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协同通信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8 14:59:38

协同通信论文

协同通信论文篇(1)

 

1引言

数字电视图文信息服务系统建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更好的给用户提供所需的关于医疗卫生、教育教学、农产品价格和供求等相关信息,对信息资源做到集中管理、共享访问,最终形成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图文信息服务系统。论文参考,图文信息。为了使各部分模块之间能够顺畅的衔接,本文介绍了数字电视图文信息服务系统接口的设计方案。

2图文信息服务系统外部接口的设计

2.1与门户的接口

图文资源中心作为一个独立的平台,与门户登陆系统之间通过接口传送机顶盒登陆数据信息,如图1所示。

图1 门户系统接口结构图

门户系统接口:功能是获得当前机顶盒的MAC地址。论文参考,图文信息。

接口协议:通信采集用HTTP协议,通信的数据格式采用XML1.0标准。

2.2与合作方网站的接口

对于开放站点数据库的合作方,由于不同的合作方其数据库结构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图文采集子系统的数据迁移模块中,分析合作方数据库结构的协议需要与开放站点做接口。

传输数据:合作方向资源中心提供的信息数据。

接口协议:合作方数据源的数据格式协议。论文参考,图文信息。与开发站点数据库的通信采集JDBC2.0标准;与XML格式数据源通信,数据格式采用XML1.0标准。

2.3短信平台接口

此接口留待扩展,当用户选择接收手机短信时,有新的留言信息会有手机短信提示,可和现有的短信平台对接,实现图文的短信增值。

传输数据:留言发件人、留言标题、留言正文。

接口协议:与留言系统数据库的通信采集JDBC2.0标准;与短信平台接口数据格式符合短信平台的协议。

2.4与中小学教育信息系统(PSTIM)接口

2.4.1数据同步

数据同步部分主要功能是基于TCP协议建立socket连接的方式,将中小学教育信息系统中的年级、年级所学科目、年级所学科目版本、知识点、教学周等信息传递过来,并将此信息转化为图文栏目层次的数据关系,通过此关系可以对学习资料图文信息进行组织。在图文中PSTIM传递而来的数据将组成为图文中一个子系统进行管理。

1.接口结构图

图2PSTIM门户系统接口结构图

2.协议和规范:

TCP协议:从PSTIM中获取数据采用的协议。

JDBC:数据转入图文数据库中遵守的规范。

HTTP:接口程序与图文数据库通信采用的协议。

3.接口实现:

接口实现分为五个模块(类):中间表、socket通信模块、传输数据分析模块、数据结构转化模块、图文库操作模块。论文参考,图文信息。

1) 中间表:

图3 接口图文与中小学教育数据结构图

2) Socket通信模块:

采用成熟的基于TCP协议的socket通信的代码搭建。根据双方沟通和《教学管理系统与EPG等系统的接口协议.》文档,接口同步程序作为socket通信的客户端。论文参考,图文信息。根据配置的IP和PORT向服务端发送数据请求。论文参考,图文信息。服务端数据发生变化由系统外通知,数据通信请求由手动方式触发。

3) 传输数据分析模块:

传输数据分析类根据文档《教学管理系统与EPG等系统的接口协议》制定数据传输协议编写。

4) 数据结构转化模块:

数据结构转化完毕后在栏目表中层次结构为:中小学教育信息系统->年级->年级所学科目->年级所学科目版本->知识点->图文学习资料。转化完毕在图文中中小教学系统传递而来的数据作为一个图文中一个子系统进行管理。

数据同步完毕后在接口图文与中小学教育表中层次结构为年级->年级所学科目->年级所学科目版本->知识点。

5) 图文库操作模块:

该模块主要由操作栏目和操作接口图文与中小学教育两个表。功能分为:

a) 对这两个表进行插入、修改、更新操作。

b) 获得同步数据在图文中所属的rootid。

c) 删除栏目(删除其下所有子栏目和信息)。

3总结

数字电视图文信息服务系统为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设计适合信息服务平台各类信息模块联接的接口,是图文信息服务系统中的重中之重。本文所设计的方案,满足了各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为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参考文献:

协同通信论文篇(2)

 

1引言

数字电视图文信息服务系统建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更好的给用户提供所需的关于医疗卫生、教育教学、农产品价格和供求等相关信息,对信息资源做到集中管理、共享访问,最终形成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图文信息服务系统。论文参考,图文信息。为了使各部分模块之间能够顺畅的衔接,本文介绍了数字电视图文信息服务系统接口的设计方案。

2图文信息服务系统外部接口的设计

2.1与门户的接口

图文资源中心作为一个独立的平台,与门户登陆系统之间通过接口传送机顶盒登陆数据信息,如图1所示。

图1 门户系统接口结构图

门户系统接口:功能是获得当前机顶盒的MAC地址。论文参考,图文信息。

接口协议:通信采集用HTTP协议,通信的数据格式采用XML1.0标准。

2.2与合作方网站的接口

对于开放站点数据库的合作方,由于不同的合作方其数据库结构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图文采集子系统的数据迁移模块中,分析合作方数据库结构的协议需要与开放站点做接口。

传输数据:合作方向资源中心提供的信息数据。

接口协议:合作方数据源的数据格式协议。论文参考,图文信息。与开发站点数据库的通信采集JDBC2.0标准;与XML格式数据源通信,数据格式采用XML1.0标准。

2.3短信平台接口

此接口留待扩展,当用户选择接收手机短信时,有新的留言信息会有手机短信提示,可和现有的短信平台对接,实现图文的短信增值。

传输数据:留言发件人、留言标题、留言正文。

接口协议:与留言系统数据库的通信采集JDBC2.0标准;与短信平台接口数据格式符合短信平台的协议。

2.4与中小学教育信息系统(PSTIM)接口

2.4.1数据同步

数据同步部分主要功能是基于TCP协议建立socket连接的方式,将中小学教育信息系统中的年级、年级所学科目、年级所学科目版本、知识点、教学周等信息传递过来,并将此信息转化为图文栏目层次的数据关系,通过此关系可以对学习资料图文信息进行组织。在图文中PSTIM传递而来的数据将组成为图文中一个子系统进行管理。

1.接口结构图

图2PSTIM门户系统接口结构图

2.协议和规范:

TCP协议:从PSTIM中获取数据采用的协议。

JDBC:数据转入图文数据库中遵守的规范。

HTTP:接口程序与图文数据库通信采用的协议。

3.接口实现:

接口实现分为五个模块(类):中间表、socket通信模块、传输数据分析模块、数据结构转化模块、图文库操作模块。论文参考,图文信息。

1) 中间表:

图3 接口图文与中小学教育数据结构图

2) Socket通信模块:

采用成熟的基于TCP协议的socket通信的代码搭建。根据双方沟通和《教学管理系统与EPG等系统的接口协议.》文档,接口同步程序作为socket通信的客户端。论文参考,图文信息。根据配置的IP和PORT向服务端发送数据请求。论文参考,图文信息。服务端数据发生变化由系统外通知,数据通信请求由手动方式触发。

3) 传输数据分析模块:

传输数据分析类根据文档《教学管理系统与EPG等系统的接口协议》制定数据传输协议编写。

4) 数据结构转化模块:

数据结构转化完毕后在栏目表中层次结构为:中小学教育信息系统->年级->年级所学科目->年级所学科目版本->知识点->图文学习资料。转化完毕在图文中中小教学系统传递而来的数据作为一个图文中一个子系统进行管理。

数据同步完毕后在接口图文与中小学教育表中层次结构为年级->年级所学科目->年级所学科目版本->知识点。

5) 图文库操作模块:

该模块主要由操作栏目和操作接口图文与中小学教育两个表。功能分为:

a) 对这两个表进行插入、修改、更新操作。

b) 获得同步数据在图文中所属的rootid。

c) 删除栏目(删除其下所有子栏目和信息)。

3总结

数字电视图文信息服务系统为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设计适合信息服务平台各类信息模块联接的接口,是图文信息服务系统中的重中之重。本文所设计的方案,满足了各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为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参考文献:

协同通信论文篇(3)

 

1引言

数字电视图文信息服务系统建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更好的给用户提供所需的关于医疗卫生、教育教学、农产品价格和供求等相关信息,对信息资源做到集中管理、共享访问,最终形成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图文信息服务系统。论文参考,图文信息。为了使各部分模块之间能够顺畅的衔接,本文介绍了数字电视图文信息服务系统接口的设计方案。

2图文信息服务系统外部接口的设计

2.1与门户的接口

图文资源中心作为一个独立的平台,与门户登陆系统之间通过接口传送机顶盒登陆数据信息,如图1所示。

图1 门户系统接口结构图

门户系统接口:功能是获得当前机顶盒的MAC地址。论文参考,图文信息。

接口协议:通信采集用HTTP协议,通信的数据格式采用XML1.0标准。

2.2与合作方网站的接口

对于开放站点数据库的合作方,由于不同的合作方其数据库结构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图文采集子系统的数据迁移模块中,分析合作方数据库结构的协议需要与开放站点做接口。

