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快速检测技术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3 15:12:32

快速检测技术论文

快速检测技术论文篇(1)

我国《高教法》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大学具有教学、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职能。没有教学,大学就不能成其为大学;没有科研,大学就不是高水平的大学;而没有社会服务,大学就不是现代大学。正所谓“人才培养是立校之本,科学研究是强校之路,社会服务才是兴校之策”[1]。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也同样如此。“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办学理念让我们更清楚地意识到,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显得尤为突出。教育部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文件中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满足社会多样化发展需要。

社会服务是高等院校的三大职能之一,国内外对高等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进行广泛研究。

大学为社会服务的观念源自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教育研究中心的报告指出:“从历史上看,大学为社区服务的观念源自美国赠地学院创办的时代。”作为赠地学院的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指出:“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所州立大学,必须考虑每一项社会职能的实际价值。换句话说,它的教学、科研、服务都应当考虑到州的实际需要。大学要为社会,州立大学要为州的经济发展服务。”[2]从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经验看,无论是服务于社区的美国社区学院及服务于产业与地方经济的德国高等专科学校,还是法国短期技术学院和澳大利亚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都没有过度强调像科研型大学那样通过纯理论研究、创造发明、知识和科技创新等途径为社会提供服务,而是充分利用自身专长和特点,以服务行业(企业)、政府和社区为主要对象,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等形式直接为个人和地方经济提供智力支持与技术保障[3]。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和技能教学型等四大类,各类型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定位决然不一样,具有的现实或潜在的职能、层次也不一样。因此,各类型高校在社会服务方面表现出来的特征各不相同,社会服务承担的任务与内容、服务的空间范畴各有侧重。高职高专院校属技能教学型高校,社会服务的特征与高职教育的特征密不可分,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行业性特征。主要任务是向区域和行业提供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型的人才培训与培养,提供技术创新、推广和服务,实施先进文化的传播和辐射,使学校成为区域的技术技能培训中心、新技术的研发推广中心、区域学习型社会中心。

我国国内很多高职院校对有高职高专特色的社会服务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出了“校企合作的科技服务”、“大专课程班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和“以社会实践基地为依托的社会服务”等社会服务模式[4]。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结合自身特点,对学院社会服务进行科学准确定位,面向社会培养大量紧缺专门人才,在员工培训、技术服务、志愿服务和院校对口支援等方面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形成了多类服务形式[5]。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构建多功能社会服务平台,拓宽社会服务渠道,积极为社会服务[6]。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还比较严重。但是传统检测方法和仪器很难及时、快速而全面地从各环节监控食品安全状况。快速、方便、准确、灵敏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已经成为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社会对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我国不少高校开设了《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课程。我校食品学院食品检测及管理专业也于2010年开设了这门课程。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是我校食品检测及管理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系统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关于食品安全检测的快速检测技术和常见检测指标,对于学生掌握各类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对拓宽食品类各专业学生的专业面,提升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的技能培养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以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为核心目标,以高职高专办学理念和市场需求为指导选择教学内容。本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理中有实,实中有理,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培养,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达到“教、学、做”合一的效果。

该课程开设五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该课程学习,每届学生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面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都有了很大提高。

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有自己的特点:①实验准备简化,使用的试剂较少,配制好的试剂保存期长,实验设备和试剂容易携带;②分析方法简单、对操作人员要求低;③分析快速,分析结果准确。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还比较严重,我们可以充分发挥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这些特点为社会服务,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依托《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这门特色课程,带领学生深入社会进行社会实践,开设有关网站,建立开放性实验室,深入社区进行培训等活动,为社会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带领学生深入社会进行社会实践。通过这类活动,不仅扩大学校影响,锻炼学生实际工作能力,而且为社会服务,培养学生社会服务意识,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其次,开设有关网站,建立开放性实验室,深入社区进行培训,可以普及居民科普知识,提高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有效保障居民饮食安全。

目前,我国不少高校开设了《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课程。但是利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进行社会服务还未见于各类刊物。所以本次探索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一)前期的调查研究

我们首先和宁波市工商部门联系沟通,农贸市场确实需要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以保证食品安全可靠。但是工商部门的检测力量薄弱,很希望我们能携带检测设备和试剂进驻农贸市场进行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同时我们深入社区进行调查,社区居民对当前食品安全比较担心,希望我们能对他们购买的食品进行快速检测,判断是否安全。他们也希望掌握更多食品安全知识,自己能够做一些简单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实验,对自己购买的食品进行快速检测。

(二)具体实施步骤

1.进入农贸市场进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

与宁波市工商部门联系,按照一定顺序,教师带领学生,携带检测仪器和试剂,依次进入各农贸市场,特别是没有检测能力的农贸市场进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现场采样,现场检测。主要检测蔬菜中农药、肉中的瘦肉精及其他食品中的甲醛、吊白块等非法食品添加物。检测结束后,让学生按照实际工作要求编写检测报告,并及时向农贸市场反映检测结果。通过这种方式既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又为社会服务,保障居民的饮食安全。例如,我们多次带领学生进入宁波周宿渡路农贸市场,在那里进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周宿渡路农贸市场是宁波市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他们有自己的检测机构。但是他们的检测机构人员缺乏,另外一些检测项目,如甲醛、吊白块等目前还不能检测。在周宿渡路农贸市场我们检测到了有些商户的猪血中含有甲醛,有些商户的腐竹中含有吊白块。发现这些情况后我们及时向农贸市场有关部门做了反映。

2.进入社区为社区居民进行食品安全服务

与学校附近街道联系,教师带领学生依次进入街道下属各社区,对社区居民购买的各种食品进行检测。另外,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社区居民进行培训,向居民讲解演示一些简单的比较好掌握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如瘦肉精、三聚氰胺、农药、甲醛和吊白块等的检测。这些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易于掌握,检测效果好,检测试剂便宜,检测仪器简单,居民掌握后自己可以检测。也可以借进社区的机会向人们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在学校附近东湖馨园社区进行检测时,一位居民送来了三种粉条进行检测,第一种粉条是从路边上挑着担子贩卖的商贩那里买的,商贩说这种粉条是自己做的红薯粉,绝对保证安全;第二种粉条是从一个小的农贸市场那里买的;第三种粉条是从一家大超市里买的。检测发现第一种粉条中吊白块含量最高,第二种粉条也含有吊白块,不过比第一种要少,第三种粉条是最安全的。所以以后买东西还是要到正规大超市买。在正规大超市买东西安全性一般最高。

3.课程网站的建设

我们还建设了《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课程网站,课程网站除支持常规教学外,在网站中还专门设置“社会服务”一栏,“社会服务”一栏里包括以下内容:①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去农贸市场、社区和暑期社会实践进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介绍、视频和图片;②常用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和方法,这些检测技术和方法既有文字形式的,又有录像形式的。录像形式指这些检测技术和方法由专业人员进行演示,拍成录像,然后传到网上。社会人士就可以通过以上形式学习和掌握这些检测技术和方法;③介绍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专业进展及食品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食品安全问题及如何预防和解决的方法;④社会论坛。社会人士可以在论坛提出有关食品安全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问题,相关教师进行解答,大家也可以在论坛进行讨论。⑤相关教师的联系方式。社会人士如果有问题,则可以直接联系相关教师,相关教师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或面对面交流的方式为他们解答。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积极宣传我们的课程网站,充分利用网络为社会服务。

4.开放性实验室的建设

我们向学校提出申请,经过学校批准后,把现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实验室建设成为开放性实验室。建成后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开放性实验室不但对全校师生开放,而且对社会开放。社会人士把样品带到实验室,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他们的样品进行检测。如果他们有兴趣,则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对样品进行检测。通过这种方式,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实验室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这门课程的社会服务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发挥。

经过近两年积极探索,依托《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这门特色课程进行社会服务取得了良好效果。我们充分发挥《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这门课程的特点,积极为社会服务,既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又增强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这种服务方式在社会各界引起了较好反响。

参考文献:

[1]杨虹.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准确定位[J].中国电力教育,2008,36(4):64-65.

[2]靳润奇.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与水平的思考[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2(1):36-38.

[3]袁红萍,朱红.江苏省常州科教园区高职院校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的途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8,(7):4-5.

