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小学科学创新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3 15:14:40

小学科学创新论文

小学科学创新论文篇(1)

二、确定学校科技教育的活动类型

借助于活动的目标功能, 我们将传统的科技活动课程进行梳理, 形成科技教育的三种活动类型。

(一)普通参与型

它的功能是面向全体学生, 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参与,进行大众科技知识的传播。

(二)实践探究型

它是面向部分学生, 其活动要求有明显提高,学习内容有所加深,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综合主题型

它是依据社会的热点与学校的教育需要,以一种科技主题开展全校性专题活动,含营造科技氛围的常规活动, 包括大中小队科技专栏、科技小报、科技信息交流会、科技广播、科技讲座和每学期一至二次主题教育活动等。

三、教学改革

(一) 强调实际操作———构建由 “读 ”到“做”的课堂教学模式

科技实验探究活动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的过程及本质, 在活动中体验科学家工作的方式和形式,科学精神及科学态度。因此,我校科学课堂的教学十分重视由“读”科学到“做”科学的转变,从教师的中心转向以学生自主发展为主体, 切实培养学生的科技兴趣和个性, 让学生亲身体验发现科学知识的过程。突出在玩中学、想中学、做中学、用中学的学习方式,形成了“情景导入,激发兴趣———自主设计,初定方案———动手操作,大胆探究———汇报交流, 适时点拨———深化总结,拓展延伸”的以探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重点的课堂教学模式。离开了思维动手操作,只能将一个智力活动干成“体力活”,科学更应追求的是深层次的思维, 关注的是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提升。

(二)强调自主体验———以活动课程为基本的教学模式

活动课程亦称实践课程, 与学科课程对立的课程类型。 它以学生从事某种活动的兴趣和动机为中心组织课程。其基本特征是:第一,主张一切学习都来自于经验,而学习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第二,主张学习必须和个人的特殊经验发生联系, 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第三,主张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有步骤地扩充学习单元和组织教材,强调在活动中学习,而教师从中发挥协助作用。我校开展的活动课程, 就是以实践为基本的教学模式, 有利于学生自主体验良好科学习惯的形成。

(三)强调创新实践———以实践探索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的实践是科技创新的基石,学校努力搭建平台,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比赛,让学生能从实践的基础上培养科学的精神和素养。学校筹建机器人工作室, 建筑模型实践基地,不仅是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更主要的是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 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更能在比赛中锻炼心理承受能力。 机器人比赛的优势就是相互交流的媒介,学生在赛场上就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过程。 自己在结构搭建中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其他选手在处理场上任务中的解决方案的可行性,通过沟通和交流可以迎刃而解。学生需要的就是将所学的知识转化自己实践的结果。机器人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改革教育思想、方法、评价体系,学校以机器人工作室为依托,通过机器人研究教学方法的研究,寻找活动的规律,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012 年的 FLL 主题是“食品安全”,学生看到这一主题当时非常激动, 一起交流的时候首先谈论的是生活中见到听到的 “问题馒头”“苏丹红”“转基因食用油”“地沟油” 等一系列社会热点问题,在对社会问题的研究中,学生了解掌握了很多的知识, 在场地的搭建中,学生热情很高,想了解需要自己从哪些方面去解决问题, 对于生活中的问题在不足三平方米的赛台上驰骋自己的创新思维。 生活中的细菌和病毒无处不在, 怎样预防和收治在学生的实践操作中得以解决。 生活中食品的运输和储藏, 学生只是知道简单的方法和过程, 但是通过自己研究和资料的查阅懂得了一般性的方法, 前期一系列的探究让学生有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小学科学创新论文篇(2)

二、通过正确引导,激发学生的创新勇气

小学生年龄尚小,心智还未成熟,在学习中没有足够的勇气创新、实践,大多数学生已经养成被动听讲的学习习惯,但同时小学生有较强的好奇心,求知欲旺盛,对每一个科学知识都有强烈的探索欲。在这种形势下,科学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及不断鼓励,改变学生被动听讲的不良局面,激发学生的创新勇气,使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提问、敢于钻研、敢于实践。以一个历史上一个非常有名的科学故事为例,意大利著名科学家伽利略怀疑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两个铁球,一个1磅重、一个10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做实验,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观念是错误的。可见已有的科学知识并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通过科学家们的不断探索、研究与实践,也许会发现曾经某个已成定论的科学知识是错误的。因此,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对书本知识进行大胆质疑、猜测,不迷信课本和权威,鼓励学生向教师、家长提问,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由科学的探索者、质疑者渐渐成为发现者或创造者,使学生内心的创新愿望得到满足,迸发出更大的学习热情,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教师要注意,在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勇气的同时,还应该重视引导学生对科学问题的筛选,让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价值,以节省有限的教学时间,提高科学教学效率。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主要是要求学生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为是这样”等角度对课本内容提出疑问。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评价,最终筛选出合理、有价值的问题,再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探索实践,找寻问题答案。

三、利用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首先,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该及时改变传统说教式科学教学方式,通过科学小实验,使小学生体验到科学的有趣性,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演示的科学实验活动。例如,教师在上课时准备一些卵石、摆、显微镜、通电线圈等小道具,让学生观察道具、使用道具,并利用这些道具进行科学实验,使其充分感受到科学的神秘性与趣味性。其次,将教学内容与科学实验紧密结合,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充分地应用到科学实验中,在保证实验百分之百安全的情况下,放手让学生去想、去讨论、去实验,在实验中引导学生发现科学概念与规律,不断探索与创新,使学生彻底弄懂实验现象,根据实验实践与实验现象观察,使学生总结出所学内容的重点,并培养学习兴趣与创新能力。再次,引导学生进行小设计与小发明,以提高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结合科学教学内容,每周开展1次“小制作”、“小设计”、“小发明”等科学实践活动,通过科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或合作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合实际的观点与动手能力,使学生将实验创新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

小学科学创新论文篇(3)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特长,引导学生善于突破常规想象,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如在人教版小学科学《放大镜下的晶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思维能力的特点,选择适合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发展。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创新思维发展策略。

(二)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提出大胆设想,发表独特的见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不要人云亦云,既要训练学生的创新语言,也要训练学生的创新行为。教师要培养学生独特的观察能力以及联想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质疑问难。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学问卡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并将自己质疑问难的结果写到学问卡上。如在《铁生锈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按照学生的思维能力设置学问卡上的问题,当学生独立完成必修作业之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完成选作的教学内容,并将自己不懂的问题写到学问卡上,以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课堂授课中更好得把握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多媒体辅助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创新思维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手段,针对学生的特点设置多媒体课件中的创新问题。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同一问题要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的能力。教师在出示科学问题的时候,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事物特征或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描述,要善于从不同的观察点来进行思考,要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见解。教师要舍得在课堂上放手,要能够将学生的思维特点与教学内容整合起来,根据学生的能力设计相应的创新内容,要把握学生的思维特点,尊重爱护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敢想敢说,敢于发表独到见解,敢于标新立异,得到创新后愉快情感的体验。在多媒体课件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设置多媒体课件中的创新问题。

(二)教师要运用多媒体创设创新问题情境。

教师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多媒体创设创新问题情境。如教师在科学课中要求学生印一张完整的叶子,就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印叶子的过程。当学生观察到印叶子的方法之后,就可以结合多媒体展示的方法加上自己的创新思维进行创新设计。教师要注重课堂上师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唤起学生创新的兴趣。当学生完成创新设计的时候,要给每个学生评价的权力,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坚持“无错原则”。教师在科学课上不但是学生的良师,更应该是学生的益友。

