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安全生产工程毕业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5 10:46:11

安全生产工程毕业论文

安全生产工程毕业论文篇(1)

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环节是本科教学工作中重要的一环,既是对本科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创新能力的形成打下基础,也是对本科教学质量的一个综合检验。随着本科教育的规范化,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已经成为本科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甚至有下滑的趋势,这已经是本科教育中比较普遍的问题。笔者想把从事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工作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认识提供给大家,抛砖引玉,还望方家多加指教。

1 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毕业论文教学计划安排未体现农业生产特点,研究时间不能保证

按照现行的教学计划,农学专业往往论文和实习结合,安排在第6学期和第7学期之间,而其他专业往往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以河南当地农业生产情况为例,小麦一般在10月份种植,来年6月份收割;紧接着是玉米种植,并在10月收割。周年生产,一年两熟。而学生的实习被集中在一段时间进行,时间安排上跟不上农事进程,也覆盖不了哪怕一季作物的全生长期。由于需要集中时间实习,另一方面也导致其他时间的理论学习时间安排很紧凑。在平时,同学们很难抽出足够的时间参加到老师的实验中去。因此,目前的教学计划,难以让同学们有充分的时间对作物整个生长期进行实习和观察,更遑论周年的观察和研究了。由于时间上不能保证,即使有同学愿意提前参加到老师的科研中,以备以后写毕业论文,也很难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承担实验任务,所得到的数据质量也不高,毕业论文的质量自然容易大打折扣。

1.2 生产、科研与教学脱节,经费缺乏

作为地方院校,农学专业的老师课题申请竞争很激烈,不少老师基本没有课题经费支撑研究。因此,对于农业生产,往往也离得比较远。即使有部分老师有些小课题,也只能是小打小闹,脱离生产。另一方面,学校扩招,教学经费却并未相应调整。由于对毕业论文的指导,往往是由老师命题作文,出现与生产脱节,炒冷饭的现象也不少。由于研究命题本身缺乏鲜活,也难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1.3 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体系存在缺陷,难以起到导向作用

尽管目前已经建立了毕业论文的监督与评价指标体系,但是其可操作性仍然不强。对毕业论文的评价,往往对格式、形式过于重视,对成绩分布、材料是否齐全较多关注,而对于实习过程监管、论文学术水平的评价等实质性的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监控手段。老师们往往因为不忍心影响学生毕业,也存在放水的问题。由于这些原因,毕业论文评价指标体系并未真正起到导向作用。而同学们也往往因此而存侥幸心理,做论文时不好好做,写论文时东抄西抄,甚至有造假的情况。

1.4 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一些同学学习态度松懈,未能认真对待毕业论文工作。认为大四找工作忙,学校不会怎么样。而学校也因为近年就业压力大,而存在放松监管的情况。这更助长了学生们学习态度上的松懈。

知识面狭窄,求知欲不足,难以应付综合性的作业。现有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养成了学生被动受学的习惯。不少学生,在大学四年中,习惯于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的学习模式,平时很少浏览专业期刊,知识面狭窄,对行业缺乏基本的了解。这样的情况,是很难想象能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能够写出新意和深度的。

综合素质不强,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弱。一些同学缺乏基本的分析综合能力,逻辑思维混乱,语言表达功底差。写出来的文章,不知所云。语病连篇。大学院系往往没有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使同学们失去了提高的机会。英语过级的强制要求,使得很多同学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背记英语单词上面。

2 提高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教学质量的途径

要提高毕业论文的教学效果和论文质量,根本还在于学生,毕竟论文是要学生自己写出来的。而各种制度和教学计划,都应该围绕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如何杜绝学生的侥幸心理进行设计和管理。为此,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实现毕业论文教学质量提高。

2.1 鼓励紧贴农业生产实际的选题

农学类本科生的培养,主要目的为服务于农业生产。如果学生学习时就脱离实际,毕业后即使参加农业方面的工作,也很难短时期内适应过来。当前不少农学类本科生毕业后,往往在农资行业工作。这类岗位酒需要扎实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因此,如果在毕业论文选题时,就贴近生产实际,将有利于毕业生的能力培养。院校各级部门应该设计配套政策,鼓励指导老师提供紧贴生产实际的选题。同时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当地农业科研活动,既提高教师本身的业务能力,也为学生实习提供经费保障,以实现以科研促教学的目的。

2.2 根据农业特点,对教学计划作出相应调整

农业生产周期长,难以重复。因此,在毕业论文工作中,要求在实习实践,论文工作时间安排上作出调整。如刘世亮等提出的全程实习模式,能够较好地解决毕业论文时间难保证问题。但是,要实现全程实习教学,必须要在课程设置上作出较大的调整,严格控制学生理论课学习负担,以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老师的科研工作。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取消专门的实习时间,通过教学时间表的调整,让学生自由安排时间,达到实习和毕业论文工作的目的。

3 评价指标要作导向性的调整设计

在毕业论文评价指标中,应该减轻对形式审查的重视,而把更多的注意放到学术价值评价上,同时,应该把是否联系实际,以及论文工作的过程纳入考核的内容。这样,真正从评价指标的导向上,让学生和指导老师对毕业论文重视起来,并主动地把毕业论文工作于农业生产实际相联系。院校各级管理部门应该严格把关,真正做到鼓励先进,鞭策落后。这样,从制度上杜绝学生侥幸心理。

4 鼓励学生尽早参加老师的科研活动

大学生在进校后,应尽早完成专业教育,并在第二学期开始,鼓励学生参加到教师的科研活动中去,在具体的科研中,认识农业生产,拓宽视野。学生们只有到具体的生产实际中去体验,才有可能逐步培养专业兴趣。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自己认识到毕业论文将从哪里出来。

5 经常举办学习交流专题报告会,分享乐趣和经验

安全生产工程毕业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7.093

全国各大高校秉承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对于毕业设计(论文)的改革目前正逐步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自主研究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的培养推进。如:校企、产学研结合模式;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相结合的模式等[1,2]。

1 毕业设计(论文)的改革背景

1.1 学生的问题

1.1.1 就业压力的影响

随着高校连年扩大招生,毕业人数不断攀升,与就业岗位的数量差距逐年变大。许多学生在毕业设计阶段,参加研究生复试、外出找工作,参加双选会等,没有心思踏踏实实地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势必会影响到论文的质量。

1.1.2 学生不重视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正式完成之前,就已经落实了工作或考上了研究生,所以认为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是无关紧要的,做实验马马虎虎,数据东拼西凑,根本就认识不到毕业论文(设计)是对个人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对今后工作和学习的前期锻炼。

1.2 教师的问题

1.2.1 指导教师和学生比例失调

教师一般要承担着课堂教学和实验任务,但由于指导的学生太多而易显得力不从心,势必会间接影响到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1.2.2 实验研究经费不足

部分青年教师踏入工作岗位时间较短,没有科研项目,没有独立实验室,也没有经费支持。在这种情况下,指导学生论文难度较大。必须要应用现有实验室的条件而选题,有局限性。

2 本科毕业设计的改革思路

渤海大学属综合性大学,化学专业的发展趋势也正在由理科向工科方向转变。不管是课程设置还是专业发展方向都紧靠工科,但由于成立时间尚短,工科毕业设计的多样性,没有在学生中得到开展。针对我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以及学情的现状,采取了基于团队的毕业设计模式。一来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和领导才能,二来学生不会对新的毕业设计模式无所适从,三来可以使学生对工程设计有初步的了解,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除此之外,每年举行的化工设计大赛一直是学生关注的热点,但苦于只有理论知识,没有实际的设计与实践经验,经常与其失之交臂。所以,团队型毕业设计的模式不仅是一种合理的尝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也可以促动学生参加比赛、积累经验、增长见识。

3 毕业设计实施方案

3.1 实习阶段

工程设计类题目实践性非常强,并且和工厂生产实际息息相关,而学生只有课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没有实践经验。大部分毕业的学生希望能够参与到生产单位的实际生产中去,能尽可能联系工程需要。所以由教师带领学生到企业先进行为期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毕业实习,借助已经相对成熟的校企、产学研结合模式,发挥部分指导教师的科研优势,联系科研课题的合作单位,使学生了解产品生产的工艺流程、操作条件、生产设备等方面的知识,由指导教师和企业相关科技人员给予学生指导。

