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公共体育教学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7 16:40:51

公共体育教学论文

公共体育教学论文篇(1)

1现状和意义

1.1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

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过去就有,只是不够重视,更像是摆设,仅用于雨天教学和机动的备份,内容上不外乎是体育常识、体育卫生,属于体育常规教育的范畴,没有专业性和系统性.近年来,高校在评估和学科建设的要求下,理论教学逐步受到重视,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表现:(1)理论教材的配备.高校根据各自的需要,编纂和出版相应的理论教材,学生人手一本.(2)理论教学的制度化.理论教学的课时,按照一定的课时比例,纳入到教学计划当中.(3)理论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评价相联系.理论考核的成绩,按比例计算到学生体育成绩之中.所以说,理论教学作为公共体育教学的一种形式已经建立,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无论是教学还是考核,与我们所期望的相去甚远,流于形式,丧失了理论教学的意义.首先从理论教学的内容来看,大都是过去体育院校通用教材的浓缩版,内容陈旧,不是理论,只是运动动作和技术的文字说明,其价值相当于体育常识,缺少层次和深度,没有学术价值,学生不感兴趣.其次从理论教学的管理来看,理论教学所占比例偏小,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考核也不受重视(与其他公共课程相比).

1.2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是对体育实践教学的补充和指导

理论是“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知识的系统的结论.”….体育理论基于体育实践,是对体育内在规律进行系统研究得出的当前结论,体育作为独立的学科,主要通过体育课的形式来实现学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体育活动,仅有实践教学显然不能满足学科建设的需求.同时体育又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多学科形成有机的联系,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体育又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体.体育的发展与进步和相应的理论体系的支撑密不可分,是体育的组成部分,是体育实践不可替代的.体育课理论教学,基于实践教学,作为体育实践教学补充,发挥理论所具有的指导作用,不仅如此,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的延伸,甚至是对实践教学的超越,提升公共体育课的教学档次,突破实践教学的局限性.

1.3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是实现高校公共体育高等教育化的重要途径

所谓公共体育高等教育化,就是使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具有学术性和研究性,将公共体育教学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区别于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模式.高校在学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上有别于中小学,首先,中小学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体育教学的强身健体,促进生长发育的功能尤为重要,从学习技术和动作的角度看,中小学学生也处于动作技术形成的最佳时期,所以实践教学就显得更有意义.而大学生已接近成年,在学习技术和动作上处于劣势,但认识、理解和研究能力显著增强.加强理论教学,提高对体育及其价值的认识更加重要.此外,大学生缺少的不是体育锻炼的机会,而是强身健体的意识.高校在体育教学的硬环境上也非中小学可比,有良好的师资力量和科研氛围,为提升理论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综合体育素养,而不仅仅局限于技能和健身,所以理论教学彰显出体育教学应有的教学层次和深度,具有学术价值.

2核心与内容

2.1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是关于竞技理论的教学

确立以竞技为核心的理论教学体系,和以活动为基础的说明书式的理论体系有着本质的区别,“在本质上,体育是以竞技为基本手段和主要形式,增强体质,提高体能技能,培养心理素质和能力的一种社会性活动.……竞技是体育最重要的特征,体育的必然是竞技的,没有竞技就不能成体育.”“体育的本质特征决定高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高校体育学科体系是我国体育专业的基础和摇篮,肩负着培养和造就高水平体育人才和体育科研与管理人才的重任,应加强体育教学的学科性与竞技性,……在以竞技为核心的基础中,根据各群体的具体特点,充分发挥体育的教育、娱乐和健身等基本属性及其功能,逐步实现体育的高等教育化.”竞技是体育的本质特征,是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的核心,理所当然也是理论教学体系的核心,这就指明了理论教学的方向,拓展了新的层次和空间,具有系统性和专业性,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不言而喻.

2.2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是对专项发展进行系统的研究

理论教学依托于专项实践教学,在加强专业性和系统性的同时,要兼顾到知识性和教育性.其教学内容分为四个方面:(1)加强对专项的认识.了解其起源,现状和发展趋势.(2)学习专项竞技的方法、竞赛规则裁判法、组织方法以及比赛的方法等.(3)理解影响专项竞技的相关因素.技术和战术因素、身体素质和体能因素、心理素质因素以及运动损伤预防和科学训练方法等.(4)专项竞技对社会的影响.专项竞技与文化、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对健康和医学的影响等.其内容既是传统理论体系的继承,又有新的研究方向.

3作用与预期

3.1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与专项化选修教学模式形成有机融合

加强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使专项化选修教学模式更加系统化和专业化,理论教学对实践教学的补充、指导和提升的作用也更加突出,同时专项化选修教学模式也为理论教学提供了合适的形式,实现理论教学与专项化选修教学模式对接,有利于形成以专项化教学模式为主体的学科分支,理论教学能够摆脱普通专业大学生受运动水平和能力的制约,打破实践教学由于客观原因而形成的教学屏障,率先从理论教学上实现突破,迈上新的层次,提高教学质量.

3.2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对学校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加强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在增加理论教学课时的同时,还要对理论教学场所,考核的方法做到科学的安排.理论教学不仅可以提升体育教学的层次,同时也使紧缺的运动场地,器材得到一定缓冲,合理安排理论教学的周期,减少季节变化对实践教学的消极影响.在课时安排上应有别于其他学科,要突破学期的限制,形成独立的教学体系,加强教学管理层面上的可操作性.

3.3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给教学双方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公共体育教学论文篇(2)

2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指导新思想解读

培养兴趣、掌握技能、发展特长、终身锻炼是当今时代背景下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的具象化诉求,它们从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不同层面出发,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培养兴趣是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前提,掌握技能是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基础,发展特长是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根本,终身锻炼是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目的,这4个层面共同构成了新时期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它们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互为基础,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提出了一个十分具体化的要求,也是对“健康第一”生活理念的有力支撑,为当前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提出了一个努力的方向与目标,也使得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有了一个新的落脚点。

2.1培养兴趣: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一个个体只有使其对所接触的事物产生兴趣,才有可能使其对这一事物进行认真的研究。体育作为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只有使学生对其产生兴趣,才有可能使学生能够对体育课充满热情,从而使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体育锻炼得以增强,并直接推动学生整体学习成绩的提高。作为培养人才的高级阶段,普通高校本不应承担培养兴趣的基础任务,但由于中国教育的最大特色是“应试”,也就是说,教育的目的首先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不是为了“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为了追求升学率的提高,不仅不能有效地在中小学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和进行体育课程改革,而且直接影响了中小学体育教学,使体育课成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牺牲品。从此层面而言,中小学教育不仅未能有效完成对中小学生体育技能的传授和增强体质的基本任务,而且使很多中小学生泯灭了对体育的热情和兴趣,这对于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增强产生了巨大的反向作用,也是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连年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遗憾的是,普通高校的体育课教学也脱离不了这种大环境的束缚,这种现象突出地表现为大学教育阶段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首要目标是为了拿学分。这样的体育教学远离了体育教育的核心目标,也就无法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无疑是我们当前教育领域所存在的一个最大的痼疾。由上我们可以知道,在我国整体的教育体系中,对体育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依然存在很大不足。由于上述中小学教育开展的不足,导致在高等教育阶段必须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这就对当前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中小学体育教学欠账过多,使得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不但要承担技能的培养,而且要从基础做起,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因此,培养兴趣就成为当前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前提。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它能够使一个人不计名利、财富和荣誉地投入到某一领域的活动中。从生理层面来说,体育运动的过程是机体能量储备消耗的过程,根据人的生物性特点,机体为了保护内在的能量储备以保证最基本的热量供应,就会产生抗性,表现为懒惰。从心理层面来说,参与体育活动可以使人们得到愉悦的心情,培养人们应对困难的抗压能力、磨练意志等。一旦体育教学激起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就能够使“每一个学生在毕业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一些知识和技能,最重要的是要带走渴求知识的火花,并使它终生不熄的燃烧下去”[1]。所以,我们必须立足于脚下,立足于兴趣的培养,才能使大学生们能够在有限的体育锻炼时间内产生对体育课乃至于体育锻炼的无限向往。而且,在具体的实践中实现由应付体育课向爱好体育课的转变也是从培养兴趣开始的。这就要求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要树立“激发兴趣”的教学要求,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核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引导学生体会参与体育的乐趣。我们不仅要将培养兴趣作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更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认真的实践。所以,我们不仅要在思想层面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更要在身体层面使学生享受体育锻炼的欢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能够在高等教育阶段既汲取文化知识的养分,也能够在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层面获得成功。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把规则规定的、模式化了的固定肢体运动转化为能够使学生乐于参与的“玩”的游戏,使学生在扮演各种社会角色的同时又能够掌握锻炼身体的运动技能;另一方面,还要把涣散的、组织性不强而学生乐于参与的身体游戏,通过创造性转化达到能够使学生掌握人体运动的基本技术和能力的效果。最终能够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实现由应付体育课向爱好体育课的转变。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获得更多的体育技能与体育知识,才能使大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工作过程中终身锻炼、终生受益,这无疑也是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因此,培养兴趣作为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前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突出培养兴趣这一基本的诉求,使大学生们能够从中获益,也使我们的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取得最大限度的成果。

2.2掌握技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基础

如前所述,通过兴趣的培养将学生引入到对身体健康的主观关注和对体育运动的自觉参与,无疑是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巨大促进。但只有兴趣是不够的,如果不能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无论有多么浓厚的兴趣也会在运动场上被无情地挥霍和消耗掉。所以在培养兴趣的基础之上,我们要努力使学生在体育课的学习中掌握必要的技能,通过技能的掌握来增强兴趣培养的效果。恩格斯曾经说过:“自有人生,便有教育。”[2]基于人的自然本性,教育最早是通过肢体的运动来传授生活技能于后代的事实,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说自有人生,便有“体育”。无论学界当前对于体育概念的争议多么激烈纷乱,导致谈到体育往往莫衷一是,但是体育中必然要包含着人类的身体技术练习来改造自我身心以适应社会生存的目的。有学者提出体育指的是“人类游戏性的身体活动或身体活动性的人类游戏。”[3]从这一概念中,我们同样可以得出体育是有目的性的身体技巧训练的实质性内容界定。因此,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传授技能是体育课的核心任务。否定和忽略体育技能的传授,必然动摇教师在体育课中的主导地位,必然会导致体育教学工作的缺失,就与体育的主旨产生了背离。毋庸置疑,这是导致当前学生整体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体育教学中最能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的本质属性正在于运动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在大学阶段,学生不仅要在体育课程的学习上继续强化个人基本的身体技能,还需要加强其他运动项目如球类、游戏等“游戏性的身体活动”技能的掌握。可惜的是,目前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着错误解读课程理念、盲目追求课程创新、轻视体育技能教学的现象。在实际的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应着眼于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如果淡化体育技能,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将大打折扣。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若忽略体育技能的传授,不仅会将高校公共体育置身于混乱无序的尴尬境地,实际上这更是对现实环境下人的基本权利的漠视与无知。因为工业文明造就的信息社会让当今的人类逐渐脱离了繁重、持久的体力劳动,没有足够身体活动的生活让人类肌肉往往处于饥渴和松弛状态中。同时,高节奏、高强度的社会生活又让人们时常感到身心疲惫,人们亟需一定强度的身体活动来保证体能、平复精神。参加体育活动,成为挣脱人类失去生物适应自然选择而堕落为“人工自然”附庸这种异化的桎梏的最佳方式[4]。不要忘记,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所传授的体育技能将会是当前社会条件下大众参与体育锻炼和运动休闲的重要内容。如何使学生有效地掌握运动技能,采取具体的实施措施尤为重要。1)高校要有较好的硬件设施,能够开设较多体育项目的课程,使学生有选择不同项目的余地,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2)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在体育课的技能传授中,动作要让学生感到赏心悦目,使学生产生学习技能的欲望,增加学习技能的兴趣。3)教法要得当。体育技能的获取与其他技能有所不同,这与学生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有非常大的关系,在传授体育技能同时,力求要做到方法得当。由此,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应该把基本运动技能、竞技体育技巧、体育活动技术等教学内容作为最基础的工作来实行。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尽可能地掌握基础性的、竞技性的、游戏性的身体运动技能,保证学生个体的运动参与。让这些技能为他们的身心健康提供技术支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为他们的终身体育奠定技术基础,为他们的社会生活铺垫最重要的身体保障。

