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4 15:13:29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论文篇(1)

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以及学习特点,小学教育阶段可以再进行细分:一、二年级为低段,三、四年级为中段,五、六年级为高段。不同的层次阶段分别设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就小学低段而言,其教学目标主要是对学生交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如果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呢?

一、明确教学目标

就目前小学低段教育的课程讨论热点来看,其中语文究竟是什么,如何有效实现课程教育改革后的语文课程教育目标等问题成为广大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热议的话题。从一系列问题探讨的结果来看小学低段语言应用的有效教学,建议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应明确相应的教学目标,在目标的指引下,对具体的教学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通过课程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的统一结合,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以及学习过程中的语言应用能力。教学目标的明确,教师首先应对课程改革的相关文件进行系统的学习,在对文件进行学习之后,将所有文件的思想进行汇总,然后通过熟悉教材,将文件思想应用到对教材的理解中去。就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的教材来看,在正式课文开始之前,它设置了入学教育部分,这一部分中由“我的家”“我爱拼图”等内容组成。通过课程教育改革的相关指导我们可以得知,入学教育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为后面章节内容的学习进行铺垫,重在了解。明确这一主题后,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应侧重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启发,在启发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语言表达,如通过家庭人员的组成以及怎么称呼等问题进行训练,为后面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提高进行适当的铺垫。

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

就小学低段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发展特点来看,他们拥有较强的可塑性,换言之,即他们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超常的模仿能力。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日常的语言教学之外,还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为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提高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以及条件。如就《春晓》一诗的学习为例,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互联网等信息平台收集一些朗诵的音频资源,课程的前半段时间,教师可以着重用来帮助学生对诗句的内容进行理解,以及对其中一些难字难词的书写教学,当学生对诗句的内容以及书写都没有太大困难时便可以进入多媒体教学环节了,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在多媒体播放的过程中进行跟读,并提出相关要求。要求的提出应尽量通过鼓励的方式,如教师可以提示学生,看完视频之后,如果谁主动为大家朗诵一般的话就可以得到一份礼物。通过这样的激励方式,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就会注入较多的精力,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同时还能有效达到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跟读实际上就是一个模仿的过程,当学生模仿到一定熟练程度时,其对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自然而然就会得到一个提升,这是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

三、活学活用课堂氛围的营造

如果说多媒体资源的有效利用是一个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的话,那么营造一个活学活用的课堂氛围就是一个跨越式的提升过程。小学低段的课时较为有限,在有限的课时里要想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除了教师备课的有效性进行支撑以外,更为重要的是将课堂进行最大限度的延伸和应用。活学活用的教学方式在高年级的应用已经比较普及,在传统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中,考虑到低段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局限性,活学活用这一教学手段很少用到。现阶段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孩子的信息世界也逐渐处于一个爆炸的状态,每天进入他们视野的信息量越来越大,暂且不论这一现象是好是坏,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它为低段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学活用提供了大量的素材。通过教材我们可以知道,《王二小》一文讲述的主要内容是王二小在紧急关头,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营救了村民,并且将敌人带进包围圈。结合这一课程内容,教师可以创设相关情境,对学生进行迁移提问,如,如果你是王二小,你会怎么做等。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以及对王二小的行为有了一定认识,通过提问将课程内容进行活用,从而激发学生的迁移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经过思考后,教师可以邀请学生进行发言,在发言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自己想到的以及认识到的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这一过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可谓一举两得。

活学活用手段在课堂中的具体应用,教师除了对文章情境的迁移发挥之外还应进行的是对某些字词的活学活用,在进行每一章节的生词教学时,学生基本掌握了词语的大意之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堂造句。课堂造句的作用是两方面的,从教师方面讲,在造句过程中可以看出学生对词语的理解程度是否到位;从学生方面讲,不仅加深了对词语的印象,同时还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

四、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加强小学低段的语言文字运用,教师在熟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还应对相应的课程目标进行准确的把握,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课堂形式,同时利用活学活用的教学手段,及时加深学生对文字的印象,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语言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蔡萍飞.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课堂阅读能力培养浅析[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2,12.

[2]王萍.低段语文教学生活化策略[J].学子(教育新理念),2013,2.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论文篇(2)

小学低年级书面习作的练习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而这对于小学低年级儿童来说仍存有很大的难度,究其原因之一就是当前小学低年级儿童书面语段的生成能力还比较弱。这与小学低年级儿童语段的生成和培养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当前小学低年级儿童语段的生成和培养存在很多问题。

一、小学低年级儿童语段的生成和培养的现状

为了完成本文的习作,笔者对芒市城区3所小学的13名教师,35名二年级小学生进行了访谈,通过分析整理,了解到目前小学二年级儿童语段的生成及其培养的基本现状。小学二年级正值习作入门时期,这一时期的语段生成及其培养对小学二年级儿童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调查,笔者了解到芒市城区的数所小学的二年级语文教师都很重视这一时期的书面语段教学,并按照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依据教材的安排加强书面语段的习作训练,主要让学生进行写话训练,并试着联句成段,能够利用书面语段清楚地描述事物。然而,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语段生成能力并不高,联句成段的能力还比较弱,在他们的书面语段习作中,一段话往往是几句话的拼凑,很难清楚地描述事物,而且常出现同学之间语句表达雷同的现象。

二、小学低年级儿童语段的生成和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低年级儿童语段的生成存在的问题

1、低年级小学生正值从书面语到口头语的转变时期,这一时期主要进行写话训练,习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活动,而且,要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这种心理活动,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讲,仍有一定难度。当教师要求学生进行写话训练时,很多学生不明白教师的用意,导致小学生往往是为了完成作业、应付考试,得到教师的表扬,不挨教师和家长的批评等进行写话训练。

2、学生书面语段生成能力较差

二年级小学生在进行书面语段的习作时,常感到无话可说,即使有话可说的同学却又不知从何说起。书面语段习作中“词汇单一”和“表达不清”的现象尤为突出,很难做到言之有序,常出现时间先后无序,空间混乱的问题。不会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一段话中,中间停顿都用逗号,句末一律用句号。或者想什么时候加标点符号就什么时候加,不管句子是否完整。许多学生的习作,记事就纯粹记事,平铺直叙,对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都是“流水帐式”的,整篇习作的话题不明确,抓不住语段的主要内容。

3、学生缺乏习作的兴趣,信心不足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不知道为什么教师让他们进行书面语段的习作,不理解教师的用意,更没有意识到语段习作是他们提高认识水平、思想道德水平、培养美好的情操的途径之一。学生本身就对习作有畏难情绪,加之我们教师拔高习作要求,致使学生们在习作中得不到肯定,就越来越怕习作,这样使得学生缺乏习作的兴趣,习作自信心严重缺乏。