3.2 学生毕业设计团队的组成

将6名学生组成课题组,组员的选择考虑构成的合理性。将动手能力好的、工作细致的、有领导才能的、表现好的、表现一般的进行合理搭配,可以取长补短。

化工设计是一个复杂的体系,需要周密的思考、计算以及软件的熟练应用。如采用Aspen进行流程的模拟、AutoCAD绘制设计图、Excel计算数据等,对学生的要求高,工作量也比较大,所以团队合作的模式显得尤其重要。

3.3 毕业设计题目的选择

毕业设计选题的深度、广度、难度与分量必须达到一定要求,学生才能通过毕业设计,达到锻炼。但大多数情况是指导教师根据自己的工作经历或熟悉的领域,确定毕业设计题目。资料也是教师事先整理好,学生享有现成的,故不能培养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的能力。

采取新的改革方案后,由指导教师提出选题原则和要求以及选题的前沿性与时效性,学生根据理论基础与实习经验自行查阅和收集资料,并与教师共同开会讨论,提出多种课题方案。如年产20万t啤酒厂发酵车间工艺设计、年产10万t苯乙烯工艺设计、年产0.5Mt乙烯裂解装置工艺设计等等,并做出可行性分析,最终确定大家共同感兴趣的课题。

3.4 实施与成果展示

由团队的组长负责安排毕业设计进度小组会议,每半个月对阶段性的设计结果进行汇总,并组织组员进行讨论,研究下一步的设计思路与方案,指导教师辅助学生给予适当的意见。虽然每位组员负责的任务不同,但由于化工设计本身的复杂性、多样性,实际设计过程的每个环节都是全员参与的。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学生们也走过不少弯路,但这种不断尝试与改进的过程恰恰是对学生的一种历练。最后,以组为单位做一个公开报告,进行成果展示。教师根据设计的完成度与设计书的质量以及学生平时的表现,以组为单位判定学生的成绩。

4 效果评价

工程设计类课题可使学生参与到实际生产中去,不仅积累了经验,提高了工程实践能力,也激发了学生的成就感和创造欲望,对今后的工作、成长和发展都是很有益处的。通过学生组成毕业设计团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能力。而且毕业设计成绩以组为单位进行评定,这样就改进了少数学生得过且过,浑水摸鱼的态度。另外,论文时间安排的灵活性大大改善了部分学生因考研或工作不能按时完成实验的情况;不仅如此,工程设计类课题时间灵活,场地无限制,可以解决年轻教师由于经费不足和实验条件限制带来的困扰。

参考文献:

[1]王晓华.校企共同体: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模式探究[J].职教论坛,2010,(30):19-21.

[2]龚宇辉.应用型本科毕业设计与产学研结合模式研究[J].华章,2012,(24):129.

安全生产工程毕业论文篇(3)

21世纪的高级技术人才,应该是复合型、创造性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广博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还应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近些年来,社会对复合型、创造性人才的呼声日益迫切,为了尽快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国家教育部门已经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多次改革,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但是在对人才适应能力、发展能力与竞争能力的培养上还存在不足。这种不足的突出表现在于:刚走出高校的学生由于缺乏企业文化知识,而难以尽快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这种高校毕业生不能很快适应和溶入“企业文化”的现象,已经引起社会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1.企业文化

高校毕业生完成学业,走出高校以后,特别是大多数工科毕业生要走进企业,开始工作。首先面对的就是“校园文化”向“企业文化”的转变,

而“企业文化”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也许是全新的概念,但是对于企业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这种认识上的反差自然会为高校毕业生和企业带来许多难以调节的矛盾。

讨论“企业文化”教学,我们应该先理解什么是“企业文化”。从广义上来说,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说,文化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与制度。而企业文化则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总和。它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就是说企业或企业中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企业文化是由企业员工的言行举止构成,同时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工作甚至与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

2.企业文化与高等教育

从“企业文化”的含义中可以看出,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行为都是企业文化的一份子。如果员工对本企业的企业文化缺乏基本的了解,在工作中他就无法融入企业文化,而被企业文化所排斥,在工作中难以进入正常状态,更不用说发挥潜能了。这种现象在刚毕业的高校毕业生身上特别突出,大多数企业领导反映:现在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尽管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但是由于他们缺少基本的企业文化,具体表现在不能适应企业的规章制度,缺少产品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缺乏团队精神等等,这样在工作中很难发挥自己的潜能,所以说公司一般需要2年左右时间才能把高校毕业生培养成一名成熟的企业员工。无论是企业还是高校毕业生,2年时间都是一种巨大的付出,这也是现在企业在招聘中不看好高校毕业生的主要原因。

进入市场经济以后,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发生了重大改变,高等教育由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为之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9年6月出台《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高校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教学,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进入市场经济后,我国工业企业发展迅速,成为大多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但是这种“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严重脱节,严重的制约着企业和人才的发展,可以说这也是目前高校教育的不足之处。

有专家认为:21世纪的高等教育是面向社会的教育,应该针对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中表现的不足,加强教育改革,使高等教育适应社会需求推动社会的发展。这种“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严重脱节的现象,根源在于高校没有推行“企业文化”教学,致使毕业生缺乏“企业文化”意识,所以说:高校注重“企业文化”教学,刻不容缓。

3.我校的企业文化教学

我校是所普通工科院校,主要为工矿企业培养技术性人才。为了提高学生素质教育,培养适合于社会需求的综合性人才,长期从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研究,对社会反映高校毕业生很难适应企业文化的现象进行调查与研究后,认为:高校应该注重学生的企业文化教育,培养他们的“企业文化”意识,帮助他们迅速的完成“校园文化”到“企业文化”的过渡,让学生满意,让用人单位满意。

近些年来我校通过生产实习和工程训练等实践性环节,加强学生的企业文化理论和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除了给学生选修《企业管理》等理论课程以外,在实践教学中注重引入企业管理模式,从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产品质量、安全、创新、团队精神)进行教学,从而提高他们对企业文化的适应能力。

3.1 产品质量意识

产品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依靠,而产品质量是产品的内在品质,无论是有形产品或无形产品,质量都是它的灵魂。可以说在市场经济时代,质量严重影响着产品在市场中的地位,同时也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所以产品质量意识是企业文化的重要部分。国家不仅为产品质量颁布大量相关法规,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质量管理制度,同时运用ISO9000等质量管理体系来保证产品质量。所以对于企业职工来说,产品质量意识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培养学生的产品质量意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教授学生基本的质量法规、质量标准和ISO9000等质量管理体系,介绍目前一些企业成功的产品质量管理经验。还通过工程训练中对实习件的制作,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质量控制方法(如“三检”制度、“QC”小组等),培养学生“努力制作精品”的质量意识。

3.2 安全意识

安全是企业生产永恒的主题,近些年来,随着一些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社会各界对安全生产的呼声日益迫切。国家为了规范企业行为,出台了《安全生产法》等安全生产法规,并且加大了对企业安全生产的力度,提出“安全生产,警钟长鸣”的口号。企业为了保证安全生产,制定大量的规章制度,并提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才能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等口号,一方面是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另一方面是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从以上可以看出:无论是企业还是职工,质量意识都是企业文化的重中之重。

我校一直注重学生的安全教育,不仅注重国家安全法规等理论知识的教学,更注重在实践教学中对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在工程训练中,我们引用了企业的安全管理模式,每一工种都有《安全操作规程》,每一岗位都有《安全责任制》,让学生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实习,在训练中营造安全生产氛围,增强学生在生产中的安全意识。

3.3 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企业要是没有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观念,没有广大职工对创新的追求,就不可能生存发展,更不可能在市场竞争中后来居上。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明确指出“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全面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可见创新意识在企业文化中间的地位,为了提高自己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企业十分重视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通过制定奖励制度,建造创新环境的方法来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

不仅企业重视培养创新意识,目前各高校也已经十分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我校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在经济投入与老师选用上都作出了最大努力,在工程训练中心专门设置创新课程和创新基地,指导老师都具有丰富的企业技术革新的实践能力。通过对创新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设计题目,独立思考,自主创新,老师只作审题、引导、启发的形式,学校为学生创造、创新、设计、制作的良好环境,使学生的基本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能力都得到锻炼,更重要的使培养了他们热爱创新的意识。

3.4 团队意识

企业需要的是核心竞争力,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张维迎教授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五大特征: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和流不掉。优秀的团队精神才是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团队精神,将成为一团散沙;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团队精神,也将无所作为。为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可以说提高企业的凝聚力,企业十分注重培养员工的团队意识。同时一个人要想溶入社会,溶入一个企业的文化,团队意识也是最基本的意识。