三、深入研究教材,准确把握创新教学方法

(一)深入研究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教学目标。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任务已经单纯又原来单纯的“传授知识”改为“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创新能力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如在《热空气和冷空气》的教学中,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同时教师要精心准备教具,让学生知道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碰撞,为学生创造悬念。

(二)恰当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教师要不断改变教学方法,选择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教学中产生浓厚的科研兴趣,在试验中要先扶后放,让学生能够运用独特的创新方法解决相关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在观察和实验中分析事物的前因后果,运用科学的概括方法寻找科学的发展规律,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创新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5-0015-02

目前研究型教学已成为国内外高校教学改革的研究热点,教育工作者对研究型教学的模式进行了不断地探索。陆凤玲针对于高等数学的教学提出了问题式教学法、类比教学法、开放式教学法与小组讨论法等具体的实施方法。刘良成等人以《电路》课程教学为例,从“教师如何教”到“学生怎么学”,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各个细节进行了研究型教学的探讨与尝试。卢伟等人从教学思想和理念、学生学习个性、教学思路和方式、科研实践等几个方面对工科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型教学模式进行探索。郑伦楚和徐晓军认为研究型教学方法的改革需经历三个循序渐进的阶段:课堂研究型教学改革、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改革和人才培养方案整体研究型教学设计。董世龙等人采用“理论教学―模拟仿真―开放实验―项目实践―综合测评”的立体化研究对《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探。王忠东等人针对公共基础课的研究型教学改革提出了四种模式:①教学科研结合模式;②课程竞赛参与模式;③实践调研切入模式;④学术社团活动模式。然而,目前研究型教学探索大多仅停留在理论描述上,普遍可行性不强、效果不突出,特别是在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提高方面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而教师的科研是大学研究型教学改革的天然实验平台,高校科研型教师大多数是科研与教学“双肩挑”,使得与教师科研相结合进行研究型教学改革在具体实施时具有显明的优势,且操作性强。教师科研实验对科技前沿的探索必然会增强学生对创新性学习的兴趣,也必将为学生进一步培养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提供较高的认知与实验平台。生物科学专业是实践性极强的理科专业,其教学改革的方向应由传统教学方式转向为研究性教学方式。

一、与教师科研结合的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教师科研纳入课堂教学体系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由于教学与科研相对独立,教师科研对教学的辅助作用极为有限,而研究式教学提倡将科研理念引入教学,注重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新的课堂教学体系必然要加强实验研究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课堂教学形式不再是单向授课,教学重点则是研究课题的选题、方案设计、开题、实验进展、研究结果、文本撰写等问题,在课题实施前资料查询阶段就已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理解,而不用专门进行理论授课。课题的选题由教师指导小组共同商定,在教师指导小组的指导下由所选题的学生研究小组进行资料查询以及开题报告的撰写,再由指导小组讨论项目的整体可行性,最后完善提交指导小组讨论后方可实施。整个课题实行模块化,这些模块尽量与教师科研组库中的内容相匹配,不同模块以该模块的指导教师为主,这样针对性强,能够快速解决研究中出现的难题。

研究课题的选题既要考虑到知识点的覆盖,又要与科研教师组的研究方向相吻合,这样既能保证知识点的全面性,又能保证研究的深度与创新性。研究的地点、时间不局限于本科实验室与实验时间,教学之外的空余时间与教师科研紧密结合。学生要定期向教师指导小组汇报自己的研究进展。及时记录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新发现、新问题并与教师指导小组沟通,教师指导小组针对这些问题与课题组进行讨论并及时解决。课题完成后,尽量鼓励学生将成果以论文或专利的形式公开发表,以结题报告的形式提交教师指导小组,并进行答辩,经教师指导小组全体商定后方可完成课题的结题,并给予综合评分。

(二)教学实践活动与教师科研结合

包括毕业实习、见习、课程实习等在内的教学实践活动是生物科学专业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本科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最直接、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但在目前的教学模式下,这些实践活动普通流于形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这些实践活动普遍不带有问题探究或探索性操作,导致学生实习只是完成学习程序,而没有学习任务和研究压力,带队教师选择时也没有考虑实习内容是否与自己的研究方向一致,普通带有应付的心态,造成学生失去了一次充分锻炼实践能力的机会。

教师科研是联系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枢纽,本科生的实践活动理应与教师科研紧密结合,使理论知识与实践学习能够很好地衔接。生物科学专业大多长期从事科研的教师,不仅进行校内的实验工作,而且也与外界科研单位或生物相关企业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教师通过这些关系能够及时了解外界最新科研信息以及公司对人才需求的动向,由科研教师指导这些实践活动,就能够根据社会需求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毕业论文与教师科研结合

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学生实现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吸收和综合运用的必备过程,是深化和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各项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评价大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学习成效、衡量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但当前许多生物科学专业的毕业论文质量偏低,主要表现在:毕业论文内容单薄,实验周期短,有些甚至不超过两周;论文创新性不强,与以前的研究相比毫无创新可言,同时一个教师所带不同论文经常只是换个材料,几篇论文研究内容几乎完全一样;论文文本撰写水平低,格式不标准,错字较多,语句不流畅,论文综述过长有故意增加总篇幅的嫌疑,论文只重结果的描述而不注重结果的讨论,彰显不出学术创新性。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指导教师本身科研素质不高,许多老师指导毕业论文仅是为了完成任务,对论文质量要求不严,学生在毕业阶段也无心做实验,彼此将就,这种现象在普通本科院校特别突出。

毕业论文与教师科研相结合,将会极大地改善这种状况。因为长期从事科研的教师本身具有较高的科研素质,对所带毕业论文要求必然较高;科研教师有充足的时间指导学生的论文工作,因为这些工作本身就是科研工作的一部分或与自己的科研工作密切相关;科研教师自身论文文本的撰写能力强,可以及时发现学生论文撰写过程中的各种错误。

(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与教师科研结合

各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是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项目的实施可以使学生在本科阶段就能够接触学科前沿,体验科学研究过程,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同时培养了大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科研素质。但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创新性不强、可行性低、具体执行不到位,立项的课题结题率低。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创新项目很少与教师科研结合,一方面,指导教师大多忙于自己的主方向科研而很少有时间对大学生创新项目有较多的关注,另一方面,创新项目与教师科研结合不密切导致研究深度不够,使创新性指标完成不理想。

二、与教师科研结合的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组织管理

(一)成立学生研究小组与教师指导小组

学生研究小组在划分时应避免盲目性与随机性,首先选择综合素质强的学生做为小组组长,每个小组以3~5人为宜,小组人选兼顾能力高低搭配。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研究题目,根据题目由全组成员通过讨论来进行任务分工;每个课题的研究周期一般为半年。

对于一个课题的指导教师不是单个人而应该是一个小组,指导小组的选择应根据课题研究内容所涵盖的方向而定,课题的最终研究方案应与专业科研教师不断沟通直到确定合适的教师指导小组。

(二)加强考核办法与奖励措施

学院成立一个专业考核小组专门负责考核研究性学习课题实施的效果,制定针对性的考核办法,评估实施效益。考核时应该考虑课题研究内容知识点的覆盖面和创新性。考核采取答辩的形式,邀请行内专家根据答辩情况判断学生对其所做课题的熟悉程度,并由专家评分。量化指标也是衡量学生研究效果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理论性强的知识点考查以体现理论意义的论文为主,充分考虑论文的数量与质量,应用型的研究以实现的技术指标与申请的专利为主。对于学生参与课题实施效果的评判均需采取专家评分与量化分数相结合的方式,当然也要考虑出勤、研究期间的表现等因素。对不合格的个人或研究小组,需修补后重新答辩与评判或者重修。根据考核结果,可以对课题实施过程中表现较好的学生个人或研究小组进行奖励和表扬,以此鼓励和激发学生对研究型教学参与的热情。

参考文献:

[1]刘良成,许秀英,刘健.研究型教学的探讨与尝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0):293-295.

