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乡镇企业管理毕业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3 15:11:41

乡镇企业管理毕业论文

乡镇企业管理毕业论文篇(1)

毕业生顺利就业,取得合适的报酬,占据满意的岗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是职业教育增强吸引力的深层法则。农村户籍五年制大专生由于学历、能力、素养的特殊性,在当前就业市场供求关系严重失调的情况下,依靠自己本领在城市谋得一份体面、合适的工作实在不易,回乡谋发展应是他们不错的选择。五年制大专生回乡发展有两条出路:一,自我创业(从事现代农业、兴办各类企业);二、进入乡镇企业工作。据调查自我创业寥寥无几,进入乡企是回乡五年制大专生的普遍选择。本调查报告,拟以宝应县曹甸镇乡镇企业2005—2009所录职教毕业员工和各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为调查对象,了解五年制大专生回乡入企的现实状况,对比中专生、高中后大专生,研究乡镇企业对五年制大专生的用工兴趣、态度和看法,探求五年制大专生之于乡镇企业的实际吸引力,以为将来五年制高职学校农村招生、专业设置、校企合作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一、调查背景

1、曹甸镇工业经济简介

宝应县曹甸镇历史悠久,经济发达,是江苏省重点中心镇。进入新世纪,基本形成了以文体教玩具、精细化工、玻璃水晶、超硬材料、电缆辅料、石化管件、机电制造、塑料制品、食品加工、木器加工、印刷包装等行业为主的工业格局。企业众多、用工量大,截止2009年12月底,在册企业499家,其中规模以上(年开票销售500万元以上)24家,从业人员12876人(女性5358人)。

2、2005—2009全镇企业录用职教毕业员工

图一:录用职教毕业员工人数(单位:人)

表一:职教毕业员工来源(单位:人)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本镇

76

81

108

86

97

占招录职教毕业员工比例

73.8%

69.8%

68.8%

70.5%

60.6%

本县外镇

25

28

31

21

44

占招录职教毕业员工比例

24.3%

24.1%

19.7%

17.2%

27.5%

外县

2

7

18

15

19

占招录职教毕业员工比例

1.9%

6.0%

乡镇企业管理毕业论文篇(2)

总书记曾明确指示“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实际上就是实行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化、市场化,农业的工业化、企业化,农村的城镇化,使农民成为和城市居民具有平等身份的社会成员,最终实现整个农业、农民和农村的现代化。

在目前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新农村建设为大学生提供了就业平台。党和政府为促进广大毕业生就业而制定了新思路,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农村基层就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成长成才,实现自身价值。

建设新农村,涉农专业大学生肩负着时代的使命,他们将成为直接服务三农的生力军;从湖南商务职院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工程技术专业大学生服务新农村也大有作为。该校是直属湖南省供销社的涉农特色学院,不负众望,近3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有近40%学生直接就业农村。在校园特色文化的熏陶下,电子与控制技术系、信息技术系等工科专业的学生也主动选修涉农课程,大批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工程技术专业大学生服务新农村的意义

(一)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需要

大学生服务新农村仅靠涉农专业学生是不够的。作为工程技术专业大学生也要自觉、主动、积极地以自己的科技成果、知识创新和涉农人才的培养来服务、解决三农问题,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技术专业大学生是科技、信息的重要传播者,能把实用技术和高校的科研成果直接带到乡镇企业,能把机电设备安装、维修技术直接带到农民家庭,能把信息技术直接传授给农民,这对于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

工程技术专业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有利于他们自身素质的提高。长期在校园生活,对社会生产实践知识了解甚少,虽然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但有的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不如乡镇企业的一般技术人员。到乡镇基层,可以真切和客观地了解国情、民情,真正地融入社会,只有在实践中磨练,才能在现实工作中增长本领,应对各种错综复杂的局面。

(三)实现个人价值的需要

工程技术专业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他们的成长与成才。大城市、大企业,技术人员相对饱和,毕业生不一定马上就有用武之地;乡镇及乡镇企业技术力量薄弱,可以更好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实现个人价值。有志青年应该树立长远目标和责任意识,把到农村基层就业视为创业的起步、成才的开始,脚踏实地、全身心投入到人才兴农“接力”赛跑中,更快地适应环境、积累经验、增长才干,为在今后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占据先机、打下坚实基础。

(四)贯彻落实“三支一扶”计划的需要

工程技术专业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也是贯彻实施中组部、农业部、联合制订的“三支一扶”计划的需要。党中央为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以工业反哺农业,以城市支持乡村,以工促农,使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实现以城代乡统筹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我国农村地域辽阔,情况十分复杂,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目前我国乡镇企业、农村电工、家电维修、信息管理缺乏大量工程技术人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他们能够利用自身的外界关系,给农村带来更多的科技、信息、项目和资金,从多个层面促进新农村建设。

二、新农村建设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现状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2008年11月5-6日,湖南省乡镇企业局、农业产业化服务局邓慈常局长调研考察郴州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时指出:“要把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点来抓,要加强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产品档次,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

(一)乡镇企业工程技术人才缺口很大

从我国农村发展情况来看,乡镇企业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但是,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及质量要求的提升,乡镇企业日益显现的技术创新能力低的问题已严重制约着其进一步的发展,据统计,作为我国乡镇企业自主技术创新主体的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工程技术人才仅仅占全部从业人员总数的6%左右,这远远不足以满足企业技术创新的要求;而对技术创新帮助不大的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从业人员则几乎占了全部从业人员总数的70%。与发达国家的员工素质结构的倒金字塔型相距甚远。由此可见,目前我国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素质结构分布是相当不合理的,迫切需要工程技术人才。

(二)农村家电营销及维修人才缺口大

从2008年12月1日开始,财政部、商务部《家电下乡推广工作方案》在湖南等14个省市实施,农村家电将会成倍增加。从中国家电维修协会了解到,近年来,农村维修人员技术不过硬,人手短缺是家电售后服务比较突出的问题。很多维修人员只经过简短的培训,素质参差不齐。如许多维修点中会维修变频空调的维修员都不到1/10,大部分维修人员没有进行过专业培训,只能维修极其简单的故障。村民购买家用电器后,维修也成了一大难题,急缺家电维修工的情况在全国农村是一个普遍现象。据统计,农村家电维修人员的缺口在几百万以上。

(三)农村信息技术服务人员缺口大

信息产业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大了农村信息化的推进力度。在推动农业和农村信息化进程中,推进“网络到镇,信息进村,应用到户”,需要妥善解决好信息“上天”、“入地”这两大难题。所谓的“上天”,指的是帮助农民及时把信息到网站上;“入地”指的是大力开发农村电脑、可视电话等终端产品。以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农村信息化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目前农村电子信息产品的安装、调试、管理人才缺口很大。

三、建设新农村,工程技术人才大有作为

(一)工程技术人才是乡镇企业的中流砥柱

21世纪的我国乡镇企业将在更加开放、要求更高及竞争对手更多更强的市场环境下展开公平竞争,以谋求新的发展。正如所有企业一样,未来我国乡镇企业也一定会朝着网络化、灵活化、多元化和全球化的企业组织形态转化。这种组织形态下的企业间竞争的焦点仍然是争夺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才。湖南商务职院02级电气自动化专业1班的陈少华毕业后到湖南省桃江县连河冲乡水泥厂当了一名电工,他运用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引进并消化变频技术,应用于电机,每年为厂节约电费50多万元,被评为技术创新能手。该校03级应用电子技术专业2班邓军号毕业后到湖南省益阳市长春乡电容器厂当上了一名技术员,通过技术革新,现任技术主管,并在单位兼任培训老师,每年培训农民工达50多名。

(二)农村家电维修、服务前途光明

我国各省市在工商部门的领导下,正在建立农村家电维修服务长效机制,大力推行“维修联络站”、“推荐维修单位”、“维修咨询服务站”、“维修咨询服务指挥中心”等维修服务现场,实行“维修服务到农村”、“维修服务110”活动服务体制、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在农村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该校02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3班刘小青在湖南省宁乡县喻家坳乡开办“长虹电视特约维修站”,每年招收3个以上农民学徒,提供上门服务,凭借信誉和服务质量,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该校03电子信息工程专业4班的唐新民在家乡湖南省衡阳县木山乡卫星电视安装业务,现开办了3家连锁店,聘请了6名员工,凭借售后服务和终生保修的优势,年收入达8万元。

(三)农村信息技术服务方兴未艾

我国农村正在实现“三网合一,三站贯通”,促使科技信息畅通地到达千家万户,即创办科技网站,开通科技110热线电话,搭建科技短信平台,实现互联网、电话、短信的“三网合一”;各县科技局正在设立科技信息服务总站,在产业协会和乡镇设立服务分站,在村和产业大户设立站点,三站保持数据链接和双向互动,实现总站、分站、站点的“三站贯通”。 该校03计算机应用专业2班的黄超良在湖南省浏阳市葛家乡政府的支持下建立了乡信息服务平台,为全乡提供信息服务及网络维护,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肯定。该校04级计算机网络专业1班的周志平毕业后回到家乡湖南省邵阳县长乐乡和3个朋友合资开了一家网络服务公司,专门负责网络的安装、调试和维护,现有员工30多名,业务也扩展到了相邻的几个县。

