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医院护理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2 17:36:10

医院护理论文

医院护理论文篇(1)

随机抽取企业医院临床护士193名,均为女性,年龄21~53岁,文化程度:中专46名,大专79名,本科68名;技术职称:护士58名,护师59名,主管护师76名;护龄<10年49名,11~20年105名,>21年39名。年龄:<30岁99名,31~40岁70名,﹥41岁24名。

1.2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问卷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基本资料,伤口护理认知及需求情况。

(1)基本资料:包括年龄、学历、职称、护龄、科室等;

(2)伤口护理认知及需求由4个大项20个小项组成。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3份,有效回收率96.5%。

医院护理论文篇(2)

(1)在整个医院中建立病人安全质量控制小组,质控小组组长必须是本院中高学历、工作经验相对比较丰富、有一定责任心的人员。成员是那些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并且取得护士或护师资格证人员,并且实行护理部、科室、质控小组三级管理责任制,护士长必须是高学历有丰富工作经验并且取得护师以上的护理人员。在各个病区都必须设置专门的病人安全责任护士,并且定期或者不定期组织质量控制小组和安全责任护士对住院病人进行安全检查,并对其检查效果进行评价,如发现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需要立即对其进行改进,以保障住院病人的安全。

(2)在乡镇医院的护理管理过程中,加强对护士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也十分重要。现在乡镇护士的综合知识水平相对不高,临床一线工作的大多是低学历护士,一些还没考取资格证书,专科知识贫乏。在乡镇医院工作中,病人的病情往往都很复杂,涉及到很多的专业知识,经验不足的护理护士很难正确评估病人的病情,对于实施治疗护理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提高护士的素质,培养护理人员与病人的交流沟通技巧,可以提高住院病人的护理满意度,增进病人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同时,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3)必须定时对在岗保洁人员进行培训。现在乡镇医院招聘的保洁人员大多数文化水平低,对病毒、细菌、感染之类的概念一窍不通。所以,我们护理科室必须认真细心地给他们讲解其中的相关知识,使他们对医疗废品分类、地面消毒等能够正确处理,对防止及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4)如出现不良事件,医院需要立即组织人员,采取有效的措施救治病人,最大程度降低对患者造成的损害。另外,医院应该组织专门的护理人员,对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讨论和分析,总结相关的经验,积极吸取教训,防止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5)医院护理管理部门可提出一定的建议,例如,根据国家编制要求增加护理工作人员,改善护理人员的超负荷工作情况,并且多争取一些培训经费及培训机会,保证培训学习不成为空头口号。还可以增加一些必要的安全设施,解决此类现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1.2观察指标

医院护理科室可制作病人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每月由护理部门或者安全责任护士向住院病人发放,对病人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

2结果

应用病人安全管理后,医院中住院病人的护理满意度为96%,住院时间为(7.4±32.1)d,发生不安全事件为2次;而应用前,护理满意度为72%,住院时间为(15.6±44.7)d,发生不安全时间为21次。对应用病人安全管理前后的护理满意度、不安全事件发生次数和住院时间等进行对比,应用后均优于应用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医院护理论文篇(3)

凡应聘护士必须具备下面条件:正规院校毕业;中专以上学历;获国家承认护士执业证书。认真核对有关证件,查看在校表现,临床实习情况及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情况,以口试、笔试、技能操作考试途径实行考核。由人事科、护理部组织、院领导参加,通过公开公正原则择优录取。

1.2展开岗前培训

岗前培训是新护士成长重要环节,是培育合格人才重要阶段。培训内容包括:临床护理操作技能、医院各项规章制度、护士礼节礼仪、护士礼貌用语等,培训由专业人员严格培训,期满后考核验收,不合格者不上岗。

1.3强化在职教育与法制教育

鼓励聘用护士自学成才,支持聘用护士参加各项培训学习,帮助自学护士提升自身素质。医院设专职人员对聘用护士进行强化和连续在职培训,紧密结合临床护理工作制定短、长期培训计划,培养各方面能力综合提升,定期展开法制教育讲座,增强聘用护士法律意识。

1.4强化三基训练,定期考试与考核

护理部每年对聘用护士进行至少4次业务考试与考核,包括三基理论考试、法律法规考试、核心工作制度考试及专科护理操作考试等,并采用明确奖惩制度。

1.5采取激励机制,稳定护理队伍

提高工资待遇,逐年增加绩效工资,促进她们工作积极性;享受公平政治待遇;办理社会保险,让聘用护士安心工作减少人才流动;给予精神奖励和物资奖励;实行推优进修培育与岗位竞聘制,对重点岗位采取公平竞聘制,让聘用护士实现自我消除错误思想。

1.6创造和谐工作环境及人际关系

聘用护士与正式护士同样从事担负复重且精细繁琐护理工作,在人格和尊严上是平等的。关心、体贴、尊重聘用护士,使其感到集体温暖并有归属感。

1.7完善管理制度,采用有效途径

在大量聘用护士情况下,如果没有合理完善管理制度进行约束和规范,会严重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医院制定《聘用护士管理规定》并做出了一系列的规定。规范聘用护士从聘用到解聘各阶段,使医院聘用护士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2聘用护士的应用

2.1情感激励在聘用护士中的应用

2.1.1激励关怀

管理者应从“对人关心”和“对工作关心”两个角度综合考虑。出于护士要求不同,在实施情感激励前要有针对性。如:新毕业护士年龄小、经验不足、工作压力大,应体察其情感变化,关心其工作和生活,帮助她们解决困难缓解工作压力;聘用护士产后哺乳期应在岗位上给予调整,让她们在不值夜班直至哺乳期过后为止。通过各种方式让护士体会到组织关心和温暖,在精神和情感上得到安慰和满足,才能激发工作热情、营造团结协作发展。

2.1.2激励荣誉

荣誉激励是满足人们自尊需要达成的激励目标。主要把工作成绩与晋级、提升、选模范、评先进结合起来,主要表现在表扬、奖励、经验介绍等,要善于发现先进思想和事迹,进行宣传和表彰。如:特选一批聘用护士作为技术操作示教老师,增加她们自信心和责任感。荣誉可成为不断激励荣誉者保持和发扬成绩力量,还可对他人产生感召力,产生良好激励效果。

