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比较教育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2 17:37:20

比较教育论文

比较教育论文篇(1)

第一,对国外的比较教育停留在介绍层面。比较教育学是因为“研究他国教育经验,推动本国教育发展”而出现在教育学科这个庞大的学科“族群”中。“关注国际教育发展,借鉴他国教育经验”为核心的知识领域,建立起它在教育学科体系中的独特地位。然而当前很多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停留在介绍层面,单纯的现象描述居多,缺少文化层面的深刻分析,而且借鉴的国外经验,针对性不强,“放之四海而皆准”,没有将比较教育学的学科优势凸现出来。例如谈中英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比较研究,多数学者都会把英国概况、改革和发展的历史介绍一番,再说对我国宏观层面的启示,多是泛泛而谈,使这类文章参考价值甚微。

第二,未能辩证看待国外理论。对外国理论假设,要思考、质疑,保持对其的警惕性,对其适用性和有效边界要给予充分的反省。通过文献梳理,笔者发现很多研究者把建立在西方土壤上的理论框架奉为神明,把用西方理论视角引入论文中的研究视为创新,不免有牵强附会之嫌。试问不研究扎根于中国土壤的文化,怎么可能做出“接中国地气”的好文章来?因此,对中国当前国情的准确把握,是搞好教育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另一方面,外国教育也存在问题,它的“月亮不一定比中国圆”。就英国高等教育而言,它的质量世界闻名,可是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2010年12月,英国政府五次上调学费,加之政府对高校经费投入不足,高校的校外捐赠较少,导致高校建设资金短缺,引起社会动乱。再如,在牛津和剑桥这两所著名高等学府中,来自普通劳动者家庭的学生只有9%,亟待解决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可见辉煌的成就下也有阳光照射不到的阴影。因此我们在面对外国教育理论与经验时,必须辩证分析,使其在中国土壤里完成“意义转换”。

第三,研究方法上普遍重“思辨”轻实证。研究方法既是一种知识的体系(思维方式),又是一种行为规则(行为方式),还是一门学科的关键支点。比较教育研究之“比较”,并非只是把两国的教育现象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性描述,绝不仅限于“形式”上的比较,而是要做因素分析,并在多种错综复杂的因素中,得出教育规律的新研究。然而纵观中英两国比较高等教育的文章,发现国内比较教育学者多从文献、官方数据中获取国外的教育信息,空想型的思辨文章大量涌现,鲜有植根于国外的教育土地进行实证分析的文章出现。众所周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写出来的文章自然缺乏文化内涵。

第四,研究对象较片面。一般认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该国的教育发展水平成正相关,因此在比较教育研究中,长期存在着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中心的借鉴垄断局面,使得我国的比较教育学者对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研究较多,而对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研究较少,本研究在考察中英比较教育研究的同时,也关注其他国家。例如,我国对亚洲日本、新加坡、韩国、印度等国家的教育研究较多,而对亚洲其他国家的关注较少;对非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浙江师范大学非洲教育研究所,其他大学几乎没有该项目的涉猎;在拉丁美洲的教育研究上,也多是对巴西进行研究,对拉丁美洲的其他国家研究较少。由此可见,我国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还是较为片面的,未能构建成一个以高校、研究机构为核心的学术共同体来保证该学科的多方面可持续发展。

二、比较教育学去向何方

教育无论站在什么样的立足点,运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文化”都是所有探索与讨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文化的视角出发,批判吸收外国理论,形成比较教育学特有的研究范式,提高其在教育科学诸学科中的成熟度,是未来发展的根基所在。为此,比较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应着重从以下方面提升:

1.多元文化与教育相融合

多元文化既可以是一种政治态度、一种意识形态,也可以是一种历史观、一种教育思想,其核心是承认文化的多元性,承认文化之间的平等和相互影响,打破西方文明作为强势文化在思维方面和话语方面的垄断地位。教育本身就是人类社会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不同的教育反映的是不同的社会文化内涵。比较教育学的突出特点在于它所面对的是不同国家民族文化传统中的教育现象。由于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差异,构成了不同国家与社会的教育差异。从长远的发展来看,需要采用兼容并包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中国与外国的教育理念有效融合。

2.批判思考与有效借鉴相结合

在我国比较教育学科体系尚未成熟之时,多采用翻译、引进等介绍性研究。然而教育研究中过分依赖外来理论而忽视本民族和文化的研究,这是当今教育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根源之一。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批评那种不顾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一味效仿西方教育模式、制度的做法,将其比成“拉东洋车”,是“害国害民的事,是万万做不得的”,主张要“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由于基本国情、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不同,不能把英美发达国家的教育教学模式原封不动地搬到中国来。本土化才是中国比较教育研究必然的价值追求。在今后的比较教育研究中,应把国际化和本土化联系起来,互为条件,互为补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其真正扎根于中国的社会土壤之中。多融入一些中国“元素”,少一些“拿来主义”,批判思考与有效借鉴相结合,才能真正地实现中国教育的大发展、大繁荣。

3.多样化学科与研究方法相完善

近几十年来,比较教育学主动借鉴、引用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形成了描述研究法、统计研究法、因素分析法、历史研究法、阶段分析法等较为成熟的研究方法,还积极运用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统计学、语言学、数学等多样化学科来完善自身的学科建设。可喜的是,有不少研究者已将更多的社会研究方法运用于比较教育研究之中,给学界吹进一股清新之风。然而,我国比较教育研究起步晚于西方发达国家,所取得的成果基本上都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教育学界通用的研究方法和科学范式,整个比较教育学都充斥着西方化的术语。还应看到我国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相对滞后,更多是形而上的、思辨型的,因而远没有形成比较教育学独特的话语体系和基本的学术规范,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比较教育学的学科基础和发展潜力。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学科,比较教育学必须加强自身的理论架构,最重要的是彰显其在教育科学诸学科中的独特地位,提供具有概括力、解释力和生成力的方法论体系。

比较教育论文篇(2)

导言——比较教育学史中的文化研究

比较教育研究对文化的重视可以追溯到100年以前。1900年,萨勒德(M.E.Sadler)在题为《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从外国教育制度研究中学到有实际价值的东西?》

("HowfarcanweLearnanythingofpracticalvaluefromthestudyofforeingsystemofeducation")的著名演讲中,第一次指明了文化研究对比较教育的重要意义。他的一句名言是“在研究外国教育制度时,我们不应忘记校外的事情比校内的事情更重要,并且制约和说明校内的事情。”他说的校外的事情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他说:“当我们倡导研究外国教育制度时,我们注意的焦点一定不能只集中在有形有色的建筑物上或仅仅落在教师与学生身上,但是我们一定要走上街头,深入民间家庭,并努力去发现在任何成功的教育制度背后,维系着实际上的学校制度并对其取得的实际成效予以说明的那种无形的、难以理解的精神力量。”民族精神是文化的核心。也就是说,只有理解了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才能理解这个国家的教育制度。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康德尔(I.L.Kandel)等人秉承了这一思想,他们开创了因素分析时代,为比较教育中的文化研究奠定了重要地位。康德尔提倡描述历史事实,分析社会历史背景。他还把民族主义和民族性作为决定各国教育制度性质的因素提出。汉斯(N.Hans)则对影响教育的诸种外部因素加以系统化,并主张应当对形成教育的因素给以历史的说明。他把影响各国教育制度性质的因素分为三类:自然的因素(种族、语言、地理和经济因素)、宗教的因素(罗马大主教、英国国教和清教徒)、世俗的因素(人文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三类因素中文化因素占了主要地位。

埃德蒙·金(Edmund.King)也十分重视教育的历史背景。他的相对主义方法论重视客文化中的主体对教育现象的观点。要了解他们的观点,就必须对他们的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因此文化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近几十年来,文化研究在比较教育界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综观以往的研究,在文化研究上还存在着三个问题:一是比较教育中的文化研究所依赖的参照系只是西方文化,用它作为一个普遍的准则来影响包括非西方世界在内的全世界的比较教育研究,这一做法有失公正,也与当今世界色彩纷呈的各民族文化极不协调。二是对文化的理解过于狭窄,把文化只理解为“民族特性”。实际上文化的概念更广泛。三是对文化与教育的互动关系研究得不够。往往只讲到民族文化对教育制度的影响,很少谈到文化对教育主体(教育决策者、教师、家长)的观念的影响。关于教育对于文化的反作用的研究更不多见。因此,对于比较教育中的文化研究还有深入一步的必要。

一、文化的概念及其特点

文化是什么,如何理解文化?文化是一个有广泛内涵的概念,据说学术界对文化的定义已有二百多种。有的说,文化是一种生活样态;有的说,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这都有一定的道理。我认为,所谓文化,是指人类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这里面包括了人类的活动方式(动态的)和活动所取得的成果(静态的)两个方面。一般分为三个层面,即物质层面(包括建筑、服饰、器皿等等)、制度层面(包括教育制度在内的一切制度)、思想层面(包括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等)。物质层面最容易交流和吸收,制度层面也常常因为政治变革而改变,惟独思想层面具有较强的保守性和凝固性,不容易吸收异质文化和互相交融。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各民族间的交往,也总是在变化的。概括起来,文化具有以下一些特性:

第一,具有民族性。文化总是由人类的某个民族创造的,而一个民族的特性也较多地集中表现在文化中。因此文化传统和民族文化传统可以是同义词。由于世界各民族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环境不同,对自然界和社会各种现象的认识和理解不同,他们创造出各自不同的文化。例如,对待自然,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人征服自然、战胜自然;对待社会和他人,中国人主张中庸、谦让,西方人则主张竞争、斗争。这是从观念形态上讲的。表现在物质形态上也有极大的不同。例如中国的民间艺术图案讲究对称、统一、和谐;西方民族则讲究差异、多样。可见民族性表现在各个方面。