(二)小学低年级儿童语段生成能力的培养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习作动机没有得到激发。在小学二年级的习作教学中,教师更多是依据教材的编排指导学生进行习作训练。具体而言,主要是进行一些简单的写话训练,而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写话训练时,并没有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习作动机,力求让学生在习作入门时就喜欢上习作,端正习作的动机。通过写话训练,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习作习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大多数二年级的小学生的习作动机并不端正,好多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不是因为喜欢习作,意识到习作的重要性而进行写话训练。

2、教师有意或无意间拔高习作要求。在书面语段习作教学中,很多教师总是拿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学生,认为好的习作应语句通顺,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等。于是对学生的习作评价不高,这一做法不科学,不理性,势必造成习作要求的拔高,没有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不利于习作教学的顺利进行。而当教师发现学生的习作未能达到习作要求时,又找不到很好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习作指导以帮助他们提高书面语段生成能力。

3、低年级的习作教学体系还不够健全。在习作教学中,许多教师对学生的习作指导大多是依据教材的编排,而不能保证学生习作训练的量。例如某一单元的教学要求是关于“物”的写话训练,教师在进行指导时,教给学生习作的方法后,训练较少,就转入到另一领域如“事”的写话训练,这样不利于学生对“物”的写话技巧的掌握。另外,习作教学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学生完成习作后,教师常是逐字逐句地批改,然后是整节课的讲评,指出同学常犯的语病,再读几篇优秀的习作,并指出它们“优秀”在何处,让其他同学向其学习,此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很难激起学生习作的热情。

4、注重课堂训练,忽视了让学生到实际生活当中去感受和体验。重视习作知识与技巧的传授指导,忽视了引导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观察、感受和积累。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流自然活泼的昼夜不息。”生活是习作之本,丰富多彩的生活为习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而小学低年级的习作往往只停留在课堂上,没能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融入社会,用自己的眼睛与心灵去观察周围不断变化的事物,并且时时处处留心身边的事物。

参考文献:

[1]骆小所.现代汉语引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论文篇(3)

语文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学习语文的主要目的在于学习如何与人沟通交流等。语文写作教学是提高学生与人沟通交流能力最重要的教学部分。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尤其是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讲,语文写作的学习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识字能力,增强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水平,另一方面,语文写作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增强语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促进学生使用语文语言来生动、有效地表达自身想法能力的提升。语文作文的学习,是学生未来学习、工作、生活的基础,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低年级语文写作教学目标

小学低年级语文写作的教学侧重点相对小学高年级来讲,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语文语言基础十分薄弱,需要教师在语文写作教学中提升在语文基础这方面的重

视度。

1.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

小学低年级学生普遍识字、写字能力并不太高,尤其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许多常见字词还不能完全认识、会读、会写,而对于语文写作来讲,字词是最基础的砖瓦,是语文写作的根基。因此,小学低年级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增强学生使用词语的规范性

小学低年级语文写作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就是增强学生使用词语的规范性,就是指,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不同词语的使用环境、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具体含义等等。小学低年级学生在词语理解、词语使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障碍,因此,小学低年级语文写作教学要求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将学生使用词语规范性方面作为一个重点展开教学。

3.让学生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性

逻辑性是学生提升自身语文写作能力的重要前提,逻辑性具体来讲,就是指段落之间每个句子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联,防止出现“头上一句,脚上一句”的现象。因此,小学低年级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注意句子之间逻辑性,这也是提升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必经之路。

二、优化小学低年级语文写作教学的具体措施

1.引导学生进行语文作文阅读

优化小学低年级语文写作教学需要教师将语文写作和语文阅读教学结合起来,从作文阅读的角度出发,不断帮助学生积累素材。在引导学生进行语文作文阅读时,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对优秀的小学低年级作文进行有效的筛选。例如,在开展《我的妈妈》写作教学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相关的优秀作文进行阅读,积累学生关于描写妈妈的素材、词语等。

2.指导学生开展对段落、句子的复述

复述是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帮助学生减少作文语病的重要措施。因此,教师在优化小学低年级语文写作教学时,要注重指导学生进行相关段落以及句子的复述。例如,在开展看图说话方面的作文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规范作文后进行复述,让学生具体描述图片的内容等。

3.督促学生展开初步的仿写练习

仿写训练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开展语文写作学习的一个步骤,具体来说,仿写就是让学生按照给出的句子或段落进行类似的描述等,这是提升学生句子之间逻辑性的重要途径。例如,在展开《春天来了》仿写训练时,教师要督促学生对“春天来了,柳树都绿了,小草都发芽了,花儿都开了,鸭子在河里游来游去”这句话进行仿写,将柳树、小草、花儿、鸭子等意象换成叶子、迎春花、小鱼等。

综上所述,小学低年级语文写作教学要注重对学生语文基础的提升,尤其是对小学一年级学生开展语文写作教学,教学重点要放在通过语文写作教学提升学生的识字认字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以及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方面。针对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教师在开展语文写作教学时,要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相结合,多读才能给学生的写作积累素材。教学中强调多读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复述、仿写的训练,复述和仿写训练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运用语文句子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句子中语病出现的频率,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优化小学低年级语文写作教学水平。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6-0248-04

一、引言

党的十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第一次把生态建设提到了一个战略高度。生态建设不仅指自然生态的保护和统筹,同时也要注重人文生态的发展。在这里把这种人文生态思想应用于教育理念中,提出了低碳教育理念。

“低碳教育是从传统教育出发,最大限度地利用受教育者自身因素以及环境因素,使受教育者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和环境资源优势,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过程的资源浪费问题,从而做到减少教育过程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教育低碳、绿色。”

早在1902年,美国的实用主义以及符号学的创始人Peirce就提出了语言的模糊性的观点。他的研究表明由于语言存在着模糊性,因此语言范畴内的词义、语用、表达等都存在着模糊性。1923年英国哲学家罗素发表了他著名的《论模糊性》,这是模糊语言理论初步形成的标志,他认为整个语言或多或少是模糊的。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也提出了和罗素一致的观点,他支持语言的模糊性,但是更加强调适合表达目的性的表达方式。到了1965年美国家控制论专家查德(L. A. Zedeh)在《信息与控制》(Information and Control)杂志上发表了题为《模糊集》(Fuzzy Sets)的论文,在这篇论文中他提出了著名的模糊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为语言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这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科学方法论的变革。自此,一系列语言类新科学由此产生:模糊语言学,模糊心理学,模糊逻辑学,模糊数学,模糊修辞学等。

