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环境心理学调研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3-28 15:00:11

环境心理学调研论文

环境心理学调研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287(2012)02-0005-07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技术革命促成了西方国家深刻的社会变革,伴随着现代文明曙光的出现,新能源、新技术大规模应用于工业生产,新的产业部门不断出现,劳动力逐步向城市转移。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引起了城市面貌和环境的巨变,催生了环境危机的出现,对居民身心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20世纪60年代末,综合心理学、社会学、建筑学等多学科的一个新研究领域――环境行为研究诞生了。以“环境行为”为检索词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对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德国Springer期刊数据库、英国Taylor&Francis期刊数据库、Wiley期刊数据库、Frontiers_系列期刊数据库进行精确搜索(见表1),发现西方学界进行环境行为的研究比我国进行的时间早、研究的程度深。西方学界从20世纪60年代就着手进行环境行为研究,并出版发行《环境与行为》、《环境心理学》等专业期刊。而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专注于环境行为研究,2000年以后有关环境行为的研究成果才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通过对环境行为相关文献题目所蕴含内容的理解,笔者将现有文献按研究领域划分为心理学、建筑学、社会学等领域。

第一,心理学领域。依据研究视角的不同,心理学在环境行为领域的研究又可细分为社会心理学领域和环境心理学领域,其中社会心理学延续了经典的心理学研究角度――内部心理,以态度和行为的关系为主题,研究人的认知、知觉、态度、意识、价值观等与外显行为的关系;而环境心理学则从外部出发,研究个体如何和环境相互作用,进而利用和改进人类环境,以解决各种由环境而产生的人类行为问题,例如,勒温的场理论。因此,环境心理学领域的环境行为主要涉及建筑、空间(商场、广场、公园、学校等)、城市规划、压力环境(噪声、辐射等)等环境中不同行为者的行为规律以及他人在场时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第二,建筑学领域。建筑空间是人的心理空间的外化,20世纪50年代中期,规划家KevinLynch运用“图式”理论研究人们对三座不同城市的意向,开启了环境行为在建筑领域的研究先河。进入60年代后,挪威建筑学教授Christain Norberg-Schulz以皮亚杰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研究了空间问题,在建筑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新的贡献。在同一时期,一些建筑师对传统的建筑设计方法与原则进行了反思,以Jon Lang和Charles Bumette为代表的建筑师从管理科学、系统论的角度研究设计方法的正确模型,并应用计算机把社会科学数据、观点综合到设计中去;而以Alexander为代表的建筑师重视空间与形式所表达的内容,把设计设想为多种空间模式与行为模式的结合。70年代以后,建筑界普遍强调社会调查,通过社会调查对人们的行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进行分析。

第三,社会学领域。从社会学角度对环境行为进行研究的主要是环境社会学,长久以来,对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有两种基本观点:一种认为环境社会学研究的是环境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另一种认为环境问题是环境社会学的研究核心。随着环境社会学的逐步成熟和发展,一些学者认为上述两种观点过于宏观和抽象,人与环境的关系是通过人的行为实现的,只有行动着的人才能与环境互动,环境问题的出现是人们环境行为的结果。因此,应该站在微观的生活者的角度,对人的环境行为进行理性的分析,既能阐述导致环境问题出现的原因――行为选择,又能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认识,从而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本文主要基于环境社会学视角,对环境行为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把握。

一、环境行为的概念与内涵

关于什么是环境行为,不同理论背景的学者都尝试给出合理的界定,但到目前为止并未达成共识。20世纪80年代中期,Hines等提出了“负责任的环境行为(responsible environmemal behav-ior)”,将其定义为“一种基于个人责任感和价值观的有意识行为,目的在于能够避免或者解决环境问题”。20世纪90年代末期,Stem提出了“具有环境意义的行为(environmentally significant behavior)”,并从行为的“影响”和“意向”两个维度将其定义为“影响导向的定义强调人的行为对环境产生何种影响,意向导向的定义强调行为者是否具有环保的动机”。而Sebastian基于“规范刺激(NAM)论”和计划行为论,从利己动机和亲社会动机两方面将“亲环境行为(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定义为“对自身利益的关注及对他人、后代、其他物种或生态系统的关心”。

由上述概念界定可以得知,较早进行研究的西方学者们对环境行为的界定略显偏颇,人是行为的主体,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不同的人采取了不同的环境行为,而西方学者的界定多数只强调了积极的环境行为,忽略了负面的、对环境造成影响或破坏的行为。

我国社会学学者也对环境行为做出了较为明确的定义。王芳以“理性选择论”为基本预设,以环境问题为切入点,以空间作为人与环境互动的载体,将环境行为定义为“作用于环境并对环境造成影响的人类社会行为或各种社会行为主体之间的互动行为。它既包括行为主体自己的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包括行为主体之间的直接或间接作用后产生行为的环境影响”。崔凤等依据概念外延的不同总结了两种关于环境行为的理解,其中对环境行为的广义理解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环境行为,而狭义理解仅将环境行为理解为个体层面的行为或环境保护行为。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我国学界对环境行为内涵的理解尚处于深入讨论阶段,尤其对环境行为与环境意识的关系存在不少争议:一种观点以洪大用等为代表,认为环境行为是环境意识的一个重要维度,环境意识应该包括环境知识、环境价值观、环境保护态度和环境保护行为四个环环相扣、级级增值的环节。另一种观点以周志家等为代表,认为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是两个独立的概念,不存在维度的交叉,若“将环境行为视作环境意识的组成部分之一,那就相当于我们事先已经预设了环境意识对环境行为的影响力,这样就正好回避了我们自己的研究问题――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的相关关系”。

二、环境行为的特征

关于环境行为特征的探讨,有学者将环境行为视为一系列要素的复合体,通过对其进行解构发现:环境行为从行为本身来看具有正反两重性,从行为主体来看具有多元性和互动性,从行为发生空间来看具有差异性,从行为结果来看具有滞后性、复合积累性和外部性,从行为动因来看具有利益驱动性,从行为制约因素来看具有社会性。也有学者将研究重点放在环境行为与社会的互动上,认为环境行为是一种社会行为,与特定的社会因素相关,以一定的社会关系形式进行,其结果不仅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也会影响到其他的社会关系。基于已有的分析,本文进一步归纳总结,认为环境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

1.适应性

占据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类行为主体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在给定的社会结构、社会技术和物质系统中进行互动和交流,但他们并非仅仅像机器人一样机械地进行各种活动,而是能够应对社会刺激,分析、理解情境,甚至构建或重塑物理环境及社会规则。环境行为是一种人类行为,因而能够适应社会环境并做出反应:一方面,个体环境行为的发生受制于环境压力,社会存在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塑造个人的环境行为;另一方面,个体通过行为反应调节并满足自身需要,应对环境刺激。换言之,环境行为既具有主动性,又具有被动性,并且也因此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互动性。

2.社会性

马克思认为人的社会属性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社会中所有个体都要经历社会化过程,都不可选择地存在于特定的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之中。离开了个人的存在与行为,或者我们按下一个暂停键,冻结个体行为,社会过程就随之结束了。环境行为发生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行为主体的信念、期望受到社会情境的影响。主流文化、经济水平、制度规范等外部因素,人格特质、价值体系、情感卷入等内部因素都能影响人的环境行为。并且,环境行为还关涉其他主体的行为,以一定的社会关系形式进行,其结果不仅会对环境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到其他的社会关系。

3.双重性

环境行为的双重特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从行为与环境的关系来说,环境行为具有直接性和间接性,有的行为直接与环境互动并对环境造成影响,行为过程和行为结果都直接可见,而有的行为本身并不直接作用于环境,但却是造成某个环境问题的重要根源,如女人对化妆品和服饰的选择;另一方面,从行为的性质看,广义的环境行为既包括环境保护行为,也包括环境破坏行为。前者是一种长期行为,旨在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从而有利于解决环境问题,使之更好地适应人类生产和生活;后者是一种短期行为,是片面追求短期利益而对环境资源予取予夺,从而引起环境破坏、生态失衡的行为,对经济、环境及社会的动态永续平衡产生极为负面的影响。

4.策略性

环境行为是一种社会行为,必然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并包含特定的指向选择,在经济社会活动中,行为主体根据自身一定的利益偏好,遵循工具理性或价值理性做出最优策略选择,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企业是否采取环境保护行为受到政府政策导向的影响,对环保投入的政策激励和对环境污染的政策规制会为企业带来不同的成本和收益,通过权衡比较,企业会做出不同的行为选择。但不论是企业、政府还是公众,都是理性的社会行动主体,在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一旦偏离追求长期利益、社会利益的轨道,打破短期行为与长期行为间的制衡局面,就会出现企业的环境破坏行为,基层政府间的共谋行为,政府与企业的合谋行为,公众弱参与性、浅层性、简易性环境行为等不利于环境社会健康发展的行为。

三、环境行为的类型学分析

对环境行为进行类型学的分析,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梳理现有的文献,国外学者对环境行为的分类主要有以下代表观点:Sia等将环境行为分为说服行为、消费行动、生态管理、法律行动、政治行动五类;Smith-Sebasto和D'costa对环境行为的分类与Sia等人的观点基本相同,只是在名称上略有差异,如将“生态管理”称作“实践行动”等,但在上述分类的基础上增加了教育行动;Stern根据环境行为的定义,从行为的激进程度、空间私密性的角度出发,将环境行为分成激进的环境行为、公共领域的非激进行为、私人领域的环境行为、其他具有环境意义的行为。

我国学者也对环境行为进行了类型学分析。张兴莲等按照差别强化原则将环境行为分为正性环境行为和负性环境行为;按照主体的环境行为是否需要他人的参与将环境行为分为合作环境行为和独立环境行为,对前者根据行为主体受制约性的强弱又可细分为自主合作、条件合作与申诉合作环境行为。这一分类方法主要基于环境教育、环境素养的视角,将环境行为视为环境意识的外在体现,是环境教育的要旨所在。但这里提到的环境行为在定义上趋同于环境保护行为,是指“在人们具有环境知识、态度和技能之后,必须采取行动,参与各种环境问题的解决”,而现实的环境行为并非仅指环境保护行为,因此,这一分类方法缺乏广泛的适用性。崔凤等依据环境行为的特点,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环境行为进行了划分。依据行为主体的不同存在方式,可以分为个体型环境行为、群体型环境行为、组织型环境行为;根据行为结果的差异,可以分为环境影响行为、环境破坏行为、环境保护行为;根据行为的实施方式,可以分为生产型环境行为和生活型环境行为。这一划分方式具有明显的社会学特色,通过解构行动体系对环境行为的类型进行了把握,但现实的环境行为复杂得多,行为主体间的互动结构影响了行为结果,在社会生活中展现出来的行为类型存在交叉关联。例如,企业环境行为又可细分为企业环境保护行为、企业环境破坏行为,公民环境行为又可依据政府是否参与构建出政府参与模型与政府不参与模型。此外,环境行为兼具直接性与间接性,而在已有的分类中对间接环境行为未加明确的关注,应在现有的划分基础上进一步关注考察。

四、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

考察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不仅能够分析环境行为的状况,而且能够为改善环境行为提供方法和路径。在目前针对环境行为影响因素开展的研究中,本文主要提取了态度变量、社会结构变量、社会人口统计变量三个因素进行分析。

1.态度变量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研究是社会心理学关注的焦点,在环境社会学领域,主要沿用社会心理学中的计划行为论、ABC理论等作为理论基础,探究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的关系。但目前学界对环境态度的概念界定并不清晰,与环境态度相似的概念还有环境意识、环境价值观、环境信念、环境知觉、环境认知等,这些概念表述类似,内涵趋同,在现有研究中常常互换使用。

Hines等利用元分析法整合了128篇有关环境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认为环境行为受行为意向的影响,而行为意向又受包括环境态度在内的若干变量的影响。

沈立军对山西省五所大学学生的环境价值观、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环境价值观、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的各维度都存在显著相关,并归结出两条对环境行为的影响路径:一方面,环境价值观通过影响环境态度进而预测环境行为;另一方面,环境态度亦能直接影响环境行为。

余勇等以武陵源风景区为例,通过因子分析分别提取了游客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的主要因子,进而对游客的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发现环境态度通过两种路径影响环境行为:在主要路径中,环境教育与环境保护行为存在显著相关;在次要路径中,环境伦理与环境干扰行为存在显著相关。

2.社会结构变量

社会结构是联结行动者的、较为稳定的社会关系模式,主要包括家庭结构、阶级结构、组织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等,本文主要选取以下三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阶级结构。阶级被古典社会学家视为社会建构的重要因子之一,以环境为话语连接环境行为与阶级,可以发现中产阶级与环境生态的联结最为频繁,环保运动与后物质主义是其主要的议题。Cotgrove的研究发现中产阶级与环境生态运动的强烈联结,特别新中产阶级多参与新环境运动(如地球之友、绿色和平等团体),旧中产阶级多参与自然保育运动。吴瑶以《三联生活周刊》作为媒介话语空间分析我国中产阶层的环保话语,认为中产阶层的环保话语是本阶层特有的身份认同标志,借助环保话语,中产阶层得以表达其利益诉求,并展示其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