传输数据:合作方向资源中心提供的信息数据。

接口协议:合作方数据源的数据格式协议。论文参考,图文信息。与开发站点数据库的通信采集JDBC2.0标准;与XML格式数据源通信,数据格式采用XML1.0标准。

2.3短信平台接口

此接口留待扩展,当用户选择接收手机短信时,有新的留言信息会有手机短信提示,可和现有的短信平台对接,实现图文的短信增值。

传输数据:留言发件人、留言标题、留言正文。

接口协议:与留言系统数据库的通信采集JDBC2.0标准;与短信平台接口数据格式符合短信平台的协议。

2.4与中小学教育信息系统(PSTIM)接口

2.4.1数据同步

数据同步部分主要功能是基于TCP协议建立socket连接的方式,将中小学教育信息系统中的年级、年级所学科目、年级所学科目版本、知识点、教学周等信息传递过来,并将此信息转化为图文栏目层次的数据关系,通过此关系可以对学习资料图文信息进行组织。在图文中PSTIM传递而来的数据将组成为图文中一个子系统进行管理。

1.接口结构图

图2PSTIM门户系统接口结构图

2.协议和规范:

TCP协议:从PSTIM中获取数据采用的协议。

JDBC:数据转入图文数据库中遵守的规范。

HTTP:接口程序与图文数据库通信采用的协议。

3.接口实现:

接口实现分为五个模块(类):中间表、socket通信模块、传输数据分析模块、数据结构转化模块、图文库操作模块。论文参考,图文信息。

1) 中间表:

图3 接口图文与中小学教育数据结构图

2) Socket通信模块:

采用成熟的基于TCP协议的socket通信的代码搭建。根据双方沟通和《教学管理系统与EPG等系统的接口协议.》文档,接口同步程序作为socket通信的客户端。论文参考,图文信息。根据配置的IP和PORT向服务端发送数据请求。论文参考,图文信息。服务端数据发生变化由系统外通知,数据通信请求由手动方式触发。

3) 传输数据分析模块:

传输数据分析类根据文档《教学管理系统与EPG等系统的接口协议》制定数据传输协议编写。

4) 数据结构转化模块:

数据结构转化完毕后在栏目表中层次结构为:中小学教育信息系统->年级->年级所学科目->年级所学科目版本->知识点->图文学习资料。转化完毕在图文中中小教学系统传递而来的数据作为一个图文中一个子系统进行管理。

数据同步完毕后在接口图文与中小学教育表中层次结构为年级->年级所学科目->年级所学科目版本->知识点。

5) 图文库操作模块:

该模块主要由操作栏目和操作接口图文与中小学教育两个表。功能分为:

a) 对这两个表进行插入、修改、更新操作。

b) 获得同步数据在图文中所属的rootid。

c) 删除栏目(删除其下所有子栏目和信息)。

3总结

数字电视图文信息服务系统为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设计适合信息服务平台各类信息模块联接的接口,是图文信息服务系统中的重中之重。本文所设计的方案,满足了各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为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参考文献:

协同通信论文篇(4)

1.1 各方:是指加入本论坛,签署本协议的所有成员。

1.2 一方:是指加入本论坛,签署本协议的任何一个论坛成员。

1.3 其他各方:是指各方中排除上述一方之外,其他所有签署本协议,加入本论坛的论坛成员。

1.4 协议外其他方:是指除签署本协议,加入本论坛的各方以外的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1.5 倡导性建议:是指经过论坛表决程序通过的针对某项移动终端新技术或新业务的技术文件,该文件将在本论坛成员中获得广泛的推荐和应用。

1.6 有权成果:是指一个或多个论坛成员提交到本论坛的,在本协议生效前及生效后,该成员或这些成员拥有知识产权的成果。

1.7 知识产权(ipr):是指由一个或多个论坛成员或协议外其他方的智力劳动成果依法取得的(无形资产)专有权利,包括但不限于专利申请权、专利权、著作权的文件、技术及相关成果的合法权利。

1.8 许可方:是指拥有本协议中的有权成果,并给予其他成员当中的一方或多方实施许可或授权其他各方使用的一方。

1.9 被许可方:是指对本协议中的有权成果,获得其所有人(许可方)实施许可或使用授权的其他各方。

第二条 许可范围

除非许可方和被许可方就有权成果的知识产权达成的许可协议(以下称“许可协议”)另有规定,在本论坛所涉及的全部研究领域内,有权成果的许可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在中国境内从事用于gsm、gprs及其演进技术领域内的移动终端产品或技术的设计、开发、应用、制造、销售等。

第三条 权利和义务

3.1 各方应各自保证资源,致力于符合和推广使用本论坛最终形成的各项倡导性建议。

3.2 经过论坛表决程序通过的倡导性建议,以及或由论坛成员共同讨论和研究形成的其他成果,除论坛成员在其中已拥有的有权成果和知识产权外,其他知识产权属于论坛成员共同享有。

3.3 论坛成员在倡导性建议的形成过程中应如实向论坛其他成员告知其提供的文件、资料和技术成果中是否包含知识产权或可能存在的知识产权,其他论坛成员应在倡导性建议形成之前对涉及的自己拥有的知识产权提出主张。若倡导性建议形成后发现存在论坛成员尚未披露的知识产权信息,则各方可根据有关论坛规则,重新对倡导性建议进行讨论和表决。倡导性建议被论坛通过前,任何成员可以拒绝在议案中加入其知识产权并拒绝许可。

3.4 若上述倡导性建议,相关成果中包含一方的有权成果,该方将继续拥有该方对有权成果的所有权利。

3.5 倡导性建议被论坛通过前,任何成员可以撤回其议案,并拒绝向其他各方进行知识产权的许可,具体的时间和处理方式,各方将另行讨论,并在有关规则中确定,但论坛成员不应随意撤回其已经提出的议案。

3.6 一旦被论坛通过成为倡导性建议,在倡导性建议中包含其有权成果的成员可根据各方已经达成的一致,与其他成员签署有关许可协议,许可协议的签署应基于公平、合理、非歧视的原则。若该成员拒绝进行许可,应以书面形式说明合理理由,上报理事会。

3.7 除非许可协议另有规定,许可方依据本协议做出的知识产权许可是非独占的,非排他的,不可撤销的和不可转让的。同时,许可方可向协议外其他方进行许可,其条件不受本协议的限制,由许可方自行决定。

3.8 倡导性建议被通过后,其他各方可自愿按第3.6条的规定与有权成果的所有者签署协议,签署的时间,范围由成员自行决定。

3.9 对于论坛未形成的倡导性建议,提交原文件的成员有权自行选择进行专利申请或对其作其他处置,但不应侵害其他论坛成员的合法权利。

3.10 许可方向被许可方的授权范围和许可的期限以各自另行签署的许可协议为准。

3.11 各方同意将在本论坛内尊重和保护协议外其他方的知识产权。任何一方将含有协议外其他方知识产权的文件、资料、成果提交到论坛,均应获得权利所有者的许可。

第四条 与有权成果相关的信息

许可方应当作合理的努力及时向被许可方提供与其有权成果相关的信息。上述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有权成果数量;有权成果说明书、附图和权利要求书。

上述信息提供的具体安排依照双方达成的许可协议执行。

第五条 保密

5.1 除非是法律另有要求或履行本协议所合理需要的,各方均应对本协议及与本协议相关的所有信息严格保密。未经其他各方的书面许可,任何一方不得将本协议及相关保密信息披露给协议外其他方。

5.2 本保密条款在本协议有效期内,及一方退出本协议后或者本协议终止后持续有效。

5.3 各方另行签订的保密协议的条款适用于各方在本协议项下的保密义务。

第六条 费用

6.1 除非许可协议另行规定,许可方没有义务向被许可方提供任何相关的技术支持与服务。

6.2 本协议下发生的各方的各项费用,包括专利费用、其他费用等,由各方各自承担。

6.3 论坛形成的倡导性建议,以及由论坛成员共同讨论和研究形成的其他成果,进行登记、申请专利等所发生的各项费用由权利所有者承担。

第七条 通知

本协议下要求或准许发出的所有正式通知、要求、请求、同意和其它通讯往来(以下称“通知”)应采用书面形式,同时采用电子邮件或其他便利方式发送给应接收通知的一方。

第八条 仲裁及适用法律

8.1 凡因本协议引起的或与本协议有关的任何争议,首先应当提交给本论坛,各方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如在三个月内未能达成一致,提交_________仲裁委员会,按照申请仲裁时该仲裁委员会现行有效的仲裁规则进行仲裁。仲裁地点在_________。仲裁裁决是终局的,对参与仲裁的各方均有约束力。

8.2 本协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第九条 其他

9.1 本协议自本论坛发起成员的授权代表签字盖章后生效,有效期_________年,除非根据_________或本协议有关规定被提前终止或取消。各方可以在本协议期满前通过友好协商确定是否延续本协议。

9.2 除非许可协议另有规定或论坛成员另行达成其他协议,本协议终止时,本协议项下授予被许可方的所有许可也应终止,而且被许可方应立即停止使用许可方的任何知识产权或信息;且被许可方应归还或销毁由许可方向其提供的所有信息和文件资料。

9.3 未经其他各方书面同意,任何一方不得随意修改或解除本协议。任何对本协议的补充,修改或解除须经各方授权代表签字后成为本协议的一部分,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9.4 本协议生效后,如任何协议外其他方希望享有协议所述权利,承担本协议所述义务,该协议外其他方应当根据本论坛的章程或相关工作规则所确定的程序加入本协议。

9.5 一方退出本论坛的,同时退出本协议。

协同通信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F273.7;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4)02-0052-04

