起了她对爱情的向往。在《他们眼望上苍》中,作者没有放弃对上帝的抒写。祖母南妮祈求上帝保珍妮会得到幸福;斯塔克斯被珍妮讽刺时,他马上想起《圣经》扫罗的女儿对大卫的做法;在遭受飓风时,他们也在问:“上帝是否意在让他们以微不足道的力量与自己较量……但是他们的眼仰望上苍。”这说明,即便是在压迫和困苦中,黑人依然信赖心中的上帝,并相信上帝会带领他们走出苦海。不论是赫斯顿对上帝的态度,还是珍妮对大自然的态度,都较好地体现黑人民族对自身宗教文化的理解。

布道词是黑人宗教的传播手段之一,是一种念唱形式的动态交流。小说着力描写了一头骡子的葬礼。在这场极具反讽色彩的葬礼上,牧师和黑人众就如同在教堂里布道一样有反复地呼叫应答。此处的黑人布道词不仅使小说表现出强烈的艺术张,而且也是对乔虚伪本性和权力欲的极大讽刺。赫斯顿在小说中所使用的布道词多数都源于她在美国南方进行黑人文化采风中搜集到的素材,她将大量黑人民族的生活素材提炼加工,并将其巧妙融入文学创作当中,赋予小说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文化内涵。在赫斯顿的影响下,后来也有越来越多的作家运用黑人布道词进行文学创作。赫斯顿在文学创作过程中,深切体会到黑人布道词给黑人文学和黑人美学所带来的巨大价值,因此给予它很高的评价。她在《黑人表达方式的特征》一书中就将黑人宗教仪式比喻成唯美的散文诗,将祷告词和布道词比喻成集巧妙与经典于一身的艺术珍品。由此不难看出,赫斯顿之所以会将黑人布道词运用到文学创作当中,正是她尊重和热爱黑人文化的体现。

2 结语

以上这些黑人民俗文化和传统的采用和描写使得赫斯顿的作品具有浓郁的黑人民族风情和鲜明的地方色彩。黑人民俗文化因素运用于小说创作,对于小说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塑造和主题的凸显都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使赫斯顿作品的黑人民俗文化内涵十分明显,更重要的是引导黑人重视并且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保持黑人民族精神,重建黑人文化身份。不管如何,赫斯顿在小说创作中,将黑人民俗文化种种因素巧妙融入,为黑人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范例,对后来的许多黑人作家,如拉尔夫・埃利森、伊什梅尔・里德、艾丽斯・沃克、托尼・莫里森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王家湘.他们眼望上苍[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

[2] 艾周昌.非洲黑人文明[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民俗文化的内涵篇(4)

一、民俗文化对旅游发展的意义所在

民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成分,而天水民俗文化是中华民俗文化百花园中最绚丽的一朵,是我国民俗文化中的一面旗帜;天水民俗文化是民间文化、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是天水人民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大众文化、智慧的积淀、是民间人文风俗的结晶,刻录着天水地域的社会变迁,是天水人民宝贵的物质与精神财富,是民俗的也是民族的,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宝贵文化财富,是天水文化的根脉,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传承所系。民俗文化是一种约定成俗世代相袭的文化事项,是在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为了庆祝、纪念、或趋避利害等进行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活动现象。

二、天水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现状情况

(一)绚丽多姿而又厚重的民俗文化。天水是我国众多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文化背景孕育了其灿烂的古代文化;自然界沧海桑田的演变、天水人民的勤劳勇敢缔造了天水旖旎的自然风光与叹为观止的人文景观。奇特的民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缩影,从古到今历久弥新。堪称文化与民俗的“活化石”,民俗文化的“展览室”全市有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45处,部级就有7处,省级23处;风景名胜更是数不胜数,旅游景点多达228处。有伏羲、大地湾、秦、石窟以及三国等众多文化。其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广泛,诸如民间故事、民歌、花儿、唢呐、古琴曲、道情、秧歌、老调、小曲等等。天水文化乃我华夏文化之缩影,是民族特色与地方特色的紧密契合,是天水人,情感的记忆与喷发,天水民俗文化上紧着情感的发条,烙印着生活、生存、发展、进步的轨道,凝聚着时光的沧桑,是中华民族文化血脉的定格与延续,乃民族之魂,国之瑰宝。

(二)亟待开放的民俗精神富矿。首先,民俗文化综合开发力度不够,资源开发效率不佳,民俗文化品位尚需提升。民俗文化特色旅游休闲场所不多,开发起步晚、规模不大、状态分散、没有在当地特色问题上做好文章。在民俗文化经营上存在盲目性、混沌性。其次,文化旅游管理上不规范 体制不健全、不完善,经营机制呆板,缺乏品牌效应。再次,绝大部分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尚需配套、完善。民俗文化旅游管理工作专业人才匮乏,旅游服务质量、服务人才素质、旅游市场发展速度均需大幅度提高。