第二,具有稳定性。民族文化传统常常表现出相对的凝固性和稳定性。这种稳定性表现在时间上就是惯性。也就是说,文化传统发展变化的速度比较慢,总是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具有滞后性。这种稳定性表现在空间上,就是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也就是维持着自己民族文化的发展轨迹,往往拒绝外来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一定的保守性。所以,在世界文化交流已经如此频繁和深入的今天,各民族文化仍然保持着各自的特点,从而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民族文化传统的稳定性是民族文化传统得以保存的主要原因,但在某种程度上却表现出凝固性和保守性。它不仅在发展进程上落后于时代,有的甚至于拒绝时代变革的要求,拒绝外来文化的渗透。中国近代学习西方经过了曲折的过程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因此文化传统的稳固性具有两面意义:积极方面的意义是它保持了文化传统的独特性,即民族性;消极方面的意义是它影响到文化传统的交流和变革,阻碍着对先进文化的吸收、创造和传播。

第三,具有变异性。每种民族文化都是不断发展的,也就是不断变革的。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民族也在不断发展,民族文化也在不断发展。要发展就要有变革。也就是说,文化传统不能完全保持原来的样式,总要增加新的符合时代的内容,要去掉一些不符合时代要求的内容。例如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日本都有男尊女卑的思想传统,但是现在是男女平权的时代,这种男尊女卑的陋习就应该除掉。

每种民族的文化传统中都有优秀的内容,也不免有落后的内容。在文化发展和变革中就要继承和发扬文化传统中的优秀的东西,摒弃落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东西。对待外来文化,也是这种态度,吸收外来文化中的优秀的东西,排斥落后的东西。这就是我们在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基本的文化观。

二、文化研究与克服西方文化中心主义

要克服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观念,就要承认世界文化的多元性。自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开始,人类就有五大古代文明,即古希腊文明、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代东方中国文明。虽然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变迁,由于战争和其他原因,有些文明衰落了,希腊文明成了西方文明的源头,而东方的中国文明却一直延续到今天。但不论是哪种文明,都给世界文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文艺复兴以后,西方文明有了较快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物质生产的迅速增长,为西方国家的扩张提供了条件。实际上,西方文明是在掠夺其他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西方文化的发达,并不能排除其他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只要这个民族还存在,它的文化总是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发展的。

20世纪60年代西方出现一种现代化理论,认为非西方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是一致的,前者现在所处的阶段是后者经历过的一个阶段,非西方发展中国家要想实现现代化,惟一的途径就是西方化和照搬西方的模式,只有靠西方文明的传播,靠输入西方社会的现代化因素才有可能。这种理论代表了西方中心主义的观点。事实上世界文明并非以西方文明为中心,西方文明只是人类文明中的一个类型。20世纪60年代以后许多东方国家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创造了各自现代化的模式,打破了“现代化理论”的神话。“现代化理论”在比较教育研究中有一定的影响。70年代以后它受到许多学者的批判,现在已经不起什么作用。但是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文化观很难在西方学者中克服,原因不在于他们自己不想克服,而是他们太不了解别的文化了。尤其是比较教育,它产生于西方,长期活动在西方,更容易受到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影响。近几年来,世界比较教育学会理事会在非西方国家举行年会,对于西方学者了解非西方文化是大有裨益的。亚洲比较教育学会的成立,更有利于东西方比较教育学者的交流。

应该特别指出,以儒教为核心的东亚文化,覆盖东亚、东南亚以及世界其他东亚移民居住地区,但是在包括比较教育在内的几乎所有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它未能发挥重要作用。在新的世纪,东亚各国应自觉地挖掘本民族文化中优秀传统,使之成为东亚比较教育研究的重要理论源泉。

要克服西方文化中心主义观念,东方学者也有责任。东方学者要放弃迷信西方的观念,要跳出表面看西方教育制度的框框,深入到西方文化的深层去认识西方的教育;要在学习西方文化的优秀经验时注意理解它的实质,并尽力使之本土化。这种要开展文化研究。

三、文化与教育的互动关系

教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但它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教育离不开文化传统,教育除了受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的影响外,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方法无不留下文化传统的痕迹。例如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科学制度是在封建制度中形成的,这种科举制度把学校教育与人才的选择制度结合在一起,这就影响到中国一千多年的教育传统。清朝末年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动摇了封建主义统治的基础,科举制度终于随着政治经济的剧烈变革而彻底破灭。但是科举制度作为一种制度虽然在中国已消灭了一百年,而与科举制度相伴随的教育思想却作为一种传统的教育思想至今仍然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残存下来,追求学历,重视考试就是这种教育思想的反映。日本的所谓“考试地狱”恐怕也与中国的传统有关。

教育一方面受到文化传统的影响,另一方面它又是发展文化,创造文化的最重要的手段。也就是说,教育无时无刻不在传播文化,创造文化。文化靠什么继承和发展?靠教育。当然这种教育不仅指学校教育,也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但是学校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教育又总是根据时代的要求,社会的需要对文化传统加以选择和改造。特别是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它要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来选择文化、传播文化、改造文化、创造文化,使它符合时代的要求、社会的需要。

比较教育要了解一个国家的教育,就需要研究影响这个国家教育制度的各种因素,特别是文化因素。前面说到,文化的内涵很广。但对教育来说,最重要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例如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而东方文化则重视集体主义;发达国家多少具有大国沙文主义倾向,不发达国家总是抱有民族主义倾向。即使同是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历史文化背景不同,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民族心理也很不相同。笔者最近访问法国,适值WTO在西雅图开会,法国教授批评WTO过分重视商业,不重视文化。他们总是为自己的文化传统而自豪。但你如果到美国,就很难听到这种声音。一个国家的这种传统必然会反映到教育上,特别是反映到教育思想观念上,从而影响到教育的各个方面。这就是为什么要强调在比较教育中文化研究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只有从文化研究中才能认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的本质。

四、文化研究的困难与课题

进行文化研究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最好是采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到当地去生活一段较长的时间。正像萨德勒曾经说过的,不能只注意一个国家的有形有色的建筑物和教师与学生,还要走上街头,深入民间家庭,去发现无形的精神力量。这是难以做到的。即使在一个国家做到了,对其他国家还是不了解,仍然难以比较。

还有另一个困难是,研究者本身是另一种文化的主体,他自身已经具有本民族文化的传统,也就是具有本民族的思维定式,即使他能够深入到客文化中,如果不克服自身的思维定式,也不能得出客观的科学的结论。因此从事文化研究的比较教育学者,特别是西方学者需要克服自身的文化偏见,树立多元文化的观念,尊重别国、别民族的文化,尊重他们的价值观。

进行文化研究还需要与历史研究结合起来。因为文化传统总是历史延续下来的。不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就不可能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是怎样形成的,也就不能了解它的文化实质。因此,比较教育中的文化研究不仅是跨文化的研究,而且也是跨学科的研究。

虽然有以上的困难,在比较教育中开展文化研究不是不可能的。因为一个国家的文化总有它的表现形式。它们常常表现在他们的哲学历史著作中、文学艺术中,也常常表现在他们的教育政策、教育体制、教育管理等方面。研究他们的文献资料,特别是该国的著名学者的著作,是可以把握他们的文化实质的。尤其是近几十年来教育的国际化促进了人员的交往,许多留学生到异国他乡去学习,对当地的文化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有利于开展文化研究;各国学者的交往与合作也有利于对别国文化的了解和认识;特别是几个国家的学者如果能合作开展文化研究,则将会取得更好的成果。

我们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正在从事题为“文化传统和教育现代化”的研究,目的是想通过研究了解各国文化传统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起了什么作用、传统教育如何向现代教育转变,从而认识今天如何进行教育改革。我们的方法是;选择有在某个国家留学经验或对该国有较深了解的学者,研究该国的历史、哲学乃至于文学;研究该国教育政策文献;实地考察该国的教育,包括参观访问、和教师学生以及学者座谈;然后与其他国家加以比较。此项研究已进行了九年,第一阶段的成果反映在《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98年)这部专著中。该书研究了美、英、德、俄、日、中六国的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并对中西人文主义传统、中日人才观、中美师生观以及西方现代知识观进行了比较分析。此项研究还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还在继续中。

【参考文献】

[1]顾明远.薛理银.比较教育导论——教育与国家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顾明远.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全国比较教育研究会.国际教育纵横——中国比较教育文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4]王承绪.比较教育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比较教育论文篇(3)

二、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的改变

我教研室在进行广泛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每周一次的业务学习时间,针对当前教学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新的教学目标。21世纪是一个新的文化转型时期,跨文化与跨学科的文学研究已处于人文精神的最前沿。在讲授主干课时,如果继续拘泥于单个学科和单种文化的界限,不仅会造成学术方法的枯燥单一,也无法充分满足当今学生日益复杂、深化的学术需求。为此,在教学研究与实践中要大胆革新,打破课程壁垒,以“总体文学”的新观念将3门主课融为“一体三段”,在保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基础上,创造一种以东西文学史为底、以比较原理为纲的教学方法,训练学生的横向思维,开拓他们的学术视野,在自由的学术氛围中完成异质文化间文学的互识、互证和互补。明确的目标确定下来后,我们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教学内容的重新确定与调整。因为目前使用的基本都是20世纪90年代左右出版的教材,受时间和观念所限,其不能充分反映近十几年来的学术变化与热点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秉持一种合理、纯粹的学术立场,有意识、有目的、有选择地引进一些新的学术理论与内容,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补充教材的不足之处。例如,在讲授古典欧洲文学史时,从对英国“湖畔派”的阶级性否定转变为对其艺术性、唯美性的公允肯定;在对《简·爱》等世界名著的讲解过程中,引进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等西方先进的理论方法;在近现代欧美文学史部分,增加过去被忽略的黑人文学、犹太文学等亚文学流派。