“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教育是社会主义素质教育所必须的基本内容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早在1996年已经明确提出:一个能够得到较好发展的人,不只是要“学会生存”,还要“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和“学会共同生活”。这四个“学会”以被称为“教育的四个支柱”,无疑高校要担负起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的重担。我校一直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教导学生:一个人只有溶入社会、溶入集体,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个人的力量和智慧是有限的,只有借助社会和集体的力量,才能取得学业和事业上的成功。在工程训练中,通过分组制作实习件,让他们在实习过程中体会团队精神的含义及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4.结论

高校毕业生走出校园,无论走进企业还是事业单位,他都要面对“校园文化”与另一种文化的转变,如果在高校没有经受这种文化的学习,这种转变很可能不是十分的顺利。所以我们说,高校应该注重“企业文化”的教学,帮助高校毕业生尽快溶入社会、溶入企业。

很多企业对我校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教学十分赞赏,认为有望解决“一些优秀的高校毕业生走进企业后不知如何开始工作,对企业文化一无所知”的尴尬局面。对于我校近年来经受过“企业文化”教学的毕业生,用人单位的评价是“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是对我校实行“企业文化”教学的肯定。

安全生产工程毕业论文篇(4)

三、毕业设计(论文)内容和工作量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产品设计类论文)的具体要求:做此类题目的学生一般至少要根据具体设计的产品,独立完成制定项目计划、市场调查(完成调查报告),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对产品的设计要素进行解析,经过设计构思、设计展开、深入设计,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模型制作,最后编制完整的设计报告;完成设计效果图、模型制作和一万字以上的设计报告;设计报告正文一般包括项目的提出、方案论证或文献综述、方案制定、调查报告,具体设计过程、技术经济分析,结束语等内容。

四、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与装订

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参照《**工业大学本科生论文撰写规范》(2000年1月第五次修订版)执行。毕业论文装订要整齐,顺序统一,即封面、内封、毕业论文评语(可后加入)、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中文摘要、外文摘要、目录、论文正文、致谢、参考文献、附录(含外文复印件及外文译文)等。五、毕业设计(论文)的答辩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完成后,由指导教师审核签字,并于答辩前48小时将全部材料交答辩委员会。答辩时间为30分钟左右。答辩小组根据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情况和答辩情况给学生评定成绩,并向系学位委员会提出是否授予“学士”学位的建议。各答辩小组必须将本组内答辩成绩较差的学生(至少一名)毕业设计(论文)提交教研室答辩委员会复议后给定成绩。对个别特殊情况,可提交系教务委员会处理。六、毕业设计(论文)的评分

毕业设计(论文)的评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优秀人数不超过本专业学生人数的25%,中等、及格、不及格不低于25%。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应由导师、评阅人、答辩委员会三部分的评分组成,下列权重供参考。

安全生产工程毕业论文篇(5)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沟通企业可以通过合作获得更多的收益。对于企业来说,通过“校企合一”培养的人才,熟悉本企业产品性能和生产工艺流程,他们的实际技能较强,到企业后便可立即上岗工作,节省了企业培训的时间,减少了企业的培训成本。而且这部分人才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成长较快,很快便可成为企业的骨干,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新鲜血液。

学校可以争取到企业的多方面支持。通过合作企业可以为高职院校提供实验、实训的场所和师资,这也是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结合的主要模式。因为实验实训设施和场所需大量的投资,而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实力还不雄厚,社会集资的难度也较大,所以在一段时间内,无法完全满足教学的要求。因此,借助有关企业的条件完成或部分完成实验实训任务,就成了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最佳选择。高职院校应制定政策,组织和鼓励教师为企业服务,采取有力措施,调动教师承担企业研究项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毕业论文写作是本科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一项内容,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学生毕业前提交的一份具有一定的理论或应用价值的学术论文。毕业论文要求文字通顺、思路清晰、内容充实,有一定的独立见解。毕业论文是学生毕业前独立、系统地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尝试。它是学生提高专业技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及其他相关专业知识的重要步骤;是培养良好的思维、分析和创新能力并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毕业论文写作为学生毕业后继续学习和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更高层次的研究奠定基础。毕业论文同时也是衡量、评估高校本科专业教学质量与水平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育部专家组于2007年对我系英语专业本科教学工作进行了评估,专家们通过调阅毕业论文文件和检查、阅读学生的毕业论文,一致认为我系英语专业的毕业论文管理规范、过程细致、要求严格、格式统一。专家们对一部分学生在论文中的创新观点表示了肯定。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要性决定了毕业论文写作教学过程管理的重要性,它是保证毕业论文写作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院校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转变带来了大量的相关教育问题和严峻的社会压力。加强对大学本科教学管理制度及其改革的研究已经成为我国大学本科教学和管理的现实需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把现代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建设研究列为重点课题。在我国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大部分高校已经实施了全面质量管理。现代质量管理学的“产品质量”观认为人才的教育培养与传统的生产制造过程非常相似,其基本环节包括招生(采购原料)在校教育(加工生产)毕业考核(产品检验)毕业就业(投放市场)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质量跟踪)。要提高学生的质量,就要严格控制每一阶段的培养质量。我校教务处为了实施全面教学质量管理专门成立了教学质量控制科,用科学的质量管理学理论指导教学各个环节的工作。我系在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过程中以现代质量管理学理论为指导,积极配合学校教务处的管理工作,形成了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方法。

一、系级毕业论文管理组织体系最高管理者是指在最高层指挥和控制组织的一组人,他们在全面质量管理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他们负责制定目标,指挥、组织、协调整个质量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起127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7月着质量管理工作的保证作用。我系成立了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毕业论文指导小组、毕业论文答辩小组。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的职责是按照教务处的安排和要求,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毕业论文写作教学工作的目标、计划,确定组织结构和操作模式,传达和督促执行教务处的有关文件,负责成立毕业论文指导小组、毕业论文答辩小组,审定指导教师的资格等,审批上报的各类文件,确认每一环节的有效性,督促检查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工作流程的进展情况和导师指导情况。毕业论文指导小组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负责把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制定的目标、计划、过程具体化并将任务和要求分配和传达给导师和学生,如负责编写毕业论文指导书、组织指导教师和学生双向选择、指导和审定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规定进度安排、制定论文的规范和标准格式以及组织毕业论文评阅和答辩工作。在毕业论文工作结束后指导小组要总结经验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等写出毕业论文工作总结。我系毕业论文管理组织体系从组织上保障了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规范化的指导性文件为了质量方针的最终实现,质量方针的制定者必须要将它传达到学校内部各层次的有关人员,使它们相互沟通和充分理解质量方针的内涵。毕业论文指导小组根据学校教务处下发的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指导性文件、毕业论文写作教学过程管理指标体系,以及系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制定的目标、计划等,编写毕业论文指导书,它是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工作的质量手册。指导教师和学生通过阅读指导书来了解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工作的意义、目标、计划、工作流程、规范化文件格式,明确自己在该项工作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自己承担的工作在整个流程中的质量要求。毕业论文指导书是安排毕业论文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保障了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工作的有序性以及最后形成的毕业论文文件(任务书、开题报告、论文评阅意见书、毕业论文等)的规范性。

三、基于“戴明环”的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流程美国著名质量管理学专家戴明博士最早提出了PDCA循环(戴明环)的概念,它是全面质量管理采用的一套科学的、合乎认识论的办事程序。PDCA由英文的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个词的第一个字母组成,它反映了质量管理必须遵循的四个阶段。该循环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一个基本的质量工具。我系运用“戴明环”概念设计出了“外语系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流程图”。该流程图清晰地标明了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的全过程。从成立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到师生见面下达任务书的过程标志着计划阶段;学生调研、撰写开题报告、整改、指导和撰写论文初稿、修改完善、定稿、评阅论文、答辩、成绩评定等过程属于执行阶段;中期检查属于检查阶段;验收自评以及总结属于处理阶段,在该阶段把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总结出来,对原有的制度、标准进行修正,巩固已取得的成绩。整个流程按照每一环节的发生先后设计,规定如果某一环节不合格,必须退回到上一环节重新循环直至合格再进入下一环节。一个循环周期是一届毕业论文的写作教学管理的全过程,下一轮循环是下一届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过程。每一轮循环都建立在总结上一轮循环的经验和教训、解决了存在问题的基础之上。毕业论文写作教学质量在不断循环过程中逐步提高。

