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农业会计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7 16:40:44

农业会计论文

篇(1)

从农业企业本身的角度来看,如今的农业企业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渡时期,农业企业的生产活动一般按计划进行,收获粮食后由政府统一收购。农业企业并不直接向市场提供农产品。在目前完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农业企业的经营管理体制、经营模式和经营活动范围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业企业的会计核算仍然执行《农业企业会计制度》,不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更不能保证农业企业会计核算资料的质量。并且外部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都需要农业会计进行相应的调整。

(二)会计处理手段落后

农业是人们对动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的自然再生长过程实施控制和强化的过程,是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为前提的经济再生产过程,自然再生产过程和经济再生产过程相互交织构成了农业的根本特点。这一特点在某种程度上使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及其会计核算较其他行业更为复杂。不同地区、不同农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有可能不同,这加大了农业会计处理的复杂性,具体表现为:一是农业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复杂性;二是农业生物资产的特点决定了农业成本核算的困难性;三是农业会计标准具有多重性。目前的农业会计处理手段难以满足复杂的农业会计业务需要。

(三)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农业企业的生产活动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人类无法预测和预防一些不利自然事项的发生,不能对农产品的生产全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因此无法保证农业生产活动的会计计量与计录的准确性,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此外,作为土地承包者的农户、家庭农场,在自主经营的模式下,完全可以自己占有、支配完成承包任务后的剩余部分,而反映农业生产活动会计信息的准确与失真对各承包户的利益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利害关系,利益激励机制的缺乏进一步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

(四)不能适应农业企业自身发展的新需要

从农业企业本身的角度来看,如今的农业企业与以前刚开始实行《农业企业会计制度》时相比,已发生了很大变化。那时我国还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渡时期,农业企业的生产活动一般按计划进行,收获粮食后由政府统一收购,农业企业并不直接向市场提供农产品。在目前完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农业企业的经营管理体制、经营模式和经营活动范围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业企业的会计核算仍然执行《农业企业会计制度》,不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更不能保证农业企业会计核算资料的质量。并且外部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都需要农业会计进行相应的调整。

(五)企业管理者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者社会责任意识淡薄问题随之出现,目前的农业企业社会责任所要求内容更为复杂多样,包括企业收益的社会贡献、对社会公益的责任、对人力资源的责任及对生态环境的责任、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责任等。由于农业会计内容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尤其是当这些事项没有进入市场,不以交易形式发生时,便要求企业在提供这些信息时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农业企业管理者社会责任意识淡薄体现在服务客户、关爱员工、注重环保、回馈社会等具体的责任实践欠缺,农业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是近年来兴起的理念,农业企业尚未将其落实到管理体系中去。责任管理要低于责任实践,说明农业企业社会责任落后于责任管理。

二、改善农业企业会计核算的总体思路与方案

(一)有针对性地制定会计确认标准

由于农业生产活动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结合,其许多特征又决定了农业企业会计确认的复杂性和差异,其中关于生物资产的确认尤为复杂。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均未对生物资产的确认做出专门的规定,《国际会计准则第41号——农业》关于生物资产的确认规定,企业只有在以下情况下才能确认生物资产。第一,企业因过去的交易结果拥有或控制该资产;第二,与该资产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第三,该企业的公允价值或成本能可靠地计量。我国可以参照《国际会计准则第41号——农业》中关于生物资产的确认,针对具体的生物资产(种植业农作物资产、林业生物资产、畜牧业生物资产、渔业生物资产)制定不同的确认标准。

(二)在会计记录方面

会计记录主要涉及到会计账户的设置问题,在农业企业会计核算中除了需要设置与其它行业具有共性的会计科目以外,还应设置反映农业特殊性的会计科目。

(三)在会计报告与披露方面

现在尚未制订农业活动会计准则和农业会计核算办法,因此缺乏农业活动会计信息披露的规定,按照普通会计事项的披露政策。根据农业活动的特殊性,仅仅像对待普通的活动一样来报告披露农业活动会计事项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为了减少会计信息的不对称,使投资者对农业活动有全面的了解,必须制订可行的农业活动的报告披露政策。

(四)加强企业管理者的社会责任意识

农业企业加强企业管理者的社会责任意识,需主动承担环境保护责任,推进环保技术的开发与普及。对这部分经营者来说,是要求他们对农业活动过程中的各种耗费和损失进行流水账式的记录和反映,以便为农业公司系统的会计核算提供翔实的原始资料。

篇(2)

1、农业经济增长要求加强对农业企业的会计监督。据统计,2012年全国农业增加值达5.4万亿元,农业企业创造增加值达到20%以上,显示了农业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保障农业品有效供给的重要作用。而要进一步增强农业企业对农业经济增长支撑作用,就要在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和后劲发展,加大经济行为的会计管理和监督,及时准确反映企业经济运行情况,让财务报告的经营人、债权人和相关信息人,客观真实全面了解企业信息,及时做出适应经济环境的企业发展方式和经营活动调整,以促进企业效益提高,推动新农业经济增长。

2、农业经济增长要求客观准确计量会计成本支出,反映农业经济发展总量。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对土地资源的征占用已影响到农业生产,据调查1998至2010年全国耕地面积从19.45亿亩减少到18.26亿亩,平均每年减少915万亩,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从2005年4766万吨,增加到2011年5704万吨,平均每年增长2.6%,土地减少和化肥施用量增加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可供耕地减少,农作物种植面积减少,土壤质量下降,农业生产环境严重污染,农产品不能有效供给,质量得不到保障,人民生活难以为继。所以在新农业经济阶段要客观准确计量农业产品的生产支出成本,这既是会计成本核算的要求,也是正确反映农业经济发展总量的必然,只有以环境,产出,效益来核算农业经济,才能让农业经济增长保持可持续的发展。

3、农业经济增长要求会计为农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已逐渐形成,农产品生产区域布局,农业生产工厂化,农业企业主体地位确立可能变成现实,而会计作为农业经济活动和财务信息的重要工具,将会改变传统会计原来无位和缺位的状况,变成提高农业经济持续增长的管理手段,以及对环境等不可再生资源成本的财务监督,因此要尽快制定和修改不适应农业经济增长的会计制度和准则,来实现对新农业经济增长的保驾护航。

二、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加强会计模式应对的建议

1、在农业经济增长中强化农业会计工作规范。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坚持走农业现代化,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成效。”这些都为农业经济增长提供政策保障,明确了新阶段的农业结构优化和增长模式。作为服务和适应于经济社会的会计,也就发生了必然的改革,传统的原料购买、生产成本和销售确认,加入了环境会计、预计事项确认(如农产品销售质量问题等)、无形资产摊销确认(资本化研究和费用化可研费用)等,既有利于政府和行业部门监督和管理,强化会计工作事项确认和费用管理,规范了会计工作。

2、在加强农业会计审计监督。从长远看,农业经济增长主要力量是农业企业,而企业是会计的责任主体,许多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往往存在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销售确认和应收账款计提等不符合会计准则和制度的事例,不能客观全面准确进行会计信息披露,采取通过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等审计、监督等,让报表使用人和社会公众对企业资产状况、财务收支和现金流量清楚明白,让企业的经营管理得到应有公正评价,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篇(3)

2构建农业院校会计学专业学术梯队的建议

2.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科学遴选培养学科带头人

对高等农业院校而言,教学和科研水平的高低对学校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学术梯队的建设决定着教学、科研水平,学科带头人的遴选和培养又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建立一支科学、稳定的学术梯队对学校的发展、学科建设至关重要。同样,遴选和培养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对于学术梯队建设更加至关重要。一个学科的发展,它在学术界的地位,从根本上来说是由学科带头人的领导,学科带头人的地位,学科带头人所培养的人才和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及其在社会、经济、科学发展中起到的作用所决定的。学科带头人是学术队伍的领头羊,是学科建设的关键。为此,对于发展中的农业院校会计学专业而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科学培养选拔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任重而道远。根据会计学科发展和学术梯队结构情况,应注重知识层次、年龄层次、职称层次和学缘结构的关系,注意学术梯队的整体建设,对学科带头人进行分层次、分阶段地培养,借助教学科研实践提升学科带头人的学术水平,把学科建设和人的学术水平,把学科建设和梯队建设推向更高的层次。注重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在提高他们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的同时,提升他们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秉承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遴选学科带头人,通过系统地培养,选拨杰出人才,避免出现“一聘定终身”的现象。

