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人际交往艺术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4-03 09:49:01

人际交往艺术论文

人际交往艺术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032-01

1.构建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的必要性

1.1 现代社会呼唤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目前,建设和谐文明的社会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国家提升了职业教育的地位,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举措,职业教育已成为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职业院校中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的构建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呼唤。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特别是年青一代的思想道德素质。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学生做人,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一个成功人士,专业技术水平占40,而良好的人际关系占60%。因此,培养大学生与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品质十分重要。

1.2 学校的发展需要和谐的人际关系。学校需要优良的育人环境,健康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这是学校发展的内部条件。如果校园人际关系不和谐,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时有矛盾发生,互相攻击,正常的教学秩序得不到保证,学校的发展就无从谈起。

长期传统的应试教育对学生为人的基本道德教育的缺失,导致一部分学生在日常交往中不懂得如何待人接物,不懂得与人为善、和睦相处。许多学生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弱,心理承受力差,矛盾、摩擦、冲突时有发生。学生由于性格懦弱,不善交流,最终导致忧郁症,甚至于心理崩溃走向极端的现象也偶有发生。这些事件严重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影响了学校发展的进程。所以,加强对学生人际关系教育是学校发展的迫切需要。

1.3 学生的现状渴求和谐的人际关系。如今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宠爱养成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任性、固执,甚至蛮横、霸道、目中无人的个性。加上现代封闭的居室,高科技的玩具(电脑、手机),使学生与社会、与自然、与他人交流甚少,人际交往范围小、能力弱,与现实社会相差甚远,人际关系先天不足。

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除了满足物质层次需要外还有更高层次的需要,即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人际交往是一种基本心理需要。人们总是希望加入某种群体并为之接纳,从而获得归属感。学生的青春期特点决定了他们迫切需要交往,强烈渴望友爱。但由于学生的心理尚未成熟,他们重视感情,甚至以感情代替理智,加之于人际处理能力不足。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引导学生学习人际交往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交往能力。正确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人际问题。为形成良好和谐的校园心理氛围奠定基础。

2.营造和谐校园人际关系的方法与路径

2.1 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艺的平台。学艺术的人多才多艺,学校要经常为学生提供一些展示的平台,开发学生丰富的文艺资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艺术学院教学楼的墙壁可不停变换着师生的艺术作品,不定期地在过道或走廊上展览学生的习作,让学生在艺术活动中相互交流、展示与促进。

笔者所在的艺术学院每年都有"文化艺术节",这是一种大型的校园文化活动。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其中,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艺。学院将各类艺术比拼中脱颖而出的优胜者汇集,推出了一台精彩的喜迎新年联欢会。舞台上表演的学生满脸的自信与自豪,舞台下的学生看到自己的同班同学出场,满脸的自豪与羡慕。此刻学生的感情最容易产生共鸣,从而会彼此欣赏与接纳。

学校是一个大舞台,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展示"美"的机会,学生中"丑"的现象就会减少。有利于营造和谐人际关系和艺术类校园的文化特色。

2.2 教给学生人际交往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1)尊重的艺术。每个人都有自尊心,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人际交往中最愚蠢的做法就是伤害别人的自尊,这往往是引发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引发冲突的直接原因。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要尊重学生,把"尊重、平等"等理念输送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中,让学生知道,只有在尊重别人的前提下,才会真正地得到别人的尊重,从而形成人与人之间亲密、友好、和谐的关系。(2)宽容的艺术。宽容是人类的美德。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在犯错时心理上的渴求是得到宽容。一个不懂得宽容的人不可能是一个快乐的人。宽容与友善是同行的,人与人难免发生磕磕碰碰,这个时候,双方都要以宽容、友善的态度,一方真诚地赔礼道歉,另一方要宽容、谅解别人,只有彼此做到宽容、友善,就能"化干戈为玉帛"。一个人只有学会宽容与友善,才会有真正的快乐,人际关系也就必然和谐了。(3)赞美的艺术。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希望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美。一个人决不会对鄙视自己者有好感而会对重视自己的人有好感。赞美别人首先要善于发现了别人的优点,既善于发现美。这也是艺术生必备的素质――发现美、表现美与创造美的素质。

得体的赞美还能引导对方发展自己的优点,因为你的赞美会焕发他的热情而朝着你赞美的方面努力。如果你想在同学朋友中受欢迎,就要学会赞美与欣赏他人。一个自负、唯我独尊、不懂得赞美的人是不会有真朋友的。

2.3 学以致用,及时肯定,稳步提高。生活是个大课堂,无论杜威的"教育即生活",还是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他们的教育理论都主张教育与生活的一致性。教师必须注意让学生学以致用。笔者每上完课就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大胆应用所学,并在课堂上交流反馈实践的效果。

针对学生的实践应用,及时肯定并鼓励他们多与身边的同龄人交往,学会珍惜身边的资源,这样你每天就会得到许多实实在在的快乐。一个人如果连与自己人都打不好交道,将来如何立足于社会呢?教师解答学生的疑惑,有时"情景再现",让学生现场互动,加深理解,学生从中会得到启示,不断增强了生活中的交往能力。

总之,创建和谐的校园氛围和校园文化,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冯兰主编《人际关系学》M,辽宁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 李兴国主编《公关礼仪》M,线装书局,2002年版

人际交往艺术论文篇(2)

一、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是中俄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中俄两国的深入友好交往,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的内容日益丰富,形式也日渐增多。从2002年起,每年轮流在对方国家举办,邀请对方国家大学生,与本国大学生一起同台演出、联欢。中俄大学生艺术联欢节被纳入中俄“国家年”教育领域机制化项目。2011年12月,教育部制定《中俄人文合作行动计划》框架,框架中指出要进一步拓宽学生国际视野,提高跨文化理解能力和交往能力。继续扩大学生交流规模,多渠道、多层次开展交流工作,使其长期化、机制化。文化认同与观念互动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是推动国际关系良性互动的深层次原因。中俄两国关系友好发展的根本目的是造福于两国人民,中俄两国的友好归根结底是两国人民的友好。作为中俄关系的重要影响因素,文化因素在深层次发挥独特的作用。而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又是中俄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具有重大意义:第一,有利于进一步加深两国青年之间的相互理解,巩固国际友谊,有利于消除两国青年之间的政治分歧和疑虑;第二,有利于两国青年拓宽国际视野,提高跨文化适应能力和交往能力;第三,有利于推动两国青年以文化交流为基础的其他领域的全方位深层次合作与交流;第四,扩大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可以增强我国的文化实力,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二、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构想

1.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架构:(1)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健全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体制,完善基地建设机制。合理有序的体系是促进事物良性发展的基础,尽管中俄两国民间交往活动很多,但是在两国政府积极支持和倡导下的交流与合作才是有保障的,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也必须在中俄两国政府以及教育文化部门的指导下,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阶段目标、短期规划无法形成一个完整体系,没有完善的体制和机制,临时抱佛脚无法达到交流学习合作的目的。结合地方实际,结合时代需求,建立基地建设总体目标,分化阶段目标,建立一整套促进交流发展的科学体系,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基地建设保障措施,在理论层面和法治层面给予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的建设有力保障和政策支持,使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走向常态化。(2)树立品牌意识,创办特色活动项目。中俄为邻360余年,但中国的儒家思想与俄罗斯的东正教思想既不同源也不同根,因而中俄两国在文化上存在巨大的差异,而中国是个对外来文明兼收并蓄的国家,之所以重视文化艺术交流就是希望吸收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去粗取精,谋求自身的发展。将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传播开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树立民族精神也是我们跻身世界前列、树立大国形象的迫切需求,因此,“品牌”意识就十分重要。从2010年开始,我国文化部联合有关部门在海外举办“欢乐春节”活动,就值得推广学习。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可以举办许多有中国和俄罗斯民族特色的活动,将此活动作为一种“品牌”长期保存延续。确立主题,创办特色活动项目,充分挖掘节庆的潜力,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一些大型的群体性户外活动,使民族文化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融入并深化。(3)加强省际合作,突破原有合作区域,扩大基地建设规模和领域。黑龙江省作为中俄合作交流的主要阵地,也是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的主要区域,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缘因素,哈尔滨、黑河、齐齐哈尔、佳木斯等是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的主要城市,除了黑龙江省的黑河学院中俄大学生交流基地、齐齐哈尔大学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基本上都在中国的东北三省,如长春大学中俄大学生交流基地、大连外国语学院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这些基地都是在地缘因素基础上设立的。但是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却不能单单框在与俄罗斯有历史渊源较多的中国东北三省,而是应该走出中国东北地区,将历史名城、文化名城、旅游名城等纳入到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的基地建设中来。我们要“走出去”的文化,不单单只有中国东北地区的地域文化,而是具有民族特色和区域特色的中国文化,因此,除了原有基地以外,我们在举办活动之时应该加强省际合作,打破只在中国东北地区设立交流基地的模式,资源共享,把其他省份的文化展现给俄罗斯青年。同样,对俄交流应该从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大城市向俄罗斯其他地区延伸,除了原有合作高校所在城市以外,关注其他地域,突破原有合作区域,因此,目前的基地数量远远达不到合作交流的需要,急需扩大基地建设的规模和领域。(4)合理利用资源,丰富交流合作内容,创新交流合作形式。在加强区域合作的同时,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应有效地利用资源,合理地配置资源。原有的交流活动大多以双方互派演出团体唱歌表演为主,内容和形式都比较单一,也都没有充分利用双方特有资源。而演出表演只是交流合作的形式之一,这种形式直接快捷容易操作,但不能作为唯一形式。例如,编写文化艺术教育教材和相关读物,建设网络交流平台等,都可以丰富和发展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与合作的内容,创新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的形式。此外,加强加大媒体对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合作的前后期宣传力度,提升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的影响力也十分重要和必要。(5)高度重视双方高校翻译人才的培养。培养一支有较高素质、德才兼备、精通业务、高效精干的翻译队伍,尤其借助高校教育的平台,大力培养翻译人才,既可以有效地利用资源培养翻译人才,翻译人才也势必将在深度挖掘各地独特优势资源和文化资源、综合文化艺术、语言教学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面临的问题及保障建设。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无论从理论基础到实践应用尚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基地建设单靠政府及教育部门和对等的文化交流项目是远远不够的,文化艺术交流与合作没有民间团体的参与和支持,没有商业的参与,没有新闻媒体的宣传,影响力都将是极其有限的。而经费短缺又是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长期存在的问题。除此以外,中俄两国青年的交流中也伴随着意识形态、信仰差别、国际舆论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如何降低影响增加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也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的保障体系建立就十分重要,鼓励中俄两国地区间、特别是双方毗邻省州之间教育机构、组织的合作,对有影响的重大项目给予启动资金或配套经费支持。鼓励民间团体、商业企业赞助支持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调动新闻媒体报道宣传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情况,提升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影响力。

三、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对中俄两国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

1.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有利于转变教育思想,树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观。树立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自上而下转变传统观念,把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作为对人才基本素质的内在要求,随着中俄两国大学生之间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与活动,必然会有新思想和新观念的产生,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的建设为转变观念、树立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精神保障。2.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有利于丰富中俄两国的教学内容,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中俄两国大学生间的交流与活动,必然衍生出许多新的成果,而在交流与合作过程中,利用的资源、交流的方式、合作的模式一定会给中俄两国教育内容的传承与学习、创新与发展提供许多难能可贵的教育资源,在新型教育观念的指引以及新型教育内容的填充下,中俄两国的教育事业也一定会在“兼容并包突破创新”中得到发展。3.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有利于改变教学方法,推动教育目标的优化实现。中俄大学生艺术文化交流与活动,有利于中俄两国相互学习教育方法,创新教育形式。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学方法的突破与完善,在中俄两国的交流活动中学习新方法、新技术,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优化培养,有利于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社会的教育目标。4.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建设有利于人才培养指标体系的科学化。丰富多样的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有利于中俄两国反思各自的人才培养指标体系,摒除不适合时展需求的指标,创设适应时展需求的国际化新型人才发展所需要的科学的人才指标体系,有利于中俄两国教育的科学化发展。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的建设有利于建立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有利于设立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有利于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中俄大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的建设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万红,李春艳.中俄文化大集战略发展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4(12).

[2]贯昌福,彭传勇.黑河与俄罗斯文化交流现状、问题与对策[J].西伯利亚研究,2013(2).

[3]郭萌.对俄罗斯古典音乐文化艺术教育传统特色的思考———“2009中国哈尔滨中俄音乐文化交流国际研讨会”综述[J].艺术百家,2010(12).

人际交往艺术论文篇(3)

一、社交网络对艺术专业大学生思想行为的调查结果分析

社交网络作为一种虚拟交往模式已经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认同,社交网站主要访问对象为16至35周岁的人群,其中大学生群体占85%以上,社交网站与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群体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作为艺术专业青年大学生对时尚和新生事物更有着天然的敏感性,这一群体对蓬勃发展的社交网络同样是没有免疫力的。

为了较好地说明问题,课题组特意在某艺术院校进行了具体调查的工作。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达96%。在受访者中,约40%的被访者是男生,60%的被访者是女生。受访者中约25%是大一学生,30%是大二学生,35%是大三学生,10%是大四学生。本次调查问卷设计“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的基本情况”“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中的人际交往情况”“社交网络给大学生的学习、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四个方面共计30道相关题目。

人人网是大学生访问的主要社交网站。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高达90%的学生表示自己经常访问人人网,有40%的大学生表示经常访问的是QQ空间,有20%的大学生还访问其他社交网站,如开心网、豆瓣网等。受周围同学或朋友的影响是大学生注册社交网站的主要原因。

大部分同学几乎每天都会访问社交网站,尤其是在上枯燥乏味的课或者晚上睡觉之前,每次在线时间大多在1小时之内。调查显示,80%的大学生每天都会登陆访问社交网站,甚至多次访问社交网站。对于每次登陆社交网站的在线时间,52%的学生平均为1小时之内,有30%左右的大学生平均达到1-3小时,有8%的学生登陆社交网站时间达6小时以上。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中的好友多是现实中的同学和朋友,少数是通过社交网络或其他渠道建立起来的网络交往关系。

状态、上传照片、发表日志是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中的主要活动。调查显示,大学生喜欢频繁使用状态、上传照片、发表日志等功能,20%的学生每天都会更新状态,甚至一天更新多次。除了这三大活动外,不少学生也热衷于通过社交网站进行消费和创业活动,有70%左右的大学生通过SNS化的购物网站进行消费以便节省生活开支,有25%的大学生经常在QQ空间和人人网站销售的商品信息,为自己赢取学费和生活费。