第二,组织结构。环境行为是一定社会关系的集中表现,组织的内部关系及组织间关系均能影响主体的环境行为,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组织是政府和企业。对企业来说,企业类型不同、企业内部的权力结构设计不同、企业环境行为的导向机制不同,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同;对政府来说,纵向的中央与地方“二元”分级结构、横向的协调管理网状结构也会影响政府的环境政策、环境监管、环保宣传、环境治理等行为,同时,政府和企业间博弈均衡的改变也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的影响。

第三,城乡结构。Van Liere等对公众环境关注的研究发现,城市居民较乡村居民对环境问题有更高的关注度;张健基于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背景研究乡村环境问题,认为二元社会结构的环境制度设计对人的环境行为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乡村内生污染以及城市污染转嫁乡村综合作用,加之乡村环境保护制度的缺失,造成乡村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3.社会人口统计变量

社会人口统计变量指被调查者最基本的个人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收入等。

在性别因素方面,Fliegensehnee等的分析发现性别是影响环境行为的一个重要变量,与男性相比女性的环境知识水平较低,但女性更易投入情感,对环境破坏的关心水平更高,不易盲目迷信技术解决手段,更愿意尝试做出改变。龚文娟等对200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所作的分析也发现,在私人领域内女性的环境友好行为多于男性。但是性别与环境行为的关系并不稳定,Hines等对1971-1986年间的128篇环境行为研究文献进行元分析并未发现性别和环境行为的显著关系,Schukz等在1995年所作的五项调查结论也表明性别与回收行为不相关。

在年龄因素方面,Van Here等对公众环境关心的研究发现,年轻人较老年人更易接受新的环境保护观点,形成新的生态观,更加关注和参与环保行为;但王琪延等通过对北京市市民环境行为意愿的研究发现,年纪越大的人在资源再利用及资源节约方面得分更高,而年轻人多为压力较大的上班族,在生活中以工作、家庭及生活质量为重点,对环保给予较少关注和重视。在收入、职业及受教育程度因素方面,王凤等通过对陕西省和广东省公众环保行为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两地公众由于人均收入不同而表现出环保参与行为的较大差异,收入越高,公众参与环保行为的水平越高;陈奉伟对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的环境行为进行调查后发现,不同文化程度的游客在环境行为上存在显著差异,文化程度越高,游客的环境行为越积极,但不同职业的游客在环境行为方面的差异不显著。

五、结论与讨论

目前学界对环境行为进行了数量可观的研究,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框架和研究体系,国外研究从理论研究到经验研究的成果都十分丰富,而国内的相关研究才起步不久,研究的技术相对落后,但研究热度正在攀升。纵观目前已有的研究,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不足。

环境心理学调研论文篇(2)

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是一门研究人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和关系的心理学前沿学科。环境心理学主要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分析人类经验、活动与环境各方面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揭示各种环境条件下人的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1] 。

一、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有关环境和人的行为之间关系的科学研究始于一百多年前(Gulliver,1908;Trowbridge,1913)。19世纪,心理学家研究了人对声、光、重量、压力等环境刺激的知觉,但由于行为主义的主导地位和对学习过程的强调,当时的研究倾向于把环境事件看作强化程序和儿童经验。20世纪40年代,少量关于环境和行为联系的研究出现,其中包括行为地图、环境认知地图和城市社会学(Moore,1987)。不过,这些并不完全是对环境和行为相互作用的最充分的研究。最早转向对环境和行为系统研究的人是费斯廷格(Festinger)、沙赫特(Schachter)和贝克(Back),他们研究了环境设计因素对学生社会关系发展的影响 [2] 。

20世纪50年代,这个领域的研究逐渐增多。勒温(Lewin,1950)把环境定义为决定行为的一个关键因素。尽管他强调的主要是社会环境,但是人们还是会经常谈论到他的理论对于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同一时期,勒温的学生巴克(Barker)等人对环境和行为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把勒温的行为公式:B=f (PE) (即人的行为是人与其所处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和“生活空间” (life space) 等心理场论(field theory) 发展成为一种系统的生态心理学研究范式,从而启动了最初的环境心理学研究[3] 。 霍尔(Hall,1959,1966)的空间关系学主要研究如何使用空间;此外还有针对拥挤的效应的研究(Calhoun,1962,1964),以及20世纪60年代城市规划师林奇(K.Lynch)对环境认知和城市表象的研究。这些研究促进了大量关于人和环境关系的研究。同时还有一些对空间行为、精神病院设计以及其他环境―行为关系方面的研究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建筑师与行为科学家也开始了长期的合作,目的是设计出对人的某些行为功能有益的建筑。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开始遍及全球,而对知觉和认知的其他研究也在环境心理学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随着人们对能源使用和自然环境保护问题的关注的加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寻求方法以改变人们破坏环境的行为。1961年和1966年,美国犹他大学举行了最初的两次环境心理学会议,1968年,代表美国研究潮流的环境―行为学术组织――环境设计研究学会(EDRA)成立。同年,纽约市立大学建立了第一个环境心理学博士点。1970年,伊特尔森(W.Ittelson)和普罗夏斯基(H.M. Proshansky)等人合编的《环境心理学》正式出版,这也被学界认为是环境心理学诞生的标志。第一批环境心理学的杂志(如《环境和行为》)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创刊。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第一届国际环境保护会议,把环境保护列为人类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引起了许多国家政府和公众的关注。环境心理学主要奠基者之一的柯雷( Kenneth Craik) 1973年在《心理学年鉴》中以“环境心理学”为标题撰写了有关的研究综述,意味着“环境心理学”已经被接受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领域[4]。1975年,世界第一个环境心理学博士毕业。1977年,在“人口心理学”的基础上,美国心理学会的第34分会正式改名为“人口与环境心理学分会”。1978年,环境心理学的另一位主要代表人物斯托克斯(D. Stokols) 为《心理学年鉴》撰写了第二篇关于“环境心理学”的研究综述[5] ,基本上确定了环境心理学作为心理学分支的正式地位。1987年,斯托克斯(Stokols & Altman) 等人主编的《环境心理学手册》出版,被看作环境心理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和环境心理学成熟的标志。20世纪80至90年代,环境心理学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定期的综述性文章大约每四年就会编入《心理学年鉴》,它记载了这一领域最重要的发现。到20世纪末,“绿色”问题和生态学已经成为最引人注意的主题之一 (Pol ,1993) 。

目前在我国,环境心理学这门学科已被心理学界承认并列入《心理学年鉴》,但环境心理学在中国大陆的发展要远远滞后于世界水平。我国20世纪70年代初才开始有学者编译环境心理学著作,80年代有一些关于环境心理学的初步研究文章见于刊物,但直到90年代,关于环境心理学研究的书籍和文章都很少。1993年6月,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常怀生教授等人联名发表《关于促进建筑环境心理学学科发展的倡议书》,呼吁社会促进建筑环境心理学学科的发展。同年4月,英国著名环境心理学家David Canter来中国讲学,先后在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为学生授课。同年7月在吉林市召开了第一次“建筑学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1993年12月,《建筑师》杂志(总第55期)专门为这次会议出版了一期专刊,这些可以看作这门学科在中国正式诞生的标志。1993年以后,环境心理学研究逐渐展开,1995年,第二次“建筑学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在大连召开,会上正式成立了中国建筑环境心理学学会(2000年改名为中国环境行为学会)[6]。 此后,中国环境行为学会每两年在各地轮流召开一次学术研讨会。学术研究的定期交流和环境心理学基本知识在高校中的系统传授,促进了环境心理学科在国内的发展。

二、环境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一)认知心理学倾向

持认知心理学理论倾向的环境心理学家以现象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作为根据,以解释人们经验的方式来了解他们所处的环境。

1.唤醒构建理论

唤醒构建理论基于如下假设:个体各种行为和经验的内容与形式,和我们的生理活动如何被唤醒(arousal)有关。由于唤醒是应激的一个必然反应,因而这一理论与应激理论有相似之处。所不同的是,此理论中唤醒被界定为增加了脑活动和自主反应(脉搏、心率等),而且它可以与不引起应激的事件相联系。日常生活中,高兴或悲伤等都可以引起唤醒,因此,研究者可以通过研究唤醒的性质来了解唤醒及其所产生的环境,进而研究环境与个体心理的关系。

2.应激理论

应激理论把环境中的许多因素看作应激源,比如噪声、拥挤。应激源被认为是威胁人们健康状况的不利环境,它主要包括工作应激、自然灾害、婚姻不和谐、搬迁混乱等。应激(stress)是一种调节或中介变量,被定义为个体对不利环境的反应。这一“反应”包含了情绪、行为和生理等成分。应激有两种基本模式,一种是生理反应,另一种是心理反应。由于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互相联系,不会单独出现,因此环境心理学家通常把所有的成分整合到环境应激模型(environmental stress model)(Baum,Singer & Baum 1981;Evans & Cohen,1987;Lazarus & Folkman,1984)中去。目前,应激理论已被用于对环境应激物如噪声、拥挤、环境压力等的整体研究,并被用来解释当环境刺激超过个体适应能力限度时对健康造成的影响。

3.环境超负荷理论

环境超负荷(overload)理论将个体作为人―环境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变量。环境提供的信息量超出个体的加工能力,即个体所获得的感觉信息超过他(或她)所能有效处理的能力时,就会出现超负荷现象;相反,当个体从环境中获得的信息量太少时,则会造成负荷不足。目前,超负荷理论已被用来解释个体的城市生活以及高密度、噪声、拥挤等现象,这些问题都和唤醒及超负荷有关,而负荷不足则被用来解释环境刺激不足所导致的单调和孤独等问题;但在其他的条件下,它却会产生积极效果,如提高某些较容易的认知任务的成绩。

(二)生态心理学倾向

秉持生态心理学理论倾向的环境心理学家,以生态心理学和学习理论为依据,把决定个体行为的因素归结为环境。他们强调在观察行为的过程中对“环境―行为”关系进行描述,把个体所处的自然环境作为整个生态环境的一部分,重视在现实生活中进行研究。

1.巴克的生态心理学观点

生态心理学理论的代表是巴克(Barker),他认为环境心理学家所关心的应该是行为背景的整合,个体行为与环境处在一个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中。个体的所有行为都有一个空间和时间背景,由此构成的立体的生态系统是研究环境的一个很适合的分析层面,这样就可以为环境问题提供不同的视角和思路。此理论强调人和环境都是统一体中的一部分,一方的活动必然会影响另一方。

2.环境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认为个体由环境决定,即人类行为的起因和过程完全受环境支配,而否认环境和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是传统的环境规划、环境设计的思想。根据这个观点,只要适当改变城市的物质形式,就能改变个体的行为。其代表人物迈耶(D.R.Meyer)认为,如果人们能消除极差的住宅和贫民窟,新的良好的住宅和环境就会从本质上治愈社会的疾病。

3.维度理论

1975年奥尔特曼(I.Altman)提出了维度理论,他认为拥挤和孤独是同一维度的两个极端:独处的空间太小会造成拥挤,独处的空间太大则会出现孤独,因此空间行为是调节独处或使其最优化的一种主要机制。根据这一理论,奥尔特曼试图解释个体的空间行为、领域性和拥有感[1]。

三、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作为一门新兴的、发展中的分支学科,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也在不断发展之中。早期研究主要是有关环境(如建筑物)对人的心理的影响;后来,研究范围逐步扩展,有关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的研究越来越多,斯托克斯把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列为以下几个方面:环境认知、环境观点、人格与环境、环境评价、环境与行为关系的生态分析、人的空间行为、物质环境的影响以及生态心理学[1];再后来,研究内容扩展到了人的行为与构造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环境与人的行为的交互作用(涉及环境压力、环境负荷、应激反应等方面的研究),人的行为对周围环境与生态系统的影响(涉及环境保护行为和环境保护的心理学研究),环境心理学与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拥挤”(crowding)是环境心理学的经典研究课题之一。在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中,早期有关环境因素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影响的研究逐渐转变为周围环境对人的工作与生活质量的影响的研究。环境心理学家在城区规划和建设以及居住和建筑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行动研究,这直接影响到了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的居住环境和公共设施的设计,包括学校和公共运动场所、医院和医疗环境以及军事单位和监狱等。尤其是在1995年至2005年的十年间,环境心理学的研究逐渐集中在人的行为对周围环境与生态系统影响的层面,研究的重点转向了对能源和自然资源的保护,促进了生态心理学和环境保护心理学的兴起,以及对自然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心理学研究 [7] ,“环境污染心理学”也随之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杜・舒尔茨说过:“我们全部工作和生活在多种不同的环境之中,这些环境全部会影响我们的感觉,影响我们的行为,有时这种影响是明显的、直接的;有时则是微妙的、间接的。在20世纪,人类已经破坏和污染了自己的许多环境,土地、水源、空气都遭到破坏,结果导致了这种环境对人类行为的消极影响,这一现象也成为环境心理学家们的研究内容” [8] 。2000年,荷兰心理学家Charles Vlek 总结了当前世界范围内环境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课题进行:人对环境的知觉、认识和评价;环境危险知觉、压力和生活质量;环境研究中的认知、动机和社会因素;可持续发展行为、生活方式和组织文化;改变非可持续发展行为模式的方式和方法;支持环境政策的形成和作出决策 [9]。

