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人际交往技能培训大全11篇

时间:2024-01-20 16:42:28

人际交往技能培训

人际交往技能培训篇(1)

(一)社交能力使人们获取信息的必备本领

社交活动是一个复杂多变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过程,实际上又是一个传递信息的双向交流过程。信息只能通过与外界接触才能获得,而这种接触就需要人们具有社交能力。有了社交能力,便可以多交朋友,多参与社交活动,多获得重要信息。信息联系着现代社会生产的所有部门,影响着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信息就是财富。不断获取和及时利用信息,有利于推动社会事业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改善人们的生活。反之,缺乏应有信息,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就会不知所向,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二)社交能力是衡量现代人的一个重要标准

现代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所要求的人是全面发展的人。一个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需要培养多种能力,而社交能力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有了社交能力,便能参加更多的社交活动,从中学会与人合作,得到有益的启示和帮助,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互相砥砺,锻炼才干;能看到别人对自己的反映及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能探索人生,陶冶情操,使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为祖国为人民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社交能力是形成正常的社会秩序、良好的生活环境,也是学生更好地学习,未来工作、生活的重要条件

有了社交能力,人们在社会的文明交往中,能得到周围许多人的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能靠大家的智慧和集体的协作,妥善解决好人际间的的各种矛盾,避免和消除一些误会与隔阂,减少一些烦恼与忧愁,增进彼此的了解与友谊,深感生活的幸福与快乐,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包括人际关系、群际关系(行业关系和社区关系)、代际关系和其他关系。为此,必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交能力。

二、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

(一)、课内课外结合,培养社交能力

1、提出任务,预习排练

教学开始,教师作简要动员,向学生指出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提出实现目标的基本步骤和放法,接着安排两项基本任务:一是预习任务,即布置预习课文的思考题,比如,交往有哪些礼仪?列举身边事例说明什么是交往和文明交往?什么是社交能力?怎样培养社交能力?怎样尊重帮助他人?怎样尊重师长、孝敬父母?要求学生根据这些问题认真阅读课文,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正确地回答上述问题;二是排练任务。即从培养学生社交能力的任务出发,要求学生做好下列排练,能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演出来。比如,人们社交活动中所通行的礼节;讲述古往今来现实生活中人们文明交往的事例或故事;运用相声、小品等形式表现出人们的社交能力。要求学生根据这些内容做好演讲准备,选好材料,写好台词,落实人员,组织排练,达到能够公开演讲的程度。

2、寓教于乐,演中求学

预习排练不仅当为演讲任务,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而且是培养和提高社交能力的实践过程。参与排练活动的学生,严格按编导的要求,训练好社交活动的每个言行,活动本身就是社交活动行为的规范化过程,也是对学生社交能力的培养提高过程;学生观众对表演的视听过程,又是社交活动的师范教育过程和社交能力的特殊培训过程。就学生搜集材料而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故事;我国各族人民与日本、美国等社交活动的通行礼节;身边人们尊老爱幼的事迹。还可以运用相声、小品等形式对不文明的交往行为进行恰当批评,让学生在笑声中受教育、明是非、长见识,潜移默化地学会文明交往,培养社交能力。

3、师生共学,明理导行

学生演讲后,不宜草率了事,应该在演讲活动结束之前提出一些发人深思的问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准备下一次课共同讨论,达成共识,全面达到本课应达到的教学目标。其基本要求如下:

第一,通过讨论明确下列说法存在的问题。同学甲说:“讲究文明礼貌是区区小事,无关紧要,那些都是虚伪客套,没必要去学。”同学乙说:“同学之间只要相互合得来、对劲、讲友情,就是真正的好朋友。”你认为这两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要求以理服人,各抒己见。在此基础上正确领会课文内容,明确社交活动中必须讲究文明礼貌,交友既要讲友情,又要将批评,需要交诤友。

第二,使学生认识到交往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由一定需要而相互联系的活动。文明交往能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和才干;能丰富人的精神生活,陶冶人的情操;能避免和消除误会与隔阂,促使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帮助。搞好人际关系是增进群体团结的基础,是发挥个人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学习、工作效率的重要条件,是社会文明水准的重要标志;也是影响人们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学会文明交往,必须逐步扩大交往范围,在不断实践中提高社交能力。

第三,使学生明确培养社交能力的基本做法与要求。培养社交能力,就要掌

握基本社交理论,通过社交活动逐步培养和提高。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自觉遵守文明交往的基本要求:尊重他人,礼貌待人,热心助人,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在发展平等、团结、有爱、互助的新型社会主义人际关系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争做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小主人。

4、由内到外,引导践行

在以课内理论学习为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所学理论用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培养学生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社交品质。要求学生以班级学习小组或以团小组为单位,开展下列活动:一是在家中帮助父母做几件称心如意的好事;二是在学校做几件尊

敬老师的好事,如自觉清理教室及清洁区、主动帮老师搬实验器材等;三是组织助人为乐小组,在社会上随机做一些扶老携幼助人好事。最后要做好这一课学习情况的小结,通过检查测试、表扬先进、批评落后等形式,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

(二)、进行单项训练,培养社交能力

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既要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进行综合训练,又要在社会交往中进行某些技能的单项训练。鉴于社交能力体现在社交活动中的与人交际的过程中,因此与人交际需要对方与自己有基本一致的某些需要,在交往中才会有共同语言,形成自觉互动,更需要自己有开朗的性格、渊博的知识、坦诚的胸怀、良好的品德、艺术的语言和庄重的举止。这些因素大多是通过社会生活中的单项训练才能形成的。象谈话技巧、举止行为技巧之类。

1、语言表达技能训练

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做到在谈话中,能向对方准确地表明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确切意图。语言表达能力是通过多种多样的语言交流训练才能逐步形成的。训练方式精彩纷呈,根据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的可能性,主要有下列做法:

第一,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内演讲活动。比如,复习提问,指名回答问题;预习课文,交流心得的群体讨论;轮换上台内容自选的课前三分钟演讲;定时选题,各自准备的专题发言;创设情景,抽签准备的即兴演讲;确立正、反方论题,各抒己见的专题辩论等都能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组织学生到社会生活实践中去实际运用社交语言。比如,组织学生参观、访问、作社会调查,直接与社会各界人士交往,了解实况,发表看法,在实践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2、非语言行为技能训练(情商素质训练)

人们在社交活动中表情达意,除用语言之外,就是非语言行为,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情商素质。”它包括体态语言、体距语等。社交实践表明,人们在社交活动中的每一行为举止都会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显示出未曾表达的寓意。因而培养社交能力还要加强非语言行为技能训练,以提高表情达意的能力。主要做法有:

第一, 体态语言是通过头部、五官、手势等方面的表情、动作来表达。有位老师就严格按照人际交往礼节,让学生把迎进、问好、请坐、端茶、交谈、再见等技能一一练会,并指导学生学会用点头、脸色、手势等体态语言来表达。学生毕业到服务行业就业后深感受益。

第二,注意体距训练。人际间保持一定距离是一种静态的无声交流。人际距离是人际关系亲密程度的一个尺码。美国西北大学人类学教授爱德华。T.赫尔把人际距离分为四种:一是亲密距离,从皮肤接触到18寸左右;二是个人距离18寸到4尺左右;三是社交距离4尺到12尺左右;四是公众距离12尺以上。事实表明,两个人能轻松愉快地交谈的最佳距离是不超过5.5尺,并且同坐在一边为益;开会时大家围着圆桌周围座,位置不分主次,彼此没有压力,就能随意交谈,人际关系必然亲切;若按地位高低排座,就会使人有压抑感,难以沟通,人际关系也显得不够亲切。因此应该教会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保持恰当的距离。

第四,重视其他非语言行为训练。它包括个人的品德、情感、服饰、仪表、风度及个人交往的时间、地点和环境等,这些既要引导学生自觉地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进行单项训练,又要思想品德课教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发挥身教重于言教的优势。

四、运用实践锻炼法培养社交能力

实践锻炼法就是引导学生以课文及课内拓展的社交理论为指导,通过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社交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实践表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运用社交理论处理人际关系,能逐步使学生学会同个种人打交道,正确处理好血缘、地缘、业缘等不同人际关系,培养和提高社交能力。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努力寻找机会,创造条件,有计划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锻炼社交能力,尽可能组织各种各样的课外、校外活动,像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活动、生产劳动、各类文体活动、学科竞赛活动、联欢会等,都是培养社交能力的好放法。

人际交往技能培训篇(2)

    (一)社交能力使人们获取信息的必备本领

    社交活动是一个复杂多变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过程,实际上又是一个传递信息的双向交流过程。信息只能通过与外界接触才能获得,而这种接触就需要人们具有社交能力。有了社交能力,便可以多交朋友,多参与社交活动,多获得重要信息。信息联系着现代社会生产的所有部门,影响着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信息就是财富。不断获取和及时利用信息,有利于推动社会事业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改善人们的生活。反之,缺乏应有信息,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就会不知所向,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二)社交能力是衡量现代人的一个重要标准