2.3发展特长: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根本

当前,社会节奏的加快和未来竞争的需要使得“具备一项特长”已然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指征,没有特长的人甚至于无法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足。具体到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层面,特长也是大学生们在体育认识和实践层面的重要表征。我们这里所指的“特长”是指个体在各项体育运动基础上的一种深化的、精化的结果,是突出“以人为本”,从每个人不同的个体身体出发,通过对自我的运动潜能的开发,实现自己在特定项目的运动技能的提高,达到“终身锻炼,健康第一”的目标。值得注意的是,在具体的发展特长的过程中,我们并不是将特长放在一个确定的高度,而是试图突出个体在社会中的差异性,从而展现不同个体在不同运动技能层面所展示出的优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发展特长作为大学生个体在身体锻炼层面的重要手段,从而展现大学生个体不同的运动专长,使发展特长成为“终身锻炼”的保障,进而使终身锻炼成为可能。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普通高校如何发展学生的运动特长是一个十分重要且难以解决的课题。个体在接触体育项目并对其产生兴趣的同时,要求其掌握运动技能,运动技能的掌握是每个学生个体尽量发挥其个性的前提。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与中小学体育教学不同,中小学体育教学阶段是学生长身体的重要阶段,需要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各方面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过早地开展专项、或者说特长项目的体育锻炼容易导致学生身体各方面的畸形发展,这注定中小学的体育教育具有计划性、针对性和强制性。目前,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采用的是向学生广泛传授各种身体技能,使学生能够在博学的同时又能够使身体各方面得到平衡发展。大学体育教育阶段学生的身体发展基本已经完成,同时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也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和爱好。所以,大学体育教育应当改变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模式,体育教育的目的也由为了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向发掘学生的运动天赋、培养学生体育特长的方向转变,“打破原有的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实现由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广教博学向具有共同爱好、运动水平相当的体育教学的转变。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在此方面已经做出了一些探索。《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指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这就意味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喜好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运动水平进行分层式的教学。但是,这些指导思想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还没有得到十分充分的贯彻执行,以至于在面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路径限制、学校作息安排、学生体育基础差异、其他学科教学时间安排影响等各方面因素时,依然不能够使学生按照自己的天赋发展体育特长。这些问题的解决还要求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管理者,一方面要协调各方面的负责人,使其能够为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让路;另一方面,还要加大“培养学生特长”理念的宣传与执行力度,使每一个学生在临近毕业时都能够达到“熟练掌握2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的基本目标。发展特长要建立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通过对技能的学习,让个体对某项运动产生长期坚持、参与的热情,普通高校中的学生发展特长并不意味着专项能力特长培养,更多的是为学生个体从兴趣初始到坚持锻炼提供保障,而不是陷入盲目追求体育运动技能的怪圈。这里我们所说的特长,指的是大学生个体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形成的相较于其他运动项目的特长,而非从运动角度所谓的技术专长,当然,如果能让学生通过体育技能学习形成一定的专长也是我们所乐见的。学生对某一运动项目产生兴趣以后,高校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向学生全面传授这项运动技能,通过运动技能的学习使学生个体对该项运动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一学习过程也就是对技能的掌握过程,当学生个体学习更深的运动技能时,就必然会对学习到的技能在实践中充分检验,也就使得学生个体可以更多的参与体育活动中去,从而逐步地形成某种运动技能的“特长”。如此兴趣、技能、特长三者就形成为有机的整体,它们互相影响、相互联系,共同推动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具体实施,最终使得学生个体能够通过高校公共体育课而终生受益。

2.4终身锻炼: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目的

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角度而言,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运动技能,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在走向社会以后能够坚持锻炼,使体育成为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即所谓的终身体育。事实上,一些学生在大学体育课程结束之后,也就告别了体育运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3点。1)没有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体育作为一种身体文化,自古以来不为中国社会所重视。从“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论述中,我们可以管窥到古人对体育的基本看法。尽管,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体育的功能逐渐被人们所了解和重视,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仍有一些大学生对体育持有偏见,上体育课的目的是为了拿学分,以一种被动的态度参加体育活动,而没有认识到体育锻炼关系着个人的身体健康与未来发展。由于没有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自然不会自觉地参与体育锻炼,更谈不上终身锻炼。2)缺乏运动的乐趣。参加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愉悦身心,增进友谊,在运动中体验到快乐,这正是体育锻炼的魅力所在。但是,一些大学生由于缺乏体育锻炼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视体育运动为吃苦受累的差事,没有真正融入到体育运动之中,体验不到运动的乐趣,也就失去了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3)没有养成运动的习惯。终身体育要求将体育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一种习惯。这种习惯的养成不能靠一时的冲动,而是长期坚持的结果。只有在学校阶段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才有可能毕业后坚持参加体育锻炼。如何培养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树立“终身锻炼”的观念,是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对此问题,可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考虑。1)要加强理论课教学。目前,高校体育课教学中存在着重技能轻理论的倾向。毋庸置疑,技能教学是体育课的核心内容,但理论知识的作用也不容忽视。通过理论引导,使学生明确体育锻炼作用与意义,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在思想上认识到体育锻炼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由“让我练”转变为“我要练”,实现由被动锻炼向主动锻炼的转变。同时,学习理论知识还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运动技能。2)要让学生喜欢体育。虽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要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并坚持不懈地参加体育锻炼,不能仅靠兴趣,还要让学生体验到运动的乐趣,从而喜欢体育,积极加入到体育锻炼的行列中来。3)要将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锻炼融为一体。必须引导学生加强课外体育锻炼,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在此方面,很多高校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如清华大学要求学生每学期在校园跑步20圈,每圈3000m,达到要求后将在该学期的体育课总成绩中获得10分。这一做法将课外体育锻炼纳入体育课教学评价之中,通过强迫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效果。只有将课堂教学与与课外体育锻炼融为一体,才能达到既掌握了运动技能,又培养了锻炼习惯的效果。总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使体育逐步成为其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终身锻炼奠定基础。此外,体育不仅是关乎身心健康的肢体活动,而且是塑造精神与完善人格的有效手段。体育教育的宗旨是为了培养人,培养有思想、有境界、有素质、有人格、有拼搏精神的人。由此可见,学生在校期间所养成的终身锻炼习惯对增强国民素质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3实现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指导新思想的策略与方法

通过上述的论述,我们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有了一个基本的建构,但所有的教学问题都是通过具体实践来解决的。所以,在这样的教学理念指导之下,我们还必须通过课程改革来实现这一教学思想。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实现增强大学生体质的目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就必须通过教学杠杆来进行,这就需要从学生的个体出发,重点解决2个“量”的问题,即运动量和技术含量。从运动量的角度来考虑,大学体育课程应通过增加学分这一教学杠杆手段来实现。目前,大学体育的4个学分、144个学时主要用在运动技术的学习上,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缺乏时间保障。对此可采用“4+4模式”,将体育必修课由4个学分增加为8个学分,其中技术与理论知识学习、课外体育锻炼各为4个学分。每学期的课外体育锻炼均为1学分,按照每天锻炼1h的标准来计算,除去体育课之外,还需锻炼100h左右。课外体育锻炼时间的统计可依据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体育社团、早操、校园长跑等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来确定。不具备实施体育必修课8个学分的学校,可采取以下2项措施:1)在大学一、二年级,将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体育社团、早操、校园长跑等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以适当的比例纳入体育课成绩,以此来调动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2)在大学三、四年级设置4个体育锻炼选修学分,同样要求每学期锻炼100h,达到要求者可获得1个体育选修课学分。从技术含量的角度来考虑,可采用“1+1模式”,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分别选择2个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通过2个学期的学习基本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技术含量,形成运动特长,进而以此来进行终身体育锻炼。实施“1+1模式”对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体育场馆设施、体育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要求:1)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以人为本原则,要求体育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开设学生所喜欢的运动项目,而不是根据教师的专长而对学生进行指令性教学。2)学校的体育场馆建设要能满足所开设项目的需要。体育对现代大学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很多学校领导对体育的重视多停留在理论层面,有限的资金更多地投入学科建设,造成高校的体育场馆建设普遍滞后,这也是多年来“三自主”难以充分实施的瓶颈之一。3)要严格执行有关体育课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的管理规定。为提高学生对体育课与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重视程度,很多省市区的教育主管部门制订了体育成绩不及格不得毕业,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达到良好者方能参加评优评先,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肄业处理等若干规定。但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很多高校没有严格执行以上规定,造成一些大学生不重视体育课学习和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这也是导致大学生体质持续下滑的重要原因。只有解决了运动量和技术含量的问题,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也就能达到增强大学生体质的目的。

公共体育教学论文篇(3)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逐渐融人全球经济发展轨道,尤其在加入WTO以后,中国与国际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越来越频繁,各行各业与国际接轨的步伐逐步加快,我国迫切需要既掌握专业知识又掌握专业外语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应势而生的高校双语教学是我国教育改革为适应时展需要而出现的新生事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

是海对外贸易学院作为华东地区唯一一所涉外商科大学,着重培养对外经济贸易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综合素质。学校一贯重视双语教学,早在1995年,就依托中外合作办学推行双语教学,目前全校已开设双语教学课程73门,且均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所谓体育双语教学,意指学校体育教学中全部或部分采用外语(本文主要指英语)传授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的教学。本文拟结合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实际情况,为我校体育双语教学开展之可行性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并对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相关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我校公共体育课实施双语教学之必要性

2.1积极推进体育教学改革,争创体育精品课程的需要

教育部在2001年《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已明确提出,要求各高校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教学,这就为开展双语教学提供了宏观的环境支持。我校已于2003年实行了俱乐部制体育教学改革,本着“以学生成才为本”的教学理念,实行了学生自主选课、自主选教师、自主选上课时间的“三自主”选课原则,而对体育课实施双语教学的构思,则是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学科问的整合,使体育教学与英语教学都得到良性发展,为体育英语领域的扩展打下基础,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自觉性与应用英语的综合能力。实施体育双语教学,是我校积极推进体育教学改革,争创体育精品课程,培养更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人才的探索。

2.2丰富体育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及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更新,传统体育教学手段及模式已渐显单调和落后,相对固定的体育项目附带多年不变的学练内容,对已有数年体育课学习经历的大学生而言,缺乏新意,学习兴趣不高,主动性不强,并由此自然滋生“厌学”心理。体育课实施双语教学,将是学生体育学习新的兴奋点,它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体育技能学习的舞台,而且能为学生创造英语学习的语境及氛围,搭建师生问英语口语交流的平台,从而达到体育技能水平及英语交流能力共同提高的双赢效果。

体育动作技能教学具有十分直观的动作语言,双语教学中语言、词汇与技术动作紧密相联的特点,大大降低了学生理解语言的难度;与其它室内课程相比,体育课更以其开放式接近自然的真实教学环境,增强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性,这也为英语口语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体育双语教学本质上仍是体育课,它是利用两种语言作为传递体育知识信息的工具,向学生“传道授业”,让学生在体育技能得到提高的同时,语言运用能力亦获得相应提高,其根本着眼点是“知识目标”,而不是“语言目标”。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切不可主次不分。