三、推动天水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内涵的措施所在

(一)挖掘更丰富的民俗文化。天水乃甘肃东的大门,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具有特殊的区域地位。天水民俗文化厚重、资源丰富多彩。地域氛围浓厚,如与胡笳密不可分的天水夹板,有元杂剧活本之称的武山秧歌、具有江南遗风的秦安腊花舞和颇具民族特色与地域色彩的山歌、小调、民间、故事、传说等民俗文化。

(二)丰富民俗文化旅游内涵。民俗是一种文化资源,更是旅游开发的物质与精神财务的契合,然,其可移性的特点为旅游开发带来了无限的商机。但,多以游览方式、 民俗设施陈列为主。其美学价值、民俗价值、观赏性无可厚非。然,随着旅客的增加、需求的增多,游客求新、求奇、求乐、求动、求参与的兴趣无法得以满足。所以,要想有更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就必须增加新的旅游项目,把民俗文化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巧妙联姻,即可拓宽民俗旅游项目。譬如兴建民俗文化村、风情谷、档案馆、博物馆、等多种形式从而把民间歌舞、绝技民俗文化与蜡染、刺绣、编织等古老手工艺品结合起来综合开发利用,也可以丰富民俗文化旅游的内涵,拓展民俗文化的宽度与广度,推动产业发展的高度和速度。

(三)加大力度宣传民俗旅游。现在的情况与过去大有区

别,即使“酒香也怕巷子深”。所以,在多开发新旅游项目的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媒体的宣传作用产生的从众效应,利用电视、广播、多媒体网络等对天水民俗文化风情给予大力宣传与推动,还可以利用民俗展览或召开民俗文物等博览会的形式加以宣传发动,借以提高天水民俗文化的知名度,确保其魅力十足的民俗文化的正能量得以弘扬与加强。

民俗文化的内涵篇(5)

二、陕北民俗文化的翻译

民俗,“就是民间风俗习惯,是人类社会长久形成的习俗惯制、礼仪、信仰、风尚的总和,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民间生活、文化模式,是彰显文化内涵的重要表现形式。”[1]陕北民俗就是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景观,就如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形象地折射出陕北人民生活和劳动的各个方面。在当今文化全球化的环境下,在跨文化的视角下对陕北民俗文化进行译介有利于其对外传播和交流。

(一)陕北民俗译介中的文化身份问题

从跨文化的角度来探讨陕北民俗文化的翻译,就不得不提及其文化身份问题。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越来越凸显出其在国际交往中的重要地位。陕北民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在逐步步入文化全球化的进程。“文化身份通常被看作是某一特定的文化所特有的,与生俱来的特征。在翻译过程中通过识别文化身份来强化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和文化特性。”[2]陕北独特的地理风貌塑造了陕北人独特的生活风俗习惯,而鲜明的民俗文化就是地域特征和民族个性的折射,就是民俗文化本身所固有的文化身份,正因为鲜明独特,与他乡和他国文化不同才称其为陕北特色文化。因而,译者在译介时应最大限度保留其文化身份,以便于受语读者真正了解领悟当地特有的民俗风情。陕北民俗源远流长、丰富多彩,随着旅游业的开发,陕北以其悠久的历史、迥异的地理环境等特点形成了特有的文化身份。在对其译介的过程中译者应把握好代表其文化身份的文化内涵。因而,保留陕北民俗文化与生俱来的个性和特征、保持其身份的清晰度,在陕北民俗的跨文化交流中也不可忽视。

(二)陕北民俗翻译的不可替代性

在陕北民俗的译介过程中,既要做到保留其原有的文化特色又要做到有效传播和交流,这是译介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也就是说在翻译陕北民俗时,要避免以他国、他乡的民俗词语替代陕北民俗词语。翻译中的异化是保留陕北民俗文化特色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陕北民俗和西方民俗在某些方面是大相径庭的。因此,译者不能贸然把西方民俗移植到陕北民俗中,不然就会造成文化身份模糊、甚至是错位的后果,最主要的是会使陕北民俗文化内涵失真。在译介的过程中应坚持求“异”存“意”的原则,尊重陕北民俗文化,最大限度地保留其中的文化内涵,使陕北特色民俗在译介中仍能再现其文化内涵,有效地促进陕北民俗文化的对外宣传和交流。如陕北民歌,作为一种地域文化景观,其中有不少情歌或酸曲常用“三哥哥、四妹妹来呼唤对方,或直接用“哥哥、妹妹”这样的词语,如果译成brother或者sister的话,就会完全弄错了民歌中的哥哥和妹妹的真实文化内涵,当然就会误传陕北民歌中的民俗风情了。可见,在进行译介的时候不能随意替换陕北文化中的民俗词。

