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精细化学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2 17:37:28

精细化学论文

精细化学论文篇(1)

二、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具体做法

(一)再造财务制度及工作流程

学校财务虽然有很多制度,但不够细,难于实施,也没有相应明确的工作流程。为了使财务制度容易实施,对学校财务制度进行重新再造,主要是制订实施细则及明确工作流程。每条制度都配工作流程,有的制度配一个工作流程,有的制度配多个工作流程。

(二)建立100个经济控制点

根据学校经济业务和管理的特点,将学校的费用支出分成人员支出、日常公用支出、项目支出和其他支出四大经济控制点,每一大类经济控制点又分成若干小项的经济控制点,共建立100个经济控制点。这100个经济控制点落实到学校各主管副校长及其管辖各部门上,也就是说学校每一个主管副校长及各部门均按这100个经济控制点来进行控制费用开支。

(三)实行部门预算

实行部门预算,主要是为了将100个经济控制点落实到每一个部门,让每一个部门负责人参与学校的财务管理,充分发挥其当家做主的主人翁精神,使学校财务管理公开化、民主化,树立节约意识。主要做法是将100个经济控制点列入预算中,采用零基预算编制方法,各部门根据学年度本部门工作计划等情况,预计本学年度可能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进行编制。编好后上交财务部,由财务部汇总,财务部根据学校资金情况、费用支出的轻重缓急,提出预算建议方案,然后召开预算编制说明会议,各部门根据本部门编制的预算和预算建议方案对各项费用支出进行辩论说明。学校领导听取辩论说明后再根据学校收入情况平衡各部门预算,交教代会通过后下达预算指标。财务部按部门预算严格控制支出,无预算、超预算不开支。

(四)成立预算委员会

成立预算委员会,主要是强化我校民主理财、财务公开和财务决策参谋,更好地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预算委员会主要负责学校预算的审议和修改。学校部门多,每个部门都按100个经济控制点来编制预算并以此控制支出,财务人员由于没有参与其业务开展,难免无法全面了解其支出的必要性和合理性,通过预算委员会来审议,可以充分发挥预算的监督作用,使预算编制更合理、更科学。预算委员会由学校领导、中层干部代表和教职工代表组成。预算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审议预算。年度预算至少每年召开一次,月份预算每月召开一次。

(五)建立财务支出预警控制系统

为了更好地落实部门预算,使各部门做到支出心中有数,防止超支,建立财务支出预警控制系统。财务支出预警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一是制定《部门预算实施办法》,对预算内支出、预算外支出和超预算支出的执行做出了规定,特别是对超预算支出进行严格控制,要求超预算的支出由部门填写《追加预算审批表》,交财务部汇总,由校长会议研究批准后方可执行;二是制定《控制点财务控制和分析制度》,对部门的各项支出编制《部门支出预警分析表》,按月发送给各部门负责人及其主管副校长,使各部门负责人及其主管副校长对支出进行有效控制。

三、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取得的效果

(一)学校财务管理流程化和科学化

通过再造财务制度及工作流程,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扫除了财务管理盲区,并将财务制度及工作流程上墙张贴和挂网供教职工学习,使每一个教职工都清楚报账的流程,任何财务人员在财务的任何岗位都明白该岗位的工作方法及流程,使得财务管理清晰化和科学化。

(二)预算编制和控制更加精细化

将学校收支大项目,通过预算分解细化指标,并落实到学校各主管副校长及其管辖各部门上,通过明细的预算编制和执行的控制点,使预算编制和控制更加精细化,更具操作性。

(三)预算编制和支出更加合理化、科学化,费用开支降低效果明显

实行部门预算,不仅让部门负责人参与学校的财务管理,树立节约意识,同时也使预算编制和支出更加合理化、科学化,通过层层控制预算,费用开支浪费现象大大降低,有效降低成本。

(四)财务管理更加民主化、公开化

学校成立了预算委员会,预算委员会成员参与学校财务管理,对民主理财、财务公开和财务决策起到参谋作用,使财务管理更加民主化、公开化。

精细化学论文篇(2)

(一)正确理解精与细

“精”是指确立符合客观规律、正确的、切实有效的目标,“细”是指制定详细的规则制度。如果把“精”视为做正确的事,“细”则是正确地做事。如同一切有目的的行为都始于对目标的确定,正确地做事要以做正确的事为前提,精细化则要制定出符合自己实际需要的规则。

(二)善于使用管理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用图表等高效实用的管理工具来进行管理关键点的控制,可以使管理变得简单、规范、实效。

(三)建立沟通机制

只有加强沟通,员工主动参与,才能真正实现随时随地的过程改善,达到精细化管理的效果。

(四)考核监督的公平性

事先详细规定工作的标准、流程、考核方式等,事后对照评价,可以提高规则的权威性。不公平的考核监督会损伤员工的积极性,影响合作,破坏团结。

(五)精细化管理的长期性

精细化管理的深化是一个长久的工作。任何组织在推行精细化管理时,不能指望一蹴而就,需要建立长期性的持续改善观念。

二、学习中心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探索

随着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借鉴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逐步革新管理机制,积极优化配置各种资源,可以使学习中心综合竞争力显著提高。如何扎扎实实地做好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进一步改进服务质量,成为学习中心发展关注的重要问题。由于学习中心工作大部分工作属于例行性工作,是有规律可循的,精细化管理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把管用的钥匙,可以通过建立、优化流程等精细化管理方式提高绩效。

(一)精细化目标管理

目标是组织希望经过努力后实现的预期成果,组织活动以目标为指引,并通过目标使员工个体与组织保持一致。通过科学的决策,员工的参与,制定出明确的、可量化的、有时限性的、具有挑战性的、同时也是现实性的即经过努力可达到的目标。目标过高或过低都起不到对招生工作的指引和促进作用。考核目的是实现被考核者工作质量的改善,要结合组织发展阶段,选用简单、直观、便于应用且实用的考核体系,并且确保其公平性。1、建立相对合理的目标体系在精细化目标管理和考核理念指导下,结合学习中心实际情况,2010年起尝试根据人员工作岗位的不同,拟定具体的个人绩效目标,配套以相应的激励政策,以期提升员工服务能力和学习中心的竞争力。2、在工作过程中进行有效控制通过拟定各岗位的工作流程、工作规范,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要求每个管理者到位,尽职,做到人人有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确定实行控制的标准。在工作过程中,根据标准衡量执行情况,纠正实际执行中产生的偏差,使工作状况始终处于受控制的状态,保证各项活动向目标方向健康发展。3、做好结果考核及激励工作工作过程中做好基础数据记录工作,在每季工作结束时进行总结,统计出各类人员的绩效指标,然后向全体人员公布,并根据年初制定的指标及时兑现奖励,对调动人员积极性起到了较好的激励作用。4、总结调整目标体系每年根据最终工作数据和人员完成任务及变化情况,微调人员分工及绩效指标。为确保各类人员既努力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同时又能发挥集体协作精神,2014年激励指标体系时中又增设了团体及个人奖励门槛,即只有团队数和个人绩效达到设定指标,才能对个人实现奖励。一旦超过奖励门槛,可以在一定弹性幅度范围内以不同的奖励标准进行奖励。经过4年的运行,学习中心在校生规模及学生满意率逐年增长,体现了目标的有效拉动作用。