小学科学创新论文篇(5)

 

1. 科学技术发展人文环境的界定

科学技术发展的人文环境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1)人文学科的发展状况。广义的人文学科是指对社会和文化艺术的研究,包括哲学、史学、法学、伦理学、文艺学、语言学等。人文学科的繁荣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起了解放思想的巨大作用。在一个开放的社会里本科毕业论文格式,无论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使社会物质财富如何获得极大的丰富,人们也同样不能忽视伦理、道德、审美、艺术、哲学、意识形态等人文科学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支柱性地位。

(2)民族文化传统小论文。民族文化传统是在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物质条件的改变而演变、沉淀下来的观念形态的总括。民族文化传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互动的。它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同时又给予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巨大的反作用和深远的影响。民族文化传统主要是通过直接影响科学传统的形成,特别是通过影响科学传统的科学价值观和科学世界图像的形成来影响科学技术发展。

(3)社会价值观念。价值观念是人们关于客体对于主体需要所具有意义的认识,即人们对于事物的好与错、可行与不可行等的认识。它在人们头脑中起着认识向主观意向、向决策观念转化的中介作用,并最终决定着人们的实际行动。社会价值观念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导向作用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的。宏观导向作用集中地体现于国家的科技政策之中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微观的导向作用则体现于科学家个人的价值观之中。

(4)科学技术工作者的人文素养及全民族的人文素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人文素养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其创造能力的大小,能在某些意想不到的方面激起创造热情和灵感小论文。而全民族的人文素质的高低又决定着科学技术工作者人文素养的高低。

上述四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它们共同构成了科学技术发展的人文环境。

2. 人文环境对科技发展的重要性

(1)人文环境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比如,美国的科技和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不断营造和优化有利于科技发展的良好文化氛围。美国文化的积极方向是竞争意识、冒险精神、创业胆识和宽容失败。“二战”后至今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尽管不断受到来自工业化国家的挑战,但美国仍在主要高技术领域保持领先地位。由此观之,文化环境起着潜在的、深层次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2)良好的人文环境能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是先进文化的核心部分。一个有利于科技发展和创新的文化环境一定能够为社会主义物质和精神两个文明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科技工作者培养创新思想需要文化环境的创新小论文。科技工作者的科学创新能力是科技发展的最直接动力。这种创新能力的形成,除与自身的科学素质有关外,文化素质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4)文化环境创新为科技的发展获得了人道方向。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创造力本科毕业论文格式,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力,使许多新的伦理道德问题开始显现。为了找回科学的人性,使科学人文化,必须对它们加以引导和制约。文化环境便为科技发展规范了人道方向。对科学方案进行人道主义鉴定,对新工艺进行道德评价,对科学研究进行伦理调节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对科学技术的使用进行人道规范,这些都是文化对科技行为调控的准则。

3. 如何改善科技发展的人文环境

(1)培植适宜于科学生根和发育的价值观念

在不利于科学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里,科学不容易结出能够再生的果实。科学能够顺利地发展,必须社会文化环境与它融合。科学真正能够良好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是把追求真理当作基本价值的社会文化环境。只有唯真时尚成了一个社会文化中大多数知识分子坚持的态度,科学的发展才会得到真正广大的支持小论文。

(2)强化人文涵养对科学工作者的积极影响

科学工作者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质、个性特征、人文学识等对其科学创造活动有直接的、积极的影响。科学工作者的意志、毅力、兴趣、激情和信念是其科学研究的动力之源。诚实、无私、公正、宽容、协作等品质是科学创造的必要前提。

(3)发挥正确自然观的导向作用

为了持久而广泛地促进科学造福于人类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减少和避免科学的应用给人类带来危害,必须纠正各种有碍于科学造福于人类的自然观和价值观。一是要用以人为本,以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科学的应用促进自然良性循环发展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长期协调发展。二是要从对功利与非功利和物质与精神等问题的辩证思考出发,引导科学的合理应用,既避免近代以来功利主义一味追求科学的物质功效的片面性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又克服当代新儒家的道德理想主义的空想性。

4. 对构建当代科技发展的人文环境的几点思考

(1)构建当代科技发展的人文环境,必须培育风险意识。科技的发展随时可能遇到技术、市场、财务、管理等多种风险,所以科技工作者需要有“入虎穴” 的勇气和魄力,直面各种风险。构建当代科技发展的人文环境,培育风险意识,应该宣传成功个人的创新事例。

(2)构建当代科技发展的人文环境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必须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结合的道路。

工业化以来人类工具理性的膨胀和人文精神的萎缩所造成的当代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与失衡,是工业文明的病根之所在小论文。对此,人们提出了两条基本的途径以促进这两种文化的统一:一是用人文文化唤起科学的人文精神,重建科技理性;另一条途径是借科学发展的自身逻辑使科学从根本上人文化。

(3)构建创新的文化环境,必须改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体制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建立新型的人文素质教育模式。

我国国民人文素质不高已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知识的贫乏,人文意识的不足,人文精神的失落,使科技发展的前沿所提出的大量人文社会方面的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建立崭新的人文素质教育模式本科毕业论文格式,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建立人文素质教育模式,必须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进行创新。

(4)构建科技发展的人文环境,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原创性与拿来主义的关系。我们要学会利用市场经济机制来获得知识和成果,但作为科技政策的基点,更要突出原创性科研活动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强化原始创新。我们既反对非理性的民族狂热性,也应摒弃低迷沉沦的民族自卑心理。一个国家或科技经济实体要想掌握自己的命运,必须努力探求原始性创新,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小论文。

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的关系。在现代国家创新体系中,科技因素和制度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科技界在谈科技创新时,容易出现重技术轻制度、重专业轻管理的倾向。相对于科技创新本科毕业论文格式,通过体制创新完成制度变革的变量更多、作用更大。

个人创新和集体创新的关系。科技创新离不开人的智慧的充分发挥,也不排斥个人的重要作用。但在大科学时代,现代科研活动和创新实践更多的是团队协作的结果。时代欢迎创新方面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和宽容态度,呼唤带领团队创新成功的帅才、将才和领导人才。

总之,面对新世纪新的文化环境和高科技发展的主题,我们全社会应该重视和关注。对此,我们都应自觉地担负起构建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的历史重任。

参考文献:

【1】傅正华.科学技术发展的人文环境分析[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3

【2】朱耀垠.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统一的基本途径[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4(11)

【3】朱晓刚.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因素[J]. 科学决策,2005(5)

【4】李承宗,邓频声.创新文化环境促进科技发展[J]. 湖湘论坛,2002(3)

【5】陈士俊.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环境问题的理论思考[J]. 科技管理,2005(2)