在经过对模糊性理论的初步研究后,提出了英语文学教学中的模糊性的观点,目的是变革教学方法,用更加科学的手段来完成教学这一复杂的任务,以实现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自身文学素养,来完成英语文学教学的目的,实现课堂教学的低碳化。

二、英语教学模糊性提出的理论基础

以模糊性理论、接受美学、教学理论等作为研究的理论依据,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伯特兰・罗素的《论模糊性》从哲学角度对语言的模糊性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R. M. Kempson在《语义理论》一书中也提出了词语的模糊性问题,他将词的模糊性划分为四种类型,即:指称模糊(referential vagueness),词义的不确定性(indeterminacy of meaning),词项意义缺乏确指(lack of specification),词项确指意义的析取(disjunction);这与哲学家罗素(B. Russell)的“一个词语具有一个或多或少的模糊的意义。”以及美国哲学家布莱克(Black)的:“模糊性,虽然是模糊的符号所表示的那个系列的一个客观性质。”的观点相一致。到了1965年,美国科学家札德(L.Zadeh)撰写了《模糊集合》的论文,在论文中他利用“隶属函数”的概念第一次运用数学方法描述模糊这一概念,自此模糊性这一定义在哲学、语言学、翻译学等诸多领域被广泛地接受和深入地研究。由于模糊概念的广泛认识,利用模糊性理论,以及低碳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在英语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对文学教学中的语言界线模糊性、艺术形式界线模糊性、鉴赏能力界线模糊性、教学手段界线模糊性、学法指导界线模糊性、学习动机界线模糊性等方面的进行深入的探讨。

英语文学教学不仅要涉及文学的鉴赏能力,还要涉及教学手段问题,在这种模糊性的理论基础上,尤其注意接受美学的文学鉴赏理论,这一理论和我们以往的文学鉴赏模式有了很大的不同,上个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联邦德国的文学史专家H.R.尧斯和W.伊泽尔提出,文学作品的鉴赏在于读者对作品的接受程度、反应能力、阅读过程中读者应用自己审美经验以及接受效果去实现文学的社会功能。这一理论使得英语文学教学更注重读者及其阅读活动,而不是作者和文本,这是人文主义的复兴,也是文学作品鉴赏的历时模糊性的基础。

英语文学教学是一个以提高学生鉴赏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活动,与以技能提高为目的的教学活动有本质的去区别,因此在模糊性及低碳教育理论指导下的英语文学的教学活动中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形式的多元化使用,学生心理积极因素,学生自身的学习动机的激发等多种教学理论形式都会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注意受教育者自身原有的文学素质,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元化的调动手段为学生发挥学生的潜在优势,这与低碳教育理念相吻合,也是本研究所提出的教学模糊性的又一理论核心。

三、低碳教育与英语文学模糊性教学的实践及结果调查

对多年英语文学教学实践进行质化和量化的分析,对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活动,所采用的文本资料、声像资料、教学方法、鉴赏分析方法,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反馈、学生的自主活动等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研究,素材全部来自于东北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的教学实践,为了研究的需要对07、08两届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把教学资料、以及调查结果利用Excel统计功能对其进行定量的分析和处理。

经过了大量的教学实践以及学生接受心理调查的基础上,认识到英语文学教学不是基于英语文本表现形式的阅读实践的过程,而是学生内在的文字感受能力,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内心共鸣,这不是单一的英语阅读,或是某一种教学方法能够实现的,因此在这里我们倡导英语文学教学的模糊性,目的是打破文学教学中的语言障碍,形式障碍,采取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从多角度探讨让学生获得文字鉴赏表面背后的文学鉴赏能力的本质改观,这是文学教学的最高境界。

学生在英语文学学习中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目前的八零后及九零后学生,对于文字的敏感度降低,学生对于纸质书籍、文本自身的兴趣程度远远低于六、七十年代,这与网络的冲击有着密切的关系,另外目前学生的娱乐活动越来越丰富多彩,书籍对于他们在很多社会因素和历史因素的冲击下已经处于一种不很乐于接受的状态,由于多年来学生们的读书仅限于与课程相关的内容,在高中阶段,为了过高考这一独木桥,不仅是家长不允许阅读课外书籍,就连高中的班主任也会严令禁止学生阅读与课程无关的书籍,这样学生的阅读习惯就出现了问题。很多学生甚至没有真正地阅读过一本文学书籍。另外外语教学多年来也处于技能培训的状态,学生以解决字词问题为主,很多时候学生在肢解后的语法、句法分析中,根本无暇顾及篇章的含义。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学生的自然状况、对于文学的喜爱程度,以及学生自身对于学习的认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调查对象是东北石油大学外语学院07、08两届学生,在受调查的123张问卷中随机抽取了100张问卷,现将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四、结果分析引起英语文学教学改革

从以上统计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目前学生的阅读兴趣广泛,对于文学的执着程度一般,从表1学生自然情况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学生的自然状况对于爱好的影响很大,有艺术爱好的学生多来自于县城或城市,文学爱好强烈的学生一般是出身于父母受教育程度偏高,家境相对比较好的家庭,但是也有例外,爱好诗歌的13名同学中有9名来自于农村,并且这9名同学中有3名是从事诗歌创作的小诗人。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一个学生的自身爱好来说,家庭和社会背景是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的,这应该是和从小养成的阅读、生活、娱乐习惯有关,这符合低碳教育理论中关于家长在教育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的思想。针对这种情况在文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不能单纯地讲授文学作品文本自身,还应该开发学生的内在机制,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汲取。

从表2学生文学、艺术、体育喜好情况我们可以看出,有艺术爱好的同学多数都对文学感兴趣,而爱好体育的同学中喜欢文学的人数相对比较少,这说明,文学与艺术的相通性,在鉴赏方面文学和艺术有其不可忽视的内在联系,艺术是听觉和视觉美的鉴赏,而文学是人们通过文字想象然后到欣赏的过程,如果一个人有艺术鉴赏力,他的想象力是丰富的,这种能力是一种内在的能力,也是文学欣赏中必须的。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开拓学生的想象空间,把文字、影像等多种因素结合起来将是文学教师的授课目的之一。

从表3学生阅读情况分析可以看出,学生的阅读情况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传统意义上的阅读范畴,他们的阅读已经囊括了各个领域,并且由于学生的爱好不同,他们的阅读兴趣明显不同,但是这里面包含着一些被动阅读的因素,比如说英文原版诗歌的阅读,是全员性阅读,但是这并不是出自于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仅仅是因为这是授课内容之一,进一步调查表明,真正阅读过英文原版作品的仅是个别同学,而能够把一部原版小说读完的同学就更少了,因此这就给我们的英语文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引导学生阅读,尽管许多同学都认为诗歌很难懂,英文诗歌如果没有任务要求就更不会有人去读了,但是教学过程中发现,教师的引导得法,学生会很快理解诗人的意图,和诗歌的含义。另外作为文学教师不可对于文学之外的阅读有抵触,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接触各种阅读材料,有助于学生阅历的增加,也有利于文学鉴赏力的提高。

