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金融产品创新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4-01 10:10:17

金融产品创新论文

金融产品创新论文篇(1)

可售回股票是80年代在美国资本市场上诞生的一种金融工具。1984年11月,美国著名的德雷克塞尔投资银行(DrexelBurnhamLambert)在帮助阿莱商品公司筹资时首次设计和运用了可售回股票。该投资银行曾因善于创新而名燥一时,曾是美国杠杆收购市场的执牛耳者,其天才收购家迈克尔.密尔肯创造的垃圾债券(JunkBonds)等工具曾闻名于世。虽然1990年由于垃圾债券市场的崩溃和密尔肯的被捕,德雷克塞尔投资银行倒闭了,但其首创的可售回股票却在实践中不断被改进和完善,赋予股票以新的生命力,成为当今国际资本市场重要的金融工具。

可售回股票“售回”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并经历了以下的演变过程:

(1)现金。即持有者将可售回股票售回给发行公司,发行公司以预设的价格付给持有者现金,双方股权关系结束。这是最初的“售回”方式。很显然,以这种预设方式发行的可售回股票,对发行公司来说类似于“或有负债”,所筹集的资金不能列入发行公司的股本金,因而丧失了扩大股本再筹资的优势;另一方面,以现金买回可售回股票无疑会造成发行公司短期内的大笔现金流出,使公司的财务状况恶化。为了避免这些缺点,投资银行家在实践中创造出了新的“售回”方式。

(2)普通股。即持有者将可售回股票售回给发行公司,发行公司不是以现金的方式结算,而是从发行公司获取相当于普通股市价和预设值之间差额的普通股。例如某投资者持有发行公司发行的两年后预设价格为每股20元的可售回股票1000股,两年后该公司普通股市价为每股15元,那么,持有者就可以从发行公司处免费获得500股普通股,原来的1000股可售回股票也将失去“售回”权,这样,此后投资者共拥有该公司1500股的普通股。这种方式对投资者来说,由于二级市场预期效应使股价的调整,“售回”前后其财富量并没有变化,利益不受影响;但对发行公司来说其意义就非同一般:以普通股方式售回的可售回股票就不再是“或有负债”,因而发行后列入股本金是顺理成章的;另一方面,“售回”无须支付现金,不会影响公司的财务状况。可见,普通股“售回”方式比现金“售回”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进。

(3)选择权。即允许发行公司在普通股、现金、优先股和债券四者中选择一种,在不影响投资者利益的情况下“买回”可售回股票。显然,这种方式给发行公司以更大的选择权,使公司能够根据自身的经营需要和财务状况灵活选择最有利的方式“买回”可售回股票,同时不影响持有者的利益。这是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可售回股票的“售回”方式。可见,可售回股票是适应投融资双方需求的不断变化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股票,并在实践中经历了不断创新的演变过程,是投资银行家智慧的结晶,是典型的金融工程产品。

不过,可售回股票的“售回性”是相对的:只是约定在未来的某一时段才能实施,例如如果约定的时间是两年,那么两年之内不能行使,须等满两年后的一段时期内方可;实施是有条件的,必须是同一发行公司的普通股的市价低于预设值时;一旦实施,不管是现金的方式,还是普通股的方式,或者是普通股、现金、优先股、债券等组合或任选一种的方式,“售回权”即告丧失。因此,可售回股票并不是对股票本质的否定,而是在对其功能进行改进和完善基础上的创新,极大地增强了股票的灵活性和吸引力。

可售回股票诞生以来之所以能获得市场的认同并不断发展,是因为它满足了投融资双方的利益。从投资者角度看,可售回股票由于有预设值的规定,因而大大降低了股票投资的风险,使投资者可以放心大胆地购买不了解的股票,有利于首发股票的顺利销售。从发行公司的角度来看,可售回股票能够保证公司股票以较高的价格发行出去,筹集到较多的资金。一般来说,采用这种方式发行的公司多是中小企业,知名度不大,投资者不大了解,而路演(Roadshow)推介的成本又较高,其普通股票较难推销。采用可售回股票就可以避免这些不足,通过预设价值使股票以不低于其真实价值的价格顺利发行出去。公司之所以愿意作出这种承诺,是了解自己公司的真实价值并坚信未来的成长潜力,是经理层信心的表现,从而通过示范效应带动市场投资者的投资热情。

进一步讲,可售回股票的优点和市场效应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可售回股票极大地增强了股权融资的灵活性。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企业“外源融资”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即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现代企业融资理论已经证明,股权融资比债权融资的成本要高。从比较利益的角度看,企业应该优先选择债权融资。但是由于债权融资所筹资金只是一种负债,有还本付息的压力,而股权融资所筹资金则是股本金,没有财务压力,因而一些公司乐于采用。股权融资与二级市场有直接关系,市场火爆时市盈率较高,股票可以溢价发行,会吸引众多公司发行股票。但在市场冷清时,发行溢价小,很可能折价发行,公司一般不愿意进行股权融资。可有时恰恰这时公司急需资金,需要进行股权融资,如果发行普通股,则价格较低,对公司老股东不公平,也不能反映公司的真实价值,不能筹集到足额的资金。而采用可售回股票则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由于有最低价值的设定,使公司的股票能在二级市场低迷时,以较高的价格发行出去,及时筹集到所需的资金。可见,可售回股票比普通股具有同样的筹资功能,且发行不易受二级市场波动状况的影响,从而使股权融资的灵活性和吸引力大大增强。

金融产品创新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4-027-03

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是指商业银行受到外部刺激或内部推动,根据其内在特点开发那些被客户看来是重要的并能极大地增进他们内部价值的各种产品创新的总和。这里的产品包括产品本身和跟进的服务。产品与服务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产品可以独立销售,可以取得收入,形成银行和客户的独立合同关系。服务是产品销售或交易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或步骤,可以是合同中的部分条款,也可以是银行为促进产品销售和交易向客户提供的帮助或额外便利,一项服务与一个或多个产品相关,但多数不能脱离产品单独存在。

商业银行产品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银行各方面人员的协作和共同努力。商业银行产品创新涉及客户需求采集和市场反馈收集、信息的归纳分析、产品概念模型、产品可行性研究、产品功能和流程设计、相关信息系统开发、新产品试点、产品推广和营销活动以及产品后期评价等诸多环节。在这些环节中,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客服人员、产品经理、产品专家,战略执行、研发团队,技术、风险、法律等各方面专家都需要参与,真正实现系统服务功能的提升。正是由于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对其影响因素(前因变量)进行研究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商业银行创新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本文将对国内外商业银行产品创新影响因素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一、国外研究述评

国外学者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就开始关注金融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Easingwood和Storey{1}早在1991年就揭示了关键的金融创新成功因素:内部营销和协同、沟通策略、整体质量、技术优势、市场研究方法、营销网络支持、直邮支持、快速响应等。Brentani{2}发现了包括数十项活动在内的6组关键因素:正式的预先计划和评估,正式和广泛的市场引入程序,支持性和高度参与的开发环境,市场导向、客户驱动、专家驱动的开发过程。Edgett和Parkinso{3}将商业银行产品创新成败的影响因素分为管理层/员工取向、开发过程活动和环境评价三类,具体包括市场适应、组织管理、市场研究、上市有效性、市场潜力、设计测试、员工取向、商业分析、预评估、资源分配和项目更新等11个因素,并构造模型利用这些因素直接预测成败。随着人们将创新成败标准进一步量化为创新绩效,影响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绩效的因素研究逐渐成为主流。Cooper{4}等学者总结了产品优势、营销支持、市场性质、开发过程、企业环境等五类共104个影响金融创新绩效的变量,通过因素分析,不仅提取了财务绩效、加强关系和市场开发三类衡量创新能力的指标,还提取了影响创新能力的11个因素,更进一步衡量了不同因素对不同绩效指标的影响程度。在众多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出现了关于影响因素与创新能力之间作用路径和作用机理的研究。Calantone和Benedetto{5}首先在其研究中指出了产品创新的风险因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关系,并通过建立模型,对组织结构、技术、营销等方面的风险因素与新产品开发成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其模型的基本思想是:组织结构影响技术、营销资源和技能的获取和配置;技术、营销资源和技能又分别影响技术活动和营销活动;进而,营销活动影响市场信息的掌握,市场信息和技术活动共同影响产品质量;最终,营销技能、营销活动、技术活动和产品质量共同影响新产品的开发。其分析结果显示,除营销活动对新产品开发成功影响不显著外,其余影响关系都显著。Kleinschmidt和Cooper{6}关于产品创新风险因素之间及其与产品创新成败的关系的概念模型显示,市场和公司环境共同组成创新项目的环境因素,并作用于产品创新的流程因素和战略因素;项目流程因素作用于战略因素,并最终影响项目的成败。其中,市场因素分为市场吸引力、购买性质和竞争形式等;公司环境因素是指营销、生产、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资源、技能和经验之间的协同以及创新者对此的熟悉程度;新产品流程因素包括产品定义、流程所包含的各种活动以及项目的组织等;战略由产品优势、非产品优势和市场引入战略等因素组成。Athanassopoulou和Johne{7}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金融服务创新过程中的沟通流会对新产品研究成功具有显著影响。Bates and Khasawneh{8}检验了组织学习文化、知识转移氛围和产品创新的关系,发现组织的学习文化会促进知识转移氛围的形成,同时,良好的学习文化和知识转移氛围都会显著地影响组织的产品创新效果。Weerawardena, O’Cass and Julian{9}检验了产业结构和组织学习对创新绩效影响,研究证明在不同的产业结构下,组织学习都能够积极地推动组织的产品创新。Chang and Lee{10}的研究也证明支持型文化和创新型文化对管理和技术创新都有积极影响。Shu-Hsien Liao等学者{11}研究发现组织学习会调节组织的文化和金融业组织创新之间的关系,组织的文化会通过知识获取过程影响到组织的学习和创新效果。

二、国内研究述评

尽管国外有较多学者利用各种定量研究方法深入分析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影响因素,但国内只有极少数研究针对这一主题进行了分析和验证。国内对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产品创新现状、问题、策略等方面的理论探讨,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