1 引言

近年来,公共突发事件对政府的应急响应能力提出日益严峻的挑战。以食品药品的安全问题为例,虽然多个部门都具有监管权限,但总体协同监管能力不强,仍停留在较低水平,如应急机构繁多且各自为政等,已不足以适应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和跨领域演变的现阶段突发事件,因此,应急组织协同能力成为我国应急管理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JP3]政府应急管理协同如同企业一样,通过部门间伙伴关系的培养,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促使所有应急机构按照协同方式进行整合,增强应急管理实施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本文在借鉴应急管理中跨部门协同能力有关研究的基础上,设计跨部门协同能力的理论模型假设,基于PLS结构方程模型,以食品药品联合监管为背景,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分析跨部门食品药品应急协同能力的影响因素,测度其所产生的影响程度,研究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确立最终的理论模型,从而为提升应急管理中跨部门协同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2 文献综述

2.1 现有研究

Chen等人基于生命周期理论,提出突发事件也存在生命周期,并将应急管理协同依据灾害生命周期分为灾害前、灾害中、灾害后的协同,应急资源的充足性对不同阶段的协同能力程度有着重要影响,丰富的应急资源将会保证各部门协同作用的最大化[1]。同时,他们提出事件本身也会对应急协同能力产生影响,事件的严重性及不确定性等都会对应急协同产生挑战[1]。

其他学者也分别从信息因素、资源共享、事件影响等多个角度对跨部门应急协同能力展开研究。Comfort等人通过调查分析美国一系列多部门协同灾害演习的案例,开发了初步救灾行动的动态模型,指出信息的传递共享是影响部门间应急协同能力的重要因素[2]。赵林度等提出城际间的应急管理协同模型应以信息协同为根本目的,在电子政务为支撑的基础上构建城际应急管理信息系统、中心城市应急指挥模式、应急信息标准化三方面内容一体化[3]。与此同时,林冲等从理论上提出了资源也应作为应急协同的一个方面,并从技术资源共享、物资资源共享、专业救援队伍共享三个方向阐述了资源协同建设[4]。Warm在分析地方政府间应急合作时指出充足的应急资金可以满足公众的需求和期望,从而保证合作的持续和深入[5]。Quarantelli在对应急管理的研究中提到了事件的动态变化,发展趋势的不确定性等会使得应急协同充满挑战,对于应急部门来说,突发事件的影响范围越广,危害越大等都会增加部门所承受的时间压力和紧迫感,不利于协同配合的完成[6]。另有学者提出部门间交流也应成为提高应急协同的考虑要素之一。

2.2 研究评述

现有文献研究存在三个方面不足。第一,现有研究大多是针对国外的案例研究,国外救援协同的主体不仅仅是政府,还包括NGO等机构,这和我国政府主导的应急联动体系有较大差异。因此,这些研究成果很难直接移植到我国背景中。第二,以往跨部门协同救援问题研究,多是以自然灾害的联合救灾为背景,很少采用食品药品联合监管为背景。不同的实证背景具有不同的模型结构和影响变量。第三,少数学者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应急协同进行实证研究,能够测量变量间的直接因果关系。但其无法测度各因素的变化对于协同能力的间接影响,因而不能形成完整的跨部门协同能力的实证研究。

3 理论构建

3.1 理论框架

为了解决现有研究中的不足,本文以上海市食品药品联合监管为背景,对各相关职能部门展开调研,探索应急协同影响要素在该背景中的适用性,构建基于食品药品联合监管的跨部门协同能力研究模型(见图1)。现有回归分析实证研究得出资源因素、事件因素、部门权限因素和信息沟通因素对应急协同能力产生直接影响[7](见图1实线部分)。经过初步的实证调研访谈,发现除上述要素外,技术因素和部门交流因素也是影响因素之一,而这两个因素与因变量“跨部门协同能力”不是直接的因果关系,还存在中间变量的介入和作用(见图1虚线部分)。本文将访谈中所发现的两个新变量集成到现有模型中,提出新的研究模型,更为全面系统地挖掘了“应急协同能力”的影响机理。

3.2 理论假定

Chen等人研究表明,在部门应急管理中如果政府拥有的应急资源数量越多,种类越丰富,共享程度越高,同时人员和资源能够较为合理分配,则部门间越容易协同合作,从而提升了应急协同能力[1]。因此本文认为:

H1:资源因素与跨部门应急协同能力呈正相关。

在实际的应急管理中,事件的严重性及其所带来的压力等都会在跨部门应急协同能力上予以体现。Comfort等认为,突发事件的状态将会对跨部门应急协同能力产生重要的影响[2]。对于应急部门来说,突发事件的影响范围越广、危害越大等都会增强部门所承受的时间压力和紧迫感,不利于一致共识的达成以及协同配合的完成。因此本文认为:

H2:事件因素与跨部门应急协同能力呈负相关。

Kapucu等人提出部门权限因素会对跨部门应急协同能力产生影响[8],处于同一应急体系中的各应急部门,组织网络相互交织,形成了若干个交叉点、重叠点,或是部门间的权力范围差异性大等都不利于良好的跨部门协同能力的建立。因此本文认为:

H3:部门权限因素与跨部门应急协同能力呈负相关。

很多学者在开展案例研究后,提出了信息沟通是影响部门间应急协同的重要因素。其中,Gonzalez等在提出了相关的概念性框架模型后,通过对鹿特丹港危机应对的个案研究,得出应急信息沟通共享的质量越高,即信息的精准度、及时性、一致性程度越高,越促进协同合作的完成[9]。因此本文认为:

H4:信息沟通共享与跨部门协同能力呈正相关。

部门间的交流互动是维系政府运转的重要活动之一,Bowers认为部门间交流越频繁,内容越全面,会使部门间的共识增多,这些都会促进部门间共同目标的形成,强化部门间的合作,从而提高跨部门的协同能力[10]。与此同时,信息及时、有效地传播会促进部门间的交流。Bharosa等人从灾害信息共享协调方面出发,通过调查一系列美国应急机构的灾害管理工作,检视了应急信息工作的相关障碍与作用,指出部门间的信息沟通共享会增进部门间的了解,加强相互合作,从而促进部门间的互动交流[11]。因此本文认为:

H5:部门交流因素与跨部门应急协同能力呈正相关。

H6:信息的沟通共享与部门交流因素呈正相关。

当今突发事件的解决必须依靠科技的力量。通过对美国“9·11”突发事件的分析,Kapucu认为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可以为突发事件的解决提供可行性的技术方案,分析事件可能造成的后果,从而缩减事件波及的范围,减少事件的不确定性[8]。同时,信息的沟通共享离不开高科技的支持。Landgren 等以手机交互通信技术为切入点,通过比较分析2005年、2006年瑞典两起火车事故案例,详细说明手机交互模式在部门反映网络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高科技的广泛应用等会提升信息沟通的质量和有效性,加强部门间的连通性,促进部门间的沟通[12]。因此本文认为:

H7:技术因素与事件因素呈负相关。

H8:技术因素与信息沟通共享呈正相关。

4 研究设计

4.1 问卷设计与分析

本文采用调查问卷法收集数据,此次问卷为李克特7点量表问卷,问卷中测量指标由已有文献改编而来,以保证量表的内容效度。其中,资源因素[1]、信息沟通因素[9]、事件因素[6]、技术因素[13]、部门权限因素[7]、部门交流因素[10]、跨部门协同能力[14]等变量均参考引文文献中的成熟量表。本文随机选取上海市J区食品药品联合监管部门进行问卷的随机发放,避免抽样过程中的人为因素,保证样本的客观性,使样本能够较好地代表总体情况。

本文问卷分析采用PLS法(即偏最小二乘法),相比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其他方法如LISRE法,PLS法对于样本的要求量比较宽松,一般为变量的10倍即可,由于本文问卷发放是在政府部门随机进行,其回收率不能得以保证,因此,采用适合小样本量分析的PLS法。同时,本文在寻找影响协同能力因素的过程中,存在中间变量的介入,传统的回归分析不适合解决中间变量问题,而PLS法除了能够进行有效的变量因子分析外,还能够分析自变量、中间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直接关系和间接关系。

4.2 描述性统计

本次共发放372份问卷,回收154份,达到414%回收率,其中在去除极值问卷等不合格问卷后,有效问卷数量为133份,问卷有效率8636%。通过对样本基本信息分析,得出男女比例基本平衡,其中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被调查者约占总人数的80%,能够较好保证被调查者对问卷题目及所涉及到的知识的深入理解,[JP3]同时员工和领导者所占的比例较为适中,相差不大。总体上,所收集的样本比较具有代表性,使得问卷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保证。

5 实证检验

协同通信论文篇(6)

区政协理论研究分会在完成分会换届工作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努力做到“三抓好”,使我区政协理论研究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抓好研究分会的组织建设工作。*年6月26日,区政协理论研究分会召开第三届理事会议,通过了第三届理事会成员名单,选举产生了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和副秘书长,聘请市政协副秘书长王志雄、区政协*主席宋江澎担任区政协理论研究分会的顾问。会上,区政协主席、会长刘小骏同志就做好新一届研究分会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即:增强做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把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工作引向深入;开创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工作的新局面。通过换届,吸纳了一批有一定理论素养、积极性高的政协委员、政协工作者到研究分会中,充实了区政协理论研究队伍。完成换届工作后,理事会迅速根据市政协研究会提出的*年研讨任务,结合我区政协的工作情况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认真研究,提出理论研讨主题及参考题目,要求会员们积极围绕主题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和政协的理论知识,进行有深度的理论探讨。对研究分会的建设,政协领导十分重视、关心,在工作思路、工作方法等方面都给予了指导;区政协机关也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