2.2落实学术梯队成员的培养,加强梯队师资队伍建设

根据农业高等院校的特色发展规划,建设会计学专业的学术梯队,学术梯队的骨干成员比较多,这个梯队就比较强。根据整个学术梯队的发展方向、层次结构、教师的知识结构、建立以教学科研能力为核心的青年教师发展制度,创新学术梯队培训制度,构建有利于梯队发展的个人培训体系。在专业培训方面,注重国内外访学制度,引导会计专业骨干教师“走出去,请进来”,“走出去”是到国内外著名大学开展研究交流,了解国外学术前沿动态,开阔学术视野,掌握先进的科研教学方法,培养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杰出人才。“请进来”是定期聘请国内外知名的会计人才到学校开展讲座,进行学术交流,以加强会计学专业学术梯队师资建设为根本出发点,形成一个知识层次高、科研创新能力强,营造一个能干事、想干事、干成事的多学科交叉互补的科研团队。由此可见,加强学术梯队成员的培养主要是对青年骨干成员的培养,是加强梯队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

篇(4)

主考院校

专业

星期六(10月17日)

星期日(10月18日)

上午(9:00-11:30)

下午(14:30-17:00)

篇(5)

关键词 农业会计 复合型人才 会计网络化 现状 对策

一、引言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其生产活动的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农业会计是针对有生命的生物资产的相互转化、收获、管理活动进行核算,具有不同于工、商业会计的特殊性。我国农业会计新准则的进一步规范了我国农业会计核算,有利于指导我国的农业会计工作。但由于农业会计自身的特点,我国的农业会计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我国农业会计理论对会计实务的规范不充分,会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农业会计处理手段相对落后,会计信息的失真性,农产品成本资料核算不详细等也都影响我国现阶段农业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影响农业会计信息的质量。

二、我国农业会计处理和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我国农业会计处理方法较为落后

在我国,从国有农场、村集体经济组织到家庭农场和农户,有许多不同性质和组织类型的主体。他们对会计质量信息和具体会计目标有着不同的要求,并将信息提供给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因此形成了不同的会计核算标准,并以此规范各自的会计行为。这样统计出来的数据不利于横向对比、分析、研究,尤其不利于中小型主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成本控制和提高管理水平,严重降低了数据信息利用率。另外,农业成本核算的困难性较强,例如农场与承包商授予承包费,使得相关企业在会计核算时缺乏农产品成本详细的核算资料。此外,由于新的耕种方式的出现,农业会计需要在农作物混种,禽畜混群饲养与分群饲养并存的情况下,在动植物生长周期中进行成本核算,更加剧了农业成本核算的难度。在种种困难面前,传统的农业会计处理手段依然是主要依赖于人工,广大财会人员依然深陷在繁重复杂的手工操作中,劳动难度和强度都极大。这一方面不利于核算、统计的数据的精确性,另一方面还导致了对数据的会计分析能力不足,进而影响到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我国农业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我国农业产业健康、快速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尤其是在经济高速发展,各学科交错纵横的今天,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农业会计信息网络化环境下,要求农业财务人员必须精通财务知识,懂得网络信息技术,熟悉网络财务常见故障的排除及维护措施。同时具备相应的农业知识、数据分析能力、经营管理知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在我国有几千万会计从业人员,虽然现在高学历的会计从业人员越来越多,但是还有不少财会人员并没有高学历,甚至有很多并未接受过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会计网络化知之甚少。而科班出身的财会人员有很多在上学期间也都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会计理论知识的学习上面,对于会计电算化、ERP、计算机这样的课程不够重视,或是并未进行足够的实际操作。这就导致现在我国农业系统非常缺乏这样“会计—计算机—农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三、我国农业会计形式的改进和人才开发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复杂的农业会计业务处理需要有现代化的会计处理手段,这不仅可以将会计从业人员从繁琐复杂的手工操作中解放出来,减去劳动强度,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和反馈的准确度和灵敏度,提高管理水平和企业的经济效益,还有利于提高会计质量和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如何改善和增强我国农业会计处理能力,笔者认为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合理规范的运用会计网络化。随着经济发展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兴起,会计实务中的程序也越来越多的由计算机替代完成。尤其是对农业这样一个特殊的产业来说,它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农业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复杂性和农业成本核算的困难性。另外,随着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加入WTO,我国农业企业的产品逐渐参与到越来越多,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要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也要求我们的农业企业实现会计网络化。因此实现会计网络化,是可行的,是农业会计工作的必然发展趋势。

(一)农业会计实现网络化的对策

目前广泛应用的金蝶、用友等财务软件专门针对农业会计所做的设计不够完善,现在农业企业普遍采用的还是较落后的传统手工农业的会计处理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工作的时效性、准确性和规范性。在此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措施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健全会计信息网络并逐步实施会计网络化。

1.保证网络安全。没有网络安全,农业会计信息的网络化就无从谈起。建立安全可靠的网络财务系统是发展农业会计信息网络化的关键。①保证财务软件的安全系数,包括数据存储、操作、传输、运用、查询、分析时的安全性。②不断完善和实施农业单位会计信息网络化内部控制制度。③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加以防范。常用的方法有防火墙、加密技术、数字签名等。④重视安全协议。这些安全协议都系统的规定了关联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规范了双方的行为,促进了网络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

2.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兼容性,采用多种形式的会计数据备份策略,便于日后查询和故障恢复。这就要求我们既要输入光盘、磁盘等光电介质,又要按规定打印输出。

3.重视软件的更新升级和不断完善,同时要注意选择适当的软件升级时间。农业会计信息网络化软件的升级时间应尽量选择在年初。因为年初数据量较小,易检查,部分基础资料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修改,不失为软件升级的最佳时机。

4.加大农业会计信息化软件的开发力度。一旦系统运行不畅或者软件质量能出现问题,将影响到整个系统安全,甚至造成系统瘫痪这样的严重后果。因此,要加大对适合企业发展的会计软件的开发力度,同时注重其防止病毒破坏和黑客攻击的功能开发,这样才能使网络财务软件系统更安全、更可靠。

5.加强对农业会计网络化信息的内部审计,防范会计数据失真,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如果一个企业财务数据出现错误或者机密数据外露,则会增加企业风险,如美国“安然”和我国的“中航油”事件。因此应当加强内部审计。农业内部审计应包括:①对资料定期进行审计,检查会计信息网络化系统账务处理是否正确;②审查机内数据与书面资料的一致性;③监督机内数据保存方式的安全、合法性,防止发生非法修改历史数据的现象;④对农业会计信息网络系统运行各环节进行审查,防止存在漏洞。以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6.财务会计人员的岗位职责分工一定要明确,设置岗位时应该充分考虑到电算化管理的需要,相关的会计操作人员应该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会计档案的调用。

7.正确理解农业会计的网络化含义。很多人都错误地认为网络化仅仅是会计核算和管理的工具发生了改变,并没有深刻认识到农业企业的管理方法、业务处理流程及会计职能等方面的转变。此外,一些农业企业中的管理人员认为实行了会计核算之后就标志着企业实行了现代化的管理,这也是不正确的,显然他们对会计核算的认识并没有达到一个很深的程度

8.应注重农业会计的网络化所拥有的信息共享能力。因为目前不同农业企业所使用的管理软件的编程与数据结构不尽相同,有很大的差异,从而导致数据信息难以实现大范围的共享。

9.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国家应当在结合我国农业会计的实际情况并借鉴国外有关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健全相应法律法规。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二)网络化人才开发

在计算机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农业会计更加需要复合型的会计人才以适应农业会计信息网络化的要求。农业会计信息网络化要求财会人员不仅应扎实地掌握财会管理知识和技能,还要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农业行业相关知识。但是目前我国对农业会计网络化专业人才开发的认识不足,还未形成农业会计网络化人才开发体系,会计网络化人才开发的软硬件设施不完备。同时现有农业会计人员专业素质普遍不高,复合型人才更是严重缺乏。在此,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其他学者意见,总结出以下几点建议。

1.我国的高等教育不应仅仅安排财务会计、农业会计、财务管理等理论课程的学习,还应加强现代信息科学与网络技术教育,重视计算机、会计电算化、ERP、管理信息系等课程的学习以及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更新教育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2.应加强对在职财会人员的后续教育,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组织财会人员学习现代网络技术,使在职财会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能力能够跟上当前环境的变化,适应信息时代对财会人员成为复合型全能的要求。

3.增强人才开发意识。认识到会计电算化对企业的巨大帮助,拥有强烈的电算化人才开发意识,是我们农业企业全面普及会计电算化的基础。

4.加强对复合型财会人才的开发。农业会计网络化需要的是具备多种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会计人员必须坚持终生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农业会计网络化人才的开发也要注重多种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结合,尤其是会计实务与计算机软件操作技能的结合,以及会计实务与网络技术的结合。

5.建立更完善的人才吸引机制。在建立自身人才培养计划的同时还应注重人才引进。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财会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吸引已经掌握计算机网络和会计事务操作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来为企业服务,可以加快农业会计网络化的推广进程。这就要求农业企业建立一套合理完善的人才吸引机制,改进相应的配套措施,吸引高素质的人才为企业服务。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会计网络化的普及应用以及复合型人才的开发对会计工作和企业乃至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亦是十分深刻的,这种影响也必将推动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的长足发展,实现质的飞跃。我国应该不断提高会计从业人员技能,推进农业会计网络化发展,加快会计核算软件的开发,进而实现会计网络化的普及,为我国农业会计与国际接轨打下坚实基础。

本文力求在理论论述并结合实际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农业会计问题进行探索, 但由于知识积累的不足以及时间的局限,加之农业会计问题毕竟具有其自身的特点、难度、广度和深度, 因此我对于我国农业会计发展和完善的思路还没有做到面面俱到,这都成为本文的遗憾所在,但同时也将是我们以后继续努力研究的方向所在。

参考文献:

[1]张逸先.我国农业会的现状及成因分析分析.中国城市经济.2009.