【6】徐冠华.大力构建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J].中国软科学,2001(3)

【7】阎树田.创新的文化环境是科技创新的源泉[J].开发与创新,2003(4)

【8】茹春亚.创新的基点和文化环境――兼议创新、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三者关系[J]. 理论与改革,2003(2)

【9】吴海江.正视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创新的作用[J]. 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6)

【10】王玲.论科技创新的文化推动力环境[J]. 理论与实践,2002(11)

【11】刘译.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互动[J]. 社会科学,2003(2)

小学科学创新论文篇(6)

活动方案目的 : 以提高广大师生科学文化素养为目标,让学生在“五小”制作中得到更多的动手能力的锻炼,以提高广大师生科学文化素养为目标,提升全体师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开展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知识为主的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提高我校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我校师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活动方案所涵盖的学生人数:七年级、八年级

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施科教兴校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创新的希望在青年人,培养青年人的创造力的基础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或创造精神是教育所追求的最重要目标之一。根据石门县教育局关于《石门县教育系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实施方案》 (石教通〔xx〕29号)和 《石门县教育局关于开展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小设计、小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习、研究、创新、发展”为工作思路,全面贯彻县教育局关于《石门县教育局关于开展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小设计、小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以提高广大师生科学文化素养为目标,提升全体师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开展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知识为主的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提高我校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我校师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二、总体目标

通过这一次的《石门县教育局关于开展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小设计、小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的活动,要达到以下目标,制定完整的发展规划和计划,做到有计划、有目标、分阶段地加以推进和实施。完善科技创新活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激发全校师生支持、关心、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不断丰富我校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内容与方式,培育我校教育工作者和学校师生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普及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科技活动与知识产权教育活动相结合,设计组织富有创新意义的科普创新活动,促使我校科普教育工作能上一个台阶,争创“县级科普特色学校”、“市级创新大赛优秀组织”、“省级青少年科技活动示范基地”、“部级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基地”。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加强对“五小”活动工作的领导

成立石门县第三中学“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小设计、小论文评选活动”领导小组,校长袁黎明任组长,副校长冯仁炅任副组长,其他处室负责人,处室成员,班主任和全体物理、化学老师为成员。

(二)积极开展“五小”制作系列活动

1、 开展小实验创作活动。

全体物理教师、化学教师、生物教师、研究性学习教师、要对部分对实验有爱好,并且有较好实验基础的学生要做到一对一的辅导,让这一部分有特长的学生对已经学过的实验有更深的理解,在理解已有实验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能对现有的实验进行改造和创新,保证这一部分特长学生被辅导率达100%。学校将定期组织小实验创作比赛。小实验创作比赛将由物理活动小组、化学活动小组、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和学校教务处统一组织举行。

小学科学创新论文篇(7)

1. 前言 科技创新已成为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为量。新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特别是高新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产业化,将对全球化的竞争,对世界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更加深刻而巨大的影响。对我国来说,在科学技术和高新产业方面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是明显的。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复杂的国际政治斗争中取得主动,要维护国家的独立和安全,要使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要改善人民生活,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都必须大力发展科技,加强科技创新和创新教育。特别是我国历史上长期以来的封建文化传统和习惯,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创新的发展,虽然经解放后半个世纪的建设,已有巨大改观,但科学技术仍明显落后于先进国家,这正是加强创新教育迫切性的最主要原因。

我国的创新教育起步晚,发展比较缓慢。调查表明,我国青少年普遍缺乏创造力,只有近15%的青少年具有初步创造力特征。创造力特征是指三项基本能力:探索能力、与新事物相关的想象力和收集信息的能力。有关分析认为,过于严谨、思维定式、从众心理、信息饱和是创造性思维的四种主要障碍。这四种障碍在多数青少年头脑中普遍存在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一倾向将日益增强。由于中小学长期以来是以“应试教育”为中心,各科教育互相割裂,学生的创造力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加强科技创新教育已是刻不容缓。

如何加强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以应对时代的挑战,是摆在所有中小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要深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应努力增强青少年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教育发展,把科技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固本强基工程。科技创新教育的号角吹的越来越响亮,全国各中、小学都对此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实施,但适合中学生的科技创新教育的教材甚少,一些书籍在理论上谈的多,实实在在能实施的少。在中学中开展科技创新教育,迫切需要一本浅显易懂、内容具体、容易推广并具有思维启发性的优秀教材。所以,对科技创新教育教材建设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及价值。

山西省忻州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是一所由山西省教育厅直管的完全中学,学校领导对科技创新教育非常重视,在2006年国务院颁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之后就提出了将科技创新教育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的目标。现在,我们忻州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已经是“山西省科技教育基地学校”,“中国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提升研究”的实验校,而且中高考的升学率也是名列前茅。开展科技创新教育课程建设和开发适合中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教材,早已是想要尽早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组织了我校的一批省级优秀科技教师,组成科技创新教育教材研究小组,从2010年就开始了这项研究。到目前为止,我们完成了“如何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并制定了“科技创新教育教材的编写大纲”。

2. 程序与方法

2.1 查阅资料,学习讨论,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课题组成员分头查阅资料,然后组织学习,并分析中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发展趋势,审视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结合我校开展科技创新教育的初期实践进行讨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经过学习讨论,并结合中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我们认为,科技创新的教育理论对中学生来说深奥难懂,给中学生讲逆向思维、发散思维、集中思维和辩证思维的含义和作用等,估计是起不到多少作用,应多以案例分析和实例训练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教育较为实用,效果也应不错。不过还应进行试验后才可确定。

2.2 拟定方案,分组实验,观察效果。(1)分实验小组。选一个学生素质和学生学习成绩中等的班级作为实验班,将实验班的学生按性别、学习成绩、实验课表现和任课教师评价等为参考,平均分为五个组,每个组约10~12人,每个组所教的科技创新技法和拟实现的目标一致,但采用的方法和教学材料内容不同。

(2)各组的教学内容与方法。第一组先讲创新理论,如什么是逆向思维?逆向思维的作用是什么?在科技创新中会产生什么效果等等。在此基础上再讲述相关案例,进行案例分析。这些案例是可以用于教学的典型的科技创新的成功案例,可以是以往本校学生的创新项目,也可以是校外的。然后,设计一些实例,让同学们进行模拟案例进行创新技法训练。这些实例可以是以前有人做过的,也可以是以前还没有人做过的,可以是一件实物,也可以是一种自然现象。在完成前面教学内容后,在一个设定的现场进行实习,实习内容从选定课题到设计方案,从完成研究到撰写研究报告等。

第二组不讲创新理论,而是根据要培训的创新技法讲述案例并进行案例分析,接下来进行实例训练,最后完成现场实习。与第一组相比少了创新理论的讲述,其余都一样。

第三组先讲创新理论,而后案例分析,最后现场实习。与第一组相比少了实例训练,其余都一样。

第四组先讲创新理论,而后实例训练,最后现场实习。与第一组相比少了案例分析,其余都一样。

第五组只讲案例分析,然后就是现场实习。

(3)实验效果的观察与评价。从现场实习情况评估各组的教学效果和科学素质的提升情况。最后,再从参加省市科技创新大赛获奖情况来评价实验班和其他班级的科技创新能力,以及评价实验班各组的科技创新能力,并由此试验情况确定科技创新教育教材的编写大纲。