二、技术理性视域下社交网络对艺术专业大学生的影响分析

第一,社交网络的优势能满足大学生更广泛更深层的社交需求。社交网络平台突破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局限,缩小了地域和时间的差距,遮盖住身份、地位、家庭背景等因素,延伸了交往范围,人际交往频率大幅度提高,呈现出多元化的交往格局,对拓展大学生的交际圈、增进友谊、缓解现实压力、增强个人自信有诸多优点。通过这样的网络平台,大学生的交往能力在不断被改善。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社交网络吸引艺术专业青年大学生的最主要的功能是“可以联系到老同学、老朋友”“浏览、分享好友的新鲜事”。许多同学表示通过社交网络扩大了交友圈,与朋友的交往水平和质量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自己的孤独感、寂寞感有所减少,一些成长困惑和现实压力也借助于社交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一些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中通过自身积极的“言行举止”获得了网络上同辈群体成员的认同,在虚拟空间中寻找着情感的依托与他人的认可。

第二,社交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重要平台,满足了大学生自我表现的心理需求。美国著名后现代网络研究学者雪莉?特克认为在后现代的互联网空间中,“只要你希望,你可以全然重新定义你自己。你无须如此担心其他人为你安排的位置。他们不会看见你的肉体并且做出假设。他们听不到你的口音也不做任何预设。他们眼中所见的只有你的文字。”[2]在社交网络平台上,交往主体积极塑造并维护自己在社交网络空间中的良好形象,而且在虚拟空间内与其他交往个体分享大量的生存和生活状态,尽管有时这种状态呈现出夸张化或虚假化的特点。总之,虚拟交往主体尤其是朝气蓬勃的青年主体希望通过大量能够展现自我良好形象的标识,让其他网友关注、认同甚至羡慕,从而扩大自身在虚拟空间里的影响力。

作为交往主体之一的艺术专业青年大学生也无法置身事外,他们积极利用各种手段精心构建良好的虚拟空间形象,例如利用各种修图工具先对所拍摄的图片进行修饰,然后有选择性地上传美轮美奂的自拍照或生活照片,突出展现最精彩和美好的一面,掩饰自身不好的一面。尤其是艺术专业女大学生更是擅长此类事情,她们经常在社交网站上展示与比较是她们最为看重的,包括可能令人羡慕的细节,也包括各种阅历和见识,最后希望得到网友们一直的“点赞”或分享。由此也可以看出社交网站所带来的人际关系正在变得肤浅而低质,社交网络在相当程度上满足了青年大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求心理。

第三,部分艺术专业大学生对社交网络的依赖心理日益加重,引发社交网络成瘾现象。长期以来,技术理性对价值理性的优势地位使得科技成为一种统治人、束缚人的强大力量,技术本身也产生了异化,创造技术的人也慢慢成为技术的奴隶。在这种异化的氛围下,人与自身也相异化,人不再是为自身服务的主体,变得无法真正掌控自身言行。虚拟交往的高度自主性给艺术专业大学生发挥自身主体性提供了宽广的平台,他们在虚拟交往中比传统的现实交往更能产生自我满足感。但是虚拟的高度自由与现实的相对约束带来的鲜明对比,很容易让青年学生更加痴迷于虚拟角色符号的互动交流而丧失对现实真实事物的感受能力,大学生对社交网络的依赖程度不断得到加强。对于艺术专业大学生而言,如果只是沉溺于自己在虚拟空间构建的朋友圈和亚文化群体中,而忽略在现实社会延伸真实交往空间和积极构建现实人际关系,就会容易弱化自身的现实交往能力,引发交际障碍,容易造成现实生活中亲情、友情、爱情的疏离,最终真实世界里的情感也会走向异化。

第四,社交网络容易造成大学生思想和行动的多重障碍,片面追求本能欲望。社交网络容易使青年大学生过于追求个性化和关注度,容易导致大学生思想行为上的我行我素和社会责任感的下降,许多大学生并不关注自己所处的真实世界,而是努力活在一个只有别人如何界定你或是否点击你的页面并点赞的虚拟世界里。在这样的过程中,社交网络中的大学生需要得到的是及时的满足,“陷入了某种身份认同危机”[3]之中,频繁的转发、评价各类信息,不再关注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来源。

一些艺术专业大学生网民将社交网络当作个人情绪宣泄和表达的空间,游离于法律道德的约束之外,在思想与行为上变得我行我素,忽视对自身、对社会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淡化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比如在生活中过于依靠社交网络进行沟通与交流,由此催生了许多宅男宅女;社交网络沟通功能的普遍使用使网络流行语层出不穷,对现实中的汉语规范构成了较大冲击和挑战,使不少大学生的语言表达变得贫乏与粗俗,失去了青年人语言表达应有的文雅和活力;利用社交网络,做有损道德的事情(如大学生援交、一夜情等)。所有这些都是作为交往主体的青年大学生被社交网络裹挟的重要表现,也使得一些艺术专业青年大学生根本不去追求自身存在的真正价值,随波逐流地带着不良目的沉溺于社交网络中,甚至做出违背法律和道德的事情。

三、对社交网络影响下艺术专业大学生思想行为进行引导的有效对策

从调查结果的分析来看,社交网站对艺术专业青年大学生的影响较大,很大程度是因为它的重要特点与青年文化的特征相契合,尤其是对时尚文化有特别敏感力的艺术专业大学生。他们使用社交网络不仅是获取信息、娱乐休闲的过程,也是建构自己的亚文化和活动圈子的过程。在这样一个繁杂喧嚣、多元思想共存的网络时代,艺术院校教育工作者应积极行动起来,采取多重措施,有效引领大学生树立网络规则意识,规范网络交往行为,合理利用网络媒介,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交网络的功能。

(一)艺术院校教育工作者应及时了解社交网络舆论动态,以开放与民主的态度加强对社交网络舆论的引导,实时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

艺术院校教育工作者自身应该培养和保持敏锐的洞察力,透过纷繁复杂的大量信息,及时掌握学生真实想法、思想动向,为正确引导学生的社交网络思想行为,进行个性化的深度辅导,防止一些潜在不良思想和行为的进一步恶化奠定良好的基础。社交网络的自由、互动、去中心化等特点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和运用社交网络时应进行沟通式交流。通过与学生进行“个体对个体”的民主对话与交流,以“平视”的角度、良师益友的姿态面对青年学生,建立和学生之间双向互动的“疏导”教育模式。艺术院校教育工作者在舆论引导过程中要营造开放的舆论氛围,真正把大学生作为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人格、尊严的人看待,应该肯定的是青年学生大多能表达对真善美和公平正义的追求,对假恶丑和不公现象的厌恶与否定态度。教育工作者要注意舆论引导内容的开放,鼓励学生参与有意义的话题制造,允许社交网络舆论中“不同的声音”和“差异性”的存在,甚至与学生进行社交游戏互动,加强双向亲密互动,对其进行柔性分类引导。

(二)艺术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开展网络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对社交网络的认知能力和对网络信息的辨别选择能力

社交网络中存在大量的社交群体,这些群体往往都有自身的网络亚文化,当社交群体里的个体成员被已经形成的某种亚文化现象和氛围所包围和渗透时,群体内信息扩散源所的一些观点和话题往往会在成员间迅速传播并产生较大的影响和冲击力,蔓延至整个网络。这尤其表现在突发事件产生的特殊时期,由于官方权威声音的暂时缺乏和一些网民的推波助澜,许多谣言往往会愈演愈烈。青少年包括艺术专业大学生在内本身还处于心理成长成熟阶段,很容易在信息核心者所营造的舆论导向产生的氛围感染下,不加分辨地随波逐流地接受谣言并传播。

因此,艺术院校的教育者应当注意引导青年学生提升对海量信息的鉴别能力,着力培养学生明辨是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强化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自觉意识,积极引领青年学生通过社交网络媒介获取有益信息,以更成熟的心态、更理性的思维看待现实社会与虚拟世界的差异,实现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人际交往艺术论文篇(4)

2003年,继上海双年展、成都双年展、广州三年展之后,拥有中国美术圈正统、主流话语权的北京国际艺术双年展也采纳了策展人机制,无疑是策展人制度在中国落地、生根、开花的一个缩影。

策展人

策展人的全部工作就是为艺术家的作品提供最优秀的展出条件。这是策展的原则和态度。具体来说,策展工作几乎包罗了展览中的万象。从确立展览主题、立项申报与预算论证、遴选艺术家到选择展览规模与形式、把握展场设计与布展工程、落实展览保持和作品安全,从撰写展览前言与学术主题阐述文本到主持展览的学术研讨,从编辑展览画册、作品导读、文献资料到展览推广、媒体、社会宣传工作,从展览资金的分配到总体负责艺术家材料费的审核与发放,甚至作品的包装、运输、保险、报关、仓储,都由策展人来承担并统筹。在策展人的服务意识中有一条准则,即艺术家是对的。首先要努力把艺术家异想天开的创意实现出来。

当代艺术事关原创,具有较为特殊的操作方式、游戏规则和价值观,有别于其他人文科学的学理逻辑,有别于当代社会其他领域约定俗成的法度和规则,有别于流行的价值观。策展的理论与实践都是为了让社会更多地认同当代艺术的操作方式、游戏规则和价值观。当代艺术的策展,指涉的是当下和未来的文化建构。所以,策展无小事,策展要求策展人适应一种事无巨细、周密细致的工作。大到让展览意义如何影响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小到把一颗钉子如何准确地钉在墙面上,都是策展人所要关心和落实的事。一个展览是否有意义,关键是看它能否打造无愧于这个时代的卓越的精神产品。

在21世纪的中国,随着当代艺术本土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也对策展人提出更高的要求,对艺术家鲜活的艺术实践的及时了解、对视觉经验的丰富积累、对艺术动向的敏锐判断、对艺术问题的深入把握、对艺术社会内外各种规则的洞察都是策展人必备的素质。此外,筹集资金、商务谈判、艺术管理和学理思维的能力以及中英文的书面、口头表达与交流能力,也成为对一个当下国际艺术交流大环境中的本土策展人自然而然的要求。一个独立的策展人,就有条件成为一个务实敬业、实践中出真知的知识者。当代艺术的实验性,使策展人难以因循守旧,受限于既有的艺术标准和规则。策展人时时面对突发问题、不得不挑战的是自身极限。当代艺术的创新,就要求策展人不断打破审美定势,跳出路径依赖,摆脱思维惯性。策展人不得不将自己塑造成一个通才,需要将人文科学的各种知识、技能融会贯通,否则难以应对艺术家千差万别的艺术方案及其语境。只有不断超越自己,才有卓越。

中国的当代美术馆

当代美术馆一般是公立或私立的非营利机构,宗旨是推动国际和本地的现、当代艺术。国际上的当代美术馆大多采用“白盒子”模式,场地简单大方、朴实无华,简单要素就是白墙、水泥地、色彩低调的天花板、专业灯光。许多现、当代美术馆还打造一些挑高空间,以应对当代艺术多样化的实验特性。

其实在美术馆整体的运作规范中,这一切并不简单。白墙需要能钉上钉子挂画,需要每次展览以后重新粉刷、维护。水泥地面必要时可以改造、开掘,以营造新的空间条件。天花板横梁必要时可以悬挂一定重量的重物。专业灯光必须可以调节、重新定位。

美术馆往往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名片,具有巨大的品牌效应,一直是国内外基金会和赞助机构、公司追捧的对象。美术馆的形象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美术馆的策展工作是其软件中的重要一环,是保持其形象、学术品位、文化影响力的重要基础。一旦展览质量、学术水准不到位,美术馆的形象建设则无从谈起。

当代美术馆既是一个社会与时俱进的思想前沿,又是一个追究文化问题、进行文化反省和批评的现场。美术馆自身学术形象是否鲜明,在于其独到的思想深度和独特的文化洞察力。而这一切又是通过规范化、专业化和个性化并重的制度建设来体现,其中以确立自身的学术架构为要务。

当下中国的一些开放城市,各种背景的中小型美术馆不断在浮出水面。2003年起,在上海,有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馆、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徐汇艺术馆等相继成立:在北京,有今日美术馆、北京皇城艺术馆、尤伦斯艺术中心、宋庄美术馆等不断登场。其中,既有各级政府设立或间接支持的美术馆,也有诸多企业和私人创办的美术馆,也还有一些由外资作主要后盾的非赢利艺术空间。中小型美术馆的建筑物一个个如雨后春笋般盖起来了,但问题也接踵而至。如何维持、如何管理、如何运作就成了所有美术馆热情创立者们所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其中的瓶颈往往是资金、管理团队和制度建设三大问题。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中小型美术馆,这种自我认识有助于中国的许多美术馆找到发展的方向和路径。继续按国际规范加强美术馆的专业性,使中国的现、当代美术馆在行政运作、展览策划、学术研究、典藏教育等方面与国际接轨,向国际优秀的美术馆规范化运作的水准看齐。同时,中国的现、当代美术馆必须确立自己的文化立场和态度,在本土文化建设和国际交流语境中形成独有的、不可替代的学术个性和学术地位,身段灵活地与本土社会互动,以历史的眼光建设打造一个真正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文化平台。

中国新兴的美术馆策展机制

今天国内试图按国际惯例操作的美术馆,一般都实行正规化的策展人机制。设专业策展人,长年从事策展工作。美术馆的策展工作是日常性、持续性的。

美术馆的整体展览策划与管理机制是发展中国家在艺术行政管理的学科建设中的重点,是美术馆之为现、当代美术馆的核心要素之一。现、当代美术馆不是展览馆,自身场地的展览须有学术规划,规划须有学理思考和文化建设的思路。一年或多年的策展思路不同于单一展览的策展思路,必须有长远的文化战略眼光和思想理论建设的标杆。以量取胜,频繁展出,无助于展览水准的保持和提高。而且美术馆团队疲劳应战,美术馆资源过度开采和使用,也无助于自身的充电、调养、整顿提高。运筹帷幄,有张有弛,固然是美术馆展览科学规划、规范管理的要义。但更重要的是,在策展的学术架构中推进并提升展览,让展览独具建设性。以学术理性规划全年或多年的展览,让展览少而精,不断地减少展览数量、提高展览质量,不仅是美术馆策展规划的重要理念和长远思路,而且也是在相对艰难的条件下,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现当代美术馆能够脱颖而出的不二法门。

美术馆的主流展览大致可分为自创展、合作展,引进展、交换展、征件展等几种。这样的分类便于策展人在行政操作实践中建构宏观思路和架构。经过梳理,针对不同类型的展览,采取一整套相应的应对机制和解决方案。美术馆展览的整体决策、管理思路一旦明晰,就能抓住重点,把握比重,精简具体的策展流程,提高效率。

美术馆的这几种展览都需要美术馆专业策展人不同程度的工作投入。策展人员必须制订全年展览计划。首先要策划原创展览,其次要审核合作、引进展览的申请报告,并负责实施所有展览。策展人员必须根据展览程序和国际惯例操作展览,包括签订协议、准备展览文案、全程落实展览布置和展览保持、人员接待和撤展。