[2]胡文华.浅析我国农业会计电算化人才开发.中国农业会计.2010.

篇(6)

环境工程专业源于土木工程中的市政工程,作为一门边缘交叉性学科,其发展目标是解决不断涌现的各种实际环境问题。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其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已成为一门集自然、社会和技术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环境工程学科不仅研究水、气、固废、噪声等主要环境污染和公害的防治技术和措施,还研究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探讨废物资源化技术,以及对区域环境进行系统规划和科学管理,以获得最优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我国设置有环境工程专业的高校已超过300所。由于各高校的基础和重点学科存在明显差别,其环境工程专业发展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大多数理工科类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都源于土木工程中的市政工程,其本科生培养方案注重于对学生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的培养。我校的资源环境学院准备新设环境工程专业,在环境工程的人才培养方案上不能照搬理工科类大学,一定要突出农业院校的特色并发挥现有优势,找准适合自己的立足点。

安排在第七学期末开始的毕业设计(论文)是环境工程专业实现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所学理论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和检验,也是保证本科教学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毕业设计(论文)辅导环节对学生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解决本学科领域的实际问题和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和研究观念,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传统;3.使学生在方案设计、材料调查与搜集、工程绘图、理论计算、实验研究、数据处理、外文阅读、使用计算机、查阅文献、经济分析、工具书的使用、文字表达等基本技能方面得到进一步的训练和提高。鉴于毕业设计阶段对于本科生培养的特殊重要性,本文就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设置安排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希望能为我校环境工程新专业的建设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和理工科类院校不同,农业院校的环境类专业一般都源于土壤学、生物化学、生态学等学科,其本科课程设置主要是帮助学生形成以土壤、农业化学和农业生态资源等专业的知识体系。因此,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在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安排上,也应与一般的工科院校有所不同。从目前来看,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设置比较单一,重实验轻设计。很多农业院校的环境专业本科生毕业只有毕业论文可做,而无毕业设计的内容供学生选择。由于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一般建设较晚,在师资、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方面和工科院校相比都有一定差距。在工程设计及应用的教学、科研方面,农业院校环境类专业的基础显得更加薄弱。因此,目前很多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的师资力量尚难以开展对学生进行毕业工程设计的指导;同时,由于学生们受专业课程设置所限,他们的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与工科学生相比都有较大差距,因此很多学生也不愿意选择他们感觉更为吃力的毕业设计工作。然而,目前环境工程本科生就业的去向主要还是与环保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等相关的公司和企业,而诸如环境管理部门、环境监测站等事业单位现在大多都呈人才饱和状态,可接受的本科毕业生非常有限。由于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在工程设计能力方面的弱势,在就业时与工科院校同类专业的毕业生竞争时就处于明显的劣势。因此,有必要通过毕业设计来加强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使他们能够具有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所需要的基本工程设计基础和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扭转我校该专业毕业生就业时面临的不利局面。

2.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设置未能充分突出农业院校的特色,尚未充分体现农业院校学生现有知识体系的优势。与工科院校相比,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在专业的历史沿革、学科组成和行业特性上都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为了提高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竞争力,需要在毕业论文(设计)这一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上充分体现农业院校的特色与优势。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不能照搬工科大学的方法,而应走有生态特色的办学之路,培养出可投身于农村环境污染防护的人才。农业院校一般都具有生物、生态学科的优势地位,毕业生相对于工科院校的学生具有更扎实的生态学知识。此外,当前环境工程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环境影响评价咨询工作,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又在其中占据主要地位。因此,可以考虑让一部分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时从事生态环境评价的工作。这样一来可以发挥农业院校学生生态学基础扎实、生态知识结构较全面的优势,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二来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并适应市场需要,为从事生态环境评价特别是农村地区环境评价的单位输送可用人才。

3.毕业论文(设计)立题与实际联系还不够紧密,约束性题目难以调动学生的创新热情。由于教师设计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未能全部追逐科技前沿或来自于实际的工程项目,部分题目陈旧甚至经年不变,摆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些旧知识旧问题,使得设计成果没有实用价值和科学意义。这在一方面打击了某些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热情和积极性,也使得某些本来就对毕业设计(论文)重要性认识不足的同学更加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对工作应付了事。

为提高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质量,进一步加强农业环境类专业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在毕业论文(设计)的设置和指导上可以考虑以下的一些改进措施:

1.加入一些和农村环境保护治理相关的设计类题目。由于目前工科院校的环境工程大多是在给水排水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此,工科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在毕业设计的内容上受给水排水专业的影响较大。在水污染控制方面主要为排水管网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农业院校如果照搬工科院校的设计内容,由于专业基础所限,无法与之进行有力的竞争。因此,应在设计内容上着眼于和农村地区和农业环境相关的工程。如目前农村受污染地下水的治理和农村污水的处理都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相关的工程也建设了不少。可以设定一些如农村小型给水站或分散性生活污水处理站的课题。在处理工艺选择上,由于农村地区的特殊条件,一般应选择操作较简单且成本较低的常规处理工艺,这样更符合农村地区的实际需要。比如用吸附工艺处理污染地下水,或用人工湿地处理畜禽类废水,都是可行的设计题目。学生经过这些设计工作的锻炼,将有助于他们在毕业后从事农村环保治理的相关工作,不仅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也可为农村环境的治理培养可用人才。为达到这一培养目标,学校在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上也要考虑有工程背景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同时可以通过帮助青年教师去设计类单位进行工程实践等措施,提高他们的工程素养和设计能力,从而达到辅导学生的要求。

2.在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体现资源与环境的紧密结合,设置适量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题目。工科院校的环境专业一般更侧重于各种污染治理技术工艺的开发与研究,对环境与资源的重视不足。农业院校则注重于从宏观侧面上分析环境与资源的关系,将自身对土壤学、气象学和生态学等学科的研究优势体现在资源和环境管理方面。为进一步体现农业环境院校学生在这方面的特点,有必要在毕业设计时通过设置合适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课题来提高学生的相关能力。另一方面,环境影响评价咨询工作在当前对环境工程本科毕业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就业方向,其中主要的一个部分就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做工作设计不同,由于农业院校学生在生态学方面有较扎实的基础,因此和工科院校学生相比并不逊色,甚至某些方面他们做的比工科院校的学生要更加深入,相关的知识结构也更加全面。为本科生毕业设计设置适当的环境影响评价课题,不仅发挥了农业院校学生在生态环境评价方面的一些优势,也可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有效的帮助。当然,这同样也对学校的师资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在课程设置上需要加入环境影响评价的课程,对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也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一个可取的方法是鼓励青年教师考取国家的环境影响评价注册工程师,通过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来保障本科生培养的质量。

3.将毕业论文与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或课题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环境工程专业由于本科就业的压力较大,相当一部分的学生选择毕业后继续攻读本专业的研究生。对于准备攻读研究生的本科生,特别是已取得报送推免资格的学生而言,在本科毕业阶段通过完成毕业论文来得到一定的科研能力的锻炼是很有必要的。对于无需复习考研和找工作的保送生,可以安排他们尽早进入毕业论文的课题。在课题的选择上,应尽量从老师的在研项目中选取适当的一部分让学生来参与并完成,而不是只是简单的让本科生给在读硕士生打下手。根据笔者的经验,只要老师进行有效的辅导,并选取学生力所能及的课题,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本科生同样可以参与到实际科研项目中,并做出较好的科研成果,有些本科生的科研成果在高度上甚至不逊于在读的硕士研究生。对于要复习考研和找工作的毕业生,也要尽早安排他们进入毕业论文的课题。老师要帮助学生按安排好时间,一方面要让他们认识到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要照顾到学生复习考研和找工作的实际情况,尽量做到两头兼顾。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农业院校环境工程本科生的培养质量,有必要在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进行适当的调整,提高毕业内容的多样性,加强其实践性,并突出农业院校的特色,为培育出更多可投身于农村环境治理的人才而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蒋展鹏.环境工程学[M].北京:高教出版社,2005.

[2]刘恒明等.环境工程专业实践环节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 高等理科教育, 2007(1):121-123.

[3]齐向前等.不断提高教学管理,切实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5 (8):33-34.

[4]刘绮等.环境工程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改革研究[J].高教与经济,2008,21 (2):18-22.

[5]徐微等.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科特色及人才培养目标探讨[J].河北农业科学,2011,15 (2):141-142.