2.3培养体育交流国际化人才的需要

进入2l世纪,上海与世界接轨的步伐越来越快,国际体育文化交流活动愈加频繁,一些国际知名体育赛事,如F1、NBA、网球大师杯以及其它国际、洲际大赛先后登陆上海,许多跨国公司、企业也将体育文化纳人企业文化,纷纷成为体育赛事活动的投资者、赞助商。另外,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我国对既有英语技能又具有体育专业知识的专门人才的需求也愈加迫切。我校是国际公司、跨国企业所需人才的输送源之一,外企为我校毕业生的主要择业去向,体育文化交流在他们与外商的业务往来及人际交往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他们在精通国际贸易领域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如能通过体育课双语教学学习,在体育国际文化交流中大显身手,必将在未来的人才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2.4体育师资综合素质自我提高的需要

高校的进一步发展,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对高校师资的综合素质及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师亦不例外,体育专项能力自不待言,对学历及科研等相关能力的要求更是越来越高。掌握好英语这一语言工具,并勤加利用,必将为体育教师自身带来许多国际最新最前沿的体育动态及科技信息。体育课实施双语教学,为体育教师英语(特别是口语表达及交流)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实践的机会,而体育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的保证和承诺既是压力,同时又是动力。在用英语传授体育技能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与学生的英语交流,体育教师自身的英语水平也能相应得到提高,此即为“教学相长”也。

三、我校公共体育课实施双语教学之可行性分析

体育实践课双语教学尽管区别于其它课程,有其特殊性,但教师、学生、教材同样是影响并制约这一教学方式的三大因素。下面分别就这三大因素对我校体育课实施双语教学之可行性进行探讨和分析。

3.1教师因素

开展双语教学,师资是关键。双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还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近年来,我校对新进体育教师的学历及职称提出了更高要求,青年教师中有四人具备研究生学历,其中三人具有国家英语六级合格证书。教学之余,几名青年教师能主动加强英语综合能力的进修和提高,并已初步具备体育课双语教学所需的听、说、写等表达能力。对他们而言,双语教学的过程同时又是自身英语水平提高的过程;起点低,基础薄并不可怕,只要善于从教学中发现不足,并不断进行自我提高,日积月累,英语水平定有质的进步。另外,我校为保证双语教学效果,一方面通过与加拿大ⅣEY商学院合作,在校内积极开展全英语案例教学师资培训,另一方面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定期选派教师赴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英国中兰开夏大学和加拿大道格拉斯学院等国外院校进修和培训,促进了教师外语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我校体育双语教学一旦开展,相信体育教师也能从中受益,得到这种宝贵的进修培训机会。

3.2学生因素

体育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体育双语教学成功与否,与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基础有直接关系。由于我校着力培养的是对外贸易应用型专门人才,外语(尤其是英语)一直是我校的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从近几年高考招生生源及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总体成绩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一显著特色和传统优势。06年我校录取新生中,英语单科平均分第一批文科128.1分,理科127.4分,第二批文科125.5分,理科127.8分,平均高出上海市英语单科平均分近30分。03年我校英语四级考试成绩在上海市高校中排名第一,04年我校98.3l%四级通过率创下历史新高,在上海市高校中处于领先水平,中试测试通过率为9l%,05年我校四级通过率为97.18%。近年来,我校学生还踊跃投身于网球大师杯赛、第48届世乒赛以及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等国际赛事的部分志愿者工作,他们凭借流利的英语及丰富的体育知识,为赛事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受到了国外运动员、教练员及赛事组织者的高度赞扬。我校学生良好的英语功底,是我校体育课顺利实施双语学必要的前提条件,它能保证学生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充分领会教师的教授内容,更好地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互动,从而更加扎实地掌握体育专项技能。

3.3教材因素

由于我国体育公共课双语教学尚未普及,目前暂无统一的参考教材可供借鉴。可喜的是,现代资讯传媒的飞速发展为相关英语体育教材的自我编订提供了便利。通过互联网搜索以及境外体育教材的购买,我们可以根据体育项目分类,搜集整理常见常用的体育英语专业词汇编订成册,于每学期开学初的第一堂理论课下发学生并进行讲解,也可通过校园网公布相应的教案或课件,以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更充分的预习和复习,更好地配合体育双语教学。体育英语教材的遴选应坚持适用性原则,可将体育口令、队形队列、课堂常规等作为教学切人点由易及难,循序渐进;而对诸如篮球等专项英语词汇,学生可在学练过程中,借助于教师的表情、手势姿态或对自身动作和身体练习的感悟,来深刻体会英语术语的涵义。此外,在体育双语教学中,还可通过一些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如讲解、带操、担任教师或教练等角色,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同时,亦可适时利用多媒体教具,组织学生观摩体育英语节目,鼓励学生结合比赛录像尝试英文解说或担任英文裁判。总之,体育课双语教学教材的选用应不拘一格、灵活多变。:

四、我校公共体育课实施双语教学之设想

公共体育教学论文篇(4)

1.1研究对象

对大数据理念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通过阅读查阅文献了解大数据的有关知识,为文章写作提供思路。1.2.2问卷调查法以长治学院2013—2015级非体育系学生8000人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进行调查。1.2.3访谈法通过走访有关部门了解学校的教学内容设置,把握学校公共体育总体教学情况。1.2.4数理统计法运用统计学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得出结论。

2结果与分析

2.1大数据的概念

大数据的概念有从技术层面上解释的,也有从数据层面上解释的,但是现阶段比较认可的解释为:大数据(bigdata),或称巨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透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从概念不难看出其是一种理念的折射,可以进行推广应用到不同的领域。

2.2大数据的特性

大数据的特点有4个层面:(1)数据体量巨大,而且获取书数据的样本不是随机样本而是全体数据。(2)数据类型繁多。前文提到的网络日志、视频、图片、地理位置信息等,其注重的不是准确性而是混杂性。(3)大数据探讨的核心是预测,不是因果关系而是相关关系。(4)处理速度快,数据化。最后这一点也是和传统的数据挖掘技术有着本质的不同。业界将其归纳为4个“V”——Volume,Variety,Value,Velocity。

2.3大数据应用的可行性

2.3.1教学资源为大数据操作的可行性提供物质保障教学资源是每个学校必备的资源之一,其包含硬件设施也包含软件设施,长治学院作为一个有58年建校历史的高校来说,其硬件设施、软件设施均有一定水平,而数据的应用无疑离不开硬件、软件。与此同时长治学院设有教务系统、学生管理系统等,从教务系统中通过系统登陆可以清晰获得体育教学的相关课程设置,从而可以直观了解体育教学的内容,而从学生系统则可以清晰获得学生的有关信息,如学生学习的课程层面的数据以及学生资历层面的数据,进而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延伸、挖掘出相关的数据信息,为大数据的应用提供物质保障。长治学院各个部门的设置共有四个,即党群系统、行政系统、教学系统、附属单位,各个系统之间实现了网络共享,资源共享,进而实现最终的目的,那就是为教学工作服务,为学生服务,也正是这样一种办学理念为大数据的使用提供一个可行性的平台,也使大数据的应用成为可能。2.3.2学生信息的收集,为大数据操作提供数据保障长治学院在校学生共13000人,而且每个年级都有体育课的学习。每个在校学生,大一是必须接收一年必修课的学习,而大二、大三各设置一个学期的限制性选修课,这就为学生数据的采集提供了平台。通过上课可以直接采集到学生的信息,而这些数据均可以以数据的形式呈现,也就说从大量的数据中可以对体育课的开展情况进行把握,为大数据的应用提供数据保障。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的选项课设置在大二和大三年级课程是一样的,但是上课的内容有区别。在调查中了解到,如同样是健美操,大二学生学习的是大众健身操一级、二级,而大三的学生则是三级、四级,级别更高,难度更大,其他运动项目的课程设置也是如此。与选修相比,必修的内容则是传统基础运动项目的开展,但是跨度大。但是不论是何种内容设置,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得到体现,但是通过这些数据的收集可以找出联系,为大数据应用提供第一手资料。2.3.3数据的真实性、丰富性为大数据操作提供科学保障大数据应用的精髓在于大数据采用的样本不是随机样本而是全体数据,其追求的不是精确性而是混杂性即丰富性,因此从某种层面上讲大数据是把海量的数据放到一起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找出他们的相关性,这就要求从数据的源头就要确保其真实性、丰富性。真实性是做大数据采集的前提,其包含数据采集过程的可操作性,数据获得的直接性,而这些均可以通过课程教学中直接完成,真实性可以确保。丰富性则是进行研究的理论支撑,丰富是指数据采集的广泛性、涵盖内容的广泛性。长治学院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每个人的参与体育运动的背景都不一样,这也就决定了获得数据的丰富性,毕竟只有丰富才能使大数据的应用具有可行性、可证性、可靠性。因此,数据真实性、丰富性能为大数据的预测提供科学保障。

3结论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学习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大数据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也同样具有可行性,数据的真实性和丰富性为其提供科学保障;教学资源信息共享为其提供支撑和前提,学生信息的获得为大数据的应用提供数据保障。而且通过此种应用可以为公共体育教学提供科学参考和合理预测。

作者:周银 单位:长治学院体育系

参考文献:

[1]刘敏斯,陈少波.大数据时代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研究[J].软件导刊,2015(8).

公共体育教学论文篇(5)

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该文件明确要求学校要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其目的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近大自然,走在阳光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突出了今后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明确了学校体育改革的要求和措施,必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对高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审视“阳光体育运动”语境下的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分析目前的体育现状,以崭新的思路思索“阳光体育”语境下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对深化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1阳光体育运动产生的背景

2006年9月18日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公布的《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显示:我国中小学学生耐力、爆发力、力量素质呈持续下降,城市青少年超重与肥胖检出率明显增加,部分农村青少年营养状况亟待改善,近视检出率居高不下.首届“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论坛”也传出消息,近20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肺活量、力量等体能素质持续下降,学生肥胖率不断增高,眼睛近视率居高不下,部分农村青少年营养状况亟待改善,学生体质发展趋势很不容乐观.与此同时,青少年怕吃苦、怕受累,意志品质薄弱、经不起挫折、受不得委屈等问题也日益凸显[1].为在全国亿万学生中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的热潮,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进一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发展,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

2阳光体育运动的内涵

体育是人类为适应自然和社会,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而自觉地改善自我身心和开发自身潜能的社会实践活动.囱此,可以认为,“阳光体育运动”的根本特征是“运动”,当然体育运动的“动”不是随意性的,而是在大脑支配下,有特定目的的体育活动.世界上没有脱离运动的体育,阳光体育本质也是以身体练习为最基本手段的一种运动.从“阳光体育运动”的组成结构来看,“阳光体育运动”可以分为物质部分和精神部分.物质部分是“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客观载体,主要包括各种体育设施设备、体育场所以及有关的体育工作人员和相关物体等.精神部分则是比较抽象的部分,主要包括保证其顺利实施的各种规章制度以及体育思想意识、体育文化等[2].从上述角度去把握,可以看出“阳光体育运动应该包括以下三个特点:第一,“阳光体育运动”是以肢体活动为主要练习手段;第二,“阳光体育运动”,不仅是体质的增强,更是心理的健康;第三,阳光体育是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锻炼经常化的一种理念.因此,可以这样理解“阳光体育运动”:是以改变目前青少年体质日益下降的局面为主要目的,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的全国性的学校体育活动.

3高校公共体育课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3.1高校教师对公共体育课的教学目标认识不深刻

教师们对公共体育课的目标认识多种多样,有的认为是教给学生们技术与知识,有的认为促进学生健康,有的把体育课看作为娱乐课、游戏课等等,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出现过度重视技能,过度娱乐化,出现运动不足的现象,这些认识的偏差导致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下降.一些体育教师缺乏职业道德,只关心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对学生课余体育活动漠不关心,根本不主动引导、组织学生课余体育活动.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教师教育的失败,是体育教师工作的失职[3].