    现代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所要求的人是全面发展的人。一个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需要培养多种能力,而社交能力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有了社交能力,便能参加更多的社交活动,从中学会与人合作,得到有益的启示和帮助,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互相砥砺,锻炼才干;能看到别人对自己的反映及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能探索人生,陶冶情操,使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为祖国为人民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社交能力是形成正常的社会秩序、良好的生活环境,也是学生更好地学习,未来工作、生活的重要条件

    有了社交能力,人们在社会的文明交往中,能得到周围许多人的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能靠大家的智慧和集体的协作,妥善解决好人际间的的各种矛盾,避免和消除一些误会与隔阂,减少一些烦恼与忧愁,增进彼此的了解与友谊,深感生活的幸福与快乐,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包括人际关系、群际关系(行业关系和社区关系)、代际关系和其他关系。为此,必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交能力。

    二、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

    (一)、课内课外结合,培养社交能力

    1、提出任务,预习排练

    教学开始,教师作简要动员,向学生指出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提出实现目标的基本步骤和放法,接着安排两项基本任务:一是预习任务,即布置预习课文的思考题,比如,交往有哪些礼仪?列举身边事例说明什么是交往和文明交往?什么是社交能力?怎样培养社交能力?怎样尊重帮助他人?怎样尊重师长、孝敬父母?要求学生根据这些问题认真阅读课文,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正确地回答上述问题;二是排练任务。即从培养学生社交能力的任务出发,要求学生做好下列排练,能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演出来。比如,人们社交活动中所通行的礼节;讲述古往今来现实生活中人们文明交往的事例或故事;运用相声、小品等形式表现出人们的社交能力。要求学生根据这些内容做好演讲准备,选好材料,写好台词,落实人员,组织排练,达到能够公开演讲的程度。

    2、寓教于乐,演中求学

    预习排练不仅当为演讲任务,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而且是培养和提高社交能力的实践过程。参与排练活动的学生,严格按编导的要求,训练好社交活动的每个言行,活动本身就是社交活动行为的规范化过程,也是对学生社交能力的培养提高过程;学生观众对表演的视听过程,又是社交活动的师范教育过程和社交能力的特殊培训过程。就学生搜集材料而言,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故事;我国各族人民与日本、美国等社交活动的通行礼节;身边人们尊老爱幼的事迹。还可以运用相声、小品等形式对不文明的交往行为进行恰当批评,让学生在笑声中受教育、明是非、长见识,潜移默化地学会文明交往,培养社交能力。

    3、师生共学,明理导行

    学生演讲后,不宜草率了事,应该在演讲活动结束之前提出一些发人深思的问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准备下一次课共同讨论,达成共识,全面达到本课应达到的教学目标。其基本要求如下:

    第一,通过讨论明确下列说法存在的问题。同学甲说:“讲究文明礼貌是区区小事,无关紧要,那些都是虚伪客套,没必要去学。”同学乙说:“同学之间只要相互合得来、对劲、讲友情,就是真正的好朋友。”你认为这两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要求以理服人,各抒己见。在此基础上正确领会课文内容,明确社交活动中必须讲究文明礼貌,交友既要讲友情,又要将批评,需要交诤友。

    第二,使学生认识到交往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由一定需要而相互联系的活动。文明交往能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和才干;能丰富人的精神生活,陶冶人的情操;能避免和消除误会与隔阂,促使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帮助。搞好人际关系是增进群体团结的基础,是发挥个人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学习、工作效率的重要条件,是社会文明水准的重要标志;也是影响人们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学会文明交往,必须逐步扩大交往范围,在不断实践中提高社交能力。

    第三,使学生明确培养社交能力的基本做法与要求。培养社交能力,就要掌

    握基本社交理论,通过社交活动逐步培养和提高。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自觉遵守文明交往的基本要求:尊重他人,礼貌待人,热心助人,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在发展平等、团结、有爱、互助的新型社会主义人际关系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争做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小主人。

    4、由内到外,引导践行

    在以课内理论学习为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所学理论用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培养学生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社交品质。要求学生以班级学习小组或以团小组为单位,开展下列活动:一是在家中帮助父母做几件称心如意的好事;二是在学校做几件尊敬老师的好事,如自觉清理教室及清洁区、主动帮老师搬实验器材等;三是组织助人为乐小组,在社会上随机做一些扶老携幼助人好事。最后要做好这一课学习情况的小结,通过检查测试、表扬先进、批评落后等形式,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

    (二)、进行单项训练,培养社交能力

    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既要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进行综合训练,又要在社会交往中进行某些技能的单项训练。鉴于社交能力体现在社交活动中的与人交际的过程中,因此与人交际需要对方与自己有基本一致的某些需要,在交往中才会有共同语言,形成自觉互动,更需要自己有开朗的性格、渊博的知识、坦诚的胸怀、良好的品德、艺术的语言和庄重的举止。这些因素大多是通过社会生活中的单项训练才能形成的。象谈话技巧、举止行为技巧之类。

    1、语言表达技能训练

    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做到在谈话中,能向对方准确地表明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确切意图。语言表达能力是通过多种多样的语言交流训练才能逐步形成的。训练方式精彩纷呈,根据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的可能性,主要有下列做法:

    第一,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内演讲活动。比如,复习提问,指名回答问题;预习课文,交流心得的群体讨论;轮换上台内容自选的课前三分钟演讲;定时选题,各自准备的专题发言;创设情景,抽签准备的即兴演讲;确立正、反方论题,各抒己见的专题辩论等都能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组织学生到社会生活实践中去实际运用社交语言。比如,组织学生参观、访问、作社会调查,直接与社会各界人士交往,了解实况,发表看法,在实践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2、非语言行为技能训练(情商素质训练)

    人们在社交活动中表情达意,除用语言之外,就是非语言行为,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情商素质。”它包括体态语言、体距语等。社交实践表明,人们在社交活动中的每一行为举止都会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显示出未曾表达的寓意。因而培养社交能力还要加强非语言行为技能训练,以提高表情达意的能力。主要做法有:

    第一, 体态语言是通过头部、五官、手势等方面的表情、动作来表达。有位老师就严格按照人际交往礼节,让学生把迎进、问好、请坐、端茶、交谈、再见等技能一一练会,并指导学生学会用点头、脸色、手势等体态语言来表达。学生毕业到服务行业就业后深感受益。

    第二,注意体距训练。人际间保持一定距离是一种静态的无声交流。人际距离是人际关系亲密程度的一个尺码。美国西北大学人类学教授爱德华。T.赫尔把人际距离分为四种:一是亲密距离,从皮肤接触到18寸左右;二是个人距离18寸到4尺左右;三是社交距离4尺到12尺左右;四是公众距离12尺以上。事实表明,两个人能轻松愉快地交谈的最佳距离是不超过5.5尺,并且同坐在一边为益;开会时大家围着圆桌周围座,位置不分主次,彼此没有压力,就能随意交谈,人际关系必然亲切;若按地位高低排座,就会使人有压抑感,难以沟通,人际关系也显得不够亲切。因此应该教会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保持恰当的距离。

人际交往技能培训篇(3)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的职业人才,口语交际能力是中职院校学生必备的良好素质之一。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作为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为学生的顺利就业打好基础。本文从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出发,针对如何进一步提高口语交际教学质量,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一.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

1.师生现状

在传统教学思想和考试制度的长期影响下,中职院校的教师和学生都忽视了口语交际在学习和今后就业中的重要性,对加强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紧迫性认识不足。中职院校的教师素质有限,缺乏专业的心理学和语言学的知识储备,因此,无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体现出对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视。而大多数的中职院校的生源都是中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人际交往能力差。这些孩子进入中职院校的目的是为了学得一门专业技术,拿得文凭,对于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这门基础课程兴趣不大。

2.教学现状

首先,中职院校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教学资源不足。目前,我国大部分中职院校选用统一的教材,即高教出版社发行的基础班《语文》,该套教科书虽然囊括了口语交际教学的基本内容,但缺乏可操作性。中职院校选用的口语训练教材大多是本校自编的教材,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其次,中职院校缺少足够的时间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师生缺乏提高口语交际技能的意识,将大量的教学与学习时间放在专业技能的培训上,极少进行集中有效的语文口语交际的训练,语文课缺乏科学的管理,口语交际教学效果极差。再者,中职院校的语文口语交际教学随意性较大。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缺少科学、系统的设计,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缺乏目的性和针对性,不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特殊教学。

二.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特点

1.基础性和专业性相结合

培养中职院校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要注重基础性和专业性的结合,立足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培养目标既能熟练掌握日常的人际交往技能,又能具备专业的特定职业的交往技能。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学生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培训,另一方面,对特殊专业的学生进行利于求职就业的口语交际训练。

2.针对性和开放性相结合

语文口语交际这一课程本身具备开放性的特征,教学内容丰富且能够根据学生课上的反应及需求随时做出调整。在中职院校的口语交际课上如果能够做到开放性与针对性相结合,教学效果一定事半功倍。将教学内容与专业知识密切结合起来,创造良好的职业氛围。

三.提高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途径

1.强化师生的教学意识

提高中职院校语文口语交际教学,首先要强化师生的教学意识,只有师生共同认识到这门技能课的重要性,师生平等交流,这门实践课才得以真正有效地实施。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积极做好组织引导工作,着重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参与口语交际训练的积极性。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交际技能的意识,鼓励学生在日常交往中说普通话,掌握一些日常礼仪,善于倾听,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