篇(7)

一、研究背景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有强大的人才队伍支撑。而引导大量的大学生充实到农村中,带动亿万农民投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这既是充实新农村建设人才队伍的重要措施,也是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于如何引导大学生农村就业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出现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些研究成果大都采用规范的分析方法,侧重于从宏观层面探讨目前大学生去农村就业工作的必要性、作用及其岗位选择,而从微观层面的实证性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从大学生角度对如何引导大学生农村就业进行实证研究的成果更是鲜见,已有学者[3]从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角度实证研究了大学生农村就业问题,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但对大学生农村就业影响因素的研究还显不够。本文在基本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浙江省大学生为例,对当代大学生农村就业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性探讨,以期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大学生农村就业的行为和影响因素

(一)大学生农村就业行为决策的理论模型

应用成本收益分析法,可以设定大学生农村就业行为决策的数学表达式为:

D(R)=P{(E-C)>R}

其中,E为大学生农村就业的预期收益,C为大学生农村就业成本,R为大学生平均收益,D(R)为大学生农村就业的决策函数。该模型表明,大学生的预期收益、农村就业成本及大学生平均收益影响大学生农村就业的行为决策。只有当预期收益扣除大学生农村就业成本后的净收益大于大学生平均收益时,大学生才会做出农村就业的决定,否则他们就不会农村就业。

该模型中大学生农村就业成本和大学生平均收益是相对较易确定的变量,而预期收益则难以确定,取决于大学生自身的内在因素及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其数学表达式为:

其中,F(Xi,Yi)为大学生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提高预期收益的合力,Xi为大学生农村就业的动力机制和制约机制所涉及的自身内在因素,Yi为大学生农村就业的动力机制和制约机制所涉及的除政府以外的外部因素。动力机制中的各种因素对大学生农村就业产生正向的推动作用,而制约机制中的各因素则产生反向的阻碍作用。F(Xi,Yi)≥0,意味着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合力至少产生拉力作用。G为政府对大学生农村就业的认同和支持程度。G≥0,意味着大学生农村就业必须至少得到政府的认同。该模型表明,大学生农村就业的预期收益取决于大学生择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和他本身所具备的内在条件,以及两方面的共同作用。

从上面理论模型的讨论可知,大学生农村就业的行为决策受大学生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共同影响。大学生只有在对农村就业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后,才会最终做出是否农村就业的行为选择。

(二)影响大学生农村就业行为的主要因素假设

影响大学生农村就业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关专家分析[4],目前大学生面向农村就业的通道还未完全打通,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首先,农村工资待遇较差、生活条件较苦,与大中城市相比差距较大;其次,不少大学生担心到农村下去容易、上来难,因此不敢轻言下去;最后,大学生及家长就业观念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距。中国人民大学的杨伟国则认为,缺乏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补偿机制是大学生不愿去农村就业的主要原因。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将影响大学生农村就业的主要因素分为七个方面来进一步研究:

第一,大学生的个体特征。大学生的个体特征主要是指大学生的性别、出生地、专业和大学录取批次等。从理论上说,由于婚嫁年龄、自身发展等原因,男性大学生农村就业的积极性应高于女性大学生。关于出生地,一方面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对农村有感情,有回到农村贡献自己力量的愿望;另一方面,又由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更加珍惜跳出“农门”的不易,加之受社会观念和家庭压力而不愿择业农村。大学生的专业是否涉农应该会影响大学生的农村就业意愿,从理论上说,涉农专业的大学生择业农村的意愿更大。至于大学录取批次,我们认为越高层次的大学生越能接受农村就业。因为一般来说,文化程度越高的大学生认知程度相对较高,目光更远,能把自身发展和国家建设结合起来,有利于降低其农村就业的成本。拉坦曾指出,社会科学知识的效应可使制度(范文)变迁的供给曲线右移,使制度(范文)创新成本降低。[5]

第二,农村工作环境满意度。农村工作环境主要是指农村的科教文卫、交通住宿等条件,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农民素质也是农村工作环境的一个软条件。从理论上讲,大学生对农村环境越满意,农村就业的可能性也越大。

第三,国家政策待遇满意度。国家政策待遇主要是指人事调动制度(范文)、薪金福利制度(范文)等。对去农村创业的大学生来说,税收优惠制度(范文)也是其是否选择农村就业的重要因素。从理论上说,大学生对国家的政策待遇越满意,农村就业的可能性也越大。

第四,社会偏见压力。社会偏见压力主要是指来自家人亲戚、同学朋友和自身对于农村就业的种种偏见。这是一种非正式制度(范文),一般而言,大学生受到的偏见压力越大,其越难去农村就业。

第五,自身成长发展所受影响程度。大学生刚刚毕业,会有一个长远的打算;农村就业对其成家立业、能力发挥的影响程度将对其是否农村就业产生重要影响。从理论上说,如果觉得农村就业对自身发展影响不大,那么其农村就业的意愿就会大大增加。另外,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在当前物质需求已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大学生对自身发展成长的需求会更加强烈。

第六,高等教育体制缺陷程度。由于市场就业的影响,近年来各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市场导向越来越明显,如从一本到三本及高职的各类高等院校几乎都设置了工商管理专业,而涉农专业逐渐萎缩。此外,为了提高学校声誉,各高校千方百计引导大学生在大中城市条件优越的岗位就业。从理论上说,高等教育体制缺陷程度越大,大学生所受缺陷的影响也越大,其农村就业的意愿也越小。

第七,农村发展认知程度。一般说来,如果学校、政府、社会能给大学生创造更多地接触新农村的机会,让其了解新农村建设,让其体验当代农村的魅力,则大学生农村就业的意愿会提高。我们从访谈中了解到,许多城市出生的大学生对当代农村的认知程度相当低,他们脑海中的农村还是自给自足、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小农形象。

三、实证模型、数据和方法

(一)实证模型的建立

基于前面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将大学生农村就业的行为意愿(以下简称为“农村就业意愿”)设定为以下几类因素的函数:

农村就业意愿=F(大学生个体特征变量,农村工作环境满意度变量,国家政策待遇满意度变量,社会偏见压力变量,自身发展成长所受影响程度变量,高等教育体制缺陷程度变量,农村发展认知程度变量)+随机扰动项。

(二)样本数据来源和变量说明

本项研究的样本数据由笔者组织0位分布在浙江0所高校的大学生对自己所在高校的大学生进行分层(录取批次,性别,专业是否涉农)随机调查获得。这0所高校是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林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宁波大学、浙江海洋学院、丽水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绍兴文理学院。共发放问卷500份(每所高校50份),实际回收500份,其中,有效问卷48份。样本分布于浙北、浙中、浙南、浙西山区和浙东沿海地区,涉及一本至三本及高职各类大学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三)计量方法的选择

本研究所考察的是大学生农村就业的行为意愿,含义为大学生愿意到农村就业还是不愿意到农村就业。结果只有两种,即愿意和不愿意。传统的回归模型由于因变量的取值范围在正无穷大与负无穷大之间,在此处不适用。本文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将因变量的取值限制在(0,)范围内(代表愿意农村就业,0代表不愿意农村就业),并通过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对其回归参数进行估计。

四、结果与讨论

笔者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的48位大学生的横截面数据进行了Logistic回归处理。[6,7]在处理过程中,采用了向后筛选法。首先将所有变量引入回归方程,然后进行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在一个或多个t检验值不显著的变量中,将t值最小的那个变量剔除,然后再重新拟合回归方程,并进行各种检验,直到方程中变量回归系数的t值基本显著为止。这样,一共有0种计量估计结果。从各种模型的运行结果看,模型整体检验基本可以,不同统计模型的估计结果和结论也相似,估计结果比较稳定。由于用SPSS进行Logistic回归,不能提供标准化的回归系数,给自变量相对作用的比较带来了不便。本文已把各个变量的非标准化回归系数转换为标准化回归系数。为了减少篇幅,本文只列出了0种计量估计结果中的三种(见表)。

根据模型估计结果,将影响大学生农村就业行为的因素归纳如下:

第一,大学生的主修专业是否涉农是影响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各个模型的结果来看,大学生专业变量的系数均在%统计检验水平显著,标准化回归系数比较高,而且系数符号为正。这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大学生如果专业涉农,其到农村就业的意愿就越大。这一结果与笔者最初的预期和前面的分析基本一致。这也表明,大学生的专业是否涉农是影响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的重要因素。性别变量系数、录取地系数、出身地系数则都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不能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

第二,国家政策待遇的满意度对大学生农村就业的行为有着显著的影响。从各个模型结果看,国家政策待遇满意度变量的系数都在%的统计检验水平上显著,标准化回归系数也较高,而且符号为正。这说明国家政策待遇在引导大学生农村就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大学生对国家政策待遇的满意度越高,大学生农村就业的意愿会越高。这与笔者的预期和近几年大学生农村就业的实际基本一致。