(二)精细化现场管理

现场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对工作现场各种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的动态过程。1、坚持例会制度,加强沟通通过例会形式,强化内部沟通,及时对工作进行总结和计划,对出现的问题集体讨论,得出改进方法,相关人员积极参与改善、调整过程,使各项工作做到迅速、准确,把大家平时看似简单容易的事情用心、精心做好。尤其对于招生工作,谁最先抓住瞬息变化的信息,及时反应,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先机。根据历年数据,学员咨询报名的集中度非常高,体现在每年3月和9月的报名高峰,数据处理量大,极易出错。3月、9月坚持每天早会,分析前一天的数据,汇总出现的问题,提醒需重点关注的事项,做到每天处理好当天的咨询报名数据。其余月份,则以周会形式进行。由于每个员工能在自己工作岗位上累积许多宝贵的知识与经验,通过集中讨论存在的问题,集思广益,不仅可以小范围进行改善工作,也可以发现市场动态,快速抓住机会,取得成效。工作质量在有控制基础上不断改善,每天都在前一天基础上有所进步。新员工经过例会培训可以逐渐了解、熟悉、胜任积累固化的工作标准,保证团队目标有效贯彻到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提高团队战斗力。2、工作流程的梳理再造在工作中,从全局思想、从整体角度重新组合各要素、调整招生流程,追求全局最优,而不是个别最优,从而寻求绩效的改善。业务流程再造的目标是通过重新设计组织的业务流程,使这些流程的增值内容最大化,其他方面内容最小化,从而获得绩效改善的跃进。首先,拟定各校招生政策信息表,各校招生信息录入流程,各校收费标准等,积极收集学务中反映出的注意事项,在招生入口处规范调整,使招生、学务对外保持一致性。其次,将各种信息及时准确地告知每位相关工作人员,避免因岗位不同造成对相关信息的不了解、错误,影响工作效率。2012年前新生报名后要先等待集中入学测试,再到学习中心缴费注册。经调整报名流程,逐渐实现了随到随考,极大地方便了报名学生,减少到校次数,降低了流失率。再次,为了准确记录、收取学生学费,从2014年春季起使用学校财务系统收取学费和教材费,充分利用其统计功能,将管理人员从以前繁重的录入、核对等工作中解脱了出来。日常工作流程化、标准化,尽量减少流程中不必要、重复的工作,实现效率最大化地提高。通过各种小细节的改善,保证衔接顺畅,快速反应需求,突出团队合作,减少无效沟通,提高了工作效率。3、日清日结通过关注现场的每一个细节,对各种工作数据做细致的记录,每天对当天的情况进行检查,才能掌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同时也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依据。人的思想意识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反映到工作中,现场最能反映员工的思想动态,反映个人的性格、特点、品质等基本信息,通过现场关注,可以为调动员工积极性提供依据,便于更加有效地利益人力资源。4、精神上的团结合作以团队精神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把行为科学和企业文化原理运用到现场管理中。根据具体工作实际,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将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将说服教育和疏导教育、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理顺思想矛盾,增强团队凝聚力。

(三)精细化营销管理

精细化营销也称为精准营销,是现代营销学的著名学者菲利普.科特勒提出的。他认为,其业需要更精准、可衡量和高投资回报的营销沟通,需要制定更注重结果和行动的营销传播计划。其本质是一切以客户为中心,从客户的需求和期待出发,运用各种可利用的方式,在恰当的时间、地点、渠道去满足和创造客户的需求。1、服务精细化学习中心提供的产品是服务。如何做好服务,改进服务是学习中心努力探索的核心问题。包括服务标准精细化来增强基础服务能力,以讲座、培训、联谊活动等增值、延伸服务来提供学员的满意度,提升学习中心口碑。通过进一步树立“学员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增强了人员在服务过程中的责任意识、创新意识,自觉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使整体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高。2、宣传方式精细化宣传推广形式可分为直接面向市场的网络推广、其他广告、人员推广;面向学员的老生带新生、新生带新生及专科续读本科;面向行业企业的上门推广等三种形式。宣传推广中强调沟通的有效性,使学员可以通过方便、快捷的渠道了解学习中心业务。根据市场具体情况结合学习中心自身特点合理分配资金、人员,应对市场变化,选择合适的招生推广形式,对招生宣传效果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四)精细化管理工具

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数据,秉承“用数据说话”的管理思想,以数据为基础,通过对记录下数据的分析,来揭示问题并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图和表是管理中最简便、使用最频繁的用来控制和改善工作质量的工具。通过数据的汇总,可以很快找准问题并做有针对性的调整改善。1.工作中不断设计、优化日/周/月控制表、招生咨询、宣传、报名等各种报表,并定期填写各类表格,记录下工作中的原始数据。通过对日常数据统计分析,对数据进行筛选、分类,从学校、专业、层次、报名时间段等多个层面结合历史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为后续工作的正确决策提供必要而有效的支持,同时对量化指标进行有效控制。2.运用ABC类分类法,即在决定一个事物的众多因素中分清主次,识别出少数但对事物起决定作用的关键因素,多数但对事物影响较小的次要因素,目的是加强对重要的A类重点事物的管理。通过对历年工作数据的分析找出关键工作,对团队人力、物力投放进行方向性的调整,主抓重点的合作学校和人数集中的专业,很大限度地释放了管理人员的精力,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精细化学论文篇(3)

二、如何在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中实施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源于日本现代企业管理,后被欧美高校运用于学生工作管理。在我国已有部分高校把精细化理念用于学生管理。这给我们高职院校提供了借鉴。笔者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认为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可以表现为以下几点。

1.管理制度精。党的十六大指出,实行依法治教,把教育管理和办学活动纳入法治轨道,是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完成新时期教育工作历史使命的重要保障。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庞大而又具体的系统工程,需从学校领导学工处院系负责人到辅导员班主任以及学生干部共同努力,制定切实可行的精细化管理规章制度,精心完善各级各岗工作制度,通过层层制定目标责任,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的,做到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有效杜绝管理死角,把学生管理工作规范化、规律化、定量化、科学化。学生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繁多,处理相关事情时,我们不能凭着感觉办事,更不能看人办事,必须按章程办事。这要求我们须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完善(学生手册)和制定相关工作制度,使学生工作人员办事有章可依,本着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流程化和规范化的思路,不断改进和优化关键业务流程,提高结构性效率,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同时也要求各个班级宿舍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促进班风学风建设。为保障学生工作得以高效落实,我们必须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考核条例就是调动学生工作人员积极主动性的指挥棒,所以考核条例必须体现公平公正原则,能够细化、量化,能够有效衡量学生工作的优劣。精心制定学生工作考核制度,使学生工作有布置,有开展、有检查,并通过分别对职能部门、系部分管人员、班主任辅导员定期考核和及时反馈。考核条例的制定及实施是学生工作得以保质完成的制度保障。