民俗文化的内涵篇(6)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1-0112-1.5

被誉为“东方礼仪民族”的朝鲜族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内涵为基础,在岁月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岁时风俗和名目繁多的婚丧嫁娶等传统节庆。自延边州人民政府成立以来,为彰显民族自治成果,更好地促进传统与现代节庆相结合,州政府相继创立了以“九・三”州庆民俗节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型民俗节庆,极大地丰富了朝鲜族的民俗风情,而由传统和新型民俗节庆所衍生的民俗旅游亦飞速发展,但是通过实地调查和分析,民俗节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和可发展空间。

一、朝鲜族传统节庆现状及思考

(一)朝鲜族传统节庆

朝鲜族传统节庆主要分为岁时传统节日和家庭传统节日两类,有代表性的节日如表1所示。

(二)现状及思考

1.农村地区传统节庆现状

笔者以延边红旗朝鲜族民俗村为例,该村位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西南,有着“中国朝鲜族第一村”之称,作为长白山景区最重要的附属景点,村内86户居民全部是朝鲜族。红旗村开发时间较早,当地村民完好保留了能歌善舞的传统民俗文化艺术精髓和尊老爱幼的传统民族特点。红旗村特别重视家庭传统节庆,尤其是像回甲节这种带有浓厚尊老敬老意味的节庆,甚至会发展成为全村范围的娱乐活动。

2.对传统节庆保护继承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但通过调查走访,红旗村在保留了传统节庆形式的同时,亦存在着对传统民俗文化继承保护不周的问题。如表1所记载的流头节、燃灯节等传统节庆活动在红旗村已不复存在,而岁首节、上元节、秋夕节等传统节日的习俗也基本与汉族的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相近,很难突出民族特色。

朝鲜族传统节庆在号称“朝鲜族第一村”的红旗村尚且面临如此现状,那么在其他普通朝鲜族居住地区存在的问题将更为严重,传统节庆的风俗在外来文化和现代生活的冲击下或流于形式,或被汉族类似节日涵化,或湮没不传。民俗节庆是一个地区民族文化的最佳载体,传统节庆的文化内涵的缺失,将非常不利于朝鲜族民族文化的保护和民族内涵的传承。如何将旅游的形式与传统节庆的文化内涵相结合,顺利实现从文化向文化产业的转型是民俗节庆开发的重中之重。

二、朝鲜族新型节庆现状及思考

(一)朝鲜族新型节庆

朝鲜族新型节庆是指非历史流传下来,出于纪念重大事件,促进旅游发展的目的,由政府或民众倡导提议而建立的节日。以延边龙井地区为例,典型的新型节庆如表2所示。

(二)现状及思考

1.龙井地区新型节庆现状

表2是笔者对龙井市龙山村的新型节庆进行考察得到的信息。龙山朝鲜族民俗村建有朝鲜族民俗博物馆,毗邻亚洲第二大苹果梨种植基地,拥有地区特色产品。通过走访发现,该村并不重视传统节庆,而是侧重于老人节、州庆节这种近几十年才兴起的新型节日,以及与当地特色和旅游开发相结合的民俗旅游节。这种状况的出现是与州政府的政策息息相关的,为了有效开发和保护延边朝鲜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州政府从2002年始每年举办延边朝鲜族民俗旅游博览会,并在各地开展70多项民俗文化旅游节庆活动,表2中的苹果梨花节、农乐节等就是龙井地区的新型民俗节庆文化旅游。

2.对新型节庆开发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民俗文化的内涵篇(7)