三、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现代化

第一,利用并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我教研室的青年教师在讲授“欧美文学史”时利用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第二,系统使用PowerPoint文稿展示功能。“欧美文学史”为多专业共修课,授课人数经常在百人以上,必须在阶梯大教室进行授课,许多学生反映上课时听不清老师的声音,看不清老师的板书。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鼓励教师充分利用先进设备,全程使用PowerPoint展示教案板书,这样既避免了上述的尴尬局面,满足了学生的需求,也保证了教师上课流程的连贯性。第三,利用互联网进行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互联网在大学的迅速普及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条件,我们抓住这一新的时代产物,将专业讲授与学习从传统的班级授课转变为讲课与网上答疑、辅导相结合,促进了师生间深层次的沟通与互动。第四,利用录像、展览等手段记录、展示教学成果。我们用录像机将教改过程记录下来,以便对教改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有的放矢的具体分析。此外,我们还发动学生将师生互动的教改课程布置成可观、可感的平面展览,在教学楼内巡回展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

比较教育论文篇(4)

1前言

高校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育是学生教育中的拔高阶段,在高校教育中学生不仅仅储备大量的学术知识,还可以大幅度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为投入社会工作做好前期准备,正式由于高校教育分厂重要,人们往往更加关注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现阶段,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外高校教育管理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对比,值得人们深入思考。

2中外高校教育管理比较分析

在我国各项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是关乎民生的热门话题,不同阶段人群的教育工作成为了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点,然而,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学生教育问题,加之国外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其优势越来越突出,国内与国外的教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尤其是高校教育,对于国家人才定向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的发展,人们也更加的关注这一问题,以下是对中外高校教育管理差异的具体分析。

2.1教育管理理念比较分析

高校教育管理理念为全面推进大众化教育,让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才。然而,国内外在高校教育管理理念方面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大众化理念普及的早晚,例如美国,很早就认识到高校教育大众化的重要性并积极通过各种途径例如成立公立学校、社区院校、私立学校等全面实现高校教育大众化,让更多的人拥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相关数据表明,美国教育发展至今,高校教育入学率高达53.7%,远超其他发达国家入学率,成为了高校教育理念最为深入人心的、效果最为良好的国家。相比之下,我国的高校教育大众化管理理念形成较晚,由于人口众多,教育资源有限,教育体制不完善,教育压力逐渐加大,高校大众化教育实现过程较长,实施过程难度较大,相关数据表明,2011年我国高校入学率已达到26.95%,并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除此之外,在市场化教育管理理念的影响方面,中外高校也存在着一些差异。就美国而言,其市场化管理理念深入高校教育,无论是在学校运营经费方面还是在学生入学、毕业,各个环节中均引入市场化操作,换句话说,市场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校的发展走向以及学生的定向培养,而在中国,尽管市场化管理理念影响着高校教育管理,但现阶段我国的高校教育仍然依赖国家政府,教育经费、课程设置,发展方向等无一不受影响,纵观我国高校教育发展局面,民办高校相对市场化发展优于公办高校。

2.2教育管理模式比较分析

不同国家文化背景不同,教育环境不同,在管理模式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纵观国内外教育管理,大致分为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和中央与地方交叉型三种管理模式。就中央集权型教育模式而言,国家中央教育部门统一管理全国各大高校,高校的发展需要切实符合中央教育部分的发展要求,我国正是应用这种教育管理模式,这种教育模式有利于全国各大高校协调统一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存在着较大的弊端,其缺少办学积极性与创造性,很大程度上限制着高校的特色化发展,不利于人才的定向培养。就地方分权型管理而言,中央教育机构对地方办学主要有着指导和资助作用,地方高校自主办学,自由发展,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发达国家为典型的地方分权型教育模式,丰富了教育内涵的同时也强化了高校教育的多样性,这种教育管理模式的弊端在于,各地方发展参差不齐,不利于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就中央与地方交叉型管理模式而言,其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结合的教育管理管理模式,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英国,这种交叉型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减少单一管理模式的局限性,促进高校教育更为合理的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完全调和中央与地方管理存在一定难度,两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矛盾经常发生,也给高校教育发展带来了一定障碍。

3对我国高校教育的几点思考

综上对比可知,文化背景的不同与国情的不同使得中外高校教育管理存在着诸多差异,相比之下,我国高校教育既有着发展优势也有着一定的弊端,深入思考我国高校教育,正视我国的高校教育发展十分必要。以下是对我国高校教育的几点思考的具体分析。

3.1深化社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教育管理理念

我国的高校办学形式较为单一,制约着大众化高校教育理念的深入,故而应该开拓其他途径办学。社会化、市场化、国际化办学是现阶段我国发展高校教育的可行途径,可以通过建立董事会等方式集合社会人力、财力等资源,为高校建设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同时利用各种国内外高校论坛等形式探讨高校教育管理的突出问题,为高校科学发展出谋划策。我国在高校教育大众化发展方面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仅仅依靠国家力量办学,很难实现高校教育的高普及率,因此必须引入社会化办学。在市场化方面,我国可以借鉴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管理方式,建立资金筹集、教育管理、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竞争机制,在优化教育资源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使教育贴合社会需求,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在国际化方面,我国推行高校教育国际化既符合当前国家发展需求,更是储备人才资源,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推行国际化教育管理一是要更新思想,紧跟时代教育理念。二是深入推进国际化办学,增进中外高校人才交流。

3.2适当调整我国的教育管理模式

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可以分类推进由以中央集权型教育为主向以地方分权型管理为主转变。在教育政策法规制定、监督等方面,中央集权型管理有利于充分监督和管理各地方办学,保障地方办学的方向性;在教育教学等方面,可以赋予地方更多权利,实行地方分权型,充分调动地方办学积极性。此外,强化高校去行政化管理,逐步推进政府向指导地位转变,办学主体突出高校。

4结语

综上浅述,中外高等教育管理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的出现反映出国内与国外发展的差距,在教育发展方面也值得深度的思考。本文主要从深化社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教育管理理念、适当调整我国的教育管理模式两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我国高校教育管理水平,切实谋求高校教育发展,促进我国高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比较教育论文篇(5)

从古至今,家庭教育在整个国家教育事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邓小平曾说过;“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在人才,人才的基础在教育,教育的基础在家庭。中国是一个重视家庭教育的国家。中国深厚的教育文化传统中包含了优秀的家庭教育成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如今,家庭教育业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是千万家庭的切身利益和迫切需求。

就目前来看,我国家庭教育发展态势良好。千百年来,在家庭教育领域中不少有识之士辛勤耕耘,积累了相当丰硕的成果。并且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家,它包括了许多传统的家庭教育成分。贯穿中国古代家庭教育领域历史的是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如:德教为先,尊老爱幼,修身为本,以身作则,立志自强,博学慎思等等。这些优秀的思想源远流长。

尽管如此,家庭教育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它依然是个薄弱环节。有关教育专家长期跟踪研究认为:三分之二的家庭教育不当。他们所有的分析得出这样一些结论:第一,许多恶性事件,暴力事件不断发生,这不仅表明家教问题的严重性,而且表明开展科学家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二,当前家庭教育的误区,可以概括为“三个过多”和“一个过高”:即有相当一些父母对孩子关爱照顾过多,干涉管束过多,唠叨指责过多,普遍存在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这些问题亟待解决;第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独生子女群体增长以及离异家庭的增多等等,都给家庭教育带来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第四,农村人口占80%,农村居住分散,条件较差,家长的文化素质偏低,农村家教已成为开展家庭教育的重点和难点。

与此同时,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西方教育思想的传入,中国家长面对传统与现代家教思想,表现出无所适从的无奈。针对目前我国家教的一些不良现象,我们有必要对中西传统家庭教育从各个方面作以比较。

不过在比较之前,我觉得我们应该了解一下中西方国家的社会背景。众所周知,中国是社会主义制度,而大多数西方国家是属于资本主义制度。并且,历史文化也是不同的,中国提倡儒家思想,西方国家提倡文艺复兴。但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对家庭教育地位的态度也是不同的。在中国的传统家庭里,家长的权威意识占主导地位,而西方文明则主要强调斗争,平等,民主及人权。

当然,家庭教育是人类的一种教育实践。中西家庭教育还是有诸多共同之处。一般来说,它可以归纳于五点。

1、重视家庭教育。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认为家庭是一个人的第一所学校,而家长是第一位老师。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无论是古代、近代还是现代,家庭教育始终是处于最基础的地位。

2、家教应从小做起,及时施教。《颜氏家训》说:“父母施教,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因为“人生幼小,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杜威也认为家庭教育应及早施行。

3、父母在教育角色上的分工。无论中西,在许多文化中母亲均被描绘成是主要抚养者,父亲则起有限的作用。父亲是孩子知性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母亲则负责孩子的饮食起居,物质保障,情感满足等,是孩子情感培育的主要承担者。其结果是孩子对父爱敬畏有余,亲爱不足,使亲子关系偏差,影响孩子的健全发展。

4、重视培养孩子热爱求知的习惯,重视阅读。古代的中国父母,一向深知这个道理,他们引导幼儿从小习读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激发其求知欲望。西方的父母也非常重视家庭阅读,幼儿睡前必听一段故事诵读,这是西方家教的一项优良传统。

5、重视言传身教。父母是孩子的模范,往往一个简单的动作要比上万句指令性的灌输有效的多。

尽管如此,由于中西方地域的差异和各自文化的不同,使得中西传统家教在更多的方面表现出各自的特色。据我所知,这大概涉及了十个方面。

1、教育倾向不同。

中国父母重社会教化,轻儿童成长。中国父母十分重视社会适应性的教化,但却常常忽视了从孩子达到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来促进其成长,他们往往按照既定的模式来培养子女,为他们的成长铺设康庄大道,外铄各种品行于子女。