2.“备课笔记”精。根据上级管理者制定的目标和战略,借鉴以往工作经验,把握学生工作规律,用发展的思维精心“备课”,把学期工作任务细化。精心做好工作计划,就可以减少工作失误,不怕意外发生,因为意外的发生也在计划中考虑并有相应的应急预案及解决措施。精心备课不仅要备工作计划,更要精心备工作对象。随着新时期社会的变化,科技的飞速进步,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高校学生工作的对象也发生变化,他们呈现出新的特点,对学生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工作的开展要从教育对象的现实情况和需求出发,要有的放矢,要因材施教,解决工作对象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缓解工作对象心理上的压力和思想上困惑。近年高校学生工作对象发生系列变化,如招生方式多样化,出现提前单独招生、对口单招、注册入学等,导致教育对象差异性较大,学生的能力、知识基础不一样,学习也自主性不一样,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甚至一些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大学生个人价值观革新化趋势,他们经常以自我为中心,只在乎个人感受,做事从自身利益出发,不关心他人感受。他们常出现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团队合作集体荣誉感差等。所以,我们备工作对象时要精心细致,要带着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安排工作,做好计划,提前开展针对性的教育。不仅备好工作对象,也要备好工作条件,不仅是硬件还有软件。学生管理工作要结合管理人员的学历专业等自身特长合理分工,做到人岗匹配。

精细化学论文篇(4)

预算管理精细化有助于推动事业单位内部的科学化管理实施,促使事业单位财政分配公开透明,各岗位人员权责明确,科学、公正的决策机制,完善单位内部管理,促使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科学化精细化财务预算管理体制,促进公众对事业单位的监督意识增强,建立官员问责约束机制,形成事业单位市场化运作管理模式,推动单位健康可持续发展。

2、必要性

预算管理精细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预算管理体系的科学化、精细化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事业单位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财务预算管理效率的提升。同时,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定位于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社会目标。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建立健全财务预算管理体系,从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角度着手推动,更能发挥预算精细化所带来的社会效益,从长期来看,科学化、精细化的预算管理也是财政管理高效的内在要求。

二、对全面预算管理精细化的认识

1、全员、全面、全过程

全面预算管理是以单位年度业务计划为基础进行编制的,单位要求各部门各岗位结合岗位职能编制年度工作计划、结合工作计划编制岗位的业务预算编制,最后结合各部门预算编制汇总得到单位的年度预算计划。一方面,这种自下而上、全员覆盖的预算编制办法,使全员参与到各岗位预算编制过程,从而对本岗位的职能定位、工作计划和工作经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也使得单位的预算编制符合实际业务开展的需要,有利于预算执行力度的提高。另一方面,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要求预算编制需要考虑单位全部业务计划,考核各业务量和财务数据的合理性,在进行预算编制的同时,充分分析和完善各部门的预算编制科学性、合理性,必要时编制不同的预算数据供领导决策。

2、数据精准,符合实际需求

预算编制的每一个数据应力求精准,减少预算编制与执行的偏差,预算编制时的数据得到要有充分的市场预算分析,包括业务量、市场单价、市场走势预测等因素的考量;通过多种预算编制方法得到数据,尽量避免单一方法或历史经验来评估预算。确保预算数据尽可能准确,设立预算编制误差率控制在5%以内。

3、管理科学化、方式精细化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科目设置细化,实现会计科目与预算科目的无缝对接;这种预算科目设计方式有利于预算编制执行过程的监督和考核,预算执行的可追溯性强,从科目细化上保障了预算编制执行效率。预算模板中应着重增加对重点项目成本费用的专门预算,加强预算管理与业务的紧密性,细化预算管理方式,为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奠定基础。同时,预算编制的科目细化与各岗位人员的绩效与预算执行情况挂钩,使得预算管理的责任细化到每一个员工身上,强化预算执行落实到实处。

三、编制精细化科学化预算的思路

1、财务工作理念的转变

随着事业单位财务改革的不断深入,财务预算管理理念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行政事业单位要树立依法理财的法制观念,在单位中制定科学的预算管理、会计核算、资金流出和项目审计的管理制度,形成一套完整、科学、精细化的管理制度,使得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有章可循。提高事业单位服务意识,加大对创新项目资金的投入和扶持,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改善社会生活环境,提高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率。

2、预算管理制度日趋完善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其所涉及的各部门预算计划统一纳入到预算编制计划中,在编制预算过程中,需要细化预算所涉及的各个项目,科学合理地进行安排。对于业务部门的预算经费,对各项目的开支设定限额标准,同时规范经费申请的审批标准流程,超过部门预算的款项,通常情况下不给予拨款。项目经费集中支付,便于日常业务往来收支的统一管理,细化项目资金拨款及支付程序,规范日常预算执行过程,逐步建立起更加科学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3、不断提升财务监督能力

预算管理精细化工作需要各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建立监督约束机制,有助于预算管理人员管控各职能部门的财务收支情况。采购部门实施集中采购管理模式,促进物资采购过程的透明化、公开化;资产管理部门建立动态的管理制度,完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资料,保障资产数据真实性和可靠性。为了充分发挥财务预算管理的监督职能,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和控制,还需对企业的人员、资金、车辆等物资进行统一的编排和管理,加强对各项财务工作细节做到精细化;同时,还可以加强企业ERP系统的应用程度,促进预算管理精细化信息化。

四、提高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具体措施

1、深化内部控制,推动预算管理精细化

精细化预算管理制度是行政事业单位降本增效、完善内部成本考核机制、建立成本费用与业务绩效结合的有效衔接。探索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的方法,为单位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提高更加详实、准确、全面的基础信息。事业单位应充分重视内部控制与预算管理工作的结合,加强对收支情况的动态管理,部门预算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单位的财务经营情况,也涉及到各岗位人员的工作开展情况,结合内控制度实施预算管理,可以有效节约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动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执行力度,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预算支出制定定额标准,加强预算执行力

对于预算编制的精细化标准,需要每一个项目的资金支出都严格审核。财务预算部门需要制定会议费、办公耗材费、培训费等费用支出定额标准及要求,建立一套强有力的标准化规范化的费用标准管理体系,进而强化预算执行力。建立预算执行岗位责任制,用制度约束岗位预算的执行落实;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对预算执行的监督职能,保证预算能够顺利实施。另外,预算管理可以借助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建立健全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预算执行信息的实时反馈,在出现偏差时及时解决,降低资金使用风险,提高预算执行力度,严格管理和控制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外资金。

3、项目经费精细化,强化预算监督

在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项目经费管理中,需要建立完善的、科学的管理制度,确保项目经费精细化管理。在项目经费政策制定之后,需要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业务情况,具体落实项目精细化,保证项目经费管理度落实到项目执行中的各个环节。加强预算监督,保证预算的严肃性。财政部门、审计监察部门应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采购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要求事业单位进行整改,以达到预算管理的目标。事业单位的采购预算在未得到审批之前,严格禁止事业单位提前采购,否则不予报销。因此,只有建立起科学、精细化的预算管理监督机制才能保证预算管理的顺利执行。