四、服务新农村,高职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能力需要加强

(一)具备心理承受能力

学校应该系统地为他们开设就业指导课,积极开展就业心理指导和咨询活动,帮助学生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客观地评价自己、冷静地进行择业,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尤其是要帮助他们树立从基层做起,在艰苦环境中磨砺成才的就业成才观。

(二)有较强的为新农村服务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职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必须具备与高职教育相适应的基本知识、技能和素质,并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标准,以及职业道德、安全规范等方面的内容。

(三)明确知识、能力的职业性,具有相应的职业能力

湖南商务职院是供销社系统的高职学院,在一般职业能力的基础上,构建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具有解决新农村生产建设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明确人才类型的技术性,具有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

高职工程技术相关专业学生的工作内容是将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转变为现实,解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技术难题,并具有创新能力。

(五)明确高职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去向的基层性,要有适应农村环境条件的能力

由于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是为生产第一线服务的,因此高职工程技术相关专业学生的毕业去向具有很强的基层性,要适应在农村的工作要求及工作环境。

五、结束语

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学生是作为一个整体,肩负着中华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大学生所拥有的热情、信念、精力、学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农村、基层的历练过程,可以造就一批政治立场坚定,既有科学文化知识,又有基层工作经验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年轻干部或技术骨干。青年大学生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无论是对国家、对农业、对农村、对农民,还是对高校、对个人都是一个多赢之举。

参考文献:

1、曹洪谦,牛振华.京郊乡镇出口企业发展之路――打造集约化“破冰船”[J].投资北京,2007(12).

2、赵继新,吴永林.京郊乡镇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研究[J].乡镇经济,2006(7).

3、申培轩.乡镇企业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0).

乡镇企业管理毕业论文篇(3)

1 问题的提出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教育阶段过渡为大众教育阶段,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下,相对于城镇户籍大学生来说,农村户籍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凸显了社会阶层的不平等,体现了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缺失,导致“读书无用论”思想在农村蔓延,制约着农民阶层向上层社会流动。因此,探讨农村户籍大学生就业问题,对于促进社会底层向上流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根据调查问卷的相关数据,比较研究城镇与农村户籍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差异,并从人力资本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的视角,深入探讨其原因,并就如何缩小城乡户籍大学生就业质量差异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2 城乡户籍大学生就业质量比较

本文采用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此调查覆盖了全国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北和西南多所高校的近千名毕业生,学科上包含理、工、文、艺、林等,专业上涉及市场营销、统计学、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英语、信息管理、土木工程、审计学、财政学、金融学、行政管理和法学等专业,覆盖面较广,样本代表性较强。

调查数据整理后发现:第一,样本中男、女大学生人数剔除无效样本后分别占样本总数的46.2%和53.8%,男、女大学生比例基本持平,在性别上具有代表性。第二,1911名大学生生源地为城镇,样本中有482名大学生生源地为农村,剔除无效样本后,分别占调查总数的79.5%和20.5%,与实际情况较吻合。

2.1 城乡户籍大学生就业率、工资水平比较

调查发现城乡户籍大学生在就业率水平上差距不大,但农村户籍大学生的就业率(42.4%)仍稍低于城镇户籍大学生(43.5%);而在工资水平上,农村户籍大学生工资水平(2562.7元)却低于城镇户籍大学生的平均工资水平(2863.4元)约300元。

2.2 城乡户籍大学生职业类型、工作单位类型比较

城乡户籍的不同对大学生就业的职业类型和工作单位有什么影响?在问卷中,对已就业大学生的职业类型和工作单位类型进行了调查,将其类型分布结果统计于表1和表2。

本文将不同的职业类型和工作单位归纳到主要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的范畴中中,以便于讨论。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就业部门包括国有企业、股份公司、民营大企业、外资企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公共部门;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就业部门包括小规模民营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和乡企业。主要劳动力市场的职业包括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和办事人员三类;次要劳动力市场的职业包括生产运输工人,服务性工作人员,商业工作人员,农林牧渔劳动者以及其他不便分类的职业共五类。[1]

表1为城乡户籍大学生职业类别分布。表中的九大职业类别中,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及办事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军人①是主要劳动力市场的职业类型,工资水平高,福利待遇好,发展空间大;商业、服务业人员,产业工人等其他职业是次要劳动力市场的职业类型,工资水平低,工作没有保障,晋升空间小。由表可见,在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下,城镇户籍大学生和农村户籍大学生从事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及办事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总比重分别为64.7%和61%,因此虽然大多数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职业类型处于主要劳动力市场,但农村户籍大学生低于城镇户籍大学生4%;相应的,就职于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农村户籍大学生比重较城市户籍大学生高约4%。

表2显示了城乡户籍大学生工作单位类型的分布。表中八类工作单位类型中党政机关,国有大中型企业,学校和科研机构及其他事业单位,外资企业是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就业部门,其他三类属于次要劳动力市场。从表2中可知,因为户籍不同而产生较大差距的工作单位类型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事业单位以及个体、私营企业。城镇户籍大学生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事业单位(包括学校和科研机构与其他事业单位)工作的比重分别为38.9%和15.5%,高于农村户籍大学生6.7%和2.3%。农村户籍大学生就业于个体、私营企业的比重是31.1%,高于城镇户籍大学生10.8%。总体上,到主要、次要劳动力市场中就业的城镇户籍大学生和农村户籍大学生比重分别为66.2%和58%,33.8%和42%。由此可见,在工作单位类型的结构分布上,农村户籍大学生远不如城镇户籍大学生有优势。

概括来说,对城乡户籍大学生就业率、工资水平、职业类型工作单位类型方面的考察可以发现,农村户籍大学生就业率相对较低,工资水平不高,职业类型分布上略逊于城镇户籍大学生,而在就业单位的分布上,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就业的比重比城镇户籍大学生低一成。可见,农村户籍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低于城镇户籍大学生。

3 城乡户籍大学生就业质量差异的原因

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理论表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是影响个体就业的两个重要因素,那么城乡户籍大学生就业质量差异的原因是人力资本还是社会资本?还是二者兼有?逻辑上看,通过对城乡户籍大学生之间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进行比较,如果哪一种资本存在显著差异,那么该资本就是导致二者就业质量差异的原因。

3.1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就业的关系

第一,人力资本与就业的关系。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贝克尔和明瑟等人提出人力资本理论,该理论认为,在现代化市场社会中,个人通过教育、职业培训等投资形成的人力资本(具有生产能力和配置能力)已成为决定个人职业地位的重要因素。[2]这个观点得到了众多研究的验证。美国社会学家P・M・布劳和O・D・邓肯(Blau&Ducan,1967)分析了先赋性因素(ascribed status,以父母的地位为操作尺度)和自致性因素(achieved status,指个体经后天努力获得的角色地位,如教育、工作经历等,即人力资本)对个人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指出自致性因素相对于先赋性因素而言在个体职业地位获得中起更大的作用。[3]

我国的相关研究更多地体现了我国国情。一方面,认为人力资本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受到限制。曾湘泉(2004)指出,就业难与高校和求职者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和能力有关,户口与就业制度、就业服务也有不利的影响。[4]赖德胜(2005)以工作搜寻模型为分析框架,认为“知识失业”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引起的。另一方面,认为人力资本在大学生就业中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5]黄敬宝(2008)以人力资本为基础、提出了就业能力假说,并通过典型调查的检验,从总体上证明了人力资本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决定性影响。[6]对大学生求职影响因素的研究也表明,外貌条件、所学专业、工作经历、工作能力以及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等人力资本因素对大学生求职有着十分重要的正向作用。[7,8]

第二,社会资本与就业的关系。针对“人力资本”概念,社会学家相应的提出了“社会资本”的概念,用于指称那些能与个体相分离,却仍能为个体所使用的处于个体社会关系网中的资源。就业作为一种关系到生存的人生大事,社会资本的作用不可忽视。社会资本理论认为,社会资本对个体求职有着重要影响,且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将会超过人力资本的作用而在个体求职者中起决定性作用。对于这一假设,许多学者进行了实证验证。

3.2 城乡户籍大学生人力资本水平比较

根据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水平高的劳动者更容易在劳动力市场中找到工作,并得到更高的工资。

结合影响就业的因素和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采用问卷“人力资本信息”部分中的6个指标来作为量化城乡户籍大学生的人力资本,分别是政治面貌、成绩水平、在校期间获得证书、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获得奖学金的次数和实习兼职经历的次数。统计调查结果显示:一是城镇户籍大学生中40.2%为中共党员,56.7%为共青团员;农村户籍大学生中45.9%为中共党员,53.4%为共青团员。二是城镇户籍大学生成绩很好的比重为13%,中等及偏上的占76.1%,中等偏下及很差的占10.9%;相应的农村户籍大学生的三项比重分别为16.8%、70.4%、12.8%。三是城乡户籍大学生获得英语四级证书的比重分别为60.8%和63.8%;获得英语六级证书的比重分别为40.3%和41.7%;获得计算机二级级以上证书的比重分别为45.4%和49.4%;获得教师资格证的比重分别为6.7%和8.3%;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如注册会计师、房地产评估师、精算师等)的比重为19.2%和17.4%。四是城乡户籍大学生曾担任班干部的比重分别为57.8%和55.5%。五是城乡户籍大学生多次获得奖学金的比重分别为36.2%和39.5%。六是城乡户籍大学生有过多次实习或兼职的比重分别为50.3%和53.8%。