2.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人际交往技能培训篇(4)

在实际岗位工作中,依据受训人员培训后的行为变化,判断所学知识、技能对实际工作的影响程度,这就是行为层评估。考查培训效果的过程中,行为层是一项最重要的测评指标。对行为层进行评估,往往是在培训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进行,在培训前后对受训人员的行为差别情况,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通过上级、同事、下属或客户等对受训人员运用培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情况进行观察。对行为层进行评估通常情况下会涉及受训人员的主观感觉,对于受训人员培训前后的行为变化等,下属和同事往往会进行对比。

1.2效果层

对受训人员的行为效果进行评估,这是将评估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也就是说,企业将重点考核培训对经营成果做出的贡献程度,考核指标主要涉及事故率、生产率、员工流动率等。通过分析这些组织指标,便于企业了解培训产生的收益。

2、准确评估培训的效果是一项很困难的工作

对培训结果进行评估,美国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洛丝特提出了一些建议:①在培训课程结束时,请受训人员填写相应的评估表。②让受训人员在开始培训之前谈谈希望学到什么。当培训结束时,让他们对自己提出的学习目标进行回顾,同时对学到的什么进行讨论。③让受训人员通过不断的提问,阐述对概念的理解,以及如何将这些概念运用到实际工作中。④通过小测验对讲完的每一项新技能或新概念进行测试,确保这部分内容被每个受训人员所掌握。⑤对培训结果进行回顾,让受训人员对取得的培训成果进行证明。⑥培训结束后,让受训人员在5-10分钟的时间内书写如何运用培训成果,以及何时用。⑦对员工的工作情况,以及使用新知识、新技能的情况进行观察。⑧对培训前后员工的表现进行比较分析。⑨让受训人员写下在工作中哪些培训内容最有用,哪些培训内容最没用。⑩给受训人员安排一项工作任务,要求他们使用新知识和新技能。任务完成后,与每位受训人员进行交谈,指出存在的不足,同时加强学习。

3、评估和反馈培训效果的方法

作为完整的职业培训,评估和反馈培训效果在培训过程中作为重要的环节,通常情况下,需要根据评估结果完善培训的内容,调整培训的模式。在开展培训的过程中,对培训结果进行评估存在一定的难度,企业在评估过程中受人力、物力、财力的影响,企业只在反应层和学习层进行培训评估,根据新的质量体系管理要求,需要进行深层次的培训评估。结合上述理论,本文加大了以往培训工作的估力度,同时应用了新的方法:

①培训结束后,通过不记名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反应层进行评估,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培训科目、教员、收获大小等,在上述方面要求反应层做出真实的评价。

②根据培训的内容在培训结束后,对学员采用笔试或者实际操作的方式进行相应的考核,对于培训效果通过成绩进行评价。

③组织教员和学员在培训结束时,针对培训的内容和收获展开讨论和总结,学员之间彼此交流培训的心得,同时为今后的工作制定行动计划,例如在培训过程中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技能,对于收获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在工作中进行实施,在今后的工作中哪些方面可以做得更加的完美,最后要求参训人员写出相应的思想总结。

④通过回任工作考核的方式对行为层进行培训。对于接受培训的人员,在其回到工作岗位半年之后,随机选择一些参训人员进行考核。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检验培训效果通常情况下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参训人员回任后的工作表现。通过采用实地考察法,同时结合问卷调查法对回任人员进行考核。培训部门派人采用实地考察法对学员所在的工作部门进行实地考察,通过提前设计考察表,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采用直接领导对其进行口试的方法评估,同时对该员工的领导、同事,以及本人等进行沟通和交流,进而便于了解其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情况,同时详细地了解其回到工作岗位上的实际表现。对于问卷调查法,在进行调查过程中,调查对象包括:员工本人、同事、上级、下属等;考核内容主要涉及:思想方面的进步情况,有无改变工作态度和作风,是否提高了业务能力等。

人际交往技能培训篇(5)

文秘在现代社会中有着多种指代,作为职业,文秘是指从事文书与秘书事务职责的工作岗位;作为具体的工作人员,文秘是指专业从事文字书写与日常事务接待的文职工作人员。在不同的情况下,文秘的指代有所不同,既可以指代文秘岗位,也可以指代文秘工作人员。本文所研究的文秘主要指文秘工作人员,也就是从事文书与日常事务接待的文职工作人员。

文秘的特点有着诸多的表现,其特点主要有:一是职业性。文秘体现出了很强的职业性特点,尤其是非常专业的文书与秘书职业性,这是文秘的特点之一。二是能力要求的多样性。文秘不仅要求具备书写能力,而且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等,体现出了文秘能力要求的多样性特点。三是公共性。文秘开展的工作多从企业的整体角度开展,包括公关工作、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企业对外事务的处理、日常接待等,这些工作都具有很强的公共色彩,体现出了文秘公共性的特点。

二、文秘行政管理能力培养的作用

(一)有助于提高文秘的工作效率

通过文秘行政管理能力的培养,能够帮助文秘掌握良好的行政管理技巧,文秘人员可以将这些行政管理技巧运用到日常的工作当中,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相比一般的工作人员而言,文秘往往只是简单地被看作文职工作人员,而未能获得相应的行政管理能力的培养,这样往往使得文秘的工作多以基础性工作为主,不利于文秘工作效率的提高。文秘行政管理能力的培养,能够帮助文秘工作人员获得多种能力的提升,进而达到提高文秘工作效率的目的。

(二)有助于增强文秘的书写能力

在文秘的日常工作中,常常有很多书写任务,由于未能获得多种能力的培养,往往会导致文秘的书写能力降低,书写的内容缺乏实践性。通过文秘行政管理能力培养,则能够帮助文秘从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等多个方面得到相应的提升,进而增强文秘的书写能力。在文秘行政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文秘可以运用这些通过培养获得的各种知识与技能,开展相应的书写工作,这样可以很好地将书写内容的实践价值体现出来。

(三)有助于强化文秘的服务意识

由于文秘工作的特殊性,往往只是注重了工作效率和日常工作的完成情况,导致文秘的服务意识较为薄弱。通过文秘的行政管理能力培养,能够很好地帮助文秘理清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关系,从而更为全面地理解服务在日常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文秘行政管理能力培养,一方面培养了文秘的行政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则起到了强化文秘服务意识的重要作用。

三、文秘行政管理能力培养策略

(一)开展行政管理知识的培训

在文秘行政管理能力的培养方面,可以结合文秘的实际情况,开展行政管理知识的培训,从培训的角度来实现对文秘行政管理能力的培养,以此来提高文秘的行政管理能力。

一是采用课堂式的培训方法为文秘开展行政管理能力的培养。文秘所在的单位可以制定专业的行政管理知识培训课件,然后由专人负责相应的培训工作,将行政管理知识通过培训课堂传授给文秘,从而通过这种课堂式的培训方式帮助文秘提高行政管理能力。在培训结束后,则需要对文秘培训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对于未通过考核的文秘,则继续开展行政管理能力相关知识的培训,确保文秘通过考核为止,以此来帮助文秘提高行政管理能力。

二是采用轮岗制的培训方法培养文秘的行政管理能力。文秘所在的单位可以选出一些行政管理能力突出的管理人员作为培训人员,并制定轮岗培训计划,由这些行政管理能力突出的管理人员为文秘培训专业的行政管理知识,通过这些专业行政管理知识的培训,帮助文秘提高行政管理能力。与此同时,在培训过程中,采用责任制的形式,由这些行政管理人员对文秘的行政管理能力提升负责,并直接列入绩效考核成绩当中,对在文秘行政管理能力培养中取得良好培训效果的行政管理人员给予奖励,对在文秘行政管理能力培养中未能取得相应的培训效果的行政管理人员则给予处罚,以此来从行政管理知识培训的角度培养文秘行政管理能力。

(二)建立行政管理技能实践平台

行政管理能力的培养,除了通过培训培养之外,还可以从实践的角度进行培养,在这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行政管理技能实践平台的方式培养文秘的行政管理能力。通过建立行政管理技能实践平台,可以让文秘在这个平台上进行行政管理实践,从而达到培养文秘行政管理能力的目的。

一是为文秘提供行政管理实践岗位,通过技能实践的方式培养文秘行政管理能力。文秘所在的单位可以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为文秘提供相应的行政管理实践岗位,文秘在达到一定的要求和能力之后,即可以获得在这些岗位进行行政管理实践的机会。文秘在这些行政管理实践岗位上,可以充分地发挥个人的行政管理技能开展相应的行政管理工作,并由单位行政管理能力较为突出的人员组成评定小组,负责对文秘行政管理实践岗位上的行政管理表现进行评定,进而分析文秘行政管理技能存在的不足,给予专业性的指导,以此来帮助文秘提高行政管理能力。