五、如何在英语文学教学中实现低碳教育

文学鉴赏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文学教学也应该是一个复杂的思维开发的过程,而英语文学教学的过程,由于存在着语言和文化上的一些因素就显得尤为复杂。这里提出基于低碳教育理念下的英语文学教学模糊性的教学理念,目的是能够更好地完成这一复杂的过程。

(一)英语文学教学中的语言形式的模糊性

文学鉴赏是人的一种能力,是体现人的素养、文化、知识水平、思想境界等多方面的一种综合能力,这是内在的,与所欣赏作品的语言形式没有关系,比如在讲授意象派的时候,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意象的含义,首先用学生们早已熟悉的中国古典诗歌,马致远《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来讲解意象的含义,在学生理解了意象的基本含义后,我们再让学生去欣赏庞德的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

这样学生就能够凭借自己对于意象的理解更加深刻地理解这首诗的含义了。

(二)英语文学教学中的艺术形式模糊性

各种艺术形式之间是有着某种内在联系的,从学生的调查中我们已经验证了这一结论,培养一个人的文学鉴赏能力不仅涉及到对于文字的理解能力上,因为文字是要读者内化成一种形象在人脑中起作用的,在文学教学中我们不排斥其他形式,比如名著改编的电影、比如原著的插图,或是声像资料等等,把多种艺术形式引入课堂,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多层面感受,也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符合多维化教学手段。

(三)英语文学教学中的鉴赏能力模糊性

文本、文字本身存在着模糊性,那么基于文本和文字的文学鉴赏也必然存在模糊性,这种模糊性体现在文学鉴赏是复杂的内心活动,从思维的角度看这种思维活要涉及鉴赏者诸多内在思维系统,作为提高文学鉴赏能力的教学活动,所要完成的任务涉及思维的多层面,因此作为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受众的多层面的内在因素来实施自己的教育活动。

(四)英语文学教学中的教学手段的模糊性

教学活动是要在某些外部因素的支持下完成的,因为文学教学有其复杂性,我们的教学手段也要避免单一性,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影像、声音、英语文本、汉语文本、英语文字理解方法等多种手段来完成。在教学方法上也采用多维化的教学方法,避免教学方法的单一性。这些手段的综合运用恰好体现了教学手段的模糊性观念。

(五)英语文学教学中的学法指导模糊性

调查中显示,尽管学生学习了很多年英语,但是多数同学的英语学习依然停留在技能学习的层面,让他们利用英语文字以及英语思维去鉴赏文学作品仍然存在困难,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抛开文本的语言形式,去欣赏内在,这就成了引导学生改变学法的一个重要任务。另外文学作品的欣赏是与读者的生活阅历密切相关的,教育者引导学生增加生活阅历也是学法指导的一个方面。生活阅历的增加、文字感受力的增强与文学鉴赏课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却是内在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学法上的指导具有全新的模糊特点。

(六)英语文学教学中的学习动机的模糊性

学生曾经疑问英语文学课对于就业有着怎样的意义,回答是没有必然联系的。如果把学习英语文学作为将来就业的手段恐怕是过于牵强的,但是必须承认,一个人的文学素养的高低应该是这个人的个人素质的充分体现,那么如何去激发以提高素质为目的的学习动机,是一个复杂的工作。

综上所述,英语文学教学是一个基于文学鉴赏的教学活动,由于文学鉴赏活动的复杂性,加之英语文学教学又涉及文本的语言形式的问题,使得英语文学的教学活动变得尤为复杂,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复杂的教学活动,实现英语文学教学低碳化,提出了英语文学教学中模糊性问题,而这种模糊性的教学实践必将带来我们教学方法上的变革。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论文篇(5)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教学标准的转变,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也在进行调整和创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激发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运用创新型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开展情境教学,贴合生活实际,从而真正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一、小学语文教学特点与现状

在以往的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较少且简单,教学模式多采用灌输式文字教学。单纯的文字教学会让学生感到语文学习过于乏味,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此外,教师庄正、严肃的教学状态会让学生感到畏惧,害怕与教师沟通,不敢向教师提问,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导致课堂气氛紧张、沉闷。

二、提高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避免让学生产生紧张、压抑的情绪。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对于存在疑问的问题也可以跟学习小组内成员进行交流,并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对小组内出现的集中性问题进行解答,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

2.情境教学,融入生活。课堂气氛较为压抑和紧张,会让学生感到坐立不安,精力不集中,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难以提高。在课文教学时,教师可以将课文内容设置为一个具体的情境故事,如在学习《我要的是葫芦》课文中,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分别通过对话等方式展现故事的感彩,通过领略故事的起伏来感受文章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以及主人公的内心感受,体会主人公的语言和内心活动,从而更好地解释其想要葫芦而不要叶子的内心活动。在阅读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对文章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3.多元化教学模式的融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前,小学生对传统教学模式感到枯燥乏味,渐渐失去兴趣。因此,在低年级小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融入更多创新型教学手段,如在学习《坐井观天》的课文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在课堂上通过屏幕来展现青蛙坐井观天的情形,具体生动的形象和视觉效果势必会提高学生对课文的专注力,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发现问题。教师也可以应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处理教学课件,将传统的灌输式文字教学制作成动漫、图形或者视频,让单纯文字教学手段转变为情趣化教学手段,小学生会对视频或者图像等更感兴趣,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4.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很多教师受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学过程中往往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将自己课前准备好的课件和教学方案等进行展示,按照方案的步骤进行授课,甚至会直接讲解习题答案,看似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W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以往的教学思路。

5.开展课外活动。要想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就要加强课外活动的开展,并选择有积极意义的课外文章供学生进行阅读。定期开展课外活动,在活动中融入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并将活动中的实例与课文内容关联,让学生从生活实例中感受到语文思想的精华,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总结

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至关重要,不仅关系着小学生后期学习中思维方式、语言表达习惯、思考和分析能力的提升,还影响着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认识。因此必须要采用新型教学模式,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论文篇(6)

(一上《三个小伙伴》教学片段)

师:今天,我们和小野猪、小象、小袋鼠一同上山来栽树,好不好啊?

生:(齐)好!

师:坏了,三个小伙伴忘记带锄头了,谁来帮他们想想办法呢?

生:小猪可以用嘴巴拱土,这样拱出树坑来。

师:(多媒体映示猪拱树坑情景)谁来扮演小猪拱树坑?(边问边拿出小野猪头饰。一学生上台表演,大家笑。)

师:(期待的表情)表演得好不好?