自创展是指美术馆自己发起、组织、策划的学术性的原创展及具有一些其他功能特性的展览。这是美术馆确立自身学术个性的关键,美术馆必须重视的首要的创造性工作。自创展是一个推崇文化原创精神的美术馆的立馆之本,往往倾美术馆之力,把它们打造成美术馆全年展览的学术标杆和龙头。自创展一年至少应确定数个,数量可以逐年递升。也可以在两至三年之间发起一个重中之重、具备较大学术容量、但绝非国际双年展模式的展览。自创展必须有文化针对性,强调内容与形式的原创性。但强调典藏性、教育性、文献性等功能特性的自创展也是可以超乎常规,策划出新意,让美术馆成为当地社区文化生活乃至本土社会文化需求的一部分。自创展由美术馆自身的策展团队独立策划,是但凡国际著名美术馆走向成功、树立独特学术形象的必经之路。纽约的moma、ps1、新美术馆如此,巴黎的市立美术馆和东京宫如此,伦敦的泰特美术馆更是如此,泰特甚至有一个人数庞大的策展团队。

客席策展人制度也是一些美术馆营造自创展的有效补充。自创展邀请客席策展人譬如独立策展人、来自其他美术馆的策展人联合策划,或加盟策展团队,利在整合学术资源、开放多元视野、交换不同经验。只邀请客席策展人联合策展,同时又不邀请客席策展人独立、完全地策划美术馆自创展,是一些坚持主导立场的美术馆的学术机制。这样的美术馆往往十分注重自身的发言权和独立文化形象。

自创展完全由客席策展人策划,美术馆自身策展团队仅履行策展行政的配合和服务之职,是中国中小型美术馆强调艺术行政的一种常规打法,这种打法的诉求主要在于艺术的教育推广、典藏和社区服务。然而,致力于自身学术个性建构的美术馆,往往会慎用客席策展人以及完全由客席策展人策划的自创展。

引进展也是现代美术馆的常规展览之一。由于美术馆自身策展资源不足,引进其他美术馆的优秀展览和独立策展人策划的展览,仍不失为美术馆拓展并借力外部资源、学习并借鉴他者经验的一种方式。引进展分两种:被动引进,主动引进。

被动引进的展览俗称“接活”展,坐地观望,等待人家的展览项目打上门来,从中仔细选择质量、意义、价值超群的展览进行立项、磋商、谈判。条件成熟,即加以引进。这是发展中国家美术馆最常规、最有惰性的展览形式之一,是以往场租展的惯性延续。在操作上具有不稳定性。展览的质量、时段、策划与运作方式深受展览提供方制约。几乎每个追求卓越的专业性美术馆,都以不断削减这类展览项目为荣。以开放的、不拘一格的心态、面对全球艺术圈主动出击,遴选那种可以整体打包、移师再展的现行展览,整体移入,或精选其中一部分引进门来。这种引进展就与守株待兔的“接活”展有本质不同。这种引进展的规划由于出于主动,预设条件可以较高,挑选余地可以较大,合作的空间可以较宽,酝酿时间可以较长。在量力而行的前提下,首先可以锁定国际艺术社会和展览供求市场的高端。用“猎头”的方式在国际、国内争取学术资源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俱优的展览

当下,中国国内的中小型美术馆安排引进展较多,有的美术馆往往全年要引进多次展览。在自创展资源不足的情形下,变主动为被动,主动引进优秀展览,是美术馆提升展览质量、确立文化建设价值取向的必要举措。

交换展是引进展的特殊方式。不仅引进,同时涉及输出。美术馆与国际上优秀的美术馆形成合作、展览交换的关系,可以用共同策划、两地交换展出的自创展进行交流,也可以在常规条件下直接交换各自的自创展。国内、国外的优秀美术馆都预设在交换合作的意向之内。交换展是不同美术馆资源和经验的互补,由此,一个新美术馆在自身提升、锻炼过程中可以大得裨益。但美术馆一旦成长起来,就会回避这类容易流于形式的学术交流。因此,一个中小型美术馆安排交换展,应着力加以递减。

征件展可以强调实验性和美术馆特色。美术馆拿出一定的空间上网征求展览提案。在一定时段内,召开美术馆策展部学术会议或艺术委员会成员的评审会,选出适合展出的优秀提案,由美术馆本着指导、支持、制约的原则辅助实施。征件展应该是一个发现、推举年轻策展人和艺术家的舞台。征件展的频率和预算应有所控制,中,j、型美术馆应以全年安排不超过六个为宜,展览预算积极寻求国内外基金会和民间赞助的支持。

巡回展可以是美术馆的自创展,在美术馆首展后出去巡回,也可以是引进展、交换展和征件展,在展出后到其他城市的美术馆或其他空间展出;也可以打包出口,到其他国家展出。巡回展既可以获得更大的文化影响力,也可以均摊展览成本、降低预算压力和资源浪费。当然美术馆作为展览原创单位的品牌行销,也会取得放大效果。巡回展必须视美术馆自身能力和馆外资源整合的能力而行,适合从一年作一次开始起跑,积累经验,再作发展。

展览的行政分类法特别有助于展览管理制度的建设。在统一管理的理念下,什么样的展览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立场来对待,配合什么样的处理方式,什么样的展览应该侧重,什么样的展览应该缩减,应该清清楚楚。方针既定,就要贯彻到制度层面的具体建设和执行。这样,策展管理才能有条不紊,井然有序。

中国首家现,当代美术馆的策展实践

2003年12月28日至今,作为中国首家政府背景的专业性当代美术馆,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shanghai duolun moma)已成功运行五年多时间。五年多来,这家中小型美术馆硬件、软件建设初具特色。特别是由于一系列定位准确、文化针对性鲜明的当代艺术展览的举办,让美术馆获得了人气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其中,美术馆自创的《打开天空》、《上海酷》等注重本土平台视觉文化建设的展览,推出的《两个亚洲、两个欧洲》、《无人之境》、《hexa计划:闪现》等较高学术定位的国际展,在国际与国内艺术圈中备受瞩目,国际媒体《纽约时报》、《南华早报》和专业媒体《art in america》、《art press》、《artnews》、《artlink》等纷纷以专题多次报道了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的展览和学术倾向。这一系列以全球本土化模式举办的展览,通过本土社会视觉经验的不断刷新,致力于在纷繁复杂的艺术生态中,引导出塑造中国当代艺术主体性的全新语境。在国际视野中,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是中国自立、自为的一家成长中的小moma。在发展中国家的独特语境下,它不得不面对独创性、建设性乃至挑战性的美术馆工作。然而,它所打破的许多国内纪录,探索的许多前人未涉及的领域,都对中国其他中小型美术馆的制度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既然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已经积累了五年多的经验,以分析、总结的方式看待美术馆自身的制度建设问题,从实际经验出发探讨完善中小型美术馆制度建设的可能性,不但是十分必要的,而且还可提供了许多可参考的经验。以“原创性、学术性、国际性”为办馆理念的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在一年多的摸索中逐渐确立了以原创思想为文化目标、以原创展为主打展览的学术定位。从发展的角度看,这些有利条件、经验的积累可以视为美术馆推进自己,创立自己文化个性的前提。但是,如何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继续从美术馆的学术定位入手,调整在制度建设上的心理结构,确立一个可持续推进的、深具潜质的现代美术馆学术架构,是美术馆的当务之急。这也是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再次起跳,以卓越的文化建设形象真正跻身于世界美术馆之林的根本大计。

美术馆的制度建设中,自身学术架构的确立十分重要。就展览策划而言,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一反国内美术馆的常态,在开馆之初,率先设立总策展人职位和机制,并设策展部为美术馆的核心部门,就是重视策展在一个美术馆制度建设与学术架构中的重要性。通过策展的规范化管理,一个当代美术馆才能实现在中国社会转型期所不容替代的文化建构作用和不容推卸的文化反省角色,并由此体现出一种基于发展中国家之后发优势的文化原创的特色。

策展与媒体传播

中国当代美术馆的策展与媒体传播的互动机制,在美术馆公共推广、营销方面十分关键。原创层面的当代艺术,在生成方式上往往先拒绝商业性,仅仅依赖于传播存在。这是实验艺术能保持它的独立性、批判性和精神性的可能条件。实验艺术如果不传播,作用还是体现不出来,纸上和网络媒体的放大成为它传播的最重要方式,另一种方式是口口相传的“口碑”。恰当地处理好实验艺术与媒体的关系,实验艺术就有可能保存它的敏锐性与前瞻性。

公共传播一旦生效,美术馆动员社会赞助的号召力方能立竿见影,因此,美术馆推广、营销的这一市场环节往往在展览展出并传播之后发挥功效。公共推广、营销的成功应该是一系列优秀展览的结果,而不是动因。

当代艺术在中国国内的本土化进程中,除北京、上海以外,当代艺术也形成了对广州、深圳、南京、成都、重庆等几个媒体中心的依赖,在这几个非主流的信息传播中心,已经形成一种媒体惯性的行为力量。这种行为力量由港台地区开始,在国内得以实用,而且更加积极,更加主动。再就是,网络化的存在。以前在北京、上海做艺术活动才可能形成全国性乃至世界性的辐射。现在,把好的艺术活动在成都、南京、广州等地的美术馆或替代空间做,同样可以取得在北京、上海的效果。原因之一是当地媒体的主动参与,之二是通过网络的继续放大和媒体信息的自我克隆,自身繁殖,使当代艺术信息得到更多的传播。

美术馆的艺术展览在处理与媒体的关系上,有以下三个点:学术性批评:局限于艺术圈;报道式批评更有社会性和广泛性,尽量强调通俗易懂;媒体活动报道:兴奋热点在于新闻性,可能会造成对某个艺术事件的误导,但其对新闻的捕捉是最敏感的。在艺术策展时要考虑到这三个点,考虑到和大众的关系。

当代艺术活动的公众互动方式大体可以分几种:>中击型、灌输型和互动型。冲击型的当代艺术活动,如在一个公共空间里突然发生的行为艺术展,由于纸上和网络媒体的集团化操作,一下子辐射到全国上百家报纸。一个艺术行为,通过国内媒体竞相报道的方式进行传播,至少让公众知道有当代艺术这码事,有行为艺术这码事。他们可能会批评,但至少人们开始谈论当代艺术、行为艺术。在谈论过程中,当代艺术可以进行传递。

人际交往艺术论文篇(5)

随着中国的社会发展,纯粹公的活动在总体艺术机会中的比例有所减少,社会力量对艺术的支持变得越来越重要。活跃的策展人往往主动在社会力量与艺术家之间、社会愿望与艺术行为之间起到沟通、融汇、整合的作用,而且通过有意识的筹资开源工作把规模越来越大的社会资金导入到艺术活动之中。筹集展览资金方面的经验和能力极大地提升了策展人在展览中的现实地位。2000年,中国艺术展览体制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所谓的策展人中心制在投资方、艺术家的多向选择中应运而生,成为新展览体制的核心。计划经济时代艺术体制的遗留物如展览组委会委员和主任、评委会委员和主任、秘书长等头衔,经济转型初期临时出现的艺术主持、艺术总监等职位统统被策展人的角色囊括、取代。除了展览的经营之外,展览筹办、运作的几乎所有权力和责任都高度集中到策展人身上。2000年之后的当代艺术实践表明,许多展览的主办单位不仅认同而且也接受了这种策展模式。

2003年,继上海双年展、成都双年展、广州三年展之后,拥有中国美术圈正统、主流话语权的北京国际艺术双年展也采纳了策展人机制,无疑是策展人制度在中国落地、生根、开花的一个缩影。

一、策展人

策展人的全部工作就是为艺术家的作品提供最优秀的展出条件。这是策展的原则和态度。具体来说,策展工作几乎包罗了展览中的万象。从确立展览主题、立项申报与预算论证、遴选艺术家到选择展览规模与形式、把握展场设计与布展工程、落实展览保持和作品安全,从撰写展览前言与学术主题阐述文本到主持展览的学术研讨,从编辑展览画册、作品导读、文献资料到展览推广、媒体、社会宣传工作,从展览资金的分配到总体负责艺术家材料费的审核与发放,甚至作品的包装、运输、保险、报关、仓储,都由策展人来承担并统筹。在策展人的服务意识中有一条准则,即艺术家是对的。首先要努力把艺术家异想天开的创意实现出来。

当代艺术事关原创,具有较为特殊的操作方式、游戏规则和价值观,有别于其他人文科学的学理逻辑,有别于当代社会其他领域约定俗成的法度和规则,有别于流行的价值观。策展的理论与实践都是为了让社会更多地认同当代艺术的操作方式、游戏规则和价值观。当代艺术的策展,指涉的是当下和未来的文化建构。所以,策展无小事,策展要求策展人适应一种事无巨细、周密细致的工作。大到让展览意义如何影响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小到把一颗钉子如何准确地钉在墙面上,都是策展人所要关心和落实的事。一个展览是否有意义,关键是看它能否打造无愧于这个时代的卓越的精神产品。

在21世纪的中国,随着当代艺术本土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也对策展人提出更高的要求,对艺术家鲜活的艺术实践的及时了解、对视觉经验的丰富积累、对艺术动向的敏锐判断、对艺术问题的深入把握、对艺术社会内外各种规则的洞察都是策展人必备的素质。此外,筹集资金、商务谈判、艺术管理和学理思维的能力以及中英文的书面、口头表达与交流能力,也成为对一个当下国际艺术交流大环境中的本土策展人自然而然的要求。一个独立的策展人,就有条件成为一个务实敬业、实践中出真知的知识者。当代艺术的实验性,使策展人难以因循守旧,受限于既有的艺术标准和规则。策展人时时面对突发问题、不得不挑战的是自身极限。当代艺术的创新,就要求策展人不断打破审美定势,跳出路径依赖,摆脱思维惯性。策展人不得不将自己塑造成一个通才,需要将人文科学的各种知识、技能融会贯通,否则难以应对艺术家千差万别的艺术方案及其语境。只有不断超越自己,才有卓越。

二、中国的当代美术馆

当代美术馆一般是公立或私立的非营利机构,宗旨是推动国际和本地的现、当代艺术。国际上的当代美术馆大多采用“白盒子”模式,场地简单大方、朴实无华,简单要素就是白墙、水泥地、色彩低调的天花板、专业灯光。许多现、当代美术馆还打造一些挑高空间,以应对当代艺术多样化的实验特性。

其实在美术馆整体的运作规范中,这一切并不简单。白墙需要能钉上钉子挂画,需要每次展览以后重新粉刷、维护。水泥地面必要时可以改造、开掘,以营造新的空间条件。天花板横梁必要时可以悬挂一定重量的重物。专业灯光必须可以调节、重新定位。