(二)抓好会员的学习工作。组织政协委员开展学习,是政协章程规定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政协工作者在研究政协理论、探索政协工作新思路过程中应做的工作。一年来,区政协理论研究分会响应区政协努力打造学习型政协的号召,结合换届后的实际情况,把加强学习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切实抓紧抓好。结合区政协的中心组学习、常委会议、专题辅导报告与委、组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认真组织会员学习中共*届六中全会和*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去年专门邀请了市政协副秘书长王志雄就如何撰写好理论研讨论文对理事作专题辅导。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扩大了会员的知识面,进一步提高会员的理论研讨能力。

(三)抓好理论研讨工作。去年,分会从构建和谐社会这一当前全社会关注的全局性工作出发,结合政协工作实际,积极围绕人民政协的工作创新和制度创新开展深入调查研究,以“如何按照四位一体的要求,全面加强人民政协的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履行职能的本领”为主题,积极发动、组织各委员小组、研究分会会员及机关干部开展理论研讨活动。分会理事、政协委员、派成员积极研讨,联系政协工作实际撰写论文,先后提交了理论研讨论文16篇,由于政协办公室做好了发动工作,充分调动了机关干部的积极性,仅政协机关干部就提交了6篇论文。在理事会的领导下,分会组织由市、区政协理论研究工作者为主的评审小组对16篇论文进行认真、公正、公平的评选,评出一等奖2篇、二等奖2篇、优秀论文12篇,区政协办公室获得了组织奖。分会还在其中挑选了13篇论文交市政协参加市理论研究会的评选活动,取得前所未有的好成绩,共有6篇论文获奖,其中二等奖2篇、三等奖4篇,同时研究分会也因成绩优异而获得组织奖。获奖的论文中,郭梁同志的《贯彻“四位一体”要求,推进政协自身建设》和黄慧敏委员的《努力提高提案质,为社会和谐多出力》两篇文章已被刊登在*年第一期的《广州政协》上。此外,研究分会还将会员撰写理论文章中的观点、建议和意见,通过综合整理,提炼出理论要点,用于指导机关建设、完善工作制度。使理论源于实践,又能够指导实践,从而达到政协理论研讨工作的目的。

二、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情况

区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开展,体现了政协信息工作的特点。

(一)健全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网络,抓好基础性工作。过去一年来,面对政协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区政协进一步探索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工作机制,努力夯实信息工作的基础。为进一步发动区政协各参加单位、广大政协委员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了解民情、体察民意、广集民智,积极协助党委和政府做好协调关系、化解矛盾、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工作,经区政协主席会议同意,办公室与各专门委员会、委员活动小组及各派协商后,从各界别委员和区各派、工商联以及政协机关中聘请了46名信息员,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信息员队伍,形成了以政协机关为龙头、以信息员为骨干、由全体委员和各派参加的社情民意信息网络。为了更好地提高信息员对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认识,把握好收集整理和报送的方法,办公室围绕着如何收集和撰写社情民意等问题,对信息员进行了专题培训。为进一步明确责任和要求,于去年8月份召开了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座谈会,让信息员和担任街道负责人的政协委员交流,研究做好区政协社情民意工作的途径和办法。一年多来,信息员报送社情民意35篇,委、组和派活动信息近40篇,所报送的社情民意信息质量也逐步提高。其中民盟*区基层委员会信息员蔡汉聪同志做好收集本党派盟员的社情民意的工作,经过自己的分析整理成19篇社情民意上报区政协,体现了派参政议政的积极作用。办公室也认真做好信息的整理和报送工作,通过电台、电视台、报纸等媒体和市政协、区委、区政府等内部刊物,以及区公众网、区政协网、市政协信息网等,区政协的各项工作信息达68多条(次),编印《*政协》简报11期,从各个角度宣传政协履行职能的情况。*年被市政协采用信息26篇,居全市各区、县级市政协首位,并获市政协社情民意信息先进单位称号。

协同通信论文篇(7)

1、研究背景

随着1999年高校开始大幅度扩大招生规模,“大众化教育”取代了“精英教育”,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大幅度增长。与此同时,全国各地进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即由原先的苏联模式向欧美模式(主要是美国模式)转变,首先是重组教育资源,开展联合办学、高校合并;其次是仿效欧美,集中办学,兴建大学城或高教城。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响应国家扩招政策,21世纪初开始规划建设沙河校区以缓解学生人数激增造成的教学和生活压力;2010年入驻昌平沙河高教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沙河校区正式投入使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形成学院路、沙河、广西北海等多校区办学模式,在北京市范围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形成以学院路校区为总馆,沙河校区为分馆,及学院路校区的若干学院分馆:经管分馆、法学分馆、人文分馆、高教分馆等的多校区多层次信息服务模式。

近年来,以上服务模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这种共存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不同校区不同学科信息服务的方便快捷。但随着图书馆运行发展的变化,我们发现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造成一些问题,比如,资源匹配是否适用?业务工作是否标准统一?服务是否普遍均等?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总分馆没有真正成为一个体系,一直没有解决真正意义上的服务集成化问题。

2、协同理论

协同论(synergetics)亦称“协同学”或“协和学”,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多学科研究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系统科学的重要分支理论。其创立者是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著名物理学家哈肯(Hermann Haken)。1971年他提出协同的概念,1976年系统地论述了协同理论,发表了《协同学导论》,还著有《高等协同学》等。指的是“国家行政机构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关系的‘协调作用’。这种协调是组织系统内部各部门之间、各层级之间、成员之间以及行政运行各环节之问经过协调、平衡,从彼此或大多数对象的利益出发,合理地进行协调,达到协作、协力、和谐、一致,从而提高政府组织行政效能,最大限度实现行政目标的行为”

在公共服务机构中,协同效应表现为通过对各个服务部门之间的资源进行配置、及时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源,从战略的高度协调各种资源之间的关系,为服务布局提供依据,提高服务效益。

3、多校区图书馆服务集成的原则和思路

(1)总体原则

多校区环境下大学的人才培养涉及办学思想、学科专业、资源配置、服务延伸等许多重要而复杂的因素,而每种因素对多校区环境下大学办学的协同效应都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根据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和校区特点,确定适当的原则和方法,合理安排各校区的资源是发挥多校区优势,降低多校区办学成本,提高多校区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率的前提条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从2010年入驻昌平沙河高教城后,新校区采取了边建设边使用的办法,首先用于一年级的教学,逐年形成了一、二年级学生在新校区,三、四年级和研究生在老校区的布局,随着建设进展,学校还将采取混合型人才培养的布局方式,即在布局上既考虑年级分布,又考虑学科分布,将低年级的学生放在一个校区集中培养,同时将若干学科集中在一定校区。根据以上规划,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需要形成以学院路校区为总馆、沙河校区为分馆的协同服务模式。

(2)图书馆信息服务集成思路

根据学生为先原则、学科发展原则和资源有效配置原则,图书馆多校区信息服务的思路是,从集成的观点出发,以图书文献业务自动化管理系统和图书馆网站统一揭示为基础,协同完成图书馆内各部门之间、图书馆与所处服务链上下游进口和出口之间的服务集成。具体操作需要从资源采购、加工整合、馆藏布局、文献流通、读者服务和全国及地区文献保障体系服务等业务流程人手。这种信息服务集成的方式,在图书馆内部以OA系统呈现,对外部读者以图书馆信息门户实现及文献保障体系方式补充。依据协同理论,将信息服务集成中的协同分为内部协同和外部协同。

4、信息服务集成的内部协同框架

信息服务集成首先应从图书馆内部工作环节开始。内部协同是通过引进自动化管理系统和构建图书馆OA系统的方式,将内部各个部门协调的日常信息集成起来,如图1所示。该集成服务系统借鉴国内相关MIS系统的理念整合完成,所涉及的服务模块包括e—Documents,e—CRM,e—Proj ect,e—HRM,e—Financials等。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如北航使用汇文系统)为这些模块提供基础数据支持,集成了各校区图书馆日常运行的基础信息。

e—Documents是进行文档管理的框架,允许各校区图书馆工作人员在统一平台上,创建、存储、修改、反馈文档,共享基础业务工作中的各项业务信息。所有的文档都是电子的,并划分成不同等级,给不同权限的人使用。文档管理系统使得内部业务部门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易,图书馆通过建立内部网,友好地为不同工作人员提供不同的内容呈现。

协同通信论文篇(8)