西方父母更重视为子女提供一个可以与之抗争的成长环境,并养成他们坚韧的个性和良好的品行,根据社会的变化和子女身心的特征不断的调节、选择自己的培养观念和方式。

2、家庭教育价值观不同

中国家庭教育职能是为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迫,传统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文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此家国同构的思维定向中,家庭教育被赋以直接的社会意义。此外,中国传统的文化又将父母教育跟子女的个体成长与成就看作是直接相关的因果。中国父母十分看重人们对他们的教子方面作出的誉毁,认为教子成材是他们的成就,而教子不善则脸面无光。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谋生,为了脸面。

西方家庭教育则认为教育的目的不是准备谋生,而是准备生存。他们所强调的“博雅教育”是具有一种塑造心智的价值,一种与功利的或职业的考虑无关的价值。

也许许多中国家长会否认这一点,觉得我是在胡说八道,觉得我太不尊重长辈。但是事实却是如此。众所周知,家长常常在一起议论各自的孩子,并将他人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加以比较。而且,比较更多的是孩子的学习。我有一个邻居,孩子刚上小学,就天天背着个大书包到处补课。因为,我那个邻居有一次和朋友聊天,被刺激到了。那个人告诉他,他的孩子没上学就可以认识300个字了,还会念古诗词,并且让孩子当场表演。而我那个邻居的孩子与他的孩子同岁,他急得不得了,孩子实在不争气,他急得拿来一本书,照着里面的方法测量她的智商。谁家孩子考了第一,他晚上就作恶梦,因为他那孩子在小学总是排在班上的20名左右。

等孩子上了大学,家长们的比较就更加激烈了。“你的孩子在哪儿上大学?’清华北大的,重点大学,脸上有光,喜形于色,上没有名气大学的,没考上大学的,黯然失色,无以言对。我的一个美国朋友,他只是一个中专毕业生,在他家附近的一个商店帮工,要让我看,他差不多处在人生的“安全线”以下,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本钱。可是他的父母对他却赞赏有加。为什么?因为他的孩子经常到社区演奏钢琴,并多次获得奖励。中国孩子上大学,往往冲着名牌,冲着重点,西方国家的孩子则往往按照对大学的喜爱程度来选择,并不是以“重点名牌”划界。

中国家庭的“比较”往往重学习,“比较”的方面较为单一,西方国家的家庭的“比较”往往注重全面的素质,中国家庭的比较,常常爱拿自己孩子的优点与他人孩子的缺点比较,使家长得以;西方家庭的比较,往往能自省自己孩子的优点和成功之处,不习惯于争强好胜,论高低上下,中国的家庭在比较时往往想突出自己的形象,有意无意地贬低别人;西方家庭的比较往往注重自身的自尊、自重、自乐。

实际上西方家庭不刻意比较,中国家庭的比较则上演成一种十分严重的问题:攀比。

3、家庭主体观与教育的相互性不同

中国传统的家庭文化因袭着统治的模式,表现为家庭内部的权威意识。强调服从和尊重,重视外部控制。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家庭的主要教育者是父母。中国父母的家长意识十分强烈。他们把孩子视为自己的独有私人财产,看作是他们的附属物。因此十分看重他们单方面的塑造,影响孩子的个性建构。他们注意到自身的形象,忽视了孩子与成人的相互作用,忽视了相互影响的过程和全面性,使幼儿处于被动地位,无视幼儿个体的存在。

西方文明是以儿童为主体的,更强调个人的奋斗,强调平等、民主并尊重个人权利。西方父母把孩子视为家庭中的平等成员,尊重孩子的人格和尊严,能让孩子独立思考,自由选择。他们尊重孩子的权利,不搞强迫教育。尊重孩子的自尊,主张孩子的天性发展,自然发展。父母的责任只在于发现并引导孩子的兴趣和潜能。为孩子创造有利的环境,重视与孩子的交流,重视教育的相互性。西方家庭教育中父母不是孩子的主宰,而是孩子的朋友。

4、教育的重心不同

中国传统文化所掌握的是生命与道德,所以十分重视生命、人伦。所以中国父母在教育上历来以道德作为最高价值取向。中国人心目中的“好孩子”首先是一个懂事听话的孩子,是指向群体的,人见人爱的。所以家长培养孩子修身养性,自我收敛,讲求含蓄,强调等级观念。中国家教的主要内涵是“仁、义、礼、智、信、忠、恕”中国孩子从小得到的是历史故事、伦理道德、忠孝节义的教导。儿童自幼耳濡目染的是冰冷的道德律令与清规戒律。自幼习读的是《三字经》、《弟子规》。

西方文化所掌握的则是知识,家庭对儿童主要是启发对大自然的好奇心与想象力。知识的创造来自好奇心。所以借由引发对大自然的兴趣,借由各种天马行空的童话故事,让孩子们具有广大的想象空间,以有利于对知识的创造,他们以儿童的心理发展作为最高指向,培养孩子的兴趣和创造力是西方家教的重心。

5、家庭本位与个人本位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家庭为本位的,注重个人的职责与义务。这在加以价值取向上呈现出如下特点:(1)家庭的教育功能强化。在中国传统社会,家庭肩负多种的社会职能。其具有家国同构的鲜明特性。而子女教育是家庭生命延续的一部分,因此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还在于达到“家教持久”的目的。它是维持发展家庭社会政治地位,保存弘扬家庭文化的重要工具。(2)教育以家庭利益为主要价值取向。“光宗耀祖”、“光耀门第”是读书人的追求与目标。个人利益与家庭利益是融为一体的。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永生观”紧密相关。

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位,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在教育上表现为将受教育者放在突出地位,强调个性的培养。个人本位与西方的家庭变革密切相关。这种教育传统历经14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18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以及20世纪初的实用主义等思潮而确定下来。卢梭倡导自然和自由的教育。杜威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个人是掌握自身经验建构的主体。但是个体本位并不等于个人主义,更不等同于以孩子为中心,家庭呼唤有丰富个性的个人,是能驾御自我,控制自我,超越自我的,拥有完美人格和健全个性的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现代个人,而不是自私自利,依赖性强的功利化的个人。

6、独立意识的培养

中国家长在教育上所持的价值是为升学而学习,他们只要求孩子用心学习,其余全不用过问。促进子女全面发展的意识淡漠,使孩子诸多方面品质的发展与提高都没有机会。中国父母完全百自己拴在孩子身上,教育责任心超重。家长角色不适当的延伸,代替孩子完成一切日常生活起居的安排,代替孩子规定学习内容,代替孩子定下发展方向。使孩子成为依赖的个人,独立性极差,使孩子除了知识学习外,什么都不会。他们在貌似无微不至的关怀下,使孩子从小养成依赖别人的习惯,在风浪面前,变得束手无策,一旦失去帮助就会怨天尤人。

西方父母注重从小就培养子女的独立意识,在西方家庭可以看到,孩子像大人一样,直呼来访亲朋好友的名字,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参与家庭的讨论。一些自己的事情不由父母包办,自行解决,自行处理。父母对孩子也不随便训斥。他们留给孩子一次次经受锻炼的机会,使孩子敢闯、敢干、敢冒险、敢表现自己。让孩子从小学会生存,具有强健的体魄,吃苦耐劳的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泰然自若地走向人生。这样独立的个性使孩子走向社会时更注重个人的能力与奋斗。

7、情感教育与体罚

家庭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爱的教育。然而也许是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含蓄的缘故,中国家庭不善于表达爱,情感教育很薄弱。中国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也是极富中国特色的。中国家庭中反复出现的一个字是“不”、“不能”、“不行”、“不要”,中国集体教育除了用否定词来指导孩子的行为外,还习惯于对孩子说“应该”。这都是家长权力色彩的体现。这样生冷的命令字眼使得情感教育受阻。而“不打不成材”、“棍棒底下出孝子”更使情感教育难以强化。

据调查,西方家庭中经常用鼓励性的语言来表达父母对子女的赞赏。西方父母更注重个人素质与情感沟通。家庭主要围绕情感的构建与培育而展开。他们会挤出时间与子女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强调心灵的沟通。在西方国家,体罚也是触犯法律的。另外,西方父母很高兴在别人面前夸奖自己的孩子,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而中国谦虚的作风使家长不乐于这样,他们认为会使孩子骄傲,他们更喜欢挑剔强化孩子的弱点。

8、教育方法的不同

中国传统的教育方法是照本宣科的灌输式教育,强调死记硬背。孩子们是接受学习。古谚之“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朱熹也说“读书记遍数,足而未诵再读,虚而已诵至满”。因此中国家长最喜欢看到孩子坐在书桌前,或摇头晃脑地背诵,或趴在书桌上演习。眼睛不离书本,手不离书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把古人的知识,圣人的经验,一股脑的装进肚,而消化不消化则不闻不问。

西方更强调孩子的“悟”。他们喜欢让孩子亲身厉行,去大自然中,去生活中探求知识。他们寓学习于多种形式。西方家庭有专门的烹饪课、手工课和游戏室。他们不认为玩和学习是对立的,更鼓励孩子出去学习,更注重孩子会思考。家长会主动带孩子去探求大自然的奥秘,去认识社会,他们奉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他们鼓励孩子去图书馆、博物馆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并参加社会实践。