第三,社会偏见压力是影响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的重要因素。模型结果显示,社会偏见压力变量的系数均在%水平上显著,标准化回归系数很高,但符号为负。这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社会偏见压力大的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意愿要小于社会偏见压力小的大学生。这个结果与笔者的理论预期一致。农村工作环境这一变量系数没有达到显著检验水平,不能得到一个明确的结论,笔者将其数据与社会偏见压力变量进行了相关分析,发现其相关性不大,可见作为社会偏见压力这一非正式制度(范文)的起因并非仅仅是农村工作环境。

第四,大学生对自身发展成长的需求对于其农村就业意愿具有重要的阻碍作用。模型结果显示,自身发展成长受影响度变量的系数均在5%水平上显著,标准化回归系数较高,但符号为负。这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大学生若感到农村就业对自己的发展成长影响越大,则越不愿农村就业。这个结果与笔者的理论预期一致。

第五,高等教育缺陷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农村就业。根据模型三显示,高等教育缺陷变量的系数在0%水平上显著,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这说明,高等教育缺陷对大学生农村就业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此外,大学生农村认知度这一变量的系数在模型中不显著,不能得出其与大学生农村就业行为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基于以上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表明,大学生农村就业的行为决策更多地受大学生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共同影响,只有当大学生对农村就业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后,才会最终做出是否农村就业的行为选择;而当前影响大学生农村就业的主体应该是社会、高校、政府以及大学生自身;以浙江省大学生调查情况看,影响大学生农村就业的决定性因素主要有大学生的主修专业、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成长预期、农村就业的国家政策待遇与社会偏见压力、高等教育体制缺陷等多方面因素。

在本项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如下几点政策建议:

第一,尊重大学生择业选择,号召和鼓励大学生农村就业。大学生农村就业受到大学生自身因素和外部条件的共同影响,有其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和系统性。政府、高校在引导大学生农村就业时,应该综合考虑大学生的个体特征和具体条件,尊重大学生的选择;同时应大力宣传农村就业的意义,激发其潜在的农村就业意愿,使大学生认识到在农村同样有施展自己才华的一片天地。当然,作为大学生,也应该充分认识到农村就业可以锻炼工作能力,丰富人生履历,培养艰苦奋斗精神,促进自身的成长发展。

第二,出台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政策措施,提高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吸引力。研究结果表明,政策待遇和大学生自身的成长需求对其到农村就业意愿有重要影响。为此,政府要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如提高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相关福利待遇,如在录取公务员时优先考虑农村就业的大学生等。要使到农村就业的大学生有一个可预期的发展空间,得到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优惠。

第三,支持高校专业改革,引导加强高校与地方合作。高校必须全面调研农村对人才的需求状况,结合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利用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优势,着力培养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各类高层次人才、农村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文化人才等;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求调整专业结构,积极开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相关专业,提高专业设置与新农村建设需求之间的契合度,提升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能力。

参考文献:

[]綦群高,王英姿.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策略[J].教育与职业,007(6):9-3.

[]吴贻玉,颜剑英.双向互赢:大学生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J].黑龙江高教研究,006(0):59-6.

[3]杨伟国.大学生就业选择与政策激励[J].中国高教研究,004(0):83-85.

[4]董洪亮.5万余大学生报名参加西部计划[N].人民日报,006-05-0().

篇(8)

一、导言

现代农业的重要内涵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中国政府已经将发展农业机械化列入国家支持政策,提出走符合国情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近几年来,有关学者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如何发展农业机械化开展了多角度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理论支撑。

(一)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制度的历史变迁

中国的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是从建国后开始的,伴随着制度变迁发生了重大波折。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以市场需求机制为基本特征,农业机械作为商品进入了流通领域,个体农民拥有和经营农机数量迅猛增长,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注入了活力。当改革的设计目标还远远没有定位在市场经济体制上时,农民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一系列实践清晰地走在市场化道路上,承包制中的农机户是最早的市场活动主体,农机经营服务一经诞生即按市场机制运作,自买自用的小农经济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理念已被打破,初步形成了以获取最大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个体私有私营农机为主导的历史时期。农民成为农机投资与经营的主体。

(二)农业机械的功用

农业机械是在农业生产中代替人力和畜力来进行农业耕作的现代化装备,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大大降低了传统农业的劳动强度,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另外,农业机械在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方面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现在的购机者主要将农业机械作为资本品投资购置,用于提供作业服务来获取收入,增收致富。另外,农机的购置还满足了购机户自身的生产、生活需求,如完成自己的农田作业,甚至将运输机械还作为交通工具使用,成为生活水平的一种体现。从一定意义上讲,农业机械在农民中所拥有和使用的程度已成为农民致富、实现小康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和手段。这些都说明了农业机械在我国具有多功能性这样一个独特的特点。

(三)与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关系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业机械化的相关性颇有争议。有的学者认为,农村剩余劳动的转移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如集体经济发展水平、原有农用机械化水平、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程度等因素影响了农机的户有户营发展水平(陈升,1986)。杨敏丽等学者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农业机械化水平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显著相关,农机化作业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下降约1个百分点(杨敏丽,2003)。祝华军利用农机净值建立估计模型得出了农业劳动力转移数量同农业劳均农机净值和劳均耕地面积呈显著的正相关性的结论,即农业从业人员人均农机净值增加1元,则全国将有11万农业劳动力被农业机械替代出来(祝华军,2005)。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本文将进行分析。

二、样本数据的选取与变量设置

(一)数据资料的选取

在样本指标选取上按照全面性、简洁性、可操作性原则,参阅国内相关农业机械化与经济发展的文献,选取全国时间序列数据建立模型,选取时段为1983~2006年。这是因为安徽凤阳地区极少数生产队从1978年年底开始试验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在我国农村的大范围推行是逐步实现的。1980年1月。全国只有1.0%的村庄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1980年12月为14.4%,到1983年底,97.7%的村庄实行了家庭承包责任制(林毅夫。1988),因此,本文认为1983年是我国新时期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时间分界点。

本文数据均取自历年《全国农业机械化统计年报》、《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农业统计年鉴》,并进行适当处理,其中,2006年的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是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提供的统计数。同时,本文认为在这个时期以1996年为分界时点,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受到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方式和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和改革的影响,本文也有意考察这个政策变化的影响。

(二)变量设置

本文在度量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因素时,选取了劳均土地经营规模、农民可支配纯收入、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力转移比率、农业机械产品价格、政策变化等指标作为解释变量。

1 被解释变量——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本文关注的是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这一概念,对其测算是一个关键,农业部根据耕整地、播种和栽植、收获、粮食、植保和灌溉机械化程度计算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学术界通常取前三项作业机械化程度,按其权重其平均值,但是,这种方法误差很大,业界学者也有不同的看法,计算也颇复杂。考虑到在我国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生产环节差异太大,对机械化要求不同,在此不直接测算各项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而是采用亩均农业机械总动力(PAM)的高低来反映农机化发展状况,其高低可以直接测度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这里不考虑农业机械从事非农生产和用于农民生活中的比重,而假定本文所界定范围的农业机械从事的都是农业生产活动。

2 解释变量。农业机械的使用目的直接决定其发展的一些因素选择。改革开放前,农业机械以规模经济技术因素投入。主要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劳动强度,影响其增加的因素显然不同于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后,农业成为一般的资本品,私人投资成为主体,投资的目的主要是从事农机作业服务,获得收益,增加收入,而农民使用农业机械的目的是降低农业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生活舒适性。因而,农民的收入等个体因素均会对农业机械投资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这里设定农机作业价格、作业成本以及单位面积作业收入不变,综合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在计量分析中考虑以下几个:

(1)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本文以农业从业人员的劳均经营耕地面积(PFL)来反映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据有些研究和作者的调查表明,地块平均大小(即耕地细碎化程度)比该指标还要小,更适合用在此处分析,但是系统的统计资料并不完整,无法使用,因此,本文借PFL来反映土地经营规模,规模越大,越能充分发挥农机作业的规模效应,降低单位作业成本、地块间转移成本和交易成本。从农业机械发展的总量上看,一些学者预计的由于受到户营耕地细碎化对农业机械化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似乎并没有出现,其中原因值得研究,难道在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可以背离基本的技术和经济方面的“自然规律”?