一、介绍

个人信息管理、文献管理和图书馆管理员的角色功能,在预警和思维层面上的协同工作,在实践中很重要,但这一实践行为,涉及到合作的必要性,但在三者的合作上,目前还有很多漏洞没有解决,所以仍然要在探索协作以及关于协作复杂性这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本文关注于个人信息管理和文献资料管理,本文的特征及支撑观点是由一个软件所提供,该软件是为了研究的目的,在信息合作检索、趋利避害方面进行了一系列优化。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将以包括文献资料管理软件、尾注、图书馆工具、文献参考管理器、包含多个数据库的个人信息管理系统等多种形式的数据进行展示。关于个人信息管理,有这样一个观点:我们总是在正确的地方,以正确的方式,获取正确的信息,并且同时保有足够的完整性和所期望的质量来满足我们的现实需求[1]。与此同时,科学合作的重要性也不断地凸显出来,因为它能以独特的方式处理一些关键性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处理一些复杂的科学问题,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环保、科研等方面的发展。个人信息管理与合作,都包括了信息合作检索,却同时都面临着自己独有、复杂及充满不确定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在许多学术研讨中被充分讨论,许多科学家正在寻找答案,并尝试获得解决方案。还有更多的文献[2],在关于图书馆员的角色、个人信息管理系统、协同信息搜索三者关系的问题中,可以被参考和引用。技术的改进可以使人们通过电脑或移动端设备的即时访问变得更加便捷,协同作业系统能使不同的人保持互通,但人们的生产力、创造力、信息实践和信息行为的能力,却很可能保持不变。我们的日常生活不会真正受益于所谓的“群体智慧”[3],但有研究表明,个人信息管理系统在科研方面,如:信息科学、心理学、社会科学、计算机科学、社会学、管理科学中大有用处。概念及环境介绍:目前学术界关于“个人信息管理”的权威定义为[4]:人们获取、组织、维护、检索、使用各类信息或电子邮件,以完成生活和工作中,一个人所扮演的各种不同角色(如家长、老师、员工)的职能要求。在另一项研究中,研究者还增加了创作和存储的活动。合作是积极和互动的,通常是一个互利的过程。在合作上,有三个问题需要考虑:协同学习、协同工作和协同信息搜索。“合作”与其他概念一样,有许多不同的定义,但没有一种被学术界普遍认可,本文将着重探讨协同信息搜索。协同信息搜索属于研究领域,也是一个过程,它以专业为基础,强调信息处理、搜索、检索和交互的能力,以支持协同工作。通过研究系统的运作和实践活动,能理解单个人在协同信息搜索的具体作用,发现规律,得出改进方法。作为一个过程,协同信息搜索包括:选择信息源、确定搜索词、制定搜索策略、评估实体的相关性、实体的选择和查找、二次搜索、信息监视和订阅警报服务。科技的进步,促使在信息管理、信息应用和信息创造方面的合作变得更加便利,凭借新的协作技术,人们可以更好的观察数据,进行高效的信息共享和创造,让团队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为了研究新的协作技术,需要对每个参与者做出的贡献进行深入和准确的评判,以达到改进的目的。协同信息搜索和个人信息管理系统的共享,可以是暂时性的,不需要有严密组织形式;也可以是有完整计划,且组织结构明确的。个人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工作,对其研发部门、学者、设计和管理的人员来说,应当从用户的需求出发,考虑具体事件,得出完整的处理结果,并与他人分享,以此帮助研究者合作撰写文章或共同制定计划,使研究人员的工作更加高效、便捷。

二、相关文献的检索

通过知网、维普、EI、SCI、ACM、谷歌学术的检索,结合目前主流的个人信息管理系统和文献管理系统,我们发现,这些系统也适用于组织信息管理。大量的参考文献和研究人员的实践,也能论证那些本文涉及的观点。

三、协同信息搜索和个人信息管理活动中要考虑的问题

人类之间的合作,不受环境和项目的约束,有的人还可以与不同学科的不同团体进行合作。但存在一个问题:但多个人进行合作时,是否需要多个个人信息管理系统?如果每个人只使用自己的系统,并与他人进行信息的共享,是否需要一个包含多种数据库的信息管理系统?或者不同的人因为工作不同,使用同一个系统的不同模块。如何解决人类合作的隔阂,对个人信息管理的规划和协同信息搜索而言很重要,本文只能在能力许可的范围内进行叙述。

四、规划、维护和使用

1.个人信息管理与协同工作的目的个人信息管理可以使临时项目中的文件创建和共享变得方便快捷,对长期项目中对参考文献频繁需求和其他目的也有促进作用,如:对理论研究做出贡献、寻求实际解决方案、激励创新、增加培训效率、理论实例化和市场调研。为研究所准备的参考文献会随着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为了研究的准确性,我们选择了包括重点关注、大数据收集、人群抽样和数据分析等不同研究方法。像上文说的一样,研究会有众多的合作伙伴,每个合作伙伴都有不同的目的。此外,该研究还存在一些相关问题:这项研究只是在获取文献的时进行共享?还是在获取文献的的同时,对注释进行信息捕获?有研究者曾经提到过注释的价值:注释可以提供辅助记忆标记,提供问题解决方案,记录作者创造出的抽象概念,也能追踪读者的关注点。2.使用频率个人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频率如何?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还是在撰写文章时才使用?3.信息搜索资源和使用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搜索习惯,搜索工具应当针对相同的问题,给出不同的应对策略,并在在参考文献的相关性表现出来。因为搜索工具给出的结果往往会受用户当前任务的影响,而不同用户的不同搜索技能和策略理应获得最佳效果,所以,当多个用户在搜索相同的问题时,要给出相同的答案,使结果不受用户当前任务的影响。多名研究者在研究与参考文献和内容相关的领域时发现,即使是注释、关键字这样,相关度不太高的内容,也对研究大有帮助。4.涵盖的实体类型文章、研究报告、新闻报道、网站。5.兼容性如果信息在不同平台之间进行共享,应当提供易于共享的信息目录或信息组,同时,对特定人群和特殊需求来说,简便性尤为重要。6.重点问题是在将精力重点放在合作初始阶段?还是把精力用在合作的改进和监督上?或者说,为了培养合作的默契度,是否需要与用户协同进行信息管理的活动?为了持续合作,从而达到相同的目标,就要确保在架构开发、标准化制定以及后期维护方面有高效的协同工作效率。另外,在特殊的数据库上,如何保证合作的正常进行?

五、人员的组成及相关问题

人类的许多特性,例如,人与人之间信任度、分享信息的意愿、不同人的可靠度、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工作经验,可能对个人信息管理和协同信息搜索产生影响。同时,信息理论的研究人员和信息操作人员,在对信息的看法、风格和习惯上固然存在差异,要予以理解。正如研究者所说[5]:“信息行业的从业人员需要通过信息研究者来了解这门学科的本质,从而以不同的方式处理信息。我们处理过许多实体和电子化的的文本,它们的诞生基于不同的文化和认识论,反应了其文化的精华和价值观,共同塑造了被相同文化圈所认可的一些规范和共识。因此,要进行学术创作,首先要了解这门学科的本质,实践操作和理论研究并非没有关联。”通常,进行个人信息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创造新的信息,是关于信息的再利用,如果不能成功利用所保存的信息,那么决策和管理活动只能是徒劳。

六、深入研究的建议

如前文所述,可以从多角度、多学科,对“协同信息搜索”进行研究,引申到对信息科学、信息检索、人机交互、计算机的合作支持以及个人信息管理方面的合作进行研究。研究会受到学科本质、学科探索状态和现有理论的影响,有研究者在研究了学术界和其他行业的相关合作情况后,在报告中指出[6]:在研究的过程中,他没有以专业人士的角度,向研究对象提出能增强其服务水平的建议。因为除参考文献外,研究者更希望能从实际角度出发,向研究对象提出建议。调研内容:--有哪些的机构和部门进行个人信息管理的活动,使用哪种软件--如果企业有个人信息管理方面的合作,了解合作对象、合作目的与合作基础--了解企业在实践和理论上遇到的问题--企业如何从个人信息管理中获益明确个人信息管理和协同信息搜索的性质和范围后,就可以为了后续的研究,进行干预,如对研究对象进行个人信息管理和协同信息搜索的概念模型库的培训。

协同通信论文篇(9)

摘 要:产品质量责任问题是企业难以自觉履行,机构难以全面监管的重大问题。行业协会组织的性质和职能决定了其在产品质量责任履行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概述了行业协会在质量监管中的重要地位和有利优势,对行业协会在质量监管方面提出了优化路径。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关键词:行业协会;质量监管;路径优化 论文网

1、行业协会在质量监管中的重要地位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企业缺乏自我约束。企业存在的价值虽然不单单是追逐利润,但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细胞其本质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赢得利润毫无疑问是企业生存的前提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力的强弱突出的表现为其对利润的追逐能力。利润,是企业存在的理由和发展的根本动力。然而,企业作为社会这个活动中的重要组成要素,必然与整个社会的其他组织和个人发生大量互动。在这些互动过程中,由于外部性问题和信息不对称以及垄断等市场失灵的客观存在,使企业的逐利活动就会与社会的整体利益产生矛盾,其结果是企业缺乏必要的责任。企业趋利的本性决定了它可能会以损害社会利益的方式来实现企业的经济目的。企业为了获得利润,过度的降低生产成本,必然导致产品质量问题。而产品质量是关系到民生的社会问题。对产品质量控制的缺失,是企业自身责任意识淡薄的表现。企业的经济性质影响了其在承担产品质量上的责任,因而保证产品质量的履行不能单方面依靠企业的力量。 论文网

政府机构对产品质量责任履行的约束有限。我国的质量监督机构主要负责产品的质量检测,但质量监督机构也存在缺陷,并不是所有的质量问题质检机构都能很好的检测和控制。质检机构存在着一些缺陷,比如:机构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有限,一些地方甚至没有用于监督抽查的专项经费,难以及时组织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专业技术知识不能满足执法要求,这不单是表现在一些执法人员专业知识缺乏,同时也是有碍于专业特点,执法人员不可能样样通晓;质量问题信息来源单一,大多数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信息来源于群众投诉,很少一部分是受损企业的举报;对某一行业生产企业的公共需求缺少了解等,都会影响对质量监管的理想切入。 毕业论文

抓好产品质量监管,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是全国各级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的责任。在小政府大服务的前提下,面对产品质量监管的重任,质监部门通过对行业产品实行绝对全面监控确保不出现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徐小龙认为,行业协会通过制定行业规章制度,规定机构和人员的共同行为准则,惩处和排斥违规的咨询机构,提高咨询机构的行业风险。只有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在监管主体与监管相对人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方可有效解决在某些产品质量监管领域出现监管缺位的问题。 论文网