2.1.3激励榜样

榜样是理想人性模式规定与张扬,榜样可让人得到前进动力,榜样引领人加速社会化,提升人们成熟水平。领导以身作则也是激励人的动力,护士长要严格要求自己,树立良好护士形象,营造和谐温馨工作氛围,使护士对护士长产生信任感和依赖感,为护士长分忧,自愿为工作繁忙加班,也减少护患矛盾发生。

2.1.4激励资源

好护士长调动护士积极性前提必须是公平公正。护士长可利用激励资源,善于使用语言赞美,对工作、学习上有进步护士给予表扬,使其产生成就感和激发积极性作用;在奖金分配制度上要平等对待聘用护士,建立切实可行绩效考核办法,公开透明地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切忌论资排辈,充分激发聘用护士工作热情。派出进修(学习)、评选先进时也要一视同仁,公平竞争产生,使她们产生主人翁精神为工作尽心尽力。

2.2人本化在聘用护士中的应用

2.2.1以人为本强化护士素质培育

人员素质在以人为本管理中起重要作用,应注重对聘用护士观念教育,树立以为人本护理观,多进行护理学习及文化素质培养,使聘用护士素质提升、行为规范、激发积极性、培养创新能力,定制实际训练计划,深入培训尺度,创立奖励体制,激励投入工作,体现自身意义。

2.2.2以人为本营造温暖人心工作环境

要留住聘用护士要讲理论教育,还要从各方面真诚关心她们、体谅她们工作繁重和不规律,要进行情感战略,常与她们谈心,发掘聘用护士内心需求和心中所想,创造温暖工作氛围,尽量帮助她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各种困难,经常进行沟通和交流,让她们产生被信任、尊重的安全感,在工作热情中找到自我价值,心情愉快自然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品质。

2.2.3管理严格应与关怀人文并重

每个人都有积极和消极的一面,而聘用护士人本化就是要抑制懒惰激发积极,以公平公正、严己宽人的原则,处理违纪要一视同仁不能一带而过,谁犯错谁承担,不能存有侥幸心理,以此为戒让她们遵守规定,也积极听取她们意见和参与权。

2.2.4强化聘用护士自身素质,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医院护理论文篇(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发生在门诊的35起对护理投诉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具体分析,通过对投诉双方的询问及其他辅助途径的证实,完全属实8例,部分属实24例,不属实3例,投诉内容分类为服务态度14起,43.75%(14/32)、业务素质9起,28.12%(9/32)、沟通障碍6起,18.75%(6/32)、法律意识2起,6.25%(2/32)、其他1起,3.12%(1/32)。32例患者投诉主要分布科室为:急诊科:17例,门诊输液组:12例,导医台:3例。

1.2调查方法分别听取患者一方及被投诉护理人员一方对纠纷的看法,分析是属于工作人员的责任或患者的责任,纠纷是由于工作态度、沟通不足、还是医院具体的就医现状造成,同时听取在场人员的阐述进行分析。

2调查结果

我院门诊护理投诉主要分布为

2.1对就诊患者态度生硬、语气强硬

部分门诊医护人员因服务观念较为陈旧,服务意识不强,还存有进医院就得听医务人员的观念,人为设定医患之间的不平等地位,有根深蒂固的优越感[2]。同时,容易将生活中的负面情绪带到工作中,容易带不良情绪向患者交流,不了解病人的心理需求,碰到心情急切、态度急燥患者容易发生争执。“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口号往往只是表面工作。

2.2门诊输液对护理人员要求较高

门诊输液的患者由于与护理人员往往只是初次见面,彼此不了解,缺乏沟通和相互理解,都希望有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操作,希望一针见血、药到病除。往往由于缺乏具体检查、时间急促,治疗效果显示需要时间,且门诊输液病人流动量大,容易缺乏对患者的观察,患者易产生被忽视感,增加了医患纠纷的可能性[3]。

2.3诊断治疗时间长,易产生不良情绪

随着医院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知名度的提高、国家医疗改革覆盖绝大多数人群、加上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不断增加的健康体检,门诊病人不断增加。就意味着必须相应增加配套的医护人员、检查设备、提高收费、检查、取药、住院、结帐等一系列工作流程。并且患者就诊往往都集中在早上,很难迅速消化这不断增加的就诊人群,没完成诊治的患者被迫后延,增加日后的就诊人群,造成患者抱怨、医院工作效率低下等后遗症。滋生插队、医院工作人员走后门等矛盾。

2.4患者就医条件、结果期望值过高,与现实工作存在一定差距

随着目前生活水平和法制观念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我权力、自我保护意识的意识不断增强。都希望到医院看病,就应该享受到优质的服务。对医院就医环境、诊治水平、工作效率要求过高。而医护人员由于病人不断增多,劳动强度加大,具体重视不够。忽略了人性化服务,稍不注意,就会引起患者的不满,导致投诉。

2.5目前医患关系还较紧张、对医院不信任,担心乱收费、过度检查等问题

由于我国现行的医院分级制度,不同级别医院的收费标准不同,且存有一定范围的浮动,导致许多医院的相同检查,收费标准不一。使患者在主观上对医院某些收费持有怀疑,导致投诉现象发生。同时,由于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医疗逐渐取消以药养医,增加对诊察、治疗等反映医务人员劳动价值的收费,患者对收费项目不理解,大多数的患者及家庭不能承受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认为医院“宰病人”。但有顾虑怕不交钱不给用好药、不好好治疗,会将疑虑或对医院收费的不理解发泄到护理人员身上,导致投诉。

3讨论

随着社会进步,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护患纠纷和投诉,护理人员必须不断提高服务意识、优化服务理念、提高综合素质、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护理质量和自我保护意识。医护人员必须要随时进步,牢记时刻为患者服务。具体工作中,应当根据工作环境和区域特点,合理安排工作流程,为患者提供便利的就医环境。就能减少患者在就医构成中的投诉和纠纷,为医院赢的良好的口碑和竞争力[4]。但也要认识到,任何时候,投诉都是不可能消灭的,一旦投诉发生,应该能立即化解矛盾,尽短时间消除不良影响。同时,随时总结和分析投诉的原因,积极化被动为医院进步的动力。增强医院工作人员的素质。不断提高门诊病人的医疗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毛忠强,王玲,等.病人就医权益与医院义务的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1997,9(17):60.