2民俗艺术元素在广告设计中的艺术运用

2.1将民俗艺术元素作为消费情感的切入点,提升广告的文化设计内涵民俗艺术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不同地区的民俗文化,各具特色且丰富多彩。民间艺术的表现方式也各显风采,例如民间工艺品、绘画艺术、戏曲艺术、建筑雕塑、刺绣染织、舞蹈艺术、服饰、玩具、剪纸等等,各类民俗艺术样式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汇聚成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如何运用现代媒体的技术手段,展现民俗文化的设计元素,广告设计者应注重跨地域消费者的心理感受,着眼于他们的情感消费需求,通过民俗文化的符号元素设计,在广告中推动市场化的文化消费心理需求,从而使消费者在消费中深刻感受到民俗文化。因此,广告设计应将民俗艺术元素运用在创新设计之中,立足于体现民俗文化的时代精神。在触动消费者购买欲望的同时,赋予更多的“情感”表现力。这里所指的情感,主要是指使用者在接触作品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3]。广告设计运用现代新媒体的传播途径和情感化的表达,重新诠释民俗艺术元素的内容,从现代设计观念的角度获取新的表现形态,为广告设计增添了新的趣味。例如剪纸艺术在广告设计中的运用,在广告设计中通过这种艺术形式所表达的本色内容,常常采用两种表现方式:一种是直接运用剪纸元素具有特色的表现形式,将剪纸艺术造型特点或者构图形式转化为广告表现的内容。如剪影表现技巧,就是运用阴刻和阳刻的两种塑形手法,使画面的表现形式呈现出简洁细腻、空灵剔透的特点。第二种是运用民俗元素所表达出的精神层面,以情感表达为设计目的,调动消费者购买产品的欲望,表现出广告设计的文化内涵,通过广告的文化表达方式,激发消费者潜在的情感共鸣,由此达到突出主题,更好地促进信息传播的目的。例如乌江榨菜的广告设计,运用剪纸的单色表现,采用具有象征性的色彩———红色,红色集吉祥、喜庆等于一身,色彩的象征性触动了受众的心灵,美好的寓意是中国民俗文化的内涵所在。造型上选用京剧人物形象,并配以京剧的发音,生动形象的人物配以我国传统腌菜,相得益彰,剪纸这样一个传统技艺映射出产品本身悠久的文化。通过在广告设计表现中诠释民俗艺术元素,使得广告设计少了一些商业气,更多了一些文化气息和亲和力,拉近了消费者与产品的距离。

2.2民俗文化在视觉设计中的意境构成民俗文化元素承载着民俗文化的价值和精神内涵。现代广告设计中,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建立在对其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内化为构想,在设计作品中的真实流露,形成一种视觉表达语言。通过这种视觉语言,表述广告设计中独特的文化意境,形成独具风情的审美艺术画面。例如在公益广告中运用皮影的表现方法。皮影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戏曲样式,民间也称其为“影戏”“灯影戏”“土影戏”“羊皮戏”“人头戏”等,其鲜明的艺术特征,折射出西汉悠远的历史文化痕迹和古朴的民俗风情。剧场的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及诉说的戏剧故事,在广告设计的表现上极具艺术表现力。因此,在视觉设计上,通过运用光影随机移动的方式,可以展现其剪影图像。把皮影的光影对比效果与视觉设计的通透效果相融合,给消费者以幽古的审美满足,使他们在接触作品的过程中产生一种思乡怀旧的情感共鸣。这种主题意境的营造与设计,是中国传统美学所追求的灵感体现。意境设计语言,其艺术表现力,不仅能反映出现代派的抽象审美需求,也能体现出后现代派对传统文化解构的现解。因此,广告设计语言在运用境界表现设计主题时,这种境界是由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景物环境交融而成的意蕴式形象[4]。意境并非受限于某种固定的形式,而是通过作品感受到艺术氛围。正如水井坊电视广告(金狮篇)所表达出来的艺术形态,以雄狮为图腾,通过水墨渲染出日晷和祥云,体现出广告对意境的表达,庄重醒目,烘托出产品的历史感。将意境与广告设计相结合,是将中国民俗文化元素的内涵赋予广告设计作品中[5],是创作具有本民族特色内涵的作品,让消费者感受到充满民俗文化的意境。

3发展趋势

广告艺术在设计构思上,赋予了民俗艺术更多更新的设计理念,它把民俗艺术元素的传播方式带进了一个全新的表现境界,使民俗艺术元素在运用中得到创意的诠释和技术的升华,体现出民俗文化在艺术传承中的发展趋势。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民俗文化的艺术元素已经成为有创意广告的设计支撑。创意广告的设计作品,其市场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语言,用户通过设计语言才能了解作品所要传达的信息和所要表达的内涵。无论采用何种表现形式表现民俗艺术元素特色主题的广告设计,直接表现或者间接表现,以民俗艺术元素为主题的广告设计作品会伴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因此,民俗艺术元素为广告设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挖掘和探究民俗艺术的文化内涵,使民俗文化元素的艺术设计符号与广告设计理念达到高度统一,是创新型广告设计领域的发展前景。

民俗文化的内涵篇(8)

一、内蒙古民俗旅游资源内蒙古自治区是以蒙古族为主体、其他民族并存的聚居区,有其独特的民族风情。蒙古族这个马背上的民族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出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情文化。

内蒙古民俗旅游资源主要由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为代表的民俗旅游资源组成,具体包括以下系列。