四、毕业论文质量监控措施质量控制即高校为达到质量目标而在教学、辅助过程中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监控高等教育的全过程,消除教学和其他过程中的质量影响因素。为保障毕业论文质量,我系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按照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要求,建立了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该措施对在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过程中参与的从上至下的所有成员能否各尽其责,对指导教师的资格、培训、指导人数、次数,对学生的考勤管理、学术道德等方面都作了具体的约束规定;把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成员的工作表现作为该年度群众评价领导班子成员成绩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把导师、论文指导小组、答辩小组成员的工作表现与本人年度考核挂钩,并作为来年是否具备该项资格的参考依据;把毕业生的整体表现作为取得答辩资格以及毕业论文成绩的重要参考。具体做法是发放教务处设计的《毕业论文教学过程动态管理指标体系》系列表格,由参与的各方对有直接联系的各方客观打分,平均成绩作为评价有关各方的重要依据。在质量控制措施中还规定了质量审核环节,它是确定质量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已经制定的质量方针、是否符合计划的安排,以及这些安排是否有效地达到预定目标的、系统性的、独立的检查活动。质量审核环节就是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的检查环节。检查队伍的成员由具备高度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较强的业务能力素质的有关领导、专家学者、教师代表及学生代表等与教学有关的各方面组成。检查工作能及时鉴定和评价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的进展情况和阶段完成质量,便于对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是保证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

。五、毕业论文工作的验收和总结在毕业论文工作结束后,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按照学校教务处的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的要求,根据论文验收指标体系,从毕业论文文件、毕业论文写作教学过程的组织管理、毕业论文质量等方面对毕业论文工作进行验收自评,并将自评结果和依据等材料上报教务处以备全校性的验收。为客观地反映毕业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情况,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管理,在毕业论文工作结束之后,论文指导小组要根据验收自评结果写出工作总结。所谓总结就是总结经验,肯定成绩,纠正错误,提出新的问题以利再干。这是戴明循环之所以能上升、前进的关键。如果没有将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纳入有关制度和规定中,就不能巩固成绩,吸取教训,也就不能防止同类问题的再度发生。

以上从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工作的管理组织体系、指导性文件(质量手册)、管理流程、质量控制措施、验收和总结等五个方面探讨了我系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工作科学规范的管理过程和流程。我系的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工作只进行了短暂的四届循环,仍具有较大的提高潜力。随着我们对现代质量管理学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以及学习和借鉴兄弟院校的先进的教学管理模式和经验,我系的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工作会更加科学、规范,从而更好地实现本科教学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安全生产工程毕业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051-02

高职高专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过程是高职高专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深入了解相关专业现状,提出并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认真刻苦的工作作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有效手段,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实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方案的制订和实施的效果,直接体现了高职高专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高职高专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方案的设计、制订和实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组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机构,确定总体工作要求

1.成立系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秋季学期(九月)开学初,在学院教务处有关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总体安排部署下,系部开始布置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首先成立应届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由系主任任组长,主管副主任任副组长,由专业带头人、教研室主任任成员,教师广泛参与。

2.明确工作职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明确工作组成员的工作职责,针对各教研室的职能划定各专业及班级的责任主体单位,确定主管教研室和协管教研室。确立专业总负责人、班级负责人、论文指导教师、论文评阅教师人选并明确其工作内容和职责,相关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在系部网站公布,确保每位参与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人员分工明确、思路清晰、职责分明。

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准备充分,实施有效

1.工作安排科学合理,准备工作充分有序。在教学安排方面,系部对各专业学生均安排20学时“文献检索”课程作为必修课,培养学生掌握化学化工文献分类、文献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介绍常见化工专业文献、专利文献、标准文献,要求学生熟知科技论文的写作要求、写作格式、文摘撰写要素等知识,为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选题方面,各专业负责人将本专业选题指南在系网站公布,指导学生在选题方面,根据专业教学要求和专业特点,注重专业教学、市场需求、生产实际、科学研究相结合,同时,必须考虑学生自身的专业基础和实际专业水平,选择难度恰当、大小适宜的课题。

2.工作要求明确,时间节点工作任务清晰。系部制订“毕业(设计)论文总体工作安排”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细则”。在长达近10个月的工作周期中,系部按照工作细则要求,制订工作时间进程表,对各阶段的毕业(设计)论文制订时间表,由系部秘书按照时间节点,督促相关工作人员按照工作计划、时间和要求,推进毕业(设计)论文各环节相关工作按时完成。系部检查各阶段完成工作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每学年9月份开始,分别实施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及班级负责教师确定,任务书下达、开题审核、中期检查、论文完成情况检查、论文评阅、论文成绩评定等工作。(1)要求班级负责人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并及时与指导教师联系汇集各阶段的相关信息,将相关信息汇总至专业总负责人,配合领导小组完成相关信息的汇总和。收集班级学生的论文及相关材料并及时转达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汇总班级答辩成绩完成信息汇总表并送达至专业总负责人。(2)要求论文指导教师要明确学院关于论文指导工作的相关要求和规范,负责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在选题、开题、实验、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方面全过程的指导。根据工作进程安排及时向班级负责人汇总相关信息,要求论文评阅教师在论文的内容、格式、规范要求方面进行评阅。论文答辩工作安排及实施、成绩汇总、资料收缴归档、论文评优等各项工作由系部统一安排部署,责任人按照规定时间高质量完成。直到第二学年的7月份放暑假前各项工作落实到位。(3)指导教师在工作安排方面,根据教师的专业特长、科研工作内容及学生的不同程度,本着抓两头促中间的原则,有重点的安排有科研课题的指导教师和具有一定研究潜质的学生为一组,有目标地科学合理的安排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任务,系部提供或创造条件,为师生的课题工作服务,力求取得工作进展,为创优、获得成果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工作欠主动的学生,采取严抓紧盯的方式,督促学生按期完成工作任务,促使各阶段工作按期完成。

三、统一安排答辩工作,合理安排答辩时间和答辩地点

1.答辩工作统一安排,管理严格规范。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是要求全体毕业学生必须完成的环节,系部统一安排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组成答辩组,基本与毕业班个数相当,每个答辩组由组长1名和2~3名教师成员组成,每组配备三名学生进行资料整理服务工作。答辩时间和地点由系部统一安排,答辩组长安排每组学生的具体答辩时间并张贴在答辩室门口,学生按照顺利依序答辩。每位学生安排5分钟时间进行论文简述,10分钟回答教师提问,现场评定答辩成绩,取各位答辩教师给予成绩的平均值。对于一次答辩未通过的学生,答辩组将名单及时向系部汇报,学生论文整改后经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审核通过后,由个人提出再答辩申请,系部审核批准后,统一安排再答辩时间。每位学生只有一次补答辩机会,补答辩未通过的学生需要来年提出申请同下一届学生一起参加答辩,每位学生必须符合答辩要求并获得通过方达到毕业要求。

安全生产工程毕业论文篇(7)

高职院校化工工艺专业的设置,目的是通过对学生3年的专业教育,培养和造就符合时代需求的化工类高级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什么样的化工专业技术人才符合时代需求呢?笔者认为这样的人才应具备以下3个特征:

(1)品格品质方面诚实守信、勤奋敬业、吃苦耐劳、乐于奉献,且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2)技术方面能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工作实践,用“学”指导“做”,用“做”促进“学”,从图纸、技术规程、资料、书本中学,到生产、检修、技改、新产品研发中去做,“学”与“做”良性互动,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从而在业务上能独挡一面。

(3)做人做事方面坚持原则,以集体利益为重,同时多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做到集体、自己、他人利益兼顾。

高职院校化工工艺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由化工专业教师带领下厂进行,为期1个月。对于毕业实习效果的评价,有2种评价方法。一般的评价方法是以学生在化工生产实践中对所学知识的消化、巩固、运用及对生产现场的了解、熟悉、掌握程度为评价标准,重点考察学生“学”与“做”二者良性互动的能力。另外一种评价方法是在第一种方法的基础上,再考察学生在实习期间个人品格品质方面及做人做事方面是否有所触动、感悟乃至收获。笔者认为,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必须本着“为学生负责、为家长负责、为用人单位负责、为社会负责”的理念,采用后面一种评价方法来指导学生的毕业实习并进行实习效果的评价。具体怎样做好毕业实习呢?