3. 结果

3.1 实验班的选定。高中部61班的学生素质和学生学习成绩在所在年级都是处于中等水平,选为实验班。

3.2 分组情况。将实验班的学生按性别、学习成绩、实验课表现和任课教师评价等为参考,平均分为五个组,每个组约12人。具体分组情况如下:

第一组:赵斌、王一冰、李文杰、涛、冯子林、张浩宇、王婷、王一鸣、张宇婷、王成、郑娜、张毅博

第二组:智峥、乔子钊、周泽华、韩琛、袁龙、孟晓敏、杨洋、苏欣、李艳、张家宇、卢宇、王文炳

第三组:曲效鹏、邸吉廷、樊高宇、翟燕兰、刘柄宏、温雨雁、刘未未、李超、李美霞、张梁、高艳梅、刘昭融

第四组:李磊、唐晓燕、王晋、张小燕、程慧泽、李倩、赵卓慧、王旭锋、郝晓宇、刘琪、王琪淼、张哲源

第五组:李文才、段雨彤、冀拓、郭兰英、王斌、李肖君、申燕、武世雄、高源远、段成刚、武敏、郝国祺

3.3 考察结果。按照(2)的程序与方法,进行了设问法、列举法、自然现象探求法等创新技法的训练,并进行了查阅资料和撰写研究报告的指导,然后在校园内、实验室、超市等地现场实习,最后依据(3)对各组进行了考察,结果是第一组和第二组各项指标考察结果相当,都比较好;第三组、第四组和第五组相当,但成绩次于第一组和第二组。

在忻州市和山西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实验班61班的同学们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其中第二组的智峥等八位同学的项目《大豆、豌豆、大米、小米中皂苷含量比较》荣获忻州市一等奖、山西省一等奖、全国三等奖,乔子钊同学的项目《冬季积冰鞋底防滑措施研究》荣获忻州市一等奖,韩琛同学与第三组的翟燕兰同学的项目《机械能守恒条件研究》荣获忻州市一等奖,李艳同学的项目《金山铺香瓜甜的原因》荣获忻州市二等奖。第一组的王一冰等八位同学的项目《加杨叶落叶前后黄酮含量研究》荣获忻州市一等奖、山西省二等奖,冯子林同学的项目《平抛实验装置的一种设计》荣获忻州市一等奖,张毅博同学的项目《原平市农村小学办学现状的调查与研究》荣获忻州市一等奖。第四组的唐晓燕和程惠泽同学的项目《垃圾优化处理方案研究》荣获忻州市二等奖。第五组的郭兰英同学的项目《关于超市检票合理性的调查研究》荣获忻州市一等奖、山西省三等奖。第四组的张小燕同学、第三组的邸吉庭同学和第一组的王婷同学的项目《龙爪槐落叶前后总黄酮含量研究》荣获忻州市一等奖、山西省二等奖。实验班61班全班的获奖数量占全校的60%以上,获一等奖项目数占全校的90%以上。

4. 结论 通过以上一系列分组实验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4.1 在中学进行科技创新教育不需要对创新理论详细讲解和深入研究,讲与不讲效果不明显,若讲还需占用时间,所以应取消。

4.2 在中学进行科技创新教育采用案例分析和实例训练相结合的办法效果最好。

4.3 创新理论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创新理论和实例训练相结合或只进行案例分析的效果不如前两者,但也比不进行任何训练要好的多。

5. 分析与讨论

5.1 创新理论对中学生来说有点深奥,所以只做简单的介绍即可,再说,由于高考压力很大,开展科技创新教育占用时间太多会遇到很大的阻力,反而得不偿失,所以在编写教材时应尽量避开。

5.2 既然案例分析和实例训练相结合的办法最好,在编写教材时应基本上采用这种编写思路。不过在案例和实例的选择上要达到精选。

6. 研究成果――科技创新教育教材编写大纲 经过以上所述研究,我们初步确立了如下科技创新教育教材的编写大纲。

6.1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科技创新教育是独立于现有文化课教学,又建立在研究性学习和通用技术课程之上的一门学校自主发展的校本课程,任务是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科技创新能力,使中学生的素质教育得到再提升。

本教材将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一、关于“中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的培养及品质的塑造”的教学内容;二、关于“中学生科技创新技能的训练”的教学内容;三、关于“中学生科研报告及科技论文的写作”的教学内容。

本教材既可以作为科学素质教育的教材使用,也可以作为学生的课外读物,还可以作为中学教育教学的教师参考书。

6.2 教材编写指导思想。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中学生的科技素质,培养科学创新精神,紧紧围绕学校工作目标,以实践育人为基本途径,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作为工作根本。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意识的新世纪合格人才。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平台,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科学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勇敢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而促进学校的科技创新教育工作。本教材每一部分都力求做到浅显易懂,回避深奥的教育学理论,尽量以案例或实例启发和训练学生,使学生从中获得尽可能多的益处。以落实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为根本,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技创新能力为重点。

6.3 教材编写原则。以体现时代性,实用性为原则。不追求科技创新教育的理论深度和探讨,力求浅显易懂,实用高效,学生喜欢,教师好用。以案例分析,实例训练,现场应用为主要内容。体现鲜明的创新意识和和创新观念,使学生从中获得尽可能多的益处。

6.4 编写目录。

第一章 中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的培养及创新品质的塑造

§1.1 敏锐的洞察力,善于从生活中发现创新素材能力的培养

案例1,案例2,案例3.分析,感悟。

实例素材1,实例素材2,实例素材3.尝试,体验。

自我训练。

§1.2敢于开辟新径,大胆探索的勇气培养

案例1,案例2,案例3.分析,感悟。

实例素材1,实例素材2,实例素材3.尝试,体验。

自我训练。

§1.3正确的创新动机,强烈责任感的培养

国内外科技发展水平和科技创新教育的对比,形势教育。

§1.4谦虚谨慎,合作精神的培养

案例1,案例2,案例3.分析,感悟。

实例素材1,实例素材2,实例素材3.尝试,体验。

自我训练。

第二章 中学生科技创新技能的训练

§2.1设问法案例及技能训练

案例1,案例2,案例3.分析,感悟。

实例素材1,实例素材2,实例素材3.尝试,体验。

自我训练。

§2.2组合法案例及技能训练

案例1,案例2,案例3.分析,感悟。

实例素材1,实例素材2,实例素材3.尝试,体验。

自我训练。

§2.3置换法案例及技能训练

案例1,案例2,案例3.分析,感悟。

实例素材1,实例素材2,实例素材3.尝试,体验。

自我训练。

§2.4移植法案例技及能训练

案例1,案例2,案例3.分析,感悟。

实例素材1,实例素材2,实例素材3.尝试,体验。

自我训练。

§2.5自然现象规律案例及技能训练

案例1,案例2,案例3.分析,感悟。

实例素材1,实例素材2,实例素材3.尝试,体验。

自我训练。

§2.6列举法案例及技能训练

案例1,案例2,案例3.分析,感悟。

实例素材1,实例素材2,实例素材3.尝试,体验。

自我训练。

§2.7现明法案例及技能训练

案例1,案例2,案例3.分析,感悟。

实例素材1,实例素材2,实例素材3.尝试,体验。

自我训练。

第三章 中学生科研报告及科技论文的写作

§3.1科研报告及科技论文的格式

案例1,案例2,案例3.分析,感悟。

实例素材1,实例素材2,实例素材3.尝试,体验。

自我训练。

§3.2科研报告及科技论文前言的写作

案例1,案例2,案例3.分析,感悟。

实例素材1,实例素材2,实例素材3.尝试,体验。

自我训练。

§3.3科研报告及科技论文正文的写作

案例1,案例2,案例3.分析,感悟。

实例素材1,实例素材2,实例素材3.尝试,体验。

自我训练。

§3.4科研报告及科技论文摘要的写作

案例1,案例2,案例3.分析,感悟。

实例素材1,实例素材2,实例素材3.尝试,体验。

自我训练。

§3.5科研报告及科技论文图标和表格的制作

案例1,案例2,案例3.分析,感悟。

实例素材1,实例素材2,实例素材3.尝试,体验。

自我训练。

§3.6科研报告及科技论文参考文献的标注及写作

案例1,案例2,案例3.分析,感悟。

实例素材1,实例素材2,实例素材3.尝试,体验。

自我训练。

说明:教材中所选案例和实例素材部分来自我校2006年以来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作品和机器人大赛机器人创意作品(见附件1),剩余部分选自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作品和机器人大赛创意作品。