3.2学生的体育的需求与体育场地、器材、师资之间矛盾重重

随着高校的扩招,生源的不断增加与运动设施、体育器材的增长之间存在矛盾,场地器材的紧张很难保证学生每天进行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学生不断增长的体育需求相矛盾,教师的业务素质科学研究能力以及运用先进代教学技术方面有所欠缺,很难适应现在大学生对网络技术和前沿科学探究等方面的需求

3.3教学组织模式和教学方法相对单一、滞后。运动负荷不足

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已由统一授课转变为部分自由选项,虽然较以前有了较大的进步,但体育教学模式以单一的课堂教学为主,体育课内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相互割裂,不仅表现在学生体育锻炼的内容方面,还体现在两者管理方面,也体现在对学生的评价方面.在90分钟公共体育课教学中,不少时间都花在了组织管理,讲解示范,队伍调动,内容安排等方面,实际学生身体活动时间是很少的,从而导致学生的运动负荷不足,没有发挥体育的本质作用.

3.4评价体系不科学

第一,教学目的与评价手段不一致.在教学工作中,体育课考核存在为考核而考核的做法,把考核作为体育教学的目标对待,考什么,就教什么,存在注重学生的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的掌握的考核,忽视学生情感态度和社会适应能体力培养方面的考核评价,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激励与发展功能[4].第二,体育成绩评价内容不完善.只评价学生的运动知识、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和体能素质的高低,不评价学生的道德意识与品质意志、学习态度和进步、合作交往能力、实践与创造能力,造成教师只重学生的运动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效果不能作到综合测评,挫伤了学生上体育课的热情,影响了学生学习情感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影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4];第三,过程评价的缺失.学习过程进行评价,能使学生更清楚自己在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等方面的变化情况,并根据这些变化来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态度等,从而更有利于发挥学生自觉能动性.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评价大多采用单一的方法,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忽视了学生在身体、心理和智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以及学生的实际进步与努力程度,存在着不公平性,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评价结果的客观性、科学性[5].第四,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互评和自评.在传统的体育成绩评价体系中,教师是唯一的参与者,学生始终处于被评价的地位,评价就好像是教师的“专利”,学生很少有自主选择的机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由于现行这种不合理的体育成绩评价模式,不利于“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在体育教育中的贯彻落实.

4“阳光体育”语境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启示

4.1把握阳光体育运动“面向全体学生”的指导思想。创立多种教学模式,适应不同水平与层次学生的需要

高校体育课程应形成必修与选修、专项与选项、基础、保健与提高等层次鲜明、内容广泛、设置灵活的课程结构体系及平行开设的课程类型,学生可根据个体的生理条件、技术基础、个人兴趣和发展需要来选择.如:体育选项课则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选择,并通过学习使他们掌握一两项运动的基本技能及方法;康复保健课主要对体弱、残障、处于病后恢复期的学生开设的具有较强针对性与指导性的特殊体育课程.应根据不同项目的特征及技能掌握的规律分专项设置教学计划、教学的时数和课程的模式.选项分层教学时选项设置的顺序还应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体育课程设置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区别对待”的教育宗旨和原则,使学校体育在促进大众健身活动普及与提高校园竞技水平方面获得共同的发展.

4.2理解阳光体育的“每天锻炼一小时的理念”,更新与挖掘学习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改革。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

根据课程的发展,增加以反映当代体育健身发展水平和多学科交叉为主要教学内容的选修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技能,以适应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激趣”方法,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大学公体教师要紧扣时尚体育脉搏,把握年轻人对时尚体育的崇尚心理,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因时因地制宜地引入并壮大时尚体育的内容,如:攀岩、拓展运动、野外生存等项目逐渐的与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相结合;积极探索学校体育课内容的创新,积极挖掘民间民俗体育的项目,拓宽高校体育课以及体育锻炼的项目,积极引入趣味健身类项目如:跳绳、跳皮筋、打沙袋、打陀螺、跳竹竿、踢毽、毽球、拍毽子、踩高跷(雪地走)、荡秋千、打弹弓和溜铁环等,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提高锻炼的自觉性与积极性,还可以不断提高课程效果和课堂教学效率.

4.3遵循阳光体育“课内外相结合的思想”,建立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锻炼机制。促进使学生体育锻炼的经常化、生活化.

高校教育阶段的要求,应使学科性课程为中心的教学,逐步向突出学生主体性和实践性的活动性课程过渡.体育活动性课程包括课外锻炼、课余体育训练和各项竞赛活动的开展,活动性课程的内容应与学科性课程相互衔接,并使知识的广博性和体育能力的拓展相结合.体育竞赛的开展应面向全体学生.竞赛形式应与学生的技能水平、身体条件相匹配,并适当地改变竞赛规则;应结合阶段教学计划与评价进行,并结合项目的特点广泛采用集体项目的竞赛与表演形式,如游戏、表演、教学竞赛、竞技比赛、校园体育文化节等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校内外群体竞赛,使学生在经常化、普遍化、制度化和多样化的竞赛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获得竞技的体验.

4.4深化阳光体育“增强体魄的目标”的理念.深刻理解运动负荷与健康的关系

阳光体育运动的目标就是用3—5年的时间让我国大部分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大多数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在体育教学中,只有运动负荷保持适宜,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过大过小都不行.因此,合理地安排和调节学生体育(与健康)课运动负荷是对教师体育教学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评价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锻炼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应当根据不同年龄、不同阶段的学生来安排教学内容,并保证一定的运动负荷量.只有这样,运动技术才能在体育教学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4.5思考阳光体育“达标创优”的号召。改革高校公体课程评价方式.

改变过去,考核的方法只用“高度、远度、时间”等作为统一指标去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已经不适应现代教育要求,应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工作,相关的素质练习方法与测试应与课堂教学内容、课外活动和教学考核相结合,对未达标的学生要有针对性地开设指导性的必修课程,对进行运动干预.学生达标的状况与进步的幅度应计入到学生的体育成绩中并参与学生在校的综合评定中,成为学生评“三好”与奖学金等的重要依据.把评价过程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重视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把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相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探索采用多元化的综合评价,才能使考核真正成为全面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有效手段,同时,有利于提高中学体育教学质量.:

5结论

公共体育教学论文篇(6)

高校公共体育课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一环.其主要任务是在中学体育的基础上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增强学生体质与健康,使其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长期锻炼的习惯,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思想。而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长期以来忽视素质教育,忽视体育文化的教育,它强调教师、教材、课堂三中心论,主张教师主宰,师道尊严,公式化和刻板化的教学,在教学内容上过分强调竞技体育技术教学,这一切严重地影响着学校体育的发展及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和方式越来越显示出与社会发展趋势不协调的一面,如何使学校体育教育顺应社会发展,对其进行合理化改革,是当前高校公共体育教育首先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影响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的因素

1.传统旧观念的影响

在“文德为贵,而威武为下”的观念影响下,中国学校教育中体育始终处于弱势地位,难以受到重视。从“秀才挟弓矢出,父兄以不才视之”、“一介武夫”“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等话语中不难看出人们对体育的认识是何等偏差,而如能静下来,读“圣贤书”,则被认为“当刮目相看”。重文轻武的传统思想极大地影响了体育教育的发展。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观念思想正在慢慢地改变,但仍具有强大的延续性。

2.原有教学内容、学时安排的影响

传统教材在教学内容安排上,田径、球类、体操、武术等竞技性项目在各级学校的教材中重复出现。以田径运动中的短跑为例,起跑及加速跑技术、途中跑技术从小学到大学再三学习,教学内容的低级重复造成高校体育教学没有起到延续和发展中学体育教学的作用。目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已经引起某种程度真正的教育改革,其发展态势改变着高校体育的面貌,这是令人欣慰的。但却出现了在教学内容上盲目效颦、不求实效,不求特色,相互攀比,简单模仿等现象,这些都影响了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且长久以来竞技体育成分在学校体育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传统的大学体育以运动技术传授为中心,以提高竞技水平的手段来达到所谓的“增强体质”的目的,这种目标定位下的大学体育造成的结果是:片面强调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发展,忽视了对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兴趣等的培养。

3.单一、滞后的体育教学模式的影响

随着素质教育、快乐体育、健康体育、终身体育等体育教育思想的出现,高校体育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已经到来。但目前我国体育教育模式单一现象严重,总体滞后于体育思想的发展,弊端日益突显。教学中过分注重技术教学忽略了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体育教学活动原本是件快乐有趣的师生活动。然而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教学自执行全国统编教学大纲以来,以“三基”为教学目标,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要教学内容,以技术传授为主要教学手段,形成了体育课程教学“讲解——示范——分组练习——巡回指导——小结评价”的机械性教学形式。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过多地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处于被动练习。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淡漠学生的自主意识,课堂气氛往往显得枯燥、沉闷,教学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不利于对学生长期运动能力的培养,使不少学生讨厌这种缺少主体乐趣、枯燥乏味的“填鸭式”教学活动。其次,过分强调课堂结构,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体育教师在上课中一般都采用“四部分”的结构模式;开始部分—准备部分一基本部分一结束部分。这种结构由于对课的几个部分限制过死,从形式和内容上过分突出了基本部分的作用,而忽视了其它部分的教育和培养作用。再次,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会在不自觉中形成一种符合自己特征的教学模式,这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教学顺利进行,但却束缚着体育教师的思维方式,使自己陷人条框之中,从而影响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容易让人觉得体育课毫无科学知识,任何人都可以“以葫芦画瓢”教好体育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周围人们对体育工作者的评价,进而潜在地影响着体育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工作态度。

4.体育课成绩考核制度的影响

目前在我国高校课程设置中体育课主要是大一、大二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且多采用班级授课制,只有少量的学校对大三和大四的学生采用了“俱乐部”形式的授课方法。他们在同一教材,同一老师教导下其学习结果必然有很大差异。在成绩评价方面我们却忽视了学生在身体及运动基础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以及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努力程度和理解及运用能力这些因素,以统一的标准实行“一刀切”方式,在一定的范围里存在着科学量化的不足。

5.高校扩招的的负面影响

高校的扩招对我国高等教育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学校带来了许多明显的负面作用,首当其冲的三大问题是:第一,扩招使得本来就不足的活动场地更为捉襟见肘,而这个问题在学校整体面积暂时不能改变的情况下难以在短期之内予以解决;第二,体育经费投人到体育器材上的力度跟不上学生增加的需求;第三,学生人数急剧增加,使得高校体育教师、体育管理人员与递增的学生之间的供求矛盾更加突出。

二、改进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1.转变传统观念

学校体育改革是创新过程,没有观念的转变是不可能产生创新意识和行为的,只有革除那些影响和束缚学校体育发展的思想和观念,建立起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理念,才能使学校体育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应树立学生的全面发展观,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更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和观念,形成在学校里、在家庭中、在社会上人人都把健康与体育联系在一起,强化健康意识,体育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住以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素质为核心的目标,从而使全社会树立健康体育意识,真正认识到学校体育的重要性、迫切性,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用他们感兴趣的项目和方法使他们体验到运动的快乐,从而把体育作为娱乐健身手段而坚持终生,促进整个社会新体育观的形成,为高校体育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意识环境。