美术馆往往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名片,具有巨大的品牌效应,一直是国内外基金会和赞助机构、公司追捧的对象。美术馆的形象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美术馆的策展工作是其软件中的重要一环,是保持其形象、学术品位、文化影响力的重要基础。一旦展览质量、学术水准不到位,美术馆的形象建设则无从谈起。

当代美术馆既是一个社会与时俱进的思想前沿,又是一个追究文化问题、进行文化反省和批评的现场。美术馆自身学术形象是否鲜明,在于其独到的思想深度和独特的文化洞察力。而这一切又是通过规范化、专业化和个性化并重的制度建设来体现,其中以确立自身的学术架构为要务。

当下中国的一些开放城市,各种背景的中小型美术馆不断在浮出水面。2003年起,在上海,有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馆、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徐汇艺术馆等相继成立:在北京,有今日美术馆、北京皇城艺术馆、尤伦斯艺术中心、宋庄美术馆等不断登场。其中,既有各级政府设立或间接支持的美术馆,也有诸多企业和私人创办的美术馆,也还有一些由外资作主要后盾的非赢利艺术空间。中小型美术馆的建筑物一个个如雨后春笋般盖起来了,但问题也接踵而至。如何维持、如何管理、如何运作就成了所有美术馆热情创立者们所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其中的瓶颈往往是资金、管理团队和制度建设三大问题。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中小型美术馆,这种自我认识有助于中国的许多美术馆找到发展的方向和路径。继续按国际规范加强美术馆的专业性,使中国的现、当代美术馆在行政运作、展览策划、学术研究、典藏教育等方面与国际接轨,向国际优秀的美术馆规范化运作的水准看齐。同时,中国的现、当代美术馆必须确立自己的文化立场和态度,在本土文化建设和国际交流语境中形成独有的、不可替代的学术个性和学术地位,身段灵活地与本土社会互动,以历史的眼光建设打造一个真正有中国特色的国际文化平台。

三、中国新兴的美术馆策展机制

今天国内试图按国际惯例操作的美术馆,一般都实行正规化的策展人机制。设专业策展人,长年从事策展工作。美术馆的策展工作是日常性、持续性的。

美术馆的整体展览策划与管理机制是发展中国家在艺术行政管理的学科建设中的重点,是美术馆之为现、当代美术馆的核心要素之一。现、当代美术馆不是展览馆,自身场地的展览须有学术规划,规划须有学理思考和文化建设的思路。一年或多年的策展思路不同于单一展览的策展思路,必须有长远的文化战略眼光和思想理论建设的标杆。以量取胜,频繁展出,无助于展览水准的保持和提高。而且美术馆团队疲劳应战,美术馆资源过度开采和使用,也无助于自身的充电、调养、整顿提高。运筹帷幄,有张有弛,固然是美术馆展览科学规划、规范管理的要义。但更重要的是,在策展的学术架构中推进并提升展览,让展览独具建设性。以学术理性规划全年或多年的展览,让展览少而精,不断地减少展览数量、提高展览质量,不仅是美术馆策展规划的重要理念和长远思路,而且也是在相对艰难的条件下,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现当代美术馆能够脱颖而出的不二法门。

美术馆的主流展览大致可分为自创展、合作展,引进展、交换展、征件展等几种。这样的分类便于策展人在行政操作实践中建构宏观思路和架构。经过梳理,针对不同类型的展览,采取一整套相应的应对机制和解决方案。美术馆展览的整体决策、管理思路一旦明晰,就能抓住重点,把握比重,精简具体的策展流程,提高效率。

美术馆的这几种展览都需要美术馆专业策展人不同程度的工作投入。策展人员必须制订全年展览计划。首先要策划原创展览,其次要审核合作、引进展览的申请报告,并负责实施所有展览。策展人员必须根据展览程序和国际惯例操作展览,包括签订协议、准备展览文案、全程落实展览布置和展览保持、人员接待和撤展。

自创展是指美术馆自己发起、组织、策划的学术性的原创展及具有一些其他功能特性的展览。这是美术馆确立自身学术个性的关键,美术馆必须重视的首要的创造性工作。自创展是一个推崇文化原创精神的美术馆的立馆之本,往往倾美术馆之力,把它们打造成美术馆全年展览的学术标杆和龙头。自创展一年至少应确定数个,数量可以逐年递升。也可以在两至三年之间发起一个重中之重、具备较大学术容量、但绝非国际双年展模式的展览。自创展必须有文化针对性,强调内容与形式的原创性。但强调典藏性、教育性、文献性等功能特性的自创展也是可以超乎常规,策划出新意,让美术馆成为当地社区文化生活乃至本土社会文化需求的一部分。自创展由美术馆自身的策展团队独立策划,是但凡国际著名美术馆走向成功、树立独特学术形象的必经之路。纽约的MoMA、PS1、新美术馆如此,巴黎的市立美术馆和东京宫如此,伦敦的泰特美术馆更是如此,泰特甚至有一个人数庞大的策展团队。

客席策展人制度也是一些美术馆营造自创展的有效补充。自创展邀请客席策展人譬如独立策展人、来自其他美术馆的策展人联合策划,或加盟策展团队,利在整合学术资源、开放多元视野、交换不同经验。只邀请客席策展人联合策展,同时又不邀请客席策展人独立、完全地策划美术馆自创展,是一些坚持主导立场的美术馆的学术机制。这样的美术馆往往十分注重自身的发言权和独立文化形象。

自创展完全由客席策展人策划,美术馆自身策展团队仅履行策展行政的配合和服务之职,是中国中小型美术馆强调艺术行政的一种常规打法,这种打法的诉求主要在于艺术的教育推广、典藏和社区服务。然而,致力于自身学术个性建构的美术馆,往往会慎用客席策展人以及完全由客席策展人策划的自创展。

引进展也是现代美术馆的常规展览之一。由于美术馆自身策展资源不足,引进其他美术馆的优秀展览和独立策展人策划的展览,仍不失为美术馆拓展并借力外部资源、学习并借鉴他者经验的一种方式。引进展分两种:被动引进,主动引进。

被动引进的展览俗称“接活”展,坐地观望,等待人家的展览项目打上门来,从中仔细选择质量、意义、价值超群的展览进行立项、磋商、谈判。条件成熟,即加以引进。这是发展中国家美术馆最常规、最有惰性的展览形式之一,是以往场租展的惯性延续。在操作上具有不稳定性。展览的质量、时段、策划与运作方式深受展览提供方制约。几乎每个追求卓越的专业性美术馆,都以不断削减这类展览项目为荣。以开放的、不拘一格的心态、面对全球艺术圈主动出击,遴选那种可以整体打包、移师再展的现行展览,整体移入,或精选其中一部分引进门来。这种引进展就与守株待兔的“接活”展有本质不同。这种引进展的规划由于出于主动,预设条件可以较高,挑选余地可以较大,合作的空间可以较宽,酝酿时间可以较长。在量力而行的前提下,首先可以锁定国际艺术社会和展览供求市场的高端。用“猎头”的方式在国际、国内争取学术资源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俱优的展览

当下,中国国内的中小型美术馆安排引进展较多,有的美术馆往往全年要引进多次展览。在自创展资源不足的情形下,变主动为被动,主动引进优秀展览,是美术馆提升展览质量、确立文化建设价值取向的必要举措。

交换展是引进展的特殊方式。不仅引进,同时涉及输出。美术馆与国际上优秀的美术馆形成合作、展览交换的关系,可以用共同策划、两地交换展出的自创展进行交流,也可以在常规条件下直接交换各自的自创展。国内、国外的优秀美术馆都预设在交换合作的意向之内。交换展是不同美术馆资源和经验的互补,由此,一个新美术馆在自身提升、锻炼过程中可以大得裨益。但美术馆一旦成长起来,就会回避这类容易流于形式的学术交流。因此,一个中小型美术馆安排交换展,应着力加以递减。

征件展可以强调实验性和美术馆特色。美术馆拿出一定的空间上网征求展览提案。在一定时段内,召开美术馆策展部学术会议或艺术委员会成员的评审会,选出适合展出的优秀提案,由美术馆本着指导、支持、制约的原则辅助实施。征件展应该是一个发现、推举年轻策展人和艺术家的舞台。征件展的频率和预算应有所控制,中,J、型美术馆应以全年安排不超过六个为宜,展览预算积极寻求国内外基金会和民间赞助的支持。

巡回展可以是美术馆的自创展,在美术馆首展后出去巡回,也可以是引进展、交换展和征件展,在展出后到其他城市的美术馆或其他空间展出;也可以打包出口,到其他国家展出。巡回展既可以获得更大的文化影响力,也可以均摊展览成本、降低预算压力和资源浪费。当然美术馆作为展览原创单位的品牌行销,也会取得放大效果。巡回展必须视美术馆自身能力和馆外资源整合的能力而行,适合从一年作一次开始起跑,积累经验,再作发展。

展览的行政分类法特别有助于展览管理制度的建设。在统一管理的理念下,什么样的展览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立场来对待,配合什么样的处理方式,什么样的展览应该侧重,什么样的展览应该缩减,应该清清楚楚。方针既定,就要贯彻到制度层面的具体建设和执行。这样,策展管理才能有条不紊,井然有序。

四、中国首家现,当代美术馆的策展实践

2003年12月28日至今,作为中国首家政府背景的专业性当代美术馆,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ShanghaiDuolunMoMA)已成功运行五年多时间。五年多来,这家中小型美术馆硬件、软件建设初具特色。特别是由于一系列定位准确、文化针对性鲜明的当代艺术展览的举办,让美术馆获得了人气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其中,美术馆自创的《打开天空》、《上海酷》等注重本土平台视觉文化建设的展览,推出的《两个亚洲、两个欧洲》、《无人之境》、《Hexa计划:闪现》等较高学术定位的国际展,在国际与国内艺术圈中备受瞩目,国际媒体《纽约时报》、《南华早报》和专业媒体《ArtinAmerica》、《ArtPress》、《ArtNews》、《Artlink》等纷纷以专题多次报道了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的展览和学术倾向。这一系列以全球本土化模式举办的展览,通过本土社会视觉经验的不断刷新,致力于在纷繁复杂的艺术生态中,引导出塑造中国当代艺术主体性的全新语境。在国际视野中,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是中国自立、自为的一家成长中的小MoMA。在发展中国家的独特语境下,它不得不面对独创性、建设性乃至挑战性的美术馆工作。然而,它所打破的许多国内纪录,探索的许多前人未涉及的领域,都对中国其他中小型美术馆的制度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既然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已经积累了五年多的经验,以分析、总结的方式看待美术馆自身的制度建设问题,从实际经验出发探讨完善中小型美术馆制度建设的可能性,不但是十分必要的,而且还可提供了许多可参考的经验。以“原创性、学术性、国际性”为办馆理念的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在一年多的摸索中逐渐确立了以原创思想为文化目标、以原创展为主打展览的学术定位。从发展的角度看,这些有利条件、经验的积累可以视为美术馆推进自己,创立自己文化个性的前提。但是,如何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继续从美术馆的学术定位入手,调整在制度建设上的心理结构,确立一个可持续推进的、深具潜质的现代美术馆学术架构,是美术馆的当务之急。这也是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再次起跳,以卓越的文化建设形象真正跻身于世界美术馆之林的根本大计。

美术馆的制度建设中,自身学术架构的确立十分重要。就展览策划而言,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一反国内美术馆的常态,在开馆之初,率先设立总策展人职位和机制,并设策展部为美术馆的核心部门,就是重视策展在一个美术馆制度建设与学术架构中的重要性。通过策展的规范化管理,一个当代美术馆才能实现在中国社会转型期所不容替代的文化建构作用和不容推卸的文化反省角色,并由此体现出一种基于发展中国家之后发优势的文化原创的特色。

五、策展与媒体传播

中国当代美术馆的策展与媒体传播的互动机制,在美术馆公共推广、营销方面十分关键。原创层面的当代艺术,在生成方式上往往先拒绝商业性,仅仅依赖于传播存在。这是实验艺术能保持它的独立性、批判性和精神性的可能条件。实验艺术如果不传播,作用还是体现不出来,纸上和网络媒体的放大成为它传播的最重要方式,另一种方式是口口相传的“口碑”。恰当地处理好实验艺术与媒体的关系,实验艺术就有可能保存它的敏锐性与前瞻性。

公共传播一旦生效,美术馆动员社会赞助的号召力方能立竿见影,因此,美术馆推广、营销的这一市场环节往往在展览展出并传播之后发挥功效。公共推广、营销的成功应该是一系列优秀展览的结果,而不是动因。

当代艺术在中国国内的本土化进程中,除北京、上海以外,当代艺术也形成了对广州、深圳、南京、成都、重庆等几个媒体中心的依赖,在这几个非主流的信息传播中心,已经形成一种媒体惯性的行为力量。这种行为力量由港台地区开始,在国内得以实用,而且更加积极,更加主动。再就是,网络化的存在。以前在北京、上海做艺术活动才可能形成全国性乃至世界性的辐射。现在,把好的艺术活动在成都、南京、广州等地的美术馆或替代空间做,同样可以取得在北京、上海的效果。原因之一是当地媒体的主动参与,之二是通过网络的继续放大和媒体信息的自我克隆,自身繁殖,使当代艺术信息得到更多的传播。

美术馆的艺术展览在处理与媒体的关系上,有以下三个点:学术性批评:局限于艺术圈;报道式批评更有社会性和广泛性,尽量强调通俗易懂;媒体活动报道:兴奋热点在于新闻性,可能会造成对某个艺术事件的误导,但其对新闻的捕捉是最敏感的。在艺术策展时要考虑到这三个点,考虑到和大众的关系。

当代艺术活动的公众互动方式大体可以分几种:>中击型、灌输型和互动型。冲击型的当代艺术活动,如在一个公共空间里突然发生的行为艺术展,由于纸上和网络媒体的集团化操作,一下子辐射到全国上百家报纸。一个艺术行为,通过国内媒体竞相报道的方式进行传播,至少让公众知道有当代艺术这码事,有行为艺术这码事。他们可能会批评,但至少人们开始谈论当代艺术、行为艺术。在谈论过程中,当代艺术可以进行传递。

人际交往艺术论文篇(6)

关键词:艺术交往理性主体间性

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

一交往理论

哈贝马斯是当代德国最负盛名的社会学家、哲学家和思想家,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掌门人。在他的著作当中,最重要的便是针对“生活世界被殖民化”而提出的“交往行为理论”。