1.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现状分析以及未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国内绝大部分研究集中在这一领域,例如,周梅{12}从理论上探讨了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动因,对银行产品创新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梳理,在此基础上,从体制机制、创新策略、组织人力、风险管理等方面,对我国商业银行如何进一步提升金融产品创新能力提出了有关建议。卜亚{13}在分析国内利率、汇率市场化进程、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提高、金融脱媒、银行资本约束等动因的基础上,对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积极效应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银行业产品创新的策略,其中包括:金融创新必须注重风险防范、实施混业经营,促进金融创新、实施金融创新由外力推动向内部驱动转变等。刘凤军和张屾{14}指出中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整合性不强、市场营销与产品研发缺少互动、配套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商业银行产品创新机制、有效实现营销模式转变的对策建议。徐爽等学者{15}在对金融创新和产品设计趋势的研究中,通过分析真实世界行为投资者的风险收益偏好,推导出投资者的配置需求,并针对性地讨论了恰当的衍生证券解决方案,分析发现基金的价值增长过程能够在市场完备化方面发挥基础性作用,真实世界的行为投资者的资产配置可以写成基金的价值增长过程简单期权的形式。

2.商业银行产品创新能力的评价。国内少数定量研究集中在针对上市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评价方面。例如,肖科等{16}利用1985-2002年的有关数据对国有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能力进行评价,认为金融创新力水平是人均利润与人均金融资产占用量的比率。指出国有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力水平由持续下降转向稳步上升,并且与银行经营效率呈高度正相关。曹蒸蒸{17}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现状并界定了商业银行产品创新。提出可以通过创新业务能力、技术水平、人力资源水平、风险控制力四个维度来评价银行的金融产品创新能力。刘星等{18}使用中国上市商业银行2003—2007年披露的48份年报数据,实证检验了公司治理与银行创新之间的关系,该研究使用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中间业务收入)作为衡量银行创新能力的指标。

3.商业银行产品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和影响机制。如前文所述,国内只有极少数学者对这一领域进行了研究。阎洪等{19}从“全球银行”的概念和“价值链”的理念入手,强调新产品创新的价值贡献和重要意义,并且进一步从“链”的角度分析新产品创新机制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于晨曦{20}分别从厂商理论的观点、博弈论的角度和交易成本学说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产品市场存在过度竞争,过度竞争使得商业银行收益率降低,而后商业银行可能降低服务质量,并且影响在金融创新方面能力的提高,其结果变为两败俱伤,提出开展业务、技术合作,结成战略联盟,加大银行间同业协会的作用,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的观点。李建英、冯琴{21}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具体情况,从外部环境、内部行为者和内部动力三方面分析商业银行服务创新的动力,对11家银行样本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战略管理和组织因素对商业银行服务创新起关键推动作用,只有协调各种动力因素,才能促进服务创新的发展。雍灏等{22}通过调查问卷收集了我国金融产品创新的资料,使用结构方程模型的统计分析方法,考察了开发过程、营销因素、市场环境、组织管理和风险管理等关键因素影响创新能力的作用路径和效果,以指导我国金融机构对产品创新风险进行有效控制。

三、研究局限及未来趋势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现有研究中仍存在一些局限和空白,例如:商业银行产品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视角相对单一,没有考虑权变因素和控制变量对商业银行产品创新能力的影响,缺少严谨规范的实证研究等。针对上述问题,未来可能的研究议题包括以下几点:

金融业是典型的知识密集性行业,从知识管理的视角研究知识创造过程和知识管理系统对商业银行产品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分析商业银行中知识管理系统对知识创造能力和产品创新的支撑作用,这将完善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理论,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基于动态能力理论,从吸收能力的角度研究其对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影响。吸收能力这一重要概念自从Cohen和Levinthal在1990年提出以来,就与企业创新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目前,国内外已有大量定性和定量研究分析其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然而绝大多数研究没有针对特定行业或只针对制造业进行实证,极少针对金融业进行研究。由于银行业本质是同质性行业,其产品创新具有一定独特性,因此有必要针对银行业探索吸收能力对商业银行产品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和作用路径,并利用中国商业银行的数据加以检验,只有这样,得到的结论对中国的商业银行才更有指导意义。

基于权变理论,探索权变因素对商业银行产品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目前,对于某些权变因素(如社会整合机制、利益独占性等)和控制变量(银行规模、创新战略等)如何影响吸收能力与商业银行产品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国内外鲜有研究涉及。由于这些权变因素和控制变量可能会影响甚至改变创新能力和前因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而影响到银行创新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对这些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针对商业银行产品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或前因变量的研究,绝不仅仅局限于上述议题,笔者相信还有更多的问题值得深入探索、逐步求证。只有明晰产品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商业银行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创新战略并成功实施,提升核心能力,保持竞争优势。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基于SECI模型的知识创造与银行产品创新能力研究”(2012M510362)]

注释:

{1}Easingwood C. J. Storey C. Success factors for new consumer financial service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ank Marketing, 1991, 9(1):3-10

{2}Brentani U. The new product process in financial services: Strategy for succes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ank Marketing, 1993, 11(3):15-22

{3}Edgett S. Parkinson S., The development of new financial services: Identifying determinants of success and failur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 Industry Management, 1994, 5(4):24-38

{4}Cooper R. G. Easingwood C. J. Edgett S. J. et al. What distinguishes the top performing new products in financial services [J].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1994,11(1):281-299

{5}Calantone R. J. Benedetto C. A. Organizational technical and marketing antecedents for successful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J]. R&D Management, 1993, 23(4):337-351

{6}Kleinschmidt E. J. Cooper R. G. The impact of product innovativeness on performance [J]. The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1991, 8(4):240-251

{7}Athanassopoulou, P. and Johne, A.,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with lead customers in developing new banking produc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anking Marketing,2004, 22(2):100-25

{8}Bates, R. and Khasawneh, S.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Culture, Learning Transfer Climate and Perceived Innovation in Jordanian Organiz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2005, 9, 2, 96-109

{9}Weerawardena, J. O’Cass, A., and Julian, C. Does Industry Matter Examining the Role of Industry Structure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in Innovation and Brand Performance,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6, 59, 1, 37-45

{10}Chang, S.C. and Lee, M.S. The Effects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Mechanisms on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n Empirical Study in Taiwan, The Business Review, 2007, 7, 1, 295-301

{11}Shu-Hsien Liao, Wen-Jung Chang, Da-Chian Hu, Yi-Lan Yueh, 2012, Relationships among organizational culture, knowledge acquisitio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in Taiwan's banking and insurance industrie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2012, Vol. 23, No. 1, 52-70

{12}周梅.金融产品创新:历程、机制与策略[J].财贸经济,2009,(2),69-72。

{13}卜亚.银行业金融产品创新:现状、效应与策略[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5),148-151。

{14}刘凤军,张屾.刍论金融产品创新与银行营销模式变革[J].中国软科学,2008,(2),65-75。

{15}徐爽,姚长辉,赵永华.基金期权金融创新和产品设计的新方向[J].金融研究,2009,(2),185-198。

{16}肖科,夏婷.国有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力的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6,(11),102-103。

{17}曹蒸蒸.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能力评价[J].金融理论和实践,2009,(11)。

{18}刘星,张建斌.中国上市银行公司治理与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6),44-48。

{19}阎洪,刘王君.“价值链”理念和银行新产品创新系统研究[J].金融研究,2003,(1),28-35。

{20}于晨曦.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合作与竞争研究[J].金融论坛,2007,04:34-40。

{21}李建英,冯琴.商业银行服务创新的动力因素——基于调查的实证分析[J].金融论坛,2007,06,19-24。

金融产品创新论文篇(3)

自20世纪初熊披特首次提出技术创新概念以来,对技术创新的研究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社会经济增长中科学技术的贡献越来越大,对技术创新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研究者对技术创新的概念有很多讨论。最早提出“创新”概念的是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他于1911年出版了德文版《经济发展理论》一书,首次使用了“创新”一词[1]。1928年,熊彼特在《资本主义的非稳定性》一文中首次提出创新是一个过程[2]。1939年熊彼特出版了《商业周期》一书,在该书中他对创新理论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3]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NationalSCience Foundation of U.S.A)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起并组织对技术变革和技术创新进行研究,梅耶斯和马奎斯作为研究项目主要的参与者和倡议者,在1969年的研究报告《成功的工业创新》中将技术创新定义成“技术变革的结合”,认为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活动过程,从新思想和新概念开始,通过不断地解决各种问题,最终使一个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新项日得到实际的成功应用。在1976年NSF报告《科学指示器》中,创新被定义为:“技术创新是将新的或改进的产品、过程或服务引入市场。”明确地将模仿和不需要引入新技术知识的改进作为最低层次上的创新划入技术创新的范围中。对技术创新的概念还有很多学者或明白或粗略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斯通曼认为:“只有那些首次在经济活动中得到应用的新的生产工艺才能算是创新。”[4]他们对技术创新的看法侧重于技术应用。

1.2国内对技术创新的界定

傅家骥等提出:“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的组织,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5]

1999年8月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也提出了技术创新的概念:“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是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前提。”

2. 融资理论

2.1国外研究现状

经济发达国家的企业发展及对企业发展的研究和管理政策都早于我国,这些研究以及各国企业发展的历程显示企业都遇到了融资难的困境。20 世纪50 年代,著名经济学家莫迪格利安尼和米勒(MM)首次提出了现代资金结构理论即MM 理论[6];70年代,权衡理论的提出进一步推动了MM 理论的发展,考虑了税负效应与债务融资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进入80 年代,随着经济学的发展,学者们把信息经济学中“不对称信息理论”引入到融资领域,大大地丰富了人们对该问题的理解,对企业融资困难的研究空前拓宽。在此期间,也出现其他一系列企业融资的理论。Jaffee和Modilian(1969)认为:银行的信贷供给曲线类似工业产品一样按标准的利润最大化原则来决定[7]。Dewatripant 和Maskin(1995)认为银行对企业信贷中产生“预算软约束”问题,导致了银行更趋于“大客户”的业务[8]。Hodgman(1961)[9]和Martinell(1997)认为企业多属“双短”企业即信贷历史较短与经营时间短的企业,企业信贷的历史信用不足,从而得出企业必然面临银行的信贷困难的问题。