快速检测技术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C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0-0240-01

引言

近几年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迅速提高,研发出了各种食品添加剂,食品中大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我国有关部门会对食品进行抽样检测,检测技术是进行检测活动的支撑,在实际的活动中,食品检测方法多种多样,为了提高检测工作的速度,有关部门要加大快速检测技术的研发引进力度。

一、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基本情况

所谓的食品快速检测技术主要是能够降低食品的检测时间、简化检测过程的样品制备、实验操作环节,简化准备过程主要是实现使用试剂数量减少,样品制备的简化过程主要是采用高效的样品处理方式,以及简单、快捷的分析方法使测试结果时间进一步缩短。

二、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的分类

通常情况下,按照不能的使用目的、使用场地、使用条件等因素可以将我国目前的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分为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实验室快速检测技术以及在线快速检测技术,有部分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已经发展成熟,已经研发了与之配套的食品安全检测设备。

(一)现场快速检测技术

现场快速检测技术主要对现场的资源进行快速定性和半定量,通过使用现场快速检测技术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量实验样品的检测工作,在食品检测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在的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的检测标准越来越高,对于那些实验标准较低的食品检测项目已经可以实现从实验室检测项目到现场快速检测的转换,提高快速检测的速度。

(二)实验室快速检测技术

实验室快速检测技术是在使用实验室仪器的前提下对要检测的食品进行快速的定量和定性,通常情况下经过两个小时的检测时间就会完成食品检测活动,这是由于在快速检测技术使用了微生物进行检测,所用的检测时间仅仅为常规的检测时间的三分之二。国家有骨干部门对整个实验室快速检测制定了相关的规范,在规范中对实验室检测过程进行了详细地固定,实验室快速检测过程需要完全按照国家有关规范的规定进行,主要进行实验室器材的研发、改进工作,还要对样品采用科学的处理方法,提高快速检测的效率。

(三)在线快速检测技术

在线快速检测机技术主要用于实时监测整个食品生产工程,提高食品检测的速度和质量,从生产环节进行食品检测,控制食品的质量。

三、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

(一)基于免疫学的快速检测技术

1、基于酶联免疫的检测技术

抗原和抗体能够实现特异性结合,免疫分析就是利用二者的特异性结合来完成目标检测物的检测工作,这个方法具有特异性高、灵敏性较低的特点,因此标记的免疫分析技术能够有了较大的发展。我国目前的标记免疫分析技术包含了酶联免疫、放射免疫、荧光免疫等较多的检测技术,酶联免疫检测技术是当前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的主要使用技术,具有较好的特异性、灵敏性,而且该检测技术的操作流程较为简洁,操作设备造价低廉,尤其适合用于数量较多的样本检测工作。就检测原理而言,酶联免疫检测技术主要是讲辣根过氧化物酶作为抗原和抗体,利用抗原和抗体结合的特异性来实现检测过程的显色反应,并且根据显现颜色的深度来实现目标物质的快速检测工作。由于生物酶具有较高的催化效率,可以实现反应效果的放大,使反应的效果大大提高,这种依靠酶联免疫检测技术生产的检测产品已经在市场上大量出现。

2、基于胶体金试纸条的检测技术

该技术使用的胶体金试纸条将胶体金作为显色物质,并且利用抗原抗体能够实现特异性结合以及色谱层析原理结合的快速检测方法,由于胶体金颗粒较高的电子密度,当这些颗粒相互聚集达到某一密度时就会出现肉眼可先的红色标记,这些标记能够作为免疫层析实验的指示物。当采集的样品溶液在层析条上发生涌动时,待测物体能够与层析材料上的特异性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抗原抗体相互结合的产物能在检测带上富集并且实现胶体金的结合,经过几分钟就会完成整个食品检测,得到肉眼可见的结果。

(二)电化学传感器检测技术

电化学传感器检测技术是在指示电极敏感膜表面发生电化学反应,并且能将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完成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电化学传感器检测技术使用了电化学传感器,该器材具有简便、快速、成本低的特点,能够促进食品检测工作的发展,近几年我国的科学家越来越重视对电化学传感器检测技术的研究。尤其是,近几年我国科学技术水平迅速提高,纳米材料和抗体制备技术水准有了较大的提高,科学家研发了新型的电化学传感器,能有效提高检测过程的特异性和敏感度。

电化学传感器有较多的种类,碳纳米管、石墨烯等材料是制成纳米材料传感器的主要材料,我国有关部门对纳米技术和电化学技术进行了相关研究,并且对两项技术的结合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且研发了检测重金属、双酚A、大肠杆菌等众多物质的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实现了免疫学检测技术和电化学技术的相互结合,能够实现化学信号和电信号之间的相互结合,并且该技术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实时性和反应性,基于这些特点,我国食品检测工作中已经有大量实例证明了该项检测技术。

(三)纳米材料检测技术

纳米材料具有体积小、声光电等众多性能良好的特点,并且纳米材料制备简单,能够实现规模化生产,能够快速、灵敏、动态的食品安全检测工作,并且整个检测过程的成本较低。我国科学家已经加大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的研究力度,个人认为以后纳米材料检测技术将是主要的研究方向。

我国目前已经完成了部分纳米材料的商业化,这些纳米材料包含了碳纳米管、金纳米粒子以及磁性纳米粒子等等材料,这些材料具有不同的使用用途,碳纳米管能够完成电化学传感器电极的修饰工作;金纳米粒子可以制备胶体金试纸完成电化学传感器电极的修饰工作,而且可以利用金纳米粒子的光学性质来完成光学传感器的构建工作,纳米材料应经被广泛地应用到生物酶素、违禁添加物等影响因子在食品中的检测工作中,这项工作的检测敏感度、操作效率以及检测量有了较大的应用,并且在行业中有了较大的发展。

结语

调查显示,我国的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的实际应用工作中仍然处在定性、半定量的水准,这就在侧面反映了我国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还有发展的空间,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也有较大的发展环境。食品安全检查工作涉及到了较多的学科,并且在工作的检测工作会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展了更多、更科学的检测方法,实现快速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的食品检测工作提供巨大的技术支持,为广大消费者的健康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万宇平.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及发展新方向[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4:1-5.

快速检测技术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R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834-01

随着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了全民关注的焦点,快速检测技术作为构建食品安全监督防控体系的重要因素,对提升食品安全系数、强化食品安全意识、健全食品安全管理法规、完善食品安全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只有全面、系统的掌握了快速检测技术,才能充分发挥快速检测技术的监督作用,才能提升食品安全检测的有效性,才能实现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全球化。

1 快速检测技术概述

1.1快速检测的含义

所谓快速检测是指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从样本制作到确定检测结果这一系列检测活动的过程。所谓“短时间”,根据业内人士的实践经验可以总结为:理化检测的时间

1.2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中使用快速检测技术的必要性

第一,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时耗短的特点,因此在进行食品安全监测的过程中能够极大地提高检测效率。

第二,快速检测技术反应灵敏,能够快速、有效的处理现场检测突发事件,因此在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实施中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食品安全事故。

第三,利用快速检测技术对样品进行甄别,能够帮助食品安全检测人员快速选择恰当、有效的检测方法,从而降低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耗费。

2 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1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快速检测理念的普及和推广为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由于食品种类具有多样性,因此探究不同食品安全检测方法和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主要包括:

2.1.1 化学比色检测技术

化学比色检测技术的依据是化学试剂与食品内有机成分发生化学作用而引起的变色反应。化学比色检测技术多用于检测菌落、霉菌的数量,另外有机磷的检测通常也采用化学检测技术,其原理是通过使用金属催化剂将含有机磷物质的水解物与检测液进行融合,然后比照标准比色卡识别和鉴定有机磷。

2.1.2 免疫技术

免疫分析法是检测小分子化学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成本低、特异性强、耗时短的特点,广泛适用于现场筛选。免疫技术、气相色谱技术、液相色谱技术是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与分析的重要方法,随着免疫技术的不断推广,测评标准逐渐趋于合理化和现代化,从而为小分子化学物质的检测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

2.1.3 酶抑制技术

采用酶抑制技术进行食品安全的检测适用范围有限,多用于蔬菜、水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检验,由于酶抑制技术存在假阳性率不稳定、定量结果测定不突出等问题,因此常将酶抑制技术与免疫技术相结合,称为酶联免疫法,这种方法通过对酶进行标记,当酶标抗原出现后,利用监测仪器分辨酶起作用的能发出颜色的底物。酶联免疫法多采用过氧化物酶作为标记物,将四甲基联苯胺作为底物。

2.1.4 生物传感器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传感器技术不断应用于各个领域,生物传感器技术在进行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等农药残留物检测的过程中,不仅具有良好的灵敏性,而且选择能力较好。当前,我国现有的生物传感技术主要包括:电导型生物传感器、电位型传感器等,这些传感器的高精确性推动了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但是由于该技术尚处于研究阶段,因此还未深入推广使用

2.1.5 蛋白质芯片技术

蛋白质芯片技术充分利用了抗原的特异性来制作抗体芯片,当抗体芯片与待测液体中的抗原充分结合后,用荧光标记的抗体会对捕获的抗原进行定量检测,但是由于蛋白质芯片技术存在成本高、捕获抗原分子难度较大等问题,因此应用性较差。

2.2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系列化和集成化的特点,其主要发展趋势表现为:

第一,快速检测技术对速度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快速检测技术在确保精确性的前提下,要不断优化和缩短检测时间,提升检测效率。