(2)农民受教育水平。本文使用农民人均接受教育年限(PFE)反映受教育程度。农民接受教育时间越长,对新技术和信息了解越多,掌握越快,更易于推行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装备,会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3)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RPFI)的提高,使农民生活条件改善的主要经济指标,生活舒适程度的提高创造了对农业机械技术的需求,推动着农机作业服务的市场空间不断扩大,带动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农民更加有经济能力投资购置农业机械来开展服务,获得过多的收入。

(4)农业机械产品价格。这里取机械化农具定基价格指数(FIP)来反映其影响,该指数越高,农民增加农业机械投资的可能性会越少。

(5)劳动力转移数量。农业劳动力转移越多,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推力越大,本文采用农村劳动力转移率(RLT)来考察其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

(6)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文中采用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CAP),即第一产业产值占GDP的相对比重与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所有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之间的比例这一相对数值来比较研究农业劳动报酬的差别。同时,对其与农业机械化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检验。

(7)有关政策的变化。虽然1983年后农业机械的生产和销售取消了计划经济下的调拨配给制度,并已按照市场化运行,但是农业机械作业所需的柴油、生产所需的钢材等原材料还维持着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价格双轨制状态,因此,该时期内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还维持以物资调拨、平价供应隐性补贴的形式。补贴数据与力度无法按照经济指标来获取统计数据。而市场化改革后,国家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以财政资金为主但资金分散杂乱,本文认为,此研究期间的国家支持农业机械化的力度不变,本文以1995年为界线设立政策变化虚拟变量(D1)进行检验。

除上述因素外,农业机械化发展还受到国家总体经济发展速度和技术进步率的影响。如GDP的增加,改善了农业机械生产和作业的社会经济环境,有利于政府采取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考虑到与农民人均收入的高度线性相关性,这里仅以RPFI变量进行考察,以避免引进严重的多重共线;国家整体水平的技术进步特别是制造业的技术进步使更多品种型号和更高质量的农业机械得以设计生产,农业生产的需求得以满足,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由于农业机械研发方面的投人数据如R&D投入强度没有相关历史统计对比,而且基础理论研究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滞后期难以量化,故本文对这些综合因素的影响归入随机误差项。

三、模型构建与分析

(一)模型构建

本研究使用全国时间序列数据进行计量分析,以探究以上解释变量因素可能对农业机械化造成的各种影响及其水平,以及它们中间可能存在的其他关系。首先对亩均耕地拥有农业机械动力(PAM)和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CAP)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经过取滞后期m=1,2,6分别检验,可以看出,PAM不是引起CAP变化的Granger原因,但是,CAP是引起PAM变化的Granger原因,因此,回归方程的解释变量中不宜排除CAP。本文采用了普通多元线性单方程形式进行回归分析。

(二)估计结果

本文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对模型进行估计,并使用Newey-West异方差自相关一致协方差方法校正参数估计值的标准差,结果如表3所示,模型拟合程度较好。除了农民人均接受教育年限(PFE)和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cAP)这两个变量外,其他变量都达到了1%和5%的显著水平。但是,农民人均耕地面积(PFL)这一变量的符号与预期并不一致。

对模型估计的具体结果分析如下:

1 从模型估计结果可以看出,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受到农民人均纯收入(RPFI)和农业劳动力转移比例(RLT)的显著影响,且都有正向影响关系,影响方向与理论预期一致。农民收入提高了,一方面代表着农民生活水平上的提高。农民租用农业机械代替人工完成部分农田劳动的愿望也会随之增强,而且也更具有经济的负担能力;另一方面,农民收入的提高使的农民有经济能力购置更多的农业机械为自己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和开展对外作业服务赚取更多收入。而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数量越多,意味着在相对稳定耕地上从事生产的劳动力越少,越需要更多的农业机械来完成更多的农业生产环节,推动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2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还受到农业机械销售价格水平的影响。从总体上来讲,机械价格越高,租用农业机械的价格也会高,相对收入较低的农民对其反应越敏感,会较少购置和租用农业机械,这也符合一般的经济规律。因此,价格水平(FIP)对农业机械化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与理论预期也相一致。

3 从理论和经验认识上看,农民文化水平(PFE)越高,越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技术,有利于购置和使用先进的农业机械,但从估计结果看,这一影响不很显著;同样不很显著的还有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CAP),理论认为该指标越大意味着农业生产给农民带来的收益会越高。农民从种地中获得的收入比例越高,会从根本上鼓励农民购置和使用农业机械,但估计结果仅在10%的水平显著。

4 农民人均耕地面积(PFL)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构成显著的负向影响,这是与理论预期方向不相一致的一个变量,也与众多学者一致认为的耕地细碎化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观点似乎矛盾。但就我国农村现阶段的具体发展状况和农业机械功用而言,这一结果具有现实性。因为农民购置农业机械一方面为他人提供作业服务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大量的小型农业机械,如小四轮拖拉机、农用三轮车等主要是农民自购自用,有的兼用农民生产、生活中的交通工具。因此。这一结果说明农业机械低水平重复投资现象已经出现。

5 本文对于政策变化(D1)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的估计结果也是显著的,表明农业机械化对政策具有一定的依赖性。

四、结论与启示

从本文对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影响因素分析来看,可以得出以下四点结论,与对相关政策的启示一并总结如下:

第一。农民收入、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增加对农业机械化发展都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内在力量,国家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促进农业增收尤其是种粮农民的收入也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

篇(9)

 

一、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国家的粮食战略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然而,农业作为一种天然的弱质产业,具有投入时期长、收益较低等特点,同时,由于农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自然条件、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的影响,农业又成为一种高风险产业。传统上,我国是以小农经济方式进行生产和经营的,这直接导致了农业从业者抗风险能力的缺乏。首先社会实践论文,个体小农没有足够的能力对市场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其经济决策经常不能反映市场需求。其次,小农因为生产规模小,市场谈判能力较弱,而无法通过谈判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价格论文开题报告。因此,农户希望能通过一些制度和组织,与同业经营者,与上下游经营者进行结合,以减少风险,增加收入。于是,农业合作社划时代地产生了。

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兴办农业合作社的热潮,各种形式和产业的合作社工作开展地如火如荼。特别是2006年《合作社法》颁布之后,农业合作社得到了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地推广,农业生产和经营开始焕发出新的生机。但是,目前的农业合作社出现了求量不求质、管理不规范、利润分配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社会实践论文,农业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必将受到致命的打击。

针对农业合作社所存在的问题,大批专家和学者都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并提供了政策建议。一部分专家从合作社的产生和发展入手,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内源性根据;也有一些专家着眼于合作社的组织结构,从管理和组织的角度进行探讨;另外,也有相当多的专家通过研究认为合作社的立法才是关键之处。总之,专家们的研究大多是针对组织自身开展的,而针对农户的研究相对较少。实际上,农户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微观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他们的态度和意愿直接决定了合作社的发展。

因此,本研究正是从农户的角度出发,通过问卷调查、统计描述的方法,分析农户参与农业合作社的现状与态度,并计量分析农户参加合作社的行为对收入的影响,从而为发展农业合作社规模、推广合作优势、更好地以合作社形式增强农业竞争力、保障农户利益提供政策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二)文献综述

杨惠芳(2005)认为,解决农民增收的关键在组织创新,建立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市场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使我们找到了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和载体。

韩洁、薛桂霞(2007)认为,农业合作社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是显著的,这不仅表现在其市场经营和谈判能力的增强社会实践论文,更与生产一体化、二次分红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

王新利,李世武(2007)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优越性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基础的。要使这类组织获得长远而良好的发展,进而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强有力的帮助,政策的实行需要遵循这一基本原理。

二、 数据分析

(一)数据来源

本次数据由本班四位同学利用暑假时间前往丹阳市丹徒区实地调查获得,我们走访了当地茶叶合作社周边的4个村落,共发放问卷220份,通过剔除信息明显错误、前后矛盾和异常的问卷21份,实际有效问卷为199份,有效率高达90.45%。

(二)数据分析

1、数据分析分为描述分析和计量分析两部分。在描述分析中,将参加合作社农户与未参加合作社农户户主的年龄、文化程度、身份(是否村干部或党员)以及家庭农业劳动力比例、农产品销售价格等指标做横向的比较,以此对这两个群体的特征做出基本的描述。在计量分析中,选择农户总收入为被解释变量,家庭种植规模、非农收入、是否加入合作社、生产资料成本为解释变量,采用Cobb-Douglas模型进行计量。

2、描述统计:

(1)年龄:参加合作社的农户户主平均年龄为47.36岁,未参加合作社的农户户主平均年龄为47.40岁,且两个群体中户主年龄都是呈正态分布的,因此,户主年龄没有显著差异论文开题报告。

(2)文化程度:将户主受教育程度按文盲、小学、初中、高中或中专、大专及以上分别赋值为1、2、3、4、5社会实践论文,则参加合作社的农户中,这五项比例依次是0,8.82%,47.05%,26.47%,17.65%,平均值为3.14,未参加合作社的农户中,这五项比例依次是0,12.12%,76.97%,4.84%,4.84%,平均值为3.11.从各种文化程度分布比例来说,未参加合作社的户主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但总体均值较为接近,这是因为当地的教育模式以九年制义务教育为主,大部分户主的文化程度都是初中社会实践论文,以致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户主绝对人数较少。

(3)身份:在参加合作社的农户中,村干部或党员的比例占到了50%,而没有参加合作社的农户中,村干部或党员的比例仅为7.88%,有理由相信,身份的区别对参加合作社与否是有着较大影响的,这也与理论分析的结果吻合,通常认为担任村干部或党员的农户觉悟较高,能够积极响应号召,另外也需要起带动作用,因此参与的意愿与可能性更高。