上世纪70 年代初,爱德华·肖和罗纳德·麦金农等经济学家,在世界银行的资助下以发展中国家为样本,提出了著名的“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在“不对称信息论”的基础上,斯蒂格利茨和温斯在1981 年发表《不完备信息市场中的信贷配给》论文,阐述了商业银行信贷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并解释了“信贷配给”现象,提出了信贷配给理论[10]。这些学者认为,即使有政府的干预,信贷配给仍会作为一种供需中长期均衡现象而存在,从而不利于企业融资。上述从企业资本结构角度阐述了企业相关的融资理论。

2.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企业发展研究的文献颇多。经济学家张维迎(1994)通过对台湾企业融资问题的考察中发现:企业规模越小,越难从金融机构获得融资支持,在企业规模与其从金融机构融资以及融资大小上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11]。他还认为,一个企业的融资结构至少受三方面因素的制约:①该企业所在的市场化程度(如金融市场的发育状况);②该企业所在行业的行业特征(如市场需求的稳定性,有形资产的比例);③该企业自身发展的特征(如企业规模大小,经营者的能力)。徐洪水(2001)认为,企业与银行之间的融资关系,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一种不对称信息下动态博弈的过程,通过分析发现:在有良好的信贷支持系统(担保抵押体系)或高效的司法制度下(从制度经济学与信息经济学两个角度),能有效降低银企交易成本,获得银企双赢,反之相反,会加剧企业融资缺口[12]。王宣喻和储小平(2002)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信息传递机制对私营企业融资决策的影响。他们认为:从完全竞争的市场角度,如果不考虑资本市场资金拆借的利息成本和执行成本,那么影响企业企业融资决策的主要因素是各层级的信息披露机制,越是高层级的资本市场,要求企业披露有关经营方面的信息就越多[13]。而在现阶段,企业经营信息的披露会给私营企业带来潜在经营风险,因此企业更多地依赖低层级资本市场(该方式资本成本较高)提供资金支持。陈晓红等(2005)认为设立企业互助担保联盟通过委托专业化担保机构运作,或由中小银行直接介入互助担保机构的运行能够较好地解决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信誉问题[14];我国应积极鼓励企业组建互担保组织,并因地制宜地采取适宜政策激励这些组织健康发展;陈晓红还认为在经济转轨时期,企业的融资结构与需求会随着企业成长阶段的不同而呈现周期变化,企业权益与债务融资的渠道也因此会多种多样,不同的发展阶段也应有不同的来源。

3.金融衍生品与技术创新融资

金融产品创新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08)05-0083-04

一、上海金融集群内的中资银行创新模式博弈模型分析

(一)金融集群的内在特点

金融集群因其所处产业和产品的特殊性,有其区别于传统产业集群的内在特点:

1、金融产品有其内在的属性特点。金融产品具有同质性、技术信息易模仿、易复制的特点。银行在金融创新的时候,研发出了能满足个性化市场需求的产品,但是由于金融产品本身所固有的特点,很快会扩散到同行,从而成为标准化的金融工具。如果金融产品只含有一些普通的技术信息,其他银行不必采用研发活动就可以推出这种产品。如果金融产品拥有的只是技术不太复杂,而是有形的功能性完善或无形的服务指标提升,那么其他银行只需要集中力量投入到研发的某个环节,就可以推出与之类似的产品。

2、金融市场份额的特点。银行在推出金融产品的时候,其主要原因在于争取市场份额,并获得利润。由于银行在研发的成本与研发的回报收益上是由市场参与者原先占据的市场的份额所决定的,并不是由创新能力和创新动力所能决定的,因此银行原有的市场份额对其参与金融创新的积极性有着很大的影响。

3、金融创新后的成本转换。成本转换虽然与市场占有率有关,但是反应在财务上更加明显。保持产品研发和执行一套可行的系统性研发策略,意味着银行要花销一大笔科研开发投资和担当较高的研发风险。而当这种经过系统性研发出来的金融创新产品推出市场的时候,可能会面临着市场销量或价格跌落的危险。同时由于一部分员工不能适应新技术的要求而被辞退,可能会导致银行本来的配套协作网络、资源网络、信息网络、销售网络乃至内部管理流程体系需要重构。

(二)博弈模型的假设条件

本文结合金融集群的特点,运用博弈模型对上海中资银行的金融创新模式选择展开研究。为了简化模型的分析,作如下假设:

金融产品创新论文篇(5)

【关键词】

金融产品创新;银行营销模式;问题与对策

一、前言

对于银行而言,金融产品是其盈利的基础保证,只有加强金融产品创新,才能为银行盈利带来新的发展动力。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我国金融市场竞争压力逐渐加大,对银行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由此可见,我国银行要实现盈利和发展,必须创新金融产品和变革营销模式,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然而,银行在金融产品创新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不利于银行发展。对此,有关部门应对问题深入分析和提出解决措施。

二、金融产品创新与银行营销模式变革的必要性

(一)银行创新金融产品是营销模式变革的反应在银行营销模式变革中,必须创新金融产品,进而为银行提供充足动力。由此可见,金融产品的创新是银行变革营销模式的真实反映。对于银行而言,其营销手段相对较多,如创新产品、调整金融产品价格、加大宣传力度、重视培训等。基于多样化手段的营销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银行经济效益。就银行营销模式变革而言,无论采取何种营销手段,都以金融产品为基础条件,其最终目的是为金融产品而服务。由此可见,银行创新金融产品是营销模式变革的重要反映[1]。

(二)银行竞争压力较大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银行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因而对银行创新金融产品和改变营销模式有着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银行不仅面临着国内银行业的竞争挑战,而且外资银行对其产生较大的影响。长期以来,银行发展中积累许多经验,能够为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但银行运营成本仍然相对较多,不利于银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银行金融产品而言,其种类多样化,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银行带来诸多经济利益,但其营销手段仍然处于劣势地位。首先,外资银行的营销模式更为多样化,能够针对不同目标市场而设置具有差异性的营销手段,使营销更具针对性、有效性;其次,外资银行有着品牌战略优势,对客户有着较大影响力;最后,外资银行的创新能力良好,能够及时对金融产品进行创新。基于此,我国银行要提高自身竞争实力,必须创新金融产品和改变营销模式,以更好应对激烈的竞争[2]。

(三)金融产品创新和营销模式改变适应社会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和营销模式变革有着更高的要求,只有如此,才能确保银行始终保持与时俱进性。金融产品是银行盈利的重要保障,为客户提供金融产品服务,有助于吸引客户眼球,使之为银行带来商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带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银行客户对银行金融产品有着更为多样化的需求,对银行而言,既是发展机遇,又是挑战。基于此,银行必须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变革营销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推动银行的发展进程[3]。

三、金融产品创新中的问题

(一)金融产品研发能力不足目前,我国银行金融产品中,其研发能力相对不足,导致金融产品创新的发展进程较为缓慢。首先,在金融产品创新中,其针对性不强,不能满足客户对金融产品的实际需求。在金融产品创新中,相关人员以银行利益为主导,未能充分了解客户对金融产品的实际需求,导致营销模式变革难以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银行创新金融产品时,应实现技术与产品的结合,以加快金融产品转型。然而,工作人员在金融产品创新研发中,未能与技术有效融合[4]。

(二)金融产品配套机制不完善对于银行而言,在金融产品创新中,其配套机制相对不够完善。首先,未能针对金融产品创新而设置专门的组织,导致银行金融产品创新中缺少“领头羊”,未能对金融产品创新工作负责。基于此,银行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能力相对较差,在一定程度上阻碍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步伐和降低银行经济效益。其次,缺乏专业型人才。金融产品创新工作中具有较大的学问,对专业人才有着更大的需求。由于专业人才的素质水平高、业务能力强、营销意识具有创新性,因而能够符合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实际需求。然而,银行的专业性人才相对较为缺乏。

(三)金融产品整合力度不够银行对金融产品的整合力度相对较小,难以充分发挥金融产品创新的优势。首先,工作人员未能对金融产品进行整体规划,导致金融产品的分散性特点较为突出,而银行各部门工作人员之间不能有效协同合作,难以充分发挥银行的竞争优势,且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其次,银行对产品缺乏有效的管理,其管理体系不够健全,未能为工作人员提供重要的工作依据,同时银行的品牌建设水平相对较低,对银行金融产品创新产生不良影响[5]。

四、银行创新金融产品和营销模式的对策

(一)提升银行的营销能力为进一步转变银行营销模式和加强金融产品创新,银行必须提升自身的营销能力。对此,银行采取交叉销售模式具有必要性,不仅能够增强银行的竞争力,而且可以提升金融产品服务能力和经营效率。首先,充分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通过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有效分析,并针对实际情况而开展具体的金融产品服务活动。其次,基于交叉销售模式的营销手段,能够最大限度了解客户的购买习惯、实际需求等,进而对客户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营销手段,以促成交易。由此,银行的营销能力得以提升[6]。

(二)进一步完善金融产品配套机制银行发展中,金融产品是其经济效益实现的关键,但加强配套机制建设尤为重要。所以,银行应进一步完善金融产品的配套机制。首先,建立和完善信息管理系统,不仅能够为银行内部员工之间提供知识经验交流平台,而且有助于客户经理与客户之间的沟通,对了解和预测客户需求、发现目标市场等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由此,银行工作人员不仅要收集与金融产品相关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动态分析,而且要明确金融产品的生命周期,及时调整,以提升金融产品的价值。其次,针对银行员工而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激励制度。通过绩效考核,能够对银行工作人员工作能力进行测评,且能够激励员工不断充实自我和端正工作态度;通过激励制度,银行可以开展人性化管理工作,激发员工创造能力,对金融产品创新和营销模式变革发挥着积极的作用[7]。