(二)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环境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1)有机论

有机论是在互动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认为人类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初步具备了整体主义的方法论的特征。它认为整体系统是研究的主要单元,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2)互动论

互动论主张人的心理现象与社会物理环境是相互独立的。在方法论上具体表现为坚持还原主义研究路线,将复杂的整体现象还原为“环境”与“行为”等几个元素,探讨每个元素的特点,然后寻求元素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而描述整体现象,同时将时间视为独立于现象之外的变量,变化是在不同时间下的静止状态的现象和结构的差别。其关系法则是单维的因果决定论和机械论,即:环境因素影响人的行为,环境因素与人格特质共同影响行为,环境因素透过某种心理过程(中介变量)而影响行为。

(3)交互论

交互论同样也体现了整体主义特征,重视整体而非个别元素。此研究方案视个体、心理过程和环境为并存的、相互依赖的、统一的整体,认为各自孤立的元素没有意义,个体的活动只有放在一定的情境、时间以及他人的活动情境里来理解才有意义[10]。

(4)整合理论

整合理论需要以一种对人的心理的整体观来进行研究。考查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人们会发现:在对人的心理与动物心理的差别的理解上,心理学的理论派别各有各的观点,同时在对人的心理的理解上,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学派、认知学派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又都只抓住一个心理片断来代替人的整体心理。在环境心理学的研究中,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不可避免地出现不同学科背景出身的研究者对同一个问题偏重于从本学科视角进行理解,因此,要想有所突破,需要将不同背景理论进行整合。

(5)开展跨文化、跨领域的合作研究

许多研究都探讨了特定文化背景下人的行为,但每一个单独的研究由于设置的实验和观察的条件不同,不具有可比性,只能在定性上有所参考。因此,需要区分普适的理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发生作用的条件。一方面,开展跨文化的合作研究,需要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的成熟和学术研究条件的改善。只有发达国家学者的热情不足以使这种合作继续下去,还要注重发展中国家的学者在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开展跨领域的合作也相当重要,如跨文化的心理研究和跨文化的建筑研究相结合[11]。

2.环境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环境心理学属于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将环境―心理作为整体加以研究,比其他分支学科更侧重于应用的研究,故其研究方法也很多样,包括实验方法、准实验设计、相关研究、描述研究、自我报告法、档案法和观察法等。

四、小结

环境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学科,可谓发展迅速,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环境心理学更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该学科目前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在理论建构上,环境心理学需要改变基本理论薄弱的现状,从学科形象的模糊转向学科形象的清晰。环境心理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虽然提出了一些理论模式,并将其应用到环境问题的分析上,但是还未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所以相关理论的系统化和整合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环境心理学需要建立比较系统的行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应该对于研究领域内的主要课题具有指导意义。

第二,在研究内容上,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明确的,即人与环境的关系。无疑,人与环境的关系非常复杂,这就导致了它的研究内容和领域过于庞杂,缺乏集中性、整体性与独特性。鉴于此,笔者认为,在以后的学科发展中应统一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领域。

第三,在方法论上,环境心理学需要改变基本概念和方法滞后的现状,探索在更开阔的视野上辨别和澄清研究环境问题的心理学问题、概念、模式和研究方法,重视组织、社区和文化意义上的跨学科开放性研究,创造多学科的“思想合作”和“研究梯队”。应该意识到,解决区域性、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单靠心理学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环境心理学家应该广泛开展国际间、多学科间的研究。

[1]俞国良,王青兰,杨治良. 环境心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保罗・贝尔,等.环境心理学[M].朱建军,吴建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8.

[3]R.Baker. Ecological Psychology[M]. Palo Alto: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4]Kenneth Craik.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J]. Annual Reviews of Psychology, 1973.

[5]Daniel Stokols.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J]. Annual Reviews of Psychology, 1978.

[6]徐磊青,杨公侠. 环境心理学[M].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7]刘建新,高岚. 简述环境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J]. 学术研究,2005,(11):11.

[8]崔晋豫,张泓,李承来. 环境心理学的几个问题[J]. 城市问题,2004,(04) :13-14.

[9]Charles Vlek. Essential Psychology for Environmental Policy Making[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0,(35): 153-167.

环境心理学调研论文篇(3)

1.理论意义

(1)针对心理问题人群需求的环境设计理论研究是对环境设计理论研究的充实和深化。(2)针对心理问题人群需求的环境设计研究是对心理学研究与治疗干预理论的丰富与拓展。(3)针对心理问题人群需求的环境设计研究为创建和谐社会理论提供崭新角度。(4)针对心理问题人群需求的环境设计研究开拓了环境设计方法的新视角。(5)针对心理问题人群需求的环境设计研究丰富了环境设计的类型种类。(6)针对心理问题人群需求的环境设计研究拓展了环境行为心理学。

2.实践意义

(1)针对心理问题人群需求的环境设计研究可以在环境设计中充分满足使用者心理需求,发展特殊需求的人文关怀,促进形成社会健康心理,提高人们生活幸福指数。(2)针对心理问题人群需求的环境设计研究可以丰富心理问题治疗手段,干预心理问题治疗。(3)针对心理问题人群需求的环境设计研究可以消解心理问题人群对生活、工作环境的不满意,指导特殊人群需求的环境设计。(4)针对心理问题人群需求的环境设计研究不仅可以满足心理问题患者的需求,而且可以应对正常人对周围生存环境的个性心理需求,具有普适意义。(5)针对心理问题人群需求的环境设计研究可以提升环境品质,提高使用者生活、工作质量。

二、针对心理问题人群需求的环境设计研究构架

将环境设计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方向作为大的指导方向,以心理问题人群心理需求为控制性目标,运用建筑设计、平面设计、造型设计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内容对环境设计进行细致、深入的调查研究,发展适合中国当代社会心理问题人群的环境设计建构理论与创新实践。

1.环境设计与心理问题关系

(1)环境设计理论与实践对当代中国社会心理问题忽视的表现。(2)环境设计对使用人群心理健康的影响。(3)心理问题高发对中国环境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冲击。

2.对心理问题人群的心理、行为特点进行研究、总结

(1)心理疾病的心理需求,心理疾病的行为特点。(2)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心理疾病的思维、行为差异。(3)人的生理、心理调节机制。(4)心理疾病人群对环境设计的诉求。

3.分析归纳相关学科领域对环境设计的建构与影响

(1)心理学基本原理,环境心理学基础理论。(2)环境设计构成的主要元素:空间布局、功能设施、家具陈设、材料构造。(3)建筑物理环境:光环境、声环境、热环境。

4.心理问题人群使用背景下,对环境设计的评价

(1)心理问题人群使用背景下,环境设计的评价体系。(2)心理问题人群使用背景下,环境设计的评价工具。

5.心理问题人群使用背景下,得出环境设计

创新理论并结合相关实践,总结出环境设计应对策略(1)心理问题人群使用背景下环境设计建构中,艺术、功能、体验的创新理论。(2)环境设计针对心理疾病人群特殊需求的建构,其实现的基础。(3)针对心理疾病人群的环境设计应对策略。研究中需要找到与以往环境设计相比将会出现的变化,从功能、形态、结构、环境意识、文化、信息技术等方面分别加以研究和阐述心理问题人群在所处环境中的表现。提出突破以往设计原则的新形式、新构造、新材料、新技术等创新应用的环境设计方法,以适应心理问题人群对环境设计的心理诉求。在心理问题人群使用背景下,建立环境设计的评价体系,适应心理问题人群的心理、生理诉求。研究心理问题人群对现代环境设计发展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并找到应对方法。不同心理问题对环境设计诉求不同,怎样归纳总结与研究具有代表性的心理问题种类心理、行为的差异;如何运用多角度的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平面设计、造型设计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内容结合心理学,针对心理问题人群所期望的环境设计进行细致、深入的调查研究;如何解决心理问题人群对环境设计艺术性的特殊追求;如何将普通环境设计重构,应对心理问题人群的身心需求;如何在保障病人隐私基础上,与心理治疗机构、个患进行深入合作,是研究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三、注重环境设计创意,构建和谐人居环境

一种真正新的思维方式,其标志之一就是它不仅能超越过去受各种因素限制的学术境界和设计方法学经验领域,而且是一种创造性思维与实践所验证的新趋势。在传统环境设计的经验与反思中,寻求一些新的设计创意观念和设计方法。就环境设计而言,设计创意关注特定心理问题人群的人居环境,其设计思路、法则和方法,值得探索与研究。舒适的环境对人体保健及疾病的治疗有着积极的意义,可以调节人的神经系统,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体质,以达到对生理、病理过程的调节和治疗作用。许多学者通过对世界范围内的健康人群的调查发现,健康与舒适的人居环境有密切关系。心理疾病病症具有长期性、较难根除、病因复杂等特点。优质的环境设计可以提供好的环境因素,减少空气污染,适合开展各种运动;同时可以改善神经功能,调节情绪,避免应激状态发生。建构以人为中心、复合内涵的整体人居环境,应注重生态观念的设计概念与应用,运用环境设计各项原则如生态平衡原理等进行环境设计构思,人文与技术结合,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结合;确立“病人与环境”观念在环境设计中的中心地位,从人类生存与保健、可持续发展出发,在空间组织、环境细部设计、建设管理过程中,注重环境对病人医疗康复的作用,突出生态环境精神治疗功能。注重环境整体思维,在环境设计与社区关系、内外环境空间质量等方面进行宏观、长远、有机考虑,促进人居环境科学化、生态化、人性化的发展过程,建立整体和谐的人居环境体系。

四、通过环境设计构建特殊需求人居环境

环境设计既要尊重病人的共性,也要满足病人的个性,即使后者在人群中比例很小。这些个体精神状况、生活方式与大多数人差别很大。对于这些差别,环境设计应进行多层次、多领域的深入设计。不应把心理病人“非人化”,误认为心理病人的最大要求是“治病”。心理病人与健康人相比,病轻时差别极小;病重但无严重功能缺失时,人的基本、低层次要求仍全面存在,而这意味着对人居环境社科设计人性化具有更高的要求,如生活化、家庭化、个性化,而远非简陋的技术性环境能满足的。家庭化是环境情感化的一种方式,亲人的温情、家居般的环境,使人从心灵深处涌出温暖、舒适、安全的感受。空间从总体到细部处处包含着深切的体贴、关怀,有家庭的感觉。情感的引发,来自感知觉过程,“无聊”是现代人心情糟糕的重要原因,也是部分人寻求不良刺激的直接诱因。在对心理病人深入、细致理解的基础上,为心理病人创造适合的人居环境,区别于健康人的主流人居环境。文化丰富、宜人、具有积极人生哲理的环境设计,有助于减少心理疾病发病率。设计具有热爱生命、认识生活的意义等积极健康主题,帮助病人充实、愉快地渡过病期。这不只是病人生活的需要,也是利用环境改善病人生理、心理、社会各方面状况,促进社会进步的需要。

五、融入人工智能,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人工智能是人类为自身需求,对信息革命进行改造形成的环境,舒适性与可控性是其突出的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塑造人工智能的能力在不断提高,从现代智能室内空间到智能生态游园,人工智能已经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但精致的高科技的人工智能,并未对具有心理问题这一特殊人群的需求做到很好满足。融入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在信息传递与处理、自动控制上的巨大优势,使人居环境如同人的皮肤,在物质、能量、信息交流上更合理、有机、高效;为心理疾病人群创造精神文化虚拟环境,丰富生活、工作内容;创造反映病人各方面状况的虚拟环境,不但有利于快速掌握病人的整体健康状况,而且降低医院接待强度,有利于家庭医疗、远程医疗等便民措施质量的提高。现在,从最简单的生命体到人类,处理环境信息的能力逐渐增强。人类具有一定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具备合理知识结构。因此可以获取有价值信息,对其消化、加工,创造出新的有价值的信息。心理问题人群虽与健康人有认知、思维上的一些差别,但在当今信息社会,获取、消化、加工、创造信息的能力是必备的,心理问题人群也具有很强的信息获取能力。