7. 展望 目前,我们这项研究已经被列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BHA100068)“中国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提升研究”的子课题,不久将会完成教材的编写工作。

参考文献

[1] 陆久广. 实施科技教育战略推进科技校园建设[J]. 中国科技教育. 2013,4:6-7

小学科学创新论文篇(8)

自觉、系统、创造性地学习邓小平理论

全书打头的两篇文章:《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主要经验》、《学好邓小平理论的几个关键问题》,是专门就党员干部学习邓小平理论有感而发的。作者强调,学好邓小平理论,需要着重解决三个关键问题:一是增强自觉性。要增强对邓小平理论重要工作的认识;要有担当历史重任的责任感;要依靠学习制度的激励和制约。二是注意系统性。要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要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要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联系。三是发挥创造性。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理论上的最大创造;在实践中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理论上深入思考,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

以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为标志,我们进入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跨世纪发展的关键时期。全面完成十五大确定的历史任务,最根本的仍然要靠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是不是真正学懂了邓小平理论,能不能运用这个理论指导工作,对于党的事业关系极大,对于领导干部的成长也关系极大。但在学习过程中,有的领导干部认为,邓小平理论已经学习过多次了,无需再下功夫了。怎样看待并解决这个问题呢?作者提出,这种认识是不对的。实践无止境,学习无止境,邓小平理论是常学常新的。许多同志体会到,每学一次都会有新的收获,学得越深思想越能得到升华。当前,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改革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新问题新矛盾很多,工作难度加大。这对我们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工作水平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需要更加重视理论学习,加强理论修养。有了理论上的清醒和坚定,才能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才能更加全面和自觉,才会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功。

实际上,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证明,一个领导干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出现某些摇摆,往往源于理论上的模糊不清;实践上的开拓进取,常常得益于理论上的坚定有力。领导干部只有掌握科学理论,才能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履行好自己承担的历史责任。否则,不但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领导干部,还可能成为时代的落伍者。作者能在当时敏锐地察觉到这种现象并提出解决的思路,这是难能可贵的。

从执政意识的高度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作者在书中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进行了阐述。收录在书中的有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几篇文章如:《党在新世纪执政方略的总纲》、《“三个代表”与党的执政意识》、《“三个代表”与新世纪中国的发展》、《“三个代表”与党的执政能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积极推进理论创新》等,读起来感到都是很有份量的。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全党继续运用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给予研究和回答。同志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尊重实践,尊重群众,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方面都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特别是他集中全党智慧创立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实现了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为坚持和发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作出了杰出贡献。

如何更好地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书中强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光辉,凝结着国内外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实践经验,体现着我们党第三代领导核心的政治智慧和创新精神。“三个代表”既是新形势下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指针,又是新世纪我们党执政方略的总纲。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论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时,是从中国共产党执政意识的觉醒角度谈的,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党的执政意识的内涵提高到一个新的时代高度,为党的执政意识注入了崭新的时代内容。联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我们党提出来的“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作者从执政意识的高度来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表明作者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是有深度的。作者在书中强调,“三个代表”集中反映了时展中充实和增强党的执政意识的客观趋势。“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同志站在世纪之交,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和党所处的历史条件,深思熟虑之后作出的科学结论,把新形势下党的执政意识升华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着重阐释科学发展观的四大理念创新

小学科学创新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0 导言

本科教学质量问题于1998年在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上提出,自此该议题进入学术界视野。至2012年,教育部相继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性文件,明确提出多条针对性、实用性很强的要求。国内高校本科教学要朝着正规、创新的方向发展就必须从观念上改变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

1 一流的培养目标

国内高校要找准定位,明确自身目标。现以研究型大学为例从系统论的角度将目标可设为:①培养具有健康体格、健全人格、文化修养,具备认知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与人交往能力的人才;②培养具有爱国心、具有国际视野,敢于承担风险、敢为人先、与时俱进的人才;③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知识宽厚的研究型、创新型人才;④培养具有“仁慈、公正、诚实、宽容、信用、克制、孝廉”等伦理道德价值观的人才。

2 完备的课程体系

2.1 知识结构课程

课程的知识结构类课程可分为通识课、大学科基础课、小专业课和高级拓展课四大模块。

通修课应注重知识系统的完备性,可分为国学类、艺术审美类、人文社会类、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医学类、世界视野、英语、计算机等几大板块。通选课之“通”并非意味着课程冗杂、繁琐,高校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切记内容过多、过滥、而应取其精华,坚持精义论与多元论相结合,取其精华。大学科基础课即相似专业或学科基础课,对相似学科的基础知识进行统一规划设置,把有内在联系的相似学科、相似领域的内容或问题统一起来,淡化专业界限,为培养宽领域人才打好基础。小专业课由各院按照本院专业具体发展要求而设置的具体专业课程。该课程贵在“专”,意在“精”强调专业知识的积累和升华。高级拓展课则是是对专业知识的升华或者是向研究生教育的过渡和衔接,例如各专业学科前沿讲座类课程、高级研讨班、跨学科综合课程,高峰体验等。

2.2 能力提升课程

(1)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内高校突破就业瓶颈的一种有效选择,课程设计既应包括开展科研活动、学术讲座、氛围营造、文化熏陶等氛围模块,也应设置体验模块,让学生进行真实情景训练,例如组织创业论坛、创业沙龙,模拟创业公司等。课外实践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对于有实际创业愿望的学生高校可组织学生走入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进行市场调研,大学生创业科技园以及政府可提供政策帮助。(2)社会实践课程。学生能力提升既需要深厚的专业知识,也离不开社会实践的磨练,由于文理学科方向差异,文科类的学生可直接参与导师课题调查与研究,在研究中查阅资料、归纳总结,拓展知识洞察能力,增强认知实践能力。理科生可参与项目建设,走进实验室进行科研训练,在训练中加强动手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3)思维训练课程。国家提倡培养创新性人才,学生要具备创新意识,创新创业的能力,就必须具备创造性思维,因此,笔者认为思维训练课程是能力提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校可设置一些高峰体验、seminar,低年级的研讨课与补习课,中高年级的科研计划,高年级的顶峰体验等类型的课程,通过研讨,让思维在碰撞中进行创新创造。