1 明确实习目的

对于毕业实习的目的,实习指导教师应有充分的认识,同时应通过毕业实习动员大会,让每一位参与实习的学生心中有数。毕业实习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化工生产实践中消化、巩固、运用所学知识,了解、熟悉、掌握所在岗位化工生产工艺、设备及操作,挖掘和培养学生“学”与“做”二者良性互动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感受和学习企业良好的思想和作风。

2 做好实习前的组织准备

2.1选好实习企业

根据化工工艺专业的特点及实习学生的专业侧重方向(如无机、有机、精细、高聚物等),从校企共建实习基地中选择专业较对口的化工企业。在专业对口的化工企业中,再选择化工单元操作较齐全、仪表自动化水平较高、管理较先进、后勤保障工作较完善的化工企业作为学生毕业实习的场所。

实习企业选定过程中,准备带实习的教师应相互协商、讨论,听取其他专业教师的建议,征求教研室及系部负责人的意见,然后向学院实训部门汇报,请实训部门与实习企业联系。

2.2制定实习计划

实习计划的制定,须重点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学生人数及教师的专业背景确定实习指导教师的人数及具体人员,一般以每名教师指导30名左右学生为宜,教师应为双师型且讲授过与实习企业化工产品生产工艺相同或相近的专业课程。

(2)初步将学生按生产岗位分组,一般以每个岗位2~3人为宜,制定具体分组名单。

(3)实习期间学生的住宿、餐饮安排计划。

俗话说,“人马未动,粮草先行”。对于上百名学生的毕业实习,实习期间的住宿、餐饮安排,笔者建议必须体现在实习计划中并在实习前具体落实,这是关系实习期间学生人心是否稳定、能否安心搞好毕业实习的重要保证。

2.3与接受实习的企业相关人员沟通交流,完善实习计划

(1)在学院实训部门与实习企业领导联系并同意接洽的基础上,由部分实习指导教师赴企业,任务是;拜访企业领导;向企业职教负责人介绍实习的任务、时间、人数等,协商实习计划中拟实习的岗位和人员安排及是否需要作必要的变动,确定授课的专业技术人员名单及生产岗位的指导师傅名单;与企业后勤负责人协商学生的入住宿舍、就餐食堂等。

(2)将完善后的实习计划交教研室主任、系领导及实训部门领导审阅并进行汇报。

2.4从企业中借阅相关图纸、规程、资料并结合化工专业课程内容进行学习、掌握

(1)在部分实习指导教师赴实习企业时,应向企业领导申请从企业资料室中借阅部分与实习相关的技术资料,重点是工艺流程图、设备布置图、工艺技术规程和操作技术规程等。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几乎每个企业都制定了严密的商业与技术保密制度,实习教师必须遵守这些制度,所借资料不泄密、不遗失、由教师参考且在实习前期尽快归还!

(2)实习指导教师对工艺流程分片包干,学习、熟悉并尽可能掌握自己所指导实习岗位的图纸、技术规程和其他技术资料。当然,学习、熟悉是可以做到的,但在短时间内完全掌握、消化是不太可能的,在教师尽心尽力并在实习现场进一步提高的同时,可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在实习期间对学生进行补充授课。

2.5召开毕业实习动员大会

召开毕业实习动员大会的目的,是让所有参与毕业实习的学生,明确实习的目的、任务、具体要求、组织纪律、安全注意事项,介绍实习企业的相关情况(企业的劳动纪律、技术保密制度),通报实习岗位人员的具体安排,同时与每个学生签署遵守实习纪律的协议。

2.6结合专业课内容给学生集中讲授图纸、规程、资料并组织学生讨论、布置学生巩固所讲内容

(1)各实习指导教师召集自己所负责岗位的学生,组织集中授课,重点是结合相关或相近的化工专业课内容给学生讲授实习岗位的工艺流程、生产原理、物料性质、技术参数、操作步骤、主要设备结构与工作原理、安全注意事项等。

(2)结合工艺流程图及工艺技术规程,挑选两至三个操作规程中所提到的生产故障,组织学生讨论故障的现象、产生原因及处理措施,并进行归纳总结。其目的是点拨、启发学生的思维,挖掘和培养学生“学”和“做”之间良性互动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养成这样的思维习惯,以使学生在参加工作后能尽快地实现由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

(3)对讲授及讨论的内容,布置学生在进入实习企业前继续进行学习和思考,在进入实习企业后进一步提高和拓展。

3 加强实习现场的指导与督促

进入实习企业后,请企业职教人员进一步介绍企业情况及相关管理制度,请企业安全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给学生上技术课,宣布学生所在岗位的指导师傅,进一步明确实习纪律。

在学生跟班实习期间,实习指导教师必须在白班、晚班各有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在学生实习现场,其目的在于:检查学生实习纪律;带领学生熟悉生产现场;现场讲授学生所提出的疑难问题,指出学生没有考虑到的实际问题并引导他们进一步思考;加强与企业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学生指导师傅的沟

通交流并听取他们的反馈意见等。这个过程对于实习指导教师而言也是一个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过程。

指导教师在实习现场时,除了指导与督促学生学技术、学技能外,还须引导学生多观察、思考企业员工身上集中表现出来的闪光点,如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纪律性强、奉献意识强等,希望学生从中受益。

4 实习期间适当集中授课

除了刚进厂时企业人员的集中授课外,在实习期间,实习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对所在岗位的知识、技术、技能的实际掌握情况及天气情况(指不适合学生现场实习的比较恶劣的天气)组织学生集中授课。对于第一种情况的授课,应以教师讲授为主,目的是对学生知识、技术、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深化和查漏补缺;第二种情况的授课应以学生为主,课型为讨论课,既可由学生、也可由教师提出实际问题由所有学生思考、分析、讨论,然后由教师讲解、点评。讨论中偶尔出现的比较复杂的、实践性很强的实际问题,教师课后可以相互探讨再给学生讲授,也可向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请教,或请工程技术人员给学生现场讲解、指导或请他们为学生集中授课。

5 实习期间开展积极健康的文体活动

实习期间开展积极健康的文体活动是必要的,它可以使学生在紧张的实习之余得到放松,从而保证学生现场实习时有充沛的精力,同时可以增强实习团队的凝聚力,也能增进实习学生与企业员工的友谊,亦是实习团队甚至学院风采的一种展现。

文体活动形式可以多样,如让学生与企业联系、组织篮球赛或文娱晚会,鼓励学生晚上去企业舞厅跳舞、唱卡拉OK,周末组织不当班的学生进行象棋比赛、扑克比赛等。

值得注意的是,文体活动的开展须注意以下几点:

(1)分清主次,实习期间必须始终以实习为主,以文体活动为辅,文体活动最主要、最直接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搞好实习。

(2)实习指导教师应鼓励并放手让学生与企业相关部门(如厂办、工会、团委、车间等)联系、组织文体活动,教师可适当帮助,以培养学生的胆量、人际交往能力、口才及组织协调能力。

(3)在与企业进行联谊活动尤其是学生与企业部分车间或厂队进行篮球比赛时,相当一部分学生(包括女同学)显示出争强好胜的心态,具体表现为过分看重比赛的输赢、为自己的球队加油助威而为企业球队喝倒彩等。单就学生争强好胜这种心态而言,笔者认为,这种心态是比较符合高职院校学生这个年龄段心理特征的,从某种角度讲也是学生这个群体青春与活力的一种释放和体现。作为教师,对学生的这种心态及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并要正确地进行引导。必须让学生认识到:这种心态只能适可而止、不能过分,喝倒彩是不妥当的。必须让学生明白:没有一点这种心态,心态过于平和,做任何事情都可能碌碌无为;而这种心态过重则对自己今后的成长不利,甚至会对周围的人群造成伤害,不利于团队的协作。

6 严格实习现场考核与返校后实习报告的评阅

按照学院教务部门和实训部门对实习、实训考核的相关规定,严格实习现场的考核与返校后实习报告的评阅,是保证毕业实习质量与效果的关键一环。只有如此,才能切实保证学生在实习期间有收获、有进步、有提高。

实习现场的考核,主要是考核学生对所在岗位生产现场的熟悉程度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化工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满分为100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前、后者分值分别定为总分的70%和30%较合理。值得注意的是,现场考核题目以五至六题为宜,题目因人而异,并对学生逐个逐个单独考核,以检验学生对生产现场知识、技术、技能的真实掌握程度和水平。

返校后实习报告的评阅,应重点评阅实习报告中以下几个部分的内容:

(1)所在岗位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的绘制是否与实际相符,图纸的表达是否规范、详细、齐全、美观,流程图中的仪表控制点(集中仪表、现场仪表)是否表达清晰,物料的来龙去脉是否清楚,管线的大小、材质、所输送的介质是否明确等。