行业协会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社会力量。行业协会是具有统一、相近或相似市场地位的特殊部门的经济行为人组织起来的,界定和促进本部门公共利益的集体性组织。行业协会作为企业和政府机构之外的第三种参与主体,在促进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方面有着其他力量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主要通过行业协会自律在经济部门的治理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论文网

行业协会集中了同行业的大多数的企业,其服务职能、协调职能和参政职能的发挥能够代表同行业的大多数企业的心声、维护大多数企业的利益,同时也树立了行业协会在企业管理中的权威性,使其可以通过制定行业协会自律规则实现真正的行业自治。行业协会自律是介于政府干预和市场自由之间的第三条道路。由于通过企业之间自愿达成协议,能产生与各行业内竞争状况相适应的竞争制度,行业自律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行业协会通过制定行业自律规则达到对协会成员的约束和管理,在拥有潜在共同利益的人们之间,形成有效集体行动。行业自律虽然不具有类似法律的强制执行力,但对公平竞争有很强的有效性,是促进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保证产品质量不可替代的社会力量。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2、行业协会在质量监管中的优势地位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行政协会制定行业的章程,作为行业中的根本性大纲。能在行业所有成员中起着“宪法”作用。所有行业成员必须遵守协会章程。协会通过将国家有关行业产品质量的规定予以吸收作为行业成员必须履行的义务,并通过对违规成员进行处罚方式促使成员严格遵守行业章程,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协会为实现设立本协会的目的,按照协会章程对协会及有关组成人员进行组织管理的活动。协会自治可以充分发挥协会对成员行为规范和制约作用,也有利于降低了公共产品支出成本,解决政府监管缺位问题,提高监管效率,是一举多得之策。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行业协会的主要职能包括:①代表职能。代表本行业全体企业的共同利益;②沟通职能。作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向政府传达企业的共同要求,同时协助政府制定和实施行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行政法规和有关法律;③协调职能。制定并执行行规行约和各类标准,协调同行业之间的经营行为;④监督职能。对本行业产品和服务质量、竞争手段、经营作风进行严格监督,维护行业信誉,鼓励公平竞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⑤公正职能。政府委托,进行资格审查、签发证照、如市场准入资格认证,发放产地证、质量检验证、生产许可证和进出口许可证等等;⑥统计职能。对本行业的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结果;⑦研究职能。开展对本国行业国内外发展情况的基础调查,研究本行业面临的问题,提出建议、出版刊物,供企业和政府参考;⑧狭义的服务职能。如信息服务、教育与培训服务、咨询服务、举办展览、组织会议等等。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行业协会组织在帮助企业保证产品质量的作用发挥是由行业协会自身的性质特征和职能决定的。行业协会具有非营利性、经济群益性、自治性的特征。行业协会不以追求利润为主要目的,决定了其成立和运作的目的在于为其成员提供一些公共服务和促进行业内一定范围整体利益增加;行业协会是同行的企业在竞争的过程中寻求合作共赢的结果,行业协会的组建、运行的首要目标是为了协调同行业竞争关系,增进相互间的共同利益或降低个别成本,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行业协会能通过制定行业自律规则达到对协会成员的约束和管理,实现行业管理的自治性。行业协会的性质也决定了行业协会的职能主要是对成员的服务和利益协调,以及参与有关行业发展的政策法规、标准的制定和监督执行。 论文

由质量监督部门牵头,按照产品的特点,划分出不同的行业,组建行业协会或小组。这些行业协会或小组的作用突出表现为:一是能有效地实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为企业服务的目的,通过行业协会或小组的活动,组织企业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向企业传达上级部门对行业的有关要求,企业之间出可通过协会或小组沟通信息,推广经验;二是能借此掌握和监控行业产品质量的总体状况,进入行业协会的企业应是当地生产条件完善,产品质量比较稳定的正规企业,他们的产品质量可以代表这个行业较高水平的一面,通过他们的参与,可以确定执法检查的目标和方向,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三是有利于打假扶优工作,通过行业协会,容易把打假治劣和扶优扶强结合起来,使之有力度;四是能促进企业间的团结交流,通过行业协会的活动,加强企业对自身的约束;同时也可以协调相互问的关系,避免恶性竞争。 作文 /zuowen/

3、行业协会保证产品质量的优化路径 毕业论文

(1)加强对企业承担产品质量责任的宣传。根据近年来质量安全问题频发,由于产品质量差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屡见不鲜,表明部分企业对于产品质量承担的社会责任没有真正的了解,并没有把产品质量差所带来的恶劣影响看作是自己应承担的责任。这说明在企业承担产品质量责任的宣传推动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行业协会组织正可当此大任。 论文

行业协会组织通过办好行业内管理刊物,宣传企业积极承担产品质量责任,以国为先,以民为先,把产品质量看作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同时,规范企业诚实守法,公平、公正、接受质量检测机构的管理和监督。利用协会宣传阵地和各种场所,宣传监督会员依法经营,规范服务,遵守企业职业道德,推动职业道德建设。让产品质量责任意识深入到每个企业和企业管理者,使他们认识到企业以产品质量的存在而存在。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2)制定行业产品质量标准。由于各行各业产品差异巨大和技术限制,质检机构并不能及时了解不同行业产品的质量检测技术和标准。这就要求行业协会根据行业特点,利用自身优势,及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质量检测标准和方法,辅助质检机构完成产品质量检测工作。各个行业可以根据行业特点和自我发展需要,在学习借鉴国际产品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各行业的产品质量标准,以此来约束企业的行为。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3)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的制度。凡是在企业质量安全方面走在前面的国内外企业,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企业社会责任的产品生产和质量监测制度比较完备,有专设的负责产品质量事务的部门机构。作为保证产品质量安全事务的专门机构,可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及国际普遍作法,制定企业质量安全守则,并协调其他部门的活动,使在企业决策和执行的各方面形成合力,共同体现出对质量安全的关切。同时能够做到定期向社会披露在产品质量方面的相关信息。 毕业论文

(4)致力于诚信环境的建设。产品质量安全出现问题,以及对产品质量安全的隐瞒,更多的体现了企业的不诚信。在诚信环境的建设方面,行业协会组织也可以通过制定行业自律规则发挥相应的作用。比如建立企业信用档案信息系统;向全行业发出“诚信自律,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的倡议;起草行业管理者、从业者遵守的执业品德、纪律、操守等行为规范;进行企业诚信的评级等。 论文

现在各地大都已建立了质监协会,可以在协会下面直接设置相应的行业分会或小组,他们既是政府与企业交往的桥梁,也是企业间建立关系的纽带,同时也是规范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生力军。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1 徐小龙,邓念国.我国is09000认证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5(10)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2 余晖,等.行业协会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理论与案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毕业论文网

协同通信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 TP911.7文献标志码:A英文标题

0引言

近年来宽带无线通信得到快速的发展,希望在有限的发射功率情况下传输尽量长的通信距离。但是,由于频率选择性衰落容易导致无线电信号急剧衰落从而导致通信中断。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基于中继合作的协同通信技术方面得到了极大地关注[1]。这是因为协同通信技术不仅能解决通信距离的问题,而且在单天线协同通信系统中,采用中继节点放大协作,形成一个分布式“虚拟”多天线发射分集阵列,能够很好地实现空间分集[2]。同时,为了应对频率选择性衰落,还可以将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和空时、空频编码技术引入协同通信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协同通信技术显著提高了系统的数据传输容量,有效增强了信息传输对抗信道畸变的鲁棒性,因此协同通信技术成为目前无线通信领域最具有应用前景的研究热点之一。协同技术在获得空间分集和提高系统数据传输性能的同时,也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协同方式的选择、中继节点的选择、目的节点如何对源节点和各中继节点发送来的数据进行合并处理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精确估计出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因此,信道估计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目前,针对协同通信系统中信道估计的研究大多是针对平坦衰落信道下的协同中继系统[3]。由于在实际的无线通信信道中,散射和延迟等造成的多径传输,使得信道具有频率选择性衰落,近来有越来越多的文献探讨正交频率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协同系统的信道估计问题[4-5]。不过这些研究均是假设无线信道是密集多径的,没有利用额外的信道稀疏结构信息,所以需要利用大量的训练信号来获取准确的信道状态信息,这样会导致频谱资源利用率的低下。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实验结果表明无线多径信道的脉冲响应往往表现为固有的稀疏结构,即约少于10%的多径信道脉冲占据信道85%以上的能量[6]。近年来兴起的压缩感知理论,能够利用信号稀疏先验信息,有效重构该稀疏信号。目前,压缩感知同信道估计相结合的研究越来越多[7-11],不过这些工作主要集中于点对点通信系统。在文献[12]中,桂冠等证明了如果两个信道满足充分稀疏的情况下,则它们的卷积信道仍然是稀疏或近似稀疏的。为了挖掘OFDM协同通信信道的稀疏结构信息,本文以单中继放大转发OFDM协同通信系统为模型,采用正交匹配追踪算法进行稀疏信道估计问题的探讨,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验证了压缩感知方法的有效性。

1.1中继信道模型

4结语

本文研究了基于OFDM的放大转发协同网络中的稀疏信道估计问题。文中采用了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稀疏信道估计方法充分挖掘信道的稀疏性。跟传统的线性信道估计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信道估计方法获得了接近性能边界的信道估计量。另外,文中也探讨了信道的稀疏测度对于估计性能的影响:信道估计性能随着稀疏度的增加而降低;反之,稀疏度越小,估计性能越好。基于本文的研究工作,下一步主要研究如何将该方法应用到多天线协作通信系统中。

参考文献:

[1]LANEMAN J N, TSE D N C, WORNELL G W. Cooperative diversity in wireless networks: efficient protocols and outage behavior[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 2004,50(12):3062-3080.