4、推进预算绩效考核评价工作

要进行预算管理精细化,还需要优化预算管理绩效考核工作流程,通过制定标准化的工作规范和流程,将预算评价结果有效地应用于组织绩效考核环境,通过对预算执行结果的考核来评价预算执行效果,同时,便于掌握和了解后续业务开展所需的资金支持。预算绩效考核工作有利于岗位职责的细化和明确,加强财务成本费用与业务工作的挂钩,缩小预算编制与实际发生的费用之间的差距,从而加强对成本收支的管控。健全资产管理制度,编制资金优化预算方案,配合组织落实好资源优化配置审核工作,避免发生资金浪费、流失等现象。

5、加强工作人员预算管理意识,拓展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思路

预算的编制与执行工作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全员共同参与和完成,预算执行效果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因此,加强财务干部队伍的建设,推进全体员工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和理解,尽可能多地创造机会和条件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学习预算管理培训,提高管理者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实施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应该有专业素质较强的财务人才来做好相关工作,加强预算管理者的职业责任心,确保预算管理目标与组织战略目标一致性。部门间人员预算工作的交流沟通和实践操作能力,学习和借鉴其他单位的成功经验,不断提升财务工作人员素质。

精细化学论文篇(5)

二、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1.精确管理目标。制定全方位的精细化管理目标,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首要任务。作为教育管理者要从学校的办学底蕴、学校特色出发,认真调研学校的师资队伍和学生素质的现状,以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为指引,制定精确的管理目标。

2.健全管理制度。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精细化管理的内涵,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起点。学校制度建设要按照人文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基本要求,通过整合、细化、补充等方式,对学校的管理制度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完善,建立一套科学、规范、操作性强的精细化管理制度体系。

3.严格管理过程。对各项工作严格管理,是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再好的制度也须在执行的基础上才有意义。学校管理须层层分解目标责任,形成“条块结合,分层管理”的工作格局,实施“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运行机制。各项制度严格执行,岗位工作随时检查,定期通报,做到考核量化常态化、精细化。

精细化学论文篇(6)

小学是教育机构中最为基础的教育单位,其后勤工作对教学活动会产生直接影响。针对后勤工作,学校应该采取精细化管理模式,保证后勤管理工作每个细节做到完美,搞好学校内涵建设。完善小学后勤管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精细化制度管理

小学后勤管理工作为学校成功开展教学活动作出了充分的准备,从整体上说,小学后勤精细化工作管理需要从制度下手,优良细化制度的约束管理作用。一般来说,小学后勤工作管理制度的建立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财务的管理、校产的管理和设备的采购等,为了避免管理疏漏,还需要重视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的重要性和后勤管理系统的严密性。满足以上要求,可以说是完善小学后勤工作制度管理精细化的基本要求。但是,精细化的制度建设应该要把一切意外扼杀在摇篮之中,防范一切可能发生的未知因素,避免意外情况带来的重大损失,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确立一套备案作为应急方案。那么怎样设计一套合理可行的制度呢?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我们处理好上下级的管理关系,而后勤管理工作也要注意这一点,做好工作计划,确保工作的顺利执行。举例说明:从短期计划上说,该小学本学期校园建设该如何进行并且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对此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方案,明确其目标,全面开展计划,然后进行分工合作,最后检查结果;从长期计划上说,近几年该小学的绿化建设、宿舍的修建、教学设备的采购引进等问题需要时刻强调,陆续实现,不能冲动同一时间全部开始,否则会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由此可见,精细化的管理制度能够让小学后勤工作进行的更加顺利,从大局上确保了其整体工作计划的平稳开展。

二、精细化校产管理

校产是指学校的固有或非固有资产,如房屋和教学设备等等,而小学后勤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管理校产,对其进行精准全面的管理。实现精细化校产管理,主要细化分为:建立记录制度、实施校舍管理制度和公开演讲等三个方面进行。第一,记录制度就是对于学校的资产,如其房屋不动产、设备引进换新等等进行记录。前期记录,应该创办资产登记卡,记录学校每项资产的购买时间和花费,确保账目清晰明确,这种传统的记录模式优点是容易起步,缺点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录内容累积过多,容易造成误差。针对这种情况,后期记录作出了很大改善,每年根据实物清查情况重新登记记录,然后利用计算机程序制作电子版,同时保存原始记录和电子版本;第二,校舍管理制度主要是对学校固有资产进行检查和维护。要定期检查学校的排水系统、电路情况和消防器材,对有问题的部分及时维修,保证不对学生造成伤害。并且需要定期清查校舍,尽快解决查出的问题,检查频率每月一次为最佳;第三,定期开展校舍维护的早教演讲,通过学校早操时间发起安全教育演讲,发动全校师生,鼓励大家爱惜维护公物。

三、精细化财务管理

在系统管理时,精细化管理往往是最常使用手段,所以尤其引人重视。特别是在小学后勤管理工作之中,财务管理是整个管理工作重的一部分,它占据了管理系统很大部分的比重。小学后勤管理工作系统包括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又有预算、支出、监控、统计等几部分,每个部分都是整体中的一份子,它们相互依赖,相互约束。首先从支出角度上看,最重要的部分是采购,如何花费是一门学问,那么对于采购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答案不言而喻,第一采购不是谁都能做,我们要选出适合的人去做,第二要清楚了解采购路径,保证消费价格在合理预算当中。其次预算亦是财管中着重重视的,计划经济在这里看来就非比寻常了,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到计划重点,统筹兼顾,满足学校正常支出,着重计划经费,监控公务费支出,既能满足学校工作需求,又能满足计划经费。通常情况下,有一些不可控的原因需要增加支出指标,必须到计财处申请追加支出指标,之后交给校长审批,审批通过后便能得到相应的支出预算指标。

四、结语

通过上文阐述,校园建设离不开管理系统,精细化的管理系统是具有优越性,小学后勤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弥补了制度建设的缺陷,强调了校产、财务的重要性。因此小学后勤采用精细化管理系统保证了工作效率,更为校园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后盾。

作者:蔡剑波 单位:吉林省桦甸市八道河子镇中心小学

精细化学论文篇(7)

1.精细化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体系的构成根据医学专业教师职业和专业需求,结合医学院校实际情况,构建精细化的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体系。如图1所示体系的核心是把握精细化的培养过程,将培养目标与现实需求通过培养体系有效地衔接起来。2.精细化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体系的特征教师人文素质培养体系的精细化即体现了精细化管理的基本特征,又有自身特点。一是,系统化、细节化与持续改进。医学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全面把握,统筹协调,整体实施。同时注意对各系统精细化的设计与控制,关注培养过程的每个细节,把工作做实做细,以精益求精的态度,通过评价反馈,不断改进措施,优化流程。二是,数据化、标准化与尊重个性。有别于粗放型管理的模糊标准,精细化培养强调培养目标与培养措施各环节工作都要有标准,并且标准要实现数据化与精确性。但在标准化的同时专业教师人文素质的培养要尊重个性,即关注医学专业教师的特点,量身定制培养方案,促进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的提高。三是,信息化、流程化与追求效率。将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到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中来,促进教育管理的自动化;根据人文素质的知识、精神、能力的养成规律设计培养流程,有效提高教师人文素质培养的质量和管理的效率。

精细化理念下医学专业教师人文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

精细化学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11-0191-03

【Abstract】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meanings and traits of the refined management, meanwhile, points out the significance of implementing refined management in coal mine companies. By discussing the distinctiveness of the management in coal mines companies and the traits of implementing refined management in coal mine companies, we design the framework of implementing refined management in coal enterprises. At last, with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reference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al mines companies, we account for the premise condition of implementing refined management in coal mine companies.