除此之外,在别的方面,中西方父母的教育方法也是截然不同的。就拿“打架”来说。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播出的一期节目,邀请一位韩国青年和他的母亲到场,现身说法,谈他们的家庭教育。其间,这位申姓青年谈到了他父母把他送到了美国一所军校学习,那所学校里面有很多的“问题学生”。申先生说他刚到那里,美国的学生欺生,歧视他,经常无缘无故地打他。他和他的同学于是常常打架,最厉害的时候,他的鼻梁被打断了13次。在场的中国听众无不愕然,有人问他的母亲,“为什么把孩子送到这样的学校去读书?”他母亲说这是为了让孩子得到锻炼。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打架不可避免。中国和外国的家庭对待打架的态度截然不同。如果孩子打了架,中国的父母,首先会赶快制止,因为中国家庭和中国的教育认为“打架不是好孩子”。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被打,或是孩子被打伤,在打架现场,肇事孩子的双方父母就会身不由己地“参战”。因为,家长教育孩子的底线是“容忍是有限度的”,“挨打,打不过对方,有失尊严,是一种无能的表现,将来如何在社会立足?”事后,被打孩子的家长往往会找到学校,去评理,去要求老师严厉惩处打人的孩子。打人一方的家长,或者说打架占了便宜的一方,往往沾沾自喜,偷偷在家里表扬孩子,因为他的孩子没吃亏,有些家长就是这样公然教唆孩子的。中国的家长多数怕自己孩子吃亏,也有怕打坏别人的。像申先生的父母那样,明明知道那所学校是个“火坑”,反而偏偏把孩子往那里送,让孩子挨打受罪,这简直不可思议。

美国的家长看到孩子打架,会在一旁袖手旁观。我的朋友在美国工作,移居加拿大,他的孩子也曾挨了打,他对孩子说:“挨打了?打他!”我朋友回来探家,谈起孩子打架的事情,他说:“你应该这样教育孩子:谁打了你,你就打谁。”“这不成了打群架、教唆犯了吗?不行,绝对不行。”我表示了强烈的反对。西方国家的老师遇到孩子打架,也常常在一旁仔细观察,除了有危险,一般不加制止。事后,才找学生谈话,分析打架的得失利弊。如果孩子打了架,只要事后跟老师汇报了,就算完了。如果打架后没有汇报,即使挨了打,有理,也要受到老师的批评和惩罚。

对于孩子打架,中国的家长和老师认为打架是一场武力争斗,担心自己的孩子或是他人的孩子受到伤害,美国的家长和老师认为打架,打个痛快,只要不出事,它是锻炼孩子依靠自己的力量,培养将来面对复杂社会事物能力的一种机会;中国的家长和老师是作为仲裁者、“法官”的姿态出现;美国的家长和教师则作为“导师”的姿态出现,中国家庭处理孩子打架的思想基于数千年来孔子的“和为贵”的儒家理念;美国家长或是袖手旁观,或是“教唆”孩子“返打”,是基于突出维护个人利益,争得和保障个人的权益不能受到任何伤害的观点;中国的家庭认为为求和,即使自己委曲也要求全,美国人认为只有个人的权益得到保护和尊重,社会才能和谐,人人才能平等。

9、理财教育

中国人的君子作风是淡泊名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思维定式使中国父母根本没有理财教育的观念。在中国,挣钱养家和管理钱财是大人的事,孩子离这些还很远。他们没钱时便伸手向父母要。即使是成家立业后还是可以的。中国父母总是无偿的向子女提供钱财,一味无条件的满足子女的花钱要求,放纵孩子过分的消费欲望。

在西方,特别是美国,理财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一个分支。因此对此十分重视。西方父母一般不会不正规、无计划的给孩子钱,而是定期发给孩子一份固定基金。并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理财意识,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还注重对金钱的基本品质的培养。西方父母教孩子制定预算计划,学会合理的花钱;鼓励孩子出外打工,靠自己的劳动获取收入;教育孩子储存钱财,不乱挥霍;帮助孩子学会捐赠,帮助他人;教育孩子在金钱面前应当诚实,金钱面前要有自尊;简朴节约是美德;正确决策把握理财机遇,乐于为别人服务。

10、宗教思想与科学教育

虽然中国文化也是以宗教为开端的,但是在教育上我们更强调科学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与宗教相分离。

西方的宗教传统直到近代乃至现代仍保留着强大的势力,它渗透到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不仅是教育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更重要的是它赋予了西方教育以内在的精神价值。西方的教会学校因此而曾一度盛行。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也很重视宗教这种精神信仰。例如在就餐前要感谢上帝,在做任何事情时,要从心中的上帝的标准去评判,周末家庭的全体成员要去教堂做弥撒,以永远保持心灵的净土。西方的这种强烈的宗教观念往往使一些教育家认为宗教和教育是可以调和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中西家庭教育传统各有千秋,他们都是扎根于各自的传统文化土壤中的。我们当前遇到的家庭教育中的不良现象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具体教法的不妥而造成的。

因此,我们要一方面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汲取西方家教的精华,促进有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的改革。在吸取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将现代科学育人知识和方法,大力普及到千家万户,转变家长的观念,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

在这里我有几点建议,主要包含4个方面:(1)首先是家庭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摒弃陈旧教育观念,与时俱进,跟上时展步伐。现代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科学化,以及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建立现代家庭教育的机制,实现家庭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建立家庭教育的服务体系,做到保障措施制度化。

(2)确立家长在教育行为中的法制观念,解决好家庭教育中依法治教的问题;增强家庭教育的民主意识,尊重孩子,平等沟通,改变简单粗暴、压制体罚等不良作风;

比较教育论文篇(6)

1.有特定的专业领域

专业服务必须具备专业领域。一般来讲,该专业领域对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即它不但对社会有作用和贡献,而且其作用和贡献“更是整体社会继续存在及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倘若专业服务不足或水准低落,则会对社会构成严重的伤害”。专业领域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属性决定了其从业人员须具备较高的专业道德规范和专业素养,以更好地履行专业职责,承担社会责任,促进专业社会功能的实现。

2.由专业人员提供的服务

之所以由专业人员提供服务,而不是由非专业人员提供,是因为该专业领域人员所具有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是一种职业能够被认可为专业的理论依据和技能保障,他们所提供的专业服务是具备实现特定服务的基本保障,其他非专业人员则无法顺利完成该项服务。

3.具有良好的专业自律精神和专业组织

由于专业活动所依赖的专业知识是“围内的知识”,因此,“围外”的人很难从事相关的专业活动。只有业内人员才有能力对业内的事务做出判断,控制业内的裁决权,如审核执业者的资格与能力,判断执业者的专业水平和品行等。为此,专业内必须形成一个强大的专业组织,它往往扮演了三重角色:保证专业权限、保证水准、提升专业地位。

二、从比较优势看教育中的专业服务

从贸易的角度看,教育领域中的专业服务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也就是教育服务要体现出比较优势,否则就缺乏提供贸易服务的优势,失去提供教育服务贸易的机会。

具体而言,从比较优势的角度看,教育中的专业服务具有如下特点:

1.具有优势的专业服务领域

与其他专业服务领域一样,我国在教育服务领域中的专业优势并不是每一领域都具备的。因此,在不同的教育领域,甚至不同的地区、学校,教育专业服务的比较优势都是不一样的,而且是动态地存在着。具有比较优势的教育专业服务领域有诸多影响因素,如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在同质产品的市场竞争中,供需双方的比较优势主要取决于要素禀赋和技术因素。在异质产品的市场竞争中,需要同时考虑消费者偏好和供给面的因素。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还需要考虑政策面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具体到教育服务业,与其他货物贸易相比,它具有如下两个特点:一,服务贸易的市场结构几乎都是不完全竞争的,政策导向因素作用明显;二,教育服务商所提供的服务不像货物一样具有绝对的标准,即使有标准,也是相对的,因此,市场结构中的教育服务几乎都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同质产品。由于教育领域的产品基本上不是出于完全竞争状态下存在的,因此,我们在考虑哪些教育的服务具有比较优势时,需要具体的分析。

2.由特定的专业人员提供的教育服务

客观地说,我国大多数的教育领域服务的专业人员都具备了相应的专业素质,具备提供专业服务的基本条件。但是从比较优势的角度看,则提供专业服务的人员应当具有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包括专业人员个人的优势,也包括专业人员结构的优势。从个人的角度看,专业人员的优势有专业知识结构和水平、专业人员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资本等部分构成。如果相对而言,该专业人员在这些方面(或某一方面)具有优势,那么便可以认为该专业人员所提供的教育服务具有比较优势。从专业人员群体上看,如果相对而言,该群体在专业知识结构和水平、社会地位和社会资本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那么便可以认为该专业人员群体所提供的教育服务具有比较优势。因此,只有所提供的教育服务是由具有专业服务比较优势的个人和群体提供时,才可能具有比较优势。

3.有良好的专业组织和专业自律是维持和发展比较优势的重要前提

专业服务需要有良好的专业组织和专业自律精神,教育专业服务也不例外。从比较优势的角度看,专业组织和专业自律能有助于维持和发展比较优势,因为专业服务本身如果缺乏强有力的专业组织和专业自律的支持,其服务必然是脆弱的。尤其在教育服务贸易中,能够提供类似服务的人员和机构很多,由于教育效果具有滞后性,各专业人员和组织所提供的教育服务的差异很难在短时间内看出,容易导致竞争的无序,最终导致比较优势的丧失。这一点在经济领域中不断地被证实,值得我们关注。

4.有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强有力的法律规范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们要发挥自己的教育比较优势,必须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从我国入世承诺减让表看,我国开放了除国家义务教育和特殊教育服务(如军事、警察、政治和党校教育)之外的其他领域的教育服务。在市场准人方面,尤其两个领域的开放力度很大,一是境外消费方式的服务不受限制,二是在商业存在方面将允许中外合作办学中的外方可获得多数拥有权。虽然我们在国民待遇方面有所保留,尤其规定上也存在着国民待遇不作承诺,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坚守原有的阵地。