生:(齐)“棒棒棒,你真棒!”

师:树坑挖好了,接下来该干什么呢?

生:运肥料。

师:可是口袋没带,怎么办呢?

生:小袋鼠胸前有个口袋。

师:(多媒体映示相应段落,引读)谁来当聪明的小袋鼠呢?(拿出袋鼠头饰。一生表演)

师:同学们,他表演得怎样?

生:(齐)“棒棒棒,你真棒!”

[简评]这节课,教者的教学思路还是清晰的,但是掌声一次又一次地响起,“棒棒棒,你真棒!”充斥课堂,真像是在开表彰会。

:语文课还是才艺表演场?

(二下《台湾的蝴蝶谷》教学片段)

师:来到了蝴蝶谷,给人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

生:蝴蝶很多。

生:蝴蝶很漂亮。

生:有各种各样的蝴蝶。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课文哪些自然段描写了这么美的情景呢?

生:第2自然段。

生:第3自然段。

师:“像谁在空中撒了一把五颜六色的花瓣”,是真的有人撒花瓣吗?(边问边提一个装有花瓣的小篮子,把花瓣撒出来让学生看)

生:(齐)没有,是蝴蝶在飞。

师:谁愿意当蝴蝶,谁来扮演树林?(教师在排头当大蝴蝶,小蝴蝶跟在后面,师一边飞,一边提醒小蝴蝶穿过树林,一边鼓励其余的学生加入进来。这样,几乎是全班同学一起跟着老师在教室里穿梭……)

[简评]此时此刻,路过教室的人一定以为是老师和学生在做捉迷藏游戏,或者是大家在进行才艺表演呢!

案例:语文课还是在放羊?

(一下《识字8》教学片段)师:“晴天”的“晴”为什么是日字旁呢?

生:因为太阳出来了,天就晴了。

生:因为天气晴不晴跟太阳有关系。

师:谁会用“晴”再扩个词呢?

生:阴晴。生:晴朗。师:看一看今天的天气,谁会用“晴”说一句话呢?

(师让四人小组展开讨论:“清、请、情、蜻、晴”为什么部首不同。随后教师觉得气氛不够活跃、学生不够大胆,鼓励学生可以下位自由组合讨论。课堂上顿时热闹了,学生有的移板凳,有的下位找同学组合,有讲话的,有怀着好奇心下位看其他小组如何合作的,有的干脆不参与讨论,做起小动作来。嘈杂、纷乱持续了5、6分钟,教师喊停,开始反馈。)

[简评]这环节,学生与其说是合作讨论了5、6分钟,不如说学生玩了5、6分钟。从反馈的效果来看,小组合作讨论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分析和对策

以上列举的三个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片段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闹,教师在课堂中都想体现新课改精神,但结果却造成了课堂的混乱,效果并不理想。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怎样让语文课不再“感冒”呢?

1.掌声求精见真情。掌声,是一种鼓励,一种赞扬,更是一种信任和肯定。课堂需要掌声,它有利于活跃气氛,鼓励发言者,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但切忌掌声泛滥。在上面《三个小伙伴》的教学片段中,树坑挖好了就要“运肥料”显而易见,还需要“你真棒”那样的齐声褒奖吗?学生表演得好与不好,不应是教者问出来的,学生自发的掌声才有价值。

2.表演求真化难点。语文课堂中的表演,不仅可以增强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信心,还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和生活的联系。但教师不能为表演而表演、为求热闹而表演。课堂上的表演一定要以突破难点,或把学生带进文本创设的情境中,增强对文本的理解作为出发点。上面《台湾的蝴蝶谷》教例,教师示范撒花瓣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有的同学在找地上的花瓣,课堂从这儿已经开始乱了。蝴蝶在花丛、树林里穿梭,这些学 生是有生活积累的,再说,学生扮演树林、花丛,效果也不理想,只能在一起闹着玩而已。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论文篇(7)

二,工作要点和策略:

加强学习,更新观念,积极稳妥地做好新课程实验工作

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教育创新,课程改革的全过程都需要不断的学习.我们要结合新课程的实践活动,帮助广大教师树立新型的教学观,人才观,评价观和课程资源观.

1)认真组织好第三次县级学科培训(分两个阶段进行).调整培训模式,增强针对性和时效性,培养一批课改骨干力量.努力探索与教研,科研及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新模式.

2)研究和改进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常规和课堂教学评价.

3)召开课程改革实施工作专题研讨会,组织"走进新课程,实践新理念"的教师论坛活动.

4)试行《湖州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与评价》方案.

5)积极探索和研究新课程理念下的考试内容,方式的改革和促进学生发展学业评价方案.

6)配合市,县教育局,积极做好"省课改成果巡礼"的参展准备工作.

2,加强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工作

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是实践性,指导性很强的工作.

1)完善一日集体调研制度.本学期在调研活动中将选择有代表性的学校,帮助总结成功的经验,并予以推广

2)配合市教研室,加强对高中段教学的研究和指导工作.研究05年高考对策,收集,整理和研究新的高考信息及其措施,供学校,教师参考.

A)组织中学教研员对高中段学校进行集中教学调研(重点是昌硕高级中学);各科教研员根据各校学科的实际情况,经常到学校了解情况,指导,帮助高三教师搞好教学工作.

B)组织好高三"期末调研"考试,阅卷及分析工作.

C)重视高一,高二年级的教学指导工作.要与各校教师一起进行探讨,切实加强对高一,高二年级的过程管理;组织好高一,高二"期末调研"考试,阅卷及分析工作,以保证高中段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3)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情况的调查和研究,根据新课程理念,做好义务教育阶段教学管理的指导工作.做好中,小学教学质量抽测工作.

4)加强对学科教研活动质量的管理,为学校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A)本学期的各学科教研活动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主攻方向.通过活动切实促进教师业务提高,达到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合作探究的目的.

B)加强教研活动的策划和运作.活动前要有充分准备,要有目的,有计划,活动后要总结.

C)各学科教研员,要以课程改革为契机,认真组织好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评议课和实验课等多形式课型的交流,促进"课堂教学模式多样化";"课堂教学内容个性化";"课堂时空拓展延伸化";"课堂教学手段现代化".

5)继续加强初,高中学科教学质量动态评估办法的研究和改进工作;改进音乐,美术,劳技等学科的测试办法.配合督导室,基教科等科室做好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工作.

6)组织中,小学教导(务)主任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研究教学管理,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7)继续重视全县各校的教研组,备课组建设.使教研组,备课组团结协作,较好地发挥群体效能.加强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课程开发等的研究,指导和服务工作.各学科要建立和建好学科教学基地;各校教学要逐步形成学科教学特色.