2.教学内容应增加健康教育和健身娱乐体育。要与学生兴趣和实践需要相结合,更新扩展理论教学内容注重教法的创新

(1)教学内容改革。原有教学内容偏重于运动技术的传授,并事先为体育教师预定了模式,从而限制了体育的娱乐性,体育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娱乐性,而现在高校体育之所以不受欢迎,其重要原因之一也是缺乏娱乐性,因而它不能构成现代大学生活动的重要内容,是缺乏生命力的。教学内容应选择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有利于全体学生参加的体育活动,从个性出发,强调健身性和娱乐性、修身性,淡化竞技性;要根据有限的教学时数,改进教法,科学地设置教学内容,突出重点,避免“面面俱到”、“蜻蜓点水”;应体现大学生的兴趣特点,符合学生的需要,与现实环境相结合;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项目设置要与实践需要紧密的结合起来;为适应终生体育的要求,理论教学必须更新其内容,加强科学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方法、运动生理负荷与健身效益、健身与营养、常见运动损伤与简单处理方法等内容的教学,突出使学生终生受益的健康教育及有关体育知识教育;应注意把时尚体育项目引进课堂,丰富体育健康教育课程素材。

(2)更新教学手段与方法,发展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有了适宜的教学项目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达到预期的结果,这里还存在着教法手段运用的选择。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强调师道尊严的,教师的权威不可挑战,在教学中,教师始终是板着面孔的,这样在上课的过程中,学生的心情是忐忑不安的或者是十分不快的,何谈快乐?我们要改变“教师讲一学生听”“教师教——学生做”这一缺少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上课积极性。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要根据学生不同身体条件、体质状况以及场地器材的制约,帮助学生系统地、有层次地制定锻炼计划,实施体育课的教与学。高校学生是一个具有较强自我意识和合作性的群体,在技术巩固过程中可尝试一下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及培养其合作精神.还可以充分利用游戏、比赛的魅力来改变沉闷的课堂气氛。在上竞技项目的体育课时,教师更应该注重教学手段的革新,应通过有趣味的组织形式使竞技体育更具娱乐性,即软化竞技性,如在竞技体育项目的教学过程中降低难度(如排球降网,篮球降低篮框高度,铅球推实心球,跳高横杆采取皮筋等方法,降低竞技体育项目的学习难度)以使学生能够顺利掌握这些竞技项目的运动技能,使他们在上体育课时不觉得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体育的兴趣,把体育作为一种娱乐活动进行练习。

(3)转化单一的教学模式,确立以终生体育为指导的多种教学模式并存,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为主。研究体育教学模式,实质是对教学进程的整体性合理程度的探讨,可以基本反映体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然而调查结果表明,面对如此复杂的体育教学体系,且又要体现体育的多目标、多功能特征,仅采用一种或几种教学模式都是不可能解决全部问题的。实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首先就得转化单一的教学模式,并依据本校特点与实际情况,构建一种多维、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的彼此影响的互动过程。

公共体育教学论文篇(7)

1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逐渐融人全球经济发展轨道,尤其在加入WTO以后,中国与国际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越来越频繁,各行各业与国际接轨的步伐逐步加快,我国迫切需要既掌握专业知识又掌握专业外语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应势而生的高校双语教学是我国教育改革为适应时展需要而出现的新生事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

是海对外贸易学院作为华东地区唯一一所涉外商科大学,着重培养对外经济贸易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综合素质。学校一贯重视双语教学,早在1995年,就依托中外合作办学推行双语教学,目前全校已开设双语教学课程73门,且均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所谓体育双语教学,意指学校体育教学中全部或部分采用外语(本文主要指英语)传授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的教学。本文拟结合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实际情况,为我校体育双语教学开展之可行性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并对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相关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2我校公共体育课实施双语教学之必要性

2.1积极推进体育教学改革,争创体育精品课程的需要

教育部在2001年《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已明确提出,要求各高校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教学,这就为开展双语教学提供了宏观的环境支持。我校已于2003年实行了俱乐部制体育教学改革,本着“以学生成才为本”的教学理念,实行了学生自主选课、自主选教师、自主选上课时间的“三自主”选课原则,而对体育课实施双语教学的构思,则是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学科问的整合,使体育教学与英语教学都得到良性发展,为体育英语领域的扩展打下基础,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自觉性与应用英语的综合能力。实施体育双语教学,是我校积极推进体育教学改革,争创体育精品课程,培养更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人才的探索。

2.2丰富体育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及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更新,传统体育教学手段及模式已渐显单调和落后,相对固定的体育项目附带多年不变的学练内容,对已有数年体育课学习经历的大学生而言,缺乏新意,学习兴趣不高,主动性不强,并由此自然滋生“厌学”心理。体育课实施双语教学,将是学生体育学习新的兴奋点,它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体育技能学习的舞台,而且能为学生创造英语学习的语境及氛围,搭建师生问英语口语交流的平台,从而达到体育技能水平及英语交流能力共同提高的双赢效果。

体育动作技能教学具有十分直观的动作语言,双语教学中语言、词汇与技术动作紧密相联的特点,大大降低了学生理解语言的难度;与其它室内课程相比,体育课更以其开放式接近自然的真实教学环境,增强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性,这也为英语口语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体育双语教学本质上仍是体育课,它是利用两种语言作为传递体育知识信息的工具,向学生“传道授业”,让学生在体育技能得到提高的同时,语言运用能力亦获得相应提高,其根本着眼点是“知识目标”,而不是“语言目标”。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切不可主次不分。

2.3培养体育交流国际化人才的需要

进入2l世纪,上海与世界接轨的步伐越来越快,国际体育文化交流活动愈加频繁,一些国际知名体育赛事,如F1、NBA、网球大师杯以及其它国际、洲际大赛先后登陆上海,许多跨国公司、企业也将体育文化纳人企业文化,纷纷成为体育赛事活动的投资者、赞助商。另外,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我国对既有英语技能又具有体育专业知识的专门人才的需求也愈加迫切。我校是国际公司、跨国企业所需人才的输送源之一,外企为我校毕业生的主要择业去向,体育文化交流在他们与外商的业务往来及人际交往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他们在精通国际贸易领域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如能通过体育课双语教学学习,在体育国际文化交流中大显身手,必将在未来的人才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2.4体育师资综合素质自我提高的需要

高校的进一步发展,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对高校师资的综合素质及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师亦不例外,体育专项能力自不待言,对学历及科研等相关能力的要求更是越来越高。掌握好英语这一语言工具,并勤加利用,必将为体育教师自身带来许多国际最新最前沿的体育动态及科技信息。体育课实施双语教学,为体育教师英语(特别是口语表达及交流)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实践的机会,而体育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的保证和承诺既是压力,同时又是动力。在用英语传授体育技能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与学生的英语交流,体育教师自身的英语水平也能相应得到提高,此即为“教学相长”也。

3我校公共体育课实施双语教学之可行性分析

体育实践课双语教学尽管区别于其它课程,有其特殊性,但教师、学生、教材同样是影响并制约这一教学方式的三大因素。下面分别就这三大因素对我校体育课实施双语教学之可行性进行探讨和分析。

3.1教师因素

开展双语教学,师资是关键。双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还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近年来,我校对新进体育教师的学历及职称提出了更高要求,青年教师中有四人具备研究生学历,其中三人具有国家英语六级合格证书。教学之余,几名青年教师能主动加强英语综合能力的进修和提高,并已初步具备体育课双语教学所需的听、说、写等表达能力。对他们而言,双语教学的过程同时又是自身英语水平提高的过程;起点低,基础薄并不可怕,只要善于从教学中发现不足,并不断进行自我提高,日积月累,英语水平定有质的进步。另外,我校为保证双语教学效果,一方面通过与加拿大ⅣEY商学院合作,在校内积极开展全英语案例教学师资培训,另一方面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定期选派教师赴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英国中兰开夏大学和加拿大道格拉斯学院等国外院校进修和培训,促进了教师外语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我校体育双语教学一旦开展,相信体育教师也能从中受益,得到这种宝贵的进修培训机会。

3.2学生因素

体育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体育双语教学成功与否,与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基础有直接关系。由于我校着力培养的是对外贸易应用型专门人才,外语(尤其是英语)一直是我校的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从近几年高考招生生源及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总体成绩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一显著特色和传统优势。06年我校录取新生中,英语单科平均分第一批文科128.1分,理科127.4分,第二批文科125.5分,理科127.8分,平均高出上海市英语单科平均分近30分。03年我校英语四级考试成绩在上海市高校中排名第一,04年我校98.3l%四级通过率创下历史新高,在上海市高校中处于领先水平,中试测试通过率为9l%,05年我校四级通过率为97.18%。近年来,我校学生还踊跃投身于网球大师杯赛、第48届世乒赛以及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等国际赛事的部分志愿者工作,他们凭借流利的英语及丰富的体育知识,为赛事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受到了国外运动员、教练员及赛事组织者的高度赞扬。我校学生良好的英语功底,是我校体育课顺利实施双语学必要的前提条件,它能保证学生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充分领会教师的教授内容,更好地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互动,从而更加扎实地掌握体育专项技能。

3.3教材因素

由于我国体育公共课双语教学尚未普及,目前暂无统一的参考教材可供借鉴。可喜的是,现代资讯传媒的飞速发展为相关英语体育教材的自我编订提供了便利。通过互联网搜索以及境外体育教材的购买,我们可以根据体育项目分类,搜集整理常见常用的体育英语专业词汇编订成册,于每学期开学初的第一堂理论课下发学生并进行讲解,也可通过校园网公布相应的教案或课件,以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更充分的预习和复习,更好地配合体育双语教学。体育英语教材的遴选应坚持适用性原则,可将体育口令、队形队列、课堂常规等作为教学切人点由易及难,循序渐进;而对诸如篮球等专项英语词汇,学生可在学练过程中,借助于教师的表情、手势姿态或对自身动作和身体练习的感悟,来深刻体会英语术语的涵义。此外,在体育双语教学中,还可通过一些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如讲解、带操、担任教师或教练等角色,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同时,亦可适时利用多媒体教具,组织学生观摩体育英语节目,鼓励学生结合比赛录像尝试英文解说或担任英文裁判。总之,体育课双语教学教材的选用应不拘一格、灵活多变。:

4我校公共体育课实施双语教学之设想

公共体育教学论文篇(8)

2、大学公共体育教育在定位与目标上的多维思考

2.1、大学公共体育教育在学校体育教育链中的特殊位置

定位总是针对某一对象在其所属的系统中的位置进行的,在系统中不同的部件或位置各有其目标的、不可替代的特殊性,因而才有定位的必要,定位必须精细“测量”系统所赋予的特殊性要求来得出,而不是可以随意主观给定的。按照这三大核心内涵进行思考,大学公共体育教育是整个学校体育教育链中的重要一环,否则学校体育教育链就不完整。同时,学校体育教育链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要与社会体育有机衔接。所以,只有准确把握大学公共体育教育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位置,才能清晰勾画出它的目标。

2.2、定位与目标是大学公共体育教育的顶层设计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赋予现代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功能和任务。大学公共体育教育在大学三大任务之首的人才培养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这种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应当内化为一种指导实践的理论,内化在大学公共体育教育的定位与目标中,通过定位与目标彰显大学公共体育教育,使其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因此,定位与目标是大学公共体育教育的顶层设计。这种顶层设计既能正确处理人才培养中德智体美的关系,也能正确处理与社会体育和中学体育教育的层次关系,具有指导性、全局性、长远性和实践性。

2.3、大学定位与目标的多样性与大学公共体育教育定位与目标的一致性

大学定位与目标是根据高等教育系统及其在特定条件下所具有的功能要求,确定一所或一类高等学校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合适位置。一方面大学体育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组成部分,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大学的定位与目标,反映高等教育的内在品质。另一方面,它又要遵循体育的自身规律,不偏离体育的本质特征和核心功能。处理二者的关系,关键是要找准结合点,体现大学定位与目标的多样性与大学公共体育教育定位与目标的一致性。

2.4、大学公共体育教育定位与目标的结构

大学公共体育教育定位与目标的结构应包括理念层和行为特征层两个方面。理念层是大学管理者基于对大学公共体育教育的理性认识所持有的基本观念、价值判断,主要解决大学在公共体育教育方面应该做什么和应该怎样做、能做什么和能怎样做等基本问题上所持有的理想和信念等问题,这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行为特征层是处于结构的表层,是对理念的落实和到位,反映在创造性的执行力上。对大学公共体育教育进行定位,实际上就是要对它在整个学校体育教育体系上的“身份”进行确认。只有把“身份”弄清楚,目标才能清晰,大学公共体育教育的功能才能显现。

3、大学公共体育教育定位与目标设计的核心要素

大学公共体育教育定位与目标设计的核心要素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共性要素。大学公共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它的定位与目标必然要反映学校体育教育的共性,即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完善做人品格,为社会培养人才奠定坚实的身心基础始终是一条主线。第二,个性要素。大学公共体育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它的定位与目标必然要反映大学教育的个性,即它是最高层次的体育教育,既是学校体育教育的终点,又是青年大学生步入社会体育的起点,为社会体育发展培养中坚和骨干。第三,能力要素。大学公共体育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它的定位与目标必然要反映素质教育的本质和核心,即培养青年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他们步入社会后坚持不懈地从事体育锻炼,成为身心健康的社会公民和家庭成员奠定可持续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公共体育教学论文篇(9)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_灭,各种体育踝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但无论教学思想如何更新、教学内容如何改革,晟终都要落实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在教学效果上.加强对有效教学的研究,应成为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这样我们的素质教育才能落到实处.