1.传统生产与生活方式。游牧倒场、六畜饲养、围猎狩猎、特色捕鱼等。

2.居住民俗。蒙古宫帐、古列延式的蒙古包群、各类毡包、介字房、蔓子炕、斜仁柱等。

3.特色饮食。奶食品、肉食品、酒文化,如全羊宴、烤全羊、手把肉、诈玛宴等。

4.社会民俗。特色婚俗有鄂尔多斯婚礼;待客礼俗有下马致敬、叩首三拜等;信仰民俗有萨满教各式祭祀仪式、藏传佛教、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等。

5.游艺民俗。游戏竞技类有摔跤、赛马、射箭等;民间歌舞有安代舞、顶碗舞、筷子舞、马头琴、好来宝等。

6.节庆民俗。那达慕、祭祀成吉思汗、马奶节、敖包会等。

内蒙古民俗文化是以蒙古族文化为典型代表的草原游牧文化,由于地域辽阔,又表现出多元性特质和地域性差异。从总体上来看,内蒙古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特色鲜明、形式多样,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可观性强,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二、内蒙古民俗文化旅游商品化的类型在内蒙古自然与人文等各项旅游文化资源中,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针对内蒙古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现有形态,将内蒙古民俗文化旅游商品化研究内容确定为四种类型。一是静态民俗文化旅游商品化,如民俗博物馆、民俗文化展览馆等;二是动态民俗文化旅游商品化,如那达慕竞技参与活动等;三是民俗产品向旅游商品转化,如蒙古族奶食品、草原工艺品等;四是劳务向民俗文化旅游商品转化,如蒙古族的餐饮、礼仪等服务内容与形式。

三、内蒙古民俗文化旅游商品化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一)树立正确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理念民俗旅游是文化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是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其实质就是追求文化差异和文化认同,其文化特质必须是积极而健康的。内蒙古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多彩,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了内蒙古地区的特有文化氛围。因此民俗文化既是内蒙古地区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基础,又是其自然风光旅游开发的条件。民俗文化旅游在内蒙古旅游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在进行旅游开发时应更强调民俗文化的重要性。

(二)内蒙古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内涵外化、突出文化特色对旅游资源文化内涵进行外化可以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和品位,创新传统的旅游产品,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国民素质。旅游资源文化内涵外化的含义有四层,一是将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用物化载体体现出来;二是推广和普及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三是在原有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注人新鲜血液的活力,使之不断丰富与发展;四是应市场之需,结合旅游资源自身特点,对其重新定位、设计、加工和包装。

总之,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外化或物化,既要保持资源的本色又要适时添色,让游客以可感、可知的方式品位文化的意蕴。

(三)结合优势,突出重点,进行民俗文化旅游产品设计1.结合旅游各环节,设计具有渐进式特征的旅游产品。旅游环节无非是吃、住、行、游、购、娱、通信以及相应的服务道德与技能,不仅能给旅游者物质上的享受、身心上的愉悦,还有文化上的影响和知识上的启迪。内蒙古民俗文化旅游产品针对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要进行配套开发,如蒙古族饮食文化、蒙古族服饰文化、蒙古族建筑文化、蒙古族书法艺术、蒙古族娱乐文化等,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充分体验生活化的蒙古族文化,既娱乐又增长见识。

2.结合交流活动,开发内蒙古民俗文化专题旅游产品。在一些文化交流活动中,为适应不同人的兴趣,设计一些交流活动,达到开展文化旅游的目的。积极创新促销形式,促进区域旅游联合,拓展客源市场。内蒙古旅游那达慕大会、蒙古族服装服饰艺术节、昭君艺术节等3O多个重点旅游节庆活动,文化内涵不断充实,逐步成为内蒙古效益明显的旅游节庆品牌产品,从而大力宣传了内蒙古民俗文化旅游,在交流中促发展。

3.结合历史史实或文化遗存开辟文化旅游场所,组织文化专题旅游产品。整合内蒙古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以历史为蓝本,以成吉思汗为灵魂人物,以草原、沙漠、成陵为主体,开展各种形式的内蒙古民俗文化专题旅游活动。

76.4.结合旅游者对文娱活动的渴求,开发旅游文娱活动产品。旅游文娱活动是以文化艺术积累为基础的具有独特艺术形式和感染力的精神产品,其形式主要有旅游文化节活动、文娱消遣活动、席间文娱演出等。

民俗文化的内涵篇(9)

关键词: 文化旅游;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文化形象

Key words: cultural tourism;folklore culture theme park;cultural image

中图分类号:G1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8-0290-01

1 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是文化旅游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所谓“文化旅游”,可以看作是“以旅游经营者创造的观赏对象和休闲娱乐方式为消费内容,使旅游者获得富有文化内涵和深度参与旅游体验的旅游活动的集合。”近年来,随着旅游者收入水平和需求层次的提高,人们出游机会增多,人们开始关注和推崇旅游背后蕴藏的历史文化,人文生活,开始注重寻找更有文化特色和接近生活本质的旅游方式,文化旅游因此逐渐盛行起来。随着游客越来越看重旅游中的文化含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独特的资源优势,越来越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已经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