第二,快速检测技术不断向系统化、系列化发展,为了提高检测技术的灵敏度,有效控制检测时间,加强配套处理手段的一体化整合逐渐成为研究方向。

第三,快速检测技术与现代科技水平的相互渗透使得检测技术不断趋于集成化、智能化,探究一次检测多种化学成分日渐成为研究热点。

3 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中快速检测技术应用水平的几点建议

3.1加大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设备的资金投入

快速检测设备是进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重要支撑,为了提高检测精度,加大检测设备的资金投入、更新换代和维修检测是十分必要的。

3.2提升快速检测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

检测技术人员是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执行主体,为了确保检测工作的时效性,要严格强化和提升检测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定期对检测人员进行技能考核、专业知识考核和职业精神考核,从而优化监测队伍。

3.3建立食品安全检测标准体系

食品安全检测要依据不同的行业特点制定出匹配性强的检测标准体系。食品安全检测标准体系的制定要在多次试验的基础上,由业界权威人士综合制定,从而提高检测标准体系的有效性。

3.4加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推动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重要动力源泉,为了提高检测精度、降低成本,保证检测技术的与时俱进,加强新型科技与检测技术的融合是提高食品安全时代性的重要前提。

4 结束语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实施是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是推进全民健康的有力武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强食品安全检测是一项具有长远意义和价值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快速检测技术论文篇(4)

目前,昭通市水果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主要采用色谱法和快速检测法(酶抑制法)。快速检测法的优点是检测快速高效、所需仪器设备简单,操作过程易懂好学且容易掌握;不足之处是测定范围相对较小,目前只能针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两大类农药进行定性测定并且不能进行准确定性定量[1]。农药残留检测色谱法主要是指应用气相色谱仪和液相色谱仪开展农药残留测定,其优点是能够对现在主要使用的有机磷类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有机氯及拟除虫菊酯类四大类农药残留进行准确的定性定量测定,检测范围基本覆盖了水果蔬菜生产过程中主要使用的大部分农药;不足之处主要是样品前处理复杂、检测过程耗时长、所需仪器设备昂贵、检测技术人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才能开展检测工作[2-3]。根据2种检测技术方法的特点,采取集成优势,有机结合,形成一套可行高效的检测技术集成推广应用。水果蔬菜上市前在生产基地以及上市后在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开展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初筛,发现抑制率超标的再用色谱法准确定性定量测定,同时兼顾好色谱定性定量的县区例行监测和生产基地的监督抽检,最终形成在检测技术上快速检测法和色谱法的高低搭配、优势互补,在监测方式上以快速检测为普遍常规手段同时兼顾色谱检测做好复测、例行监测及适时监督抽检的集成应用[4-5]。

1昭通市果蔬农药残留监测体系建设现状

2004年随着国家标准叶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曳(GB/T5009.199要2003)的实施,昭通市相继成立了市、区县农产品质量监测监督机构。在此基础上,在省业务主管部门的技术指导和云南省农业厅的支持下,昭通市和下辖的11个县区各配备了一套农药残留快速检测设备,主要针对全市的重点农贸市场、超市开展监测工作,至此昭通市以快速检测为主要手段的检测体系初具规模。随着省农业厅不断持续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昭通市相继建立市、县、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截至2016年,市、县一级检测站已全部建设完毕,并且全部配备了色谱检测仪器,这也给从事检测工作的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快速检测技术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工作需求。为了进一步提高从事农残检测工作人员的管理及检测技术能力,2016年昭通市农业局在全市范围内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农药残留检测技术集成应用培训,通过培训不仅提高了昭通市农残检测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还使2016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2昭通市果蔬农药残留检测技术集成推广培训

2.1针对基层快速检测点开展野一对一冶实际操作培训

依托县级检测机构现有技术人员开展农残快速检测技术野一对一冶培训。昭阳区率先在市区主要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和2个大型蔬菜种植基地分别设立了农残速测点,同时在昭阳区20个乡镇建立了农产品质量监管快速检测点。乡镇快速检测点以及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种植基地的检测人员大多是临时抽调人员,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基本没有检测基础,为了能够使快速检测点有效运行起来,昭阳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抽调熟练技术人员深入各个乡镇快速检测点进行野一对一,手把手冶式的培训,共计开展培训27期,派出技术培训人员81人次。由于农贸市场、种植基地企业人员更换频繁,昭阳区还采取技术人员挂钩的模式进行适时技术服务和培训,解决了快速检测点持续性运行的问题,同时兼顾其余企业自建快速检测点的技术培训工作,为了减轻企业经济负担,对辖区内涉及的所有快速检测点免费发放快速检测试剂和部分常用玻璃器具,对开展工作积极的企业在能力范围内进行检测工作的资金补助。通过积极开展培训工作,所涉及的各个快速检测点都能有效运行,同时也完成了昭通市大部分的快速检测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2.2加强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理论和技术培训

昭通市采用野请进来,送出去冶野以先会带不会冶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培训模式加强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人员的培训。2016年10月24日,由市农业局组织,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和绥江县农业局承办的昭通市第三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技术培训会在绥江县举行。各县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人挑选业务骨干共计85人参加了此次培训。培训会历时7d,聘请长期从事检测工作的老师着重对各县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主要人员开展检测技术集成应用培训。培训期间既注重理论培训,更突出理论联系实际操作的应用,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人员不但要精通快速检测技术,更要熟练掌握色谱定性定量检测技术,最终做好检测技术的集成应用。由于此次参加培训的人员对于快速检测技术都已经能够熟练应用,所以此次培训主要针对气相色谱仪和液相色谱仪的操作使用和在农残检测中的应用,技术培训重在动手,每一个学员必须在培训老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操作每一个环节,最终达到独立完成整个操作过程。此外,采用野以先会带不会冶的培训模式,即各县选派人员到检测技术相对成熟的昭阳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跟班学习,整个培训跟班学习历时1个月,开展培训4期,培训学员60人次。通过2种模式的培训,参训学员的检测技术得到提高,为农残检测技术的集成应用打下了基础。

3昭通市果蔬农药残留检测技术集成推广应用

3.1全市农残快速检测工作成绩显著

2016年昭通市农业局下达各县果蔬农残快速检测任务2200个样,共计24000个,实际完成31439个,完成任务率131%。投入运行的乡镇检测站点分别完成快速检测样19800个,从完成数量上来看,乡镇检测站投入运行后监测数量显著提高,完成数量已经接近全市县级监测任务总和;从监测范围来看,乡镇检测站能够对原来监测薄弱的基层环节全覆盖;从宣传作用来看,乡镇检测站不仅承担了监测任务,同时还肩负着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工作,所发挥的宣传更接地气,因为宣传对象直接面对果蔬的生产者,所以作用效果更明显,能更好地指导科学、安全生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随着乡镇检测站建设项目的不断推进和快速检测技术的持续推广,昭通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网体系将越来越完善,并将为筑起农产品质量安全网发挥重要的作用。

3.2色谱定性定量检测技术应用得到提升

2016年昭通市开展农业生产发展专项项目果蔬农残定量检测,检测工作委托具备检测资质的昭阳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分别对昭通市的8个县开展委托抽样检测,每个县抽检30个果蔬样品,共计240个样。由于此抽检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尚属首次,能否按质按量完成抽检任务,是对昭通市各县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检测技术实际应用的一次检验。整个抽检工作的实施包括抽样、检测标准、检测项目都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实施,经过2个多月辛勤工作,按质按量圆满完成了检测任务。

4昭通市果蔬农药残留检测技术集成推广应用效益分析

4.1社会效益

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与宣传,增强了老百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大力宣传和持之以恒的检测监管工作,使昭通市菜农自觉使用低毒、高效农药,农药残留量从源头上得到了控制,提高了农产品质量水平和市场形象,扩大了市场占有率,增加了农民收入,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

4.2生态效益

促进使用低毒、高效农药,减少化肥的施用量,从而降低了农业投入品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对保护生态环境起到积极作用。

5参考文献

[1]李志成,郑晓冬,闫新焕,等.快速检测技术在果蔬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果菜,2016,36(12):33-36.

[2]戴莹,冯晓元,韩平,等.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果蔬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4,5(3):658-664.

[3]邵承斌,谭冬梅.果蔬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与降解研究进展[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29-34.