1体育课有效教学的含义

体育课的有效教学,一是指教师的教学行为,二是指学生的学习行为,教与学的相互吻合,且按一定的教学任务及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才能称之为有效教学.传统的体育教学,不管具体情况具体条件,每个学生都必须适应统一化、规格化的教学,造成许多溧低效、无效或根本不讲成效的教学现象.如照本宣科式的“机械式”的教学;“独角戏”似的表演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不顾客观条件的“鹦鹉学舌式”教学;做表面文章的“虚假”教学,当今提倡的素质教育观念,其中晟有积极意义、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着眼于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精神,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创设一种适应学生发展、由学生自主选择、自我调控的教学途径,实现富有人性的个性化教学,这是我们研究教学有效性的基础和归宿,

2体育课有效性教学的理论依据

2.1学生学习的实际可能性

“学习的实际可能性”指的足“决定着具体个人在学习活动范嗣的潜力的内部基础和以个性为中介的外部条件的统一”.内部基础包括个人可接受教学能力、思维、记忆等基本心理过程和属性的发展程度,外部条件是指以个性为中介的校内外影响,以及校内教师、学生集体和教学物质基础等的影响.体育教学应该在承认学生的个别差_异基础上.认识学生的学习实际可能性及其组成部分,从而根据本地区、本校教学条件,针对学牛的不同特点施教,以达到最佳效果,

2,2学生的个别差异性

作为一个个具体的教育对象,学生与学生之间在生理、个性心理、智力、能力发展等诸方面存在着差异,尤其在体育教学中,这种具体差异更为明显,一个正常的学生,在他身上总会表现出某些方面的劣势和弱点,但是每个学生都有最适宜从事某种活动的才能,每个学生的才能表现领域和学习可能性足各不相同的,尊重每一个学生,谋求每一个学生发展方法,这是体育有效性教学的基本观点和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2.3教学最优化

巴班斯基给教学最优化定义为:“教学最优化可以说是从解决教学任务的有效性和师生时间消费的合理性着眼,有科学根据地选择实施该条件下最好的教学方案.”由此可以说,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晟优化提出的“以最少必要的时间和精力,争取最大可能的效果.”教学的有效性包含教学效果、效率,要从教学最优化的理论出发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不是着眼于教学过程各变量的定量和推演,而是着眼于教学过程的晟优效果和效率.

2.4非指导性教学

传统教学所形成的教师权威指导下的指导性教学严重阻碍了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体育有效性教学提倡积极的人际荧_系,重视构建师生情感的教学氛围.改变指令性的生硬指导,使学生乐于对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并让学生有选择的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确定晟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进度.

3体育课有效性教学策略

3.1创建和谐的课堂气氛

教师应善于运用策略,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如多用描述性语言,少用评价性语言;对学生多些激励,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重视;与学生平等相处,/f耍以权威自居;教学中遇到问题时,应与学生共同解决,要尊重学生的看法;处理问题应灵活,避免死板、僵化.

3.2加强教学的互动性

要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改变单向的教学互动,寻求建立一种有效的双向或多向的师生教学互动.教师应该做的足如何使各种互动方式有效地运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在加强教学互动性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应以平等的姿态加入学生的交往;二是要建立多层次的互动;一l是教学中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运用教学的互动性.

3-3设置多层次的学习任务

学习内容是实现学生发展目的的前提,适应学生自己发展的学习任务是有效性教学最优化的表现.创设最适应学生发展的教学条件,设置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任务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这是体育有效性教学最基本的策略,具体做法为:制定分层次的教学目标,做到总的目标统一,具体要求不同.所谓统~是指教材中应该掌握的_一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所有学生应该也必须达到.所谓不同是指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教学速度,理解知识的层次,各种练习的设计,教师的指导与帮助.把教学目标分为蔓个梯度:达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在完成各种练习速度、难度、动作的准确性上力求适度,在练习中注意个别帮助,要求完成基本练习;紧扣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完成基本练习的基础上向高一层次靠拢,做到知识能力发展的协调;在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拓宽加深练习,重在培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维创新性的同时提高运动技能.

3.4整合学习形式。优化学习活动

小组教学、小班教学和个别教学等形式更能体现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的结构上。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一是要压缩全班共同学习的时间,适当增加学生个体和小组自择练习的活动时间.优化学习活动,首先要充分考虑如何调动学生对体育课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否则不可能实现有效教学.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由无趣到有趣。由有趣到乐趣,由乐趣到志趣.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格局,教师要实现角色变换:改一言堂为群言堂;改讲堂为学堂;变主讲为主导;变控制为协调;变专制为激励.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优化学习活动。要落实到学生学习的全过程.知识的学习,动作技能的掌握,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身体索质的不断提高,是体育教学所应完成的任务.因而在教学中就须注意做到:启发学生对体育课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启发学生的知识和动作记忆;启发学牛的各种练习想象;启发学生观察力和注意力;充分利用体育学科特点启发学牛意志和志向,从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3.5加强课堂管理

在窄问管理上,教师应注重教学环境的空间设汁,将每个学生置于自己的视野范同内.在空间距离上,能够灵活地与每位学生顺畅交往学生的座位不宜安排得过于死板,应方便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在时间管理上,坚持时间效益观,最大限度地减少时间的损耗;把握最佳时域,优化教学过程;保持适度信息,提高知识的有效性,并提高学牛的专注率.在问题行为管理上,运用先行控制策略,事先预防问题行为,如要学生明确行为标准、降低挫折水平、保持建设性课堂气氛等;运用行为控制策略,及时终止问题行为,如鼓励和强化良好行为、运用良好的方法终止『bJ题行为等;运用行为矫正策略,有效转变问题行为,如正确认识问题行为,遵守问题矫正原则引导学生转变问题行为等.

3,6提供可有效学习的评价

公共体育教学论文篇(10)

2网络信息技术有助于高校公共体育篮球教学

2.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公共体育篮球教学,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能够产生强大的前进动力.在公共体育篮球教学中应用网络信息技术,画面生动,图像鲜明,动画丰富,音乐动听,学生能够迅速的进入学习的情境,体会到篮球的魅力.多媒体本身的功能就具有趣味性,基于此,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多媒体教学所提供的优势超过了普通的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静态的教学内容由于多媒体教学的加入,变得具有动感,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对体育内容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在进行第一节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NBA篮球赛,向学生展示进球和比赛的过程.教师进行动作示范,并辅助语言指导,学生对篮球的认识更加深刻.

2.2形成学生的运动技能

在高校,公共体育篮球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习关于篮球运动的技能,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学生要想形成动作,需要教师不断进行讲解示范,学生不断的进行练习,才可以感知到篮球技术的动作过程,教师进行知识的讲解以及动作的示范是学生学习动作的主要来源,根据网络信息技术,建立视听表象,促进学生形成运动技能.视听媒体能够提供多种信息,对时空的变化进行调节,反映事物的现象,体现事物的运动特征,相对于纯粹的视觉以及听觉媒体,网络信息技术手段体现出多方面的优点.根据教育心理学家的相关研究,在教学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视觉以及听觉功能,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促进学生技能的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在形成学生的运动技能方面效果较为显著.

2.3对学生的错误动作进行纠正

学生在平常练习的过程中,经常出现错误,为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在进行示范时,需要指出错误的动作,并分析学生错误动作形成的原因.借助于网络信息技术,可以应用动画以及电影播放的慢动作、重新播放等手段,在上课的时候,让学生仔细观看,并和学生共同分析,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后,教师可以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把抽象的知识化为形象.此外,教师可以将成功的影像资料进行剪切,进行辅助讲解,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学生头脑中会形成关于动作的观念,并产生付出实际行动的欲望.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只要进行补充性的讲解或者是示范,就会产生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2.4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和欣赏能力

要想让学生真正的懂得篮球比赛,学生需要掌握篮球比赛的术语,学习篮球比赛的技术,并懂得篮球比赛的规则,学习的难度较大.对于大学生,学习的任务比较重,能够抽出时间欣赏篮球比赛的机会较少.要想提升学生的欣赏能力,必须引导学生观看比赛,认真的进行学习,知晓篮球运动的知识.在高校公共体育篮球教学中,借助于网络信息技术,给学生多放映篮球比赛,教师在旁边进行引导解释,学生能够提高篮球比赛的欣赏能力.当学生的欣赏水平得到提高后,学生就会下意识的模仿,学习相关的技术动作,并进行战术组合,同学之间通过演练,指出彼此的缺点,相互的学习,提高篮球运动的技能,提升篮球的运动水平,使学生形成竞争意识.

2.5传播篮球知识

在通常的情况下,教师受到专业内容的约束,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会选择自己较为擅长的内容,讲解较为精炼,当讲述的内容超过自己擅长的范围时,讲解就会比较生硬,动作的示范缺乏准确性,严重的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当教师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时,篮球理论的讲解可以借助下载等方式搜集详细的资料.然后,借助技术软件制作教学课件,在上课的时候,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播放,学生在课堂上看到优美的动作时,学习的热情被充分的调动起来,教学效果明显的得到强化.此外,多媒体游戏软件也可以发挥辅教学的作用,此种手段基于竞赛的规则,可以对比赛的环境进行随意的设置,能够表现出篮球战术的配合.为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篮球相关的知识,自觉的探究篮球的技术以及战术,学会欣赏高水准的篮球比赛,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网络平台,学生借助网络平台自主的下载课件或者是观看篮球视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公共体育教学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6)02-0011-07

中国教育学的立场问题是中国教育学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凸显出的一个问题域,由于涉及教育学科和教育研究者的“安身立命”①之所在,所以愈来愈成为21世纪初期中国教育学研究中的一个根本问题(相对于上世纪的教育的起源问题、教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等),其研究成果日益丰富,研究主题多定位于从“教育”内在特殊性言说教育学立场,从“教育”私性②演绎教育学立场,忽略了现代教育的公共性品质。“教育学立场”的确立必须以“教育在场”作为逻辑前提和演绎基础。

一、何为“教育在场”

“在场”(Anwesen),德语社会哲学概念,同时也是哲学本体论的一个重要范畴,意指显现的存在,或存在意义的显现。“在场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关系:在场就是能够对其他在场者的作用或刺激做出应对,以及以自身的施动引起其他在场者的应对:一种交往性的、主体间性的实在关系。” [1 ]与此相关的概念“在场性”(Anwesenheit)已逐渐为整个西方当代哲学所接受和认可。基于此,“在场”可指作为一种状态和关系存在的存在和存在意义的显现。