六、设计绿色的人居环境

重视绿色自然环境对健康的作用,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人类是适应绿色自然环境的进化产物,具有与绿色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生理、心理、社会特点。绿色自然环境具有内在的高度关联性、合理性,可以唤起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各方面的活力。“纯人工”环境功能片面,绿色自然环境不可或缺。除了我们较容易认识的生理、基本心理作用,绿色自然环境还是高层次精神文化重要来源。大自然生生不息,万物共生,使人们体悟到人生的真谛,这对于情感迷茫的心理病人尤其有意义。大自然千变万化,使心理病人思维灵动,富有创造力,可以缓解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大自然有其高度合理有序的物质存在,有其深刻而丰富的“精神文化”。人归根到底是自然物,只有在物质上、精神上与大自然融合,身心才能得到健康发展。植物作为自然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可有效地改变空气环境。而我们使用的空调系统只能把二氧化碳、脏污物质含量高的室内空气与氧气浓度高、相对清洁的室外空气进行交换,造成城市空气的污浊。更糟的是,空调系统使用的化学制剂等本身就是极具危害的污染源。公共环境作为含菌量高、卫生要求严格的场所,在设计、建设、运营中应充分认识与利用植物杀菌、更新空气的生态效能。

环境心理学调研论文篇(4)

法律调整机制指由法律调整主体、调整对象、调整行为(包括调整方法和调整过程)结合起来的整个系统的内部结构、内在联系和运作方式的统一,是法律对其调整对象实施影响、实现其调整功能的运作原理和运作方式。∞它实质上是从整体、动态的角度探讨如何开发并运用多样的法律手段,加强所有这些法律手段之间的协调、配合,以使法律自身的目标导向功能、价值判断功能、规范行为功能、保护功能,以及教育功能等最大限度地正常发挥作用的一个综合性法学理论范畴。②法律规范仅仅是一种可能的秩序,法律的实现才是法律的生命。法律的实施并不等于法律的实现,法律的实现探讨的核心是如何使法律规范真正落实到社会和人的行为中,即将可能的秩序转化为现实的秩序。 因此,对法律调整机制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自环境法部门和学科产生以来,环境法调整机制一直处在变革之中。伴随着围绕环境资源的多元利益格局的逐步形成,传统的以“命令一控制”为基本特征的单一行政强制机制以及以市场手段即自主契约、自由交易和公平竞争为主要手段和特征的市场调整机制已经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不适应性。生态文明的演进及生态危机的加剧对环境法调整机制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迫切需要对现有环境法调整机制加以变革。关于环境法调整机制何以变革之论题,环境法学界不少学者从各个角度孜孜以求,以期有所突破,文章论著,蔚为大观。而最新的令人关注的一部著作,是由钭晓东教授、欧阳恩钱等中青年环境法学者撰写完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9月出版的《民本视阈下环境法调整机制变革:温州模式内在动力的新解读》(以下简称《民本视阈下环境法调整机制变革》)。 《民本视阈下环境法调整机制变革》一书共7章,凡31万言。该书在众多关于环境法调整机制的论著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在于:著者独辟蹊径,选取“温州模式”作为探究样板,理清和挖掘了蕴藏于温州模式经济现象背后的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并将之置于生态背景下民本思想研究之中,探索环境法调整机制向多中心演变之可能及进路。依据本土资源探索环境问题治理之道,倚跨学科领域之思维火花点燃环境法领域研究新的兴奋点,该书是对环境法学研究范式变革的一次有益探索,充分反映了著者钭晓东教授和欧阳恩钱等中青年环境法学者对于环境法学研究未来发展的良苦用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包括法学在内的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有相应的方法论体系指导其理论研究的发展。汪劲教授曾言:“环境法学要想成为一门能够向学者、现实证明存在之正当性和必要性的自主学科,关键是要有‘过人之处’——必须发展出独一无二的理论内核、研究范式和思考进路。”①《民本视阈下环境法调整机制变革》一书最为重要的贡献就在于其方法论方面的创新。温州模式曾是政治学、经济学领域的重要案例,《民本视阈下环境法调整机制变革》一书第一次将之纳入环境法学研究的视野之中。这种打破传统学科界墙的思想碰撞在环境法学领域表现为环境法学研究范式的变革,代表了今后环境法学研究走向深入的趋势。 尽管该书的此次尝试还只是略显雏形,但它将有力地指引今后更为深层次的持续性的研究。 苏力先生云:“对于中国当代法学界和法律界,我们不仅要指出依据和利用本土资源建立法治范例,而且要从理论上说明为什么要借助本土资源。”②《民本视阈下环境法调整机制变革》一书以温州本土资源和著者钭晓东教授、欧阳恩钱等中青年环境法学者数年有关研究成果为基础,对于为何要借助“温州模式”探索环境法调整机制变革之道,进行了富于哲理又颇多创意的探讨,以期为其他各地环境治理实践提供理论建议与参考。综观全书,该书对于环境问题解决方案的理论变革的构建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一、生态文明背景下的民本思想在我国传统思想史上,民本思想几乎贯穿始终。它胎息于《尚书》,孕育于孔子,而成于孟轲苟卿,既是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治国之术,又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个重要的传统思想。③《尚书•五子之歌》说:“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倡导“仁者爱人”的主张。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学说和“民贵君轻”思想,在《孟子•尽心上》中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苟子继承了孔、孟的民本思想,并进一步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一传统的民本思想主张政者“听于民”,在当时显然具有进步意义。然而正如金耀基先生所言,“中国的民本思想毕竟与民主思想不同,民本思想虽有ofthepeople,forthepeople的观念,但总未走上民治(bythepeo-ple)的一步”。④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中国共产党在继承传统民本思想的精华的基础上,从三大作风之一的“密切联系群众”到“情为民所系”,赋予了传统民本思想新的内容,实现了传统民本思想向现代民本思想的转型。 生态文明是迄今为止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文明。美国的罗伊•莫里森(RoyMorrison)于1995年在其撰写的《生态文明》一书中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这一概念。生态文明就是指人类遵循人与自然的发展规律,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制度与精神成果的综合。⑤生态文明的核心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民本思想又有哪些发展呢?《民本视阈下环境法调整机制变革》从生态文明的视角对民本思想重新进行解读。它认为:①“民立”是民本思想的生态基础。同时强调,此时的“民立”不同于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而是“社会人以其理性反省的能力,面对环境与生态危机在参悟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基础上,体现对于自然的道德与法律地位”(第26页)。②“民意”是民本思想的生态规定。“生态文明背景下民本思想蕴含的‘民意’,彰显人对自然的‘内在自由’,绝不是要求外界力量、自然变化规律绝对服从于它”(第29页)。③“民智”是民本思想的生态路径。“它是依民本思想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路径,要求从肯定民众的智慧出发,相信与依赖民众的自主与自治能力,在多中心环境治理的架构内追求问题的解决”(第29页)。④“民富”是民本思想的生态工具理性目标。与传统的“民富”思想单纯强调经济利益不同,该书强调“‘民富’就是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共生、共进、共赢”(第31页)。⑤“民用”是民本思想的生态价值理性目标。该书对“民用”的解读即“利益的共享与普惠”(第32页)。#p#分页标题#e# 这5个方面共同构成了生态文明背景下民本思想的展开层次。《民本视阈下环境法调整机制变革》的此番解读与阐释第一次为我们勾勒出了民本思想的“生态价值”,使得民本思想在今天生态文明的背景下焕发出全新的光彩。 二、环境法调整机制的多中心变革 从组织制度角度出发,环境法的调整机制可以概括为三种:行政性政府组织调整机制即行政调整机制、营利性企业组织调整机制即市场调整机制、非政府非盈利组织调整机制即社会调整机制。①对这三种调整机制,哪个重要、何种优先,一直存在不同的观点和争论。一般认为,首先应当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调整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市场机制无效、抵消或失灵时,要及时引入国家和政府干预;第三部门和公众参与、社会舆论和道德约束可以结合前两种机制进行,特别在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缺乏、无效或失灵的情况下,第三部门和公众参与更能发挥作用。⑦《民本视阈下环境法调整机制变革》一书在赞同上述一般观点的基础上,立足现实,进一步深入分析了环境法调整机制变革的原因与方向。 (1)立足现实,《民本视阈下环境法调整机制变革》一书认为:在环境法调整机制运行所面对的诸多现实挑战之中,最为明显的体现是“双重失灵”问题,即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引发市场失灵的重要因素,该书归纳为包括“环境主体的有限性”、“环境资源的公共性”、“环境问题的负外部效应”、“环境保护的正外部效应”、“环境信息的稀缺性和不对称性”、“环境资源无市场和垄断”、“环境产权的不安全或不存在”以及“因冲突所致的交易费用”等在内的8个方面的原因。而关于政府失灵的主要原因,该书总结为“内在性”问题,即“因环境因素而相牵连的相关政府部门的目标主要在于关注自身特殊利益,而非为公共领域的最终目标努力”。 (2)追本溯源,《民本视阈下环境法调整机制变革》一书通过对环境法调整机制运行环节的具体分析,为我们指出了“双重失灵”的主要症结是“五大中心主义”思维惯性的存在。具体地说,就是囿于“末端应对中心主义的缺陷”、“命令控制中心主义的不足”、“制定法中心主义的不宜”、“利益限制中心主义的局限”以及“个体中心主义的片面”。 (3)破茧之道,《民本视阀下环境法调整机制变革》一书在上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环境法调整机制多中心的变革方向。 这样的理论建构和分析论证,使环境法调整机制需要变革以及变革方向的论题更加清晰。尤为可贵的是,该书并非简单地论述“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问题,而是用大量的篇幅着力研究“双重失灵”的根源,提出了一些独到见解。这些探讨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国环境法调整机制变革理论的发展。 三、温州模式的“内在动力机制"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中,温州的崛起无疑是一个“奇迹”,即温州是在自然资源和政策资源(主要指中央财政资源)都不足的情况下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苏南模式的集体经济条件下,产品主要为大工业配套服务不同,和广东模式注重利用外资发展也不同,温州模式经营形式家庭化,同时政府在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无为”者的角色。①这些特点都使得“温州模式”成为经济学和政治学学者们热衷于研究的一个重要案例。然而,正如《民本视阈下环境法调整机制变革》的著者之一钭晓东教授所言,“尽管以往对温州的关注,很多时候是引发于经济、政治等领域,尽管以‘以民为本’的温州发展历程还没有抹掉身上最后一点乡土气息,还不成熟。但这绝非是指温州的地方实践在环境法领域、对环境法调整机制变革而言,没有话语权”。温州的环境法学者们也发扬了温州人“敢为人先”的精神,为我们奉上了一部跨学科领域思维碰撞的佳作。 为什么选择温州作为研究样本?《民本视阈下环境法调整机制变革》一书对此问题给出了明确的回答。该书指出:“在环境治理领域,环境法调整机制要实现多中心变革,突破传统‘五大中心主义’思维惯性的束缚,无疑‘民本思想指引下,培植与唤醒环境法调整机制运行的民间力量’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而“温州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民本思想’指引下的‘实现民立、体现民意、集中民智、增进民富、追求民用’的奋斗史”。因此,“温州模式的‘民本思想与实证’是一个上佳的‘他山之石’,为环境法调整机制变革提供鲜活的启示”。 《民本视阈下环境法调整机制变革》一书对于温州模式这一样本并没有止步于泛泛而谈,而是在民本思想的指引下深度挖掘温州模式的“内在动力机制”,从而证成民本思想一温州模式一环境法调整机制三者的契合。该书分析总结出温州模式的“内在动力机制”为:“敢为人先型”的创新特质、“需求诱导型’j的制度变迁、“自主调整型”的精神内核、“趋利型”的意识取向以及“族群型”的组织模式。夯实民本思想的理念对于环境法调整机制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而温州的地方实践以及蕴藏在温州模式背后的运行原理也为环境法调整机制变革提供了借鉴资源。共同的契合点使民本思想一温州模式一环境法调整机制三者实现了彼此对话。 四、环境法调整机制变革之道 《民本视阈下环境法调整机制变革》一书通过证成“民本思想一温州模式一环境法调整机制的契合与对话”,找寻到了环境法调整机制“从单一政府定位到多元社会选择”的多中心变革的钥匙。该书的第3、4、5、6、7章遵循“民立、民意、民智、民富、民用”的主线分别从不同的链接角度论证了环境法调整机制的变革之道。#p#分页标题#e# 链接一:“民立•温州模式的创新特质•环境法调整机制‘末端应对中心主义’的突破”。该书给出的应对之策为:在战略选择上从“末端”到“源头”再到“需求”的全过程治理及拓展,在价值取向上从“问题应对”到“人的利益保护最大化”。 链接二:“民意•温州模式的需求诱致机理•环境法调整机制‘命令控制中心主义’的突破”。该书给出的应对之策为回应型环境行政管制与政府善治指引下的环境民主自决。 链接三:“民智•温州模式的自调整内核•环境法调整机制‘制定法中心主义’的突破”。该书给出的应对之策为国家环境法的突破,包括代表民间自治规则与制定法交融的环境行政合同以及民间环境法。 链接四:“民富•温州模式的趋利型取向•环境法调整机制‘利益限制中心主义’的突破”。该书给出的应对之策为从利益限制到利益增进。链接五:“民用•温州模式的族群型特征•环境法调整机制‘个体中心主义’的突破”。该书给出的应对之策为,环境法本位从个体到集体的变化以及国家、社会和私法主体的环保责任分担。《民本视阈下环境法调整机制变革》所力图构建的环境法调整机制变革之道,在表明变革的广泛性和深刻性的同时,也表明环境法调整机制研究所蕴含的重要意义。