快速检测技术论文篇(5)

目前我国农产品生产正处于由量变到质变转化的重要转型期。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建立农产品质量技术体系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农产品质量技术体系由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技术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技术组成。其中,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技术是评价农产品安全的重要依据。

一、无损检测技术(NDT)

利用农产品内部结构异常或缺陷存在所引起的对热、声、光、电、磁等反应的变化,来探测各种农产品的缺陷。并对缺陷的类型、性质、数量、形状、位置、尺寸、分布及其变化做出评价。

二、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

1.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技术

(1)化学快速检测技术:该技术主要用于果蔬中有机磷的检测,利用有机磷农药在金属催化剂作用下水解为磷酸与醇,水解产物与检测液反应,检测液的紫红色褪去成无色,如“速测灵”。

(2) 酶抑制技术:根据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乙酰胆碱酯酶的特异性生化反应建立起来的农药残留的微量与痕量快速检测技术。

(3)免疫技术:有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等已开发出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硫代氨基甲酸酯类、有机氯类、三嗪类、拟除虫菊酯类和酰胺类等几十种农药的酶免疫商品检测试剂盒应用。

2.兽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技术。主要有酶联免疫法(ELISA)、放射免疫方法、胶体金试纸条和蛋白芯片。几种方法中ELISA 方法为定量方法,其利用标记物的酶催化底物显色反应来反映抗原抗体的结合过程,将酶催化底物的灵敏性与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相结合。

放射免疫检测法是采用同位素标记技术来检测抗原抗体的高灵敏度方法,其最成功的是美国CHARM Science公司Charm6600/7600 抗生素快速检测系统,该系统利用专一性受体来识别同一类抗生素中的母环,并以最快速度检测同一抗生素族在样品中的残留情况。

试纸条方法因灵敏度低,特异性差,仅适合残留限量要求不高的少数药物的粗筛。蛋白芯片可用于多残留检测,但是灵敏度需进一步提高。

3.光谱分析仪器。光谱分析仪器主要是对农产品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分析检测。已研制出的气相色谱-原子吸收光谱(GC-AAS)联用仪器,进一步拓展了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应用领域。

三、色谱及质谱分析仪器

1.气相色谱法(GC)。目前约80%的农药可用气相进行分析,如农药残留、兽药残留、氨基酸等。ECD检测器测定含氯化合物;TSD检测器测定含硫、磷化合物;PFPD检测器测定含硫、磷、氮、铅、砷、锡等有机化合物。

二维气相色谱(GC-GC)分析技术,利用两根极性不同的色谱柱,待混合物在第一根色谱柱上预分离后,将需要进一步分离的待测组分转移到第二根色谱柱进行更有效的分离。可以提高农产品复杂基质中农药多残留分析的能力有重要意义。

2.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世界上几百万种化合物有80%可用HPLC进行分析。其在农产品的污染物、营养成分、添加剂、毒素、保健品的有效成分、核酸、农兽药残留等检测方面得到充分应用。借助于传统HPLC理论及原理,涵盖小颗粒填料、非常低系统体积及快速检测手段等全新技术,出现了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

3.色谱-质谱分析法。质谱仪(MS)在农产品安全分析中能够定性或定量地检测出其中挥发性成分、糖类组成、氨基酸(蛋白质)、香味成分及有毒有害物质等成分。

(1)气-质联用(GC-MS或GC-MS-MS)。GC-MS法不仅依据样品中待测组分在图谱上的保留时间,更主要是依据在此保留时间内残留农药裂解的特征离子碎片,由质谱仪按其分子量和分子结构对农药进行准确定性,并以此为定量依据,从而克服因未净化掉的杂质峰与农药保留时间重叠而造成的将杂质峰误判为农药的缺点。

(2)液-质联用(LC-MS或LC-MS-MS)。兽药多残留分析以LC-MS-MS分析为主。它能有效地测定待测物中的痕量组分,能很好分析非挥发性农药残留物、糖类等物质。同时使用LC-MS-MS可克服背景干拢,通过MS-MS的选择反应控制模式(SRM)或多反应检测模式(MRM),提高信噪比,故对复杂样品可达到很高的灵敏度。

(3) UPLC-MS-MS技术。UPLC与质谱联用不仅获得高速、高分离度,而且显著地提高质谱检测的灵敏度。UPLC-MS-MS可在更短的时间内、以更高分离度获得更高灵敏度的、更高置信度的检测结果。τ谑称泛团┎品中氯霉素、硝基呋喃及其代谢产物、苏丹红、孔雀石绿、丙烯酰胺、D-内酰胺、氟喹诺酮等多种药物残留和农药残留及其代谢产物等的分析,UPLC-MS-MS皆可体现其快速、灵敏的明显技术优势。

四、前处理

由于农产品基体复杂,有害污染物含量极其微量,同时各种标准对待测物最大残留的检出限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而我国传统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已成为瓶颈,故一些前处理新技术相继出现并很快得到推广,如固相萃取技术(SPE),固相微萃取(SPME),基质固相分散萃取(MSPDE), 超临界流体萃取(SFE),凝胶渗析萃取(GPC)。

最新的PrepLinc Platform样品前处理平台系统,融合了GPC样品净化技术、SPE固相萃取技术和全自动定量浓缩技术,并将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样品可按预设的程序自动完成GPC样品净化,SPE净化及浓缩、定容及溶剂转换功能。此外微波萃取、微孔液膜萃取、纳米富集材料等新技术及全自动加温加压快速溶剂萃取等,都将在未来农产品、食品安全的检测中发挥作用。

五、结论与展望

由于航天科技、生命科学、军事、反恐和环保等领域的迫切需求,近几年来仪器微型化、全微分析、芯片技术等发展极快,出现了鞋盒大小的微型质谱、微型色谱、芯片毛细管电泳仪、阵列传感器和生物芯片。新仪器、新方法的不断开发,必将使这些新技术延伸和扩散到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催生出新一代方法和仪器,既具有大型分析仪器的灵敏度、检出限,又便于使用和携带。

参考文献:

[1]王自明.无损检测综合知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刘燕德,曾一凡.无损检测技术在农产品品质检验中的应用[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24(3):1~3.

[3]王静,金芬,邵华.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发展[J].农业质量标准, 2007(5):53~55.

[4]薛艳,黄晓东.食品分析方法评述[J].山西食品工业,2002(3):5~7.

[5]王世平,王静,仇厚援.现代仪器分析原理与技术[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2.

[6]郭永泽等.当前农药残留分析技术及发展趋势[J].天津农业科学,2002(8):22~25.

快速检测技术论文篇(6)

目前我国微生物检验方法基本上还是采用传统的微生物的培养方法,通常经过增殖培养、分离纯化、生化试验、血清学试验等,检验步骤繁琐、耗时长,不能应对市场需求快速准确检验方法的要求[1]。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微生物快速方法融合了微生物学、分子化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免疫学和血清学等方面的知识对微生物进行分离、检测、鉴定和计数, 与传统方法比较, 更快、更方便、更灵敏[2]。本文就国内外的微生物检测技术应用和研究状况综述如下。

1快速生化检测方法

1.1快速测试片法快速测试片法[3]可视为预制型培养基系统,它以纸片、胶片或无纺布等作为培养基载体,将预制的培养基和指示剂附着在载体上面,微生物若有在上面生长,可以方便的判读、测定。

其优点有:①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省去微生物检验前后大量的工作量,如配培养基,消毒灭菌,清洗培养皿;②体积小,便于携带,存放,可以节省实验室空间,放入培养箱时,可以10片或20片堆放,节省培养箱空间;③加入了染色剂,显色剂,增强了效果,菌落总数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中,跟传统法相比能够更加容易的判读,而且避免传统法中,用热琼脂倾注时,琼脂温度控制不当,对细菌造成的热损伤;④与传统检测方法的相关性非常好,两者的差异性很小。在菌落总数的测试时,我实验室对两者进行比对,测试片法跟平板法的计数结果无明显差异。

其缺点有:①标准上:虽然通过了AOAC,ISO,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等世界各国权威组织机构的认证认可,进入相关标准,但没有进入我国强制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导致质检、国内企业对相关产品检验时无法采用,根本上限制了该技术的推广;②技术层面上:菌落总数测试片在做到某类产品,含有芽孢杆菌,测试片表面容易液化,影响判读结果。霉菌测试片上面酵母跟霉菌有时不大容易判断;③经济上:成本较高,对于平时人工比较富余的实验室来说,全部使用测试片经费上面压力较大。

1.2快速生化检测仪器法微生物生化快速检测是微生物检测发展的方向之一,其具有操作自动化、标准化、准确率高等特点。国内外现在已有很多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问世[4],如Vitek 系统、Biolog 系统、BAX 系统和Phoenix 细菌鉴定等。

Vitek 系统[5]的原理是基于微生物的生化反应。它设计六种VITEK鉴定卡对应不同的菌群,然后在鉴定卡内封装相应的风干底物,将待检菌经传统培养,划线分离得到的纯菌落制成菌悬液后,注入鉴定卡,放入仪器进行检测。仪器则通过光学组件,按不同的波长对鉴定卡进行扫描,根据微生物在对不同风干底物生长反应不同,得出相应的鉴定结果。