医院护理论文篇(5)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和护理范畴的拓宽,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加上医疗体制改革,许多医院为降低医疗服务成本,使得一大批聘用护士进入医院护理队伍,并且正在从“补充力量”向“重要力量”发展。作为医院护理队伍的重要力量,聘用护士工作积极性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临床护理质量的好坏和基层医院的建设,而护理质量是护理业务技术管理的核心,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1]。本文根据2004年中山市镇级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状况调查表提供的资料,分析目前中山市镇级医院聘用护士的现状,寻找合理的管理对策,以进一步促进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

1聘用护士现状

1.1思想不稳定,人员流动大原因如下:(1)待遇低。目前绝大多数医院未做到同工同酬,聘用护士待遇低于正式护士。(2)工作压力大。医院减员时,先辞聘用护士,其工作压力大于正式护士。(3)聘用护士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大多数医院未能帮她们办理养老保险及医疗保险。(4)职称问题不能解决。

1.2学历低,人员素质不高由于我国护理教育以中专为主,部分高学历护士不愿做聘用护士[2]等原因,导致医院聘用护士的学历偏低。中山市21所镇级医院619名聘用护士中,大专学历护士仅为2.8%,其余均为中专学历。再者聘用护士的来源不够理想,因为镇级医院的工作条件、环境相对大医院来说有一定差距,来镇级医院应聘的护士多为大医院求职落选后转来镇级医院的,综合素质不高。

1.3再教育和培训难医院招收聘用护士的主要目的是缓解护理人力不足,减少医疗服务成本,因而很少考虑聘用护士的在职教育问题,即使有些医院组织了在职教育,也都不规范,计划性不强,很少有医院将聘用护士送出去进修学习,聘用护士得不到深造学习的机会。

2对策

2.1制定规范严格的聘用标准,把住“入门”关聘用护士必须是国家正规卫校培养并持有毕业证者,必须有护士执业证书(新毕业护士可作为助理护士使用,限期在2年内获得执业证书)。通过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操作考核合格者,进入临床科室试用3个月后,进行综合考核评分,择优录取,这样可保证聘用护士的素质,避免需要护士时临时招聘、无法选择的弊端。

2.3提高福利待遇,实行人事,稳定护理队伍提高工资待遇,参照同年毕业护士工资标准为聘用护士套发工资,与在册护士一样发给奖金,提高她们的生活水平;及时办理保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聘用护士办理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解决聘用护士的后顾之忧,稳定聘用护士队伍,减少聘用护士的流失;提高政治待遇,按照《劳动法》有关规定,保证聘用护士同在册护士一样享受法定节假日、婚、产假等,保护她们的合法权益。另外将聘用护士纳入社会大循环,实践人事制度,通过人才交流中心,建立专业技术干部人事,签订《人事合同书》,对聘用护士人事档案进行统一管理,同时办理人事关系及人事档案的调动传递手续,可报考全国专业技术职称和代办各类人事档案的调动传递手续,为其今后在社会上合理流动提供资料,使聘用护士管理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道路。

2.4提供人性化服务,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一个好的人际氛围是人才潜能得以最大发挥的先决条件。为聘用护士提供人性化服务不是一句空话和表面的形式,而是一种具体的本质和内容,要融入到我们每一个管理者的理念中,人性化服务要求从传统的被动服务模式转为主动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人主观能动性,挖掘内在潜力,时刻为聘用护士着想。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到换位思维、主动察觉、主动沟通、主动关爱,为聘用护士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工作及学习氛围,定期进行谈心、座谈交流,了解她们的生活、工作和思想动态,帮助她们解决实际困难。总之,人性化服务是一种永无止境的质量品质要求,要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服务理念。一切管理工作的根本问题,就是要做好人的工作,人的主动性发挥得越好,管理的客观效益也越高。

2.5推行激励机制,满足自我实现需求根据马斯洛的层次论,不仅要满足聘用护士的物质需要,还要分析她们的心理需要,尽可能满足她们自我实现的需要。对聘用护士的学历教育、专业培养、职称晋升、评优奖励等方面给予在册护士一样的待遇,对工作表现好、业务能力强的聘用护士可优先转为正式护士,鼓励她们参与科定管理与决策,增强主人翁责任感,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2.6重视聘用护士人才的培养和选拔高品质的服务来自高素质的护士,医院及护理部要鼓励聘用护士接受继续教育,在工作时间安排上,对参加后续学历教育的聘用护士,科室为她们同正式护士一样提供最大便利,鼓励她们参加学术活动,积极撰写护理论文。对聘用护士中的业务能力突出者,作为科室业务骨干培养,提供培训机会,充分发挥她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在护理队伍中形成一个良好的竞争机制,促进护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医院护理论文篇(6)

自2013年8月16日至2013年12月3日,进行2轮专家函询,函询问卷采用现场填写或E-mail的方式发放和回收。第1轮问卷回收后,研究组对问卷进行筛选并编码,统计分析数据,根据专家意见对条目进行查证修改,不能确定的内容与专家进行当面或电话沟通。最终形成的第2轮问卷包括修改后指标及上一轮函询结果反馈。第2轮问卷回收后研究组同样对资料进行统计整理,最终确定指标体系。

1.2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Excel2003和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专家积极系数用2轮问卷回收率表示;专家意见集中程度用算术均数表示;专家权威程度用权威系数表示;专家意见协调程度用变异系数及肯德尔和谐系数表示[5]。本研究采用优序图法确立一级指标权重[5],根据专家对各项指标重要程度的判断确定二、三级指标权重。指标筛选标准为:指标重要性赋值均数>3.50且变异系数<0.25。