二是定期组织开展行政管理技能比拼大赛,为文秘提供行政管理技能实践平台。文秘所在的单位可以根据单位的经营生产实际情况,定期组织开展行政管理技能比拼大赛,在大赛中,分别由文秘担任行政管理人员,然后从提供的基层人员中选出一定数量的人员成立比赛小组,以这种比赛小组的形式完成大赛指定的工作任务,并以最终突出完成工作任务的小组为比赛胜出者。通过这种行政管理技能比赛的形式,可以让文秘在良好的行政管理环境下开展行政管理实践工作,根据个人的实际行政管理能力带领所在的小组开展大赛指定的工作任务,从而进行相应的组织、交流以及工作任务分配等,确保小组能够在大赛中取得良好的成绩。运用这种行政管理技能比拼大赛的方式,可以为行政管理人员建立良好的行政管理实践平台,从而在发挥文秘行政管理技能的同时,帮助文秘更为全面地认识个人行政管理存在的不足,进而在今后的工作当中针对性地进行训练与提升,从而更好地实现对文秘行政管理能力的培养。

(三)构建行政管理经验交流机制

在文秘行政管理能力培养方面,可以从经验交流的角度进行培养,通过经验交流可以帮助文秘在宽松的经验交流环境中提高行政管理能力。在这一方面,可以通过构建行政管理经验交流机制,让文秘通过经验交流来全面提升行政管理能力,从而更好地提高日常工作效率。

一是建立行政管理经验交流平台。文秘所在的单位可以将各种现代技术结合起来,建立行政管理经验交流平台,如成立行政管理经验交流QQ 群、成立行政管理经验交流网络平台、建立行政管理经验交流微信平台等。通过这些行政管理经验交流平台的建立,文秘可以随时加入到这些平台上,通过与行政管理经验交流平台的其他人员进行交流与沟通,以此来反馈个人在行政管理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而获得更多的帮助,以此来获得有效的行政管理技能信息,从而实现对文秘行政管理能力的培养。

二是定期组织开展行政管理经验交流分享活动。在文秘所在的单位往往会组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此来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针对文秘行政管理能力的培养,文秘所在的单位可以定期组织开展行政管理经验交流分享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帮助文秘获得相应的行政管理知识与经验,如行政管理经验交流座谈会、行政管理经验演讲比赛、行政管理经验讨论会等,通过这些多样化的行政管理经验交流分享活动,让文秘在参与这些活动的同时,得到相应的行政管理能力提升,进而更好地提高文秘行政管理能力。

(四)对文秘的行政管理职能进行明确定位

文秘的职能确定方面,往往只是以文职工作为主,未能非常全面地体现出文秘的职能特色,使得文秘的行政管理工作难以得到体现。在文秘行政管理能力培养方面,可以对文秘的行政管理职能进行明确定位,以此来实现对文秘的行政管理能力培养的目的。

人际交往技能培训篇(6)

文秘在现代社会中有着多种指代,作为职业,文秘是指从事文书与秘书事务职责的工作岗位;作为具体的工作人员,文秘是指专业从事文字书写与日常事务接待的文职工作人员。在不同的情况下,文秘的指代有所不同,既可以指代文秘岗位,也可以指代文秘工作人员。本文所研究的文秘主要指文秘工作人员,也就是从事文书与日常事务接待的文职工作人员。

文秘的特点有着诸多的表现,其特点主要有:一是职业性。文秘体现出了很强的职业性特点,尤其是非常专业的文书与秘书职业性,这是文秘的特点之一。二是能力要求的多样性。文秘不仅要求具备书写能力,而且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等,体现出了文秘能力要求的多样性特点。三是公共性。文秘开展的工作多从企业的整体角度开展,包括公关工作、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企业对外事务的处理、日常接待等,这些工作都具有很强的公共色彩,体现出了文秘公共性的特点。

二、文秘行政管理能力培养的作用

(一)有助于提高文秘的工作效率

通过文秘行政管理能力的培养,能够帮助文秘掌握良好的行政管理技巧,文秘人员可以将这些行政管理技巧运用到日常的工作当中,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相比一般的工作人员而言,文秘往往只是简单地被看作文职工作人员,而未能获得相应的行政管理能力的培养,这样往往使得文秘的工作多以基础性工作为主,不利于文秘工作效率的提高。文秘行政管理能力的培养,能够帮助文秘工作人员获得多种能力的提升,进而达到提高文秘工作效率的目的。

(二)有助于增强文秘的书写能力

在文秘的日常工作中,常常有很多书写任务,由于未能获得多种能力的培养,往往会导致文秘的书写能力降低,书写的内容缺乏实践性。通过文秘行政管理能力培养,则能够帮助文秘从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等多个方面得到相应的提升,进而增强文秘的书写能力。在文秘行政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文秘可以运用这些通过培养获得的各种知识与技能,开展相应的书写工作,这样可以很好地将书写内容的实践价值体现出来。

(三)有助于强化文秘的服务意识

由于文秘工作的特殊性,往往只是注重了工作效率和日常工作的完成情况,导致文秘的服务意识较为薄弱。通过文秘的行政管理能力培养,能够很好地帮助文秘理清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关系,从而更为全面地理解服务在日常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文秘行政管理能力培养,一方面培养了文秘的行政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则起到了强化文秘服务意识的重要作用。

三、文秘行政管理能力培养策略

(一)开展行政管理知识的培训

在文秘行政管理能力的培养方面,可以结合文秘的实际情况,开展行政管理知识的培训,从培训的角度来实现对文秘行政管理能力的培养,以此来提高文秘的行政管理能力。

一是采用课堂式的培训方法为文秘开展行政管理能力的培养。文秘所在的单位可以制定专业的行政管理知识培训课件,然后由专人负责相应的培训工作,将行政管理知识通过培训课堂传授给文秘,从而通过这种课堂式的培训方式帮助文秘提高行政管理能力。在培训结束后,则需要对文秘培训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对于未通过考核的文秘,则继续开展行政管理能力相关知识的培训,确保文秘通过考核为止,以此来帮助文秘提高行政管理能力。

二是采用轮岗制的培训方法培养文秘的行政管理能力。文秘所在的单位可以选出一些行政管理能力突出的管理人员作为培训人员,并制定轮岗培训计划,由这些行政管理能力突出的管理人员为文秘培训专业的行政管理知识,通过这些专业行政管理知识的培训,帮助文秘提高行政管理能力。与此同时,在培训过程中,采用责任制的形式,由这些行政管理人员对文秘的行政管理能力提升负责,并直接列入绩效考核成绩当中,对在文秘行政管理能力培养中取得良好培训效果的行政管理人员给予奖励,对在文秘行政管理能力培养中未能取得相应的培训效果的行政管理人员则给予处罚,以此来从行政管理知识培训的角度培养文秘行政管理能力。

(二)建立行政管理技能实践平台

行政管理能力的培养,除了通过培训培养之外,还可以从实践的角度进行培养,在这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行政管理技能实践平台的方式培养文秘的行政管理能力。通过建立行政管理技能实践平台,可以让文秘在这个平台上进行行政管理实践,从而达到培养文秘行政管理能力的目的。

一是为文秘提供行政管理实践岗位,通过技能实践的方式培养文秘行政管理能力。文秘所在的单位可以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为文秘提供相应的行政管理实践岗位,文秘在达到一定的要求和能力之后,即可以获得在这些岗位进行行政管理实践的机会。文秘在这些行政管理实践岗位上,可以充分地发挥个人的行政管理技能开展相应的行政管理工作,并由单位行政管理能力较为突出的人员组成评定小组,负责对文秘行政管理实践岗位上的行政管理表现进行评定,进而分析文秘行政管理技能存在的不足,给予专业性的指导,以此来帮助文秘提高行政管理能力。

二是定期组织开展行政管理技能比拼大赛,为文秘提供行政管理技能实践平台。文秘所在的单位可以根据单位的经营生产实际情况,定期组织开展行政管理技能比拼大赛,在大赛中,分别由文秘担任行政管理人员,然后从提供的基层人员中选出一定数量的人员成立比赛小组,以这种比赛小组的形式完成大赛指定的工作任务,并以最终突出完成工作任务的小组为比赛胜出者。通过这种行政管理技能比赛的形式,可以让文秘在良好的行政管理环境下开展行政管理实践工作,根据个人的实际行政管理能力带领所在的小组开展大赛指定的工作任务,从而进行相应的组织、交流以及工作任务分配等,确保小组能够在大赛中取得良好的成绩。运用这种行政管理技能比拼大赛的方式,可以为行政管理人员建立良好的行政管理实践平台,从而在发挥文秘行政管理技能的同时,帮助文秘更为全面地认识个人行政管理存在的不足,进而在今后的工作当中针对性地进行训练与提升,从而更好地实现对文秘行政管理能力的培养。

(三)构建行政管理经验交流机制

在文秘行政管理能力培养方面,可以从经验交流的角度进行培养,通过经验交流可以帮助文秘在宽松的经验交流环境中提高行政管理能力。在这一方面,可以通过构建行政管理经验交流机制,让文秘通过经验交流来全面提升行政管理能力,从而更好地提高日常工作效率。

一是建立行政管理经验交流平台。文秘所在的单位可以将各种现代技术结合起来,建立行政管理经验交流平台,如成立行政管理经验交流QQ 群、成立行政管理经验交流网络平台、建立行政管理经验交流微信平台等。通过这些行政管理经验交流平台的建立,文秘可以随时加入到这些平台上,通过与行政管理经验交流平台的其他人员进行交流与沟通,以此来反馈个人在行政管理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而获得更多的帮助,以此来获得有效的行政管理技能信息,从而实现对文秘行政管理能力的培养。