【Key words】Coal mines companies Enterprise management Refined management Framework

一、引 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化、科技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朗,这不仅使传统的经济管理理论、管理模式受到巨大冲击,经济管理方式、方法也进行着深刻的变革。我国的煤炭企业,在与国际相关企业高度对接过程中,受新价值链理论和国际企业先进管理实践的启发,经历中西方管理文化强烈冲击,在我国全社会从抓商机、抓投资到抓技术、抓管理的演进格局下,实现对世界知名管理咨询、管理培训公司关于企业精细化管理产品认识的新突破,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实施精细化管理是中国煤炭企业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煤炭企业全面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方向。但受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现代化管理基础薄弱和发展历程短暂,乃至煤炭生产自身特殊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理论与实践仍然是任重而道远。本文就精细化管理内涵与特点、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架构及其落地前提等予以分析,以供参考。

二、精细化管理内涵及特点

1.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理念或思想,早于科学管理初期泰勒时期已有所体现,于上世纪中期起在发达国家,如日本较为盛行,而作为一个术语或概念,则应该说是新世纪中国管理文化的产物。本世纪初,汪中求提出了“精细化管理时代-细节决定成败”的观点和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提出精细化发展具体表现在专业化、归核化、国际化,“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直接压力,中国民营企业必须走精细化发展的路子”论断,自此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企业“细节管理”研究的热潮,包括关于精细化管理内涵的界定研究。

有学者指出,精细化管理就是精确定位、合理分工、细化责任、量化考核。精确定位就是指对每个部门、每个岗位的职责都要定位准确,对每个系统的各个工作环节都要规范清晰、有机衔接;合理分工是指细分工作职责和办事程序,从而建立制衡有序、管理有责、高效运行的内部管理系统;细化目标是指通过对各业务部门的责任细化,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量化考核是指将各部门、各机构的经营目标量值化,对经营运行行为与结果进行控制的过程,考核时做到定量准确,考核及时,奖惩兑现;[1]也有学者指出,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2]其本质在于它是一种对战略和目标的分解细化与落实,是让企业的战略规划能有效贯彻到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的过程,同时也是提升企业整体执行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它是建立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一种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3]上述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虽不一致,但基本揭示了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内涵。

2.精细化管理的特点

关于精细化管理的特点,我国学者提出,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并非某种具体管理方法或模式,是一种追求,并非某种具体标准,是一种过程,并非某种既定目标,[4]而根据上述学者关于精细化管理内涵的界定,精细化管理的本质特点则在于:

(1)精细化管理的起点源于成熟的规范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是制度管理的高级阶段,而规范化管理是制度管理的最基本要求,精细化管理是常规管理一种发展和引申,这种常规管理即为规范化管理。所以,精细化管理是成熟的规范化管理的跃升。

(2)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在于科学的岗位管理。精细化管理最基本要求在于责任落实,职责界定清晰,业务流程衔接顺畅,而这是科学岗位管理的核心。为此,精细化管理是以管理岗位为重点,是建立在科学岗位管理基础上的精准化管理。

(3)精细化管理的实现在于责任落实及其可量化考核。精细化管理的目的在于围绕组织战略目标,将战略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到岗,以岗定人,并已定性或定量的方式加以考核评定。所以,实施精细化管理,最终取得预期管理成效的保障在于责任落实并可以量化考核。

3.精细化管理在煤炭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1)有助于提升煤炭行业安全管理水平。多年来,全国煤炭行业安全生产保持总体稳定、持续好转的态势,但事故总量仍很大,重特大事故防范能力依然不足,主要根源在于安全基础不牢固、隐患治理排查不彻底、安全监管不到位等。在煤矿安全生产实践中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即可通过围绕组织目标,精细规划,责任到岗,人岗匹配,权责利统一,强化责任落实,将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以此促进煤炭企业安全生产。

(2)有助于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在生产经营国际化、产品和服务竞争激烈,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分工愈加细化环境下,如何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有限的空间下凝练自身竞争优势,已成为当前我国煤炭企业,乃至各行各业探索自身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实施精细化管理,通过合理定位、规范运作、量化考核,形成品质优良、成本低下、市场资信度高的产品和服务,历练出技术能力高超、发展潜力大、协作有力的队伍,这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科学路径选择,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具体表现。

(3)精细化管理是煤炭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受国内工业生产对煤炭需求供不应求和煤炭工业国际化战略的驱使,煤炭企业走向了国际化的历史关头。面向全球煤炭工业国际标准,出于安全、环保、节能等正常营业基本准则要求,结合我国乃至全球煤炭资源储量限制,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煤炭资源集约化利用不足等现实问题,煤炭企业实现高速持续发展的唯一路径就是全面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走精细化产业发展模式。

三、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架构设计

1.我国煤炭企业管理的特殊性分析

煤炭生产企业与煤炭加工企业,与工业中的制造业相比,具有明显的自身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决定着煤炭生产企业实施、实现精细化管理的特殊性。

(1)对市场需求反应不敏感。煤炭资源具有自然资源属性,煤炭生产具有大宗商品属性,属产品大批量生产的产业,产品变化较少,应市场需求变化而变化程度低。

(2)供应链不完整。煤炭生产存在两条供应链,即原煤供应链和物资供应链,而原煤生产无上游产业,运输条件不稳定,使得煤炭企业的供应链不完整。

(3)生产过程不连续。由于工作面、台阶之间的换档和工程与生产相伴相生,使得煤炭生产过程不连续。

(4)生产条件不标准、不稳定。由于劳动对象、工作场所不断移动,地质条件突变,生产组织需要不断设计,设备需要定制,使得生产条件不标准、不稳定。

(5)劳动对象、资源的可耗竭性。鉴于煤炭资源储量的有限性,随着开采活动的开展,劳动对象、资源逐步耗竭,矿井、工作面、台阶等均存在生命周期。

(6)所有项目都由资源(矿产资源、人员、队伍、设备、物资)和作业组成,且存在非连续作业(剥离、掘进、搬家倒面、设备大修等)和连续作业(采煤、运输、通风、排水等)。

2.我国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实践剖析

十余年来,尤其是近年来,我国许多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开始倡导实施精细化管理,融合国内外、行业内外管理理念,在实践中探索出极具中国特色和煤炭企业特色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大大提升了我国煤炭企业的管理水平,赢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综合分析目前我国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实践,基本情况可归纳如下:

(1)基本以企业文化建设为主题。我国煤炭企业十余年精细化管理实践基本局限于企业文化建设范畴,这不仅由于煤炭生产具有劳动密集型、作业环境艰险等特点而格外需要良好的企业文化引导,更主要的是精细化管理的国际理念中包含着支撑企业管理提升的文化因素。

(2)基本以生产要素为主要管理对象。煤炭生产企业生产要素主要包含人才、安全、质量、物流、资金、成本等。当前我国煤炭企业管理基本以生产要素管理为主,实施精细化管理也意在于降低成本,提高安全和质量。