(2)主要设备的结构、材质、工作原理等是否体现在实习报告中,熟悉、掌握程度如何。

(3)所在岗位的原材料、中间产品、产品的物料名称、性质,主要工艺技术参数,生产原理,安全注意事项等的熟悉和掌握程度。

(4)结合实习体会和工艺流程图、技术规程编写的所在岗位的某个操作(如一般性的开车、停车或停水、停电、停汽的处理等)的操作规程是否科学、合理、具有可行性。

(5)对所在实习岗位已经发生过或有可能发生的某个生产故障的现象能否准确描述,对故障发生的原因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准确的分析,提出的解决措施是否具有实际可行性。

(6)毕业实习的感受与收获,重点是纪律、个人品质、为人处事、思想作风等。

在以现场考核成绩与实习报告评阅成绩为主的基础上,结合实习期间学生的综合表现,经全体实习教师商议,给出学生最终的实习成绩。

7 及时进行实习总结与讲评

(1)总结实习当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同时亦对实习中的疏漏和不足之处进行反思,以便更好地组织好下一次毕业实习。

(2)表彰实习中表现优异的学生,鼓励其他学生向他学习。

(3)将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进行衔接。

8 在毕业实习的成果上进行相关课题的毕业设计或撰写毕业论文

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进行与毕业实习相关课题的毕业设计时,不必要求设计“大”而“全”,只要求学生切实做好实习岗位工艺流程图中某个局部的设计即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局部设计做好了,今后在实际工作中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大部分化工工艺专业学生是能够逐步做好化工企业的小、中型项目化工工艺设计的(至于大型化工项目的工艺设计,则要求学生必须有更深厚的专业教育背景,并在设计院磨炼五至六年)。结合毕业实习进行毕业设计的具体要求如下:

(1)能将流程图中局部内容转化为施工图——设备布置图和管道布置图,设备布置图、管道布置图均要求以平面视图为主,以立面视图和剖视图为辅,图纸表达清晰准确。

(2)熟悉机泵类设备、换热器类设备、一般压力容器的选型、定货、安装,能绘制安装基础图并能现场指导安装。

(3)能结合工艺流程图、管道布置图编写管路材料表,并在管路材料表的基础上编写综合材料表。

(4)能运用《化工原理》相关知识进行必要的工艺计算,公式选用正确、计算过程无误。

安全生产工程毕业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N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毕业论文是实现大学生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同时,毕业论文的质量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因此保证和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非常重要。

一、影响和制约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

影响和制约毕业论文质量的因素主要有:学生做毕业论文时,正面临就业和考研的压力,使学生度毕业论文投入的精力严重不足;在完成毕业论文时准备不充分,临时抱佛脚,产生抄袭现象;另外学生对毕业论文的布置和要求不以为然,态度也不认真、不积极;学生对选题的认识不足,避难就易,重文轻理,重理论轻实践,形成综述类论文很多;部分学生认为做毕业论文就是走形式,根本不重视毕业论文的完成或把它按平时大型作业来完成;部分指导教师责任心不强,毕业论文指导不到位,对学生放任自流。针对以上影响因素,必须做好毕业论文各环节的质量监控,以保证和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二、做好毕业论文前期准备工作

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是毕业论文质量监控和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准备工作做的充分,在完成毕业论文工作时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准备工作首先要做出详细的毕业论文工作具体安排并提出具体要求,包括: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的建立、毕业论文质量要求和评价标准、完成毕业论文的具体时间安排、指导教师的资格和指导人数要求、最终的存档目录等等。并把它作为毕业论文质量监控的指导性文件和主要监控管理依据。其次,在完成毕业论文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的文件要求并及时检查,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进行整改。另外,给出毕业论文模板,进行格式统一要求,规范毕业论文模式。

三、对毕业论文完成过程进行监控

1、监控毕业论文的题目选择和开题工作

毕业论文的题目选择直接关系到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质量。监控毕业论文题目的选择,主要是监控论文题目的来源、题目涉及的领域、题目的大小、题目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等。监控论文题目的来源,可以有效控制题目的出处,防止题目的重复性和盲目性,防止题目涉及领域过宽过大,学生无法驾驭或完成不了;也可以有效控制题目的空洞或没有实践意义,便于学生在完成论文过程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学生完成或很好的完成毕业论文打下基础。同时,监控毕业论文题目选择对学生一人一题也能起到控制作用。对毕业论文题目的监控,可以要求有本科毕业生的各教学单位上报毕业论文题目汇总表,然后学院通过组织相关教学部门领导或教师、教授采取抽检或全面审查的方式进行。

另外,在学生开题的过程中,严格控制学生的开题报告完成情况,高度重视学生完成毕业论文所涉及到的相关材料和文献资料的查阅收集情况,必要时在开题过程中询问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设想或完成步骤,以此监控学生对毕业论文涉及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理解和掌握情况,判断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能力。不满足开题要求的坚决不予开题,对毕业论文题目理解和材料搜集整理不充分的缓开题,以此来保证毕业论文的开题环节监控,为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把好开题关。监控的具体方法可以采取按学号抽检的方式进行。

2、监控指导教师资格和毕业论文中期检查工作

首先严控指导教师的资格和教师指导学生数量,应指派教学水平高、学历职称较高、有学术专长或有教研、科研课题的教师作为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的选派采用系部推荐与学生选择相结合的方法,即先由系部推荐的指导教师提出研究课题或研究方向,填写可供学生选择的毕业论文题目呈报表,然后由学生按照毕业论文题目呈报表,选择指导教师,再征求指导教师意见之后确定师生结对进行毕业论文工作。其次要加强毕业论文的中期检查工作。具体方法是按照学校毕业论文工作安排和学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安排,监控检查各教学单位的整体毕业论文完成情况,抽查学生毕业论文具体完成情况,没有按进度要求完成的要及时督促或进行通报,限时完成。另外,检查毕业论文中期应该存档的材料,同样对没有按进度要求完成存档的要及时督促其完成或进行通报,限时完成。监控过程中可以采取抽检方式进行。

4、严格监控毕业论文答辩环节

毕业论文的答辩工作是对学生完成毕业论文情况全面检查和验收,是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最重要环节,也是毕业论文质量监控的关键环节。指导老师首先对学生毕业论文全过程进行全面考核,结合《毕业论文质量标准》,实事求是地填写毕业论文相关文件,对不满足答辩要求的,坚决不允许其答辩;对完成情况有欠缺的,要求其及时修改,达到答辩要求的再允许其答辩。其次,成立毕业论文答辩领导小组,统一负责毕业论文的评阅及答辩具体安排。在答辩过程中严谨答辩环节,答辩小组要根据《毕业论文质量标准》和学生答辩中的自述及回答老师提问情况,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评定,给出答辩成绩。答辩不过关的学生,采取二次答辩。监控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学单位的管理职能作用,按照学校制定的毕业论文工作具体安排严格要求、督促、检查,并及时反馈整改。

5、监控毕业论文的最终资料整理和存档情况

毕业论文材料整理和存档也是监控中的重要环节,对毕业论文检查和验收具有重要意义。档案的保存科学合理,内容完整,有助于学校组织教务处管理人员和督学对学生论文的完成情况和结果进行抽查,有助于对教学单位毕业论文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判和审核。

四、做好毕业论文工作情况总结

毕业论文工作情况总结是毕业论文工作的收官工作,也是毕业论文质量监控的全面审视和回顾。做好总结可以找出毕业论文质量监控工作的突出优点和明显不足,对今后工作的促进和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理论学习成果和实践学习成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从理论学习走向实践学习的桥梁和纽带,是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因此,加强毕业论文质量监控,提高毕业论文整体质量,进而检验学生综合素质全程培养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安全生产工程毕业论文篇(9)

2 我院网络专业毕业设计现状 

我院网络专业毕业设计安排在学生大三第一学期的最后一个月,毕业设计完成后,学生将进入实习岗位,学生在接到毕业设计题目后,经过选题、查阅资料、撰写初稿、修改完善、最后答辩等过程完成毕业设计,学生在这学期心思逐渐向就业方向转移,学生因为就业实习问题而心绪不宁,整个设计过程中无法集中精力完成,最终导致毕业设计草草完成,没有创新之处。 

3 我院网络专业毕业设计存在问题 

3.1 毕业设计时间安排不合理 

网络专业的毕业设计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学生必须经过实践才能很好的完成毕业设计,将毕业设计安排在大三第一学期的最后一个月,学生无很好的网络工程实践经验,一个月的时间安排完成毕业设计时间紧张。 

3.2 毕业设计选题不合理 

选题阶段大部分人对自己所选的课题不太理解,不知道从哪入手,于是就抱着应付的态度,到最后胡乱拼凑,课题太大、未细化,课题创新性不强。 

3.3 缺少毕业设计进度安排 

由于学生自主性差,如果没有合理的毕业设计进度安排,时间就会被浪费,有了计划,再加上指导老师的监督,学生就可以循序渐进的来进行毕业设计的开发,有问题及时给学生以指导,引导他们面对问题时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树立自己的信心和决心。 