以上六个方面的人力资本指标的统计分析说明,农村户籍大学生的人力资本水平并不低于城镇户籍大学生,但是平均工资水平确不高于城镇户籍的大学生。这说明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视角并不能有效地解释城乡户籍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差异。

3.3 城乡户籍大学生社会资本水平比较

高校毕业生社会资本是指高校毕业生通过其家庭成员的社会关系网摄取这些资源为其所用,达到功利或非功利的目的的关系资源。本文以大学生所拥有的社会关系的职业类型和单位类型来反映其社会资本的质量状况。调查问卷向被调查者提供了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私营企业主、产业工人等九个职业类型和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个体经营等九种工作单位类型。

无论城镇户籍大学生还是农村户籍大学生,其社会关系都主要集中于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和办事人员以及专业技术人员,其他职业类型所占比例都不足10%。具体来看,城镇户籍大学生的社会资本26.9%为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33.6%为机关、企事业单位办事人员,14.4%是专业技术人员;农村户籍大学生分别有17.9%、29.9%和20.4%的社会关系为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办事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整体上,城镇、农村大学生所拥有的居于主要劳动力市场的社会资本分别占75.3%和68.5%,居于次要劳动力市场的社会资本分别占24.7%和31.5%。这说明大学生主要社会资本职业的层次较高,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就业水平和层次;但从主、次要劳动力市场的职业类型所占比例来看,农村户籍大学生的社会资本质量低于城镇户籍大学生。

工作单位类型方面。在党政机关、国有大中型企业、学校科研机构和其他事业单位等工作单位类型上,城镇户籍大学生所有的社会资本比重(70%)高于农村户籍大学生(60.8%);而在个体、私营企业这一工作单位类型上农村户籍大学生所有的社会资本比重(22.8%)高于城镇户籍大学生(18%)。这一特点与两类大学生本身就业的工作单位类型一致,即:城镇户籍大学生更多地在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就业,而农村户籍大学生较多的在个体、私营企业工作。这体现了社会资本对就业单位类型的影响。

另外,通过比较,大学生拥有的社会资本的职业类型、单位类型与大学生就业的职业类型和单位类型基本一致,这表明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显著。

通过以上对城乡户籍大学生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状况的比较可以发现,农村生源大学生的人力资本水平并不弱于城镇户籍大学生,但社会资本水平与城镇大学生有显著差距。这表明,城乡户籍大学生就业质量差异的主要原因不在于人力资本水平不同,而在于社会资本水平的不同。

4 结论与对策

本文对城乡户籍大学生就业率、工资水平、职业类型和工作单位类型进行了比较,发现城乡户籍大学生就业质量存在明显的差异,并通过比较二者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水平,发现二者在人力资本水平上的差别不明显,而在社会资本水平的各个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可见,导致城乡户籍大学生就业质量差异的主要因素不是人力资本,而是社会资本。

因此,有效提升农村户籍大学生就业质量,缩小城乡户籍大学生就业质量差异,一方面,农村户籍大学生除了勤奋学习,努力保持人力资本水平之外,还要注重提升社会资本,例如,通过学校的社会关系网络,扩大需求信息来源和工作搜寻范围,并争取进入用人单位的下一考核环节,以提高被录用的概率。同时,充分利用社团活动、实习、社会实践等环节,注重社会关系的建立和维持,增进双方的了解和信任,为将来求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另一方面,政府要完善劳动力市场,加强劳动力市场监管和人事制度的监督,确保招聘程序透明、公平与公正,避免通过人情或违法的“黑箱操作”“X权交易”等不正当手段构建的社会关系网络发挥作用,以有效弱化社会资本对就业的消极作用,从而缩小城乡户籍大学生就业质量差异。

注释:①本文将军人这一特殊职业归类到主要劳动力市场。

参考文献:

[1] 马莉萍,岳昌君.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1(3).

[2] 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吴珠华,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3] Blau.P.M,O.D.Duncan . The American Occupational Structure[M] . New York:John Wiley Press,1967:215-302.

[4] 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 赖德胜,田永坡.对中国“知识失业”成因的一个解释[J].经济研究,2005(11).

乡镇企业管理毕业论文篇(4)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2011年-2015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稳步增长(图1),与此同时,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也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图2),尤其是2014年和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的增长速度均远大于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增长速度。在城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尤其是使高职院校更好地服务于城镇化建设,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关注点。同时,城镇化建设如何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数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创新人才培养策略,也成为广大城镇化建设的领导者、参与者考虑的重要问题。

 

笔者通过大量的走访调研,并基于高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多年的教学与管理经验,研究城镇化建设带来的人才需求变化的传导机制,以“人才市场供需平衡”作为基本假设,通过研究“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经济结构升级-人才需求结构升级-高校人才培养策略创新”的推拉链条动态发展,提出人才培养的动态体系,从而实现城镇化发展与高校教育发展的“互促”模式,为城镇化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1 研究综述

 

1.1 国外研究现状 从现有的国外文献资料来看,Brownell(1962),Marsden(1983)两位学者主要从理论上研究了城镇化建设进程与教育的互动关系,并没有建立两者的理论模型。而国外近期的一些研究也主要从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大学入学率、就业率等方面进行研究。如Monika;Mayanka Singh;Priyanka Singh(2015)在《印度的城镇化与城市问题》中主要研究城镇化带来的一些列问题及对策,并没有提及与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关系。以城镇化建设拉动就业需求,探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应用本科人才培养与城镇化建设的互动关系方面亦少有提及。

 

1.2 国内研究现状 通过对国内现有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刘标胜,戈雪梅(2012)在其文章《高等职业教育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战略作用研究》中指出,技术人才不能满足现行城镇化建设的进程需要,同时指出城镇化建设进程与高等教育呈现正相关关系。阚大学,吕莲菊(2014)在其文章《职业教育对中国城镇化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中重点论述了城镇化水平与职业教育、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经济开放度、城乡收入差距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关系,并构建了计量模型。研究指出,无论中国的东中西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具有正相关的关系。同时指出我国中部、东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经济开放度、城乡收入差距均正相关。马南湘(2014)在其文章《广西城镇化建设与建设类技能型人才需求分析》中指出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对建筑类高技能型人才的数量与质量需求出现激增,并根据问卷调查、实地走访,探索出企业对毕业生技能的关注点,进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以上五位学者主要研究了区域城镇化建设进程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正相关关系,同时提出了某些专业如何培养与之适应的高技能型人才。但问题的研究倾向于区域化,专业性,缺乏对城镇化建设进程到人才培养的传导机制的系统性的研究。

 

2 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的传导机制

 

城镇化建设进程伴随着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更替,同时伴随着农村劳动力往城镇的大规模迁移。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出台,伴随着绿色城市、智慧城市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

 

研究城镇化建设与人才需求的匹配问题,首先要明确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而此类研究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城镇化建设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发展研究、城镇化建设进程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协调发展研究、城镇化建设进程与农业经济市场化的协调发展研究、城镇化建设进程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协调发展研究。

 

首先,城镇化建设进程与经济的发展是一种“互促”关系。可以进一步表述为,地区的经济发展越迅速,带动城镇化建设进程也越快,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速同时会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其次,城镇化建设加速会导致第三产业GDP所占总GDP比重的增长,同时也会引起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的增加,再次,城镇化建设发展进程与农业经济市场化程度同样表现出“互促”关系,因此,加快农产品网上交易,加快农产品城乡开放程度,对于城镇化建设进程有较大的作用。最后,“互联网+农业”使第一产业往第三产业更替的速度加快,引起产业升级也导致了第三产业产值的增加,进而引起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绝对值加大,城乡贫富差距加大。

 

城镇化建设进程带来的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农业经济市场化加速、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加大等诸类问题,更新了人才市场的人才需求数量与结构,因此,对于经济发展与人才需求的相关研究意义重大。

 

与此同时,现有的高校人才培养难以与城镇化建设对人才需求相匹配,因此,制定适应城镇化建设的人才培养策略既是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

 

3 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3.1 前后一体化的培养思维 所谓前后一体化,即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的前期,包括小学、中学教育亦应培养学生的城镇化思维,树立学生城镇化建设的政治意识与参与意识。应利用第二课堂或是政治思想课的模块化设计,使学生熟知城镇化的政策、意义、目的、含义及对所有人的影响。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应重点传授城镇化建设所引起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化等理论与实践知识,并在人才培养的匹配度上进行控制。学生毕业以后,应对培养的结果进行检验,主要研究其技术能力是否能够与新岗位群匹配,其价格(工资)是否能够促进城镇居民收入提高,其岗位能力是否具备更替的高敏感性,其发展是否满足可持续的要求。总之,思维的长期建立有利于人才培养的稳定性。

 