8)科研向教研落实,教研向科研提升.积极做好省,市,县三级教学教研系统课题的实施工作(申报,立项,过程管理和成果推广),在学科教学科研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服务.

9)加强对高中会考工作的领导,思想重视,操作规范,切实提高各会考学科的合格率,优良率,降低会考工作的差错率.

3,加大教师培养的工作力度

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关键是有一支精良的师资队伍.加强教师教育理论,教学业务的学习,努力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以适应课改新形势的要求.

1)配合教育局做好"名师工程"的实施工作.

2)继续做好对新教师的业务指导和教学常规管理工作.

3)对重点培养和指导对象,要按计划搞好培养,指导活动.

4)建立,健全学科教师业务档案.

5)各学科在教研活动中除要抓好教师的基本功训练工作外,更要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学理论,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认真组织好学科的各类评比活动.

6)继续进行各级教学明星,教学能手,教坛新秀,骨干教师的观摩课,示范课,送教上门等活动.

7)加强学科竞赛辅导教师的培训,加强学科竞赛的组织,辅导和研究,争取更好成绩.

4,加强教研室自身建设,提高教研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教研室不论作为一个整体,还是到学科教研员个体,都必须具有良好的素质,才能提高教研工作的水平,才能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

1)组织教研员认真学习"十六大精神",自觉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努力提高政治思想素质,教育理论水平和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自觉性.真正在学习,研究和指导服务上下力气.

2)完善教研室内部管理制度及岗位工作目标,岗位考核等办法,积极稳妥地进行内部管理制度的改革.本学期要完成几个有质量的教学调研报告.

3)办好《安吉教研》安排好每期内容,职责落实到人.

4)继续关心和改善教研人员的工作条件,确保教研人员全身心投入教研工作.

5)加强教研室工作作风建设,密切与基层学校的联系,强化服务意识.虚心听取意见,进一步做好服务工作.

三,2004学年第一学期教研活动安排

(八月份)

初中语文新教材培训

初中科学新教材培训

初中英语教研组长会议

中学政治教师理论学习

初中政治新课改培训及调研工作

(九月份)

初,高中语文教研大组会议

高三语文高考总结分析会议

初中学校数学教研组长会议

高中数学教研组长会议

省初中数学优秀课评比

组织高中数学竞赛辅导活动

召开初中科学,高中化学大组成员会

物理教研大组长会议,高三物理竞赛

高中(各完中)英语教研组长会议

10,中英语听课教研活动

11,高一与高二英语备课活动

12,初,高中历史与社会教研大组会议

13,各完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调查

14,市初中思想政治优质课评比

15,传达省高中劳技信息

16,县中小学体育教研大组成员会议

17,布置中小学体育优质课评比事宜

18,新教师听课(职教)

19,中小学成绩统计分析表下发

20,全县教科室主任会议

21,小学高段语文大组成员活动

22,组织召开小学低段语文大组成员

23,小学低段语文"重培"组活动

24,小数(高段)教研大组活动

25,小学常识大组活动

26,县新课程备课活动(小学思品)

27,县小学思品大组会议

(十月份)

1,初中语文学科青年教师阅读能力竞赛

2,高一语文教研活动

3,初,高中语文优质课评比

4,全国高中数学竞赛

5,高一数学教师集体备课

初中数学新教材教学情况交流

高中数学优质课评比

市级初中自然青年教师业务素质比武推荐活动

高三化学2004高考试卷分析研讨会

10,高一化学课堂教学质量评比

11,初中自然中考复习分析会

12,高一物理新教师优质课评选活动

13,高二新教材(英语)听课教研活动

14,初中新课程教案评比(历史与社会)

15,高中历史教学片段评比

16,市地理学科论文评比

17,高三生物教研活动

18,总结03年度体育健康标准实施情况和布置下届……

19,课堂教学指导(职教)

20,高中电脑课教研活动

21,教科研成果推广

22,小学语文作文序列研究活动

23,小学语文参加全国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

24,小学语文第二册新教材第二次培训

25,小学数学,小学常识命题竞赛

26,小学数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27,小学低段数学课标交流,讨论(一)

28,小学思品培养对象活动

29,1—6年级思品命题竞赛

30,小学英语听课教研活动

(十一月份)

高二语文教研活动

高三数学教学研讨会

初中数学课改研究小组活动

召开高二化学教学指导研讨会

高三物理研讨活动,初二自然研讨活动

中学生英语能力初赛

高三英语教研活动

初中社会优质课评比

体育高考研讨会

10,体育青年教师教法培训(中,小学)

11,期中高三语文教学评价(职教)

12,初中电脑课教研活动

13,教科研活动一次(课题指导)

14,小学低段语文命题竞赛版权所有

15,实践新课程的论文评比(小学低段语文)

16,小学低段数学课标交流,讨论(二)

17,一年级教师上课比赛(小学思品)

18,骨干教师外地学习(小学思品)

(十二月份)

中学数学优秀教研组评比

湖州市高二数学竞赛

初三数学竞赛

初中科学第三批培养对象会

高中综合理科复习研讨会

初中科学新教材第二次培训

高二物理研讨活动

中学生英语能力决赛

新课改评价研讨会(历史,社会)

10,高一历史教师县外教研活动

11,高二生物教研活动

12,生物优秀论文评比

13,中小学体育检查辅导

14,职教语文教师公开课

15,教科研活动一次(课题结题)

16,承办市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评比活动(小学语文)

17,小学高段语文第二批"重培"对象课堂教学汇报活动

18,小学4—6年级数学竞赛

19,小学低段数学教案评比

20,小学电脑课教研活动

(05年一月份)

做好期末考试工作(物理)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论文篇(8)

叶圣陶曾经提出,语文当中众多内容都需要通过长时间的不断练习,最终形成习惯性的内容,才能够将其变成自己的东西。初步认识语文的孩子本身是一张白纸,作为学生的第一任语文教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在语文生涯的启蒙阶段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真正为其未来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就成为广大教师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倾听习惯培养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需要让学生在各类交际活动中,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倾听是人类必须要具备的基本能力,而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良好的倾听习惯是促进其倾听能力发展的先决条件。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各个方面的综合影响,而良好习惯是一个人终生受用的重要财富。要想促进小学低年极学生倾听能力的不断发展,教师必须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以此来保证孩子听懂语言,为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低年级学生本身的天性过于活泼,自知力不足,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各方面因素的干扰,难以保持长时间的专注倾听。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明确要求学生:会听别人说话,是一种素养,不能在别人回答问题时插话,是对别人的尊重。他人发言时,要认真倾听,内心深处思考他人的意见有何启发,自己的想法有什么区别。上述要求必须作为教学过程中最为基本的要求,使得教学过程中能够逐渐形成良好的氛围。与此同时,当某个学生回答精彩、标准的时候,可以进行集体的赞扬与评论,并抽取其他学生进行重复总结,使得学生能够在倾听的同时学会提出重点,能够进行适当的学习与补充。

