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浅谈乡镇图书馆的发展与建设

时间:2022-07-31 03:00:39

浅谈乡镇图书馆的发展与建设

浅谈乡镇图书馆的发展与建设:浅析乡镇图书馆的网络建设

摘 要:近年来,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国内图书馆界悄然兴起了网络建设革命。乡镇图书馆也势必逐步开展网络建设。本文从乡镇图书馆网络建设的目的和意义、网络服务对象,以及网络建设的方法等几个方面入手,全面阐述了乡镇图书馆网络建设的各项工作。

关键词:乡镇图书馆;网络建设;书目数据库;数据图书馆;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逐渐成熟和网络使用的快速普及,网络已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的组成部分。图书馆作为历史悠久的人类智慧的资源库也悄然走上了网络化、数字化的道路。乡镇图书馆作为国家图书馆庞大网络系统的一个终端也必须将逐步开展实现乡镇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建设。

一、乡镇图书馆网络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乡镇图书馆网络建设的组成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实现馆内图书的计算机管理和查询

随着知识需求的急速增长,导致了乡镇图书馆原使用的图书信息卡片查询,跟不上社会发展脚步,建立图书数字查询系统的需求和呼声越来越强烈。通过图书数字查询系统,读者能够自助查找自己所需要的图书及图书的馆藏区域,借阅情况等信息,然后只要按照系统中提示的信息就能顺利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书籍,这样读者既能够全面具体的了解相关书籍的情况又能节约时间,同时也为图书馆降低了人力成本。

2.与大型数据库的链接

作为乡镇图书馆,其藏书量和书籍种类、内容、读者群体、覆盖范围受到建设规模、占地和经费等诸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如何才能做到既能满足读者需求又能不超出预算范围,成为乡镇图书馆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果能够在预算购书费用中抽出一部分来购买大型图书数据库的网上使用权,或者与上级图书馆共建共享数字资源,就可以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

国内的大型图书馆的图书数据库主要有万方、超星等,如能对这种网上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必将能够使得乡镇图书馆服务社会的工作得到很大程度进步。

3.数字图书馆的逐步组建

根据有关调研,图书馆距用户200m-1000m时,也就是步行到馆10分钟以内的时间,人们就会觉得方便,从而愿意到馆读书.超过这个距离,用户就会减少,因此有人提示了“人馆距离”说的概念,本人认为应该在乡、镇、村、社建立小型图书馆,充分利用各农家书屋和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最大化的满足群众在周围1.5公里内有图书馆、书屋可以利用的阅读需求。数字图书馆能被广泛推广和利用,这一问题将会得到有效解决,通过数字图书馆,人们在家里就能查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对乡镇图书馆来讲,虽然覆盖面积不能与县以上的大城市相比,人们去图书馆也不像大城市那样费时费力,但是,在乡镇所辖的区域内有广大的乡镇、村、社,在国家“三农政策”的推动下,农村互联网络建设发展迅速,广大农民对知识的需求也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强烈。

4、乡镇电子阅览室的建立

乡镇图书馆肩负着向农村群众传播知识的重大责任,由于距离问题,使得很多农民群众只能“望书兴叹”,如果能够锦一部加大农村数字化网络建设部伐,农村群众就能利用互联网络便捷的从数字图书馆中得到自己的需要。

二、乡镇图书馆网络建设的服务对象

青少年是乡镇图书馆网络的主要使用群体。图书馆肩负着“科教兴国”的大任,如果能利用网络图书馆的丰富的数据资源和强大的资料检索功能将青少年学生吸引到图书馆的网络上来,必将为社会和教育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另外,在广大农村中,种田大户、养殖专业户等他们面对很多问题,互联网上虽然有用之不尽的资源,但是,对一些专业的数据和资料却不是能够轻易获得的,图书馆网络中链接的专业资料数据库能够使得这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在中青年人的带动下,不少老年人对网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中,老年人可以在安静而舒适的环境中,安心地享受上网的乐趣.