二是定期组织开展行政管理经验交流分享活动。在文秘所在的单位往往会组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此来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针对文秘行政管理能力的培养,文秘所在的单位可以定期组织开展行政管理经验交流分享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帮助文秘获得相应的行政管理知识与经验,如行政管理经验交流座谈会、行政管理经验演讲比赛、行政管理经验讨论会等,通过这些多样化的行政管理经验交流分享活动,让文秘在参与这些活动的同时,得到相应的行政管理能力提升,进而更好地提高文秘行政管理能力。

(四)对文秘的行政管理职能进行明确定位

文秘的职能确定方面,往往只是以文职工作为主,未能非常全面地体现出文秘的职能特色,使得文秘的行政管理工作难以得到体现。在文秘行政管理能力培养方面,可以对文秘的行政管理职能进行明确定位,以此来实现对文秘的行政管理能力培养的目的。

人际交往技能培训篇(7)

当今社会,口语应聘已成为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面试是成功求职的临门一脚。中职生即将走入社会,在将来的求职中,中职生光有学历证书和技术证书,未必就能在应聘时得到理想的职位――应聘者口才的优劣,形象礼仪的得体对成功求职起着重要的作用。卡耐基说过:“一个人的成功,15%取决于他的专业知识,85%取决于他的口才和人际交往能力。”因此,强化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注重形象礼仪,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每个中职语文教师应深思的问题。下面笔者就中职语文教学口语交际的培养及应聘礼仪形象的训练浅谈一些看法。

1 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

1.1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教学,教无定法,如何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中职毕业在口语应聘时顺利过关,这是至关重要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和教学和技巧和技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的成功的乐趣。在教学中,我采用讨论法教学。如:《项链》一文的教学,我把小说和口语教学结合在一块,让学生讨论女主人公的特点。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让学生按自己的理解去说。学生各抒己见,课堂气氛非常热烈。最后,教师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这就达到了教学口语表达的目的。

1.2 强化敢说训练,培养口语表达的兴趣

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只有充分激发学生多口语表达的兴趣,才能使教师的教学有声有色。教学中,可采用简单的话题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其愿意说,敢说。如:讲笑话、故事或作自我介绍等均可引起学生的兴趣。其实,自我介绍的训练就是一个简单的话题。我,姓甚,名啥,X岁,毕业于XX,喜欢做什么,等等。这些话题相对轻松愉快,教师只要指导学生训练的方法,技巧对学生进行练习。然后针对学生训练的结果点评,指导,然后让学生再练。通过反复“讲、练、评、练”,学生在大庭广众之下,通过展示自己,能熟练运用学过的知识应对突发的问题,会让语文课堂教学更生动,活跃,更让学生收获口语交际能力。

1.3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需要设置一定的情景,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经历模仿、运用、再运用的知识积累过程,只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交际的欲望,才能使学生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下心情愉悦,乐于思维、加与思索,敢于表达。教学中,教师利用各种方式巧妙地创设有利于学生口语的情境,会提高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在情境中练习,在情境中发现,如教学生口语应聘,就应针对性地指导,如:让学生分组进行模拟招聘练习,先设定问题???,然后再由每位应聘者提出2-3个问题,最后根据回答情况给每位招聘者打分。应聘模拟结束后,每位同学总结自己的得失。这样,学生就可尽情讲练、感受、讨论、交流,学生在此过程中既可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又达到促进口语交际的实效性。

2 培养口语交际与形象礼仪训练相结合

美国形象设计大师罗伯特?庞德说“服装是视觉工具,你能用它达到你的目的,你的整体展示――服装、身体、面部、态度为你打开凯旋、胜利之门,你的出现向世界传递你的权威,可信度,被喜爱度”。因此,形象设计与口语的应聘完美结合是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2.1 培养塑造形象礼仪

所谓形象就是指一个人的风度、仪态,是一个人气质修养、文化素养、审美观念的外部表现,美好形象是美好心灵的表露。

在应聘前,指导学生对用人单位进行多方面信息采集,对应聘者来说非常重要,了解当前就业形势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了解企业用人的特点,多方面多渠道获得对职业形象的感官能力。在应聘中注意展示自己的良好形象。

2.2 注意训练面试中的社交礼仪培养

在应聘求职过程中注重基本礼仪和技巧,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主考老师在面试中往往会在一个表情,一个眼神,一个下意识的动作中表现出其特定的心理状态,教师指导学生应聘求职时,应注意社交礼仪的培养。着重训练:

(1)求职面试前的礼仪。如:头发干净自然,服饰大方,修剪指甲,不得涂指甲油。不带标新立异的饰物,擦亮皮鞋。注重培养学生注意个人的体型特点、发型特点、化妆特点(淡妆),服装款式要求、个性要求、心理要求、文化修养要求等有正确认识和作相应调整。(2)求职面试中的礼仪。如:进房先敲门,待人从容有礼,目视前方,面带微笑,主动、礼貌向主考官问好。回答问题语速适度、声音响亮、咬字清晰、不用过多手势,在交谈过程中时刻保持微笑,给人以自信感。(3)求职结束:礼貌地与主考官握手致谢,轻声起立并将椅拉回原位。

总之,面试中的走、站、坐姿、以及握手的技巧,眼光技巧的肢体语言,都要训练有素,要求:站有站姿,坐有坐相,何时何刻都要体现优雅大方、举止优雅。

2.3 注意提升语言沟通技巧及应答技巧的训练教学中,重点分析面试问题的类型以及问题涉及的目的进行针对性的立体训练。如:陈述时要用具体、生动、可信的实例展示自己的素质,不能用空洞的语言,诸如刻苦学习,成绩优异来描述。要扬长避短,把自己的长处同应聘的工作有机结合,变不利为有利;适当表现自己的个性,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对主考官提出的刁难性问题要冷静回答,避免手足无措。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只要根据行业和职业的要求,注重在教学中对中职生进行针对性的、系统性的口语交际形象礼仪训练,使其养成优雅举止,从而让中职生在应聘过程中抓住机遇,赢得主考官的好感,让学生提升个人职业发展的空间,就会让语文教学达到突出实效。

【参考文献】

[1] 林琼《中专生的口语交际教学》[J]

人际交往技能培训篇(8)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a)-0066-02

目前,大多数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将提高文章的理解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往往得不到重视。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当今世界只有掌握了语言中介,才能够赢得发展的主动权。因此,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技能,只有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才能够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个问题做了简单的阐述。

1 加强中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日益开放,人们之间的互动越来越频繁,人际交往中语言发挥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中职院校应该进一步增强对口语交际的重视程度。从职业教育的角度来看,培养出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除了注重学生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之外,还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将其作为语文教学重要的任务来抓。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增强,而且也使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得到满足。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能够增强学生的知识素养,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出专业能力过硬、素质全面的人才,适应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应用程序需要的一线工作人员。但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用人单位非常重视工人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对面试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考察来挑选人才,然而求职者中语言沟通能力较差的,往往被面试企业淘汰。家庭,学校,个人等因素的影响,职业学校的学生缺乏口语表达的机会,这样就会影响到学生的未来的发展,因此,中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不仅能够满足雇主要求,而且也能够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

2 中职学生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和问题

中职学生的口语表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对于接收到的信息,无法准确地理解其含义。例如,与人交谈的过程中,不能很快的理解对方的谈话所包含的内容;听报告,讲座,广播时不知道所表达的重点;阅读文章时,对于作者的观点,思想和感情无法理解。听力,阅读能力存在障碍,这样就会影响自身能力的提高。第二,在很多人或者老师,长辈,领导在场的情况下,容易出现焦虑,害羞窘迫的状态,就会出现讲话内容拖沓,不连贯的情况。在课堂上,不主动说话,怕回答错了。第三,中职学生的口语表达技巧掌握不足。大部分学生在演讲和谈话时,常带有口头禅,口头表达缺乏技巧。很多学生与他人沟通时不注意听别人讲话的内容,甚至在别人谈论经常插嘴,打断别人讲话,这样就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有些学生与人交往时由于缺乏自信,说话吞吞吐吐,紧张不敢正视对方。

中职学生的口语实践训练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学校缺少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相关培训。中职学校主要抓专业培训,对语文课不够重视,语文课的教学时间被压缩,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只是注重传授知识,忽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只是作为学校职业培训辅助课程,对一些口语训练知识进行简单的介绍,缺乏学生对口语交际能力的深度培养。其次,中职学生生活经验少,参与社会活动少,知识丰富量不够丰富,所以在交往的过程中,对于说什么、如何说存在很大的疑惑。大多数中职学生家庭都是一般的,有的学生来自农村地区,缺乏自信,胆小怕事,怕交往的过程中说错话被人嘲笑,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就阻碍了中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有些学生对于口语交际的认识不足,认为沉默是金。在课堂上不愿意说话,不愿意和被人交流和沟通。