(4)家庭农业劳动力比例:在参加合作社的农户中,平均家庭农业劳动力比例为64.67%,而对于未参加合作社的农户,平均家庭农业劳动力比例为64.13%,同时两个群体也符合正态分布。

(5)农产品销售价格:本次调查对象为当地的曲阿茶叶合作社,通过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农户每年采摘两次茶叶。从问卷反映的情况来看,对于参加合作社的农户社会实践论文,第一次茶叶的平均出售价格是328.1元/斤,第二次茶叶平均出售价格是235.2元/斤;对于没有参加合作社的农户,第一次茶叶出售价格为319.6元/斤,第二次茶叶出售价格为227.4元/斤,且上述数据分布都较为紧凑。

3、计量分析:

被解释变量为农户总收入,以Y表示。解释变量见下表:

 

表1 实证模型解释变量说明

变量名称 变量定义 平均值

D1 是否加入合作社:是=1,否=0 0.23

篇(10)

中图分类号:F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6)09-0068-04

一、引言

2015年下发的中央一号文件,又一次引起人们对“三农”的高度关注。农业上市公司对农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快速发展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业产业的总体水平。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快速增长,外部环境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而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显得越来越重要。利用管理会计的外部价值链和柔性管理理念,根据农业上市公司的特点将外部价值链和柔性管理纳入绩效评价指标设计体系,能更加准确地对农业上市公司的绩效影响程度进行分析。目前,对农业上市公司进行绩效评价的文章较多,且大多集中于财务角度,张东方[1]在研究中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农业上市公司进行绩效评价,对农业上市公司进行综合绩效排名,从研究中发现,农业上市公司出现“背农”现象,农业上市公司总体绩效不理想。闫本宗[2]从财务柔性管理角度对双汇发展和雨润食品两家企业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财务柔性管理水平与企业绩效同向变动,企业的财务柔性管理越好越有利于企业的发展。邱应倩[3]以34家在沪深上市的农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方面对农业上市公司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效益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最大,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发展不平衡,农业上市公司整体绩效水平不高[4]。陆添超和康凯[5]分别探讨了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中指标权重系数确定的问题,得出了熵值法比层次分析法更加客观的结论。

价值链理论作为管理会计的重要理论之一,自1985年被波特教授提出后,就被广泛应用到公司管理中。价值链理论根据公司对内对外的业务,分为内部价值链和外部价值链,本文则主要根据外部价值链对农业上市公司进行绩效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其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权重,进一步提高农业上市公司的管理业绩,进而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近年来,也有很多学者将价值链理论运用到上市公司的绩效评价中,但大多基于其他行业,同时很少有学者从内外部价值链的角度对农业上市公司进行绩效评价。殷裕品和杜凯[6]结合价值链理论,同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家电行业进行绩效排名,结果表明从价值链视角对家电行业进行绩效分析,可以有效地帮助管理者认识到公司需要改善的地方,有利于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宋双双[7]在《基于价值链的企业业绩评价研究》一文中,分别基于内外部价值链对企业进行业绩评价,利用EVA这一指标表示企业的价值,结合平衡计分卡综合分析企业的绩效水平。

研究发现,目前学者对农业上市公司企业绩效的研究较多,但是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并结合外部价值链和柔性管理理论对农业上市公司的绩效研究并不多。本文则从外部价值链角度出发,结合柔性管理理论,根据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计算出的指标权重的大小,确定各因素对农业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程度,进而促进农业上市公司的快速发展。

二、评价方法选择

目前,对于企业绩效进行评价的方法有很多,如因子分析法、DEA两阶段模型法、层次分析法、经济附加值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等,其中层次分析法是将与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较,具有系统、灵活、简洁的优点,所以本文将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农业上市公司绩效进行分析与评价。而层次分析法具有主观性较强的缺点,为克服这一缺点,在运用层次分析法的同时采用熵值法对其进行修正,从而使其结果更加客观。

三、模型建立

(一)指标的选取

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分层方法,本文将企业绩效作为目标层,根据价值链理论将外部价值链分为纵向价值链和横向价值链,同时结合柔性管理理论对指标进行设计。纵向价值链是将公司当做上下不同行业生产过程中的一部分,是整个市场运作的一个环节,从生产上游到生产下游这一个过程构成了一个价值链。企业通过与上下游的协调来提高公司的竞争能力,促进企业的发展。根据柔性管理理论和农业上市公司的特殊性,将纵向价值链分为供应商因子、顾客因子、服务因子、环境影响因子四个方面。横向价值链主要是在同行业中的分析与比较,通过和同行业中其他公司的比较,从而发现自己与竞争对手之间存在的差距与优势,通过保持和完善自己的优势与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来促进公司的发展。在横向价值链因子层指标设定上,主要从竞争能力因子与合作能力因子两方面对其进行设计,具体指标见表1。其中反映柔性管理的指标有供应商替换率、顾客满意度、交货期弹性、市场应变能力、柔性信息系统、绿色产品销售率网络平台建设等指标。

(二)权重的确定

首先根据多位专家的打分结果,利用yaahp软件对所选指标进行处理与分析,经过对相同层级的各个影响因素进行两两相对重要程度的比较分析,其所构造的各个矩阵的CR

(三)利用熵值法修正指标权重

熵值法是评价某一指标的影响程度的客观赋值法,正好弥补了AHP法的主观性缺点,因此本文利用熵值法对层次分析法所计算的权重进行修正,使权重更加客观、合理,提高计算结果的可信度。运用熵值法对指标权重进一步修正,第一,将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到的矩阵正规化处理后得到矩阵yij,并得到特征向量Xj;第二,运用熵值法获得信息权重Uj,(四)结果分析

从整体上来看,纵向价值链要比横向价值链对农业上市公司的企业绩效影响大,纵向价值链联系着企业的上下游,对公司的发展尤为重要。在纵向价值链下,对农业上市公司影响因素最大的是供应商这一维度的指标,供应商为企业提供生产的原材料,影响着企业的产品质量问题,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横向价值链角度下,竞争能力比较重要,只有竞争能力提高了,其他公司才会愿意与其结盟、合作,因此合作能力是建立在竞争能力基础之上的。

从所计算的最终数据可以看出,对企业绩效水平影响最大的是顾客满意度(A21)这一因素,其权重为0.0845。顾客对每一个企业来说都是重要的,只有顾客满意度提高了,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才会提高,企业绩效也因此而增加。顾客满意度作为柔性管理的重要方面,是衡量农业上市公司绩效的重要指标,企业应对其给予高度的关注。排名第二位的是市场应变能力(A34),其所占比重为0.0829,农业上市公司应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进行相应的调整,这就要求公司具有较强的市场应变能力。农业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强化市场观念、提高科研能力以及转变经营管理方式等方法来提高企业市场应变能力。排在第三位的是占比0.0803的市场占有率(B15)这一指标,市场占有率代表着企业的竞争能力,一个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较大,才会获得较多利润,同时也会增加企业的绩效。农业上市公司应首先从以上三方面来提高企业的绩效水平。根据数据可知,排名后三位的分别是废弃物综合再利用率(A42)、从业人数(B14)、社会捐赠率(A44)和产品退货率(A36)四个指标,指标权重分别为0.0008、0.0036、0.0041和0.0041,社会捐赠率与产品退货率所占比重相同。

从柔性管理的指标来看,其对农业上市公司的绩效影响较大,其中顾客满意度以及市场应变能力是所有指标中比重最大的,交货期弹性指标和柔性信息管理比重分别为0.0614和0.0657,所占比重都比较大,因此可以看出柔性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虽然供应商替换率、绿色产品销售率和信息网络平台建设等指标的比重相对较小,但随着管理会计以及柔性管理的发展,这些指标的衡量会逐渐被重视起来,农业上市公司要注重对这些指标的提高,进而提高公司的整体业绩水平。

四、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将外部价值链和企业柔性管理理论相结合,运用到农业上市公司的研究中,增加了交货期弹性、柔性信息系统、绿色产品销售率以及网络平台建设等柔性管理指标,使农业上市公司绩效指标更加全面,农业上市公司可以根据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改变管理决策来提高公司绩效。本文选择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其结果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为了克服层次分析法的主观性,利用熵值法对层次分析法计算结果进行修正,使计算结果更加客观。

研究结果表明,反映柔性管理的指标总体上对农业上市公司的影响较大,农业上市公司应充分了解并运用柔性绩效管理,提高对管理会计的运用,从管理会计的角度对公司绩效进行分析,更有利于公司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东方.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综合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5):99-106.

[2] 闫本宗.企业财务柔性管理策略实证分析――以双汇发展和雨润食品为例[J].财会月刊,2015,13(5):76-79.

[3] 邱应倩.基于“三重绩效”理论视角的农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4] 申志东.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J].审计研究,2013(2):106-112.