三、乡镇图书馆网络建设的方法

乡镇图书馆的网络建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建立书目数据库

在图书馆网络中,书目数据库处于基础地位,采编流通和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都直接或间接地围绕书目数据库而进行的。

建立书目数据库主要采用回溯建库的方法,回溯建库主要可以依据馆藏图书和卡片直接以图书作为书目数据源,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整顿的质量,但不足之处是,回溯速度慢,效率不高,对于那些暂时不在架上或者丢失的图书都无法进行回溯,因此整顿数据的完整性无法保证。

若以卡片为准,可以提高建库速度,但卡片目录所反映出的信息毕竟没有图书全面和准确,尤其早期卡片目录对于检索点的设置反映不足,也会给回溯建库关于检索字段的录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所以,在回溯建库的过程中,要从图书和卡片两个方面入手,将图书最完整的信息录入书目数据库。

2、建立书籍查询系统

图书馆查询系统是建立在书目数据库基础上的,利用书目数据库和计算机编程软件建立图书查询系统是很容易实现的。这样就可以彻底将原始的图书卡片封存入库,也让其寿终正寝。

另外,也应配套开发自动识别系统。它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综合性技术,是集计算机、光、电、通信技术为一体的包括条码识别技术,磁卡识别技术、光学字符识别、射频技术、生物识别及图象识别等综合性的技术学科。

根据乡镇图书馆规模相对较小,经费相对较少的特点,选用条码识别技术是最适宜的,条码识别技术在十几年的图书馆图书管理过程已经相当成熟,另外,其操作方法也是简单易学,乡镇图书馆内即使是计算机水平相对较低的员工也能轻易掌握。同时,条码识别系统比较其他自动识别技术在购买价格上先对低廉,对乡镇图书馆来说是即经济又实用的。

3、逐步建立数字图书馆

建立数字图书馆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世界范围内正在掀起数字图书馆建设高潮,数字图书馆已成为国际高科技竞争中新的制高点,成为评价一个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水平的重要标志。

乡镇馆应发挥自身的优势,广泛积累建立数字图书馆的相关技术信息,提高馆员素质、普及计算机、网络知识,为建立数字图书馆做好智力和人力准备,待数字图书馆开始向乡镇、村普及时,便能快速建成乡镇数字图书馆,为广大农村群众提高更方便,快捷的网上服务。

总之,乡镇图书馆的网络建设是项任重道远的工作,也是要随着乡镇图书馆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工作。但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以及乡镇、村经济的腾飞,图书馆的网络建设势必落户乡镇,也必将为乡镇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做出巨大贡献,成为未来信息社会重要的信息获得机构。(作者单位:德惠市图书馆)

浅谈乡镇图书馆的发展与建设:浅谈总分馆制下的乡镇图书馆建设

【摘 要】现今农村图书馆基本无人问津,原因有:经费不足、书籍老久、资源缺乏等。为了让农村图书馆更好的发展下去,因实行总分管制,为不发达的农村打造一个完善的“总分馆制”下管理的完善图书馆为首要目标。

【关键词】总分馆制 乡镇图书馆 发展根本途径

一、农村图书馆发展史

对农村图书馆建设,可以说经历了许多波折。据统计,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存在的农村图书馆。经历了一段大起大落的过程,即使保留下来的图书馆在“”时期又严重受创,真正意义上发展起来的图书馆屈指可数。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升,精神文化建设。也有了相应的得到重视,乡镇图书馆因此被纳入了建设规划之中,但由于政府对图书馆的投入不足,农村图书馆,仍无法满足农民对阅读的需求。以我们江苏涟水为例,涟水县共有人口109.9万,县域面积1676平方公里,下辖19个乡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3个园区,158个行政村,是远近闻名的历史名城,教育之都,平原水乡。但是人均拥有图书不足0.4册,其原因有图书室建设过少、经费不足。解决方案有以下几种。