其优点有:①获得广泛的国际认可,而且也进入了最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在实际检测中可以作为细菌检测的鉴定判断依据;②准确,用vitek对已经标准菌株进行验证,结果跟实际菌株完全符合,而且时间上面大大缩短,一般情况常见菌株5~8h都能鉴定出结果;③快捷,减少手工操作时间,无需添加其它试剂;④将传统微生物生化鉴定需要的生化药品压缩到一张小卡片里,方便了实验室管理,避免了样品量不大的实验室需准备的繁杂的生化试剂,节约了成本。

2免疫学技术

全自动酶联荧光免疫系统即mini VIDAS。它主要是利用酶联免疫的原理,通过检测酶跟酶荧光底物作用产生荧光强度来计算物质浓度,从而对微生物或毒素等进行筛选检测。该系统含有固相吸附器和条形码标记试剂条,其内侧由抗体包被作为固相吸管功能,通过仪器自动进行地抽吸,而在吸头内表面完成抗原抗体结合反应、洗涤分离和荧光激发过程。

其优点有: ① 灵敏度高,可以作为大批量样品的筛查,能有效地节约检验时间和工作量;②速度快,一般上机后几十分钟可以得到初筛结果;③结果准确,与国标法比较无明显差异,假阳性跟假阴性率小。

其缺点有:①没有进入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影响它在实际检测中的应用;②检测项目少,实际检测中常用到的项目只有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单核增生李斯特菌;③耗材费用高,特别在样品量少的情况下。即使单做一个样品也需要3根测试条。影响了在中小实验室的应用。

3PCR技术

PCR是多聚酶链式反应的简称,该方法通过对人工难以培养的微生物相应DN段的扩增,检测扩增产物含量, 从而快速地对食品中致病菌含量进行检测。实时定量PCR 技术跟传统 PCR 技术其基本原理相同,但定量技术原理不同。实时定量技术应用了荧光染料和探针来保证扩增的特异性,并且荧光信号的强弱同扩增产物的量成正比,从而准确定量[7]。

其优点有:①测定结果迅速、灵敏度和特异性高、检测成本低,理论上, 只

要样品中含有一分子待测菌的DNA, 通过PCR技术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检测到;②已成为检测一些病毒、猪链球菌的国家标准方法( 如禽流感病毒通用荧光RT-PCR 检测方法GB/ T 194381 1-2004; H5 亚型禽流感病毒荧光RT-PCR 检测方法,GB/ T 194381 2-2004 ,GB/T 19915.7-2005 猪链球菌2型荧光PCR检测方法等)。

其缺点有:①其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PCR 产品的假阳性污染,其原因主要是由于PCR 方法的灵敏度极高, 可能是扩增已死亡的待检测菌体而造成的;②没有进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影响了该技术在国内检测的应用。

4结论

微生物检验技术正朝着简便、高效、快速、自动化方向发展,许多新的检测技术还在不断涌现出来,除了上面介绍的技术,还有代谢学技术、传感器技术、流式细胞术、基因探针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等等。每种检测技术都有其优缺点,研究检测人员应该根据不同的检测目标,不同的实验环境及条件,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进一步地,还可以将不同的技术结合起来比对、使用,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龙夫.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动向[J].中外食品,2004,6:55-56.

[2]张志洁, 韩剑众.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及其自动化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3(2): 97-100.

[3]吴清平, 孙永, 蔡芷荷, 等. 快速测试片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6,16(5): 635-637.

[4]杨向莹, 江志毅, 杨娜. 快速方法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J]. 中国食品工业, 2006(5): 49-50.

快速检测技术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 R446.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0-0139-02

结核病是世界上主要的传染病,近年来结核病疫情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的出现,导致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暴发流行。因为常用喹诺酮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在MDR-TB耐药率达40%以上[1],严重限制了其在临床使用,而Mfx是一种新型8-甲氧基喹诺酮类药物,具有良好的体外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但因为同属喹诺酮类药物,交叉耐药可能性较大,因此需要开展Mfx对MTB的敏感性检测,由于传统的药敏检测方法耗时长,不能达到临床快速诊治的要求,因此需寻找新的快速的Mfx对MTB敏感性检测技术。笔者使用显微镜观察药物敏感度检测技术(MODS)对MTB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并对快速检测Mfx敏感技术的准确性与罗氏药敏结果进行比较,来评估该技术检测Mfx敏感性的实用价值,结果如下。

1 材料及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 66株MTB临床分离株均来自笔者所在医院菌株库保存菌株,经过生化技术鉴定为MTB。

1.1.2 药物 Mfx针剂(拜尔公司),将Mfx配置成浓度为5 mg/ml的药液后,分装保存备用。

1.1.3 培养基 (1)L-J培养基:按《结核病诊断细菌学检查规程》制备[2]。(2)液体培养基:美国Difico公司生产的7H9液体培养基。

1.1.4 仪器 倒置显微镜,细胞培养板(上海市肺科医院引进)。

1.2 方法

1.2.1 MODS技术检测MTB对Mfx耐药性 参照文献[3]方法,利用细胞培养板,检测每株菌株时均按照需要设置多个含药孔并同时设置两个阴性对照孔,两个阳性对照孔。用7H9液体培养基将待检菌株进行磨菌,并将菌液浓度调至3×103 CFU/ml,在对照孔和含药孔内各加入待检菌液0.4 ml,然后加入0.4 ml Mfx药液。Mfx药物终浓度选择试验分别采用0.0625 μg/ml、0.125 μg/ml、0.25 μg/ml、0.5 μg/ml、1 μg/ml、2 μg/ml、4 μg/ml系列梯度倍比稀释,无药对照孔加入0.4 ml的7H9液体培养基,试剂对照孔加入0.4 ml生理盐水以及0.4 ml 7H9液体培养基。用胶带将培养板密封后装进专用塑料袋,然后放入37 ℃的温箱,培养第3天开始使用倒置显微镜下进行观察,1周左右判断药物敏感结果。如果对照孔内观察到索状结构生长,加Mfx孔内无索状结构生长,判定该菌株对Mfx敏感;如加Mfx孔内有索状结构生长,则判定该菌株耐药。

1.2.2 MIC测定 根据本院预试验并参照文献[4],Mfx的耐药性判定标准如下:Mfx≥0.25 μg/ml。

1.3 检测结果判定

MTB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可形成特征性索状结构,见图1、图2,使用倒置显微镜能进行观察。观察结果时,如果对照孔内观察到无索状结构生长,说明无MTB生长,反之为MTB培养阳性。加药孔内有索状结构生长,判定该菌株对Mfx耐药;加药孔内无索状结构生长,判定该菌株对Mfx敏感。

2 结果

2.1 罗氏药敏与MODS结果比较

采用MODS技术检测66株MTB的Mfx敏感性,并与罗氏药敏结果对比,两种药敏方法结果相符合63株,不符合3株,符合率为95.5%(63/66);如以罗氏药敏结果为判断的金标准,则MODS技术检测Mfx药敏的敏感性为100%(11/11),特异性为96.4%(53/55),准确性为95.5%(63/66),见表1。

2.2 罗氏药敏与MODS所需时间对比

罗氏药敏一般需3~4周才能判定结果,而使用MODS技术检测66株Mfx药敏,其中的62株在1周内获得药敏结果。

3 讨论

目前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检测技术较多,如金标准罗氏药敏技术、基因检测技术、结核自动快速培养仪器、液体培养及药敏技术等,但部分检测技术如罗氏药敏技术检测耗时长,不能满足临床快速诊治需求。而基因检测及自动快速培养等技术虽然速度快但却需要昂贵的仪器或操作复杂等原因,不能满足临床诊治特别是基层医院的需要。而近年来逐步得到推广使用的显微镜观察药物敏感性技术(MODS)可以满足临床快速药敏检测需求,该技术原理是MTB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速度较固体培养基中快,并且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会有特征性索状结构的形成,使用倒置显微镜可容易观察到这一特异现象[6-7]。使用的仪器仅需要倒置显微镜和细胞培养板,实验室要求不高,能满足绝大多数抗结核药物敏感性检测,已在多家结核病专科医院得到推广应用。随着Mfx在MDR-TB广泛使用,开展Mfx对MTB的快速敏感性检测已成为迫切需要,本课题组利用MODS技术开展Mfx对MTB的药物敏感性检测,目的是观察这种技术是否能满足临床需求。通过预试验并结合文献观察到莫西沙星终浓度为0.125 μg/ml时,可区别耐药株和敏感株。将Mfx≥0.25 μg/ml作为耐药判断标准,应用MODS检测了66株MTB临床分离株Mfx敏感性并与罗氏药敏结果对照,两法药敏结果相符63株,不符3株,符合率为96.7%,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100%、96.4%、95.5%。结果提示MODS技术检测Mfx对MTB敏感性结果与罗氏药敏方法具有较高的符合率,传统的罗氏药敏需耗时3~4周甚至更长时间,而MODS技术报告结果仅需要1周左右时间,对临床快速诊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从实验结果可以说明MODS技术检测Mfx对MTB药敏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具有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可以将这种快速、便捷、实用的新方法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谭耀驹,陈江华,黄丽晶.氟喹诺酮类药物体外药敏试验分析[J].广东医学,2006,27(5):746-748.