而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正是以“民俗文化为主题,具有多种吸引物(包括餐饮、购物等服务设施)、开展多种有吸引力的活动而为旅游者的消遣、娱乐而设计和经营的场所。”使得原本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较长路程才能了解到的民俗文化,游客可在同一地点,很少时间就能做到。因此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在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2 我国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文化主题的趋同性 我国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盲目跟风和模仿的现象,表现出“主题策划特色不鲜明,题材重复趋于泛滥”的不成熟特色,也有少数主题公园求奇,求怪,以至走向庸俗。从而导致兴建了一些品位不高或者品位低下的主题公园,这种现象,实际上是一种创造性思维贫乏的表现,这样的重复建设,这不仅干扰了旅游者休闲娱乐的选择和对旅游主题公园的辨认,而且给国家的土地、人力、财力等旅游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最终必将影响到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2.2 “伪文化”现象使主题游价值下降 真正的文化,是具备独特个性、独特内涵的精神价值。很多人学历高,但不一定有文化;而那些没有上过学堂,却成为民间工艺大师、皮影大师、剪纸大师的人,才是真正的“有文化”。这个道理应用在旅游产业的文化思维中,同样适用。因此,当我们看到一个又一个克隆、复制的旅游产品,一座又一座同样风格、同样香火旺盛的寺庙的时候,虽然可以看到一时的喧嚣,但这样的旅游产品,却没有任何的生命力,不具备任何文化的内涵。如果非要说它们有文化,那么只能是“伪文化”,很难为旅游产品、旅游品牌带来价值积累的机会。

2.3 开发过程中的“过功利性” 目前存在不少只关注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民俗文化等非物质遗产资源的保护的情况。自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随着“锦绣中华”和“深圳民俗村”的成功经营,大大刺激了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以至于在9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一个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开发的高潮。但同时带来的一些负面的影响,如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异化、民族文化的日益商品化和庸俗化、民族特色逐渐丧失等等,也引起了一些专家学者极大的关注。

3 我国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途径

3.1 深度挖掘文化内涵 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发展应关注文化内涵的挖掘,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与区域的一致性方面,通过深入发掘和宣扬一定主题的文化来综合发展文化旅游,以便能够多方位的展示特色文化,赋予文化旅游产品以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创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旅游文化项目与品牌。应充分挖掘地方的独特文化,并展现其异质性和差异性,以满足人们的审美体验和审美需要。

3.2 提高游客重游率 ①通过不断挖掘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文化内涵,及时的将新的旅游内容通过有效的传播手段,传递给潜在消费者,提高主题公园的曝光率,加深其在潜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或通过在主题公园内拍摄影视作品的方法激发潜在消费者的好奇心,通过影视拍摄等方式极大地扩展了其知名度,从而达到拉动消费的效果。总之,应重视将主题公园的各种正面信息向市场传送,以保持其对消费者的持久魅力。②需要针对主题公园所在地的经济消费水平和客流的淡旺季波动情况,除了进行灵活定价以外最重要的是园内的游乐、参与性项目及表演活动的合理设置,以提高本地市场的重游率。③我国的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客源市场定位一般比较广泛,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新的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主题选择、文化形象塑造和旅游项目设计上更应有意识地加强客源市场的针对性。

3.3 凸显文化形象,体现文化价值观 文化形象是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具有独特性,如“中国民俗文化村”主题公园可以折射出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特色;赣州市“五龙客家风情园”对客家特色文化饮食的创造性开发,为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依托客家特色民俗文化而创新性地打造了一种“初始化”的胚胎模式。

文化价值观是一种以文化心理看待主题公园的观念。这种观念既可以是人们赋予的,又可以是主题公园自身体现的。故而,主题公园的文化价值观应是文化特色的集聚,内涵的开拓与创新,以及信息化和本土化表达的结合。若其文化散发力不足以让游客感受到这种价值,那么这样的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就失去了继续存在的基础,是没有前途的。

参考文献:

[1]董观志.旅游主题公园管理原理与实务[M].广州:广州旅游出版社,2000.