[2]SEYFI M, MUHAIDAT S, LIANG J. Amplifyandforward selection cooperation with channel estimation error[C]// GLOBECOM 2010: Proceedings of the 2010 IEEE Global Telecommunications Conference. Piscataway, NJ: IEEE Press, 2010:1-6.

[3]GAO F, ZHANG R, LIANG Y C. Channel estimation for OFDM modulated twoway relay networks [J]. 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2009,57(11): 2029-2039.

[4]KIM K, KIM H, PARK H. OFDM channel estimation for the amplyandforward cooperative channel[C]// Proceedings of IEEE the 65th VTC2007 Spring Vehicular Technology Conference. Piscataway, NJ: IEEE Press, 2007:1642-1646.

[5]TELLAMBURA C. Cooperative OFDM channel estim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frequency offsets[J].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2009, 58(7):3447-3459.

[6]PAREDES J L, ARCE G R, WANG Z. Ultrawideband compressed sensing: channel estimation [J]. 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Signal Processing, 2007,1(3): 383-395.

[7]HE X Y, SONG R F, ZHOU K Q. Study of compressive sensing based sparse channel estimation in OFDM system[J].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 Natural Science, 2010,30(2):60-65.(何雪云,宋荣方,周克勤. 基于压缩感知的OFDM系统稀疏信道估计新方法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30(2):60-65.)

[8]BERGER C, ZHOU S, PREISIG J. C, et al. Sparse channel estimation for multicarrier underwater acoustic communication: from subspace methods to compressed sensing[J]. 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 2010,58(3): 1708-1721.

[9]BAJWA W U, HAUPT J, RAZ G, et al. Compressed channel sensing[C]// CISS 2008: Proceedings of the 42nd Annu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ciences and Systems. Piscataway, NJ: IEEE Press, 2008:5-10.

[10]BERGER C R, WANG Z, HUANG J. Application of compressive sensing to sparse channel estimation[J]. 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2010, 48(11):164-174.

[11]GUI G, WAN Q, QI S, et al. Sparse multipath 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DS algorithm in wideb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C]// Proceedings of the 2010 3r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Image and Signal Processing. Piscataway, NJ: IEEE Press, 2010: 4450-4453.

[12]GUI G, WAN Q, ADACHI F. Compressed channel estimation of twoway relay networks using mixednorm sparse constraint[J]. Research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2012, 4(15): 2279-2282.

[13]GRAY R M. Toeplitz and circulant matrices: a review[J].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Theoy, 2006,2(3):155-239.

[14]DONOHO D L. Compressed sensing[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 2006,52(4):1289-1306.

[15]CANDES E J. The restricted isometry propert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compressed sensing[J]. Comptes Rendus Mathematique, 2008, 346(9/10):589-592.

[16]TROPP J A, GILBERT A C. Signal recovery from random measurements via 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 2007,53(12):4655-4666.

协同通信论文篇(11)

二、技术维度下的协同概念

政治系统论的奠基者伊斯顿认为,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政治系统由一系列与决策相关的“政治互动”构成。为了描述这些互动的展开过程,伊斯顿引入了环境、压力等基本变量,构建了政治系统的动力反应模式。他认为,一个政治系统要增强自身存续能力,“必须能够采取一些措施”,掌握一些“典型方式”,“借以对付各种压力状况、保护自身免遭厄运”。[3]在技术哲学话语中,这些措施和方式属于“社会技术”。[4]协同就是政治系统掌握的用于缓解压力和增强自身存续能力,以实现系统各部分啮合共生和卯榫相连的“社会技术”。

(一)协同的实现机制作为政治系统的生存之道,协同有其自身的实现机制:首先,共同目标是协同形成的前提。参与协同各方由共同目标凝聚在一起,这些目标通常表现为一种集体利益。在揭示政治生活中“集体行动的逻辑”时,奥尔森将这种集体利益一分为二:相容性集体利益和排他性集体利益。前者会造成利益主体行为的正和博弈,后者则会产生零和博弈。[5]造成协同行为和过程的集体利益是相容性的。其次,交互作用是协同的表现形式。在分析政治舆论的形成时,哈肯详细描述了协同的这种表现形式。一种政治见解占据主导地位,是因为人具有可影响性。个体A的见解影响B,B又将这一见解传递给C和D。B、C、D在这一问题上形成的“共识”,又反过来坚定了A的信念,从而使个体之间的交互影响产生了“扩大效应”,协同由此得以展现。这就是哈肯所说的“在协同学意义上,占主导地位的舆论与个人意见互为条件并相互稳定”。[6]最后,整体增强是协同的宏观结果。这种整体增强的结果又称为“协同效应”,即“1+1>2”,既可能是量变,但更令人振奋的是其质变性。在政治生活中,由协同造成整体增强结果的例子随处可见。如西方国家竞选中由政党联盟共同执政组成联合政府,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中的统一战线等等。

(二)协同的技术特征将协同与协调、合作等相近概念进行辨析,可以准确把握协同的技术特征。一方面,协同以协调、合作为基础。哈肯将协同学径直称为“协调合作之学”[7],便已蕴含了将“协同”解释为协调、合作之意。政治生活中的协调和合作,自政治诞生以来便如影随形。在《政治学》中,亚里士多德在追溯政治及人类诸问题的端绪时,讲述了“雌雄(男女)不能单独延续其种类”,必须相互协调配合,才能“使自己遗留形性相肖的后嗣”之道理。[8]现代政治学上的结构功能学派,也特别关注政治系统运行中的协调配合。该学派的创始人之一阿尔蒙德曾专门描绘了政治系统中协调、合作的三个层次:(1)体系层次。他将政治系统比喻为公路上行驶的汽车,认为加油、修理以及调换,是确保汽车各部件协调配合有效行驶的必要方式和手段。(2)过程层次。对政治系统中利益表达、政策实施等过程,他强调必须前后衔接,连贯如一。(3)政策层次。他认为要关注政治系统的输出、反馈与“环境原先的状态”和“环境中同时正在发生的其他事件”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后,阿尔蒙德还强调,作为一个整体,三个层次“必须同时进行紧密配合”,“如果这种同步配合关系遭到破坏”,系统“就会出现紧张状态”。[9]这些论述点明了政治系统中协调、合作的基本方面和环节。另一方面,协同又不止于协调、合作。与以科层制和权威为基础的协调、合作相比,协同以网络和伙伴关系为基础,具有如下特性:一是强烈的自组织性。所谓“自组织”,就是指系统的行为和“相变”过程,“都不是外界强加给系统的”。哈肯将工人集体按经理的“外部指令”行事称之为“组织”,而“自组织”则是指不存在“外部指令”情况下,“工人按照相互默契的某种规则,各尽其责而协调地工作”的过程。用数学语言来表述,改变控制参量、改变组分数和瞬变三种途径可以引发“自组织”。[10]政治系统中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行为和过程,往往都不是“外部指令”的结果。如辛亥武昌首义,并非源于孙中山及革命党高层直接的“外部指令”。起义当日,孙中山在美国为革命筹款,但如箭在弦的革命形势,使受孙中山革命思想影响的文学社、共进会等革命力量,通过“自组织”实行联合,最终点燃了终结“王朝政治”的熊熊烈火。协调和合作则不具备这样的“自组织”能力。二是广泛的参与性。一些学者以公共行政系统为例,从多视角将协同的参与程度与协调和合作区别开来。在成员关系上,合作所需伙伴关系水平最低,协调中伙伴关系基于权威生成,而协同所需伙伴关系则是由广泛参与得来。在资源配置上,合作仅限于信息交换,没有系统整合,参与度低;协调可能发生系统整合,需要交换物质和非物质资源实现个体目标,其参与度相对较高,但比汇集物质和非物质资源支持集体目标实现的协同要低。就信息交流共享而言,合作以非正式渠道共享一些基本信息,参与面窄;协调通过正式渠道交换信息,参与面稍宽;协同则兼用正式和非正式渠道,实行开放和频繁的信息交流,参与面更广。就决策模式和冲突应对而言,合作是独立决策,独立应对冲突,零参与;协调是集中决策,通过“中间人”解决冲突,参与度低;协同则是参与性决策,由所有参与者一起应对冲突,参与度更高。[11]从不同方面对行政系统这三大技术和过程的对比,也适用于整个政治系统。三是最优的整体性。协调和合作如果处于“单枪匹马”的散在状态,很可能是协而不调、合而难作;倘若被整合为一个整体,结构和功能的最优化被呈现,前述“协同效应”便会产生。正是基于协同的这一技术特性,20世纪90年代后期,英国学者希克斯等极力批判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公共管理运动导致政府的碎片化状态,提出了“整体性治理”模式。他从“目标”和“手段”两个维度,在“相互冲突”、“相互一致”和“相互增强”三个层次上,来阐述“整体政府”和“协同政府”的关系。[12]这使读者进一步明白,政治系统要求的“整体最优”,并不是对协同的升级或淘汰,而是对其整体性优势的发挥。上述特性和优势,本应使协同在政治系统中运用频率不断提高,应用范围迅速拓展。但事实并非如此,在选择合作还是背叛的政治博弈中,政治系统各个层面经常会遭遇“囚徒困境”。使个体利益最大化的行为选择,因没有兼顾团体利益最大化而致使其事与愿违。个体理性和团体理性的冲突,使技术维度的协同面临着既难实现个体利益最大,又难满足团体利益最优的两难困境。为了克服这一矛盾,强化互惠合作、惩罚违约背叛的政治制度便应运而生。对协同概念的解析,也相应进入到制度维度。