2结果

2.1专家积极性和权威程度第1轮发放问卷27份,回收有效问卷23份,有效回收率为85.2%,其中有13名(56.5%)专家提出修改意见。第2轮发放问卷23份,回收有效问卷22份,有效回收率为95.7%,其中5名(22.7%)专家给出修改意见。2轮函询有效回收率均高于70%,说明专家对本研究合作态度积极,研究结果可信度高。函询专家权威系数为0.89。说明本研究选取函询专家权威程度高,进一步说明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2.2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经过2轮函询,各指标重要性赋值分数分别介于3.24~4.78、3.36~5.00之间,94.6%以上指标重要性赋值分数高于3.50,说明专家意见较为集中。两轮函询变异系数分别为0.08~0.36、0~0.32,93.2%以上指标变异系数满足筛选标准;两轮函询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6、0.33,均P<0.01。该调查结果充分说明22名专家具有较高的协调程度。

2.3各级指标重要性赋值、变异系数及权重最终确定的肿瘤专科医院护理质量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0项,三级指标56项,见表1。

3讨论

3.1本研究基于“结构一过程一结果”模式构建体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可以应用于护理管理者对医院护理质量的监督、检查,还可以作为医院自身改进护理质量的参考依据。因此,构建一套科学合理、实用有效的肿瘤专科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尤为重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应用结构-过程-结果模式构建医院护理质量评价体系[6]。此模式涵盖了护理服务的各个阶段,环节之间彼此联系紧密。本研究以此模式为理论依据,通过德尔菲法构建医院护理质量指标体系,确保护理质量评价工作的有效实施及落实。

3.2指标体系的确定过程

3.2.1指标体系删减条目及讨论结合2轮专家函询结果,并经过研究组讨论、查证,本研究对指标体系的修改如下:合并二级指标2项,删除三级指标7项,新增三级指标3项,修改三级指标4项。其中,条目“教学护士比例”被删除,可能是因为肿瘤专科医院工作量大,没有设置专职教学护士,医院也未设置特定比例,各医院依照自身护理资源设置教学护士,因此此条目未列入评价体系。条目“患者出院计划的落实率”、“癌症患者出院后的随访率”被删除,笔者认为部分护理管理者仍未意识到延续护理的重要性,对于患者出院后的护理还需要提高重视程度。也可能是因为患者出院后状况难以控制,因此函询专家未将这2项列入评价体系。二级指标“2.3护士满意度”的三级指标中“护士年离职率”被删除,有专家认为影响护士的离职原因众多,不能单纯以护士离职率评价护士满意度的高低。

3.2.2护/患满意度条目争议大本研究中条目“2.3护士满意度”属于过程指标。在函询过程中,有专家指出护士满意度应属于结果指标。研究组通过查阅文献发现结果指标主要从患者角度出发[9],而护士满意度则被认为可能与患者满意度等有关[10]。研究组认为护士满意度的高低会影响其工作积极性,进而影响护理工作质量,因此条目属于过程指标。另外,二级指标“3.1患者满意度”重要性均数为4.64±0.49,明显高于条目“2.3护士满意度”(4.14±0.47)。有文献表明患者满意度较好地反映了服务、技术和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代表性[11]。专家更加认可患者满意度的重要性,而护士自身的满意度还应该得到护理管理者的进一步重视。

3.3肿瘤专科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

3.3.1指标体系突出肿瘤护理特色本研究在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结合肿瘤专科医院护理特点,注重突出肿瘤护理特色。条目“1.3.5骨髓移植病房护士数量及资质结构比”、“2.1.9放/化疗废弃物处理的合格率”、“2.2.2化疗药物给药防护技术的合格率”、“2.2.3放射性药物给药防护技术的合格率”、“3.2.5化疗药物外渗年发生率”均为肿瘤专科医院特色指标,从函询结果可以看出专家一致认为这些条目比较重要,能够反映肿瘤专科医院护理质量水平。条目“2.1.14肿瘤症状控制的有效性”、“3.1.3患者对疼痛管理的满意度”、“3.1.4患者对化疗药物毒副作用控制满意度”均为医护合作项目,重要性均数相对较低,变异系数高。有调查显示医护合作项目中医生占主导地位,护士处于从属地位。有函询专家认为以医护合作项目作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准确性不高,不能充分显示护理质量的高低,因此专家认可度较低。

3.3.2指标体系注重条目的客观及可测量性护理质量指标是护理工作中某一现象数量特征的科学概念和具体数值表现的统一体,对护理工作具有导向性作用。本研究在制定肿瘤专科医院护理质量指标体系的过程中,注重指标的数量化和可测量性。本研究三级指标中有53项(94.6%)指标以“比”、“时数”、“例数”、“率”、“满意度”形式出现。以量化形式对各指标进行评价,避免管理者主观因素的影响,更加客观的评价护理服务。护理质量指标的制定要求从临床实际出发,能反映护理活动的重要方面和实际质量,易于测量和观察。当前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已经由定性管理转化为定量管理,科学、真实的数据更能直观地展现护理效果及存在问题。

医院护理论文篇(7)

护士工作量大,拖班现象普遍,经常倒夜班,影响个人生活;社会对护理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护士面临的职业压力日益增强,导致护士产生职业疲惫,护士离职率升高。Sofield等调查发现,91%护士在过去的1个月里遭受了言语谩骂,>50%护士不能够恰当应对这些侮辱。这种来自外界对自身工作的怀疑与误解,是护理工作中最大隐形压力。

1.2缺少晋升、晋职和继续教育的机会

据研究报道,职业生涯规划尚不够清晰占护士离职原因的第2位,护理专业深造机会少,发展空间有限是护士离职的一个重要原因。英国一项9625名护士参与的调查发现,护士对晋升和培训机会的不满意比对工作负荷和工资的不满意,对护士的离职有更强的影响作用。随着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现阶段医院中高学历、年轻的护士越来越多,他们具有更高的职业发展需求,希望被认可、受尊重。学历越高的护士,自我实现的要求越强烈,因此流失往往与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关。