现代社会进入资本主义消费社会时代,呈现为一种景观。哈贝马斯认为,社会一方面是“生活世界”,在其中,人们在共同的背景下通过交往行为进行互动;另一方面,社会也是系统,由经济、政治等担负不同功能的子系统组成。哈贝马斯指出,现代西方社会的基本特征就是系统和生活世界的严重脱节。从进化论角度看,社会处于不断分化过程中,正常的情况本应是政治、经济、家庭等系统依赖于并且再生产出生活世界的三个方面:文化、社会与个性。

在现代社会中,系统和生活世界的脱节突出表现为由于科学技术以及中性媒介(金钱、权力)使物质生产进一步发展,而这些中介不依赖于交往行为的有效要求,当它们渗入政治、经济、法律和家庭关系中时,生活世界的再生产所必不可少的交往行为受到侵入和强占,这就抵消了生活世界对于社会整合应起的作用。哈贝马斯把这这种现象称为“系统对生活世界的殖民”。本来权力和金钱应该用来满足人们的需要,然而现在却控制着人们的需要,应该让系统的权力和金钱回到系统本身,为生活世界服务。

针对这一情况,哈贝马斯提出了“交往行为理论”,认为工具理性乃至系统理性不是现代的全部,还有一种交往理性。只有通过交往理性才能为现代社会找到出路,也就是对生活世界的拯救或重建系统与生活世界的关系。

交往理性在运用当中,我们必须注意几个问题:首先,交往理性要遵循的原则依然是道德伦理为基础的,继续以真善美等作为全民公认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其次,道德讲的是普遍性问题,是大多数人所公认的普遍性规律,在此基础上要分辨出每个特质所有的特殊性,也就是注意到差异性问题,但每个人环境的不同而导致每个人性格差异,这便出现很多冲突。在进行理性交往的过程中理解和反思成为关键,理解是对差异性的理解,需要各种知识积累;反思是需要理性,倡导的是理性思考。

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中的核心问题是主体间性,主体间性即交互主体性,是主体间的交互关系,是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的交互活动,而不是主客二分基础上的主体征服、构造客体。主体间性还涉及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它不是把自我看作原子式的个体,而是看作与其他主体的共在。哈贝马斯认为在现实社会中,人际关系可分为工具行为和交往行为,工具行为是主客体关系,而交往行为是主体间性行为。

二艺术具有主体间性

艺术作为交往行为的一种,属于公共领域的范围。艺术首先是个性之间的一种中介形式,即是个体与个体、个体与他者、个体与共同体之间建立交往关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中介手段,也就是说,艺术为个体建立起了一系列的主体间性关系,使得个体能够在这些关系当中重新确立自己和他者的地位,并进而用这些主体间性关系构筑文化认同和社会体系以及现代性的话语体系。

艺术能把观看者从平常工具理性的生活模式抽离到一个非功利的空间当中,并且在演绎者与观看者之间建立一种互动的特点,带有主体间性的特点。但艺术更大的特点却是自我的流露和表达,哈贝马斯说到:

“第三种行动是戏剧式行动,它指行动者在一个观众或社会面前有意识地表现自己主观性的行动。这种行动重在自我表现,通过自我表达达到吸引观众、听众的目的。行动者在观众面前,以一定方式进行自我表述,……想让观众看到并接受自己。”

艺术行为首先是要确定主体性,并且肯定自己的主体性的,但是艺术行为在对自我有了清楚的意识之后还要去和自我之外的他者建立起一定的关系。艺术家既有强烈的自我,也在乎别人对他们的评价,并通过作品的方式与客观世界联系在一起,与观众产生交流、互动乃至共鸣。

三艺术进入生活

艺术能把观众从工具――目的性的行为中抽离出来,暂时进入一种特殊的领域,并以作品的方式与接受者建立一种互动交流的关系,那么当人们在生活世界的交往活动中以一种艺术的形式呈现时,是否可以让交往从二元逻辑中上升到主体间来,类似于一种游戏方式?艺术有两个重要的特征,首先是艺术必须要吸引人,方式可以多种多样;还有一点就是艺术体现的始终是真善美这些始终如一之物,只是中间的环节往往会不停的变化。在通过语言交流之时,我们每个人是否想过也可以像艺术家一样,通过艺术的方式与人交流,不是盲从他人,也不是只看到自己,而是看到确立了自我以后与他人相互理解的希望。

怎样才能拥有艺术般的生活方式呢?这和艺术生成本身是相同的。艺术需要敏锐的观察力、熟练的技巧及对世界的激情,即使是现代流行的观念艺术家也是一样,只不过熟练的技巧不再是手上功夫,而转换成为了对思想的深刻锻炼。如同艺术家一般,深刻而充满感情地塑造自己的行为,在乎每一个人对自己行为所产生的感受,这便是艺术的生活方式。当艺术作品能让人暂时忘记太多功利而走向所要表达的事情本身,观众与艺术家之间产生一种共鸣的时刻,那就达到了最成功的相互理解的时刻。生活也应该如此。

波依斯说人人都是艺术家,是指每个人都具备“必须被发现和培养的艺术创造能力”。这种能力放在生活之中也就是相同的能力而已,无非就是存在这样一种区分:所做之物到底是像生活的艺术还是像艺术的生活?波依斯认为象征科学的创造方式是“冷性特质”的,而象征艺术的创造方式是“暖性特质”的。在这里,我们或许能看到他与哈贝马斯相通之处,也可以说他把工具理性界定为“冷性特质”,象征艺术的创造方式界定为“暖性特质”。他做的很著名的一个装置艺术就是《油脂椅子》,而油脂就是一种暖性物质的东西。这和他个人的经历有关。以前他当兵的时候,作为一个飞行员遭遇飞机失事,结果掉落在雪地里,被当地的土著人所救,土著人为了救他就给他全身涂了很厚的一层油脂,用毡子把他裹了起来,最后终于救了他一命。他认为油脂就是暖性的,人与人直接除了那种工具理性一般的冷酷,也应该有这种暖暖的特质。

四交往理性进入艺术

达成交往理性最重要的是理解和反思。对于艺术来说,艺术本身常常体现交往理性的某些内容,并且当代艺术与观众之间的关系也需要通过理解和反思来完成交流。理解就是要承认差异性的问题,在交往当中得到别人的尊重并要尊重他人。

波依斯的作品一般都是用废弃物做的,他认为人应该与自然有很多的联系,他做的很多作品都和这些理念有关。中国知名的当代艺术家徐冰也常常用废弃的物品拿来做成艺术品。实际上,我们需要把人与他者之间的联系融和在一起,人与人、人与自然都是一样,需要有相互的理解和反思。当这种思想进入艺术作品当中时,也传达着同样的意义。

不仅如此,交往理性也应该进入到艺术家与观众之间,观众虽说总是理解艺术家去做一些让观众不能理解的事情,但有时候却不能理解艺术本身所要表达的意义。观念艺术本身的出现就是一种行为艺术,就像是在不停地提醒着人们,观念艺术表达之意就是人们每天被统治着的观念,他们所不能理解的艺术就在他们自身身上到处闪烁着,但人们自身却不自知。观念艺术本身就是一种让人反思的艺术。每一种不可理解都是值得反思的。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对于当今消费社会、景观社会的意义是重大的,并且是值得肯定的。哲理上的漏洞暂且不说,因交往理性对社会的改造所需要做的巨大工作是无法想象的,但是如果哈贝马斯没有提出交往理论,那就更不可能真正地实现交往理论对现代资本主义改造的可能性了。一切开始于想象和蓝图,谁又能知道未来的现代性之路走向哪里呢。在这里提出因为艺术具有主体间性,作为交往中的一个小小的策略,它运用起来更加直白和容易说明,或许能帮助理性交往的实现,并且理性交往作为一项重要的课题也深刻地影响着艺术本身以及艺术与人们的关系。或者艺术在帮助交往理性,或许是交往理性感染着艺术家,通过这种交织着的方式让交往理性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 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人际交往艺术论文篇(7)

中国的“文学美学”是20世纪中国学者具有世界学术意义的创新之一。认识文艺美学的中国原创性,要从关于这门学科的学科定位入手。不理解文艺美学为何物,当然就不会认识文艺美学的中国原创意义。的确,关于“文艺美学”是否成立,作为一门美学学科是否合法存在的问题,从这一门学科刚刚形成开始,就有不少争论。时至今日,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文艺美学是一门“假学科”。2000年,教育部批准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为教育部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而在这个研究基地需要挂上由教育部颁发的机构铭牌时,却发生了一个问题。在当前文化全球化的时代,作为中国的一个部级研究基地,应当面向世界,其机构的铭牌上理所应当印制这个机构的中英文名称。英文名称的写法,显然应当使用国际流行的英文说法。然而目前在国际学术界没有“文艺美学”的学科称谓,在英文写作里没有“文艺美学”这个对应的词或词组,而文艺美学却是在中国学术界流行了几近20年的、令不少学人反复使用的学科名称。我个人也十分关心“文艺美学”如何翻译为英文的问题。因为翻译不仅是词语的语种变形,而且是对术语意义的阐释,是公开向外界传达交流的信息。在外国人并不知晓“文艺美学”、缺乏正常交流的语境里,如何把“文艺美学”译为英文呢?最后的结果是把“文艺美学”翻译为literary theory and aesthetics。literary theory在中文里现在普遍称为“文艺学”,而aesthetics则通译为“美学”。经过这样的翻译,无疑是告诉英语学术界,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并且持续流行的“文艺美学”,就是西方学术界的“文艺学和美学”。WWw.133229.coM翻译者显然有对“文艺美学”的思考和诠释,似乎还有在文艺美学的建设中,把文艺学和美学结合为一门交叉学科、综合学科的理论预设。然而,这样的翻译仍然不能令人满意。因为在西方学术界目前的观念里,文艺学和美学虽然有密切联系,但是依然是两门独立的学科,英语学人很容易认为中国的“文艺美学”等于既研究文艺学,又研究美学,即既是文艺学,又是美学。 显然,在英语学术界没有现成的对应词语翻译的情况下,这样的翻译误读是不得已之举,我们目前并没有资格去责怪翻译者。它还说明,我们对文艺美学的学科性质还缺乏深入的理解和稳定的解说。这种情况在中国目前通行的学科中是罕见的,属于另类。其实,另类的出现和存在往往是对常规、常态的偏离和突破。合理的另类就是创新。细想一下,中国现代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在内的一切学术学科的设立和命名,即我们所认为的学科常规、常态,基本上都是对西方近代学术体系的引进。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特定岁月,西方强势文化改写了中国的学术文化的历史,中国在各种原因的推动下,系统地引进了西方学术文化的体系性结构。“美学”一语,就是王国维从亚洲最早引进西方文化的日本的相关“汉字”译法直接搬过来的。在这一时期引进的还有哲学、伦理学、文学理论等等学科命名。至于文艺学则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按照苏联对文学理论的称谓而流行的。由于哲学、伦理学、美学、文艺学等等是从国外学科名称翻译而来的,那么现在的中国人要把我们的哲学、伦理学、美学和文艺学的学科名目介绍给外国人,只要运用翻译成中文所依据的外文词语就行了。在文艺美学的名称翻译上遇到的难题,恰好说明文艺美学这一学科在中国现在的西方学术学科体系中,是一种不可融入近代西方学术文化体系的另类。 还可以进一步研究的是,在文艺美学的英文译法literary theory and aesthetics中,连接文艺学(literary theory)和美学(aesthetics)的是一个并列连接词“与”、“和”(and)。这样的翻译方式似乎把文艺美学当作两个学科的共同属有领域,从学科分类逻辑顺序来看,不大能够讲通。然而,如果从文艺美学既有文艺学的学科特性,又有美学的学科特性而言,这样的翻译方式又有一定的意义(注:本文认为把“文艺美学”翻译为literary theory and aesthetics的意义在于显现出一种“间性”意识。我个人以为翻译为aesthetic of literature and art,也许更为妥当。)。 这使我想起了俄国理论家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和文本间性理论。其实,我们可以按照巴赫金的理论把文艺美学理解为文艺学与美学的对话性的理论构成,是一种涉足于文艺学和美学之间的间性理论。人们非常重视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和文本间性理论,但是主要从文本分析的角度予以重视。其实,巴赫金理论的新颖之处在于突破了西方长期以来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理性规范,提倡在逻各斯规范的分类体系中,寻找各个不同类属的事物、话语、文本之间的对话联系、间性联系。他在对话理论和文本间性理论中,实际上也提出了对于在西方逻各斯中心主义引导下形成的近代学术学科分类框架进行解构和重组的设想。这方面的思想,还没有受到重视和关注。 近代西方学术学科在分类上,采取的是本体论的划分方式。一个独立的学科有自身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独特性甚至惟一性,就是这门学科存在的基础。这种顺应近代工业化日趋细密的分工而形成的观念,自然有其长处,但是它却摒弃了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天然联系这个事物存在的根本基础。万事万物之间存在着整体的关联,但是人们在研究具体事物时又不太可能把此一事物与世间的每一个别事物之间的联系一一考察,这正如我们在读书时,不可能把有史以来的每一部书都读完。这并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巴赫金充分考虑到学科设立的两难境遇。他提出了一个深刻的思想,就是每一个学科都处在“边界”上。他说:“某一文化领域(如认识、道德、伦理、艺术等领域)作为一个整体所构成的问题,可以理解为是这一领域的边界问题。”“……只有在不同视角的边缘上才产生对这一视角……的迫切需要,这一视角才能为自己找到可靠的根据和理由……”“然而,不应把文化领域看成是既有边界又有内域疆土的某种空间整体。文化领域没有内域的疆土,因为它整个儿都分布在边界上,边界纵横交错,遍于各处,穿过文化的每一要素。文化具有的系统的整体性,渗透到文化生活的每一原子之中,就像阳光反映在每一滴文化生活的水珠上一样。每一起文化行为都是在边界上显示充实的生命,因为这才体现文化行为的严肃性和重要性,离开了边界,它便丧失了生存的土壤,就要变得空洞傲慢,就要退化乃至死亡。”“在这一含义上我们方可说,每一文化现象,每一单独的文化行为,都有着具体的联系;可以说它连着整体却是自立的,或者说它是自立的,却是连着整体的。”[1](p323) 巴赫金在这里提出的思想是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孤立学科分类观念的挑战和颠覆。虽然“文本间性”(intertexttuality,或译为“互文性”)这一说法由法国学者克里斯蒂娃正式提出,但是法国学术界一致认为克里斯蒂娃是借用了巴赫金的思想。托多洛夫说:“为了充分说明意思,我在这里更喜欢使用互文性这个词,朱莉娅·克里斯蒂娃在介绍巴赫金的文章中使用了这个词。”[2](p258)统观巴赫金的著作,特别是从上述这一段话可以看出,巴赫金不只是认为文本之间存在着“间性”,而且一切事物、一切人、一切学科、一切文本都处于对话关系的“间性”之中。学科有自身的分工,但是每一学科所关注的研究对象并不是封闭的,这些研究对象所处的位置不是一个有疆界与其他学科判然有别的空间实体,恰恰相反,这些研究对象始终处在各门已经形成的学科的“边界”之上。因为“认识行为所接触的现实,是已经用前科学思维的概念加工过的现实”[3](p324),一门学科的认识对象,实际上是各门学科都要触及的现实,学科的划分把整体的现实割裂为几个部分。学科之间的距离和间隔,是单独学科审视现实的盲点,其中的间隔就是学科“间性”存在的根据。学科“间性”的存在,必然会在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中出现“间性”学科。如果说文艺复兴以来西方学术学科的形成主要是受社会分工,特别是工业化以来日趋细密的社会分工的影响而形成分类形态的学科分化,那么随着人们对分工的分割性认识的深化,往往在分工所形成的间隔、甚至在鸿沟上树立起连接间隔、填平鸿沟的“间性”学科。 其实,美学在西方的出现正是一门“间性”学科的出现。虽然鲍姆加登早在1735年就使用了aesthetica这个词命名于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的学科,但是正如英国学者鲍桑葵所说,康德的《判断力批判》才使美学“把问题纳入一个焦点”[4](p232),使这门学科走向成熟。《判断力批判》所奠定的美学这门学科的理论基础,就在于美学是连接认识论和伦理学的桥梁,美是真与善的“间性”。康德指出在传统哲学里,“按照哲学分别为理论的和实践的,纯粹哲学分别为自然的和道德的形而上学,它们将构成理论建设的全部工作。”“在理论的阐述里,对于判断力是没有留有特殊的部门的。”[3](p7)然而,判断力却是在认识中,“介于悟性与理性之间的中间体”,“在必要的场合能够临时靠拢两方的任何一方”[3](p4)。从康德关于“美的分析”的理论来看,他对“纯粹美”现象的“无功利”、“无利害”性质的分析,揭示了美学这一门独立学科之所以要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的自身的疆域。没有无功利的美感,便没有审美的主客体关系,也就没有美学研究的特定对象。 然而,审美的判断力又同时与对真理探求的悟性和实践的理性连接在一起,判断力不可能脱离悟性和理发而单独存在。这就是说,在单独的认识论哲学,或者单独的伦理学中研究真理和道德问题时,其研究对象本身就联系着审美活动、审美现象,但是由于学科的规定性,学科特定任务的限制性,认识论哲学和伦理学不可能在那时候去讨论美学问题。于是认识论哲学和伦理学在面对整体对象时就留下了一个间隔的空白。这一个领域就是康德认为的美学的研究领域。这显然是此前认识论哲学和伦理学留下的一个“间性”空白。一个新的学科就在此处树立起来了。可以说美学是认识论哲学和伦理学之间的“间性”学科。这种“间性”在康德美学中也有明确的揭示。他在“美的分析”里,把“无利害性”作为纯粹美学的基本性质,但同时又指出在世间存在的具体审美现象往往是“依存美”,是同认识论所寻求的真理和伦理学讨论的善的功利有一定联系的。因此康德在西方美学史上第一次把崇高范畴作为美范畴的延伸,从而提出“美是道德的象征”的命题[3](p201)。当然,对于康德在“间性”中确立美学位置的认识,首先还是巴赫金。巴赫金在有关康德的讲座中指出,“康德把空间视为事物而总处在空间表象的边缘上;这一精彩的审美视角说明康德所指的始终是由不同部分组成的视野空间”,而不是几何学空间,“所以‘美学’这一名称意外地找到了根据。”[5](p530) 文化的空间不是几何学的空间。在文化的空间中,一个学科无非是一个在整体文化语境中,对作为整体的世界对象的一个视点,一个认知和阐释的立足点。因此现有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不可能把文化空间布满,不可能覆盖得严严实实,学科之间在空间位置上存在着许多间隔、空白。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和需求的增长,一些新兴学科必然会在“间性”中出现和成长。特别是全球文化空间不是一个平面,而是一个立体。它是不同时代文化、不同民族文化、不同生活样式、文化形式的交织与交流、对话与对抗的网状空间。在当前这个文化空间中的创新性发现,就是对于一个新的交流语境的发现,就是对于在已成格局中学科之间能够重新进入的“间性”的发现。 我认为,中国的文艺美学的创新性就在于它从对西方美学和文艺学的引进中,在以中国原有的诗文评、画论、乐论的艺术批评传统的对话中,在中西两种不同文化的交流、对话空间中,发现了一种“间性”,提出了一种中国学人进行美学研究的新思路、新规范、新视角。