3.2 能力与岗位对口,增加人才供给量 人才的供给量除了数量满足的同时,最主要的是要求专业对口、能力对口,而现阶段的劳动力市场则是岗位需求与毕业生专业、能力供给存在严重错位,即企业找不到所需的高级人才,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学生具备企业所需岗位的对等能力的职责,作为高等院校的教学人员、管理人员,制定能够适应城镇化发展进程的新型人才,是使高等院校高效服务于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途径之一。在此,笔者依照所从事的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管理经验,展开人才培养的途径、模式介绍。经过试验验证,这些方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岗位与专业的对口,岗位与能力的对应。

 

3.2.1 “一专多方向”与“分流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笔者所提的“一专多方向”是指在教学管理实践中对一个专业的学生进行多个方向的培养,“分流培养”则是依据学生的偏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将一专业数量较多的学生分方向组建专业方向小分队。

 

根据市场的调研结果,“一专多方向”的学生除了具备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的能力之外,一个专业会衍生出多个方向,而本专业的学生同时具备各个方向所有的技能。笔者以2007-2015年所在的日照地区wgy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为例,自2005-2014年,本专业学生招生数量逐年增长,且增长速度非常迅速(表1)。

 

本专业招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市场对本专业学生的需求量却远远不及供给量。在此情况下,笔者及其团队的全体人员积极探索能够使学生增加对口就业机会的途径。通过对一家生产性大型韩国企业、一家生产性大型台湾企业、三家物流企业、三家五星级酒店发放问卷;通过观察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岗位;通过对实习的学生、往届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得出了适合现阶段工商企业管理高职学生的四个方向:①“城镇化-社区化”过程中所需要的大量行政管理岗位;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新成立的连锁门店的店长;③传统小微企业所需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④“互联网+”迅猛发展急需的物流管理人员。并且与企业共建四个方向所具备的基本技能,进而物化于课堂教学。

 

而实行“分流培养”的学生,则不需要学习四个方向所有的课程,只需选择1-2个方向(群)进行学习,最终目标是将大量的同专业毕业生分散到各个不同方向,减轻集中的就业压力。

 

实施“一专多方向”与“分流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毕业生同时具备行政管理、连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等专业综合知识,或者根据自身的优势重点选择核心优势的方向群,具备方向群的综合知识,无论哪一种,学校均为其发放所修方向的结业证书,并对其职业能力进行严格审核,提高了学生在新形势下就业市场的竞争优势。

 

3.2.2 “专业嫁接”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所谓专业嫁接,就是一个专业的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的同时,依据其个性化发展、特色就业的需要,给与不同专业的相关知识的接续。对于这个问题的界定,并不是学生要具备多个专业的所有知识,而是在原有专业基础不变的条件下,给与市场所需不同专业能力的嫁接。笔者及团队仍旧观察wgy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

 

①每届学生从中选取30人组建了历届“质量管理班”,这个班的学生除了具备工商企业管理的专业知识之外,需要学习内审员、外审员职业资格的相关能力。学生的培养实行1+1+0.5+0.5的方式,在校学习一年工商企业管理的知识;后进行一年的审核员业务知识学习,其中半年培训内审员、外审员理论,并获取内审员证书,另外半年到企业进行审核员工作实践(与企业合作,企业提供审核员现场);最后一年则是在校考取外审员、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与生产实习的阶段。

 

②每届学生从中选取15人组建了历届“韩国留学生班”,主要的培养方式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外语(韩语或英语)”,而学生的就业方向是韩国及当地的韩资企业(日照韩资企业数量较多)。

 

在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开展已历时5年,还会持续不断进行的以上各种教学模式,能够适应城镇化建设进程中产生的诸多岗位的综合需求,并且在已毕业的几届学生中收效显著。而这种良性发展促使wgy学院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获得了较好的社会认可度,生源日益增多。而采用这种方式在同一院校会计专业进行辐射,收效同样显著。

 

3.3 互联网思维的多维运用 综上所述,不管是人才培养的对象还是参与者,具有城镇化建设的思维是至关重要的。但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城镇化+互联网+”等的思维构建也十分必要。伴随着农产品电子商务网上交易量、交易额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伴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传统的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少。不仅仅从高等教育阶段,甚至是中学阶段,就应该给学生传授互联网的思维。

 

4 结论

 

城镇化建设是当今经济发展的一个主题,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点。笔者站在自身所处的行业,通过多年的教学、管理实践与实验,结合经济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对“城镇化建设-经济发展与结构升级-岗位结构变化-岗位能力变化-人才需求能力结构变化-人才培养的策略与模式创新”的逻辑关系进行论述,初步解决了城镇化与人才需求问题的矛盾。由于笔者所在专业的问题,以及调研时间的紧迫性,没有推广到所有高职文科专业。在以后的研究中继续深化城镇化建设进程,以期更好地解决城镇化建设与中小企业发展协调问题研究,更加丰富城镇化理论。

乡镇企业管理毕业论文篇(5)

一、研究背景

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并不完善—信息不完全,市场呈明显的分割状态,加剧了大学生职业选择的风险性。转型时期我国劳动力市场呈多元分割状态,许经勇和曾芬任认为: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表现为三个方面:城乡分割、行业之间同工不同酬的差别、地区间居民个人收入差别(许经勇、曾芬任,2000)0李健民(2002)认为,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是多重分割交织在一起,即城乡分割、地区分割、部门分割、正式劳动力市场与从属劳动力市场分割等。本文借鉴赖德胜的提法,认为我国劳动力市场可以分割为城镇和农村两个劳动力市场,农村劳动力市场上的生产部门主要是乡镇企业,包括农村集体企业(乡镇、村及村以下办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包括合伙企业个体企业和私营企业两大类)。在城镇劳动力市场内部,又可分为两大块:一是体制内劳动力市场。在这个市场上,工资水平较高,且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和较高的工作稳定性。二是体制外劳动力市场。体制外劳动力市场的情况比较复杂,既包括外企和高新技术企业等知识技术密集部门,这一部门工资相对较高,待遇比较好,但职业风险比较大,还包括一些小型企业和社区服务部门,这些部门工资较低,待遇比较差,没有社会保障,工作亦不稳定,属于非正规就业部门。由此,我国分割劳动力市场具体可以体现为城乡之间及城市内部行业之间的分割。

为了弄清分割劳动力市场上,在职业风险约束下,大学生职业选择的行为特点及其对大学生失业问题的影响。本文以武汉市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为例,对大学生择业行为进行了调查。选取好、中等偏上、中等、中等偏下各4所高校,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55份,涵盖教育学、外语、社会学、计算机、经济学、广告、化学、机械等多个专业。

二、分割劳动力市场条件下大学生职业选择现状

1.职业价值判断标准

作为一个理性个体,大学毕业生择业的最大愿望是实现职业价值最大化。从大学毕业生择业行为看,其择业标准依赖于对职业价值的判断。以往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调查研究,主要是从工资收入、个人兴趣爱好、福利待遇、生活环境、工作稳定性和发展前景及职业地位和声望等方面进行考察。从个体收益的角度看,可以将这些因素归纳为物质性收益和精神性收益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个人收入效应和职业效应两个方面,其中收入效应,指的是经济利益,包括直接经济收入和间接影响收入的其他利益。职业效应,是指某一种职业为就业者带来除经济收益外的其他利益,比如地位、声誉、精神享受等。

为了很好地揭示职业选择及其风险之间的关系,从个体收益的角度出发,结合当代大学毕业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本文选取了大学毕业生择业过程中趋同性较高的“职业收入”、“职业转换成本”、“职业声望”和“职业环境”4个因素作为大学毕业生职业价值构成的主要指标。

2.城乡分割劳动力市场上大学生择业现状

体现城乡择业行为的标准主要是“是否愿意去农村、西部等基层地区就业”。统计显示,愿意去西部或农村地区就业的大学生占的比例并不高,仅占21.9,而不考虑去农村或西部等基层地区就业的比例占24.5。如果达到一定的条件,有较多的大学生会考虑去西部或农村地区就业,占到了总体比例的53.6 % 。

在影响去西部、农村、基层就业的主要因素中,各因素所占的比重依次为:没有发展前途(42.6 % ),环境不好( 39.8% )、待遇差(39.3% ),信息不灵通(32.8% ),户口障碍(27.2% )。调查结果和大学生择业特点基本符合,即“个人发展前途”或“单位发展前景”是大学生择业的第一要素,“工作环境”及“待遇”紧随其后,“户口障碍”因素所占的比例虽然不是很高,但仍是影响大学生去西部、农村及基层就业的重要因素。

3.行业性分割劳动力市场上大学生择业现状

劳动力市场的行业性分割体现在不同的单位性质上,本文以“最想去的工作单位”以及“影响择业的主要因素”为选项对大学生择业行为进行了调查。

“最想去的工作单位”:包括6个二级指标,即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乡镇企业。前三个单位属于收入一般、风险较低的职业,后三者属于高收入高风险的单位,其中乡镇企业在不同的地区情况完全不同,在多数人的观念中仍然认为乡镇企业收入一般,且风险较大工作稳定性较差。从大学生择业行为看,30.3%的大学生选择了事业单位,40.1%的大学生选择了国有企业。选择党政机关和民营企业的大学生斗匕例持平,分别是14.1%和15.0,虽然党政机关工作较为稳定,但进入相对不容易,民营企业进入门槛不高,但职业风险也相对较高。外资企业职业风险较高,但收入也较高,是大学生青睐的类型之一。乡镇企业收入低,环境差,大学生对该类部门的认同比例较低,仅为2.6。