(3)基本以现场为精细化管理实践基地。煤炭生产企业现场是原煤供应链的起点和物资供应链的终端,也是企业效益所在,加上现场移动性、部分自然因素的不可预测性、环境的多变性,现场自然成为煤炭企业重点管理之地和管理成败的基础。

总体讲,我国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仅处于探索阶段,尚需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管理重点等方面系统设计精细化管理体系。

3.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架构设计

鉴于煤炭行业自身的特殊性和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初级性水平,基于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内涵科学设计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架构,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价值。

(1)设计原则。在业务管理方面:第一,均衡交付。克服自身生产不连续、不稳定;尽可能适应外部环境和客户要求(运输、电力);第二,集成计划。分解项目,决定路线,配置资源;长短集成,上下集成,水平集成;第三,项目控制。单个项目工期、质量、安全、成本控制;第四,规范操作。建立标准化操作体系,促进安全生产。

从理论角度考虑,为进一步完善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第一,要进一步明确精细化管理的目标;第二,在理念上要进一步丰富精细化管理内涵;第三,要有真正的方法体系;第四,要有选择地从西方主流理论“拿来”,要科学管理,不能胡编乱造,热衷开宗立派;第五,要考虑东方文化、中国文化的承受度;第六,要结合行业特点。

(2)以神华神东煤炭集团公司为例,精细化管理理论架构。

如图所示,这一理论架构包含四个层次,自下而上依次为结构管理层、运营管理层、数据管理层和决策管理层,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分别实现业务规范,例行管理;作业标准化和稳定生产,改善运营效率;量化分析,有效激励;优化配置,有机组合,最终保证企业发展总目标的实现。这一理论架构的特点在于:

第一,管理目标在于规范、改善、发展,改变了煤炭行业先发展再改善、再规范的传统模式。

第二,采用了结构化和系统化思维模式,要求首先合乎逻辑地对企业进行透视和解析,要求系统思考,建立了流程、架构、制度、标准等管控基础和支撑体系,运用了Lean Production/6σ/5S/ benchmarking等管理思想,关注联系,关注全局,避免“细节孤岛”。

第三,以管理集成和内部市场化为主线。该理论架构通过自下而上的数据集成、管理集成形成分工细化的基础,同时,又通过任务分解和价值量化,孕育企业内部市场,实现内部业务市场化运作,并以此固化企业管理流程、标准和价值链条,完善制度管理,提高公平性、透明性、激励性和易操作性。

第四,以岗位管理为核心。岗位管理是该理论架构的落脚点,将岗位作为管理的对象和最小独立单元,以岗位价值为核心,强调人岗匹配。

第五,以自动化和信息化为运营和决策管理的技术保障。

四、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落地的前提

1.要实现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变

经验式管理的管理者依据过去管理实践中所取得的经验对企业进行人治,偏重于个人的自律而不是制度的监督,并且注重的是治人而不是治事。这种传统的经验式管理手段具有高度集权化、缺乏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等不足,在煤炭企业发展初期或者企业规模较小时,能够对企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然而,当煤炭企业形成规模、市场条件、科技水平和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这种管理方式却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障碍。为此,煤炭企业管理要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要引入科学的管理方法,如业务流程再造、企业战略规划、绩效管理、平衡记分卡等注重定量的、具有信息化的有效科学管理模式。

2.要实现由业务管理向业务、职能集成管理的转变

二战之后,随着诸多国家经济的迅速崛起,世界格局发生了改变,催生了新生产业领域,转变了经济发展方式,同时也让理论界和实业界领悟到人及人的技术能力在组织实力提升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企业的财务、人力资源开始得到重视,要求职能管理能够支持业务和战略的规划与实施发展,煤炭企业管理开始由业务管理向集成管理转变,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集成管理[6]是一种效率和效果并重的管理模式,它突出了一体化的整合思想,管理对象的重点由传统的人、财、物等资源转变为以科学技术、信息、人才等为主的智力资源,提高企业的知识含量,激发知识的潜在效力成为集成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及方法,其核心就是强调运用集成的思想和理念指导企业的管理行为实践。通过这种转变,可加强对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的发掘和结合力度,提高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决策支持系统,强化管理的点、线、面优势资源结合力度,最终提升煤炭企业自身资源与外部环境资源的结合能力。

3.要实现由传统的人工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转变

现代企业管理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科学理念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信息技术的诞生与应用实现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可视性和可靠性,这是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企业信息化水平和员工信息技术能力是直接决定精细化管理实施的成败。为此,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落地首先要实现管理人工化向信息化的转变。

五、结 论

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实践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企业追求完美和实现卓越的过程,也是企业实现基业常青的重要指导思想和管理理论。煤炭企业需要结合煤矿生产实际,按照组织目标,面向组织体系,重点把握决策层的项目组合管理、数据层的管理会计、面向体系的结构管理三个难点,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精细化管理机制,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最终使精细化管理成为企业员工的基本习惯,成为一种意识、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

参考文献

1 沙卫国、严永成.对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几点思考[J].现代金融,2009(1):411

2 刘晖.精细化管理的涵义及其操作[J].管理研究,2007(4):15

3 朱维明.实现企业的精细化管理[J].领导科学,2007(12):51

精细化学论文篇(9)

作为一种企业管理理念,精细化管理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作为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它有别于传统的管理思想,认为管理是由细节构成,在产品的服务和工作中精益求精,其本质强调的是一个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的过程,是一种执行学问,一种认真的态度,最终促进产品或服务更具有竞争力。”精细化管理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一种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它以运行程式化、标准化、数据化和信息化为手段,以规则的系统化和精确化为主要特点,以全体员工高效协同、不断超越为表现形式,以最大限度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能为目标。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出现,无疑为推动经济进步贡献了力量。高校学生工作无小事,任何一个细微的疏忽、错漏,都有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将精细化管理模式引入学生事务管理之中,当是提升学生事务管理效能,降低学生事务管理中不必要损害的良策和佳径。

一、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引入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可行性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性质非常特殊,它兼有为学生提供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教育、管理和服务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学生的个性和特点日益多元化,给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导致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如何运用和借鉴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做到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切实提高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应对日益复杂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这是作为学生工作者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首先,精细化管理的理念符合学生事务管理的需要。精细化管理作为现代工业化时代的一种管理理念,是相对于常规管理的一种更高层次的理念。具体来说,其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精”,可以理解为更好、更优,精益求精;精细化管理“精益求精”的主张与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要求相吻合。当代社会信息传播的速度空前加快,来自方方面面的、难于预测的信息,都可能引起学生的思想变化,这就要求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必须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不断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以提高工作的实效性;二是“细”可以解释为更加具体,细针密缕,细大不捐。精细化管理强调“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追求管理精细、细化和量化,从细微之处下功夫。精细化管理的理念要求在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推行细心观察,精准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真心待人,细致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实心办事,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虚心求教,努力提升个人为学生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精细化管理模式还要求学生事务管理人员善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养成注重细节的优良习惯,细化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找到关键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学生自觉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