环境心理学调研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 A

环境心理学在十来年前并不是一个常听到的新鲜词汇。在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环境心理学这个词慢慢被人提及。在某些高校的建筑学专业以及开设了环境心理学的课程。但是在室内设计方向,人们还很少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它。

1.环境心理学的界定

在学术界是如何界定环境心理学的呢?直白的来说,它是“分析人与环境之间产生心理作用的学科”,也可以认为是“分析、统筹人与其相关环境之间联系的问题”。它是一个把心理学注入到空间环境的,组成一个具有两个学术范畴的研究,无可否认它也是一个新生的研究范围,目前关于它的解析还无法达成共识。在普通心理学范畴内认为它是普通心理学的分支,认为这是解析心理活动与环境影响之间互相影响的问题,或者说人与其周围环境之间,彼此的作用力的一个理论上的分析的范畴。而研究的主体在“人”,是“以人为本”的研究范畴。但是在建筑学领域却是以“环境”为主体,研究环境对人的作用力的研究。认为较之环境心理学,它与普通心理学的其他众多研究范围有着较为直白的差异,它的着力点是关于人文和科学的环境与人本之间作用的关系,分析界定环境对人的作用力范围内没有探索到的学科。要分析环境心理学,是午饭脱离普通心理学一些常识性的问题。但本文认为,环境心理学主要分析讨论的是环境对人的作用力,和分析讨论过与物理环境、思想环境对与人的心理造成的反应。

环境心理学这一门学科在中国开始的时间比较晚,大概是从80年代初,才慢慢被人们认识的。在那个年代,中央让一些国内的专家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去欧洲等一些发达国家学习、访问,是哲学科学研究人员从国外带来了环境心理学这个新的知识探索领域。而且,高校的建筑学界的专家学者秉着好学的精神也作了不同途径的学习。翻译出版了不同国家版本的专门著作,在推动学科发展工作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近年来也有一批中青年学者从国外高等院校学习归来,也开始了国内环境心理学研究,获得了很好的成果。

但是,在环境心理学这个学科领域,美国、英国、日本起步较早,不论在研究的深度、广度,发表的专门论著,或培养教育计划和举措上都处于领先地位。我国的经济在飞速的发展着,人民的物质与精神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成为了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装饰设计成长的良好客观环境,在学习发达国家的学科研究经验之后。在21世纪,我国的环境心理学术研究还会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1.环境心理学的界定

在学术界是如何界定环境心理学的呢?直白的来说,它是“分析人与环境之间产生心理作用的学科”,也可以认为是“分析、统筹人与其相关环境之间联系的问题”。它是一个把心理学注入到空间环境的,组成一个具有两个学术范畴的研究,无可否认它也是一个新生的研究范围,目前关于它的解析还无法达成共识。在普通心理学范畴内认为它是普通心理学的分支,认为这是解析心理活动与环境影响之间互相影响的问题,或者说人与其周围环境之间,彼此的作用力的一个理论上的分析的范畴。而研究的主体在“人”,是“以人为本”的研究范畴。但是在建筑学领域却是以“环境”为主体,研究环境对人的作用力的研究。认为较之环境心理学,它与普通心理学的其他众多研究范围有着较为直白的差异,它的着力点是关于人文和科学的环境与人本之间作用的关系,分析界定环境对人的作用力范围内没有探索到的学科。要分析环境心理学,是午饭脱离普通心理学一些常识性的问题。但本文认为,环境心理学主要分析讨论的是环境对人的作用力,和分析讨论过与物理环境、思想环境对与人的心理造成的反应。

环境心理学这一门学科在中国开始的时间比较晚,大概是从80年代初,才慢慢被人们认识的。在那个年代,中央让一些国内的专家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去欧洲等一些发达国家学习、访问,是哲学科学研究人员从国外带来了环境心理学这个新的知识探索领域。而且,高校的建筑学界的专家学者秉着好学的精神也作了不同途径的学习。翻译出版了不同国家版本的专门著作,在推动学科发展工作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近年来也有一批中青年学者从国外高等院校学习归来,也开始了国内环境心理学研究,获得了很好的成果。

但是,在环境心理学这个学科领域,美国、英国、日本起步较早,不论在研究的深度、广度,发表的专门论著,或培养教育计划和举措上都处于领先地位。我国的经济在飞速的发展着,人民的物质与精神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成为了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装饰设计成长的良好客观环境,在学习发达国家的学科研究经验之后。在21世纪,我国的环境心理学术研究还会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3.室内环境的分析

3.1 人体与环境

人类置身于环境,是进行研究的的最终的目的,就是研究环境与人体的相互系。把这种关系仅仅单纯解释成为来自环境的作用(刺激)和与之产生反应或适应(影响)结构的模式是不够的。其他生物作为基础本能,也存在生来就具备的适应能力。忽略了人的适应能力或者超过了人的适应限度,就成了环境建设中的负面影响。

身体对环境变化的调整适应能力是有限度的,所以并不是任何变化都能够适应,不过环境变化多数情况下是反复的,长期持续不断的,得以调整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身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变化过程就是适应的过程,也可以称为调整的熟练、熟悉、习惯。

身心对环境条件变动的调整与适应是有条件的,这取决于环境方面的作用力和身心方面的调整与适应能力的平衡,当环境过度严酷;调整与适应失败就会影响健康。

身为一个室内设计师,要学会改善室内环境,创造令人满意的居住环境。把改善室内环境同提高人们的星素质联系起来的话:改善人类居住环境会提高人们的素质,会改善精神面貌,提高精神文明水平,最终提高人类心理健康素质。

3.2 色彩环境

自然界的一切,不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工环境,都是有丰富多彩的色彩构成的;不论什么材料,也不论以什么样的形态出现,他们都是色彩的载体,共同构成了人们的居住环境。色彩是人们不可分离的环境构成因素,与人们建立了深刻的情感联系。

在室内设计中,善于应用色彩的物理感觉特征性对于室内环境效果十分重要。暖色或者冷色会直接使房间产生温暖感或寒冷感。室内空间属于三维空间,人是空间内活动的主体,构成室内空间的一切因素,不论顶面、四壁、地面,还有间距、软装、陈设等等,都是为人的需求而存在的。如何在室内空间内合理的设计色彩的运用,创造舒适和符合功能特征性的空间,是对设计师能力的考验。巧妙地运用色彩的距离感、温度感、体积感,可以巧妙的装饰室内的空间。室内设计师运用色彩,不单是单纯的美感,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是为了来创造安全、健康、便利、舒适、宜居和具有特定性的居住环境。

环境心理学调研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1环境伦理学的研究方法

1.1整体导向的研究方法

环境伦理学需要以开放的姿态面对整个生态系统。在整个地球上,大海被严重污染;大小湖泊被各种垃圾污染;热带雨林和其他原始森林被人类肆意砍伐。我们吃的蔬菜被浸透了农药;我们吃的肉是化学饲料催化出来的;我们吸的空气被高度污染;这是人类目前的生存现实。生命伦理学必须走向世界生命伦理学、地球生命伦理学。环境伦理学要担当如此责任,则必须要走出以人为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采取整体导向的研究方法。在过去,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大自然没有自身的价值,大自然只有利用价值,人类只顾人类的发展,忽视了自然的保护,从而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整体导向的研究方法的认知前提是:“大自然具有内在价值,人类有义务保护自然”。整体导向的研究方法强调:“自然界是一个整体系统,人类和大自然相互依存,人类必须遵循大自然的基本发展规律”。人类的持续发展不仅有赖于人类创造出来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发展;依赖于物种的多样性生存;依赖于动植物和大江大河充满蓬勃朝气和活力。因此,环境伦理学需要用整体导向的研究方法来进行研究。

1.2以“难题”和“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方法

以“难题”或“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方法,在环境伦理学的研究进展中,从根本上了颠覆以前的的关于理论与应用、思想与实践的关系的传统认知。对“难题”的关注使得环境伦理学在一种伦理突破的意义上,着意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重建一种生机勃勃的环境伦理。在这个意义上,环境伦理学中对“难题”和“问题”的充分解决,既是世界环境伦理学形态整体变革的浪潮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要创建的新颖的、顺应世界潮流的一个重要环节。虽然,我国的环境伦理学理念主要是发端于西方的环境伦理学之中,但由于环境伦理学问题具有现实性,环境伦理学中在各国出现的“问题”与“难题”都也会有所不同,因此,以“问题”或“难题”为导向的的环境伦理学的研究方法,最有希望在这些“问题”和“难题”的启发下,重新审视我们的环境伦理学体系,从而促进环境伦理学的发展。

1.3学习西方和结合国情两者并进的研究方法

环境伦理学的学科发展起源于西方,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环境伦理学学者通过研究西方环境伦理学理论,从而引领了我国的环境伦理学的发展。环境伦理学的中国道路并不排斥西方的环境伦理学理论,相反,西方的环境伦理学优秀理论最易于从基础的视角上提供切近和进入中国环境伦理研究的路径。然而,仅仅依靠W习西方的环境伦理学来发展我国的环境伦理学是不够的,探索环境伦理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还需要以中国的国情为基础,在对中国国情的调查基础上,探索我们应对环境伦理学的中国理念以及我们必须应对的中国的“难题”及“问题”。因此,对环境伦理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而言,学习西方和结合国情两者并进的研究方法是至为重要的研究方法。通过学习西方的环境伦理理论,重视理论框架的建构,进而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环境伦理学的概念和范畴体系,从而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环境伦理学。

2环境伦理学的研究方法所产生的影响

研究方法对于一门学科的研究至关重要。通过对当前存在的生命伦理学的最新研究方法的整合,可以为以后学习和研究生命伦理学打下坚实的基础。运用以整体为导向的研究方法来进行研究环境伦理学,打破了传统的环境伦理学以人为中心,将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相隔离的局面。只有运用整体导向的研究方法,才能让人的生命更加健康,地球生命更加和谐。以“问题”或“难题”为导向的研究方法意图使环境伦理学通过对“难题”和“问题”进行分析、调查、治理,并提供指导环境问题的对策建议,从而进一步推进环境伦理学的学科研究。学习西方和结合国情两者并进的研究方法特别突出了中国的现实和中国的问题。在研究进路上,学习西方和结合国情以中国的现实和中国的问题为基础来发展环境伦理学理论,通过重视理论框架的建构,进而提出中国特色的环境伦理学的概念和范畴体系,从而建构中国特色的环境伦理学。

环境心理学调研论文篇(7)

关键词:环境法学 方法论 体系构建

问题的提出

方法论是从认识论高度对于研究方法的梳理、概括和总结。某一学科的研究方法由其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决定,直接涉及该学科的目的、立场、观念和认识方式。环境法方法论是连接环境法与哲学的纽带,也是环境法发展的航标灯。所以,方法论体系的建构是环境法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法学研究的必要条件和趋于成熟的重要标志。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以下简称环境法)是以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而制定的,用以全面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并调整人们在开发、利用、保护环境的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由此可以看出,环境法既调整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也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环境法是法学与环境科学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门交叉性边缘学科。它既可被视为法学的一个分支,又可被视为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如蔡守秋教授认为环境法学从广义上讲是研究调整人与自然环境关系,以及与环境有关的人与人的关系相关问题的学科。

环境法学属于法律科学,决定了它与其他部门法学在方法论上拥有诸多共性,但其与环境科学的交叉性又导致了其方法论上的特殊性。在我国,环境法学方法论的研究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法学方法论这两大理论的基础之上,并以照顾到环境法学科的特殊性(科学性、人文性、规范性和全球性)作为环境法学方法论的切入点,由此深入分析环境法学方法论的基本构造和体系安排。

环境法学方法论研究的缺失

(一)取得的成就

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环境法学的研究方法注重以法学和环境科学为基础,综合运用生态学、环境伦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对环境问题进行综合研究。

近年来,环境法学方法论研究的主要成就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环境法学方法论生态化,认为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是环境法学不同于其他部门法学的方法论特征;将研究主体从“经济人”转换为“生态人”,以应对现代“经济社会”向后现代“生态社会”的转变;修整工业社会形成的人类中心主义、功利主义和主客二分范式,建构有机整体世界观、可持续发展观和主客一体化方法论;一些学者在整合中国传统哲学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法学命题,这是环境法学研究本土化的重大成果。