[2]中国防痨协会基础专业委员会.结核病诊断实验室检验规程[M].北京: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2006:46-49.

[3]付佑辉,郑瑞娟,王洁,等.显微镜观察药物敏感度检测技术在二线抗结核药耐药性检测中应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0,33(1):25-29.

[4]Alangaden G J,Manavathu E K,Vakulenko S B,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f1uoroquinolone resistant mutant strains of Mycoba cterium tuberculosis selected in the laboratory and isolated from patients[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1995,39(8):1700-1703.

[5]金文国,郑瑞娟,王洁,等.显微镜观察药物敏感性试验检测结核杆菌的耐药性[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9,43(1):24-27.

快速检测技术论文篇(8)

为了加强食品安全保障,国家食品质检部门加大了食品检查力度,运用高标准食品检测技术保证食品安全。食品企业选择应用快捷、高效的检测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本文对食品检测中快速检测技术的运用进行分析。

1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类型

1.1现场快速检测技术

在食品加工行业,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有效保障了食品生产安全。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基本原理为:基于传感器的信息传递作用,获取食品成分结构信息,通过数据模型转化,将食品成分信息输出,并保存在电子计算机中[1]。运用现场快速检测技术,食品检测方可以快速分析出食品内所含的有害物质。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具有定量检测的特征和广泛的应用空间,是目前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食品检测人员在运用现场快速检测技术时,需要对大量的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因此食品检测人员要提升检测效率,简化操作流程。由于现场检测工作涉及不同的食品生产车间,所以现场检测技术需要运用轻便的设备,以便检测人员能够在不同的条件和空间下进行食品安全检测。

1.2实验室快速食品检测技术

食品检测工作开展的主要目的是确保食品安全。实验室快速检测技术为食品检测工作提供了优良的检测资源和检测条件。在这一环境下检测人员开展食品快速检测工作,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检测方式[2]。定量检测要求检测人员确定目标物质含量,定性检测要求检测人员分析样品内不同物质构成。为了提升检测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检测人员需要依据实际情况选取食品检测样品,一方面要保证待检样品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能够满足所有食品的检测需求;另一方面,样品的选取要充分反映食品的质量。基于实验室环境开展实验室快速识别检测工作,检测人员可以运用先进的检测方法和设备,使检测的专业性和精准度大大提升。针对食品检测部门提出的高要求检测任务,经常会用到实验室快速检测技术,对食品的结构以及物质含量进行分析。

1.3远程快速检测技术

在食品检测工作之中,部分检测无法在食品生产的现场进行,此时检测人员就可以通过远程快速检测技术实现对食品进行检测。远程快速检测技术依托无线网络展开,通过无线网进行信息传输,终端设备运用了便携式光谱技术,确保现场检测信息可以快速发送至远端处理中心,待远端处理中心接收到数据信息后便可及时对检测样本的物质构成以及数量级别进行分析。远程快速检测技术具有完备的系统,其终端设备携带较为方便。激光是远程快速检测技术的重要手段之一。检测人员不需要与被检测食品进行亲密接触,检测期间不存在食品污染问题。诸多食品生产厂商以及质检部门均运用了远程快速检测技术,提升食品检测的效率。

1.4免疫分析技术

在进行免疫分析技术应用的过程中,检测人员主要根据抗原和抗体之间的特异性来进行有效识别,将此作为主要的依据来进行日常检测。在实际检测时需要利用这一技术来放大其中的结合体,通过肉眼或仪器设备来观察最终的检测结果,这项技术主要应用于蔬菜和水果等食品的检测,尤其在农药检测方面的应用优势较为突出。免疫分析技术具备较强的灵敏度,可有效地提高整体检测效果。在实际检测过程中需要做好数据的记录工作,不仅使整个技术方案具备较强的稳定性,还能快速发现在检测中所产生的问题,从而全面提高整个检测工作的效果。检测过程中无需使用特殊的仪器设备就能够完成检测任务,并且可以通过标记抗原抗体来进行日常的检测,得出最终的检测结果。

1.5免疫标记法

免疫标记法本身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较强,主要是利用荧光素和电子致密物质来进行有效检测。在抗体反应之后,能够通过肉眼来进行识别。目前较为常见的方法为荧光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选择,避免对后续检测工作造成影响。

1.6化学比色法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主要是利用仪器设备和判定试纸按照不同的颜色进行样品的定性分析。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先让食品样品接触试纸,然后根据试纸的变化来判断食品中的相关成分。在现阶段进行蔬菜水果检测时能够通过这一方法检测其中是否含有有机磷等相关物质。在实际检测时还要配合微型检测仪器来进行日常操作。该方法灵敏度较高,可以有效提高整体检测效果。

1.7酶抑制技术

这一技术方案操作非常简单,整个检测时间较短,具有成本较低的优势,可以快速检测出食品中是否含有农药残留物。该技术是利用氨基甲酸酯和有机磷物质能够产生一定反应的原理而实现对农残的检测。运用这项技术能够检测洋葱和大蒜等一些有刺激性气味的食品。在检测之前需要进行科学处理,减少假阳性问题的出现,并且还需要筛选高素质人员来负责日常的检测,避免各种干扰问题的发生,从而使最终结果能够得到充分保障。

1.8生物传感技术

生物传感技术在当前快速检测中也是较为常见的一项技术,其应用范围较广,具有较高的精准度,通常用来检测食品中是否含有重金属和亚硝酸盐等。先将检测样品和相应的分子识别元件进行特异性结合,之后再根据最终的放大反应转换成电信号,得出最终的检测结果。整个操作非常便捷,并且节约了大量时间,是最佳的快速检测技术。

1.9纳米材料检测技术

纳米材料检测技术主要是利用纳米材料来检测食品,凭借纳米材料本身的优势快速完成当前的检测工作。由于纳米材料具有体积小和声光电等众多的性能优势,所以该检测技术成本较低,适合于大规模的检测。在实际检测过程中要选择正确的纳米技术以及纳米材料,并且配合纳米材料本身的碳纳米管完成当前的检测任务。通过胶体金试纸条和电化学传感器进行检测时,可以配合传感器的应用功能检测食品中的生物酶素以及违禁添加物等。该技术在当前食品检测工作中的应用优势较为突出,并且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1.10电化学传感器检测技术

电化学传感器技术是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而衍生的新型技术,其有效提高了整体检测效率,并且还有助于充分发挥电化学传感器技术本身的特异性以及敏感度完成当前的检测任务。电化学传感器的类型丰富多样,其中纳米材料传感器的技术模式应用最为广泛。在实际工作中结合了纳米技术和电化学技术研发出多种类型的传感器,有效地提高整体检测效果。电化学传感器可以完成化学信号和电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实现了免疫学检测技术和电化学技术的相互融合。这一技术方案具有高效性和特异性,其在我国食品检验中的优势已被充分证明,并且被逐渐推广成为新型的技术方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掌握该技术方案的应用要点,根据食品检测的相关要求进行日常检测,并且做好数据的记录工作。但是这一技术方案在实际检测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该技术还有待完善。

2食品检测中快速检测技术的运用

2.1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工作原理

在实际食品检测工作之中,检测人员需要了解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的工作原理,明晰检测技术的具体操作流程。依托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可以对食品进行检测,并对食品进行分类,运用分类检测的方法可以提升食品检测速度。分类检测工作对检测设备以及仪器的性能具有较高的要求。常见的检测仪为小型质谱仪,这类仪器具有体积小、便于携带、精准度高的特征[3]。小型质谱仪因其多样化的检测功能,在现场食品检测工作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进行食品快速检测时,检测人员还可以运用生物传感器分析方法。生物传感器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以及灵活性,常被用于蔬菜、水果等食品中农药含量检测。生物传感器技术主要通过酶传感器或免疫传感器实现对食物农残的检测。酶传感器工作原理是通过检测标靶酶活性,明确食物内农药残留含量。随着技术不断更新,研究人员现已研发出光导纤维免疫传感器,通过这一传感器检测人员可以对全类型农药残留含量进行检测。