3 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方法

3.1 开展口语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众所周知,中职学生的共同特征就是好玩,好奇,爱动,所以,在中职院校的口语交际培训中,对于传统的口语教学的单调,枯燥的教学模式要进行改变,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口语练习,比如开展一些游戏,活动,比赛和表演等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提升能力。例如,为了让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更有趣味性,组织一些绕口令游戏,听说游戏,故事续接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身的交际能力。而且还要经常在课堂举办模拟招聘,新闻会等活动,让学生在这种情况下主动与人交往,从而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由于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中职院校毕业生来说,仅仅拥有基本的应用技术能力是不够的,同时还要不断对自己的综合素质进行提高,这些技能的提高都与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中,开展口语交际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也能够提升学生与他人沟通的技巧和能力,让学生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

3.2 鼓励学生课外阅读,让学生有话可说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高低与学生的知识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而现在大多数的中职学生的对于外部的事情漠不关心,只是关心学校的专业知识,因此他们的知识面是很窄的。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提高课外阅读量。例如,阅读知识小竞赛之类的活动,引导学生读更多的书,并鼓励学生进行相互的交流,学校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读书感想与别人分享。用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还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和学生之间交流学习的同时还能够在沟通过程中吸取别人的优点,从而提升他们的沟通技巧。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增加学生的知识量,使学生能够针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达。

3.3 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

罗杰斯―― 美国心理学家就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来自于对师生关系的正确理解,在课堂上教学时创造一种安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职语文教学的口语交际,我们要经常支持和鼓励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才能够有兴趣进行口头交流。在中国的应试教育体系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这就使得中职学生在言语沟通方面存在移动的缺陷,甚至不敢在公众场合说话,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工作是非常不利的。因此,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中职教师就应该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给学生更多表达自己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与学生更多鼓励,减少对学生的批评,否则就会打击学生口语表达的积极性。

3.4 倡导积极肯定的评价方式,激励交际信心,引导自主评价

教师要与学生积极的互动,激发学生的自信心。首先,要对学生的成功进行赞赏,让他们能够有成功的感受。对于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欲望的学生,教师应及时对他们的发言给予赞同或鼓励,使他们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当学生获得赞赏时,他们将会有巨大的成就感,会看到自己的优点。其次,必须鼓励那些表达能力低,沮丧的学生,让他们保持自己的尊严。沟通培训的过程中,会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这样就会遭受同学的讥讽,无形中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发生这种情况时,教师要用语言,动作,神态等对学生的交际行为进行肯定,激励并暗示学生,这样一来他就不会因为一个错误的回答而失去交际的热情。相反,学生会非常兴奋,接下来的表现会更加积极努力,回答也会更加完美。最后,我们必须对有自卑心理的学生进行激励,让他们发现自己的能力。有一些学生喜欢独处,喜欢安静,经常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要多费心思,为他们创造更多的表现机会,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注。这样即使他们的答案是不完美的,甚至是回答不出这个问题,也要及时进行鼓励。并不时地将演讲大师的成长故事讲给他们听,他们一旦受到启发,就会放弃自卑,变得更加自信。

例如,当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训练时,对于害羞或不敢表达的学生,首先教师应鼓励学生走上讲台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不管学生讲得好还是坏,主要是提高学生在公众面前说话的胆量,通过这种方法,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学生的表达的时候,教师要多鼓励学生,也要求其他学生认真仔细的听,不要嘲笑演讲的学生,学生表达结束,要用热情的掌声给予鼓励。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同时还可以组织演讲比赛,辩论赛等让学生表达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从而让每个学生可以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最终让学生勇敢的进行表达,不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 结语

总之,中职院校的学生,除了具备基本的专业技能外,而且还应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中职院校是为社会提供应用型人才的摇篮,所以,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结合中职学生的专业特点,为学生提供口语交流的机会,使得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只有这样中职学生才能在今后的就业中能够脱颖而出,让中职生能够成为技术过硬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 罗茂林.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口才训练技巧[J].语言文学研究,2011(4):50-51.

[2] 杨国强.中职语文教学口语交际教学刍议[J].科教论坛,2010(10):96.

人际交往技能培训篇(9)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交往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皮亚杰认为:交往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是使儿童摆脱自我中心化的根本动因和前提。它可以使儿童从交流、合作与互动中体验到不同的观点,学会从他人的立场来考虑问题并协调与他人关系。在与他人交往中,学生初步认识到复杂的社会关系,为以后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结合本学年语文组的校本研修主题,我努力创设学生人际交往的情境,为培养学生社会合作意识与人际交往能力搭建舞台,使学生在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把交往意识的培养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中。

1学生的交往现状分析

首先来看看我们学校的两个值得深思的案例:

案例一:四年级一男生,智商高,学习成绩好,但在家因为是独儿,受到家庭的过分溺爱,养成了好强、霸道的习惯,结果同学们都远离了他,使他在集体中成为了孤独者。

案例二:五年级一女生自四年级开始来的一年多时间,经常被一女同学为首的几个同班同学罚跪、罚站、追逐、辱骂,但即便这样,她仍然给他们一起“玩耍”,且脸上总显露出“笑容”,从不给老师汇报,不告诉家长实情,班上其他同学也不给老师反映。终于到五年级下期的一个晚上,被其小姨无意中发现“不妙”。在其小姨的耐心引导下,这一女生终于道出了实情:因长期受到同学的欺辱,经常晚上失眠、甚而产生“轻生”念头。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针对本校学生日常所表现出来的一些问题,我们不禁要问:现在的孩子怎么了?我们学校教育该如何是好?孩子们的家庭教育怎么了?

究其原因,我们发现现在的孩子大部分孩子成了隔代抚养,父母与孩子相处、交流的时间很少,许多父母觉得亏欠了孩子,于是一味满足孩子的物质生活要求,而忽略了其精神需求。因此很多孩子从小就娇气、骄傲、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与人平等交往,有些孩子则变得内向、自闭,不爱与人交往等,喜欢以个人利益为先,争强好胜,不顾别人的情感体验,不愿吃点亏,导致同学之间矛盾重重,而自己又有不被理解的委屈,从而游离于小伙伴之外。孩子们交往意识淡薄,缺乏交往所需的基本技能是学生交往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因此,在如今独生子居多的小学生群体中,培养小学生懂得与人分享快乐、关心别人的习惯、与人合作尤为重要;矫正孩子在处理与伙伴的关系上以自我为中心、不能顾全大局、缺少忍耐、意志、宽容和责任感等不良习惯迫在眉睫。我们需要通过正确的引导、有效培养,增强小学生交往的意识,提高小学生的交往能力。

2研究的具体措施

结合校本研修的主题思想,我注重协调发展教与学的各个方面,使自己定的研究工作呈螺旋上升的方式,逐步达到使学生爱交际、能交际、会交际的言语表达目标和敢交往,乐交往,善交往,交往意识在课堂教学的潜移默化下逐渐形成。

2.1创设交往情境,培养学生的交往意识。

课堂活动是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主阵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训练往往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于,开展起来实效性不强;因此我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设计师与生、生与生的人际交往的情境,使学生 “敢交际”,“会交际”,最后达到“善交际”的效果。我在教学中具体的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2.1.1创设交往的表演情境:喜欢表演是小学生的天性,学生对此兴趣浓,我应针对这一特点,结合教材内容,采用分角色表演,训练学生人际交往的技能,增强学生的交往意识。

在教学《小木偶的故事》这一课时,我创设了一个“哭诉”的情景,让孩子们与同桌合作,扮演“小木偶”和“老木匠”,“小木偶”根据课文中的经历,向老木匠“哭诉”自己遭遇的误会,还可以加入动作和神态,加入自己的理解。这一“哭诉”课文的主要内容明了了,“小木偶”的只有“笑”的表情所带来的无奈感同身受了,孩子们能在“哭诉”中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才华,何乐而不为?孩子们要“哭诉”,必须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必须要体会其中的情感,不用老师做过多的要求,教学的目标已在“哭诉”中落实,交往意识的培养已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培养。

在教学《去年的树》时,当学生理解了小鸟找寻树朋友时不同的心情后,朗读课文中的几次对话时,我用“惊讶的小鸟在哪里?”“着急的小鸟在哪里?”“焦急的小鸟在哪里?”孩子们亲不自禁地站起来扮演各种不同请改的小鸟,我适时引导孩子们入情入境地读。那伸开双臂做飞翔状的、那表情生动、那情感真挚询问的孩子,谁能说不是一只只深情的小鸟?孩子们在老师创设的情景中,找到了感觉,悟出了真情,感受到诚信的可贵。原本童话中难于理解的、抽象的东西,在入情入境的体验中轻松感悟,创设情境表演和交流,化难为易,孩子们怎能不喜欢?在孩子们交流自己的对文本的理解和表现时,学生的交往意识得到了强化,交往能力得到了提高。

2.1.2设计交往训练的话题:学生交往意识培养的话题在我们的教材中也很容易挖掘,因此,我在教学中经常提炼一些 “采访”“辩论”“演讲”方面的话题,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交往中来,让学生在情景对话中增强自己的交往能力。

在教学《猫》这一课时,我一开课就说:“我是老舍笔下的那只猫,听说我的主人把我写得很古怪,他把我写成什么样了?我不认识字,哪位可爱的孩子告诉我?”教室里一片哗然,孩子们的情绪高涨,争先恐后地要告诉我“古怪”在哪。我趁机让孩子们读课文,找出老舍介绍猫古怪特点的语句。于是那一堂课,我们在“你的主人说你……”的汇报中,在我幽默而夸张的语言的穿插下,孩子们读懂了猫的特点,读出了老舍对猫的喜爱。课堂内孩子们其乐融融,我也被孩子们的理解能力、独到的见解所感动着,这样的课堂,于师、于生都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这快乐源于创设的教学情景。教学《母鸡》这一课时,我开了一个辩论会,两位“老舍”的辩论,一位是喜欢母鸡的老舍,一位是讨厌母鸡的老舍。孩子们自由选择扮演其中一位,然后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支撑自己辩论的依据。孩子们辩得得多激烈啊!作者讨厌母鸡的原因,喜欢母鸡的原因在找“依据”和辩论的过程中清晰了,深深印在了孩子们的脑海中。不管是哪一方,孩子们都有收获,都体验到了学习带来的乐趣。孩子们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情景教学中逐渐浓厚起来。更可喜的是,孩子们礼貌的用语、认真的倾听习惯、迅速打腹稿的能力,对于小学生交往意识的培养的方式是有效的,孩子们喜爱的!