“在场”以及“在场性”和公共息相关,社会公共性的实现根植于社会诸场域的结构、要素和功能的“在场”和“在场”意义的显现上。尤尔根・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认为,公共性(公共领域),它并不指称某种特定的公共场所,而是任何能体现公共性原则,即原则上对所有公民开放而形成的场合。一经形成后,它又能有效地保障人们自由地表达或公开他们的意见,不受任何教条与强制性权力的干扰。换句话说,“公共性本身就表现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即公共领域,它与私人领域是相对的” [2 ]。长期以来,公共性就具有双重传统:“第一,‘公共的’意指国家,就它依赖于一个自然的人类共同体而论。第二,‘公共的’则是指在公共场合、而不是在一个人的家中出现的东西,或者在社会上具有普遍影响或普遍用处的东西。” [3 ]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教育的发展,“教育”愈来愈具备公共性质;教育场域愈来愈成为公共场域;教育问题愈来愈成为公共问题;教育研究对象及方法论愈来愈成为公共议题,体现出复杂性思维特质;教育理论愈来愈需要公共理论的“滋养”;教育实践愈来愈融入社会变革的洪流中 [4 ]。在这种情境下,所谓“教育在场”就是指在教育的公共性品质③的引导下,促使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真正走入公共生活,秉持公共理性,维护公共利益,培育合格公民,追求公共的善,从而达成公共生活的福祉④。“教育在场”作为一种价值体系,关乎着维护教育的公益性,实现教育的公平性,追求教育的公正性,从而有助于生成多元和谐的社会生态;“教育在场”作为一种实践范畴,涉及合理分配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提供高标准的教育公共服务,从而有利于形成公平和效率兼顾的社会发展机制。总而言之,“教育在场”就是旨在使具备公共性品质的现代教育本身作为主体对于人、社会、国家和人类等客体对象的发展和进步起到应有的主动性影响和作用。

二、如何“教育在场”

对于如何“教育在场”的问题,可以从本体论、价值论、知识论、方法论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

首先,从本体论的角度讲,实现“教育在场”需要确立教育的公共性品质,并以此作为教育研究和教育活动的发源和展开。教育的公共性品质是伴随着现代民族国家的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公共场域的多重变革中所体现的现代公共教育的核心理念。公共性品质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现代教育的内在属性。

总的来讲,教育的公共性品质应包含以下内涵,即教育的公益性、教育的平等性、教育的公正性。公益性(公共利益性)是教育公共性品质的首要要义。公益性是社会生活诸多场域所具有的性质和内容,教育场域也不例外,教育是基于培育人进而达成社会发展的活动,它兼顾了个人利益、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其公益性已经被现代世界几乎所有国家所接受和认同,并把教育事业当成公益事业来进行规划和运行,坚持和维护教育的公益性是现代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教育的公益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于社会、政府、学校和市场的关系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在这种复杂多变的关系网中寻求教育的公益性的保持,就需要在教育领域内合理有效地处理好公益与私益、效率与公平、可选择性与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并且要适度引入竞争机制来促进各方面关系的平衡。当然,政府始终是教育的公益性保持的最大责任承担者,担负着最主要的公共利益实现和分配的责任。

教育的平等性是基于公益性基础上的更高一层的追求,由于公共利益涉及面广,利益诉求多,利益博弈剧烈,所以在维护公益性的问题上就必须坚持平等性的原则和追求。平等是一种社会关系,其实质是政治对于教育制度的介入和安排,其核心理念是“无差别地对待所有的公民”,所以教育的平等性应该包括“平等的教育”和“教育的平等”两个范畴。教育的平等性是指国家和社会应该提供给每一个公民以适合其自然品质发展的受教育机会和权利,培养其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促进其个性培育和社会性发展;教育的平等性包括教育机会平等和实质性平等两种。其中,教育机会的平等又包括教育起点的平等和教育过程中成功机会的平等,是一种既强调普遍性又强调差异性的平等,又称为程序平等或者形式平等;实质性平等是基于教育实际状况的前提下,通过教育政策杠杆等手段,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力图达成总体教育公平的教育的平等性样态。

教育的公正性是教育公共性品质的最高层次。公平和正义作为一种终极价值是人类社会千百年来的永恒理想和追求,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按照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的平等和差异补偿理论,教育的公正性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教育应该远离个人和集团私利,摒弃偏见和闭塞,以一种公平和正义的态度去进行教育活动的抉择和运行,以一种开放包容的胸襟接纳和进入公共生活的公共价值和公共实践,培养公民的正义品质。这可以称之为教育公正性的基础层面。第二层面是在第一个层面的基础上,教育应该对弱势群体和个体进行相应的利益补偿,使教育资源和教育权利的分配更加公正合理,以期达到社会公正的平衡生态。约翰・罗尔斯认为,教育的公共性所表明的是,教育基于正当性或正义性而关涉公民社会的公共事务及公民品质 [5 ]。这或许是对教育的公正性的最好注解。

其次,从价值论的角度看,实现“教育在场”需要教育以公共理性和公共的善等公共价值作为其价值基础,并确定为教育活动的根本理念。现代教育是一种公共事务,提供的是一种公共服务,追求的是一种公共利益,理所应当向往一种公共价值。“作为公共事务,教育以公共价值为导向,同时是以公共利益的丰富为指向的。教育涉及政治共同体的繁荣、进步和文明,它不是调节各方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的场域,是公民共同体共同维护和进行的公共事务,是一种超越任何利益集团的,由公共价值导向的,以扩大公共利益为目的的实践。也就是说,教育作为公共事务,是本着公共价值和公共利益而行动的。” [6 ]秉持和实现公共理性和公共的善等价值,需要教育以培养公民优秀品质为途径,以营造理性、和谐、包容、理解、沟通、友善、幸福的社会共同体氛围为责任。具体来说,“教育在场”要注重培育具备思考理性、良好判断力和知识结构、远大理想和抱负、优秀品格、完整人格等公共理性和公共精神的公民,提高其自尊和平等的价值感、责任感、义务感和道德感,要使公民真正具有公民性。在此基础上,“教育在场”要以社会共同体为载体,在培育个体的理性人格的前提下,追求社会的善和福祉。即“公民生活在社会共同体中。这个社会共同体,不是对公民的约束和限制,而是集合了人类各种善。这些善,共同构成了公民共同生活和个人生活的必要条件。我们每个人之所以与他人生活在一起,之所以生活在公共领域,就是因为与这些善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此,方获得我们的理想和抱负,形成我们的人格。公共生活提供了一个广泛的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背景,我们在这个背景中,理解我们的发展目标,理解我们自己的生活理想。” [7 ]

再次,从知识论的角度而言,实现“教育在场”要使教育摈弃本体论的知识观,倡导主体论的知识观;摒弃共识性的知识观,倡导个性化的知识观;摈弃事实性的知识观,倡导价值性的知识观,以“认识自我”和“反思生活”作为教育知识的根本和终极问题域。从本质上说,这二者都是以教育的公共性为内在依托的,因为自我的生活实践往往是以社会公共活动为载体并体现出其意义和价值的。经典知识论的代表人物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在有关他的三个世界的理论中提出,知识世界是独立于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之外的,且对二者具有无可比拟的反作用 [8 ]。但经典知识论过于关注“符号表征”和“逻辑结构”等验证性要素,而相对忽略“意义”这一知识体系中最内在和根本性的产生要素,最为危险的是这种知识观忽视了知识关注人及其社会命运的最为根本的意义,以及“自我认识”和“反思生活”的最为基本的价值。

恩斯特・卡西尔(Enst Cassirer)认为,“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索的最高目标” [9 ]。苏格拉底(Socrates)曾说,“没有经过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换句话说,“知识不但有他们所言的逻辑性的意义,更有‘反思生活’的批判性意义,这种知识的批判主义同样属于理性的立场,它所针对的正是人及其社会的‘问题域’范畴,是知识的当然意义和使命” [10 ]。由此可以确认,教育作为公共且复杂的社会问题域,其知识表征、结构和意义同样需要以个体和社会的命运为基本的出发点和关注域,并且引发对人和社会的反思和批判。鉴于教育在社会构造中所处的基本性地位,每一个时代的革新,无不从教化启蒙开始的。无论是柏拉图,还是卢梭、杜威,无不将其政治哲学的建构最终纳归到对教育的建构。这一点,在《理想国》等著作中体现得极其明显;同样每一种以教育的面貌所出现的社会意识形态(建构社会的知识),也都需要经过知识本身的反思和批判。在社会生活领域,教育也具有根本性的地位,在社会建构的意义上,教育也是最应该“经过反思的生活” [10 ]。这也就是实现“教育在场”的知识论主张的最集中体现。

最后,从方法论的层面讲,实现“教育在场”需要融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综合运用思辨分析、实证探究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研究范式,注重复杂性思维的研究特质和功能运用。这是因为现代社会活动公共属性的日益鲜明和突出造成了教育公共问题的复杂性,这就客观呼唤教育研究方法的多元与综合,也是解决当前教育学危机的工具保证。理论与实践的脱离一直是教育活动本身和教育学饱受指责的诟病之一,其深层原因是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等研究范式的分离甚至对立以及简单化、线性的思维模式。“教育在场”既是一种理论引导和实际推进双向沟通和互动的价值体系和实践范畴,又是关乎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分析教育作为主体对人、社会、国家、人类等对象的主动性影响和作用的复杂的研究领域,所以说,“教育在场”研究不仅需要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传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注入,也需要相关自然科学研究范式的滋养,同时,复杂性思想及其思维模式也是其方法论建构的重要源泉之一。复杂性思想所提倡的思维方式的革命:“从线性思维到非线性思维,从还原性思维到整体性思维,从实体性思维到关系性思维,从静态性思维到过程性思维。” [11 ]实质上既超越了“旧三论”(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又超越了“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和突变论),即“超越了早期基于自然系统研究的理论框架,进一步拓展为兼涉自然系统、生命系统和社会系统的整合范式” [12 ]。这种研究方法论体系与教育系统本身的复杂性特征和“教育在场”的公共性品质和功能是高度契合的,完全适宜作为教育以及“教育在场”研究的方法论基础,也是实现“教育在场”的重要方法论要素之一。

三、“教育在场”何为

“教育在场”图景的展示和实现意义非常重大,它旨在使具备公共性品质的现代教育本身作为主体对于人、社会、国家和人类等客体对象的发展和进步起到应有的主动性影响和作用,而非简单的教育作为客体所受到的社会、国家等环境变化对其造成的“诸如‘应答式’、‘被动式’和‘单向式’等常见的运思方式” [13 ],进一步说,是牵扯到“中国社会发展的‘教育尺度’与教育基础”⑤的问题。基于此,“教育在场”主要有以下几个功能体现:一是着眼于人性的完善,培育合格公民;二是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繁荣;三是增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首先,众所周知,“有生命的个体人存在是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 [14 ],教育的原点在于育人。“实现教育的回归就要使教育真正站到人的立场上来,以人之生成、完善为基本出发点,将人的发展作为衡量的根本尺度,用人自我生成的逻辑去理解和运作教育。” [15 ]同理而言,“教育在场”作为教育之积极主动性的功能运行,也需要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性的完善为前提,最终孕育出合乎人的普遍发展规律和特殊性的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的“人”来。“人性是以先天的遗传和发育为基础,个体在生命成长历程中逐步生成、发展和完善的内在特性。它的形成和变化主要取决于个体在后天环境中的人生实践与自我选择,可能丰盈也可能枯槁,可能上升也可能堕落。” [16 ]“教育在场”对人性的影响和作用应当是尊重现实性的人性存在和构成为基础,顺应人性趋势,引导人性生成,达成人性完善。人是社会的主体,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因和动力,是社会发展的实践者,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和承担者,社会的发展是以人的发展为必要条件的,而在现代国家里,人的因素是要通过合格公民的培育作为载体而显现意义的,所以“教育在场”的功能体现必须以合格公民的培育作为其核心价值取向,并以此作为其责任和使命所在。