在中国语文中第一个使用“文艺美学”一语的,是台湾尉天@①集结、编辑王梦鸥研究西方美学的论文集所定下的书名。《文艺美学》一书初版于1971年,由台湾新风出版社出版,1976年改由台湾远行出版社出版。此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论述西方文学和文学批评,下篇谈论西方自康德以来的美学。从下篇的文章来看,虽然对西方美学重于介绍,但是王梦鸥根据西方美学形成了自己的一种美学思想体系,并且着力于用这些美学思想来解决文艺和文学的最基本的问题。因为“文艺美学”一语是出版论文集时作为书名而存在的,因此书中的文章不可能来论述“文艺美学”的含义,但是据我的猜想,尉、王二位先生将此书书名确定为“文艺美学”,是表达这样一种看法,文学“之所以成为艺术品之一,则因同是服务于审美目的。是故,以文学所具之艺术特质言,重要的即在这审美目的。反之,凡不具备这审美目的,或不合于审美目的,纵使有个文字系统或构成,终究不能算艺术的文学”[6](p131)。此书的合作者的目的是为了提倡用美学去研究文学艺术的“审美目的”,即艺术美,这个意图是十分明了的。 从王梦鸥《文艺美学》一书可以看出,王氏已经在把美学与文艺学(文学研究)置于一个人文学科的平台空间之上,寻找两者的“间性”,即两者对话、交融的学术空间。美学所研究的范围,比文艺学更为广泛。它不仅研究包括文学在内的艺术,而且还研究自然美、社会美等等,文艺学单在对文学的研究上就又研究文学的审美特性,还要研究文学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要研究文学的生产机制等等。一相比较,便可看出,美学与文艺学可以共享的学术空间,就在于研究文学美(或可包含艺术美)。而王梦鸥的《文艺美学》本身就是一部以研究文学美为特色的著作。王梦鸥认为,文学脱离不了“文字、表现、美”这三大要素,而美的要素则统摄文字和表现[6](p29)。“所谓文学也者,不过是服务于特定审美目的下之文字系统或文字的构成物而已。”[6](p131) 王梦鸥《文艺美学》的间性特征还表现在他融汇了中西美学的传统,在中西美学对话、交流的学术空间中,寻找新的学术生存空间。王梦鸥早年留学日本,翻译了不少西方美学著作。而他在学术上的主要成就在《礼记》和《文心雕龙》的研究上。由于具有学贯中西的学术根柢,他在《文艺美学》中评介西方美学时往往将被评价者同中国传统美学的代表人物和代表理论加以比较。他在论述柏拉图的美学时,将其思想同司马迁、周敦颐相比较,在论述贺拉西《诗艺》时,又将其与陆机《文赋》比较。这种比较研究贯串于《文艺美学》全书。在比较研究中,王梦鸥形成了融汇中西美学的研究文学美的理论观点。他一方面吸收了西方美学关于美形成于“主观合目的性”与“客观合目的性”的结合上,认为“我们知道,文学美的存在,乃系于主客所构成的完全合目的性之关系上”。另一方面,他又认为,西方文艺学关于“文学是具象的描写”、“情感形象化”之类的说法,并不足以概括文学美的特质,而必然改为中国传统美学的“意境”来概括。“我们必须明白,改为意境之后,那形象已经不是本来的形象,换言之,意境也者,是由客观依其自身法则,呈现为合目的性的结果,与主观的目的性相配合而后形成的东西。”[6](p185)融汇西方美学,回归中国美学传统,就是建构新的文艺美学的“间性”学术空间。 10年以后,王梦鸥等提出的“文艺美学”在大陆又重新提出。大际的提出者是胡经之。关于胡经之对于建立文艺美学学科的学术贡献,我已经写过《理论创新潮流的先觉者》一文。这里主要想强调胡经之提出建立“文艺美学”的初衷是,把“系统研究艺术活动的审美本质和审美规律”作为这门学科的主要任务。而这一点,实际上是与王梦鸥《文艺美学》一书的主旨完全一致的。当然王梦鸥当年无意于建立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且也没有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响应。在大陆的情况则不同,在1980年昆明中华美学学会年会上胡经之提出建立文艺美学学科之后,立即得到全国美学、文艺学研究者的广泛认同和响应。20年来,由于中国大陆学者的努力,文艺美学作为一个既定学科的存在,已经成为了一个事实。 荷兰学者杜埃·佛克马认为,每一个新的时代都有产生新的美学、文艺学的形态的需要。但是一种新的理论形态的诞生和合法性存在,必须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他说:“似乎有三种主要的标准可以用来评价科学陈述。众所周知的原则首先就是认为,一个命题如果符合它要描述的经验事实就是正确、有效的。和事实相符的陈述变得合理。其次,一个命题可以根据它与那些被认为有充分根据的理论的一致性而被视为有效。在这种情况下,陈述的合理性基于它与当前时兴的理论的相容性。最后,一个命题可以根据它在特定的一个研究小组内部得到接受而被视为有效。因而陈述的合理性建立在某种一致性的基础上。”[7](p437-438)具有陈述合理性的新的理论,就具有合法性。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主任曾繁仁在讨论文艺美学所面对的新的事实时指出:“从国际上看,美学与文艺学已经完成了由古典到现代的转型。由古代的和谐美转到现代形态的对精神生存状态的改善的追寻。同时,也由对美的思辨的思考转到对艺术作为精神家园作用的探索。而我国从新时期开始,美学与文艺学研究也逐步开始了由古典到现代的转型,其重要标志就是由对美的抽象哲学思考转到对文学艺术的更为实际的研究,然后再深入到理论的更深的层面,探讨美与艺术所蕴涵的深厚人文精神。随着我国美学由抽象思辨艺术研究,以及由哲学逻辑到人文精神的转变,也带来了对我国古代传统的优秀美学与文艺遗产的显著关注。因为,我国古代美学与文艺学遗产,极少抽象思辨的理论,更多的则是对具体文艺现象的体悟,而且极富人文精神。”[8](p71)以上概括准确地说明了中国文艺美学面对的新的研究事实和新的理论的相容性。文艺美学一经提出以后,研究者众多,就不仅仅是“一个小组”而已,在国内已经形成一个较为庞大的研究队伍,已经得到中国学术界的认同。 目前对于这门学科的内涵的认识逐渐明晰。不少学者都一直认同文艺美学作为学科的交叉性和边缘性,这种交叉性和边缘性就是巴赫金所说的“间性”。曾繁仁提出,文艺美学是美学、文艺学、艺术学3门学科的交叉和融合,而且具有新的视角、新的方法、新的资源、新的体系、新的精神的学术内涵。比如,他在论述“新的资源”时说:“我国当代的美学、文艺学与艺术学从研究资源上各有其特点。美学主要借助西方的理论资源与近百年我国的研究成果。文艺学除了借助西方理论资源,主要以文学作品为其研究对象。艺术学的理论资源来源于西方概念,同时兼及各个部门艺术。而文艺美学学科在资源的利用上应包容以上3个学科的所有范围,因而更加宽泛。也就是说,文艺美学学科所使用的资源包括西方理论范畴、中国当代成果、中国古代美学与文艺学的优秀遗产,以及各类部门艺术的成果。特别是当前具有广泛影响的电视文艺与网络文艺。”[8](p72)从他提出的5个新的内涵来看,实际上也是采用了“间性”视角,去发掘美学、文艺学、艺术学三者交流、对话的“间性”空间,在文学文本与艺术文本、现论与传统理论、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几个层面的“间性”中进行新的学科建构。 我赞同金元浦关于注重研究学科“间性”的说法。他说:“对话交往理论作为一种过程体现着人类精神视野的不断融合。从当代社会生活和文学实践来看,这种对话交往包含主体间、学科间、文化间、民族间互相作用、互相否定、互相协调、互相交流的间性。这种间性是对话实践所达到的主体之间、学科之间、文化之间、民族之间共同拥有的协同性、约定性、有效性和合理性。”[9](p7)对“间性”的认识和发现,是当代学术发展、创新的一个突破口。中国文艺美学的出现,就是“间性”发现的产物,进一步建设和发展文艺美学,也要从进一步发现“间性”着眼。从王梦鸥到胡经之,再到国内无数文艺美学的研究者,以及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他们的研究成果可以说都是对“间性”的重新发现和阐释、陈述。新的时代是在“间性”中发现、创新的时代,文艺美学学科的出现给了我们以启示,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这门“间性”学科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一卷[m].白春仁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2] 托多洛夫.巴赫金、对话理论及其他[m].蒋子华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3] 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m].宗白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4] 鲍桑葵.美学史[m].张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5] 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四卷[m].白春仁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6] 王梦鸥.文艺美学[m].台北:新风出版社,1971. [7] 马克·昂热诺、杜埃·佛克马等.问题与观点——20世纪文学理论综论[c].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8]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编.文艺美学研究:第一辑[c].济南: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2002. [9] 金元浦.“间性”的凸现[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马右加忽

人际交往艺术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1(a)-0130-02

大学英语作为全国高校的一门通识必修课,在大学课程体系中几乎涉及的学生来自非英语专业的各种专业,涉及人数众多。近年来,大学英语课程经历了很多的改革尝试,但目前没有哪种改革的成果得到普及。这说明大学英语的改革的很难有统一的模式。正因为大学英语公共课所涉及的专业很多,各专业之间的差别导致了学生们的对英语的需求不同。艺术体育类(简称艺体类)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学生所学的专业不但具有特殊性,学生本身的个性化色彩也较鲜明,因此对艺体类学生的大学英语改革更要从其专业需求和学生个性特点出发,构建有特色的艺体类大学英语课程模式。

1 国际语言测试

语言测试在语言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语言测试已经进入到了交际语言测试时期,更着重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语言的教学法往往和语言测试方式紧密相关,语言教学的成效往往在测试中的得以体现,而语言测试的模式往往是语言教学法的导向。因此,发展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成为当代外语教学的核心问题。

语言的交际能力在目标语言的语境里能够得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在国际化语言测试体系中雅思和托福这两种考试在考察学生英语的运用能力方面具有较大的权威性。雅思托福测试听力、阅读、写作、口语模块的文章主要来源于国外较权威杂志、期刊、书籍、报纸,语料内容真实,文化背景强,贴近英语国家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休闲、风俗等。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讲解词汇、习语中所体现的特殊文化背景,逐步引导学生理解语料所表达的深层文化蕴涵,雅思托福的测试材料也可以给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习得英语语言知识和习俗提供非常好的学习语境。