三、制度维度下的协同概念

技术维度下协同遭遇的上述困境表明,着眼于政治行为和政治过程,只能抓住协同概念的一个侧面。协同在制度生成中扮演何种角色?不同制度之间是否存在协同关系?协同对系统秩序有何影响?要解答这些问题,还必须深入到政治关系层面,对协同概念进行制度分析。

(一)协同内嵌于政治行为的制度化过程在政治行为的制度化过程中,协同起着关键作用。用哈肯的话语来表述,政治行为制度化即是一种“相变”。这种“相变”的发生,是序参量协同作用的结果。以对人类政治和司法实践产生重大影响的违宪审查制度的形成为例,当年马伯里对麦迪逊的诉讼行为,能否被典型化为制度,取决于诸多变量。北大法学教授朱苏力将这些变量罗列如下:美国社会的公众需求和公共选择,联邦党和共和党的政治力量对比,英美遵循先例的司法传统,后世法官对马伯里案的发掘和模仿等等。这些变量交互作用,形成了影响历史进程的三个序参量:政治力量对比、遵循先例传统和后世法官模仿。这三个序参量通过协同作用,“后世法官模仿”作为历史结果最终得以呈现。所以1803年的这场审判“先例”,直到1857年被德里德•斯考特案援引时,违宪审查才作为一个制度真正确立。[13]由此可见,协同内嵌于政治行为的制度化过程,是新制度生成的必要条件。

(二)协同是制度间的相互增强运动任何政治系统都包含着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政治制度。这些制度通过自组织演化和“涨落”作用,使得彼此间相互增强,这就是所谓的制度协同。根据系统科学理论,“涨落”分为“微涨落”和“巨涨落”。前者是制度间相互增强的量变过程,后者则是质变,会产生新制度。[14]一百多年前,古德诺在其传世之作《政治与行政》中,对美国政治制度间的这种相互增强运动进行过描述:调处国家意志表达关系的制度,通过“从法律上承认政党是一种政府机关”,来发挥政党协调政治与行政关系的功能;而调处国家意志执行关系的制度,也必须同时进行以文官制度为重点的改革,以实现一定程度的行政集权。制度协同的结果,既保证了国家意志表达的民主诉求,也满足了国家意志执行的高效目标,即“确保民治政府和高效行政这两个政治制度的首要目标在美国获得进一步发展”。[15]制度间的这种相互增强运动,最终通过“巨涨落”使美国现代两党制在19世纪中后期得以定型。

(三)协同的目标指向是稳定有序政治制度的自主协同,会带来政治系统的稳定有序。一方面,制度协同会形成结构秩序。制度协同意味着参与协同各方的信息互换和资源共享,相互之间在取长补短中实现一种动态平衡。此外,制度协同还要求参与各方为了实现公共利益和共同目标,放弃自己的“短期利益”,在风险和冲突面前共担责任、共同进退。在“伙伴关系链”中,协同参与各方的关系以“网络”为基础,既不完全是“合作关系”,也有别于“协调关系”,是一种最紧密、最稳定、最正式和投入程度最高的“协同关系”。[16]由这种关系生成的结构秩序,属于马奇所说的“根据理性形成的秩序”,与“由竞争和强制带来的秩序”形成鲜明对照。另一方面,制度协同会诱致结构协同,从而带来系统整体稳定有序。制度协同如上所述,会带来信息增值、资源利用低耗高效等收益,借用经济学的概念,这些收益即是“协同剩余”。由于政治系统中通常存在着多个以政治制度作为主体构件的政治结构,一个结构中产生“协同剩余”,必然会被另一个结构所模仿,由此带动结构内部和结构间协同的兴起。制度协同的这种诱导性,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原理相契合。综上可知,由于“协同导致有序”,“协同作用是一切系统由无序结构转变为有序结构的原因”[17],所以从行为协同到制度协同再到结构协同的自主运动,使政治系统遵循着“无序—有序—新序”的非线性秩序演化规律,稳定有序作为协同的目标指向也清晰可辨。

四、文化维度下的协同概念

政治文化是政治系统的“软件”,对指导政治行为、维系政治关系和降低制度运行成本和调节政治系统运行都具有重要意义。对协同概念的解析,还应该深入到文化维度,考察协同发生的心理基础和所承载的价值观念。

(一)协同的心理基础是政治互信有关政治互信缘起的各种解说中,霍布斯的观点影响久远。他认为,猜疑是造成“人人相互为战”状态的三大原因之一。在此种状态下,不同政治主体总会遭遇到自身难以独担的困难和危机。这种应对困难和危机乏力的现状投射到主体心灵上,便会产生紧张、焦虑和不安等心理反应。为了转移这些负面情绪,政治主体不得不让渡出对自我的部分信任,相信他人或集体有能力来帮助自己克服困难和摆脱危机。这种信任除表现为“订约”外,更需要主体间的“践约”和“守信”。[18]这样一来,政治主体间的相互信任便产生了。这种政治互信是协同产生的心理基础。在探讨跨部门合作所需的文化支持时,巴达赫专门论述了“增强合作者之间信任”的重要性。他引用鲁维奇和邦克等人的观点,将信任区分为“以知识为基础的信任”和“以认同为基础的信任”。前者仰赖于“足够信息”和对对方行为的精确预测;后者则主要“基于对他人需求和动机的认定”。[19]这两种信任形式对政治系统中协同的实现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信誉是通过观察这个人与其他人的相互作用时的行为来建立的”所以政治主体间互信的产生,是双方(或多方)收集对方信息和预测对方行为的结果。A对B的善意得到了B的对等回报,A因此受到鼓舞信心倍增,协同展开,反之则会流产。这是由“以知识为基础的信任”引发的协同,用阿克塞尔罗德的话说就是“一报还一报”。[20]另一种情况是A对B的信任源自B的良好声誉,这种声誉得到了A的仰慕,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身份认同中。诺瓦克将这种声誉比作金融系统中的货币,它使协同在“间接互惠”中得以展开。[21]这两种信任形式都是政治主体开展“跨界合作”的心理基础。

(二)协同认同“不是最适者也能生存”的价值取向150多年前,由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撰写的《物种起源》,揭示了生物物种通过自然选择得以进化的规律。在达尔文笔下,自然选择是残酷和血腥的,“生存斗争”无时不在。将达尔文的思想推向政治舞台的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诞生。自由市场的坚定拥护者斯宾塞用其经典名言“适者生存”概括达尔文的理论,并用以诠释人类社会和历史的发展。虽然包括赫胥黎在内的诸多学者对斯宾塞的“竞争进化论”进行过猛烈抨击,但这并没有影响到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传播。“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俨然成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价值观,以论证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秩序的合理性。社会达尔文主义宣扬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价值观,真的是生命的全部、世界的全部吗?恩格斯将这种过分夸大竞争作用的观点斥之为“片面”和“狭隘”,认为“自然界中无生命的物体的相互作用既有和谐也有冲突;有生命的物体的相互作用既有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合作,也有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斗争。因此,在自然界中决不允许单单把片面的‘斗争’写在旗帜上。但是,想把历史的发展和复杂情况的全部多样性的丰富内容一律概括在‘生存斗争’这一干瘪而片面的说法中,是极其幼稚的”。[22]其实,“适”与“不适”是相对而言的,和谐、合作是历史发展复杂性的另一个面向、另一种存在。协同学倡导协力同心的价值观,认同“不是最适者也能生存”。[23]哈肯引用生物学上的“共生”现象,来证明他的观点。从蜜蜂与植物花果的互惠到飞鸟为鳄鱼清理牙齿,再到蚂蚁将蚜虫当“乳牛”,这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案例,证明了生物界的演化并不只有你死我活的斗争在起作用。人类社会合作的现象更是比比皆是,政治生活中的“公地悲剧”通过间接互惠,可以被“欢乐颂”所取代[24],亲缘选择也使得人类合作可以世代相传。合作是一种最基本的人类本能,它使人类具有协力同心的超凡能力。在文化层面,协同就是对这些价值观念的内化。

(三)协同的文化特征是开放包容协同意味着打破“边界”束缚,强调包括跨部门、跨组织、跨国别、跨文化在内的一系列“跨界合作”。这种合作要求参与各方形成一种“组织的网络化模式”,与官僚制下的“等级结构”相区别。在文化层面,与“网络化模式”对应的是协同文化,与“等级结构”对应的则是官僚文化。在官僚文化中,专业官僚“不论是另一个官员还是一个公民想寻找信息,这种文化都会增加他们严把重要信息关口的公共责任”[25],从而形成一种封闭性的信息保护机制。协同文化则正好相反,它需要借助“网络”来传播知识和推广成功经验,实现“知识共享”和“信息增值”,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来促成共同目标的实现。此外,“组织的网络化模式”还造就了协同文化的兼容性。协同并不否认差异,而是要在求同存异中实现众志成城。在戈德史密斯等人看来,“要想保证长期持久的、互惠互利的关系,在选择网络伙伴的时候就要求关注文化的兼容性问题”,并将此内化为协同参与各方“必须共享的价值理念”。[26]如果在协同入口处不能解决好这一问题,不能形成求同存异的价值理念,那么,由此产生的信念分歧和价值观差异,终将使协同难以为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