(三)对金融产品与营销结构加强整合银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对金融产品和营销结构加大整合力度。首先,银行工作人员应增强对金融产品创新的认识,进而坚持正确的创新思想观念,以推动金融产品的创新发展。对此,银行工作人员应立足于市场营销角度,对金融产品实现分类重组,以提高金融产品的服务能力,对客户有着更多的吸引力。另外,银行工作人员应完善营销机制,重视各部门工作人员之间的联系性,提高员工间的协同合作能力。其次,进一步完善产品经理制度,指派专人担任产品经理,既了解不同客户群体对金融产品的实际需求,又制定具有差异性的营销策略,能够使银行金融产品服务更具针对性,有利于增加银行经济效益。最后,银行积极推广一站式服务,即客户购买金融产品过程中,只需与一个客户经理进行沟通和交流即可,而客户经理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基于此,不仅能够加强金融产品创新与营销模式变革之间的联系,而且能够提高客户的信任度,对提高银行服务能力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四)加强管理在银行发展中,加强管理尤为重要。金融产品是银行获取经济利益的重要保障,只有创新金融产品,才能为银行提供经济的源泉。所以,银行相关工作人员应进一步加强对金融产品创新的管理。首先,建立和完善金融产品创新管理制度,为相关管理人员提供重要的工作依据。对于该制度,目前主要采用两种类型,各具优劣势,对银行发展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集中式的成本低,且具有集聚效应,有助于金融产品的统一营销,但其市场运作的效率相对较慢。分散式管理模式,能够实现专人或专部门的管理,其市场运作效率较快,但成本相对较高。所以,银行应结合发展实际而兼顾集中式与分散式管理模式,制定切合实际的管理制度。其次,对金融产品的创新采取分级授权措施,不仅能够加快金融产品更新的速度,而且可以降低营销风险,使相关部门对金融产品进行分级授权管理。基于此,银行的金融产品创新管理更具有效性[8]。

五、结论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既为银行带来发展机遇,又使其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金融产品是银行盈利的保障,只有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才能对人们有着更大的吸引力,进而促进银行的快速发展。对于银行而言,金融产品创新是其营销模式变革的主要表现,能够为银行带来新的发展动力。目前,虽然银行金融产品创新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但随着银行等部门人员的不懈努力,能够提出有效策略,推动银行营销模式的变革进程。

参考文献

[1]闫秀坤.金融产品创新与银行营销模式创新的探究[J].中国外资,2013,09:12.

[2]周辉.论我国商业银行营销模式的变革[J].未来与发展,2012,08:95-97.

[3]李萍.商业银行营销策略:国际比较与对策建议[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10:40-41.

[4].湖北村镇银行营销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仙桃北农商村镇银行的调查[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0:38-40+55.

[5]王德静.客户需求差异化与商业银行定制营销[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07:41-43.

[6]赵辉.关于构造我国商业银行品牌战略的思考[J].金融论坛,2013,03:44-49.

金融产品创新论文篇(6)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具有导向、凝聚、约束、激励、调适和辐射的功能,是保证企业制度与企业经营战略实现的重要思想保障,是企业制度创新与经营战略创新的理念基础,是企业活力的内在源泉,也是企业行为规范的内在约束。

1、我国金融企业企业文化的现状和问题

我国金融企业的企业文化至今仍处于转型升级的起步阶段,各种理论极其零碎。而近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也暴露了我国金融企业的很多不足之处,这也要求我们更加重视金融企业文化的建设问题,通过金融企业文化引导、约束、凝聚、激励企业成员,调试矛盾,辐射社会大环境,进而影响整个社会,促进金融企业健康发展。

1.1、金融企业对企业文化重视不够,金融品牌缺乏保护

金融企业对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将它作为一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工作整合到企业战略中,认为企业文化可有可无,只要抓好经营工作就行,致使金融企业都普遍存在短期行为,在企业文化的组织管理方面主动投入少,被动应付多,从而使企业文化传播力度不够,影响了企业文化的建设步伐。

目前金融产品与服务的个性化名称屈指可数,而注册商标更是寥寥无几。据报道,我国申请商标并已获得初审公告的个案已超过123万件。其中,金融服务类仅占500件,这说明我国金融企业的品牌保护意识不强。

1.2、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经营管理相分离

金融企业企业文化说到底也就是金融实践的文化,它产生于经营管理实践,又指导经营管理实践。但是事实上,有些企业却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某个专门部门的职责,这种想法割裂了企业文化与经营管理的联系,使企业文化建设与经营管理工作变成两条平行线,没有结合自身企业的特点,没有在深层次上挖掘金融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文化建设与实践相脱节,不仅影响了企业文化建设,也使经营管理工作失去了正确的导向。

1.3、企业文化内容陈旧,产品定位同质化

创新是制度管理的必然要求,如果企业形成了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精神,发展战略及管理理念,就能产生强大的团队向心力和凝聚力,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推动企业经济实力持续发展。打造金融品牌的初衷,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避免产品同质化,可事实上国内金融企业市场定位大同小异。不论金融企业如何定位,最后似乎都只停留在一句口号上,在服务人群、业务提供上并没有本质差别,而在品牌认知上,中国对外资企业的认知度正逐渐上升。

1.4、企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缺乏企业文化的认同感

金融企业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个人品质修养参差不齐,金融企业的员工没能达到“干一行,爱一行”的理想效果,企业人员无法融入企业中,团队就变成一团散沙,企业各部门之间就得不到协调发展,再恶化下去就形成企业内部的恶性竞争,再加上部分金融企业领导者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错误认识,使企业对员工的教育形式单一且枯燥乏味,不仅没能让员工认同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反而还产生了排斥心理,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亦不容忽视。

2、完善企业文化,提升金融企业竞争力

2.1、建立企业文化理论体系,完善金融企业制度,强调金融企业品牌意识

整合各种金融企业企业文化理论,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积极培育企业文化核心价值理念,建立符合自身企业的企业文化,积极建设金融品牌,重视人才培养,创造客户价值。以上乘质量支撑品牌建设的同时也要培养文化创造力,对金融产品文化进行细化、丰富、美学设计、个性化和民族时尚化的同时要注重文化的创新,构建金融企业文化理论体系,树立金融企业品牌意识。

2.2、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与先进的经营管理理论和营销理念相结合

企业要根据自身实际和经营目标等具体情况确定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理论,这种理论要体现企业的经营思想,并得到员工和社会的共同认可,形成企业核心价值观,并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始终,可以让人从中获得一种健康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力量,从而激发起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科学的金融企业价值观的指导下,建立以市场为导向,创新为手段,客户为中心的管理体系以及建立客户满意度和客户忠诚度为主的考核体系,以实现商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改进金融企业管理和服务,进而取得良好的经营业绩。

2.3、增强企业文化创新力度,提升金融企业竞争力

增强企业文化创新力度不仅需要创新人才机制,形成能够吸引、留住并发挥人才潜能的良好企业文化氛围,又要创新竞争机制,在金融产品开发、客户服务等方面进行创新,还要创新教育机制,加强理想信念和法律法规教育,提倡和谐发展,更要创新经营机制,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增强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缩小与其他金融企业的差距,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

2.4、建设企业文化,增强员工的企业文化认同感

金融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因此金融企业要在企业价值观的指导下制订招聘要求,在招聘过程中选择对本企业文化认同度较高且具有职业道德的人员,对被聘者进行严格的培训和企业文化的传播,同时也应改革用人机制,反对用人唯亲,支持用人唯贤,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和品味,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金融服务。

企业文化在我国的发展虽然仍存在重视不够、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等一系列相关问题,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进行有意识地改革,金融企业将在优秀金融企业文化的指引下,必将走向差异化竞争力的道路,最终求得共赢。

参考文献:

[1]李冬平,白庆祥.文化决定成败――中外企业文化镜鉴案例教程[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

[2]李义奇.国内银行服务管理问题探讨[M].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年

[3]陈少峰.企业文化与企业伦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4]陈青.浅谈企业文化建设[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2.01

金融产品创新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F039;F1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2)05-0010-05

虽然目前西方的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从实质上看,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导致的经济危机,但其产生也有其流通领域的直接原因。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是主张对经济危机实行标本兼治的理论,它既主张在基本经济制度方面用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铲除经济危机产生的制度根源,也主张在经济政策方面让各种金融创新和政策工具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所以,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为指导,面对西方的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我们既要在生产分配领域的基本经济制度方面应对其冲击,也要在流通领域的金融创新和政策工具方面应对其冲击。本文将依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探讨西方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的政策应对方法。

一、以金融创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

西方的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起于美国在金融创新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住房抵押贷款大量违约,发展到大型金融机构瓦解重组,信贷紧缩造成经济严重衰退,引发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负增长。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爆发以后,很多学者指出,金融创新所形成的金融衍生工具在其中起了很多作用,若没有衍生工具的存在,单纯房地产市场的下跌不可能引起如此强烈的连锁反应。要应对西方的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就要吸取其教训,限制金融创新和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

这种观点虽然有一定道理,但不够全面。金融创新和金融衍生工具本身所具有的分散风险、对冲风险等基本功能,只是次贷的衍生过度导致了它们脱离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又没有完整的信息披露和透明度,加上政府的监管空白和评级机构的“火上浇油”,投资者已经无法识别衍生工具应有的风险,才引发了次贷危机以及以后的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西方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的爆发以及影响不能归咎于金融创新和金融衍生产品,对于这一工具的不当使用,让它们没有很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才是引发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的直接原因之一。

实际上,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金融创新泛指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上出现的一系列新事物,包括新的金融工具、新的融资方式、新的金融市场、新的支付清算手段以及新的金融组织形式与管理方法等内容。金融创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创新给金融市场带来了活力,为金融机构创造流动性、拓展利润来源,同时也不断满足市场上不同类型的投资者、投机者对于保值、增值等目的的需要。住房抵押贷款相关衍生产品属于金融工具创新范畴。金融衍生工具具有风险对冲性、虚拟性、复杂性、杠杆性、连锁性等特性。