在影响择业的因素中,个人发展前景(73.0% )、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71.6% )、单位发展前景(51.1%)分别排在前三位,工作的稳定性(35.8% )、工作所在地及其环境(31.7%)、解决户口问题( 24.8%)紧随其后。

三、分割劳动力市场上大学生职业选择的风险性分析

(一)分割劳动力市场职业选择面临的收入风险

1.城乡及行业收入差异与职业选择的风险性

我国城乡收入差异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乡差距几乎一直呈不断扩大的趋势。按现价计算,1995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比农民高出1578元,2004年高出6486元,2006年高出8172.5元。也就是说,在过去17年期间,城乡之间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扩大了近10倍。

从城市内部各行业部门收入水平看,由于各部门工资决定机制的不同,其工资水平也呈现出了较大的差异,具体可以从城市体制内和体制外劳动力市场上来分别加以考查。首先,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为代表的城市体制内劳动力市场,其沿袭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资制度,工作稳定,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完善。其次,在体制外劳动力市场上,以外企、软件业等知识技术密集部门为代表的体制外劳动力市场,其管理体制中的责任、权利和利益较为明确,就业者普遍能够获得较高的工资。而以批发零售、餐饮住宿等服务性行业为代表的体制外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工资水平不高。

我国城乡及城市内部行业间收入差异明显,己经构成了一定的劳动收入风险。对于风险厌恶型的大学毕业生来说,为了分散城乡及行业部门间的劳动收入风险,大学毕业生不会选择进入农村劳动力市场或者城市体制外次要劳动力市场,而愿意进入收入水平较高,风险性较小的城镇劳动力市场和城市体制内劳动力市场。

2.职业转换成本及职业选择的风险性

职业转换成本,也称工作转换成本,是指一旦就业后想要离开原单位所必须支付的成本,包括三个方面:工作接受成本,工作离开成本、与原单位的交易成本。

在我国乡一城职业转换中,职业接受成本和职业离开成本是次要的,主要是与原单位的交易成本很高。在农村和乡镇,大学毕业生十分稀缺,就业单位一般不会轻易让其流失,通常以漫长的工作年限和高额的违约金等显性或隐性的约束,防止人才流失。大学毕业生一旦选择农村劳动力市场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被“锁定”在农村,风险成本较高。

由表3所示,我国带户籍人口流动的比例非常低,其中还包括了大量的升学户籍流动和从城到乡的流动等。可见,户籍制度实际上使大学毕业生一旦将户籍迁到农村、西部等基层地区,在短期内要再迁回大城市的风险相当高。

在城市内部行业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上,职业转换的接受成本是很高的,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包括那些交通费、邮费、电话费、报纸的广告费等。间接的成本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工作搜寻所花费的时间内一个人可能从事其他活动所带来的效用或收入:另一方面的机会成本更加重要,这就是决定放弃当前的工作机会继续进行搜寻时所放弃的收入。职业转换成本越高,大学生可能面临的损失越大,风险性也越高。

(二)分割劳动力市场上职业效应的比较与职业选择的风险性

1.职业声望的比较及其为大学毕业生带来的效应和风险

职业声望是人们对不同职业的价值评价,从事不同职业的社会成员,会因其职业地位和职业声望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威望、权力和财富,故社会成员谋求职业地位较高、职业声望较好的职业是个体获得心理满足并肯定自己社会价值的必然选择。

根据现代风险观,不同职业选择为个人带来的声望及地位的“损失风险”亦不相同。在本次的调查过程中,选择去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外资企业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分别占到了前三位,而选择去乡镇企业的仅占2.6%。同样地,一半以上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去沿海地区,而愿意去农村、西部等基层地区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连1/4都不到。除了收入差距的原因之外,职业的社会声望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大学毕业生是我国人才层次中较高的一类,去乡镇企业或者农村、西部等基层单位工作难以让大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社会价值的肯定,一旦选择在该类地区或行业工作将面临较高的社会声望及地位的“损失风险”。

2.职业环境的比较及其为大学毕业生带来的效应和风险

‘职业环境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从其为个体所带来的效应看,它包括工作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其中工作环境主要是指物理环境,包括工作单位的硬件设施、环境美化以及工作地区的自然条件等;人文环境主要指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公德、传统美德、礼仪、人际关系和安全环境等。

在我国,农村一直都是落后的代名词。多数农村地区的道路交通、生活环境、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乃至文化氛围的建设依然较为落后。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高密度人口、建筑、财富和信息已经成为城市的基本特征。城市不仅基础设施良好,硬件设施完备,而且城市中多种生活方式、文化观念并存,文化交融速度较快,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视野更加宽阔。

乡镇企业管理毕业论文篇(6)

一、研究背景

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并不完善—信息不完全,市场呈明显的分割状态,加剧了大学生职业选择的风险性。转型时期我国劳动力市场呈多元分割状态,许经勇和曾芬任认为: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表现为三个方面:城乡分割、行业之间同工不同酬的差别、地区间居民个人收入差别(许经勇、曾芬任,2000)0李健民(2002)认为,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是多重分割交织在一起,即城乡分割、地区分割、部门分割、正式劳动力市场与从属劳动力市场分割等。本文借鉴赖德胜的提法,认为我国劳动力市场可以分割为城镇和农村两个劳动力市场,农村劳动力市场上的生产部门主要是乡镇企业,包括农村集体企业(乡镇、村及村以下办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包括合伙企业个体企业和私营企业两大类)。在城镇劳动力市场内部,又可分为两大块:一是体制内劳动力市场。在这个市场上,工资水平较高,且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和较高的工作稳定性。二是体制外劳动力市场。体制外劳动力市场的情况比较复杂,既包括外企和高新技术企业等知识技术密集部门,这一部门工资相对较高,待遇比较好,但职业风险比较大,还包括一些小型企业和社区服务部门,这些部门工资较低,待遇比较差,没有社会保障,工作亦不稳定,属于非正规就业部门。由此,我国分割劳动力市场具体可以体现为城乡之间及城市内部行业之间的分割。

为了弄清分割劳动力市场上,在职业风险约束下,大学生职业选择的行为特点及其对大学生失业问题的影响。本文以武汉市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为例,对大学生择业行为进行了调查。选取好、中等偏上、中等、中等偏下各4所高校,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55份,涵盖教育学、外语、社会学、计算机、经济学、广告、化学、机械等多个专业。

二、分割劳动力市场条件下大学生职业选择现状

1.职业价值判断标准

作为一个理性个体,大学毕业生择业的最大愿望是实现职业价值最大化。从大学毕业生择业行为看,其择业标准依赖于对职业价值的判断。以往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调查研究,主要是从工资收入、个人兴趣爱好、福利待遇、生活环境、工作稳定性和发展前景及职业地位和声望等方面进行考察。从个体收益的角度看,可以将这些因素归纳为物质性收益和精神性收益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个人收入效应和职业效应两个方面,其中收入效应,指的是经济利益,包括直接经济收入和间接影响收入的其他利益。职业效应,是指某一种职业为就业者带来除经济收益外的其他利益,比如地位、声誉、精神享受等。

为了很好地揭示职业选择及其风险之间的关系,从个体收益的角度出发,结合当代大学毕业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本文选取了大学毕业生择业过程中趋同性较高的“职业收入”、“职业转换成本”、“职业声望”和“职业环境”4个因素作为大学毕业生职业价值构成的主要指标。

2.城乡分割劳动力市场上大学生择业现状

体现城乡择业行为的标准主要是“是否愿意去农村、西部等基层地区就业”。统计显示,愿意去西部或农村地区就业的大学生占的比例并不高,仅占21.9,而不考虑去农村或西部等基层地区就业的比例占24.5。如果达到一定的条件,有较多的大学生会考虑去西部或农村地区就业,占到了总体比例的53.6 % 。

在影响去西部、农村、基层就业的主要因素中,各因素所占的比重依次为:没有发展前途(42.6 % ),环境不好( 39.8% )、待遇差(39.3% ),信息不灵通(32.8% ),户口障碍(27.2% )。调查结果和大学生择业特点基本符合,即“个人发展前途”或“单位发展前景”是大学生择业的第一要素,“工作环境”及“待遇”紧随其后,“户口障碍”因素所占的比例虽然不是很高,但仍是影响大学生去西部、农村及基层就业的重要因素。

3.行业性分割劳动力市场上大学生择业现状

劳动力市场的行业性分割体现在不同的单位性质上,本文以“最想去的工作单位”以及“影响择业的主要因素”为选项对大学生择业行为进行了调查。

“最想去的工作单位”:包括6个二级指标,即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乡镇企业。前三个单位属于收入一般、风险较低的职业,后三者属于高收入高风险的单位,其中乡镇企业在不同的地区情况完全不同,在多数人的观念中仍然认为乡镇企业收入一般,且风险较大工作稳定性较差。从大学生择业行为看,30.3%的大学生选择了事业单位,40.1%的大学生选择了国有企业。选择党政机关和民营企业的大学生斗匕例持平,分别是14.1%和15.0,虽然党政机关工作较为稳定,但进入相对不容易,民营企业进入门槛不高,但职业风险也相对较高。外资企业职业风险较高,但收入也较高,是大学生青睐的类型之一。乡镇企业收入低,环境差,大学生对该类部门的认同比例较低,仅为2.6。