(二)存在的问题

整体论、有机论、生态学方法、法学方法、法域分析方法、博弈论方法、经济分析方法、社会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等技术方法虽已被引入到环境法学研究之中,但是环境法学研究方法论体系尚未成熟,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并没有真正渗透到环境法学的研究之中,没有真正体现其交叉学科的特性。具体而言,当前我国环境法学方法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法哲学是理论法学的最高层次,而又以其法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普遍指导作用深深根植于法律实践中。对于法律实践来说,如果说现实法学是其后推力的话,那么法哲学则是其牵引力。环境法学隶属于法学和环境科学,其交叉性和边缘性决定了其方法论上的复杂性。对于环境问题的研究,法学和环境科学具有不同的切入点。自然科学以自然环境作为人与自然统一的基础,强调以生态利益为中心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着眼点。而法学则将人作为人与自然环境统一的基础,强调以人类利益为中心,解决环境问题的最终目的在于人类的自身发展。环境法哲学研究的困境正是法学和环境科学内在冲突的反映,这种冲突导致了环境法学研究领域法哲学的缺失。目前,这种缺失已经成为我国环境法学研究方法论体系构建的最大障碍,它使得环境法学研究方法论体系各层次的相互作用受到消极影响,不利于环境法学科体系的纵深发展。

其次,从基本研究方法来看,它普适于整个法学学科,体现了环境法学作为法学分支学科的特点。现行环境法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承袭了传统部门法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带有明显的传统法学的痕迹,环境科学的研究方法没有真正渗透到环境法学的研究之中。传统法学一般只调整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以人类利益为中心,最终目的在于实现人类利益的最大化。而环境法学既调整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调整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很显然照搬传统法学的研究方法是行不通的,必须在承袭的基础上吸纳环境科学的研究方法,将二者进行整合并进行创新。

再次,从具体研究方法来看,环境法学研究主要承袭了传统部门法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带有明显的传统部门法学的痕迹。传统法学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主客二分”研究范式,以人类利益为中心,主要协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环境法学所要调整的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包括与环境有关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对于传统法学而言就显得鞭长莫及了。

最后,从技术和工具层面来看,基于环境法学交叉学科的特性,法学和环境科学的有关技术手段应被吸纳到环境法学方法论研究体系中来。但是,目前对于环境法学进行研究的学者大都是法学领域的专业人士,大多缺乏环境科学和生态学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所以在进行相关研究时难以达到融会贯通。这显然不利于环境法学研究方法在技术和工具层面上很好地实现多元化。

此外,目前的环境法学方法论研究注重的大多是对传统研究范式的批判,例如针对我国传统环境法学研究方法上的问题,吕忠梅有过较为全面的评价:环境法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阐释现行法律法规,热衷于长官意志和行政部门解释,使环境法理论沦为长官意志的“注释”;主要是概念法学的逻辑演绎方法,缺乏理论和实践的互动,缺乏对中国环境法制度实施的本土资源和环境条件的研究;环境法理论研究与其他部门法研究缺乏沟通和联系,研究方法呈现单一和幼稚化。

然而在环境法学研究方法论的体系构建上,除了对少数专门问题进行过探讨外,尚缺乏在哲学方法论指导下对我国转型时期具体环境制度和实践问题的深入研究。

总的来说,我国传统的环境法学研究虽然强调环境法学的学科交叉性和综合性,主张吸收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但环境法学的研究主要还是停留在简单的类比层次上。环境法学交叉研究只是零散的牵涉环境科学的研究方法,而不是在方法论的指导下,明晰研究对象的属性,系统地运用合适的方法进行研究。

环境法学研究方法论体系构建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贯彻实施,环境法学理论研究日益蓬勃,环境法学界百家争鸣,有关“主客二分”或“主客一体化”的争论对环境法学的研究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一个完整而系统的环境法学方法论体系亟需构建。

我们认为,环境法学研究方法论体系的构建应从哲学领域、基本研究方法、具体研究方法等层次入手。

(一)生态整体观―环境法学研究方法论体系构建之重心

鉴于环境法学是介于法学和环境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这使得研究现实事物的生态学研究方法应成为环境法学有别于其他部门法学的独特研究方法。环境法学研究方法论体系构建中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环境法哲学方面的缺失,它亟需找到一种新的世界观作为理论支持,生态整体观的确立可以为这种困境找到出口。

生态整体观是在对机械世界观的质疑和批判的过程中与后现代有机论和后现代整体论结合并受现代生态学启发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它认为世界是一个具有内在关联的动态系统,是由事物间动态的、非线性的、永无止境的相互作用组成的复杂关系网络,呈现为一个可机械分割的有机整体。

生态整体观以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为中心,强调人类应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种世界观的确立有助于打破传统法学研究范式的局限性,同时吸收自然科学(如环境科学、生态学)的认识成果来解决环境问题,实现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发展。

具体而言,生态整体观的确立对环境法学方法论体系构建具有的积极意义如下:

第一,生态整体观的确立,有助于改变环境法学研究中“主客二分”研究范式的消极影响。生态整体观要求环境法学者用“主客一体化”的思维方式探讨环境法学理论和实践问题,主张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时,必须考虑人与自然之间的整体关系或从整个生态系统去考虑人和自然的关系,这样可以冲破传统法学“主客二分”研究范式的樊篱,为环境法学方法论体系的构建奠定哲学基础。

第二,生态整体观为环境法学研究提供了方法论上的研究立场,即整体主义方法论。整体主义方法论是指以整体作为研究的基点,通过群体行动的分析来说明该学科的基本立场与基本内容的方法体系。环境法的学科特质,使我们在环境法学研究中尤其要注重整体主义方法论。整体主义方法论倡导人类跳出数千年来的旧思路,努力去认识生态系统,进而将认识到的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衡量人类发展模式的基本标准。

(二)基本研究方法的变革

在生态整体观的指导下还需要对环境法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进行变革。对于传统法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价值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哲学伦理方法,环境法学者在进行理论研究时不能一味照搬。因为环境法学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的特性,仅沿用传统法学的研究方法不足以建立完整而系统的环境问题法律机制。因此,如何将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方法引入环境法学研究领域并将其与法学研究方法融会贯通成为当代环境法学者的一项重要使命。

我们认为,环境法学研究者不仅需具备深厚而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和实践功底,还需要具备从事跨学科研究所需的自然科学理论功底以及敢于进行科研创新的勇气,这样才能真正做好环境法学的研究工作。

(三)具体研究方法的发展

具体研究方法是环境法学中各种方法的体系化和理论化的产物,同时也是前述两个层次的方法论在环境法学内具体化和个别化的结果。

环境法学技术和工具层面的方法论是环境法学方法论的“神经末梢”,是环境法学和社会实践实现相互沟通、交流的理论中介和技术媒介。前述层面的方法论只有与其结合在一起,才能对环境法学研究和环境法律实践产生具体的作用。

如前所述,传统的法学制度设计的技术手段用于环境法学的规范设计中,其弊端和不足已凸显,环境科学的有关技术手段没有真正被吸纳到环境法学研究体系中来。要想凸显环境法学研究中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技术手段的真正融合,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环境法学研究者应加强与环境科学、生态学研究者的沟通和交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解决环境问题。

第二,将实证调查、定量分析、信息分析、伦理考量、利益分析、规范分析和价值判断都纳入到环境法学具体技术层面的方法论体系中。

总之,环境法学既与其他部门法学在方法论上拥有诸多共性,又有其方法论上的特殊性。环境法学研究方法由其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的交叉性所决定,关系到该学科的目的、观念、认识方式和未来发展。我们必须在以往环境法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基础上和新的时代背景下,深入研究环境法学方法论的基本构造和体系安排,因为环境法学方法论体系的构建是环境法学研究的必要条件和趋于成熟的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1.蔡守秋.环境资源法学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2.陈泉生.环境法原理.法律出版社,1997

3.李可,李明华.环境法学方法论:学术检讨与体系建构.浙江学刊,2007(6)

环境心理学调研论文篇(8)

1 合理选择教材

作为任课教师,授课的第一任务就是如何根据学校条件、专业特点、学生层次和课程学时数,选择适用的教材和教参。一本好教材,教师用起来得心应手。学生学起来也很轻松,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而,选择一本权威的、操作性好、逻辑性强、难易适度的教材尤为重要。通过多方面的比较,考虑到教材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结合我校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最后确定赵秀兰主编的《环境研究法》作为教材。

2 高度概括课程相关知识及教材内容

环境研究法这门课程主要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与方法,收集、整理、分析、展示数据,解释环境领域中的现象,探索其内在规律的科学。阐明环境研究法和环境类其它专业课之间的桥梁纽带关系,通过举例,突出环境研究法是环境类专业的核心地位,是其它专业课程的升华,其它专业课程都是服务于这门课程或是以这门课程的研究结果为基础依据。

环境研究法这门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数据资料的收集方法,包括调查研究和试验研究;(2)资料的整理、统计方法,包括数据资料的初步整理、统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变量间依存关系分析;(3)研究报告的编写。为了便于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记忆,笔者绘制了环境研究法课程体系关系图(图1)。在环境研究法课程体系中,核心是数据(获得数据的手段是试验研究和调查研究,要求是数据的代表性、真实性、可靠性),关键是统计推断(要求统计方法选择合理、统计结论正确),最终目的是回答问题(解决就问题,设立新问题,表现形式就是科技论文和科技报告)。并且这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贯通。通过关系图的展示,使学生对环境研究法课程内容有了一个清晰的框架,明确了课程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助于学生的归纳理解和融会贯通,并通过案例教学,从问题出发、如何进行试验设计、试验数据获得后怎样处理、进行统计推断、形成科技论文。通过以上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 明确学习环境研究法的重要性

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来阐明学习环境研究法的重要性,特别是其现实重要性,学生们往往比较关心。考虑学生们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从长远(本科毕业后)和当前两个时间段角度来阐述。准备毕业后继续读研究生深造的学生,强调该门课程在科学研究,发表科研论文方面的重要意义;对于准备毕业后参加工作的学生,强调其在工作报告的撰写,职称方面的重要意义;最基本的也是当前最现实的是如何顺利通过课程考试,获得相应学分及完成本科毕业论文写作,顺利毕业。并结合相关案例讲解,使每位学生都感觉到这门课的学习和自身现实利益结合在一起,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 突出细化课程学习要求及考核要求

通过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环境科学研究中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概念,学会科学地进行试验设计,掌握搜集、整理与分析资料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掌握统计方法的基本思想及有关公式的应用条件和用法,对所研究的问题能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并可根据这些结果对未来研究的和环境管理进行决策。注重理论知识的理解,突出理论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掌握环境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完成研究论文的撰写。

环境研究法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特别突出其应用性。笔者对该门课程的成绩计算方法如下:

总分100分:理论成绩70%,实验成绩30%

(1)平时成绩:20%(出勤情况、课堂表现等)

期末成绩:80%

(2)实验成绩

实验操作技能:40%(实验课表现、实验报告成绩)

实验考核:60%

通过以上措施,特别是细化了考核要求,使得学生意识到,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他们要做好哪些方面。

环境心理学调研论文篇(9)

一.引言

学习环境的研究起源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西方。近三十年来,逐渐成为教育领域中一个引人注意的课题。很多研究者已经证实积极的课堂环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环境与学生的学习成果有密切的关系。在我国,关于中学课堂环境的研究不仅起步晚、比较少,而且大多集中在对自然科学课堂的研究,对英语课堂不够重视。因此,研究英语学习环境对中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总结出能提高中学生英语水平的学习环境并且提出一些建议。

二.学习环境的定义

学术界对课堂环境的含义至今还没有完全一致的认识。学者们主要从学校和课堂两个层面对学习环境进行定义:一是学校层次;二是班级或课堂层次。从学校层面,Taguiri认为学校氛围是一种士气,包括生态学、环境、社交系统、文化等不同维度。Loukas和Robinson从竞争、合作摩擦、和对班级的满意度四个维度探讨了学校氛围。

从班级或课堂层面,学习环境也叫课堂环境、班级环境、课堂气氛或班级气氛。西方学者所研究的课堂环境指某一学科课堂上的环境。本研究中的学习环境主要指课堂环境,是由学习者的社会心理环境,由学生凝聚力、教师支持、课堂参与、任务取向、语言学习、学生间的合作与和平等七个方面构成。

三.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

学习环境的理论可以追溯到德国心理学家勒温(Lewin)提出的人类行为场理论。勒温认为人所表现出来的一切行为是个体与其心理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即B=f(P,E),其中B代表行为,P代表人,E代表环境。心理环境指包括对个体行为有影响的一切事实。所以,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基于勒温的人类行为场理论,莫瑞(Murray)需提出了需要―压力理论。他也强调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他把个体因素称为需要;把环境因素称为压力,是支持或阻碍个体满足需要的外部环境。