民俗文化的内涵篇(10)

1.加强经典著作的阅读和引用

语文是文化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在中学语文课本中,许多经典古诗词往往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辛弃疾的“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青玉案》)描写了元宵节的绚丽多彩;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写出了清明时节的特征,突出了天涯游子的孤独之感;秦观的“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通过七夕相会,为我们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渴望家人团聚等等,这些经典古诗词,让学生能够真正领悟我国的传统节日,因此我们在具体教学中应立足课程,合理运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通过经典著作的阅读,把传统文化内涵传递给学生,丰富学生的思想内涵,从而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文化应有的魅力,从而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古诗词中的民俗文化除了体现在节日上,还通过民俗风情的事物来表达,例如,“月”“柳”“菊”“茱萸”“酒”“长亭”等,在教学中一定要利用其丰富的内涵来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内涵的理解。

除此之外,文学作品中还有一些与节日有关的成语故事如仁者爱人、见贤思齐、化干戈为玉帛,谚语或者歇后语,这些都蕴含着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了解传统节日文化。

2.以读写为载体,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简称。口头语言即说与读。学生将故事、成语以及语段,利用早自习进行诵读,在诵读过程中领悟民俗文化。同时,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渗透人文教育最直接的途径。叶圣陶作文教学的精髓就是“教作文和教做人的统一”。

3.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渗透民俗文化

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环节,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极为重要的一环。高中学生年龄大约在16~18岁之间,他们自我意识觉醒,喜欢独立思考,在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不能只满足于对与错,要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有关的民俗内容,使中学生在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那么学生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刻。民俗与人们的生活相伴而生,反映人们的生活面貌,它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九月九日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传递出对朋友的思念,教给人们珍视珍惜友谊;“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登驾回”表达父母对孩子的挚爱;“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教给人们哲理;“千门万户尤眨总把新桃换旧符”教给人们祈福的美好心愿……这些健康的生活心态、美好理想,历经千年成为一种美的风范、善的追求、真的指归,这些对学生的熏陶和教育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能把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精髓传递给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民俗材料,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

二、以社会实践为渠道,拓宽学生认知民俗文化的视野

除了语文课堂教学外,我校还可以利用本地的优势,我们学校有很多彝族的学生,对于其特殊的服饰很多人都充满兴趣,我们可以通过讲解彝族文化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同时还可以带学生亲自观察了解彝族的饮食、婚丧嫁娶等民俗文化,逐一介绍其节日的时间、由来、习俗和人们的庆祝方式,通过这些比较学生不仅能感受节日文化和民俗的迷人之处,还能加深对其文化内涵和精髓的理解。学生还可以开展有关民俗风情的研究性学习。参加有关民俗风情活动后,写出有关感受,形成调查报告。也可以结合乡土教材实地考察,开展有益的民俗活动,举行民俗知识大赛等。这样在课堂学习外,以多彩的生活激发学生对民俗知识的学习兴趣,以健康朴素的民俗文化强化学生的知识人格,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能力。

三、通过竞赛的形式,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引发学生对民俗文化的兴趣

为了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作用,我们可以在抓好文化课堂教学的前提下,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体验自身的价值。

民俗文化的内涵篇(11)

一、引言

陕北民俗文化是地域性很强的文化,是华夏文化的一朵奇葩。它丰富地展现了黄土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与之相应的人文环境。陕北剪纸作为民俗文化的化身,“是一种符号和象征,是一种规则和符号的系统化状态,是处于纯粹状态中的无声语言和标志,也是民族性格、心理的折射”。乌丙安在《民俗学原理》一文中认为,民俗符号作为民俗表现体,是用某一个民俗事物做代表,并在相应的背景中具有一定象征意义,即由民俗表现体和它所表现的民俗内涵这两方面的关系,成为民俗符号的基本结构。陕北剪纸作为民俗文化符号,它具有能指与所指,两者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陕北剪纸的能指是指人们通过感官接收到剪纸这样“一个直观的、形象的、具体的东西,而所指是指人们通过其直观的、形象的、具体的层面去理解、推知、联想而得到的民俗含义或概念”。

陕北剪纸是艺术文化中群众性最广泛、地域性最鲜明、历史文化内涵最丰富和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文化符号。通过解读陕北剪纸的所指即它所蕴涵的丰富的民俗文化,我们可以管窥陕北黄土高原文化的源流,解密沉淀在民俗事象背后的绚丽多姿的精神世界。

二、陕北剪纸的民俗符号学阐释

1.对生命的崇拜所指

生育或繁衍子嗣在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中一直以来都是一件大事,古人有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可见,这一传统的生育观念已经深深的扎根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我们知道,陕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农耕的生产方式,自然环境相对恶劣,自然灾害频发,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劳动工具极为原始,所以这一切都要求每一个家庭都要有充足的劳力,尤其是男劳力。因此,在陕北这块贫瘠的土地上,生儿育女,繁衍子嗣是头等大事,陕北人民对生命的崇拜高于一切。