3 教学方法设计

教学方法直接关乎教学质量。传统教学大都以教师、教材为中心,过多关注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失去自主、自动的机会。笔者在综合考虑了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以及杜威的经验主义理论后,建议采取SSR模式、基于问题学习模式、高峰体验模式相融合的教学方式。在授课方式上,教师在理论授课的同时,强调seminar研讨会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使学生在讨论、辩论中深化知识学习。从课内与课外的关系上,强调宿舍生活、合作性研究小组、兴趣小组活动、讲座、多元文化艺术活动等活动的重要性,加强学生间的沟通和联系,培育良好的学术氛围及学术团体。从课程实施与评价上,重视对教师授课的指导,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师要利用高新技术丰富课堂,发散学生思维。此外,对于一些偏才、怪才、天才,注重因材施教,建立优秀人才快速成长通道,引入“特区”观念,具体课程和教学方法具体设计。现以教学过程为例进行说明:教学过程可分为问题自学、课堂讨论、服务性学习、高峰体验等四个环节。

(1)问题自学。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首先引导学生找问题,可采用头脑风暴法,提出尽量多的问题,从中取一,确定某个核心问题,由学生查资料自学,并限期自学,在自我学习中培养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

(2)课堂讨论。课堂讨论是学习过程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课堂讨论,可先分为小组讨论,小组整和观点后,以小组为代表进行全班讨论,老师进行知识总结,老师在此过程中更加注重知识的纠正和补充,在不断讨论中使师生达到观点上的一致。在争论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以及批判思维能力。

(3)科学研究,服务性学习。在接受理论知识的同时,服务性学习也不可或缺,所谓服务性学习即社会实践学习。文科生可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或进行实地调研,理科生参与实验项目建设。此观点在上文中已经阐述,不再过多涉及。

(4)高峰体验。高峰体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首先提出来的,它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令人满足、兴奋的情绪体验,是一种自我肯定与认可、自我价值获得的心理状态。课程后期,教师可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一问题进行辩论,探析,再思考,升华,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完整的教育体验,在探析中得到自我认可、自我肯定,将潜能发挥到最大程度。

4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单元,传统的教育评价仅把考试成绩和学生出勤率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指标。新型教育评价应该颠覆这种考核制度,利用学生评价与教师自评、互评等方式将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结果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给予学生一个客观真实的评价。

5 总结

本文从课程论和教学论方面阐述如何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给出了一些建议,高校要实现自我突破,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必须树立“改革创新”的理念,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理清思路,更新观念,强化教学管理,完善学院管理体制,从而提高办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浙江省教育厅高教处.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工作思路和关键举措[J].中国大学教学,2011(7).

小学科学创新论文篇(10)

二、改革毕业设计的各个过程,培养独立学院学生的创新能力

围绕如何在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能力,我们经过对通达学院自动化专业近些年毕业设计过程中每个环节的不断总结,建立起一套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一)鼓励指导教师选择那些能激发学生研究兴趣和发挥学生创新意识的毕业设计课题

选题是学生开始毕业设计过程的第一个环节,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毕业设计能否按时完成。好的毕业设计课题,如“基于Android系统的远程数据采集系统软件设计”“基于单片机的粗糙壁面攀爬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基于单片机的空调制冷系统设计”等课题,非常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让创新意识培养的意图贯穿于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

(二)成立学科指导小组,联合监督毕业设计过程

从实践效果看出,这种做法有利于学科小组教师资源的优化,有利于学科小组内学生毕业设计的灵活指导,杜绝因个别指导教师临时出差而导致其学生无人指导的情况发生。实行学科小组后,学生除对自己所做课题熟悉外,对学科小组内其他学生的课题也有所了解,这有利于学生将新的研究思路融合到自己的毕业设计中去。如选做“基于倒立摆模型的双足机器人行走控制”这个课题的学生,就从学科小组内其他学生的课题“基于单片机的粗糙壁面攀爬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得到启发,完成了课题。

(三)建立一系列鼓励创新的评价体系

在毕业设计的成果验收环节、论文答辩环节以及最终成绩评定环节中,我们将创新的比例提高到50%。对前人工作进行改进,或对某些概念论述进行创新,这样的学生理应获得好成绩,如选做“Robocup3D仿真竞赛中双足机器人的运动优化与智能决策”“粒子群算法与差分进化算法的分析与比较毕业设计”“基于ZigBee的温室环境无线监控系统终端节点的设计”“基于Robocup3D仿真足球比赛的多机器人协作”等获得校级优秀的毕业设计课题。这种鼓励创新的评分体系,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当今社会对于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要求。

(四)推出一系列激励学生参与科研的措施

目前大部分学生尚未形成科研意识,因此,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首先,从大学二年级起就鼓励学生加入到教师的科研团队中去,这有利于学生尽早参与科研活动,了解科研的基本概念;其次,南京邮电大学学报开辟了面向学生的论文专栏,这大大激励了学生撰写论文的热情,有利于学生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最后,在学生的各类评奖和保研申请过程中,发表的论文和申请的专利都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

(五)建立一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

要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通过以下措施建立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首先,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以便能让学生很容易地接受、理解专业知识,并很轻松地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其次,要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以促进教师与时俱进,掌握其所在领域最前沿的知识,并将新颖的科研方法介绍给学生;最后,要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以便在指导教师扎实的治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的熏陶下,形成学生自己创造性的人格。

小学科学创新论文篇(11)

近年,党中央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十分重视,做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中央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这是指导我国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纲领性文件。认真贯彻中央精神,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是地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当前地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一些地方和领导干部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引导社会前进的方向,影响社会发展的全局。多年来,尽管党中央反复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但轻视哲学社会科学的现象在实际工作中仍普遍存在。二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机制尚未形成。中央出台的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文件精神很深刻,但具体实施意见还需地方配套。而各级地方党委往往照抄照搬,缺少既符合中央精神,又从地方实际出发,能够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具有可操作性、针对性、实用性的实施意见,影响了中央文件精神的落实和基层工作的开展。长期以来,地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始终没有建立一套合乎哲学社会科学自身规律的创新机制,包括经费投入、资源配置、评价体系等,使自身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三是学会工作发展不够平衡,部分学会工作主动性不强,学会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社科活动的质量有待提高,内容有待拓宽。此外,对新形势下的社科普及工作新办法不多,创新不够。

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创新的指导原则和方针

(一)坚持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领导,核心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灵魂。要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保科研工作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理论方向和科研方向发展。要高度重视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教育人的工作。要切实推进“+代表”重要思想进学校、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全面提高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要把普及哲学社会科学基本知识和最新成果,作为科普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努力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水平,使哲学社会科学变成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巨大力量,使哲学社会科学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坚持“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

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认真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充分发扬社科民主,鼓励自由平等讨论,鼓励不同学派、不同社科观点的相互切磋和争鸣。这是探索真理、发展科学、创新理论的必要条件。贯彻“双百”方针,要注意区分社科问题与政治问题的界限。社科研究没有禁区,政治宣传要有纪律。根据这一原则,可以创办少量类似“内参”性质的社科内部刊物,主要刊载学者们对某些重大而又敏感问题的各种见解,作为向地方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反映各种意见的渠道,推动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这同样适用于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体系建设。国家创新、组织创新,往往从个体创新开始。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的建设中,要注意把创新研究的整体协调与自我个性张扬有机结合起来,珍重个性和个性化研究,使个性化研究成果得到尊重,纳入集体创新之中,这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体现。通过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做到尊重人才、聚拢人才、人尽其才,使“以人为本”理念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体系运行的着眼点和着力点。