(一)图书室的增加

以涟水县现有人口来计算增加“十五分钟图书阅览圈”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法之一。据县图书馆2008年统计年报,镇乡有图书馆19个,藏书250165册,每一个村都建有千册以上农家书屋,藏书185013册,每个社区建有图书阅览室,藏书上万册,全县总藏书1136428册(不包括企事业单位和学校图书馆藏书)。按目前涟水户籍人口计算,每2.85人拥有一座公共图书馆,超过发达国家图书馆拥有量标准。现在只要想去图书馆、农家书屋借书阅览,只需走上十五分钟路就能到达,居民与图书馆的距离缩短很多,图书馆,农家书屋一样方便。

(二)农村图书馆以及农家书窝的增加

按涟水县目前建立的分馆有15家的的运作情况来统计。第一是增加书籍量,以往购买图书最多一个单位,现在倍增之快都是十几家、几十家一起购买,书的总量也增至几十倍。总馆每年在增加图书的同时分馆也在增加,因为总分馆制下的图书是流通的。第二是图书经费不足的情况得到有效解决,以往经济不好的乡镇都是没有图书专项经费或者只有少量的图书经费。时间一长,图书室变成藏书室。在分馆的建成以后,不仅书籍资源丰富,并且可以在网上阅览全县公共图书馆的藏书,以满足每位读者的需求。

(三) 读者增加以及资源共享

由于读者的猛增,有读者建议采取借书还书,跟银行里取款一样,即便利又省事。现在书籍进入图书馆。都会统一编目进入网络,读者使用的借书证,应实行“一卡通”在任意一图书馆都可以使用,读者可在附近分馆借书还书,从而使读者更高效的获得图书资源,据08年统计,有15个实行总分馆制的单位新增读者6万余人,比往年增长了百分之五十以上。由于互联网的应用出现,网络成为了读者的第二居室,总分馆实行以后,读者可以足不出户就可在网上直接获得使用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总馆的数据库让各分馆,都进入数字时代,读者只需登录网站就可了解相关数目,在网上办理续借手续,还可没有限制的看电影,查论文、看电子书。所以在总分馆制下的网络资源成了读者第二居室。

二、乡镇图书馆、农家书屋目前存在的问题

涟水县这两年的一点成绩,也是在实施了总分馆制下积累的,同时也显现出了许多这方面的问题,主要集中以下两点:

(一)经费不足问题

现有的图书馆跟农家书屋,都有资金短缺问题的存在,设施过于成就,跟不上时代,建议在资金投入方面,采取县里补贴一点,乡镇财政扶持一点,还可以向社会企业大户募捐,多方筹备经费。以建设一个完善的乡镇图书馆。

(二)乡镇图书馆服务薄弱

很多乡镇图书馆的藏书总类来看,有质量、有份量的专业书籍过少,武打、都市小说占据大半江山。以涟水县做比较80%的乡镇图书馆、农家书屋。都摆放这很多过于陈旧的书刊,并且满是灰层,很多图书馆自建立以来就没人去买过书,充分体现了很多的不足所在,图书馆资源与其经济实力不相吻合。

三、实行总分馆制下乡镇馆可持续发展的构想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涟水县,目前实施的图书馆业务管理体系算不上是一个完善的“总分馆制”。一是:没有实行统一的人财物管理,难以去调度一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能对所有实施控制。实行总分馆制要怎样在现有体系下寻找新的突破口。可以构造出一个“涟水模式”实现人财物的统一管理,目前涟水所有图书馆都呈县、乡镇、村(社区)三级条块分割现状。没有有效的配合,不能高效的利用资源共享人才、技术、设备、文献、用户等管理员的业务素质不高,偏老年化、基础知识不明白,难以在总分馆制下工作。相应管理员应该通过岗位培训。这样不仅可以提升管理员综合素质。并且能够解决管理员工作生活的后顾之忧,实行“双轨制”的业务领导,从而使乡镇图书馆走向正规,体现出“总分馆制”的真正意义说在。