教育服务领域的开放对于完善我国的教育结构,提高我国教育水平是有益处的。但是,由于教育涉及到问题,也涉及到下一代的培养目标等敏感问题,因此,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强有力的法律规范是必需的。作为一种国际贸易服务,公平竞争规则是必要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制定中外合作办学的市场准人规范,引进国际教育资本和先进的教育经验。同时,构建公平竞争的平台,让国内外教育资本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竞争,不要重复过去外商在经济领域中获得超国民待遇的老路,因为教育开放与经济改革初期的引进外资的迫切性有很大的差异。鼓励国内民间资本投资于教育领域与完善竞争规则是首先需要同时考虑的重要问题。由此,引进外国教育资本,规范资本存在的领域和运作方式是良好制度环境的重要前提,而发展国内民间资本投资参与教育领域也是同等重要的另一前提。这都有赖于强有力的法律规范的不断完善。

三、应对的举措

上文主要论述了我国教育服务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应当认为,这些优势要转变为真正的专业服务优势,还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从这方面看,我们还需要做很多工作。

1.完善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的政策和法律支撑体系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教育面临着更多的挑战,这种挑战不仅来自于国外教育资本的深度介入,也来自于我国现有的政策和法律制度没有能够很好地规范中国教育服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来构建和完善之--公共治理。这种治理结构必须具备多元、开放、弹性的特点,以满足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的需求,其基本目标是构成一个“政府调控、市场介入、社会参与、学校自主”良性互动的治理结构。

具体到教育服务贸易,则需要我们从社会需求和国家两个角度来建构。从社会需求看,我们引进外国教育资本应当着重引导投放于我国相对缺乏优势的职业教育领域和专业教育领域中。从国家看,则需要进一步完善《中外合作办学暂行条例》,在允许外国教育资本占多数的前提下,就

如何保障国家教育的安全,通过课程规范、法人治理结构、督导、营利性限制、学历学位证书认证等方面进行规范。

2.放宽国内民间资本的准人领域,扩大我国教育专业服务领域的范围

《民办教育促进法》出台之后,除了解决最为关心的投资回报问题之外,还规定了对民间资本投资教育领域的资助是政府的重要责任之一。该项规定有助于国内民间资本参与举办教育的积极性,也符合国际通行的做法。依照该法,国内民间资本可以全面进入教育领域,这将大大扩展我国教育服务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因为民间资本进入教育领域是基于市场竞争规则而展开的,容易通过市场竞争规则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形成良好的竞争格局。

扩大对国内民办教育的资助,一方面可以提升国内教育对抗国际教育的实力,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满足了人们对多元化教育的需求,减少了国外教育投资者深度介入我国教育的风险。

3.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教育专业服务,加强政府对教育专业服务的指导

如前所述,发展我国具有国内和国际市场比较优势的教育专业服务,这是应对外国教育资本进人的基本前提。如果缺乏具有比较优势的教育专业服务,在市场开放的情况下,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将是巨大的,甚至是具有破坏性的。今年以来,我国接受的外国留学生大幅增长,同时,我国学生到国外留学的数量也与日俱增。这说明我国的教育专业服务在某些特定的领域是确实存在的,但国外的教育服务优势也是极具诱惑力的。因此,加强政府对教育专业服务的指导,有计划地推出具有专业优势的教育服务,并逐步推广到教育的国际市场是极为必要的。

4.完善教师教育制度,提高教师的专业服务水平

比较教育论文篇(7)

1.传统教学模式束缚

基于国内传统医学教育模式影响,缺乏对全科思维的重视和培训。全科医学概论虽已纳入本科必修课,但课程多由专科医师传授,缺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实地亲身体验。全科医师进入规范化培训临床基地后,仍以专科轮转为主;在社区基地培训中,缺乏具体细化的培训内容和标准。国内虽已开始尝试全科PBL教学,但师资无法打破常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员积极性;中国学生比较约束,不能积极参与课堂互动,部分学生甚至对于课堂布置任务也无法积极配合完成。

2.全科教学资源限制

PBL教学师资需要有较高的医学综合知识水平,又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同时PBL多以小组课为主,也需要一定数量高水平的专项指导老师。全科培训教材也处于建设阶段,而教材质量直接影响到问题式学习的实施效果,因此,合适的病例和题库建设也是全面推行PBL教学模式的瓶颈之一。对于开展PBLI,需要一定的模拟教学硬件设施,但目前临床和实践基地缺乏对实训教学器材的基本投入和实际使用,缺乏专人指导和系统化管理,标准化病人的资源也严重不足,无法充分满足PBL教学进行临床技能训练。全科医学师资是全科医学教育发展的保障,高质量针对性的全科教材建设和实践基地建设为全科医学教育发展提供不可低估的软、硬件支持。

3.社区临床实践不足

国内传统医学教育采用“先基础、后临床、再实习”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忽视了实践能力的提高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全科医师在大学期间的全科医学概论基本是纯理论内容,缺乏对社区工作的感性认识。而规范化培训安排社区实践的时间仅为7个月,专科轮训也以处理接诊住院病患为主,缺乏社区实践和门诊实践,这种培训安排仍未摆脱重专科轻全科的意识,培训出站学员难以充分发挥健康“守门人”作用。

二、运用PBL的双重含义,发展国内全科医学教育的建议

结合国内现状,运用PBL的双重含义,创建“以问题为中心,以实践为手段,以师资为保障”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全科医学教育模式。

1.改革传统授课模式,充分发挥和利用PBL教育手段

在全科医师培训方式中,全面加强PBL教学。明确教学目的是锻炼全科医师自主终身学习的技能,最终提高学生掌握学习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加强PBL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全科理念的运用,重点放在社区常见病的诊治,危及生命的严重疾病早期判断;以操作技能和应急能力提高为主;加强全科医学综合性、协调性、连续性的服务特色,注重医患关系和健康管理的教育,为居民提供从生命孕育到终结全过程的健康服务,将PBL教学方法贯穿于医学本科教育、实习以及规范化培训的各个阶段。

2.加强社区临床实践,体现“能力本位教育”

PBLI作为“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教育理念,强调以社区为基础的学习。按照以“结果为导向的教育”标准,由学生毕业时应达到的结果,决定设计适宜且有效的方法。规范化培训后的全科医师主要从事社区服务,以门诊为医疗活动主体,因此尤其需要加强门诊实践培训。在培养过程中,坚持“以素质教育为先导、能力培养为主线、岗位实用为重点”的指导思想,从大学本科阶段到医院实习过程中,通过不断渗透全科思维和增加社区示教,使得医学生在早期就能得到全科医学的教育。在坚持《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基本专科轮转学习的基础上,可通过长期穿插性社区学习模式增加社区门诊实践,使社区实践贯穿于全科规范化培养的各个阶段,增加学员在社区实践基地的实习时间,强化“六位一体”的多种常用技能培养。加强社区实践基地的规范化建设,包括硬件教学设施建设和临床模拟实训中心的建设以及社区师资带教能力的软性支撑。在临床基地培训阶段,增加全科医学科的门诊实践,对于没有全科医学门诊的基地,可通过加强专科门诊见习实践,培养全科医师独立思维和行医能力,树立年轻医生为社区服务的自信心和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打下基础。

比较教育论文篇(8)

一比较教育对双语教学的基本要求

比较教育课程是教育科学的分支学科,是教育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它是一门最贴近现实的学科,最能体现时代的气息,尤其是在教育呈现出国际化趋势的条件下,比较教育研究更是一个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领域。而双语教学在当前高校采用双语教学的模式有三种;第一种是目标语浸身模式: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全部使用外语授课;第二种是双语过渡模式:教师的课堂用语70%~80%应使用英语,学生也能基本使用英语参与教学活动;第三种是外语渗透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专有名词、概念及课堂用语中使用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英文,而在授课、问答、作业等其他环节基本使用汉语。我们在教学过程当中采用第二种模式,即双语过渡模式――鼓励学生用英语学习和思考问题,并探索双语教学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以个性发展为研究内容,以个案分析作为研究形式,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学习兴趣、爱好以及知识等能力的发展和变化。

比较教育双语教学不仅可以拓展专业知识、巩固语言技能,而且可以感悟文化内涵、增强文化意识。英语在宽松自然的环境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互相接触的机会。使他们产生一种用英语说话的需要和愿望,促使他们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会说。我们在教学过程当中发现,要想培养大学生的思想品格,首先要培养他们具有基本的文化意识。这种文化意识不仅需要教师的人文素质,教材的文化导入,更重要的是,需要学生的有效参与和积极思考,以不断增强自身在英语学习中的文化理解。

二教材在实施双语教学中的作用

双语教学是件艰苦而又持久的工作,要做并不难,但要做好却不容易,而持之以恒则更需要有献身教育的精神。比较教育课程的课堂教学以英语为主,重点讲授西方国家的教育体制。总学时数:36学时。授课对象主要是大学三年级教育专业的学生。他们在修完大学英语四级课程后,应该掌握四千多个英语单词。懂得基本的翻译技巧,具有较快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目前,要找到既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求的现成双语教材是不现实的。最关键的是要选用适合学校实际的原版材料,适当压缩课程教学的内容。只有深受学生喜爱的双语教材,才能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比较教育论文篇(9)

一比较教育对双语教学的基本要求

比较教育课程是教育科学的分支学科,是教育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它是一门最贴近现实的学科,最能体现时代的气息,尤其是在教育呈现出国际化趋势的条件下,比较教育研究更是一个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领域。而双语教学在当前高校采用双语教学的模式有三种;第一种是目标语浸身模式: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全部使用外语授课;第二种是双语过渡模式:教师的课堂用语70%~80%应使用英语,学生也能基本使用英语参与教学活动;第三种是外语渗透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专有名词、概念及课堂用语中使用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英文,而在授课、问答、作业等其他环节基本使用汉语。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第二种模式,即双语过渡模式——鼓励学生用英语学习和思考问题,并探索双语教学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以个性发展为研究内容,以个案分析作为研究形式,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兴趣、爱好以及知识等能力的发展和变化。