一方面,金融衍生工具可以有效地分散和对冲风险。例如住房抵押贷款,商业银行等放贷机构通过资产证券化将流动性较差的住房抵押贷款打包出售,换取现金资产同时收取管理手续费,从而分散和转移风险;投资银行则通过将证券化产品重新切割、打包,经过评级机构的信用增级后再出售给对冲基金、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从而也可以分散和转移风险,并且锁定收益。同时,在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的基础上设计和发行的各种衍生产品和基础产品一起为市场提供了更为多元化的投资工具,满足了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的收益需求。

但另一方面,金融创新和金融衍生工具的虚拟性和杠杆性放大了风险。金融衍生品具有“虚拟性”,它附属于贷款、股票等基础资产,它的价格取决于投资者对于基础资产产生的未来收益的预期,这导致了金融衍生品的价格比基础资产更加不确定,风险也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一般都是保证金制度,具有高度杠杆性。少量的资金就能进行大规模的交易,这在对冲、管理风险,放大收益的同时,也进一步放大了风险。金融衍生工具的复杂性导致了信息不对称,风险变得更加复杂。金融衍生产品是通过对基础产品的各种组合处理而形成的,这种处理要求有高深的数学方法、数理模型并运用电脑信息技术。这就导致基础金融产品在经过层层切割包装后变得不透明,投资者和基础金融产品持有者之间出现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投资者已经无法得到足够的信息去评价衍生产品的风险性和收益性,从而导致风险更加复杂和难测。金融衍生工具的这种连锁复杂机制导致了它们极有可能脱离实体经济的发展,引发经济危机。

金融产品创新论文篇(8)

关键词:金融;促进;实体经济;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4

一、金融创新分为宏观、中观以及微观的层面

金融创新中的宏观论是指金融发展可以简单概括为创新史。这种较为宏观的思路可以把所有金融业的重大发现都归纳为是金融创新的表现。宏观上的分析使得创新在范围上变得更广和时间上的跨度更大。金融创新在中观层面的归纳可以分为是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以及制度创新。这种归纳方式使得金融创新相比于宏观更加细分。已经涉及到一些具体的创新的过程,这种过程造成了产品开发制度改变和技术层面的改进。而当创新从微观的角度展开的时候,金融创新主要指的还是金融工具上的创新。

二、金融创新的概述

1.金融创新的内涵从1970年以后,金融已经成为了社会经济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其作用还在不断的强化中。与此情况相适应的是,金融创新也开始逐步拓展开来,这是社会发展潮流的驱动,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关于金融创新的含义,目前在国内外尚无一个统一的解释。关于金融创新的定义,是由著名经济学家Schumpeter在《Theory of Econoforc Development》中所下的定义:创新是指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也就是企业家对企业要素实行新的组合。按此观点,金融创新包括技术与组织管理上的创新,二者都可以造成生产及供应函数的变化。

2.金融创新的特点

熊彼特分析了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将创新归纳为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动力。他认为经济的循环是静态的流转过程,而经济的发展是经济本身的不连续的动态的变化与移动。均衡稳态的提出证明了经济需要的是稳定的发展,排除了各种偶然的因素的干扰,经济发展还是被证明需要创新才能够不断的创造新的结构,使得原来的结构发生变化来推动资本的发展。

从另外一个角度,熊皮特依然可以证明了创新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变化,经济里各个周期的变化都可以从经济的创新当中找到答案。虽然金融创新打破了固有的均衡,但是带来的重新组合的各个要素可以使得利润提升。从社会的发展可以得到佐证,就是当一个企业家通过创新带来了更多的利润,大部分的厂商都会模仿,使得创新成为一种高潮,但是随着经济变得繁荣,创新的机会变得减弱,经济出现了衰退而创新随着减少,这可以证明创新是和经济的发展属于同一波段。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中,N.D.Kondratieff周期,Juglar周期和Jkitchin周期都与创新的时间以及影响的力度紧密的相连着。

3.金融创新的理论基础

个人认为设计到金融创新所必需探讨的就是金融创新概念的来源,发展和流派。这里主要讲到的是西方形成的不同的流派这是西方学者通过对金融创新的探讨得出的不同的结论。

(1)约束诱导型金融创新理论

这种理论是美国的经济学家希尔伯在《金融创新的发展》一书中提出的,希尔伯认为金融创新是微观金融组织针对外部的约束和管制采取的一种自卫的行为。当金融机构面对的政府控制管理的时候,由于外部的压力使得金融组织的效率变得不高,因此金融机构不得不需求解决办法防止损失扩大。另一方面也会提高金融机构的机会成本,这些都迫使金融机构实现内部调节。企业必须采取手段去提高内部的运营效率来弥补损失。金融创新因而产生。

虽然这种理论很好的解释了企业进行金融创新的目的和动机,但是并没有关联到其他的企业以及市场,而且无法说明由于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引出的金融创新。同时该理论的解释很容易使得金融创新被简单的定义为逆境创新从而使得金融丧失了本身的特性和个性。

(2)制度改革理论

该理论将金融创新与经济制度改革相结合,把所有的金融领域发生的与经济制度改革有关的变动都归纳为是金融创新。因此政府出台的各项相关的政策以及金融改革的措施不会被定义为金融压制反而会被理解为是金融创新。该学派将制度创新的步骤当作是金融创新应该有的步骤,即形成第一集团,由之提出方案后进行筛选。在第二集团的介入后,两个集团共同实现创新。大部分情况下我们所理解的行为主体为金融监管当局即政府。这是在市场未充分发展并且存在各种拒绝金融机构介入情况下的必然结果。

制度学派同样不否认沉没成本的存在,并将之归纳为是创新过程必须克服的对已经形成的路径的依赖的必然损失。已有的制度的形成及实施时间越长,投入新的制度的成本和风险也越大。因此创新过程中,需要考虑各种风险并处理好各种应对措施使得新的路径对旧有的冲击不是不可接受。也不至于引起国家的混乱。

(3)规避管制理论

由E.J.Kane提出的规避管制理论。该理论认为金融创新是由于银行为了获取利润同时又要回避金融管制的过程。管制实际上是政府向金融机构征收的隐含的税收,因此减少了金融机构的盈利性活动以及利用管制以外的获利机会。Kane认为,规避创新是回避各种金融管制的行为。在市场力量和内在结构的双向的要求中,对金融制度进行回避的过程产生了金融创新的行为。规避管制理论其实是综合了以上的两种理论。对于约束理论持同意的观点同时也同意了制度改革理论。但是相比于其他两种理论,Kane的理论更加关注了外部环境对金融创新的影响。但是该理论认为制度创新总是向管制型发展但是现实是不断让位与市场创新。

(4)交易成本创新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是由希克斯和汉克斯根据金融创新的支配要素是降低交易成本提出的。意味着降低交易成本变成了金融创新的首要要素。交易成本的降低决定了金融业务和金融工具是有实际的意义的。金融创新实质上是科技进步导致交易成本降低的过程中产生的。

交易成本的概念,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交易成本是在买卖金融资产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另一种交易成本包含以下方面,即低收入经济个体持有货币的原因是为了避免风险。其局限性在于把金融微观经济结构变化引起的交易成本下降作为金融创新的源泉,但是却因此忽视了其他因素的干扰。

三、国内外创新现状

1.国内创新现状

中国学者所定义的金融创新是金融体系内对于各个要素之间的重新组合所引入的新事物,并将金融创新归纳为三种类别,分别是金融制度创新,金融业务创新和金融组织创新。目前我国的金融创新与之前的状态相比已经是取得了显著的突破,在组织制度方面已经建立了中央银行统一体制,形成了四家国有商行和十几家股份制银行为主体的银行体系;初步的形成了多元所有制体系以及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体系。并且初步建立了外汇市场,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金融市场方面,建立了多种类、多层次、初具规模的金融市场体系。货币市场由商业票据,同业拆借和短期政府债券为主建立的;同时建立了外汇零售市场、外汇批发市场、外汇统一市场;在资本市场方面,建立了以承销商为主体的一级市场和以上海深圳交易所场内交易为核心、以城市证券交易中心为,各地区券商营业部为网络的二级市场。在金融业务方面,负债业务出现了保值存款,商业票据,回购协议,CDS和政府长期债券,企业债券、金融债券、股票、受益债券、股权证、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等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金融工具。在金融技术方面,金融机构的电子化装备的水平不断的提升,电子信息技术广泛的运用、已经可以说是开始实施了广泛的全面的电子化。

在中国的中商业银行创新可以说是衡量经营水平和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准。在各方面我国的商业银行都进行了一些创新上的改变。在组织制度方面,在完成了四大国有银行的改造之后我国形成了一个拥有多重所有制的银行体系。这种体系的好处就是使得我国的国有经济体制发生了转型而同时也提供了一些创新的机会。

2.国外创新现状金融

在熊皮特离世后,一些西方的经济学家开始把他的理论引入金融领域,这正是由西方的金融业的发展所造成的。但是西方的经济学家对于金融创新的概念还是具有分歧。有些文献甚至不会对这一概念进行解释,比如Frefric s Mishin所写的《货币金融学》的教材就是如此。西方的银行创新已经使得银行具有了相当的竞争力,主要是银行生存主要就是依赖于业务的创新为主。现在西方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主要包括了负债业务的创新,资产业务的创新,表外业务的创新和服务方式的创新等。对于负债业务来说,负债业务的主要形式是存款,所以西方的商业银行在不违背现在的银行政策的条件下,尽可能的增加存款客户和存款的总额。手段包括增加活期贷款的收入吸引存款,给定期存款增加足够高的流动性和灵活性以及,设定新的账户并给予新的账户足够的综合功能。三种功能都可直接增加客户存款吸引大量的目标客户。关于资产业务方面的创新主要体现在贷款形式的创新,进入投资银行业务领域和将贷款业务与证券业务一体化。这三种方式可以给顾客提供足够的便利,充分发挥了银行的灵活性,创建了许多新的发行方式。第三种是表外业务的创新,这种创新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指创建和从事衍生金融产品交易,这些衍生产品诸如期权期货等。第二个方面是将银行的表内业务表外化。如备用信用证的使用和贷款承诺等。在服务上的创新西方的商业银行也进行了不错的尝试,他们开设了各种各样的金融创新服务,满足了顾客各种各样的需求,这样使得顾客几乎没有满足不了的服务。总体来看,西方的金融创新的体系较为完善,开始金融创新的时间也很早,现在各方面也趋于成熟,金融创新对于他们已经不是指标或者是为了创新而创新,和我国这种功利的想法完全的不同。西方已经可以做到发挥银行本身的优势,,实现了资产的安全,流动性,盈利等能动行为。