陕北剪纸的许多图案以传统的吉祥事物为主题,都是一些繁衍能力强的动物或是多产的植物,意指生生不息。例如,鱼在陕北文化中是不可或缺的民俗符号,鱼谐音“余”,“玉”或“裕”,汉语中有年年有“余”,金“玉”满堂,生活富“裕”等表达美好愿望和精神慰藉的成语,因此鱼经常出现在陕北剪纸中。在陕北农村,有人结婚时,人们总会在窗户上,墙围上贴上“鱼戏莲”,“双鱼纹”这样的剪纸。鱼纹作为一定观念形态的象征性标志符号寓意着生子繁衍,多子多福。佛手、桃子、石榴,这三种水果也经常出现在陕北剪纸中,因为,佛手谐音“福”;桃子自古以来就是长寿的代言词;石榴则因为其多籽象征着多子多福。佛手、桃子、石榴这三个具体事物的结合便形成了一个形象代码,构成了一个特殊的民俗符号,赋予了一定的民俗寓意即“福寿三多”。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陕北剪纸的图案选择,传达了人们祈福祈寿的愿望,表达了人们对生命的珍视与崇敬。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任何一种作用于人的感官系统的外界事物不仅可以解释为一种符号,同时这种事物也是具体可感真实而直观的,这种直观的东西也正是民俗符号的表现体,成为民俗符号的“指符”,传递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识”。陕北剪纸作为民俗符号,它的隐喻与象征意义是经过长期演变和沉淀而约定俗成的,反映了陕北人民的希望、理念和信仰,这就是民俗文化所蕴涵的丰富内涵。

2.对生殖崇拜的原始信仰所指

正是陕北人民对生命的如此珍视与崇敬,进而才演化为对生殖器官的崇拜。陕北生殖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它包含着对人类生命本相、生命活力执着的追求,也是陕北人顽强的生存能力的印证。陕北剪纸作为黄土高原文化孕育的民间艺术,它自然承载了这一文化内涵。像“鱼戏莲”和“双鱼纹”这样的剪纸,不仅具有对生命的崇拜所指,也蕴涵着丰富的生殖文化所指。早在氏族社会中,人们便渴望通过对鱼的崇拜能将鱼旺盛的生殖能力转移给自身。研究表明,鱼的轮廓与女阴的轮廓相似,所以陕北剪纸中大量出现鱼的形象,实际表明了陕北人民对女性生殖功能的崇拜和女性生殖器的崇拜。

《抓髻娃娃》是陕北剪纸中对生殖崇拜的最富有代表性的作品,其图案与纹样内容继承了非常古老的生殖崇拜意识。《陕北抓髻娃娃剪纸艺术的巫术文化》一文中指出:抓髻娃娃有着夸大突出的生殖器官,而且两腿分开、双臂平举,身体呈孕育状。在抓髻娃娃的头上、肩上、膝上各有鸡、鸟和兔等造型,鸡、鸟在古代被认为是生殖能力很强的动物,兔子产子多且与“吐子”谐音,故而被认为是一种生殖多的象征。这些都表明了它所蕴含的多产多育,生生不息的生殖文化所指,体现了陕北民俗文化中生命与繁衍的基本文化内涵。

3.红色的色彩所指

青、赤、黄、白、黑是中国传统的“五色”,也构成了“五行观”色彩体系,“五色”所指为“吉利祥瑞”。象征性是色彩文化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无论在有形文化中还是在无形文化中,色彩都或隐或显地诉说着情感,表达着意义。因此,陕北剪纸的色彩选择也就有着它独特的象征意义,通过对色彩的使用,表达了陕北人民精神上的追求。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红色一直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它是华夏儿女顶礼膜拜的色彩。红色是中华民族的主流颜色,它代表着吉祥,喜庆,它的使用源于古代中国人对日神的崇拜以及对火的皈依。同样,红色在陕北也是主导色。无论是过年,或是结婚的大喜日子,或是丰收的日子,或是乔迁新居,陕北人民总是喜欢在窗户上,门上,墙壁上贴上红色的剪纸。在陕北,红色的剪纸寓意着驱邪祈佑和兴旺发达以及日子越过越红火的吉祥所指,因此红色在陕北总是无处不在。

三、结语

陕北剪纸蕴涵着陕北人民在认识自然环境,社会人生方面独特的表达方式与价值理念,陕北剪纸的出现使民俗文化的传承具有了符号性,喻意性,暗示性等功能,同时不可避免地映带黄土高原地域文化的印记。陕北剪纸作为民俗文化符号已经成为陕北黄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有效载体,为人们解读陕北文化与传承渊源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参考文献:

[1]杨鹘国.符号与象征[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3.

[2]乌丙安.民俗学原理[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212-213.

[3]康君.从民俗符号学角度看浙西廿八都木雕文化[J].浙江工艺美术,2009,(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