比较教育双语教学不仅可以拓展专业知识、巩固语言技能,而且可以感悟文化内涵、增强文化意识。英语在宽松自然的环境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互相接触的机会。使他们产生一种用英语说话的需要和愿望,促使他们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会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要想培养大学生的思想品格,首先要培养他们具有基本的文化意识。这种文化意识不仅需要教师的人文素质,教材的文化导入,更重要的是,需要学生的有效参与和积极思考,以不断增强自身在英语学习中的文化理解。

二教材在实施双语教学中的作用

双语教学是件艰苦而又持久的工作,要做并不难,但要做好却不容易,而持之以恒则更需要有献身教育的精神。比较教育课程的课堂教学以英语为主,重点讲授西方国家的教育体制。总学时数:36学时。授课对象主要是大学三年级教育专业的学生。他们在修完大学英语四级课程后,应该掌握四千多个英语单词。懂得基本的翻译技巧,具有较快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目前,要找到既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求的现成双语教材是不现实的。最关键的是要选用适合学校实际的原版材料,适当压缩课程教学的内容。只有深受学生喜爱的双语教材,才能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为了突出实用性原则。我们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肖惠云主编的《当代英国概况》和周静琼主编的《当代美国概况》中节选了全英文版的教育专题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授课中。我们还节选了原版教材《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中的“比较教育背景的变化”和“三种比较分析”等内容,供学生翻译和讨论。我国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已将《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英文版第五版翻译成中文版,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01年7月纳入“比较教育译丛”。原版教材作者埃德蒙·金(EDMUNDJ.KING),生于1914年,是英国著名比较教育专家。他是曼彻斯特大学硕士,伦敦大学哲学博士、文学博士。在文史哲、外语和教育学方面有很高的素养,学识渊博,造诣深厚,教育经验丰富。他主编的若干重要国家和地区社会、学校和进步系列比较教育丛书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三学生在双语教学中的主要收获

试验双语教学是与时俱进的必然趋势。从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文化意识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比较教育课程的目标性质、内容要求、教材特点整体去思考外语教与学的衔接。学生可以在双语教育中不断提高语言学习的听说技能、书面技能和思维技能,并获得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笔者针对太原师范学院连续三年来跟踪2004级至2007级教育管理专业的128名三年级大学生,通过《比较教育》课程双语教学对所发现的文化意识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反思。以下是学生们小组讨论的一些主要收获:

1、黄晓旭同学的小组认为: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异国教育文化的明显差异。除了这些不同之处。更学到了要用比较与共融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正是这种“异”才让这个世界多彩,我们才有所研究,有所交流。这样得来的结果更加促使我们对其根源的追溯和对其发展趋势的探索,比较教育使我们懂得了运用比较的眼光看问题的重要性。

2、梁燕妮同学的小组认为:比较教育双语课程使我们受益很深,大家扩大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不再把眼光局限于身边的小圈子,而是看到国外先进的教育,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些对于我们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学习教育基础知识的同时,巩固了语言听说读写的技能。通过比较我们学会了思考,理解了英美国家的教育为什么会如此发达,也明白了我国在教育体制和内容方面的欠缺,并且学会了对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和正确决策。这些都促进了我们个人品质的完善,做事要负责,要讲究诚信,要学会与社会上各种人员打交道,做到情商、智商同步发展。

3、金辉军同学的小组认为:就拿课程设置来说,英美等国家更加突出实用课程和职业化课程;而我国则重视基础知识和自然科学,所以,发达国家的中学毕业生能很快适应社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从一个横切面上看,他们的国家经济如此发达,是离不开教育的贡献的。一个人从小受的教育会影响人的一生,我国的教育和他们的比起来,多少存在欠缺与不足。他们的课程丰富多彩,动手操作和实践的能力相对较强,而且公民教育使他们树立良好的价值观、道德观;对于我们个人来说,非常希望将来得到这样教育的洗礼与熏陶。在课余,我们也经常把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教育与我国的相比,分析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4、许锦绒同学的小组认为:重要的一点应该是个人品质方面的培养和提升,而品质是一个很宽泛的范畴:它包括了社会政治、道德修养以及文化素养等方面,因而我们对自己品质的培养和提升应该落脚于平常的点滴生活,而不应该局限于课堂上老师的传授。有的东西只有自己体验到,才会真正理解,所谓“只可意会”的东西。我们是社会的人,如果丧失了社会责任感,甚至是社会的伦理道德,那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更不用说为社会做贡献,就是自己以后发展也很困难。

5、吕婵同学的小组认为:作为一个中国大学生,我们也应该具备最起码的个人品质,人人都必须有责任感,作为公民,我们有对国家的责任,作为子女,我们有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只有具备很强的责任感,我们每个人才会不断努力,社会才会和谐发展,国家才会兴旺发达;我们通过学习比较教育这门课之后,更加完善了自己,增强自身的文化修养,我们的个性更加趋向完美。

6、李欣同学的小组认为:我们来到了这所学校,尽管不喜欢当教师,但“既来之,则安之”,心想只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研究生,就可以摆脱“苦海”了。于是,我们拼命地学习,对院系活动一概不参加,直到学习了比较教育这门课程,我们才知道外面的世界多么美妙,还有许多东西比学习更重要,例如: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勇于实践能力、社会责任和诚信等等。一个完整的人应该是德才兼备的,如果光有高学历,而没有高素养和好品格,是远远不行的。

7、刘京京同学的小组认为:学了这门课之后,我们觉得我国的教育机制真的还存在很多问题,但这些问题我们现在只能表述自己的看法,而无力改变社会教育现状,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反思自己,能认识到这些问题,说明我们在思想上有了升华,觉得有了一个正确的信念。这是对我们人格的保障,它可以制约我们的行为,净化我们的心灵,促使我们向善发展。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那么这个社会不就更加美好、更加和谐了吗?

8、文一两同学的小组认为:学习了这门课程,我们更加了解了英美国家与我国教育体制主要差异的根基,中西文化的不同源泉。尤其是关于公民权教育问题,我们感到了英国在这方面的教育确实落到了实处,并不只是写到条款中而不去落实,这对于我国现行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从学习中,我们惊奇地发现,自己更加乐于思考问题,想想这是为什么以及怎样去解决它,也促进了我们大量阅读更多的有关书籍,从中得到知识,获得乐趣。我们感到又进步了!

四文化意识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比较教育论文篇(10)

一比较教育对双语教学的基本要求

比较教育课程是教育科学的分支学科,是教育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它是一门最贴近现实的学科,最能体现时代的气息,尤其是在教育呈现出国际化趋势的条件下,比较教育研究更是一个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领域。而双语教学在当前高校采用双语教学的模式有三种;第一种是目标语浸身模式: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全部使用外语授课;第二种是双语过渡模式:教师的课堂用语70%~80%应使用英语,学生也能基本使用英语参与教学活动;第三种是外语渗透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专有名词、概念及课堂用语中使用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英文,而在授课、问答、作业等其他环节基本使用汉语。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第二种模式,即双语过渡模式——鼓励学生用英语学习和思考问题,并探索双语教学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以个性发展为研究内容,以个案分析作为研究形式,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兴趣、爱好以及知识等能力的发展和变化。

比较教育双语教学不仅可以拓展专业知识、巩固语言技能,而且可以感悟文化内涵、增强文化意识。英语在宽松自然的环境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互相接触的机会。使他们产生一种用英语说话的需要和愿望,促使他们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会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要想培养大学生的思想品格,首先要培养他们具有基本的文化意识。这种文化意识不仅需要教师的人文素质,教材的文化导入,更重要的是,需要学生的有效参与和积极思考,以不断增强自身在英语学习中的文化理解。

二教材在实施双语教学中的作用

双语教学是件艰苦而又持久的工作,要做并不难,但要做好却不容易,而持之以恒则更需要有献身教育的精神。比较教育课程的课堂教学以英语为主,重点讲授西方国家的教育体制。总学时数:36学时。授课对象主要是大学三年级教育专业的学生。他们在修完大学英语四级课程后,应该掌握四千多个英语单词。懂得基本的翻译技巧,具有较快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目前,要找到既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求的现成双语教材是不现实的。最关键的是要选用适合学校实际的原版材料,适当压缩课程教学的内容。只有深受学生喜爱的双语教材,才能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为了突出实用性原则。我们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肖惠云主编的《当代英国概况》和周静琼主编的《当代美国概况》中节选了全英文版的教育专题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授课中。我们还节选了原版教材《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中的“比较教育背景的变化”和“三种比较分析”等内容,供学生翻译和讨论。我国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已将《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英文版第五版翻译成中文版,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01年7月纳入“比较教育译丛”。原版教材作者埃德蒙·金(edmundj.king),生于1914年,是英国著名比较教育专家。他是曼彻斯特大学硕士,伦敦大学哲学博士、文学博士。在文史哲、外语和教育学方面有很高的素养,学识渊博,造诣深厚,教育经验丰富。他主编的若干重要国家和地区社会、学校和进步系列比较教育丛书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三学生在双语教学中的主要收获

试验双语教学是与时俱进的必然趋势。从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文化意识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比较教育课程的目标性质、内容要求、教材特点整体去思考外语教与学的衔接。学生可以在双语教育中不断提高语言学习的听说技能、书面技能和思维技能,并获得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笔者针对太原师范学院连续三年来跟踪2004级至2007级教育管理专业的128名三年级大学生,通过《比较教育》课程双语教学对所发现的文化意识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反思。以下是学生们小组讨论的一些主要收获:

1、黄晓旭同学的小组认为: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异国教育文化的明显差异。除了这些不同之处。更学到了要用比较与共融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正是这种“异”才让这个世界多彩,我们才有所研究,有所交流。这样得来的结果更加促使我们对其根源的追溯和对其发展趋势的探索,比较教育使我们懂得了运用比较的眼光看问题的重要性。