在影响择业的因素中,个人发展前景(73.0% )、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71.6% )、单位发展前景(51.1%)分别排在前三位,工作的稳定性(35.8% )、工作所在地及其环境(31.7%)、解决户口问题( 24.8%)紧随其后。

三、分割劳动力市场上大学生职业选择的风险性分析

(一)分割劳动力市场职业选择面临的收入风险

1.城乡及行业收入差异与职业选择的风险性

我国城乡收入差异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乡差距几乎一直呈不断扩大的趋势。按现价计算,1995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比农民高出1578元,2004年高出6486元,2006年高出8172.5元。也就是说,在过去17年期间,城乡之间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扩大了近10倍。

从城市内部各行业部门收入水平看,由于各部门工资决定机制的不同,其工资水平也呈现出了较大的差异,具体可以从城市体制内和体制外劳动力市场上来分别加以考查。首先,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为代表的城市体制内劳动力市场,其沿袭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资制度,工作稳定,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完善。其次,在体制外劳动力市场上,以外企、软件业等知识技术密集部门为代表的体制外劳动力市场,其管理体制中的责任、权利和利益较为明确,就业者普遍能够获得较高的工资。而以批发零售、餐饮住宿等服务性行业为代表的体制外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工资水平不高。

我国城乡及城市内部行业间收入差异明显,己经构成了一定的劳动收入风险。对于风险厌恶型的大学毕业生来说,为了分散城乡及行业部门间的劳动收入风险,大学毕业生不会选择进入农村劳动力市场或者城市体制外次要劳动力市场,而愿意进入收入水平较高,风险性较小的城镇劳动力市场和城市体制内劳动力市场。 2.职业转换成本及职业选择的风险性

职业转换成本,也称工作转换成本,是指一旦就业后想要离开原单位所必须支付的成本,包括三个方面:工作接受成本,工作离开成本、与原单位的交易成本。

在我国乡一城职业转换中,职业接受成本和职业离开成本是次要的,主要是与原单位的交易成本很高。在农村和乡镇,大学毕业生十分稀缺,就业单位一般不会轻易让其流失,通常以漫长的工作年限和高额的违约金等显性或隐性的约束,防止人才流失。大学毕业生一旦选择农村劳动力市场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被“锁定”在农村,风险成本较高。

由表3所示,我国带户籍人口流动的比例非常低,其中还包括了大量的升学户籍流动和从城到乡的流动等。可见,户籍制度实际上使大学毕业生一旦将户籍迁到农村、西部等基层地区,在短期内要再迁回大城市的风险相当高。

在城市内部行业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上,职业转换的接受成本是很高的,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包括那些交通费、邮费、电话费、报纸的广告费等。间接的成本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工作搜寻所花费的时间内一个人可能从事其他活动所带来的效用或收入:另一方面的机会成本更加重要,这就是决定放弃当前的工作机会继续进行搜寻时所放弃的收入。职业转换成本越高,大学生可能面临的损失越大,风险性也越高。

(二)分割劳动力市场上职业效应的比较与职业选择的风险性

1.职业声望的比较及其为大学毕业生带来的效应和风险

职业声望是人们对不同职业的价值评价,从事不同职业的社会成员,会因其职业地位和职业声望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威望、权力和财富,故社会成员谋求职业地位较高、职业声望较好的职业是个体获得心理满足并肯定自己社会价值的必然选择。

根据现代风险观,不同职业选择为个人带来的声望及地位的“损失风险”亦不相同。在本次的调查过程中,选择去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外资企业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分别占到了前三位,而选择去乡镇企业的仅占2.6%。同样地,一半以上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去沿海地区,而愿意去农村、西部等基层地区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连1/4都不到。除了收入差距的原因之外,职业的社会声望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大学毕业生是我国人才层次中较高的一类,去乡镇企业或者农村、西部等基层单位工作难以让大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社会价值的肯定,一旦选择在该类地区或行业工作将面临较高的社会声望及地位的“损失风险”。

2.职业环境的比较及其为大学毕业生带来的效应和风险

‘职业环境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从其为个体所带来的效应看,它包括工作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其中工作环境主要是指物理环境,包括工作单位的硬件设施、环境美化以及工作地区的自然条件等;人文环境主要指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公德、传统美德、礼仪、人际关系和安全环境等。

在我国,农村一直都是落后的代名词。多数农村地区的道路交通、生活环境、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乃至文化氛围的建设依然较为落后。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高密度人口、建筑、财富和信息已经成为城市的基本特征。城市不仅基础设施良好,硬件设施完备,而且城市中多种生活方式、文化观念并存,文化交融速度较快,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视野更加宽阔。

乡镇企业管理毕业论文篇(7)

XX年以来,***县按照省市总体要求,大力实施“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县共有村居、社区93个(村居86个、社区7个),共已选聘了59名高校毕业生,其间有3名考上公务员、事业单位,1名辞职,目前在岗55名。其中男性为25名,女性为30名,大专学历为34名,本科学历21名,中共党员11名,有1名进入村支委。两年来的主要做法如下:

乡镇企业管理毕业论文篇(8)

21世纪,信息科学技术不断创新进步,全球贸易和资本的流动也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在新的经济背景和管理模式下,乡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也有了新的进展。当今社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大目的是推动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发展并紧紧跟随管理理论的发展方向。本文将对近几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的新进展进行评析、梳理。

一、乡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1.企业人力引进吸引力不足

乡镇的企业大多在区域比较偏僻的农村,农村的交通比较落后,而且信息传达和接受的素的也相对较慢,人们的生活水平不高,条件比较艰苦,对于乡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人员来说,个人的施展空间相对城市和大的城镇较少。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大学生逐年增多,但是他们大多习惯于喧闹,繁华的城市,甚至是农村的学生在毕业后,也会选择在城市发展,这样就会造成乡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缺少人才,导致了人力资源管理成恶性循环的发展状态。

2.人才引进不合理

人才的引进不合理,会严重影响整个企业的发展,人才引进的结构的不合理表现在:中国的东西部管理人才不均等,导致东强西弱的现状;高技术的管理人才相对稀缺,而普通的传统管理人才相对较多,造成许多员工没有工作干,而高级管理项目又没有人才去管理等现象;从事知识生产的人才较少,而从事产品生产的人才较多,导致好苗子并不能有适合自己的工作;另外,熟悉计划经济大的人才相对较多,而熟悉市场经济的人才相对较少。所以,在选择专业和人才引进的结构要注意和强化,才会使人力资源管理呈良性循环发展。

3.管理者的素质较差

乡镇人力资源管理者学历较低,所以,管理人员的素质也相对较低,乡镇的企业资源管理的制度不健全,管理人员的文化水平也相对较低,人才管理机构大多数也都是当地的农民,他们部分只懂得管理的皮毛,而对于理论知识一概不知,对于市场的把握也全凭感觉,许多企业都呈现出家族式的管理模式,管理岗位上的所有工作人员都是亲戚或朋友关系,导致管理水平逐级降低,随意性较大。

4.专业人才短缺且流失

我国的乡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人才的任用上存在着不科学,不合理的状况,很多优秀的大学生不能施展自己的才能,而一些凭借关系的员工却不能很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使得“事业型”员工感觉前途渺茫。企业的薪资待遇处理的也不够完善,全屏关系定员工工资的多少,并不能满足人才各方面要求,无法创造人才发展环境,管理模式低下,造成了人才的短缺和流失。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存的问题

对于管理者职业化胜任素质研究理论而言,主要研究的是管理实践对管理者的有效需求,目前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胜任素质概念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这将有碍胜任素质研究的发展。为有效促进胜任素质理论的研究,应该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达成共识,以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二是胜任素质测量模型和工具有待完善。当前的胜任素质测量模型和工具基本上是以欧美文化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其有效度难以充分保证,应针对我国具体国情对测量模型做出适当调整。员工敬业度理论,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定义混乱,对于员工敬业度如何影响其产生的结果的探讨较少甚至处于停滞状态。要想建立统一的员工敬业度定义,就需要进一步研究揭示员工敬业度对于生产率、利润率、离职率等结果变量的作用机理。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展望

1.人力资源管理的本土化

我国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本土化的问题。现如今的管理理论大多是西方人和欧美人所研究出来的,随着我国经济体系的不断巩固,经济市场的不断完善,国家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需求逐渐增大,这就需要我们探讨出属于我国人力资源本土化的研究方针。现如今人力资源管理是我国企业管理最重要的一部分,这不仅要求工作人员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培训,同样也需要与我国的具体情境进行核对。

2.人力资源管理全球化

目前,政治、资源和风俗习惯都在走全球化之路,但在资源管理理论方面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最首要的问题就是识别全球文化的特征。在经济危机之后,全球的政治、经济都得到了加强。在这种人力资源管理全球化的模式下,探讨全球化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将是未来企业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3.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的改善