1.3薪酬

薪酬也是影响护士稳定性的一大因素。我国医护薪酬相比悬殊,护士薪酬普遍较低,这与护士所从事的高风险、高工作负荷的工作相比,他们并不能得到公平、合理的报酬,只有建立公平合理的薪酬机制才有利于护理队伍的稳定。但Hasselhorn等采用努力-回报不平衡模型(ERI)研究欧洲7个国家护士的职业疲溃和离职意愿之间的关系时发现,ERI得分越高,离职意愿越高。Gardulf等对打算离职的护士进行访谈,发现在每年设置薪酬之前护士很少有机会参与讨论其业绩。因此,护士离职因薪酬离职原因中,不仅因为薪酬数额的不满,未对自身工作成绩的肯定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1.4护士自身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储备不足

有研究认为护士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之一是由于缺乏工作经验,所学知识不能满足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需要,担心工作中发生差错事故;应对能力及沟通技巧欠缺,在遇到急、危、重患者或抢救患者时常显得力不从心。由于目前护理人才的低准入困境,在面对外界的质疑,及自身条件不足的条件下,思维上有一种先入为主的弱势,这种先入为主的弱势思维,在临床实际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起到一个反向作用,对于护理队伍的稳定性造成难以估计的潜在影响。

2维持护理队伍稳定性的管理举措

2.1重视医院文化建设,打造“家”的文化

许莉的研究报道称缺乏归属感是影响年轻护士角色适应的因素之一。我院非常重视护士的归属感问题,上至院长下至陪护人员都是相敬如宾、亲如一家,大家互相尊重、支持、帮助,处处体现温馨的感觉。医院通过一系列的文化活动体现对护士的关怀,如护士每月每人活动基金100元,科室通过聚餐、外出休闲、旅游等形式丰富护士的生活,增进护士间的感情;护士特有的孕假待遇,凡工作满三年,独立上夜班的正式工护士,从怀孕开始到生完小孩满一岁,可以申请休孕假,到小孩一岁才上班,而且医院补给相应的生活费,体现了医院对护士的关爱;提高护士的夜班费等,处处体现医院对员工的关怀。我院护理管理部门不仅在文化建设上着力打造家的文化,还一直致力于为护理人员创造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重视护士的工作价值和意义,增强对自身工作的认同。Sofield研究认为护士往往会因为某一特殊的事件产生强烈的离职意愿,并迅速导致离职行为的发生。因此,好的工作环境在好的文化的渲染下,护士对自身工作认同感随之增加,对于稳定护理队伍起到重要作用。

2.2建立护士能级进阶管理模式,探索护士岗位管理

2.2.1护士能级进阶模式是针对临床护士的一种系统性专业能力培养与评价制度

旨在通过核心能力而非按年资、职称、学历来评价和使用护士,它是管理者按护士的不同能级来定岗、定级、定责、定薪的一种新型护理管理模式。有研究表明,能级进阶模式既能提升整体护理品质、开拓护理事业发展,又能通过鼓励护士不断晋级,增加专业满意度并减少人员流失,已成为发达国家医疗机构广泛采用的临床护理管理模式。

2.2.2我院从2005年开始尝试根据护士能力的不同,护理部建立了相应的各层级护士的进阶方案、培训安排、使用管理规定等

对护士进行分级管理使用,根据工作任务,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工作,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工作。高年资护士对低年资护士进行指导和帮助,让护士有专业成长的空间和时间。不同层级、不同能力和经验的护士共同服务于病人,共同抵御风险,提高抗风险能力,团队合作,优势互补,让病人得到优质、均质的服务。2011年开始,在护士能级进阶模式的基础上,探索护士岗位管理,遵循公平、公正、能级对应的原则,以护士能力为主要目标,构建护士职业生涯晋级平台,用机制和政策引导高年资、高学历、高职称的护士进入临床一线的关键岗位直接服务于患者。

2.2.3重视人才的培养,不论资排辈,重视护士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表现

工作满五年,考到护师资格后,就能竞争上岗,争取成为专科责任护士,工作五年,有能力的护士可以竞聘护士长,平台非常大,每年,我们都提升一部分年青的护士长,只要有能力,机会人人平等。

2.3创新护士绩效管理模式,实行护理部总额包干制

2.3.1在薪酬管理上实施年薪制管理,经过三轮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护士两年进行一次调薪。

2013年开始,护士薪酬由护理部实行总额包干,绩效工资由护理部直接管理,护理部通过“护理部-大科-护理单元”的垂直管理模式,考核护士的绩效工作。

2.3.2“公平理论”认为,工作积极性不仅与个人实际报酬多少有关,而且与人们对报酬的分配是否感到公平更为密切。我

院护士薪酬由其护士所属层级、等级、档次决定,在护士分配上,通过建立各层级护士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由护理单元→大科→护理部进行考核分配。对于高风险、高技术、高工作量科室的夜班护士,如急诊、ICU,另外给予500元/月岗位津贴,真正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优岗优酬。这种根据工作岗位的不同额外补助的方案,首先起到对特殊岗位工作价值的肯定作用,同时无形之中形成一种激励氛围,鼓励护理工作者创造更多的价值,稳定了护理队伍。

2.4重视护士全方位的培养

2.4.1重视护士的专科培训。

对于新毕业护士实行脱产2个月的培训,通过丰富多彩的培训内容及方法,使新护士比较顺利地完成从护生到护士的角色转换;落实护士各层级核心能力培训,使不同层级的护士的专业技术、专科技能不断提高;护理部每年根据医院发展需要及人才培养计划选送优秀护理骨干外出进修学习,如赴港专科护士的学习、广东省专科护士的学习等,有意识地引导护士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增加护士对医院的忠诚度,减少优秀人才流失。

2.4.2重视优质服务的培训。

医院非常重视护士的培养,用心地培养每一位护士,2010年医院与新加坡国际管理学院在新加坡签署了“创建医院全面卓越服务体系的协议”,聘请新加坡国际管理学院专家不间断地到院对医院的服务质量进行全面的培训与提升,建立医院内训师团队,形成优质服务分享会常态化的管理模式。