四、我国的金融创新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来看,我国的创新还是处于较低的层次。主要的表现在,一:吸收性的创新多,原创性的创新少;金融工具大部分是直接从国外引入的,即使是自己原创的也多多少少是模仿国外的优秀产品模式,真正原创的金融工具实在是少之又少。二;数量扩张方面的创新多,质量方面的创新少。以银行卡为例,今年来国内银行卡业务的发展十分旺盛,在经过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后,银行卡的数量虽然客观,但是使用效率不高、使许多银行卡没有发挥作用成为废卡。三:负债类的业务创新多,资产类的业务创新少。对于各家银行而言,存款业务的金融创新花样繁多但是贷款业务方面则显得有些匮乏,因为贷款是金融机构的垄断业务所以创新的动力明显的不足,因而创新明显少于存款业务四:沿海的城市的创新较多而内地的城市创新较少。这和一个城市的多元文化以及接受外来事物的能力水平有关。沿海城市明显发展快速,接受外来的先进经验较多。相对而言的金融管制对于沿海城市也有较大的弹性系数,内陆的弹性明显不足,行政体系僵化。在金融业务和金融创新方面,沿海的城市率先作为试验田,之后再逐步向内陆城市推广。第五,外力推动的创新较多而内部推动的创新较少。我国的金融创新的推动力主要是来源于体制改革等外部因素推动的,央行的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的改革与创新已经成为金融机构微观创新的主要外部推动力,而金融机构及创新主体的创新动力明显不足。第六,追求盈利的创新较多,在风险防范方面的创新较少。现在推出的许多产品都是力求盈利而忽视了风险防范方面的创新,比如互换交易、期权交易等创新在我国人名币业务方面的发展还是相当的缓慢的。显然,中国的金融机构还不够重视这方面的金融创新。

2.问题的成因

实体经济的融资现状与成因分析:

(1)实体经济的融资现状

2012年以来,实体经济即产业部门的融资渠道长期受到各方面的遏制。虽然一度有较快的货币扩张的政策,也未能给实体经济带来多少裨益,全国范围内的企业面临缺贷、愁贷。企业实现了几何倍数的销售数量的增长,却未实现总销售收入的提升,陷入了产品售出但也拿不到货款,转而只能再次求助于银行贷款投入再生产的现象中。由于金融深化能力的不足,银行还同时忽略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据统计,中国的中小企业约占经济总量的60%,就业人数的75%,上缴利润的40%,但是获得的贷款仅占银行贷款总量的18%。银行明显不重视对于中小企业市场的开发,使得强者越强,弱者越发没有了资源。

(2)房地产与融资平台对实体经济产生“挤出效应”。2013年第一季度我国的社会融资的规模是6.16万亿元,同比增加了2.27万亿,创历史同期的最高值。13年一季度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共获得的融资同比多增达1.3万亿左右,七成多资金流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特别是房产市场。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的资料显示,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在2013年7月为50.3%,比上月微升0.2个百分点。 PMI指数中的新订单指数为51.7%,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虽然连续7个月刚刚位于临界点以上,但增幅收窄。生产指数为52.6%,比上略微回落0.1个百分点,制造业企业生产保持着微增长态势,增速放缓。

中国制造业PMI分类指数(经季节调整)

日期 2012年7月 2012年8月 2012年9月 2012年10月 2012年11月 2012年12月 2013年1月 2013年2月 2013年3月 2013年4月 2013年5月 2013年6月 2013年7月

50.1 49.2 49.8 50.2 50.6 50.6 50.4 50.1 5.9 50.6 50.8 50.1 50.3

就2008年7月至2013年7月5年间的情况来看,我国采购经理指数(PMI)趋势图呈现长期在50%零界点上下波动的景象,(PMI)总体趋势基本状况是下降趋势,PMI最高为2008年3月50.8%;最低为2009年1月49.2%,一直徘徊在荣枯线。这种连续濒临荣枯线,说明制造业已到了危险的境地,50.3%的PMI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因为采购经理指数(PMI)是国际上通用的监测宏观经济走势的先行性指数之一,具有较强的预测、预警作用。PMI通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PMI高于50%时,反映制造业经济扩张;低于50%,则反映制造业经济收缩。目前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持乐观态度的比例有所下降。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3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1.9%,其中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降2.7%,原材料工业价格同比下降3.2%。整个一季度,PPI同比下降1.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9%。截止2013年3月份,PPI已经连续13个月负增长。PPI连续负增长,同比跌幅进一步扩大。抑制了企业再库存的意愿,产能过剩施压,工业品价格低迷,使得企业补库存的周期一再推迟。工业生产和需求不足造成了制造业不景气,工业领域面临紧缩。相对低迷的制造业投资仍是内需和经济复苏的主要掣肘问题。2013年1-6月份我国制造业投资同比名义增长17.1%,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6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增速创下近十年以来最低水平。这已经充分的体现了我国的实体经济的资金不充足及其造成的许多的问题。

《财富》杂志每年评出“全球500强”企业,因为是按照营业收入而不是利润总额排名,可以把这个排名看成全球500大企业,而不是全球500强企业。2014《财富》杂志按照企业的营业收入公布的“全球500强企业,我国从2010年的11家增加到2013年的85家,其中2012-2013财年中国大陆上榜上网非金融性企业71家,这71家非金融性企业的“营业收入总额是3.9万亿元,其中利润总额是998亿元,仅仅占所有上榜非金融企业利润总额的。平均利润率仅为2.6,平均资产周转率0.70,平均资产周转率明显低于相似收入水平的泰国和印尼。平均股本回报率7.7%,资产回报率均值1.8%,资产回报率远低于500强企业平均值3.4%。我国的非金融性企业中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数量逐年增加,速加快,资产周转率是考察企业资产运营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就资产回报率平均值一项来看,平均值低于500强企业,我们的平均值只达到500强企业的53%。利润率、股本回报率、资产回报率、资产周转率,四项指标充分说明我国实体企业效率不够高、效益不够好。在上榜的38个经济体中,除了杠杆率高居第六名之外,中国在其它指标的排名均在20位以下,而且绝大部分是30位以下。“中国企业大而不强”中国上榜的非金融企业的经营效率相对于同等规模的国际竞争对手而言,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 ,急需国家大力支持和充分发展

多年GDP高速发展后,我国过去依赖人力、资源等红利正在逐步消退,对于中国而言,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已经至关重要。金融资源的利用是实体经济资源利用效率来提高服务的,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直接关系到社会实体经济资源的运用效率,是促进效率提高的基础和前提。由此看来,金融创新作为一种特定的金融活动及制度安排均围绕金融资源的分配展开,这些金融活动和制度变化的宗旨则是在于提高金融效率并一次推动实体经济效率的提高,使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运行相互协调。通过重新排列组合金融要素和创新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安排来提高和改善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最终达到金融创新的目标。

3.实体经济困境带来的启示

启示一:相对滞后的融资发展,实体经济支持有限

首先,上市公司大多集中于国有垄断行业,高技术高科技的企业在我国的发展不良,融资结构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亟待优化。其次,即使货币市场的发展势头迅猛,对于实体经济的帮助还是有限。

启示二:实体企业内生型增长的能力较差

71家上榜的非金融企业的平均股本回报率仅为7.7%。利润率、资产周转率、杠杆率三个指标的乘数可以合并成为股本回报率。为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未掌握核心技术以量取胜最终获利较低。杠杆过高导致成本利息过高,价值准入制度、税费负担,所以利润率偏低。71家企业利润率偏低:上榜的企业大多数都集中在传统的中低端行业中,中国目前还不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利润的增长模式,但是其以量取胜的模式不容易保证企业获得可持续的盈利增长。由于盈利水平较差,通过利润留成来弥补资本、实现内生型的增长的能力也不太良好,因此主要依赖是借贷,导致杠杆较高。一方面:中国非金融企业过度的依赖银行贷款等间接性融资。另一方面:中国非金融企业银行贷款成本过高高杠杆率。所以“如果不通过股权融资或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进行的融资扩张,将会导致货币供应量的过快增长”。如果信贷增速放缓,企业靠借贷来维持高杠杆率的模式也将难进行,信贷泡沫破裂的危险随时存在”

启示三:信贷资金的投向不理想

现在我国的金融市场已经趋向饱和状态,由于金融创新能力不足,许多业务的同质化严重,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恶性竞争。许多银行为了追究利益的最大化,拒绝向中小企业提供服务。而相反的是,经营状况良好的大企业获得的资金十分充沛但是小企业却无米下锅。这种资金的投向虽然减少了风险但是却是不良的市场的反应。这可以说是大数定律原则造成的,主要原因还是银行为了尽量避免不良贷款造成的。

4.实体经济与金融创新的辩证关系

金融的主要的功能是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实体经济是金融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金融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资本要素交易平台。金融是虚拟经济领域,金融交易过程本身不创造社会财富。金融业与实体经济是和谐共生、互促共赢的关系,金融的发展尤其要避免脱离实体经济的自我繁荣和发展。目前我国金融脱离实体经济现象经常发生。而且抑制了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影响了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五、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规律

1.金融体系自身的规律

金融体系与任何的体系的发展一样,都遵循其内在逻辑与固有的规律,其中涉及很多方面。在主流的经济学领域,实体经济与金融本身并没有充分的被理解。而将金融片面的理解为是与实体经济相对应的虚拟经济是没有科学依据的。然而许多我过的科研工作者都是这样认为的,这表明二者之间的关系还是给金融本身带来了许多的困扰,反过来说就是并未能准确的理解金融的含义。金融体系作为现代经济配置的核心,金融的状态影响到了实体经济的运行。从金融体系的运行机制来看,适度的投机行为可以帮助市场提高活跃度以及降低了市场上的价格波动,起到了增强市场的资源配置的效率的作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过度的投机会加大市场的波动,这个是与初衷违背的,所以金融体系应当注意不要过度的发展。