2 艺术体育类学生大学英语教学

艺术体育类学生是凭借自身的艺术和体育特长进入大学,他们入学的英语成绩大多不高。国家现今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没有对艺术体育生提出明确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艺体类学生英语学习的目标既要符合他们的语言水平,同时也要满足他们的实际的专业需要,为将来他们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艺术体育类专业特色明显,学生对英语需求不尽相同,但都离不开英语的听力,阅读,口语,写作几种能力。而且,艺术体育类专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专业的国际化。在国际化的进程中,中国与世界各国有者越来越多的艺术和体育的交流。很多艺体类高校以及艺体类专业都与国外的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联系,旨在增加艺体类学生间的国际交流。在国际化的交流中,英语就是有效的交流工具,因此艺体类学生掌握英语的实际交际能力尤为重要。不能因为艺体生基础差就减轻对英语的重视,相反,应该从实际需求角度出发,提高艺体生的综合英语交际能力。

3 基于国际测试模式的艺体类大学英语课程构建

基于国际语言测试理念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在本校自2008年开始,在部分学生以自愿的方式实践,已经取得了显著地成效。每届学生在经过这种模式的大学英语课程后,听说读写等语言综合应用方面都有了明显提高,该项目还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但这项改革前期是在非艺术体育类本科生当中实践的,艺体类本科生从2016年第一学期才开始试行。艺体类大学生由于英语基础知识薄弱,不能照搬其他非艺体类专业课程模式。艺体类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必须基于学生实际的基础知识水平,从艺体类学生能够接受的水平进行初期的课程设置。但在设置课程时,我们可以借鉴雅思托福考试的模式,分听力、阅读、写作、口语4个科目进行,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交际能力。

由该校美术学院主动申请,我们首次在美术学院生中开设基于托福雅思模式的大学英语课程。该校美术学院多个国际联合办学项目是他们提出主动申请开设课程的原因,也充分证明了艺体类专业对英语交际能力的迫切需求。我们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选取了美术学院64名学生,涉及7个专业,学生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如果感觉课程难度大无法适应,可选择自愿退出,在经历一个学期后,课程参与人数具体见表1。

从选择基于雅思模式的大学英语的专业分布看,绘画类专业人数相对较少,而艺术设计类学生偏多,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的专业发展决定了他们对英语能力的需求。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只有3名同学申请退出课程学习,仅占总人数的4.69%,这说明艺体类学生可以适应并接受这种教学模式。

基于雅思模式的艺体类课程的设置重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课程初期节选相对简单的雅思语料,给学生提供真实的语境,丰富的文化背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程采取了分组学习的模式,小组完成课前教室布置的文化背景资料查询以及成员间互助的基础句法知识的学习。这种小组模式的自主学习模式,既能唤醒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兴趣,进入接受、同化新信息的时缸刺;又能弥补艺体类学生在基础英语知识上的不足,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课上,教师启发学生进一步深入的探究和概括文化现象,洞悉文化现象背后的文化观念的差异,同时教师还补充讲解词汇、习语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整篇文章以及文章所表达的深层文化蕴涵。

课后,鼓励学生就有关的文化问题讨论。这样既能让学生对不同的文化背景进行反思、对比差异,还能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反应良好,普遍在听说读写各方面有了提高,并且在这个课堂上基本看不到艺体类学生常有的迟到、睡觉等现象,旷课率几乎为零(病事假除外),这说明这项课程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了英语应用能力。

在该校,初期的基于国际语言测试理念的大学艺体类英语课程已经构建并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当然,由于课程构建时间较短,还无法取得比较直观的学生权威语言测试成绩,这有待于进一步跟踪调查和统计。但从目前的课堂反应看,这项课程极大的激发了艺体类大学英语的学习兴趣,系统而全面地提高了艺体类英语应用能力。基于国际化语言测试理念的艺体类大学英语课程值得我们在其他艺体类专业和其他艺体类院校中尝试。

参考文献

[1] 孙南南.国际语言测试视阈下的自主探究特色培养模式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96-98.

人际交往艺术论文篇(9)

一、艺术区与网络艺术区

艺术区是由艺术家村落发展而来的,艺术家村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盛行于西方:一些青年作家、画家和诗人为了摆脱城市文明,逃避现代社会,聚集在乡村,共同生活,实践艺术,并逐渐形成传统,成为后现代文化的一部分。欧洲的艺术村落分布广泛,典型的艺术村落如法国的枫丹白露、亚威农等地。90年代,欧美的青年艺术家逐渐放弃群居,走向个体创作,艺术家村落在西方衰落,部分艺术村落转为季节性聚会。

中国内地在改革开放以后开始受到来自西方现代文化的影响,一些追求自由创作的职业艺术家开始在北京郊区的圆明园和宋庄等地聚集,形成“画家村”,即所谓的“东村”和“西村”。

从2001年开始,一些艺术家将北京大山子地区原国有798电子工厂闲置的厂房改造为艺术展示和创作的空间。在此期间,中国当代艺术创作进入繁荣时期,当代艺术作品越来越受到国际关注,国际知名画廊、文化机构和批评家纷纷涌入798地区。该地区邻近著名艺术院校,形成了集艺术工作室、画廊、美术馆及演艺于一体的艺术区。

继798艺术区之后,北京地区逐渐出现了酒厂艺术区、环铁艺术区、上苑艺术区、索家村艺术区、草场地艺术区、黑桥艺术区、一号地艺术区、房艺术区,加上原有的宋庄艺术区,称为北京十大艺术区。艺术区是一个艺术综合体,它的存在无疑为艺术家、批评家、策展人和收藏家构建了一个开放而良性的艺术环境,艺术区能够帮助艺术家收获各种当下的文化信息,把握前卫艺术思潮,激发创作灵感;便于批评家把握艺术创作的最新动向与艺术家及时接触,发展新的当代艺术理论。艺术区内的美术馆、画廊基本上是一些专门性美术馆和画廊,艺术区使一些展示场所更靠近艺术家工作室,更便于展览和推出艺术新作、新人。

北京周边地区的艺术区内聚集了中国当代艺术最活跃并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家群体,以及观念相对自由开放的艺术批评家、策展人,还汇集了尤伦斯艺术中心、佩斯画廊等一些国际著名的艺术机构。他们在艺术样式和艺术取向上趋向前卫,作品以现代艺术的面貌呈现,逐步确立了艺术区在当今国内乃至国际的前卫文化地位。共同建构了中国当代艺术最具活力的部分,在公众的当代艺术生活中日益扩大着自己的影响。艺术区具备原创、观摩、批评、策展、展览和艺术品交易等功能,这些功能基本包括了当代艺术生活的各个方面。

20世纪中期人类发明了互联网技术,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传媒,不仅将人类既有的文化艺术作了进一步传播和发展,并且引导产生了新的艺术样式。互联网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参与的互动平台,其宽泛性、包容性、公开性特点,使更多人的生活融入新的时代文明。网络介入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艺术生活。它使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当代艺术生活,进而诞生了新的艺术生态。20世纪中期以来,网络间与艺术生活关联的信息无所不在,一些国际知名的艺术网站应运而生,其中包括Arts Economics网站,业务包括艺术研究咨询服务和出版;Artfacts网站,主要内容涉及艺术展览、艺术家、艺术机构的信息动向等;Artnet网站业务包含艺术家个人信息、艺术作品在线拍卖以及画廊动态、艺术品价格数据库等;Artprice网站内容包括艺术品评价、艺术品数据库等。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当代艺术创作和市场迅速扩张的时期。在此期间,国内艺术网站异军突起,逐渐担当了媒体的主力,成为艺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国内艺术网站主要分为以下类别:综合艺术网站、美术馆和画廊网站、展览和艺术博览会门户网站、艺术品交易网站、艺术院校网站、艺术家官方网站、公共艺术论坛、艺术协会和机构网站、艺术家个人网站等。其中较有影响力的综合艺术网站有雅昌艺术网、艺术中国网、美术同盟、世纪在线中国艺术网等。

如今的艺术网站在功能上涵盖了艺术区的几乎所有功能,而其巨大的辐射能力则远远超越了艺术区,因此被称为“网络艺术区”。如开创于2000年的雅昌艺术网,网站立足于艺术咨询平台,由艺术综合频道群、行业服务子网群、互动社区和英文网组成,“利用资讯、交流、交易、搜索平台有效地拓展学术、市场、教育等领域”,致力于“打造全艺术主流新媒体”。开设有《新闻频道》、《画廊・拍卖》、《画廊推手》、《展览推荐》、《尚品生活》、《艺术投资》、《艺客空间(博客、论坛)》、《评论・专栏》、《专题・视频》、《图书》、《交艺网》、《艺术家数字资产管理》等栏目,目前登记专业会员逾50万,浏览量达到日平均80万人次,在中国互联网协会评测的全球中文互联网排名中位居前400名之列。

艺术中国网是由中国互联网中心领导、由国务院新闻办管理的对外传播网站,也是中国网旗下的专业网络艺术媒体,开设有《热点关注》、《新闻中心》、《艺术沙龙》、《名家档案》、《视频》、《展览推介》、《DIY》、《独家专访》、《艺术讲坛》、《好书连读》、《民俗》、《影像记录》、《论坛》等栏目。艺术中国网以“经典艺术、国际视野、大家格调、主流声音”为宗旨,秉承“新文化、大视野、全资讯”的媒体精神,通过网络视频直播、图文报道、论坛互动等多种方式,“全方位把握当代艺术业界的脉搏与动向”,力求通过精心整合的及时新闻和翔实的背景资料,集各方学术视野,向世界及时全面地介绍中国当代艺术。

二、网络艺术区对当代艺术生活的影响方式

所谓艺术生活主要是一种精神生活,从当代文化艺术的发展史和当代艺术的思潮来说,当代艺术生活包括艺术创作、艺术欣赏、艺术批评、艺术品交易等多个方面,在后现代艺术理论看来,艺术创作是和生活融为一体的,生活就是艺术。艺术和审美影响着人们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从艺术品交易、收藏的角度来看,艺术生活也包含有一部分经济生活的成分。

网络艺术区首先带来的是艺术交流与传播的便利。与传统艺术区相比,数字技术的天然优势可以使数字图片与数字本身制作艺术作品(比如3D动漫和数字影像),艺术家通过网络发表作品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参与论坛,个人网站、主页和博客等。通过网络上传,网络艺术展览打破了传统展览的时空局限,甚至成为艺术家作品的形成方式。

艺术家博客和艺术家主页不仅能使公众及时了解到自己所关注的艺术家的创作状况,还能够了解艺术家的生活状况和情感状况。由于艺术家是将个体经验通过网络渠道直接与公众交流的,必然有利于在创作主体和受众之间产生有益的共鸣。而艺术家将自身感受与公众及时共享,最终也会成为公众共有经验和情感的一部分,进而扩大社会群体之间或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彼此了解。

近年来每逢大型展览,如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广州国际艺术三年展等,门户网站就会成为主要的宣传手段。展览方通过门户网站公告、公布进度、公示结果,不仅扩大了展览自身的影响,也使展览的评选更加公平透明。

艺术论坛是网络建立的自由讨论空间,它带来的是文化权利的公平分配。艺术家与公众可以利用论坛这个工具,发表作品、交流思想、获得咨询,拉近艺术家与公众、艺术家与艺术家之间的距离。论坛所涉及的话题非常广泛,包括理论研讨、创作观念和艺术教育等。论坛为艺术家提供了自由发表作品的机会,这反映了互联网接纳所有普通公众的理念,其形式也反映出超越社会偏见和阶层界限的文化理想。网络时代,有才华的艺术家再也不会像他们的先辈一样轻易被埋没。论坛的出现为一些重要展事的评选设立了一个场外的舆论氛围。

近年来,网上艺术品交易已经开始出现发展势头。除了一些专业艺术品经营机构的网站,各主要艺术综合网站也都开设了艺术品的交易网页,如雅昌艺术网的交艺网等。网上艺术品交易在欧美等国已经相当常态,但是国内网上艺术品交易的规模受各种因素的限制,仍然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当代艺术作品的市场几乎是空白。如果网络艺术区一如既往地抱持高度的文化责任,那么当代艺术在未来成为艺术市场中一个重要的文化类别是可以期待的。

艺术教育是公共艺术生活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一般说来,“民间诞生艺术,学院产生学术”。而来自民间最前卫的艺术观念被相对保守的传统学院接受,往往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网络的即时咨询能力,使学院及社会有更多机会目睹前沿艺术的发生,学院与艺术创作前沿沟通的频率加快,在民间艺术中加入更多学院精神。其积极的一面是将优秀的艺术推介给学院,促进学院艺术教育作出新的变革。同时,由于信息的传递过于迅速,使学院可能因此接触到一些负面艺术信息和观念,影响艺术教育的健康运作。

三、网络艺术区对当代艺术生活的影响意义

中国当代艺术是在当今文化的边缘地带产生的,网络艺术区的产生逐渐将当代艺术呈现于艺术生活的主流。中国当代艺术的发生有其特殊的外向型背景。在它的诞生初期,模仿与复制成为最简易的途径。由于民间基础相对贫弱,使得中国当代艺术的本土性和原创性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其后果是当代艺术逐渐失去前卫意识,在精神层面出现泡沫化。网络艺术区的出现将当代艺术面貌更加宽泛地呈现于现实社会的话语氛围之间,并利用互联网的交互性特点,引起公众对艺术的讨论,摆脱权威势力与世俗偏见,使艺术品的评价能够超越意识形态与市场的困扰,更加平面化与社会化,促使当代艺术更加严肃与深刻地思考自己的发展之路。当代艺术具有批判性和多元性,网络艺术区在面对当代公众艺术生活时也自然担负起愉悦、启迪或警示大众的公共职责。网络独辟蹊径的文化观念也有助于促进文明的进步,培育和造福艺术家及民众的文化生活。网络艺术区的主办者主要来自民间,它的形成对于艺术评价机制的完善、艺术生态的平衡会产生催化、调和的作用,便于鼓励艺术家以个体身份对艺术事件进行多元化探索,便于确立艺术家的独立性。[1]

网络艺术区的出现,是技术革命带动文化进步的典范。它通过技术性完成公众性,实现了对当下文化丰富性、公众性的一种召唤。我们有理由相信,网络艺术区在未来的发展还将进一步促进艺术走进大众文化艺术生活,网络艺术区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化流通手段,它作为播种机,将使当代艺术观念根植于民众之中。

参考文献:

人际交往艺术论文篇(10)

【关键词】 微博 艺术市场 艺术专业媒体

5月22日,中国嘉德拍卖公司春季拍卖会的夜场拍卖引来了各类媒体的关注,齐白石一件书画合璧的作品拍出4.255亿元的天价,引发了一场令人惊叹的微博围观"。而这只是当下微博迅猛发展的一个缩影。据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报告显示,在网民增速放缓的同时,微博用户数量则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2011年上半年,中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311万增长到1.95亿,半年增幅达208.9%,在网民中的使用率从13.8%提升到40.2%。手机微博的应用也成为亮点,手机网民使用微博的比例也从2010年末的15.5%上升至34%。#艺术市场遭遇微博,会是怎样的一种情景?艺术专业媒体又该如何作为?