医院护理论文篇(8)

研究型护理就是以护理服务标准和护理技术规范的产生和传播为使命,立足临床实践,重视科学研究,在护理创新中培育高水平科研成果、培养高层次护理人才、完善护理服务品牌形象,充分发挥护理专业价值,为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和人类健康做出应有贡献。

1.2研究型护理内涵

研究型护理包含4层含义:一是强调护理服务标准和护理技术规范的产生和传播,经过实践检验、科学凝练、行业认可的服务标准和技术规范有助于保证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二是强调临床实践与科学研究关系,护理科研离不开临床实践,科研源于临床,服务于临床,通过科研促进临床护理方法的改进、护理技术的提高、护理结局的改善;三是强调人才培养在推进研究型护理中的重要作用,技术优、能力强、素质好的高层次护理人才不断涌现,能够为护理专业的发展提供保证;四是强调护理的专业价值,使护理服务适应和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和环境等诸方面的健康需求,为维护和提高人的健康水平发挥作用。

1.3研究型护理特征

研究型护理一般应具备以下4个特征: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为目的,以持续护理创新为动力,以造就高层次护理人才为关键,以发挥护理专业价值为己任。

1.3.1以提高护理服务水平为目的。推行研究型护理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护理服务水平、提升患者满意度。在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模式下,护士的职业功能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对护士的职业道德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切从病人利益出发、尊重和关爱病人成为护士职业道德最基本的原则和要求。作为服务的提供者,如果不能适时转变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就无法得到患者的信赖,就无法适应医疗市场的竞争环境。

1.3.2以持续护理创新为动力。如何适应人们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拓展护理服务的领域,深化护理服务的内涵,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是新形势下护理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对此,不能墨守成规,固步自封,要以创新的思维、发展的眼光,立足临床实践,积极开展护理研究,通过临床护理问题的解决,不断推动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

1.3.3以造就高层次护理人才为关键。以高级护理实践培训为牵引,以强化基本技能培训为基础,以拓展专科护理技能培训为支撑,打造高素质的专业化护理人才队伍,提高护理水平,推动护理学科发展。

1.3.4以发挥护理专业价值为己任。以被动执行医嘱为工作主线转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开展工作,提供更为整体化、连续化、专业化、个性化、人文化的护理服务。要从整体人的角度出发,履行专业照顾、协助诊疗、健康指导、心理支持、沟通协调的护理职责,通过特定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与专业实践相符的价值观、伦理道德来服务于人群及整个社会,为维护和提高人的健康水平发挥作用。

2创建研究型护理的主要思路与做法

2.1更新服务理念是前提

研究型护理应该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护理质量为核心,以护理人才培养为关键,以学科发展为引领。在该理念指导下,明确护理服务宗旨,即“用我们的爱心、耐心、细心、热心和奉献精神创造一流的护理质量,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竭尽全力提高病人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确立护理工作目标,即“为病人提供规范、快捷、安全、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尽最大努力满足病人需求”。

2.2创新管理机制是关键

2010年初,在深化医改、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背景下,原卫生部在全国卫生系统启动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要求各级各类医院推行优质护理服务,实质是医院护理服务模式和护理管理改革,通过加强科学管理,建立起一个优质服务常态化、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研究型护理新模式需要更加科学、高效、灵活的保障管理机制,营造更加和谐创新的工作氛围,推动护理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

2.3集聚创新人才是根本

总医院于1996年被批准为护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7年被授予博士生招收资格,2011年被批准为护理学博士授权点,现有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2名,高级职称护理人员56名,博士学位4名,硕士学位20名,本科学历294名,大专生824名,大专以上学历护士占60.18%,比目前我国护理队伍大专护士比例(25.6%)高出34.6%,形成了合理的人才结构。近年来,选送百人出国(境)培训、学术交流,为研究型护理模式的创建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2.4构建科研平台是保障

良好的科研平台和环境有利于科研工作顺利发展。一是鼓励护理人员提高学历层次,脱产或在职参加本科、研究生层次学习,取得学历后给予报销学习费用。二是加强护理科研知识培训,邀请院内外专家讲授科研选题方法、医学统计学、文献检索和论文书写等科研知识,选派有科研能力的人员外出学习,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培训班。三是定期组织召开“开题报告会”,护理论文新技术汇报会,立项课题汇报会等。四是医院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对发表护理论文、获国家专利的人员年底给予一次性奖励,对获得护理科研成果人员给予重奖,作为评优、评先、岗位竞聘、职称晋升的必备条件,并与护士长考核挂钩。五是设立护理科研专项资金,鼓励护理人员搞科研,取得上级资金课题医院给予相应的配套资金支持。

3创建研究型护理成效

总医院创建研究型护理以来,经过4年建设,在护理人才培养、护理学科建设、护理服务提升以及护理品牌塑造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申请各类课题16项,科研经费200余万元。每年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十余项,在国家统计源期刊200余篇,在SCI、Medline收录期刊近十篇。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2项、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10项。护士中有40多人担任中华护理学会和北京护理学会专业委员会各项学术职务,10多人担任国家统计源期刊杂志编委,在军内外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

4创建研究型护理意义

4.1回归护理本质

护理是对病人的这些反应进行观察和判断,进而报告并协助医生进行治疗处理。现代整体护理强调在诊治伤病同时,观察、判断和处理病人伤病的反应,尽量满足和缓解伤病或治疗过程给病人在情感、心理、功能等整体方面所带来的个性化需求和改变。因此,与医生形成互补的是,护士职责正是全面、连续地观察病情,她们关注的焦点是病人疾病的反应和病情的变化趋势,工作核心是运用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知识,运用科学的护理程序工作方法,了解和评估病人的健康状况和需求,对人的整个生命过程提供照顾,以实现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的目的。