2.2课堂实践引领,强化学生交往意识。

语文学科,教科书是重要的教学内容,是教育资源最丰富、与现实生活联系最紧密的文本,课文中的许多内容都是我们开展交往意识培养的素材,因此我充分利用课堂实践训练,创造性地设计学生交往意识培养的内容。

2.2.1品读经典,学交往。

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很适合对学生交往意识的培养,因此我紧扣教材,发掘教材中的交往训练切入点,把语文教学与交往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在进行读的训练时,一方面让学生多听会听善听,通过感受语调、语气的变化和体态语言去感受语言的情感;另一方面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将作者的思想感情转化成学生自己的意识,把人与人之间正确交往的一些技巧在潜移默化中内化成自己的交往能力。比如我在《尊严》这一课时,我就注重引导学生品读哈默和杰克逊大叔的语言,让孩子们体会到哈默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也要维护尊严的优秀品质,感受杰克逊大叔的善良,体会维护他人的尊严、对他人的尊重是人际交往中的法宝。不用过多的分析,不用单调的说教,交往的意识已经植根于孩子们的心中。

2.2.2听听看看,学交往。

小学生最感兴趣的是故事。根据学生这个心理特点,经常组织学生利用晨读或课堂上挤压一点时间或利用课余时间,让孩子们收听有较强趣味的关于交往的故事,并要求学生说出重点,相互设疑、解惑,复述故事。总之,不拘一格,尽量让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人际交往创造好一切条件。布置学生在校外留心大人们的对话,辨析人们人际交往中的“毛病”,学习幽默风趣的对话。另外,我也引导学生多看课外书,帮助他们积累知识,拓宽视野、活跃思维、发展语言。在班级建立“图书角”,开设课外阅读交流课,并通过故事会、演讲会、朗读比赛等活动形式,把看课外书的所得讲述出来,并把这种训练形式扩展到课余观看影视节目,生活见闻之中。我在“语文活动课”中常开展“听进去,说出来”的小活动,努力促成向生活、向身边同学学习交往的方式和方法。

语文教师应坚持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认真探寻培养学生交往意识的契机,并重视学生交往技能的训练,逐步提高小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使学生拥有扎实的语言功底、熟练的表达技巧、快乐的交际情境、丰富的交际内容,让他们有话想说,有话能说,有话爱说,有话会说。让学生走出自我,融进社会!

参考文献

[1] 俞国良.社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人际交往技能培训篇(10)

前言

培训经济效益是指培训的投入与产出,或消耗与成果、所费与所得之比。就中铁建企业来说,在项目中标进场后,组织施工之前,针对项目特点,对项目施工人员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既能提高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节约各种资源,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也能为项目二次经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很好的提高项目整体经济效益。然而当前部分项目施工中,项目负责部门往往忽视对项目施工人员上场后的培训,导致人力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工期延长,各个工作环节的滞缓,有的工作反复浪费人力物力,在最后却是无用功,这些情况最终使项目整体经济效益得不到提高。

一、工程项目中教育培训的经济效益分析

现在施工企业已经逐步演变为精细化管理,向管理要效益首先要向培训要效益。培训经济效益表现在多方面,集中体现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材料损耗,减少安全事故上。培训能够提高施工人员的劳动技能与熟练程度。受过专业教育和专门技术培训的人员,其工作效率要比没有受过培训的人员要高,在施工中安全事故发生率要低。

1、教育培训可使工作人员科学的操作生产机械及设备,提高生产机械设备利用率,进而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也能减少机械设备的损耗,节约成本。职工经过教育与培训,不仅文化知识水平会有明显提高,而且其劳动技能和熟练程度也明显增强。由于工人生产技能和劳动熟练程度的提高,他们不仅可以操作某些职工(指没有经过教育和培训的)根本不能操作的机器设备(尤其是现代化的高精尖设备),而且可能在同一时间开动多台设备进行生产,即通过扩大生产资料推动量,也能更科学的操作生产机械设备,在生产中减少设备故障及损坏维修情况,即节约成本,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2、项目员工教育培训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一般来说,随着工人教育水平和劳动熟练程度的提高以及文明生产的开展,将有效地杜绝和减少各种生产事故,保证施工质量,减少施工过程的窝工、返工现象。在工程施工前工程技术部门组织工人进行技术教育培训,讲解施工的关键点注意事项,讲解施工中的工序避免窝工出现,讲解本工程运用的新技术和新工艺标准,对既有工艺标准做到统一规范避免返工的现象。经过统一培训后便于对施工工艺标准改进和技术改造的实现,项目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又使建筑质量稳步上升。产品质量得到保证,项目经济效益才能保证。培训在提高产品质量从而提高项目经济效益方面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3、对项目员工的培训中物资的培训也是重要的一环。让其了解项目物资管理机构、管理规制,物资质量卡控、限额发料、核算核销、余料回收利用措施,对施工合同内物资收入与施工图需用量和定测消耗量和实际消耗量的量、价差收支对比分析。培训能减少物资消耗,能控制项目物资管理责任成本、开辟增收节支渠道,实现物资管理创效,从而提供企业的责任成本管理。

4、忽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带来的危害可能是令人追悔莫及的。工程项目施工属于危险作业,无数惨痛的教训都说明,项目一旦发生重大事故,不仅危及生命安全,造成大量财产方面的损失,而且将严重损害施工企业的形象,其有形的、无形的损失远远高于未雨绸缪的先期投入。部分施工项目之所以不惜“血本”抓安全,就在于经营者学会了算大帐:抓安全生产不只是投入,还能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安全培训能解决不安全的因素,加强安全管理,使之不发生各种事故,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使得生产经营性投入不受到损失,实现产品质量、产量的提高,节约材料,降低成本,也是一种经济效益。在某企业曾发生一起事故,给企业的利润和产值造成了损失,而后来采取了措施,进行了安全投入,治理了事故隐患,加强了安全管理,杜绝了类似事故的发生。这可以将前次事故损失数视为安全投资后实现的直接经济效益。如某项目施工中,缺乏对外包劳务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在接触网架线施工中,一工人从接触线上摔下重伤,项目花去巨额医疗费用,在解决后续赔偿问题时,也花费了很多人力物力,并且对现场施工人员积极性造成严重影响,并因施工进度缓慢,导致业主警告。如刚开始就对员工进行正确的施工安全教育培训,是完全可以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二、工程项目中教育培训的不经济问题

虽然教育培训对施工企业而言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一旦培训实施不力,或许给施工企业带来的不是经济效益,而是经济亏损。培训失利主要是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项目管理者对员工培训工作重视不够

项目管理者对员工培训工作重视不够,没有真正理解培训就是投资就是收益。项目管理者的关注和支持是培训工作能否完成的关键。员工培训与开发不是一项无回报的开支,而是一种对人力资源的投资。然而在施工企业的实际工作中,管理者往往把资金、物质成本看的比智力成本更为重要,表现在:①由于对人力资源投资的回报比其他类型的投资回报更难量化,从而更容易遭到管理层的反对;②由于培训效果评估的滞后性等因素,管理层更愿意投资那些容易衡量或反馈时间短的培训开发课程;③将培训与开发视为一项开支或员工福利,而非投资。当效益不好时,组织首先砍掉的就是员工培训与开发预算。目前,施工企业在对员工进行培训时,往往只根据临时的施工生产需要而简短培训或者技术交底,没有科学的培训计划。

2、培训需求分析不到位

当前很多施工企业开展了一定的培训工作,但是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培训的针对性不强,培训的需求分析工作没有跟上。施工单位需要培训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更需要是与现场的结合,怎样运用理论来解决施工现场在出现的具体问题,怎样更好的安排施工,怎样去完成单项施工。企业虽然进行了培训需求分析,但是主要是针对各部门进行的分析,部门负责人往往凭借自己的管理经验或者主观的个人判断而非根据项目特点就决定了哪些员工进行哪些培训,虽然这比不进行需求分析要好,但实际上,对于工作较差的员工有些是因为其专业技能欠缺,有些则是因为工作态度不认真,所以针对不同的情况,应该进行不同的培训,才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3、培训方式单一