目前,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仍然存在着多面性以及高度的动态性,这已经成为了当前企业发展的整体趋势。面对这种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强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职能。作为乡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大力度加强本土化的管理模式并探索出与西方管理相对接的方法,另外要加强薪酬管理,使得企业员工都能拼尽全力进行工作。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以及在社会中的地位,同时提升企业在多元化管理模式中的竞争力。四、总结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引进西方国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显得尤为重要。人力资源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它给激烈竞争中的企业带来的收益是显而易见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一个乡镇企业的发展程度和社会地位都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好坏有关,注重全球多元化的发展,包括信息全球化、知识全球化和资源全球化,才会让整个企业的发展前景变得更好,希望通过我国各大企业员工的不断努力和创新,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能够尽快解决,乡镇企业的管理模式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能够实现巨大的突破。

作者:周玉红 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大齐各庄镇人民政府

参考文献:

乡镇企业管理毕业论文篇(9)

关键词:

乡镇企业;信息化;继续教育

一、绪论

乡镇企业是我国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乡镇地区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但随着信息化社会和时代的到来,受乡镇企业本身和外部条件的束缚,乡镇企业的信息化问题成为其未来发展的主要问题。本文着重关注了乡镇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主张从教育入手逐步解决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各种问题,重点研究了乡镇企业中关于信息化内容的继续教育内容和形式,以推动乡镇企业信息化的发展。

二、乡镇企业信息化及教育现状分析

随着国家对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大力度的扶植举措,目前,乡镇企业中基本都引入或采用了一些信息化的技术和管理软件等。作者通过调查走访的形式对锦州市部分乡镇企业进行了信息化的走访。走访中发现几乎所有乡镇企业都使用了办公自动化系统并配备了相应的互联网系统。同时,财务信息化软件如金蝶的财务系统和会计信息化系统已成为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构成。但乡镇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认识程度不足,信息化程度低,缺乏有经验或专业的信息化人员,乡镇企业信息化资金投入不足,信息化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杜娟等在“关于推进乡镇企业信息化问题的思考”中指出了合理化信息开发方式,树立信息化管理理念,重点培养信息化人员等建议。在走访中作者发现乡镇企业信息化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约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乡镇企业的在岗人员信息化相关专业知识往往局限于在大中专院校的学习积累,只有少量理论知识,没有实践经验。还有很多人员则完全是自己摸索着学习,信息化的知识和技能严重匮乏。而目前受管理者的意识影响和企业资金的问题,乡镇企业的企业培训形同虚设。在走访中75%以上的人员没有接受过企业的信息化相关培训。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乡镇企业的信息化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在现有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中只有大力开展信息化继续教育,才能提高现有企业的信息化意识和员工的信息化技能水平,最大限度的提高乡镇企业现有的信息化率,进一步推进其信息化的未来发展。

三、乡镇企业信息化培训内容

1.信息化基础培训信息化基础培训包括两个部分:围绕计算机的使用展开的计算机基本技能培训和企业信息化课程培训。计算机基本技能培训: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可开展是以计算机的应用为基础,企业和员工需要使用计算机作为工具参与到企业的信息化过程中,熟练的使用计算机成为信息化时代的必然要求和基础技能。其具体内容包括:计算机系统的使用和日常维护,计算机网络功能的使用,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软件的使用,日常多媒体(图像、音频和视频等)信息的编辑和应用等。企业信息化课程培训:企业信息化课程培训是一个广泛的基础概念型培训,其目标是提高整个乡镇企业的信息化意识,针对企业的管理者和相关企业员工,了解企业信息化的意义、方针、内容、实施方法、风险规避和发展趋势。其具体内容包括:乡镇企业信息化概述、常见信息化系统、信息化系统实施、信息化管理和信息化案例分析等。

2.专业化培训专业化培训是针对乡镇企业内部的各个职能部门展开的,基于所从事专业管理职能的信息专业化培训。依据所从事工作管理职能,专业化信息培训包括:销售与市场信息化培训,和生产相关的生产线、生产流程等生产信息化培训、包括采购、收货、库存控制和发放等管理活动的物资供应信息化培训,财务和会计信息化培训、包括人员录用、培训、考核、工资和聘用等业务的人事信息化培训,以高层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信息化培训,信息化处理系统培训。

3.个性化定制培训个性化定制培训以乡镇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为切入点,针对性的,以解决实际信息化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为目标的培训。如针对企业新近信息化设备进行的使用培训等。

四、乡镇企业信息化培训形式

乡镇企业信息化继续教育培训形式比较灵活多样,借鉴已有的企业培训形式,结合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网络通信技术,目前乡镇企业信息化继续教育形式主要包括:企业短期集中培训,小范围实战培训,基于网络平台的在线培训和学习交流社区等。企业短期集中培训是乡镇企业信息化继续教育的基本形式。其内容多为广泛系较强的基础性内容培训,主要问题是需要再用乡镇企业的生产时间或员工休息时间。其实针对提高整个企业的信息化意识和信息化基础技能极为重要;小范围实战培训具有一定或较强的针对性,是开着专业化信息培训和针对性信息化培训的主要载体;基于网络平台的在线培训是近几年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其包括大型的在线课程、基于信息共享的丰富的教学资料及网络交互平台等内容,由于其具有不限时间、不限空间、接入方便、免费学习以及内容个性化定制等优势深受在职工作人员的欢迎,是主要的自我学习模式;学习交流社区是在乡镇企业内部开放交流学习的场所,并配以专业的指导人员,是一个自由的可交流环境,更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五、结论

信息化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如何在企业中进行信息化建设一直以来都是相关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经过长足的发展,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积累了很多经验,ERP系统实施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乡镇企业所面临的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如何解决是乡镇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教育是发展的基础,可以看到乡镇企业信息化建设虽然面临严峻的资金问题,但信息化的意识、信息化的普及程度和信息化的利用率更是制约乡镇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根本,这些问题的解决只能依靠在乡镇企业大力开展信息化的教育来解决。基于此,本文重点研究了乡镇企业信息化继续教育问题,分析了乡镇企业信息化继续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本研究势必会对乡镇企业信息化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春青.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1):16-19.

乡镇企业管理毕业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9(b)-0139-02

自从国家推行扩招政策以来,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高等职业院校在录取学生方面一直奉行择优录取“高分”学生,着重高职院校自身发展,拓展办学规模,不断进行扩招,很少关心生源的数量及趋势。2010年以来,生源危机凸显,出现了优质高职院校找不到优质学生、普通高职院校招不满学生、民办高职院校招不到学生的现象[1-2]。

很多专家、学者都把生源减少原因归结于计划生育引起的适龄人口减少。而适龄人口减少只是生源减少的一部分原因,经过对初、高中毕业生源人数与高校录取人数进行比对发现,部分毕业生生源流向了社会,而其中的大部分分流至乡镇企业中做学徒工。分析这部分流失生源特征,改革高职院校以适应社会需求,已成为高职院校迫切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1 传统学徒制的特点及发展现状

我国古代就出现了学徒制,学徒制覆盖的职业范围主要是手工和技艺行业。民间一般对这些人以“匠”称呼,如铁匠、木匠、瓦匠等。传统学徒制实施的过程是在实际生产中徒弟在师傅的指导下获得技能的过程。主要有几个特点:(1)培养时间相对不固定,培养时间较长。(2)培养方式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学徒主动学,师傅辅助学。(3)学习方式是学徒亲自动手。先帮师傅做一些简单的辅助工作,熟练后在师傅的指导下进行系统操作,最后独立工作。

现代意义上的传统学徒制的发展从其规模上看主要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高校扩招之前。生源数量多,升学门槛高,未录取的考生大多去拜师学艺,传统学徒方式在这一阶段很普及。第二阶段,高校扩招之后,总体生源未大幅度减少。由于高校扩招导致生源的升学率很高,拜师学艺的学徒人数锐减。第三阶段: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张,生源锐减,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放弃升学而学徒人数却没有减少反而有上升趋势。

2 高等院校生源锐减与弃学学徒人数增加的矛盾分析

在知识经济发展迅速的当今时代,高等学校办学规模和质量的都有所提升。国家扩招政策的实行以及生源锐减的条件下,对于所有毕业生而言都是利好的消息,考取大学相对要容易。而在这前提下,弃学学徒的人数却不断上升。该文以江部某一乡镇为调研区域,通过对近几年内适龄初、高中毕业生为对象对其及接受学徒的企业进行访谈,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2.1 传统学徒思想在乡镇地区的影响

该乡镇以传统农业为主,近10年以来随着重型机械设备生产工业兴起得到极大发展,主要表现在乡镇小、微型企业的逐渐增多,弃农务工的人数不断增加。尽管如此,该乡镇总体上仍是以农为主,工业为辅。

该乡镇近10年来,接近57.22%的适龄毕业生考入相对应的高等院校,38.55%的适龄毕业进入相应行业学徒,其余的通过经商等途径从业。对38.55%毕业生其中部分人进行走访调研。大部分人持有这样的观点:(1)文化成绩中等偏下,录取不到理想专业,不如早点学手艺早收益。(2)即使升学,大专毕业后不能获得更好的待遇,期望值低。而进厂拜师学艺,一年收入甚至比本科毕业生高。以上观点归纳出来主要有两点:第一,对高职校毕业后就业前景及待遇表示担忧。第二,通过拜师学艺,能够短期获得不错的收益,而升入高职院校后至少要3年后才能工作,前途未知。