其次,“社会”和“国家”是“教育在场”的重要作用对象和作用空间,也是其功能体现最明显和最快速的场域。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教育尺度”和教育基础,更需要踏踏实实、真真切切的“教育在场”,只有这样,才具备社会发展的教育影响因子,才能感受到社会发展的教育作用模式,才能形成社会发展的独特的教育建构空间。一直以来,国家都把教育作为其振兴和繁荣的催化剂和突破口,反过来讲,“教育在场”的功能实现在于更能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介入到国家的发展中,寻找国家发展的教育逻辑,探索国家振兴的教育追求,完成国家繁荣的教育梦想。

再次,长期以来,教育的功能体现仅仅分为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两个维度,除此以外,“教育在场”的公共性品质以及对善和幸福的追求必然会延伸到第三个重要的功能,即增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文明是千百年来诸多优秀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集合和融汇,教育是人类文化的传承者和再生产者,因而言之,“教育在场”需要把人类文明的进步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和实践方向,用教育这一独特的集生命培育、文化教化和文明熏陶功能为一体的实践活动面向人类社会的文明演变,融入人类社会的文明生成,调节人类社会的文明冲突,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沟通,展示人类社会的文明成果,增进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

四、从“教育在场”走向“教育学立场”

如前所言,“教育在场”旨在使具有公共性品质的现代教育本身作为主体对于人、社会、国家和人类等客体对象的发展和进步起到应有的主动性影响和作用。在这个文化碰撞日益多元、社会情境变化日益丰富的时代里,“教育学是否有存在必要,不在于它是否有明确的学科性质,也不在于它是否有完善的统一体系,而在于教育学对社会和人是否有用,对社会教育实践的需要满足到何种程度。因此,教育学走出困境和危机、重获新生的关键,在于学科功能的有效实现”⑥。即需要在“教育在场”的逻辑前提和演绎基础上走向“教育学立场”。基于此意义,“对社会和人是否有用,对社会教育实践需要满足到何种程度”,从人的个体而言,生命性的培育无疑是教育的首要使命和任务;从社会而言,回归教育的社会生活本质,倡导“教育即生活”,重塑教育的生活世界,即是教育公共性的客观要求;从社会教育实践而言,不断在教育实践变化中琢磨教育现象,解决教育问题,化解教育危机则是需要牢固秉持动态生成的观念,在不断发展中迎来教育学的春天。基于此,教育学立场理应具备三重立场:生命立场、生活立场和生成立场。

首先,生命是一切生物能够得以生存的生理基础,但惟有人之生命是可以教化和培育的,这种教化和培育的产物――生命性,是人之为人的主要特征之一,“生命在场”性是教育活动的作用对象和实践基础。叶澜教授认为,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 [17 ],这就决定了教育学必须具有生命立场,做“‘成全生命’的人文之学” [18 ]。由此可以看出,生命立场应该是教育学的基础性立场。

在笔者看来,教育学的生命立场的确立可以分为两个维度: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生命立场的理论维度是指要以一种“生命在场”性的视野去关照教育对象生命的鲜活性、生动性、丰富性、差异性,以此作为教育的元价值取向去看待教育的发生逻辑和展开状态,让教育理论充满生命气息,让教育实践焕发生命活力;生命立场的实践维度是指要以一种“生命实践”的心态和取向去设计、运行和评价教育活动,即从宏观上讲,始终把生命意义的建构作为教育规划、教育计划、教育改革设计的根本指导原则,从中观上讲,始终把生命意识的培育作为课程、教学的核心理念和价值,从微观上讲,始终把生命元素的生成作为班级授课、小组学习等学校主要教育方式的内容和策略。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这两个维度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是需要相互转化沟通的,这样才是真正的理论和实践共生共通的教育学的生命立场。

现代教育问题是一个公共的社会生活问题域,“以人为本的教育是回归于生活的教育,是以生活哲学的社会观为思想根据的” [15 ]。这就为教育打上了深深的生活的印记。“从夸美纽斯提出教学论是‘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艺术’,到卢梭对儿童的发现,斯宾塞的教育是‘为未来完满生活做准备’,再到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现代教育发展的过程乃是教育转向成人生活、再转向儿童生活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现代教育逐渐适应工业化时代和民主生活的过程,同时也是教育普及与教育民主实现的过程。” [19 ]以至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成为多少年来不变的教育信条,更为重要的是,这个信条被世界上无数次的教育革新运动所运用和验证。从上述角度来说,生活立场始终应该是教育学的核心性立场和现实性立场。

教育学的生活立场同样可分为两个维度:个体生活立场和公共生活立场。教育学的个体生活立场是指教育学要基于个体的经验境遇和知识结构,去研究和重构个体的人格理想、价值观念、人生态度,进而提升个体的精神追求和生活品质;教育学的公共生活立场是指教育学在基于公共世界的多元性、丰富性的前提下,深入公共生活,去研究和构建教育生活世界,确立教育的生活理念,重塑教育的生活特征、行使教育的生活职能,完成教育的生活使命。

另外,教育学的生活立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对生活本身的反思和批判。“教育在场”的主体主动性造就了教育学的生活立场不可能单纯是被动式的生活适应,而是要以批判教育学和实践教育学的路径,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生活现状进行反思和批判,进而实现理想中的社会生活内容和意义。

生成性是世界上万事万物运行的基本法则之一,生成性包括生长性、发展性、动态性和整体性等特征。教育学的生成立场就是指在教育学研究和实践中要以形成性、发展性、动态性和全面性的眼光去观察、审视、理解教育活动中的各种要素及其相互作用,从而建构起一个开放的、富有活力的、生生不息的活的教育系统。

教育学的生成立场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第一,教育学学科体系本身的考量。纵观世界性教育学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教育学从发端到成熟大致会经历如下循环往复但其意义在不断升华的学科周期:由最初的一定时代的教育思想经过抽取和沉淀形成专门的教育理论,教育理论的不断完善并逐渐成为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活动的双重推进促成了具有独立形态的教育学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同时,在一定的社会转型期,在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教育变革和教育革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动中逐步催生出代表一定理论思潮和价值体系的教育学派⑦,教育学派的建立和壮大是教育学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而教育学派的形成反过来又会对教育理论的完善和教育变革(革新、改革)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进而日益丰富一定时代的教育思想,促进教育学学科体系的日益成熟。从中西比较研究可以得到,中国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中,缺乏教育思想直接转化为教育理论的要素和环节。孔子和苏格拉底可以认为是中西方教育思想的源头所在,但苏格拉底开启的路径产生了严格意义上的“教育理论”,而孔子开启的路径只产生了“教育思想”。这直接导致了中西方教育传统的不同,也决定了它们直面教育实践时的境遇分殊 [20 ]。以致于中国至今尚无原创性的教育理论,而相对应的是,中国目前亦无非常成熟的教育学派,这些问题都是中国教育学发展过程中要认真思考和对待的。

第二,从教育学的生成立场的外延属性看,在教育学的研究和实践中,要在基于人和社会发展的复杂性、过程性和动态性的前提下,在充分理解人和教育的发展规律、社会活动运行规律和生态生成原理的基础上,育社会进化之民,察社会生成之律,革社会痼疾之弊,领社会风气之先,不断创新教育理论和教育机制,改进教育制度,合理运用研究方法和思维,在教育学学学科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改进中,在培育合格公民的基础上,在社会发展、国家繁荣和人类文明进步等“教育在场”中体现教育学的生成立场。由此来说,相对于基础性的生命立场和核心性、现实性的生活立场,教育学的生成立场是教育学三重立场中的最高层次,是教育学的终极立场。

注 释:

① 参见:陈振华,徐 莉.中国教育学者何以更好地安身立命[J].教育研究,2005(7):20-24.

② 这里的教育“私性”是指传统意义上讨论教育学立场时,往往为了凸显其特殊性而过分强调教育学的独特之处,甚至人为地为其划分过窄过细的封闭的学科界限,忽略教育活动与外部因素的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在某种程度上,造成教育学更加的孤独与彷徨。

③ 教育的公共性品质可指教育所具有的既使社会受益,又使个人受益的责任和功效。参见:余雅风.教育立法必须以教育的公共性为价值基础[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30-39.

④ 这几个要素之间是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的。美国社会―政治哲学家李普曼于1956 年在《公共哲学的复兴》一文中提出,文明社会的重大标志,是形成“公共生活世界”以及与之相应的“公共哲学”观念。参见:袁祖社.“公共哲学”与当代中国的公共性社会实践[J].中国社会科学,2007(3):154-159.罗尔斯同时指出:公共理性是一个民主国家的基本特征。它是公民的理性,是那些共享平等公民身份的人的理性。他们的理想目标是公共善,此乃政治正义观念对社会之基本制度结构的要求所在,也是这些制度所服务的目标和目的所在。参见: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M].万俊人,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226.

⑤ 参见:李政涛.中国社会发展的“教育尺度”与教育基础[J].教育研究,2012(3):3-10.其中,“教育尺度”是叶澜教授在2011 年6 月22 日举行的华东师范大学“211 课题”“当代中国社会的教育基础及其改造”研讨会上提出的概念。

⑥ 这是2005年8月20日在内蒙古师范大学举行的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年会上以“教育学的学科立场”为主题进行讨论时柳海民和齐梅提出的观点。参见:宋 剑,董 标.教育学的学科立场――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年会综述[J].教育研究,2006(1):91-93.

⑦ 对于教育学学派的形成,有观点认为教育学派是某个时期教育理论(学说)发展的自然结果;也有的观点认为真正的教育学派是在实践中“做”出来的,而不是在书斋里“论”出来的,参见:靖国平. 从“学科立场”到“学派立场”――论中国教育学的学派意识及其实践路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6(1):76-81.笔者倾向于教育学派是一定时期教育理论(学说)和教育实践(变革、革新、改革)相互作用的结果的观点。

参考文献:

[1]肖 峰.论人的信息化在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4):99-114.

[2][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J].曹卫东,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2.

[3][美]约翰・克里斯蒂安・劳尔森.颠覆性的康德:“公共的”和“公共性”的词汇[M]//[美]詹姆斯・施密特.启蒙运动与现代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60.

[4]王 举.论教育政策的价值基础――政治哲学的视角[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31.

[5][美]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520.

[6]金生v.保卫教育的公共性[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3):10-11.

[7][美]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510-511.

[8]Karl Popper. Objective Knowledge[M].Clarendon Press,1972:119-122.

[9][德]卡西尔.人论[M].甘 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3.

[10]吕丽艳.教育学学科知识地位的回归――也谈教育学的立场和地位问题[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3):28-32.

[11]彭新武.复杂性科学:一场思维方式的变革[J].河北学刊,2003(3):39-44.

[12]郑金洲,程 亮.中国教育学研究的发展趋向[J].教育研究,2005(11):3-10.

[13]李政涛.中国社会发展的“教育尺度”与教育基础[J].教育研究,2012(3):3-10.

[1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4.

[15]鲁 洁.教育的原点――育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4):15-22.

[16]赵荷花.人性的教育学立场[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11-20.

[17]《教育研究》编辑部. 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创建而努力――叶澜教授访谈录[J].教育研究,2004(2):33-37.

[18]冯建军.论教育学的生命立场[J].教育研究,2006(3):29-34.

[19]刘铁芳.从苏格拉底到杜威:教育的生活转向与现代教育的完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2):9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