3.4 毕业设计格式不符合要求 

论文格式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学生未按学院毕业设计要求进行字体、段落设置,未按要求对图标、编号进行设置,未进行自动生成目录,未设计正文从起始页开始,未进行页眉和页脚设置,论文无参考文献,导致论文格式混乱。 

3.5 毕业设计指导不及时 

由于部分指导老师教学任务繁重,无法及时解决学生毕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加上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对学生毕业设计不耐心辅导,专业知识不丰富,科研能力欠缺,且教师缺乏实践锻炼,使论文指导工作无法深入到实处。 

3.6 毕业设计水平不高 

大部分学生科研和写作能力差,在网络发展的今天,学生直接从网络下载相关文献,对查阅的资料未进行任何修改,直接进行复制粘贴,导致学生一两天就完成毕业设计,设计完成水平不高,易出现字数不符合要求、书面表达缺乏逻辑、不流畅、课题与内容不符、论文论证缺乏理论与事实根据等问题。 

4 对我院网络专业毕业设计的建议 

4.1 合理安排教学计划 

由于毕业设计的内容是要求学生根据专业实习的企业和岗位情况,撰写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案例,分析其原因,并给出合理的解决措施,这本身就要求学生必须已经在实习岗位上,而且要认真观察和体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制定者要充分考虑时间安排,建议把毕业设计与专业实习同步,实习过程中完成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完成后再进行毕业设计答辩。 

4.2 合理选择毕业设计题目 

选题是毕业设计的第一步,对毕业设计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根据我院网络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将网络专业的设计题目主要分成网站设计、网络设计两大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题目,对题目进行充分的介绍,便于学生拿到题目后,进行细化,结合典型实例进行设计。 

4.3 合理制定进度安排 

选题完成后,根据毕业设计安排的时间,对查阅资料、撰写初稿、完善修订等环节制定合理的进度安排,有了进度安排制约,学生可根据进度安排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设计任务,同时指导老师也可通过进度安排进行监督和指导。 

4.4 加强设计格式要求 

为了使所有学生的设计格式统一,学院可制定统一毕业设计格式,对毕业设计所涉及的字体、字号、段落、摘要、关键词、目录、参考文献等内容进行统一要求,同时,由于学生都是大一第一学期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文字的排版知识,到大三阶段可能有所遗忘,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毕业设计,讲解一个具体实例,让学生掌握毕业设计的排版方式,保证设计的格式符合要求。 

4.5 加强指导教师管理 

选择责任性强的教师承担毕业设计指导工作,毕业设计前,对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进行培训,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锻炼,参与科研项目开发,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支持教师攻读硕士或是博士学位,提高学历层次,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毕业设计指导能力。 

4.6 提高毕业设计水平 

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完成毕业设计,充分参与毕业设计实践,通过岗位实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毕业设计的全过程进行监督,从开题报告、毕业设计的期中检查、论文格式要求、论文答辩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要求,客观公正的对论文进行评价,对抄袭论文的现象进行严格处理,对不认真负责,应付毕业设计的学生,可暂缓通过,安排二次答辩,进一步提高毕业设计水平。 

高职院校网络专业培养的学生不但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还应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教学是对高职学生学习成果、综合能力和自身素质的综合检验,也是对学院及任课教师教学质量的全面检验,应进一步加强高职网络专业毕业设计要求,促进高职网络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何连连.关于高职高专毕业论文的思考[J].科技视界.2011,10. 

安全生产工程毕业论文篇(10)

机械类本科毕业设计是具有总结性的综合性工程训练,是学生在系统学习机械专业知识及各种训练的基础上,按照规范化的设计程序与方法所进行的实践活动。它是一种研究性学习与工程训练,也是学生一次解决机械专业工程技术问题的具体实践,是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毕业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他们的调查研究能力、设计能力、初步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受到设计、生产、管理第一线所必需的岗位能力训练,便于学生向工作岗位过渡。目前机械类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而且牵涉到学生、教师等多个方面。

针对目前高等教育的形式和机械类专业社会需求的状况,指导机械类本科毕业设计紧紧围绕着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来进行。充分发挥好学生在毕业设计中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加强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工作,提高教师的自身业务能力,严把质量关,使学生在本科毕业设计这个过程中,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都得到进一步提高。

一、毕业设计指导过程

在指导毕业设计的过程中,严格遵守学校规定的各项政策,按照学校颁布的《毕业设计工作规程》和机电工程系制定的《机械制造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指导的毕业设计做到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推理严密、计算准确、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语言简练、有一定量的相关资料和图表等。

每年毕业设计开始阶段,都会根据已经确定的毕业设计题目给学生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这是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开展毕业设计工作的依据,也是检查、考核学生毕业设计完成情况与评分的重要依据之一。毕业设计任务书中指定了学生毕业设计题目、设计参数、设计要求、设计时间安排和学生结合本题目需要查询的中外文献,并列出了学校图书馆对应参考书籍的中文图书号,方便学生查阅指定文献。学生进入毕业设计环节后,在第1周安排了完成毕业设计开题工作,规定了他们完成的进度。

设计过程中,对学生情况全面了解,分析了他们的条件与特长,全程指导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实验等。随时了解学生毕业设计情况,对学生毕业设计中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以身作则,教书育人,重视对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毕业设计期间,要求学生每周至少2次集中,每次需汇报一下具体学习情况,检查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度和质量,并进行答疑,认真填写了《毕业设计(论文)检查指导情况记录》。

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认真指导了学生拟定论文写作计划和写作提纲,审阅论文初稿,要求学生严格按《毕业设计(论文)规范要求》正确撰写毕业设计。审核学生毕业设计完成情况,同时对学生进行答辩资格预审,对学生的答辩申请提出意见。答辩前督促并指导学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如准备验收、组织预答辩等。

毕业设计完成后,按学校要求撰写了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评语,在规定表格中写出技术性评价和学术性评价并签字,向答辩委员会报告学生毕业设计的任务、要求、完成情况、质量及应用价值,指出存在和应注意的问题等,同时根据评分表给出成绩。答辩结束后,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整理并归档。同时对毕业设计指导工作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

二、加强过程管理,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具体做法

由于机械类专业是与机械产品设计制造紧密相关的专业。在指导本科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历来重视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立足机械类专业的特点,贯彻“以产品生产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坚持采用校企联合、真题真做、强化过程管理、完善评价体系等方法和手段,严格要求学生的图纸图量和毕业论文的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结合平时的科研实际,将企业需要解决的生产实际问题作为学生毕业设计选题毕业设计的选题质量直接影响和关系到今后毕业设计的质量。选题时根据科研项目、实验室的建设、学科发展方向、工业企业生产等多方面科学设计切合学生实际的毕业设计题目,以求达到使学生获得综合训练的目的。另外还考虑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实际,灵活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调整确定毕业设计的题目,对于已确定工作去向的学生,尽量帮其选择一个与其将来工作相关的课题;对于考研的学生,帮其选择具有一定理论性的研究型课题,为将来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直接在已签订就业协议的企业完成,让学生在收集资料、解决问题、设计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实际工作的程序,了解企业生产运作等最真实的情况,多积累“实战”经验和技巧,从而解决好学生就业和单位招聘后的后顾之忧。只有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毕业设计对未来工作的帮助,才能使学生自觉地、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毕业设计中来。如2011年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是“推土机铲臂右支架加工工艺及钻床夹具设计”,该题目结合了抚顺挖掘机厂实际生产的需要,要求该生利用所学的金属工艺学、互换性测量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多门课程的知识,解决工程中推土机右支架的实际加工工艺以及针对其中钻孔的工序设计专门的钻床夹具,为该生毕业后从事机械产品的工艺设计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二)结合学校规定,要求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各自的毕业设计,做到一人一题

每年指导的毕业设计如果需要合作完成的课题,每个学生必须独立进行某一方面的研究工作,独立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今年指导7名毕业设计,每个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都不一样,而且每一年的毕业设计题目也不相同,这样避免学生之间互相抄袭和雷同。

(三)全程参与学生的毕业设计过程,并确保充足的指导时间

从毕业设计任务书下达开始,明确要求学生每周至少集中两次,每次集中都要求学生汇报每周工作情况,对各设计环节经常督促检查,对学风不正、设计不认真或者经常不到岗的学生,一经发现及时纠正。从根本上杜绝了凭感觉指导,凭经验检查,凭感情给分的行为。对学生毕业设计要严格把关,从论文质量、工作态度、文本格式、图纸质量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对于达不到要求的毕业设计必须坚决整改,确保质量要求不降低。