2.2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具体操作

针对食品内药物残留,食品检测人员需要运用快速检测技术明确药物成分,分析药物含量,可以选择免疫分析法或仪器分析法[4]。通过免疫检测技术检测食品中药物残留量,按照检测项目可分为荧光免疫法、酶免疫法、放射免疫法。其中酶免疫法在食品农药类检测方面保持了较高的精确度,而仪器分析法则要求检测人员运用专业设备检测食品农药残留量,其检测效率高,但检测设备携带困难,不利于现场检测工作的开展。随着食品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检测人员还可以结合分光度计使用酶抑制法。根据检测环节颜色的变化分析计算食品酶抑制率,获取食品农药残留数据信息。该检测方法不会被食品所含水分及碳水化合物影响,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在传统食品检测工作中,检测人员对食品内微生物的检测是通过富集培养微生物鉴定样品生化指标,了解食品内微生物种类以及含量。这类检测方法耗时较长,而且会产生检测误差,在实际应用中效率较低。随着技术的发展,检测人员运用快速检测技术,包括显微镜观察法、电镜染色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这些快速检测技术的检测效率高、检测质量高,其中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运用最为广泛。检测人员还可以运用扩增核酸技术检测食品内微生物含量,该技术耗时较短,依托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提升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一些食品中通常会添加添加剂,以此来达到提味和增色的效果,但是如果食用过多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针对食品中的添加剂含量可以选择快速检测技术对食品中的添加剂含量进行有效检测,从而使食品安全能够得到充分保障。在具体检测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气相色谱检测法或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该方法检测效率较高,但是在实际操作时对检测人员的操作技术要求较多,因此需要选择高素质人员来负责现场的检测,保证得出结论的精准性。但是这一方法在实际检测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例如,无法检测出多成分的食品添加剂,应用范围较为狭窄。因此在实际检测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检测方法,避免对后续检测工作造成干扰。

3结语

食品安全问题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食品生产企业需要运用科学检测技术,保证出厂食品的质量安全。监管方需要运用快速检测技术,避免不合格食品进入市场。食品技术科研单位以及企业研究部门通过技术研发,创新食品快速检测技术,提升检测效率。

【参考文献】

[1]马巧玲,马文萃.浅谈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检测中应用[J].食品安全导刊,2016(18):37.

[2]杨丽兵,韩业祥.浅谈快速检测技术在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21(15):160-161.

快速检测技术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R1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污水问题日益严重,对我国的环境和发展都非常不利,人民生活的环境被笼罩了一层黑暗,介于政府的大力支持污水也逐渐被净化,快速检测污水的技术也慢慢的被很多人研究,其中的很多方法对监测和处理污水有很好的效果,并能快速的检测出污水的性质和成分,快速的净化污水,根据本人多年的实地考察经验来谈谈快速化验污水的技术及方法。

一、污水的组成及性质

当今社会正日益发达,污水对社会环境的污染很严重,那么污水都来自什么地方呢?首先便是来源于人们的生活中,可以说人们生活中所制造的污水占污水比重的70%,比如:餐饮业一天的用水量非常之多,生活中洗衣服后的废水等。其次就是工业废水,由于社会的发展,并且对各种各样材料的需求大大提高,不管是生产食品工厂还是生产材料工厂所排出的污水都不容小觑,况且以前政治对工厂排放废水的制度不是那么严格,这就给了工厂机会,等到政府发现工厂排出了相当多废水,对人类生活造成隐患时,才严厉的制定的关于排放废水的规章制度。最后便是雨水了,初期雨水并不干净,其中反而带有细菌,这对人体的健康是非常不利的。污水所给人们和环境带来的麻烦已经是越来越多了。那污水有什么性质呢?其物理性质包括气味、水温、颜色等指标。颜色:通常是灰褐色,这种颜色的污水比较新鲜,但进水的颜色一般都是变化不定的,若进水呈黑白色并且异味很严重,则污水较陈腐,可能在某处存积太久,若污水中有比较明显的其他颜色如:绿、红、黄等,就说明其中存有工业废水。气味:气味除了正常的臭味外,有时还夹杂着臭鸡蛋的味道,这是因为污水厌氧发酵所造成的。

二、污水快速检验原理

水中的细菌和一些污染物对水质有很大的影响,而对水域的生态系统毒性效应的机制也有很多种。化学物间的协同或附带作用也可以影响到细胞的毒变。许多化学生物之间会通过分解或分裂,从而产生毒性更强的污染物来间接的破坏细胞,此外酸碱度也会影响着毒性,这些结果都表明了我们对水中污染物分析的不足,而反应出这些成分对生态系统有很大的污染程度,更加不能使用这样方法来检测水污染。所以传感器技术是快速检测水质的关键,传感器的优点是对离子,分子和气体的分析和快速感应。将传感技术和生物学技术相结合是快速检测中比较常用的方式。

三、污水检测技术

(一)呼吸速率检测法,因为水中的污染物和有毒物质能使得水中的微生物呼吸发生改变,所以可检测水中微生物的呼吸速率来检测水中的毒性,现在市场上的呼吸速率检测仪器有Baroxymeter和toxTrak系统,Baroxymeter我们简称为(BM系统)是根据呼吸来测量,就是使用压力转换来监测微生物对氧的吸收,BM系统有相对稳定的检测性能。用2ml的量在少于10min内检测就可以测量出毒性变化。而toxTrak系统则是用“刃天青”的加减程度来检测细胞呼吸的作用,toxTrak的检测原理是使uteraldehyde的减少可以反应的时间,来制止氧的干扰。而且用uteraldehyde来检测,可以使用一些低成本的检测仪器。 而检测成本的减少可以使这种方法有效地检测水中有害的物质,其中包括杀虫剂,重金属,工业化学物体,除草剂等。BM系统可以很好很快的检测出金属物资,杀虫剂等有毒性物质,在改进后的BM系统中,检测氯苯酚的下线从25mg/l下降到了800mg/l,还可在不同环境对有机物毒性进行检测,所以BM系统应用非常广泛,如淡水,海水,污水等水质环境下都可以应用。

(二)微生物发光检测法,最多是应用在污水,废水的毒性检测上,其中也包括很多系统如:Delta Tox,Microtox,TAC,LUMIS系统等。其中Microtox系统(简称MT系统)是比较成熟的一种快速检测发光菌的检测系统。TAC系统适用于检测工业废水和地表水的监测,由于仪器会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在野外检测的结果会和在室内检测的结果有一些差异,其实ACT系统对地表水中化学物变化的检测不如MT系统,但是其价格便宜所以被使用得很广泛。应用DeltaTox系统(简称DT系统)和MT系统在野外的检测值与在室内值是:29%和41%。所以MT系统和DX系统的监测结果都与水源有关,同一水源水的检测效应拟合比较好。所以人们经常用DX系统来检测污染。若想更精确的进行污染分析,MT可采用利用工业废水中分离出来一种名为“SHKL”的发光菌,对70多种有机化合物进行分析,但是用“SHKL”进行分析所得到的数据与MT分析的数据是相关的。但是“SHKL”分析的数据较MT系统分析出来的数据敏感性较差,所以“SHKL”发光菌比较适合对废水在线毒性和污染进行检测。

(三)活性酶检测法,水质的污染物质经常表现出对一些细菌的某些细菌酶反应的制止特性。所以可利用酶的活性抑制程度来测试水体的污染。无氧的条件下,某些生物的染料与细菌的液体共存时,其基础是细菌脱氢酶大小的标志用动力学比色法来鉴定亚甲基兰的褪色速度。测量10种有机化合物的毒性和使用MT检测系统的数据和使用藻类污染的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事实表明运用脱氢酶的活性所测试出的结果和MT及藻类毒性的结果有比较的相关性。在灵活方面与MT较为一致,但是和藻类方法相差10个数量级。

(四)化学发光检测法

化学发光技术的根据是,化学发光酶发出的反应,从而来检测毒性和污水的一种检测技术,主要包括randox毒性检测系统和eclox污水检测系统。Dewhurst分别用MT,Eclox,Toxalert三种检测体系来检测地表水中的毒性,eclox系统对地表水中的化学物成分是最敏感的,每种化学物与不同的生物分析关联,eclox分析的结果与地底水中的阳离子的浓厚度有关联,而MT和TA分析结果和硫的浓厚度有负相关,因为eclox系统没有运用细胞结构。所以eclox对化合物的周期变化特别的敏感,所以eclox系统对地表水中的化学物变化过于敏感,说明这种检测系统并不适合检测地表水污染。

总结:

总之,当今快速化验污水技术能很快速很有效地化验污水,使得国家对污水的治理有了很显著的提高,微生物发光检测法,呼吸速率检测法等一些方法也逐渐成为了污水快速检测的首选。但是污水问题还需要政府的关注,为了社会的发展,为了人民的身体健康,必须治理污水。这对国家是一种考验,同样对人民也是一种考验。

参考文献:

【1】邓金花.水中锰的快速检测法研究[J].广东化工论坛,2010(05).

【2】黄岩华.水质污染快速检测法[J].水质监测周刊,2010(03).