二、阅读习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只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进一步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首要任务在于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兴趣的推动下,使得阅读逐渐成为一种习惯。首先,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的时候,应当倡导学生进行放声朗读,争取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完整。其次,教师应当在班级中构建良好的阅读氛围。在每日的早读、午读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对学生阅读的书籍不做限制,可以进行独自阅读,也可以与同伴进行分享。最后,推荐学生喜闻乐见的书籍。针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推荐书籍最好的方式就是富有感情地朗读书籍中具有趣味的段落,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能够在课后主动去寻找这些书籍。通过上述措施,使得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书写习惯

要想写好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至关重要。小学传统的写字教学枯燥、单调,低年级小学生往往难以集中精力参与进来,教学效果自然也不够理想。这就需要教师在写字教学初期针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进行有效的引导,要让学生意识到书写汉字的重要作用,使得他们明白写字是一项不可或缺的语文基础能力,并且在提升文化素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比如,教师在第一堂写字课教学的时候,通过在导入部分融入古今书法大师的励志故事,比如羲之换鹅、夜贴对联、入木三分等,通过学生所喜爱的故事形式进行导入,使得学生能够高度集中注意力,同时在倾听故事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热爱写字的感情。c此同时,学生是否能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关系到其书写的好坏。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针对学生的书写姿势进行指导,使学生能够养成标准的写字姿势,在保护学生视力的同时,进一步规范学生的写字习惯。比如,教师在写字教学的时候,先传授学生写字口诀:“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书桌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接着进行标准化的示范,在帮助学生背诵写字口诀的同时,使得学生能够进行模仿,逐渐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

综上所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与良好习惯的养成存在极为密切的联系,从小学低年级阶段开始培养语文学习习惯,是促进学生未来发展的基础所在。小学低年级是学生重要的启蒙阶段,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语文这门课程的基础工具,逐渐养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这就需要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高度重视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将语文学习习惯培养贯穿到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奠定扎实的基础。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论文篇(9)

在有限的时间里,怎样才能做到既要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又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是值得每位小学低段教师深思的一个问题。带着这个问题,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探索,本人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提高小学低段的教育教学质量,贵在抓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

为什么说在教学小学低段语文的过程中,抓好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很必要,很重要,很关键呢?其见解有如下五点:

一是教学目标的要求。新课程标准将教学目标确定为三个方面: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我们把它称之为三维目标。其中之一的“知识与技能”就要求我们要加强训练,且把它放在首位。

因为学好文化科学知识,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而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则又要靠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加强训练。

二是语文教材本身的要求。小学低段语文教材的编排本身就突出了知识性、基础性、以及趣味性;为了为今后的语文教学打基础,安排的认字与写字量大,阅读量也大。要正确认读与书写生字、词,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只有加强其训练才能达到。在短短的一学期里,要完成那么多的识字和写字任务,还要结累和掌握一些重要的词句,如果不通过反复地训练,那是不可能的。

三是学生年龄特点的要求。小学低年级学生,大多数年龄还不到十岁。他们天真活泼,爱贪玩耍;记性好,忘性大;自我约束能力低,自觉性差。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巩固知识,更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基础训练,必要时,还要进行反复训练。因为知识的巩固需要及时复习与多次复习,技能的形成主要靠反复练习。事实证明,一题多练,一题多作,收效是很好的。

四是教师调整教学策略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策略的调整很重要。教学策略可分为方法型(讲授性、发现性)、内容型(直线式、平行式、循环式、综合式)、方式型(教师中心、学生中心)、任务型(讲解性、练习性、问题定向性、综合能力性)策略等四种类。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班级的实际情况与不同的教学任务选择其不同类型的和有特色的教学策略。小学低段的语文教学,无论是识字与写字课,还是阅读课,最主要的应选用任务型的教学策略。其中的练习性策略尤为重要。练习性策略,主要反映智力技能方面的学习目标,完成使学习者学会如何运用知识的教学任务。实施这种策略要求在学习者的活动与教师的检查督促之间建立经常联系,因而存在两种密切联系的活动。第一,学习者如何将知识应用于以前未曾遇到的情境之中;第二,教师要认真检查督促学生的练习或操作情况,防止和纠正应用知识方面可能出现的错误。教师一边讲解,学生一边练习,教师再一边检查与纠正,学生就能不断地获取并运用好知识。

五是素质教育终结检测评估的要求。在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努力使每个学生成为志向高远、人格健全、基础扎实、特长明显、努力创新、善于实践的有用之才。目前,我国对素质教育的评估机制还不够完善。我们在每期期末检测评估学校素质教育质量与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时,除了看学生的思想道德、遵守纪律、学习态度与习惯等表现外,主要还是看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程度如何。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程度如何,也能直接反映出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如何。一个思想品德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也好的学生,绝不可能出现学习成绩低下的情况。因此,我们要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还是要认真抓好学生智力的培养,扎实抓好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

当然,在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时,仍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练习目的的明确。每次练习,教师要做到胸中有数,应让学生明确练习目的与要求,以便增强学生练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我们反对那种盲目的无要求无重点的练习。

2、注意习题数量的把握。练习时,习题量不宜过大,切忌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反对搞疲劳战术和题海战术。

3、注意练习次数的掌握。在一般情况下,重点字词抄写3至5遍,反复2至3次即可,第3次可间隔一段时间以后进行。

4、注意练习时间的安排。练习时间尽可能安排在课堂内,书面练习一般在12分钟左右;可布置少量的家庭书面作业。

5、注意练习内容的拓展。练习内容一般是读读认认、读读写写、读读记记、读读背背等,重点是字、词、句。在练习字、词时,应注意内容的拓展,譬如,由生字到组词,又由形近字的区别到组词,再由组词到仿照造句等。

6、注意练习形式的变换。练习形式应多样化,书面练习不能机械地单一地抄写生字生词,必要时可练习加、减偏旁识字与组词,可编写一些识字歌等,以调动学生练习的兴趣。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论文篇(10)