大部分施工单位对于培训的方式不注重,采用最简单的课堂式教学,单纯的理论灌输。认为培训只要内容符合就可以,不讲究方法,无法吸引受训人员,培训效果不好。施工项目培训究其原因是培训者缺乏有关培训的专业知识,对培训的内容也知之甚少,认为培训就是学校教育。很多培训人员也还习惯于单纯的理论教授,没有熟练掌握现代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培训与实际相脱节,培训效率低下。

三、工程项目中教育培训的优化措施

1、树立系统工程的培训理念

施工单位、项目领导要树立价值管理坚持精细化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树立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的理念。一是将培训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培训不仅仅是办班,要保证质量,必须建立系统的概念,形成一种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为目标的培训文化,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培训流程和有效机制,鼓励和引导员工通过终身学习实现自我价值。二是精心设计每一个培训环节,即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课程设计与内容开发、培训组织实施与制度保障、培训效果评估与监督反馈。在培训中,要注意各环节间的关联。三是坚持以人为本,系统思考,统筹兼顾,从整体角度来协调和把握培训工作,从而使这项系统工程在结果上达到最佳效果。

2、调查分析员工的个性化培训需求

培训需求分析是实施有效培训的前提条件,当今建筑环境日益严峻,施工企业从单位领导、项目部负责人、各部门及各专业都急需要培训。由于培训者个性的差异与需求,导致了他们在培训中“各取所需”的意向非常明显。这就要求培训前认真进行培训需求调查,以提高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以提高胜任能力为导向,进行培训需求调查分析,找出员工的实际能力与岗位要求的胜任能力之间的差距,在培训中充分考虑员工差异因素,按需施教,尽可能创造条件为学员量体裁衣,满足学员个性化培训需求,使培训从一般普及为主向个性提高为主的转变,提高培训工作的准确性和实效性。

3、创新项目培训手段,提高培训积极性

采取灵活有效的教育培训方法,不断创新培训手段,培训中结合工程实例分析、现场模拟操作、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形式,把课堂教学和现场模拟有机结合,使员工身临其境,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尝试“角色互换”,分工种挑选综合素质较强的员工结合自身实际备好课,上讲台讲课;开展不同岗位、不同工种的理论考核、技术比武和岗位练兵活动,激发员工立足本职,钻研技术业务、岗位成才的积极性。

针对以往培训方式相对单一,吸引力不强的状况,引入多种培训方式。大力开展操作技能比赛、事故演练,增强青工处理突发事故的实际动手能力;积极推进导师带徒活动,适当给予师傅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充分发挥师傅的实践经验优势,做好传、帮、带;适当开展换岗轮训,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4、重点抓好工人进场后的安全教育和班前教育

工人进场后,项目经理必须组织项目部有关人员对新工人进行岗前安全培训,尤其对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必须落实责任,未经教育培训的决不允许上岗。教育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坚决杜绝“假、大、空”等条款式内容;施工单位的班前教育,要结合工程的实际进度,按照施工的不同阶段(“四电”基础施工、主体施工、房建专业装饰装修施工),结合当日施工内容,天气如雨天、暑期施工和冬季施工的特点等情况进行,在安全教育的同时,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项目经理,要组织各工种负责人和安全员进行分部分项安全技术交底、冬季施工方案的安全技术交底、周边环境影响的安全技术交底、受季节气候影响的安全技术交底、消防设施的安全技术交底等。经常组织作业人员学习安全施工理论知识、安全施工操作规程、劳动保护知识、消防等知识,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防范的能力。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转变工程单位竞争机制逐步完善,企业利润空间变窄,以前单一规模经济粗放管理的经营模式已经很难取得经济效益。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培训,逐步适应社会的发展,通过培训加强成本控制,提高项目经济效益,使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人际交往技能培训篇(11)

作者简介:白永祥(1973-),男,山西平陆人,河南三门峡供电公司变电检修部主任,高级工程师;高研(1983-),男,河南陕县人,河南三门峡供电公司变电检修部,助理工程师。(河南三门峡472000)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9-0045-02

随着数字化变电站和智能电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供电企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与此同时,大量新技术、新设备的投入运行,使得供电企业对高技能人才更加渴求。变电检修班组作为供电企业的一个重要基层班组,其班组成员的技能水平不仅直接关系到日常工作能否圆满完成,更关系到电网能否安全稳定运行。有效的技能培训是提高变电检修班组人员技能水平最直接、快捷的途径。三门峡供电公司变电检修部结合班组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创性的采用了“岗位”培训法对班组成员进行技能培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培训效果。本文将详细阐述岗位培训法的内容及实施过程,以期与广大同仁分享与交流。

一、创新技能培训模式的必要性

1.以往技能培训模式的弊端

就目前而言,变电检修班组的技能培训模式主要有“集中面授”和现场工作培训模式。两种培训模式都存在各自的一些弊端。

(1)“集中面授”培训模式。“集中面授”是目前班组培训中采用最普遍、最常见的模式。这种培训模式主要通过培训师向受训人员灌输和讲解知识,可以称作是“填鸭式”的培训模式,通常会让班组成员感觉培训内容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培训见效慢,经常会出现“听的时候,感受不少,听完之后,忘记不少,用得时候,走样不少,实际效果,确实很小”的现象。[1]出现这种培训不及时、不实用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培训时间与使用时间相互分离,培训内容与现场实际结合不够密切。不仅如此,这种培训模式刻板的学习时间使得员工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的矛盾日益突出,而且授课内容、方式、方法也无法满足不同水平员工的需要。[2]

(2)现场工作培训模式。三门峡供电公司变电检修部主要包括6个班组(继电保护班2个、高压实验班1个、油化验班1个和变电检修班2个),变电检修部主要负责三门峡地区46个(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的一、二次设备的维护、大修以及技改等工作,因此现场工作量巨大,班组人员不容易集中,班组人员的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绝大多数情况,技能培训都是通过现场工作进行,一边工作,一边培训,在工作中进行技能培训。虽然现场工作培训模式能很好地结合工作现场和电力设备实际,但实践证明,现场工作培训模式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在通常情况下,变电检修班组在接到部门分配的每一项工作任务后,由班组长指派若干人员组成工作班(包括工作负责人和工作班成员),去承担具体的工作项目。现场工作由工作负责人统一协调指挥,工作班成员协助工作。现场工作培训模式流程如图1所示。

由图1的流程图可以看出,这种培训模式暴露了一些弊端:因为,在一个班组中,即使每个人的技术水平不同,工作能力也有差距,却都希望有用武之地,能干重要的、出彩的活。但是班组长在进行工作分配时,出于生产进度、安全质量等方面的考虑,往往有意指派具有某方面工作特长的人员来承担重要的生产项目,以确保任务的按期保质完成。这样一来,班组工作负责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技能水平不断提高,而工作班成员只是被动地去完成工作负责人指派的工作任务,工作缺乏激情,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和潜力。久而久之,工作班成员对待现场工作不积极、不热情,不去动脑思考,因此其学习内容凌乱、不系统不全面,进步比较缓慢,技能提升不明显,班组成员的技能水平差距越来越大。

2.班组技能培训模式亟待改进

为了克服上述两种培训模式的弊端,大力提高班组成员的技术水平,班组技能培训不能拘泥于以往的旧模式,必须不断进行技能培训模式的创新,这样才能满足供电企业日益发展的需要。

二、岗位培训法

1.岗位培训法的概念

三门峡供电公司变电检修部积极进行技能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创新。经过全体成员的集体讨论、充分论证,最终制订了一套完备的技能培训新方案,即岗位培训法。所谓岗位培训法,就是在现场工作中让工作班成员工作负责人,行使工作负责人职责,从技术上和组织上安排工作班成员的工作,通过这种方式让工作班成员得到锻炼,技能得到提升。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生活中不能缺少必要的压力,生机勃勃的工作必须靠适当的压力来维持。班组成员只有在适当的压力之下,才能更快进步,更快提升。岗位培训法就是要给工作班成员施加压力,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它是一种能够克服以往培训模式弊端的高效的、可行的技能培训全新模式。

2.岗位培训法的实施过程

班组长接到部门分配的工作任务后,指派一名工作班成员作为工作负责人,从工作任务的前期准备(包括工器具准备、图纸资料准备和工作思路等)到现场的具体工作组织、协调、分工都由工作负责人去执行,而实际的工作负责人起到了监护和指导作用。通过这样的角色转换,给工作班成员增加压力,让工作班成员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挖掘自身的潜力,以尽快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岗位培训的流程如图2。

由图2的流程可见:这种培训模式可以很好地结合现场工作实际情况,工作班成员在整个工作流程中起主导作用,工作负责人则对工作班成员起到了引导和监督作用。这种培训模式既不影响班组正常的工作进度和生产秩序,又能够充分激发班组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训实施过程中,工作班成员通过亲身体验,发现自身的不足,而且与工作负责人进行了有效地交流与沟通,工作班成员得到了系统的学习与锻炼,其技能水平得到较快提升,班组成员的技能水平差距逐渐缩小。

三、结语

岗位培训法紧密结合变电检修班组的实际情况,克服了以往培训模式的种种弊端,通过充分调动班组成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班组成员的技能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组织协调及沟通能力也得到提升,这就为三门峡地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强的技术保障和智力支持。今后,变电检修部将继续深入推广应用岗位培训模式,力争使班组成员都成为电力行业技术能手、技能专家。