1920年,斯腾(Stern)提出了个人与环境的适合理论,认为个人需要与环境压力的积极一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若两者不一致则会使个体感到不适而退缩。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需要和学习环境压力的两种关系状态,进而了解一个班级的环境。

四.学习环境国内外研究

4.1国外研究

学生对学习环境的认知及其对学生学业和态度的影响是国外课堂环境研究的重点。学生学业除了受自身特点影响外,还与其学习环境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有很多研究可以作为此结论的依据。哈佛大学哈特向、梅及纽康姆是最早进行学习环境研究的学者,他们发现学生周围的学习环境影响会影响到他们的行为;哈特尔(Haertel,1981)调查了4个国家的17805名学生和8个学科,发现学生对课堂环境的知觉会对学生学习的认知和情感结果有重要的影响;1997年,Hunus&Faresr(1997)在化学课堂里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课堂环境中的四个维度:学生凝聚力、教师支持、参与及任务取向维度,与学生的学习态度有着积极的相关;道曼(Dorman)在2001年对澳大利亚1055名中学生进行研究,发现学生对课堂环境的感知与他们的学习效能呈正相关。2002年,巴克和仇伊(Back,Choi)对1012名高中生进行研究,他们发现课堂环境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有显著关系。

4.2国内研究

我国课堂环境研究的起步较晚,主要集中于自然科学和大学课堂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初,课堂环境的概念由我国心理学家引进到学校管理心理学(赵庆红,2012)。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对课堂环境概念和结构的阐述。从20世纪末开始,逐渐出现了关于课堂环境的研究。如1994年,Cheng研发了一种适合香港情况的课堂环境量表,他在香港小学作了调查研究,发现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对学生来说都很重要,环境感知与学生的情感表现高度相关。李晓东和张炳松(1999)在调查中发现,自我效能、价值、课堂环境及学习成绩是影响学生求助态度的重要因素。2001年,江光荣在中小学中利用《我的班级》问卷作了调查,发现班级环境对于学生发展具有直接和重要的影响。屈智勇、邹私与王英春(2004)也利用《我的班级》问卷调查中小学生,结果发现班级环境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有着显著的预测作用,班级环境对学习态度的直接作用比对学习效果的直接作用大。他们还将中国的班级环境归为三种类型:团结向上型、一般型、问题型。团结向上型班级的学生比一般型和问题型班级的学生更加喜欢学校,在学习兴趣、学习效能和学习自信上的得分也更高。韩立敏、卢谢峰、江光荣(2004)研究发现班主任的互动风格与小学生自我概念存在显著相关。2006年,候秀丽调查了大学外语课堂环境的现状。孙云梅(2010)调查了大学英语课堂环境感知在师生间、不同性别间及语言水平不同的学生间存在的差异。

五.总结

综上所述,课堂环境与学生的学习成果有着密切关系,积极的课堂环境可以改善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Fraser,2007:103-124)。然而,在中国的中学课堂环境里,老师和学生都是以高考为指挥棒,很少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亲和力,老师也忽略了课堂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在教学上,老师们不仅要注重学生的成绩也要积极营造主动、合作与和平等的课堂环境。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

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应提高对学生的支持,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其次,教师要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多组织一些小组活动,促进学生的凝聚力和合作能力。再次,教师应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在课堂上要尽量做到一视同仁,不要总是提问学习好的或积极踊跃的学生,给学生创造平等的机会参与课堂活动。最后,教师应让学生明确教学任务,在每节课的开始介绍这节课的安排,让学生学习更有目的性。(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Fraser,B.J..Classroom Environment[M].London:Croom Helm,1986:1-70,92-119.

环境心理学调研论文篇(10)

一、办公建筑空间概述

国外学者早在《雅典》中就已经指出,工作时人类的四大基本活动之一,工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办公建筑空间环境无论对人类的生理影响还是心理影响都是非常重要的。著名建筑学家布鲁诺•塞维曾指出,“空间是建筑的真正主角,是评价建筑的基础,空间决定了建筑的审美价值和使用价值。”所以,对办公建筑空间的研究是了解办公建筑的基础。办公建筑又称办公楼,一般指专门用来处理办公业务或提供办公、会议等实用功能的建筑物。办公建筑的类型可以从使用功能和使用方式两方面来分类。按照不同的使用功能分为:行政办公建筑;通讯科技建筑;科研教育建筑;商务贸易建筑等。按照不同的使用方式可以分为专用办公建筑和出租办公建筑。建筑空间主要包含建筑形体要素、空间关系要素和空间视觉要素三个基本要素。建筑形体要素主要指建筑空间所呈现的正方体、长方体等立体形态,抽象概括为点、线、面、体四种要素。建筑空间的关系要素主要包括方位、重力等。视觉要素主要是指建筑材料表现出来的质感、色彩等视觉特性。

二、环境心理学理论概述

环境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部分,注重环境与人的外显行为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作用,其重点研究对象在于建筑使用者的行为和建筑、环境、城市等宏观要素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作用。目前国外环境心理学的研究主要着眼于三个方面。1.对环境认知的研究。这种方法着重于人们感知所处的物理环境过程,以Lynch的“认知地图”和Osgood的“环境的意义”研究方法为代表。其理论基础在于使用者认知心理学的概念,即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是完整地与对应的知觉相联系的。2.建筑评价。主要针对于建筑师、规划师和环境政策制定者的实用要求而形成,为建筑专业人士提供做出正确决策的信息。3.对个人空间的研究。这种方法主要研究个体使用者的心理感受,理论基础是环境心理学,本文也以此为基础。而迄今为止,它们并未涉及环境认知的研究,在环境评价中所涉也不深。1999年,清华大学教授李道增的《环境行为学概论》中阐释,行为与环境具有紧密的联系,书中对于“观察”这一环境心理学上的重要研究方法作出了技术上的探讨。2000年国内学者林玉莲、胡正凡的《环境心理学》一书中,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建筑与城市规划中的实例,对环境心理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归纳了环境心理学研究内容的主要特点——把环境-行为关系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强调环境-行为是交互作用关系等。

三、办公空间优化设计

良好的办公空间环境是人们得以正常工作的基础。办公建筑空间环境在设计时,就应当考虑并尊重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使办公室员工在忙碌的业务工作中体会到休闲舒适,并提高工作效率。物理环境总体满意度受空气质量、声环境、温度、视野环境、归属感、私密性、办公室布局等多个因素的交互影响;因此,通过对办公室物理环境的人性化建设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从而提高环境心理品质和员工的工作效率,能够从整体上改善员工空间满意度。1.环境质量。1.1人工照明。现代办公空间在光环境的设计中,通常采用低照度的统一照明和高照度的局部照明相配合的形式,并且充分利用自然光线,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的人工照明环境。办公空间良好的采光条件,不能能够刺激大脑皮层起到兴奋作用,并且能够改善使用者的工作效率,提高生理和心理机能。理想的光环境除了满足具体办公作业的照度外,还要根据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做到冷光源与暖光源结合,并且能够自如进行调整,提供令人舒适的视觉环境。1.2声环境。办公空间环境中的声源主要包括人员活动与对话、办公设备和外界声音。具体的物理环境噪声源包括电脑、复印机、电话机、空调等。康奈尔大学的研究发现,在有中度噪声办公室中工作会导致人体肾上腺素水平非常高,长期则会导致患心脏病的概率大幅增加。设计良好的办公空间声环境不仅利于员工工作效率提高,而且有利于防止“办公空间综合症”的出现。有效提高声环境质量可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对公司的归属感。1.3空气流通性。办公室空气流通方式主要分为两种:通过开关窗等方式的自然通风和通过空调等设施的人工通风。此外还有通过花草、盆栽等植物调节空气质量。国外学者的实证调查显示,现实办公室内空气品质中有害物质的种类和浓度从总体上高于室外,有时污染程度甚至高出允许的上限值的2-5倍。在办公建筑硬件管理方面,企业也需要更加重视电梯维修、办公室清洁、空调系统清洗等方面。亚健康状态必然影响到人们对工作的态度和结果,良好的空气质量是办公空满意度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2.服务性能。建筑空间的服务性能包括除室内环境之外的建筑使用过程中提供的服务质量的评价。国外学者采用了不同的评价方式对使用中的建筑进行了一系列建筑性能使用后评价,并总结了相关评价的规则和指标体系。其中较为著名的有美国CBE建筑性能使用评价、美国ASTM标准评价尺度和德国Koblenz建筑性能评价等。本文针对办公建筑中的不同区域,将建筑服务性能按照功能、审美、空间布局和维护管理四个方面进行了整理和研究。

四、结语

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办公向网络化迈进,员工的行为和环境息息相关,所以我们研究办公建筑空间满意度具有一定的显示意义。办公建筑内部空间构成的建立与设计,首先要考虑进行办公活动时的交流、团队合作和空间的适应性。使用者的在内部空间的行为直接影响着空间的结构和设计,人类的复杂行为也要求在设计办公空间时对使用者的行为作出详尽的观察和总结。本文基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从使用者的视角进行研究,其他如成本、技术等方面尚未涉及,分析角度有限,分析层次有待深入。

作者:曹曼 单位:同济大学

参考文献:

[1]许安之艾志刚,《高层办公综合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P4.

[2][意]布鲁诺•塞维.建筑空间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9.

[3]徐磊青,杨公侠.环境心理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4]白旭.建筑设计原理[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5]朱小雷.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6]常怀生.室内环境设计与心理学.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7]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8]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环境心理学调研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795(2013)03-0010-0006

二语习得是人类认知的一部分,语言与认知密不可分,语言处理过程必须运用基本的认知能力已经成为主流观点(DeKeyser&Juffs,2005)。但二语习得不是一种脱离语境和语言使用的孤立活动。认知视角过分强调个体与思维过程以及语法能力的发展,忽略语言发生的社会文化环境,忽视学习者作为活动主体受到内在积淀的文化、历史、规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Kramsch,2000)。很多研究者开始意识到,以往各种理论对二语习得的解释都各具合理性,却又未免偏于一隅。如何将看似矛盾的各种理论融合起来,阐释二语习得相关的纷繁变量,建立一个核心的理论体系?在这一背景下,动态系统理论(Dynamic System Theory,以下简称DST)和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 Theory,以下简称SCT)两种理论框架脱颖而出,成为研究者们近期关注的焦点。

动态系统理论源于应用数学,是关于系统状态转移的动力学过程的理论,其中心课题是把握系统的演变规律。Lassen Freeman(1997)首次将其应用于二语习得。她提出,系统科学与二语习得间有诸多相似之处,如都是复杂的非线性系统,都关注无序到有序问的转化等,因此可以尝试将动态系统理论应用于二语习得。在此理论框架下,语言被视为一个动态系统,语言发展则是一个动态过程。语言学习者作为一个子系统,亦是一个动态系统,由记忆力、注意力、动机等次子系统构成。这些次子系统互相影响,学习者与社会生态系统又相互关联,继而构成了各级系统互相影响关联的整体体系。DST主要由四个核心概念组成:初始状态(initial states)、非重建平衡态(attractor states)、变异(variation)以及非线性(non—linearity)。随后的研究者们利用这四个核心概念阐释了一系列二语习得中的争议问题。

社会文化视角代表性理论包括Vygotsky的社会文化理论和Bakhtin的对话理论(dialogism)。社会文化理论包括思维发展过程分析、人类思维的社会渊源以及符号系统在人类高级思维活动中的作用。其核心概念有临近发展区、支架式教学、中介、私语/内语以及活动理论,对话是Bakhtin思想中的核心概念,“对话关系成了人的社会存在的本质特征”(白春仁,2000:164)。尽管Vygotsky和Bakhtin的理论分别从发展心理学及文学文化的角度阐释语言,他们对语言与文化的很多基本观点却不谋而同,即两大理论均在语言使用、文化发展及自我形成三方面对二语习得有所启示。因此将两者融为一体、相辅相成,可以更好地阐释二语习得中的语言发展及交际互动。

DST和SCT虽然之初不是基于语言教学,但两者都试图将认知与社会视角融为一体,构建理论框架模型,为二语习得理论实践所用,阐释那些单个理论视角未能解决的问题。两者在二语习得中的具体应用、理论背景、研究视角以及方法等方面各有异同。下文将逐一进行比较,希冀从比较中得到二语习得发展的新启示,为建立一个统一的理论模型奠定基础。

1 DST和SCT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

本章将从学习者语言、习得过程、学习环境以及教学启示四个方面讨论比较DST和SCT两个理论框架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