2.2 小乡镇、微型企业对传统学徒制的接纳程度。

针对小乡镇、微型企业的对学徒的接纳程度,笔者走访了近12家机械设备制造企业,对其负责人或人事部门进行了采访调研。他们大多数持有这样的观点:(1)由于生产的需求,企业需要熟练的技术工,对学历基本不作要求。(2)不希望以浪费生产时间为代价对新进员工进行技术培训。(3)熟练的技术工可以带徒,师傅要对徒弟生产的次品负一定责任。

以上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企业非常欢迎学徒工人,可以节约成本,规避风险。(2)企业对新进员工学历不做严格要求,只需技术熟练。(3)熟练工人带出的徒弟出师后,可以快速成为该企业的熟练操作工。

3 高职院校如何从自身变革出发吸引“传统学徒制”生源

纵观全国,类似江部的这一小乡镇现象在全国乡镇甚为普遍。流失的生源对于当前的高职院校来说,应当引起重视。仔细分析学徒和用工企业的观点,不难得出这一现象背后的真正原因:高职教育难接地气。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应当面向企业,以社会需求为主要目标,培养出企业愿意接收甚至欢迎的技术人员。

3.1 从院校全面发展转向服务地区发展,紧盯区域经济

国家实施高等教育扩招政策以来,大多数高职院增大投入,将建设重点一直放在规模扩大、树立品牌专业等特色全面建设上。随着生源数量减少和生源学生的社会及经济观点的改变,高职院校应当进行适当的变革。一方面要全面发展,细化当前特色专业;另一方面又要从地区经济发展趋势出发,建立符合区域经济特色的品牌专业,不仅能吸引生源,而且能使毕业生快速融入区域经济,成为受欢迎的专业人才。

3.2 院校专业发展要脚踏实地建设专业品牌,加强校企合作,合作中增加企业比重

高职院校专业发展既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能缺乏思考全面铺开。专业发展应当先找目标,再进行详细规划论证。紧盯区域特色经济和企业发展及用人需求,培养出“地利、人和”的技术人才。

高职院校培养的出应用型技术人才应当要有市场。而且要把“市场”看准,应当准确分析和了解企业发展趋向,随时做好专业的调整。只有加强校企合作甚至校企融合才能让高职院校更好地了解企业的技术人才需求;只有使学生“学”在企业,“练”在企业,“融”入企业,毕业后才能“进”入企业,受企业欢迎。

3.3 创建真正的灵活多变的校中厂,能够应对社会经济结构的变更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为了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投资建立了实训中心,但是建成以后利用率低。高职院校在建设实训中心应当考虑实训中心的“产能”,一方面借鉴企业发展的趋势,建立灵活多变提高学生技能的实训工厂,另一方面实训中心生产的产品能流通市场,做成真正的企业“校工厂”。只有这样,培养的学生才能熟练掌握生产技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4 结语

在生源数量整体下降的趋势下,高职院校如何珍惜现有的生源,避免浪费“弃学学徒”生源,就必须要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及其经济发展趋势,充分利用自身区域特长优势,改进院校的传统生存和发展模式。打破全面发展局面,从局域经济发展出发,紧盯社会经济和企业发展趋向,改变传统办学模式,沿袭传统学徒制精髓,从“以生养校”向“生校共存,校企共建,生校企互惠互利”的多方位模式发展。高职院校利用自身专业优势投资合资建厂、以厂养校,学生从学校获得理论知识,从工厂获得专业技能,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欧阳忠明,韩晶晶.现代学徒制:“冷热不均”背后的理论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2):5-11.

[2] 朱雪梅,叶小明.直面生源危机:中国高职院校发展格局与战略[J].现代教育管理,2012(8):30-34.

乡镇企业管理毕业论文篇(11)

前 言

村建办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促进村镇政治、经济、文化各项建设健康发展,而近年来,乡镇企业不断落户,也给村建办的工作带来许多新突破和新挑战。乡镇企业是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乡镇企业服好务也是街道村建办的重要任务。而有了服务意识不代表就能切实提供优质服务,这需要我们从乡镇企业实际需求出发,加强自身的思路调整及方法改进。更好的配合乡镇企业各项建设及运作,从而实现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的最终目的。

一、乡镇企业需求分析

1、对支持的需求

乡镇企业立足乡镇,其发展依靠的是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理解与信任。只有政府信任,企业管理者与经营者才能够放心搞企业,认真搞企业。而就目前情况来看,许多地区对于乡镇企业的理解与支持仍然停留在制度上和嘴巴上,在实际行动上和管理意识上未能达到企业需求,从而让企业的发展顾虑重重,不能放开手脚。

2、对融资的需求

资金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乡镇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尤其强烈,而目前商业银行贷款门槛逐年抬高,乡镇企业自身的社会融资能力又十分有限。资金的缺乏与企业建设发展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作。

3、对劳动力的需求

目前乡镇企业的类型多为劳动力密集的初级化生产及加工型企业,所以乡镇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也是非常旺盛的。近年来,乡镇及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造成当地成年劳动力人数锐减,从而制约了乡镇企业健康发展。

4、对技术的需求

乡镇企业想要获得进一步发展,想要实现市场占有率和自身综合竞争实力的提升也极其渴望先进的生产及管理技术注入,而就目前来说,乡镇企业所掌握的技术仍然比例偏低,制约了企业的转型,长期处于初级化生产运作模式的企业不仅会大量消耗当地资源,同时也十分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与优化升级。

二、村建办如何为乡镇企业服好务

前文我们对乡镇企业实际需求进行了简要分析,而我们想要为乡镇企业服好务就必须从这些需求出发,调整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建立新的乡镇企业服务长效机制。

1、端正服务态度

端正服务态度是为乡镇企业服好务的基本前提,在端正服务态度的具体问题上,不仅要重视思想上的端正,同时也要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学习与积累。要认真学习其他地区、街道的成功服务经验,同时立足自身,分析当地企业及街道、社区具体情况。这样才能够既有服好务的意识,又能真正从自身实际出发,给予企业真正的支持,为乡镇企业提供力所能及的优质服务。

2、打造专业团队

为乡镇企业服务,不仅要有一颗热情的心,同时也要积极提升自己的服务能力及水平。需要打造一支了解企业管理、了解企业需求、了解企业实际情况的专业化团队,从而成为企业的好帮手,为企业各种需要积极达成做出贡献。在具体工作方面,首先要组建工作小组,小组成员不仅要包括街道及村建办负责人,及具体管理和工作人员,同时也要邀请企业管理者和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确保团队运作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实效性。其次,要加强小组成员的学习讨论组织工作,在党政领导的积极带动下,加强成员的法律法规学习、经济政策学习以及企业运作分析讨论,不断更新工作小组所掌握的具体情况,从而更好的开展服务工作。

3、推行以服务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

无考核就无动力,这在很多地区都是一个普遍现象,为了有效提升工作团队、管理人员在服务企业方面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我们应该建立一个以为服务提供优质服务为核心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帮助我们找到服务过程中的漏洞与不足,奖励为乡镇企业积极服务的优秀干部及工作人员,同时也能够为当地政府塑造良好社会形象,吸引更多乡镇企业来当地落户与发展。

4、搭建政企银三方平台

乡镇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我们应该利用自己的条件与优势为企业获取更多资金提供帮助。要积极搭建政府、企业、银行三方面的沟通交流平台,并定期组织三方负责人的约谈沟通,让企业能够有机会更好的表达自己的需求及说明发展计划,让当地政府及银行都能够对企业建立信心,我们也要帮助企业与更多银行建立良好的沟通及合作关系,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同时,政企银三方平台的建立也能够帮助企业塑造积极的企业形象,扩大企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从而让企业能够有机会获得更多社会资金的支持,帮助企业摆脱资金困境,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5、加快人才培养与引进

面对劳动力短缺及技术性人才短缺问题,我们也应该积极运用自身优势,加强对当地居民的宣传引导工作,通过出台就业优惠、就业补助等政策让更多年轻人能够留在当地从事生产劳动。同时,我们还应该加强与当地高校的沟通合作,利用政策优势,帮助企业与高校实现强强联合。利用企业的就业条件与高校的人才培养及教育资源,建立一条订单式人才培养输送通路,不仅让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真正需要的高级技术人才,也让高校能够在实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得到切实的水平提升,从而达到高校、企业、毕业生的三方互惠,实现共赢。

结束语

乡镇企业能够获得良好发展不仅有利于当地就业,同时也极大的促进着当地乃至更大范围内的经济全面发展。所以,为乡镇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是街道各项管理工作的核心,同时也是村建办的直接工作任务。虽然,乡镇企业在许多方面都有着迫切需求,我们在工作当中也不可能一步到位,但只要我们端正态度,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不断调整方法、吸取经验,力所能及的做好每一件事,必然能够在今后的服务工作中得到不断的完善与提高,最终成为乡镇企业发展的得力帮手,促进企业发展,搞活当地经济。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