4.2洞悉护理内容

研究型护理包括生活护理、治疗处置、教育指导、心理护理、监护观察、功能训练和专业护理等7项内容,对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活护理内涵是专业照护,焦点是判断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并要观察病人身心情况;治疗处置核心是执行科学的操作规范,并将护理评估、心理护理、健康宣教贯穿其中;教育指导在于选择关键时间节点,实施个性化指导,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心理护理应根据每个病人的具体心理反应因人、因病、因时而异地进行,缓解病人的无助、紧张、焦虑或恐惧等不良情绪;监护观察要求及时、量化、动态;功能训练要有明确、量化的训练计划;专业服务核心要尊重病人、方便病人,才能使护理工作更加贴近临床、贴近患者。

医院护理论文篇(9)

发放问卷2000份,调查护士949人,护师801人,主管护师250人;中专学历552人,大专学历1288人,本科学历160人;工作年限<5年800人,5~10年658人,>10年542人。通过调查,发现工作5~10年的护理人员及高学历护理人员能够利用自己的护理知识和工作经验开展少量健康教育工作,而护理人员少、无任何考核与肯定机制、健康教育重视不够、缺乏相关知识和沟通技能是健康教育难以实施的主要原因。

1.2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调查情况

调查医院20所,发放问卷20份,有效问卷20份,有效率100%。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医院不重视健康教育,没有将其列入医院规范的诊疗及考核内容中。

1.3患者或其家属调查情况

90%以上患者希望医院能提供与疾病诊疗相关以及对康复起到帮助作用的高质量、效果好的健康教育。

2讨论与分析

2.1存在问题

2.1.1医院管理层重视不够医院管理层没有意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临床意义,没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建立健全规范的实施过程以及科学的考核评价标准。所以,临床护理人员也难以认真、规范、有效地实施健康教育活动,仅从患者需要角度随意讲解,难以真正发挥健康教育在护理乃至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

2.1.2没有足够的健康教育时间调查发现,不同职称、学历及工作年限的护理人员均认为没有足够的健康教育时间。说明护理工作繁忙、任务重、人员编制不足是影响健康教育实施的又一原因。

2.1.3缺乏健康教育知识及理念调查发现,护理队伍中28%的是中专毕业生,而有些高学历也是工作后通过继续教育取得的,所以部分护理人员健康教育意识淡薄,且知识结构较局限,如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知识缺乏。现在的医疗是以人为本的医疗,医疗护理模式也需要发生转变,应以患者为中心,以健康为重点,实施高效规范的健康教育。

2.1.4健康教育方式不当部分医院开展的健康教育流于形式,无个体化内容,仅为入院介绍、住院须知、手术须知等,教育内容、方式、效果有待于改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育内容教条,没有个体化内容,不能针对患者的病情及个人需要实施;

(2)教育方法单调,无形象、通俗、高效的手段,仅是简单的说教;

(3)缺少健康教育效果监督、评价体系。

2.2解决策略

2.2.1加强医院管理层面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1)健康教育作为医院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投入少,治疗效果好,符合目前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要求与趋势,对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患纠纷及提高护士整体素质均有积极意义。因此,要转变护理模式,使健康教育根植于医疗活动的全过程,让患者享受高效、人性化的健康教育。医院应该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建立规范、科学、完整的健康教育程序及考核评价体系,将健康教育融入护理质量管理过程中,使健康教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将健康教育贯穿护理工作始终,贯穿于患者入院至出院的每一个环节,而且制定效果评价考核指标。

(2)病区应将健康教育内容程序化、日常化,分解到各班工作日程中,落实执行。护理部应该制定健康教育考核指标,对实施情况加以监督考核,并列入护理质量考核体系,以使健康教育逐步推进、深入开展。

2.2.2提高护理人员健康教育水平。

(1)全面有效地开展健康教育,满足患者需求。加强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知识及技能培训,加强对护理人员尤其是护师以上人员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培养一支能承担医院健康教育任务的护理骨干队伍。

(2)调查发现,部分护理人员学历低、工作年限短,掌握的知识偏重医学,缺少相关心理及健康教育知识,对健康教育认知不全面,教育意识淡薄,应引导其学习一定的健康教育技巧,理解健康教育的内涵与外延。通过参加院内外培训、各种讲座重点对护师以上本科和大专学历护理人员进行有计划的强化训练,使其基本掌握有关行为科学、传播学和预防医学的知识与技能,成为病区开展健康教育的主要力量。

2.2.3解决护理人员少问题调查发现,健康教育时间不够,主要是因为护理人员数量不足,这也是医院长期存在的问题。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医院建院理念转变,需要逐步解决人员编制问题。同时,护理人员应该正视暂时的困难,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缓解工作压力,积极开展健康教育。

2.2.4健康教育方式尽管病区健康教育以不同的形式开展,但教育效果均不佳,内容形式都有待于完善。

(1)各科室及病区应该根据不同疾病、患者特点及要求制定图文并茂的健康教育宣传手册、板报等,添置视听器材,如投影仪、幻灯片、录像和光盘等,选择适合的宣传方式,使患者获得规范、具体、完整、有效的健康教育。

医院护理论文篇(10)

为市区12家基层医院在2013年1月~12月发生职业暴露的护理人员,共98例。

1.2监测方法:

护理人员发生锐器伤职业暴露后,立即对伤口进行局部处理,并报告科室护士生长,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卡”,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简称院感办)。院感办工作人员审核“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后,对职业暴露情况进行评估,随后至传染科咨询与就诊,感染办对每例职业暴露进行定期随访。

2结果

2.1职业暴露人员分布

2013年1月~12月12家基层医院共有98名护理人员发生锐器伤职业暴露,主要集中在大、中专院校毕业人群,占80.62%,居首位;工作年限≤5年的人员占63.27%;初级职称人员68.37%;在不同的岗位,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科所在科室以外科为主,占72.45%,职业暴露护理人员学历、工作年限、职称及所在管室分布构成比(%)。

2.2职业暴露方式及发生环节:

职业暴露方式以静脉针头或套管针为主,占48.98%;职业暴露发生环节以静脉输液时或拔针时为主,占42.86%,锐器伤职业暴露种类及操作环节构成比(%)。

2.3暴露源疾病分布及发生率:

暴露源患者中乙型肝炎59例,占60.20%,丙肝15例,占15.31%,梅毒9例,占9.18%,暴露源疾病分布及构成比(%)。

3讨论

3.1锐器伤职业暴露风险分析

3.1.1职业暴露人员分布及暴露源病种:

98名职业暴露人员中,工作年限≤5年的人员占63.27%;初级职称人员占68.37%;主要集中在大、中专院校毕业人群,占80.62%,居首位。近年来基层医院工作年限长、职称较高的护理人员严重流失,护理人员结构不合理,新招进的大批员工大多学历不高、工龄较短,主要集中在临床一线,由于缺乏必要的职业暴露防护培训及医疗保障,对职业暴露的防护意识较为淡薄,是发生职业暴露较多的人群。由于外科诊疗、护理操作多,患者突发应急状况频繁,工作紧张度及劳动强度较大,所以发生职业暴露明显高于内科。而暴露源又以血源性疾病多见,患者中以乙型肝炎为主,占60.20%。我国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约1.2亿,占人口总数的10%,乙型患者的增多,相应增加了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成为主要的医院血源性传播疾病。

3.1.2锐器伤职业暴露种类及操作环节:

职业暴露种类以静脉针头或套管针为主,占48.98%;职业暴露发生环节以静脉输液时或拔针时为主,占42.86%。有调查报道经常接触针头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是不接触的2.3倍,护士是医院中接触针头频率最高的人群,所以也是针刺伤发生最多的人群。一方面对职业暴露带来的伤害重视不够,普遍认为一点小伤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简单处理就行了。另外,一些护士存在较多的不良行为习惯,如重复穿刺不更换针头,针头回套,抽血后针头随意放置或插入瓶塞,掰安瓿不注意防护等。

3.1.3防护环境及设施不到位:

基层医院普遍存在病室布局不合理,工作环境狭小,凌乱光线不足;基础设施及设备落后,为了节约开支和成本,不注重防护器材的购人,如安全留置针、无针连接系统、正压输液针头等在基层医院很难普及,未能配备足够的锐器盒放置锐器,使用后的针头时间长或锐器盒装量太满等,有的基层医院连一次性手套也不能常规提供,使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机会增多。

3.1.4护理人力资源不够: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护理人员严重缺编,超负荷工作造成身心疲惫,精力不集中,往往忽视对自身的保护,长期处于针刺伤等职业暴露的危险之中。

3.2锐器伤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3.2.1加强培训教育、增强防范意识:

通过讲座、通讯宣传栏、会议和编印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手册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对新上岗及在职人员,进行职业防护知识和技能培训,不断的灌输职业暴露的危害及相关的知识,以教育和指导护理人员自觉遵守操作规范,正确掌握防护技能和避免职业暴露的发生。

3.2.2注重安全操作、实施标准预防:

有资料表明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执行规范操作。通过调查了解,在98例锐器伤职业暴露中,主要原因为,护士在为患者拔针回收过程中,不规范操作,被针头刺伤;损伤性医疗废物未按要求回收至利器盒中等。为此,护理人员应养成规范的操作习惯,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牢固树立在医疗活动中认定所有的患者都可能具有潜在传染性的观念,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必须实施标准预防,在接触血液、分泌物及排泄物等的操作应戴手套,手部皮肤破损时必须戴双层乳胶手套,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

3.2.3改善工作环境、加大职业防护设施的投入:

医院管理者应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配备安全医疗器材,保证操作环境光线充足,采用真空采血管抽血穿刺最好选用安全型套管针,避免血液外渗造成污染,提供足够的锐器盒,当锐器收集到3/4时即进行封存,养成凡是操作就携带治疗车或治疗盘的良好习惯,治疗车及治疗盘内放置小利器盒,拔针后直接将针头放入利器盒,避免针头及二次分类造成的锐器伤职业暴露。

3.2.4合理配置和使用护理人力资源:

有文献报道工作量越大,工作越忙,越易发生职业暴露。这要求医院管理者合理配备护理人员,实行弹性排班,为护理人员创造相对宽松的工作环境,减轻护理人员的紧张状态,从而保证工作的安全性。

医院护理论文篇(11)

2012年01月~2014年05月,在我科住院的急性肾盂肾炎患者158例,其中男48例,女110例,年龄19~88岁,平均年龄45.3岁。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15例,占9.5%,高中文化38例,占24%,初中及以下文化105例,占66.5%。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9例,两组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疾病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患者入院后当班护士对患者进行常规入院宣教,护士机械地执行医嘱,临床工作中对患者随机实施健康教育,实行功能制护理。

1.2.2试验组

由科护士长、护士长、病区护士组成临床研究小组,制定工作职责、计划。科室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的培训,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以时间为横轴,以护理流程为纵轴,根据专科特点细化分级护理内容,按计划制定健康教育内容,包括:饮食指导、检查指导、用药指导、疾病知识宣教等。由专科医生、床位护士制定临床治疗、护理计划。按临床护理路径实施连续动态的有计划性的护理服务。向患者讲解CNP的流程及特点,优点。按计划进行健康教育活动,完成后由护士在计划表相应栏内打钩并签名。临床工作中及时观察患者变异因素,及时分析资料,查找原因,不断优化护理流程。护士长参与指导,督查工作。及时发放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并记录两组的住院时间、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患者满意度。在患者出院后收集护理路径表,评价临床实施效果。

2结果

从汇总的数据结果来看,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试验组高于对照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住院天数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3.1应用CNP提升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急性肾盂肾炎是肾盂粘膜及肾实质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主要是大肠杆菌感染,另外还有变形杆菌、葡萄球菌、粪链球菌及绿脓杆菌等引起的感染。治疗不及时易合并休克和毒血症。住院患者初中及以下文化者占66.5%,健康教育知识理解力低下,接受能力差。对患者进行随机健康教育,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率低。通过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使床位护士按计划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使护士知道何时对患者实施何种内容的健康教育,使健康教育程序有章可循。护士长不断抽查了解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不断分析原因,总结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不断提高健康教育质量。患者通过有计划的健康教育过程,熟悉疾病病因,掌握各项检查注意事项,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提高,积极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