2.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匹配度。

六、针对实体经济创新的模式分析

1.制度创新

(1)制度创新的概念

制度创新即理念、机制创新。制度创新,是通过新的组织方式和政策安排,重启经济的活力和活化经济成分,,寻求“新组合”带来“新动力”。制度创新为激发实体经济活力提供土壤和环境。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全球最具魅力和复杂性的经济体而言,制度创新尤为重要,金融领域尤为明显。这是中国国务院总理近日会见世界银行行长金墉时对创新的理解和阐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双轮驱动,既是硬技术的突破,又是软实力的再造,是经济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全面提升,为激发实体经济活力提供土壤和环境。

(2)制度创新的作用

对金融机构的管制将会放松,企业可以和银行进行双向的选择。各个银行也可以开办多重业务公平竞争吸引企业存款。同时可以加快融资改革,使得中小企业在融资的过程变短且更有效率。这是深化融资改革建立融资渠道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2.技术创新

(1)技术创新的概念。金融技术创新是指伴随着科学与管理技术的发展,为了金融交易的成本的降低,金融交易效率的提高而变化与革新了金融交易手段,交易方式和物质条件方面发生的。金融技术创新可以为金融效率的提高提供物质方面的保证,从而从深层次上促进金融生产力方面的提高。目前大量富有效率的技术创新项目面临着融资方面的困境,很大程度上对于金融发展对TFP 增长的促进作用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制约。

(2)技术创新的作用

3.产品创新

(1)产品创新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金融创新中与传统业务的关系

当我们开始大量的扶持金融创新时,还应该正视的现实是:在存量业务的规模中,传统的业务仍然占有绝对的比重,创新业务所占有的效益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因此注意处理好传统业务与创新业务的关系与平衡则是一大课题。

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的关系

对于衍生金融产品来说,金融风险是相当的大的。由此我国的商业部门应该注意这些难以预料的风险,提前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避免遭受巨大的损失。因此既需要开拓创新,也需要量力而为,需要充分的考虑客观的实际和潜在的风险因素。良性的发展是建立在可控的风险下的,所以银行需要建立良好的风险防范的机制,处理好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的关系。

金融创新与依法经营之间的关系

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创新时,需要在合法的情况下进行。同时也需要在政策法规允许的条件下进行。

(2)我国金融产品创新存在的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自主研发能力不足,推出的产品规模大但效益不足

最近几年间,我国银行的金融创新十分火爆,创新产品的种类日渐丰富,如浦发银行就有“汇理财”计划,广大银行有“同升三号”交通银行有“得利宝”建设银行有利得盈等,产品花样繁多但是大多都是以吸纳性和移植性的产品为主,许多产品都是模仿国外的产品研发如保理业务是从国外直接引进的。另一方面,我国银行开发的产品同质化过于严重,各个银行互相模仿,并无实质性的创新。

(3)我国银行的产品创新缺乏整体的规划

我国银行设计产品时明显没有长远的设计与规划,比如,研发部门主要负责的是部门的利益,并没有考虑整个银行未来的发展。研发部门与销售部门之间的沟通也很缺乏。而且由于是国有银行的原因,许多银行的创新都是不考虑顾客的实际的需求。单单是为了创新而创新,造成了效益的惨淡。

(4)银行开发的产品缺乏多样化

我国的银行显然缺乏市场的定位,产品的研发过程中对于客户的认知仅仅停留在表面,这样使得许多客户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根据著名的“二八定律”,银行的20%的客户创造了80%的利润,于是许多的银行就专门为了垄断的企业与大型的企业设计产品。但是相应的,中小产品

4.金融环境方面的问题

(1)国内的建制相对来说是比较的落后的

我国近来的法律法规明显跟不上金融环境的步伐。例如,银行理财及电子服务业务缺乏相应的法律的保护。产品创新的要求与相对滞后的法律建设之间的矛盾,会使得新兴的金融创新产品存在着法律风险。

(2)金融监管制约了金融创新

金融监管对我国银行表现出的作用是抑制的作用。主要原因是资本市场尚未完全成熟使得银行缺乏创新的动力。利率管制剥夺了银行对于创新产品的定价权,使得银行没有研发的动力及热情。还有金融监管的分业监管使得银行只能在传统业务的低层次产品中创新。这使得银行没有创新的空间。一味的死守传统的制度是对于创新最大的抑制。

(4)金融产品创新的内容

5.服务创新

(1)服务创新的概念

金融服务创新

银行文化:银行服务走出去。“现在的银行文化是“等”文化,是“坐商”文化。坐在办公室里面等企业来,不断按照银行的要求来,” 将来,银行应建立“走出去”文化,真正建立一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文化。保险文化就是走出去文化,上门服务,站在消费者角度考虑问题,“未来应该让服务变成产品让用户按键,服务变成更简单的操作。甚至互联网远程操作。”

(2)服务创新的内容

资源配置:金融中介的项目审查及其结果,具有重要的市场信号功能,受此信号的指引市场资金将不断撤离劣质项目,并进入富有效率的项目 。这种市场指引作用要鼓励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支持创新。金融系统可以通过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进行系统评估并提供资金,有效减轻信息不对称问题,缓解技术创新项目面临的融资约束,推动的技术进步。

七、促进创新的对策及建议

1.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加融资渠道

首先,为了深化金融体制的改革,解决融资困难和实体经济的困境,金融机构应该放宽准入的门槛,这样的好处是可以使得民间资本开始发展,诸如中小额的贷款机构,农业贷款机构将会发展起来,同时将金融体系变得更加多层次,多竞争,秩序井然。其次,融资的门槛也应该相应的降低。类似新三板等门槛较低的业务可以用来为高新技术的中小企业服务。

2.针对金融创新带来的弊端,有效防止风险

金融创新不只是可以带来市场的驱动力,也同时带来了市场的风险。所以市场不得不针对金融创新带来的问题加以防范。我国政府应该通过完善法律和法规提升交易者的信心,使得作假的上市公司不能在资本市场发展。尤其注意的是,对于假借金融创新,包装低质量的产品进入资本市场的行为应该严厉追究。因为这些假创新降低了市场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殷勇.关于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思考经济观察报.2014年01月11日 11:18.

[2]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大而不强怪圈上海博道投资有限公司,2014.

[3]周其仁.改革改革优先序与短期增长风险.2014年3月22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演讲.

金融产品创新论文篇(9)

【相关摘要】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及其法律监管制度是国际金融法上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本文运用国际金融法学理论和比较法对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及其市场监管中的若干法律问题进行了研究。除导言外,全文共分八章,约22万字。上世纪国际金融创新的一个主要标志是金融衍生产品的出现和发展。大量国际衍生产品的诞生和发展,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传统国际金融市场的格局和发展趋势,也对传统国际金融法的演变和发展带来了影响。有关金融衍生产品的法律研究通常可以从合同法、侵权法、信托法、公司法等私法角度展开,而本文则主要是从公法角度来研究金融衍生产品的国际法律监管制度。由于金融衍生产品种类繁多、金融创新持续正在进行等原因,本文主要是对现行国际监管立法中的重点问题,如金融衍生交易场所和交易中介机构的法律问题、金融衍生交易中的客户保护、金融衍生交易的风险管理制度等。第一章是对金融衍生产品及其市场演变的基本介绍。在该章内容中,本人首先对金融衍生产品从法学和经济学两个角度概括了其基本含义,并对金融衍生产品的主要分类和新出现的复杂品种做了介绍;其次,文章对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出现和发展做了简要介绍,重点是对参与衍生交易的资格、交易目的,以及不同种类衍生产品的法律性质等问题进行了论述。第二章是对金融衍生产品国际法律监管制度的分析。上世纪60年代出现的金融创新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国际货币金融法律制度,也促进了金融衍生交易相对发达国家的金融监管立法的改革。在本章中,本人分析了各国金融衍生监管立法的演变和发展趋势,并概括出金融衍生产品国际监管法律制度的五大法律特点。第三章研究了金融衍生交易场所及其非互助化改革的法律问题,包括场所设立、产品设计、市场监管和非互助化改革所产生的法律问题等。第四章论述了金融衍生交易中介机构的法律问题,重点是中介机构的市场准入、业务行为的法律监管、交易透明度,以及禁止的业务行为等。第五章是有关金融衍生交易中客户保护的法律研究。由于金融衍生交易的风险性和创新特点,因此对客户保护成为各国金融监管立法的重要内容。本章从金融衍生交易的适合性和风险揭示原则入手,对衍生交易的行为规范、投资者赔偿制度和争议解决机制等法律问题进行了论述。第六章是金融衍生场外交易市场及其法律监管制度的研究。本章主要从合同发的角度对场外金融衍生交易合同的成立、法律性质、合同转让与变更、合同违约与法律救济、合同法律适用与法院管辖等问题进行分析。此外,对场外衍生交易市场国际法律监管制度的确立提出了本人的思考和建议。第七章是有关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管理制度的分析。首先本人对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识别和衡量做了论述,其次是对风险管理的法律框架,以及交易场所和场外市场的风险管理重点法律制度做了比较研究和阐述。第八章是金融衍生产品在中国的实践和监管立法的思考。在对中国金融衍生产品失败实践的法律原因进行分析归纳以后,文章论述了中国发展金融衍生产品的必要性、衍生交易法律制度建设、国债期货交易法律制度重建等方面的法律问题。文章的最后部分还对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和监管理念的更新做了一定的探讨。

金融产品创新论文篇(10)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金融行业发展业非常迅速,为了和国内外的金融环境相适应,满足人们多元的金融产品需求,需要创新金融产品以及相关的机制。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在创新金融的同时,也增加了金融的风险,为了促进金融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需要研究金融风险管理。文章主要阐述了我国当前创新金融行业的特点,对当前存在的金融风险进行了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相应的管理金融风险的策略,以促进金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金融创新;金融风险;特点;分析;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6-0109-02