作为教学工作者,应正确理解小学语文低年级游戏教学开展的意义。即将游戏教学视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对游戏教学的概念进行界定与理解,如此才能有效进行游戏教学设计。要改变传统的教师单方面向学生传授课堂知识的教学方式,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与包容。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必不可少,这就要求教师在互动交流过程中,以尊重、民主的态度,了解学生心理特点,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给予其充分表现自己、展现自我的机会。再次,要整合多方资源,开展游戏教学活动。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游戏教学设计中,游戏形式单一、缺乏创新等问题可能影响学生情绪,久而久之造成学生失去参与兴趣。因此,在游戏教学设计中,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整合教学资源,不断创新游戏形式,在传统的游戏设计中不断推陈出新,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升教师游戏教学相关理论

首先,鼓励教师不断学习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形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在教育教学网站上搜索游戏教学相关资料,可以搜集到大量的游戏教学设计相关理论以及研究成果。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学习与应用,可以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更好地提高游戏教学理论基础。在时代不断发展的形势下,知识更新速度非常迅速,传统教学思想与内容显然无法满足日益变化的教学形势。因此,作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要不断强化自身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最新教学政策、教学手段、教学技能等方式的学习与掌握,从而更好地开展游戏教学设计,应付课堂中发生的突况,将先进的教学理念,结合游戏教学设计,从而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再次,教师之间应加强沟通与交流,探讨先进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效率。闭门造车的教学态度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时展需求。作为学校,要为各学科、各阶段教师提供经验交流机会,如组织学术交流会议等,针对各年级、各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实现教师之间的学习沟通,从而更好地完善游戏教学设计,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三、优化游戏教学设计过程,提高游戏实施质量

首先,作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要从观念上认识到游戏教学的重要作用,在课前结合课程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并通过长期的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从实践中探索创新,从而形成稳定的游戏教学方式。其次,在游戏教学设计环节,要综合考虑到游戏教学实施的可行性,即游戏是否能满足小学低年级学生认知,游戏过程是否健康积极,同时对教学目标起到实际性的辅助作用。在此基础上,还要关注游戏对学生学习动机以及学习兴趣的激发,是否具有趣味性以及创造性,使游戏教学真正融入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体会学习乐趣。再次,重点关注游戏教学的实施过程以及结果。在游戏教学实际开展过程中,对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游戏的开展节奏等进行合理把握,对游戏进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指导与改进,把握游戏教学开展节奏。在游戏结束后,对实施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对游戏设计进行反思,从而更好地开展新的游戏设计,进而实现对游戏实施过程以及结果的兼顾。

四、学校方面加强对游戏教学的关注

学校方面有责任也有义务对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游戏教学开展效率进行重点关注。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学习关键阶段,其学习基础是否牢固、学习态度是否端正等直接影响到其后段的学习。游戏教学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吸引力不言而喻,而游戏教学的开展不能仅凭教师一己之力,学校方面要为游戏教学的开展提供有力平台,提供必要的软件与硬件设施,如教具以及多媒体设备等。了解教师与学生需求,尽力协助游戏教学开展,从而实现小学低年级游戏教学开展效率的提升。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论文篇(11)

一、小学低段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当今,人们一直在对小学英语教学法进行探索和改革,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进展。比如:摆脱机械识记的英语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直观的和 情境的教学方法,力图使学生理解对话发生的背景和意义等。但是这种探索基本上是在“应试”的前提下对课堂教学进行的修修补补,难以真正达到《英语课程标准》规定的相应要求。总之,在小学低段英语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关注如何教,而非如何学

很多小学英语教师经常会有这样的问题 :“这一课该怎么讲呢?”但很少能听到“如何能让某学生学好英语呢”这样的声音。老师们经常会苦恼:“学生们怎么就不听呢?”我觉得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学设计忽视了来自学生的声音。教师只是从大纲的要求、从课本出发来设计教学,而不是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处于这个阶段的小学生有什么特点?每个班的学生又有什么特殊之处?对教学又有什么特殊要求?在这种忽视学生心声而进行教学的状况下,自然容易导致学生的注意力涣散,也导致了部分学生的厌学。

(二)课堂教学难以面向全体学生

1.大部分学生难以参与课堂。课堂教学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但在课堂上经常能看到这种现象:教师为了教学的顺利进行,经常只是和少数优等生展开对话,相对较差的学生则难以参与进去。在教学设计上,教师惯用的教学方法是与优秀学生进行对话引出新知识。这一方法从教学效果上讲是比较有效的,但也容易造成其他学生的不自信,拉大学生间英语水平的差距。

2.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也存在着忽视“差生”的倾向。老师喜欢好学生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与对“差生”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就值得我们深思了。教师难以关注到全体学生,一些性格较为内向和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往往成为被忽视的对象,恶性循环的结果是在小学低段就已经出现所谓的“差生”。

3.教师对学生缺乏了解。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因材施教,但因材施教受到的最大阻碍就是教师并不了解学生,结果是教师的教学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学生又有各自独特的性格、动机和学习风格,这些都会体现在课堂上并作用于他们的英语学习行为。因此,教师对学生情况的陌生直接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

4.英语学习缺乏练习情境。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流,大多数的小学英语教学基本上集中于课堂教学活动。在前面已经谈到课堂教学去情境化的问题,实际上,小学生在课外也同样缺乏英语交流的机会大大限制了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的发展。

二、建构主义英语教学观

(一)建构主义的英语教学思想

1. 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意味着教师让学生放任自流,而是要当好学生的引导者。就英语教学来说,作为教师最关键的就是创设英语学习的有利环境,组织学生的英语学习活动,展开英语交际的氛围。而在教学的课堂实施过程中,也必须把学生和学习放在最优先的考虑顺序上。总之,在英语学习中,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启发、帮助、指引学生学习,目的是使学生乐学、会学、肯学。

2. 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交际。建构主义英语教学观认为:“语言教学要从建构的角度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语言的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建构自己的语言体系,积累语言知识,形成系统。除不断增加词汇量和语法量之外,对已学的词语的语义体系也在不断建构之中。”儿童习得语言的过程表明,在交际中学习,为了交际而学习,是英语学习的途径,也是英语学习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英语综合能力。

3. 重视英语文化的感受。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正如德国著名的理论语言学家洪堡特所说:“每一语言里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语言的差异反映了两个不同民族、两种不同语言的认识世界方法的区别。”因此,学习一种外语,不可能不了解相应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但传统的英语教学与西方文化似乎没有多大关系,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着文化背景知识贫乏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他们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导入文化背景知识十分必要,逐渐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4. 重视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学会用英语思维是提高英语综合能力的必备条件。许多人学不好英语的原因就是因为难以摆脱母语的束缚,在用英语说话时往往是先用汉语把意思想好,然后再译成英语说出来,这样经过思维转换说出来的英语自然不会流畅。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交际,只有学会用英语来思维,才能省去语言转化带来的麻烦,也才能更深入地了解英语文化背景下的含义。因此,从小学低段开始就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