1.1学习者语言

本节主要讨论DST和SCT对学习者在二语习得发展中的语言特征进行的解释验证。

Larsen-Freeman(2005)认为石化反映了DST中的非重建平衡状态。在二语习得过程中,语言系统的有些状态反映了学习者母语的结构特征以及他们对目的语的过度概括,还有些状态(即非重建平衡状态)则是由学习者内部相互影响着的各种变量形成的。它们不断发展变化,具有不可预知性。石化是学习者习得过程中的一个非重建平衡状态,而非终态。因此以往的研究者把它当作静止的现象对待,必然无法从根本上解释描述。DST倡导以动态的视角研究与石化现象相关的各个发展变化、相互影响的变量(语言的、心理语言的、神经语言的、社会语言的等)。另一方面,SCT(Vygotsky,1978)从心智发展的角度解释石化现象,认为石化的产生根源在于语言学习环境的社会本质,即社会互动。Washburn(1998)利用最近发展区理论比较18名被试大学生的习得状况,发现具有石化特征的学生与其他学生间不存在本质差异,只有定量差异,而且并不明显直接。这验证了Vygotsky(1978:64)对石化现象的分析,即“它们已经丧失了原貌,无法从其外部特征判断出内在本质”,因此我们要通过实验寻根溯源,在学习者的最近发展区中找寻石化的本质,而Washburn的研究再次验证了这一假设的可取性。此外研究还表明,与其他学生相比,具有石化特征的学生需要不同类型的外部协助。因而可以从学习者早期的外部协助情况研究他们后来石化特征的产生。总之,SCT强调不要拘泥于学习者现有的语言表现或学习者内在的习得因素,而要在学习者的最近发展区中、在学习者的社会互动中研究石化的根源本质。

1.2习得过程

本节主要讨论DST和SCT对二语习得发展的非线性、个体语言发展的变异性以及母语的影响进行的解释验证。

以往的研究者常试图从学习者杂乱无章的自由变异中找寻系统性,剔除异质的数据或“杂音”,得出二语习得呈线性发展的结论(Dulay&Burt,1974)。研究者们从DST角度出发了Dulay与Burt提出的语素习得顺序呈线性的结论,发现学习者本人、学习者间都存在着语素习得顺序的差异。这是由于影响因素众多,例如语言输入中的出现频率(Larsefl-Freeman,1976)、话题以及学习者的情感因素等。不同研究者各执一词,侧重不同因素,而DST则认为这些单个因素都不足以解释现象,只有把这些看似矛盾的因素融合在一起,才能描述现象背后各个交错复杂的动态因素。SCT则是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构建假设进行验证。Dufva与Alanen(2005)融合Vygotsky的中介与Bakhfin的复调(polyphony)理论,研究了儿童在外语学习中的元语意识,结果发现儿童的元语意识既是个体认知现象,又是社会互动的结果。意识习得并非认知流派所描述的那种从无到有、逐渐递增直至成人期便停止的线性过程,而是一个从社会化实践到自我运用话语的质变。儿童不是一点点地构建起一座“准确系统”的语言大厦,而是内化吸纳各种言语,搭建成自身对外语学习认识的一座座关联度松散的小房子。这一发现与Bakhtin(1981)的主张一致。因为儿童元语意识是一种多元异质的构建,不仅体现了不同的方言、语域与风格,还有在各种环境(家庭、教室、媒体)中积累的价值信仰等。有的构成因素还互相排斥竞争,造成了意识习得的异质动态性。这也体现了个体语言发展的变异性。

DST也强调习得发展的复杂多变体现为学习者个体语言发展的变异性。研究者们解释了语言磨蚀(at-trition)现象,认为语言磨蚀的发展不是线性过程。Meara(2004)利用网络仿真(network simulation)研究了词汇网络中的磨蚀现象,证实了语言磨蚀的发展过程呈非线性的假设,而且还凸显了个体语言发展的变异性。其他研究也表明,受蚀者的外语磨蚀的速度并不均衡,有的人语言能力仅在二语环境中生活几年就耗损很大,有的在20几年后仍能保存完好(De Bot&Clyne,1994;Waas,1996)。而在数据分析方面,Meara(2004)研究的结果中整体平均模式为稳步下降,而个体情况则无一例如此。因此DST倡导语言磨蚀研究不要只关注平均值,更要注意个体语言发展的变异性。

若要研究二语习得进程,就要先确定其初始条件,接着才是影响习得进程的各个因素。以往的很多研究忽视了初始条件的因素,无法准确评定习得效果,也难以合理解释习得进程。DST的关键特征之一是初始条件敏感性,即蝴蝶效应。动态系统的运动和变化完全由初始条件确定;初始条件相近,运动和变化也接近。近年来一系列研究都证实了DST的假设,即二语习得中存在蝴蝶效应。例如,Sparks与Ganschow(1991)发现具有母语学习困难特征的学习障碍(语言发展迟缓、短期记忆与认知困难、学习不易专心、组织摘录重点困难等)是外语学习困难的主因。语音记忆(phonological memory)及母语读写能力会影响外语学习能力。学习者对母语的语音意识cal awareness)及词汇识别能力可以转移到其二语习得能力上。因此,DST从蝴蝶效应的角度解释了母语对习得效果所起的重要作用。而SCT认为,个体通过外部交往活动,将外部言语逐渐内化和思维结合形成内部言语(Vygotsky,1986)。二语习得是一个中介参与的过程,母语则是其中重要的心理工具。具体来说,母语可以协助学习者相互解释学习任务,建立维持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Rommetveit,1985)。学习者间相互提供支架时,母语亦是不可或缺的要素。Ant6n与DiCamilla(1999)总结了母语在学习者进行协作型任务中的作用,并提出其在内在言语外化中的中介作用。因此,SCT从中介的角度揭示了母语在习得过程中(尤其是协作型任务中)的必要性。

1.3学习环境

本节主要讨论DST和SCT对学习环境的解释及主张。DST认为语言习得环境包括学习者的认知语境(工作记忆等)、文化语境(该文化中的师生角色)、社会语境(与老师及其他学生的关系)、物理环境以及教学语境(教学任务、材料)等,是学习者内部及外部动态因素的集合。学习者与环境作为独立的系统,各自变化发展,又不断相互调整,以维持相对平衡。学习环境的变量中,研究者们尤其关注对话互动(conversa—tional interaction)。以往研究发现它对学习者听说能力(Gass&Varonis,1994)、词汇习得效果以及语法习得进程(Gass,1997)等都具有促进作用。它能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可理解性输入,增强他们对语言形式的关注,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进行输出以检验中介语的假设,且互动的过程也符合DST“学习者通过与其所在环境的互动来习得语言”(Larsen-Freeman,2002)的主张。SCT以社会文化视角著称,因而对社会环境的解释更为系统完善。社会环境不仅是学习者语言输入的来源,也是学习者认知能力发展的源泉中。与DST类似,SCT承认学习者与外部环境是密不可分且相互影响的。外部世界影响改变思维机制,思维机制也会影响改变社会文化环境。但SCT更侧重环境的社会文化因素,并把社会文化环境放在习得体系中更为核心的位置。SCT的社会文化环境在二语习得的具体应用分为支架式教学与协作交互(collaborative interaction)。支架式教学为学习者在践习获得技能、概念和理解的过程中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帮助(Gibbons,2003)。学习者间的支架不仅有助于语言输入的交换,而且充实了学习者自身的语言知识(Donato,1998)。

1.4教学启示

本节主要讨论DST和SCT对外语教学的启示。DST认为语法是有意义的动态系统,是语言技能和动态应用的过程,故称为语法技能(Grammaring)(Lars-en-freeman,2003)。准确、达意、适当地使用语法结构的能力是一种需要产生式训练的技能。这种训练要求学习者参与某些交际任务,而学习者必须使用某些结构才能完成这些任务。因而,语法练习应尽量避免那些纯粹形式的无意义的单项练习。教师应让语法在语篇中“动”起来,在使用中“活”起来,即在语境、语篇的基础上把握好“时”(何时教)和“度”(教多少)。还在此理念上构建了包括形式、意义和使用三方面的三维语法(Three-dimension—al Grammar),已在国内外语教学界应用。SCT则非常重视认知的社会性与文化的反拨作用,体现在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测试形式等层面上。课堂作为学习者对话互动的社会文化场景,应采取日常对话的形式(Johnson,2000)。互动是具有真实交际活动特征的对话,与其他形式相比,具有权利的平衡性,给予个体平等机会,有利于发展学习者自主性。在现代外语教育技术的环境下,把利用多媒体、虚拟现实技术创设较真实的语言情境作为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学内容要广泛吸取图片、音响、网络课件等多种素材,使教学内容的呈现与获得从单调的文字形式转变为多种直观生动的形式,使学习活动摆脱了纯文字的单一化呈现,充分刺激学生的眼、耳、手等各种感官,改善人脑获取信息的感官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这种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感知新知识的速度,使学生更有效地理解所讲内容,提高课堂效率,而且会扩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促进学习者言语体裁的多样化发展。在测试环节,教师可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测试软件,如WebCT、Hot Potatoes等,汲取测试软件丰富的多维语境信息的即时展示和快速加工的特点,以模拟真实场景下对话形式的多项选择题的形式,从而大幅提高测试的真实性,有利于测试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考察学习者的潜在发展层次。

2 DST与SCT的异同

首先在理论背景上,DST与SCT都不是基于语言教学的理论,最初分别用于解释物理系统和人的高级心理机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广阔的理论背景使两大理论比那些语言教学的“本土”理论具有更强的解释力(Lantolf,2006)。二者都试图解决Saussure与Chomsky的两分法在语言教学应用中的问题,如语言能力与语言使用。但处理方式又不尽相同。Ellis(1997)认为二者都源于环境中复现的模式频率。能力是对使用的综合总结,使用是能力在动态语境中的激活。过去的种种两分法的界线不应那么泾渭分明。两分法是非此则彼,但二语习得应该是共存共生。一个以规则为基础,另一个以记忆为基础,都不能偏废(桂诗春,2004)。SCT则主张将语言能力与语言使用有机结合起来。二者之间是辨证的互动关系,好比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Johnson,2004)。该理论强调语言运用,因为二语习得不是普遍语言习得能力,而是一种行为。二语能力的获得并不源于语言习得机制,而在于社会环境,在于语言使用。

两大理论对习得过程的理解有相似之处。首先,二者都强调习得发展的复杂多变体现为学习者个体语言发展的变异性。数据统计中的平均值可能蒙蔽这些个体变异性,因此要注意个体因素。而且二者都认为习得发展不是简单的叠加,或是新旧更替。例如,新的语法出现了,旧的体系不会消失,可能会在特定条件下再次作用。Vygotsky将这一特点类比为地质学中的地层,新旧共存,旧的埋于地壳中,特定条件下可能再次显露出来。二者都反对二语习得线性发展的观点(Lamen-Freeman,2002),但却是从不同角度解释非线性。DST主要是从系统的角度理解,系统中元素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指非线性作用,它是系统存在的内在根据,构成系统全部特性的基础。SCT则是从社会、文化、政治、历史和制度环境的复杂多变角度出发。以往的某些理论将社会文化环境视为先验的稳定特征,SCT则强调社会文化环境的动态发展,以及语言发展与社会文化环境发展间的相互作用。

在理论视角方面,DST与SCT都试图融合认知与社会视角,反对Chomsky的天赋论,强调社会文化环境的作用。但社会文化环境在两个理论框架中的分量各异。前者将语言习得视为个体与他人在社会环境中的互动,社会文化环境是整个动态系统的重要部分。但DST并没有明确指出它与其他要素的主次伯仲。SCT不仅将社会文化环境看作认知发展的要素,更是人的心理机能发展的起源(Newman&Holzman,1993)。在SCT的二语习得模型中,社会文化环境具有明确的位置和作用。还有,DST更多是从历时和系统(例如蝴蝶效应、非重建平衡状态)的视角看待语言系统及其发展,因此还突出了其自组织功能。而SCT最初侧重关注人与社会文化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因而主要从对话的角度解释语言、文化和自我。从这个角度来说,SCT更突出人本性,强调人的全身发展。

再次,DST与SCT都将语言与学习者视为一个动态系统,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使二者组成一个更大、更高等级的系统。但前者对系统概念更为宽广,包括语言、学习者、环境等各种相关(历时与共时)的子系统。其中各要素的数量及相互关系都是变化发展的,具有不确定性。而SCT构建了更为明确具体的系统,如活动理论,包括学习者、师生、家庭媒体等社会环境、工具(语言、教学资源等)、目标、结果、劳动分工及规则。他们之间相互作用,都与学习者及社会文化环境相关。二者都突出语言习得中的互动作用。Larsen—Freeman(2002)曾强调,学习者通过与其所在环境的互动来习得语言。SCT(Johnson,2004)认为二语习得的起源是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对话互动。但它们对互动的理解又是不同的。DST的互动是各级系统间相互作用以及系统自身历时发展的综合。因此,这种互动是多极多向的。而SCT的互动受到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影响,更多表现为两两间的对话或对立统一,学习者与语言、语言与环境、学习者与语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