一、分析金融创新的特点

想要管理金融创新背景下的金融风险,既要细致的分析金融创新活动,这样才能更具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

(一)产品相似

金融行业的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总占有重要地位,银行、保险等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金融行业之间也产生了更加激烈的竞争。在这样的背景下,各个金融机构都创新了金融产品,可是这些机构的产品在进入市场以后,就会有更多的类似产品出现,所以金融产品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所以造成了资源浪费,也恶化了创新金融产品和机制的环境,对整个金融行业可持续发展有严重影响。

(二)金融行业出现了很多的理财业务

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我国人们的经济生活水平也得到很大的提高,以此为背景,人们更加热衷理财产品,其理财意识和观念大大提高,以前只是简单储蓄产品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所以各个机构大力创新理财业务,这是金融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且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无论是我国的商业银行,还是有外资的银行也想在理财业务中获得利益,这样大大丰富了理财产品,也是金融创新的一个亮点。

(三)模糊的机构界限

如果从金融机构的职能和作用方面来分析,银行、证券、保险等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所以从传统理论上来说,几乎没有交集。可是在当前金融创新的背景下,这些机构的职能和作用产生了交叉,界限变得模糊,他们提供类似的服务和产品。例如,银行可以代办许多保险公司的业务,保险公司也可以卖银行的产品,这些充分显示金融行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二、金融创新背景下的金融风险分析

在对金融创新的特点进行分析以后,接下来对此环境下的金融风险进行分析,以此来促进金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制度方面的风险

原来分业经营时我国《商业银行法》中的规定,也就是商业银行经营的业务只能是自己的,不能经营其他的业务,例如保险、信托等。在这样的环境下,商业银行可以经营的业务就很少,只能进行资产负债业务以及中间业务。可是当前逐渐加强的金融一体化趋势促使发达国家一些银行改革金融制度,经营方式转变为混业经营,并且还在我国设立分行或者以独立法人的方式发展混业经营,增加了我国金融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如果我国的商业银行还是坚持传统的分业经营模式,将会在竞争中被淘汰,阻碍了我国金融机构优化的步伐,降低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增加了我国金融行业发展的风险。

(二)经营方面的风险

当前,国内和国外的金融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商业银行在逐步迈向一体化的过程中,原来我国封闭的、效率低的、抵抗风险的商业银行发展面临很大的挑战。在当前的环境中,经营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

首先,较低的资本充足率。《新资本协议》中设置的最低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是8%,可是我国商业银行严重缺乏资本金,增加了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风险,虽然近几年这种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可是还是没有和银行的发展保持一致,这是一个不足之处,大大降低了我国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银行的发展会受资本充足率的影响,如果银行的资本不够,就会影响资本规模的正常发展,增加其风险。

其次,较高的不良资本比例。我国商业银行虽然对不良资产的危害有一定的认识,而且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降低不良贷款的比例,可是相对来说,不良资本率还是比较高的。原来,因为银行是国有性质的,所以资金的流动性没有明显的表现,可是当前不断增强的金融一体化显示出了资金流动性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同时不断的创新金融还提高了金融的流动性,如果商业银行不能将这个问题好好解决,也会严重影响其经营。

接着,不高的盈利能力。盈利是商业银行的一个重要属性。可是根据目前的情况,盈利能力影响了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想要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就要不断的采取措施提高自己的盈利能力。和国际上的一些大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还是无法相提并论。可是我国商业银行具有垄断性质,所以还是会得到较高的收益的,可是金融产品的创新要求更高的收益,也存在着较高的风险。所以如果商业银行一直保持低收益的话,进行金融产品创新的风险就更大。

三、管理金融创新环境下金融风险的策略

在对金融创新活动的特点以及金融创新环境下的金融风险进行分析以后,需要研究管理金融风险的策略,这样才能及时的、更好的调整创新,促进金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积极增加国际合作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全球化、一体化。以此为背景,仅仅依靠一个国家维持经济的稳定和对金融风险进行控制是无法实现的,所以国际各国要相互合作,加强宏观调整经济,并且相互合作,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金融风险,维持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促使各个国家稳定的金融发展。所以我国商业银行也可以加入各个国家相互监管的协议,或者在制定金融行业标准、创新和推广金融业务的时候参考国际规则,确保我国和国家金融接轨。

(二)提高自我管理水平

为了更好的避免金融风险,强化管理金融风险,就要提高自我管理的水平,充分发挥自我管理的作用。首先,要从思想上加强认识。事物是具有两面性的,金融也是,有利,也有弊,所以我国银行要清醒的认识到金融的缺点,认识金融创新的本质,根据规律进行创新,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美国的次贷危机,虽然金融创新工作在金融创新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可是也增加了金融创新的复杂程度,也就增加了金融创新的风险,所以要时刻保持风险意识,提高风险观念,敏锐的嗅到风险,然后提早采取措施应对。其次,建立健全防范风险的制度,在金融行业肯定会存在着风险,而金融创新更是增加了金融的潜在风险,在这样的环境下,就更加需要完善的防范风险的制度,通过总结实际经验,建立预测风险的指标体系,提高度量金融风险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制度上确保金融创新的顺利进行。

(三)对金融监管进行完善

金融创新是一种发展趋势,不断的创新才能提高金融市场的生机和活力,可是维持稳定的金融市场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要求,所以我国在监管金融市场的时候要既要维持稳定,又要鼓励创新。根据我国当前的金融情况,金融创新可以快速推动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所以对金融创新的态度是鼓励,而不是制止。为了创设良好的金融创新环境,需要不断的调整管制的程度,可是也要把握好度,如果放任其自由发展的话,就会导致违法违规现象的产生,对我国金融环境产生破坏作用。因此,需要提高金融监管的完善程度,就要调整金融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并切实落实这些法律法规,使其发挥相应的作用。首先,可以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因为金融创新和很多实际问题相关,可是这些问题并没有在法律法规中体现,所以以金融创新中的实际问题为基础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防治打擦边球的现象产生。其次,对于已经不发挥法律作用的相关法律法规,要及时的修正和废除。在金融创新的过程中很多业务都是交叉的,和这些业务有关的法律法规很可能已经不适用,所以要及时的修真或者废除,提高法律法规的指导作用。

(四)对创新路径进行优化

金融创新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也就是产品、机构、制度。首先,在创新金融产品时,在开发产品的时候要以优质资产为依托,将不良资产的比例降低,同时因为我国的金融创新还不够成熟,所以可以创新要从易到难,在充分考虑金融机构的能力之后在创新,尽可能的创新债券、股权等基础产品,一步一步发展,最大程度的减少潜在风险。其次,创新金融机构,当前我国的经营是混业经营,这是一种发展趋势,只有不断的改革,建立健全配套设施,对我国的金融经营模式进行完善,可是在创新金融的同时,也要体现出主要的经营业务,形成自身的业务优势,以此得到更多客户的信任。接着,创新金融制度,就是更新和完善监管和激励制度,以此来创设更好的金融创新环境,良好的管理金融风险。

四、结语

金融创新是金融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我国商业银行要适应这种趋势,分别从法律、制度、经营模式上采取完善措施,促进金融风险管理的有效进行和金融行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先智.金融风险管理的新挑战及次贷危机的启示[J].管理评论,2009(03).

[2]张慧丽.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风险管理的启示[J].商场现代化,2009(13).

[3]高克.浅谈风险价值下的金融风险管理[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4(01).

[4]陈欣颖.浅谈我国金融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4(03).

[5]刘魏文.论企业金融风险的属性、特征和管理[J].企业家天地,2013(01).

[6]杜帅.金融风险管理的主要问题和方法[J].现代经济信息,2013(15).

[7]王佳莹.浅谈银行金融风险管理[J].中国市场,2013(09).

[8]龚奕.试论以金融创新为基础的金融风险管理[J].商,2013(21).

[9]罗书章.金融监管制度演变与金融机构风险管理[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3(03).

[10]李宁;白展蔚.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农村金融的风险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3(04).

[11]万里扬.后危机时代我国金融风险管理的方法探析[J].中国外贸,2012(22).

金融产品创新论文篇(11)

目前,社会以迈入信息化时代,数据信息的大爆炸决定了商业银行在进行金融产品创新时应获取足量的有效信息,摒弃无价值信息的干扰。对此,金融监管部门进行金融市场调控时,应为商业银行产品创新提供大量的准确信息,实现商业银行在市场发展中,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多的信息。

在经济一体化、信息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脆弱性”这种脆弱性主要表现在信息的对称发展,即在金融市场运行过程中,金融机构之间、金融机构与公众之间对信息的获取与掌握是不对称,包括信息内容的不对称、信息数量的不对称以及信息获取时间的不对称等等[2]。数据信息作为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研究与推广的重要理论依据,其不对称性严重制?s了商业银行的稳定运行,成为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风险的影响因素。与此同时,在金融市场竞争环境中,商业银行与公众至今存在一定的“信贷关系”。当商业银行进行新产品推广时,需借助“信息”进行金融创新产品的宣传,使公众与产品之间建立交互关系,加强公众对产品的认可,用以保证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绩效。但是,在现实实践中,由于公众多处于信息劣势地位,在金融投资过程中存在巨大的风险性,而信息的不对称性使得公众对商业银行以及银行警容产品存在质疑,当这种质疑形成信任危机后,将严重应县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绩效。

金融监管作为政府从微观层面对市场经济进行调控与干预的具体体现,侧重于对商业机制、市场机制中资源配置的完善与优化,通过科学、合理手段解决商业机制与市场机制存在的各种问题,如滞后性问题、混乱性问题、盲目性问题等,从而有效减少经济不稳定对经济领域带来的不利影响,维护金融机构与公众的共同效益。因此,在面对上述问题时,金融监管将对商业银行存在的信息问题进行改善,不断完善商业新产品信息,鼓励政府、企业以及消费者对数据信息“可机读”模式的公开,帮助商业银行与公众对信息的准确与充分掌握,通过新产品“申请批准制”向“报告制”的转变,在强化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效率的同时,改进信息不对称对公众的影响,保证金融机制运行的稳定性。

2金融体制监管对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