(四)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本着对每一位学生负责的态度,兢兢业业地做好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在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当学生遇到困惑时,耐心的启发和引导;当学生提出问题时,热情地引导学生独立地查阅文献,找到获得解决方案的途径;当学生在寻找解决方案时,主动地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从中找出最佳的方案,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合理安排毕业设计进程,加强毕业设计的过程检查

根据每个学生毕业设计题目的特点,指导学生制定毕业设计的方案和进度计划每周定时、定点检查执行情况,实事求是地做出检查记录,填写检查意见并签字。在方案设计确定以后,定时到毕业设计室进行指导,随时答疑,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避免返工。设计过程中进行检查,主要检查设计进度和质量,通过强化中间阶段的过程控制来规范整个毕业设计的工作以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六)建立学生考勤制度,确保毕业设计质量

要求学生对自己的设计首先进行自审,然后小组同学之间互校,最后由指导教师审定。只有经过三审并按审查意见修改以后的设计文件才算最后的毕业设计成果。每次指导后填写指导日记,记录指导情况,包括学生提问情况、出勤情况、主要问题分析、指导内容等,为学生的成绩评定提供必要的依据。同时要求学生每天填写毕业设计活动记录,记载出勤情况、日工作记录、完成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安排等,便于教师的过程管理,加强了对毕业设计的过程控制和监督。明确毕业设计完成的进度和时间安排并加以落实,做到每一位学生有章可询、责任明确,整个设计过程任务清晰、环环相扣、依次进行,确保毕业设计工作的规范和有序。

三、毕业设计改革效果

每年经过精心准备和认真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完成都非常好,缩短了学生就业的适应期,同时扩大了毕业设计的选题范围,达到了学校、企业和学生都满意的效果。在每年指导的学生毕业设计中,都有学生获得优秀成绩。具体改革的教学效果如下:

(一)提高了毕业设计的质量

一人一题,真题真做,使学生从事毕业设计的责任心大大增强。学生从事毕业设计期间,能够亲身体验到科研工作直接应用效果,能够强烈地体会到企业的科技需求。因而有关毕业设计工作非常认真,毕业设计的质量明显提高。一些学生毕业设计能被应用于企业生产实践和产业化生产。

(二)缩短了学生就业的适应期

由于毕业设计题目多数来源于企业生产,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得到了难得的工程实践以及了解、熟悉和适应企业的机会,使就业后的企业工作适应期大大缩短。

(三)提升了学生综合能力

在毕业设计全过程的训练中,提升学生的应用知识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工作责任感和职业操守,以及把握社会需求的能力和适应职业需要的能力,尽快缩短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的差距。

(四)丰富了平时课堂讲解的知识

安全生产工程毕业论文篇(11)

城市地下空间的实习教学在实纲中明确规定需要通过现场实习,将课堂理论知识与现场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课堂教学相互补充。毕业实习效果不仅会影响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还会影响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怎样才能合理有效地安排和开展城市地下空间的毕业实习,并保证实习质量,已成为人才培养的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

城市地下空间专业实习地点多在施工现场或野外,首先,现场情况复杂,材料、仪器众多,难以在校内建设,并且实习过程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其次,为了保证安全,工地实习一般只能对工程的某一施工环节或工程某一静态施工进行观摩,野外实习也只是象征性的走一下过程;再加上实习场地较为分散,没有固定施工现场或工程项目,施工进度就更加不确定了,这些不利因素对实习效果造成不小的影响。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引入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

1 城市地下空间毕业实习存在主要问题

毕业实习难以落实到位。城市地下空间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一般安排在开学后一个月,部分老师有课或不可调的出差,加上实习教学环节经费不足的限制,实纲的规定没有完全执行。由于前期实习效果不好,学生在毕业实习期间基本不能给企业带来足够经济效益,企业不倾向于让学生顶岗实习;参加实习学生人数众多,实习基地有限,再加上有很多学生以考研为由不实习,这就造成很多学生形式实习。

毕业实习考核机制不健全。毕业实习考核内容一般是实习期间在企业的表现和提交的实习材料,包括实习报告、单位评语等材料内容,成绩综合评定。由于实习材料多数抄袭,且无学生实习答辩环节,再加上很多学生不是从事本专业的实习,故考核带有很大的片面性、主观性和模糊性,所得成绩不一定很真实。

2 城市地下空间毕业实习改革

普通院校地下专业学生也面临就业难的问题。一方面因为矿业的持续低迷,另一方面由于实习质量的不过关,造成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职业素养等都打不到用人单位的需求。因此,用人单位宁愿高薪聘请有经验的技工,也不想用低价应届毕业生。毕业实习改革已迫在眉睫。

2.1 完善毕业实习管理机制,提高毕业实习质量。

由于连年的持续扩招,学生逐年增加,实习教学如何顺利开展是当前面临一大难题。毕业实习,理论上全专业学生都要参加,考研学生和自行联系实习单位的学生可不参见学院组织的实习,这样一连,学生管理难度相当大,有的学生甚至失联,实习的内容无法查实。实习报告应严格按照毕业论文排版要求撰写。这就需要学院制定完善的实习管理制度,对学生形成相应的约束,以保证实习教学顺利开展。

2.2 统一安排毕业实习

通过与学生交流发现他们实践环节知识匮乏,毕业论巷道设计与施工组织的学生,既没见过煤矿,也没下过井,毕业论文纯粹是按想象的,质量实在无法保障。近几年煤炭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这就使本就竞争力不强的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更加严峻;或部分学生认为理论知识到现场无法应用或已过时,学生学习主动性大大降低。对此,建议利用有限经费,把毕业实习环节统一安排。

2.3 引入校企合作,共同建设实习基地。

2015年11月3日,新华社受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提出:“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企合作自工业时代起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其合作模式也已成熟,此时引入,再合适不过。

经费不足、资源匮乏是造成实践教学困境的主要因素。校企合作的引入无疑为困境的解决找到了一条好途径。本文中其主要过程是实践教学由校内基础知识实训与校外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相结合完成。校内基础知识实训课程资源和校外实习导师由企业提供,并负责向学校反馈学生在校外实习期间相关信息;学校负责提供校内基础知识实训的场地;在实习期间,合作企业可优先挑选实习过程中表现优异的学生,提前签订就业协议。

校内基础知识实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校内实训重在巩固学生学过的理论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由企业派遣工作在一线、经验丰富且了解企业需求的专业技术工程师讲解最新的技术和工程流程,将企业的工程案例带入课堂,利用模型进行讲解,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工程认识,基本的职业素养。校内实习作为随堂实验的有力补充,可有效缩短其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蜕变过程。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还可指导学生考取相关的专业认证,实现“技能+证书+学历”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就业竞争力。

校外实习的方式是根据企业和学生的双向选择,将学生分配到企业具体工作岗位,即顶岗实习,由经验丰富的企业员工指导学生顺利完成实习。学生利用在校内实训期间强化的知识和平时知识的积累,到企业中实践,可以很快进入角色,这样不仅不会成为企业的累赘,还会为企业带来足够的经济效益。对企业来说,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得到了廉价的劳动力还大大降低了用人风险;对学生来说,这不仅是对平时知识的积累和校内实训成果的检验,更重要的是使其增强了实践和创新能力、掌握最新技术并提高了就业竞争力;对学校来说,不仅完善了实习制度,扩建了实习基地,将实习落到了实处,还大大提高了应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实现企业、学生和学校三方共赢的局面。

2.4 健全毕业实习考核机制

实习考核内容由以前的只提交实习材料改为在此基础上在增加实习答辩环节,让学生对实习内容、过程和收获做个汇报,形式与毕业设计答辩类同,这样才能较为全面的了解学生实习情况。建立客观、公正的考核机制,也是提高实习质量和学生实习主动性的重要前提。

3 结束语

本文通过完善毕业实习管理机制、 统一安排毕业实习、引入校企合作共同建设实习基地以及健全毕业实习考核机制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学生的实习效果,将毕业实习落到实处,不在只是个形式。毕业实习教学的完善,将会使毕业设计的质量有个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王凤娥.基于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12(7).

[2]王凤娥.高校网络实验室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与实践[J].福建电脑,2015(6).

[3]谷钰,李辉,牛汝良,等.推动实习基地建设提高实践教学水平[J].实验室科学,2010(1):1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