四、结束语

实行公共图书馆总分馆这一新事物的发展已经呈趋势化,前景乐观。但是新生事物,是尝试发展,必然有很多难以预料的不足,我们要正视这些现实,迎难而上,抓住机遇,与时俱进,把这件好事办好。出于走公益路线,乡镇图书馆应该建立一个良好的公平阅读的平台,更好地体现出图书馆服务,使图书馆服务更趋人性化、社会化、促进和谐文化的发展,这便是乡镇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根基。涟水县实施总分馆制,整合乡镇馆、农家书屋的关键。在于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文化馆部门在利益取舍时,对乡镇馆的倾斜程度,只要各级领导做到资金到位,人员配备齐,建筑面积标准,相信不远的将来涟水县公共图书馆全面实施总分制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效,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落实,这也是目前欠发达地区各乡镇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真正实现“一卡在手,借遍涟水”,立足基层,惠及万民,如果说乡村公共图书馆事业不是发展的那么繁荣,根本就谈不上公共图书馆事业的繁荣,也不会有公共图书馆现有的完善服务体系。使图书馆真正成为广大农民的良师益友,走进农民,社区居民的生活中,方便借阅,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老百姓大开方便之门,为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发展作出图书馆应有的贡献!我们的目的一定能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努力吧,新世纪的图书馆人!

浅谈乡镇图书馆的发展与建设:浅谈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镇图书馆建设

摘 要:发展农村文化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乡村图书馆的现状与问题入手,论述了乡镇图书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提出了加快乡村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乡镇图书馆 新农村建设 意义 策略

新农村建设是我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一个宏伟目标,是数十年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精华,是我党旨在解决“三农”问题的最终出路。目前形势下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对于目前许多面临生存困境的乡镇图书馆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我国乡镇图书馆现状

我国乡镇图书馆建设是从20世纪70年代前期开始兴起的,据2006年数据,我国乡镇图书馆(室)有5.78万个,半数以上分布在南部沿海地区,偏僻地区的图书馆稀少,或尚未建立,或名存实亡。这些数据显著的反映出乡镇图书馆建设存在严重不足,大多数乡镇图书馆经营不善,他们有的困难重重、举步维艰,有的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纵观乡镇图书馆现状,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购书经费明显不足

笔者在查阅一些资料时看到一些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2006年全国共有733个公共图书馆无购书经费,占总数的27.2%,而乡镇图书馆的状况更令人担忧,文化部官员曾经透露,全国公共图书馆一年的购书经费人均不足0.3元,中国平均45.9万人拥有一座公共图书馆,而联合国的标准却是每1.5公里半径内应建一所公共图书馆,平均2万人左右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

2.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相关单位和相关领导对乡镇图书馆的作用认识不足,看不到乡镇图书馆给广大乡镇和农村居民带来的社会效益和间接的经济效益,没有把图书馆事业摆在应有的位置。认为图书馆可有可无,因而在人、财、物等方面不予保证,在精简机构、人员、紧缩银根时图书馆首当其冲,视图书馆为包袱,舍不得投入。

3.馆舍面积普遍狭小,藏书量少质不足

据零点调查的《2005年度零点中国公共服务公众评价指数报告》显示:“文化娱乐设施和资源在我国农村地区极度匮乏,尤其是公共图书馆,在农村普及率仅为5.9%,90.3%的农村居民表示,当地没有任何可供借阅图书或音像的公共图书馆”。

由于经费困难,多数乡镇图书馆(室)的馆藏都不够充分。书刊资料大多是发动当地群众或单位捐赠而来,而且复本率高达几十,甚至上百本,使得乡镇图书馆成了过时书刊的回收站。

4.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

图书馆的发展离不开人员的组织管理,由于受农村生产条件、生活条件、增收因素、社会保障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农民都厌恶农业,讨厌农业劳动,都在想方设法脱离农业劳动。因此就出现了我国大部分农村图书馆工作队伍人员老化,知识更新、创新存在难度,年轻人偏少,缺乏朝气与活力,老中青没有形成年龄梯度。有的地方没有从事图书馆工作的专职人员,工作处于涣散状态;有的地方虽然保留了图书馆机构,但乡村工作人员变动快,人员素质状况不理想,文化骨干流失、农民自办文化缺乏人才,成为制约农村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瓶颈。