快速检测技术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 TS20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0-0286-02

现阶段,在进出口食品检验检疫的实际工作中,微生物超标占据着不合格产品中较大的比重,而微生物超标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进出口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则是减少这种疾病的基础。因此,快速、准确地检测出食品中微生物的残留是现阶段进出口食品安全检测问题的重要部分[1]。目前,我国进出口食品安全微生物检测技术逐步走向标准化的发展道路。进出口食品微生物检测方法的逐步完善,为我国进出口食品微生物检测的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其安全意识也在逐渐增强,人们对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的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在进出口食品安全检测中起着愈加重要的作用[2]。我国目前在进出口食品微生物检测的方法比较多,该文主要针对部分重要进出口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的主要内容以及应用和研究状况进行论述和探讨。

1 进出口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

现阶段,进出口食品安全微生物检测技术研究的内容主要有快速生化检测方法、微生物免疫学、蛋白质芯片、代谢学技术、免疫传感器技术、PCR技术等,对这些技术进行简要的介绍。

(1)快速生化检测方法。快速生化检测方法主要有生化试剂盒和生化鉴定管法、鉴别培养基法、快速测试片法以及快速生发检测仪器法。①生化试剂盒就是将多种细菌生化分析试剂、培养基集成在一个特定的装置中,这样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结果,起到节约样品分析时间、节约成本的作用。②鉴别培养基法是在培养基中加入特定的试剂,使那些难区分的微生物呈现出明显的差别,从而快速鉴别某些微生物。③快速测试片法是用纸片等作为培养基载体,将特定的培养基附着在载体上,通过微生物在上面的生长以及显色来测定食品微生物。④快速生化检测仪器法是一种微生物的自动化检测方法,这种方法具有操作标准、简便、快速的特点。

(2)蛋白质芯片技术。蛋白质芯片技术是一种将捕获配基密集点阵于一特定的载体上形成探针,通过各种检测设备对试验结果进行定性分析的技术。这种技术具有高通量的特点,但是该技术芯片的制作过程比较复杂。样品的制备以及标记也相对比较复杂,因此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这种技术在病源微生物检测中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3)代谢学技术。主要有电阻抗法、微热量计法、放射量计法以及接触酶测定技术等。①电阻抗法的原理就是在细菌生长过程中将大分子物质降解成带电的活跃的小分子,通过测定器阻抗的变化,测出其细菌数量。②微热量计法是根据细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变化来鉴别细菌。③放射量计法是根据细菌生长时将碳水化合物分解成CO2这个原理将放射性标记物引入到碳水化合物中。细菌在生长过程中会放出一些含有放射标记的CO2,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测定食品中的细菌。④接触酶测定技术是通过计算含有接触酶的纸盘,在盛有H2O2的试管中的漂浮时间来测定细菌的数量,接触酶腐败微生物多数为噬冷性细菌,而这些细菌呈阳性。因此,可以利用接触酶来测定食品中的噬冷性的细菌。

(4)PCR技术。PCR技术就是聚合酶链式反应,即无细胞克隆系统。PCR技术检测食品中微生物,首先要富集细菌细胞,从样品中获得微生物细胞,然后裂解细胞,让细胞中的DNA释放,接着根据微生物特有的特性来设计引物,最后利用电泳法来检测扩增细菌性的DNA序列。PCR技术具有快速、特异性强以及敏感度高等特点,可以检测出食品中的沙门氏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肉毒梭状芽孢杆菌、单核细胞增多行李斯特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3]。因此,PCR技术在进出口食品安全检测方面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2 进出口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在进出口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食品安全的概念主要有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广义的食品安全主要包括卫生、质量、数量、营养、生物以及可持续性安全6个要素,而狭义的食品安全则专指卫生安全。食品安全是威胁全球卫生安全的重要问题,食品污染现象在各个国家都普遍存在,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也比较高,而进出口食品安全作为其重要的组成环节之一,在出入境检验检疫的把关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4]。因此,进出口食品微生物检测是衡量进出口食品安全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1)免疫学检测技术在进出口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免疫学检测技术的仪器装置造价相对较低廉,操作也比较简便,实用性比较强。在进出口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应用比较广泛。检测的细菌主要有沙门氏菌、李斯特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真菌主要有黄曲霉素以及食源性寄生虫等。

(2)核酸探针技术在进出口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利用核酸探针可以快速检测食品中存在的李斯特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志贺菌等。利用核酸探针可以不受待测样纯度的影响,能够直接进行检测,但是由于核酸探针的技术比较复杂,费用也比较高,所以大多数都只能在实验室中进行。

(3)蛋白质芯片技术在进出口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蛋白质芯片技术可以一次性检测出多种潜在的病菌,能够对食品进行高通量的病菌检测,操作比较简单、快捷,其特异性以及灵敏性都比较高,进行一次检测花费的时间也比较短,往往只需要几个小时就可以全部检测。然而,蛋白质芯片比较复杂,该技术大多还处于试验阶段,尚未得到广泛的应用。

(4)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在进出口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污染食品的微生物种类很多,主要以细菌为主。该微生物主要分为腐败菌及病原菌。腐败菌主要是通过对食品成分的分解和破坏而产生有毒有害物质来对人体造成危害,其本身并不致病。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可以快速检测酿酒酵母、乳酸菌等常见腐败菌的数量。病原菌主要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李斯特菌等,生物毒素主要有细菌毒素、真菌毒素以及其他毒素等,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对这些病菌都可以进行检测。在实际工作中,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并没有真正地用于食品安全检测。

3 进出口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在进出口食品安全检测应用中的发展趋势

现阶段,进出口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主要是依靠高新技术,利用大量仪器设备,更加注重快速、准确与实用,这些都是现代进出口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最突出的特点。食品微生物检测仪器具有微型化、低能化、功能专用化、成像化以及一体化的特点,是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载体。现代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核酸探针技术以及PCR技术在进出口食品微生物检测方面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虽然进出口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在进出口食品安全检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仍然有很多技术并没有真正地应用在进出口食品安全检测中。因此,要将现代进出口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完全应用于进出口食品安全检测中,仍需要一个试验过程和发展过程,这些技术还需要进行继续开发和完善。在今后的进出口食品安全检测中,要大力发展那些无损的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对于那些破坏性的微生物检测手段要进行淘汰。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应用于进出口食品安全检测的微生物技术会越来越多,这些检测技术对进出口食品安全将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4 结语

随着中国进出口检验检疫事业的迅速发展,进出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已备受国家、政府和人民的关注,而进出口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的应用和研究作为增强中国国门进出口把关力度的一项利器,已越来越受到重视。进出口食品安全控制技术可以消除进出口食品中的危险因素,但是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因此,对进出口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要进行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建立更有效、灵敏、简便、准确、廉价的微生物检测技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型的微生物快速诊断技术将取代传统的微生物检测技术,为进出口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5 参考文献

[1] 杨喻晓,张瓅文,丁美会,等.基因芯片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J].粮油食品科技,2009,17(1):68-70.

快速检测技术论文篇(11)

Abstract:Along with food safety hidden danger is serious with each passing day, food safety problem can not be ignored,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on food safety for food inspection system is progressively and normative, rapid detection methods of food safety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pesticides, veterinary drugs, nitrate and nitrite, metals, microorganisms,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drugs and other common food fast detection method and technique are presented, the application status, and discuss the relevant technology and method development trend in the future.

Key words:food safety hidden danger; rapid detection; application status

【中图分类号】R15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015-02

传统经典的食品安全检测是化学检测、仪器检测,不仅耗时较长,对仪器设备等外界条件也要求颇高,快速检测技术相较于传统技术而言,解决了上述两点限制,体现了其操作简单快捷,仪器设备经济实用等特点,更有益于利用到现场和在线检测。尤其在样品量较大的政府监管部门或者大型的生产基地,传统检测繁琐,耗时长,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新型的快速检测可以做针对性的初步简单筛选判断,再利用精确仪器进行具体定量分析,极大的提高了检测效率,减少了各种检测开支。由此可见,快速检测技术在日常检测领域的发展趋势逐明显,其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大。

1 现阶段食品快速检测的应用情况

1.1 农药残留快速测定:果蔬中农药残留是食品安全检测的基本问题,目前常见的检测方法分为两大块,其中直接光谱法、波普法、色谱法属于利用物理技术检测,酶免疫、毛细血管区带电泳、生物技术属于生物技术原理检测。传统的物理技术检测联用灵敏度高,检测准确,但是操作人员必须具有熟练的技术,且设备分析费用高,分析时间长,不适用于中国即采即售的产销方式[1]。除此之外,各种生物法、化学法也被开发研制到果蔬农药快速检测技术中。其中农药残留试纸法、农药残留分光光计法、酶片法、抑制率法等已运用比较成熟。酶联免疫试剂盒等分子生物学方法也已逐渐成熟。

目前,运用最广泛的亦被定为国家标准方法的果蔬农药残留测定方法是酶抑制法,又称农药速测法。其主要优势在于不需要昂贵精密的仪器设备,测定方法简单易学,具有操作简单,测定快速等特点,适合大批量筛选和现场检测[1]。目前,酶抑制法原理在pH计酸碱度检测法、纸片法、生物传感器检测法、农药残留快速测试仪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