篇(11)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基本情况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隶属于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自林业经济管理专科专业招生至今,已为社会培养了25届1600余名本专科毕业生。毕业生就业选择余地较大,就业呈现多元化趋向,从单一的以农林业单位为主向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自主创业等多种类型转变。据不完全统计,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中已有100多人走上了科、局级以上领导岗位,体现了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注重知识、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近年来,每年招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60名左右,现有在校生247人。现有专任教师3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2人,占教师总数的32.4%,副高级职称20人,占总数的54.1%;54.1%的专业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有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学科组专家1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浙江省“151人才”4人。

二、近年来专业建设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1)多方参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保证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小组,开展多层次的调查研究,充分收集和分析全国农林院校及综合性大学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改革情况,对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召开了“农林经济管理省级重点专业建设委员会工作会议暨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研讨会”、“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家研讨会”等,最后邀请专家对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

(2)根据社会需求和学校层面人才培养目标,适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离农倾向明显,就业去向与其他经管类专业并无差异,特色与优势不明显。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肩负着为现代农林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新”的人才的历史使命。同时,2009年,浙江林学院升格为浙江农林大学,随即制定了《浙江农林大学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纲要》明确了学校的人才培养为:“培养品德优良、基础扎实、能力强,具有生态文明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此,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适时调整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农林业发展需要的,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林业科技知识,掌握农林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各级政府涉农部门、农林企事业单位、农村基层经管单位等从事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科研与教学研究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顶天立地”的师资队伍

为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主要采取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措施。引进包括专任教师及兼职教师的引进。建设期内,共引进博士7名,其中国外高校1名,国内985院校3名、211院校1名。聘请4名具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地方工作人员和农林企事业单位人员、3名国外著名高校的教师为兼职教授。积极鼓励年青教师到国内外名牌大学和一流的科研院所攻读博士学位、及到基层挂职锻炼。建设期内,5名教师获得了博士学位,其中中国科学院1名,985院校3名,211院校1名。有10位教师到国外著名大学访学,5位教师到农村基层或农林业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通过这些措施,使师资队伍真正做到“顶天立地”(既掌握学科前沿又了解农村实际),职称、学历、学缘结构显著优化。高级职称比例由2007年的70.3%上升为2011年的86.5%,其中副教授比例由37.0%上升为54.1%,成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从事教学第一线的主力军。博士学位比例由2007年25.9%上升为2011年的54.1%。教师由原来主要毕业于林业院校,改变为既来自国家重点农林院校,也有来自于国内外著名综合性大学。

(2)注重科研与教学研究,着力提升专业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水平

努力营造良好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氛围,鼓励老师从事科研与教学研究。建设期内,共立项科研课题8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38项,科研经费达44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53篇,其中被三大检索系统(sci或ssci、ei、istp)收录18篇;出版学术专著16部。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浙江省科技兴林奖等各类科研奖励共20项。主持浙江省新世纪教学改革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共3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4项,获得浙江省教学研究成果奖、校级教学研究成果奖共5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5篇。从近年的发展来看,专业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为科研促进教学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为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撑。

3.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强化课程与教材建设

(1)构建“理论、实践、特色”三结合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为了实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时修订了教学计划,着重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了“理论、实践、特色”三结合的课程体系。具体表现在:

第一,重理论。课程体系的设置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理论基础课程由两个平台构成,公共基础平台及学科专业基础平台,学分合计为40.5,占总学分的24.5%。为培养学生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提供保证。

第二,强实践。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课程设置强调实践环节。一是加强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如“林业概论”、“现代农业概论”等课程设有实习环节,“会计学基础”、“统计学原理”等课程均设有模拟实习。二是安排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等,专业综合实习主要设置了为期2周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为期1周的“农林企业管理综合实习”。三是设置“社会经济调查与应用文写作”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社会经济调查及应用文写作的能力。

第三,显特色。为了显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与其他经管类专业的差异,充分发挥学校和地域优势,在专业选修课中,按方向设计了两个模块,一是“农村经济发展”模块(选修模块ⅰ),二是“农林企业管理”(选修模块ⅱ)。

转贴于论文联盟

(2)强化课程与教材建设

建设期内,有计划地开展了以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为重点的课程与教材建设工作。具体包括:

①重视精品课程建设。专业教师高度重视精品论文联盟课程的申报与建设工作,新列入校级精品课程8门,现有校级精品课程14门,通过学校验收的8门。“林业经济学”和“林业财务与会计”2门省级精品课程,均于2010年顺利通过浙江省教育厅验收。②加强教材及教辅资料的建设。以精品课程的申报与建设为契机,鼓励教师编写教材。在已有主编《现代林业企业管理学》、《管理学案例》、《会计学基础》、《林业财务与会计》等教材的基础上,主编教材5部、副主编2部、参编2部。同时,加强教辅资料的建设,如“林业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等有实习环节的课程均有相应的实习辅助资料。③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首先,倡导国际参与式课堂讨论方法。如在“林业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介绍乡村快速评估技术(rra)和参与性评估方法(pra)时,设计一些主题,以行政班为单位分为5~6个小组进行讨论,每组只分析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规定每组的讨论时间和汇报时间,由小组成员自主确定每组的协调人、观察员、记录员等展开。其次,采用案例教学法。如“经济法”、“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原理”等课程全面推行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次,开展网络课堂网上互动。各课程组在建设网络课堂的过程中,开通网上讨论,使师生互动不断加强。

4.改革实践教学体系,重视教学条件建设

(1)构建“一、二、五”分类实践教学体系

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除课程实习外,构建了“一、二、五”分类实施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指一个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二”指两个平台,面向全体学生的平台和面向优秀学生的平台。“五”是指五个支撑点,包括面向全体学生的“中期论文及毕业论文”、“专业综合实习”两个支撑点,面向优秀学生的“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科研创新基金项目”、“大型专题调研”三个支撑点。

一是通过专业综合实习、中期论文及毕业论文的实施,构建“基于应用性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使学生掌握学术论文写作的一般要求和规范,在第四学期至第五学期,安排专业老师指导学生撰写中期论文。中期论文的基本要求是利用所学的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对农村经济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必须有实际的调查资料和数据支撑。毕业论文是高校实践教学的必修环节。在毕业论文环节,强调选题需理论联系实际,尽量与导师的课题相结合。通过实施中期论文,强化对毕业论文的指导,使学生完成的毕业论文质量较高。2007-2011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入选校级优秀论文12篇,毕业论文的优良率达41.24%。专业综合实习主要包括“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农林企业管理综合实习”,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社会经济的调查方法,提高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以为期2周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为例,第1周为外业调查,第2周为内业整理和综合分析报告撰写。调查以小组为单位独立开展工作,教师轮回指导和检查。这一以专题调研为特色的综合实习,使学生围绕某一主题从“提出问题和目标-设计问卷-实地调查-数据资料整理、分析-撰写报告”得到全过程的训练。经过多年的实施,综合实习制度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二是通过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大型专题调研等第二、第三课堂,构建“基于创新型目标的研究型实践教学体系”。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由高职称、高学历的专业老师担任指导老师,有针对性地指导社团开展学术活动,并组织学生参加两年一届的全国大学生林业经济研讨会。由于师生的共同努力,在第十二、十三、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林业经济研讨会上共获得了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0项、优秀奖11项的好成绩,在校期间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篇。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积极鼓励学生申报学校和浙江省的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由专业教师负责指导申报和实施的全过程。2008-2010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成功申报项目共24项,其中省级6项。大型专题调研主要是指部分学生参与知名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大型专题调研。2009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挑选了共28名学生参加了农业经济相关课题的调研。通过参加大型专题调研活动,使学生的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2)重视教学条件建设

建设期内,主要抓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图书资料的建设。

一是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建设。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主要依托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总面积600m2,下设6个实验分室:财务会计模拟实验分室、工商管理模拟实验分室、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分室、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分室、市场营销模拟实验分室、金融模拟实验分室。建设期内,新增教学设备(包括软件)近158万元。现有教学设备总值近432万元。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面。新建实习基地11个,现有校外实习基地达21个。

二是图书资料建设。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所需的图书资料除由学校图书馆提供外,由学院图书资料室和专业特色资料室提供。经济管理学院图书资料室,每年及时采购能反映专业发展动态与趋势的图书资料。现有藏书1.5万册、学术期刊310种、报纸40余种。同时,建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特色资料室1个,现有各类资料和藏书800余册。为学生研究性学习和教师从事科研活动提供了保障。

三、几点思考

首先,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后,如何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从近几年学生就业情况看,就业趋向是以非农企业、政府管理部门(公务员等)为主。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为了体现特色与优势,适应现代农林业发展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但是,大学生毕业后是否愿意真正走上服务“三农”的就业岗位,也就是说如何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除通过对培养环节、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的调整与优化外,更需要加强就业指导,努力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同时打通高校毕业生通向农村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