其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本质和与精细化管理基本一致。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实质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教育为载体,以情感为纽带,以责任为底线的自主管理和自我管理相结合,在充分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信任人的基础上,满足学生成才需求,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全面实现学生成才成长目的。而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本质是提倡以人为本,注重人文管理,强调对人的理解和尊重、无缝沟通,通过代管理的人性化和管理的文化价值取向实现工作效率的提高。这两者存在着本质上的天然契合。

最后,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与精细化管理的实现方式是一致的。二者的核心都是一种服务。新形势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形式上是一种管理,核心却是一种服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有着服务的理念,指导学生工作管理从单纯的“管理”向“服务”转变,从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将服务功能转化为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主导地位,以服务为基础平台,以服务育人,以服务发展人,通过服务营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校园氛围,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尽可能大的空间与支持,使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实现教育性与发展性统一。

精细化管理的核心之一就是促进管理服务的精细化。“服务就是这样一个系统,它的每个环节都相互作用、相互依赖,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学生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最终是为全体学生的发展服务。精细化管理必须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意识。“教育管理就是服务”应当成为广大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工作理念。管理者的任务不是要求学生围着管理者转,按管理者的意志去管理,而是要求管理者围着学生转,根据学生的需求建设优良环境,提供优质服务。这是对教育管理服务具体而形象的诠释,也是对教育管理服务理念的积极实践。真正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服务意识,一切学生工作都为学生精心设计,这也正是精细化管理的精髓核心所在,二者能够有机结合,促进工作高效开展。

二、精细化管理在学生事务管理中功能探析

第一,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的精细化管理能有效促进管理和被管理者之间的感情融合,形成工作合力。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一文中强调:“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育都是不可能的。”表明管理既是教育的前提,又是教育的手段和结果。但任何一种先进的管理制度,它的决定因素不在制度而在态度,即从事管理和被管理者的态度。实行精细化管理,就是体现人文关怀,依靠人去实施,因此必须建立一套“以人为本”的民主管理和监督的机制,以形成良好的群体氛围,使全体人员目标一致,步伐协调、积极主动、自主创新地完成各项工作。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求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促进管理和被管理者之间的感情融合,形成工作合力,使学生工作落到实处,这也正体现了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的真情、真心、真意。

第二,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的精细化管理能有效加强学生素质,提升竞争力。实施精细化管理,从小事人手,对每个细节都要精益求精,每一环节、每一阶段工作的管理,以阶段性目标达成保证高质量结果的实现。它要求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项工作都是精品。同时,它更加注重其自身管理效能的提高和改进上,通过自身的不断完善,而达到精益求精。推行精细化管理不仅可以降低能耗,实现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而且能增强竞争力,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实施精细化管理,在学生教育、培养、管理中注重每个环节,每个步骤,使每个学生都是精品,这不仅能培养出尖子人才,而且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就业竞争力得到提高。

第三,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的精细化管理能有效防止学生突发危机事件的发生。精细化管理要求把工作做得具体、做得扎实,追求一种精益求精的境界,使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辅导员、班主任如果能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始于细节,终于细节,深入学生课堂、宿舍,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详细了解学生学习、卫生、纪律、文明礼貌、品德修养等各方面情况,就能有效防止学生突发危机事件的发生,把问题消除在萌芽之中。

三、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精细化的实现路径

精细化管理既是一种管理理念,也是一种管理文化,更是一种管理方法。将精细化管理模式引入学生事务管理之中,不仅是学生事务管理实务工作者的实践探索,也是理论工作者重要课题。

第一,加强精细化管理模式的理论研究,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模式下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能力与水平。“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我们除了要不断加强对精细化管理模式本身的理论研究,还应关注人本主义、系统理论、目标管理理论、激励理论等与学生事务管理的理论契合点。更应加强马克思人学理论研究,不断转变学生事务管理观念,强化学生事务管理中人本意识,实现学生事务管理的精细化路径转换。

第二,加强学习宣传,让精细化管理深入人心。精、准、细、严是它的基本原则,实行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把复杂的工作简单化,把简单的工作流程化,把流程的工作定量化,把定量的工作信息化。应组织教师学习精细化管理相关材料,辅导员、班主任开展“学生精细化管理”大讨论,弄清细化管理的内涵及实施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逐步出台精细化管理相关方案。

精细化学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1-0044-02

应用化学是介于理学化学和工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专业之间的应用型工科学科,是以化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化工、材料、医药、信息、生命、环境、能源、地球、空间和核科学等工业生产中与化学有关的问题进行应用基础理论和方法及应用研究为使命的中心学科,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精细化学品生产是化学工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国际上精细化工在化工比重达85%以上,我国只有50%左右,而我们安徽省比重更低。通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在东部沿海地区已发展起相对集中的精细化工产业群,这也为安徽的精细化工发展提供了机遇。随着化石资源的消耗,对利用生物质生产精细化学品的技术需求日益迫切。因此,开展精细有机合成及其工艺技术的研究,对提高我省乃至我国的高分子材料化学品生产技术水平,减少环境污染和有毒有害物质排放,提高生产中安全水平,降低生产成本,起着决定性作用。国家“十一五”和安徽“861”行动计划都将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支撑产业;精细有机合成将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学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及技术支持。

一、已有的理论实验基础

《精细化工工艺学》是应用化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承担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一门课程。我们使用的教材是由天津大学唐培堃和冯亚青主编的《精细有机合成化学及工艺学》(第二版)。该课程涉及的教学内容比较多,主要有精细有机合成反应理论、精细有机合成的基元反应以及有机合成设计的主要原则和方法。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由十三个有机合成单元反应组成,各个单元反应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由于课程内容涉及的较多,其中不但有一定的基础理论,而且也拥有一定的实践知识,基本理论与生产实践互相联系,密不可分。在教学时如果仅仅一味地讲授理论知识或讲授实践知识,将教材上反应的特点与规律一股脑儿地灌输给学生,课堂教学就会变得死板,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另外,如果执行教学计划时,理论课与实验课间隔时间过长,课程教学无法实现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会失去。与《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配套的实验课程是精细有机合成化学实验。该课程作为一门高年级的化学工艺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的专业实验必修课,是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实际应用的一个延伸。该课程希望通过具体的与生产实践相关的实验操作培训,来强化并提高学生的有机合成实际能力,同时也能增强对精细化学品的掌握。同时,希望通过该实验课程的训练,使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能力动手能力得到提高,为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继续深造和就业打下基础。然而,目前就《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而言,除了天津大学和同济大学,我们学校和有很多开设这门课程的高校,由于一些客观条件限制,目前还没有开设相应的实验内容的课程;一些学校尽管开设了这类实验课,然而与《精细化工工艺学》相配套的教学内容还是以传统方式的综合性、验证性实验为主,并且实验项目及相关的实验条件、实验药品、实验仪器都是教材上规定死的,甚至一些实验工艺相对陈旧落后,有时候常常是让学生依照讲义,按部就班地进行,不利于提高学生科研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作为高年级专业实验训练,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安徽省委文件《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若干意见》(皖发(2010)9号)曾指出:我们要建立“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校企合作平台和机制,并且广泛吸纳高校科研院所、相关企业作为产学研合作基地、本专科生实习实训基地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单位,鼓励高校和企业合作共同建设实验室和研发中心,将高等教育不断延伸到企业,并最终融入进社会。为了适应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和时展的需要,全国各地很多的地方院校纷纷提出应用型和工程型的人才培养目标,黄山学院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和学校发展前景,也将学校定位为地方型应用型本科院校。鉴于以上原因,结合我校建设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宗旨及化学化工学院专业建设特色,面向我校化学工艺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开展精细有机合成实验,提高学生对精细有机合成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并且,黄山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实验室和黄山安徽永佳集团及其子公司(黄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黄山市恒(新)远化工有限公司、黄山市华惠精细化工有限公司、黄山市强力化工有限公司、黄山市华兰化工有限公司、黄山市创联洗涤科技有限公司、黄山新力油墨科技有限公司)等在内的一批当地龙头企业研发实验室已基本具备开展此类实验的条件。