二、乡镇图书馆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农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除了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与支持外,最根本的还是要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调动广大农民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口资源,转化为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在我省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人们普遍认识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加强文化建设,以满足人们群众富裕以后快速增长的精神需求。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乡村图书馆应该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和信息服务的功能,不但要为广大农村读者提供阅览服务、外借服务、参考咨询等,还应该主动与有关高校、中学等社团组织联合,充分利用各级学校师生的优质人力资源,举办各种免费的科学种田知识讲座,开展读者辅导工作和读者教育工作,为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做出努力,为农村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乡镇图书馆建设有利于大力推进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我国有10亿农民,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应该在农村,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应当放在乡镇图书馆。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满足基本物质生活的同时,从物质向精神生活追求发展,这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必然。在我国很多地方的农村,文化生活几乎是一片空白,农民缺乏娱乐活动,辛苦劳动一天之后,没有图书馆的时候大部分时间就消磨在打牌、搓麻将上,年轻人容易沾染不良风气的影响,对整个社会的安定有着负面的影响

三、发展乡镇图书馆的策略

1.把乡村图书馆建设目标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相结合

乡镇图书馆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乡镇图书馆建设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乡镇图书馆建设的领导。把乡镇图书馆发展列入乡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亦可加入到乡镇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中,同时,各级财政应当设立专项资金对乡镇图书馆建设给以大力扶持,并长期坚持下去。各级政府应对乡镇图书馆、乡镇文化站建设给以大力支持,还应把乡镇图书馆建设作为文明乡镇评比的重要条件之一,同时上级主管部门应对乡村图书馆的发展做出硬性指标规定,并结合文化先进乡镇评比、检查,促进乡镇图书馆建设与发展。

2.整合资源,探索多样化的农村图书馆发展模式

整合资源是加快新农村图书馆建设的有效途径。对于大多数乡镇和农村地区来说,没有条件也没有必要建立建制独立化、运行规范化、人员专门化的公共图书馆。在目前阶段,各地可从实际出发,采取不同的农村图书馆办馆模式。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文化建设。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大力加强乡镇图书馆建设,从而更好地为农村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提供新的理论和观念,为农民提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科技常识,以及多层次的农村商品生产信息和市场经营方法,真正实现农村经济和文化的共同发展。

浅谈乡镇图书馆的发展与建设:试论乡镇图书馆的发展与建设

[摘 要]图书馆作为面向全社会的一个强大的资源库,是每个城市、城镇、乡村必不可少的一个机构。本文简单的分析了乡镇图书馆的发展情况,以及不足之处的发现,发现问题后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乡镇图书馆;发展与建设

一、乡镇图书馆发展的基本情况

乡镇作为我国最基层的一级政府,是基本的行政和经济单元,乡镇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力加快乡镇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能够使各类经济活动得到充分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使整个国家基层经济更加稳固、繁荣、充满活力。因此,正确认识和评价乡镇经济,有利于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有利于对外开放,参与国内外经济竞争,吸引人、财、物到本地区聚集;有利于深化改革,制定全面细致的配套措施。乡镇图书馆是由政府统一规划和组织实施的利国惠民工程,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和满足农民文化需求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乡镇图书馆工程,就是要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和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切实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二、乡镇图书馆建设存在的不足

1.图书管理的专业化、技术化程度不高。管理员队伍中接受培训的只占24%,未培训且有培训需求的占76%,缺少具有专业管理知识的管理员来应对有相应专业要求的工作。其次,73%的乡镇图书馆提出配备电脑等设备的需求,便于图书馆借阅和资料统计。

2.一些综合因素导致乡镇图书馆利用率不高。据对到馆的借阅人(次)数统计,平均每天仅有4.8人的到馆率,有些甚至一个星期无一人问津。主要原因是:报刊数量达到要求,但实用性不强,不能留住读者。书籍更新速度慢,有些村民前去两次便不再光顾,其吸引力大大降低。