一、艺术市场面临微博围观

自2009年秋季艺术品大拍中国艺术市场进入亿元时代后,社会公众与舆论高度关注艺术品拍卖,媒体的围观就很常见了。但微博围观却非同寻常:在拍卖进入到白热化的高价竞拍后,现场的参与者纷纷使用智能手机、iPad拍照录像,直接参与了围观。他们在微博上进行个人的网上直播,一时间,短消息、现场照片与视频在微博上喷涌而出并被大量转发。拍卖师刚落槌,有记者就采访了当事人的委托人,他透露几年前买进这套字画的成本不到2000万元。这段话又被发到微博,还被疯狂转发。巨量的信息及转发伴随着人们的惊叹、艳羡与质疑等种种评论,使齐白石与这个拍卖纪录迅速聚焦、发酵为微博的热门话题。整个信息传播的过程,也升级为一个网络公共事件。

这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特殊而有趣的个案,有助于我们考察微博这个移动互联网的新生儿如何回应艺术市场的资讯需求,又给平面媒体、网络媒体带来了哪些挑战。

当今中国频频出现的围观,其现场也是各种媒体的竞技场,而微博的表现实在是可圈可点。微博作为无线移动的网上平台,其即时性与现场感无与伦比,节奏之快、影响之大是传统媒体难以望其项背的。即便那些门户网站红火一时的视频专栏,也被微博的直播弄得措手不及。仔细剖析,这些都源于其背后的信息生产与传播机制与传统媒体甚至网络媒体截然不同。从信息生产链来看,新闻的生产、传播与接收等环节都集中在微博的受众身上,实现了信息者、转发(评论)与阅读者的三位一体,凸显微博“自媒体”的特征。更重要的是,微博平台上的围观不同于BBS论坛上的那种“网络围观”。作为新一代的人际交往平台,不是门户网站、BBS论坛那样面对众网民的点对面的传播,而是网民与网民之间点对点的传播。其信息传播方式也很特殊,既不像传统媒体那样是线性的传播,也不像网络媒体那样是网状的传播,微博是一种裂变传播,传播中会出现几何级的加速度,极具爆发力。传统媒体当然不是它的对手。

二、艺术专业媒体亟待转型

目前,无论大众媒体,还是财经、时尚等专业媒体都广泛涉足艺术市场,但就业态而言,都不是独立的艺术媒体。而艺术专业媒体本身,却面临转型的历史课题。回顾改革开放后30年的历史进程,艺术专业媒体可谓各领风骚:上世纪80年代,体制内的专业媒体如《美术》杂志,曾为“85新潮”推波助澜,此后的《中国美术报》继续扮演了类似的角色;到了新世纪,出现了出版社主办的《艺术当代》,以及策展人自办的《艺术地图》与《艺术生产》等学术类杂志;2005年后的市场热潮,催生了《艺术财经》《HI艺术》等市场化媒体;近年来则出现了大型媒体集团主办的《艺术界》与《巴莎艺术》等,走的是时尚的路子。在艺术市场异常火爆的今天,除了已经退出舞台的,那些专业媒体大多还是期刊,以设置议题、发表艺术与市场评论作为立身之本,同时还艺术家创作、画廊展览与拍卖行拍卖的信息。无论从媒体形态看,还是从信息服务的内容看,这些专业媒体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都面临转型的严峻挑战。

同时,中国艺术品市场本身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经历着艺术品金融化、资本化的进程。从2009年起,刚刚摆脱全球金融危机寒冬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就迅速火爆,以多件艺术品成交破亿的拍卖业绩一举跨入“亿元时代”。2010年再接再厉,破亿成交的拍品达到2位数,据国际知名市场统计机构Artprice称,中国艺术品市场成交总额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中国艺术市场的这种变化,与中国通货膨胀的宏观经济形势有关,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格局变动有关,也与国内财富重新分配的趋势有关。这种变化使中国传统的私人收藏边缘化,大量涌现的艺术基金等机构藏家成为拍场大腕,各种门类的艺术精品遭到哄抢,几乎所有的板块成交价都普遍飙升。这一切,都对艺术专业媒体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向读者提供艺术价值、收藏价值的权威解释,也应提供具有公信力的市场价值评判,还须提供及时、准确、系统与便捷的市场信息。

三、艺术专业媒体与微博互补

初步的实践业已表明,在艺术专业媒体的转型过程中,微博可以充当催化剂。借助微博这个平台,艺术类媒体可以与其互补,从信息内容、出版周期到媒体业态等方方面而都打破常规锐意创新。这是因为,艺术市场本身就有两个层面:一方面艺术品暴涨天价迭现,对圈外人产生强大的号召力,艺术品作为文化结晶与财富象征,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财经人士的高度关注,艺术界要与社会各界广泛交流,而微博恰恰可以在社会公众对艺术市场的重大事件进行网络围观时尽显其能;另一方面,由于艺术界是一个小圈子:从艺术家、批评家与策展人,到画廊、美术馆、拍卖行,再到收藏家,整个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构成一个行业圈子。这个圈子有共同的门槛,包括专业知识、文化品位与人际网络的门槛,有共同的价值标准、共同的兴趣与话题,而微博作为互动传播的人际交往平台,在小众化的“微博圈”中独具功力。

转贴于

这个人际交往平台往往和参与者的现实人际网络相重叠,传播学者喻国明曾有专著对此做过论述。他强调,当前中国的微博如新浪微博,其信息传播的功能被放大,与中国社会的舆论环境有关;而微博在“人际网络的构建与维护”,在人际交往的文化认同、情感归属方面,有其不可或缺的作用。%此外,借助社会学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我们也可以找到分析微博信息传播机制的方法。微博是人们的社会网络在互联网上的延伸。这种社会网络的构成,一方面是由多个微博信息的者和转发者构成的“节点”(在社会学里称为社会行动者),另一方面是各节点之间的连线(在微博中意味着信息的和转发)。这个方法还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科学的方法,强化微博信息传播效应与人际关系的建构和维护。&

如今,传统媒体已纷纷登陆微博平台,据今年上半年的统计,经新浪微博认证的媒体机构有4708家;其中2009年10月入驻新浪微博的《新周刊》,其官方微博已经拥有280多万“粉丝”。同样,艺术类媒体也开始系上“围脖”,不仅纷纷开设官方微博并派专人运作,还在杂志上开设各种微博专栏。其中,仅官方微博的运作,就既涉及信息传播与社会影响力的拓展,也涉及人际网络的经营,并与媒体的品牌经营相联系。不过,艺术类媒体与微博共舞的时代才刚刚开始,尤其从媒体本身的内容和传播形态看,其所作的变革尚未实现突破性的进展。

四、艺术专业媒体应超越微博

从当前艺术市场的变化来看,许多新的艺术机构随着艺术品的资本化、国际化而快速崛起;艺术市场的专家队伍与职业经纪人群体则随着市场的发育与行业分工的细化正在形成,他们对专业信息服务的需求已趋于成熟;另一方面,艺术融入生活、引导时尚所带来大批的“粉丝”,也有旺盛的信息需求。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微博是最早成熟并回应了市场渴求的信息平台,所以很快有了爆发性的增长。但这个时代才刚刚开始,微博的功能也有待进一步开发。如上所述,微博对艺术圈的信息传播与沟通需求固然有其特有的优势,但艺术市场需要对作品进行系统的文化阐释,而艺术专业媒体则担当着意见领袖、权威专家的特殊责任,此时微博的缺陷显而易见,比如微博的“微”,其所传播的信息的“碎片化”特征等,难以完全满足艺术专业媒体的专业需求。艺术专业媒体未来将可望走上垂直营销之路,超越微博,进入更多的媒体平台,形成跨媒体、多平台的业态。

新浪CEO兼总裁曹国伟在谈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关系时指出,从新媒体诞生的一开始,两者就是互补互利的:新媒体需要传统媒体提供的内容;传统媒体需要互联网扩大其传统渠道和影响力。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应用+平台”带给平面媒体新的发展契机,传统媒体一定要突破移动终端。'确实,要把艺术专业媒体所掌握的文字、图片、音视频、数据等信息资源,经过更多应用与开发嵌入诸如iPad、iPhone之类的移动终端上,让它们成为艺术圈专业人士最便捷的工具,成为艺术粉丝和时尚消费者的最爱。正如曹国伟所强调的,最重要的是品牌、影响力和媒体能力。

注释:

详见《上海证券报艺术资产》第三版《新媒体大举进入拍卖场》

据2011年7月19日中国新闻网报道,news.qq.com/a/20110719/001005.htm

参看江玮:《微博时代传统媒体采写转型初探》,《新闻实践》2011年第4期

人际交往艺术论文篇(11)

公共艺术的引入往往都与城市绑定在一起,现代设计要求公共艺术有着很强的观念属性,而不是样式属性。这就给公共艺术造就了一个包容、创新、承载的基本内涵,当艺术与设计遭遇了公共性问题一切变得文化意味更强,传播意味浓厚。

(一)公共艺术是一种思维方式

当公共艺术成为一个名词出现在学界的时候就引起了广泛思考,众多专业领域的学者都用自己视角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共性、民主性、大众的参与性、创新性等理论层面,但是很多人都会用传统的思维去不断提出问题,探究公共艺术到底是什么?具体的形式又是什么?如何界定?等等一系列的问题。笔者认为公共艺术是一种观念性的思维,通俗说它的表现形式涵盖了多种传统的表现方式,只不过是赋予了这些传统方式以公共性的思维,因此公共艺术实际就是一种思维方式。

(二)公共艺术是承载地域文化的高级文化形式

环境雕塑要成为公共艺术的样式之一,就必须在设计过程中深刻挖掘地域文化,其形式与内容都必须有着较强的文化传播性。这就要求在环境雕塑课程教学中要有广泛的社会调查和设计要素的严谨结合才能够满足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大量的各类资料,有着整理分析、精确定位、设计创新、文化承载、形式感易于接受等要求下进行设计。

(三)公共艺术明显缩短大众参与艺术的距离感

大众的参与性是公共艺术出现的一个较强的特征,有人也说公共艺术是将艺术还原给了大众,将大师带到平民中的一个过程。这就要求每件公共艺术作品都要缩短与大众的距离,让大众都能参与进来。环境雕塑作为公共艺术的形式之一,多数会出现的公园、广场、绿地等公共空间中,有着天然的亲切感。这就要求学生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利用环境雕塑多材质,多表现形式因素进行设计。要求学生能够思维面宽、创新性强。教学中应当不断启发和讨论,必须师生在平等的思维下、民主的环境里共同面对课题。

(四)公共艺术强化设计创新性

公共艺术强调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不断发展,强化设计也是时展的必然,公共艺术作为环境设计的前沿,更强调有承载的创新设计。这就要求课堂过程中要有争论,要有民主,要有头脑风暴。环境雕塑遭遇到公共艺术就必须按照公共艺术的观念性思维去不断完善自己,教学过程也应当不断适应这些新的要求去改变课堂的状况来培养人才。

二、公共艺术专业下环境雕塑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课堂教学“课题”制更新题目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课题”,这就是选题,它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几个。课堂基本理论知识讲授结束后,让“课题”研究成为学生在这段时间的主要内容,而这样“课题”的选择应当是教研室教师研究的结果,通常采用社会上公开的、未过期的设计大赛征稿。这种题目往往是最新的,能够代表当时社会最前沿的东西,学生往往对这样的题目具有浓厚的兴趣。“课题”的引入将第一时间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渴望将自己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第一时间有所指向地用到实际设计中去,有着相当明确的学习目的。教师也可以通过这样的实例让空洞的教学具体化,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成为一起解决问题的伙伴、学长。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有着明显的民主气氛,有利于更多的设计创新思想参与。这样的社会征稿往往带有明确的时间要求,将课堂界限完全打破而投入到设计中。征稿往往有奖金、证书等奖励性的刺激更能给学生带来兴趣,激发设计热情形成良性的循环。> (二)课堂讨论“答辩”制激发创造力,同时采用民主教学

当课题明确后迅速地展开设计,按照设计的程序与方法,感知-调查-初步-深化等过程都需要在民主的条件下进行。在“感知”题目过程中要查找相关一手资料,掌握被设计题目更多的设计背景资料,就有可能找到很多的设计素材。安排每名学生将收集到的设计素材条理分析清晰,做成PPT进行答辩式的讲解,最后将几个将要采用的设计点或设计方向做详细说明。课堂中每一个学生都能提问,都是答辩评委,在这样交互中不断深入设计想法,就能够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引导,这样的“答辩”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创造力,也在民主的气氛中完成了设计“头脑风暴”,为设计大方向的定位确立牢靠的基础。在初步设计到深化设计过程中也都要采用“答辩”与“讨论”式的方法,但这里面交流的内容也随之改变,在感知过程中的大方向定位不会出现大问题的时候,初步设计与深化设计中的具体细节问题与技术问题细节成为了讨论的主要方面,这是一个艺术、技术互相融合过程,也是学生之间互相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往往是以答辩的形式开始,最终以讨论的形式结束。这是我们课堂中少有的学习积极性,取长补短、教学相长的目的实现在这样的教学氛围里面。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动员全班学生的思维热情,课堂就能够迅速活跃起来,从以往的单独靠教师去启发转变成,互相启发,被动思维变成主动思维。

(三)成果标准“投稿”制,校内外互动学习

当设计成果在这样一轮大讨论、大风暴的教学中诞生的时候,这就是一个年轻设计师成熟的方案。推举出几个最优秀的设计方案,按照“课题”要求的时间、文字和板式的要求进行投稿。在这样的设计过程最后,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参与这样实际题目设计全过程,收获将不仅仅是一些空洞的理论知识。在投稿后还有一个大赛后续的学习过程,组委会往往要公布获奖方案,投稿设计无论是否中标,学生都能在中标方案中找到课堂中前几个阶段的影子,例如定位的准确性,形式感的采用,材质的表现,等等,这种再学习的过程学生们学到的东西就更为丰富,是一个分析差距,再次获得动力的源泉。如果有幸中标将在学生中产生巨大的榜样作用,带动的不仅仅是一个班级的学习氛围,也能为学校赢得社会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