2、梁燕妮同学的小组认为:比较教育双语课程使我们受益很深,大家扩大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不再把眼光局限于身边的小圈子,而是看到国外先进的教育,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些对于我们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学习教育基础知识的同时,巩固了语言听说读写的技能。通过比较我们学会了思考,理解了英美国家的教育为什么会如此发达,也明白了我国在教育体制和内容方面的欠缺,并且学会了对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和正确决策。这些都促进了我们个人品质的完善,做事要负责,要讲究诚信,要学会与社会上各种人员打交道,做到情商、智商同步发展。

3、金辉军同学的小组认为:就拿课程设置来说,英美等国家更加突出实用课程和职业化课程;而我国则重视基础知识和自然科学,所以,发达国家的中学毕业生能很快适应社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从一个横切面上看,他们的国家经济如此发达,是离不开教育的贡献的。一个人从小受的教育会影响人的一生,我国的教育和他们的比起来,多少存在欠缺与不足。他们的课程丰富多彩,动手操作和实践的能力相对较强,而且公民教育使他们树立良好的价值观、道德观;对于我们个人来说,非常希望将来得到这样教育的洗礼与熏陶。在课余,我们也经常把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教育与我国的相比,分析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4、许锦绒同学的小组认为:重要的一点应该是个人品质方面的培养和提升,而品质是一个很宽泛的范畴:它包括了社会政治、道德修养以及文化素养等方面,因而我们对自己品质的培养和提升应该落脚于平常的点滴生活,而不应该局限于课堂上老师的传授。有的东西只有自己体验到,才会真正理解,所谓“只可意会”的东西。我们是社会的人,如果丧失了社会责任感,甚至是社会的伦理道德,那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更不用说为社会做贡献,就是自己以后发展也很困难。

5、吕婵同学的小组认为:作为一个中国大学生,我们也应该具备最起码的个人品质,人人都必须有责任感,作为公民,我们有对国家的责任,作为子女,我们有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只有具备很强的责任感,我们每个人才会不断努力,社会才会和谐发展,国家才会兴旺发达;我们通过学习比较教育这门课之后,更加完善了自己,增强自身的文化修养,我们的个性更加趋向完美。

6、李欣同学的小组认为:我们来到了这所学校,尽管不喜欢当教师,但“既来之,则安之”,心想只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研究生,就可以摆脱“苦海”了。于是,我们拼命地学习,对院系活动一概不参加,直到学习了比较教育这门课程,我们才知道外面的世界多么美妙,还有许多东西比学习更重要,例如: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勇于实践能力、社会责任和诚信等等。一个完整的人应该是德才兼备的,如果光有高学历,而没有高素养和好品格,是远远不行的。

7、刘京京同学的小组认为:学了这门课之后,我们觉得我国的教育机制真的还存在很多问题,但这些问题我们现在只能表述自己的看法,而无力改变社会教育现状,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反思自己,能认识到这些问题,说明我们在思想上有了升华,觉得有了一个正确的信念。这是对我们人格的保障,它可以制约我们的行为,净化我们的心灵,促使我们向善发展。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那么这个社会不就更加美好、更加和谐了吗?

8、文一两同学的小组认为:学习了这门课程,我们更加了解了英美国家与我国教育体制主要差异的根基,中西文化的不同源泉。尤其是关于公民权教育问题,我们感到了英国在这方面的教育确实落到了实处,并不只是写到条款中而不去落实,这对于我国现行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从学习中,我们惊奇地发现,自己更加乐于思考问题,想想这是为什么以及怎样去解决它,也促进了我们大量阅读更多的有关书籍,从中得到知识,获得乐趣。我们感到又进步了!

四文化意识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比较教育论文篇(11)

由金融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的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相对于城市经济,我国的农村经济所受影响相对较小。但是,农村经济关系国计民生,在此背景下,分析发展农村经济对策,更具现实意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从教育角度分析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因此,本文从农村教育角度分析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理论分析

经济增长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历史上许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丹尼森等新古典学派研究了知识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丹尼森在《1929—1969年美国经济增长的核算》中得出:知识进展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最重要的增长因素。库兹涅茨提出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知识存量的增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结构方面的变化。索洛于1957年运用全要素分析法分析了美国上世纪前半期的经济发展,发现从1909—1949年间美国GNP的增长中,技术进步贡献了87.5%,而人均资本投入量的增加只贡献了12.5%,因此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最根本因素。

新古典增长理论把技术进步作为外生变量来研究,罗默、卢卡斯等提出的新经济增长理论不同意这种观点,岁默从内生性技术进步出发来解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经过分析认为:知识不仅能形成自身的递增效应,而且能够渗透于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使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也产生递增受益,从而使整个经济的规模收益递增。卢卡斯的观点与罗默类似,只是把技术进步换成了知识积累,他认为: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和永久动力,各国经济增长的差异主要是人力资本方面的差异以及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人力资本比较差异所致。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了著名的人力资本理论,他认为,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人力资本投资与国民收入成正比,这种投资的经济效益远大于物质投资的经济效益。对1929年—1957年美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作定量研究后发现: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平均达到17%,教育投资增长的收益占劳动收入增长的70%,占国民收入增长的33%,也就是说,人力资本投资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

对于农村发展与农村教育的关系,舒马赫进行系统研究后发现:发展中国家农村之所以贫穷,主要原因在于农村的教育落后,农民文化素质低,农村的组织、纪律等方面存在很多的缺陷。发展中国家农村问题的症结在于如何使农村生活活跃起来。而人是一切财富的首要和最终的根源。因此,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当务之急是加强对农村的智力援助,赠与有用的知识,加强农村的教育。农村教育要提高农村居民的受教育水平,要培养具有正确而坚定的价值观和信念的“完整的人”培养为农村、为人民服务的人。

二、农村教育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村生产方式传统,现代农业没有大范围推广;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产品附加值低;农村人口过多,农村生产效益低下;农民收入不稳定,消费能力弱等。这些问题的解决,虽然有多种方式,但最根本的还是农村教育。农村教育的发展能有力的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1农村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我国农村经济要发展,必然需要促进传统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发展现代农业。而要发展现代农业,就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劳动者,需要大量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型农民,需要大量的农村人才。

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基本科学素质,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技术熟练程度以及对农村科技的快速消化能力,最根本的是农村教育。农村教育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增强其学习、钻研能力,提高农村居民的思想意识,从而促进农业科技的转化,现代农具的使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主要需要以下人才:(1)农村综合性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多种专业知识。(2)农村科技人才。农村科技的发展对农业科技人才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3)农村新型劳动者。适应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的要求。(4)农村经纪人。农村管理部门与广大农户之间、农村生产者与农产品市场之间联系的纽带。

2.2农村教育可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更是农村经济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仍然是一家一户生产、经营的小农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小农经济难以与大市场对接,农业比较利益低、农业科技进步慢、农民收入增长缓、剩余劳动力难以转移。而农业产业化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农业产业化能有效解决农户小规模经营与社会化大市场的矛盾,提高农业的组织化、商品化程度,有利于促进农业的规模经营和技术进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途径。

农业产业化组织作为农村中的企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中介,需要大量的农村管理人才、经营人才、技术应用人才以及科技开发者,这些都需要教育能够培养出大量实用的农村建设者。

2.3农村教育可以影响农村人口,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首先,农村教育的发展,会促进农村人口出生率的降低。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会促进农民少生优生。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农村人口过多,农村土地偏少,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人均的四分之一。从下表可以看出,随着农村居民文化程度的提高,农村妇女的平均生育率在不断下降,因此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对农村人口数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农村居民将因为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而提高生育意识,少生优生,有效降低人口的出生率,使我国的农村人口增长速度得到降低,缓解农村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促进农村人地矛盾的逐步缓解,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其次,农村教育的发展,会促使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向城市转移。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严峻的问题是我国农村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人地矛盾突出,劳动生产率低,需要转移。据统计:2006年底,我国有4.81亿农村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7.64亿的62.9%,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为3.26亿,占全国劳动力的42.6%,而发达国家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一般在10%以下。据估计,我国有约1.5亿的农村劳动力需要从第一产业中转移出去。如果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从农业中转移出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仅这一效应就可使农民生产效益提高40%。

但是由于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低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不顺畅,转移到城市中的农村居民不能获得与城市居民同样的工作机会。农村教育在这一进程中将因为能够提高农村居民的各种素质,增加他们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工作机会,从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进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2.4农村教育可以提高农民消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我国农村人均教育消费相当于城市的三分之一,农村教育消费不足,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家庭抚育子女上学,必然要支付相应的教育费用,这就是消费。消费会刺激生产,消费了教育费用,换取的是劳动者智力和体力的发展,促使社会再生产的进行。从经济效果看,农村教育是有限度的消费,但却是扩大了的生产,因此农村教育促进了农民消费,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5农村教育可以提高农民抗风险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教育的发展,可以提高农民抗击各种风险的能力。一般来说,受教育程度越高,其抗击各种风险的能力也就越强,从而使收入弹性降低。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越高,接受农业技术培训和农业职业教育能力强,适应各种工作的能力就越强,不容易受到经济形势波动的影响,劳动收入的抗干扰力和抗波动力就更强。特别是相对于目前的全球性经济萧条,劳动者收入的抗干扰力显得尤为重要,亦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途径。

总的来说,农村教育能够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降低农村生育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消费、增强农民抗风险能力等方式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因此,要发展农村经济,必须重视农村教育。

参考文献:

[1]叶茂林,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舒马赫著,虞鸿均,郑关林,译,小的就是美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秦庆武,徐锦英等,中国“三农”问题的困境与出路[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4]刘斌,张兆刚,霍功,中国三农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