二、拟开展的实验内容

实验教学改革的起点是首先要建好相关的实验平台,并设置对应的实验内容。我们拟开展的实验教学改革就是以《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中的十多个有机合成单元反应理论知识为指导和当地精细化工企业的生产实际为依托,并结合学校专业特点,拟开设出具有实用性和前沿性的实验:实验一: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醇硫酸钠的制备。实验二: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的合成。实验三:阻燃剂—四溴双酚A的合成。实验四:内酯类香料—香豆素的合成。通过开展这类实验,可以使学生:(1)了解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结构、性能和一般制法;(2)学习增塑剂的基本知识;掌握酯类增塑剂之一DnOP制备的实验方法;(3)学习阻燃剂的基本知识;掌握直接溴代法制备四溴双酚A阻燃剂的制备方法;(4)学习合成香料的基本知识和用Perkin反应制备香豆素的实验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普及学生对绿色化学含义的真正理解;弥补我院没有开设精细有机合成实验课程的不足;并能使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实践思维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企业合作,产学研相结合,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实现校企共赢的目的。开展这类精细化学品的合成实验,可以分别设置不同实验条件,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他们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的能力。

《精细化工工艺学》实验课程课题组的负责人及主要参与人员中硕士博士人数比例占全部成员的70%,既有多年从事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和精细化学品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又有长期从事精细化学品产品开发工作的企业工程师,他们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多次承担各类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和企业技术研发改造项目,积累了很多教学改革和生产实践经验,并且黄山学院和安徽恒远化工有限公司对这项实验教学改革工作也将给予大力支持,他们承诺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和提供到企业调研和测试等方面的便利,这些条件将能保证本实验课程改革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唐培堃.精细有机合成化学及工艺学[M].第2版.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2]高兴文.《有机合成》课程改革与实践[J].化学试剂,2010,32(2):189-192.

[3]李江胜,李浔,黄朋勉,等.逆合成分析法在精细有机合成工艺学教学中的应用[J].广州化工,2010,38(7):254-255.

[4]张庆,王键,滕俊江.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与实践[J].广东化工,2009,36(6):222-223.

[5]张庆,巩育军,苏秋芳等.地方工科院校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及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广东化工,2006,33(12):108-109.

[6]王巧纯.精细化工专业实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7]潘懋元,车如山.略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5):35-38.

[8]徐金明,李长江.《精细化工工艺学》产学研结合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2,(31):186-186.

精细化学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4-0060-01

精细管理这个词是来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管理理念,它主要出现在家用电器、大规模工业制造业,如汽车等产业中。精细管理的基本原理来自于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综合科学,它所强调的是所有环节的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不是某一个要素的精细化。将各种服务流程与教学量化、标准化、细化是精细管理的精髓,用精品的成绩、精细的过程以及精心的态度做好每一项工作是精细管理的目的。

高职院校教学精细管理包括校园文化管理、信息管理、教学管理、设备资产、学生管理、教师队伍管理和科研学术管理等方面。要实现质量精品、流程精密、标准精致、能力精通和态度精心的目标,就要细算管理成本、细化管理环节、细化管理内涵、细化管理制度和细化岗位职责,并真心服务、爱心育人、用心工作,从而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一 精细化管理的优势

1.精细管理是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

在现代管理中精细管理是必然的要求。个性化、精细化、规范化是现代管理中的三个层次。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建立的精细化管理是把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关键,是在继承常规管理基础上的深化,而不是对规范化管理的否定。学校的管理工作想要上升到新的水平和层次,就必须实行精细管理模式,把每一项工作都抓实、抓细、抓精。

2.精细管理是培植学校品牌的实际需要

每一个优秀品牌的形成背后都是精细管理所带来的结果,学校品牌的形成当然也是如此。当今院校的教育是在追求一种品牌的效益,具备精品意识是教育的需要,特别是像高职一类的院校,它直面市场、直面社会,我们只有在管理的过程中细致入微地审视自己,才能把管理、教学、服务和教育做到日臻完美,这样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才能打造出高职院校自己的品牌优势。

二 精细化管理的实践

第一,制订立体化、全方位的管理目标。学院成立能够推进精细化二级教学管理的临时机构,并强化各部门的职责权利、细化各部门的职能、负责制订总的管理目标等。各教师、系部、职能处室,都分别制订可行的、详细的、各自的努力目标。学院教务处负责全院主要的教学相关工作,负责服务、协调、督查各系部与学院师生的常规性管理,并对教师的德、能、勤、绩做全方位的具体的考核,立体化地对学生德、智、美、劳进行检查等。各系部和各部门各司其职,不越位、不缺位,做到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

第二,细化数字化、可操作的管理措施,强化细节意识,健全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具体管理责任,从而使各项教学工作有章可循。

第三,明确具体化、易操作的管理步骤。在规范化的基础上深入实施精细化管理,需要有严格的操作步骤来保障。首先,需要制订有阶段性、有目的的推行步骤和实施的方案,建立由粗变细的管理机制,接着是举办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的培训;其次,把各部门职能、任务要求、工作流程、岗位职责细化;最后,将执行的力度落实。

第四,建立全程化、可监控的管理过程。对管理过程实施有效的监控是精细化管理的保证。如果缺少了对管理过程的有效监控,那精细化管理就回到了粗放型管理的老路。精细化管理必须有监控,在监控中修正与反思,从而实现在监控中的提高。

第五,落实精细化管理目标。完善任务、岗位管理标准,为避免细化管理绩效考核及教学工作的随意性,把精细化管理目标落实到岗位目标,依托岗责体系、制度体系,建立起规范科学的岗位任务标准管理体系。对教学工作有针对性地制订理论教学质量标准,做到一体化教学环节和教学标准分值,以及精品课程建设质量标准、专业建设质量标准、教学管理工作质量标准等,对教学制订出精细化的工作管理标准评价方案,体现出奖惩分明、可操作性强等优点,从而确保精细化管理的各项工作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落实。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如果考核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即使改革再好也难以奏效。所以,必须要建立科学的考评指标方法与体系。将学校的管理重心下移,学校的机关职能部门的主要任务转变成为对院系考评和监督的院系服务,考评指标要能全面反映出院系的办学效益、发展水平和办学质量,指标所反映出来的结果必须有较强的说服力。考评的方法要可操作性强且简易。只有通过公正、公平、公开的考核评价,才能推动院系真正的整体实力提高和发展及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