(四)牢记社会实践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创新发展的源泉

作为认识社会实践的哲学社会科学,离开社会实践,也就毫无存在价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衡量理论创新成效的唯一尺度。只有注重实践的理论研究,才能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和社会实际,对前人的基本理论观点进行创造性的发展,做出符合时代和社会实践要求的新的阐释和说明,进行理论创新。哲学社会科学只有深入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去,才能对现实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做出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科学回应及对具体问题做出科学的理论回答。

(五)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明确方向

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十四个如何”,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亟须探索、在理论上有所创新的重大课题。问题明确了,就要集中各领域的学科学术带头人和研究者的智慧,联合攻关,以求取得实质性突破,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体系的绩效。

三、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机制创新

(一)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良好运行机制

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各级党委宣传部门、教育部门、组织人事部门,各级社科联组织和各高等院校、党校、研究机构要各司其职,各展优长,形成合力,构建起理论创新的良好运行机制。这一机制应体现两大功能。

第一,整合功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体系要充分发挥对研究力量的整合功能。据专家预测,未来的科学技术很可能在各学科之间的交叉领域形成新的科学前沿,发生新的突破。现代科学越来越趋向于复杂和综合,许多重大科学成就的取得,往往都是来自交叉和边缘学科。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已成为未来科学发展的重要特征,以合作与竞争互动为特征的高水平科学家群体,已成为当今科学研究的主导性力量。这就要求加强社会科学研究队伍和自然科学研究队伍的联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新的整合,发挥出新的威力。当前,地方社科界闭塞现象依然严重,小生产的影响仍阻碍着人们的观念创新,门户主义、小团体主义和行会思想时有增长,跨学科、跨领域的交流更少,这显然落后于交叉学科已成现代社会基本主导的潮流。

第二,平抑功能。浮躁是科学的大敌,而浮躁之风在社会科学中存在已久。有的仅有“创新”的冲动,缺乏创新所具备的种种条件,特别是必备的心态、知识、见识和人格;有的自诩是创新的成果,实际上是上不接天际、下不接地气的梦话呓语;有的是抄国人洋人甚至侵占学生研究成果。出现这种情况,固然同一些社科研究人员的个人素质有关,但同现行有关政策的引导也大有关系。如今,教研人员的晋级任职,都免不了有一年内在核心期刊发表多少篇论文、承担多少个国家或省部级项目的研究任务等要求,这就使一些社科工作者迫于既得利益,忙于“一年磨十剑”的平庸之作,很难达到“板凳坐得十年冷,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界。针对眼下浮躁和急功近利等不良现象和做法,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体系要注意发挥平抑功能,使学者们毫无后顾之忧地在社科领域里潜心研究,尽情地发挥创造力,以期出现更好的成果。

(二)要科学把握社科研究的难度

“社科研究”这个概念,本身就意味着要有难度。没有难度的问题何必要“研究”?可见,没有难度,就不是社科研究,就没有社科价值。社科工作者在选题的时候对这一点应该有明确的认识。由于社科研究必然要有难度,所以需要专门的努力,不是可以随便干的。一般来说,研究的难度越大,社科价值越高。社科价值与研究的数量无关。因为一个专业男子跳高运动员,一千次跳过1.5米还是不及格,而只要一次跳过2.5米就创造了世界纪录。事实上,一个学者或者一个科学研究小组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多项高难度的研究。追求数量很可能会降低难度,削弱社科价值。如果研究机构的考核和奖励制度主要是统计学者每年发表多少论文,那么就会使许多人不顾难度而追求数量,使他们很少或者根本不考虑自己的文章是否真正具有社科价值。

(三)把握高起点是优化社科资源配置的主要机制

所谓高起点就是既面对当前实际,又超越社会实践的现实,以实践发展的未来趋势为着眼点,力求引导社会实践发展。研究课题的确定比研究更为重要,它既是研究的结果,又是党委、政府具体行为目标的长期、中期和短期的需要,它在很大程度上起着导向的作用。

高起点是社会科学创新的题中应有之义。首先,高起点减少了中间环节,节省了阶段成本,减少了研究过程的弯路。例如,把一些缺乏完整意义的小课题安排在相关的大课题中解决。其次,高起点对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带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一些低起点的课题,虽然能够满足一时之急需,然而实行起来也需要许多零散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些问题如果放在一些大课题中解决就比以小课题单独立项的方式解决更好。再次,高起点课题能够使其与全省、全国乃至世界的发展相联系,从而更好地利用外部条件。当然,高起点并不是主观任意地想象出来的,不是脱离现实可能的随意超越,而是在课题的选择上通过“大坐标定位”而产生的,即通过参照我国和世界研究的维度来实现课题的个别性、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统一。

(四)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原始创新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原始性创新的艰巨性。所谓“厚积而薄发”,在科学研究中是没有半点儿捷径可走的。近年,有些人开始陶醉于我国基础研究所取得的成绩,急于取得诺贝尔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等这样的原始性创新奖项,有些人甚至为我国何时获得诺贝尔奖规划了时间表,这其实是一种不科学的态度。客观地说,我国在一些领域具备获得原始性创新成果的可能性,但是,获奖不是科学研究的目的,我们的目标是提升自己的哲学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水平。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需要更多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科学研究工作者。正像一些老科学家说的,科学研究需要坐得住“冷板凳”的人。从研究者到管理者,只有这样的人越多,我们的原创研究才能扎扎实实地往前推进。

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关键是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一)全党要进一步提高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性的认识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反复证明,哲学社会科学的停滞和落后,必然导致思想理论的僵化和社会实践的挫折;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必将推动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为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进一步提高全党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性的认识,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必须加强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确保研究机构的领导权始终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里。要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认真研究和及时解决哲学社会科学在不同时期所遇到的各种重大问题。要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列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将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四个同样重要”的精神落到实处。

(二)建立健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

一是建议在市、县两级成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为贯彻中共中央3号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领导,市、县委可成立以主管书记为组长,常委、宣传部长为副组长,市、县委宣传部负责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做到三个结合,即结合本地区的三个文明建设的发展思路,用科学理论作支撑和论证;结合理论中心组学习,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结合本地区独有的区域特色研究,探索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成功经验,发现培养一批功底扎实的理论研究骨干。二是建立县市区社科联,解决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如水上浮萍无根基、上下断档的问题,扩展和延伸哲学社会科学的触角,把“提高全民族哲学社会科学素质”的要求落到实处,改变人们认为哲学社会科学高深、遥不可及的认识误区,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纳入县市区目标管理。县市区按人口多少,机构设置1~3人,工作职责放在宣传部。社科联主席、副主席一般由宣传部部长、副部长兼任,设一名副科级干部任专职秘书长。新组建的社科机构,业务上接受市社科联的协调指导,具体工作目标由本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三是成立市级社会科学院,加强对全市理论研究的引领。成立市级社会科学院十分必要。它可使地方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在协调指导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可以宏观把握社科理论创新、科学决策论证、研究成果转化;可以研究哲学社会科学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保证市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可以建立有效的研究机制,通过实行课题立项招标制度,形成以项目为纽带,以课题负责人为龙头的研究机制。市社科院可挑选经长期实践证明在社科界具有较强竞争潜质与能力的研究精英,充实到社科研究中来。

(三)建立地方哲学社会科学系列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