3.基础设施差,建设经费投入不足,文化活动经费严重短缺。乡镇图书馆建设,由于地方财政财力薄弱。对文化事业建设的投入未能达到国家要求的两个百分之一投入比例。即:公共文化设施投入资金占财政总支出的1%,文化活动经费的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1%。文化站建设的资金来源目前主要是按规定部级贫困县中央补贴20万元,地方自筹4万元,非贫困县国家补贴16万元,地方自筹8万元。但经济落后的大部分地区,地方政府由于财政困难,很难拿出匹配资金,从而限制了文化阵地的建设。

三、公共图书馆在乡镇图书馆建设中的不可替代作用

1.有足够的专业能力对乡镇图书馆进行有一定规模的培训和业务指导,提高其管理专业化、技术化水平和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2.利用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资源,丰富书屋的文献种类和数量。国家已将各公共图书馆作为“共享工程”纳入基层服务点建设中并申请专项经费,同时,充分利用共享工程中已收入的大量科普、农业科技和医药保健方面的文献资源,丰富图书馆的文献种类和数量,改善农村普遍存在的信息匮乏和文化落后状况。

3.利用总分馆制,通过图书资源最大化共享解决资源不足。目前全国很多地市都在实现总分馆制的运行模式,如果将农村书屋作为总分馆涉及流程中的一个点,通过一定的硬件支持实现节约无区域限制,文献资源的利用将可以得到最大化发挥,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各书屋书刊文献的更新压力。更重要的是,这种模式给书屋建设注入了一种全新的理念,将乡镇图书馆和图书馆的资源较为完美地结合起来,形成更具持续发展力的文献资源共享机制。

4.通过丰富的文化活动使农民成为乡镇图书馆的终身主体。在以人为本的公益意识前提下,如果失去了农民读者,乡镇图书馆的建设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提高农民朋友对书屋的利用率、增加书屋人气是一个重要的科学的命题。公共图书馆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通过各种讲座、技能培训班的开设、精美的展览、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雅俗共赏的文艺演出、使用的二、三次农村实用文献的提供等有特色化、针对性强的知识、信息服务,提升农民对乡镇图书馆的利用率。

四、乡镇图书馆改进的措施及建议

1.加大对乡镇图书馆建设的投入。国家的支持政府的重视是确保乡镇图书馆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要把乡镇图书馆建设提上日程,并且政府在投资时确保建设的应急项目,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但图书馆的发展仅依靠国家的支持还远远不够,它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广泛吸收社会公民、个人慈善家的捐助,专门多渠道的接受他们捐赠的图书,增加图书馆的馆藏资源。

2.加快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在信息时代,网络环境的形成对现代农村影响很大,乡镇图书馆应采用丰富的技术方法,利用电子信息资源为读者服务。图书馆一方面要采取多种方式,进一步加大文献信息宣传与辅导力度,引导读者利用电子书和数据库资源;另一方面改善技术,完善乡镇网络,让更多人接触互联网,这就能使图书馆信息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3.加强立法建设。乡镇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其职能与作用不能随着领导的意志而变化。由于人们认识上的千差万别,乡镇图书馆的这种职能的定位,必须通过立法形式来实现,这是加强乡镇图书馆建设的关键,国家文化主管部门应按照新时期农村文化工作的要求,颁布制定《乡镇图书馆建设条例》,对乡镇图书馆的性质、地位、作用、工作内涵和资金来源作出明确规定。

4.健全管理体制。管理出效益,有效地管理机制要体现工作实践的指导性、事业发展的目标性,规章制度的规范性和整体实力的竞争性,真正做到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奖惩到位,通过有效的管理机制的建立,为乡镇文化工作者提供一个任务明确、职责分明、考核过硬、奖惩兑现的良好的竞争环境。

5.提高馆员的素质。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事业的兴衰成败,对乡镇图书馆员素质的要求,主要体现在思想素质高、业务有专长和工作能力强等方面。在提高乡镇图书馆员的业务素质方面,县级业务主管部门要组织开展业务学习活动,定期开展业务培训班,使乡镇图书馆工作更加正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